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8085A - 通用变焦光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用变焦光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8085A
CN1758085A CNA2005101135331A CN200510113533A CN1758085A CN 1758085 A CN1758085 A CN 1758085A CN A2005101135331 A CNA2005101135331 A CN A2005101135331A CN 200510113533 A CN200510113533 A CN 200510113533A CN 1758085 A CN1758085 A CN 1758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zoom
commom
optical system
zoom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135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8085B (zh
Inventor
武俊典
荒井大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58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8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58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80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177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negative front lens or group of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hree groups only
    • G02B15/143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hree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negative
    • G02B15/143507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hree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negative arranged -++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作为一个组件其可几乎通用地使用在多个变焦透镜中,并且能够抑制像差波动和变焦时的像面的位置偏移,其中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作为一个组件能够几乎通用地用作多个变焦透镜中,并且在从利用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多个变焦透镜的广角端态变焦到其远摄端态时,对于每个变焦透镜,通用变焦透镜系统的移动轨迹不同。

Description

通用变焦光学系统
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2004-289038号和2005-273259的权益,其全文作为参考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变焦光学系统,该系统几乎通用地用作适用于使用固态图像拾取器件等的摄像机、数字照相机等的多个变焦透镜中的一个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变焦透镜具有这样的优点,当任意选择焦距时(透镜的焦距状态最短时是广角端态,透镜的焦距状态最长时是远摄态。)使用者能够以高自由度照相。因此,近些年来,变焦透镜一般被安装在使用例如CCD、MOS等固态图像拾取器件来拍照对象的例如数字照相机、摄像机等的照相机上。由此,一种相机已经流行,该相机增加了远摄端态下的焦距除以广角端态下的焦距所得的值,即变焦比,并保证远摄端态下的长焦距,今天这种相机已被用户广泛接受,并已上市了许多具有各种规格的相机。
通常,在数字照相机、摄像机等中,针对每个产品系列已开发出多个具有不同规格的变焦透镜。然而,为了针对每个产品系列开发多个变焦透镜,关于研究开发人力、开发时长、以及扩大如生产线等生产设施的成本方面的许多负担成为必需。
于是,为强化产品系列,通过将一个光学系统作为一个通用透镜组件用于另一变焦透镜中,同样可能针对每个产品系列开发出多个变焦透镜。但是,这些变焦透镜在诸如焦距、f数、变焦比等规格上相似,从而造成具有相似规格的相机的增加。
在此背景下,已知一种变焦透镜,其被构造成从物侧起依次包括: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三透镜组、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四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五透镜组,并通过去掉第五透镜组,仅改变屏幕尺寸,而不改变视角(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3-121738)。
还已知一种变焦透镜,其被配置成包括一个摄像透镜和一个变换透镜组,通过将变换透镜组放置在摄像透镜的光路中,来改变屏幕尺寸而不改变视角(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H07-199067)。
然而,其缺点在于:通过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3-121738中公开的变焦透镜中去掉第五透镜组,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H07-199067中公开的变焦透镜中放置变换透镜组,进行变焦时,会出现像差的波动和像面位置的偏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而产生的,其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其作为一个组件,几乎通用于多个变焦透镜中,并在进行变焦时,能够抑制像差的波动和像面位置的偏移。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其作为一个组件,几乎通用于多个变焦透镜中,其中当利用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多个变焦透镜从广角端态向远摄端态变焦时,对于每个变焦透镜,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移动轨迹不同。
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优选地用在仅仅包括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一变焦透镜中,并用在包括至少一个透镜组和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二变焦透镜中。
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优选地用在包括至少一个透镜组和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一变焦透镜中,并用在包括至少一个透镜组和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二变焦透镜中,该第二变焦透镜不同于该第一变焦透镜。
在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中,在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中最靠近物侧的一个透镜组具有负折射能力,且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优选地用在仅仅包括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一变焦透镜中,并用在包括一个位于最靠近物侧、具有正折射能力的透镜组和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二变焦透镜中。
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从物侧起依次包括: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三透镜组,其中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优选地用在仅仅包括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一变焦透镜中,并用在包括一个位于最靠近物侧、具有正折射能力的透镜组和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二变焦透镜中。
