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4921A - 乳化剂/破乳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乳化剂/破乳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4921A
CN1714921A CNA2005100811290A CN200510081129A CN1714921A CN 1714921 A CN1714921 A CN 1714921A CN A2005100811290 A CNA2005100811290 A CN A2005100811290A CN 200510081129 A CN200510081129 A CN 200510081129A CN 1714921 A CN1714921 A CN 1714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ulsifying agent
oil
succinic anhydride
demulsifier
polyisobut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811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I·麦菲尔逊
R·E·库尔曼
M·J·米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ton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fton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ton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Afton Chemic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14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49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73/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more than 10%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33/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nitrogen
    • C10M133/02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nitrogen having a carbon chain of less than 30 atoms
    • C10M133/04Amines, e.g. polyalkylene polyamines; Quaternary am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00Use of substances as emulsifying, wetting, dispersing, or foam-produc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00Use of substances as emulsifying, wetting, dispersing, or foam-producing agents
    • C09K23/22Amides or hydraz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29/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oxygen
    • C10M129/86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oxygen having a carbon chain of 30 or more atoms
    • C10M129/92Carboxylic acids
    • C10M129/93Carboxylic acids having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or cycloaliphatic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7/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carbon and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7/10Carboxylix acids; Neutral salts thereof
    • C10M2207/12Carboxylix acids; Neutral salts thereof having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or cycloaliphatic carbon atoms
    • C10M2207/129Carboxylix acids; Neutral salts thereof having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or cycloaliphatic carbon atoms having hydrocarbon chains of thirty or mor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15/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15/28Amides; I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24Emulsion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40/00Specified use or application for which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is intended
    • C10N2040/20Metal work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50/00Form in which the lubricant is applied to the material being lubricated
    • C10N2050/01Emulsions, colloids, or micelles

Abstract

使用乳化油系统,例如金属加工润滑剂时选择一种乳化剂/破乳剂系统。该乳化剂包括烷基取代的琥珀酸酯,例如聚异丁烯琥珀酸酐。该破乳剂可以包括低亲水亲油平衡值的表面活性剂。可能得益于特定乳化剂和破乳剂的其他乳化油系统包括油田化学品,例如钻井流体和胶粘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爆炸乳液、凿岩机润滑剂和采矿润滑剂。

