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3901A - 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3901A
CN1763901A CN200510114244.3A CN200510114244A CN1763901A CN 1763901 A CN1763901 A CN 1763901A CN 200510114244 A CN200510114244 A CN 200510114244A CN 1763901 A CN1763901 A CN 1763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eal member
display device
image display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142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岛勇一
平泽重实
加藤健二
羽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Display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Display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Displays Ltd
Publication of CN1763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39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1/00Cathode ray tubes;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31/08Cathode ray tubes; Electron beam tubes having a screen on or from which an image or pattern is formed, picked up, converted, or stored
    • H01J31/10Image or pattern display tubes, i.e. having electrical input and optical output; Flying-spot tubes for scanning purposes
    • H01J31/12Image or pattern display tubes, i.e. having electrical input and optical output; Flying-spot tubes for scanning purposes with luminescent screen
    • H01J31/123Flat display tub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86Vessels; Containers; Vacuum 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86Vessels; Containers; Vacuum locks
    • H01J29/864Spacers between faceplate and backplate of flat panel cathode ray tub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48Sealing, e.g. se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eading-in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329/00Electron emission display panels, e.g. field emission display panels
    • H01J2329/86Vessels
    • H01J2329/8625Spacing members

Landscapes

  • Vessels, Lead-In Wires, Accessory Apparatuses For Cathode-Ray Tubes (AREA)
  • Cathode-Ray Tubes And Fluorescent Screens For Display (AREA)
  • Manufacture Of Electron Tubes, Discharge Lamp Vessels, Lead-In Wir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前面基板,在内面具有阳极和荧光体;背面基板,在内面具有多个电子源,并且以预定的间隔与上述前面基板相对配置;支撑体,环绕上述前面基板与上述背面基板之间所形成的显示区域地插入在上述前面基板与上述背面基板之间,并且保持上述预定的间隔;以及多个间隔保持部件,在上述显示区域内、插入在上述前面基板与上述背面基板之间,并且经由固定部件被固定在上述前面基板和上述背面基板之间的至少一方上;其中,在上述背面基板与上述支撑体的一个端部之间,经由第1密封部件进行气密密封,且在上述前面基板与该支撑体的另一端部之间,经由第2密封部件进行气密密封,并使上述间隔保持部件的高度比上述支撑体的高度高。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了向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之间所形成的真空中进行电子发射的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使两基板间保持预定间隔并固定的支撑体、与间隔保持部件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在高亮度、高清晰度方面较优异的显示器设备,以往,彩色阴极射线管被广泛采用。但是,随着近年来的信息处理装置、电视广播的高画质化,对在具有高亮度、高清晰度的特性的同时,能够实现轻型化、薄型化的平板式显示器(panel display:平板显示器)的要求日益高涨。
作为其典型的例子,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装置等已经被实用化。而且,人们也正在谋求各种各样形式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实用化,特别是能够实现高亮度化的、利用了从电子源向真空中发射电子的图像显示装置(例如,电子发射式显示装置、场致发射式显示装置、被称作FED(Field-Emission Display)等的显示装置)、以低功率消耗为特征的有机EL显示器等。
在这样的平板式显示装置中,关于上述电子发射式显示装置,已知有:由C.A.Spindl等提案的具有电子发射结构的;具有金属-绝缘体-金属(MIM)式电子发射结构的;利用基于量子论的隧道效应的电子发射现象的电子发射结构(也被称作表面传导式电子源)的;及利用金刚石膜、石墨膜、碳纳米管具有的电子发射现象的显示装置等。
