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5565A - 通话系统及其使用的服务器和接收中继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话系统及其使用的服务器和接收中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5565A
CN1745565A CNA038260506A CN03826050A CN1745565A CN 1745565 A CN1745565 A CN 1745565A CN A038260506 A CNA038260506 A CN A038260506A CN 03826050 A CN03826050 A CN 03826050A CN 1745565 A CN1745565 A CN 17455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phone
telephone number
server
user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260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14996C (zh
Inventor
久保幸男
三上和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745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5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49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499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195Arrangements for calling back a calling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4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Internet browse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1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the purpose or context of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1008Calls without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for implicit information transfer or as a service trigg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1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the purpose or context of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105Financial transactions and auctions, e.g. bid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2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features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H04M2203/2016Call initiation by network rather than by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42/00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 H04M2242/22Automatic class or number identific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59Making use of the calling party identif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85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102Making use of the called party identif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87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services, e.g. recorded voice services or time announcements
    • H04M3/493Interactive information services, e.g. directory enquiries ;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IVR] systems or voice portals
    • H04M3/4931Directory assistanc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eter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话系统及其使用的服务器和接收中继装置,其中的服务器(1)包括:相关联地记录会员的电话号码和为每个会员分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的数据库(1c)和检测使用者的电话号码的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1d)。服务器(1)以专用电话号码为关键词、抽取出会员的电话号码,并与使用者的电话号码一起经互联网被发送给回叫商(2)的接收中继装置(10),以使回叫商连接该线路。由此,能够无须顾客负担通信费用地应对来自便携电话的咨询,从而能够抑制通信费用并保护顾客的个人信息。

Description

通话系统及其使用的服务器和接收中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话系统或其使用的服务器等。
背景技术
就进行顾客按商品单直接定购商品、电视购物、利用因特网的所谓网络通信等通信销售业、或机票预约、座席指定预约、住宿、各种受理等服务行业的企业而言,为促进顾客获得或接受定货,希望顾客可轻松地向企业定购、预约或咨询。
尤其是近年来,利用因特网的网络销售得到普及,但由于在通信销售中不能直接看见商品或面对店员详细咨询,所以顾客有时在购买时对商品的内容感到不安,多数情况下想就库存、交货期、支付方法、当前的销售价格等进行确认。
企业大多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来应对来自顾客的咨询。然而,在想当场回答、难以正确地将疑问表现为文章或疑问涉及多方面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面对未利用电脑的顾客的情况等情况下,认为利用电子邮件进行应对是不够的。
在这点上,若用电话,仅通过顾客打电话给企业,就可直接对话,当场进行定购或商谈。并且,作为企业,也听到顾客的希望,可推荐符合该顾客的商品,提高顾客的购买欲,进行诱导。
可是,多数情况下电话由顾客打给企业,电话的通话费成为打电话的顾客的负担。尤其是通信销售时,顾客的住所多与企业的所在地离得远,通话费常常很高。若从顾客的角度看,感到吃惊,但有时故意在支付通话费前不愿意咨询,或担心通话时间长、通话费增多,而不打电话。
因此,多使用称为免费拨打电话(注册商标)等的接收方支付呼叫的通话服务,接电话方的企业负担电话费,以使顾客可轻松地打电话,顾客可免费进行通话。
同样地,在生产厂商中也设置故障修理委托或咨询等售后服务的窗口,但这里,多使用接收方支付的通话服务作为顾客服务的一环。
这样,若利用接收方支付的通话服务,则顾客可不担心通话费地给企业打电话。对于企业,即使负担与顾客的通话费,也可由此出现新的销售额,提高顾客的满意度,维持与顾客间持续良好的关系。
可是,近年来,便携电话(包含PHS,下面相同)的普及惊人,在年轻人中不设置固定电话、而仅利用便携电话的人有很多。认为虽然便携电话的通话费与通常的固定电话相比非常高,但具有如下优点:可经常携带、在哪里都可通话;可收发电子邮件;可访问因特网、得到信息,作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日益普及。
多年以前,受话者付费服务仅以场所可特定的固定电话为对象,但随着这样的便携电话的普及,最近,实施来自便携电话的受话者付费服务。
可是,来自便携电话的受话者付费服务与来自固定电话的情况相比,通话费非常高。因此,若企业负担来自便携电话的受话者付费服务的高额通话费,则过高而不合算。因此,实际上,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受话者付费服务仅限定在来自固定电话的情况下可利用,对来自便携电话的通话则由顾客负担通话费。
但是,作为顾客来说,只有支付高额通话费,否则不能犹豫咨询,结果容易停止咨询或定货。鉴于上述便携电话的普及惊人,今后便携电话的使用者还会增加,在象现在这样不能谋求利用便携电话的顾客的方便作法中,逃走了很多预料中的顾客,失去了重要的商业机会。
另外,在一部分企业中,存在如下作法:即顾客向企业打来电话时,打听出顾客的电话号码,通过从企业重新向顾客打电话,来减少顾客的通话费负担。可是,在顾客利用便携电话时,对便携电话的通话费比对固定电话的通话费高,而且还存在顾客不告诉企业自己的电话号码的问题。
在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就个人信息敏感的顾客很多,拒绝告诉企业自己的电话号码的顾客也很多。尤其是最近已知通过市场销售的软件,通过从电话号码反推,知道个人住址、姓名等个人信息,将此用于劝诱电话、邮寄广告等营业中。因此,作为顾客,即使例如仅是电话号码也不愿告知企业,根据这样的市场,告诉自己的电话号码、从企业打来电话的方法不能普及。
另外,作为将电话通话费抑制得便宜的1种方法,已知有「回呼」。本来回呼主要是用于国际电话的方法,利用于从通话费高的国家向通话费便宜的国家打电话的情况。这样的回呼的流程如下。
首先,想利用回呼的人(使用者)通过预先向回叫商注册姓名、使用费的支付方法(信用卡号等)、自己的电话号码等而成为会员。
一旦成为会员,则将每个会员专用的回呼委托用电话号码从回叫商联系到会员。回呼委托用电话号码是回叫商利用的国家的电话号码,对每个会员设定不同的号码。
在打电话时,会员(使用者)暂时呼叫回呼委托用电话号码(另外,在本申请中打电话称为「呼叫」),在确认呼叫音之后,挂断电话(停止呼叫)。这期间,由于线路未连接,所以不花费通话费。回叫商一般是通话费便宜的国家的企业,但也可以是与这样的通话费便宜的国家的企业合作的国内企业。
回叫商根据回呼委托用电话号码来特定会员。而且,在来自会员的呼叫结束后不久,从回叫商对利用该回呼委托用电话号码的会员进行呼叫。由于回叫商呼叫,这时的通话费适用回叫商利用的国家的便宜的通话费。
一旦接收来自回叫商的呼叫,就传来语音信息。会员按照语音信息,输入预先注册的密码号和想通话的对方的电话号码。回呼由于是来自海外的国际电话,所以对方的电话号码必须包含国际电话公司的号码或国家代码来拔号。
回叫商在确认密码号后,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连接使用者与对方端的线路,可进行两者间的通话。
近年来,不只限于国际电话,即使是国内通话也利用通话费便宜的国家的费用体系来进行通话,所以利用回呼的多起来。尤其是,由于便携电话(在本申请中用作包含PHS等的意思。下面相同)与固定电话相比,通话费非常高,所以利用回呼节约费用的效果明显。
可是,必须依次输入密码号、国际电话公司的号码、国家代码、对方的电话号码,输入多位数字或符号很麻烦。
而且,在中途仅1个号码输入错误,必须暂时清除,从最初开始重新输入号码。尤其是,便携电话中按钮小,误按相邻按钮的情况多,在外出地点难以平稳输入,所以容易输入错误,容易积存压力。并且,在不小心输入错误时,还存在与错误的对方连接线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作出,其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话系统,对于来自便携电话的咨询,也无须顾客负担通话费,从而可在将通话费抑制得更低的同时保护顾客的个人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呼系统,在由便携电话使用回呼进行通话时,可容易且正确地与所希望的对方通话。
本发明的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于电话线路(20)及因特网(21)的服务器(1);和连接于因特网(21)及电话交换机(11)的接收中继装置(10),服务器(1)具有:使会员的电话号码和对会员分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相关联地被记录的数据库(1c);和在从使用者的电话机(3)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无须进入通话状态即可检测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的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1d),服务器(1)通过以进行呼叫时的专用电话号码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1c),来抽取会员的电话号码,在挂断来自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呼叫后,经因特网(21)向接收中继装置(10)至少发送关于会员的电话号码和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的信息,接收中继装置(10)在接收了从服务器(1)发送来的会员的电话号码及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后,使用电话交换机(11)呼叫会员的电话号码及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在会员及使用者的电话机双方变为可接听状态时,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从而使进行通话成为可能。
据此,一旦从使用者(顾客)的电话机(3)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服务器(1)可使用数据库(1c)得出对应该专用电话号码的会员企业的电话号码。或者,可利用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1d)得到使用者(顾客)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而且,服务器(1)可经因特网(21)向接收中继装置(10)发送使用者和会员企业二者的电话号码。接收了两个电话号码的接收中继装置(10)可使用电话交换机(11)回呼这两个电话号码,并在两者之间进行通话。
另外,本发明的通话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连接于电话线路(20)及因特网(21)的服务器(1);和连接于因特网(21)及电话交换机(11)的接收中继装置(10),服务器(1)具备:使为各会员分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会员在电话应对中所使用的多个对应端电话号码和对应端ID相关联地被记录的数据库(1c);和在从使用者的电话机(3)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检测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的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1d),服务器(1)通过以进行呼叫时的专用电话号码和从使用者的电话机(3)通过电话线路(20)发送来的对应端ID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1c),来抽取设定有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的会员的对应端ID的对应端电话号码,在挂断与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线路之后,经因特网(21)向接收中继装置(10)至少发送关于会员的对应端电话号码和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的信息,接收中继装置(10)在接收了从服务器(1)发送来的对应端电话号码及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之后,使用电话交换机呼叫对应端电话号码及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在利用对应端电话号码的对应端电话机及使用者的电话机(3)双方变为可接听状态时,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使进行通话成为可能。
