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6026B - 丝网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丝网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6026B
CN1746026B CN 200510103713 CN200510103713A CN1746026B CN 1746026 B CN1746026 B CN 1746026B CN 200510103713 CN200510103713 CN 200510103713 CN 200510103713 A CN200510103713 A CN 200510103713A CN 1746026 B CN1746026 B CN 17460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aper plate
paste
matte
head
sil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037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46026A (zh
Inventor
木户龙太郎
佐藤利道
相羽昌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237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4737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297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6681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473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5780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46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6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46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6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化丝网印刷装置中的刮板及其驱动机构的结构,并通过消除糊剂的浪费以及防止因糊剂从刮板上脱落而造成的不良影响来改善印刷效果。将刮板(41)的一面作为用于按压糊剂的操作面(41a);在用于支撑刮板的横轴位于与该操作面相反的另一面的状态下,通过刮板安装部将刮板(41)可转动地支撑到该横轴上;并将所述刮板(41)设定为可以通过绕所述横轴转动而在下述状态之间变换姿势:同所述操作面(41a)与遮片(4)平行相对的状态相比,朝一侧倾斜的状态和朝相反侧倾斜的状态;在刮板前进及返回时,以所述操作面(41a)分别朝行进方向前倾的状态伴随刮板的移动而涂敷糊剂。

Description

丝网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印刷电路板等被印刷物上涂敷糊状焊料等糊剂的丝网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的丝网印刷装置为,将遮片重迭到设置在载物台上的电路板上,用刮板将提供给遮片的糊状焊料、导电糊剂等糊剂扩展开来,从而经过遮片上所形成的开口而将糊剂涂敷(印刷)到电路板上的规定位置。
作为此种丝网印刷装置,多年来大多采用配置一对倾斜方向不同的可升降的刮板的头部,使该头部沿着遮片往返移动并交替使用上述一对刮板来扩展糊剂的装置,但是此种装置存在以下问题:为了使各刮板个别升降很难均匀保持前进和返回时的印刷承重,而且,刮板相对于遮片的操作角的自由度少等。
为此,近年来如特开平8-39767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提出了利用一个刮板在前进与返回时均可进行印刷的丝网印刷装置。即,在该文献中的图1~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将刮板的一个侧边安装到刮板架上,使该刮板架的底部通过支点与安装在上部轴上的电机的转动轴(纵轴)连接,在前进与返回时,通过使刮板架围绕纵轴转动,从而使刮板在相对于垂直方向朝一侧倾斜规定角度的状态与保持该倾斜状态围绕纵轴反转180°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此外,作为该文献中的另一实施例,还表示了下述结构:代替围绕纵轴的转动,以支撑刮板架底部的支点为中心,刮板可在从垂直方向朝一侧倾斜规定角度和朝相反一侧倾斜规定角度的范围内摆动(倾斜角度可变),使刮板根据其往返移动而摆动并变换倾斜状态,使得在前进时刮板的一个侧面构成涂敷糊剂的操作面,返回时刮板的另一面构成操作面。
上述公报中的图1~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结构,使在横穿遮片的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的刮板围绕纵轴转动,因而需要有可供该刮板转动的相当大的空间,并且,由于在刮板转动期间附着在刮板上的糊剂有可能掉落到遮片上或遮片外,因而导致印刷不良或弄脏装置的各部分。此外,由于围绕上述纵轴转动的机构仅仅是使刮板以一定的倾斜角进行反转,因而当要根据所印刷的电路板及糊剂的粘度等调整刮板相对于遮片的倾斜角时,除了围绕上述纵轴转动的机构之外,还必须另行设置用于调整倾斜角的机构,因而导致装置复杂化。
此外,作为上述公报中的另一实施例所公开的结构,可以通过使刮板以刮板架底部侧的支点为中心进行摆动的机构,来调整刮板相对于遮片的倾斜角,并且在前进或返回时相应变换刮板的倾斜状态。然而,由于刮板的两个面在前进或返回时分别充当操作面,因而使刮板上的糊剂附着量增大,造成糊剂的浪费,并且与采用一面作为操作面进行印刷时相比,容易产生附着在另一面上的糊剂掉落到遮片上从而影响到印刷质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网印刷装置,可以通过简化刮板及该刮板的驱动机构的结构而实现装置小型化,而且可以通过消除糊剂的浪费并防止糊剂从刮板上脱落造成的不良影响而改善印刷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丝网印刷装置,具有支撑刮板并使该刮板沿着与被印刷物重叠的遮片相对往返移动的头部,通过使上述刮板按压供给到所述遮片的糊剂并进行移动,从而通过遮片将上述糊剂涂敷到被印刷物上,其中刮板的一面作为用于按压糊剂的操作面,所述刮板在支撑刮板用的横轴位于与该操作面相反一侧的面的侧方的状态下,转动可能地支撑在该横轴上,并且所述刮板通过围绕所述横轴转动而在与所述操作面和遮片平行相对的状态相比向一侧倾斜的状态以及向相反一侧倾斜的状态之间变换姿势,在由所述刮板的一面所构成的操作面于刮板前进和返回时分别以向行进方向前倾的状态伴随刮板的移动而涂敷糊剂。
若采用此种丝网印刷装置,由于可以利用一个刮板在前进和返回时分别进行印刷,因而与使一对刮板单个升降的现有装置相比,结构简单,可使装置小型化。
而且,由于将上述刮板的一个作为操作面,该操作面在刮板前进或返回时分别以前倾状态朝向行进方向,因而在刮板的两面上不会附着糊剂,因而可以减少糊剂的浪费,并且糊剂不会从刮板的里侧脱落。
此外,由于通过刮板安装部将刮板可转动地支撑在位于与刮板操作面相反一侧的横轴上,并可以通过围绕该横轴转动来变换刮板的姿势,因而既简化了用于使刮板转动的驱动机构等的结构,又可根据刮板的前进与返回改变刮板的姿势并适当调整倾斜角。
在该丝网印刷装置中,最好是刮板的大小被设定为,使所述刮板操作面与糊剂接触的范围在所述刮板前进与返回时重合。具体而言,优选所述被印刷物是印刷电路板,糊剂是糊状焊料,所述刮板呈横向较长的长方形板状,在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的尺寸为20~30mm。
若采用此种结构,与操作面和糊剂的接触范围在前进或返回时不重合的情况相比,既可减少操作面上的糊剂附着量,减少糊剂浪费,又可提高被印刷物上涂敷的糊剂的定量性,提高印刷质量。
此外,最好是所述头部设置有刮板安装部,该刮板安装部围绕所述横轴转动可能地予以设置,并通过与转动驱动机构连接而围绕所述横轴予以转动驱动,保持上述刮板的刮板架可拆装自由地安装在上述刮板安装部上。
若采用此种结构,由于将刮板架安装到刮板安装部上,并且所述刮板安装部可转动地支撑在头部上并预先与驱动源连接以传递驱动动力,因而使刮板对头部的安装操作变得简单,从而可以简单、迅速地更换刮板。
在上述装置中,设置相对于所述刮板安装部安装固定刮板架的固定装置,最好在相对于所述刮板安装部将刮板架固定的固定状态和可以将刮板架从刮板安装部上拆下的非固定状态之间切换。