而且,在这样的平板式显示装置中,场致发射式图像显示装置构成为,将支撑框插入背面基板和前面基板的两基板内周围边缘部,进行粘合并气密密封而做成平板(panel),使该平板的密封空间保持比外界气压低的气压或者真空状态,其中,上述背面基板,在内面形成了具有场致发射式的电子源的阴极布线和控制电极等;上述前面基板,在与上述背面基板相对的内面形成有阳极和荧光体。上述控制电极与阴极布线经由绝缘层地、或者具有绝缘间隙地交叉设置。
此外,在上述控制电极上,按每一像素具有单个或者多个开孔,该开孔用于使来自阴极布线上具有的电子源的电子通过。进而,为了使背面基板与前面基板之间的间隔保持预定值的间隔,而在该背面基板与前面基板之间具有间隔保持部件。另外,该间隔保持部件,由例如玻璃或陶瓷的薄板形成,被竖立在避开像素的位置上。
图9是说明以往的作为该种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例的主要部分剖面图。该图像显示装置,具有背面板(背面基板)2、前面板(前面基板)1、支撑框3、间隔物(间隔保持部件)4而构成,其中,该背面板(背面基板)2安装有多个电子发射元件5;该前面板(前面基板)1与该背面板2相对配置,并且安装有通过由电子发射元件5发射的电子线的照射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件6;该支撑框3位于背面板2和前面板1之间,支撑背面板2和前面板1的周围边缘部;该间隔物(间隔保持部件)4在前面板1和背面板2之间作为支柱而配置。
这样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对这多个构成部件使用玻璃料(fritglass)相互接合而形成气密结构。此时,如图10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所示那样,使为了固定支撑框3而预先涂敷在背面板2(或者前面板1)上的玻璃料10的预烧制后的涂敷厚度,比为了固定间隔物4而预先涂敷在背面板2(或者前面板1)上的玻璃料11的预烧制后的涂敷厚度厚。即,在将固定支撑框3的玻璃料10的预烧制后的厚度设为H1,将固定间隔物4的玻璃料11的预烧制后的厚度设为H2时,使之具有H1>H2的关系而接合固定。由此防止发生间隔物4或者电子发射元件5的破损。关于该种图像显示装置,已被日本专利第3129909号(日本特开平7-302540号公报、对应于美国专利第5,734,224号)公开。
而且,图11是说明图像显示装置的另外一个例子的主要部分剖面图。该图像显示装置,使间隔物4的长度,比由支撑框3所确定的背面板2与前面板1之间的间隔短,使用粘接部件(玻璃料)11将间隔物4的一端接合固定在背面板2(或者前面板1)上。即,在将支撑框3的长度设定为L1,将间隔物4的长度设定为L2时,使其具有L1>L2的关系而接合固定。由此提高耐气压强度和抗冲击性。关于该种图像显示装置,已被日本专利第3241219号(日本特开平7-230776号公报)公开。
发明内容
然而,日本专利第3129909号(日本特开平7-302540号公报)所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由于使固定支撑框3的玻璃料10的预烧制后的涂敷厚度H1,比固定间隔物4的玻璃料11的预烧制后的涂敷厚度H2厚而粘结固定,因此在组装平板时,需在玻璃料10熔化后,间隔物4才能与玻璃料11接合,因此存在容易发生间隔物4倾斜、对位偏移这样的问题。
此外,日本专利第3241219号(日本特开平7-230776号公报)所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由于使支撑框3的长度L1,比间隔物4的长度L2长而粘结固定,因此存在平板的厚度由支撑框3的长度L1决定,其结果造成气压的负荷不能均匀地施加在间隔物4上,无法获得针对气压应力的安全性(耐爆缩性(implosion)等)这样的问题。
包括上述日本专利第3129909号(日本特开平7-302540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第3241219号(日本特开平7-230776号公报),对于FED等平板式显示装置,以不发生位置偏移、倾斜等的状态使配设于前面板1与背面板2之间的显示区域内的间隔物4保持固定极为困难,而且,还存在损伤间隔物4、以及由于已损伤的间隔物4给电子发射元件5及其电极等带来损伤等的问题,进而,通过附加间隔物4的粘合步骤,可能在气密密封部发生裂缝、泄漏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课题。
此外,还存在以下课题等:间隔物4与前面板1和背面板2之间的粘接固定,一般使用与气密密封用的玻璃料10相同的玻璃料11。结晶化玻璃料由于长时间的加热逐步被晶化,热膨胀系数等物理参数发生变化,可能由于冲击等而发生裂纹,或者气密密封受到损伤而发生泄漏。而且,非晶质玻璃料由于真空排气时的烘焙的加热温度而软化,由于该软化造成被暂时固定了的间隔物发生位置偏移、倾斜,进而还可能损伤间隔物。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而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在将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粘接时,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之间的密封位置的偏移,由此获得高品质的图像显示的图像显示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施加在由前面基板、背面基板、支撑体、以及间隔保持部件构成的整个显示板上的气压的应力大致均等地分散,从而避免间隔保持部件的倾斜和损伤等,由此获得可靠性高的图像显示的图像显示装置。
若对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发明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内容的概要进行说明,则如以下这样。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面基板,在内面具有阳极和荧光体;背面基板,在内面具有多个电子源,并且以预定的间隔与上述前面基板相对配置;支撑体,环绕上述前面基板与上述背面基板之间所形成的显示区域地插入在上述前面基板与上述背面基板之间,并且保持上述预定的间隔;以及多个间隔保持部件,在上述显示区域内、插入在上述前面基板与上述背面基板之间,并且经由固定部件被固定在上述前面基板和上述背面基板之间的至少一方上;其中,在上述背面基板与上述支撑体的一个端部之间,经由第1密封部件进行气密密封,且在上述前面基板与该支撑体的另一端部之间,经由第2密封部件进行气密密封,并使上述间隔保持部件的高度比上述支撑体的高度高。
(2)根据(1)所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隔保持部件的高度与上述支撑体的高度的差,在10μm~400μm的范围内。
(3)根据(2)所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隔保持部件的高度与上述支撑体的高度的差,在10μm~300μm的范围内。
(4)根据(1)所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密封部件的厚度,与上述第2密封部件的厚度相互不同。