据此,使用者与会员企业之间同样可利用回呼来进行通话。而且,在会员企业具有多个电话对应端时,即使没有为一个会员企业设定多个专用电话号码,也可根据对应端ID指定适当的对应端的电话号码。而且,可通过使用者的电话机来进行对应端ID的选择。
本发明的服务器是用于上述通话系统的服务器。
另外,本发明的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于电话线路(20)及因特网(21)的服务器(1);和连接于因特网(21)及电话交换机(11)的接收中继装置,服务器(1)具备:使为各会员分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会员在电话应对中所使用的多个对应端电话号码和对应端ID相关联地被记录的数据库(1c);在从使用者的电话机(3)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检测使用者电话机的电话号码的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1d);将与对应端ID相关的语音信息与专用电话号码相关联地记录的语音信息记录装置;和可再现语音信息,并将其作为语音传给通话对方的语音信息再现装置(1f),服务器(1)在拨打到专用电话号码时,可将与专用电话号码相关联的语音信息通过电话线路传给使用者的电话机(3),服务器(1)通过以进行呼叫时的专用电话号码和从使用者的电话机(3)通过电话线路发送来的对应端ID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来抽取设定有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的会员的对应端ID的对应端电话号码,在挂断与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线路后,经因特网(21)向接收中继装置(10)发送关于对应端电话号码和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的信息,接收中继装置(10)在接收了从服务器(1)发送来的对应端电话号码及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后,使用电话交换机(11)呼叫对应端电话号码及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在利用对应端电话号码的对应端的电话机(4a)及使用者的电话机双方变为可接听状态时,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以使进行通话成为可能。
据此,可使用对应端ID,在使用者与会员企业的对应端之间利用回呼来进行通话。对应端ID可根据为每个会员企业设置的语音信息,对使用者进行引导。
另外,本发明通话系统的接收中继装置(10)及电话交换机(11)也可以是回叫商(2)管理的接收中继装置及电话交换机。
由于服务器(1)和接收中继装置(10)可通过因特网发送接接收息,所以即使两者间在地理上彼此远离也没有问题。如果利用在通话费低的国家或地区具有电话交换机(11)等的回叫商、或与这样的企业合作的国内回叫商,则可以便宜的通话费、廉价地进行通话。
另外,本发明的通话系统用服务器(1)其特征在于:连接于电话线路(20)及因特网(21),具备:将会员的电话号码和对会员分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相关联地进行记录的数据库(1c);和在从使用者的电话机(3)呼叫到专用电话号码时,无须成为接听状态即可检测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的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1d),在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通过以专用电话号码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来抽取会员的电话号码,在挂断来自使用者(3)的电话机的呼叫后,经因特网向回叫商(2)的接收中继装置(10)至少发送关于会员的电话号码和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的信息,从而可促使接收中继装置(10)呼叫会员的电话号码及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双方,以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
另外,本发明的服务器是用于上述通话系统的服务器。
另外,本发明的通话系统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连接于电话线路(20)及因特网(21),具备:将为各会员分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会员用于电话对应的多个对应端电话号码和对应端ID相关联地进行记录的数据库(1c);和在从使用者的电话机(3)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检测使用者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的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1d),在从使用者的电话机(3)通过电话线路(20)向专用电话号码发送对应端ID时,通过以专用电话号码和对应端ID为关键词来检索数据库(1c),抽取设定有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的会员的对应端ID的对应端电话号码,在挂断与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线路之后,经因特网(21)向回叫商(2)的接收中继装置(10)至少发送关于对应端电话号码和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的信息,从而可促使接收中继装置(10)呼叫对应端电话号码及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双方,以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
另外,本发明的通话系统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连接于电话线路(20)及因特网(21),具备:将为各会员分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会员用于电话对应的多个对应端电话号码和对应端ID相关联地进行记录的数据库(1c);在使用者的电话机(3)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检测使用者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的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1d);将包含了关于对应端ID的信息的语音信息与专用电话号码相关联地进行记录的语音信息记录装置(1e);和可再现语音信息、并将其作为语音传给通话对方的语音信息再现装置(1f),在从使用者的电话机(3)向专用电话号码来信时,可再现关联专用电话号码的语音信息,通过电话线路发送到使用者的电话机,在从使用者的电话机(3)通过电话线路(20)发送对应端ID时,以专用电话号码和对应端ID为关键词来检索数据库,从而抽取设定有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的会员的对应端ID的对应端电话号码,在挂断与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线路后,经因特网(21)向回叫商(2)的接收中继装置(10)至少发送关于对应端电话号码和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的信息,从而可促使接收中继装置(10)呼叫对应端电话号码及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双方,以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
另外,本发明的服务器是用于上述通话系统的服务器。
另外,本发明的通话系统用接收中继装置(10)其特征在于:连接于因特网(21)及电话交换机(11),在接收从规定的服务器(1)经因特网发送来的关于2个电话号码的信息时,可使电话交换机(11)呼叫接收到的双方的电话号码,在双方变为可接听状态时,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使进行通话成为可能。
另外,本发明的通话系统用接收中继装置(10)是用于上述通话系统的接收中继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通话系统的服务器(1)具有通话状态判别部(1g),通话状态判别部(1g)将各会员同时可对应的电话线路数记录为「同时可应对数」,将各会员通话中的电话线路数记录为「当前通话数」,同时,可比较「同时可应对数」和「当前通话数」,在使用者呼叫会员的专用电话号码时,在会员的「同时可应对数」与「当前通话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向接收中继装置发送关于电话号码的信息,最好是向使用者的电话机(3)发送告知正处于通话中的呼叫音或语音信息。
据此,通过在通话状态判别部(1g)中记录「同时可应对数」,服务器(1)可识别各会员同时可对应的电话线路数。另外,由于各会员可将通话中的电话线路数识别为「当前通话数」,所以通过比较「同时可应对数」和「当前通话数」,会员可判别是否可进行电话对应。在「当前通话数」是「同时可应对数」不足的情况时,按照通常的惯例,让回叫商(2)回呼,连接使用者与会员间的线路。
但是,如果「同时可应对数」和「当前通话数」相同,则可判断为会员可对应的电话线路全部「占线」,所以不必让回叫商(2)回呼,向呼叫会员的专用电话号码的使用者告知「占线」。
另外,根据经因特网从接收中继装置发送来的关于通话状况的信息,将本发明的通话系统的「当前通话数」始终控制为与各会员的当前通话数相同的值。
「当前通话数」根据经因特网回叫商(2)发送来的关于通话状况的信息而变化。即,回叫商(2)向服务器(1)发送关于会员线路的接收和挂断的信息,服务器(1)根据该信息更新在通话状态判别部(1g)中记录的「当前通话数」。因而,服务器(1)可根据「当前通话数」掌握各会员当前的电话线路使用数。
在本发明的通话系统用服务器中具有通话状态判别部(1g),将各会员同时可对应的电话线路数记录为「同时可应对数」,将各会员在通话中的电话线路数记录为「当前通话数」,同时,可比较「同时可应对数」和「当前通话数」,根据经因特网从接收中继装置发送来的关于通话状况的信息,将记录在通话状态判别部(1g)中的「当前通话数」始终控制为与各会员现状的通话数相同的值,在使用者呼叫会员的专用电话号码时,在会员的「同时可应对数」和「当前通话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向接收中继装置发送关于电话号码的信息,最好是向使用者的电话机(3)发送告知正处于通话中的呼叫音或语音信息。
在本发明的通话系统中,在电话交换机呼叫会员的电话号码及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也不能连接电话线路的情况下,电话交换机(11)经过规定时间后再次呼叫双方的电话号码。
即使回叫商(2)回呼会员和使用者,也存在任一方占线的情况或不在放有电话机的地方等不能接收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连接两者间的线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再次呼叫双方来再次试着连接线路。
本发明的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于电话线路(20)及因特网(21)的服务器(1);和连接于因特网(21)及电话交换机(11)的接收中继装置(10),服务器(1)具有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1d),在从使用者的电话机(3)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无须成为接听状态即可检测使用者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服务器(1)在挂断来自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呼叫后,经因特网(21)向接收中继装置(10)至少发送关于专用电话号码和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的信息。接收中继装置(10)具有将会员的电话号码和为会员分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相关联地进行记录的数据库(10a),在接收了从服务器(1)发送来的、关于专用电话号码及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的信息后,通过以专用电话号码为关键词检测数据库来抽取会员的电话号码,使用电话交换机(11)呼叫会员的电话号码及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在会员及使用者的电话机双方变为接听状态时,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使进行通话成为可能。
由于在回叫商侧设置了与会员的电话号码相关的数据库(10a),所以可在回叫商侧进行专用电话号码和会员的电话号码的核对。因此,在中介方的服务器(1)中不需要与会员的电话号码相关的数据库。
本发明的通话系统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连接于电话线路(20)及因特网(21),具有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1d),在使用者的电话机(3)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无须成为接听状态即可检测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在挂断来自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呼叫后,经因特网(21)向回叫商(21)的接收中继装置(10)至少发送关于专用电话号码和使用者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的信息。
本发明的通话系统用服务器是用于上述通话系统的服务器,与会员电话号码相关的数据库(1c)不是必须的。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于因特网(21)的服务器(1);和连接于因特网(21)及电话交换机(11)的接收中继装置(10),服务器(1)具有因特网服务器的功能,具有:记录每个会员的专用网页的网页记录部(1b);和将会员的电话号码和会员的专用网页的URL相关联地进行记录的数据库(1c),专用网页至少使会员可在显示预先注册了电话号码的通话对方一览的同时,从一览中选择希望通话的对方,服务器(1)通过以被访问的专用网页的URL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1c),抽取利用专用网页的会员的电话号码,在会员的专用网页的访问结束后,经因特网向接收中继装置(10)至少发送关于会员的电话号码和会员在专用网页中选择的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的信息,接收中继装置在接收从服务器发送来的关于会员及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的信息后,使用电话交换机(11)呼叫会员的电话号码及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在会员及通话对方的电话机双方变为接听状态时,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使进行通话成为可能。
据此,完成预先注册的会员可通过访问自己的专用网页,选择通话对方。服务器(1)可从被访问的专用网页中指定会员,指定会员的电话号码。而且,可通过在专用网页中选择,抽取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
将这样得到的关于会员的电话号码和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的信息经因特网(21)发送到回叫商(2)的接收中继装置(10)。接收了关于电话号码的信息的接收中继装置(10)可指示电话交换机(11)呼叫会员和通话对方,连接会员与通话对方间的线路。因此,会员不必在利用回呼进行通话时逐个输入自己的电话号码或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不费事也不会产生输入失误。因此可无压力地利用回呼进行通话。
