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9501A - 自发光显示板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发光显示板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19501A CN1719501A CNA200510082565XA CN200510082565A CN1719501A CN 1719501 A CN1719501 A CN 1719501A CN A200510082565X A CNA200510082565X A CN A200510082565XA CN 200510082565 A CN200510082565 A CN 200510082565A CN 1719501 A CN1719501 A CN 17195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anning
- mentioned
- viewing area
- light emitting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1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 passive matrix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09G2310/0205—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several lines in flat pane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09G2310/0221—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with use of split matric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23—Compensation for problems related to R-C delay and attenuation in electrodes of matrix panels, e.g. in gate electrodes or on-substrate video signal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在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显示区域进行扫描,使扫描选择动作的方向互相不同。即,上半部分板从画面的上端向中央扫描,同时下半部分板从画面下端向中央扫描。而且,进行控制使得上半部分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与下半部分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至少相差一扫描线的扫描时间以上。通过采用上述扫描方式,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显示区域的相邻扫描线不会同时成为扫描选择状态,因而能避免在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板的边界线产生瞬间亮线这样的问题。此外,因为能减少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板边界线附近的扫描定时的时间偏差,所以能消除跨着上半部分和下半部移动显示的图形呈现不自然的显示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例如有机EL(电致发光)元件作为发光元件、将显示板分为二个显示区域进行双扫描显示的无源矩阵驱动方式的自发光显示板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移动电话机、便携式信息终端机(PDA)等的普及,有高精细图像显示功能并能实现薄型而且耗电低显示板的需求增加,以往液晶显示板作为满足其要求的显示板在很多产品中被采用。另一方面,最近有效利用称作自发光型显示元件这样特质的有机EL元件已产品化,它作为取代现有液晶显示板的下一代显示板正受到重视。其背景是它通过在元件的发光层使用能期望良好发光特性的有机化合物,已向高效实用和长寿命发展。
上述有机EL元件基本上是在玻璃等透明衬底上依次层叠例如ITO构成的透明电极、有机EL介质和金属电极而构成。而且上述有机EL介质可以是单层有机发光层、或者由有机空穴传输层与有机发光层构成的二层构造的介质、或者由有机空穴传输层与有机发光层以及有机电子传输层构成的三层构造的介质、进而有时也将电子或空穴的注入层插入它们适当层间的多层构造的介质等情况。
上述有机EL元件能置换为由在电方面有二极管特性的发光元件和与该发光元件并联耦合的寄生电容分量产生的结构,有机EL元件可称作电容性发光元件。该有机EL元件施加发光驱动电压后,首先,与该元件的电容量相当的电荷流入并存储在电极作为位移电流。接着,可以认为超过该元件固有的一定电压(发光阈值电压=Vth)时,电流开始从一个电极(二极管分量的阳极侧)流到构成发光层的有机层,以与该电流成比例的强度发光。
而且,由于有机EL元件由于其电流·亮度特性相对于温度变化是稳定的,而电压·亮度特性相对于温度变化是不稳定的,此外,有机EL元件受到了过电流时急剧恶化,缩短发光寿命等理由,所以通常进行恒流驱动。作为使用这样有机EL元件的显示板,将元件排列成矩阵状的无源驱动型显示板已局部实用化。
图1示出现有的无源矩阵型显示板及其驱动电路的基本构成。有关该无源矩阵驱动方式的有机EL元件的驱动方法虽然有阴极线扫描·阳极线驱动和阳极线扫描·阴极线驱动二种方法,但图1示出的结构表示前者即阴极线扫描·阳极线驱动的状态。即作为m条数据线的阳极线A1~Am沿纵向排列,作为n条扫描选择线的阴极线K1~Kn沿横向排列,在各交叉部分(计m×n处)配置用二极管符号标记表示的有机EL元件E11~Emn,构成显示板1。
而且,构成像素的各EL元件E11~Emn与沿纵向的阳极线A1~Am和沿横向的阴极线K1~Kn的各交点位置对应地,一端(EL元件的等效二极管的阳极端子)与阳极线连接,另一端(EL元件的等效二极管的阴极端子)与阴极线连接。进而各阳极线A1~Am在其一端部分别与数据驱动器2连接,各阴极线K1~Kn在其一端部分别与扫描驱动器3连接并被驱动。
上述扫描驱动器3将与其连接的上述阴极线K1~Kn依次择一地与例如基准电位点(地)连接并进行扫描选择,上述数据驱动器2与上述扫描选择同步地将发光驱动电流适当地供给各阳极线A1~Am,使EL元件构成的像素工作,以使其有选择地发光。
可是,在该种无源矩阵驱动方式的显示板中,随着板尺寸的大型化,行电阻和行电容增大,因此RC响应时间增大。上述RC响应时间增大导致的信号延迟不仅使显示器的图像显示的响应(响应动作)恶化,而且由于在各个发光元件的扫描时达到发光阈值电压的时间延迟,成为使显示器的实质发光亮度减少的原因。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了将显示板例如分为上下两部分,同时扫描每个显示板的二重扫描即双扫描方式。
