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0538A - 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90538A CN1690538A CN 200510067602 CN200510067602A CN1690538A CN 1690538 A CN1690538 A CN 1690538A CN 200510067602 CN200510067602 CN 200510067602 CN 200510067602 A CN200510067602 A CN 200510067602A CN 1690538 A CN1690538 A CN 16905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air
- mentioned
- indoor set
- stabilising arrang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在室内机中,如将切向风扇14的风扇直径设为D,将设于外壳内的风道40入口上游侧的吸入节流孔宽度设为f,则使f/D处于0.002~0.003的范围内(0.002≤f/D≤0.003)。另外,如形成于切向风扇14的外周面14a与上述外壳的风道壁面41之间的风道40的出口宽度为Wo,则使Wo/D在0.55以下(Wo/D≤0.55)。另外,如在外壳内形成风道出口即排出口的上部面在流动方向的延长线为a,则使与风扇14相向的稳定装置的面与上述延长线a所成的稳定装置舌端角度α处于50度~60度的范围内(50度≤α≤60度)。另外,如与平行于上述延长线a的上述风扇直径D的切线b的距离为d,则使d/D处于-0.2~0.2的范围内(-0.2≤d/D≤0.2)。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02年3月20日所提出的申请号为02107491.7号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制冷或制热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室内机和空调器,特别是涉及可降低采用切向风扇的室内机的送风系所产生的运行噪声的室内机和空调器中所用的适当的技术。
背景技术
空调机由室内机和室外机这样2个大的构成部分。各部分具有在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和制冷剂与室外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
这些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为与此外的压缩机、膨胀阀等要素一起构成制冷剂回路的要素。制冷剂通过在该回路进行物理循环,即使处于热状态,也可由高温高压气体、低温低压气体、高温高压液体、低温低压液体的状态变化的循环过程实现室内的制冷。该室内的制冷直接由室内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实现。
制热运行时,将由压缩机形成为高温高压气体的气体制冷剂送出到室内热交换器,在该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制冷剂冷凝,实现高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化。另外,制冷运行时,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送出到室外热交换器,与室外气体进行热交换,形成高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之后,使高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将其减压,形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送出到室内热交换器,在该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制冷剂蒸发,实现低温低压的气体化。
可是,在上述空调器的场合,室内机的外壳形状过去实际上是根据经验来决定。对于这样的空调器中的例如作为家庭使用而广泛普及的空调器,设于室内机内的风扇过去一般采用切向风扇(横流式风扇)。
在该场合,由切向风扇(以下称“风扇”)吸引的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受到空调处理后,通过形成于风扇外周面与外壳风道壁面之间的风道从吹出口朝室内送风。在这样的室内机中,对于设于风道形状和风扇上游侧的稳定装置形状等外壳内的风扇送风系,最好通过对风量和噪声这样的气动力性能面进一步改善,进一步提高空调器的商品性。
从这样的背景出发,需要找出用于使风道形状、稳定装置形状、风扇送风系的空气流入·排出形式等最佳化的基本规律,按照该规律进行设计,可容易实现送风系和外壳形状的低噪声化和高效率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标,根据该指标,容易进行设计以使形成于空调器的室内机内的送风系的形状特别是设于风道入口上方的空气流入后壁部的形状、风扇送风系的空气的流入·排出形式、及稳定装置形状最佳化,提高空气动力性能。
本发明提供具有用于从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并且将其从吹出口吹出的切向风扇、在上述室内空气与从室外机供给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由各种电路元件构成的室内机控制部、及收容这些各设备的外壳的室内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构成。
即,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特征在于:如将上述切向风扇的风扇直径设为D,将设于上述外壳内的风道入口上游侧的吸入节流孔宽度设为f,则f/D处于0.002~0.003的范围内(0.002≤f/D≤0.003)。
按照这样的室内机,在使f/D为0.002≤f/D≤0.003地进行设计时,可实现同一风量下的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
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特征在于:如上述切向风扇的风扇直径为D,设于上述外壳内的风道入口上游侧的流入空气流的反转部宽度为g,则g/D在0.06以上(0.06≤g/D)。
按照这样的室内机,通过使g/D为0.06≤g/D地进行设计,可实现同一风量下的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