另外,最好是在本发明的通话系统中,服务器(1)记录有各会员的密码号,在向接收中继装置(10)发送关于访问专用网页的会员及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的信息时,还一起发送关于会员的密码号的信息。
据此,即使在回叫商在进行回呼时求得了会员的密码号的情况下,由于将记录在服务器(1)中的密码号与关于连接端的电话号码的信息一起自动发送,所以会员也不必逐字地输入一个个密码号。
本发明的通话系统在上述通话系统中,在电话交换机呼叫会员及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也不能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的情况下,电话交换机(11)经过规定时间后再次呼叫双方的电话号码。
即使从回叫商(2)侧回呼会员和通话对方,也存在任一方占线或在通话范围外、或不在放有电话机的地方等不能接收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连接两者间的线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呼叫两者以再次试着连接线路。
本发明的通话系统用服务器(10)其特征在于:具有连接于因特网、作为因特网服务器的功能,具有:记录每个会员的专用网页的网页记录部(1b);和将会员的电话号码和会员的专用网页的URL相关联地进行记录的数据库,专用网页至少使会员在显示预先注册了电话号码的通话对方的一览的同时,从一览中选择希望通话的对方,通过以访问的专用网页的URL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抽取利用专用网页的会员的电话号码,在会员的专用网页的访问结束后,经因特网向回叫商(2)的接收中继装置(10)至少发送关于会员的电话号码和会员在专用网页中选择的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的信息,从而可促使接收中继装置(10)呼叫会员及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双方,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
本发明的服务器是用于上述通话系统的服务器。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的最佳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可充分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流程图。
图3是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主页画面的一实例图。
图4A及图4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主页画面的一实例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使用的主页画面的一实例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流程图。
图12是实施方式7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专用网页的画面的一实例图。
图14是实施方式7的通话前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可适用服务器的通信系统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具体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结构示意图。(1)是中介企业的服务器,在经电话线路接口(1a)连接到公用电话线路(20)的同时,经通信接口(1b)连接因特网(21)。
并且,服务器(1)具备记录电话号码的数据库(1c)。在数据库(1c)中记录的电话号码如后所述。
而且,服务器(1)具备可以利用来电显示服务而将发送来的发送方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取为信息的发信者电话机号码检测装置(1d)。
另外,中介企业的服务器可是中介企业所有、设置、管理的服务器,也可是中介企业订契约租赁的服务器。或者,服务器在物理上可是1台计算机,也可由分担任务的多台计算机构成。
并且,在图1中为了方便,电话线路接口(1a)、通信接口(1b)、数据库(1c)、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1d)被显示在表示服务器(1)的图中,但不必必须内置于成为服务器(1)的计算机内,这些装置在物理上可独立于计算机存在,也可通过连接到该计算机作为整体充当实施方式中的服务器的一部分。这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而且,在图1中虽然处理装置未记载在服务器(1)内,但服务器(1)当然具有处理装置,以进行数据库的检索或信息的发送接收等各种处理。这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2)是连接于因特网的回叫商,一般是电话通话费便宜的外国、例如美国等的企业,但也可是与外国的回叫商合作的国内回叫商。
(10)是回叫商(2)的接收中继装置,可经因特网(21)在与中介商的服务器(1)之间发送接接收息。且,接收中继装置(10)连接于电话交换设备(11)。
电话交换设备根据来自接收中继装置(10)的指示,可向指定的多个电话号码拔打电话、连接线路。
另外,一般地,「打电话」的表现有两种:在「拔打对方的电话号码」含义下使用的情况、和在「与对方成为通话状态」含义下使用的情况,在说明上容易混淆时,将「拔打对方的电话号码、且对方处于呼出状态」表达为「呼叫」。或者,「来电」的表现意味着通过不仅呼叫对方、还使呼叫对方变为接听状态的「线路连接状态」,换言之,是指花费通话费的状态。
(3)是对会员企业进行咨询或定货等的顾客的电话机,可以是便携电话(包含PHS。以下相同),也可以是固定电话。
(4)是利用本系统来应对来自顾客的咨询的会员企业(在不仅包含大企业或中小企业,还包含个人商店等个人事业或公共团体等含义下使用,以下相同)的电话机。
利用本系统的企业为事先在中介企业进行会员注册的会员企业。一旦进行会员注册,中介企业就对各会员企业设定专用的电话号码。
所述的服务器(1)的数据库(1c)将会员企业实际上与顾客应对的电话号码、和为该会员企业设定的所述专用电话号码关联起来进行存储,通过以专用电话号码为关键词的检索,可抽取与之对应的会员企业的电话号码。
另外,会员企业对中介企业支付的费用可以针对每个期间定额,也可以是与通话次数或时间相关联地支付变化的金额,也可是组合两者的金额。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会员企业征收最初的会员注册费、每月的基本使用费、实际使用的通话费和对应通话费的手续费。通话费由回叫商(2)向中介企业申请。
这时,将通话的会员企业的电话号码与通话费或通话时间一起通知给中介企业,中介企业可由此求出各会员企业利用的通话费。可在每个规定期间内进行该来自回叫商的通话费的申请,也可在每次通话中进行。总之,是只要适当确定该费用的设定或计算方法即可的问题,本发明不受费用的设定或计算方法等的限定。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通话系统的利用。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顾客(使用者)与企业可通话之前的流程图。并且,这里,「顾客」不必限于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人,用作表示广泛利用本系统与企业进行通话的人的表达(下面相同)。
会员企业事先在主页或广告、小册子、传单等中记载咨询端或定货端的电话号码。而且,事先与电话号码一起为顾客写下本通话系统的利用方法。
图3是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因特网通信销售的主页的一实例图。除商品的说明或照片、定货按钮等之外,还表示咨询端的电话号码和对通话系统的利用方法的指南。这里,咨询端的电话号码是为该会员企业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
就利用指南而言,只要公开如下内容即可:
(A)打电话到指定的电话号码,听到1次以上呼叫音之后挂断电话。
(B)回拨电话。
(C)通话费全部免费。
(D)即使使用便携电话或PHS也可利用。
不过,在本通话系统十分普及、不必说明时,也可省略。
在顾客看见广告或主页、想咨询或定货等时,使用电话机(3)呼叫指定的电话号码、即会员企业的专用电话号码。而且,听到一次以上的「嘟___」的呼叫音。在该状态下,由于线路未连接而未成为接听状态,所以无论顾客、中介企业还是会员企业都不花费通话费。
一旦打电话,服务器(1)就可检测是向哪个专用电话号码拔打电话,通过以专用电话号码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1c),可抽取利用该专用电话号码的会员企业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
另外,利用发信者电话号码显示(来电显示)服务发送关于发出呼叫的顾客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的信息,所以使用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1d)取得顾客的电话号码。
另外,在顾客听到一次以上呼叫音后挂断电话是为了充分确保服务器(1)检测顾客的电话号码所必须的时间,实际上即使再短的时间也可应对。
而且,通过通信接口(1b)经因特网向回叫商(2)发送包含这样得到的会员企业的电话机(4)的电话号码、和呼叫的顾客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的信息。
回叫商(2)的接收中继装置(10)接收经因特网(21)从服务器(1)发送来的关于会员企业与顾客的电话号码的信息。而且,向电话交换设备(11)发送指示,呼叫接收的会员企业和顾客的电话号码。即,变为由回叫商回呼。
电话交换设备(11)呼叫顾客的电话机(3)和会员企业的电话机,在两个当事者、即会员企业和顾客双方同时响应呼叫而打电话(变为接听状态)时,开始连接两者间的线路,顾客与会员企业间可进行通话。
若从顾客出发,则未意识到中介企业或回叫商(2),感觉是从会员企业接收回呼。另外,在图1中,作为图像,(22a)表示回叫商呼叫顾客的电话机(3),(22b)表示回叫商呼叫会员企业。
在连收电话线路后,花费用于回呼的国家的电话费。即,在两个当事者间未开始通话之前不花费电话费。当然,在通过因特网(21)从服务器(1)向回叫商(2)发送关于电话号码的信息时使用电话线路,但由于常常定额连接因特网,所以并不另外花通话费。
来自外国的通话费即使是对便携电话的通话,与国内的便携电话的通话费相比也非常便宜,所以会员企业对来自便携电话的咨询,也可因便宜而进行应对。由此,不仅对固定电话,即使对来自便携电话的咨询也不向顾客施加金钱的负担,从而可轻松地呼叫。
另外,回呼本身是现在已知的方法,但在现有的回呼系统中,首先,要打电话的人为回叫商的会员,注册自己的电话号码或费用支付帐户。而且,在利用时,会员对回叫商打电话,听到呼叫之后挂断,在回叫商返回的电话打来时,输入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或自己的会员口令等,若通话对方接听电话,则两者间的线路连接。而且,是通话费等由打电话方负担的系统。
在本实施方式中,顾客不必成为回叫商等的会员,也不必支付通话费。即,不特定的顾客可利用本发明的通话系统,这点与现有的回呼系统大不相同。
而且,本发明中应特别指出的是即使通话双方不知道对方的电话机(3)、(4)的电话号码也可通话。顾客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通过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1d)在服务器(1)中被检出,并被发送到回叫商(2),但会员企业仅接收来自回叫商(2)的电话,不就顾客的电话号码进行联系。因此,只要中介企业不告诉会员企业顾客的电话号码,顾客就不让会员企业知道自己的电话号码。另外,若在登载专用电话号码的主页或广告等上显示具有这样的隐秘性,则给顾客留下良好的印象。
由于顾客不仅不必负担费用,还可对会员企业隐藏自己的电话号码进行通话,所以可轻松地咨询。对于企业,始终被顾客轻松地咨询,向顾客求助的机会增加,与销售额的提高或顾客服务的充实紧密相连。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1为每个会员企业设定了专用的电话号码。会员企业为商店或小企业时,来自顾客的电话只要连接1台电话机就可应对,但大公司企业中具有多个部门,有时因咨询内容不同,对应端的电话机不同。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成为对应端的每部电话设定专用电话号码,如果呼叫对应于顾客的对应端的专用电话号码,则与实施方式1相同,顾客与会员企业侧可进行通话。
但是,在电话机的数量多时,必须为1个会员企业设定多个专用电话号码,从而经济负担变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如下系统:即使会员企业具有多个电话对应端的情况,也不为1个会员企业设定多个专用电话号码,可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近的效果。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基本上与实施方式1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服务器(1)具备:记录每个会员企业的语音信息的语音信息记录装置(1e);和再现该语音信息装置(1e)中记录的语音信息作为语音的语音信息再现装置(1f),和服务器(1)接收顾客对专用电话号码的呼叫,在顾客的电话机(3)和服务器(1)之间暂时连接电话线路。(4a)及(4b)是会员企业的对应端的电话机,其台数不限。
会员企业在进行会员注册时、或增加电话对应端时,事先联络成为中介企业对应端的多个电话号码(「称为对应端电话号码」)。中介企业事先在数据库(1c)中将该会员企业的专用电话号码、多个对应端电话号码和为各对应端电话号码设定的对应端ID相关联地进行记录。
图4A、图4B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顾客(使用者)与企业可通话之前的流程图。
与实施方式1相同,会员企业事先在主页或广告、小册子、传单等中记载咨询端或定货端的电话号码。而且,与电话号码一起为顾客写出本通话系统的利用方法。
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因特网通信销售的主页的一实例图,除商品的说明或照片之外,还显示咨询端的专用电话号码和就通话系统的利用方法的指南。
就利用指南而言,只要公开如下内容即可:
(A)若向指定的电话号码打电话,则传来语音信息。
(B)听到语音信息,发送规定的对应端ID。
(C)发送对应端ID后,挂断电话。
(D)回叫电话打来。
(E)除最初短时间的通话费之外,无须花费通话费。
(F)利用便携电话或PHS也可使用本系统。
顾客看见广告或主页等,从电话机(3)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此时,与实施方式1不同,服务器(1)接收来自顾客的呼叫,变成通话状态。因为变为可接听状态,所以必需通话费,该通话费按照通常电话费的原则,由呼叫的顾客负担。
服务器(1)可根据呼叫的专用电话号码指定会员企业。然后,指定由语音信息装置(1e)指定的会员企业用的语音信息,通过语音信息再现装置(1f)再现语音信息。
再现的语音信息通过电话线路发送到顾客的电话机,顾客听见语音信息。语音信息的内容是关于指定作为会员企业电话的对应端的对应端ID的引导。对应端ID也可以是可从电话机输入的数字或符号的组合。
作为语音信息的一实例,例如传来如下语音信息:「这里是虎门电机。感谢您的垂询。关于台式电脑的咨询请按*1,关于笔记本电脑的咨询请按*2,关于电脑外围设备的咨询请按*3,关于数码相机的咨询请按*4,之后挂断电话。担当人将从这里回拨电话给您。」。
顾客听见信息后,从电话输入希望的对应端的对应端ID(如是上述实例,假定就笔记本电脑进行咨询,则输入「*2」),然后挂断电话。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与实施方式1不同,一旦在顾客的电话机(3)与服务器(1)之间暂时连接电话线路,对于在顾客输入对应端ID而后挂断线路之前的时间,需要花费通话费。而且,该通话费由打电话的顾客负担。
然而,由于线路连接的时间是到听见语音信息、而后发送对应端ID为止的短时间,所以顾客应负担的通话费极少,对顾客心理的坏影响很小。
并且,将专用电话号码作为免费拨打服务的电话号码,会员企业负担通话费,则顾客不必负担。这时,会员企业负担的通话费很少。这在后述的实施方式3中也相同。
服务器(1)以通话中使用的专用电话号码和顾客的电话机(3)发送来的对应端ID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1c),在设定该专用电话号码的会员企业中,抽取设定该对应端ID的对应端的电话号码(对应端电话号码)。