若采用此种结构,可使刮板架对刮板安装部的拆装操作更为简单、迅速。
作为固定装置的具体构成,可采用下述结构:例如包括:一体设置在所述刮板架上的螺旋轴部以及螺合安装在该螺旋轴部前端的固定用螺母部件;和设置在所述刮板安装部上并可将上述螺旋轴插入的切口;在使刮板架与刮板安装部重合并将上述螺旋轴部插入上述切口部分的状态下,拧紧所述固定用螺母部件,从而利用刮板架和固定用螺母部件挟持所述刮板安装部。
若采用此种结构,通过固定用螺母部件的转动操作(拧紧或松开)这一极其简单的操作,即可使刮板架相对于刮板安装部在固定状态与非固定状态之间切换。
当采用此种结构作为固定装置时,最好是刮板安装部的所述刮板架的安装面设置在相对于头部与用于转动可能地支撑刮板安装部的所述横轴相反的一侧,从而在将刮板架安装到上述刮板安装部上的状态下,使上述固定用螺母部件位于上述横轴一侧。
若采用此种结构,由于可以一定程度地加大固定用螺母部件的直径而改善操作性,并且将此部分即增重部分配置到横轴一侧,所以可以减轻驱动刮板围绕横轴转动时对惯性的影响。
此外,在上述丝网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头部可以在使刮板沿着遮片移动的方向即印刷方向上前进、返回,并可以在使刮板与遮片接触或分离的方向即升降方向上移动,所述刮板可通过刮板安装部围绕横轴转动可能地设置在上述头部上,该丝网印刷装置还可包括使所述头部在所述印刷方向上移动的印刷方向驱动装置、使所述头部在升降方向上移动的升降驱动装置、使所述刮板围绕横轴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以及控制这些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印刷中使刮板前进或返回时,分别在使所述操作面向行进方向前倾的状态下使刮板移动而涂敷糊剂,以进行印刷,同时当从前进或返回中的任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对各种驱动装置进行控制,使刮板避开滞留在遮片上的糊剂而从该糊剂的一侧移动到相反一侧,并根据所述切换改变刮板的倾斜方向。
于是,在从前进与返回中的任意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由于可以避开糊剂并且刮板的位置和倾斜方向,所以不会出现将糊剂挤出或散落到外部的情况,从而适当地进行调整操作。
上述丝网印刷装置中,最好是所述控制装置,可使通过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进行的刮板转动,与通过所述印刷方向驱动装置进行的头部在印刷方向上的移动和通过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进行的头部在升降方向上的移动中的至少一种同时执行。尤其是,可使通过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进行的刮板转动、通过所述印刷方向驱动装置进行的头部在印刷方向上的移动以及通过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进行的头部在升降方向上的移动同时执行。
于是,当从前进和返回中的任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调整刮板的位置及倾斜方向。
在上述情况下,上述控制装置最好是对所述各种驱动装置进行控制,通过所述头部在印刷方向与升降方向上的同步移动使所述横轴沿着以滞留在所述遮片上的糊剂为中心的大体呈圆弧形的轨迹移动,同时伴随该横轴的移动,使所述刮板进行转动,从在所述糊剂的一侧向该糊剂前倾的状态,经由在该糊剂的上方大致呈水平的状态而变成在该糊剂的另一侧向糊剂前倾的状态。
于是,头部升降方向上的移动、印刷方向上的移动以及刮板的转动可同步进行,尤其是可以避开遮片上的糊剂,尽可能地减少无用操作而调整刮板的位置及倾斜方向。
此外,在上述丝网印刷装置中,最好还具有使所述刮板相对于所述头部进行转动的刮板转动装置,使所述刮板与所述遮片所成的角度在印刷时小于规定值,在印刷以外的时间处于所述规定值以上。
于是,由于可使刮板相对于头部进行转动,以便在印刷以外的适当时间内,使刮板与遮片所成的角度大于印刷时的上述角度,因而在印刷以外的时间内,操作者很容易看清刮板的按压糊剂的操作面。
此外,最好是所述刮板安装部围绕所述横轴转动可能地设置在所述头部上,保持所述刮板的刮板架拆装自由地安装在刮板安装部的转动前端侧,所述刮板转动装置包括驱动刮板安装部围绕所述轴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和利用该转动驱动机构使刮板安装部相对于所述头部进行转动的控制装置,使所述刮板与所述遮片所成的角度在印刷时小于规定值,在印刷以外的时间处于规定值以上。
若采用此种构成,由于通过控制装置,可以利用转动驱动机构使刮板安装部相对于头部进行转动,以便使刮板与遮片所成的角度在印刷时小于规定值,在不进行印刷时处于规定值以上,所以可以利用单个转动驱动机构在印刷时以及不进行印刷时都能使刮板安装部相对于头部进行转动。
此外,最好是所述刮板与所述遮片所成的角度,在印刷时小于90°的规定值,在印刷以外的时间处于90°以上。
这样一来,由于可以利用刮板转动装置使刮板相对于头部进行转动,以便使刮板与遮片所成的角度在不进行印刷时达到90°以上,所以,在不进行印刷时可使刮板的操作面朝向垂直面以上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丝网印刷装置的主视概略图。
图2是表示丝网印刷装置的侧视概略图。
图3是表示丝网印刷装置的头部的具体构成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头部具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头部的单元安装件上拆下刮板单元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刮板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刮板单元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刮板单元中的防侧漏板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印刷操作时的刮板和防侧漏板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a)表示操作角为70°时的情况,(b)表示操作角为60°时的情况,(c)表示操作角为40°时的情况)。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丝网印刷装置的头部的具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丝网印刷装置的头部的具体构成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设置在第2实施方式的丝网印刷装置中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13是举例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头部移动方向切换时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4(a)、(b)是表示采用图13所示的控制时头部和刮板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15是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一种变形例,表示头部移动方向切换时的控制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16(a)~(c)是表示采用图15所示的控制时头部和刮板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丝网印刷装置的头部的构成的放大图。
图1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丝网印刷装置的印刷操作处于初始状态下的刮板与遮片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丝网印刷装置进行印刷操作时的刮板与遮片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丝网印刷装置进行印刷操作时的刮板与遮片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丝网印刷装置在更换刮板时的刮板与遮片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图2概略性地表示出本发明的丝网印刷装置,图1是主视图,图2是侧视图,分别表示出丝网印刷装置。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丝网印刷装置的基座1上,夹持后述的印刷载物台3而配置了进料输送机2a和出料输送机2b,印刷电路板W由进料输送机2a送到印刷载物台3上,在此处实施印刷处理之后再由出料输送机2b将其送出。
