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99383Y - 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799383Y CN2799383Y CNU2005201303629U CN200520130362U CN2799383Y CN 2799383 Y CN2799383 Y CN 2799383Y CN U2005201303629 U CNU2005201303629 U CN U2005201303629U CN 200520130362 U CN200520130362 U CN 200520130362U CN 2799383 Y CN2799383 Y CN 279938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om girder
- hinge
- vehicle
- support
- c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包括:转向前叉、车底梁、后座架构成车架及车前轮、车后轮和动力传动机构。车底梁的前、中部分别设有铰链,铰链轴均垂直车架纵面设置,铰链通过锁定装置锁定;车底梁的后部设有底梁支架,后座架通过垂直车架纵面的铰链轴C与底梁支架铰接,且由锁定装置c锁定;其动力传动机构为人力、电力两套动力传动机构,行驶中有脚踏、电动两种功能,很省力。其折叠方式是车身的纵向可以三次折叠收拢呈“W”状,折叠后的车前、后轮仍保持纵向的前后位置并同时着地,使车身直立。其携带方式灵活,可单手推着走、随手提携或装在包里背着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
背景技术
如今的自行车正在向着小型化、可折叠和电动式的方向发展,各种小型折叠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自行车重量的减轻和可折叠性无疑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使用与存放。但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电动自行车,多数形态笨重,可折叠的寥寥无几,无法随身携带,更谈不上乘公交车或地铁提携等问题。由于电动自行车受电池容量的限制,活动半径受限,无法充当远途交通工具使用。如果能将电动自行车随身携带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将起到交通工具优势互补的作用,可以缩短路途上浪费的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以及减轻脚蹬骑车的劳累和体力消耗。因此,亟待研制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可折叠且能随身携带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来充当短途补充交通工具,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同时弥补乘公交车和地铁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行驶中可选择使用脚踏、电动两种功能,很省力。用毕将其折叠起来,其折叠方式是车身的纵向可以三次折叠收拢呈“W”状,使车身的长度大幅缩短,同时车身的高度和宽度也可折叠收缩。折叠后的自行车仍保持前后轮着地且车身直立的可行走状态,其携带方式灵活,可以随手提携,也可以单手推或拉着走,还可以装在包里背着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包括:车架、车前轮、车后轮和动力传动机构,车架由转向前叉、车底梁、后座架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底梁的前、中部分别设有铰链A、铰链B,其铰链轴A、铰链轴B均垂直于车架纵面设置,铰链通过锁定装置锁定;车底梁的后部设有底梁支架,后座架通过垂直于车架纵面的铰链轴C与底梁支架铰接,且由锁定装置c锁定;折叠后的转向前叉、车底梁、后座架为纵向的W型叠合,折叠后的车前轮、车后轮仍为纵向的前后位置并同时着地,折叠后的车身仍保持直立状态;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为人力、电力两套动力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所述的转向前叉由车把连接车把伸缩杆,车把伸缩杆插入转向杆内并与之动配合,由锁扣锁定,转向杆连接前叉,转向杆与转向杆轴套动配合;所述车底梁由前底梁、中底梁、后底梁和后叉连接而成,其前底梁前端与转向杆轴套焊接,前底梁与中底梁之间由铰链A连接,中底梁与后底梁之间由铰链B连接,后底梁后端连接后叉,在后底梁及后叉上焊接一底梁支架;所述后座架由车座连接车座伸缩杆,车座伸缩杆插入立管内并与其动配合,由锁扣锁定,立管与电池外壳固接为一体,电池外壳的底为圆弧形,在圆弧形的中心部设有垂直于车架纵面的铰链轴C,后座架通过该铰链轴C与底梁支架的支点铰接,后座架与底梁支架的定位由锁定装置c锁定;所述转向前叉的前叉下端与车前轮轴连接;所述车底梁的后叉后端与车后轮轴连接。
