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3702B - 数据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3702B
CN1723702B CN2004800018404A CN200480001840A CN1723702B CN 1723702 B CN1723702 B CN 1723702B CN 2004800018404 A CN2004800018404 A CN 2004800018404A CN 200480001840 A CN200480001840 A CN 200480001840A CN 1723702 B CN1723702 B CN 17237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data
recording medium
tim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018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3702A (zh
Inventor
福田秀树
川崎弘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4/00150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4073305A1/ja
Publication of CN1723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3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23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3702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4Dis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demultiplexing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extraction of additional data from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Disassembling of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4341Demultiplexing of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H04N21/4334Record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4Dis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demultiplexing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extraction of additional data from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Disassembling of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4345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e.g. extracting service information from an MPEG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09Monitoring of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originating from a server, e.g. bandwidth variations of a wireles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4Monitoring of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or processes of the client device, e.g. CPU or memory load, processing speed, timer, counter or percentage of the hard disk space u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8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 H04N21/4882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for displaying messages, e.g. warnings, remind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1Blu-ray discs; Blue laser DVR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04N21/4264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for reading from or writing on a non-volatile solid state storage medium, e.g. DVD, CD-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04N21/42661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for reading from or writing on a magnetic storage medium, e.g. hard disk driv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04N21/47214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e.g. of sport results or stock mark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对多种记录媒体进行节目数据的写入及/或读出,包括:接收节目数据信号的接收部;判别装入的记录媒体种类的判别部;记录处理部,其经过不进行节目数据的译码化及代码化的流记录处理和至少进行节目数据的代码化的编码记录处理中的一个处理后,将从信号获得的节目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上;按照记录媒体的种类,选择流记录处理和编码记录处理中的一个的选择部;计算部,其按照选择的记录处理,从根据记录媒体的剩余容量及节目数据的传输速率的第1剩余量计算处理、和根据代码化速率的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中选择一个,通过选择的计算处理,计算可以在记录媒体上记录的剩余时间;显示计算的剩余时间的显示部。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将模拟电视信号、数字电视信号等多种输入信号记录到记录媒体上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具有多个记录处理路径,在将视频信号记录到记录媒体上之际,选择特定的路径后记录的装置,已广为人知。例如日本国特开平7-23339号数据处理装置公报记述的记录装置,接收数字流的视频信号,从将该信号直接记录到记录媒体上的录象模式1、将该数字流译码后记录的录象模式2以及在译码后进行内部模式压缩代码化处理然后记录的录象模式3中选择适当的模式(记录处理路径),往记录媒体上记录。
在将视频信号记录到记录媒体上之际,往往要计算可以记录的剩余时间。该计算通常用记录速率除记录媒体的剩余容量的方法进行。例如日本国特开平11-328937号公报记述的记录装置,在采用记录速率变动的可变位速率的方法进行压缩代码化时,根据现在的压缩位速率和剩余容量,求出剩余时间后表示。另外,在日本国特开平11-112897号公报中,公布了根据同时传输的视频·音频数据的节目信息,检出数据容量或数据速率,判断能否在记录媒体上记录的技术。
作为在数字广播及向DVD记录之际进行的视频的压缩代码化方式,通常使用MPEG代码化方式。例如,在BS数字广播中,作为众所周知的MPEG传送流传输视频信号,利用蓝紫色激光记录到蓝激光盘(BD)上。另外,在DVD中,视频信号被作为众所周知的MPEG程序流记录。在这些MPEG流中,将视频、音频等信息压缩代码化后得到的各代码化流,多重化后构成。但是,按照视频、音频的质量,信号的位速率不同。
在现有技术的记录装置中,尽管记录方法因输入信号的种类及记录媒体的种类而异,但无论对哪种记录方法,都使用记录装置预先决定的固定数据流计算剩余时间,所以不能求出正确的剩余时间。例如,在直接记录数字流的模式(流记录)中,由于数据速率能够变化,所以用固定数据流就不能正确地求出剩余时间。另外,在流记录中,由于记录装置不能控制数据流的数据速率,所以以后消去数据后,就不能保证相当于消去的时间的时间的记录。因此,用相同的方法,计算消去后的剩余时间,也要产生不能求出正确的剩余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研制的,其目的在于在根据输入信号的种类及记录媒体的种类决定记录方法的同时,还决定与记录方法对应的剩余量计算方法,计算正确的剩余时间。
采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对多种记录媒体,写入及/或读出节目数据。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有关所述节目数据的信号的接收部;判别装入的记录媒体的种类的判别部;通过不进行所述节目数据的译码化及代码化的流记录处理和至少进行所述节目数据的代码化的编码记录处理中的一个处理为媒介,将从所述信号获得的节目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媒体上的记录处理部;按照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选择所述流记录处理和所述编码记录处理中的一个的选择部;按照所述选择的记录处理,从根据所述记录媒体的剩余容量及所述节目数据的传输速率的第1剩余量计算处理和根据代码化速率的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中选择一个,通过选择的计算处理,计算可以在所述记录媒体上记录的剩余时间的计算部;显示计算的所述剩余时间的显示部。
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因记录容量而异;所述接收部,接收数字信号及模拟信号中的一种信号;所述记录处理部,对具有所定基准容量以下的记录容量的记录媒体,选择所述编码记录处理;所述计算部,可以选择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
所述编码记录处理包括:将所述节目数据译码后进行代码化处理的第1编码记录处理,和对所述节目数据进行代码化处理的第2编码记录处理;所述记录处理部,在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数字信号时,选择所述第1编码记录处理,在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模拟信号时,选择所述第2编码记录处理;所述计算部,还可以进而根据记录速率及表示进行了记录处理的时间的记录完毕时间,进行所述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计算所述剩余时间。
还具有存放表示可以在未使用的所述记录媒体上记录所述节目数据的最大时间的基准记录时间的存储器,所述计算部,可以使用所述记录速率,计算将所述记录完毕时间归一化的基准记录完毕时间,从所述存储器存放的所述基准记录时间减去所述基准记录完毕时间,求出基准剩余时间,根据所述基准剩余时间和所述代码化速率,计算所述剩余时间。
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因记录容量而异;所述接收部,接收数字信号;所述记录处理部,对具有所定基准容量以上的记录容量的记录媒体,选择所述流记录处理;所述计算部,可以选择第1剩余量计算处理。
所述信号,包括特定所述节目数据的传送速率及放映时间的节目信息;还具有从接收的所述信号抽出所述节目信息的控制器;所述计算部,还可以根据抽出的所述传送速率及所述放映时间,计算所述剩余时间。
所述计算部,还可以根据所述传送速率及所述放映时间,计算1个以上的节目数据的各数据量,求出依次加上所述各数据量直到超过所述剩余容量为止的累计数据量,而且求出依次加上与加上的所述数据量对应的各放映时间的累计放映时间,从所述累计放映时间减去相当于超过所述剩余容量的数据量的放映时间后,作为剩余时间求出。
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因记录容量而异;所述接收部,接收模拟信号;所述记录处理部,对具有所定基准容量以上的记录容量的记录媒体,选择所述编码记录处理;所述计算部,还可以根据所述记录媒体的剩余容量,进行所述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计算所述剩余时间。
所述显示部,进而还可以显示识别被所述记录处理部选择的记录处理的信息。
所述显示部,在所述编码记录处理被所述记录处理部选择时,可以至少显示所述代码化速率、析象度、频率中的一个。