这里,在检索中不仅使用对应端ID还使用专用电话号码作为关键词,是为了假定有时在不同的会员企业中设定相相同的对应端ID。因此,假如在全部会员企业中不使用相同的对应端ID,则对应端ID不重复,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即使不必通过检索使用专用电话号码的特定会员企业,也可仅利用对应端ID抽取对应端电话号码。但是,若这样设定成对应端ID不重复,则对应端ID的位数必然多,变复杂,顾客感到麻烦,输入失误的危险性变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除对应端ID之外,还使用专用电话号码检索,以使对应端ID本身尽可能简单。
服务器(1)经因特网(21)向回叫商的接收中继装置(10)发送这样得到的对应端电话号码和与实施方式1相同、通过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1d)得到的顾客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之后与实施方式1相同,从接收中继装置(10)接收指示的电话交换机(11)呼叫会员企业的对应端电话号码和顾客的电话机(3)的电话号码,在双方成为接听状态时连接两者间的线路。
另外,在图6中,(22a)及(22b)将对会员企业的对应端的电话机(4a)及(4b)的呼叫显示为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顾客负担短时间的通话费,但即使只为每个会员企业设定1个专用电话号码,也可连接电话至会员企业的多个对应端。对于顾客,具有可与良好掌握自己希望听的内容的对应端会话,不会在会员企业内变为不愉快的「部门更迭」的优点。
另外,在会员企业侧设定多个电话对应端的使用方法不只限定于根据内容分配对应端的情况,也可根据其他的分配方法、例如咨询的紧急程度分成「急」和「不急」。顺便说一下,这时,尤其在顾客特征上没有差别时,认为大部分的顾客者选择「急」。因此,若设定选择「不急」情况的顾客的特征,例如「费用折扣」、「点相加」、「赠品」,则除确实着急应对的顾客以外会选择「不急」。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也与实施方式2相同,是1个会员具有多个对应端时的实施方式。但是,不具有如实施方式2那样、向使用者的电话机(3)传送对应端ID的语音信息的记录、再现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替代通过语音使使用者的电话机(3)知道对应端ID,预先在会员企业的广告或主页中,明示与实施方式2中的语音信息相同内容的对应端ID。由此,使用者的电话机通过显示广告或主页,可知道希望对应的部门的对应端ID。图8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主页画面的一实例图。
作为在主页等中的本系统利用的引导,只要公开如下内容即可:
(A)对应端ID的显示
(B)选择希望的对应端ID。
(C)打电话给指定的电话号码,在发送对应端ID后挂断电话。
(D)回叫电话打来。
(E)除最初短时间的通话费之外无须花费通话费。
(F)利用便携电话或PHS也可使用本系统。
图7表示本实施方式3的流程图。与实施方式2相同,顾客呼叫会员企业的专用电话号码。此时,来电至服务器(1),所以发送希望的对应端ID至服务器(1)。而且,挂断电话线路。
之后,与实施方式2完全相同,根据专用电话号码和对应端ID从数据库中抽取对应端电话号码,经因特网将其与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一起发送到回叫商的接收中继装置。而且,由回叫商的电话交换机呼叫使用者的电话机和会员企业的对应端的电话机,通过双方接听,可进行两者间的通话。
作为相对于实施方式2的特征在于以下两点:由于不需语音信息记录装置(1e)或语音信息再现装置(1f),所以可容易地构成服务器(1);和由于可以不听语音信息、发送对应端ID、挂断电话,所以可缩短顾客的电话机(3)与服务器(1)之间的通话时间,进一步减少成为顾客负担的通话费。
(实施方式4)
本实施方式是作为上各实施方式的变形的实施方式。在任一实施方式中,由回叫商呼叫顾客和会员企业的电话机,但若双方未变为接听状态,则两者间的线路不连接。
因此,在顾客呼叫专用电话号码、等待回呼的极短的时间内,有可能从其他呼叫对方给顾客的电话机(3)打电话。这样,顾客的电话机为「占线」状态,不可能接收来自回叫商(2)的呼叫,顾客与会员企业不能进行通话。并且,对于在移动中等电波状态恶化、暂时不能接收的情况也同样。在这样的情况下,顾客必须再次呼叫专用电话号码、等待回呼。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未连接顾客与会员企业之间的线路时,回叫商会再次回呼顾客和会员企业。
作为再次回呼的方法,考虑仅在回叫商(2)侧执行的方法,和利用服务器(1)执行的方法。
首先,在仅在回叫商侧执行的方法中,在未连接线路时,在回叫商(2)侧保持呼叫端的电话号码,即顾客与会员企业的电话号码,在规定时间之后再次呼叫该电话号码(再呼叫)。因此,必须具备记录电话号码的记录部件和在规定定时指示呼叫的再呼叫指示部件。该记录部件或再呼叫指示部件可构成为接收中继装置(10)或电话交换机(11)的一部分,也可另外设置的装置。
另外,在利用服务器(1)的方法中,在未连接线路时,回叫商(2)侧经因特网(21)向服务器(1)发送表示「线路未能连接」意思的信号和未能连接的电话号码。在服务器(1)接收了该信号的情况下,经过规定时间后,再次经因特网向回叫商(2)的接收中继装置(10)发送顾客和会员企业的电话号码。接收中继装置(10)与前次同样地再次指示电话交换机(11)呼叫顾客和会员企业的电话号码。
在任一情况下,,回叫商侧都会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再次呼叫顾客和会员企业。因此,即使回呼时顾客或会员企业已占线、或未在放电话的位置而不能接收等情况下,通过再次回呼,可连接线路的可能性提高。
另外,只要适当确定未连接时暂时中止呼叫的定时、再次呼叫的间隔、再次呼叫次数的限度等即可。例如,在确定为「呼叫15秒未连接时,暂时中止呼叫,3分钟后再呼叫。再呼叫5次」的情况下,如果每隔3分钟再次呼叫、并且再次呼叫了5次也不能连接线路时,则终止呼叫。
(实施方式5)
本实施方式是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的实施方式。考虑由多个顾客同时咨询会员企业的情况。
考虑在咨询多的会员企业中,在顾客利用电话咨询中时有来自其他顾客的其它咨询的情况。这样,作为可同时应对多个顾客的部件,会员企业与电话公司订契订多条线路,分配拔打所代表的电话号码的电话,使担当者与多个电话机相对应。例如,在生产厂商的售后服务系统等中,准备3~10个左右的电话机和担当者。
然而,考虑即使准备多条线路,在全部线路被使用时,也有其它顾客咨询的情况。这样,由于会员企业已占线,所以最后呼叫的顾客不能与会员企业通话。而且,由于该顾客未被告知会员企业占线,所以继续等待有回呼,这样会积存压力。
当然,如实施方式4那样,考虑到通过回叫商(2)再次回呼,在会员企业的线路空闲后连接线路,但由于不知道会员企业已应对的咨询何时结束,从而在超过规定的再呼叫次数限制后终止再呼叫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会员企业已处于与顾客电话应对过程中的情况下,可向新的呼叫专用电话号码的其他顾客告知「会员企业占线不能马上应对」。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服务器(1)中具备通话状态判别部(1g)。
会员企业在进行会员注册时在中介企业中将自己可同时应对的电话线路数注册为「同时可应对数」,例如,某个会员企业可同时应对5部电话的情况,「同时可应对数」为5。将注册的「同时可应对数」记录在服务器(1)的通话状态判别部(1g)中。
该通话状态判别部(1g)是用于判断各会员企业的线路使用状况的部件,也记录各会员企业的「当前通话数」。这里,「当前通话数」是会员企业用于判别在当前刻为几件应对的系数,在全部电话都不应对时为「0」,在处于1件应对中时为「1」,在处于2件对应中时为「2」等数值。细节如后所述。通话状态判别部(1g)具有比较上述的「同时可应对数」和「当前通话数」的部件。
通话状态判别部(1g)中记录的「当前通话数」根据来自回叫商(2)的信息而变化。若连接顾客与企业的线路,则从回叫商(2)经因特网(21)将表示「连接」的信号与连接的电话号码一起向服务器(1)发送。而且,若顾客与企业的通话结束、挂断线路,则回叫商(2)经因特网(21)将表示「挂断」的信号与连接的电话号码一起向服务器(1)发送。在本实施方式中,回叫商(2)的接收中继装置(10)兼备回叫商(2)向服务器(1)发送这样信息的功能,但也可另外设置信息发送用装置。另外,为掌握「当前通话数」,普遍使用会员企业的电话号码作为发送接收的电话号码,但若在服务器(1)等中具有使用者的电话号码和会员企业的电话号码的核对部件,则可使用使用者的电话号码。
服务器(1)接收来自回叫商(2)的能联系的电话号码和「连接」或「挂断」信号,对应通话状态判别部(1g)接收的信号,更新该会员企业的当前通话数。
即,可根据电话号码指定会员企业。而且,每当接收「连接」信号,就在该会员企业的当前通话数上加「1」,并且,每当接收「挂断」信号,就从该会员企业的当前通话数减「1」。即,记录的当前通话数为与当前通话中的数量相同的值。
据此,服务器(1)通过在通话状态判别部(1g)中将「当前通话数」与「同时可应对数」相比,可就各会员企业判断是否全部使用预先注册数量的线路。
即,在「当前通话数」是「同时可应对数」未满的情况下,判断为「有空闲的线路,可连接」,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通常进行回呼用的处理。而且,在「当前通话数」达到「同时可应对数」时,判断为「使用全部线路」,不进行回呼所用的处理,对应来自顾客的呼叫,传来「占线」的呼叫音。
例如,某个会员企业可同时对应5部电话的情况,在现状的通话数为「0」、「1」、「2」、「3」、「4」时,通常,呼叫音鸣响,如通常那样进行回呼,但若当前通话数达到「5」,则通话状态判别部判断为达到该会员企业应对能力的极限。而且,服务器(1)在当前通话数为「5」期间(当前通话数与同时可应对数为相同值的期间),即使从顾客对该会员企业有新的呼叫,也不接收,传来「占线」的呼叫音,不进行回呼所用的处理。
由于听见「占线」呼叫音的顾客可知会员企业占线,所以可隔段时间重拔。因此,不必徒劳地继续等待回呼。由此,顾客不会浪费时间,也不会有压力。
另外,替代鸣响「占线」呼叫音,也可接收后发送「现在电话忙,请稍后重拔」等语音信息。不过,必需传来该语音信息期间的通话费,所以从控制费用的意义上,最好是不接收,鸣响「占线」呼叫音。
并且,实施方式就占线的处理以实施方式1为例来说明,但在实施方式2或实施方式3中也可同样适用。
(实施方式6)
本实施方式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在实施方式1中,服务器(1)使用数据库(1)从专用电话号码中求出会员企业的电话号码,经因特网向回叫商发送求出的会员企业(2)的电话号码。
然而,如果在回叫商(2)侧具备数据库,可核对专用电话号码和会员企业的电话号码,则不一定必需在服务器(1)中设置数据库(1c)。本实施方式是这样在回叫商(2)侧具备数据库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6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0a)是回叫商(2)的数据库,与实施方式(1)中服务器(1)的数据库相同,记录专用电话号码和会员企业的电话号码,通过以专用电话号码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抽取会员企业的电话号码。向数据库(10a)注册会员企业可直接进行,也可中介企业进行。
另外,如图10所示,回叫商(2)的数据库(10a)可构成为接收中继装置(10)的一部分,接收中继装置(10)也可另外设置回叫商用服务器,构成为其一部分。由于回叫商(2)具有数据库(10a),所以在中介企业的服务器(1)中不需用于电话号码核对的数据库。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介企业的服务器(1)中未设置数据库。
图1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流程图。顾客进行的操作本身与实施方式1相同。中介企业的服务器(1)与实施方式1不同,没有从专用电话号码中核对会员企业的电话号码,与顾客的电话号码一起向回叫商(2)发送专用电话号码本身。
回叫商(2)以接收的专用电话号码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10a),抽取该会员企业的电话号码。之后,与实施方式1相同,向电话交换机(11)发出指示,呼叫会员企业的电话号码和顾客的电话号码,会员企业与电话号码可进行通话。
如上所述,通过本实施方式的通话系统,即使对来自便携电话的咨询,也可不使顾客全部或基本上负担通话费地进行应对。因此,利用便携电话的顾客也可轻松地咨询或注册等。但是,由于企业负担的通话费便宜,所以没有大的负担。
另外,由于顾客的电话号码未告知通话端的企业,所以顾客可对企业隐藏个人信息,安心地通话。
(实施方式7)
图12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系统的结构图。在图中,(1)是回叫商或中介商设置的服务器,经通信接口(1a)连接于因特网(21)。
服务器(1)可记录网页,用作因特网服务器(web服务器)。(1b)是记录网页的网页记录部。
并且,服务器(1)具备记录电话号码的数据库(1c)。就在数据库(1c)中记录的电话号码后述。
服务器(1)可是回叫商所有、管理的服务器,也可利用租赁服务器等。而且,也可是与回叫商协作的中介商所有、设置、管理等的服务器。
而且,服务器(1)在物理上可是1台计算机,也可由分担作用的多台计算机构成。并且,在图12中,为了方便,通信接口(1a)、网页记录部(1b)、数据库(1c)被显示在表示服务器(1)的图中,但不是必须内置于成为服务器(1)的计算机内。这些装置在物理上可与计算机独立存在,也可通过连接到该计算机,整体用作实施例的服务器的一部分。并且,物理上1个装置也可具备多个装置的功能。
服务器(1)的设置地可是会员的所在国,也可是回叫商的所在国,也可以是不是其中之一的第3国。
(2)是回叫商。具备接收中继装置(10)和电话交换机(11)。一般回叫商是通话费便宜的国家的企业,但也可是与这样的企业协作的国内企业。(10)是回叫商(2)的接收中继装置,可以因特网(21)在服务器(1)之间发送接接收息。并且,将接收中继装置(10)连接于电话交换设备(11)。
电话交换设备(11)根据来自接收中继装置(10)的指示,可对指定的多个电话号码打电话、连接线路。
(3)是成为会员的使用者的便携电话。(4)中通话对方的电话机,无论固定电话还是便携电话都可。
在本系统中使用者也进行会员注册。在注册时,除住址、姓名、联系端、使用的便携电话的电话号码之外,还注册支付关系的信息,例如信用卡的号码和有效期等信息。
一旦注册结束,就作成每个会员的便携电话用网页(下面称专用网页),记录在服务器(1)中。即,服务器用作web服务器。而且,在数据库(1c)中关联注册的会员的电话电话号码和专用网页的URL记录。
图13是表示专用网页的画面的一实例图。作成之后,不注册通话对方的信息,会员自己访问后,注册通话对方的信息。通常注册使用便携电话,但如果必要,也可从电脑等终端访问后注册。
在注册时,选择专用网页画面的「注册」,输入连接端的电话号码和名称后发送。由于名称只要知道连接端是谁即可,所以只要适当注册姓名、姓、名、爱称、首字母、简称、部门名即可。
注册结束的连接端在专用网页上表示为一览。这样,对预定利用回呼进行通话的连接端可预先进行注册。在可注册的件数未特别限制,未在专用网页的1个画面中显示出来时,可使之滚动,显示于连接端。
在从连接端一览中删除注册完的连接端时,选择「删除」,可选择删除注册完的任意的连接端。
这样,会员可在自己用的专用网页中任意地注册或删除通话对方。
在通话时,会员使用便携电话访问预先联系的自己的专用网页。于是,显示如上述的图13那样的画面。会员在画面上利用便携电话的滚动按钮等选择通话端后发送。发送之后,挂断线路等待回呼。
所述的服务器(1)的数据库(1c)将会员的专用网页、和注册的会员的电话号码相关联地进行存储,通过以专用网页的URL为关键词的检索,可抽取与之对应的会员的电话号码。
于是,服务器(1)从被访问的专用网页的URL中,抽取使用该专用网页的会员的电话号码。而且,抽取会员在专用网页中选择的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
而且,经因特网向回叫商发送包含这样得到的会员的电话号码和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的信息。
另外,在如回叫商在回呼时要求会员的口令号码的情况下,只要在服务器(1)中预先注册每个会员的口令号码,只要除所述电话号码之外,还向回叫商发送口令号码即可。
回叫商(2)的接收中继装置(10)经因特网发送从服务器(1)发送来的关于会员及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的信息。而且,根据接收的信息,对电话交换设备发送指示,以呼叫会员和通话对方双方的电话号码。
电话交换设备(11)呼叫会员电话机(3)和通话对方的电话机,在两当事者、即会员和通话对方双方同时应对呼叫、接收(成为接听状态)时,开始连接两者间的线路,在顾客与会员企业之间可进行通话。
在连接电话线路之后,花费用于回呼的国家的电话费。即,在两当事者之间未开始通话之前不花费电话费。当然,在通过因特网(21)从服务器(1)向回叫商发送关于电话号码的信息时使用电话线路,但由于因特网时常定额连接,所在并不另外花费通话费。
