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0161A - 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0161A
CN1750161A CNA2005100905508A CN200510090550A CN1750161A CN 1750161 A CN1750161 A CN 1750161A CN A2005100905508 A CNA2005100905508 A CN A2005100905508A CN 200510090550 A CN200510090550 A CN 200510090550A CN 1750161 A CN1750161 A CN 1750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ignal
address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905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0161B (zh
Inventor
金大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750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0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50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0161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11B27/3063Subcod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11B27/3036Time code signa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67Address data
    • G11B2020/1269Absolute time in pregroove [ATIP]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87Synchronisation pattern, e.g. VCO fiel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9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serves a specific purpose
    • G11B2020/1292Enhancement of the total storage capacit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16Testing
    • G11B2020/183Testing wherein at least one additional attempt is made to read or write the data when a first attempt is unsuccessfu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在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中,检测被预格式化为第一单位区域的光记录介质中的载波信号;利用检测的载波信号恢复地址信息;将恢复的地址信息转换为线性码;通过以根据与第一单位区域的容量不同的第二单位区域的容量变化的时钟信号对线性码进行计数,产生表示第二单位区域的逻辑地址信息;产生根据第二单位区域的记录密度变化的记录时钟信号;通过与记录时钟信号同步将用户信息记录到光记录介质上,以便对应于第二单位区域。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1年5月14日、申请号为200410005299.6,发明名称为“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方法,具体涉及能够改善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密度的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CD(致密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通过将激光束照射到光记录介质上来记录和/或重放信息。光记录介质可以分为只用于重放的盘和可记录盘。
将可记录数据作为588信道比特单位的EFM(八到十四调制)帧记录到致密盘上。一个包括有98个EFM帧的块形成一个子码帧,作为能够进行寻址的基本单位。此处,子码帧是时间信息的最小单位,并且包括2352字节的主信道数据。
CD记录和/或重放设备根据子码帧中包括的作为时间码格式的Q-码执行信息的随机存取。下面参照附图1对诸如CD-R(可记录CD驱动器),CD-RW(可重写CD驱动器)的CD记录和/或重放设备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作为摆动信号(wobble signal)记录到光记录介质上的ATIP(预制槽绝对时间)帧的波形图。
如图1所示,根据现有技术的CD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将用户信息作为对应于二进制信息的凹坑102记录到摆动凹槽轨迹103中。在摆动凹槽轨迹之间形成摆动凸台轨迹101。以一定周期在摆动凹槽轨迹103的两侧预格式化摆动信号,该摆动信号控制主轴电机(未示出)的旋转速度并被用作参考信号来产生记录信道时钟信号。而且,可以通过把在摆动凹槽轨迹103两侧预格式化的摆动信号转换为载波信号,来记录能够执行物理寻址的ATIP(预制槽绝对时间)信息。此处,所记录的ATIP信息的基本单位是ATIP帧,一个ATIP帧对应于在摆动凹槽轨迹103的两侧记录的摆动信号的294个摆动周期。将帧同步信号(Synch)记录在ATIP帧的开始位置,将ID(IDentifier)信息和作为ECC(纠错码)的CRC(循环冗余校验)码记录在ATIP帧中。
在ATIP帧的总共294个摆动周期中从帧开始到28摆动周期记录帧同步信号(Synch),在剩余摆动周期中记录ID码和ECC。此处,ID码是被描述为分钟(MM):秒(SS):帧(FF)的时间码,时间码是子码帧的时间信息。