在以下说明中,将上述输送机2a、2b传送电路板W的传送方向称为Y轴方向,将与其在水平面上垂直的方向称为X轴方向,将同时垂直于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方向称为Z轴方向来加以说明。
在印刷载物台3上配置了4轴单元10。
该4轴单元10,支撑电路板W,并从下侧相对于后述的遮片4进行定位,水平地支撑由进料输送机2a送入的电路板W,而且可以在X轴、Y轴、Z轴及R轴(绕Z轴的转动)上变换位置。
即,该4轴单元10阶层式地包括:固定在上述基座1上的固定工作台11、可相对于该固定工作台11在X轴方向上相对移动,并由伺服电机驱动的X轴工作台12、可相对于该X轴工作台12在Y轴方向上移动,并由伺服电机驱动的Y轴工作台13、可相对于该Y轴工作台13进行相对转动,并由伺服电机驱动的R轴工作台14、以及可相对于该R轴工作台14进行升降,并由伺服电机驱动的升降工作台15。并可利用设置在该升降工作台15上的支撑单元16支撑电路板W,从而使电路板W根据各工作台12、13、14、15的驱动而移动到X轴、Y轴、Z轴、及R轴(绕Z轴的转动)方向上的任意位置上。
支撑单元16包括:电路板支撑机构17,具有可在Z轴方向上出没的多个支撑销,安装为可相对于升降工作台15进行升降,直接支撑电路板W;和夹持机构18,安装在升降工作台15上,从X轴方向两侧夹持电路板W。夹持机构18由连接固定在升降工作台15上的固定部18a和可相对于固定部18a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可动部18b构成,在固定部18a和可动部18b的上端分别安装用于送入送出电路板W的一对输送机。可动部18b可根据电路板W的X轴方向上的尺寸进行位置调整。当从进料输送机2a上将电路板W送入夹持机构18的输送机带上时,则电路板支撑机构17的各支撑销突出而从下侧(里侧)支撑电路板W,并且由夹持机构18从X轴方向两侧夹持电路板W,这样即可将电路板W以相对于支撑单元16定位的状态进行固定。
在印刷载物台3的上方铺设遮片4,在该遮片4上方配置了印刷用头部6,该印刷用头部6具有用于将提供给该遮片4的糊状焊料,导电糊剂等糊剂扩展开来的刮板41。
头部6可在X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移动,并由伺服电机进行驱动。即,在遮片4的上方设有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固定轨道7,头部支撑件5横架在该固定轨道7上,并且该支撑件5连接在由伺服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杠(省略图示)上。此外,头部6安装在设于支撑件5上的Z轴方向的固定轨道22上,并且与由伺服电机23驱动转动的滚珠丝杠24连接。这样一来,头部6可以在伺服电机23等的驱动下与支撑件5在X轴方向上一体移动,并且头部6可以相对于支撑件5在Z轴方向上移动。
图3~图5表示出头部6的具体构成,图3是侧视图,图4是立体图,图5是拆下刮板单元时的立体图。
如上述附图所示,头部6具有主机架20,在该主机架20的上壁的下表面上垂直设置支撑件20b,在该下表面与支撑件20b之间安装有测力传感器等压力传感器20a,副机架26可自由摆动地支撑在该支撑件20b上。具体而言,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第1支撑轴25向外突出地设置在支撑件20b上,通过轴承等将副机架26安装到该第1支撑轴25上,从而可绕该第1支撑轴25自由摆动地支撑该头部26。
在副机架26上,通过第2支撑轴27(用于支撑刮板的横轴)可自由转动地支撑着相当于刮板安装部的单元安装件28,并且还装有驱动该单元安装件28的驱动机构。
单元安装件28是沿Y轴方向细长的长方形的板状件,在该单元安装件28上可自由拆装地安装着刮板单元40,所述刮板单元40由刮板41和用于保持该刮板41的刮板架42构成。而且,将刮板41的一面用作按压糊剂的操作面41a,在使第2支撑轴27(用于支撑刮板的横轴)位于与该操作面41a相反一侧表面的侧方的状态下,通过单元安装件28将刮板41可转动地支撑在该第2支撑轴27上。
具体而言,支撑部28a直立设置在单元安装件28的里侧(刮板单元侧的相反侧)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上,位于单元安装件28的里侧并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第2支撑轴27,以可绕该轴转动的状态支撑在上述副机架26上,通过键连接将支撑部28a安装固定到第2支撑轴27从该副机架26突出的部分上,从而可相对于副机架26自由摆动地支撑单元安装件28。
用于支撑单元安装件28的上述第2支撑轴27,贯穿副机架26而朝相反一侧突出,通过键连接将皮带轮34安装固定在该突出部分上。而作为驱动源的伺服电机32固定在副机架26上,在安装于该电机32的输出轴上的皮带轮33和上述皮带轮34之间安装驱动带36,此外,通过从外周侧将张紧皮带轮38压接在该输送机36上而张紧设置驱动带36。即,由上述伺服电机32、皮带轮33、34、38以及驱动带36等构成上述驱动机构,借助于伺服电机32的运作来驱动单元安装件28围绕第2支撑轴27正转或反转。通过检测出单元安装件28相对于副机架26的的原始位置,求出用于控制伺服电机32的转动角的基准位置。
由于该单元安装件28的正转与反转,使刮板41可以通过围绕第2支撑轴27转动而在下述状态之间变换姿势:与上述操作面41a和遮片4平行相对的状态相比,朝一侧倾斜的状态和朝相反一侧倾斜的状态。
刮板单元40的刮板架42是由铝合金等轻合金构成的Y轴方向细长的板件。另外,刮板41是由硬质氨基甲酸乙酯或不锈钢构成的Y轴方向细长的长方形板件,如该图所示,以与刮板架42重合的状态保持在该刮板架42上。
将与刮板41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L(参照图6)设定为,刮板41前进时上述操作面41a与糊剂接触的范围和刮板41返回时上述操作面41a与糊剂接触的范围重合。后文对此另有详述。
刮板架42在与保持刮板的面相反一侧具有用于将刮板架42安装到上述单元安装件28上的安装面42a。在该安装面42a上,在Y轴方向上相隔规定间隔一体突出设置一对螺旋轴46,并且在该螺旋轴46的前端螺合安装着带球形柄的固定螺母47,在刮板单元40与单元安装件28重合的状态下,可通过螺旋轴46等将刮板单元40固定到单元安装件28上。
详细地说,如图5所示,在单元安装件28的Y轴方向的两端,形成有一对与刮板单元40的上述螺旋轴46对应的切口30,在将各螺旋轴46从一侧插入上述切口的状态下,通过安装面42a使刮板单元40与单元安装件28的底面重合,进而在该状态下拧紧上述固定螺母47,从而将刮板单元40引入固定到单元安装件28的底面上。总之,通过利用固定螺母47和刮板单元40共同夹持单元安装件28,可以将刮板单元40固定到单元安装件28上。
关于单元安装件28的上述切口30的具体形状,例如可以设定切口30的宽度与进深(导向深度)尺寸,以便在将螺旋轴46靠在切口30的内端部时正好对刮板41进行定位。
在刮板架42的长度方向两端,还分别设有防侧漏板44。上述防侧漏板44是用于防止进行印刷操作时糊剂向刮板41的侧方流动(Y轴方向外侧)而漏出的部件。
下面,对上述丝网印刷装置的作用效果加以说明。关于刮板的移动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均以从装置正面观察到的状态(图1的状态)为基准,将从头部6的左侧向右侧的移动称为前进,而将反向移动称为返回。
首先通过4轴单元10将电路板W定位,并且该印刷电路板W与遮片4重合后,头部6根据操作者输入的操作开始的指令输入操作而进行运作,由此在该丝网印刷装置上开始印刷操作。
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头部支撑件5的操作将刮板41配置到规定的操作开始位置上方,并且通过第2支撑轴27的操作使刮板单元40转动变位,调整刮板41的姿势。例如在图1及图6中,当刮板41从左侧朝右方移动(前进)时,如图6中的实线所示,刮板41被设定为朝行进方向前倾的状态(图6中为朝右上方倾斜的状态)。即设定为刮板41的操作面41a与行进方向前侧的遮片4形成锐角的状态。这时,遮片4和刮板41的操作面41a之间形成的角度(下面称为操作角)可根据糊剂P的粘度及刮板41的移动速度进行调整,以便进行高质量的印刷。
接着通过伺服电机23等的驱动使头部6下降,将刮板41设定在刮板41的一侧边缘部41b与遮片4上的接触点相抵接的高度位置上。
当如上所述设定刮板41时,通过图示以外的供给装置向遮片4上提供糊剂,并且刮板41沿遮片4朝右方前进,这样一来,利用刮板41将遮片4上的糊剂P扩展开来,并通过遮片4涂敷到印刷电路板W上。
当刮板41到达前进的终点位置时,则头部6上升,而且,使尚未印刷的未处理电路板W在规定的基准位置上定位并与遮片4重合,用以取代通过上述刮板41的移动(前进)实施印刷处理完毕的电路板W。