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包括多个变焦透镜,且优选地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0.90<fan/fbn<1.10
其中fan表示在多个利用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任意一个变焦透镜中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n级透镜组的焦距(n为一整数),fbn表示在多个利用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除了所述任意变焦透镜以外,其它变焦透镜中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n级透镜组的焦距(n为一整数)。
优选地,在多个利用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组成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相邻透镜元件之间的空间距离是相同的。
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非球面透镜元件。
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优选地包括一个滤波器组和一个图像拾取器件。
优选地,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包括一个孔径光阑,并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0.95<Sa/Sb<1.05
其中Sa表示在多个利用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任意一个变焦透镜中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Sb表示在多个利用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除了所述任意变焦透镜以外,其它变焦透镜中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优选地,在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中位于最靠近图像侧的一个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透镜元件。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其作为一个组件,几乎通用于多个变焦透镜中,并在进行变焦时,能够抑制像差的波动和像面位置的偏移。
附图说明
图1A和1B分别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各个实施方案,利用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变焦透镜A和B的折射能力分布和当焦距状态从广角端态(W)变化到远摄端态(T)时,每个透镜组的移动轨迹的图。
图2是显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A的透镜结构图。
图3是显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B的透镜结构图。
图4图示地显示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A在广角端态(f=5.85mm)下当系统聚焦于无限远时相对于d线(λ=587.6nm)的各种像差。
图5图示地显示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A在中等焦距态(f=7.90mm)下当系统聚焦于无限远时相对于d线(λ=587.6nm)的各种像差。
图6图示地显示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A在远摄端态(f=16.65mm)下当系统聚焦于无限远时相对于d线(λ=587.6nm)的各种像差。
图7图示地显示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B在广角端态(f=5.95mm)下当系统聚焦于无限远时相对于d线(λ=587.6nm)的各种像差。
图8图示地显示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B在中等焦距态(f=17.00mm)下当系统聚焦于无限远时相对于d线(λ=587.6nm)的各种像差。
图9图示地显示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B在远摄端态(f=29.55mm)下当系统聚焦于无限远时相对于d线(λ=587.6nm)的各种像差。
图10是显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A的透镜结构图。
图11是显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B的透镜结构图。
图12图示地显示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A在广角端态(f=5.85mm)下当系统聚焦于无限远时相对于d线(λ=587.6nm)的各种像差。
图13图示地显示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A在中等焦距态(f=7.51mm)下当系统聚焦于无限远时相对于d线(λ=587.6nm)的各种像差。
图14图示地显示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A在远摄端态(f=16.50mm)下当系统聚焦于无限远时相对于d线(λ=587.6nm)的各种像差。
图15图示地显示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B在广角端态(f=5.99mm)下当系统聚焦于无限远时相对于d线(λ=587.6nm)的各种像差。
图16图示地显示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B在中等焦距态(f=9.01mm)下当系统聚焦于无限远时相对于d线(λ=587.6nm)的各种像差。
图17图示地显示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B在远摄端态(f=29.50mm)下当系统聚焦于无限远时相对于d线(λ=587.6nm)的各种像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作为一个组件能够几乎通用地用作多个变焦透镜中,并且这样设定,当在利用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多个变焦透镜中从广角端态变焦到远摄端态时,对于每个变焦透镜,通用变焦透镜系统的移动轨迹不同。
在多个变焦透镜中,通过使透镜组的透镜组件和/或透镜筒内的透镜筒组件标准化,能够同时开发多个变焦透镜等的透镜组件,因此能够缩短开发周期。
关于生产,组件的检验过程可以在单一地点执行,以便事先避免例如混入相似组件的麻烦。并且,在组装过程等中,通过大规模地组装相似组件,工人的技术得到提高,由此能够保证组装的稳定性。关于成本,大量生产的相同组件能够大量削减成本。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现有通用组件,可使开发具有不同规格的多个产品成为可能,同时减少开发人力和生产设备的增长。
在此,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作为一个组件在多个变焦透镜中几乎通用地使用”中的“几乎通用地”的描述意味着,将一个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作为一个组件置入多个变焦透镜中时,除了可将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原封不动地置入该多个变焦透镜中,还可以通过改变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中的透镜组件等的空间(aerial)距离和/或曲率半径来置入。
在没有通用透镜组的情况下,当开发多个变焦透镜时,像场合需要的额外开发可能会在进行中延长开发周期和/或增加例如模具的成本。因此,在多个变焦透镜中,多个通用透镜组件比仅一个通用透镜组件具有更多的好处,例如在成本、生产力等方面,而且是更优选的。