同时,在记录用户信息时,记录子码帧以便一对一对应于预格式化的ATIP帧。一个子码帧包括588×98个信道比特。而且,在记录用户信息时,子码帧需要对应于ATIP帧的294个摆动周期的196倍的写信道时钟信号,以便执行可记录数据的抽样。下面,将参照附图2对ATIP(预制槽绝对时间)信息预格式化设备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ATIP信息预格式化设备的方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现有技术的ATIP(预制槽绝对时间)信息预格式化设备包括:时钟发生器201,用于产生44.1kHz的时钟信号;第二分频器202,用于接收44.1kHz的时钟信号来输出载波信号;第一分频器204,用于接收44.1kHz的时钟信号来产生双相时钟信号(PLCK);双相调制器205,用于通过利用双相时钟信号(PCLK)转换来自输入线路206的信道比特流(PCHB)来产生DPS(双相信号);调频器203,用于接收载波信号和DPS(双相信号),对DPS进行调频并输出。此处,通过对ATIP信息进行信道编码来产生信道比特流(PCHB),其包括ATIP帧同步信号(Synch),ATIP ID(IDentification)码和ECC(纠错码)。ATIP ID码包括指示光盘物理位置的地址信息和附加的盘管理信息。下面,将对根据现有技术的ATIP预格式化设备的操作进行说明。
首先,第二分频器202通过将44.1kHz的时钟信号进行二分频来产生22.05kHz的载波信号(fc)。
第一分频器204通过将来自时钟发生器201的44.1kHz的时钟信号进行7分频来产生6.3kHz的双相时钟信号(PCLK)。
双相调制器205通过利用双相时钟信号(PCLK)转换来自输入线路206的信道比特流(PCHB)来产生DPS(双相信号)。此处,DPS由调频器203进行频率变换并通过输出线路207输出。因此,在光记录介质上预格式化的摆动信号在中心频率为22.05kHz的±1kHz范围内被FM变换。下面,将参照附图3对根据现有技术的CD记录和/或重放设备进行说明。
图3是根据现有技术的CD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方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现有技术的CD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重放处理单元包括:光拾取器301,用于输出推挽信号;RF(射频)信号处理单元302,用于通过对推挽信号进行信号处理来产生高频信号;解调/子码检测单元303,用于通过接收高频信号来产生重放数据;和CIRC(交叉交织里德-索罗门)解码器304,用于利用EFM(八到十四调制)帧来对重放数据纠错并输出。下面,将对根据现有技术的CD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重放处理单元的操作进行说明。
首先,RF信号处理单元302通过对从光拾取器301输出的推挽信号进行信号处理来产生高频信号。
解调/子码纠错单元303通过对来自RF信号处理单元302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均衡和解调来产生重放数据。
CIRC解码器304利用EFM帧对重放数据进行纠错。
同时,根据现有技术的可记录CD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记录处理单元包括:光拾取器301,用于输出推挽信号;摆动信号检测单元308,用于通过使推挽信号通过载波信号带宽来检测摆动信号ATIP(预制槽绝对时间)解码器309,用于通过使用摆动信号恢复作为物理地址的ATIP(预制槽绝对时间)信息并产生一标志信号(ID-FLAG);CIRC编码器307,用于将纠错码插入所输入的可记录数据;调制/子码插入单元306,用于通过以写信道时钟信号(WRT-CLK)对可记录数据进行抽样来将其调制为EFM(八到十四调制)帧,并将输入的子码插入到EFM帧中;激光功率控制器305,用于根据来自调制/子码插入单元306的记录信道信号控制光拾取器301的激光二极管;和微计算机310,用于通过与来自ATIP解码器309的标志信号(ID-FLAG)同步来产生记录开始信号(WRT-ON),并通过使用ID码来产生子码。下面,将对根据现有技术的可记录CD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操作进行说明。
首先,摆动信号检测单元308通过使从光拾取器121输出的推挽信号通过22.05kHz的载波信号带宽来检测摆动信号。更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利用一BPF(带通滤波器)401构造摆动信号检测单元308,并通过使从光拾取器301输出的推挽信号通过22.05kHz的载波信号带宽来检测摆动信号。
ATIP解码器309通过使用来自摆动信号检测单元308的摆动信号来恢复作为物理地址的ATIP信息。ATIP解码器309产生作为分钟:秒:帧的时间信息的ID(IDentification)码,表示ID码差错的ID码差错鉴别信号(ID-OK),和在检测ATIP帧同步信号(Synch)时的标志信号(ID-FLAG)。而且,ATIP解码器309产生用于对可记录数据抽样的写信道时钟信号(WRT-CLK)。下面,将参照附图4对ATIP解码器309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表示如图3所示的ATIP解码器309的详细方框图。
如图4所示,ATIP解码器309包括:限幅器402,用于接收摆动信号;PLL(锁相环),用于通过连接限幅器402的输出端来产生写信道时钟信号(WRT-CLK)频率解调器405,用于对限幅器402的输出信号进行频率解调;双相信道解调器407,用于恢复频率解调器405的输出信号作为双相信道数据;解码器&锁存器408,用于对双相信道数据的ID码进行解码;和同步信号检测单元406,用于从频率解调器405的输出信号检测帧同步(Synch)信号。此处,PLL包括:相位比较器&LPF(低通滤波器)403,连接到限幅器402的输出端;VCO(压控振荡器)404,连接到相位比较器&LPF 403以便形成闭环;第四分频器410,通过将写信道时钟信号(WRT-CLK)进行98分频来降低写信道时钟信号(WRT-CLK)的频率;第三分频器409,用于将第四分频器410的输出信号进行2分频;第五分频器411,用于将第三分频器410的输出信号进行7分频;和第六分频器412,用于将第五分频器411的输出信号进行2分频并输出。下面参照附图3和4对根据现有技术的ATIP解码器309的操作进行说明。
首先,限幅器402通过以一定限制电平对从BPF(带通滤波器)401输出的摆动信号进行限幅来产生载波信号。
相位比较器&LPF 403将从限幅器402输出的载波信号的相位与第二分频器409的输出信号的相位进行比较,并产生一个对应于相位差的控制信号。
VCO 404通过根据从相位比较器&LPF 403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振荡频率来产生写信道时钟信号(WRT-CLK)。此处,写信道时钟信号(WRT-CLK)被保持为4.3218MHz,比摆动信号的载波信号(fc=22.05kHz)增加196倍。
第四分频器410通过将写信道时钟信号(WRT-CLK)进行98分频来降低写信道时钟信号(WRT-CLK)的频率至44.1kHz。而且,第四分频器410的输出信号在由第三分频器409进行2分频后作为22.05kHz的频率被输入到相位比较器&LPF 403,并通过由第五分频器411进行7分频而恢复为6.3kHz的双相时钟信号(PCLK)。
