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9904A - 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9904A
CN1799904A CN 200410103167 CN200410103167A CN1799904A CN 1799904 A CN1799904 A CN 1799904A CN 200410103167 CN200410103167 CN 200410103167 CN 200410103167 A CN200410103167 A CN 200410103167A CN 1799904 A CN1799904 A CN 1799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bulge
airbag apparatus
passenger
inflow ent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10316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4323C (zh
Inventor
尾藤和彰
林量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1031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04323C/zh
Publication of CN1799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9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432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432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囊装置,构成为气囊膨胀时从气体流入口流入的膨胀气体使得折叠、装在外壳中的气囊向车辆后方展开。气囊中有通孔。气囊由环形件构成,在通孔周围,其下膨胀部有气体流入口,上膨胀部位于下膨胀部上方与下膨胀部前边连接,后膨胀部与下膨胀部后部连接。气囊完成膨胀时通孔闭合。

Description

气囊装置
本专利申请基于具有下列申请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3-196831,2003-323108,2003-323117,2003-323122及2003-323128,所列日本专利申请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在仪表板上、用来展开折叠在外壳内气囊的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按照上述结构的一种现有气囊装置,气囊有左右方向的通孔(例如见JP-A-6-344844)。
但是,该现有气囊装置构成为:气囊中的通孔即使气囊完成膨胀时也不闭合。即,按照该现有气囊,由于左右方向的通孔位于中央处,因此造成气囊完成膨胀时其对乘客的约束作用在乘客的一侧被分散。例如,按照该现有气囊装置,当乘客头部碰到完成膨胀的气囊的通孔中心轴线旁部位时,气囊向通孔一边大大下凹、变形而缩小通孔的内径。此外,当乘客头部碰到远离通孔中心轴线的部位时,气囊下凹量减小。因此,按照该现有气囊装置,约束乘客的功能受乘客体态和姿态的影响,从而无法稳定保护乘客。
顺便说一句,保护乘客的气囊装置装在车辆座位前方的仪表板内。车辆碰撞时,折叠在构成气囊装置的外壳内的气囊和充气机启动。此外,通过把生成的高压气体引入气囊,气囊迅速膨胀、向乘客展开,从而约束乘客的惯性运动。
JP-A-11-170955公开了上述气囊装置。按照该气囊装置,用气囊中的内囊减小气囊向后方展开的初始速度。
按照JP-A-11-170955所述气囊装置,气囊的一部分需要用该内囊压到仪表板或挡风玻璃上,气囊装置装到车辆上的位置受到限制。
顺便说一句,按照现有气囊装置,在气囊完成膨胀展开时,袋状气囊呈圆锥形,包括乘客一侧上的垂直乘客侧壁部和从乘客一侧壁部的外周边缘向车辆前方呈圆锥形缩小的周壁部(例如见JP-A-2002-255004)。该气囊完成膨胀展开时该周壁部底面前部有作为水平开口面的气体流入口,该气体流入口的周边装在外壳上。
在预先折叠气囊后,横向折叠气囊形成左右皱褶和垂直折叠气囊形成前后皱褶,然后把折叠好的气囊装在外壳内,气囊预先折叠时,乘客侧壁部顶边与气体流入口正对,乘客侧壁部折平在圆周部底面上。
按照该气囊装置,在气囊膨胀展开时,从气体流入口流入的膨胀气体推开仪表板上的气囊通道部的同时,横向折叠和垂直折叠气囊时形成的皱褶打开,使得气囊膨胀、向车辆后方展开,此时,由于乘客侧壁部顶边部位与气体流入口正对,因此在膨胀气体比乘客侧壁部底边部位先流人的起初阶段,膨胀气体的压力向上猛推与气体流入口正对的乘客侧壁部顶边部位,从而使得乘客侧壁部迅速竖起。
此外,当向上猛推乘客侧壁部顶边部位时,该部位还有助于迅速打开横向折叠和垂直折叠气囊时形成的皱褶,因此在膨胀展开气囊时乘客侧壁部可展得很开,从而可使乘客侧壁部与气体流入口的周边垂直而迅速竖起,从而气囊可展得很开,使得压力不正对乘客。
但是,尽管按照现有气囊装置,气囊在膨胀展开时,乘客侧壁部可向车辆后方移动、成为垂直宽面,但如仪表板旁有与仪表板等高的障碍物,在防止完成膨胀的气囊碰撞障碍物方面仍有改进余地。
顺便说一句,按照现有气囊装置,在膨胀展开折叠在外壳内的气囊时,膨胀气体从气体流入口流人气囊中、推开仪表板上的气囊通道部后向车辆后方膨胀展开气囊。此外,按照现有气囊装置,折叠的气囊向乘客伸出时展宽乘客一侧的一面并抑制其运动速度,使得气囊膨胀展开时压力不正对乘客(例如见JP-A-2002-255004)。
此外,按照现有气囊装置,气囊展开时与气体流入口垂直、在乘客一侧的该表面的顶端在折叠状态时与气体流入口正对。因此,气囊膨胀展开时,乘客一侧上该表面在垂直方向上展开。但是,按照现有气囊装置,在减小乘客一侧上该表面的移动速度方面仍有改进余地。
顺便说一句,一种公知的气囊装置使用支撑气囊的膨胀部的支撑件保护其前方乘客(例如见JP-A-11-227553)。
按照该气囊,保护乘客头部的区域的膨胀部受该包括其前方上气囊的支撑件的支撑(见JP-A-11-227553图1)。
但是,按照该现有气囊装置,保护乘客头部的膨胀部受支撑件的支撑,视支撑件的弹性性能、有无支撑件乘客胸部和腹部不受支撑件支撑,乘客胸部和腹部受定位性能良好的保护膨胀部的约束,但是,问题是乘客头部不受头部保护膨胀部的约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即使乘客体态和姿态不同,其完成膨胀的气囊也能稳定保护乘客。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车辆上安装自由度很大、能减小气囊展开初速的气囊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膨胀展开的气囊能用宽面把乘客约束在合适位置上,即使仪表板旁有与仪表板顶面等高的障碍物,也能防止气囊碰到该障碍物。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囊装置,气囊膨胀展开时,乘客一侧的表面在垂直方向上呈平面并向上下和左右方向展开后向车辆后方移动的同时进一步减小其移动速度,从而精确保护乘客。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它能用优良的定位性能比乘客的胸部和腹部更好地约束乘客头部。
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气囊装置包括折叠在外壳内的气囊,其中,通孔在气囊展开过程中打开,然后在气囊完成膨胀时闭合。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气囊的特征在于,乘客前方气囊构成为:膨胀气体从气体流入口流入、膨胀展开气囊时使得折叠在外壳内的气囊向车辆后方展开,进一步包括该气囊装置工作膨胀点的多个膨胀部,其中,这些膨胀部包括:有气体流入口的下膨胀部,该下膨胀部的气体流入口周边装在外壳上;下膨胀部顶边上与下膨胀部前部连接的上膨胀部和与下膨胀部的后部和上膨胀部的后部连接的后膨胀部,使得该通孔穿透在气囊装置左右方向上。
按照本发明气囊装置,气囊的通孔在左右方向上穿透,通孔在气囊完成膨胀时闭合。因此,防止气囊通孔中心轴线部位比其周围部位更下凹,在乘客碰到气囊时气囊下凹量在乘客一侧表面上保持处处相同。因此,不管乘客碰到完成膨胀的气囊的乘客一侧表面的哪一部分,都能稳定保护乘客。
因此,按照本发明气囊装置,即使乘客的体态和姿态不同,完成膨胀的气囊也能稳定保护乘客。
此外,按照本发明气囊装置,气囊由有左右穿透的通孔的环形件构成,因此在气囊膨胀展开的初始阶段从气体流入口流人的膨胀气体不直接向乘客方向流动而是随气囊形状上下流动而展开气囊。因此气囊一边在上下方向上膨胀展宽一边向后移动而不是用力向后伸出。因此可抑制乘客一侧表面向乘客移动的速度而压力不集中作用在乘客上,从而可精确保护向前运动的乘客。
此外,上述结构的气囊装置最好构成为:气囊内有把从气体流入口流入的膨胀气体引向上下两边的引流单元。
当气囊装置如上构作时,引流单元把从气体流入口流入的膨胀气体引向上下两边。因此,气囊可在上下方向上展开得更宽而不用力向后突起。
此外,上述结构的气囊装置最好构成为:从气体流入口流入的膨胀气体向下比向上流得多。
如气囊装置如上构作,气囊膨胀展开时,气囊的下膨胀部比上膨胀部展开得快,因此气囊膨胀展开时,即使乘客腹部靠近气囊,气囊也能在车体一侧上部件与乘客之间迅速展开,从而可精确保护乘客。
按照本发明第三方面,该气囊装置由装在仪表板上的气囊装置构成,为保护乘客,充气机根据车辆碰撞时从加速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启动,用生成的气体从仪表板上方的挡风玻璃向后膨胀展开气囊,进一步包括气囊装置工作时膨胀的多个膨胀部,其中,气囊完成膨胀展开时,这些膨胀部包括通孔内周面上的内周布片和气囊外周面上的与内周布片相对的外周布片,使得通孔穿透在气囊装置的上下方向上。
因此从充气机流入气囊的气体流到圆筒形膨胀部。此外,气囊沿圆周方向即在圆筒形膨胀部的车辆左右方向上相继膨胀。此时,由于通孔位于气囊内侧,因此气囊可在左右方向上大大扩展,因此向下展开速度下降。此外,气囊完成膨胀后,通孔闭合,因此可有效约束乘客。此外,由于仪表板之类与展开速度的降低无关,因此装配到车辆上的自由度提高。
圆筒形膨胀部内部在充气机气体喷口部位有偏转部使喷入的气体向气囊装置的左右方向偏转。
因此,气体偏转装置使从充气机气体喷口喷入的气体向左右偏转,从而气囊进一步向左右扩展。因此进一步展开速度。
圆筒形膨胀部顶部有顶部宽度限制件限制膨胀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膨胀量。
因此,气囊完成膨胀时顶部宽度限制件限制圆筒形膨胀部顶部宽度,因此进一步牢牢约束乘客。
气囊后膨胀部上有限制膨胀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膨胀量的底部宽度限制件。
因此,气囊完成膨胀时底部宽度限制件限制圆筒形膨胀部底部宽度,因此进一步牢牢约束乘客。
构成通孔的内部布片的张力比外部布片的张力小。
内部布片的张力弱,因此互相相对的各内侧部片的接触面积大,在约束乘客时,防止膨胀气囊的形状因内侧布片之间的滑动而大大变形,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约束乘客的性能。
通孔位于仪表板后面上。
按照本发明第四方面,气囊构成为:外周布片前面上有其周边装在外壳上的气体流入口供膨胀气体流入气囊中,气囊膨胀时,通孔的下部开口在气囊完成膨胀前向下移动。
按照本发明气囊装置,气囊膨胀时,通孔下部开口变宽,通孔的下周边从上到下移动完成气囊的膨胀,因此即使仪表板旁有高度与仪表板顶面相同的障碍物,障碍物也可插入气囊下边通孔中。即,气囊完成膨胀时防止障碍物被用力压向车辆下方或后方。
此外,即使没有障碍物,气囊在膨胀气体从气体流入口流入气囊时呈环形,因此膨胀气体在外周布片与内周布片之间向左右两边流动,因此外周布片的乘客侧壁部在左右方向上展宽向车辆后方移动,因此即使背靠座位的靠背坐好的乘客即坐姿正确的乘客向前移动,气囊的乘客一侧宽度在左右方向上变宽的部位也能精确约束乘客而不把压力集中作用在乘客身上。
因此,按照本发明气囊装置,膨胀展开的气囊可约束在宽面的正确位置上的乘客,即使仪表板旁有高达仪表板顶面的障碍物,障碍物也能插入通孔中而防止气囊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在这种情况下,在气囊处于非膨胀状态时预先折叠气囊,使得通孔的下周边向上回折、气体流入口位于其底面一侧上、外周布片位于气体流入口上方、内周布片插入其间后在气囊装置左右方向上对称地摊平,然后用横向折叠步骤折叠经预先折叠的气囊形成左右皱褶使得以气体流入口为中心的前后方向宽度减小,然后用垂直折叠步骤形成前后皱褶使得左右方向宽度减小,从而可把折叠成的气囊装入外壳中。