采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对多种记录媒体,写入及/或读出节目数据。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有关所述节目数据的信号的步骤;判别装入的记录媒体的种类的步骤;通过不进行所述节目数据的译码化及代码化的流记录处理和至少进行所述节目数据的代码化的编码记录处理中的一个处理为媒介,将从所述信号获得的节目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媒体上的步骤;按照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选择所述流记录处理和所述编码记录处理中的一个的步骤;按照所述选择的记录处理,从根据所述记录媒体的剩余容量及所述节目数据的传输速率的第1剩余量计算处理和根据代码化速率的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中选择一个,通过选择的计算处理,计算可以在所述记录媒体上记录的剩余时间的步骤;显示计算的所述剩余时间的步骤。
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因记录容量而异;所述接收步骤,接收数字信号及模拟信号中的一种信号;所述记录处理步骤,对具有所定基准容量以下的记录容量的记录媒体,选择所述编码记录处理;所述计算步骤,可以选择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
所述编码记录处理包括:将所述节目数据译码后进行代码化处理的第1编码记录处理,和对所述节目数据进行代码化处理的第2编码记录处理;所述记录处理步骤,在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数字信号时,选择所述第1编码记录处理,在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模拟信号时,选择所述第2编码记录处理;所述计算步骤,还可以进而根据记录速率及表示进行了记录处理的时间的记录完毕时间,进行所述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计算所述剩余时间。
还包含存放表示可以在未使用的所述记录媒体上记录所述节目数据的最大时间的基准记录时间的步骤,所述计算步骤,可以使用所述记录速率,计算将所述记录完毕时间归一化的基准记录完毕时间,从所述存储器存放的所述基准记录时间减去所述基准记录完毕时间,求出基准剩余时间,根据所述基准剩余时间和所述代码化速率,计算所述剩余时间。
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因记录容量而异;所述接收步骤,接收数字信号;所述记录处理步骤,对具有所定基准容量以上的记录容量的记录媒体,选择所述流记录处理;所述计算步骤,可以选择第1剩余量计算处理。
所述信号,包括特定所述节目数据的传送速率及放映时间的节目信息;还包含从接收的所述信号抽出所述节目信息的控制步骤;所述计算步骤,还可以根据抽出的所述传送速率及所述放映时间,计算所述剩余时间。
所述计算步骤,还可以根据所述传送速率及所述放映时间,计算1个以上的节目数据的各数据量,求出依次加上所述各数据量直到超过所述剩余容量为止的累计数据量,而且求出依次加上与加上的所述数据量对应的各放映时间的累计放映时间,从所述累计放映时间减去相当于超过所述剩余容量的数据量的放映时间后,作为剩余时间求出。
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因记录容量而异;所述接收部,接收模拟信号;所述记录处理步骤,对具有所定基准容量以上的记录容量的记录媒体,选择所述编码记录处理;所述计算步骤,还可以根据所述记录媒体的剩余容量,进行所述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计算所述剩余时间。
所述显示步骤,进而还可以显示识别被所述记录处理部选择的记录处理的信息。
所述显示步骤,在所述编码记录处理被所述记录处理部选择时,可以至少显示所述代码化速率、析象度、频率中的一个。
采用本发明的程序,在对多种记录媒体进行写入及/或读出节目数据的数据处理装置的计算机中实施。按照所述程序计算机实施的变换方法,包括:接收有关所述节目数据的信号的步骤;判别装入的记录媒体的种类的步骤;通过不进行所述节目数据的译码化及代码化的流记录处理和至少进行所述节目数据的代码化的编码记录处理中的一个处理为媒介,将从所述信号获得的节目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媒体上的步骤;按照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选择所述流记录处理和所述编码记录处理中的一个的步骤;按照所述选择的记录处理,从根据所述记录媒体的剩余容量及所述节目数据的传输速率的第1剩余量计算处理和根据代码化速率的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中选择一个,通过选择的计算处理,计算可以在所述记录媒体上记录的剩余时间的步骤;显示计算的所述剩余时间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10的功能块的结构的图形。
图2是表示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的功能块的结构的示例的图形。
图3是表示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的功能块的结构的示例的图形。
图4是表示出控制表419的一个例子的图形。
图5(a)示出显示部114可以显示的文字的示例的图形。
图5(b)~(d)是表示显示图案的示例的图形。
图6是表示剩余量计算处理的步骤的图形。
图7是表示记录处理的决定手续的图形。
图8是表示剩余量计算处理(1b)的计算手续的图形。
图9是表示节目信息表420存放的节目信息的示例的图形。
图10是表示节目的记录时刻和被记录的数据量的关系的图形。
图11是表示剩余量计算处理(1c)的计算手续的图形。
图12是表示采用上述记录处理部121进行的记录处理在记录介质112中记录的节目数据的数据结构的图形。
图13是表示具有再生功能的数据处理装置20的结构的图形。
图14是表示根据记录介质112的类别及记录处理类别进行的剩余量计算处理的手续的图形。
图15是表示根据记录介质112的类别及输入信号的类别进行的剩余量计算处理的手续的图形。
图16(a)是表示具有录象模式显示功能的显示部114的图形。
图16(b)~(d)是表示显示图案的示例的图形。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10的模式决定手续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控制表的示例的图形。
图19是表示手动模式记录处理中的记录处理的决定手续的图形。
图20(a)~(c)是表示具有录象方式显示功能的显示部114的显示图形的示例的图形。
图21(a)是表示显示部114的显示管的示例的图形。
图21(b)~(g)是表示显示部114可以取得的显示状态的图形。
图22是表示出自动模式设定时的控制表419的图形。
图23是表示设定BXP模式时的控制表419的图形。
图24是表示设定XP模式时的控制表419的图形。
图25是表示设定SP模式时的控制表419的图形。
图26是表示设定LP模式时的控制表419的图形。
图27是表示设定自动模式时的与记录介质112的类别、输入源的类别等对应的显示部114的显示图案的图形。
图28是表示设定BXP模式时的与记录介质112的类别、输入源的类别等对应的显示部114的显示图案的图形。
图29是表示设定XP模式时的与记录介质112的类别、输入源的类别等对应的显示部114的显示图案的图形。
图30是表示设定SP模式时的与记录介质112的类别、输入源的类别等对应的显示部114的显示图案的图形。
图31是表示设定LP模式时的与记录介质112的类别、输入源的类别等对应的显示部114的显示图案的图形。
图32(a)是表示显示部114可以显示的文字的示例的图形。
图32(b)~(f)是表示显示部114的显示图案的图形。
图33(a)是表示显示部114可以显示的文字的示例的图形。
图33(b)~(f)是表示显示部114可以显示的文字的示例的图形。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10的功能块的结构。数据处理装置10,可以对记录容量不同的多种记录媒体,写入及/或读出根据所述数字流信号或模拟电视信号得到的节目数据。
多种记录媒体,例如,是具有4.7千兆字节的记录容量、以22Mbps的记录速率记录的DVD-RAM介质,具有23千兆字节的记录容量、以33Mbps的记录速率记录的Blu-ray盘(BD)等的超高密度RAM介质,具有数+~数百千兆字节或以上的记录容量的硬盘等。此外,超高密度RAM介质还可以是波长比蓝激光短的激光。另外,由介质上的标记、位等保持数据。
数据处理装置10,能够按照记录媒体112的种类及输入信号的种类,从记录速率、代码化方法等不同的多个记录处理中,选择1个记录处理记录数据。进而,数据处理装置10,能够按照选择的记录处理,从多个剩余量计算处理中选择、求出可以往记录媒体112上记录的剩余时间(以下简称“剩余时间”)。求出多个剩余量计算处理的理由,是因为记录媒体112的剩余时间因记录处理而异。计算出的剩余时间,可以使用户能够确认地显示,或在今后的记录动作之际,还能被数据处理装置10利用。
在图1中示出记录媒体112。如果记录媒体112是硬盘,它就是数据处理装置10构成要素;如果记录媒体112是光盘等可拆的记录媒体,它就不是的数据处理装置10构成要素。在以下的讲述中,将记录媒体112作为。所以DVD-RAM介质或超高密度RAM介质。所以,数据处理装置10作为众所周知的光盘记录器发挥作用。另外,将输入数据处理装置10的信号,作为数字流信号101及模拟电视信号102。
数字流信号101,例如,由BS数字广播传输。在BS数字广播中,视频被MPEG2视频代码化方式压缩代码化,音频信号被AAC代码化方式压缩代码化,视频流及音频流,被作为MPEG传送流多重化后传输。
另一方面,模拟电视信号102,假设为由模拟地上波广播传输的电视信号。此外,现行的BS数字广播的高清晰广播的数字流信号的数字速率是24Mbps。所以,高清晰的数字流信号(例如MPEG传送流)不能直接记录到22Mbps的DVD-RAM介质上。但可以直接记录到超高密度RAM介质上。此外,一般的标准析象度的数字流信号及模拟信号,DVD-RAM介质及超高密度RAM介质都能直接记录。
此外,在MPEG代码化方式中,利用构成视频的各帧的象素值,各帧数据被压缩代码化。具体地说,适当地切换利用象素值的帧内相互作用将图象数据代码化的帧内代码化处理,和利用象素值的帧间相互作用将图象数据代码化的帧间代码化处理。该代码化处理,将与连续的多个帧对应的代码化数据,作为一个单位对待。
下面,讲述数据处理装置10的结构。数据处理装置10,具有,信号选择器103、处理选择器104、系统控制器108、频道设定部109、记录头110、介质判别部111、剩余容量检出部113、显示部114、剩余量计算部115、记录数据检出部119、数据速率检出器120、记录处理部121、表格存储器122及录象模式设定部123。其中,系统控制器108是控制数据处理装置10的整体动作的中央处理部(CPU)。系统控制器108的动作,将在各构成要素的讲述中,连带着适当讲述。
信号选择器103受系统控制器108的控制,按照选择的频道信息,选择数字流信号101或模拟电视信号102后输出。用BS广播波传输的频道时,信号选择器103输出数字流信号101。另一方面,模拟地上广播波的频道时,信号选择器103作为模拟电视信号102输出视频信号及音频信号。
处理选择器104受系统控制器108的控制,选择在记录处理部121中应该实行的多个记录处理中的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3种记录处理。
频道设定部109是供使用者切换作为记录的对象的频道而使用的接口,是在数据处理装置10的前面板上配置的按钮、遥控器或画面上的图解用户接口等。选择的频道信息,通知系统控制器108。
记录头110,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光拾波器。光拾波器能够向记录介质112幅射与记录介质112的种类对应的波长的激光后记录数据,还能检出来自记录介质112的反射光后读出数据。
介质判别部111判别装入数据处理装置10的光盘的种类。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判明插入的是DVD-RAM介质及超高密度RAM介质中的哪一个介质。例如,制造时,在记录介质的内周部记录着特定记录介质的种类的判别信息,介质判别部111可以使用记录头110,光学性地读出判别信息。另外,在照射激光时,反射光的强度因记录介质的种类而异,所以就可以检出其强度在介质判别部111中进行判别。另外,记录介质以纳入盒式磁盘的状态装入时,还可以根据因记录介质的种类而异的盒式磁盘的形状进行判别。总而言之,可以利用装入的光盘的光学特性及物理特性进行检出。
剩余容量检出部113,将记录介质112的可记录的容量,作为剩余容量检出。具体地说,剩余容量检出部113可以读出记录介质112记录的管理信息,根据记录完毕的数据的数据尺寸等进行检出。
显示部114,显示在剩余量计算部115中计算、通知的剩余时间。另外,显示部114还显示特定选择、实施的记录处理部121的处理的信息。显示部114,例如是在前面板上设置的电光显示管、液晶屏或电视画面等。
剩余量计算部115,计算记录介质112可以记录的剩余时间。剩余量计算部115能够实施多个剩余量计算处理,接收系统控制器108关于根据哪个计算处理进行计算的指令,遵照该指令选择、实施剩余量计算处理。系统控制器108指令与在记录处理部121中选择的记录处理对应的剩余量计算处理。剩余量计算处理大致分为:根据记录介质112的剩余容量及节目数据的传输速率的剩余量计算处理,和根据代码化速率的剩余量计算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处理部121进行三种剩余量计算处理。各剩余量计算手续的具体内容,将在后文讲述。
记录数据检出部119,作为记录介质112记录的各记录数据的信息(管理信息),检出各记录数据的记录时间及记录速率。
数据速率检出器120,检出输入的数字流信号的数据速率。作为其检出方法,可以计算测量所定期间内传输的数字流信号的数据量,作为数据速率检出。另外,还可以从作为节目信息传输的传送流中的EIT(事件信息表)信息包的区段数据中取得节目的数据速率。
记录处理部121,包括流记录处理部105、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及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记录处理部121,通过记录处理部105、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及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中的处理做媒介,输出被信号选择器103选择的数字流信号或模拟电视信号中的视频信号及音频信号。