采用上述双扫描方式时,因为能对分为两个的显示板同时分别进行扫描动作,所以能将每一条扫描线的扫描时间设定得较长,能使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率(发光效率)增大。因而即使供给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下降使元件的瞬间发光亮度降低,也能充分确保显示画面的亮度。上述双扫描驱动方式公开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
(专利文献1)特开2003~302937号公报
图2是表示采用上述双扫描驱动方式时的工作例,该双扫描驱动方式通常认为有图2(A)或图2(B)所示的扫描控制方法。在图2(A)和(B)中,排列在显示板上的n条(n为2的倍数的自然数)扫描线(以下称其为扫描行)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构成显示板1A和1B。
在图2中,在各显示板1A和1B的右侧用数字表示从各自上方数的扫描行,在上半部分的显示板1A有从第1扫描行到第n/2扫描行的扫描行,用与上半部分的显示板1A对应的未图示出的数据驱动器和扫描驱动器对其进行发光驱动。而在下半部分的显示板1B有从第n/2+1扫描行到第n扫描行的扫描行,用与下半部分显示板1B对应的未图示出的同样数据驱动器和扫描驱动器对其进行发光驱动。
这里,在图2(A)所示的扫描控制方法中,依次从第1向第n/2扫描第1~第n/2的上半部分的扫描行,同时依次从第n/2+1向第n扫描第n/2+1~第n的下半部分的扫描行。即在图2(A)左侧示出的箭头表示扫描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各显示板的扫描方向。
在图2(B)所示扫描控制方法中,示出分别沿与上述相反方向进行扫描的例子。即,在图2(B)所示出扫描控制方法中,依次从第n/2向第1扫描第1~第n/2的上半部分的扫描行,同时从第n向第n/2+1扫描第n/2+1~第n的下半部分的扫描行。即,图2(B)的左侧示出的箭头表示扫描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各板的扫描方向。
然而即使采用上述图2(A)和(B)所示的任一扫描控制方法,跨着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显示的图形例如在做沿水平方向迅速移动这样显示的情况下,产生以下这样不良情况。图3如上述图2(A)所示,示出从上向下方向同时扫描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各板1A、1B时的例子。而且,图3(A)表示跨着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显示的块状图形F显示在靠画面右边的状态,图3(B)表示在下一帧中上述块状图形F如用空白箭头所示,移动到靠画面中央显示的状态。
图4是示意性地说明随着图3这样的块状图形F的移动显示、每个扫描行的点亮像素的移动,是放大表示跨着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边界附近的点亮像素的示意图。而且图4(a)~(g)示出一帧期间的点亮像素的移动。在将用上述EL有机元件代表的自发光元件用于像素的显示板中,由于是所谓寻常黑(Normally Black)的特性,所以本来用黑表示非点亮状态,用白表示点亮状态,在图4中,由于图示的情况,上述黑与白的关系相反地进行显示。
图4(a)如图3(A)所示,表示块状图形F显示在画面靠右边的状态。在该图4(a)所示的状态中,由于与开始扫描同时,首先执行下半部分板的第1行即上述第n/2+1行的扫描,如图4(b)中用空白箭头所示,第n/2+1行的像素移动到靠近画面中央被点亮。接着,由于执行第n/2+2行的扫描,如图4(c)中空白箭头所示,第n/2+2行的像素移动到靠画面中央被点亮。
进而同样,由于随后执行第n/2+3行的扫描,如图4(d)中用空白箭头所示,第n/2+3行的像素成为移动到靠近画面中央被点亮。在以上说明过的图4(a)~(d)期间,在上半部分板,因为从上方依次扫描第1~第3行,所以画面上半部分边界附近的点亮像素没有移动到靠近画面中央。
而且进行各行的扫描,成为接近1帧末尾的图4(e)所示状态时,为执行上半部分的第n/2-2行的扫描,在此最初上半部分的点亮像素像用空白箭头表示那样,成为移动到靠近画面中央并被点亮。随后,为执行上半部分板的第n/2-1行的扫描,如在图4(f)中用空白箭头所示,第n/2-1行像素移动到靠近画面中央并被点亮。
进而在一帧期间的最后,为执行第n/2行的扫描,如图4(g)中用空白箭头所示,成为第n/2行像素移动到靠近画面中央并被点亮。因此,如图3(B)所示,变成块状图形F移动到靠近画面中央并被显示。
用上述说明可知,从如图4(d)所示下半部分板显示的点亮像素的移动结束,到如图4(e)所示,在上半部分板显示的点亮像素开始移动期间,需要接近一帧的期间。由于这在人的视觉中作为余像感被认识,所以一边是一个块状图形,一边认识到有分为二个这样的不调和感。上述的说明虽然以块状图形从画面右端移动到靠近中央这样比较单纯的动作为例,但在现实中也发生急速往复地移动到画面左端这样复杂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更显著地感觉到上述不调和感。
因此,为防止发生上述这样的不调和感,如图5所示,考虑采用这样的装置,即它使上半部分板依次从第1向第n/2(即从画面上端向中央)扫描第1~第n/2扫描行,同时下半部分板依次从第n向第n/2+1(即从画面下端向中央)扫描第n/2+1~第n扫描行。在图5(a)左侧显示的箭头示出扫描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各板的扫描方向。
图5(a)~(d)如图3所示,在一帧期间,跨着上半部和下半部分的块状图形F与已说明过的例子相同,表示从画面的右侧向画面中央移动显示的情况。即图5(a)~(d)示出1帧期间的点亮像素的移动。
按照图5所示的扫描方法,在1帧期要结束时之前,如图5(a)所示,上半部分板和下半部分板的点亮像素不移动。而且在其将要结束期间之际如图5(b)所示,为使上半部分板的第n/2-2行和下半部分板的第n/2+3行同时被扫描,与其对应行的像素变成分别移动到画面靠近中央被点亮。
在下面的扫描定时,如图5(c)所示,上半部分板的第n/2-1行和下半部分板的第n/2+2行的像素同时移动到靠近中央并被点亮。同样,在一帧最后的扫描定时,如图5(d)所示,上半部分板的第n/2行和下半部分板的第n/2+1行的像素同时移动到靠近中央并被点亮。
即使采用图5所示的扫描方法虽发生1个块图形F按时间被分割并移动画面的情况,但该块总体移动所需的时间,与采用已说明过的图4所示的扫描方法相比,成为很短的时间。因而不会受到人的视觉感到的余像作用,如图4示出的例子,能解除具有不调和感的问题。
可是在采用图5所示的扫描方法时,板上半部分的最下边的扫描线(第n/2扫描线)和下半部分的最上边的扫描线(第n/2+1扫描线)同时成为扫描选择状态。即,变成位于与上下相邻扫描线上的像素发光。这样情况下,在人的视觉上,产生识别上述二条扫描线成为比正常更亮的线这样的不适当情形。