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特征在于:如上述切向风扇的风扇直径为D,设于上述外壳内的风道入口上游侧的吸入进口段长度为e,吸入节流孔角为γ,则e/D处于0.25~0.3的范围内(0.25≤e/D≤0.3),而且γ处于80度~90度的范围内(80度≤γ≤90度)。
按照这样的室内机,通过使e/D为0.25≤e/D≤0.3而且γ为80度≤γ≤90度地进行设计,可实现同一风量下的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
另外,也可在一个室内机中组合上述第1-第3方面进行设计。
按照这样的室内机,可由相互的效果叠加实现相同风量下的风扇送风系的进一步低噪声化。
另外,在第2方面中,也可在形成上述反转部宽度g的面形成凹部。
按照这样的室内机,即使对低噪声化有利地增大反转部宽度g的值(厚壁化),也可防止在成形时由热应力导致的应变的发生。
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特征在于:如上述切向风扇的风扇直径为D,形成于上述切向风扇的外周面与上述外壳的风道壁面之间的风道的出口宽度为Wo,则使Wo/D在0.55以下(Wo/D≤0.55)地设计。
按照这样的室内机,使出口宽度Wo相对风扇直径D的比例为Wo/D≤0.55地设计,可实现同一风量下的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
本发明的第5方面的特征在于:使在上述切向风扇的空气流入侧成为负压区域的上游开口角θ2在180度以上(θ2≥180度)地设计。
按照这样的室内机,使在上述切向风扇的空气流入侧成为负压区域的上游开口角θ2为θ2≥180度地设计,可实现同一风量下的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
另外,上述第4和第5方面也可在一个室内机中组合设计。
照这样的室内机,可由相互的效果叠加实现同一风量的风扇送风系的进一步低噪声化。
本发明的第6方面的特征在于:如上述切向风扇的风扇直径为D,在上述外壳内形成风道出口即排出口的上部面在流动方向上的延长线为a,则使与上述切向风扇相向的稳定装置的面与上述延长线a所成的稳定装置舌端角度α处于50度~60度的范围内(50度≤α≤60度)。
按照这样的室内机,通过使稳定装置舌端角度α为50度≤α≤60度地设计,可实现同一风量下的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
本发明的第7方面的特征在于:如上述切向风扇的风扇直径为D,设于上述切向风扇上游侧的稳定装置的实际高度为h,则使稳定装置的实际高度h相对上述风扇直径D的比例在25%以下(h/D≤25%)地设计。
按照这样的室内机,通过使稳定装置的实际高度h相对风扇直径D的比例为h/D≤25%地设计,可实现同一风量下的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
本发明的第8方面的特征在于:在设于上述切向风扇上游侧的稳定装置的室内空气流入部分设置朝上述切向风扇的大体中心方向引导上述室内空气流的导向构件。
按照这样的室内机,由于在稳定装置的室内空气流入部分设置朝切向风扇的大体中心方向引导室内空气流的导向构件,所以,可实现同一风量下的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
另外,也可在一个室内机中组合上述第6-第8方面进行设计。
按照这样的室内机,可由相互的效果叠加实现相同风量下的风扇送风系的进一步低噪声化。
本发明的第9方面的特征在于:如上述切向风扇的风扇直径为D,在上述外壳内形成风道出口即排出口的上部面在流动方向的延长线a与平行于该延长线a的上述风扇直径D的切线b的距离为d,则使d/D处于-0.2~0.2的范围内(-0.2≤d/D≤0.2)。
在该场合,延长线a与切线b最好在同一直线上对齐(d/D=0)。
按照这样的室内机,通过使风扇直径D和延长线a与切线b的距离d为-0.2≤d/D≤0.2地设计,可实现同一风量下的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
本发明的第10方面的特征在于:如上述切向风扇的风扇直径为D,在外壳内形成风道出口即排出口的上部面在流动方向上的延长线为a,与该延长线a平行或一致的上述风扇直径D的切线为b,则与上述切线b直交并通过风扇中心C的线与通过外壳绕线的起点K和风扇中心C的线构成的下游侧张开角度θ1处于115度~125度的范围内(115度≤θ1≤125度)。
按照这样的室内机,通过使下游侧张开角度θ1为115度≤θ1≤125度地设计,可实现同一风量下的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
本发明的第11方面的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切向风扇外周面与上述外壳风道壁面之间的风道宽度W具有出口侧的扩大直线部和入口侧的曲线部地变化,该扩大直线部从起点相对外壳风道中心线的展开长度成比例地增加到出口宽度Wo,该曲线部从成为上述起点的入口宽度Wi缓慢地增加并与上述扩大直线部相连。
按照这样的室内机,由于设计使得风道宽度W具有出口侧的扩大直线部和入口侧的曲线部地变化,该扩大直线部从起点相对外壳风道中心线的展开长度成比例地增加到出口宽度Wo,该曲线部从成为上述起点的入口宽度Wi缓慢地增加并与上述扩大直线部相连,从而可实现同一风量下的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
本发明的第12方面的特征在于:对于形成于上述切向风扇外周面与上述外壳风道壁面之间的风道宽度W,如上述切向风扇的直径为D,则使成为起点的入口宽度Wi处于上述风扇直径D的0.7%~0.8%的范围内(0.7%≤Wi/D≤0.8%)。
按照这样的室内机,通过使入口宽度Wi相对风扇直径D的比例为0.7%≤Wi/D≤0.8%地设计,可实现同一风量下的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
另外,也可在一个室内机中组合上述第9-第12方面进行设计。
按照这样的室内机,可由相互的效果叠加实现相同风量下的风扇送风系的进一步低噪声化。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具有室外机和上述室内机的空调器,该室外机包括室外热交换器、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送出到热交换器的压缩机、及由各种电路元件构成的室外机控制部。
按照这样的空调器,由于具有可容易地实现相同风量下的低噪声化的室内机,所以,可提供空气动力性能优良的商品性高的空调器。
按照上述本发明的室内机和空调器,可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幅度地而且容易地降低室内机的风扇送风系的运行噪声,由室内机和将其作为构成要素的空调器的低噪声化可获得提高商品性的显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室内机和空调器的一实施形式的局部断面透视图。
图2示出本发明室内机的切向风扇及其送风系的第1实施形式,为图1的A-A向视断面面。