频率解调器405通过根据写信道时钟信号(WRT-CLK)对从限幅器402输出的载波信号进行抽样来解调ATIP信息。
同步信号检测单元406检测频率解调器405的输出信号中的帧同步信号(Synch)。从同步信号检测单元406检测的帧同步信号(Synch)被输出到解码器&锁存器408,并作为表示ATIP帧开始的标志信号(IDFLAG)被输出到微计算机310。
双相解调器407利用从第五分频器411输入的双相时钟信号(PCLK)解调双相信号,并将其提供到解码器&锁存器408。
解码器&锁存器408利用帧同步信号(Synch)从数据信道时钟信号(DCLK)(将双相时钟信号(PCLK)2分频得到的)和双相解调器407输出的信道比特流中恢复ID码,并执行关于ID码的纠错。表示纠错的标志信号(ID FLAG)和由解码器&锁存器408检测的ID码被输出到微计算机310。
微计算机310通过与来自ATIP解码器309的标志信号(IDFLAG)同步来产生一个记录开始信号(WRT-ON),并通过使用ID码来产生子码。
CIRC编码器307将纠错码插入到输入的可记录数据中。调制/子码插入单元306通过以写信道时钟信号(WRT-CLK)对来自CIRC编码器307的可记录数据抽样来将其调制为EFM码,并将从微计算机310输出的子码插入到EFM帧中。
激光功率控制器305根据来自调制/子码插入单元306的记录信道信号控制光拾取器301的激光二极管。
在记录用户信息时,微计算机310通过在被描述为分钟:秒:帧时间信息的ID码中检测光盘上预格式化的ATIP帧的记录开始位置(MM:SS:FF(START))来产生记录开始信号(WRT-ON)。调制/子码插入单元306通过与帧同步信号(即开始一个ATIP(预制槽绝对时间)帧的标志信号(ID FLAG))同步来产生记录信道信号。
同时,在检测到记录结束位置(MM:SS:FF(END))时,微计算机310切断记录开始信号(WRT-ON)。此处,调制/子码插入单元306通过与标志信号(ID FLAG)同步来结束记录信道信号的产生。
如上所述,在诸如CD-R(可记录致密盘),CD-RW(可重写致密盘)的可记录光记录介质中,记录包括有用户信息的子码帧以便一对一对应于光盘上预格式化的ATIP帧。因此,子码帧的物理长度等于ATIP帧的物理长度。而且,作为用户信息的主信道数据被记录为每一个ATIP帧(预制槽绝对时间)2352字节。
图5是表示如图3所示的CD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记录处理单元的输入/输出的波形图。更具体地说,图5显示了标志信号(ID FLAG),表示ID码差错的ID码差错鉴别信号(ID-OK),被描述为分钟:秒:帧的时间信息的ID码,记录开始信号(WRT-ON),和写信号记录用户信息的输入/输出。
近来,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密度已经随着蓝激光的发展和物镜直径的增加而改善。但是,必须通过以子码帧为单位一对一对应于光盘上预格式化的ATIP帧的物理长度来记录信息,因此难以进一步改善记录密度。
同时,在韩国专利No.0253805的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中,提出了一种通过产生与光盘上预格式化的物理地址不同的逻辑地址来改变单位记录区域的长度的技术。但是,在所提出的记录方法中,所提供的必须根据单位记录区域的可变长度而变化的写信道时钟信号不够准确。
如上所述,根据现有技术的信息记录设备必须一对一地对应于光盘上预格式化的ATIP(预制槽绝对时间)帧的物理长度来记录信息,因此难以改善记录密度。
而且,根据现有技术的信息记录设备不能准确地提供写信道时钟信号,以便根据单位记录区域的可变长度而变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密度的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供根据单位记录区域中记录密度的变化而有效变化的逻辑地址信息的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供根据可变单位记录区域而自适应地变化的写信道时钟信号的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包含:(a)检测来自记录介质的同步信号和第一地址信息,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在摆动槽轨迹中已被预格式化,所述摆动槽轨迹在摆动槽轨迹上以预设长度划分为第一单位;(b)将所述轨迹构造为第二单位,所述第二单位具有与具有预设长度的所述第一单位不同的长度,以及(c)产生指示所构造的各第二单位区域的第二地址信息。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设备,包含:(a)检测单元,用于从记录介质中检测同步信号和第一地址信息,在该记录介质上所述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在摆动槽轨迹中已被预格式化,所述摆动槽轨迹在摆动槽轨迹上以预设长度划分为第一单位;(b)构造单元,用于将所述轨迹构造为第二单位,所述第二单位具有与具有预设长度的所述第一单位不同的长度;以及(c)地址发生器,用于产生指示构造的第二单位的第二地址信息。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在摆动槽轨迹中预格式化同步信号和第一地址信息,所述摆动槽轨迹在摆动槽轨迹上以预定长度划分为第一单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由具有与第一单位不同长度的第二单位构造,记录用于指示构造的第二单位区域的第二地址信息,以及将用户信息记录到构造的第二单位区域中。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包括:调整光记录介质上预格式化的预制槽绝对时间信息的帧的物理长度;根据调整后的帧产生逻辑地址信号;根据逻辑地址信号记录用户信息。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又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包括:将光记录介质上预格式化的预制槽绝对时间信息的ID码转换为线性码并调整转换后的线性码的长度;通过将调整后的线性码转换为时间码来产生逻辑地址信号;产生根据逻辑地址信号变化的写信道时钟信号;根据逻辑地址信号记录用户信息。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信息记录到光记录介质的方法,包括:检测光记录介质上预格式化的预制槽绝对时间信息的载波信号;恢复预制槽绝对时间信息;将所恢复的预制槽绝对时间信息的ID码转换为线性码并调整转换后的线性码的长度;通过将调整后的线性码转换为时间码来产生逻辑地址信号;根据逻辑地址信号记录用户信息。