此外,在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中,理想的是在通用变焦透镜光学系统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组具有负折射能力,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使用在利用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单独组成的第一变焦透镜和由在最靠近物侧的具有正折射能力的透镜组和该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第二变焦透镜中。
一般,由从物侧起依次,由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三透镜组组成的变焦透镜的变焦比在3的量级。在这样的变焦透镜中,当变焦比大于3时,f数变得更大和/或不能保证在远摄端态的光学性能。通常,在具有5或更大的较大变焦比的变焦透镜中,通过将具有正折射能力的透镜组定位成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组,变焦作用被进一步加强。
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具有这样的优点,通过使用透镜部分构成第二变焦透镜的第一透镜组,透镜部分能够被标准化,并且通过增加少数透镜部分,能够容易地开发具有不同规格多个变焦透镜,其中该规格例如变焦比等。如上所述,在多个变焦透镜中,通用透镜组和透镜组分越多,例如成本、生产力等的优点越多,并且这是优选的。此外,即使当通过省去现有第二聚焦透镜的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组,将第二变焦透镜转变成第一变焦透镜时,也能具有上述相同的优点。
而且,更优选地,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包括多个透镜,并且满足下列条件表达式(1):
0.90<fan/fbn<1.10(1)
其中,fan表示在利用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多个变焦透镜中的一个任意变焦透镜中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n个透镜组的焦距,fbn表示在利用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多个变焦透镜中的除了所述任意变焦透镜的一个变焦透镜中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n个透镜组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1)用于定义利用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多个变焦透镜中的一个任意变焦透镜中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n个透镜组的焦距和除了所述任意变焦透镜的一个变焦透镜中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n个透镜组的焦距的合适范围。
在利用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多个变焦透镜中,超过条件表达式(1)上限或低于条件表达式(1)下限时,在每个透镜组中的透镜组件和用于保持该透镜组件的透镜筒内的透镜筒部分可能没有标准化。因此,其与本发明的目的背道而驰。
通过满足上述条件表达式(1),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使得将多个变焦透镜中透镜组件和/或透镜筒部分等标准化成为可能,而且还可以实现组件标准化并降低成本。此外,通过以0.95满足上述条件表达式(1)的下限和以1.05满足上述条件表达式(1)的上限,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能够充分利用上述的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中,理想的是利用通用变焦光学系统构成的相邻透镜元件之间的空间距离与在由利用通用变焦透镜系统构成的多个变焦透镜中的距离相同。
在多个变焦透镜中,如果透镜组件之间的空间距离相同,在用于保持该透镜组件的透镜筒内的透镜筒部分等能够被标准化。这能缩短开发时间并且减少开发人力。此外,大量生产相同的透镜筒组件使得进一步减少成本和稳定生产成为可能。
此外,为了使组件标准化并减少成本,理想的是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配备有至少一个非球面透镜。
由此,制造非球面透镜的分包商可得以统一,本发明的通用变焦系统使大批量生产的成本降低成为可能。此外,通常,通过在孔径光阑附近的透镜组中引入非球面透镜,能够很好地校正轴上的像差。
为了进一步标准化组件和减少成本,理想的是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配备有例如光学低通滤波器等的滤波器组和例如CCD等的图像拾取装置。
通过标准化例如滤波器等的光学元件,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能够减少成本。此外,当图像拾取器件附近的机械单元能够被原封不动地用在另一个产品系列的变焦透镜中时,还能够缩短另一产品系列的变焦透镜的开发周期。
同样,为了使组件标准化并减少成本,理想的是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配备有一个孔径光阑,并且满足下列条件表达式(2):
0.95<Sa/Sb<1.05       (2)
其中Sa表示在利用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多个变焦透镜中的一个任意变焦透镜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Sb表示在利用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多个变焦透镜中的除了该任意变焦透镜的一个变焦透镜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条件表达式(2)用于定义利用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多个变焦透镜中的一个任意变焦透镜中的孔径光阑最大直径和除了该任意变焦透镜的一个变焦透镜中的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的合适范围。
在利用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多个变焦透镜中,超过条件表达式(2)上限或低于条件表达式(2)下限时,孔径光阑的直径不同。,从而将具有通用的孔径光阑等的快门单元标准化是不可能的,因此与本发明的目的背道而驰。
通过满足上述条件表达式(2),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使得将快门单元等标准化成为可能,而且还可以实现进一步组件标准化并降低成本。
而且,在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中,为了实现进一步组件标准化并降低成本,理想的是在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中的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组配备有至少一个非球面透镜。
如上所述,通过标准化非球面透镜,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使实现进一步降低成本成为可能。而且,通过在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中的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组中引入非球面透镜,能够很好地校正离轴像差的波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如下所述的是更优选的,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构成为第一变焦透镜,并且利用该第一变焦透镜构成第二变焦透镜。
首先,第一变焦透镜,从物侧起依次包括,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三透镜组。当将焦距从焦距最短的广角端态变化至焦距最长的远摄端态时,组成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以被移动,使得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加,组成第三透镜组以调整聚焦。
第一变焦透镜中的第一透镜组,从物侧起依次包括,具有面向物侧凸面的负弯月形透镜、双凹负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侧凸面的正透镜。
第二透镜组,从物侧起依次包括,孔径光阑、具有至少一个表面为非球面且具有一个面向物侧凸面的正透镜、和由具有面向物侧凸面的正透镜和具有面向象侧凹面的负透镜构成的胶合透镜。
第三透镜组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表面为非球面且具有一个面向象侧凸面的正透镜。
