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7783A - 水质污浊防止方法及水流隔断墙 - Google Patents

水质污浊防止方法及水流隔断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7783A
CN1697783A CN 200480000564 CN200480000564A CN1697783A CN 1697783 A CN1697783 A CN 1697783A CN 200480000564 CN200480000564 CN 200480000564 CN 200480000564 A CN200480000564 A CN 200480000564A CN 1697783 A CN1697783 A CN 1697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forementioned
waters
water quality
partitio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800005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1902C (zh
Inventor
儿玉健二
田中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ritas Corp
Kureha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erita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itas Corp filed Critical Verita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97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7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19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190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5/00Artificial water canals, e.g. irrigation canals
    • E02B5/08Details, e.g. gates, screens
    • E02B5/085Arresting devices for waterborne materials, e.g. grat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08Devices for reducing the polluted area with or without additional 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08Devices for reducing the polluted area with or without additional 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material
    • E02B15/0814Devices for reducing the polluted area with or without additional 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material with underwater curta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20Prevention of biofou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流入取水路的水域的藻类引起的水质污浊的方法,及该方法中使用的水流隔断墙。本发明在具有至少一个流入路(2)和至少一个取水路(4)的湖沼中,配设抑制藻类移动的水域分隔墙(5),该墙从其它的水域分出具有至少一个流入路和至少一个取水路的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使该水质污浊防止水域的水面的至少一部分,被系留或浮游遮光体6遮光。由于水质污浊防止水域利用水域分隔墙抑制藻类流入,因此利用遮光体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藻类的产生和/或繁殖,可以在该水域从取水路取出抑制了藻类产生和/或繁殖的水。因为水质污浊防止水域是湖沼的一部分,故即使利用比以前少的遮光体也可以有效地抑制藻类的产生和/或繁殖。

Description

水质污浊防止方法及水流隔断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污浊防止方法及该方法中使用的水流隔断墙,其中,该方法用于从湖沼取水时,使在湖沼中产生和/或繁殖的藻类在所取水中的含量维持低水平。另外,所述的湖沼是指水库、湖、沼泽、水池等中,用于自来水、工业、农业等的水源利用目的的蓄水池。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自来水用量的增加,试图利用开发水库有效利用水资源,因而自来水用原水对湖沼(水库、湖、沼泽、水池等)的依存比例正在增加。通过上述那样利用开发水库等而谋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容易富营养化的滞留水域增加,容易引起藻类的产生和/或繁殖的环境增加。并且,藻类混入自来水原水中,会引起pH上升、产生臭气、浊度上升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此,从防止产生凝集不良或过滤水的生物数增加及臭气残留等问题的观点出发,在净水工序中,需要采取增加凝集剂、消毒剂、pH调整用酸及活性炭的添加量等的对策,在没有添加pH调整用酸及活性炭的设备的净水厂也需要重新引入这些设备。
