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1361A - 编织设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编织设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1361A
CN1771361A CNA2004800092775A CN200480009277A CN1771361A CN 1771361 A CN1771361 A CN 1771361A CN A2004800092775 A CNA2004800092775 A CN A2004800092775A CN 200480009277 A CN200480009277 A CN 200480009277A CN 1771361 A CN1771361 A CN 1771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oplume
mesh
stocking yarn
yarn
knitted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92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1764C (zh
Inventor
铃木规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771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1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17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17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 D04B15/68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knitting instruments used
    • D04B15/78Electrical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7/00Auxiliary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use with knitting machines
    • D04B37/02Auxiliary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use with knitting machines with weft knitting machi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001Texturing; Colouring; Generation of texture or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2Clot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generation 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0/16Clo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显示出与用毛羽多的针织纱实际编织的针织物的质量风格接近的图像。毛羽(2)多的针织纱的针织纱图像数据(1)中的至少一部分,在针织纱图像数据(1)延伸的长度方向上按照预先确定的长度,在宽度方向上分割成两侧的毛羽区域的网眼(3、4)和中间的纱主体区域的网眼(5)。各网眼(3、4、5)与构成针织物的线圈(6)相对应地变形而形成毛羽区域的变形网眼(7、8)和纱主体区域的变形网眼(9)。进行该变形时,变形网眼(7、8)相对毛羽区域的网眼(3、4)的毛羽区域的比率,小于纱主体区域的变形网眼(9)相对纱主体区域的网眼(5)的比率。

Description

编织设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模拟显示针织品的针织物的图像的编织设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针织品的设计时使用利用针织物编织用的数据,模拟而生成构成针织物的线圈的线圈图像而显示编织物的模拟图像的技术(例如,参照特开平7-70890号公报)。在该技术中进行如下图像处理:预先将针织纱的图像数据作为纱试样进行存储,根据针织物编织用数据决定线圈的各线圈形状、位置、各部分的明暗等而分割成多个图段,对应将纱试样的图像数据分割的图段而合成为线圈。被分割成图段的图象数据根据针织物编织用数据决定各线圈的形状或与底层线圈之间的重叠。对应于线圈形状而被图段化的针织纱的图像数据进行样条逼近,对于与底层线圈之间的重叠则通过制成掩模并留下底层线圈的露出部而进行针织物图像的模拟。如果在纱试样的周围形成凹凸,则可表现出毛羽,如果在纱试样上描画斜线则可表现出纱捻。
