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6100A -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56100A CN1756100A CNA2005101199494A CN200510119949A CN1756100A CN 1756100 A CN1756100 A CN 1756100A CN A2005101199494 A CNA2005101199494 A CN A2005101199494A CN 200510119949 A CN200510119949 A CN 200510119949A CN 1756100 A CN1756100 A CN 17561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sound
- reflected wave
- music data
- transm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7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1218 Gallium arsen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86 memory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4/00—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everberation, Karaoke And Other Acoustic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在此公开的是用于传送声音或音乐数据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用于提供所述声音或音乐数据的数据提供源装置具有反射器,该反射器用于传送通过基于待传送的数据来调制所接收的无线电波而获得的反射波信号,用于接收所述声音或音乐数据的数据提供目标装置具有反射波读取器,其用于传送未调制载波并读取由未调制载波的调制产生的反射波信号,并且所述声音或音乐数据通过在数据提供源装置和数据提供目标装置之间传送反射波被传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彼此相对距离短的装置之间实现低功耗的通信操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无线电通信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执行从留存内容的便携式装置到管理内容的主机装置的无接触、低功耗和高速的数据传送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无线电通信方法,其通过使用反向散射通信来执行从留存内容的便携装置到管理内容的主机装置的无接触、低功耗和高速的数据传送,在反向散射通信中通过基于反射器侧上的传送数据来调制从反射波读取器侧传送的未调制载波而获得的反射波信号被传送,并且特别地涉及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无线电通信方法,其用于在可由音频再现装置再现的状态下传送在便携装置侧上所收集的声音或音乐内容的数据。
背景技术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包括于2004年8月27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4-247833所涉及的主题,这里,将其整个内容结合为参考。
随着信息技术近来的发展,便携式电话和便携式信息终端已日益变得更加精密复杂。例如,这些便携式装置通常具有这些功能,即获取或记录诸如静止图像、活动图像、音乐等的内容并再现这些被记录的内容。另外,内建于便携式音频再现装置的存储区的容量也正在增加。即,承载由用户独立收集的内容的风格已经确立。
另一方面,在便携式装置内收集的内容一般被封闭在便携式装置内。即,为了在诸如电视机、视频或音频播放器等的固定式再现装置上收听存储在便携式装置中的内容往往需要一个复杂的操作:把内容传送到诸如PC等的主机装置,然后把内容传送到诸如CD、DVD等的介质。尽管可通过托架连接的产品、或对接式产品、或诸如USB电缆的多股缆等已经作为便携式音频再现装置出现,然而安装空间受到限制,而且存在接触磨损和形状限制的问题。
人们的注意力已经转向将用户从有线连接解放出来的无线连接系统。例如,无线LAN使便携式终端的移动相对较为容易,因为在诸如办公室等的工作空间中可以省略大部分多股缆。此外,正在考虑引入一个个人局域网(PAN)来在围绕个人的多个电子装置之间创建一个小规模的无线网络并由此来执行信息通信。
例如,使用诸如2.4GHz频带和5GHz频带等不需要主管部门许可的频带的各种无线电通信系统被定义。无线网络的常规标准包括例如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HiperLAN/2(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2或非专利文献3),IEEE802.15.3和蓝牙通信。无线LAN近来显著地传播,一部分原因是无线LAN系统已经变得便宜,并且已经作为标准被结合到PC中。
然而,无线LAN最初是在假定无线LAN将被计算机使用的前提下被设计并开发的。因此,当无线LAN被并入移动式装置时,该装置的功耗成为问题。现在市场上的许多IEEE802.11b无线LAN卡在每次传送的时候耗费800mW或更高的功率,而在每次接收的时候耗费600mW或更高的功率。这样的功耗对电池驱动便携式装置是一个很沉重的负荷。
即使通过把无线LAN的操作限制为短距离有效来降低传送功率的时候,功耗也只能被减少到大约80%。特别地,从诸如数码相机等的图像输入装置到图像显示装置的传送,或者将由便携式电话、IC记录器、或其他便携式信息终端所收集的声音或音乐内容传送到音频再现装置是这样一种通信模式,其中来自便携式装置侧的传送占总通信的大部分。因为许多便携式装置是由电池驱动的,所以更加期待具有低功耗的无线电传送装置。
蓝牙通信中的功耗不如无线LAN系统中的负荷重,但是即使传送速度在最大时也只是很低的720kbps,这由于传送现今的高质量图像费时而不适合。特别地,把大容量的内容从便携式装置传送到主机装置要花很多时间。
此外,包括静止图像、活动图像、音乐、数据等各种媒体在内的内容可以从通过无线电连接的便携式装置侧被传送。因为这些媒体中每个媒体的数据编码方法互不相同,所以主机装置侧需要确定传送到那里的内容的媒体类型,并且根据确定结果启动适当的解码器来执行解码处理和内容再现。例如,工作能力受限的嵌入装置存在另一个问题,即在媒体类型确定和解码处理中的开销很多。
[非专利文献1]
国际标准ISO/IEC8802-11:1999(E)ANSI/IEEE标准802.11,1999年版,部分11:无线LAN媒体接入控制(MAC)和物理层(PHY)规范
[非专利文献2]
ETSI标准ETSI TS 101 761-1V 1.3.1宽带无线接入网络(BRAN):HIPERLAN类型2;数据链路控制(DLC)层;部分1:基础数据传送功能
[非专利文献3]
ETSI TS 101 761-2 V1.3.1宽带无线接入网络(BRAN);HIPERLAN类型2;数据链路控制(DLC)层;部分2: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
发明内容
希望提供极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极好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极好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其使在彼此距离相对短的装置之间实现低功耗的通信操作成为可能。
此外,希望提供极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极好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极好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其使得执行从保留内容的便携式装置到管理内容的主机装置的无接触、低功耗、和高速的数据传送成为可能。
此外,希望提供极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极好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极好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其使得在通过音频再现装置可再现的状态下、在便携式装置侧来传送所收集的音频或音乐内容的数据成为可能。
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传送声音或音乐数据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用于提供声音或音乐数据的数据提供源装置具有一个反射器,其用于发射通过基于将要被发射的数据来调制所接收的无线电波而获得的反射波信号;用于接收声音或音乐数据的数据提供目标装置具有一个反射波读取器,其用于传送未调制载波并读取由未调制载波的调制引起的反射波信号;并且声音或音乐数据通过在数据提供源装置和数据提供目标装置之间传送反射波而被传送。
这种情况下的″系统″指的是多个设备(或用于实现特定功能的功能模块)的逻辑组,并且每个设备或功能模块是否存在于单个外壳中不是特别关心的问题。
数据提供源装置是一个收集声音或音乐内容的便携式装置,比如说便携式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便携音频再现装置或IC记录器。该数据提供源装置包括:用于捕获外部声音或音乐数据并存储所述声音或音乐数据的装置;用于再现所存储的声音或音乐数据的装置;和使用反射器把所存储的声音或音乐数据作为反射波信号来传送的装置。
数据提供目标装置是诸如PC、固定型音频再现装置等的固定型主机装置,其存储声音或音乐内容,并解码和再现数据。所述数据提供目标装置包括用于解码和再现作为反射波信号从数据提供源装置接收的声音或音乐数据的装置。因此,数据提供目标装置可以再现并输出音频信号。在作为数据提供源的便携式装置上再现音频的情况和在反射波传送音频数据到作为数据提供目标的固定式音频再现装置之后再现音频的情况之间,用户的操作感觉是相同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意图在以下通信模式中实现无接触、低功耗、和高速的数据传送,在所述通信模式中从数据提供源装置的传送占限制成彼此距离相对短的装置之间的通信的大部分。基于RFID中使用的反向散射系统利用反射波的无线电传送被执行。RFID系统自身在本领域中作为只适用于距离相对短的情况下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例子是普遍已知的。
