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9357A - 移动通信系统和频间ho方法,移动站、基站收发信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以及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程序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和频间ho方法,移动站、基站收发信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以及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79357A
CN1679357A CNA038204347A CN03820434A CN1679357A CN 1679357 A CN1679357 A CN 1679357A CN A038204347 A CNA038204347 A CN A038204347A CN 03820434 A CN03820434 A CN 03820434A CN 1679357 A CN1679357 A CN 1679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travelling carriage
transceiver station
data
b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204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早田利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79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93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在频间HO期间,在压缩模式的间隙中,HO目的地BTS(2)以HO目的地频率将与通过HO来源地BTS(1)以HO来源地频率发送到MS(3)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发送到MS(3)。另外,MS(3)在压缩模式的间隙中将频率从HO来源地频率切换到HO目的地频率,因此MS(3)将与以HO来源地频率发送到BTS(1)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发送到BTS(2)。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和频间HO方法,移动站、基站收发信台、 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以及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和频间HO方法,移动台、基站收发信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以及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程序,更为确切地说,涉及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频间HO(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首先来解释用于W-CDMA(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频间HHO(硬切换)的过程。图1A~1C为解释频间HHO的视图,并且图2为解释频间HHO操作的时序图。W-CDMA移动通信系统为SGPP(第三代合作项目)中讨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通常来说,基站收发信台(BTS)具有多个频率,并且使用这些频率之一来与移动台(MS)通信。不过,如图1A所示,当在作为BTS1的通信区域的小区10中以频率f1进行通信的MS 3移动到作为仅有频率f2的BTS 2通信区域的小区20时,MS 3必须从频率f1变化到频率f2。该操作被称为“频间HHO(不同频率HHO)”。
从频率f1变化到频率f2的方法包括:在BTS 1的通信区域内从BTS 1的频率f1变化到BTS 1的频率f2的方法(见图1B),以及在BTS1的通信区域与BTS 2的通信区域相重叠的区域内从BTS 1的频率f1变化到BTS 2的频率f2的方法(见图1C)。不过,采用任一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通常来说,MS 3只有不超过一个本地振荡器,因此MS 3在以HHO来源地频率f1进行通信的同时,无法接收以HHO目的地频率f2从HHO目的BTS发送来的下行信号。不过,在频间HHO时刻,MS 3进入用于执行被称为“压缩模式”的间歇通信的模式。
如图2所示,当执行频间切换时,压缩模式是能够测量不同频率小区的模式,并且是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这些间隙是不执行通信的时间间隔。
因此,压缩模式是间歇通信模式,它包括其中BTS 1没有发送数据给MS 3的时间间隔(间隙),但是即使在BTS 1和MS 3之间的正常通信期间,执行间歇通信,其中,在其中没有发送数据给MS 3的时间间隔中,从BTS 1到MS 3的数据发送暂停。不过,在正常通信中,其中从BTS 1到MS 3的发送暂停的间隔位置和长度取决于从BTS1发送到MS 3的数据行为,并且这些间隔的位置和长度没有规律。不过,在压缩模式中,从BTS 1到MS 3的数据发送是根据照预定样式(CM样式)所设定的规则而暂停的,而不管被发送的数据如何。换句话说,在压缩模式期间所发生的间隙的长度和位置是有规律的,并且遵循预定样式。