以往的编织设计方法中,当模拟使用毛羽多的针织纱的针织物时,在未考虑毛羽的方法中不能充分反映毛羽,在考虑到毛羽的方法中则由于过分强调毛羽而造成不自然的感觉的情况很多。这是因为,即使作为图像数据考虑了毛羽,也不能表现出毛羽在编织时被相邻的针织纱挤压的感觉。
在如特开平7-70890号公报的线圈的模拟中,针织纱周围的毛羽或针织纱捻的表现是人工形式的,因而很难接近由实际针织纱编织的针织物的质量风格。特别是,在图段的样条近似中,如果将图段在曲线区间简单地结合,则图段与图段之间的连接部上产生棱边,因而通过使图段的两端柔软地重叠而实现平滑的结合。但是这种结合,不能保证如原来那样的连续地显示出越过被分割的图段之间的毛羽,并且把实际上毛羽多的针织纱的图像数据用作色样,也很难用模拟图像表现出自然的针织物的质量风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显示与用毛羽多的针织纱实际编织的针织物的质量风格接近的图像的编织设计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是一种编织设计方法,根据针织物编织用数据而模拟显示毛羽多的针织纱形成的针织物的图像,其特征在于,
以线状延伸的状态的针织纱的图像数据在针织纱的宽度方向上分成两侧的毛羽区域和中间的纱主体区域,分别按照在长度方向上预先确定的长度,以长度方向的边和宽度方向的边形成矩形而分割成多个网眼,
沿构成针织物的线圈形状而使各网眼变形,使针织纱的图像数据配合网眼的变形状态而变形,并减少毛羽区域的图像数据,
在线圈之间产生重复的部分,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显示在上侧或下侧而模拟针织物的图像。
另外在本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毛羽区域的图像数据的减少,通过在沿上述线圈形状而使各网眼变形时缩小毛羽区域的网眼而进行。
另外在本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毛羽区域的网眼的缩小,通过减小上述变形时的比率而进行。
另外在本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缩小的比率,在相邻的针织纱的毛羽密度高时大,密度低时小。
另外在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线圈的曲线部分上,上述网眼的矩形形状变形为使得上述长度方向的边成为曲线。
另外本发明是在计算机上执行上述的任一项所述的编织设计方法的程序。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编织设计装置,用于在图像显示装置上显示针织物的图像的同时进行毛羽多的针织纱构成的针织物的设计,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织纱图像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以线状延伸的状态的针织纱的图像数据;
网眼分割装置,用于把从针织纱图像存储装置读出的针织纱的图像数据在针织纱的宽度方向上分成两侧的毛羽区域和中间的纱主体区域,分别按照在长度方向上预先确定的长度,以长度方向的边和宽度方向的边形成矩形而分割成多个网眼;
数据输入装置,输入用于对将进行模拟图像的针织物进行编织的数据;
针织纱图像变形装置,根据输入到数据输入装置中的针织物编织用数据,沿着构成针织物的线圈形状而使各网眼变形,使针织纱的图像数据对应网眼的变形状态而变形,并减少毛羽区域的图像数据;和
针织物模拟装置,把通过针织纱图像变形装置而沿线圈发生变形的针织纱的图像数据中的在线圈之间产生重复的部分,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显示在上侧或下侧而模拟针织物的图像。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能够明确本发明的目的,特色及优点。
图1是表示对于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编织设计方法的模拟的基本想法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线圈的基本形状10的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线圈的变形形状11的图。
