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5066A - 用于检测氨肽酶的活性和/或从革兰氏阴性菌中区分革兰氏阳性菌的酶底物,含有该酶底物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检测氨肽酶的活性和/或从革兰氏阴性菌中区分革兰氏阳性菌的酶底物,含有该酶底物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5066A
CN1745066A CN200480003095.7A CN200480003095A CN1745066A CN 1745066 A CN1745066 A CN 1745066A CN 200480003095 A CN200480003095 A CN 200480003095A CN 1745066 A CN1745066 A CN 1745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m
orange
colourless
substrate
ami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030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43234C (zh
Inventor
A·詹姆斯
A·里格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omerieux SA
Original Assignee
Biomerieux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omerieux SA filed Critical Biomerieux SA
Publication of CN1745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5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32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323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02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viable microorganisms
    • C12Q1/04Determining presence or kind of microorganism; Use of selective media for testing antibiotics or bacteriocide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 chemical indicator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cridine or hydrogenated acridine ring systems
    • C07D21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cridine or hydrogenated acridine ring systems with only hydrogen,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carbon atoms of the ring syst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34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hydrolase
    • C12Q1/37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hydrolase involving peptidase or proteina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的显色酶底物,其用于检测微生物中的氨肽酶活性或用于根据其颜色确定至少一种细菌是否属于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本发明也涉及含有上述底物的培养基,以及上述底物或培养基的用途,用于检测氨肽酶活性和/或从革兰氏阴性菌中区分出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其使用方法。上述新的底物具有下式(I):其中:R1不存在或为烷基,烯丙基或芳基,R2由至少一种氨基酸形成,优选为丙氨酸,R3,R4,R5和R6彼此互相独立地由H-或-O-烷基,优选-O-CH3形成,R7由H,O-CH3,烷基或卤素形成,R8由H或Cl形成,以及n为整数,等于0或1。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诊断学领域。

Description

用于检测氨肽酶的活性和/或从革兰氏阴性菌中区分 革兰氏阳性菌的酶底物,含有该酶底物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用于检测氨肽酶活性的显色酶底物。该底物可用于包括酶水解步骤的应用中,该酶水解步骤特别是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组织学等中产生物理化学信号。本发明也涉及含有该底物的培养基,涉及使用该底物或培养基检测氨肽酶活性和/或从革兰氏阴性菌中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并涉及使用方法。
与现有的大多数发荧光的底物相比,上述新的底物特别能用于凝胶化培养基以检测微生物,因为它们能产生不会在反应介质中扩散的颜色,并且该颜色集中在菌落中。
已经描述了不会扩散的用于检测氨肽酶活性的显色酶底物,这在本领域已经是公知的。因此上述底物被本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WO-A-98/04735和WO-A-99/38995所包括。然而,这些底物有各种缺点:它们很难合成,纯度低并且产量低。另外,为了用于培养基,需要明确规定非常准确的培养基组成以观察颜色。目前描述的其它底物不能用于固体培养基中以检测混合培养物中的微生物。
此外,已知基于吖啶的分子。可使用它们,因为:
它们的染色性质,参见,例如,S.Rapposch等人,J.DairySci.2000 Dec;83(12):2753-2758,或其它,例如,A.Giorgio等人,Microbiologica 1989 Jan;12(1):97-100,
它们的化学治疗性质,例如N.Costes等人,J.Med.Chem.2000Jun 15;43(12):2395-2402,或
对DNA具有嵌插作用,例如O.Okwumabua等人,Res.Microbiol.1992 Feb;143(2):183-189,或者,例如,T.Schelhorn等人,Cell.Mol.Biol.1992 Jul;38(4):345-365。
专利EP-B-0.270.946提出了基于吖啶酮的显色酶底物,其是吖啶的衍生物。可以被酶切割的基团位于吖啶基团的7位上。它的结构只可能观察下面的酶活性:酯酶和糖苷酶。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根据其颜色用于检测微生物中氨肽酶活性或用于确定至少一种细菌是否属于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的新的显色酶底物。本发明也涉及含有上述底物的培养基,涉及该底物或培养基用于检测氨肽酶活性和/或区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应用,以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达到这种作用,本发明涉及根据其颜色用于检测微生物中的氨肽酶活性或用于确定至少一种细菌是否属于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的显色酶底物。它们具有下式(I):
其中:
R1不存在或为烷基,烯丙基或芳基,
R2由至少一种氨基酸组成,优选为丙氨酸,
R3,R4,R5和R6彼此互相独立,由:H-或-O-烷基,优选-O-CH3组成,
R7由H,O-CH3,烷基或卤素组成,
R8由H或Cl组成,以及
n为整数,等于0或1。
根据本发明,术语“芳基”特别指的是C6-C10芳香环,特别是苯基,苯甲基,1-萘基或2-萘基。
术语“烷基”指的是C1-C6烷基,即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和己基。
术语“卤素原子”指的是氯,溴,碘和氟。
本发明中使用的氨基酸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氨基酸。
措辞“至少一种氨基酸”指的是一种或几种氨基酸。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R2表示氨基酸或至多具有10个氨基酸的肽,其中氨基酸可以是相同的或可以是不同的。优选,由于底物价格的原因,A表示氨基酸或至多具有4个氨基酸的肽,其中氨基酸可以相同或可以不同,优选是相同的。