如如此折叠气囊,气囊膨胀、通孔打开时膨胀气体G不流到通孔圆周底边,因此与通孔圆周底边不回折时通孔底部开口膨胀的情况比较,气囊内径可打开得很大,从而便于障碍物插入通孔中,气囊完成膨胀时可进一步防止碰撞障碍物而把障碍物推向车辆下方或后方。此外,如此折叠的气囊在回折部上方部位鼓起后下方回折部膨胀,使得通孔的圆周底边从上向下移动,从而方便膨胀的完成。
此外,在气囊膨胀时为使通孔圆周底边从上到下移动完成膨胀,使用用作限制气流G的引流单元的引流部使得膨胀气体G更多地流到上方或使用除上述回折部之外的折叠方法使得乘客侧壁部的顶边预先折叠到与气体流入口相对的位置,从而在气囊膨胀时乘客侧壁部的顶边迅速位于上方而完成膨胀。
按照本发明第五方面,气囊构成为:外周布片前面上有其周边装到外壳上、供膨胀气体流人气囊的气体流入口;外周布片的保护乘客的乘客侧表面的引导移动单元由气囊膨胀时在气囊装置的左右、上下方向上展宽、向车辆后方移动的垂直平面构成。
按照本发明气囊装置,气囊由有上下穿透的通孔的环形件构成。即,气囊膨胀展开时,从气体流入口流入的膨胀气体不直接向乘客方向流动而是随气囊形状左右流动而展开气囊。因此气囊在左右方向上大大变宽而不是着力向后伸出。因此气囊膨胀展开时可抑制乘客一侧表面向后方移动的速度。
此外,按照本发明气囊装置,气囊包括乘客侧表面引导移动单元使得气囊膨胀时乘客侧表面呈向车辆后方移动的上下左右变宽的垂直平面。即,按照本发明气囊装置,气囊开始膨胀时不仅在左右方向上还在上下方向上大大膨胀展宽。因此,气囊膨胀展开时,乘客侧表面呈上下左右展宽的平面向车辆后方移动。即使乘客侧表面碰到向前运动的乘客,也能精确保护乘客而压力不集中作用在乘客身上。
因此,按照本发明气囊装置,气囊膨胀展开时,乘客侧表面呈上下左右展宽的平面向车辆后方移动,从而可进一步抑制移动速度,精确保护乘客。
此外,尽管按照本发明气囊装置,气囊中有上下穿透通孔,但通孔在气囊完成膨胀时闭合。因此可确保一定内压,从而完成膨胀的气囊可稳定保护乘客。
在气囊的一种结构中,引导移动单元由气囊折叠而成,气囊由预先折叠和其后横向折叠和垂直折叠折叠而成,预先折叠的气囊的底面上有气体流入口,此时气囊非膨胀,内周布片插入在气体流入口上方,外周布片后上部盖在其上左右对称地摊平,外周布片的乘客侧表面的顶端与气体流入口正对。
气囊呈上述结构时,气囊开始膨胀时,从气体流入口流入的膨胀气体的压力经内周布片先上推外周布片乘客侧表面的顶端部。此外,由于上推乘客侧表面的顶端部,因此横向折叠和垂直折叠皱褶迅速打开,气囊上下左右展开。
此外,在气囊的一种结构中,引导移动单元由气囊中能引流从气体流入口流入的膨胀气体的引流单元构成,引流单元位于气囊的气体流入口所在前部的后方,能引流、上下引导膨胀气体。
气囊呈上述结构时,从气体流入口流入的膨胀气体随气囊形状向左右流动后受位于后部后方的引流单元的引导而上下流动,因此气囊的膨胀部上下左右展宽,乘客侧表面进一步上下左右展宽。
按照本发明第六方面,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折叠后装在乘客座位前方仪表板中外壳中、膨胀气体流入其中时能从外壳向车辆后方伸出的气囊装置,其中,气囊膨胀时其上膨胀部能保护乘客头部,其下膨胀部能保护乘客胸腹部,气囊完成膨胀时,碰到气囊的乘客受车辆前方支撑件的支撑,下膨胀部向车辆前方的移动量比上膨胀部后面的移动量小。
在本发明该气囊中,完成膨胀的气囊的保护乘客胸腹部的下膨胀部受支撑件的支撑,碰到乘客时向车辆前方的移动量比上膨胀部后面的移动量小,相反,该后面碰到乘客时向车辆前方的移动量比下膨胀部的移动量大,因此上膨胀部可轻柔约束乘客头部。
当然,由于下膨胀部后面的面积比上膨胀部大、从而可保护乘客的比头部大的胸腹部,因此即使向前移动量小也能精确保护乘客整个胸腹部。
因此,按照该实施例的气囊装置,膨胀展开的气囊约束乘客头部的缓冲作用比约束乘客的胸腹部强。
此外,最好是,支撑件由膨胀气体气流鼓起的支撑袋构成。
按照该结构,用作支撑件的支撑袋在膨胀气体流入其中时可支撑下膨胀部,膨胀气体可与流到上下膨胀部的膨胀气体一起流入支撑袋,与把非膨胀的支撑杆之类用作支撑件的情况比较,便于设置支撑件。
此外,支撑袋与下膨胀部连通,因此可共用流入上下膨胀部的膨胀气体,因此可共用供应气体的充气机,从而防止该气囊装置部件数增加。
此外,最好是,此种情况下气囊完成膨胀时呈环形件,其中有上下穿透的通孔,包括前膨胀部、后膨胀部、左膨胀部和右膨胀部,气囊完成膨胀时通孔周围的底布鼓起,从而通孔闭合,其中,前膨胀部上有其周边装到外壳上、供膨胀气体流入气囊的气体流入口,后膨胀部由其上方上膨胀部和其下方下膨胀部构成,支撑袋由前膨胀部和左右膨胀部构成。
按照该气囊,只要制作环形气囊即可制成包括支撑袋的上下膨胀部的气囊,因此其制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气囊装置第一实施例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气囊装置第一实施例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放大剖视图;
图3为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整个膨胀气囊的立体图;
图4为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整个膨胀气囊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整个膨胀气囊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横向剖视图;
图6为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整个膨胀气囊在前后方向上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气囊的引流部在前后方向上的纵向剖视图;
图8为构成第一实施例使用的气囊的各部件的平面图;
图9A-9B示出第一实施例使用的气囊的折叠步骤;
图10A-10C示出第一实施例使用的气囊在图9步骤之后的折叠步骤;
图11示出从车辆一侧看去的第一实施例的气囊装置的工作情况;
图12为本发明气囊另一实施例整个膨胀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气囊第二实施例完成膨胀时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气囊第二实施例完成膨胀时的侧视图;
图15为本发明气囊第二实施例完成膨胀时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发明气囊第二实施例完成膨胀时的剖视图;
图17为沿图15XVII-XVII线剖取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气囊第二实施例开始膨胀时的俯视图;
图19为沿图18XIX-XIX线剖取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气囊第二实施例各布片的展开图;
图21为本发明气囊第三实施例各布片的展开图;
图22为使用图21所示各布片的气囊开始膨胀时的俯视图;
图23为图22充气机和头尾相连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24为本发明另一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25为本发明气囊装置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26为本发明气囊装置另一例的剖视图;
图27为本发明气囊装置第四实施例装配在车辆上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28A为本发明气囊装置第四实施例使用的气囊整个膨胀时的立体图;图28B为本发明气囊第四实施例整个膨胀时的横向剖视图;
图29A和29B示出本发明气囊第四实施例预先折叠步骤;图29A为从气囊的气体流入口一侧看去的视图;图29B为从乘客侧壁部一侧看去的视图;
图30示出预先折叠成的本发明气囊第四实施例;
图31A-31C示出本发明气囊第四实施例的横向折叠步骤和垂直折叠步骤;
图32示出本发明气囊装置第四实施例的工作情况;
图33示出本发明气囊第四实施例在图32后的工作情况;
图34为本发明气囊第四实施例开始膨胀时的剖视图;
图35示出本发明气囊第四实施例引流部的工作情况;
图3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使用的气囊整个膨胀时的立体图;
图3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使用的气囊整个膨胀时在前后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3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使用的气囊引流部在上下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39为沿图38中XXXIX-XXXIX线剖取的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使用的气囊的该引流部在上下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40为构成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使用的气囊的各部件的平面图;
图41示出从气体流入口一侧看去的经预先折叠的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使用的气囊;
图42示出从乘客一侧看去的经预先折叠的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使用的气囊;
图43A和43B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使用的气囊在预先折叠后的折叠步骤;
图44A和44C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使用的气囊在图43A和43B后的折叠步骤;
图45为从车辆后方看去的本发明气囊装置第五实施例的工作情况;
图46为从车辆一侧看去的本发明气囊装置第五实施例的工作情况;
图47为本发明气囊第五实施例整个膨胀时的立体图;
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
图48为构成本发明该实施例使用的气囊的各部件的平面图;
图49为从车辆一侧看去的本发明气囊装置该实施例的工作情况;
图50为气囊该实施例整个膨胀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51A和51B为从气体流入口一侧和乘客一侧看去的经预先折叠的气囊该实施例;
图52示出气囊该实施例的横向折叠步骤;
图53A-53C示出图52所示步骤后横向折叠步骤和垂直折叠步骤;以及
图54示出该实施例座位的气囊装置的工作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首先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乘客座位用的气囊装置M。如图1和2所示,顶部安装型气囊装置1装在仪表板1表面的顶面侧的内部。该气囊装置M包括折叠气囊10、向气囊10供应膨胀气体的充气机52、内装并支承气囊10和充气机52的外壳54、把气囊10连在外壳54上的保持器50和盖住折叠气囊10的气囊盖61。
如图1和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气囊盖61与仪表板1制成一体。仪表板1包括位于后面上的包含聚丙烯之类硬合成树脂的底部2和盖层3,该盖层包括盖住底部2外表面一侧的发泡聚氨酯之类的泡沫层和表皮层。此外,气囊盖61的一部分具有取代底部2的由烯烃类热塑弹性体之类的软合成树脂制成的软部4。气囊盖61包括有周围易破裂薄壁部64的两气囊通道部62F和62B。易破裂部64从仪表板1上方看去呈H形,其构成为:两气囊通道部62F和62B由其前端和后端形成的铰接部63在前后两个方向上向两边打开。
此外,气囊盖61的一部分具有从后面伸到底面、围住气囊通道部62F和62B的基本上为正方体形状的连接壁部65。连接壁65中在前后方向上互相相对的壁部65a和65b的预定位置上有多个锁孔66贯穿。锁孔66中插入有在外壳54上形成的锁钩60,从而用锁钩60锁定连接壁部65。连接壁部65用各锁钩60锁定,为的是确保连接壁部65与外壳54的连接,在气囊10膨胀时气囊10推开气囊通道部62F和62B,以便易破裂部64能顺利破裂。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软部4设置在气囊盖61的气囊通道部62F和62B后面超过连接壁部65的前、后部分上和在气囊通道部62F和62B的铰接部63附近的仪表板1后面超过连接壁部65的前后部分上。
