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3146A - 用于抑制病原体生长的组分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抑制病原体生长的组分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3146A
CN1703146A CN200380100826.5A CN200380100826A CN1703146A CN 1703146 A CN1703146 A CN 1703146A CN 200380100826 A CN200380100826 A CN 200380100826A CN 1703146 A CN1703146 A CN 1703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bacillus
amount
cfu
bacterium
lact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3801008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3146B (zh
Inventor
布赖恩·加纳
道格拉斯·威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hansen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trition Physiology Co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0/273,14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040028665A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0/288,43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030175305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Nutrition Physiology Co LLC filed Critical Nutrition Physiology Co LLC
Publication of CN1703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3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03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3146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用于动物上的抑制大肠杆菌0157:H7及其他病原体的方法和组分。该治疗方法包括给动物服用有足够疗效的量的嗜酸乳杆菌或者一个或者多个其他前生命学细菌组合。一可选的治疗方法包括服用有足够疗效的量的诸如嗜酸乳杆菌的产生乳酸细菌与诸如费氏丙酸杆菌的利用乳酸盐细菌的组合。

Description

用于抑制病原体生长的组分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抑制病原体生长的组分以及方法。特别是涉及通过使用单独使用乳酸产生微生物和与乳酸盐利用微生物共同作用生产微生物来抑制病原生长的组分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除了包括病毒以及其他致病微生物外,病原体的摄入,尤其是细菌性病原体的摄入,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病原体会导致动物生病,具有广泛的有害影响,包括:体重下降、腹泻、腹部抽搐、以及肾衰竭。对于被抑制免疫的或者营养不良的动物,甚至仅仅是腹泻就会致命。在卫生环境不好的地方病原体会在动物之间传播,有时即使十分小心注意还是不能防止传染病。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普通的做法是给动物提供抗生素;但是,这种解决方案不仅成本高,而且会导致细菌菌株产生抗生素抵抗力。
当人们消费这些受到病原体污染的食品时,例如嫩芽、生菜、肉制品、未经巴氏杀菌的奶和果汁、以及被污染的水,会面临极大的健康风险。这个问题特别普遍地涉及到牛肉以及乳品工业。存在于奶牛乳头或者制奶设备上的病原体会进入生牛奶中。在宰杀过程中牛肉也会被污染,在绞肉时,病原性生物会混入大量的肉中。当人们食用这些肉,尤其是绞细的牛肉的时候,没有进行足够的煮熟来杀死存在于牛肉中的病原体,将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和危机生命的感染。由于受污染的肉看上去和闻起来非常正常,所以这是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并且,数量极低的病原性生物就能够导致发病,所以使检测变得非常困难。
在肠道系统内导致疾病的病原体被认为是致肠病菌。致肠病菌或者肠细菌例如是,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E.coli)的特殊菌株,以及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 spp)。然而,数以百计的大肠杆菌的菌株的大部分是无害的并生活在动物体的肠道内,包括在人体内,一些菌株,例如大肠杆菌O157:H7,O111:H8,以及O104:H21产生大量的强效类志贺氏毒素,其与志贺氏痢疾杆菌产生的毒素紧密相关或者相同。这些毒素在小肠中会导致严重的疾病,经常造成肠内膜的损害并且在个别的情况下会造成化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O157:H7还会导致急性出血性结肠炎,其特征是严重的腹部抽搐以及腹出血。对于儿童,其会发展成罕见但致命的紊乱,称为溶血尿毒症综合症(HUS),其特征是肾衰竭以及溶血性贫血。对于成人,其会发展成短期的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其包括带有发烧的HUS和神经症状,在老龄人群中的死亡率高达50%。
可以通过控制潜在的污染物的数量来降低由于食物中滋生的病原体导致疾病的风险。由于潜在的废物的污染、与人的接触,以及在肉类加工处理中病原体的传播,在牛肉工业领域例,已经意识到有必要调查收获期前的病原体的控制,尤其是大肠杆菌O157:H7。特别的,由于含有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H7),未煮熟或者生的碎牛肉(捻碎的牛肉)已经被记录在众多的疾病发作的事件中。
因此,为了动物的健康,有必要出现一种用于减少或者消灭致病病原体例如大肠杆菌O157:H7生长的组分以及方法。进而,为了消费者的利益,更重要的需求是减少或者消灭肉类中和产奶动物在产奶前致病病原体的生长。通过这样减少肉类中的病原体的生长,肉类、牛奶以及其他肉类食品的消费者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降低诸如病原体的消费风险。
发明内容
众所周知,由于病原体在动物的消化道的许多特定的区域繁殖,已经发现,提供并加强那些自然出现在相应区域里并能有效抑制消化道的例如瘤胃、小肠和大肠内病原体生长的生物体是非常有利的。本发明确定这些自然出现的生物体适于应用在上述目的并且证实增加数量以及功效的方法。本发明方案以及方法中的微生物可以独自或者联合产生抑制胃肠道(GIT)中病原体生长的化合物。通过抑制病原体的生长,本发明的方法以及化合物提供了减少经过治疗的动物制成的肉类食品受污染的可能性。
本发明利用特定微生物与病原体生物体之间的自然的竞争,而该病原体生物是本发明所要减少或者破坏的目标。本发明提出的方案(formulation)中涉及的微生物表现出多层面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的范围包括从诸如担当或者产生杀菌剂的复杂的行为,到通过利用比病原体更多的营养以及更大的附着空间与病原体进行简单竞争,来防止病原体在GIT中生长。这些有利的行为模式与缺少先进性的在动物的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及类似物的传统的无菌饲养方式具有可比性。
在竞争行为模式中,特别是嗜酸乳杆菌,包括菌株381-IL-28(请参照菌株LA51以及NPC747),微生物的生长以及大肠杆菌O157:H7的繁殖,因此作为大肠杆菌O157:H7的抑制物嗜酸乳杆菌被认为至少部分地利用了相同的有限的外部营养,例如糖。进而,这些微生物竞争在GIT内膜上相同的附着空间。具有快速增殖的抑制物,例如嗜酸乳杆菌,对抗大肠杆菌O157:H7的最初行为模式是通过利用营养以及适合的附着空间来压制它。
