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7038B -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7038B
CN1707038B CN2005100765998A CN200510076599A CN1707038B CN 1707038 B CN1707038 B CN 1707038B CN 2005100765998 A CN2005100765998 A CN 2005100765998A CN 200510076599 A CN200510076599 A CN 200510076599A CN 1707038 B CN1707038 B CN 17070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river
cabin
union body
ceiling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765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7038A (zh
Inventor
川合一成
栗田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707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70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070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70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具备一对侧面板(1、2)、在上部位置形成窗安装部(13)的前面板(3)和与上述前面板(3)的窗安装部(13)邻接形成顶棚板连接部(14)的顶棚板,还具备沿顶棚板连接部(14)延伸设置在驾驶室内侧的用于连结一对侧面板之间的筒状连结体(33),筒状连结体(33)以该筒状连结体(33)的延出方向端部与各个侧面板接合,前面板(3)在筒状连结体的延出方向端部附近与该筒状连结体(33)接合。

Description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
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中,有油压挖掘机等各种机械,油压挖掘机具备下方移动体和上部回旋体,在上部回旋体上设有搭乘驾驶员进行驾驶操作的驾驶室。另外,上部回旋体上附加设有进行沙土挖掘的作业机。
此时,如上所述,驾驶员搭乘在驾驶室中进行驾驶操作,因此,驾驶室,必须要相对于作业机所到的作业部位而确保驾驶员的视野。另外,作为驾驶室,必须在工程机械翻倒等时,不会由于其冲击而发生变形。
为此,现有已知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例如,文献1:特开2001-279721号公报),不缩小驾驶室的视野,而且即使作用翻倒载荷等大的载荷,也能够防止驾驶室变形。
即,文献1所述的驾驶室,如图11所示,由一对侧面部51、52、前面部53、后面部54、顶部55和底部56构成。
并且,一方的侧面部51上附设门57,另外,顶部55上设有天窗58。再有,前面部53由窗框60与嵌合在该窗框60上的玻璃板61构成,将其大致整体叫作前窗59。
另外,为了提高前面部53的上方侧的刚性,前面部53和顶部55如图10所示介由横棂条(连结构件)62连结。此时,横棂条62由分别形成规定形状的2块钢板62a、62b接合而成,形成上述凸缘部63和下方凸缘部64。
而且,该驾驶室内的驾驶员,由于横棂条62及其接合部,而在图10所示的范围内(视野遮蔽区域)H被遮断视野(斜上方的视野),有时很难将作业机所到的作业部位收进驾驶员的视野内。
另外,若工程机械发生翻倒、驾驶室的一方侧部51侧与地面碰撞,则会担心驾驶室受到来自地面的冲击,一对侧面部受到压迫而相互接近并发生变形而压扁。
为此,上述图11所述的驾驶室中,为了提高驾驶室的刚性而在横棂条62前方配置加强构件67。此时,由于是在上述视野遮蔽区域内配置加强构件67,从而,不缩小驾驶室的视野,提高驾驶室的刚性。
不过,为了在建筑物解体等中使用、而设定加长作业机的工程机械中,作业机所到的作业部位大多为高处。这种时候,作业部位和驾驶员的距离较大,与此相伴,作为由横棂条62及其接合部形成的遮断视野的范围H,在作业部位附近加大。从而,很难将作业部位收进驾驶员的视野中。
另外,上述图11所示的驾驶室中,横棂条62及加强构件67为必需的,部件数多且成本高,同时,组装工序数多而生产性差。并且,如该图11所示,加强构件67露出驾驶室外部,车辆的整体高度增高,输送时必须从车体上拆除驾驶室。
还有,前部53整体由玻璃板构成,该前面部53玻璃板的上端缘和顶部55天窗58的玻璃板的前端缘只是介由敛缝材料连结,以确保从驾驶座向斜上方的视野。此时,敛缝材料的经过一定时间产生变化(经时变化),而存在下雨时等发生漏水、同时前面部53强度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缺点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工程机械作业机所到的作业部位在高处也能够使其作业部位处于收进驾驶员视野的范围内、且能够确保足够刚性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