氨基酸R2能被连接到一封端剂上,这就构成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
这些封端剂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能保护胺的任何封端剂。为了举例,可以提及叔丁氧羰基(N-tBOC),9-芴氧-羰基,增溶剂例如琥珀酰,或非-代谢,即非天然氨基酸例如哌啶酸。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底物具有下式(Ia):
Figure A20048000309500071
或具有下式(Ib):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底物与上式(I)相应,其中R1为甲基或烯丙基。
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底物与上式(I)相应,其中R1为烷基,优选甲基或烯丙基,R2为至少一种氨基酸,任选由封端剂所保护,优选为至少一种丙氨酸,R3,R4,R5,R6,R7和R8为H,n为0或1。
而根据另一实施方案,底物具有下式(Ic):
Figure A20048000309500082
或具有下式(Id):
Figure A20048000309500083
根据n值,制备本发明的化合物,如下所述:
(1)当n=0时,适当的盐酸吖啶(R8为H或Cl)与适当的苯胺(R3,R4,R5,R6如上述定义)和硫进行反应,得到适当的9-(4-氨基苯基)吖啶。接着后者与至少一种连接到封端剂上的氨基酸进行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可选择地去保护从而将封端剂从本发明的化合物中分开。如果想要得到10位上的氮被季铵化的化合物,将得到的化合物与XR1进行反应,其中X为卤素,R1如上述定义,和
(2)当n=1时,根据Campbell等人的方法(1958,见上面)制备的9-甲基吖啶,或根据Lehmstedt和Schrader的方法(Albert,1966,见上面)制备的9-氯吖啶与适当的硝基苯甲醛(R3,R4,R5,R6如上述限定)和氯化锌反应,从而制备适当的9-(4-硝基苯乙烯基)吖啶。接着使用氯化锡(II)在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物中还原硝基,或者使用硼氢化钠和乙酰丙酮酸铜还原硝基,从而得到9-(4-氨基苯乙烯)吖啶。接着后者与至少一种连接到封端剂上的氨基酸进行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可选择地去保护从而将封端剂从本发明的化合物中分开。如果想要得到10位上的氮被季铵化的化合物,将得到的化合物与XR1进行反应,其中X为卤素,R1如上述定义。
本发明也涉及单独使用至少一种如上所述的显色酶底物或与至少一种其它的对酶活性具有特异性的酶底物联用的培养基,所述酶活性不是由根据本发明的底物所检测的活性。
结果,当表达肽酶活性的微生物接种到含有本发明化合物的反应介质中,产生不扩散入反应介质的显色,并且该显色集中于菌落中。
措辞“根据本发明的反应介质”指的是允许发展至少一种微生物的至少一种酶活性的介质。
上述反应介质可以只用作显示介质,或者作为培养基和显示介质。在第一种情况下,在接种之前完成微生物的培养,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反应介质也构成培养基。
反应介质可以是固体,半固体或液体。术语“固体介质”指的是,例如凝胶化介质。
优选,上述介质由凝胶化介质构成。
微生物学上琼脂是传统用于培养微生物的胶凝剂,但也可能使用明胶或琼脂糖。很多制剂是可以商购的,例如Columbia琼脂,Trypcase-soy琼脂,MacConkey琼脂,Sabouraud琼脂或更一般来说,微生物培养基手册(CRC Press)中描述的那些。
反应介质中琼脂的数量为2到40g/l,优选为9到25g/l。
本发明的酶底物可以在广泛的pH范围内使用,特别是在pH5.5和10之间。
反应介质中本发明的酶底物的浓度在0.025和1.0g/l之间,有利地为0.3g/l。特别的是,在这一底物浓度,能得到较好的显色对比度。
反应介质可以包含至少一种其它的对酶活性具有特异性的底物,所述酶活性不是由本发明的底物检测的酶活性。其它底物的酶水解产生可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与本发明的底物所检测的信号不同,例如不同颜色或荧光产物,从而证明,例如检测和/或识别和/或定量一种或几种微生物。
可以使用微生物检测中通常使用的任何其它底物作为另一种特异性底物。
其它特异性酶底物的浓度通常在0.01和2g/l之间。根据使用的底物,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容易确定这样的浓度。
反应介质中也可以组合含有一种或几种成分,例如氨基酸,胨,碳水化合物,核苷酸,矿物,维生素,抗生素,表面活性剂,缓冲剂,磷酸盐,铵盐,钠盐或金属盐。本申请人的专利申请EP656421和WO99/09207中描述了介质的实例。
因此,本发明的酶底物和反应介质能用于鉴定具有肽酶活性的微生物。
因此,本发明也涉及上述显色酶底物的应用,或也是上面描述的培养基的应用,用于检测微生物中至少一种氨肽酶的活性。
本发明的一个主题仍是上述显色酶底物的应用,或者是上面也描述的培养基的应用,用于将革兰氏阳性染色的细菌与革兰氏阴性染色的细菌分开。
最后,本发明涉及检测微生物中至少一种氨肽酶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上述培养基,
用待测生物样品接种该培养基,
放置进行培养,以及
只显示至少一种氨肽酶活性的存在,或者也显示至少一种其它的不同酶活性。
根据它们是否属于革兰氏阳性微生物或属于革兰氏阴性微生物,本发明也涉及另一种用于区分细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上述培养基,
用待测生物样品接种该培养基,
放置进行培养,以及
显示至少一种颜色,该颜色代表微生物或革兰氏阴性微生物的存在。
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当吖啶基10位上的氮没有被季铵化时,通过向培养基中加入酸,优选盐酸,乙酸,显示至少一种氨肽酶活性的存在。术语“季铵化”指的是吖啶基10位上的氮是四价的,也就是它通过三个普通键(conventional bond)与苯环相连接并通过一个辅助键(supplementary bond)与一基团相连接,从而所述的氮原子带有正电荷,因此是正离子。在这种情况下,分子是一种盐的形式,例如氯化物,溴化物或三氟醋酸盐。
下面实施例中描述的所有的反应都通过薄层色谱法(TLC)进行监控,产物的结构通过质谱法(MS)和核磁共振(NMR)进行确定。
实施例1:使用没有季铵化的底物,显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L-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1.1使用的分子:
进行两个基于吖啶的底物的对照研究,这些底物是L-丙氨酰基-9-(4-氨基苯乙烯基)吖啶,下文中称作L-Ala-4-ASA,以及L-丙氨酰基-氨基苯基吖啶(非季铵化的底物),下文中称作L-Ala-APA,分别具有式:
Figure A20048000309500122
L-丙氨酰-氨基苯基吖啶       L-丙氨酰-9-(4-氨基苯乙烯基)吖啶
1.2合成底物:
1.2.1合成L-Ala-4-ASA:
分几步完成上述合成。
制备9-氯吖啶
使用Lehmstedt和Schrader方法完成该制备,可参考Albert的书“The Acridines”,Arnold,第二版,(1966),33页。
制备9-甲基吖啶
使用了Campbell,Franklin,Morgan和Tivey(ref.J.Chem.Soc.,1958,1145)的方法。收率达到90%。
通过熔化制备9-(4-硝基苯乙烯基)吖啶
使用油浴将9-甲基吖啶(4.83g,25.0mmol),4-硝基苯甲醛(4.23g,31.25mmol)和氯化锌(5.06g,31.25mmol)的混合物在130℃加热3小时,为了除去过量的醛,将回收得到的固体在偏亚硫酸氢钠溶液中进行加热,将热混合物进行过滤。将得到的沉淀物在最小量的四氢呋喃中溶解,向溶液中加入水,从而得到沉淀物形式的产物。通过过滤和干燥回收所述沉淀物。用乙醇可对所述产物进行再结晶。收率为35%。
制备9-(4-氨基苯乙烯基)吖啶
将9-(4-硝基苯乙烯基)吖啶产物(2.86g,10.0mmol)溶解在乙酸乙酯(250ml)中,接着进行回流。将热乙醇(150ml)的无水氯化锡(II)(9.0g,40mmol)溶液进行冷却,加入到9-(4-硝基苯乙烯基)吖啶溶液中。回流搅拌反应混合物5小时。冷却后,将9-(4-氨基苯乙烯基)吖啶进行沉淀,真空过滤进行分离。蒸发干燥滤液,边搅拌边用水进行吸收(500ml)。用氢氧化钠溶液将溶液碱化(pH13-14)。先前分离的9-(4-氨基苯乙烯基)吖啶级分,其含有大部分锡盐,也被碱化。通过过滤分离出9-(4-氨基苯乙烯基)吖啶,用水冲洗并干燥。对下面的步骤来说其是足够纯的。
制备t-Boc-丙氨酰-9-(4-氨基苯乙烯基)吖啶
将t-Boc-丙氨酸产物(3.79g,20.0mmol)溶解在最小量的无水四氢呋喃(THF)中,通过浴中乙二醇/干冰的混合物将溶液冷却到-15℃。将N-甲基吗啉(NMM)(2.02g,20mmol)逐滴加入混合物中。接着将氯甲酸异丁酯(IBCF)(2.53g,20.0mmol)逐滴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温度必须低于-10℃。大约3分钟后,加入溶解在最小量的无水四氢呋喃(THF)中并冷却到-15℃的9-(4-氨基苯乙烯基)吖啶(5.4g,20mmol)。搅拌反应混合物并恢复到环境温度。采用含有过滤板的漏斗通过过滤除去N-甲基-吗啉盐。使用旋转蒸发器使混合物蒸发到原有体积的四分之一。边搅拌边逐滴将滤液加入大量的水/冰混合物中。通过过滤回收形成的黄色沉淀物,用水冲洗并干燥。产物可用甲醇再结晶。收率基本上为75%。