如图1和2所示,外壳54呈由金属板制成的基本上为长方体的形状,其顶端有矩形开口54a,包括长方板形底壁部55和从底壁部55外周边伸展到基本上为正方体的气囊盖61顶面的侧壁部59。底壁部55为长边在左右方向上的矩形板,其中央有基本上为圆形的插孔56,充气机52的顶部能从气囊盖61底侧向顶侧插入。底壁部55的插孔56的周边上具有供保持器50的螺栓50b插入的装配孔57。此外,底壁部55左右侧底面上固定有把外壳54连接到车体6上的托架58。每个托架58用旋紧在螺栓7上的螺母58a固定。车体6具有从加强件6a伸出的托架6b,螺栓7穿过板6c后旋紧螺母58a,从而装好托架6b。在每个螺栓7上旋紧螺母58a就可把外壳54、从而气囊装置M固定安装在车体6上。
此外,底壁部55的插孔56周边附近有围绕插孔56的向上突起的凸脊55a。凸脊55a位于保持器50底部50a的下部区域上,用来提高底壁部55与气囊10的气体流入口17之周边16的密封性。
此外,外壳54的侧壁部59顶端上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有多个向外壳54的外侧和底侧弯曲的锁钩60。如上所述,各锁钩60插入气囊盖61的连接壁65的锁孔66中锁定连接壁65。
盘型充气机52具有基本上为圆筒形的主体部52a,其顶部外周面上有许多供气口52b。主体部52a的外周面上有把充气机52装在外壳54上的凸缘部52c。凸缘部52c呈从主体部52a外周面上伸出的基本上为方圈形(方板形)的形状,其四角上有装配孔52d贯穿。装配孔52d的位置与外壳54底壁部55的装配孔57对应,其内径尺寸与装配孔57的相同。
保持器50用金属板拉制而成,包括其上有形状与外壳54的插孔56基本相同的孔的底部50a和从底部50a的外周边伸展到气囊盖61一侧顶边的基本为长方体形的引导壁部50c。底部50a外周边基本上呈矩形(基本上为正方形),在四角上用向下伸出的螺栓50b固定。各螺栓50b插入气囊10的装配孔18、外壳54的底壁部55的装配孔57和充气机52之凸缘部52的装配孔52d后,旋紧螺母51,从而保持器50在气囊10内把气囊10和充气机52连接在外壳54的底壁部55上。即,在每一螺栓50b上旋紧螺母51时,气囊10的气体流入口17的周边16由底部50a压紧到底壁部55而把气囊10连接到底壁部55上,充气机52的凸缘部52c压紧到插孔56的周边而把充气机52连接到底壁部55上。此外,保持器50的引导壁部50c的前端向上伸展到与充气机52主体部52a顶面等高。引导壁部50c从基本上为矩形的底部50a的外边缘伸展到气囊盖61一侧的顶边。
如图3-7所示,气囊10为环形件,其上有基本上沿左右方向贯穿的通孔11,当通孔11闭合时完成膨胀。在该实施例中,气囊10在完成膨胀时呈其轴向在左右方向上的基本上为三角棱柱的形状。按照气囊10,膨胀鼓起的环形主体部12包括通孔11周围的下膨胀部13、上膨胀部14和后膨胀部15。在下膨胀部13的底面13b的前端13c上有气体流入口17。上膨胀部14位于下膨胀部13上方,与所述下膨胀部的前部连接。后膨胀部15与下膨胀部13的后部和上膨胀部14的后部连接。此外,在该实施例中,气囊10展开膨胀时,后膨胀部15的后面15b构成乘客一侧的乘客侧表面30。
此外,环形主体部12包括设置在通孔11之内周面上的内周底布21和设置在气囊10之外周面上在气囊完成膨胀时与内周底布21相对的外周底布26(见图7)。此外,底布21和26由包括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之类的软织布与下文所述加强布构成,并是一种其表面上不涂硅酮之类涂剂的非涂覆布。
如图8所示,内周底布21包括用作下膨胀部13之底面13b的下片部22、用作上膨胀部14之底面14b的上片部23和用作后膨胀部15之前面15a的后片部24。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内周底布21的整体形状由下片部22的前边22a与上片部23的前边23a连接、以及上片部23的后边23b与后片部24的顶边24a连接而成。
外周底布26包括用作下膨胀部13之顶面13a的下片部27、用作上膨胀部14之顶面24a的上片部28和用作后膨胀部15之后面15b的后片部29。此外,外周底布26的整体形状由下片部27的前边27a与上片部28的前边28a连接、以及上片部28的后边28b与后片部29的顶边29a连接而成。此外,外周底布26的后片部29构成乘客侧表面30。
此外,气囊10的外周底布26在下片部27的前边27a附近的部分有供膨胀气体G流入的开口为圆形气体流入口17,其周边16连接在外壳54上。在气体流入口17之周边16上有把气体流入口周边16连接到外壳54的底壁部55上的多个装配孔18。在气囊10的内周面上,气体流入口的周边16与两片加强布31和32缝制在一起并在加强布32顶面上盖上不缝在其上的用于保护所述缝制部的加强布33。此外,外周底布26的下片部27上有在中心线左右两边按左右基本对称分布的排气孔19,用于排出多余的膨胀气体G。
此外,按照该实施例,气囊10的上膨胀部14上有用作气量调节装置的调节部35。调节部35在上膨胀部14之前端4c附近的位置上基本左右对称地分布在中心线的左右两个位置上。把其间夹有加强布36和37的内周底布21与外周底布26缝制、连接成椭圆形而形成每一调节部35,并且每一调节部35包括内周底布21与外周底布26的连接部35a和在连接部35a周围的基本为截头圆锥形的部分21a和26a(主体部36b)(见图7和图8)。气囊10膨胀展开时,当膨胀气体G流入环形主体部12时,外周底布26被拉向外周侧,内周底布21被拉向内部以靠近通孔11,因此,在调节部35处,在外周底布26和内周底布21上拉动连接部35a的周边部21a和26a(主体部分35b)的同时,连接部35a位于上膨胀部14的上下方向的中部。即,调节部35由在上下方向上拉开上膨胀部14的区域而形成(见图7)。因此,如图7所示,气囊10膨胀展开时,通过调节部35,上膨胀部14之前端14c附近的打开面积比下膨胀部13之前端13c附近的打开面积小,因此从气体流入口17流入的膨胀气体G流入下膨胀部13的气量比流入上膨胀部14的气量多。
下面说明气囊10的制作。在该实施例中,气囊10(环形主体部12)用聚酯纤维之类的缝线39缝制而成。把事先缝制有加强布31和32的外周底布26之下片部27的后边27b与后片部29的底边29b用聚酯纤维之类的缝线39缝制成环形。此时,加强布31和32暴露在外周底布26的外周面上。此外,将下片部22的后边22b与后片部24的底边24b缝制成环形,内周底布21的构成环形主体12内部的表面露出在外。此外,可在底布26和加强布31、32和33上分别形成气体流入口17和装配孔18,或在把底布26与加强布31和32缝制在一起、并装上加强布33后,再一起钻出气体流入口17和装配孔18。
然后,把下片部22和下片部27的左边22c和27c与下片部22和下片部27的右边22d和27d分别缝制在一起;以及把后片部24和29的左边24c和29c与后片部24和29的右边24d和29d分别缝制在一起。然后,里外翻转底布21和26,使得缝制部的线缝不露出在气囊10的外周面上。此外,在插入加强布35和36的同时缝制底布21和26,形成引流部34、34。然后,把上片部23和28的左边23c和28c与上片部23和28的右边23d和28d分别缝制在一起,即可形成该实施例的环形主体12(气囊10)。
下面说明把如上制作的气囊10装配到车辆上,首先折叠气囊10,使得气囊10内的保持器50上的螺栓50b穿过每个装配孔18,此外,折叠的气囊10用可破裂包布47(见图2)包住,防止气囊10散开。在折叠气囊10时,经预先折叠步骤、横向折叠步骤和垂直折叠步骤而将气囊10折叠好。
在预先折叠步骤中,形成图9A所示预先折叠气囊41。预先折叠时,气囊10(环形主体部12)处于非膨胀状态,气体流入口17位于底面上,插入在气体流入口17上方的内周底布21与外周底布26的后片部29之顶边29a附近(乘客侧表面30的顶端30a附近)对齐,并基本上左右对称地摊平。在该实施例中,把后膨胀部15的顶端(后片部29的顶边29a)与下膨胀部13的前端(下片部27的前边27a)互相基本对齐后折叠气囊41,以在膨胀上部14的部分上形成左右皱褶C1,从而形成预先折叠气囊41。
此外,在预先折叠步骤后,如图9B和10所示,用横向折叠步骤折叠经预先折叠的气囊41,形成左右皱褶CH,使得以气体流入口17为中心的前后方向宽度减小,然后用垂直折叠步骤形成前后皱褶CV,使得左右方向宽度减小,从而折叠成能被装入外壳54中的气囊。在该实施例中,在进行横向折叠步骤时,把气体流入口17后面部分42滚动折叠到气体流入口17上方位置,使得后边41a靠近气体流入口17,然后,成风箱形折叠气体流入口17前方部位43,盖住后引导部42,使得前边41b靠近气体流入口。此外再进行垂直折叠步骤,为此把左、右边41c和41d侧的部分44和45成风箱形折叠到气体流入口17上方,使得左、右边41c和41d靠近气体流入口17。
此外,在用如上所述垂直折叠步骤完成气囊10的折叠后,用可破裂包布4包住折叠的气囊10,从而防止气囊10散开。
此外,在从上方把螺栓50b插入装配孔57的同时,从开口54a把折叠的气囊10装到外壳54底壁部55的上方。然后,从下方把充气机52主体部52a的顶部插入插孔56、气体流入口17和保持器50的底部50a,并把从底壁部55向下伸出的螺栓50b插入充气机52之凸缘部52c的装配孔52d中。然后,将在从充气机52之凸缘部52c伸出的螺栓50b上的螺母51紧固,即可把折叠的气囊10和充气机52连接在外壳54底壁部55上。
然后,把外壳54的侧壁部59插入装在车辆上的仪表板1内的气囊盖61的连接壁部65中,外壳54的各个锁钩60插入连接壁部65的锁孔66中,锁钩60锁定在连接壁部65上。此外,在各托架58上上紧螺栓7与螺母58a,即可把气囊装置M装在车辆上。
此外,在把气囊装置M装到车俩上时,可先把气囊10和装有充气机52的外壳54连成一体,然后再在将仪表板1装在车辆上时用螺栓7把气囊装置M固定连接在车体6上。
在气囊装置M装到车辆上后,当充气机52的供气口52b供应膨胀气体G时,气囊10膨胀,包布47破裂,气囊盖61的易破裂部64破裂,气囊通道部62F和62B如图1和2中双点划线所示打开。此外,气囊10从气囊盖61的气囊通道部62f和62b打开所生成的开口67中显著地伸出,以完成膨胀,多余的膨胀气体G从排气孔19排出。此外,图1和11中标号W表示挡风玻璃。
此外,尽管该实施例的气囊装置M中有在左右方向上基本贯穿的通孔11,但通孔11在气囊10完成膨胀时闭合。因此,防止气囊10的通孔11中心轴线附近比其周围部位下凹得多,在乘客碰到气囊时气囊10的下凹量在乘客侧表面30上基本上处处相同。因此,不管乘客碰到气囊10的乘客侧表面30的哪一部位,都能稳定保护乘客。
因此,按照该实施例的气囊装置M,即使乘客体态和姿态不同,完成膨胀的气囊也能稳定保护乘客。
此外,按照该实施例的气囊装置M,由于气囊10由有左右贯穿的通孔11的环形件构成,因此,在气囊10开始膨胀展开时,从气体流入口17流人的膨胀气体G不直接向乘客方向流动,而是按照气囊10形状上下流动而展宽(见图4)。因此,如图11所示,气囊10一边在上下方向上膨胀展宽一边向后移动而不是着力向后伸出。因此,在气囊10膨胀展开的开始阶段,可限制乘客侧表面30向乘客移动的速度,没有向乘客侧施加分压力,从而可精确保护向前运动的乘客。
此外,在该实施例的气囊装置中,使用被安置在气囊10之上膨胀部14的一区域内的调节部35,使得从气体流入口17流入的膨胀气体G流入下膨胀部13的气体量比流入上膨胀部14的气体量多。因此大量气体流入下膨胀部13后端13d。因此,气囊膨胀展开时,气囊10的下膨胀部13比上膨胀部14展开得快,因此气囊10膨胀展开时,即使乘客腹部靠近气囊10,气囊10也能在构成车体的仪表板1与乘客之间迅速展开,从而可精确保护乘客。
此外,如图12所示,可使用气囊10A,其中有在上下两端70a和70b(前后方向上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引流布70(引流单元),使得膨胀气体G在上下方向上流动。使用上述结构的气囊10A时,引流布70把从气体流入口17流入气囊10A中的膨胀气体G引向上下两侧。因此,在膨胀开始阶段,气囊10A在上下方向上进一步大大展宽而不向后方突出很远。
此外,尽管实施例分别表示出装有调节部35或引流布70(引流单元)的气囊10和10A,但当然也可在同一气囊中同时有调节部和引流布。此外,引流单元不限于引流布70,而是例如,引流单元也可用系带把内周底布21和外周底布26连接成把流入气囊的膨胀气体引向上下两边的形状。
此外,可把气囊装置装在车辆驾驶员座位前方的方向盘上。作为装在方向盘上的气囊10修正例,用缝线39把内周底布21的构成下膨胀部13的部分11a及其构成后膨胀部15的部分11b缝制、连接成基本为矩形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完成膨胀的气囊10基本呈后膨胀部15大、下膨胀部13与后膨胀部15顶端之间距离小的、其轴向在该气囊左右方向上的扁平三角棱柱形。气囊10开始膨胀时,所述部分11b呈在上下方向上展平的形状。气囊10膨胀展开时,膨胀气体G不直接流向乘客侧而是按照气囊10形状(通孔11)上下流动展宽。此外,可限制后膨胀部15与下膨胀部13分开而向车辆后方(乘客一侧)伸出很远,从而进一步限制乘客侧表面向乘客方向的速度。因此可稳定保护驾驶员。
(第二实施例)
下面说明本发明气囊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如图14所示,由座位部213和靠背部构成的驾驶员座215在车辆211的地板212上设置成其位置能在车辆行驶方向上前后可调。驾驶员座215前方有仪表板216。仪表板216内装有具有气囊223的气囊装置221,其气囊223膨胀展开在仪表板216顶面、位于仪表板216上方的挡风玻璃217内表面与座位215上的乘客之间。