(5)根据(4)所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第1密封部件的厚度,比上述第2密封部件的厚度厚。
(6)根据(5)所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第1密封部件的厚度,比上述第2密封部件的厚度厚10μm~190μm范围内的值。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密封部件与上述第2密封部件,其组成物质相互不同,在温度-粘度特性上存在差异。
(8)根据(1)所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第1密封部件为结晶化玻璃料,使上述第2密封部件为非晶质玻璃料。
(9)根据(1)所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第1密封部件为非晶质玻璃料,使上述第2密封部件为软化点比上述第1密封部件的软化点低的非晶质玻璃料。
(10)根据(1)所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第1密封部件为非晶质玻璃料,使上述第2密封部件为硅类的粘接剂。
(11)根据(10)所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硅类的粘接剂,是由至少包含苯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和2,6-顺二苯基六甲基环四硅氧烷的硅树脂构成的粘接剂。
(12)根据(1)所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第1密封部件为结晶化玻璃料,使上述第2密封部件为硅类的粘接剂。
(13)根据(12)所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硅类的粘接剂,为由至少包含苯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和2,6-顺二苯基六甲基环四硅氧烷的硅树脂构成的粘接剂。
(14)根据(1)~(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上述背面基板与上述间隔保持部件的一个端部的第1固定部件、及固定上述前面基板与上述间隔保持部件的另一端部的第2固定部件,其组成物质相互不同,在温度-粘度特性上存在差异。
另外,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结构和后述的实施形式所记载的结构,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间隔保持部件的高度比支撑体的高度高,使得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之间的间隔被间隔保持部件的高度尺寸所控制和规定,因此在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之间减少支撑体的密封偏移量,可以平行、高精度地控制并保持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之间的间隔,由此可以获得能够实现高品质的图像显示等极为优异的效果。
而且,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第1密封部件夹在背面基板与支撑体的一个面之间进行气密密封,使第2密封部件夹在前面基板与支撑体的另一个面之间进行气密密封,在能够可靠地保持两基板相互间的间隔的同时,还能够避免间隔保持部件的损伤以及随之而引发的电极等的损伤,由此可以获得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图像显示等极为优异的效果。
进而,根据本发明,使施加在由前面基板、背面基板、支撑体、以及间隔保持部件构成的显示平板的整个面上的气压的应力大致均等地分散,因此能够避免间隔保持部件的倾斜等,由此大幅度地提高安全性(耐爆缩性),可以获得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图像显示等极为优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的示意平面图。
图2是表示图1的II-II′线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3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的组合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的其他组合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实施例3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9是表示以往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0是说明图9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的背景技术的课题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11是说明图9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的背景技术的课题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12是表示密封部件的组合例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形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实施例1的电子发射式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主要部分平面图,图2是从图1的II-II′线切断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图3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在图1~图3中,参考标号1是由透光性玻璃板材构成的前面基板,2是由与前面基板1同样的透光性玻璃或者氧化铝等陶瓷板材构成的背面基板,该前面基板1和背面基板2由厚度为例如大约3mm左右的绝缘性基板形成。参考标号3是兼用作外框的作为支撑体的支撑框,其中,该外框为将玻璃或者玻璃料材料等的成型体切断,组装成框状后通过粘接固定而形成,该支撑框3,通过粘接固定被设置于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之间的周围边缘部,使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之间的间隔保持预定尺寸,例如大约3mm左右。
