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2847A -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32847A
CN1732847A CNA2005100923544A CN200510092354A CN1732847A CN 1732847 A CN1732847 A CN 1732847A CN A2005100923544 A CNA2005100923544 A CN A2005100923544A CN 200510092354 A CN200510092354 A CN 200510092354A CN 1732847 A CN1732847 A CN 1732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ontrast
data
mentioned
phas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923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87190C (zh
Inventor
野崎晴司
葛西由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32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2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71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719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4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e.g. using pulse sequences ; 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pulse sequences; Operator console
    • G01R33/56Image enhancement or correction, e.g. subtraction or averaging techniques, e.g. improvement of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solution
    • G01R33/565Correction of image distortions, e.g. due to magnetic field inhomogeneities
    • G01R33/56563Correction of image distortions, e.g. due to magnetic field inhomogeneities caused by a distortion of the main magnetic field B0, e.g. 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magnitude or spatial inhomogeneity of B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磁共振成像装置(20)可以具有从通过动态扫描收集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复数数据中取出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上述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并且求出对上述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得到的数据的时间相位差的相位差计算单元(44),和基于相位差对动态收集中产生的静磁场不均匀性进行校正的校正单元(50)、(51)。

Description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降低由于伴随倾斜磁场线圈单元的温度上升,静磁场强度发生变化的B0偏移而引起的断层图像位置偏移和脂肪抑制不良等影响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在医疗现场使用的检测装置,利用的是如图15所示的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1(比如说,可以参见日本特开2002-85369号公报)。
MRI装置1能够在位于形成静磁场的筒形静磁场用磁铁2的内部处的被检测体P的摄象区域处,通过倾斜磁场线圈单元3的各倾斜磁场线圈3x、3y、3z形成沿X轴、Y轴、Z轴方向的倾斜磁场的同时,通过从RF(RadioFrequency)线圈4发送高频(RF)信号,使位于被检测体P内部处的原子核自旋产生磁共振,并且利用激励产生的核磁共振(NMR:Nuclear MagneticResonance)信号再构成出被检测体P的图象。
换句话说就是,可以预先由静磁场电源5在静磁场用磁铁2的内部形成静磁场。然后,根据来自输入装置6的指令,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7将作为信号控制信息的序列信号传送至顺序控制器8,进而由顺序控制器8依据该序列信号,控制将高频信号传送至与各倾斜磁场线圈3x、3y、3z相连接的倾斜磁场用电源9和RF线圈4的信号发送器10。从而,在摄象区域形成倾斜磁场,向被检测体P发送出高频信号。
这时,由倾斜磁场线圈3x、3y、3z形成的X轴倾斜磁场、Y轴倾斜磁场、Z轴倾斜磁场作为主要倾斜磁场,是分别作为相位编码(PE:phaseencoding)用倾斜磁场、读取(RO:readout)用倾斜磁场、切片(SL:slice)用倾斜磁场使用的。因此,作为原子核位置信息的X坐标、Y坐标、Z坐标可以被分别变换为原子核自旋的相位、频率、切片位置。
然后,伴随着被检测体P内原子核自旋的激励所产生的NMR信号在被RF线圈4接收的同时,被传送至信号接收器11处并被变换为数字化的原始数据(raw data)。而且,该原始数据通过顺序控制器8被读取至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7中,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7将原始数据配置在形成在原始数据数据库12中的k空间(傅立叶空间)中。然后,图象再构成单元13通过在对配置在k空间处的原始数据实施傅立叶变换的同时,将其发送至显示装置14并进行显示,再构成出被检测体P的图像。
近年来,在这种MRI装置1中,谋求通过高速形成高强度的倾斜磁场来实现成像的高速化。作为利用MRI装置1实施高速摄像的代表性的方法,已知的有通过一次激励取得多次回波的EPI(Echo Planer Imaging)法。在利用EPI法的摄像过程中,通常是基于EPI法,由顺序控制器8按照设定的EPI顺序对倾斜磁场电源9和信号发送器10进行控制。
在利用EPI顺序信号实施摄像时,为了改善PE用倾斜磁场方向的频率分辨率,需要向倾斜磁场线圈单元3提供大电流来形成高强度的PE用倾斜磁场。
然而,在利用常规EPI法实施摄像时,存在容易受磁场不均匀的影响而导致图像品质劣化的问题。因此,需要将来自补偿线圈电源16的电流提供给在形成静磁场的磁铁的内侧同轴设置的筒状补偿线圈15,使静磁场均匀化。
一直以来,在MRI装置1的倾斜磁场线圈3x、3y、3z中,为了校正静磁场的不均匀性,插入有铁补偿棒。然而,为了执行用于对被检测体P内部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成像的动态扫描,如果按顺序连续执行,随着成像时间的增加,倾斜磁场线圈3x、3y、3z会发热,使温度上升。倾斜磁场线圈3x、3y、3z的热量会热传导到铁补偿棒上,使铁补偿棒的温度上升,同时使倾斜磁场线圈3x、3y、3z的导磁率下降。在这种状态下,通过铁补偿棒的磁力线密度会减小,成像区域的磁力线密度即静磁场强度在空间中会变得不均匀,也就是说产生B0偏移。该B0移位以0次成分为主,但高次成分也会产生。
而且,根据拉莫尔(ラ-モア)公式,因为NMR信号的共振频率和磁场强度成比例,由于B0偏移会使共振频率发生变化,所以存在有再构成得到的断层图像的位置会发生偏移,出现断层图像畸变等图像品质降低的问题。特别是在强制负荷实验中,会发生共振频率出现100Hz以上变化的情况。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还存在有对来自脂肪分子的NMR信号的抑压(脂肪抑制)执行不充分的问题。
特别是在根据EPI顺序进行图像成像这样的执行长时间(10分钟以上)连续消耗大电流的动态扫描时,由这样的B0偏移引起的断层图像位置的偏移和脂肪抑制的不理想表现的更为显著。而且近年来,伴随着MRI装置1的性能改善,往往利用结合使用通过使倾斜磁场反转来产生NMR信号的FE(field echo)法和EPI法的FE_EPI法来执行长时间的摄影,这使得关于B0偏移的问题存在更加显著的倾向。
而且,近年来由多个线圈构成的多频道的相控阵列线圈得到普及。对于将相控阵列线圈作为RF线圈4使用时,对应于B0偏移的空间分布,RF线圈4的灵敏度在各个频道存在有起伏。因此,存在有为了与RF线圈的灵敏度分布对应,即对RF线圈4的各个频道的灵敏度进行校正时的校正值也存在有起伏的问题。
另一方面,因为倾斜磁场线圈单元3是MRI装置1中主要噪音的发生源,所以通常会使用在倾斜磁场线圈单元3的倾斜磁场线圈3x、3y、3z中,具备利用真空技术的静音化机构的MRI装置1。在该静音化机构的真空度发生变化时,也会发生和铁补偿棒的温度上升时同样的现象。
因此,已经有人提出从倾斜磁场线圈3x、3y、3z中取出铁补偿棒的技术解决方案,和配置使铁补偿棒的温度不上升这样的冷却功能组件的技术解决方案等的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均存在成本增加的问题。
而且,由于这种铁补偿棒温度上升对图象产生的影响,随着每个MRI装置1中的铁补偿棒的使用量和平面布局的不同而会出现不同,所以使得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难以获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已经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对铁补偿棒等硬件进行大幅度的改动,使由B0偏移引起的断层图像位置的偏移和脂肪抑制不良等的影响减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可以具有从通过动态扫描收集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复数数据中取出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上述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求出对上述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得到的数据的时间相位差的相位差计算单元;和基于上述相位差对动态收集中产生的静磁场不均匀性进行校正的校正单元。
而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可以具有从通过动态扫描收集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复数数据中取出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上述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求出对上述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得到的数据的时间相位差的相位差计算单元;和基于上述相位差对图象的位置进行校正的图像位置偏移单元。
而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可以具有从通过动态扫描收集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复数数据中取出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上述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并且求出对上述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得到的数据的时间相位差的相位差计算单元;和基于上述相位差从得到的值中求出频率移位量,使从RF线圈发送的高频信号产生频率移位的共振频率校正单元。
而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具有从通过动态扫描收集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复数数据中取出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上述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的步骤;求出对上述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得到的数据的时间相位差的步骤;和基于上述相位差对动态收集过程中产生的静磁场不均匀性进行校正的步骤。
而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具有从通过动态扫描收集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复数数据中取出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上述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的步骤;求出对上述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得到的数据的时间相位差的步骤;和基于上述相位差对图像位置进行校正的步骤。
而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具有从通过动态扫描收集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复数数据中取出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上述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的步骤;求出对上述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得到的数据的时间相位差的步骤;从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求出频率移位量的步骤;对应于求得的频率移位量求出从RF线圈发送出的高频信号的频率校正量的步骤;和基于求出的高频信号的频率校正量校正顺序信息的步骤。