流记录处理部105,不进行译码及代码地直接将输入的节目数据的数字流信号记录到记录介质112上。
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先将输入的数字流信号译码,再用和当初不同的代码化速率再度代码化,生成代码化流,记录到记录介质112上。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的详细内容,将在后文中参照图3加以讲述。
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对从输入的视频信号及音频信号中获得的节目数据进行代码化处理,生成代码化流,记录到记录介质112上。该代码化流,是MPEG程序流(PS)或MPEG传送流(TS)。以后,将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中记录程序流,称作“PS自动编码记录处理”;将记录传送流,称作“TS自动编码记录处理”。此外,在图1中,向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的输入,是1个路径。但视频信号及音频信号也可以用各自的路径输入。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的详细内容,将在后文中参照图2加以讲述。
表格存储器122,存放控制表419和节目信息表420。存放控制表419,是记述输入信号、介质、记录处理、剩余量计算的对应关系的表格(例如图4)。节目信息表420,是表示特定节目的信息、包含节目数据的信号的传输速率、节目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等的信息。取代结束时间,也可以记述节目的放映时间。这些信息,例如在数字流信号是传送流时,被作为节目信息传输的EIT(事件信息表)信息包的区段数据存放。正如后文所述,例如图9示出存放着特定节目的信息、包含节目数据的信号的传输速率、节目的开始时间的节目信息表420的一个示例。
录象模式设定部123,是设定重视录象时间、视频图象质量等中的某一个后录象的接口。录象模式设定部123和频道设定部109一样,可以由硬件或软件实现。此外,以后叙及的所谓“录象模式”,是包含流记录、自动编码记录、再自动编码记录等记录种类及自动编码记录或再自动编码记录中的录象时间等的种类的概念。关于记录时间的种类,例如是以低图象质量可以长时间录象的模式(代码化速率:2.5Mbps),以高图象质量可以短时间录象的高图象质量模式(代码化速率:15Mbps),处于它们的中间的标准时间录象模式(代码化速率:5Mbps)。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录象时间模式表达如下:
LR模式(代码化速率:2.5Mbps)
SP模式(代码化速率:5.0Mbps)
XP模式(代码化速率:10Mbps)
B-XP模式(代码化速率:15Mbps)
如上所述,使其一一对应后,代码化速率或代码化参数,可以由录象时间模式特定。
图2是表示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的功能块的结构的示例。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将输入的视频信号及音频信号代码化后输出代码化流216。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具有视频编码器201、音频编码器202及系统编码器207。
视频编码器201,按照所定的视频代码化参数,将输入的视频信号210代码化后输出视频流212。视频代码化参数,作为表示代码化压缩率的参数,有位速率或视频析象度等,由系统控制器108供给。另外,作为视频代码化方式,可以采用MPEG2等视频代码化方式,但并不限于此。
音频编码器202,按照音频代码化参数,将输入的音频信号211代码化,输出音频流213。音频代码化参数,有表示压缩率的位速率、取样频率等,由系统控制器108供给。另外,作为音频代码化方式,有MPEG1音频层2方式等,但并不限于此。另外,还可以将非压缩的音频代码化,例如将在CD音频中使用的PCM信号,作为音频流213输出。
系统编码器207,将视频流212及音频流213多重化后,生成、输出代码化流216。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编码器207,具有:多重化后生成PS的PS编码器204,生成TS的传送流编码器205。在图2中,系统流选择器206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08的控制信号,选择MPEG程序流214或MPEG传送流215后输出。
此外,是作为MPEG程序流后多重化,还是作为MPEG传送流后多重化,并不限于图2所示的结构。例如,可以不设置系统流选择器206,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08的指令,使编码器204及205中的一个动作。进而,作为编码器204及205,也不必具备2种硬件。可以切换用一个硬件实施的软件,进行与编码器204及205对应的编码处理。
图3是表示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的功能块的结构的示例。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对输入的代码化流310进行译码处理,然后使用与当初不同的代码化参数再次进行代码化处理,输出得到的代码化流。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具有传送流(TS)译码器301、视频译码器302、析象度判别器303、下降变频器304、视频编码器305、音频译码器306、音频编码器307及系统编码器308。
TS译码器301,解析输入的代码化的数字流信号——TS310,将其分离成视频流311和音频流312。
视频译码器302,将视频流311译码处理后,输出译码视频313。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MPEG2视频标准译码。
析象度判别器303,是检出视频流的视频析象度的元件。例如,假定水平取样×垂直取样×帧频率,检出1920×1080×29.97、1440×1080×29.97、1280×59.94、720×480×59.94、720×480×29.97这些析象度。析象度的检出,可以读出视频流的管理信息中书写的析象度信息后检出。MPEG视频时,在程序标题上记述着析象度信息。
下降变频器304,将译码的视频313的析象度变换成所定的析象度后输出下降变频的视频314。例如将1440×1080×29.97的析象度,变换成720×480×29.97的析象度。这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器处理和取样处理得到实现。此外,译码视频313的析象度是720×480×29.97时,不进行析象度变换,原封不动地输出。
视频编码器305,对变换后的视频数据314进行代码化处理,输出视频流315。代码化处理中的代码化参数,由系统控制器108供给。作为代码化参数,有代码化压缩率等,和输入的当初的TS包含的视频流313不同。此外,代码化方法,既可以是MPEG2视频代码化方式,也可以是其它方式。
音频译码器306,译码处理音频流312后输出译码的音频数据316。在本实施方式中,音频译码器306按照AAC标准进行译码处理。
音频编码器307,按照由系统控制器108供给的代码化参数,对译码后的音频数据316进行代码化处理,输出音频流317。此外,代码化方法,可以采用MPEG1音频2方式等进行代码化处理,但并不局限与此。
系统编码器308,将视频流315及音频流317多重化后生成、输出代码化流318。系统编码器308和图2的自动编码记录部中表示的系统编码器207一样,有选择地输出TS及PS中的某一个。选择受来自系统控制器108的控制信号的控制。
此外,输入的视频、音频的代码化参数相同时,不进行视频、音频的再代码化处理,可以只将MPEG传送流变换成MPEG程序流。这时,可以将视频流311及音频流312输入系统编码器308,只进行系统编码处理。
另外,只进行视频或只进行音频的再代码化处理时也一样,只对进行再代码化处理的信号进行译码化或代码化,不进行再代码化处理的流,可以直接输入系统编码器308。
此外,在再代码化处理中,对译码处理后得到的译码信号进行再度代码化处理,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只对译码处理中的一部分进行,只对译码后的一部分进行再度代码化处理。具体地说,在采用离散余弦变化(DCT)代码化处理的MPEG代码化方式中,将可变长译码的符号反量化后得到DCT系数,然后实施反DCT变换,得到译码视频信号。另外,代码化处理,将DCT变换处理得到的DCT系数量化处理,可变长代码化处理后,得到视频流。可是,视频译码器302也可以处理到返回DCT系数为止的地步。这时,视频编码器305按照代码化参数,对译码的DCT系数进行量化处理,可变长代码化处理后得到视频流315。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以省去视频译码器302的反DCT变换处理及视频编码器305的DCT变换处理。
另外,就象MPEG代码化方式那样,进行动作补偿预测代码化时,还可以利用输入的视频流包含的动作矢量,进行再代码化处理。这样,可以省去视频编码器305中的动作矢量检出处理。
此外,在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及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中的旨在进行代码化处理的构成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视频编码器201音频编码器202及系统编码器207、视频编码器305、音频编码器307、系统编码器308)还可以共用。
以下,在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中,将记录PS称作“PS再编码记录处理”,将记录TS称作“TS再编码记录处理”。
现在详细讲述记录处理部121中的记录处理。记录处理部121,进行处理选择器104的选择动作选择的记录处理。记录处理的选择,根据输入信号的种类以及记录介质112的种类进行。下面,讲述输入数字流信号及模拟电视信号时的信号的记录处理。此外,与以下的讲述关联的选择处理及记录处理的关系,和表格存储器122的控制表419记述的内容一样。图4表示出控制表419的一个例子。在控制表419中,记述着输入信号、介质、记录处理、剩余量计算的对应关系。系统控制器108,既可以按照控制表419向各构成要素下达指令,也可以不设置这种表,输出实现后文讲述的处理的指令。
[数字流信号的记录]
介有频道设定部109,设定BS数字广播的频道时,数字流信号输入数据处理装置10。
记录介质112装入数据处理装置10,介质判别部111判别记录介质112是DVD-RAM介质后,系统控制器108控制处理选择器104,设定其路径,以便能将信号传输给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将用BS数字广播传输的TS变换成PS后,记录到DVD-RAM介质上。该PS,例如,用遵照DVD视频记录标准的格式记录。另外,输入的视频信号是高清晰信号时,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将其信号下降变换为标准电视析象度(720×480×29.97)后记录。
接着,介质判别部111判别记录介质112是超高密度RAM介质后,系统控制器108控制处理选择器104,设定其路径,以便能将信号传输给流记录处理部105。这样,对输入的TS,既不译码化也不代码化,直接记录到超高密度RAM介质上。因为不进行再编码处理,所以不会产生新的代码化噪声。因此,能够对输入忠实地进行数据记录。此外,在TS中包含多个节目时,可以利用TS的各信息包附带的信息包ID,抽出、记录特定的节目的数据。该处理,由于不通过译码化和代码化作媒介,所以可以说仍然是流记录处理。
[模拟电视信号的记录]
下面,接收模拟地上波的频道被频道切换用户接口109选择时,模拟电视信号就输入数据处理装置10。
记录介质112装入数据处理装置10后,与介质判别部111识别的记录介质的种类无关,系统控制器108控制处理选择器104,设定其路径,以便能将信号传输给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但是,系统控制器108在记录介质112是DVD-RAM介质时,使系统编码器207输出遵照DVD视频记录标准的格式的PS。另一方面,在记录介质112是超高密度RAM介质时,使系统编码器207输出TS。
在进行上述的处理之际,数据处理装置10的显示部114,可以使表示正在实施的记录处理的文字等亮,告知用户正在实施的记录处理的种类。图5(a)示出显示部114可以显示的文字的示例。显示部114可以显示3种文字。即:“Stream”显示401、“Self”显示402及“DC”显示403。
图5(b)示出流记录处理部105进行记录处理的情况。在上述的例子中,设定BS数字广播的频道、向超高密度介质进行信号记录时,只有“Stream”显示401亮。图5(c)示出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进行记录处理的情况。在上述的例子中,设定地上波模拟广播的频道记录时,只有“Self”显示402亮。不依赖记录介质的种类。图5(d)示出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进行记录处理的情况。在上述的例子中,设定BS数字广播的频道、向DVD-RAM介质进行信号记录时,只有亮“DC”显示403。如图5(b)~(d)所示,在显示部114上显示录象模式后,用户可以知道选择的记录处理。
决定输入信号及记录媒体,通过上述步骤决定记录处理后,接着,剩余量计算部115计算记录介质112可以记录的剩余容量或剩余时间。在本说明书中,将该剩余容量或剩余时间,称作“剩余量”;的将求出剩余量的计算,称作“剩余量计算”。
图6示出剩余量计算处理的步骤。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记录处理的种类,系统控制器108选择剩余量计算处理(1)、(2)及(3)中的一个,剩余量计算部115按照其选择计算剩余量。