所述的人力动力传动机构为链传动机构,其车底梁的后底梁上设置中轴套,其内动配合有中轴,中轴固接链传动机构的一个链牙盘和左、右脚蹬连杆,左、右脚蹬连杆分别与左、右脚蹬板铰接,在所述车后轮上安装传动飞轮,链牙盘通过链条带动车后轮上的传动飞轮。
所述的电力动力传动机构是由可充电池和电动机的构成,电动机直接带动车后轮;或者由电动机通过一级齿轮副或电动机通过一级链、皮带或齿轮传动带动车后轮;可充电池安装在电池外壳内,可充电池通过导线连接电动机,线路开关设置在车把的把柄上。
所述前底梁是一短梁或短接头;所述前底梁也可以省略不用,而直接将中底梁前端通过铰链轴A与转向杆轴套铰接。
所述底梁支架是焊接在后底梁及后叉左、右两侧的一对倒置“V”型或倒置“Y”型支架;所述组成底梁支架的各杆为直的或是弯的。
所述的车把分为三段:左、右两个把柄和联接部,左、右两个把柄分别与联接部的左、右两端通过铰轴a铰接,并通过锁定装置a锁定。
所述的双侧脚蹬板其脚蹬轴近端通过平行于车架纵面的铰轴b与脚蹬连杆远端铰接,并通过锁定机构b锁定,所述的锁定机构b为弹簧销与销孔。
所述底梁支架为焊接在后底梁及后叉左、右两侧的一对带有铰轴滑槽的轨道式支架;所述电池外壳的底为平直的,在该底的前缘设置垂直于车架纵面的铰链轴C,该铰链轴C置于铰轴滑槽内并可以前后滑动;所述后座架可通过铰链轴C以铰轴滑槽前端或后端为支点与底梁支架铰接,其锁定装置c可设于后底梁或固接在后叉上的一个锁定架上。
所述底梁支架为焊接在后底梁及后叉左、右两侧的一对后倾倒置“Y”型支架,该倒置“Y”型支架的后支底端与中轴套同焊接于后底梁的后端;后叉前端以铰轴c铰接于后底梁后端或直接铰接于中轴套,在后倾倒置“Y”型的底梁支架顶部与车底梁后叉之间设有减震装置。
所述的减震装置为铰接于底梁支架顶部与车底梁后叉左、右支接合部之间的一个减震装置;所述的减震装置也可为铰接于底梁支架顶部与后叉左、右两支之间的两个减震装置。
所述车底梁的后叉与后底梁的连接为后叉前端通过铰轴c铰接于后底梁后端,在所述铰轴c上固接一中间传动链牙盘,由一条链条连接链牙盘与中间传动链牙盘,再以另一链条连接中间传动链牙盘与车后轮上的传动飞轮。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有益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脚踏、电动两种功能,可以任意选择:可以脚踏行驶,也可以采用电动快速行驶,使用轻便省力。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在纵向上可以三次折叠收拢呈“W”型,车身的长度可大幅缩短,折叠后的整车仍保持车前轮与车后轮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着地且车身直立的可行走状态,再配合车把和脚蹬板的折叠以及车把伸缩杆和车座伸缩杆的可伸缩结构,其携带方式灵活,可以随手提携,也可以单手推着走,还可以装在包里背着走,便于携带,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被盗的可能性。
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把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脚蹬连杆与脚蹬板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的折叠状态;
图6同图1,显示底梁支架是弯的结构示意图;
图7同图1,显示底梁支架是倒置“Y”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底梁支架为带铰轴滑槽的轨道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折叠状态;