图4是表示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把毛羽区域的变形网眼7、8缩小为如图1(b)所示时的倍率的计算的想法的图。图5是如图1(b)所示在变形网眼7、8、9中与原来的针织纱图像数据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边的对应边变形为曲线时的想法的图。
图6是表示在图5中直线P0′P1′与直线P3′P2′不能形成交点时的想法的图。
图7是表示作为纱的宽度方向即纵方向的比率ky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更加实际的表现的方法的图。
图8是表示图1的实施方式中模拟针织物的图像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执行图1的编织设计方法的编织设计装置30的概略的功能性结构的方块图。
图10是表示毛羽多的纱的图像的例子和使用该纱的图像数据而描绘的组织线圈的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毛羽多的针织纱图像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对图11的针织纱图像数据实施现有的处理后得到的结果的图。
图13是表示对图11的针织纱图像数据实施图1的实施方式的毛羽区域缩小的处理而得到的结果的图。
图14是表示对图11的针织纱图像数据实施图1的实施方式的毛羽区域缩小与网眼的曲线变形的处理而得到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表示对于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编织设计方法的模拟的基本想法。如图1(a)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线状的针织纱图像数据1以毛羽2多的针织纱为对象。针织纱图像数据1中的至少一部分,在针织纱图像数据1延伸的长度方向上按照预先确定的长度,在宽度方向上分割成两侧的毛羽区域的网眼3、4与中间的纱主体区域的网眼5。各网眼3、4、5形成与针织纱图像数据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边和与针织纱的宽度方向平行的边所包围的矩形形状。
如图1(b)所示,各网眼3、4、5与构成针织物的线圈6相对应地变形而形成毛羽区域的变形网眼7、8和纱主体区域的变形网眼9。该变形时,相对毛羽区域的网眼3、4的毛羽区域的变形网眼7、8的比率,根据毛羽的大小或与相邻的针织纱之间的关系而以任意比率缩小。在毛羽区域及纱主体区域的变形网眼7、8、9内各位置上,粘贴有针织纱图像数据1内在毛羽区域及纱主体区域的矩形网眼3、4、5内分别对应的位置的部分图像数据。
图2用粗实线表示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模拟的对象的线圈的基本形状10。基本形状10是纱主体的中心描绘的形状,是在横机中使织针位移至成圈位置而进行编织的基本的线圈形状,并形成所谓的平针组织的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线圈的数据,除了基本形状10以外还准备相当于无线圈与下浮线(下ガミス)的平针组织的形状。在各线圈的数据中定义用①至⑨表示的九个控制点的位置与用细实线表示的描绘宽度的界限10a。描绘宽度的界限10a,在与相邻的线圈接触的控制点上限制宽度并挂住使纱变细而进行描绘。该界限10a,各控制点上表示的数值是理想值的一个例子,如虚线所示把针织纱分割为上下部分,以将各自的一个线圈作为1.0时的比例表示。如细实线所示,控制点之间的界限10a平滑地连续。实际上有时候重叠可见,因而将稍微大一点的值例如将两倍的值作为纱主体的界限宽度。另外纱主体的宽度为理想值时与相邻的针织纱之间的距离成为毛羽的描绘空间值。
图3表示相当于下浮线的平针组织的变形形状11的线圈。对于变形形状11也与图2一样定义九个控制点①~⑨的位置和描绘宽度的界限11a。无线圈的情况下形成横向延伸的直线状。
图4是表示与把毛羽区域的变形网眼7、8缩小为如图1(b)所示时的倍率的计算有关的想法。通过只缩小毛羽区域而描绘,能够表现出由相邻的针织纱之间的接触等挤压毛羽的情形。挤压的比例在相邻的针织纱的毛羽的密度高时大,密度低时小而进行计算。首先由图1(a)所示的针织纱图像数据1求出纱主体20的半径yr和毛羽区域21的厚度kr。yr+kr成为毛羽的最大区域的半径。相邻的针织纱的毛羽的密度为kden,并且毛羽区域21的缩小率与密度kden的平方成正比时,用虚线表示的修正毛羽区域22的半径yr’可用以下(1)式表示。