第二变焦透镜,从物侧起依次包括,具有正折射能力的正透镜组、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三透镜组。当将焦距从广角端态变化至远摄端态时,组成正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以被移动,使得正透镜组和第一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少,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加,组成第三透镜组以调整聚焦。
第二透镜组中的正透镜组包括一个胶合透镜,该胶合透镜,从物侧起依次,由具有面向物侧凸面的负弯月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侧凸面的正透镜组成。
第一透镜组,从物侧起依次包括,具有面向物侧凸面的负弯月透镜和双凹负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侧凸面的正透镜。
第二透镜组,从物侧起依次包括,孔径光阑、具有至少一个表面为非球面且具有一个面向物侧凸面的正透镜和由具有面向物侧凸面的正透镜和具有面向象侧凹面的负透镜构成的胶合透镜。
第三透镜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表面为非球面且具有一个面向物侧凸面的正透镜。
如上所述,通过将第一变焦透镜作为整体在第二变焦透镜中当做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可获得两种类型的变焦透镜。
这里,将描述在第一变焦透镜和第二变焦透镜中的各个透镜组的作用。
第一变焦透镜中的第一透镜组起校正由变焦造成的像面中的偏移的作用。
第一变焦透镜中的第二透镜组起放大主题(subject)图像的作用,并且当从广角端态变焦至远摄端态时,通过改变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起到增加放大率和改变焦距的作用。
第一变焦透镜中的第三透镜组调整由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形成的主题图像上的聚焦并且控制出瞳的位置。
第二变焦透镜中的正透镜组起会聚光通量的作用。正透镜组,在广角端态下,尽可能靠近像面定位,以便离轴光通量远离光轴经过,因此可使正透镜组的透镜直径很小。在远摄端态下,通过将正透镜组向物侧移动,以使正透镜组和第一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加,正透镜组增强会聚作用并且缩短透镜系统的总长度。
第二变焦透镜中的第一透镜组起放大由正透镜组形成的主题(subject)图像的作用,并且当从广角端态变焦至远摄端态时,通过增加第一透镜组和正透镜组之间的距离,第一透镜组起到增加放大率和改变焦距的作用。
第二变焦透镜中的第二透镜组起会聚由第一透镜组发散的光通量的作用。为了获得较高的性能,优选地第一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组。
第二变焦透镜中的第三透镜组调整由正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形成的主题图像上的聚焦并且控制出瞳的位置。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能够获得多个变焦透镜。
通常,在例如CCD等的固态图像拾取器件中,为了提高光敏度的效率,将微透镜阵列布置在光接收器件的正前方。为此,用于照相机中的第一变焦透镜和第二变焦透镜必须使出瞳的位置远离光接收器件的表面。
在将稍后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个优选实施方案的变焦光学系统中,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中分别布置一个非球面透镜。在第二透镜组中的非球面透镜的布置能够很好地校正轴上的像差。而在第三透镜组中的非球面透镜的布置能够很好地校正离轴的像差。
在将稍后描述的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各个优选实施方案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包括三个或四个可移动变焦透镜组,但其也可能通过在各个透镜组中间放置另一新加透镜组或使另一新加透镜组毗邻象侧或变焦透镜的物侧来增加一新透镜组。
在利用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为了避免手颤抖和/或易于在具有高变焦比的变焦透镜中出现的任何振动引起的图像模糊造成的图像故障,检测透镜系统的振动的振动检测系统和传动机构可与透镜系统组合,组成透镜系统或其一部分的透镜组中的整个一个透镜组,以使其偏心作为移位透镜组。由此,通过用传动机构启动移位透镜组并移位图像,能够校正图像模糊,以便校正由振动检测系统检测的透镜系统振动引起的图像模糊,即像面位置上的波动。还可能使利用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作为所述振动减少光学系统。
此外,在具有部分共用变焦轨迹的构型中,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还可能与具有不同像高的图像拾取器件等一起工作。
下面根据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个优选实施方案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和利用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多个变焦透镜(变焦透镜A和B)。
图1A和1B分别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各个优选实施方案,利用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变焦透镜A和B的折射能力分布和当焦距状态从广角端态(W)变化到远摄端态(T)时,每个透镜组的移动轨迹的图。根据各个优选实施方案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是变焦透镜A本身,因此下面其构型将作为变焦透镜A描述。
如图1A和1B所示,变焦透镜A,即根据本发明各个优选实施方案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从物侧起依次包括,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三透镜组G3和由例如低通滤波器、红外截止滤波器等组成的滤波器组FL。当从广角端态变焦到远摄端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改变,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少,并且第三透镜组G3调整聚焦。
根据本发明各个优选实施方案利用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B,从物侧起依次包括,具有正折射能力的正透镜组G、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三透镜组G3和由例如低通滤波器、红外截止滤波器等组成的滤波器组FL。当从广角端态变焦到远摄端态时,正透镜组G和第一透镜组G1之间的距离与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改变,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距离减少,并且第三透镜组G3调整聚焦。
在这种构型中,组成变焦透镜A中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各个透镜组的移动轨迹,即变焦透镜A在从广角端态变焦到远摄端态上的全部轨迹与组成变焦透镜B中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各个透镜组在从广角端态变焦到远摄端态上的移动轨迹不同。
(第一实施例)
图2和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一实施例的利用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A和B的结构图。
在图2示出的变焦透镜A中,第一透镜组G1,从物侧起依次包括,具有面向物侧凸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1、双凹负透镜L12和具有面向物侧凸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13。
第二透镜组G2,从物侧起依次包括,孔径光阑S1、双凸正透镜L21、由双凸正透镜L22和双凹负透镜L23构成的负胶合透镜以及光阑S2。
第三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元件L31组成。
滤波器组FL包括低通滤波器、红外截止滤波器等。