在本发明提供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中,不需要对铁补偿棒等硬件进行大幅度的改动,就能够降低由B0偏移引起的断层图像位置的偏移和脂肪抑制不良等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一种实施形态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RF线圈的详细结构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WB线圈和相控阵列线圈的一个配置实例的截面模式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5是表示利用图1所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按模板方式对4个切片根据EPI顺序进行摄影时的动态摄影时间曲线图;
图6是表示利用图1所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按内嵌方式对4个切片根据EPI顺序进行摄影时的动态摄影时间曲线图;
图7是表示根据图5所示模板方式,按照EPI顺序收集并配置在k空间中的原始数据的图像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根据图6所示内嵌方式,按照EPI顺序收集并配置在k空间中的原始数据的图像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由图1所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对被检测体的断层图像进行摄影时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利用图4所示的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的相位差计算单元和代表相位差计算单元,来计算原始数据随时间的相位变化量时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相对单一的切片,使利用图1所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收集的内嵌FT数据沿动态时间相位方向上配置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利用图4所示的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的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计算原始数据的代表相位校正值时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利用图4所示的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的相位差平滑化单元,执行内嵌(in line)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的平滑化处理以及误差处理时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利用图4所示的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的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执行各切片n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的误差处理时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已有的一种MRI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一种实施形态的结构图。
磁共振成像装置20由形成静磁场的筒状静磁场用磁铁21,设置在该静磁场用磁铁21内部的补偿线圈22、倾斜磁场线圈单元23和RF线圈24构成,它们内置在图中没有示出的拖车型设备中。
而且,在磁共振成像装置20中,具备控制系统25。控制系统25具有静磁场电源26、倾斜磁场电源27、补偿线圈电源28、信号发送器29、信号接收器30、顺序控制器31和计算机32。控制系统25的倾斜磁场电源27由X轴倾斜磁场电源27x、Y轴倾斜磁场电源27y和Z轴倾斜磁场电源27z构成。而且,在计算机32中,具备输入装置33、显示装置34、计算装置35和存储装置36。
静磁场用磁铁21与静磁场电源26相连接,具有利用从静磁场电源26提供的电流在成像区域形成静磁场的功能。静磁场用磁铁21通常由超导线圈构成,励磁时和静磁场电源26连接并且被供给电流,但是一旦被励磁后,一般就使其处于非连接状态。而且,也存在有用永久磁铁构成静磁场用磁铁21,不设置静磁场电源26的构成形式。
而且,在静磁场用磁铁21的内侧,同轴设置筒状的补偿线圈22。补偿线圈22和补偿线圈电源28相连接,将电流从补偿线圈电源28供给至补偿线圈22,使静磁场均匀化。
倾斜磁场线圈单元23由X轴倾斜磁场线圈23x、Y轴倾斜磁场线圈23y和Z轴倾斜磁场线圈23z构成,在静磁场用磁铁21的内部形成为筒状。在倾斜磁场线圈单元23的内侧,形成有设置着躺卧平台37的成像区域,在躺卧平台37上设置被检测体P。也可以采用不将RF线圈24内置在拖车型设备中,而是设置在躺卧平台37和被检测体P附近的构成形式。
而且,倾斜磁场线圈单元23和倾斜磁场电源27相连接。倾斜磁场线圈单元23的X轴倾斜磁场线圈23x、Y轴倾斜磁场线圈23y和Z轴倾斜磁场线圈23z,分别和倾斜磁场电源27的X轴倾斜磁场电源27x、Y轴倾斜磁场电源27y和Z轴倾斜磁场电源27z连接。
然后,利用分别从X轴倾斜磁场电源27x、Y轴倾斜磁场电源27y和Z轴倾斜磁场电源27z供给到X轴倾斜磁场线圈23x、Y轴倾斜磁场线圈23y和Z轴倾斜磁场线圈23z的电流,能够在成像区域分别形成X轴方向的倾斜磁场Gx、Y轴方向的倾斜磁场Gy、Z轴方向的倾斜磁场Gz。
RF线圈24与信号发送器29和信号接收器30相连接。RF线圈24具有接收来自信号发送器29的高频信号并发送到被检测体P的功能,和接收伴随着由被检测体P内部的原子核自旋的高频信号引起的激励产生的NMR信号并发送给信号接收器30的功能。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RF线圈24的详细结构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WB线圈24a和相控阵列线圈24b的一个配置实例的截面模式图。
RF线圈24可以由诸如发送信号用的RF线圈24和接收信号用的RF线圈24构成。在发送信号用的RF线圈24中,采用着全身用(WB:whole-body)线圈24a,而在接收信号用的RF线圈24中,采用着相控阵列线圈24b。相控阵列线圈24b具有多个表面线圈24c,各表面线圈24c分别和信号接收系统回路30a相连接。
而且,相控阵列线圈24b的各表面线圈24c对称配置在Z轴周围,也就是包含被检测体P的特定关心部位的断面L周围。在相控阵列线圈24b的外侧,设置WB线圈24a。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能够利用WB线圈24a将高频信号发送至被检测体P,并且能够利用WB线圈24a或者相控阵列线圈24b的各表面线圈24c在多个频道接收来自包含特定关心部位的断面L的NMR信号,并将其传送给各信号接收器30的各信号接收系统回路30a。
而且,可以采用与各种用途相对应的各种所需要的线圈构成RF线圈24,也可用单个线圈来构成RF线圈24。
另一方面,控制系统25的顺序控制器31与倾斜磁场电源27、信号发送器29和信号接收器30相连接。顺序控制器31具有存储记录用于驱动倾斜磁场电源27、信号发送器29和信号接收器30的必要的控制信息,例如施加到倾斜磁场电源27上的脉冲电流强度和施加时间、施加时间长度等动作控制信息的顺序信息的功能,和通过按照存储的设定顺序驱动倾斜磁场电源27、信号发送器29和信号接收器30,来产生X轴倾斜磁场Gx、Y轴倾斜磁场Gy、Z轴倾斜磁场Gz以及高频信号的功能。
而且,顺序控制器31可以对信号接收器30的NMR信号实施检测和A/D变换,得到作为复数数据的原始数据(raw data),并供给至计算机32。
因此,信号发送器29具备基于从顺序控制器31接收的控制信息,将高频信号供给至RF线圈24的功能,信号接收器30具备对从RF线圈24接收的NMR信号进行检测并执行需要的信号处理的同时进行A/D变换,生成出数字化的复数数据即原始数据的功能,和将生成出的原始数据供给至顺序控制器31的功能。
可以通过由运算装置35执行保存在计算机32的存储装置36中的程序,使计算机32同时具备各种功能的方式,构成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43。而且,还可以不利用程序,而是通过没置特定的电路来构成计算机32。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20的功能方块图。
计算机32利用程序而具有作为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40、图像再构成单元41、原始数据数据库42使用的功能。
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40具有通过基于来自输入装置33或者其它构成部件的信息将需要的顺序信息给予顺序控制器31来进行驱动控制的功能。特别是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40能够将诸如EPI顺序等顺序信号给予顺序控制器31,从而实施动态扫描。
而且,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40具有接收来自顺序控制器31的原始数据并将其配置在原始数据数据库42中形成的k空间(傅立叶空间)中的功能。因此,在原始数据数据库42中保存着在信号接收器30中生成的各原始数据,并在原始数据数据库42中形成的k空间中配置原始数据。
图像再构成单元41具有通过从原始数据数据库42读取原始数据并执行规定的信号处理,来再构成被检测体P的断层图像并在显示装置34中显示的功能。换句话说就是,图像再构成单元41还能够通过在对配置在原始数据数据库42的k空间中的原始数据进行2维或者3维的傅立叶变换处理等各种处理,将变换结果给予显示装置34,从原始数据再构成出真实空间图像。
而且,可以通过将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程序读入到计算机32的运算装置35中并执行该程序的方式,构成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43。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43具有相位差计算单元44,代表相位差计算单元45,相位差校正计算单元46,切片共同相位差计算单元47,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图像位置偏移单元50,共振频率校正单元51,代表相位差数据库52,相位差校正值数据库53,频率偏移警告单元54。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43是一种能够对动态扫描时产生的B0偏移形成的断层图像偏移和高频信号的共振频率实施校正,从而改善脂肪抑制效果的系统。
如果产生有B0偏移,在按照诸如FE系统的顺序,即按照不能通过重新聚焦(Refocus)脉冲抵消原子核自旋的相位的顺序进行成像时,静磁场强度和共振频率会发生偏移,并且会使被检测体P内部的原子核自旋的相位发生旋转。换言之,被检测体P内部的原子核自旋的相位,会受到B0偏移的影响而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在采用诸如FE系统的顺序信号时,由于B0偏移随时间使共振频率增加时,会作为原始数据的复数相位偏移被检测出来。
而且,如公式(1-1)所示,通过原始数据F(iω)的傅立叶变换(正确地说,是傅立叶逆变换)可以得到实空间的数据f(t),进而再构成图像,但是如果在原始数据中存在复数相位偏移,则如公式(1-2)所示,通过傅立叶变换,将会把原始数据的复数相位差exp(-iωt0)变换为实空间数据的位置偏移t0
F(iω)→f(t)                        ……(1-1)
f(t-t0)→exp(-iωt0)·F(iω)             ......(1-2)
因此,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43通过基于由于B0偏移引起的原始数据的复数相位的时间偏移量来校正断层图像偏移和高频信号的共振频率,能够获得改善脂肪抑制的技术效果。
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43的相位差计算单元44具有通过从原始数据数据库42取出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原始数据即内嵌(Inline)数据,并执行1维DFT,来求出内嵌FT数据的功能,和利用求得的内嵌FT数据的B0偏移求出相位的时间变化量即相位差的功能。
下面,通过内嵌数据的具体实例,对与EPI顺序的关联进行说明。在磁共振成像装置20中,能够根据EPI顺序等顺序执行动态扫描。
图5是表示利用图1所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20,按模板方式对4个切片根据EPI顺序进行摄影时的动态摄影时间曲线图,图6是表示利用图1所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20,按内嵌方式对4个切片根据EPI顺序进行摄影时的动态摄影时间曲线图。
而且,图5和图6中的各个轴表示动态扫描中的摄影单位,即动态时间相位j。换言之,在进行动态扫描时,可以将动态时间相位j作为摄影单位,在每个动态时间相位j连续或者断续地进行扫描。
一般来说,EPI顺序由用于收集相位校正用的原始数据的相位校正用顺序60和用于收集成像用的原始数据的成像用顺序61构成。而且,可以利用由相位校正用顺序60收集的相位校正用原始数据,减轻由被检测体P的身体移动、血液流动或者化学偏移等原因产生的伪像,即人为伪像(artifact)。
在EPI顺序中主要用于减轻人为伪像而执行的相位校正的方式中,包括模板方式和内嵌方式。
采用模板方式,可以在根据成像用顺序61实施原始数据收集之前,执行作为预扫描的根据相位校正用顺序60实施的原始数据收集。换言之,对作为预扫描的一次相位校正用的原始数据实施收集,从而在通过执行动态扫描在各动态扫描时间相位j收集成像用原始数据时,利用由预扫描收集的相位校正用原始数据。因此,在执行动态扫描时磁共振成像装置20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校正误差变大,人为伪像也变大。
采用内嵌方式,可以在各动态时间相位j处同时执行根据相位校正用顺序60的原始数据收集和根据成像用顺序61的原始数据收集,以相对每一幅图像收集图像校正中必要的相位校正用原始数据。采用内嵌方式,是在一次激励中收集相位校正用原始数据和成像用原始数据的,通过一次激励可以收集到的数据数量越少,相位校正用原始数据的收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越大,图像的离焦成像也变得更大。因此,对于在执行动态扫描时磁共振成像装置20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该方式和模板方式相比,校正误差小,人为伪像也小。
图7是表示根据图5所示模板方式,按照EPI顺序收集并配置在k空间中的原始数据的图像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根据图6所示内嵌方式,按照EPI顺序收集并配置在k空间中的原始数据的图像的示意图。
由模板方式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全部由成像用原始数据70构成,而由内嵌方式收集到的原始数据由成像用原始数据7O和相位校正用原始数据71构成。