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设备,包括:用于将光记录介质上预格式化的预制槽绝对时间信息的ID码转换为线性码并调整转换后的线性码的长度的装置;用于通过将调整后的线性码转换为时间码来产生逻辑地址信号的装置;用于根据逻辑地址信号将用户信息记录到记录介质上的装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又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包括:检测被预格式化为第一单位区域的光记录介质中的载波信号,其中通过将用于把轨迹划分为具有一定容量的第一单位区域的同步信号和用于表示第一单位区域的地址信息调制为时间信息格式来进行该预格式化;利用检测的载波信号恢复地址信息;将恢复的地址信息转换为线性码;通过以根据与第一单位区域的容量不同的第二单位区域的容量变化的时钟信号对线性码进行计数,产生表示第二单位区域的逻辑地址信息;产生根据第二单位区域的记录密度变化的记录时钟信号;通过与记录时钟信号同步将用户信息记录到光记录介质上,以便对应于第二单位区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又一种信息记录设备,包括:载波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被预格式化为第一单位区域的光记录介质中的载波信号,其中通过将用于把轨迹划分为具有一定容量的第一单位区域的同步信号和用于表示第一单位区域的地址信息调制为时间信息格式来进行该预格式化;解码装置,用于利用检测的载波信号恢复地址信息;线性码转换装置,用于将恢复的地址信息转换为线性码;地址发生装置,通过以根据与第一单位区域的容量不同的第二单位区域的容量变化的时钟信号对线性码进行计数,产生表示第二单位区域的逻辑地址信息;记录时钟信号产生装置,用于产生根据第二单位区域的记录密度变化的记录时钟信号;信息记录装置,通过与记录时钟信号同步将用户信息记录到光记录介质上,以便对应于第二单位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作为摆动信号被记录到光记录介质上的ATIP(预制槽绝对时间)帧的波形图;
图2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ATIP(预制槽绝对时间)信息预格式化设备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CD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如图3所示的ATIP解码器的详细方框图;
图5是表示如图3所示的CD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记录处理单元的输入/输出的波形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设备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如图7所示的ATIP解码器的详细方框图;
图9是表示如图8所示的锁存器单元的详细方框图;
图10是表示如图7~9所示的信息记录/重放设备的记录处理单元的输入/输出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6~10对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如图中S61所示,检测光记录介质上预格式化的ATIP(预制槽绝对时间)信息的载波信号(fc)。此处,将ATIP信息作为时间信息显示并预格式化到光记录介质上。
如S62所示,通过对所检测的载波信号(fc)进行频率解调和双相解调来恢复ATIP信息。所恢复的ATIP信息按照一定帧(数据区)单位包括同步信号(Synch),ID码和纠错码。此处,ID码经过ATIP信息的解调处理中的纠错程序。
然后,在S63,产生适合于所要记录的子码帧的记录密度的写信道时钟信号(CWRT-CLK)。而且,在S64,将所恢复的ATIP信息的ID码(LID)转换为线性码,并根据记录密度的调整率m/R调整线性码的物理长度。此处,m和R是大于0的整数。而且,在S65,通过将调整后的线性码转换为时间码,产生一个表示将用户信息记录为与ATIP帧的物理长度不同的长度的逻辑地址信号。此处,ATIP帧是指用于记录ATIP信息的基本单位。
在S66,通过根据逻辑地址信号将用户信息记录到光记录介质上,使得用户信息以不同于光记录介质上预格式化的物理地址长度的长度被记录到光记录介质上。下面参照附图7对使用上述信息记录方法的信息记录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设备的方框图。
如图7所示,信息记录设备的重放处理单元包括:光拾取器701,用于输出推挽信号RF(射频)信号处理单元702,串联连接到光拾取701的输出端,并通过接收推挽信号来产生高频信号;解调/子码检测单元703,用于通过接收高频信号来产生重放数据;CIRC(交叉交织里德-索罗门)解码器704,用于利用EFM(八到十四调制)帧对重放数据进行纠错。下面对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设备的重放处理单元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RF信号处理单元702通过对从光拾取器701输出的推挽信号进行信号处理来产生高频信号,解调/子码检测单元703通过在放大和均衡后对信号进行解调来产生重放数据。CIRC解码器704利用EFM(八到十四调制)帧对重放数据进行纠错。
同时,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设备的记录处理单元包括:光拾取器701,用于输出推挽信号;摆动信号检测单元705,用于通过使推挽信号通过22.05kHz的载波信号带宽来检测摆动信号;ATIP(预制槽绝对时间)解码器706,用于通过使用摆动信号来恢复作为物理地址的ATIP(预制槽绝对时间)信息,产生表示所恢复的ATIP信息的ID码的开始位置的标志信号(LID-flag),并产生适合于当前记录密度的写信道时钟信号(CWRT-CLK);CIRC(交叉交织里德-索罗门)编码器709,用于通过接收用户信息(可记录数据)来插入纠错码;调制/子码插入单元708,用于通过以写信道时钟信号(CWRT-CLK)对可记录数据抽样来将从CIRC编码器709输出的可记录数据调制为EFM码,并将子码插入到EFM帧中;激光功率控制器707,用于根据来自调制/子码插入单元708的写信道时钟信号(CWRT-CLK)控制光拾取器701的激光二极管;和微计算机710,用于通过与来自ATIP解码器706的标志信号(LID-FLAG)同步来产生记录开始信号(LWRT-ON),并通过使用ID码(LID)来产生子码。下面,将参照附图8对ATIP解码器706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8是表示如图7所示ATIP解码器的详细方框图。