该气囊装置221包括固定装在仪表板216内的外壳222;折叠地装在外壳222内的气囊223和插入外壳222底部、有供应高压气体给气囊从而膨胀展开气囊223的喷气口224a的充气机224。此外,充气机224根据检测车辆211发生碰撞的加速度传感器(未示出)发出的信号启动时,高压气体从充气机224内部流入气囊内部。因此,气囊223膨胀展开,保护坐在座位215上的乘客。
下面说明气囊223的结构。
如完成膨胀的气囊的平面图所示,气囊223有外部布片225,包括位于车辆行驶方向前方的第一前边外部布片225a和与第一前边外部布片225a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两边连成一体的、向后方伸展的左边外部布片225b和右边外部布片225c。此外,左边外部和右边外部布片225b和225c的后端边与第二前边外部布片226的左右边缝制在一起,以限制乘客向前运动。此外,外部布片225内面与其形状与外部布片225基本相同的内部布片227的底边和顶边缝制在一起。内部布片227由第一前边内部布片227a和与第一前边内部布片227a左右两边连成一体的左边内部布片227b和右边内部布片227c构成。左边内部和右边内部布片227b和227c的后端边与其形状与第二前边外部布片226基本相同的第二前边内部布片228的左右边缝制在一起。此外,第二前边外部布片226和第二前边内部布片228的底边和顶边也缝制在一起。
如图16所示,左边外部布片225b和左边内部布片227b的底边用缝线233缝制在一起,此外,右边外部布片225c和右边内部布片227c的底边也用缝线233缝制在一起。同样,左边外部布片225b和左边内部布片227b的顶边用缝线234缝制在一起,此外,右边外部布片225c和右边内部布片227c的顶边也用缝线234缝制在一起。
如图17所示,第一前边外部布片225a和前边内部布片227a的底边用缝线233缝制在一起,其顶边用缝线234缝制在一起。此外,第二前边外部布片226和第二前边内部布片227的底边也用缝线233缝制在一起,其顶边也用缝线234缝制在一起。
如图15所示,气囊223正常完成膨胀时,第一前边外部布片225a与第一前边内部布片227a之间形成前膨胀部229。此外,左边外部布片225b与左边内部布片227b之间形成左膨胀部230,右边外部布片225c与右边内部布片227c之间形成右膨胀部231。此外,第二前边外部布片226与第二前边内部布片228之间形成后膨胀部232。
按照该实施例,前膨胀部229、左右膨胀部230、231和后膨胀部232内部在前后方向上互相连通而总的形成圆柱形膨胀部B。圆柱形膨胀部B的内部形成有上下贯穿的通孔H。
图20为显示构成气囊223的外部布片225、第二前边外部布片226、内部布片227和第二前边内部布片228、用于加固在第一前边外部布片225a上充气机插孔225d附近的加强布235和保护缝线的保护布241的展开状态的图。加强布235和用于保护布241上形成有充气机插孔235a、241a。左边和右边外部布片225b、225c上形成有排气孔225e,在气囊223膨胀展开的最后阶段气体排到外部,从而气囊223收缩。第一前边外部布片225a、加强布235和保护布241在各自围绕充气机插孔225d、235a、241a的四个位置上有螺栓插孔225f、235b、241b。
下面说明用图20所示各布片制作气囊223的方法。
首先,把多片加强布235(图17中只示出一片)层叠在外部布片225的第一前边外部布片225a内表面上(图20纸面上端),对应于充气机插孔225d。然后把保护布241放置在其顶面上。此外,沿圆形用缝线E把布片225a、加强布235和保护布241相互缝合在一起。
然后,用缝线把图20所示外部布片225之中央部底端上的底边E1与内部布片227的底边E1’缝在一起。然后,用缝线把外部布片225的一边E2与第二前边外部布片226的左边E2’缝在一起。用缝线把外部布片225的另一边E3与第二前边外部布片226的右边E3’缝在一起。此外,用缝线分别把内部布片227的一边E4与第二前边内部布片228的右边E4’缝在一起,以及把内部布片227的另一边E5与第二前边内部布片228的左边E5’缝在一起。此外,用缝线把第二前边外部布片226的底边E6与第二前边内部布片228的底边E6’缝在一起。
然后里外翻转外部布片225、第二前边外部布片226、内部布片227和第二前边内部布片228a。然后,用缝线把外部布片225和第二前边外部布片226的顶边E7、E7’以及内部布片227和第二前边内部布片228的顶边E8、E8’缝在一起。从而制成气囊223。
如图17所示,把如此制成的气囊223与充气机224一起连接在外壳222的底板222a上。即,如图17所示,其上有充气机插孔236a和螺栓237的插孔236b的保持器236与保护布241的表面接触。充气机224穿过在外壳222底板222a上形成的装配孔222b,固定在其外周上的凸缘224b与底板222a的底面接触。此外,四个螺栓237插入螺栓237的各自插孔236b、235b、241b、225f和在底板222a和凸缘224b上形成的插孔222c、224c。然后上紧各螺栓237上的螺母,把气囊223固定在底板222a上。此外,尽管未示出,气囊223以折叠状态装在外壳222内,仪表板216顶面上有易破裂部(未示出),其在气囊223膨胀展开时破裂、打开。
下面说明如上构成的气囊装置221的工作情况。
图15为完成膨胀的气囊223的俯视图,图17为沿图15XVII-XVII线剖取的剖视图;图18为气囊223开始膨胀时的俯视图,图19为沿图18XIX-XIX线剖取的剖视图。车辆211与比方说对面车辆发生碰撞时,未示出的加速度传感器开启,从而充气机224开动,气体如图18所示从充气机224喷气口224a喷入气囊223前膨胀部229。因此,首先,前膨胀部219膨胀展开,如图18、19中箭头所示,气体从前膨胀部229左右两侧流入左膨胀部230和右膨胀部231,从而左膨胀部230和右膨胀部231膨胀展开。然后气体从左右膨胀部230、231的前边流入后膨胀部232内,以膨胀展开后膨胀部232。
气囊223在膨胀展开的最后阶段,气体从排气孔225e排出,气囊223体积减小,从而减轻作用在乘客身上的过分的压力。
如图13、15所示,在气囊223正常完成膨胀时,构成前膨胀部229之内部第一前边内部布片227a与构成左膨胀部230和右膨胀部231的左边内部布片227b和右边内部布片227c互相接触;左边内部和右边内部布片227b、227c与构成后膨胀部232的第二前边内部布片228互相接触。由此,通孔H完全闭合。此外,此时,通孔H的大部分位于仪表板216后方。如图14所示,通孔H的前端部可从仪表板216的后端向前伸出。
上述气囊装置实施例的特点如下。
(1)由于通孔H位于气囊223内部,流入的气体首先膨胀前膨胀部229。然后从前膨胀部229流到左右膨胀部230、231的气体相继地膨胀左、右膨胀部230、231,同时左右展宽气囊。因此,向后方展开的速度减小。此外,在气囊完成膨胀后,通孔H闭合,因此可有效约束乘客。此外,仪表板216、挡风玻璃217等车辆部件与展开速度的减小无关,因此气囊装置在车辆上的安装自由度提高。
(2)气囊完成膨胀时,通孔H完全闭合,后膨胀部232受左右膨胀部230、231的支撑,因此即使在气囊完成膨胀后乘客一头扎到后膨胀部232后面也能有效约束乘客。此外,气囊完成膨胀后通孔H只要大部分闭合(内部布片周长度50%或50%以上互相接触),其效果就基本相当于通孔H全部闭合(内部布片的整个周互相接触)时的效果,因此通孔H无需全部闭合。
(3)此外,即使在气囊223展开过程中,后膨胀部232偶然碰到障碍物,尚未闭合的通孔H也能容许后膨胀部232变形,从而限制后膨胀部232猛压障碍物。
(4)此外,即使仪表板216后方偶然有高度与仪表板216相同障碍物,障碍物只侵入向下方展开的气囊223的尚未闭合的通孔H,从而可抑制对障碍物的影响。
(第三实施例)
下面说明第三实施例。
图21为构成气囊223的各布片的展开图;图22为气囊223开始膨胀时的俯视图;图23为图22充气机224和头尾相连部244的放大剖视图。
按照该实施例,气囊223因从充气机224喷气口224a喷入前膨胀部229的气体左右偏转而膨胀、在宽度方向向左右展宽。在如图21制作气囊223时,用缝线把加强布242的外周边E9缝在外部布片225内表面上。同样,用缝线把加强布243的外周边E9缝在内部布片227内表面上。然后,如图23所示,用缝线缝制加强布242、243左右两侧的椭圆形区E10。因此,在外部布片225与内部布片227之间形成头尾相连部244,在头尾相连部244上下两侧各形成气体通道245。
按照该实施例,头尾相连部244和气体通道245构成偏转部。
按照该实施例,喷入前膨胀部229的气体可向左右偏转,因此左右膨胀部230、23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膨胀展开,如图22所示,通孔H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进一步增大。因此可进一步减小后膨胀部232向后方展开的速度,即使仪表板后方障碍物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移,也能使障碍物侵入通孔H。
此外,上述实施例可作如下修正。
如图24所示,可把设置在第一前边外部布片225a一侧上的在左右方向上偏转气流的气流偏转布片246用作偏转部。此外,可连接气流偏转布片246与第一前边内部布片227a。
如图25所示,可把连接在左右膨胀部230、231顶边上的条带状系带247用作顶部宽度限制件。按照该另一实施例,气囊完成膨胀乘客碰到后膨胀部232时,气囊顶部变形受到进一步抑制,从而提高乘客约束性能。尽管气囊顶部展开速度多多少少加快,但通孔H在展开过程中不闭合,因此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可抑制对障碍物的影响。
如图26所示,同样可把连接在气囊223底边上的条带状系带248用作底部宽度限制件。系带248的位置可设置在通孔H的前端或后端上。系带248设置在后端上时,系带248位于仪表板216后端与气囊完成膨胀状态下气囊223后端之间水平距离D的一半处。
按照该另一例,气囊的变形进一步得到抑制,进一步提高约束乘客的性能。
在图26所示另一例中,内部布片227a、227b、227c、228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可比对应外部布片225a、225b、225c、226长,从而在第一前边内部布片227a、左边内部布片227b、右边内部布片227c和第二前边内部布片228的接触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松弛部。此时,气囊完成膨胀时内部布片的张力变得比外部布片小,内部布片的接触面积增加,气囊完成膨胀后乘客碰到后膨胀部232时进一步有效抑制气囊变形,从而提高乘客约束性能。
前膨胀部229和后膨胀部232都可省略,从而形成由三个膨胀部构成的整体呈圆筒形的膨胀部。
尽管按照上述实施例,前膨胀部229、左右膨胀部230、231和后膨胀部232内侧上的接触交界面在上下方向上穿透,但这些接触交界面也可在顶部闭合。
如上详述,按照本发明,气囊装置在车辆上的安装自由度提高,气囊的初始展开速度减小。
(第四实施例)
如图27、28A和28B所示,气囊310完成膨胀时为从由乘客一侧壁部328构成的底面向前方缩小的大致正方棱柱形的环形件,此外,在气囊完成膨胀时其内部有从前上部310a到后下部310b上下穿透的通孔311,完成膨胀时通孔311由其周围的膨胀底布322闭合。即,按照该气囊310,膨胀鼓起的环形主体部312由通孔311周围的前膨胀部313、后膨胀部314、左膨胀部315和右膨胀部316构成。
此外,构成环形主体部312的布片件包括通孔311内周面上内周底布322,和气囊310外周面上在气囊完成膨胀时与内周底布322相对的外周底布326。此外,内周底布322包括底边323d前方大大下凹的第一内侧底布323和后方矩形第二内侧底布324。此外,外周底布326包括底边327a前方大大下凹的第一外侧底布327和后方构成乘客侧壁部的矩形第二外侧底布328。底布323、324、327、328与下文所述加强布330、331、322由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之类软编织布制成,其表面上不涂硅酮之类涂剂。第一内侧底布323包括从前膨胀部313后面313b在后上方斜向向左右两边伸展的左膨胀部315和右膨胀部316的内表面315b、316b。第一外侧底布327包括从前膨胀部313前面313b在后上方斜向向左右两边伸展的左膨胀部315和右膨胀部316的外表面315a、316a。第二内侧底布324变成后膨胀部314前面314a,第二外侧底布328变成后膨胀部314后面314b。
此外,前膨胀部313前面313a在气囊310外周底布326左右方向中央处有膨胀气体流入口318,其周边317装在外壳54上。气体流入口318的周边317上有多个把周边317装到外壳54底壁部55上的装配孔319。周边317在气囊310内周面上缝有两片加强布330、332,加强布330顶面上有不缝制其上的保护缝线部的加强布331。各加强布330、331、332上也有气体流入口318和装配孔319。此外,外周底布326的左右膨胀部315和316上有排出过量膨胀气体的排气孔320。