作为现有技术文献,在先前所示的专利文献1中,在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板沿相同方向扫描时,即采用已说明过的图2(A)或(B)所示的扫描方法时,记载着瞬间发生强光。但是,其根据不明确。然而,亮线发生是图5中示出的采用以中央部为对称轴的扫描方法的这样情况,相邻的扫描线处于扫描选择状态时,对人的视觉来说,识别更强发光,即使在本申请的发明者中,也在实验中确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这样的技术观点而研发的,是以提供一种自发光显示板及其驱动控制方法作为课题,所说的自发光显示板在进行双扫描显示的无源矩阵驱动方式的显示板中,在解决在其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边界线产生瞬间亮线这一问题的同时,在跨着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被显示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急剧移动这样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消除由于人类视觉余像感所识别的已说过的发生这样不调和感。
为解决上述课题而研发的本发明这种自发光显示板,如方案1所记载的那样,一种无源矩阵型自发光显示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进行双扫描显示,其构成为由数据驱动器对排列在各显示区域的自发光元件提供显示数据,并且利用扫描驱动器使上述第一和第二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互相同步地依次执行,其特征是,具备进行如下控制的扫描装置:使各帧期间的上述第一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至少相差一扫描线的扫描时间以上。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有关本发明的自发光显示板的驱动控制方法,如方案8中记载的那样,一种无源矩阵型自发光显示板的驱动控制方法,该自发光显示板中,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进行双扫描显示,其构成为由数据驱动器对排列在各显示区域的自发光元件提供显示数据,并且利用扫描驱动器使上述第一和第二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互相同步地依次执行,所述方法其特征是,进行如下的控制:使各帧期间的上述第一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至少相差一扫描线的扫描时间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无源矩阵型显示板及其驱动电路一例的接线图。
图2是表示采用双扫描驱动方式时的扫描例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采用相同的双扫描驱动方式、显示跨着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画面这样的块状图形例子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随着图3所示图形移动的每一扫描行的点亮像素移动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改变扫描方向消除图4所示的点亮像素移动不自然例子的示意图。
图6是说明有关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扫描状况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能适合采用的显示板和其驱动电路例子的电路结构图。
图8是表示在图7所示电路结构的点亮驱动工作的定时图。
图9是表示在图8所示的各期间加到数据线和扫描线上的各电位关系的图。
图10是说明有关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扫描状况的示意图。
图11是说明相同的第3实施方式的扫描状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有关本发明的无源矩阵型自发光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图6是示出采用有关本发明驱动控制方法的第1实施方式,这是示出最基本的驱动控制方法。该图6(a)~(f)是依次表示1帧期间的扫描状况,在图6中,在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即在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如已说明过的那样进行双扫描显示。
这时,如图6(a)中用箭头所示,为了使第一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的方向与第二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的方向互不相同,采用这样的装置,它使上半部分板从第1依次向第n/2(即从画面上端向中央)扫描第1~第n/2的扫描行,同时下半部分板从第n依次向第n/2+1(即从画面下端向中央)扫描第n/2+1~n的扫描行。
进而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要控制每帧期间的上半部分板的扫描选择动作的开始时刻和下半部分板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使其相差一扫描线的扫描时间。在图6(a)~(f)中,用空白表示进行扫描选择动作的行即扫描行,在其右侧表示扫描行的行数。
首先,在一帧期间开始时,如图6(a)所示,扫描上半部分板的第1行。这时成为下半部分板中任一行都不被扫描的状态。在下一个扫描定时如图6(b)所示,扫描上半部分板的第2行,下半部分板的第n行被扫描。这样上半部分板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和下半部分板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就形成相差一扫描线的扫描时间。
进而在下一个扫描定时中,如图6(c)所示,扫描上半部分板的第3行,扫描下半部分板的第n-1行。如上所述,在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各板中与上述扫描定时同步地依次执行扫描选择动作。
图6(d)以后是说明一帧期间即将结束前的扫描状况。即,在图6(d)中,扫描上半部分板的第n/2-1行,这时在下半部分板中扫描第n/2+3行。在下一个扫描定时如图6(e)所示,扫描上半部分板的第n/2行,同时扫描下半部分板的第n/2+2行。