本发明包括一种治疗或者防止反刍动物肠内病原体感染的方法,包括给该反刍动物服用含有足够疗效的量的产生乳酸细菌(lactic acidproducing bacterium),该产生乳酸细菌减少反刍动物肠内的病原体的数量。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产生乳酸细菌选自由下面的物质组成的组中:枯草杆菌,青春双岐杆菌,动物双岐杆菌,两岐双岐杆菌,婴儿双岐杆菌,长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敏捷乳杆菌,阿里卡乳杆菌(Lactobacillus alactosus),食品乳杆菌,嗜淀粉乳杆菌,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ans),安洛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amylovorus),动物乳杆菌,甜薯乳杆菌,巴伐利亚乳杆菌,倍发酵乳杆菌,双歧乳杆菌,短乳杆菌,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li),保加利亚乳杆菌,链状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丘状菌落乳杆菌,混乱乳杆菌(Lactobacillus confuses),嗜粪乳杆菌,棒状乳杆菌,克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corynoides),卷曲乳杆菌,卡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curatus),德氏乳杆菌,落叶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sidiosus),分歧乳杆菌(Lactobacillus divergens),恩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enterii),香肠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感冒乳杆菌,食果糖乳杆菌,果糖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耐盐乳杆菌,瑞士乳杆菌,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heterohiochii),希氏乳杆菌,霍氏乳杆菌,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inulinus),詹氏乳杆菌,尤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ugurti),坎氏乳杆菌,高加索酸奶乳杆菌,乳酸乳杆菌,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leichmannii),林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lindneri),雄性骚动乳杆菌(Lactobacillus malefermentans),马里乳杆菌,麦芽香乳杆菌,稍小乳杆菌,小小乳杆菌,移动乳杆菌(Lactobacillus mobilis),鼠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戊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假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seudoplantarum),罗伊乳杆菌,鼠李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罗氏乳杆菌,多噻嗪乳杆菌(Lactobacillustolerans),扭动乳杆菌(Lactobacillus torquens),瘤胃乳杆菌,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旧金山乳杆菌,沙氏乳杆菌,发状乳杆菌,牛痘乳杆菌,绿色乳杆菌,犊乳杆菌,木糖乳杆菌,山梨乳杆菌,玉蜀乳杆菌(Lactobacillus zeae),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lactici),戊糖片球菌,乳脂链球菌,链锁状球菌,链锁状球菌,中间链球菌,乳链球菌,嗜热链球菌,及其组合。在一实施例中,产生乳酸细菌是嗜酸乳杆菌。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嗜酸乳杆菌菌株包括:M35,LA45,LA51以及L411菌株。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嗜酸乳杆菌菌株是LA51。该乳杆菌产生的细菌可以被给予的水平至少是1×108CFU/天。可选择的,乳杆菌产生的细菌可以被给予的水平大约是1×109CFU/天。该病原体可以是选自由下面的物质组成的组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属,包括盲肠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rium),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选择的,该病原体可以是:大肠杆菌O157:H7。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包括用于治疗或者防止反刍动物病原体感染的组分,包括结合于动物的饲料的嗜酸乳杆菌菌株选自于:M35,LA45,LA51以及L41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嗜酸乳杆菌菌株是LA45或者LA51。嗜酸乳杆菌存在于动物的饲料中的量大于1×108CFU,等于一个动物一天的饲料的量,或者嗜酸乳杆菌大约为1×109CFU的量存在于动物的饲料中,等于一个动物一天的饲料的量。
上述提到的,菌株LA51被认为是381-IL-28,其根据俄克拉何马州大学收藏的入藏编号可以得到。同时本发明人已经确定了LA51作为嗜酸乳杆菌的特性,已经由其他的手段来表征其作为动物乳杆菌,鼠乳杆菌。LA45保藏在美国模式菌种收集中心(ATCC),入藏编号ATCC53545。M35和L411入藏编号的细菌可以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得到。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包括一种用于治疗和防止反刍动物肠内病原体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反刍动物服用一种组分,其包括有足够疗效的量的一产生乳酸细菌(lactic acid producing bacterium)和一利用乳酸盐细菌(lactate utilizing bacterium),其中所述的产生乳酸细菌减少反刍动物肠内病原体的数量。产生乳酸细菌可以在如下的一组细菌中选择:枯草杆菌,青春双岐杆菌,动物双岐杆菌,两岐双岐杆菌,婴儿双岐杆菌,长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敏捷乳杆菌,阿里卡乳杆菌,食品乳杆菌,嗜淀粉乳杆菌,淀粉乳杆菌,安洛淀粉乳杆菌,动物乳杆菌,甜薯乳杆菌,巴伐利亚乳杆菌,倍发酵乳杆菌,双歧乳杆菌,短乳杆菌,布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链状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丘状菌落乳杆菌,混乱乳杆菌,嗜粪乳杆菌,棒状乳杆菌,克氏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卡氏乳杆菌,德氏乳杆菌,落叶乳杆菌,分歧乳杆菌,恩氏乳杆菌,香肠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感冒乳杆菌,食果糖乳杆菌,果糖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耐盐乳杆菌,瑞士乳杆菌,荷氏乳杆菌,希氏乳杆菌,霍氏乳杆菌,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尤氏乳杆菌,坎氏乳杆菌,高加索酸奶乳杆菌,乳酸乳杆菌,雷氏乳杆菌,林氏乳杆菌,雄性骚动乳杆菌,马里乳杆菌,麦芽香乳杆菌,稍小乳杆菌,小小乳杆菌,移动乳杆菌,鼠乳杆菌,戊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假植物乳杆菌,罗伊乳杆菌,鼠李乳杆菌,罗氏乳杆菌,多噻嗪乳杆菌,扭动乳杆菌,瘤胃乳杆菌,清酒乳杆菌,唾液乳杆菌旧金山乳杆菌,沙氏乳杆菌,发状乳杆菌,牛痘乳杆菌,绿色乳杆菌,犊乳杆菌,木糖乳杆菌,山梨乳杆菌,玉蜀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乳脂链球菌,链锁状球菌,链锁状球菌,中间链球菌,乳链球菌,嗜热链球菌,及其组合。利用乳酸盐细菌可以在如下的一组细菌中选择:埃氏巨球形菌,不解糖消化链球菌,费氏丙酸杆菌,丙酸丙酸杆菌,费氏丙酸杆菌,球状丙酸杆菌,詹氏丙酸杆菌;谢曼(氏)丙酸杆菌,丙酸菌属,反刍动物月形单胞菌,及其组合。在一实施例中,该产生乳酸细菌是嗜酸乳杆菌。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嗜酸乳杆菌是在如下的一组细菌中选择:M35,LA45,LA51和L411。在一实施例中,该嗜酸乳杆菌是LA51。在一实施例中,利用乳酸盐细菌是费氏丙酸杆菌。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费氏丙酸杆菌在如下的一组细菌中选择:P9,PF24,P42,P93和P99。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费氏丙酸杆菌是PF24,可以从ATCC中获得,其入藏编号是ATCC9615。该利用乳酸盐细菌(lactate utilizing bacterium)和产生乳酸细菌每次分别被服用的量可以大于1×108CFU/天,或者大约是1×109CFU/天。可选的,利用乳酸盐细菌被服用的量可以是1×106CFU/天,较佳的是大于大于1×108CFU/天,最佳的是大约1×109CFU/天。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包括用于治疗或者防止反刍动物体内病原体感染的组分,包含有嗜酸乳杆菌其选自如下一组物质M35,LA45,LA51,L411以及他们的组合物,并与选自P9,PF24,P42,P93,P99的费氏丙酸杆菌及其结合物相结合。在一实施例中,该组分进一步包括动物饲料。在另一实施例中,嗜酸乳杆菌和费氏丙酸杆菌菌株在动物饲料中的含量分别超过1×108CFU相当于一个动物一天的食量。在另一实施例中,嗜酸乳杆菌LA51以及费氏丙酸杆菌菌株PF24分别共存于动物的饲料中,其中的含量大约是1×109CFU相当于一个动物一天的食量。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组分进一步包括嗜酸乳杆菌菌株LA45存在于动物饲料中的含量是1×106CFU相当于一个动物一天的食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以及组分用于减少或者消灭动物体内病原体的生长。已经利用特定的微生物菌株进行了体内和体外试验,其在抑制众多病原体生长上,包括大肠杆菌O157:H7,具有显著的效果。这里使用的病原体指的是任何能在寄主体内产生有害影响的细菌,尤其是那些能感染产肉产奶的动物,随后感染人们的食品供应,因此导致人体发病的细菌。本发明被认为在广泛阻止各种病原体生物体的生长方面是有用的,例如通过一些试验表明包括大肠杆菌、盲肠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沙门氏菌的一些细菌的生长会受到抑制。