开始处理后,首先在步骤601中,决定记录处理的种类。记录处理的种类,是流记录、PS自动编码记录及PS再编码记录的各处理。该处理的具体内容,将在后文参照图7进行讲述。在步骤602中,系统控制器108判定进行哪种记录处理。进行流记录处理时,进入步骤603,实施剩余量计算处理(1)。进行TS自动编码记录处理时,进入步骤604,实施剩余量计算处理(2)。进行PS自动编码记录处理或PS再编码记录处理时,进入步骤605,实施剩余量计算处理(3)。
剩余量计算处理(1)及(2),根据记录介质112的剩余容量,实现剩余量的计算及管理。另一方面,剩余量计算处理(3),根据数据的记录时间,实现剩余量的计算及管理。以后,将根据容量的剩余量管理,称作“容量基数剩余量管理”;将根据时间的剩余量管理,称作“时间基数剩余量管理”。各处理(1)~(3)的具体内容,将在后文详述。
进行PS自动编码记录或PS再编码记录时,选择采用时间基数剩余量管理的剩余量计算处理(3)的理由,是因为它们都在数据处理装置10的一侧进行代码化处理,所以能够调整代码化速率,在数据消去后,能够保证与消去的数据对应的记录时间。另一方面,进行流记录及TS自动编码记录时,进行容量基数剩余量管理。虽然都采用TS的格式记录,但是由于流记录和TS自动编码记录混在一起,所以进行容量基数剩余量管理后,在流记录时,能够有效地利用容量。
这样,按照记录处理,决定剩余量计算处理后,能够在和各记录处理的关系中实现适当而正确的剩余量计算。正如后文所述,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利用记录介质112的容量,实现用户容易明白的剩余量管理。
现在,参照图7,讲述图6的步骤601中进行的记录处理的决定手续。图7示出记录处理的决定手续。首先,在步骤701中,系统控制器108取得用户设定的频道信息。在步骤702中,信号选择器103判别输入信号的种类。输入信号是数字流信号时,进入步骤703,输入信号是模拟电视信号时,进入步骤707。
在步骤703中,系统控制器108取得由介质判别部111判别的装入的记录介质112的种类,在步骤704中,判别其种类。是DVD-RAM介质时,进入步骤706;是超高密度RAM介质时,进入步骤705。在步骤705中,决定进行流记录处理。然后,系统控制器108向处理选择器104发出指令,使其选择流记录处理部105后,输入的数字流信号就被流记录到超高密度介质上。另一方面,在步骤706中,决定进行再编码记录处理。系统控制器108向处理选择器104发出指令,使其选择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后,输入的数字流信号就被译码、被PS再编码、被记录到DVD-RAM介质上。
在步骤707及708中,进行和上述的步骤703及704一样的处理。判别装入的记录介质112的种类。是DVD-RAM介质时,进入步骤710;是超高密度RAM介质时,进入步骤709。在步骤709中,决定进行向TS的自动编码记录处理。然后,系统控制器108向处理选择器104发出指令,使其选择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后,输入的模拟电视信号就被代码化处理,变换成TS,记录到超高密度介质上。在步骤710中,决定进行向PS的自动编码记录处理。系统控制器108向处理选择器104发出指令,使其选择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后,输入的模拟电视信号就被代码化处理,变换成PS,记录到DVD-RAM介质上。
采用上述处理后,用户只设定频道,在不考虑输入信号的种类及记录介质的种类的情况下,自动选择记录处理,进行最佳的记录处理。
接着,讲述在图6的步骤603中进行的剩余量计算处理(1)。在本实施方式中,讲述作为剩余量计算处理(1),可以应用的3种示例。下面,将它们分别表记为剩余量计算处理(1a)、(1b)及(1c)。
剩余量计算处理(1a):
在剩余量计算处理(1a)中,由数据速率检出器120检出数字流信号101的数据速率Rs,剩余量计算部115根据检出的数据速率Rs和剩余容量CR,使用下列公式计算剩余时间TR1。
(公式1)    TR1=CR/Rs
剩余量计算处理(1b):
在剩余量计算处理(1b)中,剩余量计算部115使与现在正在传输的节目信息一致,取得随后传输的节目的节目信息,计算剩余量。图8示出剩余量计算处理(1b)的计算手续。在步骤801中,剩余量计算部115取得剩余量检出部111检出的剩余量CR。在步骤802中,剩余量计算部115取得现在时刻Tcur。现在时刻Tcur,可以从记录装置具有的时钟或TS中的时间信息包(TOT)中获取。在步骤803中,剩余量计算部115取得现在接收中的节目的数据速率Rcur。
数据速率Rcur从节目信息表420中存放的信息中取得。图9示出节目信息表420中存放的信息的示例。在这里,存放节目a、节目b、节目c、节目d的开始时刻和数据速率,开始时刻分别为T(a)、T(b)、T(c)、T(d),数据速率为R(a)、R(b)、R(c)、R(d)。节目a是现在正在接收的节目。节目b~d表示随后传输的节目。数据速率由节目的信号是标准析象度(SD)信号还是高析象度(HD)信号等特定。系统控制器108,例如,知道节目a是用SD信号传输的后,生成将R(a)设定为12Mbps的节目信息,知道是用HD信号传输的后,生成将R(a)设定为24Mbps的节目信息。
再参照图8。在步骤804中,利用下列公式,使用数据速率Rcur和剩余容量CR,计算基准剩余时间TR。
(公式2)    TR=CR/Rcur
接着,求出剩余容量成为零的基准最终预定时刻Tend。
(公式3)    Tend=Tcur+TR
该基准剩余时间TR和基准最终预定时刻Tend,分别是假定用数据速率Rcur继续输入时的剩余时间及剩余量成为零的预定时刻。接着,在步骤805中,剩余量计算部115根据节目信息表存储器420,取得下一个节目的开始时刻Tnext及数据速率Rnext。在步骤806中,剩余量计算部115比较最终预定时刻Tend和下一个节目的开始时刻Tnext,判定哪个大?这是判定能否记录下一个节目。直到最终预定时刻Tend为止,下一个节目开始时(Tend≥Tnext),判定能够记录下一个节目,进入步骤807,否则就进入步骤809。在步骤807中,修正剩余时间。首先,剩余量计算部115使用下列公式,求出从下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Tnext到最终预定时刻Tend为止的时间dT。
(公式4)dT=Tend-Tnext
接着,设想用Rcur的数据速率继续输入,求出假设采用实施方式在时间dT期间发生的数据量dC。
(公式5)dC=dT×Rcur
数据量dC表示分配给下一个节目的记录的容量。然后,剩余量计算部115使用下列公式,对数据量dC求出能够记录数据速率Rnext的下一个节目的时间dTR。
(公式6)dTR/dC/Rnext
接着,剩余量计算部115再度计算出最终预定时刻Tend。因为在时刻Tnext开始下一个节目,能够只用时间dTR记录,所以使用下列公式计算。
(公式7)Tend=Tnext+Dtr
在步骤808中,剩余量计算部115将节目的变址前进一个,返回步骤805。就是说,再对下一个节目,反复进行步骤805及806为止的处理。在步骤809中,剩余量计算部115使用更新的时刻Tend,求出剩余时间TR。
(公式8)TR=Tend-Tcur
在剩余量计算处理(1)中,能够根据上述计算手续求出剩余时间TR。
下面、参照图10,更具体地讲述。图10示出节目的记录时刻和被记录的数据量的关系。在图10中、横轴为时刻,纵轴为数据量,原点表示现在的时刻Tcur及现在使用的容量Ccur。另外,将记录介质的总容量用CT表示,剩余容量用CR(=CT-Ccur)表示。另外,作为节目的先后顺序,现在正在播送节目a,随后播送节目b、节目c、节目d。各节目的节目信息,在图9所示的节目信息表存储器420中记述着。
首先,记录现在输入的节目a时的数据量的时间性的推移,用将数据速率R(a)作为斜率的直线表示。该直线到达总容量CT的时刻,是结束时刻Tend(a)。
在该例中,从成为Tend(a)前的时刻——T(b)起,节目b开始。所以,数据量的推移,直到时刻T(b)为止,按照斜率R(a)增加,而从时刻T(b)开始,则按照斜率R(b)增加。在这里,C(a)是假设记录节目a时的数据量,数据量dC(b)是节目b的开始时刻T(b)预定剩余容量。
关于节目b,也和节目a一样,求出预定结束时刻。即:从节目b开始时刻T(b)起,数据量按照斜率R(b)推移,求出到达总容量CT的预定结束时刻Tend(b)。
在图8中,在预定结束时刻Tend(b)的到来之前,节目C开始。这时,在图8的步骤806中,成为Tend(b)≥Tnext。在节目c中,数据量以斜率R(c)从时刻T(c)开始推移,在预定结束时刻Tend(b)处达到总容量CT。由于该预定结束时刻Tend(c)在下一个输入的节目d的开始时刻Td之前,所以Tend(c)成为预定结束时刻Tend。其结果,从现在时刻Tcur到Tend的时间,成为应该求出的剩余时间TR。
将这样求出的剩余时间TR,作为采用剩余量计算处理(1b)的剩余时间TR1。在上述的计算处理中,在现在正在输入的节目的节目信息(数据速率及节目开始时刻)的基础上,使用预定将要输入的节目的数据速率及节目开始时刻求出剩余时间,所以能够正确地计算。而且,通过在显示部114上显示计算出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
此外,作为节目信息,取得数据速率。但也可以取得各节目的数据量后计算剩余时间。这可以由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之差求出节目的放映时间,再用该节目时间除数据量后求出数据速率。
剩余量计算处理(1c):
在剩余量计算处理(1c)中,剩余量计算部115一边依次累加输入的节目的数据量,判定是否达到总容量,一边计算剩余量。图11示出剩余量计算处理(1c)的计算手续。在步骤1101中,剩余量计算部115将剩余时间TR及累积数据量C初始化(TR=0、C=0)。在步骤1102中,剩余量计算部115取得由剩余容量检出部113检出的剩余容量CR。在步骤1103中,剩余量计算部115从节目信息表420中取得数据速率R。在步骤1102中,取得节目时间P。节目时间P也可以根据节目开始时间和节目结束时间求出。但是,节目时间作为节目信息传输时,还可以通过读出传输的信息后检出。各节目时间还可以存放到节目信息表420中。在步骤1105中,根据节目时间P和数据速率R,计算节目的数据量Cp。
(公式9)Cp=P×R
在步骤1106中,剩余量计算部115使用下列公式,更新累积数据量。
(公式10)C=C+Cp
在步骤1107中,剩余量计算部115使用下列公式,更新剩余时间TR。
(公式11)TR=TR+P
上述两个公式,意味着将右边的计算结果,作为左边的变量的值采用。
在步骤1108中,剩余量计算部115比较剩余容量CR和累积数据量C,判定哪个大。这是判定能否记录下一个节目。剩余量计算部115在累积数据量C没有达到剩余容量CR时,判定可以记录下一个节目,进入步骤1109,否则就进入步骤1110。在步骤1109中,将节目变址向前推进一个,返回步骤1103。就是说,对下一个节目,再反复进行从步骤1103到步骤1108的处理。在步骤1110中,剩余量计算部115修正剩余时间TR,确定剩余时间TR。
(公式12)TR=TR-(C-CR)/R
在上边的右式中,对于在步骤507中更新的剩余时间TR,减去相当于超过剩余容量CR的容量(=C-CR)的时间(=(C-CR)/R)。该减法运算的结果,视为修正后的新的TR的值。
采用上述的计算处理后,和剩余量计算处理(1b)完全一样,能够正确地计算出剩余时间,还能在显示部114上显示计算出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
此外,在剩余量计算处理(1c)中,作为节目信息,也可以取得各节目的数据量后计算剩余时间。
再参照图10,具体地讲述剩余量计算处理(1c)。首先,根据现在时刻Tcur,按照下述方法,求出作为到节目a结束时刻为止的时间,即节目a的节目时间P(a)。此外,节目a的结束时刻和节目b的开始时刻T(b)相等。
(公式13)P(a)=T(b)-Tcur
将剩余时间TR作为节目时间P(a)后,
(公式14)TR=P(a)
使用数据速率R(a),可以将记录节目a时的数据量C(a)表示如下:
(公式15)C(a)=P(a)×R(a)
记录节目后的设想的累积数据量C为:
(公式16)C=C(a)
在图10中,由于节目a的总记录数据量,小于剩余容量CR(C(a)<CR),所以判定能否记录下一个节目b。使用节目b的节目时间P及数据速率R(b),更新剩余时间TR,求出节目b的数据量C(b)及累积数据量C。
(公式17)P(b)=节目c开始时刻T(c)-节目b的开始时刻T(b)
(公式18)TR=TR+P(b)=P(a)+P(b)
(公式19)C(b)=P(b)×R(b)
(公式20)C=C+C(b)=C(a)+C(b)
在图10中,由于累积数据量C,还小于剩余容量CR(C(a)+C(b)<CR),所以判断能否记录下一个节目c。
(公式21)P(c)=节目d开始时刻T(d)-节目c的开始时刻T(c)
(公式22)R=TR+P(c)=P(a)+P(b)+P(c)
(公式23)C(c)=P(c)×R(c)
(公式24)C=C+C(c)=C(a)+C(b)+C(c)
如图10所示,在节目c的记录中,累计数据量C超过剩余容量CR。所以,数据处理装置10,判断可以记录到节目c的中途。
接着,剩余量计算部115对超过剩余容量CR的量进行剩余时间TR的修正,确定剩余时间。
(公式25)TR=TR-(C-CR)/R(c)
=P(a)+P(b)+P(c)-(C-CR)/R(c)
将上式变形后,还可以成为:
(公式26)TR=P(a)+P(b)
+(CR-C(a)-C(b))/R(c)
此外,对将各节目的结束时刻和下一个节目的开始时刻一致的情况进行了讲述。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系统控制器108还可以从节目开始时刻及节目结束时刻的两者中取得节目信息。
如上所述,将求出的剩余时间TR,作为采用剩余量计算方法(1)的剩余时间TR1。剩余量计算部115使用更新的时刻Tend,求出剩余时间TR1。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剩余量计算方法(1),举出3个例子(1a)~(1c)进行了讲述。数据处理装置10的剩余量计算部115,具有其中例如采用剩余量计算方法(1b)计算剩余时间的功能。
下面,讲述图6的步骤604中进行的剩余量计算处理(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剩余量计算处理(2),举可以采用的2种例子进行讲述。下面,将它们分别表记为剩余量计算处理(2a)及(2b)。