图3示出在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中检测相对于吸入节流孔宽度f与风扇直径D的比例的、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的结果。
图4示出在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中检测相对于反转部宽度g与风扇直径D的比例的、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的结果。
图5示出在本发明第3实施形式中检测相对于吸入进口段长度e与风扇直径D的比例的、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的结果。
图6示出在本发明第3实施形式中检测相对于吸入节流孔角γ的、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的结果。
图7为示出本发明反转部形状的一变型例的要部断面图。
图8示出本发明室内机的切向风扇及其送风系的第4实施形式,为图1的A-A向视断面图。
图9示出在本发明第4实施形式中检测相对于出口宽度Wo与风扇直径D的比例的、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的结果。
图10示出在本发明第5实施形式中检测相对于上游开口角θ2的、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的结果。
图11A示出稳定装置的前端部形状的一例,为从风扇侧看到的山谷状的稳定装置的图。
图11B示出稳定装置的前端部形状的一例,为从风扇侧看到的直线形状的稳定装置的图。
图12示出本发明室内机的切向风扇及其送风系的第6实施形式,为图1的A-A向视断面面。
图13示出在本发明第6实施形式中检测相对于稳定装置舌端角度α的、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的结果。
图14示出在本发明第7实施形式中检测相对于稳定装置的实际高度h与风扇直径D的比例的、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的结果。
图15A示出稳定装置的前端部形状的一例,为从风扇侧看到的山谷状的稳定装置的图。
图15B示出稳定装置的前端部形状的一例,为从风扇侧看到的直线形状的稳定装置的图。
图16示出在本发明第8实施形式中按导向构件的有无测量并比较相同风量基础上的噪声的结果。
图17示出本发明室内机的切向风扇及其送风系的第9实施形式,为图1的A-A向视断面图。
图18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9实施形式的作用的图,示出检测相对于延长线a和切线b之间的距离d与风扇直径D的比例的、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的结果。
图19示出在本发明第10实施形式中检测相对于下游侧张开角度θ1的、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的结果。
图20为示出在本发明第11实施形式中风道宽度W相对于外壳风道中心线的展开长度L的变化形式(3种)的图。
图21示出检测与图20的风道宽度的变化形式对应的、相同风量基础上的噪声的结果。
图22为用于说明在第11实施形式中确定的风道宽度W的形状的图,示出外壳风道中心线的展开长度L与风道宽度W的关系的图。
图2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11实施形式的作用的图,示出检测相对于风道的入口宽度Wi的、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室内机和空调器实施形式。
图1为示出空调器的全体构成的说明图。空调器由室内机10和室外机20构成。这些室内机10和室外机20由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配管21和图中未示出的电气配线等连接。制冷剂配管21设置有2根,制冷剂在其一方从室内机10流到室外机20,另外,在另一方,从室外机20流到室内机10。
室内机10一体地构成作为外壳的机座11和前面板12。在机座11设置有板形翅片管式的室内热交换器13和大体为圆筒形状的切向风扇(以下称“风扇”)14等各种设备。在机座11还设置有由各种电路元件等构成的室内机控制部15,以进行室内机10相关的各种动作控制等。在室内机控制部15设置有用于显示运行状况和出错(エラ)模式的适当的指示器15a。该指示器15a可由设于前面板12的透视部12a从外部观察确认。在机座11的后方设置有安装板16,由此可将室内机10设置于室内的壁等。
在前面板12分别于前面和上面形成吸入格栅(吸入口)12b。室内的空气通过这些吸入格栅12b从多个方向吸入到室内机10内。在吸入格栅12b的背后具有空气过滤器17,起到除去吸入的空气等的粉尘的作用。另外,在前面板12的下方形成吹出口12c,从这里将加热后的空气或冷却后的空气(即空调空气)吹出。该空气吸入和空气吹出通过风扇14的回转进行。
上述室内机10具有遥控器30,作为进行各种运行操作的操作部。在该遥控器30设置有各种开关和液晶显示部等,可将空调器的各种运行操作信号和设定温度等例如作为红外线信号发送到室内机控制部15的信号接收部(图中省略)。空调器的运行操作也可由设于室内机适当部位的图中未示出的开关实施一部分。
在室外机20的箱体20a内设置室外热交换器20b、螺旋桨式风扇20c、压缩机20f、及室外机控制部20g等。室外热交换器20b由在周围具有多个板状翅片的制冷剂配管构成,用于实现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螺旋桨式风扇20c通过在箱体20a内产生从背面流到前面的空气流而时常将新鲜空气取入到箱体20a内,从而提高室外热交换器20b的热交换效率。
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20b和螺旋桨式风扇20c朝外部对着的箱体20a的面分别设置翅片防护装置20d和风扇防护装置20e。翅片防护装置20d用于防止来自外部的意外冲击使上述板状翅片破损。风扇防护装置20e也与此同样地用于防止螺旋桨式风扇20c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
压缩机20f用于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变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后将其排出,在构成制冷剂回路的部件中承担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制冷剂回路大体由该压缩机20f、上述室内热交换器13、室外热交换器20b、制冷剂配管21、膨胀阀、及规定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四通阀(膨胀阀和四通阀未示出)等构成,为使制冷剂在室内机10与室外机20之间循环的回路。
