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6086A - 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所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所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6086A
CN1696086A CN 200510017579 CN200510017579A CN1696086A CN 1696086 A CN1696086 A CN 1696086A CN 200510017579 CN200510017579 CN 200510017579 CN 200510017579 A CN200510017579 A CN 200510017579A CN 1696086 A CN1696086 A CN 1696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zene
mass ratio
water
catalyzer
ruthen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1757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寿长
李利民
王向宇
唐明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051001757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96086A/zh
Publication of CN1696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60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Ru-Fe-B/ZrO2催化剂进行苯加氢制环己烯的生产工艺,包括建立反应体系、预处理、苯加氢反应等步骤,给出了苯部分加氢催化反应产业化的最佳条件。同时提供了主要由主要由贵金属钌、过渡或稀土金属、碱金属或类金属硼及惰性氧化物组成催化剂,以及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用本发明制备的该催化剂,贵金属钌Ru利用率高,易于工业化,成本低。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等重要技术指标具备了产业化的价值,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所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及所用催化剂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加氢生产环己烯的工艺,该工艺所使用包含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催化剂以及制备该催化剂的方法。
技术背景:
环己烯及由其衍生的下游产品己二酸、尼龙6、尼龙66、聚酰胺、聚酯和其它精细化学品,具有重要的工业用途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与传统的完全加氢路线相比,节能、安全、碳原子利用率100%,无废弃物和环境污染,具有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具有巨大的工业经济价值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1980年以后,苯部分加氢催化技术引起了国内外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迄今已有不少发明专利问世。与本发明专利相关的有:
WO 93/16971(Process and catalyst for partial hydrogenating aromatics toproduce cycloolefins)提供了一种苯部分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和催化剂,采用含钌和复合载体的催化剂,给出了加氢的反应条件,但其存在的问题是环己烯选择性低,副产物环己烷太多,不具备产业化的价值。
美国专利US4,678,861描述了在一悬浮液中将苯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的间歇法,该工艺的缺点在于,难于从有机相中分离催化剂和伴随可能的盐的排出。
欧洲专利EP-A-552,809描述了在一体系中,苯部分加氢生产环己烯,该工艺的缺点是,为了从水相中分离有机相,反应必须间断。
欧洲专利EP-B-55,495描述在气相中苯部分加氢生产环己烯,环己烯的最高收率太低,仅达到8.4%。
BASF公司在中国申报的专利95109156,该工艺包括在高温、高压及水和钌催化剂存在下用氢将苯气态导入,所得环己烯以气态出料,气化苯所需要的温度高,能耗大,同时也限制了生产能力,而且在苯转化41.1时,环己烯选择性仅61.3%,难以满足产业化需要。
与本发明专利密切相关的如中国专利01122208.5(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及其制造方法)公开了一种Ru-M-B/ZrO2催化剂及其制造方法,但M仅限于Zn和Fe两种元素,且没有给出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部分加氢生产环己烯的间歇法工艺,其效果可以使催化剂活性指数γ40≥200,苯转化40%时环己烯选择性SHE≥80%,实现工业化生产。同时提供了一种该工艺所使用的催化剂,以及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间歇法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包括反应体系的组成、预处理和苯加氢反应等,其具体工艺条件为:
a.建立反应体系:反应体系由水、苯、催化剂、添加剂和分散剂组成,其中水与苯的体积比为1~5∶1,水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120∶1,水与添加剂的质量比为4~10∶1,水与分散剂的质量比为20~70∶1,
b.催化剂预处理:按照a中的组成,在高压釜内加入水、催化剂、添加剂和分散剂,用氮气置换净釜内空气,再用氢气置换净釜内氮气,然后氢气压力维持在2~6MPa,搅拌,速率为300~800r/min,升温至120~160℃,运转0~30h,
c.苯加氢反应:按照a中的组成导入苯,搅拌速率提高到500~800r/min,氢压提高到4~6MPa,温度控制在140~160℃,
d.从加入苯开始计时,反应20~60min,苯转化率40~70%、环己烯收率30~50%,停止反应,冷却至约50℃,将反应混合物导入沉降分离装置,进行油水分离,油相包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进入萃取精溜塔,水相含有催化剂,不需分离直接导入高压反应釜,
e.含催化剂的水相导入高压釜后,重新用氮气置换净釜内空气,再用氢气置换净釜内氮气,直接导入苯,重复c和d的操作。
其中:
反应体系中水与苯的体积比优选1.5~2.5∶1;水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优选60~80∶1;水与添加剂的质量比优选5~8∶1;水与分散剂质量比优选30~60∶1。
预处理时间优选10~26h。
加氢反应温度优选135~145℃。
添加剂为过渡金属硫酸盐,如硫酸锌或硫酸亚铁中的一种或两种。
分散剂为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锆、氧化锌或氧化钡中的一种。
上述生产苯加氢环己烯工艺所使用的催化剂,主要由贵金属钌、过渡或稀土金属、碱金属或类金属硼、惰性氧化物组成,以贵金属钌为基准,过渡或稀土金属与钌的质量比为0.5~20%,钌与惰性氧化物质量比为1~40%,碱金属或类金属硼与钌的质量比为0.1~20%。
其中:
以贵金属钌为基准,过渡或稀土金属与钌的质量比优选1~5%,钌与惰性氧化物质量比优选15~25%,碱金属或类金属硼与钌的质量比优选10~15%。
过渡或稀土金属为铁、锌、钴、镧、铈、钇、镉中的一种或两种。
碱金属为钠或钾中一种。
惰性氧化物为二氧化锆、二氧化硅或氧化铝中的一种。
制备上述催化剂的方法,其步骤为:
a.将金属钌、过渡或稀土金属的可溶性盐,在室温下用纯水搅拌溶解,过渡或稀土金属与钌的质量比控制在上述给定的范围内,所配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10%,
b.按照给定的质量比,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微米级二氧化锆、二氧化硅或氧化铝等惰性氧化物中的一种,搅拌10~100min,得乳液,
c.将乳液控制在10~50℃,搅拌状态下,向其中缓慢加入0.1~1mol/L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硼氢化物的水溶液,碱金属或硼的质量控制在上述给定的范围内,加毕停止搅拌,得混浊液,静置分层,倾出上层清液,保留下层黑色固体,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即得催化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部分加氢生产环己烯的间歇法工艺,所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完整性。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等重要技术指标具备了产业化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以下为在50L高压反应釜内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反应体系的组成:水与苯的体积比为3∶1,水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90∶1,水与添加剂的质量比为9∶1,水与分散剂的质量比为45∶1。
预处理:在50L釜内加入18L水,2.0kg七水硫酸锌,200g催化剂,400g二氧化锆,用氮气置换净釜内空气,再用氢气置换净釜内氮气,然后釜内氢气压力维持在3Mpa,搅拌速率300r/min,升温速率80℃/h,升温至130℃,预处理25小时。
苯加氢反应:加入6L苯,搅拌速率提高至450r/min,氢气压力提高到4.5MPa,温度控制在135℃,从加入苯开始计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50℃左右,将反应混合物导入沉降分离装置,油相中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进精馏塔,含催化剂的水相进反应釜继续使用。
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见表1。
                  表1.不同时刻苯转化率环己烯选择性和收率
  反应时间/min   苯转化率/%    环己烯选择率/%   环己烯收率/%
