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3873B - 用于电部件的绝缘装置和相关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部件的绝缘装置和相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3873B
CN1763873B CN200510114027.4A CN200510114027A CN1763873B CN 1763873 B CN1763873 B CN 1763873B CN 200510114027 A CN200510114027 A CN 200510114027A CN 1763873 B CN1763873 B CN 17638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insulation
winding
parts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140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63873A (zh
Inventor
F·弗兰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TRA Patent Treuhand Munich
Original Assignee
PATRA Patent Treuhand Muni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TRA Patent Treuhand Munich filed Critical PATRA Patent Treuhand Munich
Publication of CN1763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3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63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38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01F27/027Ca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of signal type inductors or transformers with electronic circuits, e.g. mounting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10Housing; 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027/297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with pin-like terminal to be inserted in hole of printed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In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绝缘装置,其提供补充绝缘给包括一组接触销(12)的电部件(C),所述销用于将部件(C)安装在支撑衬底(PCB)上。所述装置包括电绝缘材料的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围绕所述部件(C)的周边壁并具有下周边缘。所述周边壁具有至少等于给定厚度(S)的壁厚度。所述组中的任何所述接触销(12)到所述下周边缘的距离至少等于给定距离(X)。所述给定厚度(S)和所述给定距离共同提供所述部件(C)周围的电绝缘隔障。

Description

用于电部件的绝缘装置和相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部件的绝缘装置。
如在此所使用的,“电部件”想要包括操作涉及电压和电流(以及关联的电磁场)的任何装置。因此,电子装置是本发明适用的电部件的典型实例。
背景技术
在电路中,所谓的“补充绝缘”常常为各个部件所需要。对于需要某些部件放置在例如变压器的初级和/或次级绕组附近的那些电路装置,尤其是这样。
通常,在用于各个部件的现有技术绝缘装置中,在部件的内部和围绕该部件的自由空间之间实现了基本水平的绝缘。这大多发生在部件安装到其上的电路衬底或支撑(例如印刷电路板或PCB)的部件侧。
这种装置的效力不仅依赖于绝缘元件的壁厚度(所述壁典型地包括塑料材料)而且依赖于部件连接销相对于部件基础部分的布局的位置。
所需的“蠕变”指定了销相对于边界,即部件周边的距离。
例如,在某些电容器,如具有杯形壳体或封装的那些电容器中,当电容器比大约7mm厚时,连接销具有与纵向侧的足够距离。相反,与横向侧的典型距离可以小如1mm,这大约对于绝缘壁厚度。必要的是,所述壳体或封装必须被补充6mm的附加长度以实现用于亦在横向侧的蠕变的足够长度。当寻求较高绝缘水平或等级时,附加的、未利用的长度显示了主要的缺陷。