如图8所示,ATIP解码器706包括:限幅器802,用于接收摆动信号;PLL(锁相环),连接到限幅器802的输出端,并产生写信道时钟信号(CWRT-CLK);频率解调器807,用于对来自限幅器802的摆动信号进行频率解调;双相信道解调器809,用于将来自频率解调器807的输出信号恢复为双相信道数据;解码器&锁存器810,用于从双相信道数据中解码ID码(CID);同步信号检测单元808,用于在来自频率解调器807的输出信号中检测帧同步信号(Synch);AND门813,用于根据ID码(CID)和帧同步信号(Synch)输出逻辑信号;第一乘法器811,第一加法器812,第二乘法器814和第二加法器819,用于将从解码器&锁存器810输出的ID码(CID)转换为线性码;第三乘法器820和计数器821,用于根据预设的记录密度调整率m/R调制所转换的线性码的物理长度;第一除法器822,用于将计数器821的输出值除以一个值“R”;锁存器单元823,连接到第一除法器822,并将线性码转换为适应于光记录介质的时间码;触发器818,用于通过接收来自第一除法器822的输出值和来自微计算机710的复位信号(LID-FLAG-RST)来产生ID码差错鉴别信号(LID-OK)。此处,PLL包括:相位比较器&LPF 803,连接到限幅器802的输出端;VCO(压控振荡器)804,连接到相位比较器&LPF 803以便形成闭环;第八分频器806,用于将写信道时钟信号(CWRT-CLK)进行n×m分频来变换频率;第七分频器805,用于将第八分频器806的输出信号进行2分频。下面,将参照图9对锁存器单元823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9是表示如图8所示锁存器单元的详细方框图。
如图9所示,锁存器单元823包括:第一锁存器901,连接到第一除法器822,并且每当余数(RMD)是“0”时输出来自第一除法器822的商;第二除法器902,串联连接到第一锁存器901,将第一锁存器901的输出信号除以75并输出一个商;第三除法器903,用于将第二除法器902的输出信号除以60并输出一个商;和第二锁存器904,用于通过接收第二除法器902和第三除法器903的输出信号来输出ID码(LID)。
下面,将参照附图7~9对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设备的记录处理单元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摆动信号检测单元705通过使从光拾取器701输出的推挽信号通过22.05kHz的载波信号带宽来检测推挽信号中的摆动信号。此处,利用与图8所示BPF 801相同的BPF(带通滤波器)来构造摆动信号检测单元705,并通过使从光拾取器701输出的推挽信号通过22.05kHz的载波信号带宽来检测摆动信号。
ATIP解码器706通过使用从摆动信号检测单元705检测的摆动信号来恢复作为物理地址的ATIP信息。而且,ATIP解码器706产生适应于当前记录密度的写信道时钟信号(CWRT-CLK),将所恢复的ATIP信息的ID码转换为线性码,根据记录密度的调整率m/R调制线性码的长度,并将其转换为时间码。将转换为时间码的ID码(LID)输入到微计算机710。而且,ATIP解码器706通过执行ID码(LID)的纠错来产生表示ID码(LID)的差错的差错鉴别信号(LID-OK)和表示ID码(LID)的开始位置的标志信号(LID-flag)。而且,ATIP解码器706产生其频率根据记录密度而自适应变化的写信道时钟信号(CWRT-CLK),以便记录每子码帧相同数量的可记录数据。下面参照图8对ATIP解码器706的操作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首先,限幅器802通过以一定限制电平对从BPF 801输出的摆动信号进行限幅来产生载波信号。
相位比较器&LPF 803将从限幅802输出的载波信号的相位与第七分频器805的输出信号的相位进行比较,并产生对应于相位差的控制信号。
VCO 804通过根据从相位比较器&LPF 803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振荡频率来产生写信道时钟信号(CWRT-CLK)。每一帧的写信道时钟信号(CWRT-CLK)的时钟数量被定义为2n×m(此处,n是不小于0的整数),并且被确定为摆动信号的整数倍。此处,n可以被设定为2或14,当n和R分别被设定为14和7时,可以根据当前记录帧的记录密度将m设定为7,8,9,10,11,12,13,…。
第八分频器806通过将记录信道时钟信号(CWRT-CLK)进行n×m分频来将写信道时钟信号(CWRT-CLK)的频率变换为44.1m(2×fc)。通过由第七分频器805将第八分频器806的输出信号进行2分频将其输入到相位比较器&LPF 803,并且通过由第九分频器816将第八分频器805的输出信号进行7分频来将其恢复为6.3kHz的双相时钟信号(PCLK)。
频率解调器807通过以写信道时钟信号(WRT-CLK)对从限幅器802输出的载波信号抽样来解调ATIP信息。
同步信号检测单元808检测来自频率解调器807的ATIP信息中的帧同步信号(Synch)。将同步信号检测单元808检测的帧同步信号(Synch)输入到解码器&锁存器810。
双相解码器809利用从第七分频器816输入的双相时钟信号(DCLK)解调双相信号,并将解调的双相信号提供到解码器&锁存器810。
解码器&锁存器810利用数据信道时钟信号(DCLK)(通过将双相时钟信号(PCLK)进行2分频产生)和帧同步信号(Synch)从由双相解调器809输入的信道比特流中恢复ID码,并通过使用纠错码(CRC)执行对ID码的纠错。而且,解码器&锁存器810产生一个表示差错发生位置的CRC标志信号(CRC FLAG)。
第一乘法器811用60乘以从解码器&锁存器810输出的ID码的分钟信息,第一加法器812将转换为秒信息的分钟信息加到来自解码器&锁存器810的第二信息。
第二乘法器814用75乘以第一加法器812的输出信号以便把输出信号转换为帧容量。
第二加法器819通过将来自解码器&锁存器810的帧信息加到第二乘法器814的输出信号来将作为时间码格式的ID码(LID)转换为线性码。将第二加法器819的输出信号(即对应于当前访问的ATIP帧的当前位置的地址信息)输入到第三乘法器820。
第三乘法器820用m乘以第二加法器819的输出信号并将其提供到计数器821。
计数器821利用AND门813的输出信号装载第三乘法器820的输出信号,并同时通过从装载值开始,对从第十一分频器817输出的时钟信号进行计数来输出计数值。
当从解码器&锁存器810检测的ID码中没有差错并且检测到帧同步信号(Synch)时,AND门813输出逻辑信号“1”。更具体地说,当正常检测到帧同步信号(Synch)时,计数器821装载第三乘法器820的输出值,并且对从第十一分频器817输出的时钟信号(CCLK)进行计数。
第十一分频器817将写信道时钟信号(CWRT-CLK)进行14nR分频。因此,输入到计数器821的时钟信号(CCLK)具有对应于每帧m/7R的时钟数目。从计数器821输出的计数值显示从轨迹的初始位置到当前访问位置的总时钟信号(CCLK)。
