CN1803093A -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3093A
CN1803093A CNA2005101291151A CN200510129115A CN1803093A CN 1803093 A CN1803093 A CN 1803093A CN A2005101291151 A CNA2005101291151 A CN A2005101291151A CN 200510129115 A CN200510129115 A CN 200510129115A CN 1803093 A CN1803093 A CN 1803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igh frequency
frequency coil
coil
su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291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8213C (zh
Inventor
高森博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03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3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821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821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007Manufacture of RF coils, e.g. us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technology; additional hardware for providing mechanical support to the RF coil assembly or to part thereof, e.g. a support for moving the coil assembly relative to the remainder of the MR syste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具有: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磁铁;具有导轨的圆筒状的构造体;接收通过向设置于静磁场中的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高频线圈;利用沿导轨移动的移动机构,使移动机构移动的绳索和与绳索连接的电动机,调整高频线圈与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的高频线圈驱动机构。

Description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其利用在静磁场用磁铁内部以倾斜磁场线圈形成磁场,同时把拉莫尔频率的高频信号送给被检体内部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再构成图像。特别涉及通过调整接收核磁共振信号的高频线圈与被检体的体表的距离,能以更加优良的图像质量摄制图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作为医疗现场的监视器,使用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装置。
磁共振成像装置通过在设于形成静磁场的筒状静磁场用磁铁内部的被检体摄影区域以倾斜磁场线圈形成随时间变化的倾斜磁场,同时发送由高频(RF:Radio Frequency)线圈送来的拉莫尔频率RF信号,利用使被检体内的原子核自旋磁共振、激发而产生的核磁共振(NMR:Nuclear MagneticResonance)信号再构成被检体断层图像。
在这样的磁共振成像装置中,为灵敏度很好地获得被检体特定部位的断层图像,将适合摄影区域大小的局部高频线圈用作接收NMR信号用的RF线圈。例如,与作为一个RF线圈的全身摄像用(WB:whole-body)线圈进行视野约50cm的广大区域摄像时用作接收用的RF线圈不同,在限于以头部、膝盖或脊椎等为代表的摄制断层图像的区域的情况,将适合摄像区域大小的所谓头部用线圈、膝盖用线圈、脊椎用线圈的局部高频线圈作为接收用RF线圈使用。
局部高频线圈采用将其每一摄像部位最优化,使用对接收来自特定部位的NMR信号特殊化的局部高频线圈,达到摄像在各区域的局部性灵敏度良好的图像。
相反,进行更大范围摄像时,虽然能以全身摄像用线圈摄像,但因为与使用局部高频线圈情况相比,到被检体的体表的距离会扩大,所以就难以摄制灵敏度良好的断层图像。
因此,使用局部高频线圈,以高灵敏度进行大范围摄像在临床上是重要的。然而,使用局部高频线圈进行大范围摄像时,需要使用对被检体各部位摄像用特殊化的多个局部高频线圈。于是,每逢摄像部位变化,要使被检体离开床位,都需要重新设定局部高频线圈,存在给技师和被检体加重负担的这个问题。也就是,现有的局部高频线圈适合取得被检体的局部性图像,与此相反,在扩大摄像范围时想摄像时,需要更换其他局部高频线圈的作业和移动被检体,使作业烦杂。
所以,为了使用单个或有限个数的局部高频线圈,能确保更广范围的摄影区域,提出边移动床位边进行摄像的所谓可动床法的方案(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2002-10992号公报)。
图9是现有的磁共振成像装置中通过采用单个局部高频线圈,一边移动床位一边进行摄像,在大范围内进行摄像的方法说明图。
如图9示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所示,在装入图中未示出的倾斜磁场线圈单元的磁铁2内部所形成的摄影区域设置局部高频线圈3。实施以下的摄像法一边使设置被检体P的床位4移动一边多次在局部高频线圈3的每个摄像范围S摄像,根据结合所得到的断层图像,对更大区域进行摄像。
但是,如果采用现有的可动式床位法的摄像,如图9所示,因为局部高频线圈3与床位4之间的距离和床位4的位置无关而是固定的,所以有凹凸的被检体P与局部高频线圈3之间的距离随床位4的位置而变化。例如,被检体P的腹部与局部高频线圈3间的距离A1同被检体P的腿部与局部高频线圈3间的距离A2就互相不同。
即,由于局部高频线圈3与到被检体P体表的距离不固定,所以局部高频线圈3的灵敏度就不稳定,难以获得更均匀灵敏度的断层图像。因此,存在断层图像质量差的这样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处理这样的现有技术状况而发明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良好的图像质量摄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其可将接收核磁共振信号的局部高频线圈与到被检体的体表的距离设定为更适当的距离。