       51015304560      17.1837.2556.9382.8493.2597.63       73.8178.1772.4257.2247.7339.14       12.6829.1241.2347.4044.5138.21
反应条件:催化剂200g,ZnSO4·7H2O 2.0kg,ZrO2400g,H2O 14L。130℃加入苯开始记时。
由表1,反应15min时,苯转化56.93%时,环己烯选择性72.24,经预处理可以使苯转化率降低10个百分点,选择性提高10个百分点,苯转化40%时,环己烯选择性达到80%以上。
实施例2
反应体系的组成:水与苯的体积比为3∶1,水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90∶1,水与添加剂的质量比为9∶1,水与分散剂的质量比为45∶1。
在50L釜内加入18L水,2.0kg七水硫酸锌,200g含锌催化剂,400g二氧化锆,用氮气置换净釜内空气,再用氢气置换净釜内氮气,然后釜内氢气压力维持在3Mpa,搅拌速率300r/min,升温速率80℃/h,升温至130℃,继续运转22h,对催化剂进行预处理,
加入6L苯,搅拌速率提高至450r/min,氢气压力提高到4.5MPa,温度控制在135℃,从加入苯开始计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50℃左右,将反应混合物导入沉降分离装置,油相进精馏塔;含催化剂水相进反应釜继续使用。
经22h预处理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见表2:
                表2 经22h预处理催化剂活性选择性
  反应时间/min515304560  苯转化率/%7.7022.6139.9554.7366.75   环己烯选择率/%91.4688.6684.7180.9176.75  环己烯收率/%7.0420.0533.8444.2851.23
反应条件:催化剂200g,ZnSO4·7H2O 2.0kg,ZrO2 400g,H2O 14L。130℃对催化剂预处理22h后加入苯开始记时。
由表2,催化剂经预处理,活性降低,选择性提高。在30min时,苯转化39.95%,环己烯选择性84.71%。
实施例3
反应体系的组成:水与苯的体积比为3∶1,水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90∶1,水与添加剂质量比为5∶1,水与分散剂的质量比为30∶1。
在50L釜内加入18L水,3.6kg六水硫酸亚铁,200g含铁催化剂,500g氧化钡,用氮气置换净釜内空气,再用氢气置换净釜内氮气,然后釜内氢气压力维持在4Mpa,搅拌速率350r/min,升温速率80℃/h,升温至125℃,预处理5h,
加入9L苯,搅拌速率提高至500r/min,氢气压力提高到5.0MPa,温度控制在140℃,从加入苯开始计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50℃左右,将反应混合物导入沉降分离装置,油相进精馏塔;含催化剂水相进反应釜继续使用。
实施例4
反应体系的组成:水与苯的体积比为3∶1,水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90∶1,水与添加剂的质量比为5∶1,水与分散剂的质量比为30∶1。
在50L釜内加入18L水,3.6kg六水硫酸亚铁,200g含铁催化剂,500g氧化钡,用氮气置换净釜内空气,再用氢气置换净釜内氮气,然后釜内氢气压力维持在4Mpa,搅拌速率350r/min,升温速率80℃/h,升温至125℃,预处理20h,
加入9L苯,搅拌速率提高至500r/min,氢气压力提高到5.0MPa,温度控制在140℃,从加入苯开始计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50℃左右,将反应混合物导入沉降分离装置,油相进精馏塔;含催化剂水相进反应釜继续使用。
实施例4比实施例3预处理时间延长了15h,催化剂选择性明显提高。
实施例5
反应体系的组成:水与苯的体积比为1∶1,水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水与添加剂(两种)的质量比为7∶1,水与分散剂的质量比为60∶1。
在50L釜内加入18L水,1.3kg FeSO4·6H2O+1.3kg ZnSO4·7H2O,200g含钴催化剂,300g氧化锌,用氮气置换净釜内空气,再用氢气置换净釜内氮气,然后釜内氢气压力维持在4Mpa,搅拌速率350r/min,升温速率80℃/h,升温至145℃,预处理10h后加入18L苯,搅拌速率提高至400r/min,氢气压力提高到6.0MPa,温度控制在150℃。
从加入苯开始计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50℃左右,将反应混合物导入沉降分离装置,油相进精馏塔;含催化剂水相进反应釜继续使用。
实施例6
反应体系的组成:水与苯的体积比为1∶1,水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水与添加剂FeSO4·6H2O+ZnSO4·7H2O的质量比为7∶1,水与分散剂ZnO的质量比为60∶1。
在50L釜内加入18L水,1.3kg FeSO4·6H2O+1.3kg ZnSO4·7H2O,200g含钴催化剂,300g氧化锌,用氮气置换净釜内空气,再用氢气置换净釜内氮气,然后釜内氢气压力维持在4Mpa,搅拌速率350r/min,升温速率80℃/h,升温至145℃,预处理24h后加入18L苯,搅拌速率提高至400r/min,氢气压力提高到6.0MPa,温度控制在150℃。