这种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是一种具备一对侧面板、前面板和顶棚板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沿上述前面板及上述顶棚部分的连接部分设置在驾驶室内侧、连结上述一对侧面板之间的筒状连结体,上述筒状连结体以该筒状连结体的端部与上述侧面板接合,上述前面板在上述筒状连结体的端部附近与该筒状连结体接合。
根据这种本发明,一对侧面板由筒状连结体连结,从而能够确保工程机械的驾驶室的宽度方向的刚性,即使发生翻倒、一方侧面板侧与地面碰撞,也能防止变形。另外,筒状连结体沿顶棚板连接部延伸设置在驾驶室内侧,从而,能够以细的连结体实现高的刚性,因此,能够尽量减小驾驶室前方及上方的视野遮蔽区域而设定,能够确保驾驶室内驾驶座上的驾驶员的视野大。
本发明的工程机械驾驶室,优选:在上述驾驶室内呈驾驶姿势的驾驶员看上述筒状连结体时,上述窗安装部设置在被该筒状连结体遮挡的位置。
根据这种本发明,驾驶室内的驾驶员看筒状连结体时,窗安装部设置在被该筒状连结体遮挡的位置,从而不会由于窗安装部而扩大视野遮蔽区域,不会缩小驾驶员在驾驶室前及上方的视野。
本发明的工程机械驾驶室,优选:上述顶棚板连接部,具备使上述顶棚板比上述前面板面向前方侧突出的窗檐部,在上述驾驶室内呈驾驶姿势的驾驶员看上述筒状连结体时,上述窗檐部设置在被该筒状连结体遮挡的位置。
根据这种本发明,与第2发明同样,不会由于窗檐部而扩大视野遮蔽区域,不会缩小驾驶员在驾驶室前及上方的视野。
本发明的工程机械驾驶室,具备覆盖上述前面板的前方及上述顶棚板的上方的防护装置,
上述防护装置,具备沿上述前面板及上述顶棚板外周设置的框体和沿上述顶棚板连接部架设在框体内的横棂条,
上述驾驶室内呈驾驶姿势的驾驶员看上述筒状连结体时,上述横棂条设置在被该筒状连结体遮挡的位置。
根据这种本发明,与第2发明及第3发明同样,不会由于防护装置的横棂条而扩大视野遮蔽区域,不会缩小驾驶员在驾驶室前及上方的视野。
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优选:上述顶棚板具备在前方侧形成通孔的板主体和介由密封构件安装在该板主体上用于塞住上述通孔的透明板。
根据这种本发明,通过在顶棚板上形成通孔的情形下,采用本申请发明,从而,在通过该通孔可视从驾驶员看作业机的前端位置时,上述筒状连结体也不会遮蔽视野,能够正好适用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的第1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是上述工程机械的驾驶室的简略剖视图。
图3是上述工程机械的驾驶室的分解状态的简略剖视图。
图4是上述工程机械的驾驶室的俯视图。
图5是从上述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内部看的主要部分说明图。
图6是上述工程机械的驾驶室的主要部分放大斜视图。
图7是图6的分解斜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的第2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的第3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0是现有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1是现有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1)驾驶室的整体构成
图3是表示工程机械的驾驶室的简略分解图。
该驾驶室,具备一对侧面板(侧面部)1、2、前面板3、后面板4、顶棚板5和底架6。
一方的侧面板1上形成门7和侧窗8,另一方的侧面板2上形成侧窗9。
前面板3几乎整体形成前窗10。即,前面板3由整体大致矩形状的窗框10a和嵌合在该窗框10a上的透明板10b构成。该透明板10b,由夹层玻璃构成。
在后面板4上形成后窗11,顶棚板5上形成天窗12。
这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用于例如为了在建筑物解体等中使用而加长设定作业机的用于解体的工程机械等。工程机械,例如,在下部移动体上介由旋转装置搭载上部回旋体,在该上部回旋体上设置驾驶室,还在上部回旋体上设置作业机。
还有,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该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内的驾驶座(图示省略)上坐着驾驶员O、即呈驾驶姿势的状态下,以驾驶员O(参照图2)的前方侧(正面侧)为该工程机械的前方侧,反之,即以该驾驶员O的后方侧为该工程机械的后方侧。
另外,如图2所示,该驾驶室上附设保护前面板3前方及顶棚板5上方的防护装置40。
该防护装置40,具备前防护构件15和顶棚防护构件16。前防护构件15由沿着前面板3外周缘的格子结构体构成,顶棚防护构件16也由沿着顶棚板5外周缘的格子结构体构成,各防护构件15、16能够确保驾驶员O的视野。