作为数据提供源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基于反射波通信方法将反射器用作无线电传送模块而不是常规的无线LAN模块。作为数据提供目标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将反射波读取器用作无线传送模块而不是无线LAN模块,其中所述反射波读取器用于传送未调制载波并从反射器读取已调制的反射信号。
反射器包括天线、天线开关和天线负载。在接收由位序列组成的传送数据时,该反射器根据数据的位图像来接通/断开连接到天线的天线开关。例如,当数据是1时,天线开关被接通,并且当数据是0时,该天线开关被断开。
当天线开关被接通时,天线被天线负载端接,而当天线开关被断开时,天线开路。这些操作用来在天线开关接通时端接来自于数据提供目标装置的未调制载波,而在天线开关断开时反射该未调制载波。即,传送数据基本上作为通过反向散射方法来自于传输目标的无线电波的反射波被传送,所述反射波通过伴随天线开关的接通/断开操作的天线负载阻抗的变化来产生。从而,通过检测被传送的无线电波的反射,数据提供目标装置可以读取传送数据。
基于天线负载阻抗的接通/断开操作的反射波调制相当于ASK(幅移键控)调制并且具有相对低的比特率。当然,除了ASK调制之外,PSK或FSK的调制方法也可以甚至应用于反向散射通信方法。例如,通过提供多个具有相互不同的相位的反射路径并根据传送数据来切换反射路径,有可能实现诸如BPSK、QPSK、8PSK调制等的具有较高比特率的相位调制方法。
在数据提供源装置侧的反射器不仅可以执行到反射波读取器的反向散射上行链路传送,而且可以包括带通滤波器和ASK检测单元,以用于执行通过下行链路传送从反射波读取器传送的ASK调制波信号的接收处理。虽然在从传输目标接收ASK调制的交付确认信号时使用了两个块,但是这两个块在没有传送交付确认的单向传送中是不需要的。除了ASK调制之外,PSK或FSK的调制方法也可以甚至被应用于RFID反向散射通信方法。
用来在反射器侧上调制所接收的无线电波的反射波的天线开关通常由砷化镓IC形成,其耗费几十μW或更低的功率。从而,上述的通信方法有可能实现无接触、超低功耗、和高速的无线电音频传送。为了从反射波读取侧接收ASK调制信号,带通滤波器被用来传递频率在预定频带中的信号和减弱其它频带中的信号。交付确认中所必需的ASK检测单元的功耗是30mW或更少。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在交付确认方法的情况下,使得能够用10mW或更低的平均功率,并在单向传送的情况下用几十μW的平均功率实现音频数据传送。这表示其性能与普通无线LAN的平均功耗相比较有极大的差别。
数据提供目标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接收遥控器信号的装置,并且可以根据该遥控器信号在数据提供目标装置和数据提供源装置之间执行反射波传送。
在这种情况下,响应于所接收的用以再现声音或音乐数据的遥控器信号,数据提供目标装置通过反射波传送从数据提供源装置获得相应的声音或音乐数据,并且再现和输出所述声音或音乐数据。响应于所接收的用以停止再现声音或音乐数据的遥控器信号,数据提供目标装置结束相应的声音或音乐数据的反射波传送,并且停止再现声音或音乐数据。尽管将要被再现的音频内容被存储在作为数据提供源装置而不是作为执行音频再现的数据提供目标装置的便携式装置中,然而用户的操作感觉与当用户直接通过遥控器操作数据提供目标装置的时候是相同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传送由不同编码和解码方法所产生的多种数据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用于提供数据的数据提供源装置具有反射器,其用于传送通过基于传送数据调制所接收的无线电波而获得的反射波信号;用于接收该数据的数据提供目标装置具有反射波读取器,其用于传送未调制的载波并读取由未调制载波的调制引起反射波信号;并且所述数据提供源装置在数据分组的标题部分中描述关于用于传送数据的编码和解码的方法的信息,然后数据提供目标装置开始解码处理,该解码处理对应于在所接收数据分组的标题部分中描述的编码和解码方法。
包括诸如静止图像、活动图像、音乐、数据等的不同媒体在内的内容可以从通过无线电连接的便携式装置侧被传送。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数据提供目标装置可以基于所接收数据的标题部分中的描述来确定解码方法并启动所期望的解码器。
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有可能无须等候在通信协议高层中处理数据分组就可以开始解码该分组的数据部分。因此,工作能力受限的嵌入装置能够降低涉及媒体类型确定和解码处理的开销。
例如,当固定式音频再现装置把所接收的数据识别为音频数据时,该音频再现装置可以直接把音频数据馈入解码器来解码数据、执行放大、并输出音频。当接收诸如图像等的可能不被解码的内容时,音频再现装置丢弃所接收的数据而不将处理传递到高层。
根据本发明,有可能提供极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极好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极好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其能够执行从留存内容的便携式装置到管理内容的主机装置的无接触、低功耗、和高速的数据传送。
根据本发明,有可能提供极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极好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极好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其能够使用反向散射通信来执行从留存内容的便携式装置到管理内容的主机装置的无接触、低功耗、和高速的数据传送,在所述反向散射通信中,通过基于在反射器侧上的传送数据调制从反射波读取器侧传送的未调制载波而获得的反射波信号被传送。
根据本发明,有可能提供极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极好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极好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其能够使用反射波传送在音频再现装置可再现的状态下传送在便携式装置侧所收集的声音或音乐内容的数据。
本发明的其它和进一步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从基于下述的本发明附图和实施例的更详细的说明中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波传送系统的配置实例;
图2是一个示意图,表示一个采用TDD(时分双工)方法的反射波传送系统的操作实例;
图3是一个示意图,说明了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波通信方法的音频再现系统的使用实例;
图4是一个示意图,说明了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波通信方法的音频再现系统的使用实例;
图5是一个示意图,示出了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的内部配置;
图6是一个示意图,示出了能够接收、解码、再现和输出不同媒体类型的内容的内容接收和再现装置的配置实例;
图7示出了一个音频再现装置的内部配置;
图8是一个示意图,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波传送中所使用的数据帧的格式实例;
图9是一个系统总体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该系统包括具有反射器的音频再现装置,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和发出红外命令的遥控器;
图10是一个反射波通信控制处理的程序流程图;
图11是一个数据再现处理的程序流程图;
图12是一个遥控器控制处理的程序流程图;
图13是一个程序流程图,该程序用于在具有反射器的音频再现装置上执行遥控器命令处理;
图14是一个程序流程图,该程序用于在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上执行遥控器命令处理;和
图15是一个表示操作顺序的示意图,其中,响应于遥控器命令,存储在音频再现装置中的音频数据被系统中的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接收并再现,该系统包括具有反射器的音频再现装置、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和发出红外线命令的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旨在在如下通信模式中通过无接触、低功耗、和高速的通信操作来传送诸如声音和音乐内容等的大容量数据,在所述通信模式中,从数据提供源装置的传送占限制成其间距离相对短的装置之间的通信的大部分。基于RFID中使用的反向散射系统来使用反射波的无线电传送被执行。
RFID系统自身在本领域中作为只适用于局部地区情况下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例子是普遍已知的。用于在标签和读/写器之间通信的方法包括电磁耦合方法、电磁感应方法、无线电波通信方法等等。在这些方法中,本发明涉及使用被称为ISM频带(工业、科学和医学频带)的2.4GHz频带中的微波的无线电波通信方法。
使用反射波传送方法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用于通过调制的反射波来传送数据的反射器,和用于从来自于反射器的反射波读取数据的反射波读取器。在传送数据时,反射波读取器传送未调制载波。反射器通过使用诸如接通/断开天线端子的负载阻抗操作,以对应于传送数据的方式来调制未调制载波,并由此传送数据。然后,反射波读取器侧接收反射波,并执行解调和解码处理来获得传送数据。
例如,反射器包括:用于反射入射的连续无线电波的天线;用于产生传送数据的电路;和用于以对应于传送数据的方式来改变天线阻抗的阻抗改变电路(例如参见日本待审专利平01-182782)。