在此描述的方案以及方法可以应用于广泛种类的动物品种以及商业实例。动物体内的GIT的病原体的抑制可以用于商业上的肉、奶、禽以及鱼类制品。一方面,本发明包括一种针对动物体抑制大肠杆菌大肠杆菌O157:H7发生和生长的方法。该治疗方法包括给动物服用具有足够疗效的量的经过选择的嗜酸乳杆菌,抑制其体内大肠杆菌O157:H7的生长。其中所述的“足够疗效的量”是指给动物服用的量,其能够通过产生一个病原体不适合生存的环境来达到治疗的效果。已发现,与其他组分结合一起服用时,嗜酸乳杆菌的足够疗效的量可以小至1×106CFU/天,虽然本发明产生细菌的乳酸其较佳的服用量是高于1×108CFU/天。当经过选择的嗜酸乳杆菌的服用量在大约是1×109CFU/天时,会发现有显著的疗效。
在嗜酸乳杆菌菌株中具有显著效果的大肠杆菌O157:H7抑制物的是菌株381-IL-28或者菌株LA51。一方面,当其作为一个产品以上述的浓度作为大肠杆菌O157:H7抑制物用于动物消费中,本发明包括嗜酸乳杆菌菌株是上述提到的方法中的有效组分。在本发明之前,嗜酸乳杆菌微生物已经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以不同的目的给动物服用,如使饲料更好的被利用。例如,在美国专利5,534,271以及5,529,793(在此共同被引用)中,其报道特定的乳杆菌的结合体产生细菌以及用于细菌的乳酸盐,能够用于一种提高反刍动物的饲料利用率的方法中。本发明,通过对比,阐明用于抑制动物体内病原体生长的方法以及用于提高牛奶制品的产量和质量。但是,本发明的一方面包括在此公开的抑制病原体生长的新的方案的发现对于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是有用处的。在用于提高饲料利用率方面,扩展这些此前不为人知的方案也形成了本发明的一部分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了一种方法,其提供一种作为动物体大肠杆菌O157:H7生长抑制物的产品。该方法包括:选择一种具有足够疗效的微生物作为动物体大肠杆菌O157:H7生长抑制物,以及产生一种产物含有这种微生物。一般地,该产品作为病原体抑制物需要得到政府的认证许可;尤其典型的,需要美国农业部(USDA)的认证。如果该产品用于人的消费,例如消除人体中大肠杆菌的感染,还需要得到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委员会(FDA)的许可。
具有疗效的微生物的样例是嗜酸乳杆菌,尤其是LA51菌株,当给动物服用的剂量大约为1×109CFU/天时,其能够抑制大肠杆菌O157:H7以及其他病原体的生长。可选择地,具有足够疗效的剂量应该最少为1×108CFU/天。精确的剂量水平可以容易地确定,通过本领域熟知的技术评估被服用的细菌的胆汁容许量,以便验证活性生物体被传送到肠道与病原体竞争并抑制病原体的生长,例如大肠杆菌O157:H7。
本发明确定一些自然出现的生物体,其能够抑制动物体的GIT内病原体的生长。由于许多的病原体具有抗酸性并且生存在人体消化道的特定区域内,所以本发明的自然出现的生物体非常适合在较低的PH值条件下在动物体内GIT的一些区域里,例如瘤胃、小肠和大肠,抑制病原体的生长。较早的研究表明,大肠杆菌O157:H7种群可以通过给牛定量供应干草而减少,其能够使瘤胃中的PH值为7.0。但是,在育肥和饲养场中由于在动物的生长阶段,在其典型的食物中,谷物占据更大的成分以便培育更好的躯干特征,所以上述的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
本发明方案和方法中有用的微生物可以在GIT内产生乳酸。这些微生物包括:例如,单一的乳杆菌或者肠球菌。可以择一或者两个联合使用。根据利用糖的能力,上述的菌类具有明显区别,如葡萄糖或者乳糖,或者肠球菌对淀粉的利用,以产生乳酸,因此降低局部PH水平。可以根据其所要产生作用的地点来进行微生物的选择。例如,乳杆菌类比肠球菌微生物更具有降低局部PH值水平的能力。
用于本发明方法和组分中的乳酸产生生物体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微生物:枯草杆菌,青春双岐杆菌,动物双岐杆菌,两岐双岐杆菌,婴儿双岐杆菌,长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敏捷乳杆菌,阿里卡乳杆菌,食品乳杆菌,嗜淀粉乳杆菌,淀粉乳杆菌,安洛淀粉乳杆菌,动物乳杆菌,甜薯乳杆菌,巴伐利亚乳杆菌,倍发酵乳杆菌,双歧乳杆菌,短乳杆菌,布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链状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丘状菌落乳杆菌,混乱乳杆菌,嗜粪乳杆菌,棒状乳杆菌,克氏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卡氏乳杆菌,德氏乳杆菌,落叶乳杆菌,分歧乳杆菌,恩氏乳杆菌,香肠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感冒乳杆菌,食果糖乳杆菌,果糖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耐盐乳杆菌,瑞士乳杆菌,荷氏乳杆菌,希氏乳杆菌,霍氏乳杆菌,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尤氏乳杆菌,坎氏乳杆菌,高加索酸奶乳杆菌,乳酸乳杆菌,雷氏乳杆菌,林氏乳杆菌,雄性骚动乳杆菌,马里乳杆菌,麦芽香乳杆菌,稍小乳杆菌,小小乳杆菌,移动乳杆菌,鼠乳杆菌,戊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假植物乳杆菌,罗伊乳杆菌,鼠李乳杆菌,罗氏乳杆菌,多噻嗪乳杆菌,扭动乳杆菌,瘤胃乳杆菌,清酒乳杆菌,唾液乳杆菌旧金山乳杆菌,沙氏乳杆菌,发状乳杆菌,牛痘乳杆菌,绿色乳杆菌,犊乳杆菌,木糖乳杆菌,山梨乳杆菌,玉蜀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乳脂链球菌,链锁状球菌,链锁状球菌,中间链球菌,乳链球菌,嗜热链球菌。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提到的任何一种乳酸产生微生物可以被用于抑制或者治疗病原体宿主的感染,尤其是细菌性病原体,其包括诸如大肠杆菌的致病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包括盲肠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rium)的沙门氏菌属。这些乳酸产生的微生物由于有助于抑制或者治疗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已发现,这些生物体能够用于增加用于食用的动物的躯体重量、躯体质量,减少躯体病原体以及提高平均日增重以及食物的有效率。其中的任何一种微生物可以被用于上述的任何一目的,或者也可以使用上述微生物的任意组合。
另一方面,本发明包括一乳酸组合产生微生物的方案,诸如前述的那些微生物与一个能够提高乳酸产生与病原体微生物竞争的微生物的第二微生物组合。提高可用于本发明的方案中的微生物较佳的是利用乳酸盐的微生物。本发明中的利用乳酸盐的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埃氏巨球形菌,不解糖消化链球菌,费氏丙酸杆菌,丙酸丙酸杆菌,费氏丙酸杆菌,球状丙酸杆菌,詹氏丙酸杆菌;谢曼(氏)丙酸杆菌;丙酸菌属以及反刍动物月形单胞菌。这些增强的微生物的有效量是服用后在动物体内产生有益的治疗效果的量,例如,增强微生物的有效量是大于1×106CFU/天,较佳的是1×108CFU/天,或者最佳的是大约1×109CFU/天。
使用特定微生物确保能够产生预期的效果。本方案中的不同的微生物间应该具有相容性,例如,能够一起生长,较佳的是能够促进对方。另外,微生物在行为部位能够更好的快速生长。微生物可以由于不同的特性而被选择,诸如耐胆汁酸和/或商业抗生素,这使它们更加适于它们预定的作用。
在一较佳的模式中,本发明的方案包括嗜酸乳杆菌、卷曲乳杆菌、或者鼠乳杆菌其中的一个或者他们的组合。在另一较佳的模式中,本发明的方案包括嗜酸乳杆菌、卷曲乳杆菌、或者鼠乳杆菌其中的一个或者他们的组合,以及还包括费氏丙酸杆菌和谢曼(氏)丙酸杆菌其中之一或两者都包括。较佳的,本发明的方案以干态方式补充在肉牛或者奶牛的饲料中,或者以流态喷洒方式添加在动物的饲料中。本方案可以一天一次服用或者一天中在一个流程中服用,可以在一顿中服用或者分散于几顿中服用,或者以其他适合的方式服用。
体外试验:实例1和2
进行一些体外试验来证明,特定的细菌有能力进行有效的竞争或者干涉诸如大肠杆菌O157:H7以及其他病原体细菌的生长。
实例1
根据抑制诸如大肠杆菌O157:H7病原体生长的能力,选择产生乳酸和利用乳酸盐的微生物的冻干培养物,如金黄色链球菌以及沙门氏菌。根据最大化抑制不同病原体大肠杆菌O157:H7生长的能力,进一步选择产生乳酸和利用乳酸盐的微生物的组合。
为了确定那些可以在本发明方案以及方法中利用的微生物,进行了体外试验,尤其是用以确定具有显著效果的单体菌株。细菌素具有产生抑制琼脂盘上大肠杆菌O157:H7生长区域的能力,7个丙酸菌株和6个乳杆菌株根据他们产生细菌素的能力进行隔离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
表1在选择性媒介上丙酸菌菌株的抑制活性
  P9   P42   P79   P88   P93   P99   PF24
  病原体
  Gram-
  仙人掌菌(B.   No   No   No   No   No   No   No
  cereus)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Yes   Yes   Yes   No   No   No   No
  Gram+
  大肠杆菌O157:H7   Yes   Yes   No   No   Yes   Yes   Yes
  盲肠沙门氏菌(Sal.Typhirium)   No   Yes   No   Yes   Yes   Yes   Yes
表2在选择性媒介上乳杆菌菌株的抑制活性
  30SC   53545   381IL28   C28   FR3   R2