迄今为止该问题一直是通过将附加的外部绝缘结构关联于部件来解决的。该结构可处于专门塑料盒的形式,其具有旨在延伸于电路中的关键位置之间的分离壁以及提供有准备用于销的穿孔的基板,其对应于所提及的电路衬底的部分。关键部件随后引入所述盒中。
可替换的装置提供了施加到关键部件上的绝缘护套。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导致提供补充绝缘的过程并不适用于以完全自动的方式来执行。这可以是由于例如所述绝缘盒对用于电路自动组装过程的抓取器有干扰。类似地,挠性绝缘护套特别不适合于自动组装。结果,对已经(手动)提供有护套的部件的完全自动组装操作实际上是不可行的。
将关键部件彼此充分隔开地安装在支撑衬底(例如印刷电路板)上以提供所需绝缘以另一种方式简单地解决了绝缘问题。非常显然,该解决方案原本就相当不实用,因为它违背了向着使部件和电路日益变小的连续趋势。就此而言,值得指出的是当前技术中的显著趋势导致各个部件不再被提供有封装,由此使部件简单地借助于例如粉状树脂来涂覆,这可能是考虑到侧向安装。由于这些部件可很容易地挠曲,这在实际中消除了提供相邻部件之间的任何明显间距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部件的改进的绝缘装置,其有效地克服了以上讨论的现有技术装置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是借助于具有下述特征的装置来实现的。本发明的有利进展见下文。本发明亦涉及一种相关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包括一组接触销的电部件的绝缘装置,所述绝缘装置包括电绝缘材料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围绕所述电部件的周边壁并具有下周边缘。其中,周边壁具有至少等于给定厚度的壁厚度,并且所述组中的任何接触销到下周边缘的距离至少等于给定距离。所述给定厚度和所述给定距离共同提供所述电部件周围的电绝缘隔障。壳体包括杯形元件,并且所述电部件包括变压器的至少一个绕组或绕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部件包括具有两个或多个腿的变压器芯,所述壳体包括基本上空心纺锤体形式的至少一个元件,其借助于所述壳体的管壁完全覆盖所述芯的中心腿或另一个腿,所述管壁具有限定了一个绕组或绕组组件的法兰的至少一个侧壁,其中,所述管壁在所述管的所有侧部的整个长度上完全具有至少等于所述给定厚度的壁厚度,所有侧壁至少部分地具有至少等于所述给定厚度的壁厚度,所述绕组或绕组组件的内层与所述芯的腿之间的绝缘以及所述绕组或绕组组件的侧面与所述芯的台肩之间的绝缘由纺锤体形式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来保证,而所述绕组或绕组组件的外层与所述芯之间的绝缘以及电路支撑的部件侧的侧面自由空间由所述壳体的杯形元件来保证。
简而言之,在此所述的装置提供了一种用于电部件的壳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对照,其能够不仅确保基本绝缘,而且确保补充绝缘。这是通过径向向外(即从内部到外部部件)典型地向着自由空间而作用于电路衬底(在当前装置中即印刷电路板或PCB)的部件侧进行的。绝缘的部件可以是单个独立部件或包括几个部分的部件/装置。就此而言适用的情况由例如包括适于从外部安装的二部分芯的类型的变压器来表示。在这样的变压器中,现在绝缘通过考虑将所述芯调整到周围(自由)空间所扮演的角色来进行新设计的。这样的变压器包括杯形元件以及基本上空心纺锤体形式的元件-并且每个绕组或绕组组件可具有各自的关联纺锤体。这样的变压器亦可包括形成两个绕组或绕组组件之间的绝缘结构的三个部分,并且甚至与位于附近的其它部件组合来扮演绝缘隔障的角色。在现有技术中,在特定情况下,这些外部芯与次级绕组相关,在其余情况下(即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初级绕组相关。这样的变压器例如隔开于EP-0 793 243-B1中。
然而,应理解本发明的装置决不局限于在变压器的情况下提供绝缘。事实上,本发明的装置适于为任何类型的电部件,如例如电子部件和装置提供补充绝缘(如在例如国际标准EN60065、EN60742、EN61558、EN61347-1、EN61347-2-2中所限定的)。
附图说明
现在将通过参考附图、仅通过举例来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在此描述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具体而言,图1包括三个部分,表示为a)、b)和c),其中部分a)是如在此描述的电部件的大体透视图;而部分b)和c)是同一部件的纵向和横向横截面视图;
图2示出在此描述的装置的第一可替换实施例;同样,图2包括三个部分,表示讨论中的部件的大体透视图(部分a)和纵向和横向横截面视图(部分b和c);
图3和4示出在此所述的装置的两个另外的可替换实施例;纵向横截面视图(部分b)和横向横截面视图(部分c)被示出用于两个可替换实施例;
图5示出在此所述的装置的又一个可替换实施例,其中示出了大体透视图(部分a)和纵向横截面视图(部分b);