另外,在前防护构件15和顶棚防护构件16的连结部(接合部)配置由棒状体或管体等构成的横棂条48。
(2)顶棚板5的结构
如此所述,在顶棚板5上形成天窗12,而如图4所示,该顶棚板5具备板主体17,天窗12是通过由透明板19覆盖形成于板主体17前方侧的大致矩形状的通孔18(参照图1)而构成的。
如图1所示,在板主体17上面的通孔18外周缘配置密封构件S,介由该密封构件S放置并固定透明板19。还有,该透明板19也由夹层玻璃构成。
另外,在透明板19的周缘部嵌装着保护玻璃端面的截面“コ”形状端缘构件(盖构件)20。
再有,顶棚板5的板主体17的前端缘部也嵌装着保护玻璃端面的截面“コ”形状端缘构件(盖构件)21。还有,该天窗12及前窗10上附设图示省略的雨刷器(擦窗器)。
(3)前面板3的结构
前面板3的窗框10a整体呈矩形状,而在上端部(顶棚板5的前端缘对应部)如图1所示,形成具备第1构件22和第2构件23的形状。即,第1构件22,由沿板主体17的前端缘部下面的凸缘部24和从该凸缘部24的后端缘弯曲而成的前壁部25构成,凸缘部24向前面板3的前方侧突出而构成窗檐部。
另外,第2构件23,由在第1构件22的凸缘部24的后方侧沿板主体17下面的凸缘部26和从该凸缘部26的前端缘弯曲且与上述前壁部25对置的前壁部27构成。
第1构件22和第2构件23的凸缘部24、26分别经焊接而与板主体17接合,前壁部25、27重叠经焊接等而被一体化。
在窗框10a的两侧端部,与上边部31(前壁部25、27重叠而成的配合部)相连设有与该上边部31同样由一对壁部合在一起而成的侧边部32、32(参照图5),同时在窗框10a的下端部与两侧边部32、32相连设有与该上边部31同样由一对壁部合在一起而成的下边部(图示省略)。还有,窗框10a的两侧边部32、32利用焊接等接合方法与对应的各侧面板1、2一体化,在窗框10a的下边部利用焊接等接合方法与底架6一体化。
另外,窗框10a与透明板10b介由橡胶等构成的密封构件28连结。即,密封构件28为由上边部28a、侧边部(图示省略)和下边部(图示省略)形成的矩形环体,如图1所示,在其外周侧形成第1配合狭缝29,同时在其内周侧形成第2配合狭缝30。
此时,前面板3的窗框10a的上端部,在第1配合狭缝29中配合由前壁部25、27构成的上边部31,同时在第2配合狭缝30中配合透明板10b的上端缘。
另外,窗框10a的两侧端部,在第1配合狭缝29中配合侧边部32、32,同时在第2配合狭缝30中配合透明板10b的侧缘部,在窗框10a的下端部,在第1配合狭缝29中配合下边部,同时在第2配合狭缝30中配合透明板10b的下端缘,
(4)前面板3及顶棚板5的连接结构
这样,在前面板3的上部位置形成有窗安装部13和顶棚板连接部14,窗安装部13由密封构件28的上边部28a构成,顶棚板连接部14由第1构件22与第2构件23的前面板对应部即在图1中第1构件22与第2构件23的会合部位构成。此时,窗安装部13和顶棚板连接部14邻接。板主体17的前端缘部17a及与该前端缘部17a对应的密封构件S的前端缘部Sa配置在上述窗安装部13附近。
(5)侧面板1、2的连结结构
一对侧面板1、2,由配置在驾驶室内部的连结体33连接(连结)。
该连结体33,如图5所示,由具有主体34和短筒35、35的金属制管构成,主体部34由管材构成,短筒35、35外嵌在该主体部34端部。从而,上述连结体33的截面被设定成中央部小于两侧部。此时,该连结体33与前面板3单独设置,主体部34及短筒35的端面与各自对应的侧面板1、2的内面部经焊接等接合,其两端部侧由支撑构造41支撑。
短筒35,作为形成贯通插有主体部34的贯通插孔35b的筒状体构成,其长度如图6及图7所示,具有与前面板3的侧边部32宽度尺寸大致相同的长度尺寸,该短筒35的贯通插孔35b的相反侧形成筒状体局部被切开而侧面看L字状的切口部35a。
支撑结构41,如图6及图7所示,具备从下方侧承接连结体33的短筒35的承接构件36、从上方侧抵接连结体33的短筒35的抵接构件37和塞住承接构件36与抵接构件37之间间隙的纵板38。
承接构件36,具备固定在窗框10a侧边部32的基部36a和从该基部36a向短筒35延伸的支撑部36b,构成从下方向上方距侧边部32越来越远的板状,支撑部36b的前端部承接着短筒35。
抵接构件37,由从上述第2构件23的凸缘部26垂下的垂下片构成,从上方与连结体33端部的短筒35抵接。
纵板38,由形成供短筒35配合的切口部39的平板体构成,塞住承接构件36与抵接构件37之间的间隙。
在这种支撑结构41中,连结体33的主体部34及短筒35的端面,经角焊与侧面板1、2内面接合,同时短筒35的切口部35a也经角焊与侧面板1、2上部的弯曲部接合。
另外,在承接构件的支撑部36b的上面宽度方向端部,纵板38与前面板3的侧边部32经焊接接合,在纵板38的侧边部32焊接部分相反侧的端面焊接接合着承接构件36。再有,连结体33上部的抵接构件37也与纵板38端面焊接接合。
这种支撑构件41的组装,首先,是将连结体33的主体部34及短筒35的延伸方向端面与侧面板1、2经角焊接合,同时,在侧面板1、2的上部弯曲部焊接接合上短筒35的切口部35a。
接下来,在该连结体33上,安装预先在侧边部32接合了纵板38的前面板3,将连结体33的短筒35与纵板38的切口部39进行配合,使两者焊接接合。
最后,由承接构件36覆盖短筒35下部,将承接构件36与侧边部32、短筒35及纵板38焊接,同时,用抵接构件37覆盖短筒35上部,同样与短筒35及纵板38焊接接合。