  病原体
  大肠杆菌43985O157:H7 -4.1 16.8 91.8 89.7 88.7 64.9
  大肠杆菌933O157:H7 28.1 -3.4 92.7 93.5 91 89.4
  金黄色葡萄球菌305(S.aureus 305) -15.6 -22.1 82.6 80.6 84.8 23.3
从上述表中,值得欣慰的是,三株乳杆菌乳酸产生有机体381IL28、C28和FR3-,四株丙酸菌利用乳酸盐的微生物-P9,P42,P93和P99-证明了抑制病原体生长的能力,尤其是大肠杆菌O157:H7。可以认识到,乳酸的组分产生以及乳酸盐利用的微生物(lactate utilizing microorganisms),因它们的最大化抑制不同病原体生长的能力而被选择。
实例2
生长在体外的经过选择的嗜酸乳杆菌和费氏丙酸杆菌,在38℃下丰富的半厌氧培养基中来确定哪一菌株能更有效地与在体内条件下生长的大肠杆菌竞争。发现菌株LA51和LA45比大肠杆菌能够充分地生长。
表3在38℃下,被选择的细菌菌株与大肠杆菌O157:H7在丰富的半厌氧培养基中的生长(吸光度)对比
  分钟   大肠杆菌O157:H7   LA45   LA51   PF24
  0   0.2   0.2   0.2   0.2
  50   0.3   0.38   0.55   0.3
  90   0.45   0.65   0.84   0.35
  120   0.60   0.85   1.0   0.36
  200   0.80   1.2   1.28   0.38
  230   0.85   1.25   1.28   0.39
  365   0.90   1.25   1.28   0.50
  440   0.90   1.25   1.28   0.58
体内试验:实例3-9
在下面的体内研究中,反刍动物被提供足够量个菌株进行接种,在通过正常取食而进入反刍动物肠道形成的必要的生长介质中进行试验。在饲养场以及奶牛中被观察到诸如大肠杆菌O157:H7的病原体的生长受到抑制,同样适用于其他的反刍动物例如绵羊,山羊以及野兽。各种不同的接种方式都可以采用。例如,这些接种方式包括:
将冻干培养物放入水中,与其他载体一起添加到动物的饲料中。动物饲料包括一种或更多种成分,例如玉米,谷物,玉米副产品,谷物副产品,苜蓿干草,玉米青贮饲料,小粒谷类青贮饲料,禾本科干草,庄稼杆,油料副产品,蛋白质食物,尿素,矿物质,糖蜜,以及各种脂肪和油性产品。
将冻干培养物浸渍于各种油,水和/或化合物中,用于提供一兽用顿服药,直接给动物服用进入动物的消化道。
将冻干培养物加入到动物引用的水中。
实例3
用于抑制大肠杆菌O157:H7生长的乳酸产生和乳酸盐利用微生物的组合进行了体内试验。其试验结果列于下面的表4和表5中:
表4在37℃下在粪便中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抑制
  治疗  0小时   24小时
  控制   5.74   6.56
  PF24,LA45,LA51的组合   5.74   4.48
表5在37℃下在瘤胃液中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抑制
  治疗   0小时   24小时   48小时
  控制   6.64   6.70   6.79
  PF24,LA45,LA51的组合   5.56   5.04   5.00
该数据是取log10CFU大肠杆菌O157:H7/ml。微生物PF24,LA45和LA51在PH值4.0到5.0最高是7.0的条件下都具有功能。在牛肉产品中,首先涉及的是抑制牛体内病原体,在育肥食谱中含有大量的物质其倾向于使瘤胃中PH值从7.0下降到5.0-6.9范围内,而在该范围内,本发明方案具有较佳的性能。同时上述的体内试验证明乳酸盐利用微生物PF24和乳酸产生微生物LA45和LA51的用处,可以这样理解,本发明不仅仅限于这些有机体,而是有许多菌株适用于本发明的方案和方法。
还进行了单株菌株的体内试验,以评估它们的抑制病原体生长的效率,包括大肠杆菌O157:H7。尤其是,M35和LA51通过上述对照动物的水平的大约50%,表明了其抑制大肠杆菌O157:H7流出的能力。
实例4
180只牛以重量排序,并放入每栏5只的围栏中。在称重过程中,直接从每一动物的直肠中取得粪便样品。首先,在180只中只有3只的大肠杆菌O157:H7试验是阳性。以两个星期为基准,通过每一栏的地板上的5只牛的新鲜粪便的混合物,监测这些动物的流出物。在排序后的两个星期后,36栏中的25栏,或者69%,是大肠杆菌O157:H7阳性。排序后4个星期后,患病率下降到7栏是阳性,或者是19.4%。
在饲养期内的大约60天后,该些牛被称重,排序,并且每一只牛都在此进行流出物的病原体试验。一共有26只或者说14.1%流出物含有病原体。这些动物根据重量和流出物式样被重新排序。这次开始进行动物治疗。
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产生乳酸细菌(NPC747和NPC750)的两种治疗方案被采用以验证它们减少被研究的动物体的大肠杆菌O157:H7的能力。
围栏试验表明,在开始治疗的一个星期后,没有接受治疗的围栏种有25%的栏是大肠杆菌O157:H7阳性,然而,经过NPC750治疗的栏的阳性反应为8%,NPC经过NPC747治疗的栏的阳性反应为0%。治疗后的两个星期,50%来自于对照动物的样品呈大肠杆菌O157:H7阳性,而经过NPC 750和NPC 747治疗的动物的样品的阳性分别是30%和20%。这个试验表明经过NPC747治疗与对照组相比流出率(shedding rate)可以减少大约一半,比经过NPC750治疗的有更多的减少。在接受NPC747治疗之前所有流出大肠杆菌O157:H7的动物在治疗后都呈阴性。进而,病原体不会传播同栏中的其他动物。在初期呈阳性的大多数的对照动物还是呈阳性,与其他同栏的动物开始流出病原体。
在第42天,对于单个动物样品具有显著(P<0.05)的差别。进食NPC747菌株的动物有10%是阳性,然而进食NPC750菌株的动物有20%是阳性。作为比较,58%的对照动物呈阳性。
该些动物被作为将要被宰杀的样品。经过NPC747治疗的动物具有明显的较低的大肠杆菌O157:H7可检测率,只有3.3%的动物呈阳性。接受NPC750菌株的动物和对照动物没有明显的不同,分别流出15%和20%。
从屠宰场取得的粪便样品表明有3.3%经过NPC747治疗的动物呈阳性,6.6%经过NPC750治疗的动物呈阳性,10%的对照动物呈阳性。平均所有取样时间得所有样品,61.7%的对照动物在饲养期间流出病原体,平均所有取样时间得所有样品,51.7%的NPC750治疗的动物流出病原体,只有35%的NPC747治疗的动物流出病原体。
实例5
100只公牛被放入围栏中,每栏10只。首先,从每栏中两只公牛的直肠中直接取粪便样品。在170天后取另一样品。在每次取样时,要从相同的动物上取样。在本次研究中,还有一不接受治疗的对照组。该些动物经过嗜酸乳杆菌菌株LA51(商品名是NPC2000)治疗。所有的组都喂莫能菌酸钠和泰乐霉素。这些分析结果列于下表中
表6经过NPC2000治疗的对大肠杆菌的抑制
  治疗  初始大肠杆菌+   %+  第二大肠杆菌+   %+  最后大肠杆菌+   %+
  对照   2/20   10   4/20   20   3/20   15
  LA51   5/20   25   0/20   0   0/20   0
表7 198天后动物的工作数据
  治疗   初始活体重量,lbs   最后活体重量,lbs   热躯干(Hot Carcass)   平均日增重,lbs
  对照   772   1560   945   3.98
  LA51   772   1626   984   4.31
  响应,lb   66   39   0.33
  %响应   4.23   4.12   8.30
实例6
进行一个研究以确定是否食品级前生命学细菌(probiotic bacteria)能够减少试验中受感染的断奶的小牛粪便中流出的大肠杆菌O157:H7。研究中的前生命学细菌包括各种牛粪便乳杆菌隔离群,其基于高水平的对抗大肠杆菌O157:H7的IRA体外毒素活性而被选择。
5只7个月的小牛的瘤胃进行插管手术,随后进行恢复,在生物安全水平为3的隔离室中生活。这些小牛每天一次进行瘤胃内接种1×109CFU的表8中所列的前生命学细菌菌株之一,一个周期为60天。
在开始前生命学投药后的2星期后,这些小牛受到大肠杆菌O157:H7(C1)内瘤胃接种的刺激。在首次接种(C1)后15(C2)天和27(C3)天,这些小牛再次收到刺激。首次接种C1包括总量为1×109CFU的菌株920,922,944和966的组分。第二次接种C2的是总量为1.63×1011CFU的上述菌株。第三次接种的是总量为1×109CFU的菌株86-24。
在每次刺激的前后,这些小牛每天都进行接种菌株的粪便流出测试。每两个星期,这些动物都通过评估对Tir蛋白和O157脂多糖(LPS)抗原的血清抗体滴度进行免疫迹象的测试。结果列于表8。刺激前所有的小牛具有相对较高的抗-Tir抗体滴度,其使小牛具有显著的对抗刺激菌株的免疫水平,包括对照组在内的所有小牛具有小于随后的第一C1和第二C2治疗的S∶C比率。
表8根据流出的大肠杆菌O157:H7,喂给断奶小牛不同的乳杆菌属前生命学菌株的效果的对比
  前生命学菌株和刺激次数            抗体滴度   流出天数   总流出   流出∶刺激比率
  M35   Tir   O157
  C1   1∶12,800   1∶12,800   3   1.45×106(S1)   0.00145(S1/C1)
  C2   1∶12,800   1∶12,800   2   3.59×106(S2)   0.000022(S2/C2)
  C3   1∶12,800   1∶12,800   3   3.14×108(S3)   0.314469(S3/C3)
  总计   1∶51,200   1∶51,200   8   3.2×108(S)   0.001936(S/C)
  LA45
  C1   1∶6,400   1∶12,800   3   1.8×106(S1)   0.0017955(S1/C1)
  C2   1∶6,400   1∶12,800   2   5.13×106(S2)   0.0000031(S2/C2)
  C3   1∶6,400   1∶12,800   19   1.84×1011(S3)   184.1(S3/C3)
  总计   1∶12,800   1∶51,200   24   1.84×108(S)   1.1759(S/C)
  PBS
  C1   1∶25,600   1∶12,800   2   1.0×104(S1)   0.001(S1/C1)