图10同图8,显示锁定架结构;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带一个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同图11,显示带两个减震装置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结构示意图;
图13同图12,显示带中间传动链牙盘的人力动力传动机构。
附图编号:
1.转向前叉 2.车底梁 3.后座架
4.车前轮 5.车后轮
1-1.车把 1-1-1.把柄 1-1-2.锁定装置a
1-1-3.联接部 1-1-4.铰轴a 1-2.车把伸缩杆
1-3.转向杆 1-4.转向杆轴套 1-5.前叉
2-1.前底梁 2-2.铰链轴A 2-3.铰链A
2-4.铰链B 2-5.中轴套 2-6.脚蹬板
2-7.链牙盘 2-8.中底梁 2-9.铰链轴B
2-10.后底梁 2-11.中轴 2-12.脚蹬连杆
2-13.链条 2-14.后叉 2-15.锁定机构b
2-16.铰轴b 2-17.脚蹬轴 2-18.铰轴c
2-19.底梁支架 2-20.铰轴滑槽 2-21.锁定架
2-22.中间传动链牙盘
3-1.车座 3-2.车座伸缩杆 3-3.立管
3-4.铰链轴C 3-5.锁定装置c 3-7.减震装置
3-8.可充电池 3-9.电池外壳
5-1.传动飞轮 5-2.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底梁支架为直杆倒置“V”型的一种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请参照图1、2、3、4、5所示,其结构包括:车架、车前轮4、车后轮5和动力传动机构,车架由转向前叉1、车底梁2、后座架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底梁2的前、中部分别设有铰链A 2-3、铰链B 2-4,其铰链轴A 2-2、铰链轴B 2-9均垂直于车架纵面设置,铰链通过锁定装置锁定;车底梁2的后部设有底梁支架2-19,后座架3通过垂直于车架纵面的铰链轴C 3-4与底梁支架2-19铰接,且由锁定装置c 3-5锁定;折叠后的转向前叉1、车底梁2、后座架3为纵向的W型叠合,折叠后的车前轮4、车后轮5仍为纵向的前后位置并同时着地,折叠后的车身仍保持直立状态;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为人力、电力两套动力传动机构。
所述的转向前叉1由车把1-1连接车把伸缩杆1-2,车把伸缩杆插入转向杆1-3内并与之动配合,由锁扣锁定,转向杆1-3连接前叉1-5,转向杆1-3与转向杆轴套1-4动配合;所述车底梁2由前底梁2-1、中底梁2-8、后底梁2-10和后叉2-14连接而成,其前底梁2-1前端与转向杆轴套1-4焊接,前底梁2-1与中底梁2-8之间由铰链A 2-3连接,中底梁2-8与后底梁2-10之间由铰链B 2-4连接,后底梁2-10后端连接后叉2-14,在后底梁2-10及后叉2-14上焊接一底梁支架2-19;所述后座架3由车座3-1连接车座伸缩杆3-2,车座伸缩杆插入立管3-3内并与其动配合,由锁扣锁定,立管3-3与电池外壳3-9固接为一体,电池外壳3-9的底为圆弧形,在圆弧形的中心部设有垂直于车架纵面的铰链轴C 3-4,后座架3通过该铰链轴C 3-4与底梁支架2-19的支点铰接,后座架3与底梁支架2-19的定位由锁定装置c 3-5锁定;所述转向前叉1的前叉1-5下端与车前轮4轴连接;所述车底梁2的后叉2-14后端与车后轮5轴连接。
所述的人力动力传动机构为链传动机构,其车底梁2的后底梁2-10上设置中轴套2-5,其内动配合有中轴2-11,中轴2-11固接链传动机构的一个链牙盘2-7和左、右脚蹬连杆2-12,左、右脚蹬连杆2-12分别与左、右脚蹬板2-6铰接,在所述车后轮5上安装传动飞轮5-1,链牙盘2-7通过链条2-13带动车后轮5上的传动飞轮5-1。
所述的电力动力传动机构是由可充电池3-8和电动机5-2的构成,电动机5-2直接带动车后轮5;或者由电动机5-2通过一级齿轮副或电动机通过一级链、皮带或齿轮传动带动车后轮5;可充电池3-8安装在电池外壳3-9内,可充电池3-8通过导线连接电动机5-2,线路开关设置在车把1-1的把柄1-1-1上。
所述前底梁2-1是一短梁或短接头;所述前底梁2-1也可以省略不用,而直接将中底梁2-8前端通过铰链轴A 2-2与转向杆轴套1-4铰接。
所述底梁支架2-19是焊接在后底梁2-10及后叉2-14左、右两侧的一对倒置“V”型支架;所述组成底梁支架2-19的各杆为直的。
所述的车把1-1分为三段:左、右两个把柄1-1-1和联接部1-1-3,左、右两个把柄1-1-1分别与联接部1-1-3的左、右两端通过铰轴a 1-1-4铰接,并通过锁定装置a 1-1-2锁定。