(6)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上述连结体33如图1及图2所示,配置成位于驾驶室内的前方斜上方部。
具体地说,作为连结体33的位置,是在几乎进入遮住坐在驾驶座上呈驾驶姿势的驾驶员O看斜上方时的视野的范围(视野遮蔽区域)H(由窗安装部13与顶棚板连接部14等决定的范围)的范围内。
该实施方式中,视野遮蔽区域H,是通过连结体33外周缘的驾驶员O上方视线L1与通过连结体33外周缘的驾驶员O下方视线L2之间的范围,作为视野遮蔽区域H形成的角度(遮视角)θ,能够使其为大约3度左右。从而,能够尽可能地减小视野遮蔽区域H。
此时,窗安装部13和顶棚板连接部14,不用说是进入视野遮蔽区域H的,上述板主体17前端缘部17a及与该前端缘部17a对应的密封构件前端缘部Sa、再有保护玻璃端面的防护构件20及保护板端面的防护构件21都进入视野遮蔽区域H。
即,构成顶棚板连接部14的窗檐部及设置在窗安装部13的密封构件S,从驾驶员看时配置在连结体33的里侧,这些构件由连结体33遮挡。从而,即使驾驶员O在驾驶姿势的状态下从驾驶室内看连结体33,顶棚板连接部14及窗安装部13从连结体33飞出而不会被看到,不会过度增大视野遮蔽区域H。
与此相对,若设置如上述图10所述的横棂条(连结构件),由于横棂条、顶棚板连接部和横棂条的接合部、前面板与横棂条的接合部,而会增大遮住视野的范围(视野遮蔽区域)H。在该图10所示的视野遮蔽区域H,其遮视角θ为10度左右。
而该工程机械中,如图2所示,配置具备前防护构件15和顶棚防护构件16的防护装置40。为此,使该防护装置40的横棂48的大致中心,配置在位于连结窗安装部13的大致中心与连结体33的中心的假想直线L(参照图2)上。从而,使防护装置40的横棂条48,位于进入上述视野遮蔽区域H的大致内侧的位置,遮住驾驶员O视野的范围不会由于该横棂条48而增大。
根据上述工程机械的驾驶室,能够将遮住斜上方侧驾驶员视野的范围(视野遮蔽区域)H设定得小,能够使工程机械的作业机所到的作业部位在收进驾驶员O视野的范围内,能够谋求提高作业性。特别是,即使作业机所到的作业部位在高处,驾驶员也能够不被遮住视野地进行作业。而且,工程机械发生翻倒时,即使一对侧面板1、2受到压迫而相互接近并发生变形,也能够基于连结体33而防止变形。从而,作为驾驶室能够确保足够的刚性。另外,无需在前面板3和顶棚板5之间设置横棂条(连结构件),因此,能够谋求部件数的减少,能够谋求成本降低及组装工时的降低。
再有,具备配置在前面板3前方及顶棚板5上方的防护装置40,因此,前面板3及顶棚板5由防护装置保护。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该工程机械进行的作业中等由于向驾驶室落石等造成的损伤。并且,将该防护装置40的横棂条配置在位于视野遮蔽区域的大致内侧,因此,斜视上方侧的驾驶员视野不会由于横棂条而被缩小。另外,连结体33,与侧面板1、2侧连接一侧的截面增大,因此,能够确保该连结体33的连接部的刚性,从而,使一对侧面板1、2的连接稳定。另外,连结体33中央部截面减小,因此,能够谋求该连结体33的轻量化,从而,该连结体33便于处置,能够实现连接作业性的提高。
另外,连结体33配置在驾驶室内部,因此,该连结体33不露出外部。从而,还有助于外观形状的简明化。再有,由金属制管构成连结体33,因此,能够不需进行特殊加工,而简单地形成金属制管,同时,谋求组装性的容易化,实现成本降低。另外,连结体33不露出外部,因此,还有助于外观形状的简明化。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还有,以下说明中,关于已经说明的相同部分等,附以同一符号,省略或简略其说明。
图8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驾驶室的主要部分放大图,这种情形是没有窗安装部13的密封构件28的情形。即,图8中,在前面板3的上部的板主体17上安装支撑片44,在该支撑片44上介由密封构件43连接窗框10a。
支撑片部44,由安装在板主体17上的固定部44a和从该固定部44a垂下的垂下片部44b构成,在该垂下片部44b和窗框10a上端缘部之间夹着密封构件43,在垂下片部44b上固定着窗框10a。从而,窗安装部13(此时,由密封构件43构成)和顶棚板连接部14(此时由支撑片部44的固定部44a构成),只由平板部(此时,由支撑片部44的垂下片部44b构成)连结。
在此,平板部,是不进行用以提高刚性的处理(各种加工和弯折等)的部分。
图8中,能够确实地减小遮住从驾驶座看斜视上方时的驾驶员O视野的视野遮区域H。从而,即使作业机所到的作业部位在高处,驾驶员也能够不被遮住视野地进行稳定的作业,进一步提高作业的可靠性。而且,不必进行用以提高刚性的处理即可,同时能够省略上述图1所述的密封构件28和第1构件22等,能够谋求作为整体的部件数,谋求该驾驶室的组装性的提高。
[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的驾驶室,具有如图9所示的支撑片部44,支撑片部44由安装在板主体17上的固定部45和从该固定部45垂下的垂下片部46构成。
垂下片部46,具备第1部、从该第1部向前方侧立起的倾斜状第2部46b和从该第2部46b向上方延伸的第3部46c。并且,将第3部46c表面和窗框10a表面配置在大致同一面上。