  C2   1∶25,600   1∶12,800   1   1.47×109(S2)   0.009(S2/C2)
  C3   1∶25,600   1∶12,800   8   2.07×108(S3)   0.207(S3/C3)
  总计   ND   1∶51,200   11   1.87×109(S)   0.01(S/C)
  LA51
  C1   1∶6,400   1∶12,800   2   9.41×106(S1)   0.0009405(S1/C1)
  C2   1∶6,400   1∶12,800   1   5.13×106(S2)   0.0000031(S2/C2)
  C3   ND   1∶12,800   9   2.62×108(S3)   0.26163(S3/C3)
  总计   1∶6,400   1∶51,200   12   2.63×108(S)   0.0015944(S/C)
  L411
  C1   1∶12,800   1∶6,400   2   1.03×104(S1)   0.001026(S1/C1)
  C2   1∶12,800   1∶6,400   8   6.44×108(S2)   0.0039529(S2/C2)
  C3   1∶12,800   1∶6,400   4   5.13×109(S3)   0.0513(S3/C3)
  总计   1∶51,200   1∶25,600   14   6.97×109(S)   0.0042221(S/C)
上表中提到的流出/刺激比率代表接种后流出的大肠杆菌O157:H7的总量。这个数据规范化更准确的动物比较值和提供比仅仅回顾小牛流出生物的全部天数更有意义的信息。M35,LA45,LA51和L411代表被测试的不同的乳杆菌菌株。PBS代表对照组动物。总流出代表每克粪便中的CFU乘以流出呈阳性的一天粪便的克数乘以流出呈阳性的总天数。
因为抗-Tir滴度在小牛中没有明显的区别,相较于喂M35的对照牛的80%,喂LA51的牛的84%,和喂411的牛的58%,四个前生命学细菌中的3个具有基于下列S∶C比率减少的效果。进而,喂M35的动物与对照组J3相比,在流出天数上减少27%。但是,喂LA51的动物与对照组J3相比,在流出天数上增加9%。因此,给牛喂前生命学细菌在减少大肠杆菌O157:H7流出方面是有效果的。
实例7
进行一个研究以确定是否利用乳酸盐和产生乳酸细菌的组合加入到奶牛的日常饲料中可以减少奶牛的病原体提高牛奶产量。有三组奶牛进行试验。第一组奶牛是对照组(组1)。根据前述的方法,第二组的奶牛服用利用乳酸盐细菌费氏丙酸杆菌菌株PF24和产生乳酸细菌嗜酸乳杆菌菌株NPC747的组合(组2)。根据前述的方法,第三组奶牛服用乳酸盐利用费氏丙酸杆菌菌株PF24与两株乳酸产生嗜酸乳杆菌LA51(NPC747)和LA45的组合(组3)。其研究结果列于表9中。
表9表示了在每一治疗期间奶牛的奶产量、体重、食物消耗的影响。包括喂奶牛利用乳酸盐细菌与产生乳酸细菌的组合的治疗,导致奶产量,折合的奶产生的脂肪产量(也就是,含有高脂肪量的奶产量更高),单位重量的饲料消耗与折合的奶产生的脂肪产量的比率,折合的奶产生的能量的量(也就是,具有高卡路里含量的奶产量更高),单位重量的饲料消耗产生的折合的奶产生的能量的量,牛奶产生的奶脂肪的量,以及牛血清中尿含量在统计上具有显著的提高。在组3中的填加的LA45菌株导致牛血清中尿含量的提高。
表9根据操作变量附加的细菌培养物的对奶牛的影响
  治疗   治疗对比(P<0.10)
  变量   组1   组2   组3   标准偏差  组1对组2和组3   组2对组3
  DMI2,kg/天   25.5   26.2   26.3   0.5  NS1   NS
  奶,kg/天   37.7   39.6   38.5   0.7  0.08   NS
  FCM3,kg/天   34.9   37.8   37.6   0.8  0.007   NS
  奶/DMI,kg/kg   1.15   1.53   1.48   0.04   NS   NS
  FCM/DMI,kg/kg   1.35   1.45   1.44   0.03   0.03   NS
  ECM4,kg/天   34.5   36.8   37.0   0.8   0.03   NS
  ECM/DMI,kg/kg   1.34   1.42   1.41   0.04   0.03   NS
  奶脂肪,%   3.19   3.23   3.40   0.10   NS   NS
  奶脂肪,kg/天   1.15   1.27   1.29   0.04   0.02   NS
  奶蛋白,%   2.95   2.94   3.00   0.05   NS   NS
  奶蛋白,kg/天   1.09   1.13   1.12   0.03   NS   NS
  体细胞/ml,×1000   259   198   257   111   NS   NS
  最后体重,kg   667.6   658.3   664.1   6.5   NS   NS
  体重变化,kg   28.9   20.8   21.2   7.3   NS   NS
  血清尿N,mg/dl   22.62   20.43   21.66   0.48   0.01   0.08
  血清葡萄糖,mg/dl   64.73   67.55   65.52   1.19   NS   NS
1由于P>0.10,统计上非显著
2干燥物质的摄入
3 3.5%折合脂肪的奶
4用于和等值的卡路里基础比较的折合能量的奶
表10表明每一组服用利用乳酸盐细菌和产生乳酸细菌组合的奶牛的粪便样品中病原体大肠杆菌O157:H7的出现率显著降低。尤其是,同时服用嗜酸乳杆菌菌株LA51(NPC747)和LA45与费氏丙酸杆菌菌株PF24的效果得到证明。每一组奶牛,在其粪便样品中没有检测到大肠杆菌O157:H7。
表10奶牛粪便样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出现率
  组1   组2  组3
  大肠杆菌O157:H7的出现率   19%   12%  0%
实例8
进行一个研究以确定是否特定的新的细菌组合能够降低病原体细菌的出现率。已发现,这些细菌组合能够提高牛的饲养效率。240只公牛被分配到48个围栏中,5只一栏。这些公牛的平均体重是780lbs。每一栏被指定4中治疗方案中的一种:(1)组1是对照组,不喂微生物;(2)组2喂两种菌株:费氏丙酸杆菌菌株PF24和嗜酸乳杆菌菌株LA51(NPC747),每一菌株的量是1×109CFU/天;(3)组3喂三种菌株:PF24:1×109CFU/天,LA51(NPC747):1×109CFU/天,嗜酸乳杆菌菌株LA45:1×106CFU/天;(4)组4喂三种菌株:PF24:1×109CFU/天,LA51(NPC747):1×106CFU/天,嗜酸乳杆菌菌株LA45:1×106CFU/天。
表11表明了服用新的细菌组合的组的饲养效率的提高。相比较对照组,经过56天和140天后,所有的服用新的细菌组合的组表现出一个较高的平均日增重。
表11喂养效率
  0-56天的平均值   0-140天的平均值
  平均日增重   食物摄入   平均日增重   食物摄入
 组1(对照组)   14.42lbs.   19.16lbs.   3.62lbs.   18.82lbs.
 组2   4.52lbs.   19.62lbs.   3.70lbs.   19.32lbs.
 组3   4.54lbs.   19.24lbs.   3.72lbs.   18.79lbs.
 组4   4.61lbs.   19.61lbs.   3.69lbs.   19.31lbs.
表12说明在将被宰杀的公牛的皮和躯干中发现的大肠杆菌O157:H7的量有实质性的改善。值得注意的是,组2中的公牛的躯干中的病原体比对照组少一半,并且其他两组公牛的躯干中的病原体的量也表现出实质性的减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服用本发明方案的所有公牛的皮中的大肠杆菌量惊人的降低。
表12:大肠杆菌O157:H7的发病率
  躯干   皮
 组1(对照组)   33.3%   20%
 组2   13.3%   0%
 组3   26.6%   0%
 组4   20%   0%
实例9
进行一个研究以确定较佳的用于控制牛体内病原体生长的方法。第一个方法包括给牛喂食细菌NPC747和NPC750(也被认为是M35,可以从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得到)。第二个方法包括:去掉牛的饲料中的淀粉。第三个方法包括清洁围栏。该研究方案是3H2H2阶乘。一育肥饲料(33%高含水玉米,20%干燥的碾压过的玉米,40%湿的玉米黄浆饲料,和7%紫花苜蓿,其具有维生素,矿物质,莫能菌酸钠,和泰乐霉素)喂食给在54个围栏中的432只公牛(平均体重是340kg),每栏8只公牛。有18栏的公牛每天喂食细菌NPC747和NPC750。一半的围栏每月进行清洁,另一半围栏只在研究结束时清洁。在宰杀前两星期,一半的牛改变饲料,用玉米糠代替牛饲料中的玉米。
第一和地三个方法都没有影响到公牛的性能(performance)(P>0.39),但是在最后两周的饲料的改变降低了DMI(P<0.001;12.8kg/d比11.5kg/d),并减少了ADG和全部饲养期间内的效率(P<0.001)。改变饲料使躯干体重减少8.4kg。
每月以及在宰杀前的0、1、2星期获取个体的粪便样品,并进行大肠杆菌O157:H7分析。每个围栏作为试验检测单元,并且任何8只公牛中的一只被检测为大肠杆菌O157:H7阳性,则整个围栏被认为是阳性。全部大肠杆菌O157:H7检测是低的(145/3024动物·星期)。第二和第三个方法对大肠杆菌O157:H7患病率上没有效果。在上市的那个星期,第一方法在数字上减少了大肠杆菌O157阳性的栏数(44%对17%;P=0.1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7)

1、一种治疗或者防止反刍动物内肠内病原体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给反刍动物服用一含有具有足够产生治疗效果的量的产生乳酸细菌的组分;以及