从加入苯开始计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50℃左右,将反应混合物导入沉降分离装置,油相进精馏塔;含催化剂水相进反应釜继续使用。
实施例6的预处理时间延长了14h,实施例6的选择性高于实施例5。
实施例7
反应体系的组成:水与苯的体积比为2∶1,水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70∶1,水与添加剂的质量比为5.7∶1。
在50L釜内加入14L水,2.45kg ZnSO4·7H2O,200g含镧催化剂,用氮气置换净釜内空气,再用氢气置换净釜内氮气,然后釜内氢气压力维持在4MPa。
搅拌速率400r/min,升温速率80℃/h,升温至138℃后加入7L苯,搅拌速率提高至600r/min,氢气压力提高到5MPa,温度控制在142℃。
从加入苯开始计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50℃左右,将反应混合物导入沉降分离装置,油相进精馏塔;含催化剂水相进反应釜继续使用。
加入苯开始计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50℃左右,将反应混合物导入沉降分离装置,油相进精馏塔,含水催化剂返回反应釜。
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见表3。
             表3.催化剂在不同时间的苯转化率环己烯选择性和收率
  反应时间/min   苯转化率/%    环己烯选择性/%  环己烯收率/%
       5101520       17.643.564.3780.69         77.169.5259.3651.31      13.5730.2438.2141.40
   304560     92.5997.6399.75     37.6628.8618.56     34.8728.1818.51
由表3可知,不加分散剂时,催化剂活性很高,但选择性偏低。
以下为制备1kg催化剂的实施例。
实施例8
钌与二氧化锆的质量比15%;过渡金属铁与钌的质量比1%;类金属硼与钌的质量比10%。
将0.14kg氯化钌和2.4g六水硫酸亚铁置于1000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300L纯水搅拌溶解,得溶液a;
在a中加入0.35kg二氧化锆,继续搅拌30min,得乳液b;
控制温度20℃,将0.14kg硼氢化钠溶于50L蒸馏水,缓慢加入b,加完后停止搅拌,得混浊液c,静置分层;
导出c中上层清液,保留下层黑色固体,充分洗涤后得含铁催化剂。
实施例9
钌与二氧化锆的质量比20%;稀土金属镧与钌的质量比3%;碱金属钠与钌的质量比13%。
将0.40kg三氯化钌和3.5g氯化镧置于1000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300L纯水搅拌溶解,得溶液a;
在a中加入1.0kg二氧化锆,继续搅拌35min,得乳液b;
控制温度22℃,将0.30kg氢氧化钠溶于50L蒸馏水,缓慢加入b,加完后停止搅拌,得混浊液c,静置分层;
导出c中上层清液,保留下层黑色固体,充分洗涤后得含镧催化剂。
实施例10
钌与二氧化锆的质量比25%;稀土金属铈与钌的质量比5%;碱金属钾与钌的质量比15%。
将0.95kg氯化钌和0.05kg硫酸铈置于1000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300L纯水搅拌溶解,得溶液a;
在a中加入1.4kg二氧化锆,继续搅拌40min,得乳液b;
控制温度25℃,将0.95kg氢氧化钾溶于100L蒸馏水,缓慢加入b,加完后停止搅拌,得混浊液c,静置分层;
导出c中上层清液,保留下层黑色固体,充分洗涤后得含铈催化剂。
实施例11
钌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15%;过渡金属锌与钌的质量比2%;类金属硼与钌的质量比10%。
将0.27kg三氯化钌和10g七水硫酸锌置于1000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300L纯水搅拌溶解,得溶液a;
在a中加入0.7kg二氧化硅,继续搅拌50min,得乳液b;
控制温度28℃,将0.27kg硼氢化钾溶于100L蒸馏水,缓慢加入b,加完后停止搅拌,得混浊液c,静置分层;
导出c中上层清液,保留下层黑色固体,充分洗涤后得含锌催化剂。
实施例12
钌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20%;稀土金属钇与钌的质量比3%;碱金属钠与钌的质量比13%。
将0.54kg三氯化钌和8g三氧化二钇置于1000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300L纯水搅拌溶解,得溶液a;
在a中加入0.80kg二氧化硅,继续搅拌55min,得乳液b;
控制温度30℃,将0.60kg硼氢化钠溶于60L蒸馏水,缓慢加入b,加完后停止搅拌,得混浊液c,静置分层;
导出c中上层清液,保留下层黑色固体,充分洗涤后得含稀土钇催化剂。
实施例13
钌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25%;过渡金属锌与钌的质量比5%;类金属硼与钌的质量比15%。
将0.81kg三氯化钌和0.7kg七水硫酸锌置于1000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300L纯水搅拌溶解,得溶液a;
在a中加入1.2kg二氧化硅,继续搅拌60min,得乳液b;
控制温度32℃,将0.81kg硼氢化钾溶于80L蒸馏水,缓慢加入b,加完后停止搅拌,得混浊液c,静置分层;
导出c中上层清液,保留下层黑色固体,充分洗涤后得含锌催化剂。
实施例14