同时,当ID码(ID)中出现差错时,解码器&锁存器810通过向AND门813输出逻辑值“0“来保持计数器821的计数值。因此,虽然ID码中出现差错,也可以得到从轨迹的初始位置到当前位置的总时钟数目。而且,虽然未检测到帧同步信号(PYre),由于AND门813的输出信号逻辑值是“0”,因此保持计数器821的计数值。
第一除法器822将来自计数器821的计数值除以一个值“R”,将其商输出到锁存器单元823的输入端,并将余数(RMD)输出到锁存器单元823的控制端和触发器818。而且,将第一除法器822产生的余数(RMD)作为ID码标志信号(LID-FLAG)输出到微计算机710。
锁存器单元823将线性编码的ID码(LID)转换为时间码以便适应于光记录介质。更具体地说,每当余数(RMD)是“0”时,第一锁存器901将从第一除法器822输入的商输出到第二除法器902。
第二除法器902将第一锁存器901的输出信号除以75,将商提供到第三除法器903,并将余数提供到第二锁存器904的帧锁存器(FF)。
第三除法器903将第二除法器902的输出信号除以60,将商提供到第二锁存器904的分钟锁存器(MM),并将余数提供到第二锁存器904的秒锁存器(SS)。第二锁存器904通过接收第三除法器903和第二除法器902的输出信号来输出ID码(LID)。
由锁存器单元823转换为时间码的逻辑ID码(LID)包括与光记录介质上预格式化的ATIP帧不同的记录单位区域的逻辑地址信息,并且包括588×98个信道比特。换句话说,根据逻辑地址信息将用户信息记录到光记录介质上。
触发器818利用来自第一除法器822的余数(RMD)和来自微计算机710的复位信号(LID FLAG-RST)来产生ID码差错鉴别信号(LID-OK),并将其输出到微计算机710。
微计算机710通过与来自ATIP解码器706的标志信号(LID-FLAG)同步来产生记录开始信号(LWRT-ON),并通过使用逻辑ID码(LID)来产生子码。
CIRC编码器709将纠错码插入到输入的可记录数据中。调制/子码插入单元708通过以写信道时钟信号(CWRT-CLK)对从CIRC编码器709输出的可记录数据抽样来将可记录数据调制为EFM码,并将从微计算机710输出的子码插入到EFM帧中。
激光功率控制器707根据来自调制/子码插入单元708的记录信道信号控制光拾取器701的激光二极管。
在将用户信息记录到光记录介质上时,微计算机710通过与从ATIP解码器706输出的逻辑ID码(LID)的记录开始位置(MM:SS:FF(START))同步来产生记录开始信号(LWRT-ON)。调制/子码插入单元708通过以根据记录密度转换的写信道时钟信号(CWRT-CLK)对用户信息(可记录数据)抽样来产生写信号。
同时,微计算机710在记录结束位置(MM:SS:FF(END))切断记录开始信号(LWRT-ON)。此处,调制/子码插入单元708通过与对应于记录结束位置的标志信号(LID-FLAG)同步来结束记录信道信号的产生。利用逻辑地址信息以物理上不同于ATIP帧的长度记录到光记录介质上的子码帧包括与现有技术相同的98个EFM帧。此处,当通过将记录密度调整率m/R设定得更大而使得根据逻辑ID码(LID)的单位记录区域的长度更短,并且分配到单位记录区域的写信道时钟的数目相同时,相关单位记录单元的记录密度可以增加。
图10是表示如图7~9所示信息记录/重放设备的记录处理单元的输入/输出的波形图。换句话说,图10显示了帧同步信号(Synch),ATIP信息,表示所恢复的ATIP信息的ID码(LID)的开始位置的标志信号(LID-FLAG),表示ID码的差错的差错鉴别信号(LID-OK),逻辑地址信号(LID),记录开始信号(LWRT-ON)的输入/输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产生用于表示具有与光记录介质上预格式化的ATIP帧的物理长度不同的长度的单位记录区域的逻辑地址,和根据单位记录区域中包含的用户信息的记录密度而变化的写信道时钟信号。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可以通过使单位记录区域小于ATIP帧和产生适应于记录密度的写信道时钟信号来改善根据逻辑地址信息定义的单位记录区域的记录密度。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可以通过检测光记录介质中的ID码,将检测的ID码转换为线性码,根据记录密度转换线性码的值,和再次将线性码转换为适应于光记录介质的时间码,来有效地提供根据单位记录区域的记录密度而变化的逻辑地址。
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或实质特性的情况下,可以以多种形式实施本发明,还应该理解,除非特别指明,上述实施例并不受上述说明书的任何细节的限制,而应该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定义的精神和范围内广义地解释,因此,所有落入权利要求的界限和范围或其等同物内的修改和改进都应该由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9)

1.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包含:
(a)检测来自记录介质的同步信号和第一地址信息,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在摆动槽轨迹中已被预格式化,所述摆动槽轨迹在摆动槽轨迹上以预设长度划分为第一单位;
(b)将所述轨迹构造为第二单位,所述第二单位具有与具有预设长度的所述第一单位不同的长度;以及
(c)产生第二地址信息,该第二地址信息指示所构造的第二单位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预格式化的同步信号和第一地址信息是基于预设时钟进行调制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b)中,每一个所述的第二单位在长度上都小于每一个所述的第一单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b)中,在长度上每一个所述的第二单位都大于每一个所述的第一单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与在所述步骤(a)中检测的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相关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是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倍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记录所产生的第二地址信息和将用户信息记录到每一个所构造的第二单位中。
8.一种信息记录设备,包含:
(a)检测单元,用于从记录介质中检测同步信号和第一地址信息,在该记录介质上所述同步信号和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在摆动槽轨迹中已被预格式化,所述摆动槽轨迹在摆动槽轨迹上以预设长度划分为第一单位;