像面I形成在图像拾取器件(未示出)上,该图像拾取器件由例如CCD、CMOS等组成(该图像拾取器件在下列实施例中是相同的)。
当从广角端态变焦到远摄端态时,在具有组成第二透镜组G2的每个透镜的主体中移动孔径光阑S1和光阑S2。
在图3的变焦透镜B中,正透镜组G包括一个正胶合透镜,该正胶合透镜从物侧起依次,由具有面向物侧凸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和具有面向物侧凸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2组成。
除了正透镜组G以外,每个透镜组、滤波器组FL、像面I和图像拾取器件都具有与变焦透镜A即通用变焦系统相同的构型,因此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将省去重复的说明。
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一实施例利用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A和B的规格的不同尺寸由下面的表1和2示出。在每个表中,分别地,f表示焦距,FNO表示f数,2ω表示视角,Bf表示后焦距。在每个表中,广角端态用“W”表示,中等焦距态用“M”表示,远摄端态用“T”表示。在[透镜数据]中,最左侧的列是从物侧起沿光束前进方向次序的表面序号,第二列“r”是各个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第三列“d”是透镜表面之间的距离,第四列“n”和第五列“υ”分别是相对于d线(λ=587.6nm)的折射率和阿贝数。曲率半径0.0000表示为平面,且不考虑空气的折射率,1.0000。
在每个变焦透镜中,非球面表面用下面的表达式表示:
S(y)=(y2/R)/{1+(1-κ×y2/R2)1/2}
+C4×y4+C6×y6+C8×y8+C10×y10
这里,分别地,y表示垂直于光轴的高度,沿光轴从每个非球面表面的顶点的切线表面到在高度y处每个非球面表面上的位置的距离用S(y)表示(垂度量(sag amount)),近轴曲率半径,即参考球体的曲率半径用R表示,圆锥常数用κ表示,第n阶非球面系数用Cn
在每个实施例中,第二阶非球面系数C2是0,因此将省去其描述。而且近轴曲率半径R等于参考球体的曲率半径r。此外,在每个变焦透镜中的非球面表面在[透镜数据]中用附在表面序号左侧的“*”表示。
虽然例如焦距的长度单位、曲率半径、表面之间的距离和以各种值描述的下列所有规格其它数据通常用“mm”表示,但数据的单位并不仅限制到“mm”,因为即使光学系统被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其也能够提供相同的性能。
上述表达式与稍后描述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二实施例中表达式相同。
表1
[变焦透镜A的规格]
  W   M   T
  f=5.85FNO=2.772ω=68.72°   7.913.2148.24°   16.655.1023.15°
[变焦透镜A的透镜数据]
r d n υ
  123456   71.920510.8299-83.39579.723810.972070.2969   1.952.000.900.982.39(d6)   1.834001.620411.75519   37.1660.2927.51
  7   0.0000   0.40   (孔径光阑S1)
  *89101112   20.0828-14.87545.8436-25.00453.8920   3.000.102.501.501.14   1.606021.720001.75519   57.4446.0227.51
  13   0.0000   (d13)   (光阑S2)
  14*1516171819   100.0000-8.65010.00000.00000.00000.0000   2.50(d15)2.300.330.60(Bf)   1.589131.544371.51633   61.2570.5164.14
[变焦透镜A的非球面数据]
表面数8
R=20.0828
κ=-5.1687
C4=-4.6911×10-5
C6=-1.8646×10-6
C8=+6.1417×10-8
C10=-6.2733×10-10
表面数15
R=-8.6501
κ=+2.0692
C4=+1.0096×10-3
C6=-8.0882×10-6
C8=+1.5737×10-7
C10=+6.9232×10-9
[变焦透镜A的可变距离数据]
  W   M   T
  fd6d13d15Bf   5.850016.26644.56821.00000.9999   7.906011.21387.15681.00000.9905   16.65003.665918.16861.00000.9901
表2
[变焦透镜B的规格]
W M T
  f=5.95FNO=2.532ω=62.75°   17.003.7922.23°   29.554.7212.94°
[变焦透镜B的透镜数据]
r d n υ
  123456789   48.150333.9292148.421471.920510.8299-83.39579.723810.972070.2969   1.202.68(d3)1.952.000.900.982.39(d9)   1.8466601.7549981.8340001.6204111.755199   23.7852.3237.1660.2927.51
  10   0.0000   0.40   (孔径光阑S1)
  *1112131415   20.0828-14.87545.8436-25.00453.8920   3.000.102.501.501.14   1.6060201.7200011.755199   57.4446.0227.51
  16   0.0000   (d16)   (光阑S2)
  17*18192021   100.0000-8.65010.00000.00000.0000   2.50(d18)2.300.330.60   1.5891301.5443701.516330   61.2570.5164.14
22       0.0000       (Bf)
[变焦透镜B的非球面数据]
表面数11
R=20.0828
κ=-5.1687
C4=-4.6911×10-5
C6=-1.8646×10-6
C8=+6.1417×10-8
C10=-6.2733×10-10
表面数18
R=-8.6501
κ=+2.0692
C4=+1.0096×10-3
C6=-8.0882×10-6
C8=+1.5737×10-7
C10=+6.9232×10-9
[变焦透镜B的可变距离数据]
  W   M   T
  fd3d9d16d18Bf   5.95002.150018.40083.16571.00000.9900   17.000019.36964.451610.55631.00000.9901   29.550031.40000.631815.93871.00000.9901
表3
[变焦透镜A的条件表达式的值]
fa1=-13.917
fa2=11.963
fa33=13.630
fb1=-13.917
fb2=11.963
fb3=13.630
Sa=5.40
Sb=5.40
(1)fa1/fb1=1.00
   fa2/fb2=1.00
   fa3/fb3=1.00
(2)Sa/Sb=1.00
图4、5和6图示地显示出利用根据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一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A相对于d线(λ=587.6nm),分别在广角端态(f=5.85mm)、中等焦距态(f=7.90mm)和远摄端态(f=16.65mm)下,当系统聚焦于无限远时的各种像差。
图7、8和9图示地显示出利用根据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一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B相对于d线(λ=587.6nm),分别在广角端态(f=5.95mm)、中等焦距态(f=17.00mm)和远摄端态(f=29.55mm)下,当系统聚焦于无限远时的各种像差。
在显示各种像差的各个图表中,分别地,FNO表示f数,Y表示像高,A表示对应于每个像高的半视角。分别地,在显示球面像差的图中,f数的值对应于最大孔径,在显示像散和畸变的图中,示出像高的最大值,在显示彗差的图中,示出每个半视角的值。
此外,在显示球面像差的图中,分别地,实线表示球面像差,虚线表示正弦条件。在显示像散的图中,分别地,实线表示径向像面,虚线表示经向像面。
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一实施例的参考符号与显示下面描述的实施例的各种像差的图中的参考符号相同。
从各个图中明显看出,作为良好校正在从广角端态到远摄端态中的每个焦距态的各种像差的结果,利用根据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一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A和B显示出极好的光学性能。
图10和11显示利用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二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A和B的透镜结构图。