剩余量计算处理(2a):
在剩余量算处理(2a)中,剩余量计算部115利用在再编码记录处理106及自动编码记录处理的代码化记录处理之际利用的代码化速率Re及剩余容量CR,使用下列公式计算剩余时间TR2。
(公式27)TR2=CR/Re
代码化速率Re由录象时间模式决定。例如,在长时间录象模式(LP模式)中,代码化速率Re是2.5Mbps;在标准时间录象模式(SP模式)中,代码化速率Re是5Mbps。
剩余量计算处理(2b):
在剩余量算处理(2b)中,代码化处理,是可变位速率(VBR)代码化时可以利用的计算处理。
一般来说,VBR代码化以作为目标的平均代码化速率为中心,考虑到输入信号的复杂程度等,使代码化速率上下移动,实现高图象质量化、高音质化。所以,实际的代码化速率,和作为目标设定的平均代码化速率未必一致。因此,规定VBR富余量M,在该VBR富余量M的范围内,使代码化速率变动。就是说,控制速率,以便使由平均代码化速率Rea和实际产生的数据速率Rg之差产生的误差数据量D不超过VBR富余量M。这样,在记录时间Tr中,产生的数据量G,就成为不超过利用下列公式求出的最大数据量Gmax。
(公式28)Gmax=Rea×Tr+M
就是说,用平均代码化速率Rea除从剩余容量CR减去VBR富余量M后的容量,求得的剩余时间TRvbr的期间,能够保证节目数据的记录。
(公式29)TRvbr=(CR-M)/Rea
剩余量计算部115将平均代码化速率Rea置换为代码化速率Re,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剩余时间TR2。
(公式30)TR2=(CR-M)/Re
此外,作为按照VBR富余量M的速率控制方法,也可以控制代码化处理中的量化参数。如果加大量化参数,就可以抑制数据量,而如果减少就能增加数据量。所以,例如,可以进行如下的反馈控制。
(公式31)Q=Qst×M/(M-F×D)
式中:Qst是所定的初始量化参数,F是1以下的正有理数,是决定反馈强度的所定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剩余量计算方法(2),举出2个例子(2a)~(2b)进行了讲述。数据处理装置10的剩余量计算部115具有其中例如采用剩余量计算方法(2b)计算剩余时间的功能。
下面,讲述图6的步骤605中进行的剩余量计算处理(3)。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剩余量计算处理(3),讲述可以采用的2种例子。下面,将它们分别表记为剩余量计算处理(3a)及(3b)。
剩余量计算处理(3a):
在剩余量算处理(3a)中,剩余量计算部115根据各记录数据的记录时间Tr、记录速率Rr以及代码化速率Re,计算剩余时间TR3。下面,用Tr(i)表示第i个记录数据的记录时间,用Rr(i)表示记录速率等。剩余量计算部115,作为基准记录速率,定义Rrs,将各记录时间归一化后,计算基准记录时间Trs(i)。
(公式32)Trs(i)=Tr(i)×Rr(i)/Rrs
将该基准记录时间Trs(i)的总和作为Trs。这样,使用归一化的记录时间后,可以算出与记录速率无关的成为基准的记录时间。
(公式33)Trs=Sum[Trs(i)]
(Sum[]:表示关于全部记录数据的加法)
在这里,导入取决于记录介质的总容量的可记录时间(基准总记录时间)Tas。例如,就象DVD那样,在4.7GB的容量中,可以将基准记录速率Rs作为5Mbps、基准总记录时间Tas作为2小时。基准总记录时间还可以表示以预定决定的记录速率能够在未使用的记录介质112上记录的节目数据的最大时间。
使用基准总记录时间Tas,可以根据下列公式求出基准剩余时间TRs。
(公式34)TRs=Tas-Trs
接着,剩余量计算部115利用录象时间模式决定的代码化速率Re,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剩余时间TR3。
TR3=TRs×Rrs/Re
例如,假设记录2个记录数据,使Tas=2小时、Tr(1)=1小时、Tr(2)=1小时、Rrs=5Mbps、Rr(1)=2.5Mbps、Rr(2)=5Mbps、Re=2.5Mbps时,可以求出:
Trs(1)=1×2.5/5=0.5小时
Trs(2)=1×5/5=1小时
Trs=1.5小时
TRs=2-1.5=0.5小时
TR3=0.5×5/2.5=1小时
此外,各记录数据的记录时间Tr、记录速率Rr,由记录数据检出部119检出。另外,代码化速率Re由录象时间模式决定。
剩余量计算处理(3b):
在剩余量计算处理(3b)中,剩余量计算部115,可以将由剩余容量求得的剩余时间TR3c,和用与上述的剩余量计算方法(3a)相同的手续求得的剩余时间作为TR3t,将某个较小的一方作为剩余时间TR3。
(公式35)TR3c=CR/Re
(公式36)TR3t=TRs×Rrs/Re
(公式37)TR3c<TR3t
这是因为记录介质受到损伤而产生缺陷后,不能记录本来的记录介质的总容量的缘故。总而言之,由于不能记录根据本来的总容量规定的总记录时间Tas的时间,所以剩余量计算部115将由剩余容量求得的剩余时间TR3c作为剩余时间。
另外,和剩余量计算处理(2b)一样,进行VBR代码化时可以使用下列公式求出剩余时间TR3c。
(公式38)TR3c=(CR-M)/Re
不过,VBR代码化后,实际产生的数据速率往往小于作为目标的代码化速率。于是,按照在记录前计算的剩余时间进行记录后,容量有时剩余。可是,将记录一直进行到剩余容量用尽为止时,就不能保证消去时间的记录。所谓“保证消去时间的记录”,是保证和消去的记录数据的时间相同的时间量的记录。例如,假设在某个录象时间模式中,尽管是以剩余时间为1个小时的条件记录,但由于实际产生的速率比较低,所以一直记录到剩余容量用尽为止时,能够记录1个半小时。可是,以后消去该记录数据用相同的录象时间模式记录时,却只能保证1个小时的节目的记录。这是因为VBR代码化实际产生的速率有可能提高的缘故。此外,之所以能够保证剩余时间的记录,是因为具有所述的VBR富余量M进行可变速率控制的缘故。另外,可以进行速率控制,以便使剩余时间成为零时的剩余容量接近零,尽量避免容量的浪费。就是说,数据处理装置10的系统控制器108等,可以使用实际产生的速率和作为目标的代码化速率之差,反馈控制代码化处理的量化参数等后,控制实际产生的速率。
规定表示剩余容量计算方法(3a)及(3b)的所表示的总记录时间的时间基数剩余量管理,实现消去时间的记录保证。这样,可以提供使用户容易明白的剩余时间管理。
BC数字广播等数字流信号的传输,送出侧控制数据速率。所以,即使是相同的高清晰电视信号,其数据速率也往往不同。用户虽然不难识别传输的流是高清晰电视信号还是标准电视信号,但却难于识别、理解流的数据速率。就是说,对用户而言,所谓有意义的消去时间的记录保证,是指保证消去的标准电视信号的时间上的标准电视信号的记录。
然而,虽然是标准电视信号,但实际的数据速率却可以存在4~8Mbps左右。这样,为了由发送侧控制数据速率,进而在数据速率有离差状况下实现消去时间的记录保证,需要使4Mbps的电视信号和8Mbps的电视信号都成为相同的记录时间。这时,记录4Mbps的电视信号所需的数据量,就成为8Mbps的电视信号的数据量的一半,记录容量的浪费增大。因此,对用户来说,实现消去时间的记录保证反而带来不合算。所以,进行流记录时,最好进行容量基数时间管理。
图12表示出采用上述记录处理部121进行的记录处理在记录介质112中记录的节目数据的数据结构。
在记录介质112中,记录着管理信息1001、剪辑(#1)1002、剪辑(#2)1003等。“剪辑”表示录象单位。各剪辑意味着一个录象节目,是各节目的视频信号、音频信号的代码化流。所以,在图12的记录介质112中,至少录着2个节目。
管理信息1001,是旨在再生及记录被记录介质112记录的剪辑。管理信息1001由基本管理信息1004及各剪辑#1及#2的管理信息——管理信息1005及1006构成。基本管理信息1004,记录被记录介质112记录的剪辑数等基本信息。剪辑#1信息1005,由剪辑基本信息1007、记录种类识别信息1008、代码化模式信息1009构成。剪辑基本信息,记录该剪辑的记录开始地址、记录时间等基本信息。记录种类识别信息1008,是所谓录象模式的有关信息,剪辑是旨在识别是不是被流记录处理的流的信息。另外,代码化模式信息1009,是在代码化处理后被记录处理的流中,关于其代码化处理的代码化参数的信息。代码化参数,是识别代码化处理中的位速率、视频析象度、录象时间模式的信息等。
这样,通过记录记录种类识别信息1008,从而能够识别被记录的节目的数据是否被流记录。另外,通过记录代码化模式信息1009,可以知道再编码记录处理或自动编码记录处理中的代码化处理的参数,能够识别录象时间模式。
此外,还可以在记录介质112中记录识别系统控制器108选择的记录处理的信号。记录位置,例如是记录介质112中记录管理信息的区域。这样,就能进而识别被记录介质112记录的数据,是直接记录用BS数字广播传输的数字流信号,还是经过录象装置具有的代码化处理部代码化后获得的代码化流。
现在,讲述再生图12所示的节目数据之际的装置的结构。图13示出具有再生功能的数据处理装置20的结构。数据处理装置20,从记录介质112中读出数据,再生视频信号·音频信号。一般来说,具有记录功能的装置(例如光盘驱动器),也同时具有再生功能。所以,数据处理装置20还可以作为图1所示的数据处理装置10的再生功能有关的结构理解。
数据处理装置20,具有再生头1101、再生部1302、记录类别识别部1303、代码化模式识别部1304、管理信息、取得部1305及录象方式显示部1306。
音象再生部1302,对记录的数据进行译码处理后,再生视频信号及音频信号。记录数据是TS时,首先分离成视频流及音频流,然后进行视频流的译码处理及音频流的译码处理。译码处理既可以进行与代码化方法对应的译码处理,也可以按照MPEG2视频标准及MPEG1音频层2标准进行译码处理。
管理信息取得部1305,读出、取得记录介质的管理区域记录的管理信息,读出要从管理信息中再生的记录数据(再生数据)的记录类别识别信息及代码化模式信息。记录类别识别部1303,根据读出的记录类别识别信息,识别再生数据是不是被流记录处理的数据。另外,代码化模式识别部1304根据读出的代码化模式信息,识别录象时间模式。
显示部1306显示记录处理的种类。具体地说,显示部1306显示再生数据是不是被流记录的数据,以及录象时间模式。
作为显示部1306的一个例子,是与数据处理装置10的显示部114(图5)同等的显示管。在数据处理装置20作为数据处理装置10的再生功能相关的部分被其包含时,显示部114在录象时,作为显示录象模式的元件动作;在再生时,显示再生数据的录象模式。另外,正如后文参照图16所讲述的那样,例如,如果再生数据是被流记录处理的数据,显示部114的Stream501灯亮显示,如果是用LP模式再编码处理或自动编码处理的数据,LP502灯亮显示。另外,正如参照图32、33讲述的那样,对应的记录模式的指示灯亮。在图16、图32、33等中的“LP”及“SP”等,表示由用户选择决定的录象模式。
以上,讲述了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10的结构及动作。在上述的讲述中,对剩余量计算处理(1)~(3)的每一个,讲述了多个计算处理的变化。但可以考虑到的变化,并不局限于计算处理。因此,下面,讲述与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10的动作相关的各种变化。
首先,在图6所示的剩余量计算处理的手续中,只根据记录处理类别决定应该实行的剩余量计算处理。可是,还可以根据记录介质112的类别及记录处理类别,或者根据记录介质112类别及输入信号的类别,决定应该实行的剩余量计算处理。
图14示出根据记录介质112的类别及记录处理类别进行的剩余量计算处理的手续。首先,在步骤1401中,介质判别部111判别记录介质112是超高密度RAM介质,还是DVD-RAM介质。系统控制器108在记录介质112是超高密度RAM介质时,进入步骤1402。另一方面,是DVD-RAM介质时,进入步骤1406,进行剩余量计算处理(3)。在步骤1402中,决定记录处理的类别。记录处理的类别,是流记录、TS自动编码记录及TS再编码记录的各处理。在步骤1403中,系统控制器108判定进行哪种记录处理。进行流记录处理时,进入步骤1404,实施剩余量计算处理(1)。进行TS自动编码记录处理或TS再编码记录处理时,进入步骤1405,实施剩余量计算处理(2)。
图15示出根据记录介质112的类别及输入信号的类别进行的剩余量计算处理的手续,首先,在步骤1501中,介质判别部111判别记录介质112是超高密度RAM介质还是DVD-RAM介质。系统控制器108在记录介质112是超高密度RAM介质时,进入步骤1502。另一方面,是DVD-RAM介质时,进入步骤1506,进行剩余量计算处理(3)。在步骤1502中,系统控制器108通过频道设定部109作媒介,取得设定的频道。在步骤1503中,系统控制器108判别设定的频道的输入种类。数字流信号时,进入步骤1504,实施剩余量计算处理(1)。是模拟电视信号时,进入步骤1505,实施剩余量计算处理(2)。
在上述的2个其他示例中,在DVD-RAM介质中记录节目数据时,一面进行时间基数剩余量管理,一面进行TS自动编码记录或TS再编码记录。在超高密度RAM介质中记录节目数据时,一面进行容量基数剩余量管理,一面进行TS记录。根据和图6相关讲述的理由相同的理由,使剩余量管理和剩余量计算处理对应。
这样,通过按照介质类别和记录处理类别,或者按照介质类别和输入信号类别,决定剩余量计算处理,从而能够实现和各记录处理的关系中适当而且正确的剩余量计算处理。正如后文所述,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记录介质112的容量,能够实现用户容易明白的剩余量管理。
此外,将数字流信号作为输入,在超高密度RAM介质上记录时,还可以将数字流信号译码后,用所定的代码化参数再度进行代码化处理之后记录。这时,成为TS再编码记录处理,可以选择剩余量计算处理(2)。
上述的数据处理装置10的结构的有关变化,如下所述。首先,数据处理装置10还可以具有设定录象时间模式的用户接口。录象时间模式,被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中的代码化参数反映。
作为录象时间模式,例如,可以设定标准时间录象(SP)模式、长时间录象(LP)模式。选择LP模式时,由于压缩率高,所以用低于SP模式的位速率进行代码化处理。因此,系统控制器108对视频编码器201及305输入代码化参数后进行控制。此外,对音频编码器202及307也同样可以按照录象时间模式,设定代码化参数。