图6是在此所述的装置可能应用于诸如变压器的部件的实例;在图6中,部分a)是穿过这样的变压器的横向横截面视图,而不b)是沿部分a)的线VB-VB的纵向横截面视图;部分c)是分别沿部分b)和a)的线VC-VC的断面图,而部分d)是由箭头VD指示的部分c)的视图的放大视图;
图7和8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所述的装置可能应用于变压器,图7和8的每个都包括表示为a)到d)的各个部分;在图7和8两者中,部分a)是大体透视顶视图,并且表示为c)和d)的部分是从彼此正交的点观察的侧向立面图;
图9在详细说明在此所述的装置应用于变压器方面补充图7和8;并且
图10到14示意性地表示在此所述的装置的各种可能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适于结合概括表示为C的电部件而使用的绝缘或者的各种可能实施例的详述。这可以提供电绝缘并且具体而言“补充绝缘”所要针对的任何部件或装置。
实质上在此所述的各种装置依赖于以使其“桥接”绝缘隔障的方式使部件最优的基本概念。
这样的装置包括壳体10,具有侧向绝缘壁厚度,其优选地基本上均匀并且典型地等于或大于给定值S。
举例来说,S可以在0.2和2.0mm之间,优选地在0.5和1.5mm之间,更优选地在0.8和1.0mm之间,特别优选的值是大约0.8mm。
在大多数一般情况下,壳体10包括绝缘材料,如塑料材料。
如在此所使用的“绝缘材料”表示适于提供电绝缘的任何材料(例如具有超过3*109Ohm.cm的典型电阻率)。
在本发明的使用中采用的塑料绝缘材料的典型实例是聚碳酸酯、聚酰胺或聚丁烯对苯二酸酯(polybutileneterephtalate)。
在此所考虑的部件C已经关联了一组销12以除了将部件C安装到诸如印刷电路板PCB(例如见图14)的支撑衬底上的能力以外,还提供到部件C和源自部件C的电连接。这是通过将销12插入到提供在PCB中的对应容纳孔(未示出)中而进行的。
在在此所述的装置中,任何销(更确切地说,销12的任何外侧或表面)具有与部件C的下周边缘的距离。该距离具有针对部件C的所有销12的例如高于或等于给定值x的最小值。
举例来说,x可以在2.5和8.0mm之间,优选地在2.5和6.0mm之间,更优选地在3.0和4.8mm之间,特别优选的值是大约3mm。
绝缘壳体10的厚度(即在图1到5的图中表示为S的厚度)通常包括在确定距离x的值的过程中。
距离x大体标识从部件基础部分的外周长或边界开始的任何销12的所需“蠕变”的任何方向的最小长度。
在图1所示的示例性装置中,壳体10实质上包括侧向壁(具有卵形总体,其可例如应用于诸如例如电容器的部件),其中壳体10具有杯形。确保“补充绝缘”的壁厚度S优选地在部件C周围是恒定的,并且提供在壳体10的仅侧向壁处,从而确保了主要在部件C的径向上的所需补充绝缘。
壳体10可具有普通厚度(即小于S,在大多数情况下S的一半)的顶壁10a,而壳体的底壁10b大体包括将部件C密封在壳体10内的所谓的灌注树脂。灌注层优选地在销12和壳体10的外下缘之间的侧向区域展示增加的厚度,这是因为任何树脂不被当作是减小蠕变的手段。
图2中所示的可替换实施例提供了处于杯或瓮形式的壳体10,其具有整体的底壁10b,具有壳体10的侧向壁的相同厚度S。这样的底壁亦被提供有用于销12的通过开口。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情况下,亦向部件C的安装衬底(例如PCB)提供附加的绝缘。因此,图1中的前述下壁10b的增加的厚度在此得以避免。在此情况下,壳体10的顶表面/壁10a可包括类似于图1实施例的下表面/壁10b的灌注树脂。图2实施例的可能关键点在于其中可能使用的任何树脂的厚度不能以高精确度来指定,例如保证具有各自的半S或S的值。
图3的视图示意性地示例图1所示的实施例如何修改成提供具有所需厚度S的顶壁10a以确保亦相对于部件C之上的空间的补充绝缘。
对壳体10中可用空间的好的利用与在部件C周围所实现的补充绝缘的组合得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其可导致如在图4中示意性示出的二部分构造。其中示出壳体10包括上杯形部分,具有扩口部分10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面向下)。扩口部分100适于容纳销12延伸经过其中的底壁10b。在此情况下,宽度或距离x要通过两个不同路径来实现。第一路径是从壳体10的下周边缘到直接在电路衬底或支撑,例如印刷电路板或PCB的部件侧以上的销的任何外侧或表面的蠕变。第二路径从也从壳体的下周边缘开始,包括壳体10的厚度S加上扩口部分100的高度加上壳体10的较窄上主体部分的径向尺度和如在图4中突出的放大的扩口部分100之间的差,并且结束于壳体10的内部空间,在这里下壁10b结束而部件C开始。
在图5中示出了修改图4的装置(和图1到3的任何装置)以使壳体10包括中间间隔壁102的可能性。以此方式,两个容积或室在壳体10内产生以容纳每个提供有相应销组12的两个分离部件C1和C2。