在图10显示的变焦透镜A中,第一透镜组G1,从物侧起依次包括,具有面向物侧凸面的负弯月透镜L11、双凹负透镜L12和双凸正透镜L13。
第二透镜组G2,从物侧起依次包括,孔径光阑S1、双凸正透镜L21、由双凸正透镜L22和双凹负透镜L23构成的负胶合透镜以及光阑S2。
第三透镜组G3由具有面向象侧凸面的单个正弯月透镜元件L31组成。
滤波器组FL包括例如低通滤波器、红外截止滤波器等的滤波器。
当从广角端态变焦到远摄端态时,在具有组成第二透镜组G2的每个透镜的主体中移动孔径光阑S1和光阑S2。
在图11显示的变焦透镜B中,正透镜组G包括一个正胶合透镜,该正胶合透镜,从物侧起依次,由具有面向物侧凸面的负弯月形透镜L1、和具有面向物侧凸面的正弯月形透镜L2组成。
除了正透镜组G以外,每个透镜组、滤波器组FL、像面I和图像拾取器件都具有与变焦透镜A即通用变焦系统相同的构型,因此将省去其说明。
利用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二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A和B的规格的各种值在下面的表4和5中示出。
表4
[变焦透镜A的规格]
  W   M   T
  f=5.85FNO=2.722ω=65.86°   7.513.0951.08°   16.505.0523.49°
[变焦透镜A的透镜数据]
  r   d   n   υ
  123456   51.54159.1437-34.785812.992214.2095-65.2003   1.592.001.091.002.50(d6)   1.834001.804001.80518   37.1646.5725.42
  7   0.0000   0.40   (孔径光阑S1)
  *89101112   11.1099-18.53977.2938-9.15144.0867   3.000.102.501.501.14   1.589131.743991.72150   61.2544.7929.23
  13   0.0000   (d13)   (光阑S2)
  14*15   900.2833-8.8221   2.50(d15)   1.58913   61.25
  16171819   0.00000.00000.00000.0000   2.300.330.60(Bf)   1.544371.51633   70.5164.14
[变焦透镜A的非球面数据]
表面数8
R=11.1099
κ=-0.6716
C4=-4.7220×10-5
C6=-5.3446×10-6
C8=+3.4442×10-7
C10=-7.9591×10-9
表面数15
R=-8.8221
κ=+0.0000
C4=-7.4874×10-4
C6=+1.8052×10-5
C8=-9.0479×10-7
C10=+1.8043×10-8
[变焦透镜A的可变距离数据]
  W   M   T
  fd6d13d15Bf   5.849614.54604.63060.60001.1673   7.511510.60636.76340.60001.0641   16.49862.814817.62890.60000.9008
表5
[变焦透镜B的规格]
  W   M   T
  f=5.99FNO=2.462ω=62.88°   9.012.9042.03°   29.504.3913.05°
[变焦透镜B的透镜数据]
  r   d   n   υ
  123456789   32.888224.563865.720251.54159.1437-34.785812.992214.2095-65.2003   1.202.30(d3)1.592.001.091.002.50(d9)   1.846661.755001.834001.804001.80518   23.7852.3237.1646.5725.42
  10   0.0000   0.40   (孔径光阑S1)
  *1112131415   11.1099-18.53977.2938-9.15144.0867   3.000.102.501.501.14   1.589131.744001.72151   61.2544.7929.23
  16   0.0000   (d16)   (光阑S2)
  17*1819202122   900.2833-8.82210.00000.00000.00000.0000   2.50(d18)2.300.330.60(Bf)   1.589131.544371.51633   61.2570.5164.14
[变焦透镜B的非球面数据]
表面数11
R=11.1099
κ=-0.6716
C4=-4.7220×10-5
C6=-5.3446×10-6
C8=+3.4442×10-7
C10=-7.9591×10-9
表面数18
R=-8.8221
κ=+0.0000
C4=-7.4874×10-4
C6=+1.8052×10-5
C8=-9.0479×10-7
C10=+1.8043×10-8
[变焦透镜B的可变距离数据]
  W   M   T
  fd3d9d16d18Bf   5.98952.150016.40403.06140.60001.2931   9.00936.908910.09905.68320.60001.0534   29.496531.40000.100014.11560.60001.1148
表6
[变焦透镜A的条件表达式的值]
fa1=-12.855
fa2=11.468
fa3=14.845
fb1=-12.855
fb2=11.408
fb3=14.845
Sa=5.68
Sb=5.68
(1)fa1/fb1=1.00
   fa2/fb2=1.00
   fa3/fb3=1.00
(2)Sa/Sb=1.00
图12、13和14图示地显示出利用根据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二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A相对于d线(λ=587.6nm),分别在广角端态(f=5.85mm)、中等焦距态(f=7.51mm)和远摄端态(f=16.50mm)下,当系统聚焦于无限远时的各种像差。
图15、16和17图示地显示出利用根据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二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B相对于d线(λ=587.6nm),分别在广角端态(f=5.99mm)、中等焦距态(f=9.01mm)和远摄端态(f=29.50mm)下,当系统聚焦于无限远时的各种像差。
从各个图中明显看出,作为良好校正在从广角端态到远摄端态中的每个焦距态的各种像差的结果,利用根据优选实施方案的第二实施例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A和B显示出极好的光学性能。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原封不动地作为一个透镜组件嵌入在变焦透镜A和B中,但本发明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并不局限于此,通过稍微修改光学系统中透镜元件之间的空间距离或其曲率半径,修改的相同也能够嵌入到另一变焦透镜中。
根据实施方案的各个实施例,配备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可几乎通用地使用在多个变焦透镜中,并且能够抑制像差波动和变焦时的像面的位置偏移。最后,在多个变焦透镜中,通过使透镜组的透镜组件或透镜筒内的透镜筒部分标准化,能够同时开发透镜组件等,从而能够缩短开发周期。
关于生产,组件的检验过程可以在单一地点执行,以便事先避免例如混入相似组件的麻烦。并且,在组装过程等中,通过大规模地组装相似组件,工人的技术得到提高,由此能够保证组装的稳定性。关于成本,大量生产的相同组件能够大量削减成本。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现有通用组件,可使开发具有不同规格的多个产品成为可能,同时减少开发人力和生产设备的增长。
能力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地想到其附加优点和变型。因此,本发明的较宽的方面并不限制到这里示出和描述的具体细节和典型器件。因此,在不脱离总发明概念的精神或范围下,可进行各种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附上的权利要求和其等价物限定。

Claims (17)

1.一种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其作为一个组件,几乎通用于多个变焦透镜中,其中当利用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多个变焦透镜从广角端态变焦到远摄端态时,对于每个变焦透镜,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移动轨迹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其被用在:
仅包括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一变焦透镜中;和