Yr’=yr+kr×kden2                       …(1)
单点划线对应图2及图3所示的描绘宽度的界限10a、11a。该半径为hr,前述的毛羽的描绘空间为sp时,图中L的长度可用以下(2)式表示。
数1
L = ( hr × 2 - yr + sp ) 2 - yr ′ 2 · · · ( 2 )
根据图中所示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长边的关系,由于(hr×2-yr+sp)∶L=L∶L’,因而用以下(3)式表示毛羽宽度的描绘倍率。
数2
L ′ L = ( hr × 2 - yr + sp ) 2 - yr ′ 2 hr × 2 - yr + sp · · · ( 3 )
另外作为毛羽宽度最低值的核对,使毛羽宽度乘上描绘倍率的长度不小于至相邻的纱的中心的距离(hr×2-yr+sp)。
图5是如图1(b)所示在变形网眼7、8、9中与原来的针织纱图像数据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边的对应边变形为曲线时的想法。在线圈模拟中,将针织纱图像变形为线圈状时沿着纱中心的轨迹配置变形网眼7、8、9而作成图像。此时如果纱的毛羽部分大,则线圈的弯曲的部分向外侧较大膨胀,在以往的网眼变形处理中则就描绘成直线。
在本实施方式的纱用网眼变形处理中,通过以曲线状运算而平滑地连接纱而进行描绘。因此,首先使原来的网眼3、4、5的四边形P0P1P2P3变形为与变形网眼7、8、9相关的四边形P0′P1′P2′P3′。此时扫描描绘图像并在四边形P0′P1′P2′P3′的内部假想一点Q’。根据四边形P0′P1′P2′P3′与点Q’的位置关系求出比率kx、ky。求出比率kx、ky后可求出四边形P0P1P2P3中的点Q的位置,因而可通过将点Q的像素复制到Q’的位置而作成变形图像。
接着计算点Q’与直线P0′P1′的距离l1。回转直线P0′P1′与点Q’以使直线P0′P1′垂直,并求出各自的水平位置x0″(=x1″)与xq″而计算距离l1=xq″-x0″。其中,l1<0时判断为点Q’不在四边形P0′P1′P2′P3′内。
然后计算点Q’与直线P3′P2′的距离l2。回转直线P3′P2′与点Q’以使直线P3′P2′垂直,并求出各自的水平位置x3″(=x2″)与xq″而计算距离l2=x3″-xq″。其中,l2<0时判断为点Q’不在四边形P0′P1′P2′P3′内。
由于横向比率kx满足kx∶(1-kx)=l1∶l2,因而可用以下(4)式计算。
数3
k x = l 1 l 1 + l 2 · · · ( 4 )
如图5所示,点P0′P1′P2′P3′的位置不同,并能够用直线P0′P1′与直线P3′P2′作出交点时,为了计算比率ky而计算交点C的位置。接着根据四边形P0′P1′P2′P3′与交点C之间的位置关系,计算四边形P0′P1′P2′P3′中靠近交点C一侧的点例如P0′、P3′与交点C之间的距离s1、s2。利用横向比率kx并通过以下(5)式和(6)式计算s及w。
s=s1×(1-kx)+s2×kx                        …(5)
w=w1×(1-kx)+w2×kx                        …(6)
纵向比率ky根据点Q’与交点C的距离r并用以下(7)式计算。
数4
k y = r - s w · · · ( 7 )
根据四边形P0′P1′P2′P3′与交点C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同,有时候ky=(1-ky)。
图6表示以直线P0′P1′与直线P3′P2′不能作出交点时,即点P0′、P1′或点P3′、P2′为同一位置或者直线P0′P1′与直线P3′P2′平行时计算ky的方法。首先为了计算纵向比率ky,回转点P0′P1′P2′P3′以使直线P0′P1′(或直线P3′P2′)垂直,并求出各自的垂直位置y0”y1”y2”y3”。由横向比率kx,点P03′与P12’回转后的垂直位置成为以下(8)式及(9)式。
y03″=y0″×(1.0-kx)+y3″×kx              …(8)
y12″=y1″×(1.0-kx)+y2″×kx              …(9)
纵向比率ky可根据与点Q’的回转后的垂直位置yq″之间的位置关系并用以下(10)式计算。
数5
ky = y q ′ ′ - y 03 ′ ′ y 12 ′ ′ - y 03 ′ ′ · · · ( 10 )
图7表示作为纱的宽度方向的纵方向比率ky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更加实际的表现的方法。加上前后的网眼的顶点坐标而使点P0′、P1′或点P3′、P2′之间曲线近似。根据使用比率kx而求出的曲线上的点与点Q’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计算比率ky