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具有: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磁铁;具有导轨的圆筒状的构造体;接收通过向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高频线圈;利用沿着上述导轨移动的移动机构、使上述移动机构移动的绳索和与上述绳索连接的电动机来调整上述高频线圈与上述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的高频线圈驱动机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具有: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磁铁;接收通过向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高频线圈;借助于绳索移动上述高频线圈的位置,并调整上述高频线圈与上述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的高频线圈驱动机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具有: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磁铁;具有导轨的圆筒状构造体;接收通过向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高频线圈;以上述导轨为移动轨迹移动上述高频线圈的位置,并调整上述高频线圈与上述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的高频线圈驱动机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具有: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磁铁;接收通过向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高频线圈;移动上述高频线圈的位置,调整上述高频线圈与上述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并利用弹性体的复原力使上述高频线圈的位置回到规定位置的高频线圈驱动机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具有: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磁铁;接收通过向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高频线圈;移动上述高频线圈的至少两点位置,调整上述高频线圈与上述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和上述高频线圈朝向的高频线圈驱动机构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具有: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步骤;利用沿着圆筒状构造体的导轨移动的移动机构、使上述移动机构移动的绳索和连接于上述绳索的电动机,调整高频线圈与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的步骤;由上述高频线圈接收通过向上述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步骤。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具有: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步骤;利用绳索移动高频线圈的位置,并调整高频线圈与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的步骤;由上述高频线圈接收通过向上述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步骤。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具有: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步骤;利用圆筒状构造体的导轨作为移动轨迹,移动高频线圈的位置而调整高频线圈与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的步骤;由高频线圈接收通过向上述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步骤。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具有: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步骤;移动高频线圈的位置,并调整上述高频线圈与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的步骤;由上述高频线圈接收通过向上述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步骤;利用弹性体的复原力而使上述高频线圈的位置回到规定位置的步骤。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具有: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步骤;移动高频线圈的至少两点位置,调整上述高频线圈与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和上述高频线圈朝向的步骤;由此高频线圈接收通过向上述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步骤。
在有关这样的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中,将接收核磁共振信号的局部高频线圈与到被检体的体表的距离设定为更适当的距离,就能以良好的图像质量摄制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第1实施例构成图;
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磁共振成像装置里RF线圈驱动机构的详细构成例主视图;
图3是在图2中示出的A-A剖视图;
图4是说明在图1所示磁共振成像装置里可动侧RF线圈的驱动方法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6是表示在图5的B部分所示磁共振成像装置里的动力传递机构的详细构成例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示出的C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第3实施例的构成图;
图9是说明在现有的磁共振成像装置,通过使用单个局部高频线圈一边移动床位一边进行摄像而在广大范围内进行摄像的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第1实施例构成图。
磁共振成像装置10具有装入了图未示出的倾斜磁场线圈的形成静磁场用的磁铁11和RF线圈12。磁铁11形成为筒状,内部为摄影区域。而且,在磁铁11的内部设置用于安装RF线圈12和被检体的床位13。
RF线圈12由进行例如约50cm广阔视野区摄像的WB线圈14和进行头部、膝盖或脊椎等着眼部位摄像的所谓头部用线圈、膝用线圈、脊椎用线圈的局部高频线圈15构成。另外,有时也不设WB线圈14。
将WB线圈14形成为筒状,并在WB线圈14内部的任意位置设置任意个所需形状的局部高频线圈15。并且,局部高频线圈15,例如由一对可动侧RF线圈16和固定侧RF线圈17构成,并将可动侧RF线圈16和固定侧RF线圈17配置在互相对着的位置。
固定侧RF线圈17固定在例如WB线圈14的里面。并且,在可动侧RF线圈16设置RF线圈驱动机构18,构成借助于RF线圈驱动机构18的作用,使可动侧RF线圈16朝向所需的方向,例如向对着的固定侧RF线圈17一侧移动。而且,由RF线圈驱动机构18和RF线圈12形成RF线圈单元。
RF线圈驱动机构18可以是任意构成的,例如,由电动机19、非导电性的绳索20和滑轮21构成。即,在电动机19的输出轴19a上安装绳索20,将电动机19的动力传给绳索20。绳索20随处设有滑轮21,可将绳索20的朝向设定在任意方向。并且,在可动侧RF线圈16设置联结构造的动力传递机构22,构成能借助于动力传递机构22把绳索20的动力传递给可动侧RF线圈16。因此,能够通过绳索20将电动机19的动力传给可动侧RF线圈16,依靠电动机19的驱动使可动侧RF线圈16向固定侧RF线圈17一侧移动。