图1示出了一个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波传送系统的配置实例。
图中所示的反射波通信系统包括反射波读取器150和连接到反射波读取器150的主机装置160,以及反射器100和连接到反射器100的终端装置110。主机装置160的例子包括固定式家用电器,比如电视机、显示器、打印机、PC、VTR、DVD播放器、音频播放器等等。终端装置110的实例包括由电池驱动并从而希望尽可能降低功耗的移动式装置,比如数码相机、摄影机、便携式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便携式音频再现装置等等。在下面将要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音频播放器被采用为主机装置的一个例子。诸如便携式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便携式音频再现装置、IC记录器等等能够收集或记录以及存储音乐或声音的移动式装置被采用为终端装置的一个例子。
反射器100包括天线101、天线开关102、天线负载103、带通滤波器104、ASK检测单元105和通信控制单元106。在本实施例中,被称为ISM频带的2.4GHz频带被用作反射波频率。
当传输由终端装置110收集的音频数据时,反射器100中的通信控制单元106经由终端接口单元107从终端装置110接收音频数据,并根据数据的比特位图像接通/断开连接到天线101的天线开关102。例如,天线开关102在数据为1的时候被接通,而天线开关102在数据为0的时候被断开。
如图所示,当天线开关102被接通时,天线101被50Ω的天线负载103端接,而当天线开关102被断开时,天线101开路。这些操作用来在天线开关102被接通的时候端接来自于传输目标(迟些将被描述)的无线电波,而在天线开关102被断开的时候反射无线电波。因此,在传输目标处,音频数据可以通过基于被传送的无线电波来检测是否存在反射波而被读取。即,音频数据基本上作为来自于传输目标的无线电波的反射波被传送,反射波通过伴随天线开关102的接通/断开操作的天线负载阻抗的改变而产生。
来自于反射器100的反射波信号相当于ASK调制波并具有相对低的比特率。当然,除了ASK调制之外,PSK或FSK调制方法甚至也可被应用于反向散射通信方法。例如,通过提供多个具有互相不同相位的反射路径并根据传送数据来切换反射路径,有可能实现诸如BPSK、QPSK、八相PSK调制等的具有更高比特率的相位调制方法。
天线开关102通常由砷化镓IC形成,其耗费几十μW或更低的功率。从而,上述的通信方法有可能实现无接触、超低功耗、和高速的无线电音频传送。
虽然在从作为传输目标的反射波读取器150接收ASK调制交付确认信号的时候使用了带通滤波器104和ASK检测单元105,但是这两个块在没有传送交付确认的单向传送中是不需要的。另一方面,当执行交付确认时,由通信控制装置106来对其执行控制。
带通滤波器(BPF)104被用来传递频率在2.4GHz频带中的信号并衰减其它频带中的信号。交付确认中所必需的ASK检测单元105的功耗是30mW或更低。
因此,图1中所示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可以在交付确认方法中用10mW或更低的平均功率,而在单向传送中用几十μW的平均功率来传送诸如音频数据等的数据。这表示与普通无线LAN的平均功率消费相比较在性能上有压倒性的差别。
因为来自于终端装置110的音频数据通过反射波被传送,所以必然要传送未调制载波来从主机装置160侧产生反射波。反射波读取器150包括2.4GHz频带天线151、循环器152、包括正交检测单元153和AGC放大器154的接收单元、包括混频器156和功率放大器157的传送单元、和频率合成器155。通信控制单元158控制传送单元和接收单元中的反射波通信操作,并经由主机接口单元159向主机装置160发送数据和命令,以及从主机装置160接收数据和命令。
通过从通信控制单元158向混频器156提供直流电压,未调制载波从传送单元被传送。被传送的未调制载波的频率通过由通信控制单元158控制的频率合成器的频率来确定。本实施例使用被称为ISM频带的2.4GHz频带。从混频器156输出的未调制载波被功率放大器157放大到一个预定水平,并然后经由循环器152从天线151被传送。
来自反射器100的通过调制未调制载波获得的已调制反射波信号具有与从反射波读取器150传送的未调制载波相同的频率。反射波信号被天线151接收,并经由循环器152被输入上述的接收单元。即,因为与传送中相同的本振频率被输入正交检测单元153,所以在反射器100中倍增的ASK调制波(或PSK调制波)表现为正交检测单元153的输出。然而,因为被接收信号的相位与本地信号不同,所以对应于相位差的调制信号表现为I轴信号和Q轴信号。
AGC放大器154把增益控制到一个最佳值。AGC放大器154的输出信号被发送到通信控制单元158。通信控制单元158解调来自于I轴信号和Q轴信号的数字数据。正确数据被主机装置160解码,然后作为音频从例如扬声器被输出。
当确认来自于终端装置110的数据交付时,通信控制单元158在所接收的分组数据是正确的时候,向混频器156传送肯定应答ACK(确认)作为数字数据,或在所接收的分组数据有错的时候,传送否定应答NACK(否认)作为数字数据,因此数字数据受到ASK调制。通过添加到图像数据分组的CRC(循环冗余校验)代码来确定数据是否正确。
图2表示采用TDD(时分双工)方法的反射波传送系统的操作实例。因为在本系统中使用了反射,所以反射波读取器150重复传送未调制载波并接收反射波的状态,以及通过来自反射波读取器150自身的调制波来传送数据的状态。反射器100重复在未调制载波上添加数据并将数据作为反射波返回的状态,和从反射波读取器150侧接收调制波的下一状态。
反射波传送系统是一个不对称的传送系统,其中,从反射器100到反射波读取器150的向上传送速度高于从反射波读取器150到反射器100的向下传送速度。因此如上所述,在从终端装置110(即反射器100)侧的传送占通信的大部分的通信模式中,提高传送效率并实现无接触、低功耗和高速的数据传送是可能的。
如上所述,在反射波传送系统中,例如用来通过改变天线负载阻抗而调制反射波的天线开关通常由砷化镓IC形成,其耗费几十μW或更低的功率。在交付确认方法中可以用10mW或更低的平均功率来执行数据传送,而在单向传送中可以用几十μW的平均功率来执行数据传送。这表示与普通无线局域网的平均功耗相比较在性能上具有极大的差别(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2003-291809的说明书)。从而,通过使用反射波传送,诸如便携式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便携式音频再现装置、IC记录器等的电池驱动的移动装置,可以降低传输诸如声音或音乐内容的数据的操作中的功耗,并从而极大地延长了终端装置110的电池寿命。
图3说明了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波通信方法的音频再现系统的使用实例。
参考数字200表示对应于主机装置的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200具有反射波读取器功能,用于根据反射波通信方法来接收并解调反射波信号,并具有音频再现功能,用于把所接收的信号解码和再现成音频数据。
参考数字202表示扬声器。扬声器202把由音频再现功能解码的音频再现信号输出为音频。
参考数字201表示对应于终端装置的音频传送装置。音频传送装置201在反射波通信方法中具有反射器功能,用于把手头存储的音频数据作为调制的反射波信号传送。音频传送装置201是便携式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便携音频再现装置、IC记录器等等。此外,音频传送装置201具有音频再现功能和音频记录和存储功能。
该图中所示的实例表示一个图像,其中,使音频传送装置201与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200相距几米(反射波通信方法中的通信范围),并且用户携带音频传送装置201时通过与上述类似的操作从扬声器202收听声音或音乐。例如,当用户给出在音频传送装置201上再现音频的指令时,指定的音频内容通过反射波被传送到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200,然后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200解调和解码反射波信号,执行音频再现处理,并从扬声器202输出音频。用户的操作感觉与用户通过与音频传送装置201连接的耳机收听音乐时的感觉相同。
图4说明了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波通信方法的音频再现系统的另一个使用实例。
参考数字300表示对应于主机装置的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300具有反射波读取器功能,用于根据反射波通信方法来接收和解调反射波信号;音频再现功能,用于把所接收的信号解码和再现成音频数据;以及红外线接收功能,用于接收红外线命令。
参考数字302表示扬声器。扬声器302把由音频再现功能解码的音频再现信号作为音频输出。
参考数字301表示对应于终端装置的音频传送装置。音频传送装置301在反射波通信方法中具有反射器功能,用于把手头存储的音频数据作为调制的反射波信号传送。音频传送装置301是便携式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便携音频再现装置、IC记录器等等。此外,音频传送装置301具有音频再现功能和音频记录和存储功能。
参考数字303表示红外遥控器。红外遥控器303具有把对应于用户的按键操作的操作命令作为红外信号来传送的功能。
在该图中所示的例子中,音频传送装置301被置于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300附近,并且与手持遥控器303的用户保持一段距离。图中所示的例子表示这样一幅图像,其中,用户用遥控器303执行操作,并且从扬声器收听声音或音乐。例如,当用户通过遥控器303给出音频再现指令时,指定的音频内容通过反射波从音频传送装置301被传送到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300,然后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300解调和解码反射波信号,执行音频再现处理,并从扬声器302输出音频。尽管所再现的音频内容被存储在音频传送装置301而不是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300中,然而用户的操作感觉相同于当用户通过遥控器来操作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300的时候的感觉。