图8表示图1的实施方式中模拟针织物的图像的顺序。从步骤a0开始进行顺序,在步骤a1存储如图1(a)所示的毛羽多的针织纱图像数据1。针织纱图像数据1可通过将实际针织纱扫描等成像而得到。也可以应用计算机制图技术而假想地作成。在步骤a2进行针织物的设计。可以利用横机用的设计装置等。在这样的设计装置中生成指定各线圈的种类的编织数据。在步骤a3对应各线圈上的线圈形状而设定变形网眼7、8、9的形状。
在步骤a4,例如用户从作为针织纱图像数据1而存储的针织纱中选择针织纱。接着在步骤a5,如图1(b)所示利用选择的针织纱而通过网眼变形生成线圈图像。在步骤a6对于线圈图像中线圈之间重复部分进行处理。在步骤a7进行针织物的显示。
设计师在步骤a8看到显示的针织物的图像后,判断是否进一步更换针织纱。判断为要更换针织纱时,返回到步骤a4后选择其它纱图像数据1。并且在步骤a8不变更针织纱时,在步骤a9判断是否进行针织物设计本身的变更。进行变更时返回到步骤a2,进行规定的编辑操作等而进行针织物的设计。在步骤a9还没有变更时在步骤a10结束顺序。
图9表示执行图1的编织设计方法的编织设计装置30的概略的功能性结构。编织设计装置30进行针织物的设计,其中,所述针织物在用显示针织物编织用编码的线圈记号等设计的针织物上配置组织花样等,将设计的结果显示在图像显示装置31,编织设计装置30包括:针织纱图像存储装置32、网眼分割装置33、数据输入装置34、针织纱图像变形装置35、针织物模拟装置36、针织物设计输入装置37、针织物编辑装置38以及编织数据处理装置39。
在针织纱图像存储装置32中预先存储多个种类的针织纱图像数据1。在图1(a)中,虽然在针织纱图像数据1中包括背景,但是可以通过色度键处理等除去背景。
如图1(a)所示,网眼分割装置33把针织纱图像数据1分割为毛羽区域的网眼3、4和纱主体区域的网眼5。
向数据输入装置34中输入用于模拟的针织物的编织数据。针织物的编织数据与以往的编织数据相同,并对构成针织物的每个线圈指定编织方法。
针织纱图像变形装置35,根据输入到数据输入装置34中的针织物编织用数据,沿着构成针织物的线圈形状而使各网眼3、4、5变形,使得针织纱的图像数据1配合网眼3、4、5的变形状态而变形,并减少毛羽区域的图像数据。
针织物模拟装置36,针对每个通过网眼分割装置33分割的网眼3、4、5,使针织纱图形数据1变形为在针织纱图像变形装置35设定的变形网眼7、8、9的形状,而进行针织物的模拟。模拟的结果作为图像而显示在图像显示装置31。如上所述,将针织物的线圈从基本的线圈形状变化为变形网眼7、8、9的形状而形成组织花样时,由于还反映了在周围编织的线圈受到的影响,因而能够生成接近实际的针织物的图像。
针织物设计输入装置37设计成用于例如配置预先准备的线圈的图像而进行针织物的设计的输入操作。针织物编辑装置38进行在基本的针织物上配置组织花样等、变更其形状、或变更位置的编辑处理。编织数据处理装置39生成与由针织物编辑装置38生成的针织物图像相对应的针织物编织用数据,并输入到数据输入装置34。因此,根据针织物的设计结果能够进行模拟。
另外通过模拟针织物6的方法还可以生成用于针织物设计的线圈的图像数据。因此,选择针织纱后,可用所选择的针织纱预备设计用的线圈形状的设置,无不协调感而进行直至把设计结果作为针织物6进行模拟的整体作业。
图9的编织设计装置30,可在通用的计算机装置上读入程序而实现。程序预先存放在计算机装置内的ROM里或存储在硬盘等中,并在主存储器读出而进行动作。存储在硬盘等中的程序,记录到CD(光盘)-ROM、DVD(数字多用途光盘)-ROM、FD(软盘)、MD(小型磁盘)等记录介质上、或者从互联网等信息通信网络下载而可用于计算机装置。
图10用(a)表示毛羽多的纱的图像的例子,用(b)表示使用该纱的图像数据而描绘的线圈的例子。在该针织纱中,毛羽40的底部附近具有粒状的组织41,毛羽40被过分强调时会看不到粒状的组织41。
图11用(a)表示与图10(a)相同的针织纱图像数据,用(b)表示具有其它种类的毛羽42的针织纱图像数据。毛羽42虽然分布得宽度大,但是密度低。
图12表示根据图11的(a)、(b)所示的针织纱图像数据而描绘的针织物图像。(a)及(b)表示网眼的边保持直线并且不进行毛羽区域的缩小等的处理结果。
图13表示根据图11的(a)、(b)所示的针织纱图像数据,伴随毛羽区域的缩小的毛羽量调节的图像处理的结果。可知在(a)所示的图像中比图12(a)更清楚地显示出粒状的组织41。
图14表示根据图11的(a)、(b)所示的针织纱图像数据伴随毛羽区域的缩小的毛羽量调节与使网眼边变形为曲线的图像处理的结果。可知(b)所示的毛羽42以自然的感觉描绘出来。
比较图12和图13后可知毛羽区域的缩小带来的效果。以线状延伸的状态的针织纱的图像,在针织纱的宽度方向上分为两侧的毛羽区域和中间的纱主体区域,而分割为矩形的网眼,并配合线圈的形状使网眼变形而使针织纱的图像数据配合网眼进行变形时,在图13中,由于减少毛羽区域的图像数据,因而能够恰当地显示容易被相邻的针织纱挤压的毛羽。由于能够恰当地显示容易被挤压的毛羽,因而能够显示出与用毛羽多的针织纱实际编织的针织物的质量风格近似的图像。特别是能够清楚地描绘毛羽的底部上的粒状的组织41等。