钌与氧化铝的质量比15%;过渡金属钴与钌的质量比1%;类金属硼与钌的质量比10%。
将0.27kg三氯化钌和4g氯化钴置于1000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300L纯水搅拌溶解,得溶液a;
在a中加入0.7kg氧化铝,继续搅拌70min,得乳液b;
控制温度35℃,将0.8kg硼氢化钾溶于80L蒸馏水,缓慢加入b,加完后停止搅拌,得混浊液c,静置分层;
导出c中上层清液,保留下层黑色固体,充分洗涤后得含钴催化剂。
实施例15
钌与氧化铝的质量比20%;过渡金属镉与钌的质量比3%;碱金属钠与钌的质量比12%
将0.50kg三氯化钌和15g硫酸镉置于1000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300L纯水搅拌溶解,得溶液a;
在a中加入0.90kg氧化铝,继续搅拌75min,得乳液b;
控制温度38℃,将0.80kg硼氢化钠溶于70L蒸馏水,缓慢加入b,加完后停止搅拌,得混浊液c,静置分层;
导出c中上层清液,保留下层黑色固体,充分洗涤后得含镉催化剂。
实施例16
钌与氧化铝的质量比25%;过渡金属钴与钌的质量比5%;碱金属钾与钌的质量比15%。
将0.27kg氯化钌和20g氯化钴置于1000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300L纯水搅拌溶解,得溶液a;
在a中加入0.4kg氧化铝,继续搅拌90min,得乳液b;
控制温度40℃,将0.30kg硼氢化钾溶于50L蒸馏水,缓慢加入b,加完后停止搅拌,得混浊液c,静置分层;
导出c中上层清液,保留下层黑色固体,充分洗涤后得含钴催化剂。
实施例17
钌与二氧化锆的质量比20%;过渡金属铁和钴与钌的质量比3%;类金属硼与钌的质量比10%。
将0.27kg三氯化钌、90g六水硫酸亚铁和100g氯化钴置于1000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300L纯水搅拌溶解,得溶液a;
在a中加入0.70kg二氧化锆,继续搅拌100min,得乳液b;
控制温度40℃,将0.30kg硼氢化钠溶于50L蒸馏水,缓慢加入b,加完后停止搅拌,得混浊液c,静置分层;
导出c中上层清液,保留下层黑色固体,充分洗涤后得含铁和钴两种过渡金属得催化剂
实施例18
钌与二氧化锆的质量比15%;过渡金属锌和钴与钌的质量比5%;类金属硼与钌的质量比13%。
将0.40kg三氯化钌、50g七水硫酸锌和40g氯化钴置于1000L搪瓷反应釜中,加入300L纯水搅拌溶解,得溶液a;
在a中加入0.85kg二氧化锆,继续搅拌80min,得乳液b;
控制温度30℃,将0.40kg硼氢化钾溶于50L蒸馏水,缓慢加入b,加完后停止搅拌,得混浊液c,静置分层;
导出c中上层清液,保留下层黑色固体,充分洗涤后得含锌和钴两种过渡金属得催化剂。

Claims (14)

1、一种苯加氢生产环己烯生产工艺,包括反应体系的组成、预处理和苯加氢反应等步骤,其特征在于:
a.建立反应体系:反应体系由水、苯、催化剂、添加剂和分散剂组成,其中水与苯的体积比为1~5∶1,水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120∶1,水与添加剂的质量比为4~10∶1,水与分散剂的质量比为20~70∶1,
b.催化剂预处理:按照a中的组成,在高压釜内加入水、催化剂、添加剂和分散剂,用氮气置换净釜内空气,再用氢气置换净釜内氮气,然后氢气压力维持在2~6MPa,搅拌,速率为300~800r/min,升温至120~160℃,运转0~30h,
c.苯加氢反应:按照a中的组成导入苯,搅拌速率提高到500~800r/min,氢压提高到4~6MPa,温度控制在130~160℃,
d.从加入苯开始计时,反应20~60min,苯转化率40~70%、环己烯收率30~50%,停止反应,冷却至约50℃,将反应混合物导入沉降分离装置,进行油水分离,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的油相进入萃取精溜塔,含催化剂水相直接导入反应釜,
e.含催化剂的水相导入高压釜后,重新用氮气置换净釜内空气,再用氢气置换净釜内氮气,直接导入苯,重复c和d的操作。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其特征在于:反应体系中水与苯的体积比为1.5~2.5∶1,水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60~80∶1,水与添加剂的质量比为5~8∶1,水与分散剂的质量比为30~60∶1。
3、按照权利要求1的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其特征在于:催化剂预处理时间为10~26h。
4、按照权利要求1的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其特征在于:苯加氢反应温度为135~145℃。
5、按照权利要求1的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其特征在于:添加剂为过渡金属硫酸盐。
6、按照权利要求5的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其特征在于:过渡金属硫酸盐为硫酸锌或硫酸亚铁中的一种或两种。
7、按照权利要求1的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其特征在于:分散剂为金属氧化物。
8、按照权利要求7的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其特征在于: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锆、氧化锌或氧化钡中的一种。