另外,参考标号4是作为间隔保持部件的板状的间隔物,该间隔物4是将例如大约0.1mm程度以下的薄玻璃板或者氧化铝等陶瓷板材切断成约3mm左右的宽度(高度尺寸)而形成,配置成与前面基板1和背面基板2的基板面大致垂直地在一个方向(x方向)上延伸,在另一方向(y方向)并排设置多个,与支撑框3协作而使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之间的间隔保持预定的尺寸。在该结构中,在如图3所示那样,将间隔物4的高度设定为a,将上述支撑框3的高度设定为b时,间隔物4与支撑框3具有a>b的高度关系。另外,间隔物4的高度a的公差(偏差)为±10μm左右,支撑框3的高度b的公差为±100μm左右,而始终使b-a处于-10μm~-400μm的范围。
此外,参考标号5是电子发射元件组,该电子发射元件组5由阴极布线51、电子源52、以及控制电极53构成,以预定的间隔配置在背面基板2上。多条该阴极布线51在背面基板2的内侧表面的一个方向(x方向)上延伸,在另一方向(y方向)并排设置。该阴极布线51的端部作为阴极布线引出线51a(参照图1),被分开在背面基板2的两边,并被引出到气密密封部的外侧。该阴极布线51,通过例如蒸镀法等形成,或者通过将具有绝缘性的低熔点玻璃与例如粒径为1~5μm左右的导电性银粒子混合后的银膏进行厚膜印刷,例如以大约600℃的温度烧制而形成等方法被设置。
另外,控制电极53,在阴极布线51的上方与阴极布线51绝缘地配置,该控制电极53的端部作为控制电极引出线53a(参照图1),在背面基板2的另一边被引出到气密密封部的外侧。
进而,以预定的间隔配置在阴极布线51上的电子源52,由金刚石膜、石墨膜、或者碳纳米管等形成。作为其形成方法,使用例如在进行厚膜印刷并烧制后的阴极布线51的表面印刷碳纳米管膏,然后例如在真空中以大约590℃的温度进行烧制的方法等。
此外,参考标号6是图像形成部件,该图像形成部件6由荧光体膜61和附着在该荧光体膜61上的背金膜62、以及黑矩阵(BM)膜63形成,被配置在前面基板1的内面上。
另外,参考标号10a是密封背面基板2和支撑框3的一个端面的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10a由结晶化玻璃料形成,其中,该结晶化玻璃料由例如约72wt%的PbO、约10wt%的B2O3、约10wt%的ZnO构成。此外,参考标号10b是密封前面基板1和支撑框3的另一个端面的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10b由非晶质玻璃料形成,其中,该非晶质玻璃料由例如约75wt%~80wt%的PbO、约10wt%的B2O3、约10wt%~15wt%的其他物质构成。
此外,如图3所示那样,在将密封背面基板2和支撑框3的密封部件10a的密封厚度设定为Sa,将密封前面板1和支撑框3的密封部件10b的密封厚度设定为Sb时,以Sa>Sb的厚度关系进行密封。由此,前面基板1和背面基板2被配置在支撑框3的上下端面,在z方向上层叠的前面基板1和背面基板2的周围边缘部被气密密封。而且,由支撑框3和前面基板1、以及背面基板2所围绕的部分构成图像显示区域12(参照图1),该显示区域12的内部保持为真空状态。
此处,经由密封部件10a、10b进行的气密密封,例如以以下的方法进行:在氮气环境中,例如以约430℃左右的温度进行,之后,一边加热到约350℃左右,一边进行排气,密封为真空。另外,上述z方向表示与被重叠的前面基板1和背面基板2正交的方向。
另外,参考标号11a、11b是分别固定间隔物4与前面基板1和背面基板2的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11a,例如由结晶化玻璃料形成,其中,该结晶化玻璃料由作为在对加热温度的粘度特性上具有滞后(hysteresis)特性的物质的,以PbO、B2O3、以及ZnO为主成分的组成而构成,该固定部件11a用于固定背面基板2和间隔物4的下端面42。
此外,固定部件11b,例如由非晶质玻璃料形成,其中,该非晶质玻璃料由例如以SiO2、B2O3、以及PbO为主成分的组成构成,该固定部件11b用于固定前面基板1和间隔物4的上端面41。在这些固定部件11a和固定部件11b中,固定部件11b由具有与间隔物4大致同等的硬度或者比间隔物4低的硬度的非晶质玻璃料形成。
在这样的结构中,构成为由配置在阴极布线51上的电子源52发射出的电子,通过被施加了大约100V左右的栅电压的控制电极53的电子通过孔进行控制,穿过该电子通过孔,朝向被施加了几千伏~十几千伏的阳极电压的图像形成部件,通过背金层62(阳极)而轰击到荧光体层61上,使荧光体61发光,在影像观看面上进行所希望的显示。并且,在阴极布线51与控制电极53的交叉部以矩阵状形成单位像素,由该矩阵排列的像素形成显示区域,一般由三个单位像素的组形成由红(R)、绿(G)、蓝(B)构成的彩色像素。
在这样构成的图像显示装置中,间隔物4的高度a形成得比支撑框3的高度b高,因此通过使密封支撑框3和背面基板2的密封部件10a的密封厚度Sa,比密封支撑框3和前面基板1的密封部件10b的密封厚度Sb厚,而将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之间的间隔控制在与间隔物4的高度a大致相等的范围内。而且,由于密封厚度Sa较厚的密封部件10a吸收支撑框3的高度偏差,因此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之间的间隔,以与公差小的间隔物4的高度a大致同等的值被密封。
即,密封前面基板1和背面基板2时的密封尺寸偏差,相对于密封支撑框3的上下端面的密封部件10a、10b的密封厚度大致成比例关系,层厚较薄的密封部件10b一方不容易产生密封尺寸偏差。因此,通过层厚较厚的密封部件10a一方吸收支撑框3的高度的偏差,从而与支撑框3协作,以间隔物4的高度a的尺寸高精度地保持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之间的间隔。
由此,朝向由前面基板1、背面基板2、以及支撑框3构成的平板的应力的集中度降低,能够大幅度降低间隔物4的损伤等。而且,不易发生向面方向的对位偏移,因此也不会再发生气密密封部分的裂缝和泄漏。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就使间隔物4的高度a比支撑框3的高度b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作为支撑框3与间隔物4的高度,即便使之具有a=b的关系,由于也能由密封厚度Sa较大的密封部件10a吸收支撑框3的高度b的偏差,因此能够减少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的密封偏移量。另外,如果使间隔物4与支撑框3的高度关系为a<b,则间隔物4在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之间不能经由固定部件11a、11b充分地被粘接固定,无法将两基板间维持为预定间隔,并且易于在支撑框3与前面基板1和背面基板2的气密密封部发生泄漏。因此,间隔物4与支撑框3的高度关系最好是a≥b的范围。
一般,知道在粘接前面基板和背面基板时,会产生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的对位偏移,而且,随着密封部件的层厚变厚,密封偏移量变大。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在粘接时,如图4的主要部分剖面图所示那样,在前面基板1的预定位置上,涂敷密封厚度Sb的较薄的由非晶质玻璃料构成的密封部件10b和固定部件11b,通过在使高度为a的多个间隔物4与固定部件11b接触的状态下进行预烧制,而使多个间隔物4与前面基板1接合,组装成间隔物4以悬挂在前面基板1上的状态被保持。接着,在背面基板2上的周围边缘部,涂敷密封厚度Sa的较厚的由结晶化玻璃料构成的密封部件10a,在其内侧区域的预定位置上涂敷厚度比密封厚度Sa薄的、由例如非晶质玻璃料构成的固定部件11a,进行预烧制。