Description

乳化剂/破乳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乳化剂和破乳剂及其组合在乳化油系统,例如金属加工润滑剂中的应用。特别地,这种乳化剂可以包括烷基取代的琥珀酸酯,例如聚异丁烯琥珀酸酐。这种破乳剂可以包括低HLB表面活性剂。
背景技术
大部分切削和机加工润滑剂是以水包油乳液为基的。在其流体中水的存在具有许多优点,其中包括成本和冷却效率。对于使用很有效的流体,需要这种乳液效力很强,并且使用各种乳化作用剂(称之乳化剂)可克服其油相与水相分离的趋势。这种流体在有效期后,人们希望将油相与水相分离,这样会使处理成本降至最低,流体处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通常,往这种流体加入强酸,接着或许进行中和而实现这种分离。这个酸化和中和步骤给用户带来以处理有害材料、储存这些材料为形式的成本和其他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乳化油系统,例如金属加工润滑剂的上述缺点和缺陷。根据本发明,一种乳化剂包括含有金属的洗涤剂和/或烷基取代的琥珀酸酯。一种破乳剂包括低亲水亲油平衡(HLB)的表面活性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乳化油系统使用的乳化剂,该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乳化油系统使用的乳化剂,该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是由聚异丁基琥珀酸酐与聚胺反应生成的。
在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中,一种乳化油系统中使用的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一种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水包油乳化水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一种乳化剂,该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该组合物还可以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一种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乳化油系统的破乳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多个步骤:提供一种含有乳化剂的乳液,其中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往这种乳液添加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一种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
更具体说,本发明涉及以下内容。
1、一种用于乳化油系统的乳化剂,该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2、根据上述1所述的乳化剂,其中聚异丁烯琥珀酸酐是由平均分子量约9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3、根据上述1所述的乳化剂,其中该乳化油系统是一种金属加工润滑剂。
4、一种用于乳化油系统的乳化剂,该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是由聚异丁烯基琥珀酸酐与多胺反应生成的。
5、根据上述4所述的乳化剂,其中多胺是三亚乙基四胺。
6、根据上述5所述的乳化剂,其中聚异丁烯琥珀酸酐与三亚乙基四胺的摩尔比是约2.0-1.3。
7、根据上述4所述的乳化剂,其中聚异丁烯琥珀酸酐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8、根据上述7所述的乳化剂,其中聚异丁烯基琥珀酸酐是由平均分子量约9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9、根据上述4所述的乳化剂,其中该乳化油系统是一种金属加工润滑剂。
10、一种用于乳化油系统的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一种其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
11、根据上述10所述的破乳剂,其中该表面活性剂含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
12、根据上述10所述的破乳剂,其中所述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2.0。
13、根据上述10所述的破乳剂,其中所述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1.0。
14、根据上述10所述的破乳剂,其中该乳化油系统是一种金属加工润滑剂。
15、一种乳化油系统的破乳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提供一种含有乳化剂的乳液,其中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往这种乳液添加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一种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
16、根据上述15所述的方法,其中聚异丁烯琥珀酸酐是由平均分子量约9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17、根据上述1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表面活性剂含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
18、根据上述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2.0。
19、根据上述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1.0。
20、根据上述1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乳化油系统是一种金属加工润滑剂。
21、一种水包油乳化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22、根据上述2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聚异丁烯琥珀酸酐是由平均分子量约9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23、一种水包油乳化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是由聚异丁烯基琥珀酸酐与多胺反应生成的。
24、根据上述2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该多胺是三亚乙基四胺。