(b)构造单元,用于将所述轨迹构造为第二单位,所述第二单位具有与具有预设长度的所述第一单位不同的长度;以及
(c)地址发生器,用于产生第二地址信息,该第二地址信息指示所构造的第二单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预格式化的同步信号和第一地址信息是基于预设时钟进行调制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每一个所述的第二单位在长度上都小于每一个所述的第一地址单位区域。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每一个所述的第二单位在长度上都大于每一个所述的第一单位。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与检测单元所检测的第一地址信息相关联。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地址发生器所产生的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和把用户信息记录到每个所构成的第二单位中。
14.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在摆动槽轨迹中预格式化的同步信号和第一地址信息,所述摆动槽轨迹在摆动槽轨迹上以预定长度划分为第一单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由具有与第一单位不同长度的第二单位构造;记录用于指示构造的第二单位区域的第二地址信息;以及将用户信息记录到构造的第二单位区域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预格式化的同步信号和第一地址信息是基于预设时钟进行调制的。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二单位在长度上小于所述的第一单位。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二单位区域在长度上大于所述第一单位。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与所预格式化的第一地址信息相关联。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二地址是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的倍数。
CN2005100905508A 2000-05-13 2001-05-14 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501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5628/2000 2000-05-13
KR1020000025628A KR100800422B1 (ko) 2000-05-13 2000-05-13 정보 기록방법, 정보 기록장치 및 정보 기록매체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60667A Division CN1165050C (zh) 2000-05-13 2001-05-14 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
CNB2004100052996A Division CN1249681C (zh) 2000-05-13 2001-05-14 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0161A true CN1750161A (zh) 2006-03-22
CN1750161B CN1750161B (zh) 2013-01-02

Family

ID=1966855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9055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50161B (zh) 2000-05-13 2001-05-14 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
CNB20041000529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9681C (zh) 2000-05-13 2001-05-14 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
CNB0111606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5050C (zh) 2000-05-13 2001-05-14 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529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9681C (zh) 2000-05-13 2001-05-14 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
CNB0111606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5050C (zh) 2000-05-13 2001-05-14 信息记录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6754148B2 (zh)
JP (1) JP3492647B2 (zh)
KR (1) KR100800422B1 (zh)
CN (3) CN1750161B (zh)
HK (1) HK10696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00422B1 (ko) * 2000-05-13 2008-0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보 기록방법, 정보 기록장치 및 정보 기록매체
JP2001344756A (ja) * 2000-05-30 2001-12-14 Ricoh Co Ltd 情報記録装置
JP2002343031A (ja) * 2001-03-12 2002-11-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
JP3920666B2 (ja) * 2002-03-06 2007-05-3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制御装置
TWI230378B (en) * 2002-12-05 2005-04-01 Mediatek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interrupted recording