比较图12和图14后可知网眼的边变形成为曲线的效果。在毛羽区域的宽度大的针织纱的图像中,沿线圈变形时,即使网眼较大膨胀,由于在图14中网眼的边成为曲线,因而能够平滑地连接网眼之间而显示出自然的图像。
另外各网眼沿线圈形状而变形时,由于毛羽区域的网眼缩小,因而能够减少图像的数据量。由于相邻的针织纱的毛羽的密度大时,毛羽区域容易被挤压,因而加大缩小的比率,挤压的比例变大,相邻的针织纱的毛羽的密度小时,毛羽区域被挤压的比例变小,因而能够显示出自然的感觉。
另外变形时也可通过折回网眼而进行毛羽区域的网眼的缩小。由于折回毛羽区域的网眼而缩小,因而毛羽区域的图像数据也能够折回而显示,并能够表现被相邻的针织纱等挤压的感觉。
另外毛羽区域的图像数据减少可通过增加毛羽区域的图像数据的透明度而进行。增加毛羽区域的图像的透明度时,即使毛羽区域在相邻的针织纱靠上的位置重叠,也能够显示下侧针织纱,并能够显示出容易挤压的毛羽区域的感觉。
另外毛羽区域的图像数据的减少可通过间除毛羽区域的图像数据而进行。当间除毛羽区域的图像数据时,能够减少毛羽区域的显示并可显示出容易被挤压的毛羽区域的感觉。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前提下,可通过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所以前述实施方式只是所有方案中的其中一个例示,本发明的范围是发明内容范围所示的范围,并不受到说明书的限制。并且属于发明内容范围的变形或变更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以线状延伸的状态的针织纱的图像,在针织纱的宽度方向上分为两侧的毛羽区域和中间的纱主体区域,而分割为矩形的网眼,配合线圈的形状使网眼变形而使针织纱的图像数据配合网眼进行变形时,由于减少毛羽区域的图像数据,因而能够恰当地显示容易被相邻的针织纱挤压的毛羽。由于能够恰定地显示容易被挤压的毛羽,因而能够显示出与用毛羽多的针织纱实际编织的针织物的质量风格近似的图像。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缩小了毛羽区域的网眼,因而能够恰当地显示出毛羽被相邻的针织纱挤压的感觉。
另外根据本发明,网眼沿线圈变形时减少毛羽领域的网眼的比率,因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缩小。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邻接的针织纱的毛羽的密度大时毛羽区域容易被挤压,因而加大缩小的比率,被挤压的比例加大;毛羽的密度小时毛羽区域被挤压的比例小,因而能够显示出自然的感觉。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毛羽区域的宽度大的针织纱的图像中,沿组织线圈变形时,即使网眼较大膨胀,由于网眼的边成为曲线,因而能够平滑地连接网眼之间而显示出自然的图像。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因而能够恰当地显示出与使用毛羽多的针织纱编织的针织物的质量风格。
另外根据本发明,存储在图像存储装置中的以线状延伸的状态的针织纱的图像,通过网眼分割装置在针织纱的宽度方向上分为两侧的毛羽区域和中间的纱主体区域,而分割为矩形的网眼,通过针织纱图像变形装置配合线圈的形状使网眼变形而使针织纱的图像数据配合网眼进行变形时,由于毛羽区域的图像数据降低,因而能够恰当地显示容易被相邻的针织纱挤压的毛羽。由于能够恰当地显示容易被挤压的毛羽,因而能够显示出与用毛羽多的针织纱实际编织的针织物的质量风格近似的图像。

Claims (7)

1.一种编织设计方法,根据针织物编织用数据而模拟显示毛羽多的针织纱形成的针织物的图像,其特征在于,
以线状延伸的状态的针织纱的图像数据在针织纱的宽度方向上分成两侧的毛羽区域和中间的纱主体区域,分别按照在长度方向上预先确定的长度,以长度方向的边和宽度方向的边形成矩形,而分割成多个网眼,
沿构成针织物的线圈形状而使各网眼变形,使针织纱的图像数据配合网眼的变形状态而变形,并减少毛羽区域的图像数据,
在线圈之间产生重复的部分,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显示在上侧或下侧而模拟针织物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羽区域的图像数据的减少,通过在沿所述线圈形状而使各网眼变形时缩小毛羽区域的网眼而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羽区域的网眼的缩小,通过减小所述变形时的比率而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小的比率,在相邻的针织纱的毛羽密度高时大,密度低时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圈的曲线部分上,所述网眼的矩形形状变形为使得所述长度方向的边成为曲线。