另外,通过驱动第2支撑轴27反转,使刮板41的姿势经过操作面41a与遮片4平行相对的状态后,变换为与前进时相反的倾斜状态(如图6中的双点划线所示朝左上方倾斜的状态)。这样一来,刮板41形成朝返回时的行进方向前倾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适当调整操作角。由于通过单元安装件28的转动,相对于第2支撑轴27的刮板41与遮片4的抵接点的位置由右变为左,因而在上述反转驱动第2支撑轴27的同时,头部6朝右侧(前进)方向附加移动,以便使该抵接点的位置在返回时位于糊剂P的右侧。
通过伺服电机23等的驱动使头部6下降,将刮板41设定在刮板41的另一侧边缘部41C与遮片4上的接触点抵接的高度位置上,之后,向腌膜4提供糊剂P,并且刮板41沿遮片4朝左侧返回,由此通过遮片4将糊剂P涂敷到印刷电路板W上。
以后,每当如上所述切换刮板41的姿势时,即可使头部支撑件5进行附加移动并沿遮片4往返移动,从而依次对送入印刷装置中的各个电路板W进行印刷。
如上所述,在该丝网印刷装置中,由于可以用单个刮板在前进及返回时分别进行印刷,因而与配置一对刮板而在前进与返回时区分使用的装置相比,可简化头部6的结构,使之小型化。
此外,由于可通过使单元安装件28围绕横轴即第2支撑轴27转动来相应变换刮板41前进与返回时的姿势,因而不同于上述背景技术中介绍的特许文献1中所示的使刮板围绕纵轴转动的结构,刮板转动不会占用很大空间。而且,当利用一组驱动机构使单元安装件28围绕第2支撑轴27转动,而相应变换刮板41前进与返回时的姿势时,可以调整操作角,并不会导致驱动机构的复杂化。
还有,由于将刮板41的一面设定为操作面,通过相应变换刮板41前进与返回时的姿势,无论何时上述操作面41a均可按压糊剂P,因而与前进与返回时使用刮板的两面的结构(上述特许文献1中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相比,糊剂不会附着到刮板的两面上,因此可减少糊剂浪费,并可防止在刮板移动而进行印刷时,糊剂从刮板内表面侧掉落到遮片上。即,可防止因多余的糊剂随机附着到通过刮板移动而按压填充了遮片厚度部分的糊剂的开口部上,而导致印刷不良。
尤其是,由于将刮板41的大小设定为,与刮板41前进时操作面41a与糊剂P接触的范围和刮板41返回时操作面41a与糊剂P接触的范围重合,因而可抑制附着到操作面41a上的糊剂量,从而高质量地进行印刷。
具体而言,当刮板41在遮片4上移动并按压糊剂P时,虽然操作面41a的规定范围根据遮片4上的糊剂P的高度与糊剂P接触,但由于刮板41处于图6中的实线所示的前进状态下时,从一侧的边缘部41b到规定范围与糊剂P接触,当刮板41处于图6中的虚线所示返回状态下时,从另一侧的边缘部41c到规定范围与糊剂P接触,因而如果垂直于刮板4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L过大,则由于与糊剂P接触的范围在前进与返回时出现偏差,使两个范围合并后的面积增大,导致糊剂附着量增加。这样一来,当附着量增加时,不仅浪费糊剂还会使电路板W上所涂敷的糊剂的定量性恶化,因而导致印刷质量下降。
与之相反,在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中,为避免垂直于刮板41长度方向的尺寸L相对于印刷时的遮片4上的糊剂P的高度过大,而将上述尺寸L设定为前进与返回时与糊剂P接触的范围重合。如果上述尺寸L过小,印刷期间遮片4上的糊剂P将越过刮板,因而在设定上述尺寸时应满足不发生上述情况且与糊剂P接触的范围在前进与返回时重合的条件,具体而言,当在印刷电路板W上涂敷由糊状焊料构成的糊剂P时,可将上述尺寸L设定为20~30mm。
通过此种设定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面41a与糊剂P接触的范围(前进与返回时的合计范围)的面积,可以抑制操作面41a上的糊剂附着量,减少糊剂浪费,并可以提高电路板W上所涂敷的糊剂P的定量性,从而提高印刷质量。
此外,该丝网印刷装置可在操作开始之前,进行准备操作,以将刮板单元40安装到头部6的上述单元安装件28上。该安装工作虽然由操作者进行,但是在此情况下,操作者可通过将刮板单元40的各螺旋轴46插入单元安装件28的切口30并使刮板单元40与单元安装件28重合,然后,拧紧固定螺母47,将刮板单元40固定到单元安装件28上,从而简单、迅速地将刮板单元40安装到头部6上。
印刷操作结束之后,可根据需要将刮板单元40更换为与下一生产过程(下一批次)对应的,即保持与下一生产过程对应的刮板41的刮板单元40。该操作虽然与上述相同,同样由操作者进行操作,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可通过松开刮板单元40的上述固定螺栓50而解除对单元安装件28的固定状态,然后,沿切口30将刮板单元40从单元安装件28上拉出,从而简单、迅速地将刮板单元40从头部6上卸下。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丝网印刷装置中,由于将刮板41设置成可在头部6上转动,如上所述,预先在头部6上预先设置与驱动机构相连的单元安装件28,所述驱动机构由伺服电机32、皮带轮33、34、38及驱动输送机36等构成,并使刮板单元40(即保持有刮板41的刮板架42)形成可相对于该单元安装件28进行拆装的结构,所以当将刮板单元40安装到头部上时,不必进行麻烦的操作,因而可简单、迅速地更换头部6上的刮板41等。
因而具有下述效果:既可以保持此种丝网印刷装置的刮板41的角度设定的自由度、或印刷加重的有利性等优点,又可以提高更换刮板41等的操作性。
尤其是在该丝网印刷装置中,由于采用了下述拆装结构:在单元安装件28上设置切口30,并且在刮板单元40上设置与固定螺母47螺合的螺旋轴46,将螺旋轴46插入切口30并使刮板单元40与单元安装件28重合,之后,仅通过拧紧固定螺母47即可将刮板单元40固定到头部6上,此外,仅通过松开固定螺母47即可将刮板单元40从头部6上拆下,因而丝毫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操作者可简单、迅速地进行刮板单元40的更换等操作。
此外,在该丝网印刷装置中,由于采用了将单元安装件28中的刮板单元40的安装面作为与将该单元安装件28支撑到副机架26上的第2支撑轴27相反的一侧,在安装了刮板单元40的状态下,固定螺母47位于第2支撑轴27一侧而构成,因而可以达到提高更换刮板单元40时的操作性,并减轻对刮板单元40操作时的惯性影响的效果。即,在上述构成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固定螺母47的直径更易于操作者进行操作,因而有利于提高其操作性,但是,由于这时需要考虑随之而来的固定螺母47的重量增加,因而可能会对刮板单元40操作(转动)时的惯性产生影响。然而若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由于固定螺母47位于单元安装件28的第2支撑轴27一侧,即靠近转动中心的一侧,因而可以有效减轻在驱动刮板单元40时对惯性的影响。因而具有以下优点:既可通过采用大直径的固定螺母47来提高操作性,又可因减轻了对惯性的影响而迅速、准确地驱动刮板单元4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体而言,设在刮板架两端的防侧漏板具有图7~图9所示的构成。下面说明其结构。
防侧漏板44是大体呈正梯形的板件,具有以中心线(图3中的虚线所示)为界从底部朝前端(在图8中为从上部到下部)彼此靠近的一对滑动连接面44a,在其中心线上能够以底部为支点(转动中心)进行转动(摆动)地安装在刮板架42的末端,并且弹性地保持在规定的中立位置上。
详细地说,如图8所示,在防侧漏板44上,在其底部的中央形成贯通厚度方向的通孔44c,在该通孔44c中插装着套管49。并将固定螺栓50从防侧漏板44外侧插入到该通孔44c(套管49)中,进而将该固定螺栓50螺合插入到刮板架42的螺孔42b中,从而将防侧漏板44以可围绕固定螺栓50转动的状态安装到刮板架42的末端。
此外,通过在厚度方向上砍去各防侧漏板44的外表面侧即与刮板架42的安装面相反一侧的面的一部分,形成从底部(通孔44c的部分)向前端均匀变宽的一对接触面44b。之后,将施力部件48固定到刮板架42上,所述施力部件48具有大体呈倒V字型(图8中为倒V字型)延伸的一对板簧片48a,如图7所示,该施力件48的上述各板簧片48a的前端从固定螺栓50的两侧分别抵接在防侧漏板44的各接触面44b上。即,在无外力作用在防侧漏板44上的状态下,通过使各板簧片48a的弹力均匀作用于防侧漏板44上,将防侧漏板44保持在刮板41(用于使糊剂扩展的操作面)与各滑动连接面44a之间构成的角度α(以下称为滑动连接面角度α)均相等的位置(中立位置)上,另外,如果在限制刮板架42的状态下外力仅作用于防侧漏板44上,则防侧漏板44反抗板簧片48a的弹力而转动,而且,当排除该外力时,防侧漏板44又会在板簧片48a的弹力作用下朝反向转动,其结果是防侧漏板44回复到上述中立位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上文所述,刮板单元40,当防侧漏板44处于中立位置状态下时上述滑动连接面角度α为70°而构成。