此外,气囊310有引流部333,在前膨胀部313和左右膨胀部314和315的边界部上下分流膨胀气体。引流部333、333由把内周底布322和外周底布326和插入其间的加强布332缝制成椭圆形而成。如图35所示,引流部333对膨胀气体进行引流时,膨胀气体G上下分流后大部分流向上方的同时流向后方。
此外,在形成环形主体部312时,在该实施例中,环形主体部312用聚酯之类缝线334缝制而成,首先,把第一内侧底布323和第一外侧底布327的底边323d和327d缝在一起,然后,把第二内侧底布324的左边324b与第一内侧底布323的左边323b缝在一起,第二内侧底布324的右边327a与第一内侧底布323的右边323c缝在一起,从而形成环形内周底布322,此外,把第二外侧底布328的左边328b与第一外侧底布327的左边327b缝在一起,第二外侧底布328的右边328c与第一外侧底布327的右边327c缝在一起,从而形成环形外周底布327。此外,第一外侧底布327上原来缝有加强布330和332。底布327和加强布330、331和332上分别有气体流入口318和装配孔319,也可把底布327和加强布330、332缝在一起、盖上加强布331后,整体钻出气体流入口318和装配孔319。
然后,把内周底布322第二内侧底布324的底边324d与外周底布322第二外侧底布328的底边328d缝制在起后里外翻转底布322和326,使得缝制部的线缝不露出在气囊310外周面上,此外,把第一内侧底布323的顶边323a与第一外侧底布327的顶边327a缝在一起,第二内侧底布和第二外侧底布328的顶边324a和328a缝在一起。
此外,在左右膨胀部315后316前端处把内周底布322和外周底布326缝在一起形成引流部333、333时,可形成该实施例的环形柱体部312(气囊310)。
下面说明把如上制作的气囊310装到车辆上,首先折叠气囊310,使得其内部保持器50上的螺栓50b穿过装配孔319后用易破裂包布47包住折叠的气囊310(见图2),防止气囊310散开。此外,在折叠气囊时,对经预先折叠步骤的气囊进行横向折叠步骤和垂直折叠步骤后进行折叠。
在预先折叠步骤中形成图30所示预先折叠气囊336。在预先折叠步骤中,首先,如图29所示,气囊310(环形主体部312)处于非膨胀状态,气体流入口318位于底面上,内周底布322插入在气体流入口318上方,外周底布326左右对称地摊平。此外,此时如图30所示,气囊完成膨胀时通孔311的圆周底边312a向通孔311顶侧311b折回而形成回折部335。回折后底边336a的前部中央336af位于受保持器50下压的气体流入口圆周部317处,圆周底边312a的后边312ab的回折量比前边312af大,使得后部中央336ab回折部的皱褶刚打开前位于前部中央336af的顶侧上,从而气囊310膨胀时通孔打开成图33所示圆形。
预先折叠步骤后,如图31A和31B所示,用横向折叠步骤折叠经预先折叠的气囊336形成左右皱褶CH使得以气体流入口318为中心的前后方向宽度减小,然后如图31C所示用垂直折叠步骤形成前后皱褶CV使得左右方向宽度减小,从而可把折叠成的气囊装入外壳54中。在该实施例中,在横向折叠步骤中,把气体流入口318前方部分337成风箱形地折叠到气体流入口318上方位置使得前边336b靠近气体流入口318。此外,在垂直折叠步骤中,把左右边336c和336d上部位338和339成风箱形折叠到气体流入口318上方位置,使得左右边336c和336d靠近气体流入口318。
此外,在用如上所述垂直折叠步骤完成气囊310的折叠后,用可破裂包布47包住折叠的气囊310,防止气囊散开。
然后,在从上方把各个螺栓50b插入装配孔57的同时把折叠的气囊310装到外壳54底壁部55上方。然后,从下方把充气机52主体部52a的顶部插入插孔56、气体流入口318和保持器50底部50a后,把从底壁部55向下伸出的各个螺栓50b插入充气机52凸缘部52c的装配孔52d中。然后,上紧在从充气机52凸缘部52c伸出的螺栓50b上的螺母51即可把折叠的气囊310和充气机52装在外壳54底壁部55上。
然后,把外壳54的侧壁部50插入装在车辆上的仪表板1气囊盖61的连接壁部65上,外壳54的锁钩60插入连接壁部65的锁孔66中,从而锁钩60锁定在连接壁部65上。此外,在托架58上经装配板6c上紧螺栓7与螺母58a即可把气囊装置M装在车辆上。
此外,在把气囊装置M装到车俩上时,可先把气囊310和装有充气机52的外壳54连成一体,然后在仪表板1装在车辆上时用螺栓7把气囊装置M固定连接在车体6上。
气囊装置M装到车辆上后,充气机52的供气口52b供应膨胀气体G时,气囊310膨胀,包布47破裂,气囊盖61易破裂部64破裂,气囊通道部62F和62B如图27双点划线所示打开,从而气囊310从气囊盖61的气囊通道部62F和62B打开所形成的开口59显著伸出。此外,完成膨胀后多余的膨胀气体G从排气孔320排出,此外,图27中标号W表示挡风玻璃。
按照气囊装置M的该实施例,气囊310构成为环形主体部312,气囊完成膨胀时包括从前上部310a到后下部310b的通孔311,供膨胀气体G流入气囊的气体流入口318位于环形主体部312的外周底布326前面313a上,其周边317装在外壳54上。因此,气囊310开始膨胀时,当从插入气体流入口318的充气机52的膨胀气体G从前膨胀部313向左右流入左右膨胀部3145和316时,垂直折叠皱褶CV和横向折叠皱褶CH如气囊310A、310B、310C、310D和310E所示依次打开、膨胀到图32、33、34,气囊在后膨胀部314从上到下移动的同时通孔311底面上的开口311a变宽而完成膨胀。
即,按照气囊310,如图32和33所示气囊310A、310B、310C、310D和310E,通孔311的圆周底边312a从上向下移动,此外,气囊310随着回折部335的皱褶打开完成膨胀,通孔311闭合,因此通孔311闭合前,即使仪表板1处有高度与仪表板1顶面1a相同的障碍物B,障碍物B也能从下方插入气囊310通孔311中。即,气囊310完成膨胀时不会向下或向车辆后方猛推障碍物B。
此外,即使没有障碍物B,气囊310在膨胀气体G从气体流入口318流入时呈环形,因此,如图34中气囊310A、310B和310C所示,膨胀气体G在外周底布326与内周底布322之间向左右方流动,从而乘客侧壁部328和外周底布326的与其靠近部位在左右方向上变宽,同时通孔311打开向车辆后方移动,因此,即使乘客背靠座位靠背即正确坐在座位上的乘客向前移动,乘客也可被精确约束在左右变宽的乘客宽度上,即,壁部328本身和在壁部328处的第一外周底布327不施加集中压力。
因此,按照该实施例的乘客座位气囊装置M,膨胀展开的气囊310能用该宽面把乘客约束在正确位置上,即使有与仪表板1的顶面1a等高的障碍物B,障碍物B也可插入通孔311而防止气囊碰撞障碍物B。
此外,按照该实施例的气囊310,在折叠气囊时,气囊处于非膨胀状态,通孔311底边311a回折到顶边311b,气体流入口318位于底面上,内周底布322插入后外周底布326布置在气体流入口318上方,气囊先折叠成左右对称地摊平,然后用横向折叠折叠气囊336形成左右皱褶CH,使得以气体流入口318为中心的前后方向宽度减小,然后用垂直折叠形成前后皱褶CV,使得左右方向宽度减小,从而可把折叠成的气囊装入外壳54中。
当如此折叠气囊310时,气囊310膨胀、通孔311打开时膨胀气体不流到通孔311圆周底边312a上回折部335,因此与通孔311圆周底边312a不回折时通孔311底部开口311a膨胀的情况比较,气囊内径可打开得很大,从而便于障碍物插入通孔311中,进一步防止完成膨胀的气囊310碰撞障碍物而把障碍物推向车辆下方或后方。此外,如此折叠的气囊310在回折部335上方部位鼓起后下方的回折部335膨胀,使得通孔311的圆周底边312a从上向下移动,从而方便膨胀的完成。
此外,如图35所示,该实施例气囊310有用作限制气流G的引流单元的引流部333使得膨胀气体G在气囊310膨胀时上下分流而更多地流到上方,因此便于获得这样一种膨胀完成方式,在该方式下,通孔311的圆周底边312a从上向下移动即后膨胀部314以气体流入口318的周边317为转动中心向下转动。此外,引流部333可使用互连底布322和326的系带限制气流G,也可使用圆柱形引流布引导气流G。
此外,即使在预先折叠时把乘客侧壁部328的顶边328a预先折叠到与气体流入口318对齐,并且气囊构成为完成膨胀时把乘客侧壁部328的顶边328a迅速置于上方使后膨胀部314的后面314b在气囊膨胀时基本沿垂直方向时,也能使用气囊310膨胀时从上向下移动通孔311的圆周底边312a的膨胀完成方式(后膨胀部314以气体流入口318的周边317为转动中心向下转动方式),即使用如此预先折叠气囊的折叠方法也能提供上述方式。
此外,通过缝接内周底布322各部位即可在内周底布322的内周面上形成单个或多个在气囊310上下方向上穿透的通孔311。
(第五实施例)
如图36-39所示,在气囊膨胀完成的过程中,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气囊410被构造为具有基本在从前顶部411a到后底部411b的上下方向上穿透的通孔411的环形件,该环形件通过基本以四棱柱体形状膨胀的形状构成、并且该环形件在其前部一侧狭窄,该四棱柱体通过在乘客侧的面429形成了底面,气囊完成膨胀,以通过使围绕通孔411的底布422和426鼓起,从而通孔411闭合。即,按照气囊410,膨胀以鼓起的环形主体部412在通孔411的周围设置有前膨胀部413、后膨胀部414、左膨胀部415和右膨胀部416。
此外,构成环形主体部412的布片件通过包括下述部分而构成:布置在通孔411内周面上的内周底布422;和外周底布426,该外周底布426被布置在气囊410外周面上,以在完成气囊的膨胀时与内周底布422相对。如图40所示,内周底布422通过下述构造而成:位于前侧上的弯曲第一内侧底布423和位于后侧上的矩形状的第二内侧底布424。外周底布426通过下述构造而成:位于前侧上的弯曲第一外侧底布427,和在后侧上构成乘客的侧表面的第二外侧底布428。底布423、424、427和428由包括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或与之类似的柔性编织布制成,并且底布被构造为无涂层的布,该无涂层的布没有使用硅酮或与之类似的涂布剂进行涂覆。
此外,第一内侧底布423被构造为:通过设置构成了左膨胀部415和右膨胀部416的内面415b和416b的侧部,从构成了前膨胀部413后面413b的侧部弯曲、以向后侧的两侧伸展。第一外侧底布427被构造为弯曲、以向后侧的两侧伸展,通过从构成前膨胀部413前面413a侧部、设置构成了左膨胀部415和右膨胀部416的外表面415a和416a侧部。第二内侧底布424成为构成了后膨胀部414前面414a的部分,并且第二外侧底布428成为构成了后膨胀部414后面414b的部分。此外,在此实施例中,在气囊410膨胀展开时,后膨胀部414的后面414b构成了乘客侧表面429。
此外,气囊410外周底布426的前部426a侧部(前面413a侧)设置有气体流入口418,该气体流入口418用于将周边417装在外壳54上,通过以圆形的形状进行开口以使膨胀气体G流入其中。气体流入口418的周边417上形成有多个装配孔419,其用于通过使保持器50的螺栓50b插入其中、而把气体流入口周边417装到外壳54的底壁部55上。位于气囊410内周面侧的气体流入口周边417被缝合,以设置有两片加强布430和431,此外,加强布431的顶面侧设置有不缝合的、用于保护缝线部的加强布432。此外,外周底布426在左和右膨胀部415和416的部分上开有用于排出过量膨胀气体G的排气孔420。
此外,该实施例的气囊410设置有引流部434(引流单元),作为用于在气囊膨胀展开时移动、以引导后膨胀部414的后面414b(乘客侧表面429)的装置GM。引流部434用来在上和下的方向上分流流入环形主体部412的膨胀气体G,并分别位于左和右膨胀部414和415区域内、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中央的后方的位置上、以及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中央的上方的位置上(见图36和38)。分开的引流部434通过将内周底布422和外周底布426缝合为椭圆形、并通过插入加强布435和436而形成,并由内周与外周底布422和426的相互连接部434a、和位于连接部434a周围的基本上为截头圆锥形的部分422a和426c(主体部434b)构成(参见图38-40)。即,当气囊410膨胀展开,当膨胀气体G流入环形主体部412时,外周底布426被拉向外周侧,并且内周底布422也被拉向内周侧,以使通孔411闭合。因此,如图38所示,在设置有引流部434的部分处,连接部434a分别基本上位于在左膨胀部415和右膨胀部416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同时拉动在分开的内周和外周底布422和426上构成了连接部434a周围部分的部分422a和426c(主体部434b)。即,形成了这种形式:通过连接部434a和主体部434b,沿左右方向分开左右膨胀部415和416(见图38和39),因此,按照本实施例的气囊410,从气体流入口418流入环形主体部412的膨胀气体G流动,以沿环形主体部412的形状在左右方向上使其变宽,从前膨胀部413、到左和右膨胀部415和416及其后,并且在分开的左和右膨胀部414和415中、气流由引流部434的连接部434a和主体部434b、在上下的方向上分流,并且流到后膨胀部414,以在上下方向上使其变宽(见图39)。