图6的视图突出了将实质上如图5所示的装置应用于包括变压器的部件的可能性,所述变压器包括与“8字形”芯104的初级和次级绕组或绕组组件(特别见图6c)。每个绕组或绕组组件具有从壳体10的下侧延伸的相应销12。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很快理解,尽管构成了当前优选的实施例,将图6的变压器结构应用于图5的装置决不是强制的设置。事实上,图6所示的变压器结构可具有在图1、3或4的任何一个中所示种类的相关壳体10。该壳体10已经进一步发展成变压器绝缘系统的帽,并且特别是底壁10b已经修改成围绕芯的中心腿的绝缘系统的内部,即修改成线圈架(coilformer)。
图7和8的表示突出了提供在壳体的整个周边壁,即在实现(补充)绝缘功能所要针对的所有那些方向(向着芯和自由空间的径向、向着顶部的轴向(仅在图8中)、向着芯的轴向,等等)上具有所需厚度S的变压器壳体10的可能性。
图9较详细地示出变压器的两个线圈架或“线轴”,其具有基本上空心纺锤体的形状,提供有相应的连接销12。这两个线圈架包括相应的部分C1和C2,适于与如在图7和8的视图中所示的壳体10关联。
所示变压器的这种大体结构实质上对应于例如在EP-0 793 243-B1中所公开的“倾斜变压器(Lean-Transformer)”结构。
然而,在在此所示的特定情况下,变压器芯可在设计上被看作等效于周围环境,其表示用于绕组或绕组组件和芯二者之间的补充绝缘目的以及部件或装置的所有有源内部部分和在此所述的侧向自由空间之间的相同目的的要求。
图10到14的附图(将在以下更详细地描述)突出了壳体10亦用作在与部件C的给定距离处将表示为BC的相邻部件保持为整体的元件。
不论特定的实施例考虑了什么,塑料壳体10能够-在给定部件C安装到其上的电路支撑(如PCB)的部件侧-在所有方向上提供部件C的任何有源部分和周围空间之间的可靠“补充绝缘”。类似地,绝缘亦提供在相对于可从部件C的元件12延伸的蠕变的所有可能方向的电路支撑的表面。
具体而言,所提供的绝缘是遵循诸如EN60065、EN60742、EN61558、EN61347-1和EN61347-2-2的标准的“补充绝缘”。就此而言,至少壳体10的侧向壁具有给定厚度S(典型地处于0.8mm)并且向下延伸到电路衬底-这当然同时留下到电路衬底表面大约0.3mm的典型“间隙(stand-off)”。
优选地,在销12所处的部件C下侧的绝缘覆盖借助于具有侧向壁的相同厚度S的底壁10b来实现(就此而言亦见图2和4中所示的装置)。该结果亦可在如例如在图3和4中所示的壳体10的顶壁10a实现。
这同时亦确保了从壳体10的外边界开始向下来到销12的蠕变具有给定长度,其超过适于确保所寻求的适当绝缘程度的最小值(例如至少3mm)。
如在例如图4和5中所示,壳体10可被设置成包括适于在组装部件时以形式配合关系连接的两个元件:就此而言见图6d的放大视图,其示出绝缘壁的两个分离元件102a、102b。这些元件102a、102b以面对面的关系组装以包括分离壁102。
类似的装置适用于在壳体的侧部(例如在图4所示的扩口部分100)提供壳体10的两个元件的连接区域中的迷宫。
在此所示的装置不对销12的安装施加任何严格要求。这样的销有可能插入(借助公知技术)在包括如在例如图1和3中示意性示出的灌注树脂的壳体10中,或者插入到其部分中,特别是分别在图4、6和9中的“下壁”10b中。销12亦可整体或部分由封装在壳体10中的部件或多个部件C来承载。在壳体10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下壁10b或在其中提供的至少一个线圈架可包含插座,其直接承载和形成象销一样直接从部件或装置C出来的连接,即是部件或装置C的整体部分,例如变压器绕组的镀锡末端。
如所示,为了本发明的目的,部件C的特定特性本身没有要素。典型地,有源部件C是所考虑的,但至少部分包括无源或电抗性部件的装置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部件C可以处于任何公知类型的变压器形式(具体见图6到9)。这可适用于例如这样的变压器,其具有由具有E或U形纵向横截面的两个或多个部分组成的芯。包括E-I或U-I形芯的变压器类似地适合于在本发明的框架内使用。
上述亦适用于这样的变压器,其包括大体杯状形状的一个元件,至少一个附加元件处于空心纺锤体的形式,其中所述杯形元件至少在侧向完全围绕各种其它元件和部件(如在图7中所示的装置的情况下,特别是图7a)。
另外的实施例包括一个杯形元件,其另外覆盖所有其它元件和部件的上侧(如在图8中所示的装置的情况下,特别是图8a)。
这样,从绝缘的观点来看,变压器芯可设计到如涉及自由空间的整个电路,即通过假定壳体10达到与芯接触或至少接近于芯的所有表面具有足够的壁厚度(例如等于或大于0.8mm)以确保所需绝缘。这同时亦确保了来自有源部分向着芯的所有可能蠕变路径至少具有最小长度(例如等于或大于3mm)。
如在图6和9中最佳示出的,绕组或绕组组件的内层和芯之间以及绕组或绕组组件的侧部(法兰)和芯的“肩部”之间的绝缘由空心纺锤体形式的至少一个元件来确保。以相同的方式,如特定应用所需要的,相邻绕组和绕组组件之间的绝缘至少部分由纺锤体形元件的双中间壁来确保的。其不是直接接近芯肩部的侧壁之一并因此限定至少两个在或绕组组件的侧部。
以相同的方式,确保了绕组或绕组组件和芯连同电路支撑的部件侧上的侧向自由空间之间的绝缘;在需要时,这连同刚好在变压器以上的上自由空间:该结果主要由壳体的杯形元件来确保,这是因为在所有侧向壁(可能还有上壁)处芯与周围空间的等效(从绝缘的观点来看)。事实上,所有这些都具有提供所需绝缘的最小壁厚度(例如0.8或以上的厚度)。
如例如在图9中所示,要绝缘的变压器包括两个基本上空心纺锤体形的元件(在图9中表示为C1和C2),其可被使得在芯的同一臂上彼此直接邻接。直接彼此面对的对应侧向壁可共同提供用于至少一部分接触表面的各自相关的绕组(或绕组组件)的所需绝缘(根据应用)。