并且,在RF线圈驱动机构18里,具有绳索调整机构23。绳索调整机构具有调整绳索20张力的功能。因此,即使绳索20随时间变化而伸长的情况和绳索20上存在松弛时,也都能通过绳索调整机构调整绳索20的张力,避免伸长和松弛的影响。
进而,在床位13上设置床位驱动机构24,可使床位13的位置向所需的方向,例如向沿着磁铁11内轴向设定的被检体的体轴Z方向移动。因此,WB线圈14、固定侧RF线圈17和可动侧RF线圈16相对床位13和被检体能够相对改变体轴Z方向的位置。并且,因为可动侧RF线圈16可借助于动力传递机构22向固定侧RF线圈17一侧移动,除体轴Z方向外,还能够相对床位13和被检体相对地改变与体轴Z垂直方向的两个轴向位置。
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磁共振成像装置10里的RF线圈驱动机构18的详细构成例主视图;图3是在图2中示出的A-A剖视图。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筒状WB线圈14的内部设有床位13、可动侧RF线圈16和固定侧RF线圈17,而且,可动侧RF线圈16由RF线圈驱动机构18而构成为可驱动。
RF线圈驱动机构18的动力传递机构22,例如成为图2中示出的这种构成,具有作为移动机构一例的滚轮30、臂31、转动轴32和作为弹性体一例的弹簧33。在可动侧RF线圈16的两端成互相水平方向的位置,分别设置例如两个(合计四个)转动轴32。进而,在四个棒状臂31的各自一端分别设置滚轮30,另一方面,分别将转动轴32转动自如地插入已设于各自另一端的孔中。即,用四个方向的四条臂31通过转动轴32支持可动侧RF线圈16。
并且,弹簧33被安装到各转动轴32上。而且,依靠弹簧33的复原力,使臂31与可动侧RF线圈16的相对位置回到原来位置的力,即例如臂31的纵向成为水平方向的取向力加到臂31上。因此,设于可动侧RF线圈16同一侧的两条臂31成了水平方向并向互相张开的方向施加力。而且,可动侧RF线圈16由两条臂31而时常在垂直方向受力。
并且,在WB线圈14上通常设置WB绕线管34并在两端部形成了槽35。在WB绕线管34的槽35里,除用于给可动侧RF线圈16提供电力和信号的电缆36外,还设置作为RF线圈驱动机构18构成要素的绳索20和滚轮30。换句话说,WB绕线管34的槽35起到引导用于给可动侧RF线圈16加上控制信号的电缆36、绳索20和滚轮30的作用。而且,将与各个臂31的可动侧RF线圈16相反一侧和可移动地设于WB绕线管34的槽35里的滚轮30相连接。电缆36根据需要固定在绳索20或臂31上,顺着WB绕线管34的槽35和图未示出的外部电路相连接。
并且,在WB线圈14的设置面侧设有滑轮21。而且,由WB绕线管34的槽35引导的非导电性绳索20的一端连接到臂31的滚轮30附近,而另一端通过滑轮21被引到WB线圈14的设置面侧,安装在电动机19的输出轴19a上。这时,以互相交叉方式设置与设于共同WB绕线管34的槽35的两个滚轮30分别连接的两条绳索20。
进而,在任意位置,例如与电动机19附近的绳索20接触设置绳索调整机构23。绳索调整机构23例如可以是由一端固定,另一端设滑轮的弹簧等弹性体构成。而且,可让绳索调整机构23的滑轮按压绳索20,借助于弹性体的弹性力保持绳索20的张力一定。这样,就构成经常通过绳索20传递来自电动机19的动力。
其结果,依靠电动机19的输出使设于共同WB绕线管34的槽35的两条各自绳索20向WB线圈14的设置面侧移动,两条臂31上所设的两个滚轮30移动,使其在WB绕线管34的槽35里面转动并互相接近。随之,两条臂31抵抗弹簧33的复原力成为倒八字形状,使可动侧RF线圈16移向固定侧RF线圈17。
并且,在可动侧RF线圈16上设有检测可动侧RF线圈16位置的传感器37,传感器37可由例如微开关(SW)构成。而且,用传感器37可以检测可动侧RF线圈16与被检体的体表或者与固定侧RF线圈17之间的距离。传感器37的测定信号送给电动机控制单元38。
电动机控制单元38具有根据传感器37来的信号向电动机19提供控制信号,控制电动机19的功能。即,电动机控制单元38根据来自传感器37的测定信号控制电动机19,使可动侧RF线圈16与被检体的体表或者与固定侧RF线圈17之间的距离成为设定目标的距离。
而且,按照这样的构成,受电动机控制单元38控制的电动机19的动力自输出轴19a传递给绳索20、滚轮30、臂31、弹簧33和转动轴32。因而,根据传感器37的测定信号和电动机19的驱动来调整绳索20的移动量,就能任意设定可动侧RF线圈16与被检体的体表或者与固定侧RF线圈17之间的距离。
图4是说明在图1所示磁共振成像装置10里的可动侧RF线圈16的驱动方法一例的图。还有,图4中,省略了图示WB线圈14和RF线圈驱动机构18。
如图4所示,设置被检体P到床位13,借助于床位驱动机构24在被检体P的体轴Z方向移动床位13。进而随着床位13的移动,用RF线圈驱动机构18让可动侧RF线圈16移动,使得可动侧RF线圈16与被检体P的体表之间的垂直方向距离为一定。
就是,这样就能相对每个与床位13位置对应的摄像范围沿垂直方向移动可动侧RF线圈16,适当调整其与被检体P的体表之间的距离并进行摄像。
因此,根据以上这样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不用增加移动被检体P的这种负担和医生、技师等用户的麻烦,就能够用单个可动侧RF线圈16包括更广的摄影区域,而且可在各摄影区域中摄取灵敏度良好的图像。这时,作为RF线圈驱动机构18主要构成要素的绳索20因为被装入WB绕线管34的槽35里,不会牺牲被检体P的空间而能够确保舒适(居住)性。
已示出了用电动机19移动绳索20的例子,也可以形成用手动移动绳索20的构造。并且,也可以构成在其它圆筒状构造体上设置槽和轨道等导轨来代替WB线圈14,利用这些槽和轨道等的导轨作为移动轨迹,借助于滚轮30等移动机构使可动侧RF线圈16移动。
图5是表示本发明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构成图。
在图5所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A里,RF线圈驱动机构18A的构造和功能与图1示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不同。至于其它构成和作用都和图1示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没有实质上不同,所以对同一构成附加相同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磁共振成像装置10A的RF线圈驱动机构18A,可以是任意构成的,例如,由电动机19、非导电性的绳索20、滑轮21和动力传递机构22构成。而且,和图1示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里的RF线圈驱动机构18同样,可以构成通过借助于滑轮21调整朝向的绳索20和动力传递机构22,将电动机19的动力传给可动侧RF线圈16,依靠电动机19的驱动使可动侧RF线圈16移向固定侧RF线圈17一侧。
进而,RF线圈驱动机构18A能够调整可动侧RF线圈16的角度。例如如图5所示,进行控制使向可动侧RF线圈16两端传递动力的绳索20的`移动量和移动方向成为不同,能够控制可动侧RF线圈16的角度,以使可动侧RF线圈16与被检体P体表的距离进一步固定。
图6是表示在图5的B部分示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A里的动力传递机构22的详细构成例剖视图;图7是在图6示出的C部分放大剖视图。
如图6和图7所示,RF线圈驱动机构18A的动力传递机构22构成具有滚轮30、臂31、转动轴32、支承球(球面滑动轴承)40和弹簧33。还有,RF线圈驱动机构18A的动力传递机构22因为除设置了支承球(ピロボ-ル)40外实际与图2和图3中示出的RF线圈驱动机构18的动力传递机构22同样,仅图示说明该支承球40附近。