下面说明气囊410的制作。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中,气囊410(环形主体部412)通过使用聚酯线或与之类似的缝线438缝制而成。把第一内侧底布423和第一外侧底布427的底边423d和427d缝在一起。然后,把第二内侧底布424的左边424b与弯曲的第一内侧底布423的左端侧的边423b缝在一起,以及将第二内侧底布424的右边424c与第一内侧底布423的右端侧的边423c缝在一起,从而形成缝合为环形的内侧底布422。此外,把第二外侧底布428的左边428b与第一外侧底布427的左端侧的边427b缝在一起,以及将第二外侧底布428的右边428c与第一外侧底布427的右端侧的边427c缝在一起,从而形成环形的外侧底布426。此外,预先将加强布430和431缝到第一外侧底布427上。在底布427和加强布430、431和432上可分别形成有气体流入口418和装配孔419,或者也可在将底布427和加强布430、431缝在一起、并安装上加强布432之后,整体地通过钻孔形成气体流入口418和装配孔419。
然后,把内周底布422第二内侧底布424的底边424d与外周底布426第二外侧底布428的底边428d缝制在一起,并且翻转底布422和426,使得缝制部的线缝不暴露在气囊410的外周面上。此外,在加强布435和436插入的状态下,把底布422和426缝合,从而形成引流部434、434。然后,当第一内侧底布423的顶边423a与第一外侧底布427的顶边427a彼此缝在一起、并且第二内侧底布424和第二外侧底布428的顶边424a和428a彼此缝在一起时,形成了此实施例的环形主体部412(气囊410)。
下面说明把如上制作的气囊410装到车辆上,首先,在将内部保持器50安装到其上、以使螺栓50b从分开的装配孔419伸出的状态下,折叠气囊410,而后,用易破裂的包布47包住折叠了的气囊410。此外,在折叠气囊410时,在进行预先折叠步骤后、并进行横向折叠步骤和垂直折叠步骤后,折叠气囊410。
在预先折叠步骤中,形成了图41和42所示的预先折叠气囊440。在预先折叠步骤中,在气囊410(环形主体部412)处于非膨胀的状态下,气体流入口418暴露于底面上,内周底布422放在气体流入口418的上方,并且外周底布426的后上部26b的邻近部分(第二外侧底布428的顶边428a的邻近部分)相对地进行布置,从而在左和右方向上基本上对称地摊平。此外,按照本实施例的气囊410,预先折叠气囊440是通过下述形成的:折叠构成了左和右膨胀部415和416的第一外侧底布427的部分,使得在气囊410膨胀展开时,形成了乘客侧表面429的第二外侧底布428的整个区域基本展平。确切说,将第二外侧底布428(第二内侧底布423)设置在邻近气体流入口418的位置处,以通过分别在构成了左和右膨胀部415和416的第一外侧底布427(第一内侧底布423)的部分上产生皱褶C1和皱褶C2进行折叠,皱褶C1向外折叠,皱褶C2向里折叠。
预先折叠步骤后,如图43A、43B、44A、44B和44C所示,经预先折叠的气囊440是通过下述进行折叠以构成可装入外壳54中的尺寸的:通过横向折叠步骤,该步骤通过在左右方向上形成皱褶CH来使得以气体流入口418为中心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变窄;以及通过垂直折叠步骤,该步骤通过在前后方向上形成皱褶CV来使得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变窄。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中,横向折叠步骤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通过滚动,以将位于气体流入口418后方的部分441折叠到放置于气体流入口418上方的位置,使得其后边440a一侧靠近气体流入口418,然后,将位于气体流入口418前方的部分443折叠成为风箱状,以将其安放在滚动折叠部442的上方侧,使得前边449靠近气体流入口418。此外,垂直折叠步骤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把部分444和445以风箱状折叠到左和右边440c和440d侧上,以放置在从气体流入口418向上方的位置处,使得左和右边440c和440d靠近气体流入口418。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折叠气囊410,在气囊410膨胀展开时形成了后膨胀部414后面414b(乘客侧面429)的导向移动装置GM。
此外,当垂直折叠步骤进行之后完成了气囊410的折叠时,如上所述,用可破裂的包布47包住折叠了的气囊,使得气囊不会散开。
然后,在从上方把分开的螺栓50b插入装配孔57的同时,把折叠了的气囊410从开口54a安装到外壳54底壁部55上。然后,从下方把充气机52主体部52a的顶部插入插孔56、气体流入口418和保持器50的底部50a,并且把从底壁部55向下侧伸出的、分开的螺栓50b插入充气机52凸缘部52c的装配孔52d中。然后,当螺母51被紧固到从充气机52凸缘部52c伸出的、分开的螺栓50b上时,折叠了的气囊410和充气机52被装在外壳54的底壁部55上。
然后,把外壳54的侧壁部59插入装在车辆上的仪表板1气囊盖61的连接壁部65中,外壳54的分开的锁钩60插入连接壁部65的锁孔66中,并且分开的锁钩60通过连接壁部65被锁定。此外,当螺栓7通过装配板6c被紧固到分开的托架58上的螺母58a时,用于乘客座椅的气囊装置M可被安装在车辆上。
此外,在把气囊装置安装到车辆上时,可通过如下方式将气囊装置M安装到车辆上:预先把装有气囊410和充气机52的外壳54与仪表板1的气囊盖61连成一体,并在安装仪表板1时,通过使用螺栓7把气囊装置M固定地连接到车体侧6上。
气囊装置M被安装到车辆上后,当从充气机52的供气口52b供应膨胀气体G时,气囊410膨胀,以使包布47破裂,并使气囊盖61的易破裂部64破裂,并使气囊通道部62F和62B打开,如图46双点划线所示。此外,气囊410从打开了气囊盖61的气囊通道部62F和62B的开口67显著地伸出,以完成膨胀和多余膨胀气体G从排气孔320的排出。此外,图46中标号W表示挡风玻璃。
此外,按照该实施例的气囊装置M,气囊410被构造为配备有基本上在上下方向上穿透的通孔411的环形件。即,在气囊410被膨胀以展开时,从气体流入口418流入的气体G不直接向乘客侧面429一侧流动,而是流动以沿气囊410(环形主体部412)的形状在左右方向上变宽(参见图37)。因此,在被限制了向后侧显著伸出的状态下,气囊410在左右方向上显著展宽,如图45双点划线所示。因此,在气囊410膨胀以展开时,乘客侧表面向后侧移动的速度受到限制。
此外,按照该实施例的气囊装置M,在膨胀气囊以使其展开时,乘客侧表面429被构造为使得气囊装置M相对车辆的后侧可移动,其是基本上通过下述构造成的:基本沿垂直方向的平面形状、并在上下方向上及左右方向上展宽,以及通过设置乘客侧面429的引导移动单元GM。确切说,按照该实施例的气囊装置M,引导移动单元GM通过将气囊410和设置在气囊410上的引流部(引流单元)434、434折叠而构造成。
按照该实施例的气囊装置M,气囊410的部分被设置在与位于预先折叠气囊440中的气体流入口418正对的位置处,该部分构成了第二外周底布28的顶边428a的邻近部分,并且第二外周底布构成了乘客侧表面429(参见图42)。因此,在气囊膨胀的初始阶段,位于乘客侧表面429的顶端的邻近部分的部分429a先被气体流入口418流入的膨胀气体G的压力、经过内周底布422上推到上侧(参见图46)。此外,通过将位于乘客侧表面429的顶端的邻近部分的部分429a上推,横向折叠和垂直折叠的皱褶迅速打开。此外,按照该实施例的气囊装置M,由于在气囊410的左和右膨胀部415和416的区域中,设置有用于在上下方向上对膨胀气体G进行引流的引流部434、434,因此从气体流入口418流入的膨胀气体G,以沿环形主体部412的形状在左右方向上使其变宽,从前膨胀部413、到左和右膨胀部415和416及其后,并且在分开的左和右膨胀部415和416中、气流被引流部434在上下方向上分流,并且流到后膨胀部414,以在上下方向上使其变宽(参见图39)。因此,按照该实施例的气囊装置M,在膨胀气囊以使其展开的初始阶段,气囊410不仅在左右方向上、还在上下方向上膨胀以显著展宽,因此乘客侧表面429(第二外侧底布428以及位于左和右膨胀部415和416的第一外侧底布427的部分,该部分构成了第二外侧底布428的周围部分)通过基本构成了平面形状而向车辆后方移动,该平面形状在上下方向上和左右方向上展宽(参图46)。因此,即使当乘客侧表面429碰到向前运动的乘客,也能精确保护乘客,而不使压力完全地作用在乘客侧。
因此,按照本实施例的用于乘客的气囊装置M,在气囊410膨胀以展开时,构成了乘客侧的面通过基本上沿垂直方向的平面形状、在上下和左右方向上展宽构造而成,并且通过在进一步限制其移动的状态下、使得气囊410能够向车辆后方移动,从而稳定保护乘客。
此外,按照本实施例的气囊装置M,即使当气囊410构造为包括基本在上下方向上穿透的通孔411时,通孔411在气囊410完成膨胀时被闭合。因此,可确保预定的内部压力,通过完成膨胀的气囊410可稳定保护乘客。
特别是,按照该实施例的气囊装置M的气囊410,预先折叠气囊440是通过下述形成的:通过把构成左和右膨胀部415和416的第一外侧底布427的部分折叠,使得在气囊410膨胀以展开时,构成乘客侧表面429的第二外侧底布428的整个区域基本展平。因此,在气囊410膨胀以展开时,与折叠第二外侧底布428的情况进行比较,乘客侧表面429容易在上下方向上和左右方向上展宽的状态下向乘客侧移动,并可进一步限制乘客侧表面429向乘客侧的移动速度。
此外,按照该实施例的气囊410,作为引流单元,引流部434设置在从左和右膨胀部15和16中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向后、以及从上下方向上的中央向上的位置处,该引流部434是通过内周侧底布422与外周底布426缝接成圆形而构成的,因此流入左和右膨胀部415和416的膨胀气体被引流,以在邻近后膨胀部414的部分处、在上下方向上展宽,此外,膨胀气体在后膨胀部414中流人底部的量比流入顶部的量大。因此,更多的膨胀气体G流到构成了预先折叠气囊440的后部41的部分,因此,气囊410的后下部410b可迅速展开。
当不考虑到上述这点时,引流部434可构造为设置在左和右膨胀部415和416区域中的、从前和后方向上的中央向后的位置处。当将引流部434设置在这种位置时,流入左和右膨胀部415和416的膨胀气体被引流,以在靠近后膨胀部414的部分处、在上下方向上展宽,因此,可有效地在上下方向上展宽后膨胀部414。此外,引流部434可构造为设置在左和右膨胀部415和416区域中、从上下方向的中央向上的位置处。当引流部434被设置在这样的位置时,在后膨胀部414中,膨胀气体G流入底部的量比流入顶部的量大。因此,更多的膨胀气体G流到构成了预先折叠气囊440的后部41的部分。此外,当不考虑到这一点,引流部可被构造为设置在靠近左和右膨胀部10和16区域中、上下方向的中央的位置处,此外,也可构造为设置在前膨胀部13与左和右膨胀部415和416的边界的邻近部分处。此外,引流单元的形状也不限于上述。例如,可设置连接内周底布422和外周底布426的系带构成引流单元。
此外,尽管按照该实施例的气囊410,乘客侧表面429的引导移动单元GM由气囊410的折叠和气囊410上的引流部434(引流单元)构成,但具有不设置引流单元的结构的气囊也可用于,例如图47所示的气囊470。
气囊470被构造为在气囊膨胀完成时成环形件,该环形件具有基本沿从前顶部到后底部的上下方向上穿透的通孔471,并气囊完成膨胀时通过通孔周围的底布482和486鼓起,从而通孔471闭合。此外,与上述气囊410相同,按照气囊470,膨胀以鼓起的环形主体部472通过下述构造而成:在通孔471周围设置前膨胀部473、后膨胀部474、左膨胀部475和右膨胀部476。
与上述气囊410相同,如图48所示,环形主体部472由内周底布482和外周底布486构成。内周底布482包括位于前侧上的、弯曲第一内侧底布483,和位于后侧上的、矩形的第二内侧底布484。外周底布486包括位于前侧上的、弯曲第一外侧底布487,和位于后侧上的、构成乘客侧表面的第二外侧底布488。
此外,第一内侧底布483被构造为从其上形成了前膨胀部473的后面侧部向左右两边伸展,通过设置形成了左和右膨胀部475和476的内面侧部。第一外侧底布487构造为从其上形成了前膨胀部473的前面侧部向左右两侧伸展,通过设置形成了左膨胀部475和右膨胀部476的外面侧部。第二内侧底布484变成后膨胀部474的前面部,并且第二外侧底布488变成后膨胀部474的后面部。此外,气囊470膨胀展开时,后膨胀部474的后面(第二外侧底布488)构成乘客侧表面489。
此外,与上述气囊410相同,气囊470包括气体流入口478和装配孔479;并且与上述气囊410相同,气囊470的内周面上的气体流入口周边477上设置有两片加强布490、491和保护缝制部的加强布492。此外,外周底布486上开有排气孔480。
与上述气囊410相同,本实施例的气囊470通过使用缝线缝制而成。此外,与上述气囊410相同,该实施例的气囊470在预先折叠步骤后、进行横向折叠步骤和垂直折叠步骤后,进行折叠。
在预先折叠步骤中,气囊470(环形主体部472)处于非膨胀状态下,气体流入口478位于底面上,内周底布472插入到气体流入口478上方,外周底布476的后上部的邻近部分(第二外侧底布488的顶边488a)与其相对地进行布置,从而在左和右方向上对称地摊平。