在工业用水方面,也存在藻类附着在冷却装置上致使冷却能力降低等的问题。
为了减少上述问题,提出了湖水搅拌技术(参照佐藤敦久、真柄泰基编著“上水道中的藻类故障-寻求安全质量好的自来水-”1996年5月15日),该技术试图减少湖沼整体藻类的绝对量。但是,其结果不能令人满意,仍然需要进一步降低自来水原水中的藻类含量的技术。
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了如下的方法(参照特开平8-243538号公报),其作为抑制湖沼中的藻类,也就是植物浮游生物的产生和/或繁殖的方法,在湖沼的表面或内部,配设覆盖换算成整个湖沼的水量的1/3~2/3水量的光隔断体。
发明的公开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配设光隔断体的方法中,其存在的问题是当湖沼的水量大时,配设的光隔断体的量庞大,不实用。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状进行了研究,其目的在于提供有效防止流入取水路中的水域的藻类引起水质污浊的方法,及其中使用的水流隔断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是用遮光体将具有至少一个流入路、和至少一个取水路的湖沼的水面的一部分进行遮光,阻碍藻类的产生和/或繁殖,由此防止水质出现污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湖沼中配设抑制藻类移动的水域分隔墙,以便从其它的水域分出具有至少一个流入路和至少一个取水路的水质污浊防止水域,在该水质污浊防止水域的水面的至少一部分使遮光体系留或浮游而进行遮光。
利用该方法,水质污浊防止水域因为是利用抑制藻类移动的水域分隔墙,与其它的水域分开,因而在水域污浊防止水域中没有藻类从其它水域流入。另外,因为水质污浊防止水域具有流入路和取水路,故在水质污浊防止水域内,水容易从流入路流入取水路。因此,与在水质污浊防止水域中没有流入路的情况相比,藻类难以从其它的水域流入。
并且,如上所述,利用水域分隔墙与其它的水域分开,并使遮光体系留或浮游在抑制了藻类的流入的水质污浊防止水域中进行遮光,而抑制藻类的产生和/或繁殖,因此,应该遮光的区域受到了限定,即使与以往相比大幅度地降低使用的光遮光体的量,也可以使所取的用水中含有的藻类量维持低水平。
另外,在本发明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中,适合应用的水域分隔墙是具有水流隔断墙的水域分隔墙,该水流隔断墙隔断湖沼的水面到规定深度之间的区域的水流。
藻类在繁殖时需要光,藻类主要在从水面至一定深度(一般距水面5~10m)之间的区域存活。因此通过遮断湖沼的水面至规定深度之间的区域的水流,可以有效地阻挡存活在水面附近的藻类向水质污浊防止区域移动。
而且,本发明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中使用的水流隔断墙适合具有如下构成,其一部分形成固定式水流隔断墙,着底设置在比湖沼中的规定的水深(优选水深5~10m的范围内)浅的区域;水流隔断墙的其它的部分形成系留式水流隔断墙,其不着底地设置在比湖沼中的规定的水深深的区域中。
这样,在比规定的水深浅的区域可以通过固定式水流隔断墙确实地防止水域间的藻类移动。另外,在比规定的水深深的区域,通过不着底地系留式水流隔断墙,有效地抑制从湖沼水面到规定深度之间的藻类的水域之间的移动。并且,因为是上述的系留式,例如,即使在由于洪水等引起水量增加而使水位发生变化时,也可以自动应对,可以经常保持有效的抑制藻类的移动。另外,因为不着底,可以在较水流隔断墙深的区域自由地进行水交换,水中的鱼类、甲壳类等水生动植物等也可以自由地在系留式隔断墙的下面移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中使用的水域分隔墙的固定式水流隔断墙,优选混凝土墙壁或钢板板桩或其组合。
而且,本发明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中使用的系留式水流隔断墙适合由配置在水面上的浮体,和与该浮体的一边连接并且自浮体垂下配置的帘状物构成。
通过上述构成,系留式水流隔断墙倾向于即使例如在水增加等导致水位发生变化时也可以对应其变化更切实地隔断从水面至规定深度的水流。而且,即使由于湖沼的水放水时,水流急剧发生变化,帘状物因为自浮体垂下,故也容易应对水流的变化,与固定在水底的情况相比,帘状物难以受到破坏。
上述的帘状物优选大致为四方形,而且有多个,这些帘状物以邻接的帘状物的侧边缘部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
利用这样的构成,在洪水等导致移动的水量增多时,帘状物相互间产生间隙,能够使水容易地移动,可以减轻帘状物的破损及水流隔断墙的破损。另外,因为使多个帘状物以邻接的帘状物的侧边缘部相互重叠地配置,平时可以有效地隔断邻接的帘状物之间的水流,有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藻类的移动的倾向。
另外,本发明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中,适合利用遮光体将水质污浊防止水域的水量的1/3~2/3进行遮光。
如上所述,水质污浊防止水域利用水域分隔墙与其它的水域分开,有效地抑制藻类的流入,因而通过对水质污浊防止水域的水量的1/3~2/3进行遮光,可以防止水质污浊防止水域的藻类的产生和/或繁殖。并且可以从该水质污浊防止水域取水。因此即使不将湖沼整体的1/3~2/3进行遮光也可以有效降低取出水的藻类。