图4所示的使用例子适合于在用户执行操作的位置超过反射波通信方法的通信范围之外,并且是一个可能采取红外通信的位置(例如5到6m)的时候。
图5示出了图3和图4中所示的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的内部配置。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是诸如PC和固定式音频再现装置的固定式主机装置,其存储声音和音乐内容并解码和再现数据。
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500在反射波通信方法中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功能。该功能通过天线501、循环器502、接收单元503、传送单元506、频率合成器509、通信控制装置510和主机接口单元511来实现。此外,接收单元503包括正交检测单元504和AGC放大器505。传送单元506包括混频器508和功率放大器507。
通过从通信控制装置510向混频器508提供直流电压,而从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500传送未调制载波。被传送的未调制载波的频率通过由通信控制装置510控制的频率合成器的频率来确定。本实施例使用被称为ISM频带的2.4GHz频带。从混频器508输出的未调制载波由功率放大器507放大到预定水平,并然后经由循环器502从天线501被传送到无线电传送线路。
图中未示出的反射器侧接收未调制载波,然后返回一个根据传送数据调制的反射波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来自反射器的反射波具有与从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500传送的未调制载波相同的频率。然而,本发明的主题不被限制于此;把反射波移动到另一个频率的方法也可以被应用。例如,已经转让给本申请人的日本专利申请2004-140580的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反射波通信系统,其中,接收频率f0在反射器侧被沿正向和反向之一移动一个预定的中心频率fs,然后反射波信号被返回。
来自反射器的反射波被天线501接收,然后经由循环器502被输入到接收单元503。因为与传送中相同的本振频率被输入到正交检测单元504,所以在反射器侧倍增的ASK调制波或QPSK调制波表现为正交检测单元504的输出。然而,因为被接收信号的相位与本地信号不同,所以对应于相位差的调制信号表现为I和Q。AGC放大器505把增益控制到一个最佳值。AGC放大器505的输出信号被发送到通信控制装置510。
通信控制装置510从两个信号I和Q解调数字数据。然后,被正确解调的数据经由主机接口单元511被传输到CPU512。
当确认从反射器传送的数据交付时,通信控制装置510在所接收的分组数据是正确的时候,向混频器508传送肯定应答ACK(确认)作为数字数据,或在所接收的分组数据有差错的时候,传送否定应答NACK(否认)作为数字数据,因此数字数据受到ASK调制。例如,由在反射器端上添加到音频数据分组的CRC(循环冗余校验)代码来确定数据正确与否。
因此在CPU 512从反射器接收音频数据之后,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500可以把音频数据暂时存储在主存储器513或非易失存储器装置(其为硬盘或闪速存储器,并且不限制于这种情况)514中,并且把数据传输到解码器515。这在音频数据通过文件传输从音频传送装置全部被传输的时候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当来自于音频传送装置的音频数据是流时,所接收的数据适当地被传输到解码器515。主存储器513和非易失存储器装置514不仅仅被用来留存音频数据,而且还被用来留存软件程序并且作为工作区。当从CPU 512接收音频数据时,解码器515解码音频数据的音频压缩数据,并由此把数据转换成PCM代码等等。D/A转换器516把来自解码器515的PCM代码等等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把模拟信号输出到放大器518。近来已经存在放大器518被包括在扬声器内的情况,从而放大器518并不一定要包含在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中。
红外线接收单元517接收一个从红外遥控器传送的红外信号,并把红外信号发送到CPU 512。这个单元被用来实现图4中所示的使用例子。例如,音频传送装置被置于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500的附近,并且与持有红外遥控器的用户保持一段距离。当用户通过遥控器给出音频再现指令时,指定音频内容通过反射波被传送到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500,然后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500解调和解码反射波信号,执行音频再现处理,并且从扬声器502输出音频。
如上所述,图5中所示的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500被配置成解码和再现从音频传送装置传送的音频数据,并且把音频数据作为音频输出。作为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500的修改,图6示出了一个内容接收和再现装置600的配置实例,该装置能够接收、解码、再现、和输出包括音频数据在内的各种媒体类型的内容。
内容接收和再现装置600和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500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内容接收和再现装置600不仅具有用于解码、再现和输出音频数据的音频再现功能,而且还具有对应于需要不同编码和解码方法的其它媒体类型的解码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用于再现和输出解码数据的媒体内容再现功能。
CPU 612检测所接收内容的媒体类型或编码以及解码方法,然后启动对应于将要被解码的所接收内容的解码器来解码、再现和输出该内容。
内容接收和再现装置600还包括一个媒体驱动器,用于装载诸如CD、DVD等的便携式介质并读取数据。内容接收和再现装置600可以检测所读取介质的编码和解码方法,然后启动一个对应的解码器来解码、再现和输出内容。
图7示出了图3和图4中所示的音频传送装置的内部配置。音频传送装置是收集声音或音乐内容的移动装置,比如便携式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便携式音频再现装置或IC记录器。
音频传送装置700在无线电反射波通信方法中具有反射器的功能。这个功能通过天线701、天线开关702、天线负载703、带通滤波器704、ASK检测单元705、通信控制单元706和终端接口单元707来实现。本实施例使用被称为ISM频带的2.4GHz频带作为频率。
当执行数据传输时,通信控制单元706经由终端接口单元707从CPU 708接收将要被传送的音频数据,并执行连接到天线701的天线开关702的接通/断开操作。这个操作用来在天线开关702被接通的时候,端接从反射波读取器传送的无线电波,和在天线开关702被断开的时候反射无线电波。比如,当将要被传送的数据位值为1时,天线开关702被接通,并且天线701由50Ω的天线负载703来端接。当将要被传送的数据的位值为0时,天线开关702被断开,然后天线701开路。
如上所述,将要被传送的数据基本上通过调制来自传输目标的无线电波的反射波来传送,反射波通过由于天线开关702的接通/断开操作引起的天线负载的阻抗变化来产生。这种反射波调制相当于ASK调制。然而,根据天线开关702的结构可能产生QPSK调制波。
天线开关702通常由砷化镓IC形成,其耗费几十μW或更低的功率。因此,具有超低功耗的音频数据传送能够被实现。通信速度基本上取决于天线开关702的接通/断开切换速度(即可用频带)。在2.4GHz RFID系统的通常可用的频带中,在使用ASK调制的时候数据传送可以以大约10Mbps的高速来执行,而在使用QPSK调制的时候以大约20Mbps的高速来执行。
当从反射波读取器接收ASK调制交付确认信号、信标信号和其它控制信号以及数据信号时,使用带通滤波器704和ASK检测单元705。
从反射波读取器接收的数据被通信控制单元706分析,并且根据通信协议执行操作。当通信控制单元706的分析结果指出从反射波读取器接收的数据是数据分组时,该数据分组被作为一个下数据(down data signal)信号经由终端接口单元707被传送到CPU 708。例如当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通过上述的遥控器向音频传送装置传送用于快进、快倒、搜索等等的控制数据时,这可以被使用。接收控制数据时,CPU 708根据需要控制将要被传送的音频数据。
因此,音频传送装置利用反射波通信方法来传送音频数据。便携式音频记录和再现装置的功能将在下面被说明。不过,包括根据应用形式不需要实现的部分。
存储卡接口单元709是在外置存储卡717和CPU708之间执行接口协议的控制器。存储卡接口单元709例如可以是用于压缩闪存(compact flash)、根据由PCMCIA/JEIDA开发的PC卡标准的″CardBus″等的控制器。外置存储卡717响应于CPU 708的请求读写声音或音乐音频数据。
非易失存储装置(其是硬盘、闪速存储器等等,并且不限制于该情况)710是一个内建式声音或音乐音频数据留存区。非易失存储器装置710扮演与外置存储卡717相似的角色。非易失存储器装置710还被用作软件程序留存区。
主存储器711可以被用作临时音频数据留存区,但是主要被用作软件程序的工作区。操作/显示单元712是用户界面功能,包括用于由用户操作的按钮、用于显示信息的LCD显示器等等。
当音频传送装置具有记录功能(IC记录器等)时,作为模拟信号输入的音频信号被放大器715A放大,被输出到模数转换器716,并且然后被转换成PCM代码的数字信号等。此外,当从模数转换器716提供了数字信号之后,编码器/解码器713执行音频压缩,然后把结果作为音频数据输出到CPU 708。
CPU 708把音频数据存储在存储卡717、非易失存储器装置710、和主存储器711的一个中,或者可以经由终端接口装置707进行反射波通信,以便立即把音频数据传送到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