在3GPP标准“TS25.212 v3.5.04.4:压缩模式”和“TS25.215v3.5.06.1.1:压缩模式”(参见日本专利未决公开2001-224053,p.4,图1-2)中讲述了有关压缩模式的细节。
如图2所示,HHO目的BTS 2通常以所有频率来发送CPICH(公用导频信道)的公用导频信号,该公用导频信号为参考信号。在频间HHO时刻,MS 3在压缩模式的间隙中将频率从HHO来源地频率f1切换到HHO目的地频率f2,以接收来自HHO目的地BTS 2的公用导频信号。MS 3通过监控来自HHO目的地BTS的公用导频信号,确认尽管切换到HHO目的地频率f2,仍可以获得与切换之前相同的接收质量,也就是说能够提供获得这种接收质量的功率;并且进一步确认HHO目的地频率f2的下行信号的接收时序。在图2中,HHO来源地BTS是BTS 1,并且HHO目的地BTS是BTS 2,但是HHO来源地BTS和HHO目的地BTS也可以是同一个BTS。
这样,MS 3使用压缩模式中的间隙来接收通过HHO目的地频率f2从HHO目的地BTS 2发送来的公用导频信号的一部分。因此,关于下行,MS 3在完成频间HHO之后能够立刻接收来自BTS 2的具有合适接收质量的信号。
不过,关于上行,HHO目的地BTS 2在频间HHO之时缺乏任何用于监控来自MS 3的HHO目的地频率f2的信号的结构,因此结果,在完成频间HHO之后的初始上行发送功率不能保证合适的接收质量,并且进而,BTS 2不会获得来自MS 3的上行信号的接收时序。
因此,在从频间HHO完成开始的间隔直到BTS 2检测到从MS 3发送来的上行信号的接收时序期间(如图2所示的间隔T),BTS 2无法接收来自MS 3的上行信号,。另外,在间隔T中BTS 2不接收来自MS 3的上行信号,结果,无法正常执行对BTS 2和MS 3之间的上行发送功率控制,因此有可能恶化接收特性和增加干扰。
另外,当MS 3在如图1C所示的HHO来源地BTS 1的通信区域和HHO目的地BTS 2的通信区域相重叠的区域中执行频间HHO时,MS 3距离BTS 1和BTS 2都很远,因此从MS 3所处位置来看下行接收灵敏度变差。为了补偿灵敏度的恶化,每一个BTS必须为MS3增加下行发送功率,但是这种下行发送功率增加将增加对其他MS的下行干扰。
当在不改变频率的情况下从HHO来源地BTS切换到HHO目的地BTS时,例如在具有相同频率的BTS之间进行切换(DHO:分集HO)或在扇区之间进行切换(更软HO)时,MS通过同时接收来自这些BTS的相同数据,能够获得分集增益并且执行无瞬变的切换。
不过,在频间HHO中,MS 3无法同时接收来自HO来源地BTS 1的下行信号和来自HO目的地BTS 2的下行信号,结果,无法获得分集增益,并且进而,在执行无瞬变的切换时遇到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出一种能够顺利和稳定执行频间HO的移动通信系统,并且进而,提出一种频间HO方法、移动台、基站收发信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和用于该移动通信系统的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是这样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它包括移动台和通过无线电波能够与该移动台相连的移动通信网络,并且包括压缩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具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在移动台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移动通信在间隙中不执行通信;移动通信网络包括发送装置,用于在频间HO(切换)时利用间隙,将与通过HHO来源地频率从移动通信网络发送到移动台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移动台。
而且,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包括发送装置,用于在频间HO时利用间隙,将与通过HHO来源地频率从移动通信网络发送到移动台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频间HO方法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频间HO(切换)方法,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台和通过无线电波能够与该移动台相连的移动通信网络,并且包括压缩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具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在移动台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移动通信在间隙中不执行通信;频间HO方法包括移动通信网络在频间HO时利用间隙,将与通过HHO来源地频率从移动通信网络发送到移动台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移动台这一步骤。