所述的双侧脚蹬板2-6其脚蹬轴2-17近端通过平行于车架纵面的铰轴b2-16与脚蹬连杆2-12远端铰接,并通过锁定机构b 2-15锁定,所述的锁定机构b 2-15为弹簧销与销孔。
实施例2:
底梁支架为弯杆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其结构同上的不再赘述,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底梁支架2-19是焊接在后底梁2-10及后叉2-14左、右两侧的一对弯型支架,如图6所示。
实施例3:
底梁支架为直杆倒置“Y”型支架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其结构同上的不再赘述,所不同之处在于:底梁支架2-19是焊接在后底梁2-10及后叉2-14左、右两侧的一对倒置“Y”型支架;所述组成底梁支架2-19的各杆为直的或是弯的,如图7所示。
实施例4:
底梁支架为有铰轴滑槽的轨道式支架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其结构同上的不再赘述,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底梁支架2-19为焊接在后底梁2-10及后叉2-14左、右两侧的一对带有铰轴滑槽2-20的轨道式支架;所述电池外壳3-9的底为平直的,在该底的前缘设置垂直于车架纵面的铰链轴C 3-4,该铰链轴C 3-4置于铰轴滑槽2-20内并可以前后滑动;所述后座架3可通过铰链轴C 3-4以铰轴滑槽2-20前端或后端为支点与底梁支架2-19铰接,其锁定装置c 3-5可设于后底梁2-10或固接在后叉2-14上的一个锁定架2-21上,如图8、9、10所示。
实施例5:
设置减震装置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其结构同上的不再赘述,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底梁支架2-19为焊接在后底梁2-10及后叉2-14左、右两侧的一对后倾倒置“Y”型支架,该倒置“Y”型支架的后支底端与中轴套2-5同焊接于后底梁2-10的后端;后叉2-14前端以铰轴c 2-18铰接于后底梁2-10后端或直接铰接于中轴套2-5,在后倾倒置“Y”型的底梁支架2-19顶部与车底梁后叉2-14之间设有减震装置3-7;所述的减震装置3-7为铰接于底梁支架2-19顶部与后叉2-14左右支接合部之间的一个减震装置,如图11所示,为一种。
另外一种所述的减震装置3-7也可为铰接于底梁支架2-19顶部与后叉2-14左、右两支之间的两个减震装置,如图12所示。
实施例6:
设置中间传动链牙盘和减震装置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其结构同上的不再赘述,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车底梁2的后叉2-14与后底梁2-10的连接为后叉2-14前端通过铰轴c 2-18铰接于后底梁2-10后端,在所述铰轴c 2-18上固接一中间传动链牙盘2-22,由一条链条2-13连接链牙盘2-7与中间传动链牙盘2-22,再以另一链条2-13连接中间传动链牙盘2-22与车后轮5上的传动飞轮5-1;在后倾倒置“Y”型的底梁支架2-19顶部与车底梁后叉2-14之间设置减震装置3-7,如图13所示。
上述实施例的使用情况:
一、用途
①可供大中城市乘公交车、地铁的人群随身携带作为短途补充交通工具,用于上下班、外出办事、逛商场购物、郊游等,还可以随身带回家或办公室,以防丢失。
②可供乘飞机、火车、汽车及轮船长途旅行的人群随身携带,到达目的地后做短途“随身骑”。
③供大学生在校园里使用,出门时又是一种可随身携带的“随身骑”。
二、用法
①折叠方法:如图3、4、5、9所示,使用后需要收拢起来时,需把左、右脚蹬板2-6折叠(脚蹬板可向外转折90°折叠或翻转180°向内折叠起来);左、右车把柄1-1-1向下折叠90°折叠;分别打开铰链A 2-3、铰链B2-4的锁定装置以及锁定装置c 3-5的插销,使整车以三个铰链轴即铰链轴A 2-2、铰链轴B 2-9、铰链轴C 3-4为支点前后折叠成“W”状;分别打开车把伸缩杆1-2和车座伸缩杆3-2的锁扣将其压缩至转向杆1-3和立管3-3内,用锁定装置锁定(注:关于该三折叠车架装置折叠后的锁定装置采用已有技术)。其携带方式灵活,可以随手提携,也可以单手推着走,还可以装在包里背着走,便于携带,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被盗的可能性。