其它的t-Boc-保护的氨基酸类似物也用于形成新的产物。氨基酸为:脯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和β-丙氨酸。这些产物的收率在60到80%的范围内,通常最好的结果是β-丙氨酸类似物,最坏的结果通常是丝氨酸类似物。
1.2.2:合成L-Ala-APA: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熔化的硫的反应进行9-(4-氨基苯基)吖啶的制备。
方法A
充分混合盐酸吖啶(9.7g,45.0mmol),苯胺(8.37g,90.0mmol)以及10g硫,在足够的通风橱下于130℃加热4小时。将圆底烧瓶中的反应介质冷却到环境温度并溶解在热甲醇中,从而得到血红色的溶液。冷却上述溶液,过滤除去硫。使用浓缩的氨水溶液将滤液碱化。过滤形成的浅黄色沉淀物,接着用冷甲醇冲洗。收率为65%。
方法B
充分混合吖啶(8.06g,45.0mmol),盐酸苯胺(11.61g,90mmol)和10g硫,130℃加热4小时。接着如上述方法A处理反应介质。接着在上述两种方法中的一种和/或另一种的基础上完成制备。
制备t-Boc-丙氨酰-9-(4-氨基苯基)吖啶
将t-Boc-丙氨酸产物(3.79g,20.0mmol)溶解在最小量的无水四氢呋喃(THF)中,通过浴中乙二醇/干冰的混合物将溶液冷却到-15℃。将N-甲基吗啉(NMM)(2.02g,20mmol)逐滴加入混合物中。接着将氯甲酸异丁酯(IBCF)(2.53g,20.0mmol)逐滴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温度必须低于-10℃。大约3分钟后,加入溶解在最小量的无水四氢呋喃(THF)中并冷却到-15℃的9-(4-氨基苯基)吖啶(5.4g,20mmol)。搅拌反应混合物并恢复到环境温度。采用含有过滤板的漏斗通过过滤除去N-甲基-吗啉盐。使用旋转蒸发器使混合物蒸发到原有体积的四分之一。边搅拌边逐滴将滤液加入大量的水/冰混合物中。通过过滤回收形成的黄色沉淀物,用水冲洗并干燥。产物可用甲醇再结晶。收率为75%。
其它的t-Boc-保护的氨基酸类似物也用于形成新的产物。氨基酸为:脯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和β-丙氨酸。这些产物的收率在60到80%的范围内,通常最好的结果是β-丙氨酸类似物,最坏的结果通常是丝氨酸类似物。
1.3制备介质
如下制备凝胶化介质,该介质含有L-丙氨酰基-9-(4-氨基苯乙烯基)吖啶(下文中称作L-Ala-4-ASA)或L-丙氨酰基-氨基苯基吖啶(下文中称作L-Ala-APA):46.37g Columbia琼脂加入1升蒸馏水中,接着高压灭菌。将反应介质分为两个相同体积的介质。每份介质分别包含DMSO的储备溶液提供的0.3g/l L-Ala-4-ASA,以及DMSO的储备溶液提供的0.3g/l L-Ala-APA。
将得自申请人采集的微生物接种到每份介质中,使用0.5的McFarland悬浮液划线三次,平皿于37℃培养24小时。培养24小时后目测检查形成的菌落。在加入一滴盐酸之前以及之后记录这些菌落的颜色。
1.4结果:
下面的表1给出了结果。当没有盐酸时,两底物没有产生自发的显色。当存在一滴盐酸后,具有L-丙氨酸-氨肽酶活性的菌落在颜色上是灰-紫红色变成紫红色。不具有上述活性的菌落保持无色。因此所述底物是敏感和特异性的。在混合有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情况下,它们可能分开这两种类型的微生物。
  种(内部菌株编号)   0.3g/lL-Ala-4-ASA没有盐酸   0.3g/lL-Ala-APA没有盐酸   0.3g/lL-ala-4-ASA有盐酸   0.3g/lL-Ala-APA有盐酸
  大肠杆菌   无色   无色   灰色-紫红色   淡紫红色
  奇异变形杆菌   无色   无色   灰色-紫红色   非常淡-淡紫红色
  肺炎克氏杆菌   无色   无色   灰色-紫红色   紫红色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   无色   无色   灰色-紫红色   紫红色
  差异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koseri)   无色   无色   灰色-紫红色   紫红色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害利斯特氏菌(Listeriainnocua)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白色念珠菌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表1:通过凝胶化介质中的L-Ala-4-ASA或L-Ala-APA,显示出微生物中L-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实施例2:采用季铵化的底物显示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L-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2.1:所用的分子:
使用L-丙氨酰-9-(4-氨基苯基)-10-烯丙基吖啶鎓(acridinium)氯化物(季铵化的底物),下文中表示为L-Ala-4-AP-10-AA,具有式:
Figure A20048000309500161
L-丙氨酰-9-(4-氨基苯基)-10-烯丙基吖啶鎓氯化物
来确定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L-丙氨酸氨肽酶活性
2.2合成L-Ala-4-AP-10-AA:
起始化合物为t-Boc-丙氨酰基-9-(4-氨基苯基)吖啶,其合成方法已经在1.2.2段(合成L-Ala-APA)中公开。将t-Boc-丙氨酰基-9-(4-氨基苯基)吖啶(0.88g,2.0mmol)加入10ml烧瓶中的无水四氢呋喃(4.0ml)中,该烧瓶可以是密闭的,将混合物加热至沸腾从而得到部分溶液。冷却溶液/悬浮液,加入烯丙基溴(2.0ml)。接着将烧瓶回流8小时,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期监测反应。冷却并除去溶剂后,用二乙醚冲洗季盐并干燥。
将产物溶解在最小量的乙醇中,用盐酸饱和的乙酸乙酯(10ml)进行搅拌。几个小时后形成沉淀物,减压过滤回收沉淀物。将乙醚加入滤液中,可能回收另外的产物。用乙醚冲洗合并的产物级分,迅速干燥从而防止吸收水分。
2.3制备介质
如下制备含有L-Ala-4-AP-10-AA作为底物的凝胶化介质:46.37gColumbia琼脂加入1升蒸馏水中,接着高压灭菌。将反应介质分成三份相同体积的介质。每份介质分别包含DMSO的储备溶液提供的0.1g/l,0.2g/l,0.4g/l L-Ala-4-AP-10-AA。
将来自申请人采集的微生物接种到每份介质中,使用0.5的McFarland悬浮液划线三次。将平皿于37℃培养48小时。培养24小时和48小时后肉眼检查形成的菌落。记录这些菌落的颜色以及上述颜色的亮度。
2.4:结果:
使用从0到4的人工标度范围作为基础,用颜色亮度来表示结果。这些结果在下面表2中给出。
通过自发地集中在菌落中的颜色(没有加入酸),所述底物可能显示出革兰氏阴性菌中的L-丙氨酸-氨肽酶活性。不具有上述活性的菌落保持无色。因此上述底物是敏感和特异性的。在混合有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培养物的情况下,可能分开两种类型的微生物。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没有季铵化的相同分子相比,吖啶基10位上的氮“季铵化”使不加入酸而得到自发的反应成为可能。
菌株 培养时间   0.1g/lL-Ala-4-AP-10-AA 0.2g/lL-Ala-4-AP-10-AA 0.4g/lL-Ala-4-AP-10-AA
  颜色   亮度   颜色   亮度   颜色   亮度
  大肠杆菌(032)   24H   米黄色   0.5   粉红-橙色   2   粉红-橙色   2.5
  48h   米黄色   0.5   粉红-橙色   2   粉红-橙色   3
  奇异变形菌(Proteusmirabilis)(103)   24H   米黄色   痕量   粉红-橙色   0.5   粉红-橙色   3
48h 米黄色 痕量 粉红-橙色 1 粉红-橙色 3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pneumoniae)(023)   24H   米黄色   痕量   粉红-橙色   1   粉红-橙色   3
48h 米黄色 痕量 粉红-橙色 2 粉红-橙色 3.5
  差异柠檬酸杆菌(090)   24H   米黄色   0.5   粉红-橙色   1   粉红-橙色   3
  48h   米黄色   0.5   粉红-橙色   2   粉红-橙色   3.5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070)   24H   抑制   -   抑制   -   抑制   -