CN100452213C (zh) * 2006-07-21 2009-01-14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判断是否能烧录数据于盘片的方法
JP2009187593A (ja) * 2008-02-01 2009-08-20 Hitachi Ltd 高倍速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
JP2012059343A (ja) * 2010-09-13 2012-03-22 Sony Corp 記録装置
WO2017002437A1 (ja) * 2015-06-30 2017-01-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システム
CN117277998B (zh) * 2023-11-23 2024-03-19 西安智多晶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fpga的分频信号调整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5196B2 (ja) * 1986-09-30 1996-12-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US5568469A (en) * 1994-09-27 1996-10-22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latency and jitter in a local area network which uses a CSMA/CD protocol
JPH0969230A (ja) * 1995-08-31 1997-03-11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669442B2 (ja) * 1995-06-26 2005-07-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及び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KR980004473A (ko) * 1996-06-04 1998-03-30 하지메 후카다 광디스크 및 그 기록재생장치
JPH1069646A (ja) 1996-08-29 1998-03-10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媒体、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708668B2 (ja) * 1997-04-09 2005-10-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Efm出力タイミング制御回路及び記録タイミング制御回路
MY126615A (en) * 1999-09-29 2006-10-31 Sony Corp Data record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ing method
KR100800422B1 (ko) * 2000-05-13 2008-0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보 기록방법, 정보 기록장치 및 정보 기록매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175144A1 (en) 2009-07-09
CN1542751A (zh) 2004-11-03
JP3492647B2 (ja) 2004-02-03
US20040160869A1 (en) 2004-08-19
US6754148B2 (en) 2004-06-22
US7505382B2 (en) 2009-03-17
JP2001357627A (ja) 2001-12-26
CN1165050C (zh) 2004-09-01
US20050122865A1 (en) 2005-06-09
US6873582B2 (en) 2005-03-29
CN1249681C (zh) 2006-04-05
US20020012300A1 (en) 2002-01-31
KR100800422B1 (ko) 2008-02-04
CN1750161B (zh) 2013-01-02
US8014241B2 (en) 2011-09-06
HK1069667A1 (en) 2005-05-27
CN1332455A (zh) 2002-01-23
KR20010104158A (ko) 2001-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14241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317708C (zh) 丛发切割区码的析取方法与相关装置
CN1054933C (zh) 一种光学信息再生设备
CN1233043A (zh) 从平面/凹槽型盘上的凹坑产生平面/凹槽转换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354462A (zh) 用于以可变密度写入数据的光盘记录器
CN1184633C (zh) 用于记录介质的记录和/或再现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239297A (zh) 用占空比从存储介质重现信息以跟踪直流分量的方法
CN1196119C (zh) 信息记录媒体和信息记录方法
CN1272795C (zh) 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及数据重放装置
CN100351937C (zh) 信息记录设备和方法,信息再现设备和方法
CN1158655C (zh) 再现方法
CN1130717C (zh) 记录方法、记录装置、重放装置和重放方法
CN1961482A (zh) 系统时钟发生电路
CN1200407C (zh) 盘再现装置的时钟提取设备
CN1143807A (zh) 基于游程长度受限码产生码形平均值的旋转控制电路和装有该旋转控制电路的再现装置
KR100801037B1 (ko) 정보 기록방법, 정보 기록장치 및 정보 기록매체
CN1682305A (zh) 信息存储介质和数据记录、再现、检测和/或估计设备及使用其的方法
CN1881453A (zh) 用于记录介质的记录和/或再现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292551A (zh) 可抑制直流成分的数据记录装置和数据记录方法
CN1698125A (zh) 数据记录介质、方法和设备、以及数据再现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