②展开方法:如图1、2、4、6、7、8、10、11、12、13所示,左手扶车把1-1,右手向后推动车座3-1,使铰链A 2-3、铰链B 2-4分别闭合以及后座架3定位于展开位而展开整车前后结构,并锁定各自的锁定装置;分别拉出转车把缩杆1-2和车座伸缩杆3-2并锁紧锁扣;分别展开左、右车把把柄1-1-1并锁定锁定装置a 1-1-2和左、右脚蹬板2-6并锁定锁定机构b2-15;即可以进入骑行状态。
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有益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脚踏、电动两种功能,可以任人们选择:可以脚踏行驶,也可以采用电动快速行驶,使用轻便省力。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在纵向上可以三次折叠收拢呈“W”状叠合,车身的长度可大幅缩短,同时折叠后的整车仍保持车前轮与车后轮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着地且车身直立的可行走状态,再配合车把和脚蹬板的折叠以及车把伸缩杆与转向杆、车座伸缩杆与后座架立管的伸缩杆结构,其携带方式灵活,可以随手提携,也可以单手推着走,还可以装在包里背着走,便于携带,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被盗的可能性。
Claims (12)
1.一种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包括:车架、车前轮(4)、车后轮(5)和动力传动机构,车架由转向前叉(1)、车底梁(2)、后座架(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底梁(2)的前、中部分别设有铰链A(2-3)、铰链B(2-4),其铰链轴A(2-2)、铰链轴B(2-9)均垂直于车架纵面设置,铰链通过锁定装置锁定;车底梁(2)的后部设有底梁支架(2-19),后座架(3)通过垂直于车架纵面的铰链轴C(3-4)与底梁支架(2-19)铰接,且由锁定装置c(3-5)锁定;折叠后的转向前叉(1)、车底梁(2)、后座架(3)为纵向的W型叠合,折叠后的车前轮(4)、车后轮(5)仍为纵向的前后位置并同时着地,折叠后的车身仍保持直立状态;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为人力、电力两套动力传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前叉(1)由车把(1-1)连接车把伸缩杆(1-2),车把伸缩杆插入转向杆(1-3)内并与之动配合,由锁扣锁定,转向杆(1-3)连接前叉(1-5),转向杆(1-3)与转向杆轴套(1-4)动配合;所述车底梁(2)由前底梁(2-1)、中底梁(2-8)、后底梁(2-10)和后叉(2-14)连接而成,其前底梁(2-1)前端与转向杆轴套(1-4)焊接,前底梁(2-1)与中底梁(2-8)之间由铰链A(2-3)连接,中底梁(2-8)与后底梁(2-10)之间由铰链B(2-4)连接,后底梁(2-10)后端连接后叉(2-14),在后底梁(2-10)及后叉(2-14)上焊接一底梁支架(2-19);所述后座架(3)由车座(3-1)连接车座伸缩杆(3-2),车座伸缩杆插入立管(3-3)内并与其动配合,由锁扣锁定,立管(3-3)与电池外壳(3-9)固接为一体,电池外壳(3-9)的底为圆弧形,在圆弧形的中心部设有垂直于车架纵面的铰链轴C(3-4),后座架(3)通过该铰链轴C(3-4)与底梁支架(2-19)的支点铰接,后座架(3)与底梁支架(2-19)的定位由锁定装置c(3-5)锁定;所述转向前叉(1)的前叉(1-5)下端与车前轮(4)轴连接;所述车底梁(2)的后叉(2-14)后端与车后轮(5)轴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力动力传动机构为链传动机构,其车底梁(2)的后底梁(2-10)上设置中轴套(2-5),其内动配合有中轴(2-11),中轴(2-11)固接链传动机构的一个链牙盘(2-7)和左、右脚蹬连杆(2-12),左、右脚蹬连杆(2-12)分别与左、右脚蹬板(2-6)铰接,在所述车后轮(5)上安装传动飞轮(5-1),链牙盘(2-7)通过链条(2-13)带动车后轮(5)上的传动飞轮(5-1)。