接着,通过在涂敷于背面基板2的周围边缘部的密封部件10a上,载置高度为b的支撑框3,并使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相对地重叠并组合,进行烧制处理,使得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之间的间隔被控制在大约间隔物4的高度a的尺寸,进行矫正后被密封固定。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在背面基板2侧涂敷密封部件10a和固定部件11a,在密封部件10a上粘接支撑框3,在前面基板1侧涂敷密封部件10b和固定部件11b,使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相对组合并粘接固定的情况,但作为其他的方法,如图5的主要部分剖面图所示那样,通过在背面基板2上涂敷固定部件11a,在该固定部件11a上粘接多个间隔物4后使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相对组合,也将支撑框3的高度h的偏差控制在间隔物4的高度a的偏差(±10μm以内),进行矫正后被密封固定。而且,此时,显然也可以将支撑框3先密封在前面基板1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对密封部件10a和10b,分别使用结晶化玻璃料和非结晶化玻璃料的情况,但显然两者也可以都是相同的部件。
此处,关于图3中的间隔物4的高度a与支撑框3的高度b的关系,针对具体例子进行说明。设经由支撑框3密封前面基板1和背面基板2的密封部件10a、10b的各自的厚度,处于10μm~200μm的范围,将间隔物4与前面基板1和背面基板2中的至少一方粘接的固定部件11a、11b的厚度处于5μm~50μm的范围。但是,在使间隔物4只与前面基板1和背面基板2中的一方粘接时,使用固定部件11a、11b中相应的部件。
将间隔物4的高度a与支撑框3的高度b的差(a-b)设定在10μm~400μm的范围内的一个具体例子:
作为密封部件10a、10b,使用玻璃料,为了在密封上充分确保可靠性,将各自的厚度设定为200μm左右,作为间隔物4,使用高度公差为±10μm的。
将间隔物4的高度a与支撑框3的高度b的差(a-b)设定在10μm~300μm的范围内的一个具体例子:
作为密封部件10a、10b,使用玻璃料,为了减轻在密封时发生的密封位置偏移,在上述具体例子中,只将密封部件10a、10b中一方的厚度设定为100μm。
密封部件10a的密封厚度Sa与密封部件10b的密封厚度Sb的关系的一个具体例子:
将密封厚度的差(Sa-Sb)设定在10μm~190μm的范围内的一个具体例子:
为了由作为密封材料发挥作用的、作业性上没有问题的玻璃料的涂敷厚度的最大与最小值的差200μm-10μm=190μm,吸收间隔物4的高度a的公差±10μm,使密封厚度Sa为20μm,密封厚度Sb的最小值为10μm,两者的差为20μm-10μm=10μm。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实施例2,在密封部件10a的密封厚度Sa比密封部件10b的密封厚度Sb厚的情况下,作为粘接固定支撑框3的密封部件10a和密封部件10b,分别在前面基板1侧和背面基板2侧使用不同材质的密封部件。例如可以使用在图12的具体例子2~具体例子4中所示那样的组合。
作为表中的硅类的粘接剂的一例,可以举出在日本特开2004-182959号公报中提案的、即使在高温下也能维持真空的、由至少包含苯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和2,6-顺二苯基六甲基环四硅氧烷的硅树脂构成的粘接剂。
通过这样在前面基板1侧和背面基板2侧使用组成物质不同的密封部件10a、10b,密封厚度为Sb的密封部件10b,与密封厚度为Sa的密封部件10a相比,在高温下的粘度不同,在密封时主要是密封部件10b熔化后进行密封。即,通过主要是密封厚度Sb变垮,能够减少偏移量。
此外,也可以使背面基板2侧的固定部件11a与前面基板1侧的固定部件11b的玻璃料的组成不同。例如,使前面基板1侧和背面基板2侧中任一方的固定部件的硬度与间隔物4的硬度大致相同或者比间隔物4的硬度低。由于间隔物4的高度a的公差(偏差)小,所以向由前面基板1、背面基板2、以及支撑体3构成的平板的真空应力的集中度降低,被分散成大致均等。而且,如果两个固定部件11a、11b的硬度与间隔物4相同,则向平板的应力的集中度会进一步降低,可以减少间隔物4的损伤。
〔实施例3〕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实施例3的电子发射式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对与上述图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另外,在图6中,省略对于在背面基板2的内面形成的电子发射元件组5和在前面基板1的内面形成的图像形成部件6等的详细说明。间隔物4通常能够将薄的玻璃板或者氧化铝等的陶瓷板材切断,分割成小片零件制作而成,因此可以减小其高度a的公差而形成。
如图7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所示那样,如果想要以支撑框3的高度b的尺寸控制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之间的间隔,则支撑框3一并具有真空气密的功能,因此如果想要遍及全部周围边缘部地减小该高度b尺寸的公差,则支撑框3的加工费将变得庞大。而且,密封部件10c,从吸收其高度b的偏差且维持真空气密的必要性,到在固定部件11c熔化粘接时对电子发射元件组5和图像形成部件6之间的间隔的控制,都是困难的。
因此,使将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之间保持预定的间隔的间隔物4的高度a,与其支撑框3的高度b,具有例如a-b=0.10mm的高度关系而形成。此处,由于支撑框3的高度b的公差如上述那样是±0.1mm(±100lμm),所以在支撑框3的两端面由厚度Sc=约0.1mm的密封部件10c密封。另一方面,间隔物4的两端面,通过厚度Sd=约0.03mm的导电性固定部件11c粘合。
支撑框3的密封部件10c的厚度Sc,在组装到平板上之前形成约0.2mm左右的厚度,在成为平板时对应于支撑框3的厚度b的偏差,变成0.1±0.08mm。此时的间隔物4的固定部件11c的厚度Sd,在组装前为0.04+0.01mm左右,在构成平板后为大约0.03mm。
另外,间隔物4的高度a的公差设定为大约10μm,优选为约5μm以下,在支撑框3的高度b的公差的大约1/5以下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于前面基板1的内面的电子发射元件组和形成于背面基板2的内面的图像形成部件之间的间隔,为2~15mm的范围,而且,间隔物4的大小,在显示画面的短边方向上以5mm~1000mm的范围的长度形成。
