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3395A - 底板组件和包括该底板组件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底板组件和包括该底板组件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3395A
CN1783395A CNA2005101289306A CN200510128930A CN1783395A CN 1783395 A CN1783395 A CN 1783395A CN A2005101289306 A CNA2005101289306 A CN A2005101289306A CN 200510128930 A CN200510128930 A CN 200510128930A CN 1783395 A CN1783395 A CN 1783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reinforcement
display device
panel assembly
stan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289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83395B (zh
Inventor
金明坤
吴世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83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3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83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33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7/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solid cathode
    • H01J17/02Details
    • H01J17/16Vessels; 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63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底板组件,包括:在其中形成有多个槽的底板,和连接到底板以从底板的一个表面通过槽突出到底板另一侧的加强件。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包括:具有多个排列在其上的放电电极并且当放电时产生图像的面板组件;用于支撑面板组件并具有多个形成在其内的槽的底板;连接到底板后侧的驱动电路;具有末端部分的柔性印刷电缆,该末端部分分别电连接到面板组件的每个端口和驱动电路的每个端口;和排列在面板组件和底板之间并且用于加强底板的加强件。

Description

底板组件和包括该底板组件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组件
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根据35U.S.C§119将参考、在此结合并要求享有在先于2004年12月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的题目为底板组件和利用该底板组件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CHASSIS BASE ASSEMBLY AND PLASMADISPLAY PANEL ASSEMBLY USING THE SAME),并且指定序列号为NO.10-2004-0099819的全部权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组件,并且尤其涉及具有改进了的结构来提高其抗拉强度的PDP组件的底板组件。
背景技术
典型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组件是其中多个放电电极形成在彼此面对的基板表面上的平板显示装置。放电气体注入到放电空间内并且将电压施加在其上。由于放电空间产生的紫外线使从磷光体发射光而形成图像。
通过制造和附着前后板、在面板组件后面组装底板、在底板后面装配面板组件和传送电信号的驱动电路、以及测试完成后在底板上安装组件来完成PDP组件。
日本专利公开号为No.2002-123186的专利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在其结构中至少前侧排列为与多个透明基板面对,面板主体具有多个放电单元,金属底板元件利用粘接剂支撑面板主体,并且粘接剂内排列有线性加强件。因此,面板主体可能容易地与底板元件分离。
韩国专利公开号为No.03-33718的专利申请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PDP、与PDP平行排列的底板、通过向底板一侧弯曲底板边缘形成的肋、位于PDP和底板之间的热传导介质、和安装在底板一侧来驱动PDP的驱动电路,该侧与将PDP附着和连接到PDP的侧相反。在底板表面上形成有焊珠(beads)。焊珠挤压在底板表面上并且包括其中多个多边形和封闭曲线被连接的截面部分(sectionportion)、从截面部分外部周边上的多个点向底板边缘延伸的分支部分、和具有镰刀形并形成在底板的每个角落部分的焊珠。因而,这样就通过上述的焊珠处理提供了具有加强加压底板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韩国专利公开号为No.03-16498的专利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在该结构中底板具有安装在其表面上的电路板并且能将PDP产生的热发散到外面而且还支撑PDP以保证其抗弯强度,同时使受压框架结构不变形,并且多个用于加强底板强度的加强件固定在底板表面上。
韩国专利公开号为No.03-34795的专利申请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为了将薄基板的弯曲最小化,改进了形成在底板上的加强肋结构从而简化了模型,底板支撑PDP从而平稳地发散面板和电路产生的热,加强肋和轮毂整体形成在底板后表面上以安装电路板,并且加强肋排列为不与设定底板的水平轴平行。
等离子体显示组件包括具有前基板和连接到前基板的后基板的面板组件,和利用粘接单元连接到面板组件后侧的底板。粘接单元包括同时执行散热和粘接功能的散热片以及排列在散热片边缘的双面胶带。固定用于加强底板的加强件并且在加强件内安装多个轮毂。