48h 抑制 - 抑制 - 抑制 -
  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067)   24H   抑制   -   抑制   -   抑制   -
48h 无色 - 无色 - 无色 -
  粪肠球菌(075)   24H   无色   -   橙色   痕量   橙色   痕量
  48h   无色   -   橙色   0.5   橙色   1
  无害利斯特氏菌(036)   24H   无色   -   无色   -   无色   -
  48h   无色   -   无色   -   无色   -
  白色念珠菌(056)   24H   无色   -   无色   -   无色   -
  48h   无色   -   无色   -   无色   -
表2:通过被称作L-Ala-4-AP-从的底物对微生物中的L-丙氨酸-氨肽酶活性显示时底物浓度的影响。
实施例3:使用其它季铵化的底物,显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L-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3.1:使用的分子:
使用称作L-丙氨酰基-9-(4-氨基-苯基)-10-甲基吖啶鎓氯化物的底物(季铵化的底物),下文中称作L-Ala-4-AP-10-MA,其式如下:
Figure A20048000309500191
L-丙氨酰-9-(4-氨基苯基)-10-甲基吖啶鎓氯化物
显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L-丙氨酸-氨肽酶活性。
3.2合成L-Ala-4-AP-10-MA:
在2.2段中已经完成上述合成,在所述合成中,烯丙基溴被甲基碘所代替。其可作为合成L-Ala-4-AP-10-MA的参考。
3.3制备介质:
如下制备含有300mg/l L-Ala-4-AP-10-MA的凝胶化介质:46.37gColumbia琼脂加入1升蒸馏水中,接着高压灭菌。接着加入底物的DMSO储备溶液。将申请人采集的微生物接种到介质中,使用0.5的McFarland悬浮液划线三次。平皿于37℃培养48小时。培养24小时和48小时后目测检查形成的菌落。记录上述菌落的颜色以及上述颜色的亮度。
3.4:结果:
下面的表3给出上述结果:
  菌株   培养时间   0.3g/l    L-Ala-4-AP-10-MA
  颜色   亮度
  大肠杆菌(032)   24H   粉红-橙色   3.5
  48h   粉红-橙色   3.5
  奇异变形菌(103)   24H   粉红-橙色   1
  48h   粉红-橙色   2
  肺炎克雷伯氏菌(023)   24H   粉红-橙色   3
  48h   粉红-橙色   3
  差异柠檬酸杆菌(090)   24H   粉红-橙色   3
  48h   粉红-橙色   3
  金黄色葡萄球菌(070)   24H   抑制   -
  48h   抑制   -
  酿脓链球菌(067)   24H   抑制   -
  48h   抑制   -
  粪肠球菌(075)   24H   粉红   痕量
  48h   粉红-橙色   0.5
  无害利斯特氏菌(036)   24H   无色   -
  48h   粉红-橙色   痕量
  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albicans)(056)   24H   无色   -
  48h   无色   -
表3:通过L-Ala-4-AP-10-AA显示微生物中L-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其中对于L-Ala-4-AP-10-AA,将底物浓度最优化。
通过自发的出现集中在菌落的(没有加入酸)粉红-橙色,上述底物使检测革兰氏阴性菌中L-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成为可能。不具有上述活性的菌落保持无色。因此上述底物是敏感和特异性的。这使得可能在混合有革兰氏+/革兰氏-培养物的情况下,分开两种类型的微生物。与实施例2中描述的底物相比,显示出对阳性菌可能得到更大的颜色亮度。这两种底物的不同在于吖啶环的氮10位上的基团的类型。
实施例4:使用其它非季胺化的底物显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L-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4.1使用的分子
通过使用两种底物显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L-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即L-丙氨酰-2-甲氧基-氨基苯基吖啶(以下称作L-Ala-2-MeOAPA),以及L-丙氨酰-2,5-二甲氧基氨基苯基吖啶(以下称作L-Ala-2,5-diMeOAPA),其各自的分子式如下:
Figure A20048000309500211
L-丙氨酰-2-甲氧基氨基-苯基吖啶    L-丙氨酰-2,5-二甲氧基氨基-苯基吖啶
4.2底物的合成
4.2.1:L-Ala-2-MeOAPA的合成
基于上述1.2.2所描述的那样,其它苯胺类似物也用来生成新的产物,如茴香胺(3-甲氧基苯胺),可以生成9-(4-氨基-2-甲氧基苯基)吖啶。
4.2.2:L-Ala-2,5-diMeOAPA的合成
基于上述1.2.2所描述的那样,其它苯胺类似物也用来生成新的产物,如2,5-二甲氧基苯胺,可以生成9-(4-氨基-2,5-二甲氧基苯基)吖啶。
4.3:介质的配制
如下配制含有L-Ala-2-MeOAPA或L-Ala-2,5-diMeOAPA的凝胶化介质:将46.37g Columbia琼脂加入1升蒸馏水中,然后高压灭菌。将反应介质分成等体积的两份。每份介质分别加入不同底物的DMSO储备液,即0.3g/l的L-Ala-2-MeOAPA以及0.3g/l的L-Ala-2,5-diMeOAPA。将来自申请人采集的微生物接种到介质中,使用0.5的McFarland悬浮液划线三次。平皿于37℃培养24小时。加入盐酸后记录菌落的颜色和颜色的亮度。
4.4:结果:
下面表4中给出上述结果:
菌株   培养时间   L-Ala-2-MeOAPA   L-Ala-2,5-diMeOAPA
  颜色   亮度   颜色   亮度
  大肠杆菌(032)   24H   橙色   0.5   黄色-橙色   1.5
  48h   粉红   3.5   黄色-橙色   2
  奇异变形菌(037)   24H   橙色   1   无色   0
  48h   橙色   1.5   橙色   0.5
  肺炎克雷伯氏菌(023)   24H   粉红   3   橙色   1
  48h   粉红   3.5   黄色-橙色   2.5
  差异柠檬酸杆菌(012)   24H   橙色   2   橙色   1
  48h   粉红   3.5   黄色-橙色   2.5
  阴沟肠杆菌(061)   24H   粉红   2   黄色-橙色   1.5
  48h   粉红   2   黄色-橙色   2
  金黄色葡萄球菌(035)   24H   无色*   0   无色   0
  48h   无色*   0   无色   0
  无乳链球菌(001)   24H   抑制   -   无色   0
  48h   抑制   -   无色   0
  粪肠球菌(117)   24H   抑制   -   黄色-橙色   0.5
  48h   抑制   -   黄色-橙色   3
  无害利斯特氏菌(036)   24H   无色*   0   无色   0
  48h   无色*   0   无色   0
  白色假丝酵母(077)   24H   抑制   -   无色   0
  48h   抑制   -   无色   0
*非常差的生长
表4:通过L-Ala-2-MeOAPA和L-Ala-2,5-diMeOAPA,显示微生物中L-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当加入一滴盐酸后,上述两种底物使显示革兰氏阳性菌中L-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成为可能。另外,特别是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加入(甲氧-)取代基至苯基可能降低底物的毒性,但是这种繁殖的增加损害了特异性;特别是,当培养48小时后,粪肠球菌用L-Ala-2,5-diMeOAPA显示了活性。
实施例5:使用β-丙氨酰-9-(4-氨基苯基)-10-甲基吖啶鎓氯化物(季铵化的底物),显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β-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5.1:使用的分子:
使用称作β-丙氨酰-9-(4-氨基苯基)-10-甲基吖啶鎓氯化物的底物(季铵化的底物),下文中称作β-Ala-4-AP-10-MA,其式如下:
Figure A20048000309500231
β-丙氨酰-9-(4-氨基苯基)-10-甲基吖啶鎓氯化物
显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β-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5.2:合成β-Ala-4-AP-10-MA:
起始化合物为t-Boc-丙氨酰-9-(4-氨基-苯基)吖啶,其合成方法已经在1.2.2段落(合成L-Ala-APA)中公开。t-Boc-丙氨酰-9-(4-氨基-苯基)吖啶(0.67g,1.5mmol)溶解在乙腈(最小体积)中,用甲基碘(4.0ml)进行回流。接着密闭烧瓶,于40℃孵育超过100小时。在反应进行中固体反应物溶解,形成橙色溶液。在上述溶液中出现橙-黑色晶体。
在接近100小时时,边搅拌边将反应混合物转移到乙酸乙酯(100ml)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季铵盐,用二乙醚进行冲洗。
将产物溶解在最小量的乙醇中,搅拌加入盐酸饱和的乙酸乙酯(10ml)。几个小时后形成沉淀物,减压过滤回收上述沉淀物。向滤液中加入二乙醚,可能进一步回收产物。用二乙醚冲洗合并的产物级分,并迅速干燥从而防止吸收水分。
去保护和上述描述的相同。
5.3:制备介质:
如下配制含有300mg/l β-Ala-4-AP-10-MA的凝胶化介质:将46.37g Columbia琼脂加入1升蒸馏水中,然后高压灭菌。接着加入底物的DMSO储备液。将来自申请人采集的微生物接种到介质中,使用0.5的McFarland悬浮液划线三次。平皿于37℃培养48小时。培养24和48小时后肉眼观察形成的菌落。记录上述菌落的颜色和上述颜色的深度。
5.4:结果:
下面的表5给出上述结果。
通过自发的出现(没有加入酸)集中在菌落中的橙色,上述底物使检测革兰氏阴性菌中β-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成为可能。不具有上述活性的菌落保持无色。因此上述底物是敏感和特异性的。这使得可能鉴别出铜绿假单孢菌,特别是从其它细菌中区分出它们。
  菌株   培养时间   0.3g/l    β-Ala-4-AP-10-MA
  颜色   亮度
  铜绿假单孢菌(Pseudomonasaeruginosa)(052)   24H   橙色   2
  48h   橙色   3
  铜绿假单孢菌(165)   24H   橙色   1.5
  48h   橙色   3
  Burkholderiacepacia(004)   24H   无色   -
  48h   无色   -
  荧光假单孢菌(016)   24H   抑制   -
  48h   无色   -
  司徒茨氏假单孢菌(Pseudomonasstutzeri)(073)   24H   抑制   -
  48h   无色   -
  恶臭假单孢菌(Pseudomonasputida)(028)   24H   无色   -
  48h   无色   -
  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calcoaceticus)(034)   24H   无色   -
  48h   无色   -
  大肠杆菌(032)   24H   无色   -
  48h   无色   -
  肺炎克雷伯氏菌(023)   24H   无色   -
  48h   无色   -
表5:通过β-Ala-4-AP-10-MA显示微生物中β-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实施例6:使用基于脯氨酸的非季铵化的底物,显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L-脯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6.1:使用的分子:
使用称作L-脯氨酰-9-(4-氨基-苯基)吖啶的底物(非季铵化的底物),下文中称作L-Pro-4-APA,其式如下:
Figure A20048000309500251
      L-脯氨酰-9-(4-氨基苯基)吖啶
检测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L-脯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6.2:合成L-Pro-4-APA:
根据两种方法A和B,上述1.2段中已经完成了上述合成,在上述方法中丙氨酸已经被氨基酸脯氨酸所代替。其可作为合成L-Pro-4-APA的参考。
6.3:制备介质:
如下配制含有L-脯氨酰-9-(4-氨基-苯基)吖啶(下文中称作L-Pro-4-APA)的凝胶化介质:将45g Sabouraud琼脂加入1升蒸馏水中,然后高压灭菌。上述反应介质含有通过DMSO储备液引入的0.3g/lL-Pro-4-APA。
将来自申请人采集的微生物接种到介质中,使用0.5的McFarland悬浮液划线三次。平皿于37℃培养24小时。培养24小时后肉眼检察形成的菌落。在加入一滴乙酸之前和之后,记录上述菌落的颜色,下文中将乙酸称作GAA(冰醋酸)。
6.4:结果:
下面的表6给出上述结果:
菌株 加入乙酸   0.3g/l of L-Pro-4-APA
  颜色   亮度
白色假丝酵母(138)   GAA之前   黄色   2
  GAA之后   黄色   3
  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parapsilosis)(040)   GAA之前   白色   -
  GAA之后   黄色   2
  葡萄牙假丝酵母(Candidalusitaniae)(045)   GAA之前   没有生长   -
  GAA之后   没有生长   -
  季也蒙氏假丝酵母(Candidaguilliermondii)(046)   GAA之前   没有生长   -
  GAA之后   没有生长   -
  克鲁斯氏假丝酵母(026)   GAA之前   黄色   1
  GAA之后   黄色   3
Candida glabrata(051)   GAA之前   黄色   2
  GAA之后   黄色   3
表6:通过L-Pro-4-APA,显示微生物中L-脯氨酸-氨肽酶的活性,对其来讲,将底物浓度最优化。
对于某些假丝酵母菌株,证明了底物的抑制特性。然而,没有加入酸时,一些酵母产生黄色。对一些菌株来说上述颜色更强烈,特别是白色假丝酵母,也比没有培养时更强烈。这清楚地证明我们的含有脯氨酸作为氨基酸的底物使显示酵母中的L-脯氨酸-氨肽酶的活性成为可能。
实施例7:使用基于丝氨酸的非季铵化的底物,显示凝胶化介质上微生物中L-丝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7.1:使用的分子:
使用称作L-丝氨酰-9-(4-氨基-苯基)吖啶的底物(非季铵化的底物),下文中称作L-Ser-4-APA,其式如下:
Figure A20048000309500271
        L-丝氨酰-9-(4-氨基苯基)吖啶
检测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L-丝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7.2:合成L-Ser-4-APA:
与L-Pro-4-APA公开的内容相似(上述6.2段),根据两种方法A和B,上述1.2段已经公开了上述合成,在上述方法中丙氨酸被丝氨酸所替代。其可作为合成L-Ser-4-APA的参考。
7.3:制备介质:
如下配制含有L-丝氨酰-9-(4-氨基-苯基)吖啶(下文中称作L-Ser-4-APA)的凝胶化介质:将30毫克L-Ser-4-APA加入4克Columbia琼脂中,将它们加入0.1升蒸馏水中,然后高压灭菌。反应介质于116℃高压灭菌20分钟。大部分底物在溶液中,没有残余的显色。
使用0.5的McFarland悬浮液,将申请人采集的微生物接种到该介质中。平皿于37℃培养24小时。培养每份10ul悬浮液样品,从而产生菌落。培养18至24小时后,目测检查形成的菌落。
在加入一滴乙酸之前和之后,记录上述菌落的颜色,乙酸在下文中被称作GAA(冰醋酸)。
7.4:结果:
下面表7给出结果:
菌株 GAA   0.3g/l  L-Ser-4-APA
  颜色   亮度
大肠杆菌(009)   GAA之前   奶油色   -
  GAA之后   淡橙色   2
肺炎克雷伯氏菌(012)   GAA之前   奶油色   -
  GAA之后   淡橙色   2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061)   GAA之前   奶油色   -
GAA之后 淡橙色 2
白色假丝酵母(138)   GAA之前   奶油色   -
  GAA之后   奶油色   -
金黄色葡萄球菌(008)   GAA之前   奶油色 -
  GAA之后   奶油色   -
粪肠球菌(117)   GAA之前   奶油色   -
  GAA之后   奶油色   -
表7:使用L-Ser-4-APA显示微生物中L-丝氨酸-氨肽酶的活性,对L-Ser-4-APA来说,最优化底物浓度。
再一次,用基于吖啶的底物部分抑制某些菌株。加入乙酸后,检测的三种革兰氏阴性菌产生了特别的反应色。
实施例8:使用基于一个,两个或三个L-丙氨酸的季铵化底物,显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L-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8.1:使用的分子:
使用三种底物,即实施例3中描述的L-Ala-4-AP-10-MA,与L-Ala-4-AP-10-MA  相应并含有另一个L-丙氨酸的L-Ala-L-Ala-4-AP-10-MA,以及再含有一个L-丙氨酸的L-Ala-L-Ala-L-Ala-4-AP-10-MA,显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L-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8.2:合成上述底物:
使用具有一个,两个或三个L-丙氨酸的适宜的起始化合物,如上述3.2点的描述制备这些底物。
8.3:制备介质。
制备含有上述三种底物的凝胶化介质,如下:将每份30mg底物溶解(加热)在10ml无菌蒸馏水中。接着将l0ml上述溶液加入90ml于50℃保持熔融的Columbia琼脂中。
将来源于NCTC(National Collection of Type Cultures,Colindale,UK)的微生物的各种菌株接种到根据多点接种得到的介质中:对于每份菌株,将一滴10ul 0.5McFarland的悬浮液加入每份介质中。
培养24h和48h后肉眼检查形成的菌落。记录上述菌落的颜色和生长。
8.4:结果:
下面表8中给出结果:
  菌株(编号)   L-Ala-4-AP-10-MA   L-Ala-L-Ala-4-AP-10-MA   L-Ala-L-Ala-L-Ala-4-AP-10-MA
  24h   48h   24h   48h   24h   48h
  大肠杆菌0157(NCTC 12079)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NCTC 74)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波摩那沙门氏菌(Salmonellapoona)(NCTC 4840)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宋内氏志贺氏菌(Shigella sonnei)(NCTC 9774)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铜绿假单孢菌(NCTC 10662)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肺炎克雷伯氏菌(NCTC 10896)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阴沟肠杆菌(NCTC 11936)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Burkholderiacepacia(NCTC 10743)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粘质沙雷氏菌(NCTC 10211)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橙色(++)
  粪肠球菌(NCTC 755)   NG   NG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粪肠球菌(NCTC 12697)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屎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ium)(NCTC 7171)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s)(NCTC 11994)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 6571)   NG   NG   NG   NG   无色(++)   无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 11939)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表示良好的生长,+表示适中生长,+/-表示不好的生长以及NG表示没有生长
在三种介质中,革兰氏阴性菌形成橙色菌落,而革兰氏阳性菌形成无色菌落或没有生长。因此,上述三种介质可能从革兰氏阳性菌中区分出革兰氏阴性菌,并且根据介质,区分所有或部分测试菌株的生长。
实施例9:使用焦谷氨酰-9-(4-氨基苯基)-10-甲基吖啶盐酸盐的季铵化底物,显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焦谷氨酰胺-氨肽酶的活性。
9.1:使用的分子:
使用焦谷氨酰-9-(4-氨基苯基)-10-甲基-吖啶,在下文中称作PG-4-AP-10-MA,显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焦谷氨酰胺-氨肽酶的活性。
9.2:合成上述底物:
除了L-丙氨酸被焦谷氨酰胺所取代,如上述3.2点的描述制备上述底物。
9.3:制备介质:
制备含有上述底物的凝胶化介质,如下:将每份30mg底物溶解(加热)在10ml无菌蒸馏水中。接着将10ml上述溶液加入90ml于50℃保持熔融的Columbia琼脂中。
将来源于NCTC(National Collection of Type Cultures,Colindale,UK)的微生物的各种菌株接种到根据上述实施例8描述的多点接种得到的介质中。
培养24h和48h后肉眼检查形成的菌落。记录上述菌落的颜色和生长。
9.4:结果:
下面表9给出结果:
菌株(编号)   PG-4-AP-10-MA
  24h   48h
  大肠杆菌(NCTC 14018)   无色(++)   无色(++)
  大肠杆菌0157(NCTC 12079)   无色(++)   无色(++)
  鼠伤寒沙门氏菌(NCTC 74)   无色(++)   无色(++)
  波摩那沙门氏菌(NCTC 4840)   无色(++)   无色(++)
  宋内氏志贺氏菌(NCTC 9774)   无色(++)   无色(++))
  铜绿假单孢菌(NCTC 10662)   无色(++)   橙色(++)
  肺炎克雷伯氏菌(NCTC 10896)   无色(++)   淡橙色(++)
  阴沟肠杆菌(NCTC 11936)   无色(++)   淡橙色(++)
  Burkholderia cepacia(NCTC10743)   无色(++)   淡橙色(++)
  粘质沙雷氏菌(NCTC 10211)   无色(++)   淡橙色(++)
++表示良好的生长,+表示适中生长,+/-表示不好的生长以及NG表示没有生长
该实施例的介质可以使表达焦谷氨酰-氨肽酶活性的细菌与那些没表达该活性的细菌区分开。
实施例10:使用基于甘氨酰-9-(4-氨基苯基)-10-甲基吖啶盐酸盐的季铵化底物,显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甘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10.1:使用的分子:
使用甘氨酰-9-(4-氨基苯基)-10-甲基吖啶,在下文中称作G-4-AP-10-MA,显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甘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10.2:合成上述底物:
除了L-丙氨酸被甘氨酸所取代,如上述3.2点的描述制备上述底物。
10.3:制备介质:
制备含有上述底物的凝胶化介质,如下:将30mg底物溶解(加热)在10ml无菌蒸馏水中。接着将10ml上述溶液加入90ml于50℃保持熔融的Columbia琼脂中。
将来源于NCTC(National Collection of Type Cultures,Colindale,UK)的微生物的各种菌株接种到根据上述实施例8描述的多点接种得到的介质中。
培养24h和48h后肉眼检查形成的菌落。记录上述菌落的颜色和生长。
10.4:结果:
下面表10中给出结果:
菌株(编号)   G-4-AP-10-MA
  24h   48h
  大肠杆菌(NCTC 14018)   NG   NG
  大肠杆菌0157(NCTC 12079)   橙色(++)   橙色(++)
  鼠伤寒沙门氏菌(NCTC 74)   淡橙色(++)   淡橙色(++)
  波摩那沙门氏菌(NCTC 4840)   橙色(++)   橙色(++)
  宋内氏志贺氏菌(NCTC 9774)   橙色(++)   橙色(++)
  铜绿假单孢菌(NCTC 10662)   淡橙色(++)   橙色(++)
  肺炎克雷伯氏菌(NCTC 10896)   橙色(++)   橙色(++)
  阴沟肠杆菌(NCTC 11936)   橙色(++)   橙色(++)
  Burkholderia cepacia(NCTC 10743)   橙色(++)   橙色(++)
  粘质沙雷氏菌(NCTC 10211)   橙色(++)   橙色(++)
  粪肠球菌(NCTC 755)   NG   NG
  粪肠球菌(NCTC 12697)   无色(+)   无色(+)
  屎肠球菌(NCTC 7171)   无色(+)   无色(+)
  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氏菌(NCTC 11994)   无色(+)   无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 6571)   NG   NG
  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 11939)   无色(+)   无色(+)
++表示良好的生长,+表示适中生长,+/-表示不好的生长以及NG表示没有生长
该实施例的介质可以使表达甘氨酰-氨肽酶活性的细菌与那些没有表达该活性的细菌区分开。