而且,在一帧期间最后的扫描定时如图6(f)所示,在上半部分板中扫描动作已结束,成为任一行都不被扫描的状态。这时,对于下半部分板来说扫描第n/2+1的最后行。汇集以上说明过的扫描状态如下面的表1所示。在表1中“无”表示对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板,任何行都未被扫描的状态。
[表1]
扫描定时 | 扫描行 | |
上半部分 | 下半部分 | |
a | 1 | 无 |
b | 2 | n |
c | 3 | n-1 |
… | … | … |
d | n/2-1 | n/2+3 |
e | n/2 | n/2+2 |
f | 无 | n/2+1 |
由于采用上述扫描方法时,相邻扫描线不会同时成为扫描选择状态,从而能避免在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板的边界线产生瞬间亮线这样的问题。因使得上半部分板的扫描选择动作方向和下半部分板的扫描选择动作方向互不相同,所以能减小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板的边界线附近扫描定时的时间上偏差,能有效地消除因人视觉余像感而发生识别的已说过的这种不调和感。
然而,由于采用上述扫描方法时,如表1中“无”所示,在1帧期间,在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板,成为发生任何行都不被扫描的状态。因此,积极地利用该“无”的期间,能采用对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板的全部EL元件施加反偏压的装置。象这样定期地对EL元件施加反偏压的情况下,大家都知道能延长EL元件的发光寿命(例如,参照特开2004-70057号公报、特开2002-169510号公报)。
图7是表示能施加无助于发光动作的反偏压的无源矩阵型显示板及其驱动电路(数据驱动器2和扫描驱动器3)的构成例。图7所示的结构是表示在双扫描显示方式中所利用的一个显示板(例如上半部分显示板1A)及其驱动电路的例子,对于另一个显示板及其驱动电路也可采用与图7所示的结构相同。对于图7所示的上半部分显示板1A的结构,与已说明过的图1所示的显示板1其构成是相同的,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图7的数据驱动器2备有:利用来自驱动电压源VH的驱动电压Vh工作的恒流源I1~Im和驱动器开关Sa1~Sam,由于驱动器开关Sa1~Sam与上述恒流源I1~Im一侧连接,所以来自恒流源I1~Im的电流对与阳极线A1~Am对应配置的各个EL元件E11~Emn产生作用使其作为驱动电流供给。要这样构成上述驱动器开关Sa1~Sam,使其对与阳极线对应配置的各个EL元件E11~Emn供给来自反偏压源VM的反偏压Vm、来自预充电电压源VR的充电电压Vr或者作为基极电位点的地电位GND。
另一方面,在扫描驱动器3与各阴极线K1~Kn对应地备有扫描开关Sk1~Skn,其作用是使来自用以防止串扰发光的上述反偏压源VM的反偏压Vm或作为基准电位点的地电位GND的任一个与对应的阴极线连接。
对上述数据驱动器2和扫描驱动器3来说,由包括未图示的CPU的发光控制电路通过控制总线对其每个供给控制信号,根据应显示的图像信号进行上述扫描开关Sk1~Skn和驱动器开关Sa1~Sam转换操作。由此一边根据图像信号以规定的周期将阴极扫描线设定为地电位,一边对所要求的阳极线连接恒流源I1~In,通过使上述各EL元件E11~E1m有选择地发光,在显示板1上显示根据上述图像信号的图像。
图7所示的状态中,第2阴极线K2设定为地电位并成为扫描状态,这时将来自上述反偏压源VM的反偏压Vm施加到非扫描状态的各阴极线K1、K3~Km。这里,设扫描发光状态的EL元件的正向电压为Vf时,要进行各电位设定使其成为〔(正向电压Vf)-(反偏压Vm)〕<(发光阈值电压Vth)的关系,其作用是能防止各EL元件串扰发光,所说的各EL元件连接在已被驱动的阳极线和未被扫描选择的阴极线的交点上。
然而,排列在显示板1A上的各有机EL元件如上所述分别有寄生电容,由于该元件呈矩阵状排列在阳极线与阴极线交点位置,因此以例如数十个EL元件连接到1条阳极线上的情况为例,从该阳极线看,变成各寄生电容的数百倍或其以上的合成电容作为负载电容与阳极线连接。该合成电容随着矩阵尺寸增加而显著增大。
所以,在EL元件点亮扫描期间的开头,为了使上述合成负载电容充电要用来自通过阳极线的上述恒流源I1~Im的电流,直到充分超过EL元件的发光阈值电压(Vth)之前,为了使上述负载电容充电而产生时间延迟。因此,发生EL元件发光的上升沿延迟(变缓慢)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如上所述,在使用恒流源I1~Im作为EL元件的驱动源情况下,由于恒流源在工作原理上是高阻抗输出电路,所以电流受限制,EL元件的发光上升沿显著延迟。
这使EL元件的点亮时间率下降,因而就产生了EL元件实质上发光亮度下降这样的问题。因此为了克服上述寄生电容导致的EL元件的发光上升沿延迟,在图1所示的构成中备有预充电电压源VR。
图8是使用上述预充电电压源VR产生的电压Vr、包括对EL元件的寄生电容进行电荷充电的预充电期间的表示EL元件的点亮驱动工作的定时图。图9是表示在各期间施加到数据线(阳极线)和扫描线(阴极线)的各电位关系图。图9所示的“非点亮扫描期间”表示在1帧期间例如上半部分显示板1A的任一行都未被扫描的状态,即在上述表1中表示为“无”的期间。
图8中的(a)表示扫描同步信号,在此例中,与上述扫描同步信号同步,如图8(b)所示,首先设定复位期间。该复位期间为了使排列在显示板1A的各EL元件的寄生电容中蓄积的电荷放电而被设定。在该复位期间,如图9所示,对所有的数据线和扫描线提供来自反偏压源VM的反偏压Vm或者地电位GND。
也就是说,在图7中,驱动器开关Sa1~Sam连接到反偏压源VM一侧,给各数据线A1~Am施加反偏压Vm。这时,扫描开关Sk1~Skn也与反偏压源VM一侧连接,给各扫描线K1~Kn施加反偏压Vm。因而,积累在显示板1A上各EL元件的寄生电容中的电荷放电,成为复位状态。在图7所示的结构中,通过将驱动器开关Sa1~Sam和扫描开关Sk1~Skn全部连接到地电位GND,同样也能成为复位状态。
经过上述复位期间后,如图8(c)所示,进入预充电期间,对成为扫描对象的EL元件的寄生电容进行充电工作,充电到接近发光阈值电压Vth的电压。在该预充电期间,如图9所示,对数据线施加预充电电压Vr,给成为扫描对象的选择扫描线施加地电位GND。对非选择扫描线施加反偏压Vm。
亦即,在图7中,驱动器开关Sa1~Sam选择到预充电电压源VR一侧,与作为扫描选择线的例如第2扫描线K2对应的扫描开关Sk2选择接地,其它扫描开关Sk1、Sk3~Skn选择接到反偏压源VM一侧。因此对与作为扫描选择线的第2扫描线K2连接的各EL元件寄生电容施加来自预充电电压源VR的预充电电压Vr,对与第2扫描线K2连接的EL元件的寄生电容进行电压Vr充电。
接着如图8(d)所示,进入点亮扫描期间,在该点亮扫描期间如图9所示,对成为点亮对象的EL元件供给来自恒流源I1~Im的电流。与作为扫描选择线的例如第2扫描线K2对应的扫描开关Sk2选择接地,其它扫描开关Sk1、Sk3~Skn选择接到反偏压源VM一侧。