对于在两个相邻绕组或绕组组件之间提供绝缘所针对的接触表面或中间壁的那些部分/区域,所述杯形元件的壁部分借助于与其外壁正交的另外壁部分来延伸,如在图6到8中所描述的。这些另外的壁部分因此能够在双中间壁中间或在构成为绝缘的两个相邻空心纺锤体形元件的侧壁中间配合。以此方式,在相邻绕组或绕组组件之间,或者在壳体10内的相邻部件或装置之间,可以实现根据以上提及的相同标准的更高水平的绝缘,例如“强化绝缘”或“双绝缘”。
如图10中所示,在部件C是包括外部芯的绝缘变压器的情况下,壳体10的部分,如从所述芯延伸的突出缘106,可至少部分在提供针对相邻部件BC的绝缘隔障中合作。
突出构造或缘106可简单地是壳体10的杯形元件的扩口部分100的延伸部分,其可形成壳体的一种“平台”壁106,并且支撑所述芯(亦见图14)。该效果可单独通过突出构造106或与在平台壁106和电路衬底部件侧之间延伸的壳体10侧向壁108的部分的偏移合作而实现。该偏移具有延伸所述芯的方向(见图14,右侧)。
构造106可将尺度定为在可变为绝缘目的的“关键”的部件BC安装之处的壳体10的所有侧部提供所需蠕变和间隔距离(例如至少3mm或以上)。
当部件C是绝缘变压器,并且部件BC可能与该变压器的初级和/或次级绕组或绕组组件相关时,该装置可具有特别的意义。
应理解本发明的范围包括延伸经过全部电路系统的绝缘装置,即到周围部件BC,和/或比“补充绝缘”更高的绝缘水平的实现,例如到“双强化绝缘”,在此提及的所有水平在以上已经提及的相同标准中限定。
在此所述的装置在某种程度上“注意”了位于旁边的部件BC,方式是通过提供从缘106向下到公用电路支撑的侧向壁108,由此保证不仅从销加上绕组线到芯而且甚至从销加上绕组线到旁边的这些部件BC通过绝缘的蠕变和间隔距离以及厚度。这种附加的性能使相邻的部件BC能够桥接与讨论中的部件C,例如绝缘变压器,如Y电容器或光耦合器并联的绝缘隔障。原因是这样的第二桥接部件的主体面对绝缘隔障的两侧,并且因此使其主体在部件C的诸如相邻销的绝缘隔障的同一侧上的优点突然将自身转换成其反面。
图11到13突出了这样的事实,即壳体10可包括具有延伸所述芯的相应突出构造106的至少两个侧部。讨论中的突出构造106可沿芯的不同(不必是邻接的,例如相对的)侧部延伸,可能具有不同的延伸程度。
例如,在图11中所示的装置的情况下,假定一个构造106从芯的一侧伸出大约1mm,而另一个构造106从芯的另一侧伸出不同的量(例如2mm或以上)。当作为导电部分的其芯将直接在BC部件之间的“空气中”距离减小至间距x时,这有利地实现与全部是部件C的相邻部件BC的绝缘隔障,即绝缘变压器的两侧相关的这种部件之间的至少3mm的所需间距x。
图12示出以上概括的概念可自由组合,例如通过在壳体10的两个相对侧(如旨在对应于位于壳体10内的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绕组的两侧)提供在等于或大于1.5mm的距离内,即在所需间距的一半或以上内从所述芯突出的两个相对构造106。
图13进一步示出这个基本原理如何应用于矩形或正方形壳体C的所有四侧。
就此而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迅速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决不局限于具有矩形或几乎矩形(例如O形)形状的壳体10。事实上,本发明可适用于如何形状的壳体。
图14示出侧向突出构造106和位于缘106和电路支撑之间的壳体10的竖直侧向壁的部分108的可能共同合作以便一起确保相对于所述芯的部件BC的适当绝缘,当省去适当的蠕变和间隔距离时,其可缩短绝缘隔障。但现在这些适当的距离由侧向突出构造106并且可能由竖直延伸部分108来“密封”。
例如,延伸部分108可将尺度定为将壳体的延伸部分(“平台壁”)保持在衬底PCB以上的某个距离(例如等于或大于7mm),以保证芯和几乎所有种类的其它相邻电气或电子部件或装置之间的蠕变和间隔距离。这同时亦确保了突出构造106单独(见图14的左手侧)或甚至连同侧向壁108的偏移部分(见图14的右手侧)防止任何相邻的部件BC可能向着所述芯倾斜得比虚线中所示的近,所述虚线表示这些相邻部件到芯的最小容许距离,从而防止不理想地接近所述芯并且破坏蠕变和间隔距离。
应理解,所示的每一个细节连同图1到14中所示的任何一个实施例可自由地应用于任何其它所示的实施例。例如,在所公开的任何可能形式中,壳体10可由至少两个绝缘元件组成,并且可包括形成底壁10b的非杯形元件,其中非杯形元件配合到扩口部分中,如图4所示的扩口部分100。类似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很快理解,在此提供的任何数值值应以当前与相关制造和测量过程关联的容差来理解。因此,没有对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损害,所述细节和实施例亦可相对于仅为了举例已经描述和示出的显著变化,而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32)

1.一种用于包括一组接触销(12)的电部件(C)的绝缘装置,所述绝缘装置包括电绝缘材料的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围绕所述电部件(C)的周边壁并具有下周边缘,