25、根据上述2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聚异丁烯基琥珀酸酐与三亚乙基四胺的摩尔比是约2.0-1.3。
26、根据上述2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聚异丁烯琥珀酸酐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27、根据上述26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聚异丁烯琥珀酸酐是由平均分子量约9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28、根据上述23所述的组合物,它还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其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
29、根据上述21所述的组合物,它还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其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
30、根据上述29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该表面活性剂含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
31、根据上述29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其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2.0。
32、根据上述29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其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1.0。
33、一种金属加工润滑剂,该润滑剂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34、根据上述33所述的金属加工润滑剂,它还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其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
35、一种油田钻井流体,该流体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36、根据上述35所述的油田钻井流体,该流体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其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
37、一种造纸化学品,该化学品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38、根据上述37所述的造纸化学品,该化学品还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其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
39、一种爆炸乳液,该乳液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40、根据上述39所述的爆炸乳液,该乳液还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其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
41、一种凿岩机润滑剂,该润滑剂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42、根据上述41所述的凿岩机润滑剂,该润滑剂还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其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
43、一种采矿润滑剂,该润滑剂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44、根据上述43所述的采矿润滑剂,该润滑剂还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其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
45、一种使金属加工系统润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提供一种含有乳化剂的金属加工润滑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以及
让这种金属加工润滑剂与金属加工系统的表面接触。
46、根据上述45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提供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其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以及
把这种破乳剂加到金属加工润滑剂中。
47、一种水包油乳化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是由聚异丁烯基琥珀酸酐与多胺反应生成的,还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表面活性剂包,该包含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和高分子量油溶性聚合物,该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是至少1百万。
48、一种水包油乳化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是由聚异丁烯基琥珀酸酐与多胺反应生成的,还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表面活性剂包,该包含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和高分子量油溶性聚异丁烯,该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是至少1.3百万。
49、一种水包油乳化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是由聚异丁烯基琥珀酸酐与多胺反应生成的,还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表面活性剂包,该包含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和油溶性除雾添加剂。
50、一种水包油乳化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是由聚异丁烯琥珀酸酐与多胺反应生成的,还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表面活性剂包,该包含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和油溶性胶粘添加剂。