但是,在上述气囊410中,第一外侧底布427的顶边427a被形成为向上方弯曲、以伸展到中央的邻近部分处,而按照该实施例的气囊470,第一外侧底布487的顶边87a被直线地形成,以增加后膨胀部474上方的体积(参见图40和48)。即,从气体流入口478到第二外侧底布428的顶边428a中心的距离与上述气囊410相比相对较长。因此,与上述气囊410相同,在折叠气囊470时,通过把第二外侧底布488(第二内侧底布484)折叠到靠近气体流入口478处,并通过简单地使向里折叠的皱褶、使其折叠到以通孔471为中心的、第一外侧底布487的左和右膨胀部485和486上,气体流入口478不位于第二外侧底布488(乘客引导面489)的顶边488a的邻近部分处,而位于从乘客侧底面489的上下方向上的基本中央的邻近部分向下方。
因此,向外折叠的皱褶C3和向里折叠的皱褶C4在包含第一外侧底布487(第一内侧底布483)的左和右膨胀部475和476的部分上、在前后方向上伸展,从而气体流入口478靠近顶边488a侧,以与乘客侧表面489的上端部489a的邻近部分正对,在左右方向上向外折叠的皱褶C5位于第二外侧底布488(第二内侧底布484)的底边488b的邻近部分处,以将底边488b折回气体流入口478侧,从而折叠成预先折叠气囊495。进行预先折叠时,抓住第一外侧底布487顶边487a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的邻近部位487c和第二外侧底布488底边488b邻近部位在左右方向的中央的邻近部位488c后,在前后方向上拉开被抓部位487c与488c,以使其彼此分开(图48)。此外,此时,最好尽可能使得第二外侧底布488的被抓部位488c靠近第二外侧底布488的底边488a,从而把构成乘客侧表面489的第二外侧底布488的整个区域基本展平。
与上述气囊410(预先折叠气囊440)相同,用横向折叠步骤和垂直折叠步骤折叠前述预先折叠气囊495。即,在横向折叠步骤中,沿左右方向产生皱褶CH滚动折叠预先折叠气囊495的气体流入口478后方部分496后,沿左右方向产生皱褶CH折叠气体流入口478前方部分497成风箱状,在垂直折叠步骤中,沿前后方向皱褶CV折叠经横向折叠的左和右两侧的部分498和499成风箱形。在该实施例的气囊470中,通过折叠气囊470,形成了在气囊470膨胀展开时后膨胀部474后面474b(乘客侧表面489)的引导移动单元GM。
此外在使用上述结构的气囊470的气囊装置中,气囊470呈其中有基本上下方向上穿透的通孔471的环形件,因此气囊470膨胀展开时,从气体流入口478流入的气体G不直接向乘客侧表面489一侧流动,而是暂时沿气囊470(环形主体部472)形状在左右方向上流动。因此,在其显著向后侧伸出受到限制的状态下,气囊470在左右方向上显著展宽,并且气囊470膨胀展开时乘客侧表面489向后移动速度受到限制。此外,气囊470的构成乘客侧表面489的第二外周底布488的顶边488a的邻近部分在预先折叠气囊495中与气体流入口478正对。因此,气囊470开始膨胀时,通过从气体流入口478流入的膨胀气体G的压力,经内周底布482,乘客侧表面489的顶端的邻近部489a先被上推(参见图49)。此外,通过上推乘客侧表面489的顶端的邻近部489a,横向折叠和垂直折叠皱褶迅速打开。因此,在使用气囊470的该气囊装置中,气囊470不仅在左右方向上、还在上下方向上显著膨胀展宽,因此,在气囊开始膨胀展开时,乘客侧表面489(第二外侧底布488,和位于左和右膨胀部475和476侧面的、形成了第二外侧底布488周围的第一外侧底布487部份)通过形成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基本展宽的平面而向车辆后方移动(图49)。因此,即使当乘客侧表面489碰到向前运动的乘客,也能精确保护乘客,而不会将压力完全作用在乘客身上。
此外,在该实施例的气囊410或470中,单个或多个基本上下方向上穿透的通孔411或471可部分地通过缝接内周底布422或482各部位形成。
(第六实施例)
如图54所示,第四实施例的气囊可用于第六实施例。
气囊510在前膨胀部513与左右膨胀部514和515交界附近上有引流部533,在上下方向上分流膨胀气体。引流部533通过插入其间的加强布532,把内周底布522和外周底布526缝接成椭圆形而成。
此外,如图54所示,气囊完成膨胀时,构成乘客侧前部528后面514b的后膨胀部514的顶侧构成保护乘客P头部PH的上膨胀部535,其底侧构成保护乘客P的胸腹部PB的下膨胀部536。此外,气囊完成膨胀时,前膨胀部513、左右膨胀部515和516位于下膨胀部536的车辆前方,从而构成作为支撑下膨胀部536的支撑件的支撑袋537。此外,由于上膨胀部535位于乘客侧壁部528顶边528a一侧,因此其后面535a的面积比下膨胀部536后面536a小。
按照支撑袋537,装在车辆上的气囊510完成膨胀时,从侧面看去,左右膨胀部515和516的顶端515c和516c从后向前向前下方弯曲,前膨胀部513位于后膨胀部514顶端514c下方,因此完成膨胀的后膨胀部514被压向前方时,上膨胀部535不受支撑袋537支撑而向前方移动,但下膨胀部536受支撑袋537支撑而无法向前方移动。
此外,由于环形主体部512完成膨胀时通孔511闭合,外表面从下膨胀部536到支撑袋537的张力提高,即使下膨胀部536的后面536a被压向前方,后面536a更难下凹,从而无法向前方移动。
下面说明把气囊510装配到车辆上,首先折叠气囊510,使得气囊510内的保持器50上的螺栓50b穿过装配孔519,折叠的气囊510用可破裂包布47(见图2)包住,防止气囊510散开。此外,在折叠气囊时,折叠经预先折叠步骤和横向折叠步骤和垂直折叠步骤之后的气囊。
在预先折叠步骤中,形成图51A和51B所示预先折叠气囊539。预先折叠时,气囊510(环形主体部512)处于非膨胀状态,通过插入内周底布522,气体流入口518位于底面上,外周底布526位于气体流入口518上方。此时,气囊510完成膨胀时外周底布526的后上部526a(乘客侧壁部528顶边528a附近)正对气体流入口518。此外,乘客侧壁部528顶边528a附近呈三角形折叠到第二内侧底布524上,第一外侧底布527的气体流入口518附近的左右部折叠到气体流入口518上后左右对称地摊平气囊539。
在预先折叠步骤后,为能装入外壳54内,如图52A、52B、52C、53A和53B所示,折叠预先折叠的气囊539时,用横向折叠步骤形成左右皱褶CH,使得以气体流入口518为中心的前后方向宽度减小,然后用垂直折叠步骤形成前后皱褶CV,使得左右方向宽度减小。在该实施例中,滚动折叠后边539b,成风箱形把前边539a折叠到气体流入口518附近装到气体流入口518上方。此外,在垂直折叠步骤中,把左右边539c和539d成风箱形折叠到气体流入口518附近装到气体流入口518上方。
此外,在用如上所述垂直折叠步骤完成气囊510的折叠后,用可破裂包布47包住折叠的气囊510,防止气囊510散开。
此外,从上方把螺栓50b插入装配孔57,同时把折叠的气囊510装到外壳54底壁部55上方。然后,从下方把充气机52主体部52a的顶部插入插孔56、气体流入口518和保持器50底部50a,并把从底壁部55向下伸出的螺栓50b插入充气机52凸缘部52c的装配孔52d中。然后,上紧在从充气机52凸缘部52c伸出的螺栓50b上的螺母51,即可把折叠的气囊510和充气机52装在外壳54底壁部55上。
然后,把外壳54的侧壁部50插入装在车辆上的仪表板1气囊盖61的连接壁部57上,外壳54的锁钩60插入连接壁部57的锁孔66中,锁钩60锁定在连接壁部57上。此外,在托架58上经装配板6c上紧螺栓7与螺母58a即可把乘客用的气囊装置M装在车辆上。
此外,在把气囊装置M装到车俩上时,可先把装有气囊510和充气机52的外壳54与仪表板的气囊盖61组装在一起,然后在仪表板1装在车辆上时,用螺栓7把气囊装置M固定连接在车体6上。
气囊装置M装到车辆上后,充气机52的供气口52b供应膨胀气体G时,气囊510膨胀,包布47破裂,气囊盖61易破裂部64破裂,气囊通道部62F和62B如图54双点划线所示打开,因此气囊510从气囊盖61的气囊通道部62F和62B打开所形成的开口猛然伸出。此外,气囊完成膨胀,多余的膨胀气体G从排气孔520排出。此外,图54中标号W表示挡风玻璃。
此外,按照该实施例气囊装置M,气囊510完成膨胀后用支撑件537支撑用于保护乘客P胸腹部PB的下膨胀部536,碰到乘客P时,下膨胀部536向车辆前方移动的移动量比上膨胀部535后面535a的移动量小,相反,上膨胀部535碰到乘客P时向车辆前方移动的移动量比下膨胀部536大,因此可轻柔约束乘客P头部PH。
当然,下膨胀部536可保护乘客P的胸腹部PB,后面536a的面积比上膨胀部535的后面535a宽大,即使向前移动量小也能精确保护乘客P的胸腹部PB。
因此,按照该实施例的气囊装置M,膨胀展开的气囊510约束乘客P头部的缓冲作用比约束乘客P的胸腹部强。
此外,由于该实施例的支撑件由膨胀气体G气流鼓起的支撑袋537构成,因此膨胀气体G可与流到上下膨胀部535和536的膨胀气体一起流入支撑袋537,与把非膨胀的支撑杆之类用作支撑件的情况比较,便于设置支撑件537。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袋537与下膨胀部536连通,因此可共用流入上下膨胀部535和536的膨胀气体G,因此可共用供应气体G的充气机52,防止部件数增加。
此外,按照该实施例,气囊510完成膨胀时呈环形件,其中有上下穿透的通孔511,包括前膨胀部513、左膨胀部515、后膨胀部514和右膨胀部516,气囊完成膨胀时通孔周围的底布522鼓起,从而通孔511闭合,前膨胀部513上有其周边517装到外壳54上,供膨胀气体G流入气囊的气体流入口518,前膨胀部513和左右膨胀部515和516构成后膨胀部514上方的上膨胀部535和向下的下膨胀部536和支撑袋537。
即,只要制作呈环形件的气囊510,即可制成包括上下膨胀部535和536和支撑袋537的气囊510,因此其制作方便。
此外,按照该环形气囊510,气囊开始膨胀展开时其中有通孔511,膨胀气体G从气体流入口518流入时,在通孔511打开的同时,膨胀气体G流入外周底布526与内周底布522之间的左右两边展宽乘客侧壁部528,外周底布526的与乘客侧壁部靠近的部位在左右方向上展宽,向车辆后方移动,因此,即使坐着的乘客向前移动,乘客也受其宽度在左右方向上变宽的乘客侧部分即壁部528本身或壁部528处第一外周底布527的精确约束,而不受集中压力的作用。
此外,通过缝接内周底布522各部位,即可在内周底布522的内周面上形成单个或多个在气囊510上下方向上穿透的通孔511。

Claims (23)

1.一种气囊装置,包括折叠在外壳内的气囊,其中:
通孔在气囊展开过程中打开;以及
该通孔在气囊完成膨胀的状态下基本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进一步包括气囊装置启动时膨胀的多个膨胀部,其中,这些膨胀部包括:
设置有气体流入口的下膨胀部,该下膨胀部在其周边处与外壳连接;
上膨胀部,设置在下膨胀部上方,从而与下膨胀部在其前部连通;以及
后膨胀部,与下膨胀部的后部和上膨胀部的后部连接,使通孔基本贯穿在气囊装置左右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气囊设置有将从气体流入口流入的膨胀气体引向其内部上下两边的引流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从气体流入口流入的膨胀气体向下比向上流得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进一步包括气囊装置启动时膨胀的多个膨胀部,其中,这些膨胀部包括:
内周布片,设置在通孔内周面上;以及
外周布片,设置在气囊外周面上,在气囊完成膨胀时与内周布片相对,使得通孔基本贯穿在气囊装置的上下方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圆筒形膨胀部内部在充气机气体喷口附近设有偏转部,使喷入的气体向气囊装置的左右方向偏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圆筒形膨胀部的顶部设有顶部宽度限制件,用于限制膨胀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膨胀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在气囊后膨胀部上设有底部宽度限制件,用于限制膨胀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膨胀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构成通孔的内部布片的张力比外部布片的张力小。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通孔位于仪表板后面。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外周布片前面设有其周边与外壳连接的气体流入口,该气体流入口开放,使膨胀气体流入气囊中;以及