由于来自外国的通话费即使是对便携电话的通话,与国内的便携电话的通话费相比也非常便宜,所以即使是会员利用便携电话的通话也便宜地对应,金钱的负担变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回叫商呼叫会员和通话对方的电话机,但若双方未变为接听状态,则不连接两者间的线路。因此,在会员等待回呼的极短的时间中,有可能另外的对方打电话给顾客的电话机(3),或通话对方占线。这样,不能接收自回叫商的呼叫,会员与通话对方不能进行通话。并且,移动中等电波状态恶化、暂时不能来信的情况也相同。这些情况下,会员必须再次访问专用网页,等待回呼。
因此,最好是在连接会员与通话对方间的线路时,由回叫商再次呼叫会员和通话对方。
作为再次呼叫的方法,考虑仅在回叫商(2)侧执行的方法、和利用服务器(1)执行的方法。
首先,在仅回叫商(2)侧执行的方法中,在未连接线路时,在回叫商(2)侧保持呼叫端的电话号码、即会员和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在规定时间后,再次呼叫该电话号码(再呼叫)。因此,必须具备记录电话号码的记录部件、和在规定定时中指示呼叫的再呼叫指示部件。该记录部件或再呼叫指示部件,可构成为接收中继装置(10)或电话交换机(11)的一部分,也可另外设置装置。
另外,利用服务器的方法的情况下,在未连接线路时,回叫商(2)侧经因特网(21)向服务器(1)发送表示「线路未能连接」意思的信号、和未能连接的电话号码。接收中继装置(10)与前次相同,再次指示电话交换机(11)呼叫会员和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
在任一情况下,在规定时间之后,回叫商侧再次呼叫会员和通话对方。因此,即使回呼时会员或通话对方已占线或未在放电话的地方、不能接收等情况,也通过再呼叫,提高可连接线路的可能性。
另外,只要适当确定未连接时暂时中止呼叫的定时、再呼叫的间隔、再呼叫的次数的极限等即可。例如,在确定为「呼叫15秒未连接时暂时中止呼叫,3分钟后再呼叫。再呼叫5次」的情况下,每隔3分钟呼叫,再呼叫5次也不能连接线路时,中止呼叫。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通话系统,在从便携电话使用回呼进行通话时,可容易且正确地与希望的对方通话。
(实施方式8)
下面,用图15说明本发明的服务器的实施方式8。图15是表示可提供本实施方式的服务器的通信系统。
(系统构成)
在图15所示的系统中,服务器1501是与数据库1502为一体动作的网络服务器,可连接因特网1503。
这样,可从装载了HTML浏览器、利用i模式(注册商标)或JSKY Web(注册商标)的面向日本通信载波的便携电话1504及利用韩国通信载波的便携电话1505,经因特网1503直接访问服务器1501。
另外,可从装载了WAP浏览器、面向中国、英国或美国等通话载波的便携电话1507~1509,经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服务器1506访问服务器1501。
另外,这里以来自日本、韩国、中国、英国、美国的来电为例来叙述,但本申请发明不只限于此,除欧洲之外,还可从新加坡、台湾、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等世界所有国家使用便携电话,利用本发明的服务器。
另外,服务器1501可经开关服务器(交换用服务器)1510、开关服务器1513、开关服务器1516和专用线(或若没有安全问题,因特网也可)进行通信。开关服务器1510可接受来自外部的指令,控制交换器1511。交换器1511与载波A存在契约关系,通过对载波A支付通话费,可与世界各地的电话间进行通话。另外,交换器1511可对应普通的回呼服务器,分别呼叫2个呼叫端,连接两者间的线路。
由此,若从服务器1501向开关服务器1510发送2个呼叫端电话号码及呼叫指示,则开关服务器1510解释该命令,控制交换器1511,通过载波A,呼叫各个呼叫端,连接线路,实现2个呼叫端彼此的通话。
该开关服务器1510、交换器1511、载波A的关系仍适合用在开关服务器1513、交换器1514、载波B及开关服务器1516、交换器1517、载波C。即,开关服务器1513、1516实质上与开关服务器1510是相同结构,交换器1514、1517实质上与交换器1511是相同结构。
另外,这里,服务器1501作为普通的Web服务器来说明,但本发明不只限于此,以使用WAP进行通信的便携电话为对象的WAP服务器也可。这时,用WML(Wireless Markup Language)记述画面显示用数据。
(服务器提供动作)
一旦服务器1501从任一便携电话接受访问中,首先,画面显示模块1501a从数据库1502的画面显示用数据1502中读出提示输入用户ID及口令的画面数据,发送到该便携电话,在便携电话的画面上显示会话。
便携电话的用户操作按钮,输入用户ID及口令,向服务器1501发送。
另外,若服务器1501是可从便携电话自动取得识别信息的结构,则不必输入用户ID。另外,也可不必输入口令。
若服务器1501取得用户ID或口令等识别信息,则根据该识别信息,得出来访问的便携电话的电话号码,并且,在便携电话中提示与该识别信息关联的呼叫对方电话号码表。
具体地说,通过参照数据库1502的表格1502a,根据用户ID检索电话号码。并且,在该用户ID中注册对应于表格1502b的指针,服务器1501从表格1502b中读出以该用户作为通话对方注册的呼叫对方电话号码表。
而且,响应用户的ID输入,向便携电话返回该呼叫对方表,在便携电话的画面上显示。便携电话的用户通过看该画面,操作按钮等,从呼叫对方表中,特定想通话的对方。
服务器1501若从便携电话取得呼叫对方的特定信息,则接着在呼叫该便携电话(发信端)和该呼叫对方时,判定通话费最便宜的载波。该判定通过载波选择模块1501b参照表格1502d来进行。在表格1502中存储各载波的通话费计算方法。载波选择模块1501b通过利用各个载波,概算并比较交换器呼叫发信端和呼叫对方时的通话费,来决定通话费最少的载波。
接着,服务器1501向与决定的载波关联的开关服务器发送表示发信端和呼叫对方2个呼叫端电话号码和呼叫指示。即,在决定利用载波A时向服务器1510发送呼叫指示,在载波B时向服务器1513发送呼叫指示,在载波C时向服务器1516发送指示。
另外,通过发送由XML记述的数据,也可由服务器1501通知开关服务器1510发信端及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另外,也可构成为服务器1501从便携电话接受指定载波的信息,向对应指定载波的开关服务器发送2个呼叫端电话号码。
服务器1510若接收呼叫指示和呼叫端电话号码,则控制交换器1511,呼叫各电话号码,若以两方的电话号码回呼,则连接线路、互相可进行通话。
即,服务器1501为了让交换器呼叫各个发信端电话号码及呼叫对方电话号码,向服务器1510、1513、1516之一发送发信端电话号码及呼叫对方电话号码。
另外,这里,服务器1501经因特网发送网络内容,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服务器1501也可从便携电话接收邮件,解析该邮件,通知交换器2个呼叫端电话号码。例如,服务器1501具有接收来自便携电话的邮件的邮件和对应便携电话的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的表格,只要根据接收的邮件的内容判定发信端及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即可。而且,也可指示利用该系统的用户预先向邮件的标题栏中输入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服务器1501只要构成为通过看该标题栏就可特定呼叫对方即可。或者,在与用户之间取决,使在邮件的标题栏中输入输出端的电话号码,在本文栏中输入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也可在服务器1501中解析各栏,抽取发信端及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世界中的便携电话彼此、或便携电话与固定电话之间可价格非常便宜地进行通话。例如,若从中国向日本使用便携电话打国际电话,现在1分钟花费200元的通话费,但若利用本实施方式,则可用与从日本的便携电话向中国打国际电话时几乎相同的费用(1分钟60元左右)进行通话。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考虑如下利用方法:公司和上述服务器1501之间订契约、在数据库1502中注册交易端的电话号码表,对职员提供利用服务器1501所用的ID。这样,在从个人所有的便携电话进行工作用通话时,不必在个人所有的便携电话中注册工作关系的电话号码。另外,公司必须对各职员配备工作用的便携电话机,不必控制其使用经历。另外,由于可明确区别工作关系的通话和私人通话,所以利用上述系统的通话费全部公司支付,无论公司还是个人都可不感到不满地支付通话费。
另外,若利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则不论用户所有的便携电话的种类,都可利用各种载波。例如,即使是NTTdocomo(注册商标)的便携电话彼此的通话,若利用本系统,从vodafone(注册商标)交换器呼叫两者的便携电话,则仅在vodafone(注册商标)产生通话费。因此,若利用该结构,则使用便携电话的服务的提供更丰富多彩。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连接于因特网的服务器;和连接于因特网及电话交换机的接收中继装置,
该服务器具有作为因特网服务器的功能,包括:记录每个会员的专用网页的网页记录部;和相关联地记录会员的电话号码和该会员的专用网页的URL的数据库,
该专用网页至少可以在显示会员预先注册电话号码的通话对方的一览的同时,从该一览中选择希望通话的对方,
通过以所访问的专用网页的URL为关键词检索所述数据库,该服务器抽取利用该专用网页的会员的电话号码,在对该会员的专用网页的访问结束之后,经因特网向所述接收中继装置至少发送与该会员的电话号码和该会员通过该专用网页选择的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相关的信息,
该接收中继装置在接收了从所述服务器发送来的、与该会员及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相关的信息之后,利用所述电话交换机呼叫该会员的电话号码及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在该会员及该通话对方的电话机都变为可接听状态时,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从而可以进行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
服务器记录有各会员的密码号,在向所述接收中继装置发送与访问专用网页的会员及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相关的信息时,还一起发送与该会员的密码号相关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话交换机即使呼叫会员及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也不能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的情况下,该电话交换机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再次呼叫双方的电话号码。
4、一种通话系统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连接于因特网,具有作为因特网服务器的功能,包括:记录每个会员的专用网页的网页记录部;和相关联地记录会员的电话号码和会员专用网页的URL的数据库,
该专用网页至少可以在显示会员预先注册了电话号码的通话对方的一览的同时,从该一览中选择希望通话的对方,
可通过以所访问的专用网页的URL为关键词检索所述数据库、抽取出利用该专用网页的会员的电话号码、在对该会员的专用网页的访问结束后经因特网向回叫商的接收中继装置至少发送与该会员的电话号码和该会员通过该专用网页选择的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相关的信息,来促使该接收中继装置呼叫该会员及该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双方以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
5、一种可经因特网从便携电话进行访问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使发信端的电话号码、和可从该发信端呼叫的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列表相对应地存储的呼叫对方表格;
取得部件,取得经因特网可访问的便携电话的电话号码;
导出部件,参照所述呼叫对方表格,导出以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所述电话号码为发信端时的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表;
向所述便携电话发送由所述导出部件导出的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表的部件;
从所述便携电话接收包含于所述电话号码表内的电话号码中应呼叫的电话号码的部件;和
号码发送部件,向交换器用服务器发送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电话号码及由所述接收部件接收的电话号码,以使交换器分别呼叫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电话号码及由所述接收部件接收的电话号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还具有使便携电话的识别信息和该便携电话的电话号码对应存储的电话号码表格,
所述取得部件经因特网从可访问的便携电话接收其识别信息,根据所接收的识别信息,参照所述电话号码表格,取得所述便携电话的电话号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登记了载波种类和该载波的费用体系的费用表格,
所述号码发送部件包含:
判定部件,参照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电话号码及由所述接收部件接收的电话号码、以及所述费用表格,判定利用哪种载波呼叫各电话号码的通话费最便宜;
向对应的交换器用服务器发送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电话号码及由所述接收部件接收的电话号码,以使利用了由所述判定部件判定的载波的交换器分别呼叫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电话号码及由所述接收部件接收的电话号码的部件。
8、一种可经因特网从便携电话访问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经因特网从便携电话接收邮件的部件;
解析所接收的邮件,取得所述便携电话的电话号码及想与所述便携电话间进行通话的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的部件;
向交换器用服务器发送所述便携电话的电话号码及所述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以便由交换器分别呼叫所述便携电话及所述呼叫对方的部件。
9、一种由可经因特网进行通信的便携电话及服务器执行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服务器取得可经因特网访问的便携电话的电话号码;
服务器向所述便携电话发送以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电话号码为发信端时的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表;
从所述便携电话接收包含于所述电话号码表内的电话号码中应呼叫的电话号码;
向交换器用服务器发送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电话号码及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的电话号码;
所述交换器用服务器通过控制交换器来进行连接,以便分别呼叫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电话号码及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的电话号码,从而能够在各电话号码的电话之间进行通话。

Claims (23)

1、一种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连接于电话线路及因特网的服务器;和连接因特网及电话交换机的接收中继装置(10),
服务器具有:关联会员的电话号码和对会员分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记录的数据库;和
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在使用者的电话机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不进入通话状态地检测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