其中,所述周边壁具有至少等于给定厚度(S)的壁厚度,并且所述组中的任何接触销(12)到所述下周边缘的距离至少等于给定距离(x),
所述给定厚度(S)和所述给定距离(x)共同提供所述电部件(C)周围的电绝缘隔障,
所述壳体(10)包括杯形元件,并且所述电部件包括变压器的至少一个绕组或绕组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部件(C)包括具有两个或多个腿的变压器芯(104),所述壳体(10)包括基本上空心纺锤体形式的至少一个元件,其借助于所述壳体(10)的管壁完全覆盖所述芯(104)的中心腿或另一个腿,所述管壁具有限定了一个绕组或绕组组件的法兰的至少一个侧壁,其中,所述管壁在所述管的所有侧部的整个长度上完全具有至少等于所述给定厚度(S)的壁厚度,所有侧壁至少部分地具有至少等于所述给定厚度(S)的壁厚度,所述绕组或绕组组件的内层与所述芯(104)的腿之间的绝缘以及所述绕组或绕组组件的侧面与所述芯(104)的台肩之间的绝缘由纺锤体形式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来保证,而所述绕组或绕组组件的外层与所述芯(104)之间的绝缘以及电路支撑的部件侧的侧面自由空间由所述壳体的杯形元件来保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纺锤体形式的至少一个元件具有分开了若干个所述绕组或绕组组件的其它正交中间壁,并且所述中间壁至少部分地具有大于所述给定厚度(s)的壁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定厚度(S)在0.2和2.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定厚度(S)在0.5和1.5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定厚度(S)在0.8和1.0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定厚度(S)是大约0.8mm。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定距离(x)在2.5和8.0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定距离(x)在2.5和6.0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定距离(x)在3.0和4.8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定距离(x)是大约3mm。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绝缘隔障提供如EN60065、EN60742、EN61558、EN61347-1、EN61347-2-2标准中的至少一种所限定的补充绝缘。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绝缘材料具有超过3×109Ohm.cm的电阻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绝缘材料是塑料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绝缘材料选自由聚碳酸酯、聚酰胺或聚丁烯对苯二酸酯组成的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壳体(10)的顶壁(10a)和底壁(10b)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顶壁(10a)和底壁(10b)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具有至少等于所述给定厚度(S)的壁厚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1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等于给定厚度(S)的所述壁厚度基本上均匀。
17.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形元件具有扩口部分(100),其限定了与所述销(12)的组相对应的壳体(10)的放大部分,其中,所述放大部分至少部分地提供了所述组中的所述销(12)中的任何一个到所述壳体(10)的所述下周边缘的所述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至少两个绝缘元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包括形成所述壳体的底壁(10b)的至少一个非杯形元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具有扩口部分(100)的元件,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非杯形元件配合到所述扩口部分(100)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所述壳体(10)包围的多个电部件(C1,C2)。