实施例11:使用季铵化的底物,其中氨基酸连接到封端剂上,该底物是基于t-BOC-L-丙氨酰-L-丙氨酰-L-丙氨酰-9-(4-氨基苯基)-10-甲基吖啶盐酸盐,来显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t-BOC-L-丙氨酰-L-丙氨酰-L-丙氨酰-肽酶的活性:
11.1:使用的分子:
使用t-BOC-L-丙氨酰-L-丙氨酰-L-丙氨酰-9-(4-氨基苯基)-10-甲基吖啶,在下文中被称作t-BOC-L-Ala-4-AP-10-MA,显示凝胶化介质中微生物的L-丙氨酸-氨肽酶的活性。
11.2:合成上述底物:
除了不去除氨基化合物的保护,如上述3.2点的描述制备上述底物。
11.3:制备介质:
制备含有上述底物的凝胶化介质,如下:将30mg底物溶解(加热)在10ml无菌蒸馏水中。接着将10ml上述溶液加入90ml于50℃保持熔融的Columbia琼脂中。
将来源于NCTC(National Collection of Type Cultures,Colindale,UK)的微生物的各种菌株接种到根据上述实施例8描述的多点接种得到的介质中。
培养24h和48h后肉眼检查形成的菌落。记录上述菌落的颜色和生长。
11.4:结果:
下面表11中给出结果:
  菌株(编号)   t-BOC-L-Ala-Ala-Ala-4-AP-10-MA
  24h   48h
  大肠杆菌0157(NCTC 12079)   淡橙色(++)   淡橙色(++)
  鼠伤寒沙门氏菌(NCTC 74)   淡橙色(++)   淡橙色(++)
  波摩那沙门氏菌(NCTC 4840)   淡橙色(++)   淡橙色(++)
  宋内氏志贺氏菌(NCTC 9774)   淡橙色(++)   淡橙色(++)
  铜绿假单孢菌(NCTC 10662)   淡橙色(++)   淡橙色(++)
  肺炎克雷伯氏菌(NCTC 10896)   橙色(++)   橙色(++)
  阴沟肠杆菌(NCTC 11936)   橙色(++)   橙色(++)
  Burkholderia cepacia(NCTC 10743)   橙色(++)   橙色(++)
  粘质沙雷氏菌(NCTC 10211)   橙色(++)   橙色(++)
  粪肠球菌(NCTC 755)   NG   NG
  粪肠球菌(NCTC 12697)   无色(+/-)   无色(+/-)
  屎肠球菌(NCTC 7171)   无色(+/-)   无色(++)
  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氏菌(NCTC11994)   无色(+/-)   无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 6571)   NG   NG
  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 11939)   无色(+)   无色(+)
++表示良好的生长,+表示适中生长,+/-表示不好的生长以及NG表示没有生长
该实施例的介质可能得到四组微生物:
·形成不退色的橙色菌落的微生物,
·形成淡橙色菌落的微生物,
·形成无色菌落的微生物,
·不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在检测的菌株中,革兰氏阴性菌属于前两组,而革兰氏阳性菌属于后两组。
与使用脱保护的底物(参见上述实施例8)得到的结果相比,封端剂(t-Boc)的存在可以调节活性。
完成的其它实验:
检测了其它的底物,这验证了这里给出的结果;例如:
·L-丙氨酰-9-(4-氨基-3-甲氧苯基)-10-甲基-吖啶鎓氯化物,
·L-丙氨酰-9-(4-氨基苯基)-10-甲基-吖啶鎓氯化物盐酸,
·L-丙氨酰-9-(4-氨基-2,5-二甲氧苯基)-10-甲基-吖啶鎓氯化物盐酸,
·β-丙氨酰-9-(4-氨基苯基)-10-甲基吖啶鎓氯化物盐酸,
·β-丙氨酰-9-(4-氨基-2-甲氧氨苯基)吖啶,
·β-丙氨酰-9-(4-氨基-2,5二甲氧氨基苯基)吖啶,
·β-丙氨酰-9-(4-氨基-3-甲氧苯基)-10-甲基-吖啶鎓氯化物盐酸,
·β-丙氨酰-9-(4-氨基-2,5-二甲氧苯基)-10-甲基-吖啶鎓氯化物盐酸,
类似的,其它种类的微生物,通常是细菌,也进行了检测,例如:
·鼠伤寒沙门氏菌,
·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粘质沙雷氏菌。

Claims (12)

1.根据其颜色用于检测微生物中的氨肽酶活性或用于确定至少一种细菌是否属于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的显色酶底物,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下式(I):
Figure A2004800030950002C1
其中:
R1不存在或为烷基,烯丙基或芳基,
R2由至少一种氨基酸优选为丙氨酸组成,
R3,R4,R5和R6彼此互相独立地由H-或-O-烷基,优选-O-CH3组成,
R7由H,O-CH3,烷基或卤素组成,
R8由H或Cl组成,以及
n为整数,等于0或1。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底物,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下式(Ia):
或它具有下式(Ib):
Figure A2004800030950003C1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底物,其特征在于R1为甲基或烯丙基。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底物,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下式(Ic):
或具有下式(Id):
5.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底物,其特征在于R2或L-丙氨酸连接到封端剂上。
6.一种培养基,其单独使用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的显色酶底物,或组合使用该显色酶底物与至少一种其它的对酶活性具有特异性的酶底物,所述酶活性不是由本发明的底物所检测的酶活性。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培养基,特征在于它由凝胶化介质构成。
8.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的显色酶底物或权利要求6和7中任一项的培养基用于检测微生物中至少一种氨肽酶活性的应用。
9.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显色酶底物或权利要求6和7中任一项的培养基用于区分革兰氏阳性显色的细菌与革兰氏阴性显色的细菌的应用。
10.一种检测微生物中至少一种氨肽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提供权利要求6和7中任一项的培养基,
·用待测生物样品接种该培养基,
·放置进行培养,以及
·仅显示至少一种氨肽酶活性的存在,或显示至少一种氨肽酶活性与至少一种不同于氨肽酶活性的其它酶活性组合的存在。
11.一种在其是否属于革兰氏阳性微生物或属于革兰氏阴性微生物方面区分细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权利要求6和7中任一项的培养基,
·用待测生物样品接种该培养基,
·放置进行培养,以及
·显示至少一种颜色的存在,该颜色代表微生物或革兰氏阴性微生物的存在。
12.权利要求10和1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吖啶基10位上的氮没有被季铵化时,通过向培养物中加入酸,优选盐酸,乙酸或柠檬酸,来显示至少一种氨肽酶活性的存在。
CNB2004800030957A 2003-01-29 2004-01-26 用于检测氨肽酶的活性和/或从革兰氏阴性菌中区分革兰氏阳性菌的酶底物,含有该酶底物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4323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300953A FR2850378B1 (fr) 2003-01-29 2003-01-29 Substrats enzymatiques, milieux de culture les contenant, utilisation pour detecter une activite aminopeptidase et/ou differencier des bacteries a gram+ par rapport a des bacteries a gram-
FR03/00953 2003-01-29
FR03/000953 2003-0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5066A true CN1745066A (zh) 2006-03-08
CN100343234C CN100343234C (zh) 2007-10-17

Family

ID=32669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3095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43234C (zh) 2003-01-29 2004-01-26 用于检测氨肽酶的活性和/或从革兰氏阴性菌中区分革兰氏阳性菌的酶底物,含有该酶底物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223865B2 (zh)