6.一种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织设计方法。
7.一种编织设计装置,用于在图像显示装置上显示针织物的图像的同时进行毛羽多的针织纱构成的针织物的设计,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织纱图像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以线状延伸的状态的针织纱的图像数据;
网眼分割装置,用于把从针织纱图像存储装置读出的针织纱的图像数据在针织纱的宽度方向上分成两侧的毛羽区域和中间的纱主体区域,分别按照在长度方向上预先确定的长度,以长度方向的边和宽度方向的边形成矩形,而分割成多个网眼;
数据输入装置,输入用于对将进行模拟图像的针织物进行编织的数据;
针织纱图像变形装置,根据输入到数据输入装置中的针织物编织用数据,沿着构成针织物的线圈形状而使各网眼变形,使针织纱的图像数据对应网眼的变形状态而变形,并减少毛羽区域的图像数据;和
针织物模拟装置,把通过针织纱图像变形装置而沿线圈发生变形的针织纱的图像数据中的在线圈之间产生重复的部分,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显示在上侧或下侧而模拟针织物的图像。
CNB2004800092775A 2003-04-04 2004-03-30 编织设计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417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02033 2003-04-04
JP102033/2003 2003-04-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1361A true CN1771361A (zh) 2006-05-10
CN100441764C CN100441764C (zh) 2008-12-10

Family

ID=33156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92775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41764C (zh) 2003-04-04 2004-03-30 编织设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330772B2 (zh)
EP (1) EP1616984B1 (zh)
JP (1) JP4291323B2 (zh)
KR (1) KR101078215B1 (zh)
CN (1) CN100441764C (zh)
DE (1) DE602004014918D1 (zh)
WO (1) WO20040902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84519A1 (en) * 2002-12-03 2004-06-23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imited Simulation method and simulation system of image of twisted threads
JP4366321B2 (ja) * 2005-02-18 2009-11-18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ニット製品のデザイン装置とデザイン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8135489B2 (en) * 2005-05-27 2012-03-13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Knit simulation device, knit simul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of
BE1016943A6 (nl) * 2006-01-13 2007-10-02 Wiele Michel Van De Nv Werkwijze voor het vermijden van mengcontouren in poolweefsels.