另外,本发明的水流隔断墙是隔断从湖沼的水面至规定深度之间的区域的水流的水流隔断墙,其特征在于,由配置在湖沼水面上的浮体,和与该浮体的一边连接、并且自浮体垂下配置的多个大致呈四方形的帘状物构成,多个帘状物以邻接的帘状物的侧边缘部相互重叠的方式被配置。
利用这样的构成,即使由于水增加等使水位发生变化,由于浮体对应其水位发生变化,因而可以确实地隔断从水面至规定深度的水流。另外,当洪水等使移动的水量增多时,帘状物相互之间出现间隙,水容易移动,可以减轻帘状物的破损及水流隔断墙的破损。而且,因为多个帘状物以邻接的帘状物的侧边缘部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在平时,可以有效地隔断邻接的帘状物之间的水流,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藻类的移动。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湖沼构成示意图。
图2是用于显示水域分隔墙的设置方式的湖沼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水流隔断墙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墙单元的正面图。
图4是墙单元的剖面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合适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如果是相同的要素则使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重复说明。另外,图中的尺寸比例不一定与说明的一致。
图1是显示将本发明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中适用于湖沼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成示意图。湖沼1具备水流入湖沼1的流入路2、用于调节湖沼1的水量的放出水的放水路3和以湖沼1的水作为用水取出的取水路4。
在本发明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中,如图1所示,利用水域分隔墙5将湖沼1分隔成2个水域。因此,首先参照图2~图4对该水域分隔墙5的构成进行说明。
水域分隔墙5是抑制湖沼1的水域间的藻类移动的墙。这里藻类是附生藻类或微胞藻属等浮游藻类。所述的“抑制藻类的移动”不需要完全地隔断藻类的移动,只要是相对于没有水域分隔墙5的情况可减少至其移动量的1/10或其以下,优选1/100或其以下程度的即可。
水域分隔墙5只要是抑制藻类移动的物质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所谓的油墙。但是,优选具有水流隔断墙的水域分隔墙,该水流隔断墙隔断从水面至规定深度(优选水面以下5~10m)之间的区域的水流。另外所述的隔断水流不是指完全地隔断水的移动,而是允许少量的水通过水流隔断墙的连接部等移动。
湖沼1如图2所示,一般在靠近岸的部分水深浅,中央部深。在分隔这样的湖沼1的水域分隔墙5中,在岸近旁的比规定的水深浅的区域隔开的部分,优选为着底,并固定在湖底或湖岸的固定式。在如湖沼1的中央部那样的比规定的水深深的区域隔开的部分,优选不着底,系留在浮体等的系留式。这里,规定的水深例如只要是微胞藻属等浮游藻类存活的深度即可,优选5~10m的水深。
本实施方式的水域分隔墙5如图2所示,成为其一部分是着底的固定式水流隔断墙5a,5b,其它的部分是不着底的系留式水流隔断墙5c。
固定式水流隔断墙5a,5b,设置在比规定的水深浅的区域,固定在湖底或湖岸。固定式水流隔断墙5a,5b是混凝土墙或钢板板桩或其组合。
固定式水流隔断墙5a,5b,优选具有达到预想的最高水位的高度。通过这样设置,可以防止水增加时水超过固定式水流隔断墙5a,5b而移动。
系留式水流隔断墙5c在固定式水流隔断墙5a,5b之间,配设在湖沼1的比规定的水深深的区域。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系留式水流隔断墙5c如图2所示,是串联地连接墙单元U1~U9而形成的墙。另外,各墙单元具有相同的构成,下面对墙单元U1进行说明。
图3和图4是显示墙单元U1的构成的正面图和剖面图。墙单元U1是由浮体50和安装在其浮体50一边上的长方形的帘状物51构成。
浮体50由具有规定长度的圆棒状的浮力部件50a,和在该浮力部件50a的外周面上以卷绕状态安装的被覆层50b构成。本实施方式中,浮力部件50a利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硬质合成树脂构成的中空结构体,或者由硬质合成树脂发泡体构成的中实或者中空的结构体等构成,并以相对帘状物51整体,可赋予其足够的浮力的方式构成。
作为被覆层50b,适合使用具有挠性的片状部件构成的物质。具体地可列举例如,有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等橡胶;或者软质聚氯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合成树脂构成的薄片和各种合成树脂纤维构成的帆布等。被覆层50b的浮力部件50a的轴方向的长度和帘状物51的浮力部件50a的轴方向的长度几乎相同。
帘状物51如图4所示,通过用在浮力部件50a的外周面以卷绕状态安装的被覆层50b的片状部件两端夹持固定,与浮力部件50a连接。帘状物51优选例如橡胶薄片、软质塑料薄片、帆布等可挠性帘状物。另外被覆层50b和帘状物51的固定装置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除使用溶剂溶接处理、热风熔接处理、粘接剂进行的粘接处理等之外,也可以适当使用螺栓固定等物理固定器具的固定处理。另外,也可以使用将上述处理组合而成的处理。
另外,帘状物51的下部被卷回,形成筒状物的重锤物插接部51a,在该重锤物插接部51b内,以金属制等的重锤物53插入的状态被固定。