51、一种金属加工设备系统,该系统包括:
一种乳油系统,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以及
至少一种选自切削油、液压油、齿轮油和滑槽油的附加油;
其中至少一种附加油含有一种添加剂,该添加剂含有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是由聚异丁烯琥珀酸酐与多胺反应生成的,其中聚异丁烯琥珀酸酐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52、根据上述51所述的系统,该系统还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其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用化学物质取代和补充乳化油系统中的乳化作用剂,该化学物质构成有效性能很强、很稳定的乳液,同时还如此设计这种乳化作用剂,在添加适当的表面活性剂时,该乳液“破裂”,从而使处理变得容易。
典型乳化剂的特别化学性质分为两大类:
a)一种金属洗涤剂,像磺酸盐、酚盐、水杨酸盐(原文salycilate,应为salicylate)、磷酸盐-酚盐或羧酸盐;或
b)一种烷基取代琥珀酸酯,像聚异丁烯琥珀酸酐(PIBSA)或其衍生物。通常地,使用的PIBSA乳化剂是由分子量至少约1350的聚异丁烯得到的。
在一个本文描述使用的PIBSA实施例中,烷基取代的琥珀酸酯是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或约950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其平均分子量是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这种乳化剂是一种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是由聚异丁烯琥珀酸酐与聚胺,例如三亚乙基四胺(TETA)通过反应、接触或互相作用而生成的,它们的摩尔比是每摩尔聚胺为2.0以下,而1.3摩尔以上的所述PIBSA。可以使用的其他聚胺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氨基胍碳酸氢盐(AGBC)、二亚乙基三胺(DETA)、四亚乙基五胺(TEPA)、五亚乙基六胺(PEHA)、重聚胺及其混合物。重聚胺是一种聚亚烷基聚胺的混合物,它含有少量的低级聚胺低聚物,例如TEPA和PEHA,但主要是有7个或7个以上氮的低聚物,每个分子有2个或2个以上伯胺,比通常的聚胺混合物有更多的支链。US 6 548458 B2提出了其他实例说明琥珀酰亚胺与聚胺和其他试剂的反应,该专利作为参考文献以全文加以引用。
本文描述使用的破乳表面活性剂进行优化,使其与选择的特定乳化剂一起使用,这种破乳表面活性剂可以是任何低HLB值类的表面活性剂。HLB是一种基于表面活性剂对水或油的相对亲和性而对其进行表征的方法。一般而言,较高的HLB值表示表面活性剂对水具有高的亲和性的,低的HLB值表示表面活性剂是更亲脂性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使用含有两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的掺合物达到最佳的性能。常常,较高HLB值的表面活性剂会使水包油乳液稳定,这类乳液通常用于切削油和其他的金属加工应用。通常,使用乳化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或使用本身是很宽分子量混合物的多种乳化剂,使这种系统具有稳定性。在此已发现,为了使稳定的乳液从根本上破乳或分离,需要配合使用特定的乳化剂和破乳剂达到这个效果。
如果使形成的稳定乳液破乳,则应该改变表面活剂系统的净HLB值。为了实现这个改变,添加非常低HLB值的表面活性剂。但是,不是所有满足这些类HLB的表面活性剂都能起作用。选择的表面活性剂必须能互相相容。另一种这类乳液分离(反乳化性)理论是,低HLB值表面活性剂添加到这种乳液时,易于促进在油品乳液中形成水相。这样导致乳化系统分离或破乳。明显地,应该选择添加低HLB表面活性剂的数量和化学类型,以达到所期望的分离,并且在油品(相反的)乳液中不形成稳定的水相。
HLB值低于约5.0,或者低于约2.0,或者还低于约1.0的低HLB表面活性剂可以是成功的破乳剂。一种从市场上购得的低HLB表面活性剂是一种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如Pluronic L121,这种表面活性剂在与PIBSA(950MW PIB)一起使用时已是一种成功的破乳剂。
破乳包可以含有混合在一起的多种化学物质。这些组合可以包括表面活性剂组合,而且还可以包括表面活性剂与高分子量油溶性聚合物的组合。这种油溶性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改变,但可以是约1百万或1百万以上。例如,这种聚合物可以是烯烃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或聚异丁烯。可以获得多种形式的分子量在1百万或1百万以上,例如至少1.3百万的聚异丁烯,但最方便地是稀释的油溶液。这些聚合物实例包括Paratac(Infineum)、HiTEC152(乙基)、HiTEC154(乙基)、TecGARD400(乙基)、Functional V-172(官能产品)、Functional V-175(官能产品)。这些品牌的高分子量聚合物溶液都是作为胶粘添加剂和作为控雾剂购买到的。这些高分子量聚合物使其能在热应力和机械应力下剪切。在许多要求粘着性或除雾性的应用中,这个剪切性能是一种缺陷。在本应用中,剪切稳定性不成问题。这种应用中,聚合物剪切不稳定性因此适当,尽管不一定是优选的。
实施例1
让下述组分进行接触,制备一种可溶性基料:
100环烷酸油                   82.5%
妥尔油Westvaco M-28B          2.3%
三丙二醇甲醚(混合异构体)      1.1%
Richmond,VA Tap Water        0.5%
KOH 45%                      1.3%
Lubrizol Syn-ester Gy-241     1.6%
由聚异丁烯琥珀酸酐与聚胺反应生成的、由950MW聚异丁烯得到的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
                              12.9%
AMP-95(2-氨基-2-甲基-1-丙醇)  1.5%
NP-9(对壬酚)                  0.6%
然后,把10%这种浓缩物添加到90%自来水中,得到一种稳定的乳液。然后,往这种乳液添加一种破乳剂Sanyo LB 1800X(聚氧化亚丙基丁醚),接着形成两层,油溶性部分和水溶性部分。其水层混浊。
实施例2
让下述组分进行接触,制备一种可溶性基料:
100环烷酸油                   82.5%
妥尔油Westvaco M-28B          2.3%
三丙二醇甲醚(混合异构体)      1.1%
Richmond,VA Tap Water          0.5%
KOH 45%                        1.3%