室外机控制部20g用于进行有关螺旋桨式风扇20c、压缩机20f、及其它设于室外机20的各种设备的动作控制等,由各种电路元件构成。
除此之外,在室外机20还设置有底座20h,用于支承箱体20a和避免外部振动等的影响。另外,接近上述压缩机20f的箱体20a的壁为了实施上述压缩机20f的维修等,具有可拆卸的的板20i。
下面,分成制冷运行时和制热运行时的各场合说明这样构成的空调器。
首先,当进行制热运行时,由压缩机20f形成为高温高压气体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21送到室内机10的室内热交换器13。在室内机10内,对由风扇14从吸入格栅12b取入的室内空气,从流经室内热交换器13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供给热量。这样,通过从前面板12下方的吹出口12c吹出热风。另外,在此同时,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上述室内热交换器13中冷凝液化,成为高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
该高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再次通过制冷剂配管21送到室外机20的室外热交换器20b。在室外机20中,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膨胀阀减压后,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从由螺旋桨式风扇20c取入到箱体20a内的新鲜室外空气,由流经室外热交换器20b的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吸走热量。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由此蒸发气化,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再次将其送出到压缩机20f,反复进行上述过程。
在制冷运行时,制冷剂朝与上述相反的方向在制冷剂回路中流动。即,由压缩机20f形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21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0b,将热传递到室外空气,冷凝液化,成为高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该高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膨胀阀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再次通过制冷剂配管21送到室内热交换器13。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在这里从室内空气吸走热量对该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同时,制冷剂自身蒸发气化,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再次将其送出到压缩机20f,并反复进行上述过程。
这些运行通过协调收容于室内机10内的室内机控制部15和收容于室外机20内的室外机控制部20g,从而进行控制。
下面,参照图2说明本发明的特征性部分。在这里,使用的图2示出沿着图1的A-A线的断面中的风扇14和其送风系。
在上述室内机10内设置风扇送风系,该风扇送风系用于通过运行风扇14从吸入格栅12b吸引室内空气,从吹出口12c将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3进行了热交换的空调空气吹出到室内。在该风扇送风系设置将空调空气导入至吹出口12c的风道40。
风道40为形成在圆筒状的风扇14的外周面14a与设于作为外壳构成部件的机座11的风道壁面41之间的空间。
风道40的入口42处于连接成为风扇14回转时的轴中心的风扇中心C与风道壁面41上的点K的线上,其入口宽度为Wi。点K为外壳绕线(风道壁面41的流动方向的凹曲面)的起点,从室内机10的前面板12侧观看时,大体位于风扇14的上部背面侧(壁侧)。
风道40以入口42为起点朝风扇14的回转方向(在图示例中为顺时针方向)形成到出口43。风道40的宽度即风道宽度W从入口42的入口宽度Wi逐渐扩展到出口43的出口宽度Wo。出口宽度Wo为与风道中心线44直交的线从风道壁面41的外壳绕线的终点M到出口上部面45的距离。
在出口43的流动方向前方(室内机10的前面侧)配置前面板12,该前面板12的吹出口12c朝室内开口。另外,在一般的构成中,在出口43的近旁配置用于调整左右吹出方向的垂直导风叶片(省略图示),另外,在吹出口12c配置用于调整上下吹出方向的水平导风叶片(省略图示)。
如图2所示,在风扇14设置稳定装置70和位于风道40上部的空气流入后壁部50。
空气流入后壁部50为位于风道40的入口42上部、与风道壁面41相连地设置的部分,在吸入进口段51的前端(上端)部设置反转部52。吸入进口段51为从风道壁面41的起点K到壁面始点N形成凹部地连续的壁面,以下将成为吸入进口段51的凹部的深度(从连接起点K与壁面始点N的线到凹部最深部的深度)称为吸入节流孔宽度f。
另一方面,反转部52为将流过配置于风道壁面41和空气流入后壁部50背后的室内热交换器13的空调空气导入至风道40地使空调空气流动反转的部分,其前端形状具有从壁面始点N到顶点P形成朝上方延伸的大体垂直的面的第1平面部53和从顶点P到反转部始点Q形成朝后方(背面侧)延伸的大体水平的面的第2平面部54。在吸入进口段51的背面设置从反转部始点Q朝斜下方形成倾斜面的背面部55。
以下将上述反转部52的宽度即从壁面始点N到反转部始点Q的距离NQ称为反转部宽度(反转厚度)g,将从起点K到壁面始点N的距离KN称为吸入进口段长度e,将从连接风扇中心C与起点K的线到对吸入进口段长度e进行规定的线段KN的角度称为吸入节流孔角γ。
对于上述风扇送风系,在第1实施形式中,如以下说明的那样规定空气流入后壁部50的形状中的吸入节流孔宽度f。
吸入节流孔宽度f为示出从形成风道40的风道壁面41的入口42(起点K)朝上方连续地设置的凹部壁面即吸入进口段51的凹部深度的值,示出从线段KN到最深度的垂直距离。在这里,如将风扇14的风扇直径设为D,则使设于外壳内的风道入口上游侧的吸入节流孔宽度f相对风扇直径D的比例(f/D)处于0.002~0.003的范围内(0.002≤f/D≤0.003)地对其进行设定。
图3示出通过适当地改变上述f/D并分别测量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获得的结果。
由该测量结果可知,f/D大体为0.025时噪声最低,而且,当相对与该最低噪声值对应的值使吸入节流孔宽度f增减时,在所有的场合噪声都增加。因此,将从相同风量基础上的噪声最低的f/D到上升ΔdB=1dB(A)时的值的范围判断为吸入节流孔宽度f的适当的设计范围,从图3所示的结果,将f/D的范围确定为0.002≤f/D≤0.003。