此外,在对内面形成有电子发射元件组5的背面基板2,和同样在内面形成有图像形成部件6的前面基板1进行对准(alignment)时,在接合机构上以悬空的状态来进行,使得两基板不与支撑框3和间隔物4接触,然后,以使两基板间的间隔逐渐收窄,并相互接合的方式使两基板相对并预粘接。
此处,关于在对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之间加压的状态下经由固定部件11c进行的间隔物4的粘合,在例如氮气环境中、以例如约450±30℃的温度来进行;接着经由密封部件10c进行的支撑框3的气密密封,同样地在氮气环境中,以例如约430±30℃的温度来进行;之后,一边以例如约350±30℃进行加热,一边排气进行真空密封,从而构成为平板。
由此,间隔物4的两端部切入固定部件11c内,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被接合。而且,通过固定部件11c内含有的导电性粒子的烧结和接触等,确保对间隔物4的导通。由此,固定部件11c形成10千兆欧·cm以下的电阻值。
在组装成平板时,确认密封部件10c与前面基板1和背面基板2的界面处于充分贴合、浸入的状态。同样地,粘合间隔物4的固定部件11c也如图8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所示那样,能够确认间隔物4的一个端部如箭头A所示那样充分浸入,且在固定部件11c内埋入约0.02mm左右。
而且,在被粘合在该间隔物4的另一端部与图7所示的背面基板2之间的固定部件11c上,间隔物4的一个端部也以与上述相同的结构被埋入固定部件11c内。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分别固定间隔物4的上下端与前面基板1和背面基板2的固定部件11c的粘合厚度(构成为平板后的厚度)Sd设定为约0.03mm,但如果该固定部件11c的厚度Sd不足5μm,则由于间隔物4的表面的凹凸和该固定部件11c内所包含的填料等,容易在平板侧发生部分的应力集中,构成引发裂缝的因素。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对将间隔物4的一个端部被埋入固定部件11c的深度Se设定为大约0.02mm左右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如果该深度Se较浅,则间隔物4容易倾倒,另外,如果将固定部件11c的厚度增加得过大,则高电压会不规则地带电,给电子的轨道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深度Se最好保持20+15μm的范围。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就密封部件10c在密封后的密封厚度Sc设定为0.1±0.08mm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如果密封部件10c的厚度Sc不足20μm,则有时会由于密封部件10c中所包含的填料等粒子性物质而导致无法真空密封,多会造成无法保持充分的真空度而产生泄漏。
反之,在将其厚度Sc设定为超出大约180μm的情况下,在真空排气时的烘焙时,由于密封部件10c熔化(软化),而且平板内部被真空排气,因此密封部件10c被吸入到内部的倾向变大。而且,易于在密封部件10c的内部存有气泡,如果在制造工序中连续发生这种现象,将引发真空不良。因此,密封部件10c的厚度Sc,最好是密封后的厚度保持在20μm~180μm的范围。
间隔物4是分割成小片零件制作而成,因此在上述结构中,通过间隔物4,能够均等地分散施加在整个平板上的压力,由此可以提高对应于气压的应力的安全性。而且,该间隔物4,在加工成一个个的小片零件之前,可以在薄的玻璃板或者氧化铝等的陶瓷板材等平板上进行切口,再作为小片零件进行制作,因此几乎不会导致制作成本的上升,可以通过低成本实现。
并且,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固定部件11c内含有导电性粒子,因此不仅确保向间隔物4的导通,获得防止间隔物4带电的效果,还能够同时期待抑制发生电火花的效果。
进而,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使将前面基板1与背面基板2之间保持为预定间隔的间隔物4的高度a,与其支撑框3的高度b,以具有a-b=0.10mm的高度关系而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如果考虑支撑框3和间隔物4的高度偏差、以及密封部件10c和固定部件11c的厚度偏差等,a-b=0.15±0.10mm的范围的高度关系是特别优选的。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如图1所示那样将多个间隔物4排列成直线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显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使排列成曲折(zigzag)状等各种形状,也能获得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并且,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那样,设定为经由固定部件11b将间隔物4的上端面与前面基板1粘接,经由固定部件11a将间隔物4的下端面与背面基板2粘接,但即使省略固定部件11a和11b中的任一方,也能就此维持本件发明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作为图像显示装置,使用了在内面具有荧光体和黑矩阵,在荧光体和黑矩阵的背面具有阳极的前面基板的FED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显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使适用于等离子显示器(PDP)、具有金属-绝缘体-金属式电子发射源的平板式显示器,也能获得与上述完全相同的效果。

Claims (14)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面基板,在内面具有阳极和荧光体;
背面基板,在内面具有多个电子源,并且以预定的间隔与上述前面基板相对配置;
支撑体,环绕上述前面基板与上述背面基板之间所形成的显示区域地插入在上述前面基板与上述背面基板之间,并且保持上述预定的间隔;以及
多个间隔保持部件,在上述显示区域内、插入在上述前面基板与上述背面基板之间,并且经由固定部件被固定在上述前面基板和上述背面基板之间的至少一方上,