当音频传送装置具有再现功能(便携式音频播放器等等)时,CPU 708读取存储在存储卡717、非易失存储器装置710和主存储器711之一中的音频数据,然后把音频数据发送到编码器/解码器713中。当从CPU 708接收了音频数据之后,编码器/解码器713解码音频数据的音频压缩数据,并由此把数据转换成PCM代码等等。数模转换器714把来自编码器/解码器713的PCM代码等等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然后把该模拟信号输出到放大器715B中。
图8示出了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反射波传送中使用的数据帧的格式实例。如图所示,数据帧具有标题部分,该标题部分包括前导部分、独特字和帧标题,标题部分后面是数据部分,并且用于校正帧中的差错的CRC和RS被添加在数据部分的后部。数据部分包括数据标题和数据净荷(data payload)。数据标题包括逻辑链路控制信息、数据类型和分组长度。
反射波通信方法不限定层3上的分组格式,并且并不具体地涉及在反射波读取器和反射器之间传送和接收的数据分组的种类。因此,当音频数据被放入根据当前实施例的反射波传送中的数据分组时,必须区别音频数据与其它数据(例如图像数据、活动图像数据和PC文件)。在图8中所示的例子中,因此采用用于区别数据分组的层3分组格式。在反射波通信方法中的层2数据帧格式的一个例子如下所示。
[表1]
帧成分 | 描述 |
前导 | 在帧头处的时钟同步模式 |
独特字 | 帧同步模式 |
帧标题 | 帧类型:数据帧与帧类型相关联的各种参数上数据分组的帧合成信息下数据分组的ACK信息信息区的字节数标题检错数据 |
数据 | 净荷 |
CRC | 检错数据 |
RS | 纠错数据 |
在反射波通信方法中层3数据分组格式的例子在下面被示出。
[表2]
分组成分 | 描述 |
逻辑链路控制 | 逻辑链路控制信息(传送源、传送目标、逻辑号、重传送控制数据等等) |
数据类型 | 关于被传送和接收的数据分组的类型的信息(图像、音频、活动图像、文本、遥控器、等等) |
分组长度 | 分组长度 |
数据净荷 | 分组的主体 |
虽然这仅仅是例子,但是特别是对应于数据类型的信息是必需的。
在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500/600内,数据净荷根据数据类型来处理。
例如,当数据类型表示音频、图像、活动图像等等的媒体时,CPU 512/612启动一个解码器来执行对应于该媒体类型的编码/解码处理。然后,在没有通信协议中的高层(应用)介入的情况下,数据净荷被提供给解码器以解码数据,并且然后内容被再现并从诸如扬声器、显示器等的输出装置被输出。
当数据类型表示遥控器命令或另一个计算机数据/命令时,通知通信协议中的高层(应用)以执行所需的数据处理。
图9以流程图的形式示出系统总体控制进程,该系统包括具有反射器的音频再现装置、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和发出红外命令的遥控器。
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具有三个处理阶段,即反射波通信控制处理、数据再现处理和遥控器控制处理。
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在事件等待状态中作好准备,并当反射波通信控制被触发时开始反射波通信控制处理。当响应于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所传送的未调制载波的反射波数据到达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时,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开始数据再现处理。当来自红外遥控器的遥控器信号到达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时,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开始遥控器控制处理。
图10以流程图的形式示出反射波通信控制处理的进程。
在这种情况下,该处理根据反射波通信控制协议被划分。特别地,当连接反射波传送线路时,包括预定的鉴别过程等等在内的连接处理被执行。断开连接处理在断开连接的时候被执行。在第N个控制进程中,执行控制N处理。
图11以流程图的形式示出数据再现处理的进程。
响应于从具有反射器的音频再现装置侧返回的反射波信号开始数据再现处理,响应于从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所传送的未调制载波来从具有反射器的音频再现装置侧返回反射波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能够被处理的数据类型,该处理被划分,即该处理在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内被解码。
例如,当音频数据被接收并被解调为反射波信号时,所接收的信号被输出到音频解码器以解码数据,然后再现并输出音频。当JPEG等等的静止图像数据被接收并被解调为反射波信号时,所接收的信号被输出到静止图像(JPEG)解码器以解码数据,然后显示并输出该静止图像。类似地,当媒体类型N的数据被接收并被解调为反射波信号时,所接收的信号被输出到媒体类型N的解码器以再现并输出该数据。
图12以流程图的形式示出遥控器控制处理的进程。
在遥控器控制处理中,开始对应于以红外信号的形式被接收的遥控器命令的处理。例如,当反射终端控制信号作为遥控器信号被接收时,对应于该命令的控制处理在具有反射器的音频再现装置上被执行。当反射波读取器控制信号作为遥控器信号被接收时,对应于该命令的控制处理在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上被执行。
图13以流程图的形式示出在具有反射器的音频再现装置上执行遥控器命令处理的进程。
在这种情况下,处理根据用于控制反射器的不同信号被划分。例如,当接收到针对音频再现装置的再现的遥控器命令时,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以ASK调制无线电信号的形式向具有反射器的音频再现装置输出再现信号。当接收到停止音频再现装置的再现的遥控器命令时,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以ASK调制无线电信号的形式向具有反射器的音频再现装置输出停止信号。当接收到针对音频再现装置的第N个控制的遥控器命令时,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以ASK调制无线电信号的形式向具有反射器的音频再现装置输出控制信号N。
图14以流程图的形式示出在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上执行遥控器命令处理的进程。
在这种情况下,处理根据用于控制反射波读取器自身的各种信号被划分。例如,当接收到再现内部留存的音频数据的遥控器命令时,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再现该内部留存的数据。当接收到停止再现内部留存数据的遥控器命令时,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停止该再现处理。当接收到在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自身上执行第N个控制的控制器命令时,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在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自身上执行控制N。
图15表示一个操作顺序图,其中,响应于遥控器命令,存储在音频再现装置中的音频数据由系统中的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接收并再现,该系统包括具有反射器的音频再现装置、具有反射波读取器的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和发出红外线命令的遥控器。
当接收到请求再现音频数据的遥控器命令时,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把控制信号作为ASK调制无线电信号来传送,该控制信号包括指示来自于遥控器的请求和所请求要再现的音乐曲目的信息。
音频再现装置使所接收的无线信号受到ASK解调和数据分析,以识别从遥控器所请求的音频数据。然后,音频再现装置中的反射器从该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的反射波读取器中接收未调制载波,并传送根据传送数据调制的反射波信号。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图2所示的TDD方法,由反射波传送音频数据。当接收到由来自音频再现装置的反射波传送的信号时,该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解码该信号,然后再现并输出音频。
接下来,当接收到请求再现下一音频数据的遥控器命令时,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把控制信号作为ASK调制无线电信号来传送,该控制信号包括指示来自于遥控器的请求和所请求要再现的音乐曲目的信息。
音频再现装置使所接收的无线电信号受到ASK解调和数据分析,以识别从遥控器请求的音频数据。然后,音频再现装置中的反射器从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的反射波读取器中接收未调制载波,并传送根据传送数据调制的反射波信号。当接收到由来自音频再现装置的反射波传送的信号时,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解码该信号,然后再现并输出音频。
接下来,当接收到请求停止再现下一音频数据的遥控器命令时,音频接收和再现装置把控制信号作为ASK调制无线电信号来传送,该控制信号包括指示来自于遥控器的请求的信息和请求再现停止的信息。
音频再现装置使所接收的无线电信号受到ASK解调和数据分析,以识别从遥控器请求的音频数据。然后,音频再现装置中的反射器停止调制反射波信号,即停止传送反射波信号。
顺便提及,反射波传送系统通常采用诸如ASK等的比特率相对低的调制方法。例如,通过例如经由反射器侧上的定向天线终端的接通/断开操作来引起负载阻抗变化,使信号0或1置于信号空间上,借此容易地实现了BPSK调制。然而,这些调制方法就传送速度而言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例如通过提供多个具有彼此不同相位的反射路径并根据传送数据来切换反射路径,能够事先实现诸如BPSK、QPSK、8PSK调制等的具有高比特率的相位调制方法。例如,已经转让给本申请人的日本专利申请2003-352223的说明书公开了一个通信系统,其使用结合QPSK调制处理的反向散射方法。