因此,与作为扫描选择线的第2扫描线K2连接并接受了预充电的EL元件中,成为点亮对象的EL元件立即被驱动发光,其结果在该数据线上产生EL元件的正向电压Vf。这时给非选择扫描线施加反偏压Vm,如上述那样,对连接到与被驱动的数据线和未进行扫描选择的扫描线交点的各EL元件进行作用以防止串扰发光。而且,上述复位期间、预充电期间和点亮扫描期间,依次与图8(a)示出的扫描同步信号同步地反复进行。
可是,在无源驱动型显示板,如已说明的那样,其构成是对非选择扫描线施加反偏压Vm,以便防止串扰发光,一般其反偏压Vm比EL元件的正向电压Vf的值要小。然而构成显示板的几个或全部EL元件,在继续经过数帧或数十帧点亮状态的情况下,不发生对各EL元件的极性施加完全地反偏电压的机会,如上述那样,就不可能享受延长EL元件发光寿命的效果。
因此,在1帧期间内,在哪一行也都不被扫描的表1中表示为“无”的期间,对全部EL元件施加反偏压。将该期间表示为图9中“非点亮扫描期间”。
在该非点亮扫描期间如图9所示,将数据线设定为地GND,进行将各扫描线设定为反偏压Vm的操作。即图7中所示的驱动器开关Sa1~Sam选择接地GND,扫描开关Sk1~Skn选择反偏压源VM。由此,排列在显示板1的各EL元件,不拘泥于像素的点亮状态,至少在1帧期间内必须对全部EL元件施加反偏压Vm。
下面图10表示采用有关本发明驱动控制方法的第2实施方式,在该图10(a)~(f)中,也依次表示1帧期间的扫描状况。而且,在图10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即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也如已经说明过的那样,进行双扫描显示。
在该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如在图10(a)用箭头所示,为使第一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方向与第二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方向互不相同,即采用上半部分板从第n/2依次向第1(即从画面中央向上端)扫描第1~第n/2扫描行、同时下半部分板从n/2+1依次向第n(即从画面中央向下端)扫描第n/2+1~第n扫描行的装置。
而且,在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要控制每帧期间的上半部分板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与下半部分板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使之相差一扫描线的扫描时间。在图10(a)~(f)用空白表示进行扫描选择动作的行即扫描行,在其右侧表示扫描行的行数。
首先,在1帧期间开始时,如图10(a)所示,扫描上半部分板的第n/2行。这时,在下半部分板成为任一行都不被扫描的状态。在下一个扫描定时如图10(b)所示,扫描上半部分板的第n/2-1行,扫描下半部分板的第n/2+1行。这样,上半部分板的扫描选择动作的开始时刻与下半部分板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就相差一扫描线的扫描时间。
进而在下一个扫描定时如图10(c)所示,扫描上半部分板的第n/2-2行,扫描下半部分板的第n/2+2行。这样以来,对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各板来说,依次与上述扫描定时同步地执行扫描选择动作。
图10(d)以后,是说明1帧期间即将结束前的扫描状况。即,在图10(d)扫描上半部分板的第2行,这时在下半部分板扫描第n-2行。在下一个定时中如图10(e)所示,扫描上半部分板的第1行,同时扫描下半部分板的第n-1行。
而且,在1帧期间的最后扫描定时如图10(f)所示,在上半部分板已经结束扫描工作,成为任一行都不被扫描状态。这时对下半部分板扫描最后的第n行。归纳以上说明过的扫描状态,能如下面的表2所示。在表2中显示为“无”的是表示在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板任何行也都不被扫描的状态。
[表2]
扫描定时 | 扫描行 | |
上半部分 | 下半部分 | |
a | n/2 | 无 |
b | n/2-1 | n/2+1 |
c | n/2-2 | n/2+2 |
… | … | … |
d | 2 | n-2 |
e | 1 | n-1 |
f | 无 | n |
在采用图10所示扫描方法的情况下,相邻的扫描线不会同时成为扫描选择状态,因而能避免在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板的边界线瞬间产生亮线这样的问题。因为使上半部分板的扫描选择动作方向与下半部分板的扫描选择动作方向相互不同,所以能减少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板边界线附近的扫描定时的时间上的偏差,能有效地消除因人视觉余像感而发生被识别的已说明的这种不调和感。
而且,在图10所示的上半部分板和下半部分板,如已说明过的那样也使用图7所示的显示板1A及其驱动电路(数据驱动器2和扫描驱动器3)的结构,能执行图8和图9所示这样的复位工作和预充电工作。进而在表2中“无”所表示的期间,如上所述能对排列在显示板1A的各EL元件施加反偏压Vm,因此能延长EL元件的发光寿命。
图11表示采用有关本发明驱动控制方法的第3实施方式,在该图11(a)~(f)依次表示1帧期间的扫描情况。而且,在图11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即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如已说明过的那样进行双扫描显示。
在该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也采用这样的装置,如在图11(a)中用箭头所示使第一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的方向与第二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的方向互不相同,也就是说使上半部分板依次从第n/2向第1(即从画面中央向上端)扫描第1~第n/2扫描行,下半部分板依次从n/2+1向第n(即从画面中央向下端)扫描第n/2+1~第n扫描行。
而且在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要控制每帧期间的上半部分板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与下半部分板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使之相差二条扫描线的扫描时间。在图11(a)~(f)用空白表示正做扫描选择动作的行即扫描行,在其右侧表示扫描行的行数。