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力动力传动机构是由可充电池(3-8)和电动机(5-2)的构成,电动机(5-2)直接带动车后轮(5);或者由电动机(5-2)通过一级齿轮副或电动机通过一级链、皮带或齿轮传动带动车后轮(5);可充电池(3-8)安装在电池外壳(3-9)内,可充电池(3-8)通过导线连接电动机(5-2),线路开关设置在车把(1-1)的把柄(1-1-1)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梁(2-1)是一短梁或短接头;所述前底梁(2-1)也可以省略不用,而直接将中底梁(2-8)前端通过铰链轴A(2-2)与转向杆轴套(1-4)铰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支架(2-19)是焊接在后底梁(2-10)及后叉(2-14)左、右两侧的一对倒置“V”型或倒置“Y”型支架;所述组成底梁支架(2-19)的各杆为直的或是弯的。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把(1-1)分为三段:左、右两个把柄(1-1-1)和联接部(1-1-3),左、右两个把柄(1-1-1)分别与联接部(1-1-3)的左、右两端通过铰轴a(1-1-4)铰接,并通过锁定装置a(1-1-2)锁定。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侧脚蹬板(2-6)其脚蹬轴(2-17)近端通过平行于车架纵面的铰轴b(2-16)与脚蹬连杆(2-12)远端铰接,并通过锁定机构b(2-15)锁定,所述的锁定机构b(2-15)为弹簧销与销孔。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支架(2-19)为焊接在后底梁(2-10)及后叉(2-14)左、右两侧的一对带有铰轴滑槽(2-20)的轨道式支架;所述电池外壳(3-9)的底为平直的,在该底的前缘设置垂直于车架纵面的铰链轴C(3-4),该铰链轴C(3-4)置于铰轴滑槽(2-20)内并可以前后滑动;所述后座架(3)可通过铰链轴C(3-4)以铰轴滑槽(2-20)前端或后端为支点与底梁支架(2-19)铰接,其锁定装置c(3-5)可设于后底梁(2-10)或固接在后叉(2-14)上的一个锁定架(2-21)上。
10.如权利要求2或3或6所述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支架(2-19)为焊接在后底梁(2-10)及后叉(2-14)左、右两侧的一对后倾倒置“Y”型支架,该倒置“Y”型支架的后支底端与中轴套(2-5)同焊接于后底梁(2-10)的后端;后叉(2-14)前端以铰轴c(2-18)铰接于后底梁(2-10)后端或直接铰接于中轴套(2-5),在后倾倒置“Y”型的底梁支架(2-19)顶部与车底梁后叉(2-14)之间设有减震装置(3-7)。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装置(3-7)为铰接于底梁支架(2-19)顶部与车底梁后叉(2-14)左、右支接合部之间的一个减震装置;所述的减震装置(3-7)也可为铰接于底梁支架(2-19)顶部与后叉(2-14)左、右两支之间的两个减震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三折叠式脚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梁(2)的后叉(2-14)与后底梁(2-10)的连接为后叉(2-14)前端通过铰轴c(2-18)铰接于后底梁(2-10)后端,在所述铰轴c(2-18)上固接一中间传动链牙盘(2-22),由一条链条(2-13)连接链牙盘(2-7)与中间传动链牙盘(2-22),再以另一链条(2-13)连接中间传动链牙盘(2-22)与车后轮(5)上的传动飞轮(5-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5201303629U CN2799383Y (zh) | 2005-03-04 | 2005-11-02 | 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520005738.3 | 2005-03-04 | ||
CN200520005738 | 2005-03-04 | ||
CNU2005201303629U CN2799383Y (zh) | 2005-03-04 | 2005-11-02 | 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799383Y true CN2799383Y (zh) | 2006-07-26 |
Family