JP5089912B2 (ja) * 2006-04-25 2012-12-05 豊田通商株式会社 編構造モデル生成プログラム、編構造モデル生成装置、及び編構造モデル生成方法
JP4977483B2 (ja) * 2007-01-30 2012-07-18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ニットデザインシステムとデザイン方法
JP6084047B2 (ja) 2013-01-24 2017-02-2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ニットデザイン方法とニットデザイン装置
US10787756B2 (en) * 2018-07-24 2020-09-29 Bolt Threads Inc. Custom sizing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 knitted garment having radial symmetry
US10988873B2 (en) * 2019-04-08 2021-04-27 Pai Lung Machinery Mill Co., Ltd. Fabric file release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calibrating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27230A (en) * 1978-03-27 1979-10-0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Picture shape converter
JP2656405B2 (ja) * 1991-09-17 1997-09-24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ニットデザイ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編成データの作成方法
JP2631946B2 (ja) * 1993-08-31 1997-07-16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ニットデザインシステム
US5557527A (en) 1993-08-31 1996-09-17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Knit desig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designing knit fabrics
JPH09111620A (ja) 1995-10-12 1997-04-28 Tsudakoma Corp 編地デザイン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編目画像の表示方法
DE10230748C1 (de) * 2002-07-09 2003-07-17 Braun Gmbh Verbesserte Ventilvorrichtung für einen Aufbewahrungsbehälter für Nahrungsmittel
DE60238634D1 (de) * 2001-10-05 2011-01-27 Shima Seiki Mfg Strickentwurfsverfahren und einheit
US6895787B2 (en) * 2001-10-05 2005-05-24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imited Knit design method and apparatus
AU2003284519A1 (en) 2002-12-03 2004-06-23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imited Simulation method and simulation system of image of twisted threa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119188A (ko) 2005-12-20
KR101078215B1 (ko) 2011-11-01
EP1616984A1 (en) 2006-01-18
CN100441764C (zh) 2008-12-10
EP1616984A4 (en) 2006-07-12
EP1616984B1 (en) 2008-07-09
US7330772B2 (en) 2008-02-12
US20070156277A1 (en) 2007-07-05
JP4291323B2 (ja) 2009-07-08
WO2004090213A1 (ja) 2004-10-21
DE602004014918D1 (de) 2008-08-21
JPWO2004090213A1 (ja) 200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0176C (zh) 针织物的设计方法与设备
US6895787B2 (en) Knit desig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928983B2 (en) Interactive labyrinth curve 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KR101078215B1 (ko) 니트 디자인 방법 및 장치
US20110050691A1 (en) Real-time user guided optimization of general 3d data
JP2005118215A (ja) 刺繍データ作成装置と刺繍データの作成方法及び刺繍データの作成プログラム
JP2008136624A (ja) 縫製データ作成装置、縫製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及び縫製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12100788A (ja) 刺繍データ作成装置、刺繍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刺繍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り可能な媒体
JP5032995B2 (ja) ニットデザイン装置とニットデザイン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7663638B2 (en) Stroked fill
JP2008136623A (ja) 縫製データ作成装置、縫製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及び縫製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720531A (zh) 合股线图像的模拟方法和装置
JP2009285041A (ja) 刺繍データ作成装置、刺繍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及び、刺繍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12084617B (zh) 编织设计系统
WO2008152931A1 (ja) ニットウェア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とその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WO2003085186A1 (fr) Procede et appareil de simulation de broderie, et programme et support d&#39;enregistrement associes
JP2011148184A (ja) テクスチュアデータ処理装置、テクスチュアデータ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エンボス版製造装置、エンボス版製造方法、及びシート
JPH08235230A (ja) 充填刺繍ステッチパターンを自動生成する方法
JP4802898B2 (ja) 線状要素を有する画像の修正装置および修正方法
Twigg-Smith et al. KnitScape: Computational Design and Yarn-Level Simulation of Slip and Tuck Colorwork Knitting Patterns
Peck Filters and Effects
JP2005287763A (ja) 刺繍データ処理装置
JP2001276454A (ja) 刺繍データ作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H093763A (ja) 刺繍データ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