另外,对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和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可以独立地设定录象时间模式(代码化参数)。这样,就成为能够由用户进行更加细致的控制。另外,可以设定只对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和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中的某一个的录象时间模式(代码化参数)。
进而,还可以在记录介质112的所定区域记录再编码记录处理部106和自动编码记录处理部107中使用的代码化参数的有关信息。记录位置,例如是记录介质112上的记录管理信息的区域。作为代码化参数的有关信息,既可以是作为代码化压缩率表现的位速率,还可以是识别LP、SP等录象时间模式的信息。系统控制器108从记录介质中读出后,可以识别代码化处理中的代码化参数。
在上述的示例中,录象时间模式被作为LP模式及SP模式等2种模式,但是并不局限于此。进而,对更高图象质量的模式或更长时间的模式等的模式的数量,也没有限定。
另外,与上述的数据处理装置10的动作对应,还可以在显示部114中显示现在的处理的内容。图16(a)~(d)表示具有录象模式显示功能的显示部114。显示部114具有3个录象模式管,分别使Stream501、LP502、SP503灯亮显示。图16(a)表示所有的灯都亮的状态。
图16(b)表示“Stream501”的灯亮的状态。这是进行流记录处理时,即选择BS数字广播的频道,在超高密度介质中记录节目数据时的状态。
图16(c)表示“LP”的灯亮的状态。这是进行自动编码记录处理或再编码记录处理时,而且录象时间模式是LP模式时的状态。即选择地上波模拟广播的频道或BS数字广播的频道,在DVD-RAM介质中记录节目数据时的状态。
图16(d)表示“SP”的灯亮的状态。这是进行自动编码记录处理或再编码记录处理时,将录象时间模式作为SP模式时的状态。即选择地上波模拟广播的频道或BS数字广播的频道,在DVD-RAM介质中记录节目数据时的状态。
自动编码记录处理及再编码记录处理,由于都是在数据处理装置10内进行的代码化处理,所以对用户来说,是还是不是直接记录输入信号的流记录?非常重要。因此,在显示部114上,如图16(b)~(d)所示,通过显示是不是流记录,以及代码化处理时的录象时间模式,用户能够更容易地知道是不是流记录,以及录象模式。此外,显示部114不限于以上的示例,还可以显示至少识别1个记录处理的信息。
(第2实施方式)
以上,讲述了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10,按照输入信号、装入的记录介质112的类别等决定记录处理,进行记录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在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10的基础上,具有按照用户亲自设定的录象模式进行记录处理的结构。此处所谓的“录象模式”,是指记录处理的类别。具体地说,是自动模式记录处理及手动模式记录处理。自动模式记录处理,和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相同。手动模式记录处理,例如在用户重视录象时间、视频图象质量等中某一个后进行录象时设定。
下面,讲述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及动作。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数据处理装置10的结构相同,所以讲述和第1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10不同的结构及动作。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10的模式决定手续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装置10,具有两种记录处理(自动模式记录处理及手动模式记录处理)。自动模式及手动模式的切换,例如在录象模式设定部123中由用户进行。就是说,可以进行手动模式的设定,及重视录象时间、视频图象质量等中的哪一个进行录象的设定。此外,无论是自动模式,还是手动模式,都可以将模拟电视信号和数字流信号作为输入,在往DVD-RAM介质及超高密度RAM介质上进行记录处理之际,选择多种记录方法。
首先,在步骤1701中,系统控制器108取得选择的录象模式。在步骤1702中,系统控制器108判别录象模式。即:没有通过录象模式设定部123做媒介设定录象模式时,作为自动模式,进入步骤1404;设定时,作为手动模式,进入步骤1703。在步骤1703中,进行手动模式处理。在步骤1704中,则进行自动模式处理。
记录处理部121,进行与自动模式或手动模式中的某一个对应的记录处理。下面,对各模式,讲述输入数字流信号及模拟电视信号时的信号的记录处理。此外,与以下的讲述有关联的选择处理及记录处理的关系,如表格存储器122的控制表419所述。
图18示出控制表419的示例。由控制表419可知:自动模式记录处理及手动模式记录处理都按照输入信号及介质类别,决定记录处理的类别。此外,系统控制器108既可以按照控制表419,对各构成要素下达指令,也可以不设置这种表格地输出实现后述的处理的指令。图18中的自动模式,与图4所示的内容相同,其具体的处理手续,则如图7所示。因此,省略自动模式的讲述。自动模式及手动模式中的任何一个模式,都能够一味决定与决定的记录处理对应的剩余量计算处理(1)~(3),能够显示剩余时间等。
例如,如图4所示,自动模式及手动模式中的任何一个模式,都能够与剩余量计算处理(1)对应实施流记录处理,与剩余量计算处理(2)对应实施TS自动编码记录处理,与剩余量计算处理(3)对应实施PS再编码记录处理。剩余量计算处理(1)~(3)的详细内容,已在第1实施方式中讲过,所以不做赘述。
图19示出手动模式记录处理中的记录处理的决定手续。在步骤1901中,系统控制器108取得用户选择的频道信息。在步骤1902中,系统控制器108判别输入信号的种类。输入信号是模拟电视信号时,进入步骤1907,是数字流信号时,进入步骤1903。在步骤1903中,系统控制器108取得现在要记录处理的记录介质的种类。在接着的步骤1904中,系统控制器108判别记录介质的种类。是DVD-RAM介质时,进入步骤1906;是超高密度RAM介质时,进入步骤1905。在步骤1905中,将输入的数字流信号再编码成TS,记录到超高密度介质上。另一方面,在步骤1906中,系统控制器108将输入的数字流信号再编码成PS,记录到DVD-RAM介质上。
在步骤1907中,系统控制器108取得现在要记录处理的记录介质的种类。在步骤1908中,判别记录介质的种类。是DVD-RAM介质时,进入步骤1910;是超高密度RAM介质时,进入步骤1909。在步骤1909中,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自动编码成TS,记录到超高密度介质上。另一方面,在步骤1910中,系统控制器108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自动编码成PS,记录到DVD-RAM介质上。
此外,可以在再编码记录处理或自动编码记录处理中的代码化处理中,变更代码化参数,使它带来长时间录象模式或标准时间录象模式等有关录象时间的多种模式。
自动模式,用户只选择录像的频道,就能进行适合于输入信号、记录介质的记录处理。自动模式在进行直接记录输入的数字流信号的流记录处理时,输出侧控制输入的流的数据量。所以,往空闲容量较少的记录介质上记录时,有可能不能将想要录象的节目全部录下来。
另一方面,手动模式能够以按照用户的意图的录象时间模式记录。因为始终进行代码化处理,所以手动模式可以控制记录的代码化流的数据量。所以,空闲容量较少时,通过用长时间录象模式进行录象,从而可以延长录象时间,可以按照空闲容量进行录象。
总而言之,具有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后,可以实现根据用户的喜好灵活应变的便利性极高的录象处理。
进而,在录象处理时,通过显示选择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中的哪一个,以及在进行什么样的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图20(a)~(c)示出具有录象方式显示功能的显示部114的显示图形的示例。显示部114具有2个录象模式显示管,分别使“Auto”及“Stream”灯亮显示。
图20(a)示出“Auto”及“Stream”灯亮的状态。这是选择自动模式,而且进行流记录处理时的状态。即输入数字流信号,在超高密度介质上记录节目数据时的状态。图20(b)示出只有“Auto”灯亮的状态。这是选择自动模式,而且进行再编码记录处理或自动编码记录处理时的状态。即输入数字流信号,在DVD-RAM上记录节目数据时,或输入模拟电视信号时的状态。图20(c),示出显示部114的显示管不亮的状态。这是选择手动模式时的状态。采用这种结构后,用户能够确认选择的录象模式及记录处理。
下面,关于显示部114显示的内容,具体示出数字处理装置10设定的自动模式/手动模式的设定、记录速率、记录介质112的种类等进行讲述。
首先,讲述以下谈到的“自动模式”及“手动模式”的具体内容。首先,在“自动模式”中,分为在超高密度介质(BD)上记录数字流信号时的流记录,和输入模拟信号时,或在DVD-RAM介质上记录数字流信号时用SP模式进行的自动编码记录/再编码记录。流记录和自动编码记录/再编码记录,在数据处理装置10的处理中自动切换。自动编码记录/再编码记录时,录象时间模式固定成SP模式。
另一方面,在“手动模式”中,由用户设定4个录象时间模式,即:LP模式、SP模式、XP模式、B-XP模式。此外,在装入DVD-RAM介质的状态下,设定B-XP模式时,录象由XP模式进行。
图21(a)示出显示部114的显示管的示例。显示部114,大致分作“Auto”、及“B-XP”、“SP”及“LP”的4个显示管部分。图21(b)~(g)示出可以取得的显示状态。图21(b)表示自动模式设定时的状态。图21(c)表示设定自动模式,进行自动编码记录处理时的显示状态。图21(d)表示设定BXP模式时的状态。图21(e)表示设定XP模式时的状态。图21(f)表示设定SP模式时的状态。图21(g)表示设定LP模式时的状态。
下面,为了便于理解,通过控制表419讲述各显示状态中进行的处理的关系。各控制表419,示出装入的记录介质112的类别、输入信号(输入源)的类别及采用的剩余量计算的类别和剩余量计算中使用的记录速率的对应关系。
图22表示出自动模式设定时的控制表419。在采用该模式进行录象处理时,显示部114如图21(b)所示地进行显示。此外,输入的数字流信号如果是HD信号,就作为HD广播,将记录速率定为24Mbps,进行剩余量计算处理。另外,输入的数字流信号如果是SD信号,就作为SD广播,将记录速率定为12Mbps,进行剩余量计算处理。不能检出输入的数字流信号是HD信号还是SD信号时,就将记录速率定为24Mbps,进行剩余量计算处理。
另一方面,记录介质是DVD、输入源是模拟信号时,进行自动编码记录处理。这时,显示部114如图21(c)所示地进行显示。
图23示出设定BXP模式时的控制表419。在进行这种模式的录象处理时,显示部114如图21(d)所示地进行显示。记录介质112是BD时,用记录速率为15Mbps的“BXP”模式录制节目。
但是,记录介质112是DVD时,用记录速率为10Mbps的XP模式录制节目。其理由是因为在DVD标准中,最大记录速率被限制为10Mbps的缘故。此外,装入DVD时,在显示部114中,显示“XP”(图21(e))。
图24示出设定XP模式时的控制表419。在进行这种模式的录象处理时,显示部114如图21(e)所示地进行显示。
图25示出设定SP模式时的控制表419。在进行这种模式的录象处理时,显示部114如图21(f)所示地进行显示。
图26示出设定LP模式时的控制表419。在进行这种模式的录象处理时,显示部114如图21(g)所示地进行显示。
各模式和显示部114的显示图案的关系,如图27~图31所示。图27示出设定自动模式时的与记录介质112的类别、输入源的类别等对应的显示部114的显示图案。图28示出设定BXP模式时的与记录介质112的类别、输入源的类别等对应的显示部114的显示图案。图29示出设定XP模式时的与记录介质112的类别、输入源的类别等对应的显示部114的显示图案。图30示出设定SP模式时的与记录介质112的类别、输入源的类别等对应的显示部114的显示图案。图31示出设定LP模式时的与记录介质112的类别、输入源的类别等对应的显示部114的显示图案。此外,在图27~图31中的“再生时”的显示图案,是指再生用该条件录制的数据时的显示。
此外,还可以简化显示部114的显示。下面,参照图32(a)~(f)及图33进行讲述。
首先,讲述图32及图33涉及的“自动模式”及“手动模式”的具体内容。首先,在“自动模式”中,虽然和先前的“自动模式”的定义大致相同,但有以下的差异。即:自动编码记录/再编码记录时的录象时间模式,是SP模式或LP模式,是哪个?由用户设定。另一方面,在“手动模式”中,录象时间模式是SP模式或LP模式,是哪个?由用户设定。此外,用户可以对“自动模式”及“手动模式”的每一个,独立设定SP模式或LP模式。
图32(a)示出显示部114可以显示的文字的示例。显示部114只显示“Auto”、“LP”及“SP”。
图32(b)示出只有“Auto”灯亮时的状态。这表示由记录处理部105进行记录处理。在上述的例子中,设定BS数字广播的频道,向超高密度介质上记录信号时,只有“Auto”灯亮。
图32(c)示出“Auto”及“LP”灯亮时的状态。这表示用LP模式进行自动编码记录处理或再编码记录处理。
图32(d)示出“Auto”及“SP”灯亮时的状态。这表示选择自动模式,用SP模式进行自动编码记录处理或再编码记录处理。
图32(e)示出“LP”灯亮时的状态。这表示选择手动模式,用LP模式进行自动编码记录处理或再编码记录处理。
图32(f)示出“SP”灯亮时的状态。这表示选择手动模式,用SP模式进行自动编码记录处理或再编码记录处理。
采用这种结构后,用户能够知道选择的录象模式及记录处理和录象时间模式。
此外,从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观点出发,作为图32所示的显示图案的变形例,还可以进而显示流记录处理。图33(a)示出显示部114可以显示的文字的示例。与图32(a)相比,图33(a)的显示部114的不同之处是,具有“Stream”的显示。
图33(b)示出“Auto”及“Stream”902灯亮时的状态。这表示选择自动模式,进行流记录处理。
图33(c)示出“Auto”及“LP”灯亮时的状态。这表示选择自动模式,用LP模式进行自动编码记录处理或再编码记录处理。
图33(d)示出“Auto”及“SP”灯亮时的状态。这表示选择自动模式,用SP模式进行自动编码记录处理或再编码记录处理。