从帘状物51的浮力部件50a侧至重锤物插接部51a侧的长度确定为相当于隔断水流的从水面至规定的深度的长度,通常在5~10m的范围内。这是因为藻类主要存活在从水面至水下5~10m的区域,通过将帘状物51的水深方向的长度设定为5~10m,这样可以有效地抑制藻类的移动。另外,如果考虑用卡车等运输,则沿其直行的方向的长度优选10~15m左右。
帘状物51的侧边缘部51b,51c上设定有重叠接合部51d,51e。在对应于重叠接合部51d,51e的浮体50的部分上不配置浮力部件50a。也就是,浮力部件50a的上述规定的长度是从帘状物51的浮力部件50a的轴方向的长度减去重叠接合部51d,51e的部分的长度。另外,将这样的浮体50上未配置浮力部件50a的部分,也就是只有被覆层50b的部分在以下称作50b’,50b”。
帘状物51中的重叠接合部51d,51e的面积总和,优选为帘状物51的总面积的5~20%,更优选为7~15%。重叠接合部51d,51e的面积过小时,各帘状物51的叠合量不够,在该重叠接合部51d,51e的水流的隔断可能不够。另外,当重叠接合部51d,51e的面积过大时,不能有效利用帘状物51,成本方面变差。而且当重叠接合部51d,51e的面积过大时,因为实质上和一片的一样,水流产生的负荷变大,帘状物51容易破损。
系留式水流隔断墙5c如图2所示,为了分割水面上的水域将墙单元U1~U9沿着线串联,并使帘状物51的重叠接合部51d,51e相互重叠地连接形成。
墙单元U1~U9的连接在使邻接的墙单元、例如墙单元U1和墙单元U2沿连接时,使墙单元U1的重叠接合部51c和墙单元U2的重叠接合部51b相互重叠,同时使各个墙单元U1,U2的被覆层50b的连接部50b’,50b”相互重叠,利用螺栓等连接部件(图中未显示)将该连接部50b’,50b”重叠的部分连接。
也就是,系留式水流隔断墙5c通过连接各墙单元,将连接了各墙单元的浮体50形成的物体作为一个浮体,在该浮体上配置多个帘状物51,使其邻接的帘状物51的侧边缘部51b,51c相互重叠。
并且,上述水域分隔墙5是利用绳索等分别将系留式水流隔断墙5c的两端的墙单元U1,U9系留在固定式水流隔断墙5a,5b上,而使其安装在固定式水流隔断墙5a,5b上构成的。系留的绳索等优选具有某种程度的余量的绳。该余量使系留式水流隔断墙5c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在比较小的宽度内变动,但没有特别的障碍。
下面,说明使用上述水域分隔墙5的本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
如上所述,使用水域分隔墙5将湖沼1分隔成图1所示的2个水域。并且,在分隔的湖沼1中如图1所示,将具有流入路2和取水路4的水域设定为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
然后,遮挡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的水面的一部分,防止藻类的产生和/或繁殖。如图1所示,通过使遮光体6系留或浮游在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的水面的一部分上,对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的水面的一部分进行遮光。作为遮光体6,只要是隔断太阳光线向水面入射的物质就可以,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是不透光性的发泡塑料、中空塑料成型体等构成的圆形、四方形、六边形等平板状或凸面状的浮体、在浮体上堆高土,根据需要种植了草木的人工浮岛等。
这些遮光体6可以设置成在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内可以浮游,自由移动的状态(自由浮游),或者用螺索等系留在水底的锚或湖岸的固定部件等上,设置成限制移动的状态(系留浮游)。
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上配置的遮光体6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其设置形态(自由浮游/系留浮游)、形状、大小等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或其以上的组合。但是,优选利用遮光体6对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的水量的1/3~2/3进行遮光。由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在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中藻类产生和/或繁殖。
如上所述,从利用遮光体6遮挡了一部分光的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的取水路4进行取水。取水的用水在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中的平均滞留时间优选为2周或其以上,更优选4周或其以上。通过使被取水的用水以该程度期间滞留在湖沼1中,使流入的大肠菌等有害物质得到净化。另外,在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中的平均滞留时间用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的平均水量除以平均取水量可求得。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所起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利用上述水质污浊防止方法,通过在水域分隔墙5分隔的湖沼1的水域中,将具有流入路2和取水路4的水域设定为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利用遮光体6将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的水量的1/3~2/3进行遮光,抑制藻类的产生和/或繁殖。并且,如上所述,将抑制藻类产生和/或繁殖的水域中的水作为用水取出。