若采用具有此种防侧漏板的结构,进行印刷操作时,如上文所述,如果将刮板41设定到与遮片4接触的高度位置上,则如图9(a)所示,防侧漏板44形成经由一侧滑动连接面44a与遮片4抵接的状态,但是在这里,由于防侧漏板44如上文所述可以转动,因此只要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本实施方式中为40°~70°的范围内)则无论操作角β是多大角度,防侧漏板44均可与遮片4毫无间隙地适当接触。具体而言,例如当操作角β=70°时,由于上述防侧漏板44的滑动连接面角度α为70°,因而当使刮板41与遮片4接触时,如图9(a)所示,防侧漏板44在保持在中立位置的状态下与遮片4接触。相反,当操作角β<滑动连接面角度α时,例如当操作角β=60°或40°时,当使刮板41与遮片4接触时,如图9(b)、图9(c)所示,防侧漏板44反抗板簧片48a的弹力而由中立位置转动变位,并在该状态下与遮片4接触。而在此情况下,防侧漏板44在板簧片48a挠曲所产生的相应弹力的作用下而压接在遮片4上。
这样一来,当刮板41压接到规定的接触点上时,则利用图示以外的供给装置向遮片4上提供糊剂,并且通过行驶单元的操作使刮板41沿X方向移动,通过该移动(前进)使遮片4上的糊剂被刮板41扩展开来,但是,此时可利用防侧漏板44防止糊剂的侧漏,从而能够恰当地进行糊剂的扩展操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将设在刮板单元40上的螺旋轴46插装入单元安装件28的切口30中并通过拧紧固定螺母47以将刮板单元40固定到单元安装件28上的结构,但是显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来固定刮板单元40。例如,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在刮板单元40上设置剖面为コ字型的插入部,在将单元安装件28插入到该插入部的状态下,使用铰接夹等夹紧装置将刮板单元40固定到单元安装件28上。总而言之,只要可以通过简单操作拆装刮板单元40,可以采用任意结构。但是,从可以更为迅速地拆装刮板40的角度而言,最好采用本实施方式的使用固定螺母47的结构或上述使用铰接夹的结构等结构,从而通过一种操作即可切换刮板单元40相对于单元安装件28的固定状态与非固定状态。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刮板41的操作面即按压糊剂的面设定为平面,但显然也可以是凸面或凹面。
图10~图14表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下面说明该第2实施方式。在图中使用同一标号标示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并省略其说明。
在该第2实施方式之中,丝网印刷装置的整体的概略结构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参照图1、图2)。此外,头部、单元安装件、刮板单元安装件等的构成也与第1实施方式基本相同。
在图10、图11的示例中,用于使单元安装件转动的驱动机构是齿轮驱动方式。即,支撑单元安装件28的上述第2支撑轴27,贯穿副机架26并朝相反一侧突出,齿轮54固定(键连接)在该突出部分上。而作为驱动源的伺服电机32固定在副机架26上,驱动齿轮51安装在该伺服电机32的输出轴上,并且在该驱动齿轮51和上述齿轮54之间安装可自由转动地轴支承在副机架26上的空转齿轮52和53。即,由伺服电机32及齿轮51~54构成上述驱动机构,当伺服电机32操作时,其转动动力经由各齿轮51~54传递给第2支撑轴27,由此可以驱动单元安装件28围绕第2支撑轴27转动。
此外,如图12所示,上述丝网印刷装置具有控制其操作的控制装置55(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55由实行逻辑运算的众所周知的CPU、预先存储用于控制该CPU的各种程序等的ROM、以及临时存储控制操作期间内的各种数据的RAM等构成,具有主控制部56、轴控制部57以及移动方向判断部58等功能构件。
轴控制部57,根据主控制部56发出的驱动指令控制用于在X轴方向上驱动头部6的伺服电机21(印刷方向驱动装置)、在Z轴方向上驱动头部6的伺服电机23(升降驱动装置)、使刮板41围绕第2支撑轴27转动的R轴驱动伺服电机32(转动驱动装置)等丝网印刷装置上所具有的各种伺服电机以及其他执行机构。
移动方向判断部58,用于检测将头部6设置在印刷载物台3的X轴方向上的哪一侧,并据此判断进行下一印刷操作时头部6的移动方向。具体而言,若以从装置正面观察到的状态(图1中的状态)为基准,将头部6从左侧到右侧的移动设为前进,将反向的移动设为返回,则当头部6位于印刷载物台的左侧时,则可判断为前进,当头部6位于印刷载物台的右侧时,则可判断为头部6返回。
主控制部56,为了使头部6及4轴单元10等按照预先存储的程序及各种数据进行操作而通过轴控制部57统一控制上述伺服电机等各种执行机构的驱动,并且进行各种运算,以计算出该控制所需的驱动量。
尤其是作为进行印刷操作的头部6及刮板41的控制,根据移动方向判断部58的判断结果,前进时将刮板41设定为朝前进方向前倾,在恰当调整该操作角的状态下,朝前进方向驱动头部6,从而利用刮板41沿遮片4朝前进方向移动来进行印刷,返回时将刮板41设定为朝返回方向前倾,在恰当调整了该操作角的状态下,朝返回方向驱动头部6,从而利用刮板41沿遮片4朝返回方向移动来进行印刷。
此外,当从上述前进、返回中的任意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如后文所述,通过驱动伺服电机21、23、32,使刮板41避开滞留在遮片4上的糊剂P并从该糊剂P的一侧移动到相反一侧,而且,伴随切换移动方向而变换刮板的倾斜方向。这时,使通过伺服电机32产生的刮板41的转动(R轴方向的移动),与通过伺服电机21进行的X轴方向上的移动和通过伺服电机23进行的Z轴方向上的移动中的至少一个同时进行,在该实施方式中设定为使X轴、Z轴、R轴三个轴同时移动。
下面参照图14的操作说明图,根据图13的流程图举例说明由上述控制装置实施的头部移动方向切换时的控制。
刮板41沿遮片4向前进方向或返回方向移动并进行印刷,当到达印刷移动范围的终点时(参照图14(a)),作为切换头部移动方向而进行下一次印刷的准备操作,开始刮板变换操作,以改变刮板的位置与倾斜方向(图13的步骤S1),X轴、Z轴、R轴开始同步移动(步骤S2)。即,在伺服电机21的驱动下头部6沿X轴方向的移动、在伺服电机23的驱动下头部6沿Z轴方向的移动、以及在伺服电机32的驱动下刮板41的转动同时开始。
在此情况下,如图14(b)所示,通过控制伺服电机21、23的驱动,以使头部6在印刷方向上的移动(X轴方向上的移动:箭头A)与升降方向上的移动(Z轴方向上的移动:箭头B)同步进行,从而使上述第2支撑轴27沿着以滞留在遮片4上的糊剂P为中心的大体呈圆弧形的轨迹(线C)移动。具体而言,例如当进行从前进切换为返回的刮板的位置变换操作时,为了使第2支撑轴27从糊剂P左侧的位置移动到右侧位置而进行头部6的X轴方向的移动(箭头A),并且在到达该X轴方向的移动的中间部之前,使第2支撑轴27逐渐上升,从中间部开始使第2支撑轴27逐渐下降,以此种方式进行头部6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箭头B)。
另外,伴随该第2支撑轴27的移动,刮板41以第2支撑轴27为中心转动(箭头D),从在糊剂P一侧(图14(b)中为左侧)朝糊剂P前倾的状态,经过在糊剂P上方大体水平的状态,变成在糊剂P的相反侧(图14(b)中为右侧)朝糊剂P前倾的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同步进行X轴、Z轴、R轴各方向上的移动,使刮板41避开糊剂P并从该糊剂P的一侧移动到相反侧,而且改变刮板41的倾斜方向。
并在开始同步移动之后判断X轴、Z轴、R轴的所有移动是否已完成(步骤S3),如尚未完成则继续移动,如已完成则刮板变换完毕(步骤S4)。
若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丝网印刷装置,进行印刷时电路板W被4轴单元10定位,并且该电路板W与遮片4重合,然后,根据操作者的操作开始的指令输入操作,使刮板41以适当的角度与遮片4抵接,并且提供糊剂P之后使刮板41沿遮片4移动,从而通过遮片4将糊剂P涂敷到电路板W上。
而且,例如通过刮板41从左侧朝右侧移动的前进对电路板W实施印刷之后,使印刷完毕的电路板W脱离遮片4,由4轴单元10送出,并且,将新的电路板W送入到4轴单元10上并进行定位,以与遮片4重合。在更换上述电路板W的期间内,可进行上述图14所示的刮板变换处理,然后,利用刮板41的返回对新的电路板W实施印刷。通过以此种电路板W的更换以及刮板变换处理为间隔,使刮板41反复前进与返回,从而将糊剂P依次印刷到送入印刷装置中的各个电路板W上。