使ΔdB=1dB(A),是因为1dB(A)这一数值在考虑到测定误差和偏差等时为可明确认识到噪声降低效果的大小程度。
对于上述风扇送风系,在第2实施形式中,如以下说明的那样规定空气流入后壁部50的形状中的反转部宽度g。
反转部宽度(反转厚度)g为示出反转部52的宽度的从壁面始点N到反转部始点Q的距离NQ。在这里,如设风扇14的风扇直径为D,则使设于外壳内的风道入口上游侧的流入空气流的反转部宽度g相对风扇直径D的比例(g/D)成为0.06≤g/D地对其进行设定。
图4示出通过适当地改变上述g/D并分别测量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获得的结果。
由该测量结果可知,g/D大体为0.06时噪声最低,当g/D低于0.06时,噪声值增加,而当g/D比0.006大时,噪声值基本不变化,即大体为一定。因此,判断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基本上不减少的g/D=0.006为反转部宽度g的临界值,根据图4所示结果确定适当的设计范围为0.06≤g/D。
可是,对于反转部宽度g,虽然最好如上述那样使得相对风扇直径D的比例为0.006以上的较大的值,但g/D增大意味着反转部宽度g变厚。然而,当与机座11一起一体成形的作为树脂成形部件的反转部52的壁厚变大时,受到成形时的热收缩的影响较大,易于产生由热变形带来的应变。为此,对于反转部宽度g的上限值,由于不产生热变形这样的生产技术上的问题而受到制约。
因此,最好为可确保能够实现低噪声化的反转部宽度g并不易产生成形时的热变形的反转部52的形状。
图7为示出反转部52的变型例的图,在第1平面部53设置矩形断面的凹部56。这样,可在确保反转部宽度g的同时防止在反转部52产生厚壁部。因此,可防止产生由树脂成形带来的热变形所导致的应变,所以,通过减小生产技术上的制约,可增大反转部宽度g的设计自由度。在图示例中,使凹部56为矩形断面形状,但不限于此,例如使凹面56a为凹曲面等其它变型例也有效。
对于上述风扇送风系,在第3实施形式中,如以下说明的那样规定空气流入后壁部50中的吸入进口段长度e和吸入节流孔角γ。
吸入进口段长度e为从起点K到壁面始点N的距离KN,另外,吸入节流孔角γ为从连接风扇中心C与起点K的线CK到用于对吸入进口段长度e进行规定的线段KN的角度。如风扇14的风扇直径为D,则使设于外壳内的风道入口上游侧的吸入进口段长度e相对风扇直径D的比例(e/D)处于0.25≤e/D≤0.3的范围地对其进行设定。另外,使吸入节流孔角γ处于80度≤γ≤90度的范围地设定。
图5示出通过适当地改变上述e/D并分别测量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获得的结果。
由该测量结果可知,e/D大体为0.275时噪声最低,而且,当相对与该最低噪声值对应的值使吸入进口段长度e增减时,在所有的场合噪声都增加。因此,与上述吸入节流孔宽度f同样,将从相同风量基础上的噪声最低的e/D到上升ΔdB=1dB(A)时的值的范围判断为吸入节流孔宽度f的适当的设计范围,根据图5所示的结果,将e/D的范围确定为0.25≤e/D≤0.3。
图6示出通过适当地改变上述吸入节流孔角γ并分别测量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获得的结果。
由该测量结果可知,吸入节流孔角γ大体为85度时噪声最低,而且,即使在使相同角度γ增减的场合也存在增大噪声的倾向。因此,与上述吸入节流孔宽度f同样,将从相同风量基础上的噪声最低的吸入节流孔角γ到上升ΔdB=1dB(A)时的值的范围判断为吸入节流孔角γ的适当的设计范围,根据图6所示的结果,将吸入节流孔角γ的范围确定为80度≤γ≤90度。
这样,当将从上述第1实施形式到第3实施形式中说明的规定作为指标设计风扇送风系的空气流后壁部50的形状时,可容易地提高风量和噪声这样的空气动力性能。另外,由于使在各实施形式中规定的值处于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最低的噪声值到高出1dB(A)的值的范围内地加以确定,所以,通过形成上述规定值内的风道形状,可容易地形成低噪声的风道形状。
另外,上述各实施形式即使分别单独采用也可获得提高空气动力特性的作用效果,但如适当地组合采用各实施形式,即适当地组合采用至少2个以上,可由相互的效果叠加进一步促进同一送风量下的空气流入后壁部50和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
即,具有按上述规定进行设计的形状的空气流入后壁部50的室内机10成为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等空气动力特性优良的构造,以其作为构成要素的空调器也可提高商品性。
对于具有上述风道40的风扇风道系,在第4实施形式中如下说明的那样规定风道40的出口宽度Wo。出口宽度Wo与从风扇送风系流出的空调空气的排出形式相关。
在这里,如风扇14的风扇直径为D,在外壳内形成风道40的出口43即排出口的出口上部面45在流动方向上的延长线为a,则出口宽度Wo相对风扇直径D的比例(Wo/D)在0.55以下(Wo/D≤0.55)地设定。
图9示出通过适当地改变上述Wo/D并分别测量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获得的结果。
由该测量结果可知,在Wo/D小于0.55的区域,噪声为一定,但在大于0.55时,噪声增加。因此,判断在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开始加的Wo/D=0.55存在边界线,将Wo的适当的范围定为Wo/D≤0.55。
对于具有上述风道40的送风风道系,在第5实施形式中如下面说明的那样规定上游开口角θ2。上游开口角θ2与在风扇送风系中导入至风扇14的空调空气的空气流入相关。
在这里,对上游开口角θ2进行定义。该上游开口角θ2为在风扇14的空气流入侧成为负压区域的角度,该上游开口角θ2设定成θ2≥180度。
下面进一步具体说明上游开口角θ2。上游开口角θ2为从连接稳定装置70的有效前端面高度h的顶部与风扇中心C的线到连接外壳绕线的起点K与风扇中心C的线的角度。
对于稳定装置70,具有如图11A所示那样在稳定装置70的前端部存在高低的山谷形状和如图11B所示那样前端部成为一定或大体一定的高度的直线形状。稳定装置70的有效前端面高度h用于对稳定装置距延长线a的有效高度,因此,山谷形状的场合成为从延长线为a到谷部70a的高度,在直线形状的场合从延长线为a到前端部70c的高度成为实际高度h。图11A中的符号70b示出山谷形状的山部。
图10示出通过适当改变上述上游开口角θ2并分别测量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获得的结果。
由该测量结果可知,随着上游开口角θ2增加,在成为180度之前噪声按较高的比例(大的倾斜度)减少,但当超过180度进一步变大时,成为大体一定的噪声。因此,根据图10所示的结果可判断将上游开口角θ2设定在180度以上为适当的设计范围,确定为θ2≥180度。