服务器通过以有呼叫的专用电话号码为关键词检索所述数据库,来抽取会员的电话号码,在挂断来自所述使用者的电话机的呼叫后,经因特网向接收中继装置至少发送关于该会员的电话号码和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的信息,
接收中继装置在接收了从服务器发送来的关于该会员的电话号码及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的信息后,使用所述电话交换机呼叫该会员的电话号码及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在该会员及该使用者的电话机双方变为接听状态时,可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进行通话。
2、一种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连接于电话线路及因特网的服务器;和连接因特网及电话交换机的接收中继装置,
服务器(1)具备:关联对各会员分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会员用于电话对应的多个对应端电话号码和对应端ID记录的数据库;和
在使用者的电话机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检测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的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
服务器通过以有呼叫的专用电话号码和从使用者的电话机通过电话线路发送来的对应端ID为关键词检索所述数据库,来抽取设定有设定该专用电话号码的会员的该对应端ID的对应端电话号码,在挂断与所述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线路之后,经因特网向所述接收中继装置至少发送关于该会员的对应端电话号码和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的信息,
接收中继装置在接收了从所述服务器(1)发送来的关于该对应端电话号码及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的信息之后,使用所述电话交换机呼叫该对应端电话号码及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在利用该对应端电话号码的对应端的电话机及该使用者的电话机双方变为接听状态时,可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进行通话。
3、一种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连接于电话线路及因特网的服务器;和连接因特网及电话交换机的接收中继装置,
服务器具备:关联对各会员分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会员用于电话对应的多个对应端电话号码和对应端ID记录的数据库;
在使用者的电话机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检测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的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
将关于对应端ID的语音信息与该专用电话号码关联记录的语音信息记录装置;和
可再现语音信息,作为语音传给通话对方的语音信息再现装置,
服务器在打到专用电话号码时,可将与该专用电话号码关联的语音信息通过电话线路传给该使用者的电话机,
服务器通过以有呼叫的专用电话号码和从该使用者的电话机通过电话线路发送来的对应端ID为关键词检测数据库,来抽取设定有设定该专用电话号码的会员的该对应端ID的对应端电话号码,在挂断与所述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线路后,经因特网向接收中继装置发送关于该对应端电话号码和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的信息,
接收中继装置在接收了从所述服务器发送来的关于该对应端电话号码及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后,使用所述电话交换机呼叫该对应端电话号码及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在利用该对应端电话号码的对应端的电话机及该使用者的电话机双方变为接听状态时,可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进行通话。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接收中继装置及电话交换机为回叫商管理。
5、一种通信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连接于电话线路及因特网,具有:
关联会员的电话号码和对该会员分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记录的数据库;和
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部,在使用者的电话机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未成为通信状态地检测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
在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通过以该专用电话号码为关键词检索所述数据库来抽取会员的电话号码,在挂断来自所述使用者的电话机的呼叫后,经因特网向回叫商的接收中继装置至少发送关于该会员的电话号码和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的信息,从而可促使该接收中继装置(10)呼叫该会员的电话号码及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双方,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
6、一种通话系统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连接于电话线路及因特网,具备:
关联对各会员分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会员用于电话对应的多个对应端电话号码和对应端ID记录的数据库;和
在使用者的电话机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检测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的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1d),
在从使用者的电话机通过电话线路向专用电话号码发送对应端ID时,通过以该专用电话号码和该对应端ID为关键词来检索所述数据库,抽取设定有设定该专用电话号码的会员的该对应端ID的对应端电话号码,
在挂断与所述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线路之后,经因特网向回叫商的接收中继装置至少发送至少关于该对应端电话号码和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的信息,从而可促使该接收中继装置呼叫该对应端电话号码及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双方,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
7、一种通话系统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连接于电话线路及因特网,具备:
关联对各会员分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会员用于电话对应的多个对应端电话号码和对应端ID记录的数据库;
在使用者的电话机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检测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的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
将包含了关于对应端ID的信息的语音信息与专用电话号码关联记录的语音信息记录装置;和
可再现语音信息、作为语音传给通话对方的语音信息再现装置,
在从使用者的电话机打到专用电话号码时,可再现关联该专用电话号码的所述语音信息,通过电话线路发送到该使用者的电话机,
在从该使用者的电话机通过电话线路发送对应端ID时,以该专用电话号码和该对应端ID为关键词来检索所述数据库,从而抽取设定有设定该专用电话号码的会员的该对应端ID的对应端电话号码,
在挂断与所述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线路后,经因特网向回叫商的接收中继装置至少发送关于该对应端电话号码和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的信息,从而可促使该接收中继装置呼叫对该象端电话号码及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双方,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
8、一种通话系统用接收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连接于因特网及电话交换机,在接收关于从规定的服务器经因特网发送来的2个电话号码的信息时,可对所述电话交换机呼叫接收到的双方的电话号码,在双方变为接听状态时,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进行通话。
9、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
服务器具有通话状态判别部,
该通话状态判别部将各会员同时可对应的电话线路数记录为「同时可应对数」,将各会员通话中的电话线路数记录为「当前通话数」,同时,可比较「同时可应对数」和「当前通话数」,
在使用者呼叫会员的专用电话号码时,在该会员的「同时可应对数」与「当前通话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对所述接收中继装置发送关于电话号码的信息,
对该使用者的电话机发送告知在通话中的呼叫音或语音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
根据经因特网从接收中继装置发送来的关于通话状况的信息,将所述的「当前通话数」始终控制为与各会员的当前通话数相同的值。
11、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之一所述的通话系统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通话状态判别部(1g),将各会员同时可对应的电话线路数记录为「同时可应对数」,将各会员在通话中的电话线路数记录为「当前通话数」,同时,可比较「同时可应对数」和「当前通话数」,
根据经因特网从接收中继装置发送来的关于通话状况的信息,将记录在通话状态判别部中的「当前通话数」始终控制为与各会员现状的通话数相同的值,
在使用者呼叫会员的专用电话号码时,在该会员的「同时可应对数」和「当前通话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向所述接收中继装置发送关于电话号码的信息,而是对使用者的电话机发送告知在通话中的呼叫音或语音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即使所述电话交换机呼叫会员的电话号码及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也不能连接电话线路的情况下,在规定时间后,该电话交换机再次呼叫双方的电话号码。
13、一种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连接于电话线路及因特网的服务器;和连接于因特网及电话交换机的接收中继装置,
该服务器具有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在使用者的电话机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无须成为接听状态即可检测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
该服务器在挂断来自所述使用者的电话机的呼叫后,可经因特网向所述接收中继装置至少发送关于该专用电话号码和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的信息,
该接收中继装置具有关联会员的电话号码和对该会员分别设定的专用电话号码记录的数据库,
在接收了从所述服务器发送来的、关于专用电话号码及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的信息后,通过以该专用电话号码为关键词检测所述数据库来抽取会员的电话号码,使用所述电话交换机呼叫该会员的电话号码及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在该会员及该使用者的电话机双方变为接听状态时,可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进行通话。
14、一种通话系统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连接于电话线路及因特网,
具有发信者电话号码检测装置,在使用者的电话机呼叫专用电话号码时,未成为通话状态地检测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
在挂断来自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呼叫后,经因特网向回叫商的接收中继装置至少发送关于该专用电话号码和该使用者的电话机的电话号码的信息。
15、一种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连接于因特网的服务器;和连接于因特网及电话交换机的接收中继装置,
该服务器具有因特网服务器的功能,具有:记录每个会员的专用网页的网页记录部;和关联会员的电话号码和该会员的专用网页的URL记录的数据库,
该专用网页在可至少显示会员预先注册电话号码的通话对方的一览的同时,从该一览选择希望通话的对方,
该服务器通过以访问的专用网页的URL为关键词检索所述数据库,抽取利用该专用网页的会员的电话号码,在对该会员的专用网页的访问结束之后,经因特网向所述接收中继装置至少发送关于该会员的电话号码和该会员在该专用网页中选择的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的信息,
该接收中继装置在接收了从所述服务器发送来的关于该会员及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的信息之后,使用所述电话交换机呼叫该会员的电话号码及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在该会员及该通话对方的电话双方变为接听状态时,可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进行通话。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
服务器记录各会员的密码号,在向所述接收中继装置发送关于访问了专用网页的会员及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的信息时,还一起发送关于该会员的密码号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即使所述电话交换机呼叫会员及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也不能连接两者的电话线路时,在规定时间后,该电话交换机再次呼叫双方的电话号码。
18、一种通话系统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连接于因特网,具有作为因特网服务器的功能,具有:记录每个会员的专用网页的网页记录部(1b);和关联会员的电话号码和会员的专用网页的URL记录的数据库,
该专用网页可在至少向会员显示预先注册了电话号码的通话对方的一览的同时,从一览中选择希望通话的对方,
通过以访问的专用网页的URL为关键词检索所述数据库,抽取利用该专用网页的会员的电话号码,在该会员的专用网页的访问结束后,经因特网向回叫商的接收中继装置至少发送关于该会员的电话号码和该会员在该专用网页中选择的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的信息,从而可促使该接收中继装置呼叫该会员及该通话对方的电话号码双方,连接两者间的电话线路。