以上,已经参考其具体实施例详细地对本发明做出了解释。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在该实施例中做出修改和置换。
虽然在本说明书中,已经集中于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其中从获取和存储音频数据的便携式装置到固定式音频再现装置进行传送,但是本发明的主题不必被限制于此。此外,通过在将除了音频之外的媒体内容从便携式装置传送到固定式的内容再现装置时也应用本发明,同样地能够实现无接触、低功耗和高速的数据传送。
简而言之,本发明已经以一个说明性的形式被公开,并且在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内容不应该用限制性的方式来解释。为了确定本发明精神的目的而考虑权利要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及其它因素,可以进行不同的修改、组合、次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处于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效物的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用于传送声音或音乐数据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其中,用于提供声音或音乐数据的数据提供源装置具有反射器,该反射器用于传送通过基于待传送的数据来调制所接收的无线电波而获得的反射波信号;
用于接收声音或音乐数据的数据提供目标装置具有反射波读取器,该反射波读取器用于传送未调制载波并且读取由未调制载波的调制产生的反射波信号;和
通过在所述数据提供源装置和所述数据提供目标装置之间传送反射波来传送声音或音乐数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数据提供源装置包括:
用于捕获外部的声音或音乐数据并存储所述声音或音乐数据的装置;
用于再现所述存储的声音或音乐数据的装置;和
用于使用所述的反射器把所存储的声音或音乐数据作为反射波信号来传送的装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数据提供源装置把从外部捕获的声音或音乐数据存储在该装置的内建存储区和可拆卸的存储区之一中。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数据提供目标装置包括用于解码和再现作为反射波信号从所述数据提供源装置接收的声音或音乐数据的装置。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数据提供目标装置另外还包括用于接收遥控器信号的装置,并且根据所述遥控器信号在所述数据提供目标装置和所述数据提供源装置之间传送反射波。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其中,响应于所接收的用以再现声音或音乐数据的遥控器信号,所述数据提供目标装置通过反射波传送从所述数据提供源装置中获得相应的声音或音乐数据,并且再现和输出所述声音或音乐数据;和
响应于所接收的用以停止再现声音或音乐数据的遥控器信号,所述数据提供目标装置结束相应的声音或音乐数据的反射波传送,并且停止声音或音乐数据的再现。
7.一种用于通过反射波传送来提供声音或音乐数据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所述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存储装置,其用于捕获外部的声音或音乐数据并存储所述声音或音乐数据;
再现装置,其用于再现所存储的声音或音乐数据;
反射器,其用于传送通过基于待传送的数据来调制所接收的无线电波而获得的反射波信号;和
通信控制装置,其用于使用所述反射器来控制传送反射波信号的操作;
其中,利用所述反射器,将由所述存储装置存储的声音或音乐数据作为反射波信号传送。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存储装置把从外部捕获的声音或音乐数据存储在该设备的内建存储区和可分拆卸存储区之一中。
9.一种用于通过反射波传送来提供声音或音乐数据的无线电通信方法,所述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捕获外部的声音或音乐数据并存储所述声音或音乐数据;
再现所存储的声音或音乐数据;和
传送通过基于所存储的声音或音乐数据来调制所接收的无线电波而获得的反射波信号
10.一种用于通过反射波传送来获得声音或音乐数据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所述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反射波读取器,其用于传送未调制载波并且读取通过未调制载波的调制产生的反射波信号;
通信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利用所述反射波读取器来传送和接收无线电波的操作;和
再现装置,用于解码和再现所述声音或音乐数据;
其中,通过反射波传送被传送的声音或音乐数据由所述反射波读取器接收和解调,并由所述再现装置来再现和输出。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另外还包括用于接收遥控器信号的装置,
其中,根据遥控器信号来执行反射波传送。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其中,响应于所接收的用以再现声音或音乐数据的遥控器信号,通过反射波传送获得相应的声音或音乐数据,并且再现和输出所述声音或音乐数据;和
响应于所接收的用以停止再现声音或音乐数据的遥控器信号,结束相应的声音或音乐数据的反射波传送,并且停止声音或音乐数据的再现。
13.一种用于通过反射波传送来获得声音或音乐数据的无线电通信方法,所述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传送未调制载波并且读取由未调制载波的调制产生的反射波信号;和
解码并再现所读取的声音或音乐数据。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另外还包括步骤:接收遥控器信号,
其中,根据遥控器信号来执行反射波传送。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方法,
其中,响应于所接收的用以再现声音或音乐数据的遥控器信号,通过反射波传送获得相应的声音或音乐数据,并且再现和输出所述声音或音乐数据;和
响应于所接收的用以停止再现声音或音乐数据的遥控器信号,结束相应的声音或音乐数据的反射波传送,并且停止声音或音乐数据的再现。
16.一种用于传送由不同的编码和解码方法所产生的多种数据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其中,用于提供数据的数据提供源装置具有反射器,该反射器用于传送通过基于传送数据来调制所接收的无线电波而获得的反射波信号;
用于接收数据的数据提供目标装置具有反射波读取器,该反射波读取器用于传送未调制载波和读取由未调制载波的调制而产生的反射波信号;
所述数据提供源装置在待通过反射波传送来传送的数据分组的标题部分中,描述关于传送数据的编码和解码方法的信息;和
所述数据提供目标装置启动与在所接收的数据分组的标题部分中所描述的编码和解码方法相对应的解码处理。
17.一种用于通过反射波传送来提供由不同的编码和解码方法产生的多种数据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所述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存储装置,其用于存储由不同的编码和解码方法产生的多种数据;
反射器,其用于传送通过基于传送数据来调制所接收的无线电波而获得的反射波信号;和
通信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利用所述反射器传送反射波信号的操作;
其中,当数据从所述存储装置中被提取并使用所述反射器作为反射波信号被传送时,关于传送数据的编码和解码方法的信息在数据分组的标题部分中被描述。
18.一种用于通过反射波传送来获得由不同的编码和解码方法产生的多种数据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所述无线电通信设备包括:
反射波读取器,其用于传送未调制载波并且读取由未调制载波的调制产生的反射波信号;
通信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使用所述反射波读取器来传送和接收无线电波信号的操作;和
解码装置,其用于对应于用于该多种数据的编码和解码方法中的至少一个来解码数据;
其中,所述解码装置启动与在作为反射波信号被接收的数据分组的标题部分中描述的编码和解码方法相对应的解码处理。
19.一种用于通过反射波传送来提供由不同的编码和解码方法产生的多种数据的无线电通信方法,所述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存储由不同的编码和解码方法产生的多种数据;和
传送通过基于传送数据来调制所接收的无线电波而获得的反射波信号;
其中,当所存储的数据作为反射波信号被传送时,关于所传送数据的编码和解码方法的信息在数据分组的标题部分中被描述。
20.一种用于通过反射波传送来获得由不同的编码和解码方法产生的多种数据的无线电通信方法,所述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传送未调制载波并且读取由未调制载波的调制产生的反射波信号;和
启动与在作为反射波信号被接收的数据分组的标题部分中所描述的编码和解码方法相对应的解码处理,并解码所接收的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47833/04 | 2004-08-27 | ||
JP2004247833A JP2006067266A (ja) | 2004-08-27 | 2004-08-27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56100A true CN1756100A (zh) | 2006-04-05 |
CN1756100B CN1756100B (zh) | 2010-12-08 |
Family
ID=35445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11994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56100B (zh) | 2004-08-27 | 2005-08-26 |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10047B2 (zh) |