即,RF线圈驱动机构18A的动力传递机构22具有支承球40。支承球40是支承面呈球状的轴承,并具有通孔。支承球40构成设在臂31与转动轴32的结合部分,将转动轴32插入支承球40的通孔,另一方面,以支承球40的球状支承面承受臂31。因此,能够随意改变臂31与设于可动侧RF线圈16上的转动轴32的角度,即任意改变可动侧RF线圈16的朝向。为此,例如图5所示,可以构成用支承球40能够随意改变和水平面垂直而与体轴Z方向平行的面上的可动侧RF线圈16的角度。
按照以上这种磁共振成像装置10A,除了有图1示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同等效果外,即使被检体P体表上存在凹凸,也能和凹凸吻合改变可动侧RF线圈16的角度,所以更能保持可动侧RF线圈16与被检体P体表之间的距离为一定。特别是,若构成能随意改变和水平面垂直而与体轴Z方向平行的面上的可动侧RF线圈16的角度,更能沿着被检体P体表在需要高度的方向设定可动侧RF线圈16的朝向。其结果,可以使用单个可动侧RF线圈16,高灵敏度地摄取更好的图像。
并且,通过以至少两点以上支持可动侧RF线圈16,调整各支持点的位置,改变可动侧RF线圈16的为向,可以实施精度更高稳定地定位可动侧RF线圈16。即,能够提高相对设定可动侧RF线圈16朝向的水平度。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第3实施例的构成图。
在图8示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B里,RF线圈驱动机构18B的构造和功能都和图1示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不同。至于其它构成和作用则和图1示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没有实质上不同,所以对于同一的构成附加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磁共振成像装置10B的RF线圈驱动机构18B中,具有停放(退避)可动侧RF线圈16的功能。即,RF线圈驱动机构18B兼作停放机构。RF线圈驱动机构18B具有与各绳索20对应的多个线圈侧滚轮50。线圈侧滚轮50设置在离WB线圈14两侧面的床位13足够距离的位置。而且,绳索20的端部不与动力传递机构22的滚轮30连接而是借助于线圈侧滚轮50以方向对着可动侧RF线圈16侧固定在可动侧RF线圈16上。
另一方面,在WB线圈14上设置与可动侧RF线圈16形状配合的凹槽作为停放空间51。即是使用WB线圈14的停放空间51也能形成停放机构。
动力传递机构22的弹簧33构成给臂31的纵向相对可动侧RF线圈16为垂直的方向作用弹性力。从而,通过弹簧33的弹性力作用,可动侧RF线圈16在床位13一侧经常受力。因而,通过电动机19的驱动绕卷绳索20时,可动侧RF线圈16向离开床位13的方向移动,就能调节可动侧RF线圈16的位置。
停放可动侧RF线圈16时,进而通过电动机19的驱动使可动侧RF线圈16向离开床位13的方向移动。这样,可动侧RF线圈16移动到停放空间51内,成为停放状态。因此,同可动侧RF线圈16的形状和停放位置吻合设置停放空间51的形状和线圈侧滚轮50的位置。
按照以上这样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B,不用可动侧RF线圈16时,可让可动侧RF线圈16停放到规定的位置。而且,可以容易地并用要求形状的RF线圈。
另外,不限于图8的例子,在磁共振成像装置10B中也可以设置和RF线圈驱动机构18B独立的停放机构。
并且,也可以互相组合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10A、10B的各构成要素,构成一个磁共振成像装置。另一方面,也可以省略磁共振成像装置10、10A、10B的一部分构成要素和功能。

Claims (46)

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具有:
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磁铁;
具有导轨的圆筒状构造体;
接收通过向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高频线圈;
利用沿着上述导轨移动的移动机构、使上述移动机构移动的绳索和与上述绳索连接的电动机,调整上述高频线圈与上述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的高频线圈驱动机构。
2.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具有:
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磁铁;
接收通过向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高频线圈;
借助于绳索移动上述高频线圈的位置并调整上述高频线圈与上述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的高频线圈驱动机构。
3.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具有:
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磁铁;
具有导轨的圆筒状构造体;
接收通过向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高频线圈;
以上述导轨为移动轨迹移动上述高频线圈的位置,并调整上述高频线圈与上述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的高频线圈驱动机构。
4.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具有:
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磁铁;
接收通过向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高频线圈;
移动上述高频线圈的位置,并调整上述高频线圈与上述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利用弹性体的复原力使上述高频线圈的位置回到规定位置的高频线圈驱动机构。
5.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具有:
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磁铁;
接收通过向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高频线圈;
移动上述高频线圈的至少两点位置,并调整上述高频线圈与上述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和上述高频线圈朝向的高频线圈驱动机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停放上述高频线圈的停放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调整上述绳索的张力的绳索调整机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圆筒状的构造体作为上述导轨至少具有槽和轨道中的一个。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圆筒状的构造体在上述静磁场中配置于上述被检体的周围。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停放上述高频线圈的停放机构。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调整上述绳索的张力的绳索调整机构。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圆筒状的构造体作为上述导轨至少具有槽和轨道中的一个。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圆筒状的构造体在上述静磁场中配置于上述被检体的周围。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具有槽的圆筒状的构造体,通过利用上述构造体的槽引导上述绳索,用上述绳索调整上述高频线圈的位置。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高频线圈驱动机构利用全身摄影用线圈的绕线管的槽引导上述绳索,以此用上述绳索调整上述高频线圈的位置。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高频线圈驱动机构具有动力传递机构,该动力传递机构具有连接上述绳索和上述高频线圈的连杆结构。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高频线圈驱动机构通过进行控制以使设于上述高频线圈上的多条绳索的各移动量不同,以此调整上述高频线圈相对上述被检体的角度。