首先,在1帧期间开始时,如图11(a)所示,扫描上半部分板的第n/2行。这时,在下半部分板变成任何行都不被扫描的状态。在下一个扫描定时如图11(b)所示,扫描上半部分板的第n/2-1行,即使这时,在下半部分板也成为任何行都不被扫描的状态。
进而在下一个扫描定时,如图11(c)所示,扫描上半部分板的第n/2-2行,同时扫描下半部分板的第n/2+1行。这样,要使上半部分板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与下半部分板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相差二条扫描线的扫描时间。而且如以上一样,对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各板来说,与上述扫描定时同步地依次执行扫描选择动作。
图11(d)以后,说明1帧期间即将结束之前的扫描状况。即,在图11(d)扫描上半部分板的第1行,这时在下半部分板扫描第n-2行。在下一个扫描定时,如图11(e)所示,在上半部分板扫描工作已经结束,处于任一行都不被扫描的状态。这时,对下半部分板扫描第n-1行。
而且,在1帧期间的最后扫描定时,如图11(f)所示,对于上半部分板同样结束扫描动作,处于任一行都不被扫描状态,这时对下半部分板扫描最后的第n行。归纳以上说明过的扫描状态,能如下面的表3所示。在表3中表示为“无”的是表示在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板任一行都不被扫描的状态。
[表3]
扫描定时 | 扫描行 | |
上半部分 | 下半部分 | |
a | n/2 | 无 |
b | n/2-1 | 无 |
c | n/2-2 | n/2+1 |
… | … | … |
d | 1 | n-2 |
e | 无 | n-1 |
f | 无 | n |
在采用图11所示扫描方法的情况下,相邻的扫描线不会同时成为扫描选择状态,因而能避免在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板的边界线瞬间产生亮线这样的问题。因为使上半部分板扫描选择动作的方向与下半部分板扫描选择动作的方向互不相同,所以能减少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板的边界线附近扫描定时的时间上的偏差,能有效地消除因人视觉余像感而发生被识别的已说明的这种不调和感。
而且,在图11所示的上半部分板和下半部分板,如已说明的那样,通过使用图7所示的显示板1A及其驱动电路(数据驱动器2和扫描驱动器3)的结构,能执行图8和图9所示这样的复位动作和预充电动作。进而在表3中表示为“无”的期间,如上所述能对排列在显示板1A的各EL元件施加反偏压Vm,因此能延长EL元件的发光寿命。
在以上说明过的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有机EL元件作为排列在显示板的自发光元件,但作为自发光元件也能使用有二极管特性的其它元件。
Claims (9)
1.一种无源矩阵型自发光显示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进行双扫描显示,其构成为由数据驱动器对排列在各显示区域的自发光元件提供显示数据,并且利用扫描驱动器使上述第一和第二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互相同步地依次执行,其特征是,
具备进行如下控制的扫描装置:使各帧期间的上述第一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至少相差一扫描线的扫描时间以上。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自发光显示板,其特征是,上述扫描装置构成为使得上述第一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方向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方向能在互不相同的方向上扫描。
3.按照权利要求1的自发光显示板,其特征是,互相相等地构成上述第一显示区域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扫描线数。
4.按照权利要求2的自发光显示板,其特征是,互相相等地构成上述第一显示区域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扫描线数。
5.按照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自发光显示板,其特征是,其构成为在不做扫描选择的一部分期间,通过上述扫描驱动器和上述数据驱动器对上述自发光元件施加反偏压。
6.按照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自发光显示板,其特征是,上述自发光元件是在电极间具有至少一层有机发光功能层的有机EL发光元件。
7.按照权利要求5的自发光显示板,其特征是,上述自发光元件是在电极间具有至少一层有机发光功能层的有机EL发光元件。
8.一种无源矩阵型自发光显示板的驱动控制方法,该自发光显示板中,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进行双扫描显示,其构成为由数据驱动器对排列在各显示区域的自发光元件提供显示数据,并且利用扫描驱动器使上述第一和第二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互相同步地依次执行,所述方法其特征是,
进行如下的控制:使各帧期间的上述第一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扫描选择动作开始时刻至少相差一扫描线的扫描时间以上。
9.按照权利要求8的自发光显示板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不做扫描选择的一部分期间,利用上述扫描驱动器和上述数据驱动器对上述自发光元件施加反偏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59/04 | 2004-07-08 | ||
JP2004201459A JP2006023539A (ja) | 2004-07-08 | 2004-07-08 | 自発光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19501A true CN1719501A (zh) | 2006-01-11 |
Family
ID=35540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082565XA Pending CN1719501A (zh) | 2004-07-08 | 2005-07-08 | 自发光显示板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170233B2 (zh) |
JP (1) | JP2006023539A (zh) |