Lubrizol Syn-ester Gy-241       1.6%
由聚异丁烯琥珀酸酐与聚胺反应生成的、由950MW聚异丁烯得到的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
                                12.9%
AMP-95(2-氨基-2-甲基-1-丙醇)    1.5%
NP-9(对壬酚)                    0.6%
然后,把10%这种浓缩物添加到90%自来水中,得到一种稳定的乳液。然后,往该乳液添加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50份HiTEC 152聚异丁烯基粘着剂和50份10%Pluronic L-121溶液的混合物,接着形成两层,油溶性部分和水溶性部分。其水层混浊。
实施例3
让下述组分进行接触,制备一种可溶性基料:
100环烷酸油                     84.1%
妥尔油Westvaco M-28B            2.3%
三丙二醇甲醚(混合异构体)        1.1%
Richmond,VA Tap Water          0.5%
KOH 45%                        1.3%
由聚异丁烯琥珀酸酐与聚胺反应生成的、由950MW聚异丁烯得到的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
                                12.9%
AMP-95(2-氨基-2-甲基-1-丙醇)    1.5%
NP-9(对壬酚)                    0.6%
然后,把10%这种浓缩物添加到90%自来水中,得到一种稳定的乳液。然后,往该乳液添加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50份HiTEC 152聚异丁烯基粘着剂,和50份10%Pluronic L-121溶液的混合物,接着形成两层,油溶性部分和水溶性部分。其水层混浊。
实施例4
让下述组分进行接触,制备一种可溶性基料:
100环烷酸油                     84.1%
妥尔油Westvaco M-28B            2.3%
三丙二醇甲醚(混合异构体)        1.1%
Richmond,VA TAP WATER          0.5%
KOH 45%                        1.3%
由聚异丁烯琥珀酸酐与聚胺反应生成的、由950MW聚异丁烯得到的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
                                12.9%
AMP-95(2-氨基-2-甲基-1-丙醇)    1.5%
NP-9(对壬酚)                    0.6%
然后,把10%这种浓缩物添加到90%自来水中,得到一种稳定的乳液。然后,往该乳液添加破乳剂Sanyo LB 1800X(聚氧化亚丙基丁醚),接着形成两层,油溶性部分和水溶性部分。其水层混浊。
实施例5
让下述组分进行接触,制备一种可溶性基料:
100环烷酸油                     84.0%
妥尔油Westvaco M-28B            2.3%
三丙二醇甲醚(混合异构体)        1.1%
Richmond,VA TAP WATER          0.5%
KOH 45%                        1.3%
Lubrizol Syn-ester Gy-241       1.6%
由聚异丁烯琥珀酸酐与聚胺反应生成的、由950MW聚异丁烯得到的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
                                12.9%
NP-9(对壬酚)                    0.6%
然后,把10%这种浓缩物添加到90%自来水中,得到一种稳定的乳液。然后,往该乳液添加破乳剂Sanyo LB 1800X(聚氧化亚丙基丁醚),接着形成两层,油溶性部分和水溶性部分。其水层混浊。
实施例6
让下述组分进行接触,制备一种可溶性基料:
100环烷酸油                     84.0%
妥尔油Westvaco M-28B            2.3%
三丙二醇甲醚(混合异构体)        1.1%
Richmond,VA TAP WATER          0.5%
KOH 45%                        1.3%
Lubrizol Syn-ester Gy-241       1.6%
由聚异丁烯琥珀酸酐与聚胺反应生成的、由950MW聚异丁烯得到的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
                                12.9%
NP-9(对壬酚)                    0.6%
然后,把10%这种浓缩物添加到90%自来水中,得到一种稳定的乳液。然后,往该乳液添加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50份HiTEC152聚异丁烯基粘着剂,和50份10%Pluronic L-121溶液的混合物,接着形成两层,油溶性部分和水溶性部分。其水层混浊。
前述的实施例是针对金属加工滑润剂的。术语“金属加工滑润剂”应表示本文所述的与切割和机械工具有关的流体。金属加工流体可以包括多种流体,其中包括直馏油、溶液或乳液、半合成流体和合成流体。乳液类流体通常是指可溶油和半合成流体。金属加工流体在这里分成几类,其中包括冷却剂、滑模油、处理流体和防护油。金属加工流体的目的可以是多重的。它可以润滑工具,除去切割设备轨道上的金属碎片,防止工件和切割工具腐蚀,除去热量和其他的性能。金属加工流体中的水有益于排掉热量,并且通常成本也低。
按照特定的应用,金属加工流体中可以有下述几类化学品:乳化剂、偶合剂、EP添加剂、抗磨损添加剂、抗氧化剂、pH缓冲剂、油(环烷酸油、parafinnic或其他类型的油)、水(自来水、蒸馏水、去离子水、处理水等)、杀生物剂(杀菌剂和杀真菌剂)、泡沫抑制剂、防锈剂和腐蚀抑制剂,减少工作场散雾倾向的聚合物。常常希望(但并不是必需的)金属加工流体的颜色相当浅淡。这主要是在切割和研磨时能让工件有清楚的视野。还常常希望(但并不是必需的)金属加工流体不会散发强烈的化学气味,因为这会使工作场所令人不快。
其他类型的乳化油系统同样得益于本文所描述的乳化剂、破乳剂和方法。这些乳化系统其中还包括油田化学品,如钻井流体和胶粘化学品、造纸化学品(即造纸中使用的化学品)、爆炸乳液、凿岩机润滑剂和采矿润滑剂。在这些实例的每个实例中,以及在其他乳化油系统中,可以选择乳化剂与特定的破乳剂一起使用,这样可以使与这些系统相关所使用乳液破乳。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处理各种乳液。