另外,上述第4和第5实施形式虽然分别单独采用也可获得提高空气动力特性的作用效果,但如适当组合采用2个实施形式,则可由相互的叠加效果进一步促进同一送风量下的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
即,具有按上述规定设计的形状的出口宽度Wo和上游开口角θ2的室内机10成为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等空气动力特性优良的构造,而将其作为构成要素的空调器也可提高商品性。
对于具有上述风道40的风扇风道系,在第6实施形式中如以下说明的那样规定稳定装置70的形状,特别是稳定装置舌端角度α。
在这里,设风扇14的风扇直径为D,在外壳内形成风道40的出口43即排出口的出口上部面45在流动方向上的延长线为a,则将与风扇14相向的稳定装置的面71与延长线a所成的角度α为稳定装置舌端角度,使该稳定装置舌端角度α处于50度~60度的范围内(50度≤α≤60度)地设定。
图13示出通过适当改变上述稳定装置舌端角度α并分别测量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获得的结果。
由该测量结果可知,将稳定装置舌端角度α定于57度附近时噪声最低,以其为底,朝减小角度的方向或朝增大角度的方向改变时噪声都增加。因此,以在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最低的稳定装置舌端角度α所对应的噪声值为基准,将从该基准值上升ΔdB=1dB(A)的范围的角度判断为稳定装置舌端角度α的适当的设计范围,根据图13所示结果,将稳定装置舌端角度α的范围定为50≤α≤60度。
使ΔdB=1dB(A),是因为1dB(A)这一数值在考虑到测定误差和偏差等时为可明确认识到噪声降低效果的大小程度。
对于具有上述风道40的风扇风道系,在第7实施形式中如以下说明的那样规定稳定装置70的形状,特别是稳定装置70的实际高度h。
在这里,对稳定装置70的实际高度h进行说明。在稳定装置70,如图15A所示那样,具有在稳定装置70的前端部存在高低的山谷形状和如图15B所示那样前端部成为一定或大体一定的高度的直线形状。稳定装置70的实际高度h用于规定稳定装置距延长线a的有效高度,因此,山谷形状的场合成为从延长线为a到谷部71a的高度,在直线形状的场合从延长线为a到前端部71c的高度成为实际高度h。
上述稳定装置70的实际高度h在以百分比示出相对风扇14的风扇直径D的比例(h/D)的场合,使h/D在25%以下(h/D≤25%)地设定。
图14示出通过适当改变上述实际高度h并分别测量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获得的结果。
由该测量结果可知,在使噪声最低时的值大体为比15%低地设定h的场合,从与该最低值对应的h增减都使噪声增加。因此,以该最低值为基准,将增加ΔdB=1dB(A)的范围内的区域判断为适当的设计范围,根据图14所示结果,将h/D的范围定为h/D≤25%。另一方面,对于稳定装置70的实际高度h的下限,按照比噪声最低的h/D15%对应的h大的存水所需高度H决定。存水所需高度H为用于防止在风扇14发生的冷凝水的流出所需的值。
下面,对于具有上述风道40的风扇风道系,在实施形式8中说明将导向构件60设置于稳定装置70的构造。
导向构件60在设于风扇14的上游侧的稳定装置的室内空气流入部分将室内空气流朝风扇14的大体中心方向引导地设置。该导向构件60位于稳定装置70的上游侧,即位于稳定装置70前面的前面板12侧,形成与上述稳定装置70的实际高度h相关的导风面61地沿风扇14的轴向和稳定装置70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设置这样的导向构件60,由风扇14的运行导入的室内空气由于沿导风面61顺利地流到风扇14的中心方向,所以,如图16所示噪声测量结果的那样,与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相比较,设置导向构件60的一方的噪声较低。
这样,通过将在上述第6实施形式和第7实施形式说明的规定作为指标设计稳定装置70的形状,或设置第8实施形式中说明的导向构件60,可在室内机10的风扇送风系中容易地提高风量和噪声这样的空气动力性能。另外,使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处于最低的噪声值到高1dB(A)的值的范围内地决定由各实施形式规定的值,所以,通过形成上述规定值内的稳定装置形状,可容易地设定对低噪声有利的稳定装置形状。
另外,上述各实施形式即使分别单独采用也可获得提高空气动力特性的作用效果,但如适当地组合采用各实施形式,即适当地组合采用至少2个以上,可由相互的效果叠加进一步促进同一送风量下的稳定装置70和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
即,具有按上述规定进行设计的形状的稳定装置70的室内机10成为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等空气动力特性优良的构造,以其作为构成要素的空调器也可提高商品性。
对于上述风道40的形状,在第9实施形式中如下说明的那样规定风扇14与出口43的位置关系。
在这里,设风扇14的风扇直径为D,设在外壳内形成风道40的出口43即排出口的出口上部面45在流动方向上的延长线为a,平行于延长线a的风扇直径D的切线b与延长线为a的距离为d,则使距离d相对风扇直径D的比例(d/D)在-0.2~0.2的范围(-0.2≤d/D≤0.2)地设定。
在图示的例中,由于风扇14的切线b与延长线a一致,所以,b=0,因此,b/D也成为0。另外,在由图中的点划线示出的风扇14′、14″的场合,切线b′、b″与延长线为a的距离分别为-d和d。即,这里的距离d以延长线为a为基准(d=0),从风扇14的中心C离开的风道壁面41侧的方向为负,接近风扇14的中心C的方向为正。
图18示出通过适当改变上述d/D并分别测量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获得的结果。
由该测量结果可知,在d/D为0的场合,即切线b与延长线为a一致的场合,噪声最低,朝负侧和正侧中的任一方向偏移,噪声都增加。因此,将从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最低的d/D=0的场合上升ΔdB=1dB(A)的范围判断为距离d的适当设计范围,从图18所示的结果,将d/D的范围确定为-0.2≤d/D≤0.2。
使ΔdB=1dB(A),是因为1dB(A)这一数值在考虑到测定误差和偏差等时为可明确认识到噪声降低效果的大小程度。
对于上述风道40的形状,在第10实施形式中如下说明的那样规定下游侧向下角度θ1。
在这里,定义下游侧向下角度θ1。设风扇14的风扇直径为D,设在外壳内形成风道40的出口43即排出口的出口上部面45在流动方向上的延长线为a,与该延长线a平行或一致的风扇直径D的切线为b,则与该切线b直交并通过风扇中心C的线81与通过形成风道壁面41的外壳绕线的起点K和风扇中心C的线82构成的风道壁面41侧的角度成为下游侧向下角度θ1,使该下游侧向下角度θ1处于115度~125度的范围内(115度≤θ1≤125度)地进行设定。