此时,支撑片部44具有多个弯折部,而能够减小遮住从驾驶座看斜视上方时的驾驶员O视野的视野遮区域H。并且能够省略上述图1所述的密封构件28和第1构件22等。
[实施方式的变形]
以上,关于该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在该发明的范围同可以作各种变更而实施。
例如,作为连结体33,并不限定于金属制管,可以是方筒体,也可以是实心棒。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连结体33由主体部34和外嵌在该主体部34两端的短筒35、35多个部件构成,不过,可以只由外周面没有阶梯差的主体34一个筒体构成,也可以由利用膨胀成形而使两端部形成大径部的1个筒体构成。
还有,作为工程机械,是以具备搭乘驾驶员O进行驾驶操作的驾驶室的各种机械为对象的。此时,也可以不配备防护装置40。

Claims (5)

1.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具备一对侧面板、在上部位置形成有窗安装部的前面板、和与上述前面板的窗安装部邻接形成有顶棚板连接部的顶棚板,其特征在于:
具备沿上述顶棚板连接部延伸设置在驾驶室内侧的用于连结上述一对侧面板之间的筒状连结体,
上述筒状连结体以该筒状连结体的延出方向端部与各个侧面板接合,
上述前面板在上述筒状连结体的延出方向端部附近与该筒状连结体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驾驶室内呈驾驶姿势的驾驶员观察上述筒状连结体时,上述窗安装部设置在被该筒状连结体遮挡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上述顶棚板连接部具备使上述顶棚板比上述前面板面向前方侧突出的窗檐部,
在上述驾驶室内呈驾驶姿势的驾驶员观察上述筒状连结体时,上述窗檐部设置在被该筒状连结体遮挡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覆盖上述前面板的前方及上述顶棚板的上方的防护装置,
上述防护装置具备沿上述前面板及上述顶棚板外周设置的框体和沿上述顶棚板连接部架设在框体内的横棂条,
在上述驾驶室内呈驾驶姿势的驾驶员观察上述筒状连结体时,上述横棂条设置在被该筒状连结体遮挡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上述顶棚板具备在前方侧形成有通孔的板主体和介由密封构件安装在该板主体上用于塞住上述通孔的透明板。
CN2005100765998A 2004-06-11 2005-06-10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070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73806 2004-06-11
JP2004173806 2004-06-11
JP2004-173806 2004-06-11
JP2005154633A JP4596982B2 (ja) 2004-06-11 2005-05-26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
JP2005154633 2005-05-26
JP2005-154633 2005-05-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7038A CN1707038A (zh) 2005-12-14
CN1707038B true CN1707038B (zh) 2010-10-06

Family

ID=35795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7659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07038B (zh) 2004-06-11 2005-06-10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96982B2 (zh)
CN (1) CN17070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71298B2 (ja) * 2008-08-05 2012-11-14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2013087466A (ja) * 2011-10-17 2013-05-13 Kobelco Contstruction Machinery Ltd キャブおよび建設機械
DE102013012927A1 (de) * 2013-08-02 2015-02-05 Man Truck & Bus Ag Verfahren zum Aufbau eines Nutzfahrzeug-Fahrerhauses
CN107985036A (zh) * 2017-12-31 2018-05-04 重庆聚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顶盖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2489A1 (de) * 1993-01-29 1993-09-30 Man Nutzfahrzeuge Ag Fahrerhaus-Baureihen bei Lastkraftwagen