1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停放上述高频线圈的停放机构。
1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构造体作为上述导轨至少具有槽和轨道中的一个。
2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构造体在上述静磁场中配置于上述被检体的周围。
2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停放上述高频线圈的停放机构。
2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停放上述高频线圈的停放机构。
2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高频线圈驱动机构可通过轴承改变与水平面垂直且与体轴方向平行的面上的上述高频线圈的角度。
24.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其具有:
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步骤;
利用沿着圆筒状构造体的导轨移动的移动机构、使上述移动机构移动的绳索和连接于上述绳索的电动机,调整高频线圈与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的步骤;
由上述高频线圈接收通过向上述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步骤。
25.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其具有:
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步骤;
利用绳索移动高频线圈的位置,并调整上述高频线圈与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的步骤;
由上述高频线圈接收通过向上述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步骤。
26.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其具有:
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步骤;
利用圆筒状构造体的导轨作为移动轨迹,移动高频线圈的位置、调整上述高频线圈与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的步骤;
由上述高频线圈接收通过向上述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步骤。
27.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其具有:
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步骤;
移动高频线圈的位置,调整上述高频线圈与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的步骤;
由上述高频线圈接收通过向上述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步骤;
利用弹性体的复原力而使上述高频线圈的位置回到规定位置的步骤。
28.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其具有:
在摄影区域中形成静磁场的步骤;
移动高频线圈的至少两点位置,调整上述高频线圈与设置于上述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体表之间的距离和上述高频线圈的朝向的步骤;
由上述高频线圈接收通过向上述被检体内部发送高频信号而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步骤。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用停放机构停放上述高频线圈的步骤。
3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用绳索调整机构调整上述绳索的张力的步骤。
31.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圆筒状构造体作为上述导轨至少具有槽和轨道中的一个。
32.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圆筒状构造体在上述静磁场中配置于上述被检体的周围。
33.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用停放机构停放上述高频线圈的步骤。
34.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用绳索调整机构调整上述绳索的张力的步骤。
35.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圆筒状构造体作为上述导轨至少具有槽和轨道中的一个。
3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圆筒状构造体在上述静磁场中配置于上述被检体的周围。
3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上圆筒状构造体的槽引导上述绳索,以此用上述绳索调整上述高频线圈的位置。
3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全身摄影用线圈的绕线管的槽引导上述绳索,以此用上述绳索调整上述高频线圈的位置。
3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连杆构造连结上述绳索和上述高频线圈。
4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进行控制使设于上述高频线圈上的多条绳索的移动量成不同以此来调整上述高频线圈相对上述被检体的角度。
4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用停放机构停放上述高频线圈的步骤。
42.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圆筒状构造体作为上述导轨至少具有槽和轨道中的一个。
43.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圆筒状构造体在上述静磁场中配置于上述被检体的周围。
44.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用停放机构停放上述高频线圈的步骤。