此外,在前进与返回切换时,由于可以控制X、Z、R轴的各驱动装置,以使刮板41通过上述刮板变换处理避开滞留在遮片4上的糊剂P而从糊剂P一侧移动到相反一侧,并改变刮板41的倾斜方向,所以在为了改变刮板41的倾斜方向而转动时,不会与糊剂P抵接而将其挤出到外部或散落,可以将滞留在遮片4上的糊剂P有效用于下一次的印刷处理中。
而且由于设定为X、Z、R轴同步移动,并且以毫无多余的操作避开糊剂P并改变刮板41的位置与倾斜方向,所以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刮板位置变换处理所需的时间,可以缩短包括刮板的往返移动和刮板位置变换在内的印刷装置的处理时间,从而提高了效率。
图15及图16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表示出刮板移动方向切换时的控制的另一例。
在本例中,刮板41沿着遮片4朝前进方向或返回方向移动而进行印刷,当到达印刷移动范围的终点时(参照图16(a)),作为切换头部移动方向而进行下一次印刷的准备操作,开始刮板变换操作,以改变刮板的位置与倾斜方向(图15的步骤S11),首先Z轴开始移动到R轴可转动的高度(步骤S12)。即,驱动伺服电机23,以使头部6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位置上,在所述高度位置上,即使刮板41围绕第2支撑轴27转动,刮板41也不会与遮片4上的糊剂P接触(参照图16(b))。
并判断Z轴上升到R轴可转动的高度的移动是否完毕(步骤S13),其判断为肯定之后,即可开始X、Z、R轴的同步移动(步骤S14)。
在此情况下,如图16(c)所示,同步驱动伺服电机21、23、32,使得第2支撑轴27从糊剂P的一侧(该图中为左侧)的位置移动到相反侧(该图中为右侧)的位置上而进行头部6在X轴方向(印刷方向)上的移动,并且伴随该移动,头部6逐渐下降,刮板41围绕第2支撑轴转动到与转动前状态方向相反的倾斜状态。
并在开始同步移动之后,判断X轴、Z轴、R轴的所有移动是否完毕(步骤S15),若尚未完毕则继续移动,若已经完毕则刮板变换完毕(步骤S16)。
采用该例同样可以将刮板41的一面作为操作面41a而利用单个刮板41在前进和返回时分别进行印刷,并且可以在前进与返回的切换时,通过上述刮板变换处理避开滞留在遮片4上的糊剂P而从糊剂P的一侧移动到相反一侧,并且改变刮板41的倾斜方向。
此外,虽然在Z轴移动过程中只有上升是单独进行的,但由于上升后的X轴移动、Z轴移动过程中的下降以及R轴移动同时进行,所以与依次逐个进行上述移动时相比,可以缩短处理时间,从而提高效率。
还有,在图15的流程图中也可如下所述局部改变程序。
即,在步骤S12中R轴开始转动,开始进行Z轴方向上升移动,使R轴转动与Z轴方向上升移动彼此联动,使得至少刮板41的一侧端部即与遮片4接触一侧的端部的位置不处于低于遮片4的位置下方,当刮板41的一侧端部通过第2支撑轴27中心的正下方之后,至少持续进行Z轴方向上升移动,直到刮板41的另一侧端部达到规定高度(X轴移动时刮板41的另一侧端部不会与遮片4上的糊剂产生干扰的高度),R轴转动在刮板41达到相反一侧的规定倾斜角时停止。在步骤S13中,判断R轴转动及Z轴移动是否完毕,如果是肯定则进入步骤S14,开始X轴移动,与该X轴移动联动地进行Z轴方向下降移动。或者,在X轴移动完毕之后开始Z轴方向下降移动。
采用该变形例同样可以使R轴转动与Z轴方向上升移动联动而同时进行R轴转动与Z轴方向上升移动,因而可以缩短刮板变换所需时间。此外,当使X轴转动与Z轴方向下降移动联动而同时进行X轴转动与Z轴方向下降移动,通过该部分同样可以缩短刮板变换所需的时间。
图17~图21表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下面说明该第3实施方式。图中以同一标号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并省略其说明。
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整个丝网印刷装置的概略结构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参照图1、图2)。
此外,图17中所示的头部、单元安装件、刮板单元安装件等的构成也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3所示构成相同,但在图17中还表示出利用转动驱动机构使单元安装件相对于头部进行转动的控制装置60。
在图17中,单元安装件28通过设在副机架26下部的原始位置一侧的第2支撑轴27安装在副机架26上,在与第2支撑轴27的原始位置相反一侧(图3中的左侧)的上方配置了副机架26以及受此支撑的伺服电机32等转动驱动机构。
此处的原始位置是指头部的移动范围的一端,靠近操作者站立位置的一侧。即,在该丝网印刷装置中,由于采用输送机连接未图示的电路板检查装置、一台或多台安装机、安装电路板检查装置以及再流炉而形成一条安装生产线,在图1的丝网印刷装置右侧,沿上述安装生产线形成一条操作者的保养检修通道,因而在图1及图17中右侧即成为原始位置。
而且,若采用上述配置,在与单元安装件28相对于副机架26的原始位置相反的一侧的转动操作,受到上述副机架26和转动驱动机构的限制。与之相反,由于在第2支撑轴27的原始位置一侧配置了用于限制单元安装件28的转动操作的部件,所以可以使单元安装件28相对于副机架26朝原始位置一侧大幅度转动。
上述控制装置60对上述转动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从而在印刷时使单元安装件28在设定范围内转动,以使刮板41与遮片4之间所成的角度在小于90°的规定角度(例如70°)以下,并且在不进行印刷时使单元安装件28朝原始位置一侧大幅转动,以使上述角度在90°以上。
下面说明此第3实施方式的装置的作用效果。
进行印刷操作时的操作与上述各种实施方式相同。并且,可通过调整单元安装件28的转动位置,使印刷操作时刮板的中心线L1与垂线L2所成的角度α(刮板41的操作角)处于55°~65°之间。
印刷操作结束之后,可根据需要将刮板单元40更换为进行下一次生产(下一批次)的相应刮板单元40,即可保持进行下一次生产的相应刮板41的刮板单元40。该刮板更换操作虽由操作者进行,但是在此情况下,操作者进行更换刮板等指令输入操作,从而在控制装置60的控制下使伺服电机32操作,如图9所示,单元安装件28以逆时针方向大幅度转动变位。并且,将刮板41的操作面41a设定成朝向原始位置一侧的上方(图21中的右上方)的状态。在更换刮板时,刮板41的中心线L1与对遮片4的垂线L2之间所成的角度β大于进行上述印刷操作时的中心线L1与垂线L2之间所成的角度α,在本实施方式转动单元安装件28在该β角为90°~110°的范围内进行转动。
而且在该状态下,操作者拧松刮板单元40的上述固定螺母47,而解除对单元安装件28的固定状态,然后沿切口30将刮板单元40从单元安装件28上拉出,从而将刮板单元40从头部6上拆下。
而且,将保持有进行下一次生产时的相应刮板41的刮板单元40安装到头部6的上述单元安装件28上。即,操作者将刮板单元40的各螺旋轴46插入到单元安装件28的切口30中,并使刮板单元40与单元安装件28重合,然后拧紧固定螺母47,将刮板单元40固定到单元安装件28上,从而将刮板单元40安装到头部6上。
在上述丝网印刷装置中,为了避免在更换遮片4的工序变换等印刷中断期间内,附着在刮板41的操作面41a上的糊剂因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而发生劣化,需要去除附着在刮板41的操作面41a上的糊剂,在进行此类糊剂去除操作等维护时,也与上述相同,操作者进行维护等指令输入操作,利用控制装置60使伺服电机32进行操作,从而驱动单元安装件28以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且,如图21所示,将刮板41的操作面41a设定成朝向原始位置一侧的上方的状态。在进行这种维护时,与上述更换刮板时相同,使单元安装件28在中心线L1与垂线L2之间所成的角度β为90°~110°的范围内转动。
如上所述,在该丝网印刷装置中,虽将刮板41可转动地设置在头部6,但是由于设置控制装置60,利用伺服电机32使单元安装件28相对于头部6转动,使得上述刮板41的中心线L1与对遮片4的垂线L2之间所成的角度在印刷时达到角度α,在更换刮板以及维护时达到超过上述角度α的角度β,所以在更换刮板以及维护时,操作者很容易看清刮板41的按压糊剂的操作面41a。
因此,可以达到以下效果:既保持了此种丝网印刷装置刮板41的角度设定的自由度大的优点,又可提高更换刮板及维护时的操作性。如图21所示,当操作者由原始位置一侧进行操作时,以逆时针方寸想转动,但在操作者由与原始位置相反的一侧进行操作时,如图20所示,在单元安装件28和刮板41不影响到头部6的其他部件的范围内,能够以顺时针方向转动超过70°。这时也可使头部6在X方向上的可动区域内移动到端部(靠近操作者的位置)。
尤其是在该丝网印刷装置中,由于设置控制装置60,利用伺服电机32使单元安装件28相对于头部6转动,从而使刮板41的中心线L1和对于遮片4的垂线L2之间所成的角度在印刷时达到小于90°的角度α(55°~65°),并在更换刮板和进行维护时达到90°以上的角度β(90°~110°),所以在更换刮板以及进行维护时,可以使刮板41的操作面41a朝向垂直面以上。由此操作者很容易看清刮板41的操作面41a,因而可进一步提高更换刮板及进行维护时的操作性。
