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8476A - 折叠式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8476A
CN1688476A CN 03822722 CN03822722A CN1688476A CN 1688476 A CN1688476 A CN 1688476A CN 03822722 CN03822722 CN 03822722 CN 03822722 A CN03822722 A CN 03822722A CN 1688476 A CN1688476 A CN 1688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axle
handle post
universal coupling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8227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浩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688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84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式自行车。乘坐电车或巴士也不会带来麻烦。经由可绕左右方向的轴转动的折叠机构(3)连接支柱(1)和车轮支架(2),使其可绕转动前后方向的轴转动,在前述车轮支架(2)上设置有可绕前后方向的轴转动的连结机构(4),后轮能够以前述车轮支架(2)为轴转动地固定。

Description

折叠式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于机动性,携带方便的折叠式自行车。
技术背景
以往的折叠式自行车是在连接前轮和后轮的车架中心附旁折叠,携带时需要用口袋套上(例如,特开2001-130471号公报)。
虽然以往的折叠式自行车也能折叠,由于体积大又重,不能带入电车或巴士内等,而且其重量也不便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轻量、折叠简单,又可便于携带乘坐电车或巴士等交通工具的折叠式自行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折叠式自行车中,经由可绕左右方向的轴转动的折叠机构连接车把支柱和车轮支架,使其可转动地固定,在前述车轮支架上设置有可绕前后方向的轴转动的连结机构,后轮能够以前述车轮支架为轴转动地固定。
此外,在车把支架的下部设置有并列配置的前轮,在前述车把支柱的下部略高处设置有可切换成水平姿势和直立姿势,且具有自由折叠功能的行李架,在该行李架上设置有具有转动固定功能的支承架。
在车轮架的上部设置有有脚踏板。
另外,通过车身左右方向的轴呈向后方角度,在车把支柱的下部设置有万向联轴节,可以提高车把的操作性。在该万向联轴节的下部轴的端部设置有并列配置的一组前轮,在下部轴以万向联轴节中央部为基点,通过左右方向的轴,以向后方具有任意角度的状态连接到主管上。
由上述结构组成的折叠式自行车中,通过折叠机构与连结机构的作用,后轮可以前后方向的车轮支架为轴,在从直立姿势转动90度固定的水平姿势状态折叠,将后轮侧朝车把侧折叠时,后轮和车把呈直立状态,这样不仅减小了收存容积,收存时还能折叠的很小。
另外,通过在车把支柱下部设置并列配置的一组前轮,在折叠携带时,可以起到稳拿车把上部牵拉搬运的作用。通过在该车把支柱下部略高处设置具有折叠机构的行李架,使自行车本身既能作为载物车使用,骑车时又能发挥行李架作用。此外,在行李架上设置有转动固定的支承架,折叠收存时,可以利用并列配置的前轮和支承架来支承车身,使其在地面上稳定自立。
通过在车轮支架上设置脚踏板,可以将单脚放在脚踏板上骑车。
另外,由2个车轮组成前轮的自行车平衡机构是通过在车把支柱的下部设置万向联轴节,在该万向联轴节的下部轴的端部设置并列配置的一组前轮,前述下部轴是以万向联轴节中央部为基点,通过在右方向的轴,以向后方具有任意角度的状态连接到主管上,当车身向左或右倾斜时,向水平方向着地的并列配置的一组前轮因主管内的下部轴是通过左右方向的轴,以向后方具有任意角度的结构,因此,在前后方向倾斜时可施与左右方向的倾斜,在左右方向上带有车轴的并列配置的一组前轮与在水平方向的地面间形成角度,车轮由于车身的重量而接触地面,由于主管内下部轴的转动作用,使并列配置的一组前轮能够保持与地面接触。因此,并列配置的一组前轮会向自动倾斜方向构成角度。具有施与主管内下部轴的转动角度在万向联轴节的作用下也施与车把、车把支柱转动同样的转动角度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折叠式自行车的实施例的局部剖开立体图。
图2为表示折叠机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表示连结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表示折叠式自行车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折叠式自行车的使用例的附图。
图6为表示折叠式自行车的使用例的附图。
图7为表示折叠式自行车的使用例的附图。
图8为表示折叠式自行车的使用例的附图。
图9为表示平衡机构的实施例的局部剖开立体图。
图10为表示平衡机构的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表示万向联轴节相对于行进方向的倾斜的附图。