水域分隔墙5因为阻断从水面至规定深度的水流,所以可以有效地遮挡藻类从其它的水域流入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
另外,因为流入路2和取水路4位于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中,容易使水从流入路2向取水路4流动。因此与例如在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以外具有流入路的情况相比较,藻类难以向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移动。
并且,如上述那样,由于在控制了来自其它水域的藻类的流入的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中使遮光体6系留或浮游而进行遮光,因此遮光体6只要抑制仅在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的藻类产生和/或繁殖即可。因此,通过遮光体6可以有效地抑制藻类的产生和/或繁殖。
另外,当以湖沼1整体的藻类为对象时,湖沼1越大,遮光区域也必须越大,但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即使湖沼变大,由于用水域分隔墙5分隔具有流入路2和取水路4的水域作为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因此遮光的区域难以随湖沼的大小变化。而且因为作为应该遮光的区域的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被限定,尽管比以前遮光体6少,也可以抑制藻类的产生和/或繁殖。
而且,因为流入路2和取水路4位于岸侧,所以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形成湖沼1的湖岸附近的水域。如上所述,由于藻类存活在从水面至规定的深度,故藻类一般在靠近湖岸边的地方比中央部容易繁殖。一方面,在例如用遮光体对湖沼1整体的水量的1/3~2/3进行遮光时,包含湖沼1的中央部的深的部分也被遮光。与此相对,在用遮光体6对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的水量的1/3~2/3进行遮光时,可以更加有效地遮挡更靠近湖岸、也就是藻类更容易产生和/或繁殖的区域。因此,与将整个湖沼1进行遮光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加有效而且切实地抑制藻类的产生和/或繁殖。为此,通过存在于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中的取水路4取水,可以使取得的用水中含有的藻类的量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
另外,在上述水质污浊防止方法中使用的水域分隔墙5,如上所述,由固定式水流隔断墙5a,5b和系留式水流隔断墙5c构成。系留式水流隔断墙5c设置在比规定的水深浅的区域,帘状物51的长度为对应从水面至规定的深度的长度(优选5~10m)。也就是,在设有系留式水流隔断墙5c的区域,从水面起比规定深度还深的地方的水流不被隔断。由此,在从水面起比规定深度还深的地方在水域间水可以自由交换。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主要存活在从水面起在规定深度范围内的藻类向水质污浊防止水域A移动,同时,水中的鱼类、甲壳类等水生动植物可以自由在系留式水流隔断墙5c的下方自由移动,故可以避免对生态系的不良影响,可以充分地保护自然环境。
而且,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系留式水流隔断墙5c是串联连接墙单元U1~U9的墙,邻接的帘状物51之间侧边缘部51b,51c相互重叠。因此在洪水等导致移动的水量变多时,帘状物51相互间产生间隙,水容易移动,可以减轻帘状物51的破损、水域分隔墙5的破损等。另外,通过在帘状物51的下部安装重锤物53,可以提高帘状物51在水中的稳定性,平时,利用水流可以抑制帘状物51摇动,在帘状物51相互间产生间隙。因此通过在帘状物51的下部安装重锤物53,可以有效地提高隔断水流的效果。
另外,通过调整连接的墙单元U1~U9的数量,可以任意设定系留式水流隔断墙5c沿水面的长度。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有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水域分隔墙5只要是具备水流隔断墙的,可以抑制藻类移动的物体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使用所谓的油墙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系留式水流隔断墙5c,在连接各墙单元时,将连接了各墙单元的浮体50的物体作为一个浮体,在该浮体上使多个帘状物的一边连接而且邻接的侧边缘部相互重叠地配置在浮体上,设置水流隔断墙,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由沿着水面配置的浮体和在该浮体的一边连接并且自该浮体垂下配置的帘状物构成。因此,系留式水流隔断墙例如也可以将所谓的污浊水扩散防止墙(沙泥墙)作为一部分或全部进行设置。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系留式水流隔断墙5c虽然是连接各墙单元,再安装在固定式隔断墙5a,5b上的,但是也可以例如水平方向的位置用绳索等将浮体系留在固定在水底或湖岸而设置的混凝土块等系留用结构体上。这种情况下,为了对应水位的变动,优选预先使系留的绳索等具有某一程度的余量。