气囊膨胀时,通孔的下部开口在气囊完成膨胀前向下移动到下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在气囊非膨胀的状态下,预先折叠气囊,使得通孔的下周边向上回折,
使气体流入口位于其底面一侧,
通过插入内周布片,在气囊装置左右方向上对称地平平地展开,从而使外周布片位于气体流入口上方;以及
气囊的折叠方式是,横向折叠气囊形成左右方向皱褶,使得以气体流入口为中心的前后方向宽度尺寸减小,然后垂直折叠气囊形成前后方向皱褶,使得左右方向宽度尺寸减小,从而把气囊折叠成可装入外壳中的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外周布片前面设有其周边与外壳连接的气体流入口,该气体流入口开放,使膨胀气体流人气囊的气体流入口,以及
外周布片的保护乘客的乘客侧表面的引导移动单元,是大致沿垂直方向的平面形状,在气囊装置的上下和左右方向上展宽,并且在气囊膨胀时可向车辆后方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囊装置,引导移动单元由气囊折叠而成,其中:
气囊是经过预先折叠和其后的横向折叠和垂直折叠过程折叠而成的,以及
在气囊非膨胀的状态下,预先折叠的气囊的底面上设有气体流入口,内周布片插入在气体流入口上方,外周布片后上部附近设在其上,形成基本左右对称地平平地展开的形状,外周布片的乘客侧表面的顶端附近与气体流入口相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引导移动单元由设置在气囊中并能引流从气体流入口流入的膨胀气体的引流单元构成,以及
引流单元位于气体流入口一侧的气囊前部的后方,能引流膨胀气体,使其沿上下方向流动。
16.一种气囊装置,所述气囊装置折叠后装在乘客座位前方的仪表板中的外壳中,在膨胀气体流入其中时能从外壳向乘客一侧的车辆后方伸出,
其中,气囊完成膨胀时,气囊在乘客一侧后方形成能保护乘客头部的上膨胀部,以及能保护乘客胸腹部的下膨胀部,以及
气囊完成膨胀时,借助于车辆前方支撑件的支撑,在碰到乘客时,下膨胀部向车辆前方的移动量比上膨胀部后面的移动量受到的约束更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支撑件由膨胀气体气体流入后鼓起的支撑袋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支撑袋与下膨胀部连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气囊完成膨胀时呈环形件,其中有基本沿上下方向贯穿的通孔,并包括前膨胀部、左膨胀部、后膨胀部和右膨胀部,当通孔周围的底布鼓起时通孔闭合,从而气囊完成膨胀;
前膨胀部设有其周边与外壳连接、使膨胀气体流入气囊的气体流入口,
后膨胀部由其上方的上膨胀部和其下方的下膨胀部构成,以及
支撑袋由前膨胀部、左膨胀部和右膨胀部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在气囊膨胀展开时,折叠在外壳中的气囊借助于从气体流入口流入的膨胀气体而向车辆后方展开。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该气囊装置设置在坐在座位上的乘客前方。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通孔在气囊膨胀时处于打开状态。
2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该气囊装置为保护乘客,当车辆碰撞时,充气机根据从加速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启动,用生成的气体使气囊从仪表板上方的挡风玻璃向后膨胀展开。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该气囊装置装在仪表板上。
CNB2004101031677A 2004-12-31 2004-12-31 气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432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1031677A CN100404323C (zh) 2004-12-31 2004-12-31 气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1031677A CN100404323C (zh) 2004-12-31 2004-12-31 气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9904A true CN1799904A (zh) 2006-07-12
CN100404323C CN100404323C (zh) 2008-07-23

Family

ID=36810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316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4323C (zh) 2004-12-31 2004-12-31 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04323C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5692A (zh) * 2017-10-12 2018-03-02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包角连接的安全气囊
CN109001411A (zh) * 2018-10-08 2018-12-14 刘梦蕾 一种精准的河流水质水下监测装置
CN109001413A (zh) * 2018-10-08 2018-12-14 刘梦蕾 一种河流水质水下在线监测装置
CN109001412A (zh) * 2018-10-08 2018-12-14 刘梦蕾 一种河道水质水下监测装置
CN109187905A (zh) * 2018-10-08 2019-01-11 刘梦蕾 一种河道水质风险在线监测装置
CN109342677A (zh) * 2018-10-08 2019-02-15 刘梦蕾 一种精准的河道水质监测设备
CN111152747A (zh) * 2018-10-22 2020-05-15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乘员保护装置
CN113459989A (zh) * 2020-03-31 2021-10-0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94296A (fr) * 1972-01-19 1973-07-19 Des Soc Nat Nouveau dispositif de securite a coussin gonflabl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s uatomobiles
US3887213A (en) * 1973-02-28 1975-06-03 Eaton Corp Inflatable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and system therefor
JPH11105664A (ja) * 1997-08-08 1999-04-20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01068414A1 (en) * 2000-03-13 2001-09-20 Am-Safe Incorporated Air bag with pressure release and having hollow compartments within the bag
JP3809066B2 (ja) * 2000-12-01 2006-08-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136173A1 (de) * 2001-07-25 2003-02-20 Daimler Chrysler Ag Sicherheits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5692A (zh) * 2017-10-12 2018-03-02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包角连接的安全气囊
CN107745692B (zh) * 2017-10-12 2023-12-01 延锋汽车智能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包角连接的安全气囊
CN109187905B (zh) * 2018-10-08 2020-12-25 杭州诺普泰克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水质风险在线监测装置
CN109001412A (zh) * 2018-10-08 2018-12-14 刘梦蕾 一种河道水质水下监测装置
CN109187905A (zh) * 2018-10-08 2019-01-11 刘梦蕾 一种河道水质风险在线监测装置
CN109342677A (zh) * 2018-10-08 2019-02-15 刘梦蕾 一种精准的河道水质监测设备
CN109001411B (zh) * 2018-10-08 2020-12-11 山东中衡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精准的河流水质水下监测装置
CN109001413B (zh) * 2018-10-08 2020-12-18 赵春华 一种河流水质水下在线监测装置
CN109001413A (zh) * 2018-10-08 2018-12-14 刘梦蕾 一种河流水质水下在线监测装置
CN109342677B (zh) * 2018-10-08 2021-01-26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精准的河道水质监测设备
CN109001411A (zh) * 2018-10-08 2018-12-14 刘梦蕾 一种精准的河流水质水下监测装置
CN111152747A (zh) * 2018-10-22 2020-05-15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乘员保护装置
CN111152747B (zh) * 2018-10-22 2022-06-24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乘员保护装置
CN113459989A (zh) * 2020-03-31 2021-10-0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CN113459989B (zh) * 2020-03-31 2023-02-28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04323C (zh) 2008-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19660A (zh)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CN1615235A (zh) 侧气囊装置
CN1476399A (zh) 侧气囊装置
CN1226156C (zh) 保护膝用气囊装置
CN1230329C (zh) 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
CN1221422C (zh) 安全气囊装置
CN100336684C (zh) 步行者用气囊装置
CN1751915A (zh) 车辆用乘员保护装置
CN1290728C (zh) 保护膝用安全气囊装置
CN1579843A (zh) 乘员保护装置
CN1113770C (zh) 自行车座椅
CN1799904A (zh) 气囊装置
CN2863565Y (zh) 车辆乘员防护系统
CN1297421C (zh) 车辆的头靠装置
CN1524730A (zh) 儿童座椅
EP1498320A2 (en) Air bag apparatus
CN100336685C (zh) 步行者用气囊装置
CN1676377A (zh) 用于车辆踏板的支撑结构
CN1482973A (zh) 气囊装置
CN1657348A (zh) 乘员保护装置
CN101032950A (zh) 具备帘式气囊装置的车辆后部结构
CN1824549A (zh) 气囊和气囊装置
CN1482975A (zh)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CN1229250C (zh) 机动两轮车的车座安装构造
CN1757546A (zh) 气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