19、一种服务器,可经因特网从便携电话访问,其特征在于,具有:
将发信端的电话号码、和可从该发信端呼出的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表对应存储的呼叫对方表格;
取得经因特网访问的便携电话的电话号码的取得部件;
导出部件,参照所述呼叫对方表格,导出以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所述电话号码为发信端时的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表;
对所述便携电话发送由所述导出部件导出的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表的部件;
从所述便携电话接收包含于所述电话号码表的电话号码中应呼出的电话号码的部件;和
号码发送部件,向交换器用服务器发送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电话号码及由所述接收部件接收的电话号码,以使交换器分别呼叫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电话号码及由所述接收部件接收的电话号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还具有对应便携电话的识别信息和该便携电话的电话号码存储的电话号码表格,
所述取得部件从访问的便携电话经因特网接收该识别信息,根据接收的识别信息,参照所述电话号码表格,取得所述便携电话的电话号码。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注册载波的种类和该载波的费用体系的费用表格,
所述号码发送部件包含:
判定部件,参照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电话号码及由所述接收部件接收的电话号码及所述费用表格,判定利用哪一载波呼叫各电话号码、通话费最便宜;
向对应的交换器用服务器发送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电话号码及由所述接收部件接收的电话号码,以使利用由所述判定部件判定的载波的交换器分别呼叫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电话号码及由所述接收部件接收的电话号码的部件。
22、一种服务器,可经因特网从便携电话访问,其特征在于:
从便携电话经因特网接收邮件的部件;
解析接收的邮件,取得所述便携电话的电话号码及想在与所述便携电话间进行通话的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的部件;
向交换器用服务器发送所述便携电话的电话号码及所述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以由交换器分别呼叫所述便携电话及所述呼叫对方的部件。
23、一种通信方法,由可经因特网通信的便携电话及服务器进行,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服务器取得经因特网来访问的便携电话的电话号码;
服务器对所述便携电话发送以由所述取得步骤取得的所述电话号码为发信端时的呼叫对方的电话号码表;
从所述便携电话接收包含于所述电话号码表的电话号码中应呼出的电话号码;
向交换器用服务器发送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电话号码及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的电话号码;
所述交换器用服务器通过控制交换器,分别呼叫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电话号码及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的电话号码,进行连接,以可在各电话号码的电话彼此之间会话。
CNB038260506A 2003-02-27 2003-02-27 通话系统及其使用的服务器和接收中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499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3/002200 WO2004077804A1 (ja) 2003-02-27 2003-02-27 通話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サーバと受信中継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5565A true CN1745565A (zh) 2006-03-08
CN100514996C CN100514996C (zh) 2009-07-15

Family

ID=32923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2605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4996C (zh) 2003-02-27 2003-02-27 通话系统及其使用的服务器和接收中继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281393A1 (zh)
EP (1) EP1646216A4 (zh)
JP (1) JP4484713B2 (zh)
CN (1) CN100514996C (zh)
AU (1) AU2003211358A1 (zh)
HK (1) HK1087872A1 (zh)
WO (1) WO20040778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2645A (zh) * 2019-01-10 2019-05-03 上海言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自主通话系统和自主通话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55297B1 (en) * 2003-12-02 2012-04-10 Jpmorgan Chase Bank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all-back options
JP2007104613A (ja) * 2005-10-07 2007-04-19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電子通信方法、電子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およびサーバ
CN101755441A (zh) * 2007-07-26 2010-06-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多媒体提供业务
KR100804779B1 (ko) * 2007-08-29 2008-02-19 (주)엠에스에이커뮤니케이션 광고량에 따라 통화량을 제어하는 콜백 무료 통화 시스템및 그 방법
JP5283109B2 (ja) * 2008-06-02 2013-09-04 BizMobile株式会社 通話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通話制御方法
JP5582278B2 (ja) * 2008-07-29 2014-09-03 BizMobile株式会社 通話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通話制御方法
US8406408B2 (en) 2008-06-02 2013-03-26 Bizmobile Inc. Call control system and call control method
CN101505469B (zh) 2009-03-03 2011-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呼业务实现系统及方法
US20140003298A1 (en) * 2009-07-01 2014-01-02 Kent S. Charugundla Internet Protocol Text Relay For Hearing Impaired Users
US20120275450A1 (en) 2011-04-29 2012-11-0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Obtaining Services Through a Local Network
RU2471236C1 (ru) * 2011-07-13 2012-12-27 Серге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Куцев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запросам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о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и услуг/скидок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запросами
JP6546373B2 (ja) * 2014-05-07 2019-07-17 Line株式会社 通信サーバ
CN104010098B (zh) * 2014-05-22 2017-04-19 曹茗 一种以回拨方式留言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4270536A (zh) * 2014-10-10 2015-01-0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话回访方法及装置
CN105376432A (zh) * 2015-09-24 2016-03-02 深圳市车音网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自动回访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US11082563B2 (en) * 2015-12-06 2021-08-03 Larry Drake Hansen Process allowing remote retrieval of contact information of others via telephone voicemail service product
JP6413191B2 (ja) * 2016-02-03 2018-10-31 株式会社エースウェア 電話通信情報解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42259A (ja) * 1988-11-24 1990-05-31 Toshiba Corp 経路決定方式
JP2956941B2 (ja) * 1990-06-08 1999-10-04 株式会社東芝 構内電子交換機
US5173933A (en) * 1990-09-25 1992-12-22 Worl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Interface betwee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tations and trunks that link to communication carriers
US5425084A (en) * 1992-11-23 1995-06-13 Brinskele; Edward A. Computer-controlled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606668B1 (en) * 1994-02-16 2003-08-12 Priority Call Managemen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east cost routing and managing multiple gatekeepers on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US6144727A (en) * 1997-08-29 2000-11-07 Ani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management and display of market-price information
US5781620A (en) * 1995-07-19 1998-07-14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oll carrier selection
US5884032A (en) * 1995-09-25 1999-03-16 The New Brunswick Telephone Company, Limited System for coordinating communications via customer contact channel changing system using call centre for setting up the call between customer and an available help agent
US6853636B1 (en) * 1995-11-17 2005-02-08 Mc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Reverse call origination via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WO1997033412A1 (en) * 1996-03-06 1997-09-12 Bear Creek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interconnecting standard telephony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to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US6324264B1 (en) * 1996-03-15 2001-11-27 Telstra Corporation Limite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s call
US6011794A (en) * 1996-09-09 2000-01-04 Netplus Communications Corp. Internet based telephone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091808A (en) 1996-10-17 2000-07-18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Methods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elephone call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US6310873B1 (en) * 1997-01-09 2001-10-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rnet telephony directory server
CN1262836A (zh) * 1997-02-03 2000-08-09 Mci通讯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体系结构
CA2198024C (en) * 1997-02-19 2001-02-06 Alexander Christopher Lang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long distance voice communications using the internet
JPH10336331A (ja) * 1997-05-29 1998-12-18 O S I Software Kk インターネットを利用した国際通話方式
US5995848A (en) * 1997-07-21 1999-11-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pleting calls to busy mobile subscribers in a radio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6393015B1 (en) * 1997-09-12 2002-05-21 Genesys Tele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network connection between a small business and a client