45.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用停放机构停放上述高频线圈的步骤。
46.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轴承改变与水平面垂直且与体轴方向平行的面上的上述高频线圈的角度。
CNB2005101291151A 2004-11-02 2005-11-02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821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19467 2004-11-02
JP2004319467 2004-11-02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2665.0A Division CN101229061B (zh) 2004-11-02 2005-11-02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3093A true CN1803093A (zh) 2006-07-19
CN100548213C CN100548213C (zh) 2009-10-14

Family

ID=363873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911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8213C (zh) 2004-11-02 2005-11-02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
CN20081000266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9061B (zh) 2004-11-02 2005-11-02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266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9061B (zh) 2004-11-02 2005-11-02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663366B2 (zh)
CN (2) CN100548213C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9324A (zh) * 2010-07-02 2012-01-11 西门子公司 线圈以及d形
CN102859385A (zh) * 2010-04-14 2013-01-0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磁共振成像期间的仪器引导
CN103389480A (zh) * 2012-05-09 2013-11-13 西门子公司 对距屏蔽变化的距离进行补偿的磁共振天线
CN104055517A (zh) * 2013-03-22 2014-09-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和磁共振扫描方法
CN104303068A (zh) * 2012-05-21 2015-01-21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包括活动线圈的mri的rf线圈布置
CN105842268A (zh) * 2016-03-24 2016-08-10 重庆大学 一种测量木材中水分含量的核磁共振传感器
CN108020797A (zh) * 2016-11-03 2018-05-11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发射线圈及核磁共振成像设备
CN109444780A (zh) * 2018-11-28 2019-03-08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射阵列单元、体发射天线以及磁共振设备
CN109725268A (zh) * 2018-12-10 2019-05-07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航天器磁信息高效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09799470A (zh) * 2019-02-27 2019-05-24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托架组件及磁共振系统
CN110722864A (zh) * 2019-10-25 2020-01-24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仪筒体的制备方法
CN114711747A (zh) * 2022-05-18 2022-07-08 无锡锡州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核磁共振的绕线圈支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14013B4 (de) * 2001-03-22 2005-06-23 Siemens Ag Magnetresonanzanlage
US7663366B2 (en) * 2004-11-02 2010-02-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with a movable RF coil having a controllable distance between the movable RF coil and an imaged body surface
JP5657858B2 (ja) * 2007-09-21 2015-01-21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装置用ガントリおよび磁気共鳴装置
JP5472896B2 (ja) * 2007-11-22 2014-04-16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装置
US8035385B2 (en) * 2007-11-22 2011-10-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RI system and RF coil with enhanced cooling in vicinty of included circuit elements
ITTO20070840A1 (it) * 2007-11-23 2009-05-24 Paramed Medical Systems S R L Sistema di posizionamento per un'apparecchiatura medicale, ed apparecchiatura di imaging a risonanza magnetica comprendente un tale sistema
CN201207079Y (zh) * 2007-12-29 2009-03-11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气压固定式线圈
JP5582756B2 (ja) * 2008-11-28 2014-09-03 株式会社東芝 高周波コイルユニットおよび磁気共鳴診断装置
DE102012200600A1 (de) * 2012-01-17 2013-07-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RT- Lokalspulenpositions-Erkennung in einem MRT-System