如上所述,通过加强底板强度保证底板的可靠性这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内是一个重要因素。然而,随着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内的技术改进,底板的厚度已经逐渐减小了。也就是说,由铝合金形成的典型底板的厚度已经从2.0mm减小到了1.5mm、1.2mm和1.0mm。因为底板变薄了,当局部张力产生时加强件和底板之间的连接部分的连接力减小了,同样,因为底板的厚度减小了,底板很容易变形从而由于外部撞击而严重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组件的底板组件,其中在改进的结构中具有提高其抗拉强度的加强件,并且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采用了加强件和底板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底板组件,该底板组件包括:具有多个排列在其中的槽的底板;和加强件,该加强件连接到底板上以从底板的一个表面通过多个槽而突出到底板另一侧。
底板优选地包括内部间隔和固定部分,其中内部间隔包括底板中突出到底板后侧的区域,并且在固定部分中多个槽中的一个槽排列在底板的突出部分上。
固定部分优选地靠近底板。
加强件优选地排列在内部间隔内并且其包括:沿着固定部分的内表面连接到底板的基部;和从基部弯曲到底板后侧并且通过槽突出到外面的平面部分。
固定部分优选地具有足够的尺寸以使内部间隔能容纳整个加强件。固定部分的高度优选地与加强件的高度对应。
加强件优选地包括:沿着底板表面连接到底板的基部;和从基部弯曲到底板后侧以通过槽突出到底板另一表面的平面部分。
在加强件上优选地排列有多个突出到底板另一表面的轮毂。
优选地利用从包括Tox固定件、螺钉、铆钉和焊接的组中选择的耦合部件将加强件连接到底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包括:具有多个排列在其上的放电电极并当放电时产生图像的面板组件;用于支撑面板组件并具有多个排列在其内的槽的底板;连接到底板后侧的驱动电路;具有末端部分的柔性印刷电缆,该末端部分分别电连接到面板组件的每个端口和驱动电路的每个端口;和排列在面板组件和底板之间并且用于加强底板的加强件。
加强件优选地排列在底板内的间隔中,该间隔是底板中沿与面板组件相反方向突出的区域,并且具有多个槽中的一个槽的固定部分优选地设置在底板的突出部分上。
固定部分优选地靠近底板。
内部间隔优选地具有足够的尺寸和深度以容纳整个加强件,从而将加强件布置在与底板中面对面板组件的表面相同的水平面或在其内部位置。
加强件优选地包括:连接到底板内表面的基部;和从基部弯曲到底板后侧并通过槽突出到外面的平面部分。
固定部分优选地具有与加强件对应的高度。
加强件优选地包括:连接到底板中面对面板组件的内表面的基部;和从基部沿与面板组件相反的方向通过槽弯曲的平面部分。
优选地利用从包括Tox固定件、螺钉、铆钉和焊接的组中选择的耦合部件将加强件连接到底板。
优选地将多个轮毂沿与面板组件相反的方向设置在加强件上。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将更加容易理解,从而使本发明更完整的评价和其它附加优点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底板组件的透视图;
图4是从相反侧观察图3的底板的透视图;
图5是图3的加强件和底板的局部透视图;
图6是连接到图5中底板的加强件的透视图;
图7是沿着图6中的线I-I截开的截面图;并且
图8是不同底板的抗拉强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的截面图。参考图1,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包括具有前板101和连接到前板101的后板102的面板组件103,和利用粘接单元连接到面板组件103后侧的底板106。粘接单元包括同时执行散热和粘接功能的散热片104以及排列在散热片104边缘的双面胶带105。固定了用于加强底板106的加强件107并将多个轮毂108安装在加强件107内。
如上所述,通过加强底板强度保证底板的可靠性是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内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内的技术改进,底板的厚度已经逐渐减小了。也就是说,由铝合金形成的典型底板的厚度已经从2.0mm减小到了1.5mm、1.2mm和1.0mm。因为底板变薄了,当产生局部张力时加强件和底板之间的连接部分的连接力减小了。同样,因为底板的厚度减小了,底板很容易变形从而由于外部撞击而严重变形。
参考图2,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200包括具有前板202和与前板202面对的后板203的面板组件201。当面板组件201是3-电极表面放电装置时,前板202包括一对放电维持电极(未示出)、覆盖放电维持电极的电介质层(未示出)、和沉积在电介质层表面的保护层(未示出)。后板203包括沿与放电维持电极交叉方向排列的地址电极(未示出)和覆盖地址电极的后表面电介质层(未示出)。
在前板202和后板203之间定义了放电空间。设置了分割壁以防止串扰。分别将红、绿和蓝色磷光体层涂覆在分割壁的内表面上。同样,将熔融玻璃涂覆在每个互相面对的前板202和后板203的内表面边缘以将前板202和后板203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密封。在密封的放电空间中填充放电气体,其中放电气体是在Ne、He、Ar或其混合气体中混入了少量的Xe气。
将底板204排列在面板组件201的后面。利用粘接单元将底板204粘接在面板组件201上。粘接单元包括形成在后板203外表面中心处并同时执行散热功能和粘接功能的散热片205,以及形成在后板203外表面边缘来加强粘接力的双面胶带206。散热片205提供了一种路径,沿着该路径面板组件201产生的热直接或经由底板204发散到外面去。
驱动电路207安装在底板204的后侧。驱动电路207上排列有多个电路。提供柔性印刷电缆208,以电连接面板组件201的每个电极端口和驱动电路207以在它们之间传送电信号。
将盖板209连接到底板204后侧的上部和下部并且在纵向方向与底板204分离。柔性印刷电缆208提供在盖板209和底板204的上部和下部之间。
滤光器组件212安装在面板组件201的前面。安装滤光器组件212是为了阻挡电磁波、红外线、霓虹灯发射光、和面板组件201产生的外部光。
面板组件201、底板204、和滤光器组件212容纳在壳215内。壳215包括安装在滤光器组件212前面的前箱213和安装在底板204后面的后盖214。在后盖214的上部和下部形成有多个排气孔214a。
滤光器夹218安装在滤光器组件212的后表面。滤光器夹218包括将滤光器组件212压在前箱213上的压制部分216和从压制部分216向后弯曲的固定部分217。在固定部分217内形成有多个连接孔271a
滤光器安装部分219安装在前箱213的后表面。滤光器安装部分219布置成与固定部分217面对,并且通过螺钉连接相对于前箱213固定滤光器组件212。