EP (1) EP1587793B1 (zh)
JP (1) JP4536714B2 (zh)
CN (1) CN100343234C (zh)
AU (1) AU2004208895B2 (zh)
BR (1) BRPI0407072B1 (zh)
DE (1) DE602004010364T2 (zh)
ES (1) ES2297373T3 (zh)
FR (1) FR2850378B1 (zh)
WO (1) WO20040698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1439A (zh) * 2021-04-20 2021-07-16 山东大学 一种化合物、药物组合物、药物及其在制备抗菌产品中的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75242B1 (fr) * 2004-09-10 2006-11-17 Biomerieux Sa Nouveaux substrats enzymatiques derives de phenoxazinone et leur utilisation comme revelateur dans la detection de microorganismes a activite peptidase
FR2916763B1 (fr) * 2007-05-31 2013-11-15 Biomerieux Sa Nouveaux substrats de peptidase
FR2948684B1 (fr) * 2009-07-30 2011-08-19 Biomerieux Sa Nouveaux substrats de peptidase
FR2948685A1 (fr) * 2009-07-30 2011-02-04 Biomerieux Sa Nouveaux substrats
CN107090190B (zh) * 2017-04-24 2019-09-06 北京科技大学 一类吖啶盐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82430B (zh) * 2017-05-31 2020-09-29 北京大学 标记细菌菌群样品的试剂盒、方法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36543A1 (de) * 1979-09-10 1981-04-09 Behringwerke Ag, 3550 Marburg Chromogene verbindungen
ATE142202T1 (de) * 1986-12-09 1996-09-15 Bayer Ag Acridinone als chromogene enzymsubstrate
US4810636A (en) * 1986-12-09 1989-03-07 Miles Inc. Chromogenic acridinone enzyme substrates
FR2659982B1 (fr) * 1990-03-23 1995-10-20 Serbio Utilisation de substrats chromogenes dans la determination de candida.
FR2713240B1 (fr) 1993-12-02 1996-03-01 Bio Merieux Milieu nutritif pour la culture de microorganismes.
FR2751663B1 (fr) * 1996-07-29 1998-10-02 Bio Merieux Procede de mise en evidence d'une activite enzymatique de microorganismes
FR2767535B1 (fr) 1997-08-20 2000-02-04 Bio Merieux Milieux de culture et d'identification specifique de differentes especes de candida et procedes d'analyse
FR2774097B1 (fr) * 1998-01-28 2000-09-29 Bio Merieux Utilisation de derives d'indolamine dans la detection d'une activite de peptidase ou dans la detection de micro-organismes
JP3819294B2 (ja) 1999-07-30 2006-09-06 バイエ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燐酸酵素のような加水分解性酵素の化学発光基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1439A (zh) * 2021-04-20 2021-07-16 山东大学 一种化合物、药物组合物、药物及其在制备抗菌产品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43234C (zh) 2007-10-17
EP1587793B1 (fr) 2007-11-28
BRPI0407072A (pt) 2006-01-24
ES2297373T3 (es) 2008-05-01
BRPI0407072B1 (pt) 2014-02-18
AU2004208895A1 (en) 2004-08-19
DE602004010364T2 (de) 2008-06-26
JP2006516401A (ja) 2006-07-06
EP1587793A1 (fr) 2005-10-26
AU2004208895B2 (en) 2009-10-01
FR2850378A1 (fr) 2004-07-30
FR2850378B1 (fr) 2005-03-04
WO2004069804A8 (fr) 2005-10-27
US20060035306A1 (en) 2006-02-16
JP4536714B2 (ja) 2010-09-01
DE602004010364D1 (de) 2008-01-10
WO2004069804A1 (fr) 2004-08-19
US7223865B2 (en) 2007-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67C (zh) Ll-e33288抗肿瘤抗生素的n-酰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32436A (zh) 生物学生产酰胺的方法
CN1411445A (zh) 3-羟基吡啶甲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547472A (zh) 作为d-丙氨酰-d-丙氨酸连接酶抑制剂的稠合嘧啶
CN1055537A (zh) 3,5-双取代-2-异唑烷和异唑、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成分的制剂及其应用
CN100343234C (zh) 用于检测氨肽酶的活性和/或从革兰氏阴性菌中区分革兰氏阳性菌的酶底物,含有该酶底物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CN85101191A (zh) L-肉毒碱的微生物学制备方法
CN1206213C (zh) N-芳基磺酰氨基酸ω-酰胺
CN1085253C (zh) 反式-4-羟基-l-脯氨酸的制造方法
CN1155570C (zh) 新的氰基-吲哚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CN1028997C (zh) 新蒽环型药物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允许的酸加成盐的制法
CN1034929C (zh) 抑制鸟氨酸脱羧酶的环状氨基氧基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1048380A (zh) 2-羟基-4-取代吡啶的制造方法
CN1788005A (zh) 作为酶底物的新吩噁嗪酮衍生物及其在检测具有肽酶活性的微生物中作为指示剂的用途
CN1729160A (zh) 治疗慢性痛的药物
CN1306041C (zh) 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专用引物与应用
CN1213400A (zh) N-保护d-脯氨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95847C (zh) 具有1,3和1,4-β-葡聚糖酶活性的小盾壳霉菌株
CN1084175A (zh) 新型磷脂衍生物
CN1113871C (zh) 9-氨基吖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191A (zh) 15-脱氧精胍林类似物、其制备方法及其治疗应用
CN101074449A (zh) 一种用于分析酸性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基因芯片
CN1168707C (zh) 4-胍基苯甲酰胺类抗生育化合物
CN1450167A (zh) 酰胺的制备工艺
CN101058577A (zh) 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