图12为表示车身倾斜时的状态的参考俯视图。
图13为表示车身倾斜时的状态的参考主视图。
[符号说明]
1车把支柱
2、2a、2b车轮支架
3折叠机构
4连结机构
5后轮
6前轮
7行李架
8支承架
9脚踏板
11、12断面コ形状配件
13、33转动轴
14压簧
18传动装置
21鞍座
21a鞍座支架
22脚蹬
22a脚蹬支承孔
23手柄
24行李
31、32托架
34导槽孔
35滑轴用槽孔
36滑轴
37凸轮支轴
38拉簧
39凸轮
40折叠杆
41、41a、41b隔板
42制动器
43离合器板
44离合器棘爪孔
45轴
46离合器杆
47压簧
10万向联轴节
10a下部轴
10b万向联轴节中央部
10c上部轴
15主管
61轴辊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车把支柱1和车轮支架2经由折叠机构3可转动地固定,在该车轮支架2上设置连结机构4,后轮5能够以前述车轮支架2为轴转动地固定。
将断面为コ形的配件11固定在车把支柱1的下部,在使与配件11相同的断面为コ形的配件12对峙的状态下相互啮合,利用呈直角贯穿啮合部面的左右方向的转动轴13,转动自如地枢轴安装上下配件,在下侧配件1 2的两端安装前轮6。为了避免车把支柱向左右倾倒,在断面为コ形配件1、12的啮合部的内侧设置一对压簧14用来夹住转动轴13。
在图2、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表示出折叠机构3的立体图和侧视图。从车把支柱1下部突出设置一对板状托架31,同样,从车轮支架端部突出设置一对板状托架32,从托架31外侧夹住。在使双方对峙的状态下相互啮合,利用呈直角贯穿啮合部面的左右方向的转动轴33,转动自如地枢轴安装车把支柱1和车轮支架2,通过以转动轴33为中心的圆弧状,将钩状导槽孔34穿设托架32两端,使滑动轴36能够滑动,在托架31上,穿设滑轴用槽孔35,使导槽孔34的单侧钩状的槽孔呈相同位置,架设时不能使滑轴36脱落又可进行滑动,贯穿该滑轴用槽孔35和导槽孔34,在托架31设置固定凸轮轴37,利用拉簧38挂住转动轴33和滑轴36,在滑轴36的任意位置上固定凸轮39,将折叠杆40固定在端部。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表示出连结机构4的剖视图。在前后方向配设的车轮支架2a是由具有任意数隔板41的箱状构成,在数个隔板41的后端设置脚蹬支承孔22a和侧支架21a等,穿设形成筒状的车轮支架2b,用螺丝固定制动器42,以防脱落。用该车轮支架2b的前端夹住隔板41a,在从前端中心向外周90°角度下,在前端面开孔,将离合器棘爪孔44穿设在隔板41a上,与设在4处的离合器板43的棘爪相啮合。另外,在离合器板43的中心设置放转轴45,贯设隔板41b,在前端用连接销,紧固圆弧状离合器杆46,在离合器板43与隔板41b之间内设压簧47。以上仅是以连结机构以及折叠机构为例,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表示出后轮是与传动机构18一起作为前后方向的车轴系的车轮支架轴,在单侧呈90度转动固定的状态。
在车把支架1的下部设置并列配置的前轮6,并在该车把支柱1的下部略高处设置可切换成水平姿势和直立姿势,且具有自由折叠功能的行李架7,在该行李架7上设置了具有转动固定功能的支承架8。
另外,在车轮支架2上设置脚踏板9。
在图5中表示出为确保自行车折叠收存后能够独立,将折叠的行李架7打开,使支承架8呈展开状态。
在图6中表示出在车把上部设置把手23,肩上携带状态时行李架呈直立姿势,支承架呈收存状态。
在图7中表示出在折叠收存状态下,将行李24放在行李架7上,可作为机动性强的行李车的使用方法。
在图8中表示出将鞍座21取下可以站在脚踏板9上轻松骑车的状态。
在图9和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车把支柱1下部设置万向联轴节10,将作为垂直方向轴朝向后方,以万向联轴节10的上部轴10c的α=15度左右,下部轴10a的β=10度左右角度的设置状态下,与中间部弯折的主管15结合。这里所述的角度是经实验获得的数值,在设定角度时,不能将该角度作为特定角度。
图11表示万向联轴节相对于行进方向的倾斜。
图12用俯视图表示车身倾斜时的状态。
图13用主视图表示车身倾斜时的状态。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由上述内容构成,并具有以下记载的效果。
通过可将折叠式自行车的车把支柱和车轮支架转动到左右方向之轴系的折叠机构,进行了可转动固定的结合,并在前述车轮支架上设置可转动到前后方向之轴系的连结机构,由于后轮是由能够以前述车轮支架的轴转动固定结构构成,折叠时可使收存容积变得很小,可制造便于携带的折叠式自行车,便于携带乘坐电车或巴士等交通工具。
另外,还在车把支架的下部设置并列配置的前轮,并在该车把支柱的下部略高处设置可切换成水平姿势和直立姿势,且具有自由折叠功能的行李架,由于在该行李架上设置了具有转动固定功能的支承架,不仅可以自由折叠收存,还能发挥作为行李车的机动性作用。
通过在车轮支架上设置了脚踏板,这样可以将一只脚放在脚踏板上,用另一只脚蹬地面来操纵自行车。
此外,通过在车把支柱的下部设置万向联轴节,在该万向联轴节的下部轴的端部设置并列配置的一组前轮,下部轴以万向联轴节中央部为基点,通过左右方向的轴系,采用以向后方具有任意角度的状态连接到主管的方法,在左右车身倾斜时,并列配置的一组前轮自动向倾斜的方向形成角度,同时使车把也形成相同的角度。因此,骑车时,除用车把变向外,还可通过左右移动体重的方法来变换自行车的行进方向,可以获得自然轻松的操纵性能。