ID=36841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52013036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99383Y (zh) | 2005-03-04 | 2005-11-02 | 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799383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62277C (zh) * | 2006-12-26 | 2009-02-18 | 夏永海 | 折叠便携式两用电动助力自行车 |
CN102530162A (zh) * | 2012-01-18 | 2012-07-04 | 眭华兴 | 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
CN102745289A (zh) * | 2012-04-24 | 2012-10-24 | 杨群宝 | 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 |
CN106335589A (zh) * | 2016-09-22 | 2017-01-18 | 欧阳昌俊 | 一种可折叠滑板车 |
-
2005
- 2005-11-02 CN CNU2005201303629U patent/CN279938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62277C (zh) * | 2006-12-26 | 2009-02-18 | 夏永海 | 折叠便携式两用电动助力自行车 |
CN102530162A (zh) * | 2012-01-18 | 2012-07-04 | 眭华兴 | 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
CN102745289A (zh) * | 2012-04-24 | 2012-10-24 | 杨群宝 | 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 |
CN106335589A (zh) * | 2016-09-22 | 2017-01-18 | 欧阳昌俊 | 一种可折叠滑板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96627U (zh) | 轻便四轮电瓶车 | |
TW201041772A (en) | Portable tri-wheeled jogging device | |
CN205186428U (zh) | 具有缓震后车架的折叠电动车 | |
CN2799382Y (zh) | 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 | |
CN101890998A (zh) | 一种小轮径可竖向折叠的便携式自行车 | |
CN2799383Y (zh) | 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 | |
CN102085899A (zh) | 具有两个后驱动轮的可侧倾三轮踏步车 | |
CN2825437Y (zh) | 三折叠自行车 | |
CN2799381Y (zh) | 三折叠式脚踏自行车 | |
CN2772948Y (zh) | 三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 |
CN104691690A (zh) | 一种折叠便携代步车 | |
CN203142913U (zh) | 双体车 | |
CN104802901B (zh) | 多功能电动踏板车 | |
CN2799380Y (zh) | 三折叠式脚踏自行车 | |
CN1840421A (zh) | 两用手提便携式折叠电动助力自行车 | |
CN102951234B (zh) | 手提箱式折叠车 | |
CN201694329U (zh) | 一种小轮径可竖向折叠的便携式自行车 | |
CN204415627U (zh) |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伸缩的三轮电动自行车 | |
CN2880646Y (zh) | 快速折叠脚踏自行车 | |
CN2880645Y (zh) | 快速折叠脚踏自行车 | |
CN104443201A (zh) | 一种多功用、可折叠变幻的电动车 | |
CN206141712U (zh) | 电动自行车的易拆装式后轮组件 | |
CN201062073Y (zh) | 轻便自行车 | |
CN201052814Y (zh) | 轻便电动自行车 | |
CN205632806U (zh) | 一种电动滑板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