在底板204内形成有多个槽(未示出)。将用于加强底板204的加强件安装在底板204上,以使其通过槽从底板204一侧突出到底板相反侧。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底板300的透视图。图4是从相反侧观察的图3的底板300的透视图。图5是图3的加强件500和底板300的局部透视图。
参考图3到图5,主体部分301由平面金属板例如锌钢板形成,并且形成在底板300上。在主体部分301的周围部分上形成多个固定部分302。固定部分302形成在接近于主体部分301的角落处,在此区域抗拉强度减小了。固定部分302是主体部分301中至少一个沿与面板组件201相反的方向突出的区域,以容纳位于面板组件201和底板300之间的加强件500。固定部分302是沿底板300的纵向方向排列的矩形。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同样,在每个固定部分302的中心部分沿纵向方向的每个固定部分302内形成有槽303。
因此,当从面对面板组件201的表面观察时,通过将底板300向后拉伸预定深度而在底板300内形成容纳加强件500的内部间隔305。而当从面板组件201的相反表面观察时,固定部分302从主体部分301突出预定高度。内部间隔305具有足够大的尺寸以容纳整个加强件500。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加强件500从主体部分301面对面板组件201的表面向面板组件201突出产生的干扰。
加强件500包括第一和第二基部501和502以及从第一和第二基部501和502弯曲的平面部分503,其中第一和第二基部501和502通过被容纳在安装固定部分302的内部间隔305内而固定连接到固定部分302。也就是说,在加强件500内提供有第一和第二基部件501和502,该第一和第二基部件501和502都是条形并且具有与槽303相应的长度。平面部分503从面对第一和第二基部501和502的表面边缘整体向后弯曲。平面部分503从主体部分301通过槽303突出。所以,平面部分503的宽度小于槽303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加强件500的截面是帽形,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以采用任何能连接到固定部分302的结构。
可以选择的是,除了从主体部分301的表面沿与面板组件201相反的方向拉出固定部分302之外,底板300和加强件500可以通过多个与底板300形成在同一平面的槽302、连接到底板300表面的基部501和502、以及通过槽302连接的加强件500连接,从而使平面部分503从底板300的另一表面突出。
多个轮毂504从第一和第二基部501和502沿与底板300相反的方向突出。通过从Tox固定件、螺钉、铆钉、和焊接中选择的耦合部件将第一和第二基部501和502固定到固定部分302。
图6是连接到图5中底板300的加强件500的透视图。图7是沿着图6中的线I-I截开的截面图。参考图6和图7,通过将其向后拉伸使固定部分302从底板300的主体部分301突出。用于容纳加强件500的内部间隔305形成在固定部分302内部。
内部间隔305具有足够的尺寸和深度以容纳加强件500,从而将加强件500形成在基本上与面对面板组件201的主体部分301的内表面位于相同水平面上或比主体部分301的内表面更深的位置。因此,固定部分302从主体部分301突出的高度至少大于加强件500的高度。
加强件500布置成通过内部间隔305将加强件500连接到底板300上。加强件500的平面部分503通过矩形的并且形成在固定部分302内的槽303突出。平面部分503突出的部分与安装面板组件201的部分相反。
利用从Tox固定件、螺钉、铆钉、和焊接中选择的耦合部件使加强件500坚固地连接到固定部分302,同时第一和第二基部501和502与固定部分302的内表面接触。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基部501和502中至少一个上的轮毂504可以通过固定部分302突出到外面,或者当形成槽303时,形成轮毂504突出的部分,从而使其突出到外面。当固定部分302没有突出并且只有槽303形成在底板300内时,基部501和502与沿着槽303边缘的面对面板组件201的底板300的表面接触。同时,当平面部分503相反于面板组件201突出时,从基部501和502向后弯曲的平面部分503将加强件500坚固地连接到底板300。
利用散热片205和双面胶带206,将面板组件201连接到主体部分301的内表面,其中加强件500连接到固定部分302。
表1和图8示出了当将轮毂504在一个方向拉伸时底板300的变形试验结果。
表1
  底板厚度(mm)   轮毂直径(mm)   抗拉强度(Kg)
 比较例1-1   2.0   8.0   280.16
 比较例1-2   2.0   7.0   261.78
 比较例2-1   1.5   8.0   180.13
 比较例2-2   1.5   7.0   161.15
 比较例3-1   1.0   8.0   82.25
 比较例3-2   1.0   7.0   71.30
 本实施例1-1   1.0   8.0   490.35
 本实施例1-2   1.0   7.0   460.24
比较例1-1、1-2、2-1、2-2、3-1、和3-2是根据传统技术,其中加强件没有安装在面板组件和底板之间而是安装在底板中与面板组件相反的后面。在本实施例1-1和1-2中,加强件安装在面板组件和底板之间。比较例1-1、1-2、2-1、2-2、3-1、和3-2是由平面铝板形成,而本实施例1-1和1-2是由锌钢板形成。
参考表1和图8,当在比较例1-1和1-2中底板厚度都是2.0mm并且轮毂直径分别是8.0mm和7.0mm时,抗拉强度分别是280.16Kg和261.78Kg。当在比较例2-1和2-2中底板厚度都是1.6mm并且轮毂直径分别是8.0mm和7.0mm时,抗拉强度分别是180.13Kg和161.15Kg。当在比较例3-1和3-2中底板厚度都是1.0mm并且轮毂直径分别是8.0mm和7.0mm时,抗拉强度是82.25Kg和71.30Kg。
在传统比较例中,因为底板厚度的减小,张力被应用到底板的局部。结果是,加强件相对于底板的抗拉强度大幅度减小,从而当将其它部分连接到其上时底板容易遭受变形或外部撞击。
相反,当在本实施例1-1和1-2中底板厚度都是1.0mm并且轮毂直径分别是8.0mm和7.0mm时,抗拉强度分别是490.35Kg和460.24Kg。当将厚度相同的比较例3-1和3-2与本实施例1-1和1-2进行简单比较时,本实施例的抗拉强度分别从82.25Kg和71.30Kg大幅度地提高到490.35Kg和460.24Kg。
这是因为在底板面对面板组件的内表面中形成了预定的内部间隔,并且通过内部间隔连接加强件。结果是,施加到底板的张力方向与安装面板组件的方向相反,也就是与安装驱动电路部分的方向相反,从而使整个底板都接收张力。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具有下面的效果,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中改进了底板的强度。