本文所描述的PIBSA乳化剂,特别是由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生成的相对低分子量PIBSA,其特别优点涉及金属加工流体与其他润滑剂的固有相容性,所述的润滑剂可以用作同一金属加工设备系统的一部分。例如,在金属加工润滑剂的实例中,附加油可以用作金属加工装置系统的一部分,而该系统使用金属加工流体,所述附加油包括切削油、油基液压油、滑槽油和工业齿轮油。这些通常称作“杂质”油,因为它们可能污染金属加工滑润剂。但是,许多所谓杂质油若污染金属加工流体则会造成相容性问题,还可能造成这种金属加工流体需要处理。但是,如果这种金属加工流体利用本文所描述的乳化系统,那么有可能选择这些其他油类用于金属加工装置系统中,因此它们也含有这类化学品。注意,在这些其他油类中包含这类化学品,例如琥珀酰亚胺分散体并不是用作乳化剂,而是带来其他的性能,如清洁或增加溶解度,或控制污泥与沉淀物等。在这个市场中,这些工业润滑剂中某些润滑剂包括使用PIBSA组分,其中包括本文所描述的低分子量产品。例如参见针对齿轮分散剂的专利,US 5 612 295,该分散剂含有由低分子量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PIBSA。该专利作为参考文献以其全文加以引用。使用含有乳化剂的金属加工润滑剂时,该乳化剂含有低分子量聚异丁烯基的PIBSA,该金属加工润滑剂可以是与该系统相关使用的其他工业流体相容的,如杂质油类。采用这种方式,杂质油类不太可能破坏或有害地污染金属加工润滑剂。
本发明在其实施时能作出相当大的改变。因此,前面的说明并不打算,也不应当被解释为将本发明限制为前面提出的特定范例。相反地,打算覆盖的内容是允许作为法律问题提出的后续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的内容。
本申请人不打算将任何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奉献给公众,并且对于该范围,任何公开的修改或变动都可能不能完全落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在等效物原则下,它们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一部分。

Claims (18)

1、一种用于乳化油系统的乳化剂,该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2、一种用于乳化油系统的乳化剂,该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是由聚异丁烯基琥珀酸酐与多胺反应生成的。
3、一种用于乳化油系统的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一种其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
4、一种乳化油系统的破乳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提供一种含有乳化剂的乳液,其中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往这种乳液添加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一种亲水亲油平衡值低于约5.0的表面活性剂。
5、一种水包油乳化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6、一种水包油乳化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是由聚异丁烯基琥珀酸酐与多胺反应生成的。
7、一种金属加工润滑剂,该润滑剂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8、一种油田钻井流体,该流体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9、一种造纸化学品,该化学品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10、一种爆炸乳液,该乳液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11、一种凿岩机润滑剂,该润滑剂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12、一种采矿润滑剂,该润滑剂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13、一种使金属加工系统润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提供一种含有乳化剂的金属加工润滑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以及
让这种金属加工润滑剂与金属加工系统的表面接触。
14、一种水包油乳化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是由聚异丁烯基琥珀酸酐与多胺反应生成的,还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表面活性剂包,该包含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和高分子量油溶性聚合物,该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是至少1百万。
15、一种水包油乳化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是由聚异丁烯基琥珀酸酐与多胺反应生成的,还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表面活性剂包,该包含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和高分子量油溶性聚异丁烯,该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是至少1.3百万。
16、一种水包油乳化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是由聚异丁烯基琥珀酸酐与多胺反应生成的,还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表面活性剂包,该包含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和油溶性除雾添加剂。
17、一种水包油乳化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一种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是由聚异丁烯琥珀酸酐与多胺反应生成的,还含有一种破乳剂,该破乳剂含有表面活性剂包,该包含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和油溶性胶粘添加剂。
18、一种金属加工设备系统,该系统包括:
一种乳油系统,这种乳化剂含有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它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以及
至少一种选自切削油、液压油、齿轮油和滑槽油的附加油;
其中至少一种附加油含有一种添加剂,该添加剂含有聚异丁烯基琥珀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它是由聚异丁烯琥珀酸酐与多胺反应生成的,其中聚异丁烯琥珀酸酐是由平均分子量约500-1250的聚异丁烯衍生得到的。