而且,系留式水流隔断墙5c是将9个墙单元U1~U9连接制成的,但不一定限定为9个,根据湖沼的大小可以连接必要个数的墙单元。
而且,虽然将固定式水流隔断墙5a,5b做成混凝土墙或钢板板桩或其组合,但是例如也可以使用塑料板等硬质板状物等。
产业上的应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利用本发明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流入取水路的水域的藻类引起的水质污浊。并且,通过将本发明的水流隔断墙应用在上述水质污浊防止方法中,可以更有效而且确实地防止流入取水路的水域的藻类引起的水质污浊。

Claims (8)

1.一种水质污浊防止方法,其是用遮光体将具有至少一个流入路和至少一个取水路的湖沼的水面的一部分进行遮光,阻碍藻类的产生和/或繁殖,从而防止水质污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湖沼中,配设抑制藻类移动的水域分隔墙,以便从其它的水域分出具有至少一个流入路和至少一个取水路的水质污浊防止水域,使前述遮光体在该水质污浊防止水域的水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系留或浮游进行遮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水域分隔墙具有隔断从前述湖沼的水面至规定深度之间的区域的水流的水流隔断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水流隔断墙的一部分形成着底设置在前述湖沼中比规定的水深浅的区域的固定式水流隔断墙;前述水流隔断墙的另外的部分形成不着底地配设在前述湖沼中比前述规定的深度深的区域的系留式水流隔断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固定式水流隔断墙是由混凝土墙壁或钢板板桩或其组合构成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系留式水流隔断墙由配置在水面上的浮体,和在前述浮体的一边连接并且自前述浮体垂下配置的帘状物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帘状物为近于四方形,而且有多个,前述帘状物以邻接的帘状物的侧边缘部相互重叠地方式配置。
7.如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的水质污浊防止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前述遮光体将前述水质污浊防止水域的水量的1/3~2/3进行遮光。
8.一种水流隔断墙,是隔断从湖沼水面至规定深度之间的区域的水流的水流隔断墙,其特征在于,由在前述湖沼的水面配置的浮体,和与前述浮体的一边连接并且自前述浮体垂下配置的多个近于四方形的帘状物构成,前述多个帘状物被配置为邻接的帘状物的侧边缘部相互重叠。
CNB200480000564XA 2003-02-13 2004-02-13 水质污浊防止方法及水流隔断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19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5239/2003 2003-02-13
JP2003035239A JP4330350B2 (ja) 2003-02-13 2003-02-13 水質汚濁防止方法及び水流遮断フェン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7783A true CN1697783A (zh) 2005-11-16
CN100361902C CN100361902C (zh) 2008-01-16

Family

ID=32866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056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1902C (zh) 2003-02-13 2004-02-13 水质污浊防止方法及水流隔断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330350B2 (zh)
CN (1) CN100361902C (zh)
AU (1) AU2004210782A1 (zh)
WO (1) WO200407196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8961B (zh) * 2007-01-19 2012-07-18 株式会社吴羽环境 抗上浮性水上浮子
CN114772666A (zh) * 2022-05-27 2022-07-22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湖泊藻类原位调控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22014017823A2 (pt) 2010-01-28 2019-07-16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Sistema e método para aplicação de rótulos em artigos
NL2004556C2 (en) * 2010-04-15 2011-10-18 Mfde B V Method for inhibiting and/or preventing the growth of algae in a lake or shallow water.