CN (1) | CN1719501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2801B (zh) * | 2007-08-10 | 2013-10-16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装置、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机 |
WO2014153797A1 (zh) * | 2013-03-26 | 2014-10-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US11640802B2 (en) | 2021-05-20 | 2023-05-02 | E Ink Holdings Inc. |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driving method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80600A (ja) * | 2002-03-20 | 2003-10-02 | Hitachi Ltd |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2006215099A (ja) * | 2005-02-01 | 2006-08-17 | Tohoku Pioneer Corp | 発光表示パネルの駆動装置および駆動方法 |
KR101112555B1 (ko) * | 2005-05-04 | 2012-03-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US7728810B2 (en) * | 2005-11-28 | 2010-06-01 | L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TWI273546B (en) * | 2006-01-26 | 2007-02-11 | Au Optronics Corp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riving LCD panel |
US20080018672A1 (en) * | 2006-07-21 | 2008-01-24 |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 Method for improving image stitch-in phenomenon |
TWI473054B (zh) * | 2009-02-10 | 2015-02-11 |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 光源控制系統、方法與背光模組 |
JP5681657B2 (ja) * | 2012-02-27 | 2015-03-11 |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KR20150144396A (ko) * | 2014-06-16 | 2015-12-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
CN109716425B (zh) * | 2017-01-08 | 2022-08-19 | 昆山云英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异步控制显示更新和发光 |
CN109215577B (zh) * | 2018-09-11 | 2020-06-23 |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98027B2 (ja) * | 1989-10-09 | 1999-05-3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走査方法 |
JPH06289822A (ja) * | 1993-02-04 | 1994-10-1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表示装置 |
US5440322A (en) * | 1993-11-12 | 1995-08-08 | In Focus Systems, Inc. | Passive matrix display having reduced image-degrading crosstalk effects |
JPH07271327A (ja) * | 1994-03-30 | 1995-10-20 | Nippondenso Co Ltd | El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 |
JP3253481B2 (ja) * | 1995-03-28 | 2002-02-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メモリインターフェイス回路 |
JPH09330054A (ja) * | 1996-06-12 | 1997-12-22 | Nagoya Denki Kogyo Kk | 点灯制御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
JPH10133172A (ja) * | 1996-10-30 | 1998-05-22 | Sharp Corp | 単純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 |
JPH10260655A (ja) * | 1997-03-19 | 1998-09-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Ac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
JP3450164B2 (ja) * | 1997-09-26 | 2003-09-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ドットマトリクス表示装置 |
US6806862B1 (en) * | 1998-10-27 | 2004-10-19 |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2001324958A (ja) * | 2000-03-10 | 2001-11-22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 電子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2001265292A (ja) * | 2000-03-21 | 2001-09-28 | Sharp Corp |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装置 |