CNA2005100811290A 2004-06-29 2005-06-28 乳化剂/破乳剂系统 Pending CN17149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879,906 US20050288380A1 (en) 2004-06-29 2004-06-29 Emulsifier/demulsifier system
US10/879906 2004-06-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4921A true CN1714921A (zh) 2006-01-04

Family

ID=35506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0811290A Pending CN1714921A (zh) 2004-06-29 2005-06-28 乳化剂/破乳剂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288380A1 (zh)
JP (1) JP2006007212A (zh)
KR (1) KR100714147B1 (zh)
CN (1) CN1714921A (zh)
AU (1) AU2005202493B2 (zh)
SG (1) SG118402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3328A (zh) * 2014-09-09 2015-01-07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抗高温油基钻井液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72081A (zh) * 2012-05-08 2015-01-07 本特利仪器有限公司 用于澄清乳剂的试剂及澄清的方法
CN107418673A (zh) * 2017-04-14 2017-12-01 广州吉盛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聚异丁烯基琥珀酸酐的新型乳化体系的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28998A (zh) * 2018-01-12 2019-07-19 雅富顿化学公司 用于润滑油中的乳化剂
CN110591668A (zh) * 2019-09-28 2019-12-20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液技术服务公司 一种极压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4541A (zh) * 2019-12-31 2020-05-15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水压凿岩机动力介质优化液及其制备工艺
CN116969638A (zh) * 2023-08-30 2023-10-31 江苏沃德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兰炭废水的脱氨处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96805B2 (en) * 2008-06-04 2015-08-04 Nalco Company Anhydride demulsifier formulations for resolving emulsions of water and oil
US8969262B2 (en) * 2008-06-04 2015-03-03 Nalco Company Utilization of an anhydride as a demulsifier and a solvent for demulsifier formulations
KR101241301B1 (ko) * 2012-05-04 2013-03-11 주식회사 그린테크놀로지 유전용 항유화제
JP2013237598A (ja) * 2012-05-17 2013-11-28 Nof Corp 油中水型エマルション爆薬組成物
WO2020012792A1 (ja) * 2018-07-12 2020-01-16 株式会社ネオス 金属加工用水溶性油剤組成物
CN114507301B (zh) * 2020-10-28 2023-12-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74619A (en) * 1953-10-19 1954-04-06 Wyandotte Chemicals Corp Polyoxyalkylene compounds
US3098827A (en) * 1958-03-31 1963-07-23 Nalco Chemical Co Demulsification of petroleum oil emulsions
US4089790A (en) * 1975-11-28 1978-05-16 Chevron Research Company Synergistic combinations of hydrated potassium borate, antiwear agents, and organic sulfide antioxidants
US4414121A (en) * 1981-12-14 1983-11-08 Shell Oil Company Aqueous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5118432A (en) * 1985-07-11 1992-06-02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Dispersant additive mixtures for oleaginous compositions
US5034018A (en) * 1987-11-30 1991-07-23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Fuel additives derived from amido-amines (PT-731)
CA1337293C (en) * 1987-11-20 1995-10-10 Emil Joseph Meny Lubricant compositions for low-temperatur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5089028A (en) * 1990-08-09 1992-02-18 Mobil Oil Corporation Deposit control additives and fue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 same
GB9118628D0 (en) 1991-08-30 1991-10-16 Ici Canada Mixed surfactant system
CA2110649C (en) * 1992-12-17 2004-10-26 Jacob Emert Gel-free alpha-olefin dispersant additives useful in oleaginous compositions
CA2148975C (en) * 1994-05-18 2005-07-12 Andrew G. Papay Lubricant additive compositions