这里,没有对包含k空间中心的成像用原始数据70a和相位校正用原始数据71进行相位编码。因此,在根据模板方式按照EPI顺序收集原始数据时,是将包含k空间中心的成像用原始数据70a作为内嵌数据的,而在根据内嵌方式按照EPI顺序收集原始数据时,是将包含k空间中心的成像用原始数据70a和相位校正用原始数据71中的一种或者二种作为内嵌数据的。
代表相位差计算单元45具有下述功能,即从相位差计算单元44接收在各个动态时间相位的内嵌FT数据的相位差,通过对应于在RO方向的各象素(Pixel)中的信号强度,从作为基准的动态时间相位到目标动态时间相位进行重叠相加,计算出作为基于内嵌FT数据的相位差得到的值、即作为相位差变换量的一个实例的代表相位差。
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46具有下述功能,即在利用相控阵列线圈24b作为接收信号用的RF线圈24时,通过利用相控阵列线圈24b中各表面线圈24c的每个频道的灵敏度的标准离差来校正代表相位差等的相位差变换量的误差,计算出作为相位差变换量的一个实例的相位差校正值。
切片共同相位差计算单元47具有判断是否进行如下设定,即计算每个切片中共振频率的偏移量,并校正从RF线圈24发送到被检测体P中的高频信号的频率的功能,还具有在计算各切片间共同的共振频率的偏移量时,通过将各切片的代表相位差或者相位差校正值等相位差变换量与各切片的信号强度对应的方式实施重叠相加,求出作为相位差变换量的一个实例的切片共同相位差的功能。
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具有通过将位于预先设定的阈值之外的代表相位差、相位差校正值或者切片共同相位差等相位差变换量从计算中除去,来进行误差处理的功能,和利用移动平均来实施代表相位差、相位差校正值或者切片共同相位差等相位差变换量的平滑化处理的功能。换言之,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具有通过执行代表相位差、相位差校正值或者切片共同相位差等相位差变换量的误差处理和平滑化处理,来求出作为相位差变换量的一个实例的平滑化相位差的功能。
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具有通过检测相位差变换量的异常值,将是异常值的切片相位差变换量变为不是异常值的切片相位差变换量,来进行误差处理的功能。
图像位置偏移单元50具有基于平滑化相位差等的相位差变换量改变原始数据的相位的功能。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能够基于相位差变换量校正图像的位置。而且,在对图像的位置进行校正时,不仅可以对图像整体的位置实施校正,也可以通过分别对每个象素的位置实施校正的方式对图像整体的歪斜进行校正。
共振频率校正单元51具有基于平滑化相位差等相位差变换量,求出从RF线圈24发送到被检测体P的高频信号的频率的校正量的功能,和通过将求得的高频信号的频率的校正量给予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40,来校正顺序信息并改变高频信号的频率偏移的功能。
频率偏移警告单元54具有基于由相位差计算单元44得到的内嵌FT数据的相位差,将相位差变换量和预先设定的阈值比较的功能,和在相位差变换量超过阈值时,将警告信息给予显示装置34和其它图中没有示出的输出装置的功能。
下面,对磁共振成像装置20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由图1所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20对被检测体P的断层图像进行摄影时的步骤的流程图,图中在字母S处附加有数字的符号表示的是流程中的各步骤。
首先,在步骤S1中,从输入装置33将动作指令给予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40,在将高频信号发送给被检测体P的同时,动态收集来自被检测体P内的原始数据。例如,由磁共振成像装置20以30时间相位/分的速度顺次动态收集原始数据。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在每1时间相位对17个切片的原始数据实施收集时,为510个/分,即每1分钟收集来自510个切片的原始数据。
在躺卧平台37处设置被检测体P。在由静磁场电源26励磁的静磁场用磁铁21(超导磁铁)的成像区域中预先形成静磁场。而且,从补偿线圈电源28将电流供给至补偿线圈22,使在成像区域中形成的静磁场均匀化。
接下来,从输入装置33将动作指令和顺序信号的选择信息一起给予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40。采用这种构成形式,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40可以将由输入装置33选择的顺序信号,例如FE_EPI顺序信号给予顺序控制器31。顺序控制器31按照从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40接收的FE_EPI顺序信号等顺序信号,通过驱动倾斜磁场电源27、信号发送器29和信号接收器30,在设置被检测体P的成像区域形成X轴倾斜磁场Gx、Y轴倾斜磁场Gy和Z轴倾斜磁场Gz的同时,产生出高频信号。
此时,由倾斜磁场线圈形成的X轴倾斜磁场Gx、Y轴倾斜磁场Gy和Z轴倾斜磁场Gz主要分别作为相位编码(PE)用倾斜磁场、读取(RO)用倾斜磁场、切片(SL)用倾斜磁场使用。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在被检测体P内部的原子核自旋的旋转方向中表现出规则性,由SL用倾斜磁场在Z轴方向形成的切片的二维位置信息即X坐标和Y坐标,可以分别由PE用倾斜磁场和RO用倾斜磁场变换为被检测体P内部原子核自旋的相位变化量和频率变化量。
在根据EPI顺序实施摄像时,从倾斜磁场电源27将大电流给予倾斜磁场线圈单元23,形成高强度的RO用倾斜磁场。
而后,按照顺序将高频信号依次从信号发送器29给予RF线圈24,从RF线圈24将高频信号发送至被检测体P。在具备WB线圈24a时,可以将高频信号从WB线圈24a发送至被检测体P。
而且,在被检测体P的内部,由包含在与高频信号的频率对应的切片中的原子核的核磁共振产生的NMR信号,由RF线圈24实施接收并依次给予信号接收器30。
信号接收器30接收来自RF线圈24的NMR信号,并进行前置增幅、中间频率变换、相位检测、低频增幅、滤波等各种信号处理。而且,信号接收器30通过对NMR信号进行A/D变换,来生成作为数字数据的NMR信号即原始数据。信号接收器30将生成的原始数据给予顺序控制器31。
顺序控制器31将从信号接收器30接收的原始数据给予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40,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40在原始数据数据库42中形成的k空间中配置原始数据。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动态收集随时间变化的原始数据,并且在原始数据数据库42中存储被检测体P的各切片中各时间相位的原始数据。
然而,像这样根据FE_EPI顺序来成像,倾斜磁场系统中要求大电流成像的成像时间会增加,倾斜磁场线圈单元23会发热,接下来温度会上升。从而,插入到倾斜磁场线圈单元23的倾斜磁场线圈中的铁补偿棒的温度会上升,成像区域的磁通密度即静磁场强度会随时间增加,即会产生B0偏移。
而且,对于采用的是具有利用真空技术的静音化机构的磁共振成像装置20时,当静音化机构的真空度发生变化时,和铁补偿棒的温度上升的场合相同,也会产生B0偏移。
对利用真空技术的静音化机构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见日本特开2002-200055号公报中进行的记载。
如果产生B0偏移,NMR信号的共振频率和静磁场强度会一起随时间发生变化,即动态变化。因此,存在有在共振频率偏移的状态下基于原始数据再构成断层图像时,会产生断层图像的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性。因此,需要由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43计算共振频率的动态变换量,并校正断层图像的位置偏移。
在按照FE_EPI顺序这样的原子核自旋的相位没有被抵消的顺序收集原始数据时,由于B0偏移,会使共振频率发生动态变化,被检测体P内部的原子核自旋的相位也会发生旋转。换言之,被检测体P内部的原子核自旋的相位会受到B0偏移的影响而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能够从伴随着B0偏移的原始数据的相位动态变化量来计算共振频率的偏移量。
在步骤S2中,相位差计算单元44为了计算共振频率的偏移量,可以首先计算在各切片RO方向的各象素中,伴随着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原始数据即内嵌(Inline)数据的B0偏移的相位时间变化量即相位差。而且,代表相位差计算单元45依据RO方向各象素的内嵌数据的相位差,计算不依赖于RO方向的象素的代表相位差。
图10是表示利用图4所示的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43的相位差计算单元44和代表相位差计算对单元45,来计算原始数据随时间的相位变化量时的步骤的流程图,图中在字母S处附加有数字的符号表示的是流程中的各步骤。
首先,在步骤S20中,相位差计算单元44从原始数据数据库42中取出在各切片的各动态时间相位中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原始数据即内嵌数据。换言之,为了仅计算受到B0偏移的影响的编码的相位变化,相位差计算单元44对作为不会由于相位编码发生相位变化的原始数据的内嵌数据实施抽出。
接下来,在步骤S21中,相位差计算单元44对取出的各切片的内嵌数据进行1维傅立叶变换(1D-FT:1dimension-Fourier transformation)来得到内嵌FT数据。
然后,在步骤S22中,相位差计算单元44计算各切片中内嵌FT数据的相位的时间变化量。换言之,相对各切片使用公知的Ahn方法,由相位差计算单元44求出RO方向的各象素中作为动态时间相位的内嵌FT数据的相位,和作为下一个动态时间相位的内嵌FT数据的相位之间的相位差。
图11是表示相对单一的切片,使利用图1所示的磁共振成像装置20收集的内嵌FT数据沿动态时间相位方向上配置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当动态时间相位为j,RO方向的各象素的ID为i时,沿RO方向的各象素i中在动态时间相位j和j+1的内嵌FT数据以及在动态时间相位j的内嵌FT数据的共轭复数,可以分别用公式(2-1)、公式(2-2)以及公式(2-3)表示。
S(j)=|Sj|exp(θj)
=|Sj|{cos(θj)+isin(θj)}            ……(2-1)
S(j+1)=|Sj+1|exp(θj+1)
=|Sj+1|{cos(θj+1)+isin(θj+1)}              ……(2-2)
S*(j)=|Sj|{cos(θj)-isin(θj)}
=|Sj|exp(-θj)                  ……(2-3)
其中,
j:动态时间相位的ID(j=0,1,……),
θj:在动态时间相位j的内嵌FT数据的相位,
S(j):在动态时间相位j的内嵌FT数据,
S*(j):在动态时间相位j的内嵌FT数据的共轭复数,
Sj:在动态时间相位j的内嵌FT数据的信号强度绝对值。
因此,在动态时间相位j的内嵌FT数据的共轭复数S*(j)和在动态时间相位j+1的内嵌FT数据S(j+1)的积,可以用公式(3)表示。
S*(j)·S(j+1)=|Sj||Sj+1|exp{(θj+1)-(θj)}   ……(3)
这里,公式(3)中的相位角表示动态时间相位j+1和动态时间相位j之间的内嵌FT数据的复相位差。因此,沿RO方向的象素i中目标动态时间相位J+1的内嵌FT数据和前一个动态时间相位J的内嵌FT数据之间的复相位差,可以用公式(4)表示。
Δφ(i,J+1)=arg{S*(i,J)·S(i,J+1)}        ……(4)
其中,
i:RO方向的各象素的ID(i=0,1,……,I)
j:动态时间相位的ID(j=0,1,……,J-1,J,J+1,……)
S(i,J+1):RO方向的象素i中动态时间相位J+1的内嵌FT数据
S*(i,J):内嵌FT数据S(i,J)的共轭复数
Δφ(i,J+1):RO方向的象素i中动态时间相位J的内嵌FT数据和动态时间相位J+1的内嵌FT数据之间的复相位差。
而且,内嵌FT数据的复相位差Δφ(i,J+1)的初始值是Δφ(i,0)=0,arg表示计算复相位的运算符。而且,内嵌FT数据的复相位差Δφ(i,J+1)位于-180度以上,+180度以下。
相位差计算单元44可以根据公式(4),求出RO方向的象素i中动态时间相位J的内嵌FT数据和动态时间相位J+1的内嵌FT数据之间的复相位差Δφ(i,J+1),并给予代表相位计算单元45。
然后,在步骤S23中,代表相位计算单元45可以根据公式(5),求出每个切片中在作为基准的动态时间相位即基准时间相位的内嵌FT数据和动态时间相位J+1的内嵌FT数据之间的代表相位差φn(J+1)。换言之,代表相位计算单元45可以在根据内嵌FT数据S(i,J+1)的信号强度绝对值,对切片n的RO方向的各象素(0~I)中复相位差Δφ(i,J+1)进行重叠并执行加法运算的同时,通过从基准时间相位j到目标动态时间相位J+1依次对重叠的内嵌FT数据的增加值执行加法运算,来计算代表相位差Φn(J+1)。
Φn ( J + 1 ) = 1 Sign ( J + 1 ) { Σ i = 0 I ( | S ( i , J + 1 ) | · Δφ ( i , J + 1 ) ) } + Φn ( J ) - - - ( 5 )
Sign ( J + 1 ) = Σ i = 0 I | S ( i , J + 1 ) |
其中,
Φn(J+1):在切片n中,基准相位和动态时间相位J+1的内嵌FT数据间的代表相位差;
Sign(J+1):在切片n中,在动态时间相位J+1的RO方向的各象素上的的内嵌FT数据的信号强度绝对值的总和(信号强度代表值)。
而且,作为基准时间相位,如果考虑到T1缓和和涡流对内嵌FT数据的影响,可以取为3时间相位以下的动态时间相位。
代表相位差计算单元45将各切片n中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和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J+1)一起写入到代表相位差数据库52中。这里,在使用相控阵列线圈24b作为RF线圈24时,因为是从相控阵列线圈24b的各表面线圈24c分别独立地得到原始数据的,所以对于各表面线圈24c,代表相位差计算单元45可以计算出在各切片n的动态时间相位J+1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并且将其和动态时间相位J+1的内嵌FT数据的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J+1)一起写入到代表相位差数据库52中。
另一方面,由于B0偏移引起共振频率发生变化,作为RF线圈24使用的相控阵列线圈24b的灵敏度在各个频道会产生偏移。
因此,在图9的步骤S3中,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46为了校正伴随着相控阵列线圈24b的各表面线圈24c在各频道产生的灵敏度的偏移生成的原始数据的误差,需要对各个切片n计算出相位差校正值。
图12是表示利用图4所示的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43的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46,计算原始数据的代表相位校正值时的步骤的流程图,图中在字母S处附加有数字的符号表示的是流程中的各步骤。