另外,频间HO方法包括移动台在频间HO时利用间隙,将与通过HO来源地频率从移动台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这一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台是这种移动台,它包括压缩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具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在移动台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移动通信在间隙中不执行通信;该移动台包括发送装置,用于在频间HO(切换)时利用间隙,将与通过HO来源地频率从移动台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具有压缩模式的移动台的操作,该模式是一种具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在移动台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移动通信在间隙中不执行通信;该程序包括发送步骤,用于在频间HO(切换)时利用间隙,将与通过HO来源地频率从移动台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基站收发信台包括压缩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具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在移动台和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移动通信在间隙中不执行通信;基站收发信台包括发送装置,用于在频间HO(切换)时利用间隙,将与通过HO来源地频率从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发送到移动台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移动台。
根据本发明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了压缩模式的基站收发信台的操作,该压缩模式是一种具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在移动台和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移动通信在间隙中不执行通信;程序包括发送步骤,用于在频间HO(切换)时利用间隙,将与通过HO来源地频率从基站收发信台发送到移动台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移动台。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是包括了压缩模式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该压缩模式是一种具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在移动台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移动通信在间隙中不执行通信;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包括选择性合并装置,用于在频间HO(切换)时利用间隙,从移动台接收通过HO来源地频率经由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和通过HO目的地频率经由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发送来的相同数据,然后有选择地合并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了压缩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电网络控制器的操作,该压缩模式是一种具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在移动台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移动通信在间隙中不执行通信;程序包括选择性合并步骤,用于在频间HO(切换)时利用间隙,从移动台接收通过HO来源地频率经由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和通过HO目的地频率经由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发送来的相同数据,并且有选择地合并数据。
因此,在本发明中,在频间HO期间使用了压缩模式中的间隙,以交替执行移动台和使用了HO来源地频率的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通信,以及移动台和使用了HO目的地频率的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通信,通过使用HO来源地频率和HO目的地频率来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是相同的。
本发明所取得的效果是能够顺利和稳定地执行频间HO(切换)。之所以能取得这一效果,是因为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在间隙中将与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通过HO来源地频率发送到移动台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移动台;另外,在间隙中移动台将频率从来源地HO频率切换到HO目的地频率,从而移动台在间隙中将与通过HO来源地频率发送到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发送到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
附图说明
图1A-1C解释了频间HHO。
图2为时序图,解释了频间HHO的操作。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4为图3所示的BTS的结构。
图5为图3所示的MS的结构。
图6为图3所示的RNC的结构。