US9494664B2 (en) * 2012-05-21 2016-11-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Neck coil arrangement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125341B (en) * 2012-07-09 2015-08-31 Beneq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substrate
DE102013200500B4 (de) 2013-01-15 2017-09-21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Einstellvorrichtung, sowie eine Magnetresonanzvorrichtung mit einer Einstellvorrichtung
CN104076303B (zh) * 2013-03-26 2015-09-02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下肢线圈及其组件
CN105814448B (zh) 2013-12-10 2019-12-24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具有被成形以维持解剖体接纳空间离开mri口径壁的间隔物的mr线圈壳体
DE102014207020A1 (de) * 2014-04-11 2015-10-1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Positionierung wenigstens einer Lokalspule zur Aufnahme von Magnetresonanzdaten mit einer Magnetresonanzeinrichtung und Magnetresonanzanlage
DE102016208018A1 (de) * 2016-05-10 2017-11-16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Verfahren zu einem Bereitstellen einer Anwendungsinformation für eine Magnetresonanzuntersuchung an einem Patienten sowie eine Magnetresonanzvorrichtung
GB2573533B (en) * 2018-05-08 2021-01-06 Elekta ltd Medical apparatus
EP3620808A1 (en) * 2018-09-06 2020-03-1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Coil arrangement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DE102019218285A1 (de) * 2019-11-26 2021-05-27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Kopfspulenanordnung mit automatisch positionierbarer Sendespuleneinheit
CN114264991B (zh) * 2021-11-26 2024-05-24 深圳市联影高端医疗装备创新研究院 乳腺接收线圈组件、磁共振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8593A (en) * 1980-11-13 1983-06-1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Coil device for underwater magnetic testing
FI65365C (fi) * 1982-07-07 1984-05-10 Instrumentarium Oy Spolanordning
US4805626A (en) * 1986-11-26 1989-02-21 Fonar Corporation Air flotation patient bed
US5085219A (en) * 1987-10-30 1992-02-04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djustable holders for magnetic reasonance imaging rf surface coil
JP2637336B2 (ja) * 1992-06-30 1997-08-0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磁気共鳴断層撮影装置
WO2000033722A2 (en) * 1998-12-08 2000-06-15 Odin Medical Technologies Ltd System for positioning a mri probe
US6208144B1 (en) * 1999-05-18 2001-03-27 Picker International, Inc. Magnetic resonance operating room magnet
US6064290A (en) * 1999-05-21 2000-05-16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Short bore-length asymmetric electromagnet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6675037B1 (en) * 1999-09-29 2004-01-06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RI-guided interventional mammary procedures
JP4718714B2 (ja) 2000-04-25 2011-07-06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方法
US6946836B2 (en) * 2000-04-25 2005-09-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volving movement of patient's couch
DE10114013B4 (de) * 2001-03-22 2005-06-23 Siemens Ag Magnetresonanzanlage
US7218106B2 (en) * 2003-12-04 2007-05-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RI with automatic contour-controlled separation between RF coil and object being imaged
US7663366B2 (en) * 2004-11-02 2010-02-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with a movable RF coil having a controllable distance between the movable RF coil and an imaged body surface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9385A (zh) * 2010-04-14 2013-01-0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磁共振成像期间的仪器引导
CN102859385B (zh) * 2010-04-14 2015-06-1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磁共振成像期间的仪器引导