首先,在步骤S30中,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46从代表相位差数据库52中,读入基于从构成相控阵列线圈24b的CH个表面线圈24c中经由各频道Ch1、Ch2、……、ChCH得到的各切片n的原始数据的在动态时间相位J+1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ch,J+1)(1≤ch≤CH)和内嵌FT数据的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ch,J+1)。
接下来,在步骤S31中,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46相对各个切片n,在作为相控阵列线圈24b的各频道Ch1、Ch2、……、Ch的各频道中,分别抽取出各内嵌FT数据的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ch,J+1)位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内的频道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值Φn(ch,J+1)和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ch,J+1)。如果举例来说,此时的阈值能够是将内嵌FT数据的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ch,J+1)中的最大值作为基准的一定范围。
换言之,为了将来自由于噪音而对断层图像的再构成没有贡献的频道的原始数据从计算中除去,位于预先设定的闽值外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ch,J+1)和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ch,J+1)由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46除去。
而且,在能够无视噪音影响时,也可以不执行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ch,J+1)和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ch,J+1)的抽出处理。
接下来,在步骤S32中,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46通过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ch,J+1)对由公式(6)抽出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ch,J+1)进行重叠相加,相对各切片n对考虑了相控阵列线圈24b的各频道间的灵敏度的偏差的被校正的相位差校正值Φpacn(J+1)实施计算。
Φpacn ( J + 1 ) = Σ cn CH { Sign ( ch , J + 1 ) · Φn ( ch , J + 1 ) } Σ ch = 1 CH Sign ( ch , J + 1 ) - - - ( 6 )
Sigpacn ( J + 1 ) = Σ ch = 1 CH Sign ( ch , J + 1 )
其中,
Φpacn(J+1):切片n的动态时间相位J+1的内嵌FT数据的相位差校正值;
Sign(ch,J+1):切片n、频道ch、动态时间相位J+1的内嵌FT数据的信号强度代表值;
Sigpacn(J+1):切片n在动态时间相位J+1的各频道的内嵌FT数据的信号强度代表值的总和;
Φn(ch,J+1):切片n、频道ch、动态时间相位J+1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
而且,在公式(6)中,在计算中不包含来自从步骤S31的计算中除去的频道ch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ch,J+1)和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ch,J+1)。
而且,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46可以将内嵌FT数据的相位差校正值Φpacn(J+1)和从频道1到CH的信号强度代表值的总和Sigpacn(J+1)写入相位差校正值数据库53中。
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在RF线圈24是相控阵列线圈24b时,在相位差校正值数据库53中保存各切片n中的内嵌FT数据的相位差校正值Φpacn(J+1)和来自各频道的信号强度代表值的总和Sigpacn(J+1),另一方面,在RF线圈24不是相控阵列线圈24b时,在代表相位差数据库52中保存各切片n中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和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J+1)。
接下来,在图9的步骤S4中,判断是否设定为通过切片共同相位差计算单元47计算各切片n中共振频率的偏移量,并且校正从RF线圈24发送到被检测体P的高频信号的频率,在判断出设定为计算各切片n中共振频率的偏移量时,将处理的开始指令发送至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
这里,在特定的内嵌FT数据中有噪音重叠,并且内嵌FT数据的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J+1)会随时间发生很大的变化,成为异常值。而且,在被检测体移动时,目前已知B0偏移的偏移量的推定值也是会产生变化的。由于被检测体P的移动,会产生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也会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因此,在图9的步骤S5中,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为了降低由被检测体P的移动引起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的变化的影响,相对各切片n利用平均移动执行对相位差校正值数据库53中保存的内嵌FT数据的相位差校正值Φpacn(J+1)或者代表相位差数据库52中保存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的平滑化处理。但是,如果被检测体P每单位时间移动一定距离以上,即使利用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或者相位差校正值Φpacn(J+1)的平均移动执行平滑化处理,也不能跟踪被检测体P的移动。
因此,在被检测体P的移动量大于一定值时,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将在对应的动态时间相位J+1处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或者相位差校正值Φpacn(J+1)从移动平均的计算中除去。
而且,在实施平滑化处理的同时,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对由噪音的影响引起的内嵌FT数据的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J+1)的异常实施检测,并通过误差处理从计算中除去。
而且,因为内嵌FT数据的相位差校正值Φpacn(J+1)的平滑化处理和误差处理与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的平滑化处理和误差处理的方法是相同的,所以这里对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的平滑化处理和误差处理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利用图4所示的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43的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来执行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的平滑化处理以及误差处理时的步骤的流程图,图中在字母S处附加有数字的符号表示的是流程中的各步骤。
首先,在步骤S40中,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判断是否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J+1)的时间变化量显著地、大大地异常,即判断是否大于预先作为基准设定的阈值Thresh_pop。换言之,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根据公式(7)判断是否动态时间相位J和下一个动态时间相位J+1之间的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J)、Sign(J+1)的变化量大于阈值Thresh_pop。
|Sign(J+1)-Sign(J)|/Sign(J)>Thresh_pop  ……(7)
其中,
Thresh_pop:内嵌FT数据的信号强度代表值相对时间的变化量的阈值。
对于满足公式(7)时,在步骤S41中,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相对各切片n执行公式(8-1)、公式(8-2)这样的平滑化处理或者误差处理。
Φ′n(J+1)=Φ′n(J)    ……(8-1)
Sign(J+1)=Sign(J)      ……(8-2)
其中,
Φ′n(J):切片n的在动态时间相位J的平滑化处理和误差处理后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平滑化相位差)。
换言之,在判断为动态时间相位J和动态时间相位J+1之间的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J)和Sign(J+1)的时间变化量超过阈值,为异常时,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可以如公式(8-2)所示,将在前一个动态时间相位J的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J)作为在动态时间相位J+1的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J+1)。
因此,在动态时间相位J+1的平滑化处理和误差处理后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即平滑化相位差φ′n(J+1),如公式(8-1)所示,是在前一个动态时间相位J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
另一方面,在不满足公式(7)时,在步骤S42中,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判断是否被检测体P的移动等没有引起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即平滑化相位差Φn(J+1)随时间发生大的变化。换言之,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可以根据公式(9),判断在动态时间相位J+1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校正后的值,相对于在动态时间相位J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的变化量,是否大于预先作为基准值没定的阈值Thresh_motion。
|Φn(J+1)·coef-Φ′n(J)>Thresh_motion    ……(9)
其中,
Thresh_motion:相对于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的时间变化量的阈值;
coef:校正系数。
而且,在求解在动态时间相位J+1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时,由使用的各数据中包含的误差引起并在代表相位差Φn(J+1)中以一定的比例产生误差时,还可以为了校正代表相位差Φn(J+1)的误差,根据需要适当地设定校正系数coef。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在代表相位差φn(J+1)中没有按一定比例产生误差时,可以将校正系数coef的值设为1。
其次,在满足公式(9)时,在步骤S43中,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执行如公式(10)所示的平滑化处理或者误差处理。
Φ′n(J+1)=Φn(J+1)·coef       ……(10)
换言之,在判断出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的时间变化量超过阈值,需要从移动平均的计算中除去时,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可以如公式(10)所示,将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乘以校正系数得到的值作为平滑化相位差Φ′n(J+1)。
而且,校正系数coef能够和公式(9)中的校正系数coef一样进行适当的设定。公式(10)中的校正系数coef可以和公式(9)中的校正系数coef一致,也可以设定为不同的值。
另一方面,在不满足公式(9)时,在步骤S44中,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可以如公式(11)所示,利用从前一个动态时间相位J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的移动平均来计算平滑化相位差Φ′n(J+1)。
Φ′n(J+1)=a·Φn(J+1)·coef+b·Φ′n(J)      ……(11)
其中,
a,b(>0):移动平均的系数,
a+b>1.0。
而且,校正系数coef能够和公式(9)、公式(10)中的校正系数coef一样进行适当地设定。公式(11)中的校正系数coef可以和公式(9)或者公式(10)中的校正系数coef一致,也可以设定为不同的值。
而且,为了基于公知的移动平均的方法调整在动态时间相位J的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和在动态时间相位J+1的代表相位差Φn(J+1)的权重,能够将移动平均的系数a,b设定为适当的值。换言之,在使平滑化相位差Φ′n(J)反映在比代表相位差Φn(J+1)大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中时,可以将b的值设定为大于a的值,在使平滑化相位差Φ′n(J)反映在比代表相位差Φn(J+1)小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中时,可以将b的值设定为小于a的值。