包括至少一个透镜组和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二变焦透镜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其中
在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中最靠近物侧的一个透镜组具有负折射能力,
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被用在:
仅包括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一变焦透镜中;和
包括一个位于最靠近物侧、具有正折射能力的透镜组和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二变焦透镜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从物侧起依次包括:
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一透镜组;
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二透镜组;和
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三透镜组,
其中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被用在
仅包括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一变焦透镜中,和
包括一个位于最靠近物侧、具有正折射能力的透镜组和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二变焦透镜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还包括:
多个透镜组,且
满足下列条件表达式:
0.90<fan/fbn<1.10
其中fan表示在多个利用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任意一个变焦透镜中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n级透镜组的焦距(n为一整数),fbn表示在多个利用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除了所述任意变焦透镜以外,其它变焦透镜中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n级透镜组的焦距(n为一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其中
组成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相邻透镜元件之间的空间距离与多个利用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的空间距离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还包括:
多个透镜组,且
满足下列条件表达式:
0.90<fan/fbn<1.10
其中fan表示在多个利用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任意一个变焦透镜中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n级透镜组的焦距(n为一整数),fbn表示在多个利用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除了所述任意变焦透镜以外,其它变焦透镜中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n级透镜组的焦距(n为一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其中
组成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相邻透镜元件之间的空间距离与多个利用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的空间距离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其中包括至少一个非球面透镜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其中还包括滤波器组和图像拾取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还包括:
孔径光阑,且
满足下列条件表达式:
0.95<Sa/Sb<1.05
其中Sa表示在多个利用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任意一个变焦透镜中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Sb表示在多个利用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除了所述任意变焦透镜以外,其它变焦透镜中孔径光阑的最大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其中位于最靠近象侧的一个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透镜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其被用在:
包括至少一个透镜组和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一变焦透镜中,和
包括至少一个透镜组和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二变焦透镜中,所述第二变焦透镜不同于所述第一变焦透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还包括:
多个透镜组,且
满足下列条件表达式:
0.90<fan/fbn<1.10
其中fan表示在多个利用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任意一个变焦透镜中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n级透镜组的焦距(n为一整数),fbn表示在多个利用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除了所述任意变焦透镜以外,其它变焦透镜中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第n级透镜组的焦距(n为一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其中
组成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相邻透镜元件之间的空间距离与多个利用所述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组成的变焦透镜中的空间距离相同。
16.一种变焦光学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
17.一种透镜系统,其由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变焦光学系统的多个变焦透镜组成。
CN2005101135331A 2004-09-30 2005-09-30 通用变焦光学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580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89038 2004-09-30
JP2004-289038 2004-09-30
JP2004289038 2004-09-30
JP2005-273259 2005-09-21
JP2005273259A JP4967288B2 (ja) 2004-09-30 2005-09-21 共通ズーム光学系、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レンズシステム
JP2005273259 2005-09-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8085A true CN1758085A (zh) 2006-04-12
CN1758085B CN1758085B (zh) 2012-05-16

Family

ID=36098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1353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58085B (zh) 2004-09-30 2005-09-30 通用变焦光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53647B2 (zh)
JP (1) JP4967288B2 (zh)
CN (1) CN1758085B (zh)