减少反刍动物肠内病原体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产生乳酸细菌在如下的一组细菌中选择:枯草杆菌,青春双岐杆菌,动物双岐杆菌,两岐双岐杆菌,婴儿双岐杆菌,长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1嗜酸乳杆菌,敏捷乳杆菌,阿里卡乳杆菌,食品乳杆菌,嗜淀粉乳杆菌,淀粉乳杆菌,安洛淀粉乳杆菌,动物乳杆菌,甜薯乳杆菌,巴伐利亚乳杆菌,倍发酵乳杆菌,双歧乳杆菌,短乳杆菌,布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链状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丘状菌落乳杆菌,混乱乳杆菌,嗜粪乳杆菌,棒状乳杆菌,克氏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卡氏乳杆菌,德氏乳杆菌,落叶乳杆菌,分歧乳杆菌,恩氏乳杆菌,香肠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感冒乳杆菌,食果糖乳杆菌,果糖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耐盐乳杆菌,瑞士乳杆菌,荷氏乳杆菌,希氏乳杆菌,霍氏乳杆菌,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尤氏乳杆菌,坎氏乳杆菌,高加索酸奶乳杆菌,乳酸乳杆菌,雷氏乳杆菌,林氏乳杆菌,雄性骚动乳杆菌,马里乳杆菌,麦芽香乳杆菌,稍小乳杆菌,小小乳杆菌,移动乳杆菌,鼠乳杆菌,戊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假植物乳杆菌,罗伊乳杆菌,鼠李乳杆菌,罗氏乳杆菌,多噻嗪乳杆菌,扭动乳杆菌,瘤胃乳杆菌,清酒乳杆菌,唾液乳杆菌旧金山乳杆菌,沙氏乳杆菌,发状乳杆菌,牛痘乳杆菌,绿色乳杆菌,犊乳杆菌,木糖乳杆菌,山梨乳杆菌,玉蜀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乳脂链球菌,链锁状球菌,链锁状球菌,中间链球菌,乳链球菌,嗜热链球菌,及其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产生乳酸细菌是嗜酸乳杆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菌株选自于:M35、LA45、LA51和L4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菌株是LA51菌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产生乳酸细菌被服用的水平至少是1×108CFU/天。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产生乳酸细菌被服用的水平至少是1×108CFU/天。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产生乳酸细菌被服用的水平至少是1×108CFU/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产生乳酸细菌被服用的水平至少是1×108CFU/天。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产生乳酸细菌被服用的水平大约是1×109CFU/天。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产生乳酸细菌被服用的水平大约是1×109CFU/天。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0157:H7。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0157:H7。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0157:H7。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0157:H7。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0157:H7。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0157:H7。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病原体是选自于下面的组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属、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1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病原体是选自于下面的组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属、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2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病原体是选自于下面的组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属、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21、一种治疗或者防止反刍动物内肠内病原体感染的组分,包括结合于动物的饲料或水的嗜酸乳杆菌菌株选自于下面的组中:M35,LA45,LA51以及L411。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组分,其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菌株是LA45或LA51。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组分,其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菌株是LA51。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组分,其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存在于动物饲料中的量是大于1×108CFU每次食物或者水量,其等于一只动物一天的食量或者饮水量。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组分,其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存在于动物饲料中的量是大于1×108CFU每次食物或者水量,其等于一只动物一天的食量或者饮水量。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组分,其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存在于动物饲料中的量是大于1×108CFU每次食物或者水量,其等于一只动物一天的食量或者饮水量。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组分,其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存在于动物饲料中的量大约是1×109CFU每次食物或者水量,其等于一只动物一天的食量或者饮水量。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组分,其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存在于动物饲料中的量大约是1×109CFU每次食物或者水量,其等于一只动物一天的食量或者饮水量。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组分,其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存在于动物饲料中的量大约是1×109CFU每次食物或者水量,其等于一只动物一天的食量或者饮水量。
30、一种用于治疗和防止反刍动物肠内病原菌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反刍动物服用一种组分,其包括有足够疗效的量的一产生乳酸细菌和一利用乳酸盐细菌,并减少反刍动物肠内病原体的数量。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产生乳酸细菌在如下的一组细菌中选择:枯草杆菌,青春双岐杆菌,动物双岐杆菌,两岐双岐杆菌,婴儿双岐杆菌,长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1嗜酸乳杆菌,敏捷乳杆菌,阿里卡乳杆菌,食品乳杆菌,嗜淀粉乳杆菌,淀粉乳杆菌,安洛淀粉乳杆菌,动物乳杆菌,甜薯乳杆菌,巴伐利亚乳杆菌,倍发酵乳杆菌,双歧乳杆菌,短乳杆菌,布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链状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丘状菌落乳杆菌,混乱乳杆菌,嗜粪乳杆菌,棒状乳杆菌,克氏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卡氏乳杆菌,德氏乳杆菌,落叶乳杆菌,分歧乳杆菌,恩氏乳杆菌,香肠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感冒乳杆菌,食果糖乳杆菌,果糖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耐盐乳杆菌,瑞士乳杆菌,荷氏乳杆菌,希氏乳杆菌,霍氏乳杆菌,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尤氏乳杆菌,坎氏乳杆菌,高加索酸奶乳杆菌,乳酸乳杆菌,雷氏乳杆菌,林氏乳杆菌,雄性骚动乳杆菌,马里乳杆菌,麦芽香乳杆菌,稍小乳杆菌,小小乳杆菌,移动乳杆菌,鼠乳杆菌,戊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假植物乳杆菌,罗伊乳杆菌,鼠李乳杆菌,罗氏乳杆菌,多噻嗪乳杆菌,扭动乳杆菌,瘤胃乳杆菌,清酒乳杆菌,唾液乳杆菌旧金山乳杆菌,沙氏乳杆菌,发状乳杆菌,牛痘乳杆菌,绿色乳杆菌,犊乳杆菌,木糖乳杆菌,山梨乳杆菌,玉蜀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乳脂链球菌,链锁状球菌,链锁状球菌,中间链球菌,乳链球菌,嗜热链球菌,及其组合。