US6185194B1 (en) * 1997-12-12 2001-02-06 Zip2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itiating a telephone call utilizing internet initiation
AU5851798A (en) * 1998-02-19 1999-09-06 Swisscom Ag Call-back method for telecommunications and devices adapted accordingly
US6081508A (en) * 1998-02-25 2000-06-27 Indus River Networks, Inc. Remote computer communication
US6169795B1 (en) * 1998-03-30 2001-01-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rnet telephony callback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6714641B2 (en) * 1998-04-03 2004-03-30 Nortel Networks, Ltd Web based personal directory
EP1103150B1 (de) * 1998-07-27 2002-04-10 Swisscom Mobile AG Telekommunikationsverfahren und geeignetes system, um eine verbindung mit einem mobilgerät aufzubauen
US6205211B1 (en) * 1998-08-04 2001-03-20 Transnexus, Llc Internet telephony call pricing center
US6810405B1 (en) * 1998-08-18 2004-10-26 Starfish Software,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data between multiple datasets
US20020118800A1 (en) * 1998-08-27 2002-08-29 Maria Martinez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for
US6308070B1 (en) * 1998-09-23 2001-10-23 Selex Communicatio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inimizing incurred charges by the remote origination of telephone calls
US6085242A (en) * 1999-01-05 2000-07-04 Chandra; Rohit Method for managing a repository of user information using a personalized uniform locator
US6981023B1 (en) * 1999-03-09 2005-12-27 Michael Hamilton Message routing
US6690672B1 (en) * 1999-04-05 2004-02-10 Avay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cing an intelligent telephone call using an internet browser
US7043009B1 (en) * 2000-02-08 2006-05-09 Rockwell Electronic Commerce Technologies Llc Providing customer data to an automatic call distribution system agent
US7359960B1 (en) * 1999-07-20 2008-04-15 Net2Phone, Inc. Telecommunications control system using data interchange
US6771760B1 (en) * 1999-09-20 2004-08-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allback imitation as incoming calls
US6973091B1 (en) * 1999-10-04 2005-12-06 Hester Rex R Enabling quality voice communications from web page call control
US20020055351A1 (en) * 1999-11-12 2002-05-09 Elsey Nicholas J. Technique for providing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US6252952B1 (en) * 1999-12-30 2001-06-26 At&T Corp Personal user network (closed user network) PUN/CUN
AU2001248675A1 (en) * 2000-02-24 2001-09-03 Cyberman, Lt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ervice provider selection according to subscriber preferences
US7301952B2 (en) * 2000-04-06 2007-11-27 The Distribution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Terminal-to-terminal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control method using IP transfer network
US7219136B1 (en) * 2000-06-12 2007-05-15 Cisco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network-based information suitable for audio output
GB0015357D0 (en) * 2000-06-23 2000-08-16 Netcall Plc Callback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GB0023463D0 (en) * 2000-09-25 2000-11-08 Intellprop Ltd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apparatus
JP2002142023A (ja) * 2000-10-31 2002-05-17 Yukio Kubo サーバシステム及び通信データ送出方法
US6879678B1 (en) * 2000-11-13 2005-04-12 Softal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long distance call connections using a personal communication assistant
CA2433707C (en) 2001-01-12 2007-03-20 Alab, Llc Ozone irrigator
US20020152402A1 (en) * 2001-02-07 2002-10-17 Tov Ofer Shem Personalized visitor pages
US6731737B2 (en) * 2001-02-27 2004-05-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rectory assistance system
JP2002290513A (ja) * 2001-03-23 2002-10-04 Toshiba Corp メール受信機能を備えた通信端末装置
US7180890B2 (en) * 2001-04-04 2007-02-2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hone connector component operationally connectable through packet network to any selected one or more switch components for originating and/or terminating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US20020164006A1 (en) * 2001-05-04 2002-11-07 Weiss Lewis E. Electronic document call back system
US6792094B1 (en) * 2001-05-23 2004-09-14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call connection service
US6788774B1 (en) * 2001-05-23 2004-09-07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 per-use, auto-generation, personalized web page service
US20030007609A1 (en) * 2001-07-03 2003-01-09 Yuen Michael 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elopment, deployment, and maintenance of a voice software application for distribution to one or more consumers
US7050557B2 (en) * 2001-07-19 2006-05-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mail with voice / phone conference feature
JP2003069710A (ja) * 2001-08-27 2003-03-07 Yukio Kubo 通話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サーバと受信中継装置
US7269163B1 (en) * 2001-09-27 2007-09-1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Remote control telephone dialing system and method
US7362854B2 (en) * 2001-09-28 2008-04-22 Gateway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integrated telephony and calendar functions
US6738461B2 (en) * 2001-11-01 2004-05-18 Callwav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turning a call over a telephony system
US20030112945A1 (en) * 2001-12-19 2003-06-19 Wendell Brow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irect call completion using a personal identifier
US20030152207A1 (en) * 2002-02-13 2003-08-14 Kevin Rya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cellular telephone homepage call screening control center
US6731735B1 (en) * 2002-06-28 2004-05-04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URL-based dialing for voice telephone calls
US7315518B1 (en) * 2002-09-05 2008-01-01 Art Technology Group,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evention of unwanted calls in a callback system
US20040176128A1 (en) * 2003-01-30 2004-09-09 3Com Corporation System, mobile communications unit, and softswitc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n Internet Protocol communication link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2645A (zh) * 2019-01-10 2019-05-03 上海言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自主通话系统和自主通话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4077804A1 (ja) 2006-06-08
HK1087872A1 (en) 2006-10-20
EP1646216A1 (en) 2006-04-12
US20050281393A1 (en) 2005-12-22
JP4484713B2 (ja) 2010-06-16
CN100514996C (zh) 2009-07-15
AU2003211358A1 (en) 2004-09-17
WO2004077804A1 (ja) 2004-09-10
EP1646216A4 (en) 2007-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5565A (zh) 通话系统及其使用的服务器和接收中继装置
CN1181702C (zh) 通信网络结构、通信网络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191695C (zh) 信息通讯系统
CN1306785C (zh) 电话查号服务方法和电话查号服务系统
CN1310527C (zh) 位置登记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网以及通信终端
CN1321023A (zh) 通信服务方法及其通信设备
CN1897619A (zh) 通信辅助系统和方法
CN1823347A (zh) 用来提供一种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329791A (zh) 交互式媒体系统
CN1610913A (zh) 请求匹配系统和方法
CN1551641A (zh) 通信终端
US2012023700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aller information
CN1208931C (zh) 电子邮件发送/接收方法、电子邮件系统及其通信设备
CN100352247C (zh) 话音通话连接代理收费支持系统
CN1193574C (zh) 固定电话网的信息提供系统
CN1194304C (zh) 信息采集系统和信息采集方法
JP5687327B2 (ja) コールセンター支援装置、コールセンター支援方法およびコールセンター支援プログラム
JP490226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電話交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360420A (zh) 利用isdnd信道传送消息的方法及短消息服务系统
CN1381014A (zh) 信息提供系统、方法、装置和信息取得装置以及记录媒体
CN101069396A (zh) 因特网通话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836431A (zh) 一种用于向无线信息设备提供语音邮件的方法
JP3770827B2 (ja) コールセンタ管理サーバ、コールセンタの管理方法、及び、コールセンタ管理システム
JP2003169143A (ja) コールセンタ管理サーバ、その管理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193575C (zh) 固定电话网的信息提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78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878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