首先,因为加强件布置在面板组件和底板之间,因为在与面板组件相反的方向施加张力,虽然底板厚度减小了,但仍可以防止底板的变形或者加强件与底板的分离。
第二,加强件通过提供在底板内的内部间隔安装。加强件形成在底板中抗拉强度小的部分。因而,在整个底板施加了张力从而防止了底板的变形。
第三,因为底板接收所有施加到其上的张力,所以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将加强件连接到底板。
第四,加强件和底板之间的连接力可以根据底板厚度的减小得到保证,并且保证了其它部分连接的可靠性。
虽然已经参考附图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理解的是,在没有背离如附属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修改。

Claims (18)

1、一种底板组件,包括:
底板,该底板具有多个排列在其中的槽;和
加强件,该加强件连接到底板上以从底板的一个表面通过多个槽突出到底板的相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组件,其中底板包括内部间隔和固定部分,其中内部间隔包括突出到底板后侧的底板区域,并且在固定部分中多个槽中的一个槽排列在底板的突出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组件,其中固定部分靠近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板组件,其中加强件排列在内部间隔内并且包括:
沿着固定部分的内表面连接到底板的基部;和
从基部弯曲到底板后侧并且通过槽突出到外面的平面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板组件,其中固定部分具有足够的尺寸以使内部间隔能容纳整个加强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板组件,其中固定部分的高度与加强件的高度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组件,其中加强件包括:
沿着底板表面连接到底板的基部;和
从基部弯曲到底板后侧以通过槽突出到底板另一表面的平面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组件,其中在加强件上排列有多个突出到底板另一表面的轮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组件,其中利用从包括Tox固定件、螺钉、铆钉和焊接的组中选择的耦合部件将加强件连接到底板。
10、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组件,包括:
具有多个排列在其上的放电电极并且当放电时产生图像的面板组件;
用于支撑面板组件并具有多个排列在其内的槽的底板;
连接到底板后侧的驱动电路;
具有末端部分的柔性印刷电缆,该末端部分分别电连接到面板组件的每个端口和驱动电路的每个端口;和
排列在面板组件和底板之间并且用于加强底板的加强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加强件排列在底板内的间隔中,该间隔是底板中沿与面板组件相反方向突出的区域,并且其中具有多个槽中的一个槽的固定部分设置在底板的突出部分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固定部分靠近底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内部间隔具有足够的尺寸和深度以容纳整个加强件,从而将加强件布置在与底板中面对面板组件的表面相同的水平面上或其内部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加强件包括:
连接到底板内表面的基部;和
从基部弯曲到底板后侧并且通过槽突出到外面的平面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固定部分的高度与加强件的高度对应。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加强件包括:
连接到底板中面对面板组件的内表面的基部;和
从基部沿与面板组件相反的方向通过槽弯曲的平面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利用从包括Tox固定件、螺钉、铆钉和焊接的组中选择的耦合部件将加强件连接到底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将多个轮毂沿着与面板组件相反的方向设置在加强件上。
CN2005101289306A 2004-12-01 2005-12-01 底板组件和包括该底板组件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833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99819A KR100751321B1 (ko) 2004-12-01 2004-12-01 샤시 베이스 조립체와, 이를 채용한 플라즈마 표시장치조립체
KR10-2004-0099819 2004-12-01
KR1020040099819 2004-1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3395A true CN1783395A (zh) 2006-06-07
CN1783395B CN1783395B (zh) 2012-01-11

Family

ID=36567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2893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83395B (zh) 2004-12-01 2005-12-01 底板组件和包括该底板组件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64545B2 (zh)
JP (1) JP4268160B2 (zh)
KR (1) KR100751321B1 (zh)
CN (1) CN178339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2559B (zh) * 2006-10-13 2012-04-25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03543541A (zh) * 2012-07-17 2014-01-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85829B2 (en) * 2005-09-07 2008-06-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ssembly retention latch having concave release structure