图19示出通过适当改变上述角度θ1并分别测量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获得的结果。
由该测量结果可知,在下游侧张开角度θ1为120度的场合噪声最低,使该角度θ1从120增大或减少时噪声都增加。因此,与上述距离d同样,将从在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最低的θ1=120度的场合上升ΔdB=1dB(A)的范围为下游侧张开角度θ1的适当的设计范围,根据图19所示的结果,将下游侧张开角度θ1的范围确定为115度≤θ1≤125度。
对于上述风道40的形状,在第11实施形式中如下说明的那样规定形成于风扇14的外周面与风道壁面41之间的风道宽度W。
风道宽度W从入口42到出口43相应于外壳风道中心线44的展开长度L朝流动方向逐渐扩大宽度,下面讨论该宽度扩大的最佳形状。
考虑到风道宽度W的变化,分成图20所示那样3个种类。即,在从入口42到出口43增加的风道宽度W的变化中,具有①入口侧的变化大的凸形,②从入口到出口以一定比例增加的直线,及③出口侧的变化大的凹形。对于这样3种风道形状的每一种,测定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获得图21所示结果。由该结果可知,风道宽度W的变化最好为以出口43为起点(W=0)直线增加的形状,换言之,为与风道中心线44的展开长度L成比例地从起点0增加到出口43的形状。
然而,对于入口42,由于需要入口宽度Wi(Wi≠0),所以,如图22所示,从起点的入口宽度Wi缓慢而且平滑地增加,最好以图20的③所示凹线状增加,需要与上述直线部(比例增加部分)相连的曲线部分。即,风道宽度W的最佳形状可具有出口43侧的扩大直线部61和入口42侧的曲线部62地变形,该扩大直线部61从成为起点的入口42相对风道中心线44的展开长度L成比例地增加到出口宽度Wo,该曲线部62从成为起点的入口宽度Wi缓慢地增加并与扩大直线部61相连。
最后,对于上述风道40的形状,在第12实施形式中,如以下说明的那样规定入口宽度Wi的最佳值。
如设风扇14的直径为D,则使入口宽度Wi相对风扇直径D的比例(Wi/D)以百分比表示时处于0.7%~0.8%的范围内(0.7%≤Wi/D≤0.8%)地设定。
图23示出通过适当地改变上述Wi/D并分别测量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获得的结果。
由该测量结果可知,Wi/D大体为0.75时噪声最低,增大或减少该比例都具有噪声增加的倾向。因此,与上述距离d同样,将从在相同风量基础上的噪声最低的入口宽度Wi到上升ΔdB=1dB(A)时的值的范围判断为入口宽度Wi的适当的设计范围,从图23所示的结果,将Wi/D的范围确定为0.7≤Wi/D≤0.8。
这样,当将从上述第9实施形式到第12实施形式中说明的规定作为指标设计风道40的形状时,可容易地提高风量和噪声这样的空气动力性能。另外,由于各实施形式中规定的值在使同一风量基础上的噪声处于最低的噪声值到高出1dB(A)时的值的范围内地加以确定,所以,通过形成上述规定值内的风道形状,可容易地形成低噪声的风道形状。
另外,上述各实施形式虽然分别单独采用也可获得提高空气动力特性的作用效果,但如适当地组合采用各实施形式,即适当地组合采用至少2个以上,可由相互的效果叠加进一步促进同一送风量下的风道40和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
即,具有按上述规定进行设计的形状的风道40的室内机10成为风扇送风系的低噪声化等空气动力特性优良的构造,以其作为构成要素的空调器也可提高商品性。
本发明的构成不限于上述实施形式,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适当变更。
Claims (5)
1.一种室内机,包括用于从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并且从吹出口吹出的切向风扇、在上述室内空气与从室外机供给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由各种电路元件构成的室内机控制部、及收容这些各设备的外壳;
其特征在于:如上述切向风扇的风扇直径为D,在上述外壳内形成风道出口即排出口的上部面在流动方向上的延长线为a,则使与上述切向风扇相向的稳定装置的面与上述延长线a所成的稳定装置舌端角度α处于50度~60度的范围内(50度≤α≤6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如上述切向风扇的风扇直径为D,设于上述切向风扇上游侧的稳定装置的实际高度为h,则使稳定装置的实际高度h相对上述风扇直径D的比例在25%以下(h/D≤25%)地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设于上述切向风扇上游侧的稳定装置的室内空气流入部分设置朝上述切向风扇的大体中心方向引导上述室内空气流的导向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设于上述切向风扇上游侧的稳定装置的室内空气流入部分设置朝上述切向风扇的基本中心方向引导上述室内空气流的导向构件。
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室外机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该室外机包括室外热交换器、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送出到热交换器的压缩机、及由各种电路元件构成的室外机控制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1084416 | 2001-03-23 | ||
JP2001084415 | 2001-03-23 | ||
JP2001084413 | 2001-03-23 | ||
JP2001084414 | 2001-03-23 | ||
JP2001084413A JP3564414B2 (ja) | 2001-03-23 | 2001-03-23 | 室内機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機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107491.7A Division CN1282853C (zh) | 2001-03-23 | 2002-03-20 | 室内机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90538A true CN1690538A (zh) | 2005-11-02 |
CN100547303C CN100547303C (zh) | 2009-10-07 |
Family