图7为时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8为时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9为时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10示出了函数f[x]的特性的例子。
图11为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12为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13为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14为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15为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16示出了根据如图13~15的流程图的目标SIR(SIR(hho-bts1)和SIR(hho-bts2))变化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来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W-CDMA(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基站收发信台(BTS)1和2、移动台(MS)3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4;RNC 4连接到核心网络(CN)。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BTS 1的结构。如图4所示,BTS 1包括:接收机11、搜索/解码单元12、上行信号监控单元13、HHO控制器14、本地振荡器(LO)15和发射机16。BTS 2的结构与图4所示的BTS 1的结构相同。
图5示出了图3所示的MS 3的结构。如图5所示,MS 3包括:接收机21、搜索/解码单元22、下行信号监控单元23、HHO控制器24、LO 25和发射机26。
图6示出了图3所示的RNC 4的结构。如图6所示,RNC 4包括:选择性合并单元31、控制器32和I/F(接口)33和34。
图7~9为时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图10~14为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下面参照图3~14来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
在图3中,在频间HHO(硬切换)之时,MS 3在压缩模式的间隙中将频率从HHO来源地频率f1切换到HHO目的地频率f2,并且监控从HHO目的地BTS 2发送来的公用导频信号。由于已经使用图2讲述了对来自HHO目的地BTS 2的下行信号的监控,因此这里省略了对它的进一步讲述。
在本实施例中,当完成对来自HHO目的地BTS 2的公用导频信号的监控时,MS 3经由HHO来源地BTS 1,使用HHO来源地频率f1将完成情况报告给RNC 4。RNC 4响应该通知,将新的压缩模式样式报告给BTS 1、BTS 2和MS 3。MS 3经由HHO来源地BTS 1接收这个来自RNC 4的新样式。
然后MS 3和HHO目的地BTS 2在所报告样式的间隙间隔中使用HHO目的地频率f2来执行MS 3和HHO目的地BTS 2之间的通信。
通过交替利用这些间隙来执行采用HHO来源地频率f1所进行的MS 3和HHO目的地BTS 1之间的通信和采用HHO目的地频率f2所进行的MS 3和HHO目的地BTS 2之间的通信,并且使用频率f1和f2所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在所报告样式的间隙中,HHO目的地BTS 2通过HHO目的地频率f2将与通过HHO来源地频率f1从HHO来源地BTS 1发送到MS 3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发送到MS 3。另外,在所报告样式的间隙中,MS 3将频率从HHO来源地频率f1切换到HHO目的地频率f2,并且MS 3将与通过HHO来源地频率f1从MS 3发送到HHO来源地BTS 1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发送到HHO目的地BTS 2。
当在所报告样式的间隙中将数据发送到HHO目的地BTS 2时,不仅发送这些数据,MS 3进一步使用频率f2来将导频信号发送到HHO目的地BTS 2。数据发送使用的是DPCH(专用物理信道)的DPDCH(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并且导频信号的发送使用的是DPCH的DPCCH(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因此HHO目的地BTS 2能够经由上行信号监控单元13,利用间隙来监控来自MS 3的导频信号。与通过MS 3来对下行信号进行监控类似,对来自MS 3的导频信号的监控允许HHO目的地BTS 2确认来自MS 3的HHO目的地频率f2的上行信号发送功率合适与否,并且允许HHO目的地BTS 2核对来自MS 3的HHO目的地频率f2上行信号的接收时序。
在上面的讲述中,HHO来源地BTS为BTS 1,HHO目的地BTS为BTS 2,但是HHO来源地BTS和HHO目的地BTS也可以是同一个BTS。
图7~9示出了与在MS 3和HHO来源地BTS之间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在MS 3和HHO目的地BTS之间发送和接收的状态。通过MS 3在新压缩模式的间隙位置处将频率切换到HHO目的地频率f2来实现该发送和接收。如图7~9所示,在完成对来自HHO目的地BTS的导频信号的监控之后的新压缩模式中,每一帧约有一半被作为间隙间隔。