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乳酸盐细菌在如下的一组细菌中选择:埃氏巨球形菌,不解糖消化链球菌,费氏丙酸杆菌,丙酸丙酸杆菌,费氏丙酸杆菌,球状丙酸杆菌,詹氏丙酸杆菌;谢曼(氏)丙酸杆菌,丙酸菌属,反刍动物月形单胞菌,及其组合。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乳酸盐细菌在如下的一组细菌中选择:埃氏巨球形菌,不解糖消化链球菌,费氏丙酸杆菌,丙酸丙酸杆菌,费氏丙酸杆菌,球状丙酸杆菌,詹氏丙酸杆菌;谢曼(氏)丙酸杆菌,丙酸菌属,反刍动物月形单胞菌,及其组合。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产生乳酸细菌是嗜酸乳杆菌。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菌株是在如下的一组细菌中选择:M35,LA45,LA51和L411。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菌株是LA51。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产生乳酸细菌是嗜酸乳杆菌。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菌株是在如下的一组细菌中选择:M35,LA45,LA51和L411。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菌株是LA51。
40、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乳酸盐细菌是费氏丙酸杆菌。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乳酸盐细菌是费氏丙酸杆菌。
4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乳酸盐细菌是费氏丙酸杆菌。
4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乳酸盐细菌是费氏丙酸杆菌
44、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费氏丙酸杆菌在如下的一组细菌中选择:P9,PF24,P42,P93和P99。
45、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费氏丙酸杆菌在如下的一组细菌中选择:P9,PF24,P42,P93和P99。
46、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费氏丙酸杆菌在如下的一组细菌中选择:P9,PF24,P42,P93和P99。
47、根据权利要求4 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费氏丙酸杆菌在如下的一组细菌中选择:P9,PF24,P42,P93和P99。
4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乳酸盐细菌和产生乳酸细菌分别被服用的量大于1×108CFU/天。
49、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乳酸盐细菌和产生乳酸细菌分别被服用的量大于1×108CFU/天。
50、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乳酸盐细菌和产生乳酸细菌分别被服用的量大于1×108CFU/天。
51、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乳酸盐细菌和产生乳酸细菌分别被服用的量大于1×108CFU/天。
52、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乳酸盐细菌和产生乳酸细菌分别被服用的量大于1×108CFU/天。
53、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乳酸盐细菌和产生乳酸细菌分别被服用的量大约是1×109CFU/天。
54、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乳酸盐细菌和产生乳酸细菌分别被服用的量大约是1×109CFU/天。
55、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乳酸盐细菌和产生乳酸细菌分别被服用的量大约是1×109CFU/天。
56、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乳酸盐细菌和产生乳酸细菌分别被服用的量大约是1×109CFU/天。
57、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利用乳酸盐细菌和产生乳酸细菌分别被服用的量大约是1×109CFU/天。
58、一种治疗或者防止反刍动物病原体感染的组分,包括选自于M35,LA45,LA51,L411及其组合中的嗜酸乳杆菌菌株与选自于P9,PF24,P42,P93,P99,及其组合中的费氏丙酸杆菌菌株结合,其被服用的组分用于消灭或者防止病原体感染。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组分,其进一步包含动物饲料或者水。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组分,其中所述的其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和费氏丙酸杆菌存在于动物饲料中的量是大于1×108CFU每次食物或者水量,其等于一只动物一天的食量或者饮水量。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组分,其中所述的其中所述的嗜酸乳杆菌和费氏丙酸杆菌存在于动物饲料中的量大约是1×109CFU每次食物或者水量,其等于一只动物一天的食量或者饮水量。
62、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组分,包含嗜酸乳杆菌菌株LA51和费氏丙酸杆菌菌株PF24存在于动物饲料中的量大约是1×109CFU每次食物或者水量,其等于一只动物一天的食量或者饮水量。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组分,进一步包含嗜酸乳杆菌菌株LA45存在于动物饲料中的量大约是1×106CFU每次食物或者水量,其等于一只动物一天的食量或者饮水量。
64、一种防止反刍动物肠内病原体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该反刍动物服用一种组分包括有足够疗效的量的一产生乳酸细菌,防止反刍动物肠内病原体生长。
65、一种防止反刍动物肠内病原体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该反刍动物服用一种组分包括有足够疗效的量的一产生乳酸细菌和有足够疗效的量的一利用乳酸盐细菌,防止反刍动物肠内病原体生长。
66、一种提高奶牛产出的奶的脂肪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奶牛服用一种组分含有足够疗效的量产生乳酸细菌,和从奶牛提取奶,其中的提取的奶具有提高的脂肪含量。
67、一种提高奶牛产出的奶的脂肪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奶牛服用一种组分含有足够疗效的量产生乳酸细菌和足够疗效的量利用乳酸盐细菌,和从奶牛提取奶,其中的提取的奶具有提高的脂肪含量。
CN200380100826.5A 2002-10-01 2003-10-01 抑制病原体生长的组合物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031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1958702P 2002-10-01 2002-10-01
US60/319,587 2002-10-01
US10/273,141 2002-10-18
US10/273,141 US20040028665A1 (en) 2002-01-08 2002-10-18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nhibiting pathogenic growth
US10/288,437 2002-11-06
US10/288,437 US20030175305A1 (en) 2002-01-08 2002-11-06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nhibiting pathogenic growth
PCT/US2003/030888 WO2004030624A2 (en) 2002-10-01 2003-10-01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nhibiting pathogenic growth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3146A true CN1703146A (zh) 2005-11-30
CN1703146B CN1703146B (zh) 2014-07-09

Family

ID=35632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38010082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03146B (zh) 2002-10-01 2003-10-01 抑制病原体生长的组合物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703146B (zh)
ZA (1) ZA200502598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9196A (zh) * 2012-11-08 2013-02-13 沈阳科纳提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奶牛产奶量、产奶质量的饲养方法