ID=18940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6760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7303C (zh) | 2001-03-23 | 2002-03-20 | 室内机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564414B2 (zh) |
CN (1) | CN100547303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74677A (zh) * | 2011-12-20 | 2013-06-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蜗壳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5849467A (zh) * | 2013-12-27 | 2016-08-10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室内机 |
WO2021017207A1 (zh) * | 2019-07-30 | 2021-02-0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90040690A (ko) * | 2007-10-22 | 2009-04-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기 |
CN103851694B (zh) * | 2012-11-28 | 2016-12-2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103851693B (zh) * | 2012-11-28 | 2017-04-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97073B2 (ja) * | 1998-01-19 | 2004-02-1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貫流送風機 |
US5943878A (en) * | 1998-05-22 | 1999-08-31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Tangential fan scroll and discharged diffuser design |
-
2001
- 2001-03-23 JP JP2001084413A patent/JP356441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
- 2002-03-20 CN CNB200510067602XA patent/CN10054730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74677A (zh) * | 2011-12-20 | 2013-06-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蜗壳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3174677B (zh) * | 2011-12-20 | 2016-02-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蜗壳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5849467A (zh) * | 2013-12-27 | 2016-08-10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室内机 |
CN105849467B (zh) * | 2013-12-27 | 2017-12-01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室内机 |
WO2021017207A1 (zh) * | 2019-07-30 | 2021-02-0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2276981A (ja) | 2002-09-25 |
CN100547303C (zh) | 2009-10-07 |
JP3564414B2 (ja) | 2004-09-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82853C (zh) | 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25245C (zh) | 送风装置的风扇护罩及空调装置 | |
CN1232766C (zh) | 分体式空调器 | |
CN1196894C (zh) | 空调器 | |
CN1918434A (zh) | 空气调节器 | |
CN101061354A (zh) | 空调器 | |
EP2270338B1 (en) | Blower and heat pump device using same | |
CN1677017A (zh) | 冷冻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6123A (zh) | 空调机 | |
CN1254080A (zh) | 空调器 | |
CN100335849C (zh)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
CN1690538A (zh) | 室内机和空调器 | |
JP5375901B2 (ja) | 冷媒回路装置 | |
CN1809721A (zh) | 热交换器翅片、热交换器、冷凝器以及蒸发器 | |
CN1105883C (zh) | 空调器的室内装置 | |
CN1232765C (zh) | 组合式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 |
CN1727765A (zh) | 空调器 | |
CN1161574C (zh) | 空冷吸收型制冷装置 | |
CN1896609A (zh) | 空调器 | |
CN112050296B (zh) | 空气调节机 | |
US20160252259A1 (en) |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the Same | |
CN2460758Y (zh) | 送风装置的风扇护罩 | |
CN1900616A (zh) | 送风装置 | |
CN1746573A (zh) | 空调器 | |
CN1896610A (zh) | 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2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y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