其中,在上述背面基板与上述支撑体的一个端部之间,经由第1密封部件进行气密密封,且在上述前面基板与该支撑体的另一端部之间,经由第2密封部件进行气密密封,并使上述间隔保持部件的高度比上述支撑体的高度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保持部件的高度与上述支撑体的高度的差,在10μm~400μ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保持部件的高度与上述支撑体的高度的差,在10μm~300μm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密封部件的厚度,与上述第2密封部件的厚度相互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第1密封部件的厚度,比上述第2密封部件的厚度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第1密封部件的厚度,比上述第2密封部件的厚度厚10μm~190μm范围内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密封部件与上述第2密封部件,其组成物质相互不同,在温度-粘度特性上存在差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第1密封部件为结晶化玻璃料,使上述第2密封部件为非晶质玻璃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第1密封部件为非晶质玻璃料,使上述第2密封部件为软化点比上述第1密封部件的软化点低的非晶质玻璃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第1密封部件为非晶质玻璃料,使上述第2密封部件为硅类的粘接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硅类的粘接剂,是由至少包含苯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和2,6-顺二苯基六甲基环四硅氧烷的硅树脂构成的粘接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第1密封部件为结晶化玻璃料,使上述第2密封部件为硅类的粘接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硅类的粘接剂,为由至少包含苯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和2,6-顺二苯基六甲基环四硅氧烷的硅树脂构成的粘接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固定上述背面基板与上述间隔保持部件的一个端部的第1固定部件、及固定上述前面基板与上述间隔保持部件的另一端部的第2固定部件,其组成物质相互不同,在温度-粘度特性上存在差异。
CN200510114244.3A 2004-10-22 2005-10-21 图像显示装置 Pending CN17639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7728/2004 2004-10-22
JP2004307728A JP2006120479A (ja) 2004-10-22 2004-10-22 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3901A true CN1763901A (zh) 2006-04-26

Family

ID=36538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14244.3A Pending CN1763901A (zh) 2004-10-22 2005-10-21 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32856B2 (zh)
JP (1) JP2006120479A (zh)
CN (1) CN176390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4529B2 (en) * 2005-05-26 2010-03-23 Intel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rejec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0696541B1 (ko) * 2005-10-12 2007-03-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자방출수단을 구비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2007123155A (ja) * 2005-10-31 2007-05-17 Hitachi Displays Ltd 画像表示装置
KR100688791B1 (ko) * 2006-01-27 2007-03-0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0573808C (zh) * 2006-03-22 2009-12-23 清华大学 场发射照明光源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61657C (zh) * 2006-03-31 2009-11-18 清华大学 场发射灯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79340B (zh) * 2007-06-20 2013-02-20 莫列斯公司 连接器安装区域内的阻抗控制
WO2008156857A2 (en) * 2007-06-20 2008-12-24 Molex Incorporated Backplan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pin header
US20090017681A1 (en) * 2007-06-20 2009-01-15 Molex Incorporated Connector with uniformly arrange ground and signal tail portions
WO2008156855A2 (en) 2007-06-20 2008-12-24 Molex Incorporated Connector with serpentine groung structure
WO2008156856A2 (en) * 2007-06-20 2008-12-24 Molex Incorporated Connector with bifurcated contact arms
KR100868531B1 (ko) * 2007-12-17 2008-11-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미세 로컬 디밍이 가능한 전계 방출 장치
JP2009199758A (ja) * 2008-02-19 2009-09-03 Canon Inc 気密容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KR101071885B1 (ko) 2009-12-09 2011-10-10 금호전기주식회사 전계방출 면광원 및 전계방출 면광원의 제조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0242A (en) * 1990-07-05 1993-08-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device