JP3736399B2 (ja) | 2000-09-20 | 2006-01-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及び電子機器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 |
JP2002123208A (ja) * | 2000-10-13 | 2002-04-26 | Nec Corp |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2003280600A (ja) * | 2002-03-20 | 2003-10-02 | Hitachi Ltd |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3653506B2 (ja) * | 2002-03-20 | 2005-05-2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KR20030080146A (ko) * | 2002-04-04 | 2003-10-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패시브 매트릭스 구조를 갖는 유기 el 디스플레이장치의 스캔 방법 |
JP3953383B2 (ja) | 2002-08-07 | 2007-08-08 | 東北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発光表示パネルの駆動装置および駆動方法 |
-
2004
- 2004-07-08 JP JP2004201459A patent/JP2006023539A/ja active Pending
-
2005
- 2005-07-07 US US11/175,274 patent/US717023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7-08 CN CNA200510082565XA patent/CN171950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2801B (zh) * | 2007-08-10 | 2013-10-16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装置、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机 |
WO2014153797A1 (zh) * | 2013-03-26 | 2014-10-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US11640802B2 (en) | 2021-05-20 | 2023-05-02 | E Ink Holdings Inc. |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driving method |
TWI819527B (zh) * | 2021-05-20 | 2023-10-21 |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及顯示裝置驅動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170233B2 (en) | 2007-01-30 |
JP2006023539A (ja) | 2006-01-26 |
US20060007075A1 (en) | 2006-0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19501A (zh) | 自发光显示板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 |
CN1797520A (zh) | 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 |
CN1479270A (zh) | 有机电致发光设备及其驱动方法和装置 | |
CN1870111A (zh) | 发光装置、其驱动方法及驱动电路、以及电子仪器 | |
CN1645459A (zh) | 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 |
CN1577451A (zh) | 显示面板、使用该显示面板的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
CN1912974A (zh) | 发光显示器 | |
CN1677469A (zh) | 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及安装该驱动装置的电子设备 | |
CN1694148A (zh) | 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 |
CN1670800A (zh) | 显示设备和它的驱动方法 | |
CN1864193A (zh) | 场致发光显示器件 | |
CN1831920A (zh) | 有源矩阵型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以及驱动方法 | |
CN1841478A (zh) |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
CN1901766A (zh) |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
CN1573880A (zh) | 发光显示屏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 |
CN1677468A (zh) | 发光显示板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 |
CN1763819A (zh) | 自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及搭载该装置的电子设备 | |
CN1797510A (zh) | 单位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装置以及电子机器 | |
CN1559063A (zh) | 有机电致发光板及以其提供的显示器及其驱动装置和方法 | |
CN1495693A (zh) | 驱动发光显示面板的装置和方法 | |
CN1801296A (zh) | 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 | |
JP2006215099A (ja) | 発光表示パネルの駆動装置および駆動方法 | |
CN1622177A (zh) | 发光显示屏的驱动装置与驱动方法 | |
CN1912977A (zh) | 信号传送电路、电光学装置以及电子机器 | |
CN1755777A (zh) | 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