图7示出了下行接收操作。如图7所示,MS 3通过根据所报告的新压缩模式样式在HHO来源地频率f1和HHO目的地频率f2之间切换,根据所报告的新压缩模式样式(CM样式)来接收通过HHO来源地频率f1从HHO来源地BTS 1发送到MS 3的数据D1-D6,并且根据所报告的新压缩模式样式来接收通过HHO目的地频率f2从HHO目的地BTS 2发送到MS 3的数据D1’-D6’。然后MS 3合并(例如,通过最大比例合并)所接收的相同数据。
数据D1与数据D1’相同,数据D2与数据D2’相同,数据D3与数据D3’相同,数据D4与数据D4’相同,数据D5与数据D5’相同,并且数据D6与数据D6’相同。
在图7中,HHO来源地BTS是BTS 1,HHO目的地BTS是BTS2,但是HHO来源地BTS和HHO目的地BTS也可以是同一个BTS。
图8示出了当BTS 1同时为HHO来源地BTS和HHO目的地BTS时的上行接收操作。如图8所示,BTS 1根据所报告的新压缩模式样式(CM样式)来接收通过HHO来源地频率f1从MS 3发送来的数据D11-D16,并且根据所报告的新压缩模式样式来接收通过HHO目的地频率f2从MS 3发送来的数据D11’-D16’。然后BTS 1合并(例如,通过最大比例合并)所接收的相同数据。
数据D11与数据D11’相同,数据D12与数据D12’相同,数据D13与数据D13’相同,数据D14与数据D14’相同,数据D15与数据D15’相同,并且数据D16与数据D16’相同。
在图7和图8中,当MS 3接收来自BTS 1的数据D1时,MS 3的频率为频率f1,并且此时,MS 3将数据D11发送到BTS1。数据D1与数据D11不同。另外,当MS 3接收来自HHO目的地BTS的数据D1’时,MS 3的频率为频率f2,并且此时,MS 3将数据D11’发送到HHO目的地BTS。另外,数据D1’与数据D11’不同。
图9示出了当HHO来源地BTS是BTS 1并且HHO目的地BTS是BTS 2时的每一个BTS的上行接收操作。如图9所示,BTS 1根据所报告的新压缩模式样式来接收通过HHO来源地频率f1从MS 3发送来的数据D21-D26,并且BTS 2根据所报告的新压缩模式样式来接收通过HHO目的地频率f2从MS 3发送来的数据D21’-D26’。然后BTS 1和BTS 2将所接收的数据发送到RNC 4。RNC 4有选择地合并来自BTS 1的所接收数据和来自BTS 2的所接收数据。
数据D21与数据D21’相同,数据D22与数据D22’相同,数据D23与数据D23’相同,数据D24与数据D24’相同,数据D25与数据D25’相同,并且数据D26与数据D26’相同。
在图7和图9中,当MS 3接收来自BTS 1的数据D1时,MS 3的频率为频率f1,并且此时,MS 3将数据D21发送到BTS 1。数据D1与数据D21不同。另外,当MS 3接收来自BTS 2的数据D1’时,MS 3的频率为频率f2,并且此时,MS 3将数据D21’发送到BTS 2。数据D1’与数据D21’不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频间HHO之时,MS 3利用间隙将与从MS 3发送到HHO来源地BTS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发送到HHO目的地BTS,并且HHO目的地BTS利用间隙将与从HHO来源地BTS发送到MS 3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发送到MS 3。因此,与在同频率BTS(DHO:分集HO)之间的HO或扇区间HO(更软HO)中的一样,可以实现无瞬变的频间HHO。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MS 3与HHO来源地BTS之间的下行和MS 3与HHO目的地BTS之间的下行的发送功率控制(TPC)中所使用的目标SIR(信号-干扰比)以及MS 3与HHO来源地BTS之间的上行和MS 3与HHO目的地BTS之间的上行的TPC中所使用的目标SIR是基于下述过程来可变控制的。
[1]定义以下变量,用于MS 3与HHO来源地BTS 1之间的下行和MS 3与HHO目的地BTS 2之间的下行的TPC中所使用的目标SIR的可变控制(所有值都是真值而不是dB):
·  SIR(ms):由RNC 4指定的MS 3的目标SIR。
·  SIR(dv_ms):根据MS 3中合并数据的一帧部分来计算的接收SIR。
·  增益(ms):MS 3的分集增益。
·  SIR(hho_ms):考虑了分集增益的MS 3的目标SIR。
频间HHO中的下行TPC是通过使用SIR(hho_ms)来执行的,并且计算SIR(hho-ms)的方法如下:
(0)作为SIR(hho_ms)的初始值,SIR(hho_ms)的值被设定为与SIR(ms)相同的值。
(1)SIR(hho_ms)的值不发生改变,直到在MS 3和BTS 2之间建立起下行同步,也就是直到在MS 3中通过使用频率f2从BTS 2发送的数据可以确定CRC(循环冗余校验)之后。
在下行同步建立之后,SIR(hho_ms)根据从(2)开始的过程而发生改变。
(2)MS 3和BTS 1之间的下行和MS 3和BTS 2之间的下行的TPC是根据用于每一个时隙的SIR(hho_ms)来执行的。
(3)在已经从每一个BTS 1和BTS 2接收到数据的一帧部分之后,合并每一个BTS的相同数据(例如,通过最大比例合并),并且根据合并数据的一帧部分来计算接收SIR(=SIR(dv_ms))(参照图7)。
(4)Gain(ms)=SIR(dv_ms)-SIR(ms)
(5)SIR(hho_ms)=SIR(ms)-Gain(ms)/2
(6)随后,对每一帧重复过程(2)~(5),直到完成频间HHO。
在上面的讲述中,HHO来源地BTS为BTS 1,HHO目的地BTS为BTS 2,但是HHO来源地BTS和HHO目的地BTS可以是同一个BTS。
[2]当MS 3与HHO来源地BTS之间的上行和MS 3与HHO目的地BTS之间的上行的TPC中所使用的目标SIR进行可变控制时,则对于HHO来源地BTS和HHO目的地BTS相同的情况以及HHO来源地BTS和HHO目的地BTS不同的情况,对该目标SIR实施可变控制的方法是不同的。