JPH0757664A (ja) * 1993-08-06 1995-03-03 Toshiba Corp 陰極線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41219B2 (ja) 1993-11-01 2001-1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5734224A (en) * 1993-11-01 1998-03-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129909B2 (ja) 1994-05-02 2001-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0302685A (ja) * 1997-04-24 1998-11-13 Ise Electronics Corp 蛍光表示管
JPH1140054A (ja) * 1997-07-17 1999-02-12 Canon Inc ペーストの塗布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1042595A (ja) * 1999-03-19 2001-02-1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82585A (ja) * 2000-12-12 2002-06-26 Toshiba Corp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32822A (ja) * 2001-10-23 2003-05-09 Toshiba Corp 平面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801726B2 (en) * 2001-07-27 2004-10-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233233A (ja) * 2002-02-08 2003-08-22 Canon Inc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質調整制御方法
JP2004182959A (ja) 2002-12-03 2004-07-02 Sfc:Kk 接着剤
JP2004287414A (ja) * 2003-03-06 2004-10-14 Canon Inc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10047B2 (ja) * 2003-06-10 2008-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2006119410A (ja) * 2004-10-22 2006-05-11 Canon Inc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19422A (ja) * 2004-10-22 2006-05-1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681865B2 (ja) * 2004-12-07 2011-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72745A (ja) * 2004-12-13 2006-06-29 Canon Inc 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加熱装置
US7398027B2 (en) * 2005-03-30 2008-07-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veyance speed control based in part on loop det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120479A (ja) 2006-05-11
US7332856B2 (en) 2008-02-19
US20060208627A1 (en) 2006-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63901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503308A (zh) 显示装置
US7791262B2 (en) Vacuum vessel, its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electron emission display using the vacuum vessel
CN1655317A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7233103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JP4139699B2 (ja) 電界放出ディスプレイのキャップシールリング方法及びそのキャップ製造方法
CN1290151C (zh) 场致发射显示器
US20080048552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808680A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180019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US20060033419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0346444C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921062A (zh) 阳极装置及其场发射显示器
CN1267952C (zh) 采用单制栅极结构和银浆粘贴方法制作的场致发射显示器
JP2007335363A (ja) 画像表示装置
US20060220522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263079C (zh) 具有自粘性的边框装置及其制造与封装方法
CN1622272A (zh) 带有镇流电阻结构的三极碳纳米管场致发射平面显示器及其制作工艺
KR20010091394A (ko) 전계 방출 표시장치의 게터
JP2006059746A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622265A (zh) 带有聚焦电极结构的碳纳米管场发射平板显示器及其制作工艺
US20050269927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819107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622251A (zh) 玻璃栅极结构的碳纳米管场致发射平面显示器及制作工艺
KR20040054183A (ko) 전계방출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