此外,在该丝网印刷装置中,由于通过控制装置60,可以使用单个转动驱动机构在印刷时和不印刷时(更换刮板及进行时)都能使单元安装件28相对于头部6转动,因而可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刮板41的操作面41a,即按压糊剂的面为平坦表面,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刮板41的操作面41a也可以是凸面或凹面。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作为操作角的角度α设定为55°~65°,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将角度α设定为小于90°的任意角度,在此情况下最好设定在40°~75°之间。此外,将更换刮板时及进行维护时的角度β设定为90°~110°,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大于角度α即可,可以将角度β设定为小于90°的值,也可设定为大于110°的值。

Claims (14)

1.一种丝网印刷装置,具有支撑刮板并使该刮板沿着与被印刷物重叠的遮片相对往返移动的头部,通过使所述刮板按压供给到所述遮片上的糊剂并进行移动,将所述糊剂通过遮片涂敷到被印刷物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板的一面作为用于按压糊剂的操作面,
所述刮板,在支撑刮板用的横轴位于与该操作面相反一侧的面的侧方的状态下,转动可能地支撑在该横轴上,并且所述刮板,通过围绕所述横轴转动而在与所述操作面和遮片平行相对的状态相比向一侧倾斜的状态和向相反一侧倾斜的状态,在由所述刮板的一面所构成的操作面于刮板前进和返回时分别以向行进方向前倾的状态之间变换姿势,并伴随刮板的移动而涂敷糊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板的大小被设定为,使所述刮板操作面与糊剂接触的范围在所述刮板前进和返回时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印刷物是印刷电路板,
所述糊剂是糊状焊料,
所述刮板呈横向较长的长方形板状,在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的尺寸为20~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部设置有刮板安装部,该刮板安装部围绕所述横轴转动可能地予以设置,并通过与转动驱动机构连接而围绕所述横轴予以转动驱动,
保持所述刮板的刮板架,拆装自由地安装在上述刮板安装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相对于所述刮板安装部安装固定刮板架的固定装置,在相对于所述刮板安装部将所述刮板架固定的固定状态和可以将刮板架从刮板安装部上拆下的非固定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体设置在所述刮板架上的螺旋轴部以及螺合安装在该螺旋轴部前端的固定用螺母部件,和设置在所述刮板安装部上并可将所述螺旋轴部插入的切口部分;在使刮板架与刮板安装部重合并将所述螺旋轴部插入所述切口部分的状态下,拧紧所述固定用螺母部件,从而利用刮板架和固定用螺母部件挟持所述刮板安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刮板安装部的所述刮板架的安装面,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头部与用于转动可能地支撑刮板安装部的所述横轴相反的一侧,从而在将刮板架安装到所述刮板安装部上的状态下,使所述固定用螺母部件位于所述横轴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板,在按压糊剂的操作面的两端具有边缘部,通过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运作进行变位,使上述操作面在所述头部移动时朝向行进方向,而且在刮板前进时所述边缘部中的一侧边缘部与遮片接触,并且在刮板返回时另一侧边缘部与遮片接触;并且,在切换行进方向时,刮板的所述操作面暂时与遮片面对之后即朝向相反侧,从而使所述边缘部与遮片接触,同时该接触位置比进行反转操作前的移动结束时的边缘部相对于遮片的接触位置靠近行进方向后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部,可以在使刮板沿着遮片移动的方向即印刷方向上前进、返回,并可以在使刮板与遮片接触或分离的方向即升降方向上移动,
所述刮板,通过刮板安装部围绕所述横轴转动可能地设置在该头部上,
该丝网印刷装置还包括使所述头部在所述印刷方向上移动的印刷方向驱动装置、使所述头部在升降方向上移动的升降驱动装置、使所述刮板围绕所述横轴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以及控制这些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在印刷中使刮板前进或返回时,分别在使所述操作面向行进方向前倾的状态下使刮板进行移动而涂敷糊剂,以进行印刷,同时当从前进和返回中的任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对各种驱动装置进行控制,使刮板避开滞留在遮片上的糊剂而从该糊剂的一侧移动到相反一侧,并根据所述切换改变刮板的倾斜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使通过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进行的刮板转动,与通过所述印刷方向驱动装置进行的头部在印刷方向上的移动和通过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进行的头部在升降方向上的移动中的至少一种同时执行。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使通过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进行的刮板转动、通过所述印刷方向驱动装置进行的头部在印刷方向上的移动以及通过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进行的头部在升降方向上的移动同时执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各种驱动装置进行控制,通过所述头部在印刷方向与升降方向上的同步移动使所述横轴沿着以滞留在所述遮片上的糊剂为中心的大体呈圆弧形的轨迹移动,同时伴随该横轴的移动,使所述刮板进行转动,从在所述糊剂的一侧向该糊剂前倾的状态,经由在该糊剂的上方大致呈水平的状态而变成在该糊剂的另一侧向糊剂前倾的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使所述刮板相对于所述头部进行转动的刮板转动装置,使所述刮板与所述遮片所成的角度,在印刷时小于90°,在印刷以外的时间处于90°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刮板安装部围绕所述横轴转动可能地设置在所述头部上,
保持所述刮板的刮板架,拆装自由地安装在所述刮板安装部的转动前端侧,
所述刮板转动装置包括,驱动所述刮板安装部围绕所述横轴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和利用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使所述刮板安装部相对于所述头部进行转动的控制装置。
CN 200510103713 2004-09-07 2005-09-07 丝网印刷装置 Active CN17460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59355 2004-09-07
JP2004259355 2004-09-07
JP2004259355A JP4391365B2 (ja) 2004-09-07 2004-09-07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JP2005-123750 2005-04-21
JP2005123750A JP4647379B2 (ja) 2005-04-21 2005-04-21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JP2005123750 2005-04-21
JP2005129742 2005-04-27
JP2005-129742 2005-04-27