EP (1) | EP1630969B1 (zh) |
JP (1) | JP2006067266A (zh) |
KR (1) | KR101131680B1 (zh) |
CN (1) | CN1756100B (zh) |
DE (1) | DE602005014525D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39864A (zh) * | 2009-03-31 | 2012-05-02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 消息传输方法、信息存储方法及消息传输设备、信息存储设备 |
CN103812561A (zh) * | 2014-02-27 | 2014-05-21 | 刘鹏 | 基于LiFi灯光与二维码的传输装置及通信方法 |
WO2021248290A1 (zh) * | 2020-06-08 | 2021-12-1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反向散射的遥控设备和环境信息采集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89694B2 (ja) * | 2004-06-28 | 2009-12-2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2006146460A (ja) * | 2004-11-18 | 2006-06-08 | Sony Corp | 通信システム、記憶装置、並びに制御装置 |
JP2007129319A (ja) * | 2005-11-01 | 2007-05-24 | Sony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2007158730A (ja) * | 2005-12-05 | 2007-06-21 | Sony Corp | 無線通信方法 |
EP2013978A1 (en) * | 2006-05-04 | 2009-01-14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Transmitter architecture based on antenna parasitic switching |
JP4562694B2 (ja) * | 2006-06-20 | 2010-10-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再送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
JP2008092249A (ja) * | 2006-10-02 | 2008-04-17 | Sony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無線通信装置 |
JP4345800B2 (ja) * | 2006-10-19 | 2009-10-1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 |
US7751382B2 (en) * | 2007-01-09 | 2010-07-06 | Nokia Corporation | Power for uplink acknowledgment transmission |
JP4544263B2 (ja) * | 2007-05-07 | 2010-09-1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メモリカード |
JP5024304B2 (ja) * | 2009-02-02 | 2012-09-1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遠隔操作装置及び電子機器、並びに無線伝送方法 |
US20110181392A1 (en) * | 2010-01-27 | 2011-07-28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Real time locating system, reader, rfid tag and driving method of rfid tag for locating |
US11012842B2 (en) * | 2017-11-09 | 2021-05-18 | Audiowise Technology Inc. | Wireless stereo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capable of effectively reducing number of audio packet retransmission |
US10555156B2 (en) * | 2017-11-09 | 2020-02-04 | Audiowise Technology Inc. | Wireless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capable of effectively reducing number of audio packet retransmission |
US10212569B1 (en) * | 2017-11-09 | 2019-02-19 | Pixart Imaging Inc. | Bluetooth au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knowledging reception of packets of audio streams at a slave and master devic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550715C3 (de) * | 1975-11-12 | 1980-07-03 | Diether-Alfred 5305 Alfter- Oedekoven Schroeder |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geophysikalischen Prospektieren aus einem Fahrzeug heraus |
JP2705076B2 (ja) * | 1988-01-14 | 1998-01-2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反射型送信装置 |
US4983976A (en) * | 1988-06-17 | 1991-01-08 |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
JP2864543B2 (ja) * | 1989-08-01 | 1999-03-0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移動体識別装置用応答器 |
JPH08335890A (ja) * | 1995-06-09 | 1996-12-17 | Futaba Corp | 反射型通信システム |
JP3518094B2 (ja) * | 1995-09-27 | 2004-04-1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移動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JP3156562B2 (ja) * | 1995-10-19 | 2001-04-1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用通信装置及び走行車両監視システム |
CN1165442A (zh) * | 1996-05-09 | 1997-11-19 | 株式会社福特威尔电子 | 无线伴奏装置 |
US5777561A (en) * | 1996-09-30 | 1998-07-0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of grouping RF transponders |
CA2376934A1 (en) * | 1999-05-31 | 2000-12-07 | Won-Seop Park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advertis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
US6650695B1 (en) * | 1999-08-03 | 2003-11-18 | Intel Corporation | Wireless digital data transmission from a passive transceiver |
JP2002112383A (ja) * | 2000-10-02 | 2002-04-12 | Toshiba Corp | 音楽再生装置及びオーディオプレーヤとヘッドフォン |
US6434372B1 (en) * | 2001-01-12 | 2002-08-13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Long-range, full-duplex, modulated-reflector cell phone for voice/data transmission |
US20030016735A1 (en) * | 2001-07-23 | 2003-01-23 | Edmonson Peter J. |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wo-way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
EP1433349B1 (en) * | 2001-10-01 | 2005-12-14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Contact management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 wireless packet switched networks |
US7215976B2 (en) * | 2001-11-30 | 2007-05-08 |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 RFI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including a hybrid backscatter-based RFID tag protocol compatible with RFID, bluetooth and/or IEEE 802.11x infrastructure |