[2-1]对于BTS 1同时为HHO来源地BTS和HHO目的地BTS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MS 3和HHO来源地BTS之间的上行”为用于使用HHO来源地频率f1从MS 3发送到BTS 1的数据通道的链路,并且“MS 3和HHO目的地BTS之间的上行”为用于使用HHO目的地频率f2从MS 3发送到BTS 1的数据通道的链路),定义以下变量(所有值都是真值而不是dB):
·  SIR(bts):由RNC 4指定的BTS 1的目标SIR。
·  SIR(dv_bts):根据BTS 1中合并数据的一帧部分来计算的接收SIR。
·  Gain(bts):BTS 1的分集增益。
·  SIR(hho_bts):考虑到分集增益的BTS 1的目标SIR。
频间HHO中的上行TPC是通过使用SIR(hho_bts)来执行的,并且计算SIR(hho-bts)的方法如下:
(0)作为SIR(hho_bts)的初始值,SIR(hho_bts)的值被设定为与SIR(bts)相同的值。
(1)SIR(hho_bts)的值不发生变化,直到MS 3和HHO目的地BTS之间建立起上行同步,也就是直到在BTS 1中通过使用频率f2从MS 3发送来的数据可以确定CRC(循环冗余校验)之后。
在上行同步建立之后,SIR(hho_bts)根据从(2)开始的过程进行改变。
(2)MS 3和HHO来源地BTS之间的上行和MS 3和HHO目的地BTS之间的上行的TPC是根据用于每一个时隙的SIR(hho_bts)来执行的。
(3)在已经使用每一个频率f1和频率f2从MS 3接收到数据的一帧部分之后,合并每一个的相同数据(例如,通过最大比例合并),并且根据合并数据的一帧部分来计算接收SIR(=SIR(dv_bts))(参照图8)。
(4)Gain(bts)=SIR(dv_bts)-SIR(bts)
(5)SIR(hho_bts)=SIR(bts)-Gain(bts)/2
(6)随后,对每一帧重复过程(2)~(5),直到完成频间HHO。
[2-2]BTS 1为HHO来源地BTS和BTS 2为HHO目的地BTS的情况与上述[2-1]的情况不同,并且需要作为BTS 1和BTS 2的宿主设备的RNC 4的控制。定义以下变量(所有值都是真值而不是dB):
·  SIR(bts):由RNC 4指定的BTS 1和BTS 2的目标SIR。
·  Δ(bts 1):BTS 1的SIR(bts)的偏移。
·  Δ(bts 2):BTS 2的SIR(bts)的偏移。
·  N:用于计算n1和n2的常数,描述如下。
·  N1:在RNC 4的选择性合并处理中的过去N个选择单元间隔内选择来自BTS 1的数据的次数(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一个选择单元间隔为1帧)。
·  n1[i]:表示在过去N个选择单元间隔内的第N-i个选择单元间隔中是否已经选择来自BTS 1的数据。“1”表示选择了数据,“0”表示没有选择数据。N1=∑n1[i]。
·  N2:在RNC 4的选择性合并处理中的过去N个选择单元间隔内选择来自BTS 2的数据的次数。
·  n2[i]:表示在过去N个选择单元间隔内的第N-i个选择单元间隔中是否已经选择来自BTS 2的数据。“1”表示选择了数据,“0”表示没有选择数据。N2=∑n2[i]。
·  f[x];用于根据N1和N2来计算Δ(bts 1)和Δ(bts 2)的函数。基本上随着x单调增加。
·  SIR(hho_bts 1):在RNC 4中考虑了选择性合并的BTS 1的目标SIR。
·  SIR(hho_bts 2):在RNC 4中考虑了选择性合并的BTS 2的目标SIR。
·  M1:用于表示反映目标SIR中所发现的N1和N2的间隔长度的常数(下面称之为“反映间隔”),反映间隔的长度为M1个选择单元间隔。M1是由cnt1计算得到的。
·  M2:用于表示没有反映目标SIR中所发现的N1和N2的间隔长度的常数(下面称为“非反映间隔”),非反映间隔的长度为M2个选择单元间隔。M2是由cnt2计算得到的。
一个选择单元间隔为其中RNC 4执行一个选择性合并的间隔,RNC 4有选择地合并来自BTS 1的一个选择单元间隔的数据和来自BTS 2的这个间隔的数据。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一个选择单元间隔为一帧,但是选择单元间隔并不限于这一形式。例如,如果数据为语音数据,则一个选择单元间隔可以为两帧,并且如果数据为分组数据,则一个选择单元间隔可以为四帧。
频间HHO中的上行TPC是通过使用SIR(hho_bts 1)和SIR(hho_bts 2)来执行的,并且计算SIR(hho_bts 1)和SIR(hho_bts 2)的方法如下:
(0)作为SIR(hho_bts 1)和SIR(hho_bts 2)的初始值,这些值被设定为与SIR(bts)相同的值。
(1)SIR(hho_bts 1)和SIR(hho_bts 2)的值不发生改变,直到MS 3和BTS 2之间建立起上行同步,也就是直到在BTS 2中可以确定通过使用频率f2从MS 3发送来的数据的CRC。
在建立了上行同步后,SIR(hho_bts 1)和SIR(hho_bts 2)根据过程(2)和后续步骤进行改变。
(2)MS 3和BTS 1之间的上行的TPC是根据每一个时隙的SIR(hho_bts 1)来执行的。另外,MS 3和BTS 2之间的上行的TPC是根据每一个时隙的SIR(hho_bts 2)来执行的。
(3)RNC 4对来自每一个BTS的一个选择单元间隔的数据执行选择性合并(选择具有最好接收质量的数据)(见图9)。值n1[i]和n2[i]用于记录是否通过该选择性合并选择了来自每一个BTS的数据。
(4)RNC 4计算在过去N个选择单元间隔内选择来自BTS 1的数据的次数N1(∑n1[i])和选择来自BTS 2的数据的次数N2(=∑h2[1])。
(5)RNC 4由以下公式得到Δ(bts 1)和Δ(bts 2),并且报告给BTS 1和BTS 2。
Δ(bts 1)=SIR(bts)*f[N1-(N1+N2)/2]
Δ(bts 1)=SIR(bts)*f[N2-(N1+N2)/2]