图33(e)示出“LP”灯亮时的状态。这表示选择手动模式,用LP模式进行自动编码记录处理或再编码记录处理。
图33(f)示出“SP”灯亮时的状态。这表示选择手动模式,用SP模式进行自动编码记录处理或再编码记录处理。
采用这种结构后,用户能够知道选择的录象模式及记录处理和录象时间模式。
此外,数据处理装置10,在记录模式设定部123中,设定手动/自动及选择录象模式。可是,还可以将它们共同化。例如,可以具有录象模式按钮,每次按下录象模式按钮后,就按照自动→LP→SP→自动的顺序循环设定。选择自动时,设定自动模式。另外,选择LP或SP时,就成为选择手动模式,作为录象时间模式,则选择LP或SP模式。
另外,还可以不具有自动录象时间模式设定用户接口601。这时,将自动模式的再编码记录处理或自动编码记录处理中的录象时间模式预先固定到机器中。这样,可以使自动模式成为更简单的录象模式。
以上,讲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讲述各实施方式时,举出各种例子进行讲述。但本发明可以不局限于那些例子地应用。
例如,与实施方式不同,输入数据处理装置10的输入信号,数字流信号既可以是Cs数字广播,也可以是通过iLinK等的数字接口做媒介传输的信号。另外,输入信号还可以是数字摄像机的信号。将民用数字摄像机的DV数据作为数字流信号对待,也是一样的。这时,由DV端子输入,可以将DV端子作为一个频道分配,按照记录介质选择直接记录DV数据的流记录处理、再编码记录处理。例如:DVD-RAM介质时,进行再编码记录处理;超高密度RAM介质时,进行流记录处理。
可以将输入信号作为2种:非压缩的数字信号及压缩数字信号。非压缩的数字信号时,可以选择和在实施示例中讲述的模拟信号同样的记录处理。因为模拟信号时,在代码化处理中进行数字变换处理,作为非压缩的数字信号对待。进而,信号的类别可以是3种以上。
此外,记录介质的类别,也只不过举出一例而已。还可以是DVD-R、DVD-RW、DVD+R、DVD+RW、CD-R、CD-RW等其它光盘介质。另外,半导体存储器、磁记录介质等也行,其类别如果存在2种以上也可以是随意的。
进而,在记录处理中进行的代码化方法的类别,也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而已。既可以按照MPEG4等其它代码化方法,关于其类别,如果是2种以上也可以多少都行。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实施软件的方式来实现。例如,通过系统控制器108实行计算机的程序,从而控制各构成要素的动作。系统控制器108,例如,可以形成按照图6~8、11及15所示的流程图进行处理的结构。
计算机的程序,可以记录在以光盘为代表的光记录媒体、SD存储卡、以EEPROM为代表的半导体记录媒体、以软盘为代表的磁记录媒体等记录媒体上。此外,数据处理装置10,不仅可以通过记录媒体做媒介,而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电气通信线路做媒介,取得计算机程序。
采用本发明后,可以提供在根据输入信号的种类及记录媒体的种类决定记录方法的同时、还能决定适应记录方法的剩余量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出剩余时间的数据处理装置。由于剩余量计算方法随着记录方法而异,所以能够适当而正确地计算剩余时间。这样,用户能够通过显示管等做媒介,确认计算出来的剩余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

Claims (18)

1.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对多种记录媒体进行节目数据的写入及/或读出,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有关所述节目数据的信号的接收部;
判别装入的记录媒体的种类的判别部;
记录处理部,经过不进行所述节目数据的译码化及代码化的流记录处理和至少进行所述节目数据的代码化的编码记录处理中的一个处理后,将从所述信号获得的节目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媒体上;
选择部,按照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选择所述流记录处理和所述编码记录处理中的一个;
计算部,当所述选择部选择所述流记录处理时,选择根据所述记录媒体的剩余容量及所述节目数据的传输速率的第1剩余量计算处理,而当所述选择部选择所述编码记录处理时,选择根据代码化速率的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通过选择的计算处理,计算可以在所述记录媒体上记录的剩余时间;
显示计算的所述剩余时间的显示部;以及
存放表示可以在未使用的所述记录媒体上记录所述节目数据的最大时间的基准记录时间的存储器,
所述计算部,作为所述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使用记录速率,计算将记录完毕时间归一化的基准记录完毕时间,从所述存储器中存放的所述基准记录时间减去所述基准记录完毕时间,求出基准剩余时间,根据所述基准剩余时间和所述代码化速率,计算所述剩余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因记录容量而异;
所述接收部,接收数字信号及模拟信号中的一种信号;
所述记录处理部,对具有所定基准容量以下的记录容量的记录媒体,选择所述编码记录处理;
所述计算部,选择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记录处理包括:将所述节目数据译码后进行代码化处理的第1编码记录处理,和对所述节目数据不进行译码而进行代码化处理的第2编码记录处理;
所述记录处理部,在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数字信号时,选择所述第1编码记录处理,在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模拟信号时,选择所述第2编码记录处理;
所述计算部,还根据表示已执行记录处理的时间的记录完毕时间及记录速率,进行所述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计算所述剩余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因记录容量而异;
所述接收部,接收数字信号;
所述记录处理部,对具有所定基准容量以上的记录容量的记录媒体,选择所述流记录处理;
所述计算部,选择第1剩余量计算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包括特定所述节目数据的传送速率及放映时间的节目信息;
还具有从接收的所述信号抽出所述节目信息的控制器;
所述计算部,根据抽出的所述传送速率及所述放映时间,计算所述剩余时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部,
根据所述传送速率及所述放映时间,计算1个以上的节目数据的各数据量,
求出将直到超过所述剩余容量为止的所述各数据量依次相加的累计数据量,而且,求出将与加上的所述数据量对应的各放映时间依次相加的累计放映时间,
从所述累计放映时间减去相当于超过所述剩余容量的数据量的放映时间后,作为剩余时间求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因记录容量而异;
所述接收部,接收模拟信号;
所述记录处理部,对具有所定基准容量以上的记录容量的记录媒体,选择所述编码记录处理;
所述计算部,还根据所述记录媒体的剩余容量,进行所述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计算所述剩余时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还显示识别被所述记录处理部选择的记录处理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在所述编码记录处理被所述记录处理部选择时,至少显示所述代码化速率、析象度、频率中的一个。
10.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多种记录媒体进行节目数据的写入及/或读出,包括:
接收有关所述节目数据的信号的接收步骤;
判别装入的记录媒体的种类的判别步骤;
经过不进行所述节目数据的译码化及代码化的流记录处理和至少进行所述节目数据的代码化的编码记录处理中的一个处理后,将从所述信号获得的节目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媒体上的记录处理步骤;
按照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选择所述流记录处理和所述编码记录处理中的一个的选择步骤;
当所述选择步骤选择所述流记录处理时,选择根据所述记录媒体的剩余容量及所述节目数据的传输速率的第1剩余量计算处理,而当所述选择步骤选择所述编码记录处理时,选择根据代码化速率的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通过选择的计算处理,计算可以在所述记录媒体上记录的剩余时间的计算步骤;
显示计算的所述剩余时间的显示步骤;以及
存放表示可以在未使用的所述记录媒体上记录所述节目数据的最大时间的基准记录时间的存储步骤,
所述计算步骤,作为所述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使用记录速率,计算将记录完毕时间归一化的基准记录完毕时间,从所述存储步骤中存放的所述基准记录时间减去所述基准记录完毕时间,求出基准剩余时间,根据所述基准剩余时间和所述代码化速率,计算所述剩余时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因记录容量而异;
所述接收步骤,接收数字信号及模拟信号中的一种信号;
所述记录处理步骤,对具有所定基准容量以下的记录容量的记录媒体,选择所述编码记录处理;
所述计算步骤,选择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记录处理,包括:将所述节目数据译码后进行代码化处理的第1编码记录处理,和对所述节目数据不进行译码而进行代码化处理的第2编码记录处理;
所述记录处理步骤,在所述接收步骤接收所述数字信号时,选择所述第1编码记录处理,在所述接收步骤接收所述模拟信号时,选择所述第2编码记录处理;
所述计算步骤,还根据记录速率及表示已执行了记录处理的时间的记录完毕时间,进行所述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计算所述剩余时间。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因记录容量而异;
所述接收步骤,接收数字信号;
所述记录处理步骤,对具有所定基准容量以上的记录容量的记录媒体,选择所述流记录处理;
所述计算的步骤,选择第1剩余量计算处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包括特定所述节目数据的传送速率及放映时间的节目信息;
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包含从接收的所述信号抽出所述节目信息的抽出步骤;
所述计算步骤,根据抽出的所述传送速率及所述放映时间,计算所述剩余时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步骤,
根据所述传送速率及所述放映时间,计算1个以上的节目数据的各数据量,
求出将直到超过所述剩余容量为止的所述各数据量依次相加的累计数据量,而且,求出将与加上的所述数据量对应的各放映时间依次相加的累计放映时间,
从所述累计放映时间减去相当于超过所述剩余容量的数据量的放映时间后,作为剩余时间求出。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媒体的种类,因记录容量而异;
所述接收步骤,接收模拟信号;
所述记录步骤,对具有所定基准容量以上的记录容量的记录媒体,选择所述编码记录处理;
所述计算步骤,根据所述记录媒体的剩余容量,进行所述第2剩余量计算处理,计算所述剩余时间。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步骤,还显示识别被所述记录处理步骤选择的记录处理的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步骤,在所述编码记录处理被所述记录处理步骤选择时,至少显示所述代码化速率、析象度、频率中的一个。
CN2004800018404A 2003-02-13 2004-02-12 数据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237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34842 2003-02-13
JP2003034843 2003-02-13
JP034842/2003 2003-02-13
JP034841/2003 2003-02-13
JP034843/2003 2003-02-13
JP2003034841 2003-02-13
PCT/JP2004/001506 WO2004073305A1 (ja) 2003-02-13 2004-02-12 データ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3702A CN1723702A (zh) 2006-01-18
CN1723702B true CN1723702B (zh) 2010-04-28

Family

ID=35912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0184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23702B (zh) 2003-02-13 2004-02-12 数据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244107B2 (zh)