CN1434572A (zh) * | 2002-01-23 | 2003-08-06 | 杨曙辉 | 便携式无线mp3接收播放机 |
CN2525738Y (zh) * | 2002-01-23 | 2002-12-11 | 杨曙辉 | 便携式无线mp3接收播放机 |
JP2003243996A (ja) * | 2002-02-18 | 2003-08-29 | Seiko Instruments Inc | データ電送装置 |
KR100472904B1 (ko) * | 2002-02-20 | 2005-03-08 | 안호성 | 음악 부분을 자동으로 선별해 저장하는 디지털 음악 재생장치 및 그 방법 |
JP2003291809A (ja) | 2002-04-08 | 2003-10-15 | Keihin Electric Express Railway Co Ltd | 直上高架作業装置 |
JP3711100B2 (ja) * | 2002-09-30 | 2005-10-26 | 株式会社東芝 | 再生装置、出力装置、及び消費電力制御方法 |
JP2004140580A (ja) | 2002-10-17 | 2004-05-13 | Toshiba Corp | 画像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
JP3816470B2 (ja) * | 2002-10-18 | 2006-08-30 |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 符号変調適応可変多重伝送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た符号変調適応可変多重伝送装置 |
JP2004247833A (ja) | 2003-02-12 | 2004-09-02 | Aiphone Co Ltd | 集合住宅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
US7774268B2 (en) * | 2003-03-03 | 2010-08-10 | The Tb Group, Inc. |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nd authenticating the presence of high value assets at remote locations |
US20040203387A1 (en) * | 2003-03-31 | 2004-10-14 |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ppliances with a wireless data enabled remote control |
US7627343B2 (en) * | 2003-04-25 | 2009-12-01 | Apple Inc. | Media player system |
JP4519435B2 (ja) * | 2003-09-25 | 2010-08-04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車載システム |
JP4196871B2 (ja) | 2003-10-10 | 2008-12-1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 |
US7613185B2 (en) * | 2004-03-17 | 2009-11-03 | Verizon Corporate Services Group Inc. | Packet header compression for lossy channels |
-
2004
- 2004-08-27 JP JP2004247833A patent/JP2006067266A/ja active Pending
-
2005
- 2005-08-22 KR KR1020050076656A patent/KR101131680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08-22 US US11/208,795 patent/US801004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8-24 EP EP05255197A patent/EP163096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5-08-24 DE DE602005014525T patent/DE602005014525D1/de active Active
- 2005-08-26 CN CN2005101199494A patent/CN175610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39864A (zh) * | 2009-03-31 | 2012-05-02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 消息传输方法、信息存储方法及消息传输设备、信息存储设备 |
CN102439864B (zh) * | 2009-03-31 | 2014-12-17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 消息传输方法、信息存储方法及消息传输设备、信息存储设备 |
CN103812561A (zh) * | 2014-02-27 | 2014-05-21 | 刘鹏 | 基于LiFi灯光与二维码的传输装置及通信方法 |
WO2021248290A1 (zh) * | 2020-06-08 | 2021-12-1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反向散射的遥控设备和环境信息采集设备 |
CN115336188A (zh) * | 2020-06-08 | 2022-11-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反向散射的遥控设备和环境信息采集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630969A1 (en) | 2006-03-01 |
CN1756100B (zh) | 2010-12-08 |
EP1630969B1 (en) | 2009-05-20 |
JP2006067266A (ja) | 2006-03-09 |
KR20060053202A (ko) | 2006-05-19 |
US20060046655A1 (en) | 2006-03-02 |
US8010047B2 (en) | 2011-08-30 |
KR101131680B1 (ko) | 2012-03-28 |
DE602005014525D1 (de) | 2009-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56100A (zh) |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 |
CN1109373C (zh) | 插座、重放设备和数据通信系统 | |
US8483615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gra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794163A (zh) | 适配器和存储单元 | |
CN101035339A (zh) | 输出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 |
CN1237455C (zh) | 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 |
CN1856092A (zh) | 内容播放系统、内容播放设备和内容播放方法 | |
CN1976443A (zh) | 一种与电视系统交互的电话 | |
CN1658668A (zh) | 用于将无线终端的数据输出到外部设备的设备和方法 | |
CN1893398A (zh) | 移动终端、内容发送系统、和内容再现程序 | |
CN1487425A (zh) | 无线传送内容数据的电子设备以及使用外部设备再现内容数据的内容再现方法 | |
CN1596535A (zh) | 信息通信系统、信息通信装置和信息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 |
CN1774952A (zh) | 终端装置、中心装置、通信系统、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心装置的控制方法、终端装置控制程序、中心装置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记录介质 | |
CN1933507A (zh) | 移动终端设备 | |
CN1836379A (zh) |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 | |
CN1855938A (zh) | 无线通信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
CN1776594A (zh) | 通信系统、存储器件和控制器件 | |
JP2006013844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クレードル装置、並びに携帯型機器 | |
CN1492341A (zh) | 再现装置、输出装置以及用于控制功耗的方法 | |
CN1770768A (zh) | 存储卡及其控制访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 |
CN1774951A (zh) | 无线控制系统、控制设备、受控设备、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 | |
CN1615650A (zh) | 用于校正时钟频率的方法、接收设备、再现设备和程序 | |
CN1471313A (zh) | 广播接收再现系统以及广播接收装置 | |
EP1492016A3 (en) | Interface device coupled to PC host via USB | |
CN1549550A (zh) | 一种智能信息服务器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