KR100727122B1 (ko) * 2005-11-02 2007-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Pcb 고정 구조
KR100769905B1 (ko) * 2006-02-20 2007-10-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894839B2 (ja) 2012-04-04 2016-03-30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WO2013183011A2 (en) * 2012-06-07 2013-12-12 Intal Tech Ltd. Electronic equipment building blocks for rack mounting
KR102365738B1 (ko) * 2015-03-10 2022-02-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CN204652825U (zh) * 2015-06-15 2015-09-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边框结构、显示装置
KR102445670B1 (ko) * 2017-07-04 2022-09-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53390B2 (ja) * 1990-11-28 1998-05-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補強板付プリント基板
JPH04206888A (ja) * 1990-11-30 1992-07-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リント基板補強装置
JP3934769B2 (ja) 1997-03-14 2007-06-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043710B2 (ja) * 1997-08-04 2000-05-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パネルを支持する支持構造、およびパネルと該パネルを支持する支持構造を有するパネル装置、および該パネル装置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WO2000026888A1 (fr) * 1998-10-30 2000-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positif d'affichage a panneau a plasma
US6181390B1 (en) * 1999-01-27 2001-01-30 Compal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holder with multiple side frames
JP3141869B2 (ja) * 1999-02-15 2001-03-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構造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する携帯用情報端末機器
JP2000305066A (ja) * 1999-04-20 2000-11-02 Nec Yonezawa Ltd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固定方法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固定具
JP2002123186A (ja) 2000-10-17 2002-04-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675719B2 (ja) 2001-01-19 2005-07-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内部実装基板の低インピーダンス実装方法及び実装構造
US6700315B2 (en) 2001-08-03 2004-03-02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device having efficient heat conductivity
KR100412525B1 (ko) * 2001-08-20 2003-12-3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0399652B1 (ko) 2001-10-24 2003-09-2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강도가 보강된 샤시 베이스를 구비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0420026B1 (ko) 2001-10-27 2004-02-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0450219B1 (ko) * 2002-05-02 2004-09-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529096B1 (ko) * 2003-04-01 2005-11-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장치
KR100570644B1 (ko) * 2003-10-16 2006-04-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637149B1 (ko) * 2004-02-20 2006-10-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5260499A (ja) * 2004-03-10 2005-09-22 Toshiba Corp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7529082B2 (en) * 2004-04-16 2009-05-05 Funai Electric Co., Ltd. Plasma television, flat panel display fixing structure, flat panel television,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flat panel television