而且,在执行内嵌FT数据的相位差校正值Φpacn(J+1)的平滑化处理和误差处理时,公式(7)-(11)中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和内嵌FT数据的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J+1),被分别置换到内嵌FT数据的相位差校正值Φpacn(J+1)和来自各个频道的信号强度代表值的总和Sigpacn(J+1),并进行计算。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由代表相位差计算单元45、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46、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相对各切片n,分别执行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J+1)、相位差校正值Φpacn(J+1)、来自各个频道的信号强度代表值的总和Sigpacn(J+1)、平滑化相位差Φ′n(J+1)的计算。
这里,存在有需要对特定切片n由于噪音的影响而呈异常值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进行计算的可能性。
在图9的步骤S6中,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从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接收各切片n在各动态时间相位J+1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并通过对平滑化相位差Φ′n(J+1)的异常值进行校正的方式来执行误差处理。
图14是表示利用图4所示的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43的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来执行各切片n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的误差处理时的步骤的流程图,图中在字母S处附加有数字的符号表示的是流程中的各步骤。
首先在步骤S50中,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为了从切片序号n为0到NS-1的NS个切片n(n=0,1,……,NS-1)中选择特定的切片n,将作为初始条件的1代入n中。其中,切片序号n和切片位置的坐标值一起增加或者减小。
接下来,在步骤S51中,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比较相邻的切片n和切片n-1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Φ′n-1(J+1)。然后,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判断相邻切片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Φ′n-1(J+1)是否存在比较大的不同。
换言之,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可以根据公式(12),判断切片n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和切片n-1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1(J+1)之间的差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Thresh_slice。
|Φ′n(J+1)-Φ′n-1(J+1)|>Thresh_slice×dis tan ce    ……(12)
其中,
Thresh_slice:相对于切片n和切片n-1之间的平滑化相位差的差的阈值;
dis tan ce:切片n和切片n-1之间的距离。
然后,对于不满足公式(12)时,在步骤S52中,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判断出切片n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不是受噪音等的影响的异常值,所以可以如公式(13)所示,利用未进行校正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
Φ′n(J+1)=Φ′n(J+1)             ……(13)
另一方面,在满足公式(12)时,在步骤S53中,根据公式(14)判断切片n是否是成为基准的切片n,例如是否是中心切片NS/2(其中,NS是奇数时为NS/2的整数部分)。
n=NS/2           ……(14)
在满足公式(14)时,因为目标切片n是作为基准的切片,所以在步骤S52中,平滑化相位差Φ′n(J+1)利用如公式(13)所示的、未进行补正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
另一方面,在不满足公式(14)时,在步骤S54中,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判断出平滑化相位差Φ′n(J+1)的值异常,而且目标切片n也不是作为基准的切片。因此,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通过将切片n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设置为与成为基准的切片的、例如与中心切片NS/2(其中,NS是奇数时为NS/2的整数部分)的一侧邻接的切片n+1或者n-1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1(J+1)或者Φ′n-1(J+1)的方式,来执行误差处理。
因此,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需要判断选择的切片n是否是中心切片NS/2正侧的切片。换言之,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需要根据公式(15),判断选择的切片的切片序号n是否大于中心切片的切片序号NS/2。
n>NS/2          ……(15)
然后,对于不满足公式(15)时,在步骤S55中,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判断出选择的切片n不是位于中心切片NS/2正侧的切片,通过根据公式(16)将切片n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设置为与切片n的正侧邻接的切片n+1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1(J+1)的方式,来执行误差处理。
Φ′n(J+1)=Φ′n+1(J+1)     ……(16)
另一方面,对于满足公式(15)时,在步骤S56中,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判断出选择的切片n是位于中心切片NS/2正侧的切片,通过根据公式(17),将切片n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设置为与切片n的负侧邻接的切片n-1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1(J+1)的方式,来执行误差处理。
Φ′n(J+1)=Φ′n-1(J+1)   ……(17)
接下来,在步骤S57中,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判断对所有NS个切片n(0≤n≤NS-1)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的误差处理是否结束。
然后,在对所切片n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的误差处理没有结束时,在步骤S58中,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通过将n+1代入到n中,来选择下一个切片n+1。
采用这种方式,反复执行从步骤S51到步骤S56的处理,直到对所切片n(0≤n≤NS-1)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的误差处理结束。当对所切片n(0≤n≤NS-1)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的误差处理结束时,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对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的误差处理结束。
而且,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也可以通过将判断为异常的切片n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设置为不邻接于中心切片侧而是邻接于内嵌FT数据的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J+1)成为最大值的切片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1(J+1)、Φ′n-1(J+1)的方法,和将判断为异常的切片n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设置为对各切片n、n-1的内嵌FT数据的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J+1)、Sign-1(J+1)进行比较后为比较大的一方的平滑化相位差Φ′n+1(J+1)、Φ′n-1(J+1)的方法等等,来执行误差处理。
然后,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将误差处理后的各切片n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发送给频率偏移警告单元54、图像位置偏移单元50和共振频率校正单元51。
接下来,在图9的步骤S7中,频率偏移警告单元54根据公式(18),判断由相位差计算单元44得到的内嵌FT数据的相位差Δφ(i,J+1)、由代表相位差计算单元45得到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由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46得到的相位差校正值Φpacn(J+1)、由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得到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或者由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得到的误差处理后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等相位差变换量中所需要的任意相位差变化量,例如误差处理后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
Φ′n(J+1)>阈值            ……(18)
然后,在判断出平滑化相位差Φ′n(J+1)大于阈值时,频率偏移警告单元54将误差信息等警告信息发送给显示装置34和其它未图示的输出装置并使之显示或者输出。警告信息并不限于图像信息,也可以是声音信息,输出装置也可以是诸如麦克风和打印机等输出装置。
换言之,在内嵌FT数据的频率偏移量超过一定值,不能无视对脂肪抑制和其它成像的影响时,频率偏移警告单元54将输出警告信息。可以按照能够判定例如100[Hz]左右是否能够对脂肪抑制产生影响的方式,对阈值实施设定。
另一方面,在步骤S8中,图像位置偏移单元50基于从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接收的各切片n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从原始数据数据库42读入原始数据,并使原始数据的相位相对各个切片n发生偏移。
一般来说,与顺序对应的RO方向、PE方向、SL方向的频率分解能是互不相同的。特别是在按照EPI顺序对EPI图像进行成像时,PE方向的频率分解能最高。例如,在原始数据的回波间隔ets为0.8ms,PE方向的子宫尺寸为64时进行成像时,PE方向的频率分解能如公式(19)所示,为20[Hz/Pixel]。
1/(0.008×64)=20[Hz/Pixel]           ……(19)
而且,一般RO方向的频率分解能比PE方向的频率分解能低1数位,由频率引起的图像位置的偏移量也小1数位。朝SL方向的频率偏移的影响由切片激励断面的偏移构成,但在从180°脉冲到回波的τ长为0.8ms时,频率间隔为1250[Hz/切片]的图像位置偏移的影响最小。因此,对于由B0偏移引起的图像位置偏移量,PE方向的偏移量与RO方向和SL方向的图像位置偏移量相比,起支配作用的场合要多一些。
因此,图像位置偏移单元50使原始数据的相位在例如PE方向上相对各切片n发生偏移。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图像位置偏移单元50可以首先如公式(20)所示,利用从发送到被检测体P中的高频信号的中心到内嵌FT数据的峰值的时间即回波时间te(echo time),将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变换为各切片中内嵌FT数据的频率偏移量ΔF。
ΔF=Φ′n(J+1)/(360×te)[Hz]      ……(20)
其中,
ΔF:频率偏移量,
Te:内嵌FT数据的回波时间[s]。
接下来,图像位置偏移单元50可以根据公式(21),从求得的内嵌FT数据的频率偏移量ΔF相对各切片n计算原始数据的相位的PE方向的偏移量Φcorr。
Φcorr[degree]=(360×ΔF×ets)/Shot    ……(21)
其中,
ets:原始数据的回波间隔
Shot:每幅EPI图像的高频信号的激励脉冲数。
然后,图像位置偏移单元50通过使仅有PE方向偏移量Φcorr的各切片n中的原始数据的相位在PE方向发生偏移,并写入到原始数据数据库42中,在k空间中进行再配置。
而且,在图像位置的RO方向的偏移量比较大时,能够在RO方向也根据式(22)求出RO方向偏移量并使之偏移。
Φcorr[degree]=360×ΔF×(A/D采样时间)    ……(22)
因此,在步骤S9中,利用图像再构成单元41,再配置在原始数据数据库42的k空间中的相位校正后的原始数据,在通过傅立叶变换被再构成的同时,被发送到显示装置34中,在显示装置34中显示在PE方向或者RO方向上移动并被位置校正后的被检测体P的图像。
另一方面,脂肪抑制法中的一种,为利用校正静磁场的空间不均匀的调整操作即均场法(shimming),相对各切片n使pre-pulse的频率发生变化的MSOFT(multi off-resonance fat suppression technique)。采用MSOFT,可以通过调整各切片n中不同频率的高频信号来进行脂肪抑制。
然而,B0偏移会使NMR信号的共振频率发生变化,所以会发生对脂肪抑制的控制不良的现象出现。
因此,在步骤S10中,共振频率校正单元51基于从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接收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求出各切片n中的高频信号的频率校正量,通过将求得的高频信号的频率校正量发送给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40,使高频信号的频率相对各切片n发生移动。