CN104830734A (zh) * 2015-05-20 2015-08-12 常熟理工学院 一株费氏丙酸杆菌菌株及其发酵生产细菌素的方法
TWI511676B (zh) * 2009-04-15 2015-12-11 Mitsui Bussan Lactobacillus strains and foods with mildew resistance
CN106676020A (zh) * 2015-11-06 2017-05-17 中创云牧科技咨询(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菌在调制青贮饲料及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应用
CN110607255A (zh) * 2019-08-28 2019-12-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德氏乳杆菌及直投式德氏乳杆菌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60567A (zh) * 2018-09-30 2020-04-07 天津中医药大学 制备抑菌组合物的方法、制得的抑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601879A (zh) * 2017-09-28 2020-08-28 生物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微生物菌株布氏乳杆菌biocc 203 dsm 32650和布氏乳杆菌biocc 228 dsm 32651及其用途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1676B (zh) * 2009-04-15 2015-12-11 Mitsui Bussan Lactobacillus strains and foods with mildew resistance
CN102919196A (zh) * 2012-11-08 2013-02-13 沈阳科纳提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奶牛产奶量、产奶质量的饲养方法
CN102919196B (zh) * 2012-11-08 2015-02-18 沈阳科纳提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奶牛产奶量、产奶质量的饲养方法
CN104830734A (zh) * 2015-05-20 2015-08-12 常熟理工学院 一株费氏丙酸杆菌菌株及其发酵生产细菌素的方法
CN104830734B (zh) * 2015-05-20 2018-05-22 常熟理工学院 一株费氏丙酸杆菌菌株及其发酵生产细菌素的方法
CN106676020A (zh) * 2015-11-06 2017-05-17 中创云牧科技咨询(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菌在调制青贮饲料及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应用
CN111601879A (zh) * 2017-09-28 2020-08-28 生物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微生物菌株布氏乳杆菌biocc 203 dsm 32650和布氏乳杆菌biocc 228 dsm 32651及其用途
CN110960567A (zh) * 2018-09-30 2020-04-07 天津中医药大学 制备抑菌组合物的方法、制得的抑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960567B (zh) * 2018-09-30 2022-05-06 天津中医药大学 制备抑菌组合物的方法、制得的抑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607255A (zh) * 2019-08-28 2019-12-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德氏乳杆菌及直投式德氏乳杆菌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07255B (zh) * 2019-08-28 2022-06-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德氏乳杆菌及直投式德氏乳杆菌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3146B (zh) 2014-07-09
ZA200502598B (en) 200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63836B2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nhibiting pathogenic growth
AU2010203120B2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nhibiting pathogenic growth
Sornplang et al. Probiotic isolates from unconventional sources: a review
RU2544952C2 (ru) СПОСОБ ПРИМЕНЕНИЯ ШТАММА BacilluS subtilis QST713 ДЛЯ УЛУЧШЕНИЯ ПОКАЗАТЕЛЕЙ РОСТА ЖИВОТНОГО
Callaway et al. Diet, Escherichia coli O157: H7, and cattle: a review after 10 years
US20230071245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undesirable microbes and improving animal health
WO2005074706A1 (en) Use of live bacteria for growth promotion in animals
US20150224154A1 (en) Low/High Dose Probiotic Supplements And Methods Of Their Use
CN1703146B (zh) 抑制病原体生长的组合物和方法
US20170020935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nhibiting pathogenic growth
CN112226389A (zh) 一种三黄肉雏鸡肠道益生菌群的定植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Ramlah et al. Effects of 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on broiler performance
ES2426162T3 (es) Composiciones y métodos para inhibir el crecimiento de patógenos
KR101106302B1 (ko) 락토바실러스 플란타럼 배양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가축음용수 생균제제
Rosenstrauch Application of Bacillus Spp. Spores in the Drinking Water and Environment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Gut Microbiome in Weaner Pigs
Stough Selection of Bacillus Strains for Salmonella and ammonia reduction within a poultry house environment
McAllister et al. Monitoring and Mitigation of E. coli O157: H7 in Commercial Dairies
Pond Reduction of escherchia coli O157 and non-O157 O serogroups in the feces of commercial and research feedlot cattle using a high-dose of NP51, a lactobacillus-based pre-harvest interven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UTRITIONAL PHYSI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UTRITION PHYSIOLOGY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0906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626

Address after: Oklahoma

Applicant after: Nutrition Physiology Co. LLC

Address before: Oklahoma

Applicant before: Nutrition Physiology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08

Address after: First, the Danish city hall

Patentee after: Kohansen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Oklahoma

Patentee before: Nutrition Physiology Co. LLC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