CN (1) CN17237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20021B2 (en) * 2004-12-13 2016-08-16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dia device and method of enhancing use of media device
JP4564350B2 (ja) * 2004-12-27 2010-10-20 株式会社東芝 信号処理装置
US20060221794A1 (en) * 2005-04-04 2006-10-05 Lite-On I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laying audio DVD,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same
JP4577795B2 (ja) * 2006-03-24 2010-11-1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325657B2 (ja) * 2006-10-02 2009-09-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252160A (ja) * 2007-03-29 2008-10-16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放送受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788614B2 (en) * 2007-05-07 2014-07-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device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managing and delivering media content
US8671210B2 (en) 2007-05-07 2014-03-1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device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managing and delivering a live media stream
RU2452127C1 (ru) * 2008-05-16 2012-05-27 Шарп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Записы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5584131B2 (ja) * 2008-10-03 2014-09-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コンテンツ配信装置、付加情報配信装置、コンテンツ記録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5494495B2 (ja) * 2009-01-27 2014-05-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配信システム、配信方法、サー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クライアント装置
CN103026334A (zh) * 2010-05-27 2013-04-03 瓦欧尼斯系统有限公司 数据分类
US20120275502A1 (en) * 2011-04-26 2012-11-01 Fang-Yi Hsieh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video decoding complexity,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9807450B2 (en) * 2013-11-29 2017-10-31 Huawei Device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dia play in home network
CN114973500B (zh) * 2021-02-26 2023-12-22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终端机芯日志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9727A (zh) * 1997-12-12 1999-06-16 株式会社东芝 使用可变记录速率的数字记录系统
CN1241780A (zh) * 1998-07-15 2000-01-1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据记录设备
CN1243387A (zh) * 1998-07-24 2000-02-02 日本东芝视频产品株式会社 用于记录广播信号的记录装置
CN1341938A (zh) * 2000-06-26 2002-03-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将记录媒体的空闲区数目转换为时间的剩余可记录时间计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50014858B1 (ko) 1993-06-04 1995-12-16 대우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탈 영상 기록장치
JP2654422B2 (ja) 1996-01-12 1997-09-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磁気録画再生装置
JP3159041B2 (ja) * 1996-03-05 2001-04-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ィジタル信号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装置
JPH11112897A (ja) 1997-10-06 1999-04-23 Toshiba Corp ディ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KR100255655B1 (ko) 1997-12-29 2000-05-01 윤종용 예약녹화기능을갖는디지털방송수신기와예약녹화방법
JPH11328937A (ja) 1998-05-08 1999-11-30 Sony Corp 信号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EP1003301A3 (en) * 1998-11-19 2000-06-07 NEC Corporation Program information provi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playback control apparatus
JP3588564B2 (ja) 1999-03-31 2004-11-10 株式会社東芝 映像データ記録装置
JP2001036861A (ja) 1999-07-15 2001-02-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番組録画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WO2002028101A1 (fr) * 2000-09-29 2002-04-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ppareil d'enregistrement/de reproduction d'images et procede associe
WO2002028100A1 (fr) * 2000-09-29 2002-04-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ppareil d'enregistrement/de lecture et procede de programmation d'enregistrement de l'appareil d'enregistrement/de lecture
JP2002152657A (ja) * 2000-11-08 2002-05-24 Toshiba Corp 録画レート自動設定録画装置及び録画レート自動設定録画方法
JP2002222586A (ja) 2001-01-26 2002-08-09 Sony Corp 記録装置
JP2002313067A (ja) 2001-04-13 2002-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音楽記録装置
JP3843758B2 (ja) 2001-04-27 2006-11-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2002374498A (ja) 2001-06-15 2002-12-26 Canon Inc 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記録装置、画像符号化方法、画像記録方法、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3324684A (ja) 2002-05-08 2003-11-14 Toshiba Corp 映像記録装置及び映像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9727A (zh) * 1997-12-12 1999-06-16 株式会社东芝 使用可变记录速率的数字记录系统
CN1241780A (zh) * 1998-07-15 2000-01-1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据记录设备
CN1243387A (zh) * 1998-07-24 2000-02-02 日本东芝视频产品株式会社 用于记录广播信号的记录装置
CN1341938A (zh) * 2000-06-26 2002-03-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将记录媒体的空闲区数目转换为时间的剩余可记录时间计算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222586A 2002.08.09
JP特开2002-313067A 2002.10.25
JP特开2002-374498A 2002.12.2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171684A1 (en) 2006-08-03
CN1723702A (zh) 2006-01-18
US8244107B2 (en) 2012-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3702B (zh) 数据处理装置
CN100470654C (zh) 将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的装置及方法
CN101425314B (zh) 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记录方法
CN100521791C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1315802B (zh) 数据处理装置、方法和程序以及记录装置、方法和程序
CN1965577A (zh) 数据记录设备、方法和程序、数据再现设备、方法和程序、记录介质和数据结构
JPS63274275A (ja) 画像の圧縮記録システム
CN101164112B (zh) 格式转换装置、格式转换方法和动图像解码系统
CN106060628A (zh) 基于DirectShow支持可变编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918909B (zh) 文件记录设备、文件记录方法、文件重放设备、文件重放方法
WO2004091204A1 (ja) オーディオ/ビデオ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再生装置、再生方法、再生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プログラム
CN102027546A (zh) 记录装置
KR100682205B1 (ko) 데이터 처리 장치
CN102027745A (zh) 视频记录装置
CN100546389C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JP4439559B2 (ja) 2層記録ディスクに対する映像データの記録方法および2層記録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CN100455000C (zh) Av数据变换装置及方法
JPH10336679A (ja) 可変レート符号化装置
US7430325B2 (en) Encoding system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ame
US5787224A (en) Device for and method of editing information
WO2006088090A1 (ja) エンコード装置、エンコード方法およびエンコードを行う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835573B (zh) 记录设备和方法、再现设备和方法
JP4399744B2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CN106534948B (zh) 音频视频编转码问题速查方法和系统
US8149679B2 (en)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and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