Claims (4)

1.一种折叠式自行车,经由可绕左右方向的轴转动的折叠机构(3)连接车把支柱(1)和车轮支架(2),使其可转动地固定,在前述车轮支架(2)上设置有可绕前后方向的轴转动的连结机构(4),后轮(5)能够以前述车轮支架(2)为轴转动地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在车把支架(1)的下部设置有并列配置的前轮(6),在前述车把支柱(1)的下部略高处设置有可切换成水平姿势和直立姿势,且具有自由折叠功能的行李架(7),在该行李架(7)上设置有具有转动固定功能的支承架(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在车轮支架(2)上设置有脚踏板(9)。
4.一种自行车的操纵稳定机构,在车把支柱(1)的下部设置有万向联轴节(10),在该万向联轴节(10)的下部轴(10a)的端部设置有并列配置的前轮(6),前述下部轴(10a)以万向联轴节中央部(10b)为基点,通过左右方向的轴,以向后方具有任意角度的状态连接到主管(11)上。
CN 03822722 2002-09-25 2003-03-10 折叠式自行车 Pending CN16884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6848/2002 2002-09-25
JP2002316848 2002-09-25
JP357336/2002 2002-11-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8476A true CN1688476A (zh) 2005-10-26

Family

ID=35306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822722 Pending CN1688476A (zh) 2002-09-25 2003-03-10 折叠式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8847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0046A (zh) * 2010-03-10 2011-09-21 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折叠自行车
CN103274005B (zh) * 2013-05-28 2015-07-15 常州市六零九零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可折叠的电动三轮车
CN108528588A (zh) * 2018-01-05 2018-09-14 宁波皇丰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代步电动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0046A (zh) * 2010-03-10 2011-09-21 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折叠自行车
CN102190046B (zh) * 2010-03-10 2013-04-24 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折叠自行车
CN103274005B (zh) * 2013-05-28 2015-07-15 常州市六零九零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可折叠的电动三轮车
CN108528588A (zh) * 2018-01-05 2018-09-14 宁波皇丰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代步电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90654C2 (ru) Велосипед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расцепления переносной части седла велосипеда
CN1291952A (zh) 折叠式两轮车
CN101823530A (zh) 一种便携式代步车
CN1898123A (zh) 侧向可倾式四轮车
CN105539688B (zh) 一种车架及其导轨缩放电动车
CN1895959A (zh) 电动自行车
CN1856425A (zh) 电动转向系统
CN1317156C (zh)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
CN1267294C (zh) 车辆的后轮悬架装置
CN1724305A (zh) 手提箱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754758A (zh) 摩托车
CN1688476A (zh) 折叠式自行车
CN1229746A (zh) 机动二轮车的踏板构造
CN1241782C (zh)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CN1305729C (zh) 自行车用车身架构造
CN206691260U (zh) 一种两轮车辆的防倾倒机构
CN2799383Y (zh) 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
CN1535889A (zh) 摇动式自动三轮车
CN2880647Y (zh) 后踩式运动滑板车
CN1201963C (zh) 手提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CN2530611Y (zh) 两功能折叠式脚踏轮椅车
CN206528569U (zh) 一种滑板车
CN1511752A (zh) 电动两轮车
CN2518763Y (zh) 组合式协力车结构
CN1907800A (zh) 一种后悬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