US5512079A (en) 1994-11-14 1996-04-30 The Lubrizol Corporation Water-in-oil emulsifiers for slow release fertilizers using tertiary alkanol amines
GB9930219D0 (en) 1999-12-21 2000-02-09 Bp Exploration Operating Process
US6514361B1 (en) 2000-02-02 2003-02-04 Nelson Brothers, Inc. Preparation of emulsions
JP2001316361A (ja) * 2000-05-01 2001-11-13 Ethyl Corp スクシンイミド−酸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の誘導体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2081A (zh) * 2012-05-08 2015-01-07 本特利仪器有限公司 用于澄清乳剂的试剂及澄清的方法
CN104263328A (zh) * 2014-09-09 2015-01-07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抗高温油基钻井液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3328B (zh) * 2014-09-09 2017-02-08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抗高温油基钻井液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8673A (zh) * 2017-04-14 2017-12-01 广州吉盛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聚异丁烯基琥珀酸酐的新型乳化体系的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18673B (zh) * 2017-04-14 2020-01-14 广州吉盛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聚异丁烯基琥珀酸酐的乳化体系的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28998A (zh) * 2018-01-12 2019-07-19 雅富顿化学公司 用于润滑油中的乳化剂
CN110028998B (zh) * 2018-01-12 2022-11-18 雅富顿化学公司 用于润滑油中的乳化剂
CN110591668A (zh) * 2019-09-28 2019-12-20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液技术服务公司 一种极压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1668B (zh) * 2019-09-28 2021-07-20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液技术服务公司 一种极压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4541A (zh) * 2019-12-31 2020-05-15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水压凿岩机动力介质优化液及其制备工艺
CN111154541B (zh) * 2019-12-31 2022-03-15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水压凿岩机动力介质优化液及其制备工艺
CN116969638A (zh) * 2023-08-30 2023-10-31 江苏沃德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兰炭废水的脱氨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14147B1 (ko) 2007-05-02
JP2006007212A (ja) 2006-01-12
AU2005202493B2 (en) 2007-06-07
US20050288380A1 (en) 2005-12-29
KR20060048672A (ko) 2006-05-18
AU2005202493A1 (en) 2006-01-12
SG118402A1 (en) 200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14921A (zh) 乳化剂/破乳剂系统
CN1212378C (zh) 水溶性切削液
CN1826401A (zh) 具有抗磨性能的润滑油组合物
CN87104565A (zh) 含羧酸盐的水质组合物
CN1730633A (zh) 耐硬水水溶性切削液
CN1337990A (zh) 使用痕量油的切削研磨系统用油组合物
CN1511167A (zh) 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的乳化剂、尤其基于聚异丁烯的乳化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US11186800B2 (en) Metalworking fluid
CN86104443A (zh) 水基液体
MX2010011341A (es) Sales cuaternarias para su uso como tensioactivos en dispersiones.
CN1768109A (zh) 具有改进的应用性能的聚烯烃胺
WO2006129747A1 (ja) 金属加工油剤組成物及び金属加工方法
JP2022098481A (ja) 金属加工液組成物及び製造方法
CN1081706A (zh) 改进抗腐蚀性的润滑剂
CN1229476C (zh) 含钼和聚合物分散剂的润滑剂
CN86103481A (zh) 含硫组合物及添加剂浓缩物,润滑油及含上述物质的金属加工润滑剂
CN1152737C (zh) 一种金属加工用乳化油乳化剂及乳化油组合物
CN1101934A (zh) 双琥珀酰亚胺与不饱和二元脂肪酸酐的油溶性加合物
CN1008531B (zh) 缓蚀剂以及含有所述缓蚀剂的油性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US8486874B2 (en) Water-soluble processing oil agent
CN1080943A (zh) 含琥珀酸酰化剂或羟基芳族衍生物的组合物
CN1891802A (zh) 改进的磺酸盐组合物
CN1337414A (zh) 新的水溶性的具有季铵基团的(共)聚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JP2004256771A (ja) 水溶性切研削油剤組成物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150055C (zh) 用于回收经处理的容器的污染物分散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