CN102309324B (zh) * 2010-07-02 2014-11-12 西门子公司 线圈以及d形
CN102309324A (zh) * 2010-07-02 2012-01-11 西门子公司 线圈以及d形
CN103389480A (zh) * 2012-05-09 2013-11-13 西门子公司 对距屏蔽变化的距离进行补偿的磁共振天线
US9829549B2 (en) 2012-05-09 2017-11-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R antenna with compensation for variable distance to shield
CN103389480B (zh) * 2012-05-09 2017-12-26 西门子公司 磁共振断层造影设备的全身线圈和磁共振断层造影设备
CN104303068A (zh) * 2012-05-21 2015-01-21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包括活动线圈的mri的rf线圈布置
US9304178B2 (en) 2012-05-21 2016-04-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il arrangements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N104055517B (zh) * 2013-03-22 2019-04-26 深圳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和磁共振扫描方法
CN104055517A (zh) * 2013-03-22 2014-09-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和磁共振扫描方法
CN105842268A (zh) * 2016-03-24 2016-08-10 重庆大学 一种测量木材中水分含量的核磁共振传感器
CN108020797A (zh) * 2016-11-03 2018-05-11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发射线圈及核磁共振成像设备
CN109444780A (zh) * 2018-11-28 2019-03-08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射阵列单元、体发射天线以及磁共振设备
CN109725268A (zh) * 2018-12-10 2019-05-07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航天器磁信息高效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09799470A (zh) * 2019-02-27 2019-05-24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托架组件及磁共振系统
CN110722864A (zh) * 2019-10-25 2020-01-24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仪筒体的制备方法
CN114711747A (zh) * 2022-05-18 2022-07-08 无锡锡州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核磁共振的绕线圈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106302A1 (en) 2006-05-18
CN101229061B (zh) 2012-11-21
CN100548213C (zh) 2009-10-14
US7663366B2 (en) 2010-02-16
CN101229061A (zh) 2008-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3093A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
US11289991B2 (en) Electrodynamic actuator and electrodynamic excitation device with movable part support mechanism and fixed part support mechanism
CN110036326B (zh) 透镜引导装置及透镜移动装置
US7816919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gantr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CN109965949B (zh)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仪内部的六自由度针刺机器人
US7783181B2 (en) Shake correction module for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CN1843284A (zh) 一种体内微机器人的外磁场驱动系统
CN1718152A (zh) 体内探测器外磁场驱动装置及方法
CN103163708A (zh) 图像稳定设备、光学设备以及摄像设备
ES2962471T3 (es) Platina de microscopio XYZ con carro trasladable verticalmente
CN110031947A (zh) 形状记忆合金致动装置
US7884607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local coil, patient bed, and imaging apparatus, with vibration damping
US20100325793A1 (en) Examination bed movement device
US20230255458A1 (en) Suspension device and capsule endoscope magnetic control system
CN106547069B (zh) 一种可动镜片轴向调整机构及调整方法
JP4836544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210009012U (zh) 一种眼底相机调焦结构
JP2001252260A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寝台装置
CN108287567A (zh) 精密空间位姿定位平台和定位后可拆装系统
JP5319214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113950642B (zh) 相机模组及相机模组的使用方法
KR102166062B1 (ko) 진동 크기 조절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카메라 흔들림 보정기능 검사장치
JP2003180652A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6416971B2 (ja) 動電型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動電型加振装置
KR100567797B1 (ko) 핸들러용 픽커의 간격 조절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15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Patentee after: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