例如,函数f[x]假设为具有如图10所示特性的函数。不过,在反映间隔中,RNC 4将通过上述公式得到的Δ(bts 1)和Δ(bts 2)不做任何改变报告给BTS 1和BTS 2;但是在非反映间隔中将“0”作为Δ(bts 1)和Δ(bts 2)的值进行报告。
(6)作为MS 3和BTS 1之间上行的TPC中所使用的目标SIR的SIR(hho_bts 1),以及作为MS 3和BTS 2之间上行的TPC中所使用的目标SIR的SIR(hho_bts 2)是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的。
SIR(hho_bts 1)=SIR(bts)+Δ(bts 1)
SIR(hho_bts 2)=SIR(bts)+Δ(bts 2)
(7)随后对每一个选择单元间隔重复过程(2)~(6),直到完成频间HHO。
下面参考图11~15所示的流程图来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细节。
如图11所示,执行频间HHO的MS 3首先在压缩模式的间隙间隔中接收公用导频信号,其作为HHO目的地BTS 2持续以所有频率发送的参考信号,从而下行信号监控单元23以HHO目的地频率f2获取接收时序。从而完成了对来自BTS 2的下行信号的监控(图11的步骤S2)。
接下来MS 3经由HHO来源地BTS 1,使用HHO来源地频率f1将对下行信号监控的完成情况报告给RNC 4(图11的步骤S3)。RNC 4响应该报告,将新压缩模式样式报告给BTS 1、BTS 2和MS 3;经由BTS 1将SIR(ms)报告给MS 3;并且将SIR(bts)报告给BTS 1和BTS 2(图11的步骤S4)。另外,RNC 4所报告的新压缩模式样式的结构使得使用频率f1来执行发送和接收的时间与使用频率f2来发送和接收的时间在时间上不重叠,如图7~9所示。
[1]MS 3的操作
MS 3首先初始化SIR(hho_ms)(图11的步骤S5)。接下来如图7所示,在频率f1和频率f2之间进行切换的同时,MS 3根据RNC 4所报告的新压缩模式样式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并且以SIR(hho_ms)作为目标SIR,在每一个时隙执行MS 3与BTS 1之间的下行TPC和MS 3与BTS 2之间的下行TPC(图11的步骤S6)。
换句话说,MS 3根据SIR(hho_ms)和来自BTS 1的数据的接收SIR,将TPC位发送给BTS 1,并且进而根据SIR(hho_ms)和来自BTS 2的数据的接收SIR,将TPC位发送给BTS 2。每一个BTS 1和BTS 2根据来自MS 3的TPC位来控制发送给MS 3的数据的发送功率。
MS 3在从每一个BTS 1和BTS 2接收一帧数据后(图11的步骤S7中的“是”),进入到改变SIR(hho_ms)的值的过程。不过,当对来自BTS 2的数据还没有建立起同步时,SIR(hho_ms)的值不发生改变(图11的步骤S8中的“否”)。
如果对来自BTS 2的数据建立起同步(图11的步骤S8中的“是”),则MS 3合并在搜索/解码单元22中使用频率f1和频率f2所接收的完全相同的数据(例如,通过最大比例合并),并且根据所合并数据的一帧部分来计算接收SIR(=SIR(dv_ms))(图11的步骤S9)。
接下来,MS 3计算作为SIR(dv_ms)和SIR(ms)之差的Gain(ms)(图11的步骤S10)。MS 3将Gain(ms)看作通过使用频率f1和频率f2获取的分集增益,以接收完全相同的数据,并且相应地更新SIR(hho_ms)的值(图11的步骤S11)。随后MS 3重复步骤S6~S11的操作,直到完成频间HHO(图11的步骤S12)。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BTS 1和BTS 2在频间HHO之时利用间隙来发送完全相同的数据,并且MS 3在利用间隙在频率f1和频率f2之间进行切换的同时,接收来自BTS 1和BTS 2的完全相同的数据。因此,在MS 3中可以获得分集增益,从而减少对其他MS的干扰。
在前面的讲述中,HHO来源地BTS为BTS 1,HHO目的地BTS为BTS 2,但是HHO来源地BTS和HHO目的地BTS可以是同一个BTS。
[2]由BTS 1、BTS 2和RNC 4组成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操作
对于HHO来源地BTS与HHO目的地BTS相同的情况以及HHO来源地BTS与HHO目的地BTS不同的情况,移动通信网络的操作是不同的。
[2-1]当BTS 1同时为HHO来源地BTS和HHO目的地BTS时(BTS内的不同频率HHO)
在HHO来源地BTS和HHO目的地BTS为BTS 1时(图12的步骤S13中的“是”),BTS 1初始化SIR(hho_bts)(图12的步骤S14)。如图8所示,接下来BTS 1根据RNC 4所报告的新压缩模式样式,使用频率f1和频率f2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并且使用SIR(hho_bts)作为目标SIR,在每一个时隙中执行每一个使用了频率f1的MS 3与BTS 1之间的上行TPC和使用了频率f2的MS 3与BTS 1之间的上行TPC(图12的步骤S15)。
换句话说,BTS 1根据SIR(hho_bts)和使用频率f1从MS 3发送来的数据的接收SIR,将TPC位发送给MS 3,并且另外,根据SIR(hho_bts)和使用频率f2从MS 3发送来的数据的接收SIR,将TPC位发送给MS 3。MS 3根据来自BTS 1的TPC位来控制使用频率f1和频率f2发送给BTS 1的数据的发送功率。
当使用频率f1和f2中的每一个来接收从MS 3发送来的一帧数据时(图12的步骤S16中的“是”),BTS 1进入到改变SIR(hho_bts)的值的过程。不过,当还没有对使用频率f2从MS 3发送来的数据建立起同步时,SIR(hho_bts)的值不会改变(图12的步骤S17中的“否”)。
如果对使用频率f2从MS 3发送来的数据建立了同步(图12的步骤S17中的“是”),则如图8所示,BTS 1合并(例如,通过最大比例合并)在搜索/解码单元12中使用频率f1和频率f2所接收的相同数据,并且根据所合并数据的一帧部分来计算接收SIR(=SIR(dv_bts))(图12的步骤S18)。