JP2005129742A JP4566810B2 (ja) 2005-04-27 2005-04-27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JP2005147362 2005-05-19
JP2005147362A JP4657804B2 (ja) 2005-05-19 2005-05-19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JP2005-147362 2005-05-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6026A CN1746026A (zh) 2006-03-15
CN1746026B true CN1746026B (zh) 2010-05-26

Family

ID=36155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103713 Active CN1746026B (zh) 2004-09-07 2005-09-07 丝网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391365B2 (zh)
CN (1) CN17460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57804B2 (ja) * 2005-05-19 2011-03-2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JP4647379B2 (ja) * 2005-04-21 2011-03-0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JP4987534B2 (ja) * 2006-03-28 2012-07-2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JP4994694B2 (ja) * 2006-04-12 2012-08-0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JP5347453B2 (ja) * 2008-11-27 2013-11-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4643719B2 (ja) * 2009-02-09 2011-03-0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はんだ供給装置、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5732023B2 (ja) * 2012-10-31 2015-06-1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半田供給方法、半田供給装置
CN104943345B (zh) * 2015-06-25 2017-05-10 东莞市鸿程机械有限公司 走台硅胶丝印机自动刮刀旋转机构
JP6895895B2 (ja) * 2015-11-26 2021-06-30 株式会社Fuji はんだ印刷機およびはんだ印刷機の制御方法
JP7377349B2 (ja) * 2020-04-25 2023-11-09 株式会社Fuji はんだ回収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7524A (en) * 1986-12-31 1989-04-04 The Boeing Company Screen pri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207936Y (zh) * 1994-12-22 1995-09-20 北京现代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丝印机刮板自动升降机构
US5660632A (en) * 1995-12-15 1997-08-26 Jnj Industries, Inc. Apparatus for spreading material onto a substrate
CN1220631A (zh) * 1996-05-30 1999-06-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屏印刷方法及其装置
CN1431859A (zh) * 1995-08-30 2003-07-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丝网印刷方法和丝网印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7524A (en) * 1986-12-31 1989-04-04 The Boeing Company Screen pri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207936Y (zh) * 1994-12-22 1995-09-20 北京现代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丝印机刮板自动升降机构
CN1431859A (zh) * 1995-08-30 2003-07-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丝网印刷方法和丝网印刷设备
US5660632A (en) * 1995-12-15 1997-08-26 Jnj Industries, Inc. Apparatus for spreading material onto a substrate
CN1220631A (zh) * 1996-05-30 1999-06-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屏印刷方法及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80444A 2000.10.10
JP特开平10-323964A 1998.12.08
JP特开平8-187836A 1996.07.23
JP特开平8-39767A 1996.02.1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6026A (zh) 2006-03-15
JP4391365B2 (ja) 2009-12-24
JP2006076000A (ja) 200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6026B (zh) 丝网印刷装置
CN1982056B (zh) 网版印刷装置
CN1846994B (zh) 印刷装置
DE19947604C2 (de) Siebdruckvorrichtung
CN1939718B (zh) 横向防漏板的安装结构及丝网印刷装置
CN107971682A (zh) 夹具快换装置
CN203566091U (zh) 低压断路器双金支架系统全自动多工位焊接系统
CN103521958A (zh) 软联结夹具、带有软联结夹具的多层机械手及全自动焊接系统
JPH10309794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マスク補正方法及び装置
JP4657804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CN113195231A (zh) 印刷制版、印刷机、印刷制版的制造方法及印刷方法
US6101937A (en)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having paste dispensers and a squeegee unit
JP2007216511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CN108909164A (zh) 一种适用于批量处理的油墨分布均匀的丝网印刷设备
CN201166606Y (zh) 排种器万能安装架
CN207258716U (zh) 一种带有推板机构的托料台
DE10231984B4 (de) Satellitendruckwerk
CN109332869B (zh) 汽车部件异位焊接系统
CN212889517U (zh) 一种数码复合印花机的驱动装置
CN207747159U (zh) 一种斜边板材多孔加工装置
CN216989298U (zh) 一种可多厚度材料固定防翘动的数控折弯机
JPH10757A (ja) クリーム半田の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WO2006038331A1 (ja) ドクタブレード取付装置及びドクタブレード取付方法
CN220298072U (zh) 一种具有辅助定位印刷结构的印刷机
CN217121267U (zh) 一种金属板材冷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