9、权利要求1所述苯加氢生产环己烯生产工艺所使用的催化剂,主要由贵金属钌、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碱金属或类金属硼、惰性氧化物组成,其特征在于:以贵金属钌为基准,过渡或稀土金属与钌的质量比为0.5~20%,钌与惰性氧化物质量比为1~40%,碱金属或类金属硼与钌的质量比为0.1~20%。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贵金属钌为基准,过渡或稀土金属与钌的质量比为1~5%,钌与惰性氧化物质量比为15~25%,碱金属或类金属硼与钌的质量比为10~15%。
11、按照权利要求9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为铁、锌、钴、镧、铈、钇、镉中的一种或两种。
12、按照权利要求9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碱金属为钠或钾中一种。
13、按照权利要求9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惰性氧化物为二氧化锆、二氧化硅或氧化铝中的一种。
14、制备权利要求9所述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将金属钌、过渡或稀土金属的可溶性盐,在室温下用纯水搅拌溶解,过渡或稀土金属与钌的质量比控制在上述给定的范围内,所配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10%,
b.按照给定的质量比,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微米级二氧化锆、二氧化硅或氧化铝等惰性氧化物中的一种,搅拌10~100min,得乳液,
c.将乳液控制在10~50℃,搅拌状态下,向其中缓慢加入0.1~1mol/L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硼氢化物的水溶液,碱金属或硼的质量控制在上述给定的范围内,加毕停止搅拌,得混浊液,静置分层,倾出上层清液,保留下层黑色固体,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即得催化剂。
CN 200510017579 2005-05-17 2005-05-17 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所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6960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17579 CN1696086A (zh) 2005-05-17 2005-05-17 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所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17579 CN1696086A (zh) 2005-05-17 2005-05-17 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所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6086A true CN1696086A (zh) 2005-11-16

Family

ID=35349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17579 Pending CN1696086A (zh) 2005-05-17 2005-05-17 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所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9608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8053B (zh) * 2005-11-30 2010-06-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的催化剂及制法与应用
CN102161008A (zh) * 2011-02-28 2011-08-24 天津大学 一种苯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的催化剂回收方法
CN103787816A (zh) * 2012-11-01 2014-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
CN103785477A (zh) * 2012-11-01 2014-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苯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85387A (zh) * 2012-10-31 2014-05-14 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苯选择性加氢制备环己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和苯选择性加氢制备环己烯的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8053B (zh) * 2005-11-30 2010-06-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的催化剂及制法与应用