换言之,共振频率校正单元51可以根据公式(20),相对各切片n将从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接收的内嵌FT数据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换算为内嵌FT数据的频率偏移量,将得到的频率偏移量ΔF作为高频信号的频率校正量发送给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40。
因此,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40能够发挥控制顺序执行的实时管理(RM)的功能,伴随着动态扫描的执行,能够将高频信号的频率校正量反映在包含在顺序中的高频信号的中心频率(CF:center frequency)中,由此来校正顺序信息。
换言之,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40能够通过控制顺序控制器31,相对各切片n使从RF线圈24发送到被检测体P的高频信号的频率对应于频率偏移量ΔF发生偏移。
因此,即使由于B0偏移使NMR信号的共振频率发生变化,因为能够对应于共振频率的变化量使高频信号的频率发生偏移,所以能够改善对脂肪抑制的控制不良的现象。
而且,由于B0偏移中铁补偿棒的温度上升引起的共振频率偏移实际上在空间中是不均匀的,但即使是频率分解能最高的PE方向的共振频率偏移量,和数10Hz相比,绝对值也比较小。而且,作为在切片面内数10%程度的共振频率分布的绝对量,大体相同的值中呈共振频率偏移能够实施近似的值的场合比较多,所以能够以计算各切片n间相同的频率校正量并实施校正这样的方式进行设定。
因此,对于在步骤S4中,判断为切片共同相位差计算单元47以计算切片n间相同的共振频率的偏移量这样的方式被设定时,在步骤S11中,通过将备切片n的代表相位差Φn(J+1)或者相位差校正值Φpacn(J+1),按照与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J+1)或者信号强度代表值的总和Sigpacn(J+1)对应的方式实施重叠相加,来求出共同相位差Φ(J+1)。
换言之,切片共同相位差计算单元47可以根据公式(23-1)或者公式(23-2),将所有切片n(0≤n≤NS-1)的代表相位差Φn(J+1)或者相位差校正值Φpacn(J+1),按照与信号强度代表值Sign(J+1)或者信号强度代表值的总和Sigpacn(J+1)对应的方式实施重叠相加,来求出共同相位差Φ(J+1)。
Φ ( J + 1 ) = Σ n = 0 NS - 1 { Sign ( J + 1 ) · Φn ( J + 1 ) } Σ n = 0 NS - 1 { Sign ( J + 1 ) } - - - ( 23 - 1 )
Φ ( J + 1 ) = Σ n = 0 NS - 1 { Sigpacn ( J + 1 ) · Φpacn ( J + 1 ) } Σ n = 0 NS - 1 { Sigpacn ( J + 1 ) } - - - ( 23 - 2 )
接下来,在步骤S12中,和步骤S5相同,由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执行切片共同相位差Φ(J+1)的误差处理和平滑化处理,计算平滑化相位差Φ′(J+1)。
然后,在步骤S13中,和步骤S7相同,频率偏移警告单元54根据公式(18),判断由相位差计算单元44得到的内嵌FT数据的相位差Δφ(i,J+1)、由代表相位差计算单元45得到的内嵌FT数据的代表相位差Φn(J+1)、由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46得到的相位差校正值Φpacn(J+1)、由切片共同相位差计算单元47得到的切片共同相位差Φ(J+1)或者由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得到的平滑化相位差Φ′(J+1)等相位差变换量中所需要的任意相位差变化量,例如平滑化相位差Φ′(J+1),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
在判断出平滑化相位差Φ′(J+1)大于阈值时,频率偏移警告单元54将误差信息等警告信息发送给显示装置34和其它未图示的输出装置并使之显示或者输出。
另一方面,在步骤S14中,和步骤S8相同,图像位置偏移单元50将切片的共同的平滑化相位差Φ′(J+1)变换为频率偏移量ΔF,从原始数据数据库42读入原始数据,并使原始数据的相位发生偏移。
然后,在步骤S15中,和步骤S9相同,利用图像再构成单元41,再配置在原始数据数据库42的k空间中的相位校正后的原始数据,在通过傅立叶变换被再构成的同时,被发送到显示装置34中,在显示装置34中显示在PE方向或者RO方向上移动并被位置校正后的被检测体P的图像。
另一方面,在步骤S16中,和步骤S10相同,共振频率校正单元51将共同的平滑化相位差Φ′(J+1)变换为频率偏移量ΔF,求出高频信号的频率校正量,通过将求得的高频信号的频率校正量发送给顺序控制器控制单元40的方式,使所有切片n中高频信号的频率发生偏移。
因此,即使B0偏移导致NMR信号的共振频率发生变化,因为能够使高频信号的频率对应共振频率的变化量发生偏移,所以能够改善对脂肪抑制的控制不良的现象。
如果采用具有上述构成形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20,能够在不对铁补偿棒等硬件进行大幅地改动,校正由B0偏移引起的断层图像位置偏移的同时,改善脂肪抑制不良现象。
换言之,如果采用磁共振成像装置20,能够利用被检测体P的断层图像再构成的前处理即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43,求出原始数据的动态相位变化,计算出图像的位置偏移量,进而对图象位置进行校正。而且,如果采用磁共振成像装置20,还能够计算出由B0偏移引起的共振频率的偏移,校正共振频率,从而改善脂肪抑制不良现象。
此时,因为可以从本来需要的成像用原始数据70和相位校正用原始数据71求出由B0偏移引起的共振频率偏移量,所以不需要收集新的原始数据。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能够在不增加摄影时间和数据大小,校正由B0偏移引起的断层图像位置偏移的同时,改善脂肪抑制不良现象。
而且,如果采用磁共振成像装置20,因为可以利用代表相位差计算单元45和切片共同相位差计算单元47计算出RO方向或者切片n方向上的共同相位差,所以能够利用与RO方向或者切片n方向无关的、为一定的校正值使原始数据的相位和共振频率发生偏移。
而且,不仅可以利用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46校正由相控阵列线圈24b的各个表面线圈24c的灵敏度的偏移引起的代表相位差等相位差变化量的误差,还可以利用相位差平滑化单元48执行动态方向的误差处理和平滑化处理,以及利用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49执行切片方向的误差处理,所以即使在相位差变化量中存在异常值,也能够更加精确地求出共振频率的频率偏移量ΔF。
而且,在相位差变换量超过一定值时,因为能够由频率偏移警告单元54输出警告信息,所以能够更加容易地确认有无由B0偏移引起的脂肪抑制不良等现象出现。
而且,在磁共振成像装置20中,RF线圈24也可以利用相控阵列线圈24b以外的线圈。而且,也可以不在磁共振成像装置20中设置各数据库,而是采用直接在各构成要素间传送数据的构成形式。而且,在磁共振成像装置20中,可省略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系统43的一部分构成要素,也可改变信息处理和计算的顺序。
而且,也能够采用从由相位差计算单元44得到的内嵌FT数据的相位差Δ(i,J+1),将直接RO方向的各象素i的基准相位到目标相位J+1的相位差Φn(i,J+1),作为相位差变化量实施计算,并且以和代表相位差Φn(J+1)相同的处理顺序变换为各象素i中的频率偏移量ΔF,使原始数据的相位和高频信号的频率发生偏移的构成形式。
因此,磁共振成像装置20的各构成要素的处理中使用的输入侧数据,可以是基于内嵌FT数据的相位差Δ(i,J+1)得到的量即从基准相位到目标相位J+1的相位差Φn(i,J+1)、代表相位差Φn(J+1)、各频道ch的代表相位差Φn(ch,J+1)、相位差校正值Φpacn(J+1)、平滑化相位差Φ′n(J+1)或者Φ′(J+1)、误差处理后的平滑化相位差Φ′n(J+1)、切片共同相位差Φ(J+1)等相位差变换量中所需要的任何一个相位差变化量。
而且,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20能够通过图像位置偏移单元50基于B0偏移引起的相位差对图像位置进行校正,通过共振频率校正单元51从基于B0偏移引起的相位差得到的值求出频率偏移量并使从RF线圈发送的高频信号的频率产生偏移,来分别间接地校正在动态收集中产生的静磁场不均一性,但是也能够以基于相位差直接地校正静磁场不均一性这样的方式来构成。
如果举例来说,可以相对各切片计算B0偏移的校正量。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因为能够相对各切片算出B0偏移量,通过将信号强度的绝对值作为权重实施重复最小二乘计算,所以能够计算出切片方向的磁场不均匀性的0次成分和1次成分。可以将1次成分在施加到1次补偿线圈(倾斜磁场线圈)的电流值(倾斜磁场放大器输出的偏移值)中展开,在动态成像中校正磁场的不均匀性。
而且,磁场不均匀性的0次成分,对应于在动态成像中校正激励频率的偏移量。
而且,如果在磁共振成像装置20中设置具有上述功能的校正单元,可以直接地校正动态成像中的磁场的不均匀性。
在磁共振成像装置20中,除图像位置偏移单元50和共振频率校正单元51所代表的校正单元之外,如果设置有具有期望功能的校正单元,也将能够间接或者直接地校正动态收集中产生的静磁场不均匀性。
本发明涉及于2004年3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4-086701,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入方式构成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Claims (26)

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从通过动态扫描收集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复数数据中取出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上述复数数据来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并且求出对上述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得到的数据的时间相位差的相位差计算单元;和
基于上述相位差对动态收集中产生的静磁场不均匀性进行校正的校正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校正单元间接地校正上述静磁场不均匀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校正单元直接地校正上述静磁场不均匀性。
4、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从通过动态扫描收集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复数数据中取出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上述复数数据来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并且求出对上述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得到的数据的时间相位差的相位差计算单元;和基于上述相位差对图像的位置进行校正的图像位置偏移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位置偏移单元通过从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求出频率偏移量,使上述复数数据产生相位偏移,来对上述图像的位置进行校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按照上述相位差读出方向的各象素的信号强度来执行加权加法运算的代表相位差计算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上述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利用作为RF线圈使用的相控阵列线圈的各表面线圈的灵敏度的标准离差来执行对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的误差的校正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利用移动平均来执行对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的平滑化处理的相位差平滑化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相位差平滑化单元,所述相位差平滑化单元具有:从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中除去成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之外的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据此来进行误差处理的功能,和利用移动平均来执行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的平滑化处理的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所述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通过检测基于各切片的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的异常值,并使基于成为异常值的切片的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成为基于不是异常值的切片的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来进行误差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按照各切片的的信号强度对基于各切片的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执行加权加法运算的共同相位差计算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频率偏移警告单元,在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将警告信息发送给输出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复数数据作为包含k空间中心的成像用复数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从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求出频率偏移量,并使从RF线圈发送的高频信号的频率产生偏移的共振频率校正单元。