JP5955568B2 (ja) * 2012-01-24 2016-07-20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通船ゲート
JP5923019B2 (ja) * 2012-09-28 2016-05-24 海和テック株式会社 分画フェンス
ITTO20130200A1 (it) * 2013-03-15 2014-09-16 Aronne Armanini Struttura di ritenuta dei sedimenti in corsi d'acqua
FR3094993A1 (fr) * 2019-04-11 2020-10-16 Joel Lesser Dispositif maintenant couverts des hydrobiontes photosynthétiques dérivants, les privant de lumière, et les procédés d’élimination et de récolte associé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56801B2 (ja) * 1999-03-16 2012-01-18 株式会社ベリタス 富栄養化した湖沼等における藻類を減少又はその増殖を抑制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2001159127A (ja) * 1999-12-03 2001-06-12 Bridgestone Corp 浮遊物回収フェンス
JP4392953B2 (ja) * 2000-05-15 2010-01-06 株式会社ベリタス 湖沼等におけるアオコの制御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8961B (zh) * 2007-01-19 2012-07-18 株式会社吴羽环境 抗上浮性水上浮子
CN114772666A (zh) * 2022-05-27 2022-07-22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湖泊藻类原位调控方法
CN114772666B (zh) * 2022-05-27 2023-08-18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湖泊藻类原位调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30350B2 (ja) 2009-09-16
JP2004261642A (ja) 2004-09-24
AU2004210782A1 (en) 2004-08-26
CN100361902C (zh) 2008-01-16
WO2004071962A1 (ja) 2004-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19417B1 (en) Aquaculture fish pen with mortality trap
CN109963463B (zh) 水处理或海洋动物养殖的浮动装置
KR101847695B1 (ko) 슬러지 제거용 트랩과 침전조가 형성된 바이오플락시스템
KR102146159B1 (ko) 이중 부력체와 복수재질의 그물망을 갖는 부침식 가두리
CN105532556B (zh) 一种适宜多阶段鲟鱼养殖的鱼种池
CN105850838A (zh) 一种高效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KR20020074911A (ko) 하천과 담수의 수질정화용 부유구조물
KR101740791B1 (ko) 해상 전복양식용 아파트형 쉘터
CN1697783A (zh) 水质污浊防止方法及水流隔断墙
JP2014023488A (ja) 二枚貝類の養殖兼富栄養化水域の水質及び底質浄化システム
JP4787868B2 (ja) テラス構造付き護岸構造体
KR101632862B1 (ko) 침하식 전복 가두리 양식장치
CN1778689A (zh) 河流水中生态系统恢复工法
WO2000055094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reduction ou de limitation de la multiplication d'algues dans des lacs et des etangs eutrophises
KR20160134306A (ko) 해상 전복양식용 골쉘터
KR101580435B1 (ko) 트랩을 이용한 바이오플락 시스템 양식수조의 슬러지 제어 장치
JP2005152757A (ja) ハニカム構造の通水遮光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水質改善法
KR101990794B1 (ko) 해적생물 저감용 해조류 인공어초
KR100374748B1 (ko) 동물플랑크톤 육성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수질정화방법
KR102325097B1 (ko) 전복양식용 반고정 다중 쉘터
JPH09313067A (ja) 養殖池の構造
Pirozzi et al. Aquaculture Systems Design
KR200230478Y1 (ko) 전복양식집침강틀구조
JP2017063761A (ja) 海藻を防御する人工藻場
KR200275004Y1 (ko) 패류의 양식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UREHA ECOLOGY MANAGE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UREHA ENG KK

Effective date: 201206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26

Address after: Fukushima Prefecture, Japan

Co-patentee after: Beritas Corp.

Patentee after: KUREHA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Fukushima Prefecture,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Beritas Corp.

Patentee before: Kureha Engineering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