2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12)的组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0)内。
23.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12)的组至少部分由所述电部件承载。
24.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顶壁(10a),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杯形元件的顶部区域。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10a)具有至少等于所述厚度(S)的壁厚度。
26.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与所述下周边缘对应的至少一个突出构造(106),从而所述至少一个突出构造(106)增加了所述组中的接触销(12)中的任何一个到所述底部周边缘的所述距离。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至少两个侧部,每个侧部具有从其中延伸出来的相应突出构造(106)。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从其延伸的突出构造(106)的所述至少两个侧部彼此邻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从其延伸的突出构造(106)的所述至少两个侧部彼此相对。
30.根据权利要求27到29中的任何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侧部延伸的所述突出构造(106)在距所述壳体(10)不同的长度上突出。
31.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所述周边壁中的从所述至少一个电部件(C)中延伸出来的延伸部分(108),所述延伸部分(108)提供相对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的另外间隔间距:
用于安装所述至少一个电部件(C)的支撑衬底(PCB),和
在所述至少一个电部件(C)附近安装到所述支撑衬底(PCB)上的任何相邻的部件(BC)。
32.根据权利要求31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构造(106)在提供相对于所述相邻部件(BC)的另外绝缘间距时与具有所述周边壁的所述延伸部分(108)合作。
CN200510114027.4A 2004-10-19 2005-10-19 用于电部件的绝缘装置和相关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638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4425783A EP1653487B1 (en) 2004-10-19 2004-10-19 Insulating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EP04425783.0 2004-10-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3873A CN1763873A (zh) 2006-04-26
CN1763873B true CN1763873B (zh) 2010-05-26

Family

ID=34932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1402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63873B (zh) 2004-10-19 2005-10-19 用于电部件的绝缘装置和相关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653487B1 (zh)
CN (1) CN1763873B (zh)
AT (1) ATE389232T1 (zh)
DE (1) DE602004012416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93860B8 (en) 2005-02-22 2011-01-26 Osram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A multi-chamber transformer
JP7323611B2 (ja) * 2018-11-01 2023-08-08 ボーン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電子部品用薄型筐体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13113A2 (en) * 2001-11-19 2003-05-21 FRIWO Far East Limited Transformer