US7457120B2 (en) * 2004-04-29 2008-11-25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KR100637439B1 (ko) * 2004-05-19 2006-10-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553211B1 (ko) * 2004-05-24 2006-02-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6972963B1 (en) * 2004-07-02 2005-12-06 Chunghwa Picture Tubes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structure for protect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chip thereon
KR100647609B1 (ko) 2004-08-24 2006-11-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새시 베이스용 모서리 보강재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모듈
KR100759550B1 (ko) * 2005-01-20 2007-09-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모듈
KR100649216B1 (ko) 2005-07-21 2006-11-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080042282A (ko) 2006-11-09 2008-05-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127367A (ko) * 2009-07-02 2022-09-19 인터디지털 브이씨 홀딩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적응적 트리 선택을 사용한 이진 집합의 비디오 인코딩 및 디코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2559B (zh) * 2006-10-13 2012-04-25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03543541A (zh) * 2012-07-17 2014-01-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3543541B (zh) * 2012-07-17 2018-01-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114663A1 (en) 2006-06-01
CN1783395B (zh) 2012-01-11
JP4268160B2 (ja) 2009-05-27
KR20060060988A (ko) 2006-06-07
KR100751321B1 (ko) 2007-08-22
JP2006154763A (ja) 2006-06-15
US7864545B2 (en) 2011-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3395A (zh) 底板组件和包括该底板组件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组件
CN1790595A (zh) 底板组件,制造其的方法和使用其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组件
CN100346371C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US8008846B2 (en) Flat display apparatus
CN1741100A (zh) 显示设备
CN1713248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组件
CN1805672A (zh) 具有接地模块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658256A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CN1674057A (zh) 用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底盘总成和具有该底盘总成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773574A (zh) 等离子显示板(pdp)支承构件以及包括该支承构件的pdp
CN1658359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
CN1707576A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CN1761382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US20060091773A1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1841446A (zh) 稳定驱动脉冲的结构和采用该结构的等离子显示设备
CN1763896A (zh) 用于降噪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70083A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KR20060094313A (ko) 샤시 베이스 조립체와, 이를 적용한 플라즈마 표시장치 조립체
JP3586983B2 (ja) ガス放電表示装置
CN1731925A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US20070228918A1 (en) Plasma display module
CN1760939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753106A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CN1787042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KR100592290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