15、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从通过动态扫描收集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复数数据中取出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上述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并且求出对上述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得到的数据的时间相位差的相位差计算单元;和
从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求出频率偏移量,并使从RF线圈发送的高频信号的频率产生偏移的共振频率校正单元。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按照上述相位差读出方向的各象素的信号强度来执行加权加法运算的代表相位差计算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上述相位差校正值计算单元利用作为RF线圈使用的相控阵列线圈的各表面线圈的灵敏度的标准离差来执行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的误差的校正处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利用移动平均来执行对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的平滑化处理的相位差平滑化单元。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相位差平滑化单元,所述相位差平滑化单元具有:从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中将位于预先设定的阈值之外的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除去,来进行误差处理的功能,和利用移动平均来执行对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的平滑化处理的功能。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所述切片方向误差处理单元通过检测基于各切片的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的异常值,并使基于是异常值的切片的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成为基于不是异常值的切片的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来进行误差处理。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按照各切片的的信号强度对基于各切片的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执行加权加法运算的共同相位差计算单元。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频率偏移警告单元,在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将警告信息发送给输出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复数数据作为包含k空间中心的成像用复数数据。
24、一种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从通过动态扫描收集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复数数据中取出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上述复数数据来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的步骤;
求出对上述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得到的数据的时间相位差的步骤;和
基于上述相位差对动态收集中产生的静磁场不均匀性进行校正的步骤。
25、一种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从通过动态扫描收集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复数数据中取出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上述复数数据来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的步骤;
求出对上述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得到的数据的时间相位差的步骤;和
基于上述相位差对图像的位置进行校正的步骤。
26、一种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从通过动态扫描收集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复数数据中取出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上述复数数据来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的步骤;
求出对上述没有进行相位编码的复数数据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得到的数据的时间相位差的步骤;
从基于上述相位差得到的值求出频率偏移量的步骤;
对应于求得的频率偏移量求出从RF线圈发送的高频信号的频率校正量的步骤;和
基于求得的高频信号的频率校正量来校正顺序信息的步骤。
CNB2005100923544A 2004-03-24 2005-03-24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71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86701 2004-03-24
JP2004086701A JP4619674B2 (ja) 2004-03-24 2004-03-24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2847A true CN1732847A (zh) 2006-02-15
CN100387190C CN100387190C (zh) 2008-05-14

Family

ID=35170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235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7190C (zh) 2004-03-24 2005-03-24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358728B2 (zh)
JP (1) JP4619674B2 (zh)
CN (1) CN100387190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2633B (zh) * 2006-08-08 2010-05-26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Mri脉冲序列的相位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2008305A (zh) * 2010-12-16 2011-04-13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磁共振动态成像方法
CN102293650A (zh) * 2010-05-27 2011-12-28 株式会社东芝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方法
CN102338880A (zh) * 2011-06-02 2012-02-0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核脉冲幅度数字化方法及系统
CN102727203A (zh) * 2011-03-31 2012-10-17 株式会社东芝 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04507387A (zh) * 2012-09-06 2015-04-08 株式会社日立医疗器械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CN104918546A (zh) * 2013-02-12 2015-09-16 株式会社日立医疗器械 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8663647A (zh) * 2018-04-26 2018-10-16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体素aif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分析方法
CN111948588A (zh) * 2019-05-15 2020-11-17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CN112014781A (zh) * 2020-09-02 2020-12-01 无锡鸣石峻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回波信号的相位矫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9137B2 (en) * 2005-09-20 2007-07-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spin echo (FSE) prescan phase correction
JP5013357B2 (ja) * 2006-01-18 2012-08-29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磁気共鳴映像法における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5105848B2 (ja) * 2006-02-06 2012-12-26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における撮影条件設定方法
BRPI0709861A2 (pt) * 2006-04-06 2011-07-2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positivo para formaÇço de imagem por ressonÂncia magnÉtica, mÉtodo para formaÇço de imagem por rm, e, programa de computador
US7619411B2 (en) * 2006-08-28 2009-11-17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Generalized method for MRI chemical species separation using arbitrary k-space trajectories
JP5366437B2 (ja) 2007-05-31 2013-12-11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US8649846B2 (en) * 2007-07-11 2014-02-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
GB0820685D0 (en) * 2008-11-12 2008-12-17 Siemens Ag Motion compensation
JP5835989B2 (ja) * 2010-08-11 2015-12-24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方法
WO2013118117A1 (en) * 2012-02-08 2013-08-15 Anatech Advanced Nmr Algorithms Technologie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pec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 components
US8868153B2 (en) 2012-04-19 2014-10-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mage correction using multichannel blind deconvolution with homomorphic filtering
US9235889B1 (en) * 2012-06-11 2016-01-12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and storing raw scan data and software for performing data process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US10241184B2 (en) * 2014-03-28 2019-03-2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EPI ghost correction involving sense
JP6647816B2 (ja) * 2015-08-10 2020-02-14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画像再構成方法及び画像再構成プログラム
TWI667487B (zh) 2016-09-29 2019-08-01 美商超精細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射頻線圈調諧方法及裝置
DE102017206853A1 (de) * 2017-04-24 2018-10-25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Automatisches Füllen von Messwarteschlangen mit variierenden Bildgebungsparametern
JP7223619B2 (ja) * 2019-03-29 2023-02-16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14820838B (zh) * 2021-02-08 2023-05-30 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校正磁化率误差的磁共振温度成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8602019A (nl) * 1986-08-07 1988-03-01 Philips Nv Magnetische resonantie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elimineren van fasefouten in beeldelementen van een complexe afbeelding van een kernmagnetisatieverdeling.