CN1438661A (zh) * 2002-02-14 2003-08-27 电灯专利信托有限公司 棒形铁心变压器和带棒形铁心变压器的灯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79215A (ja) * 1984-09-27 1986-04-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型変成器の製造方法
DE19607714A1 (de) * 1996-02-29 1997-09-04 Patent Treuhand Ges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Transformato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13113A2 (en) * 2001-11-19 2003-05-21 FRIWO Far East Limited Transformer
CN1438661A (zh) * 2002-02-14 2003-08-27 电灯专利信托有限公司 棒形铁心变压器和带棒形铁心变压器的灯座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1-79215A 1986.04.22
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389232T1 (de) 2008-03-15
DE602004012416D1 (de) 2008-04-24
EP1653487B1 (en) 2008-03-12
DE602004012416T2 (de) 2009-03-05
EP1653487A1 (en) 2006-05-03
CN1763873A (zh) 2006-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8124B1 (en) Magnetic circuit board stacking component
JP4875706B2 (ja) トランス
KR20120025441A (ko) 트랜스포머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1155138A (ja) コンデンサ
US20080278274A1 (en) Combined transformer
US6587026B2 (en) Embedded transformer
US8058959B2 (en) Transformer and transformer assembly
CN1763873B (zh) 用于电部件的绝缘装置和相关方法
US6710475B2 (en) Stator structure having a printed board
ES2348411T3 (es) Cuadro de circuito impreso con una barrera de aislamiento y metodos para obtener dicha barrera y fabricar dicho cuadro.
US8344838B2 (en) Transformer and transformer assembly
US6249202B1 (en) Inductance element
US11545293B1 (en) Bobbin for edge-mounted magnetic core
GB2555832A (en) Housing for mounting a transformer to a substrate
KR200483817Y1 (ko) 전자 장치 패키지 박스
US6727794B2 (en)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inductive coupling in an electrical circu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for
JP2019140241A (ja) コンデンサ
KR102143868B1 (ko) 플랫 타입 트랜스포머
JP3513623B2 (ja) 固定子
CN109427466B (zh) 线圈部件
US11239023B2 (en) Winding part
JP3173614B2 (ja) 回路基板に対する電気部品の実装構造
KR20190085715A (ko) 누설 자속을 최소로 하는 인덕터
TWI764706B (zh) 磁性結構及設置組件
US20240130037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dule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compri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410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