US20020135207A1 (en) * 2000-03-28 2002-09-26 Tsuyoshi Sakyo Cabin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N1388846A (zh) * 2000-09-18 2003-01-01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施工机械用驾驶室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83955U (ja) * 1983-05-19 1984-12-07 セイレイ工業株式会社 バツクホ−のキヤビン屋根構造
JPH06191797A (ja) * 1992-12-28 1994-07-12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産業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JP4386307B2 (ja) * 2000-02-23 2009-12-16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建設機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2489A1 (de) * 1993-01-29 1993-09-30 Man Nutzfahrzeuge Ag Fahrerhaus-Baureihen bei Lastkraftwagen
US20020135207A1 (en) * 2000-03-28 2002-09-26 Tsuyoshi Sakyo Cabin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N1388846A (zh) * 2000-09-18 2003-01-01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施工机械用驾驶室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N 1388846 A,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96982B2 (ja) 2010-12-15
CN1707038A (zh) 2005-12-14
JP2006021754A (ja) 2006-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81783B2 (en) Cab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JP3747733B2 (ja) 建設機械の運転室
CN1707038B (zh)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
JP2004042739A (ja) 作業車両における運転室
CN102414373A (zh) 建设机械的驾驶室用的加强部件
US6206457B1 (en) Operator's cab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s
JPH11200412A (ja) 建設機械
EP3566931B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and vehicle
JP2007069724A (ja) キャブ用保護部材、キャブおよび作業機械
JP2007063839A (ja) 建設機械用保護構造物及び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JP4156973B2 (ja) 運転室補強構造
CN202130513U (zh) 机器的操作空间框架的加强装置及机器
CN112550470B (zh) 工程机械
CN105050889B (zh) 车辆的底板部结构
US20030089044A1 (en) Glass guide construction for vehicular door
JP4029632B2 (ja) 建設機械のキャビン構造
JP2007046233A (ja) 建設機械
JP2005153800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4995662B2 (ja) 建機キャブ構造
CN215590461U (zh) 一种汽车及其天幕顶盖结构
JP4243511B2 (ja) 運転室保護構造
CN217649550U (zh) 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及工程机械车辆
CN213205666U (zh) 一种具有防护板装置的采矿掘进机
WO2013145384A1 (ja) 作業機械
CN211995886U (zh) 一种前顶护板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6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