JPS63109849A (ja) * 1986-10-29 1988-05-14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Nmrイメ−ジング装置
US4825162A (en) * 1987-12-07 1989-04-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maging with multiple surface coils
JP2905569B2 (ja) * 1990-06-19 1999-06-14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Mri装置
DE69211806T2 (de) * 1991-10-25 1996-10-31 Univ Queensland Korrektur von Signalverzerrungen in einem magnetischen Kernresonanzapparat
US5345178A (en) * 1992-04-21 1994-09-0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setting the current through shim coils and gradient coils in a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US5378985A (en) * 1993-07-15 1995-01-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ast spin echo prescan for MRI system
US5498963A (en) * 1994-08-05 1996-03-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rrection of geometric distortion in MRI phase and phase difference images
JP3346903B2 (ja) * 1994-08-23 2002-11-18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3688773B2 (ja) * 1995-10-31 2005-08-31 株式会社東芝 Mri装置
JP3573570B2 (ja) * 1996-04-26 2004-10-06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2001505811A (ja) * 1997-10-16 2001-05-08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磁気共鳴により対象の温度分布を測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3353684B2 (ja) * 1998-01-09 2002-12-03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誘電体バリア放電ランプ光源装置
AU4686899A (en) * 1999-02-23 2000-09-14 Medi-Physics, Inc. Portable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polarization level of a hyperpolarized gas during transport
US6259250B1 (en) * 1999-04-28 2001-07-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artifacts in echo planar imaging
US6285187B1 (en) * 1999-04-28 2001-09-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artifacts in echo planar imaging
US6239599B1 (en) * 1999-05-21 2001-05-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errors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xaminations
US6369568B1 (en) * 1999-06-03 2002-04-09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mpany, Llc Fast spin echo phase correction for MRI system
US6294913B1 (en) 1999-11-22 2001-09-25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mpany Llc Compensation of variations in polarizing magnetic field dur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P3513076B2 (ja) * 2000-04-07 2004-03-31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Mri装置
JP4678916B2 (ja) * 2000-06-06 2011-04-27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US6507190B1 (en) * 2000-08-01 2003-01-14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ies Compan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polarizing fields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10051594A1 (de) * 2000-10-18 2002-05-02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Phasenkorrekturverfahren für die MR-Echtzeitbildgebung
JP3875479B2 (ja) * 2000-10-20 2007-01-31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磁気共鳴撮影装置
JP4122452B2 (ja) * 2001-10-15 2008-07-23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磁気共鳴撮像装置
JP2003135423A (ja) 2001-11-01 2003-05-13 Hitachi Medical Corp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3734086B2 (ja) * 2003-03-12 2006-01-11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核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2633B (zh) * 2006-08-08 2010-05-26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Mri脉冲序列的相位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2293650A (zh) * 2010-05-27 2011-12-28 株式会社东芝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方法
CN102293650B (zh) * 2010-05-27 2014-03-19 株式会社东芝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方法
CN102008305A (zh) * 2010-12-16 2011-04-13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磁共振动态成像方法
CN102008305B (zh) * 2010-12-16 2013-03-27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磁共振动态成像方法
CN102727203A (zh) * 2011-03-31 2012-10-17 株式会社东芝 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02338880A (zh) * 2011-06-02 2012-02-0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核脉冲幅度数字化方法及系统
CN102338880B (zh) * 2011-06-02 2012-12-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核脉冲幅度数字化方法及系统
CN104507387A (zh) * 2012-09-06 2015-04-08 株式会社日立医疗器械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CN104507387B (zh) * 2012-09-06 2017-03-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CN104918546A (zh) * 2013-02-12 2015-09-16 株式会社日立医疗器械 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4918546B (zh) * 2013-02-12 2018-01-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8663647A (zh) * 2018-04-26 2018-10-16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体素aif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分析方法
CN111948588A (zh) * 2019-05-15 2020-11-17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CN111948588B (zh) * 2019-05-15 2023-06-16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CN112014781A (zh) * 2020-09-02 2020-12-01 无锡鸣石峻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回波信号的相位矫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14781B (zh) * 2020-09-02 2021-04-20 无锡鸣石峻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回波信号的相位矫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270285A (ja) 2005-10-06
JP4619674B2 (ja) 2011-01-26
US7656156B2 (en) 2010-02-02
US20050270025A1 (en) 2005-12-08
US7358728B2 (en) 2008-04-15
CN100387190C (zh) 2008-05-14
US20080157766A1 (en) 2008-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32847A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方法
CN1905836A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图像数据修正装置和图像数据修正方法
CN1676097A (zh) 磁共振成象装置及其磁共振成象装置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1051030A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装置的摄像条件设定方法
CN100337586C (zh) 磁共振成像仪、流量量化仪及流量量化方法
CN1171921A (zh) 相移测量方法,相移修正方法,和mri装置
CN1584624A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和方法
CN1136667A (zh) 磁共振成象装置
CN1618399A (zh) 磁共振成像方法和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491095A (zh) 使用高精度线圈感度图的并行mr成象
CN100339047C (zh) 磁共振成像设备和磁共振成像方法
CN1645360A (zh) 信号处理方法、信号处理程序、记录介质及信号处理装置
CN101077301A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01052990A (zh) 图像放大装置及程序
CN1678243A (zh) 超声诊断系统和应变分布显示方法
CN1924603A (zh) 磁场检测装置以及对其进行调整的方法
CN1173295C (zh) 运动方向测量设备和跟踪设备
CN1219715A (zh) 用于医学图象的迭代滤波器结构
CN101078753A (zh) 采用由多个单元线圈构成的多线圈的并行磁共振成像
CN1691130A (zh) 图像处理设备、方法和程序
CN101039627A (zh) 超声波诊断装置及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657004A (zh) 磁共振数据获取方法和图像构成方法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CN101051388A (zh) 基于复二维奇异谱分析的磁共振部分k数据图像重建方法
JP6280881B2 (ja) スキャン条件決定装置、磁気共鳴装置、スキャン条件決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574028A (zh) 盘装置和头定位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26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Patentee after: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