CN102161008A (zh) * 2011-02-28 2011-08-24 天津大学 一种苯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的催化剂回收方法
CN102161008B (zh) * 2011-02-28 2013-08-21 天津大学 一种苯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的催化剂回收方法
CN103785387A (zh) * 2012-10-31 2014-05-14 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苯选择性加氢制备环己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和苯选择性加氢制备环己烯的方法
CN103785387B (zh) * 2012-10-31 2016-09-07 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苯选择性加氢制备环己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和苯选择性加氢制备环己烯的方法
CN103787816A (zh) * 2012-11-01 2014-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
CN103785477A (zh) * 2012-11-01 2014-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苯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87816B (zh) * 2012-11-01 2015-06-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
CN103785477B (zh) * 2012-11-01 2016-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苯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260C (zh) 用于水分解的CdZnMS光催化剂及其制备和生产氢气的方法
CN1696086A (zh) 苯加氢生产环己烯工艺、所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95401B (zh) 一种Mo掺杂MoO3@ZnIn2S4 Z体系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378171A (zh) 一种磁性ZnFe2O4/g‑C3N4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847206A (zh) 一种环己酮和环己醇的合成方法
CN102240551A (zh) 一种利用赤泥制备高比表面积可见光光催化剂的方法
CN107890870A (zh) 一种二氧化碳和水制甲烷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00860A (zh) 适用于中低温合成气完全甲烷化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714932A (zh) 苯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88213C (zh) 尿素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631C (zh) 甲醇分解的方法
CN114804997B (zh) 环己基苯的制备方法及相应的金属催化剂
CN103450010B (zh) 一种制备环己基甲酸的方法
CN115532315A (zh) 一种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597099A (zh) 苯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304109C (zh) 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调变方法和再生方法
CN1317074C (zh) 一种锆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234665C (zh) 选择加氢催化剂载体、其制备方法及含该载体的催化剂
CN102513118A (zh) 一种用于低温分解氨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70069A (zh) 一种环己醇脱氢制环己酮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49725B (zh) 一种用于合成低碳醇的赤泥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69260B (zh) 一种镍基分级多孔重整制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33656B (zh) 一种生物质基壬二酸的制备方法
CN1180883C (zh) 一种铜系催化剂在从合成气和氨气直接合成低碳胺类中的应用
CN1228239C (zh) 利用载氧型晶格氧催化剂制取合成气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