TW (1) TW20061556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1109A (zh) * 2015-01-14 2017-08-29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复式摄像光学系统和具有该复式摄像光学系统的摄像装置
CN117687168A (zh) * 2024-02-01 2024-03-12 吉林省巨程智造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信号传输用非球面透镜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7734B2 (ja) * 2007-11-22 2013-08-07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これを搭載する光学機器および結像方法
US8054560B2 (en) 2010-03-30 2011-11-08 A-Optronics Technology Inc. Zoom lens
KR20130013514A (ko) 2011-07-28 2013-0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줌 렌즈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영 장치
KR101925056B1 (ko) 2011-09-02 2018-1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줌렌즈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영 장치
US10297432B2 (en) * 2012-04-02 2019-05-21 Dh Technologies Development Pt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quential windowed acquisition across a mass range using an ion trap
WO2016113921A1 (ja) 2015-01-14 2016-07-2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複数の撮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US10935783B1 (en) * 2019-09-17 2021-03-02 Aquabyte, Inc. Optical system for capturing digital images in an aquaculture environment in situ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30863A (en) * 1959-12-28 1962-04-24 Bausch & Lomb Zoom type of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for attachment to photographic objectives
JPS5753718A (en) * 1980-09-17 1982-03-30 Minolta Camera Co Ltd Zoom lens system
JPH03215807A (ja) * 1990-01-20 1991-09-20 Canon Inc 変倍範囲可変のズームレンズ
JP2822541B2 (ja) * 1990-02-19 1998-11-11 株式会社ニコン 複合型ズームレンズ
JPH07199067A (ja) 1993-12-28 1995-08-04 Nikon Corp 撮像サイズ変換光学系
JPH08101342A (ja) * 1994-10-01 1996-04-16 Ricoh Co Ltd 変倍域の選択可能なズーム光学系
JP3800847B2 (ja) * 1999-02-01 2006-07-2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フォト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影光学系の画面サイズ変換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JP4432002B2 (ja) * 1999-03-23 2010-03-17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フロントテレコンバーター
US6643072B2 (en) * 2000-07-10 2003-11-04 Olympu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picture taking apparatus having a zoom lens system
JP4096151B2 (ja) 2001-10-17 2008-06-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1109A (zh) * 2015-01-14 2017-08-29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复式摄像光学系统和具有该复式摄像光学系统的摄像装置
CN117687168A (zh) * 2024-02-01 2024-03-12 吉林省巨程智造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信号传输用非球面透镜装置
CN117687168B (zh) * 2024-02-01 2024-04-19 吉林省巨程智造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信号传输用非球面透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8085B (zh) 2012-05-16
US20060066958A1 (en) 2006-03-30
US7453647B2 (en) 2008-11-18
JP2006126806A (ja) 2006-05-18
TW200615568A (en) 2006-05-16
JP4967288B2 (ja)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7619C (zh) 变焦镜头和具有该变焦镜头的照相机
CN1243255C (zh) 投影透镜
CN1869760A (zh) 变焦透镜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306304C (zh) 成像透镜
CN101063745A (zh) 可变焦距透镜系统和成像装置
CN1157621C (zh) 调焦镜头与使用调焦镜头的拍摄装置
CN1758085A (zh) 通用变焦光学系统
CN1317580C (zh) 变焦镜头系统
CN1841117A (zh) 变焦透镜系统
CN1837886A (zh) 变焦透镜系统
CN1841116A (zh)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括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拾取设备
CN1825154A (zh) 变焦镜头和信息装置
CN1849545A (zh) 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装置、照相机和摄像机
CN1991433A (zh)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系统的摄像设备
CN101042466A (zh) 变焦透镜,使用该变焦透镜的成像装置以及拍摄装置和移动信息终端
CN101034202A (zh) 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装置和拍摄设备
CN1721905A (zh) 小型的大口径广角镜头及配备其的相机
CN1993642A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955782A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700050A (zh)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括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374544A (zh) 变焦镜头以及采用该变焦镜头的光学装置
CN1727936A (zh) 变焦透镜系统
CN1900754A (zh) 变焦透镜系统以及含有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295538C (zh) 变焦透镜、采用该变焦透镜的摄像机及数码照像机
CN1959460A (zh) 变焦镜头和具有变焦镜头的图像拾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