接下来BTS 1计算作为SIR(dv_bts)和SIR(bts)之差的Gain(bts)(图12的步骤S19)。BTS 1将Gain(bts)看作通过使用频率f1和频率f2来接收完全相同的数据而获取的分集增益,并且更新SIR(hho_bts)的值(图12的步骤S20)。随后BTS 1重复步骤S15~S20的操作,直到完成频间HHO(图12的步骤S21)。
因此,在频间HHO之时,MS 3利用间隙通过频率f1和频率f2来发送相同的数据,以在频率f1和频率f2之间进行切换,并且BTS 1接收使用频率f1和频率f2从MS 3发送来的完全相同的数据。因此,在BTS 1中可以获得分集增益,结果可以减少干扰。
[2-2]当HHO来源地BTS和HHO目的地BTS不同时(BTS之间的不同频率HHO)
在HHO来源地BTS为BTS 1并且HHO目的地BTS为BTS 2的情况下(图12的步骤S13中的“否”),BTS 1、BTS 2和RNC 4首先对每一个变量进行初始化(图13的步骤S22和图14的步骤S25)。接下来,BTS 1和BTS 2根据RNC 4所报告的新压缩模式样式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并且使用SIR(hho_bts 1)和SIR(hho_bts 2)作为目标SIR,在每一个时隙执行每一个MS 3与BTS 1之间的上行TPC和MS 3与BTS 2之间的上行TPC(图1 3的步骤S23)。
换句话说,BTS 1根据SIR(hho_bts 1)和来自MS 3的数据的接收SIR,将TPC位发送给MS 3,并且另外,根据SIR(hho_bts 2)和来自MS 3的数据的接收SIR,将TPC位发送给MS 3。MS 3根据来自BTS1和BTS 2的TPC位来控制发送给BTS 1和BTS 2的数据的发送功率。
每一个BTS 1和BTS 2将从MS 3所接收的数据与对应于这些数据的接收灵敏度信息一起发送给RNC 4(图13的步骤S24)。如图9所示,RNC 4根据BTS 1和BTS 2所报告的接收灵敏度信息,通过选择性合并单元31在来自BTS 1的一个选择单元间隔的数据和来自BTS2的一个选择单元间隔的数据中选择具有较好接收灵敏度的数据(图14的步骤S26)。接下来进入到改变Δ(bts1)和Δ(bts2)的值的过程。不过,当在BTS 2中还没有对来自MS 3的数据建立起同步时(图14的步骤S27),每一个Δ(bts1)和Δ(bts2)的值都保持初始值(=0)不变。
如果在BTS 2中对来自MS 3的数据建立了同步(图14的步骤S27中的“是”),则RNC 4计算在过去N个选择单元间隔中对来自BTS 1的数据进行选择的次数N1和对来自BTS 2的数据进行选择的次数N2(图14的步骤S28~S31)。
换句话说,如果在步骤S26中通过选择性合并所选择的数据为来自BTS 1的数据(图14的步骤S28中的“是”),则RNC 4将n1[N-1]的值设定为“1”,并且将n2[N-1]的值设定为“0”(图14的步骤S29)。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6中通过选择性合并所选择的数据为来自BTS2的数据(图14的步骤S28中的“否”),则将n1[N-1]的值设定为“0”,并且将n2[N-1]的值设定为“1”(图14的步骤S30)。然后RNC 4根据n1[i]和n2[i]来计算N1和N2(图14的步骤S31)。
接下来,RNC 4计算Δ(bts1)和Δ(bts2),使得提供了在过去N个选择单元间隔内所选次数较多的数据的BTS的目标SIR的值增大,并且使得提供了所选次数较少的数据的BTS的目标SIR的值降低(图14的步骤S32)。在该计算中所使用的函数f[x]为单调增加函数,并且具有如图10所示的特征。
RNC 4更新n1[i]和n2[i](图14的步骤S33),接着,RNC 4检查当前间隔为反映间隔还是非反映间隔(图15的步骤S34)。换句话说,如果cnt1的值为M1或更大,则当前间隔为非反映间隔,并且如果cnt1的值小于M1,则当前间隔为反映间隔。
如果间隔为反映间隔(图15的步骤S34中的“是”),则RNC 4将cnt1的值加“1”(图15的步骤S35),然后进入到步骤S40。另一方面,如果间隔为非反映间隔(图1 5的步骤S34中的“否”),则RNC4将每一个Δ(bts1)和Δ(bts2)的值设定为“0”(图15的步骤S36)。
然后,RNC 4检查下一个选择单元间隔为反映间隔或非反映间隔(图15的步骤S37)。确切地说,如果cnt2的值为M2或更大,则下一个间隔为反映间隔,并且如果cnt2的值小于M2,则下一个间隔为非反映间隔。
如果下一个选择单元间隔也是非反映间隔(图15的步骤S37中的“是”),则RNC 4将cnt2的值加“1”(图15的步骤S38),然后进入到步骤S40。另一方面,如果下一个选择单元间隔为反映间隔(图15的步骤S37中的“否”),则RNC 4将每一个cnt1和cnt2的值设定为“0”(图15的步骤S39),然后进入到步骤S40。
RNC 4分别将Δ(bts 1)和Δ(bts 2)报告给BTS 1和BTS 2(图14的步骤S40)。BTS 1使用来自RNC 4的Δ(bts 1)来更新SIR(hho_bts1),并且BTS 2使用来自RNC 4的Δ(bts 2)来更新SIR(hho_bts 2)(图13的步骤S41)。然后在移动通信网络端重复步骤S23~S41的操作,直到完成频间HHO(图13的步骤S42和图14的步骤S43)。
图16示出了与上述步骤S23~S41相一致的BTS 1和BTS 2的目标SIR(SIR(hho_bts 1)和SIR(hho_bts 2))的行为的例子。如图16所示,在非反映间隔中Δ(bts1)和Δ(bts2)的值都为“0”,因此BTS 1和BTS 2的目标SIR都为SIR(bts)。另一方面,每一个目标SIR都根据反映间隔中N1和N2的值的变化而变化。
在反映间隔中实施的BTS 1和BTS 2的目标SIR的可变控制是通过首先假设提供了被频繁选择的数据的BTS的接收特性要优于提供了不被频繁选择的数据的BTS的接收特性,然后提高具有较好接收特性的BTS的目标SIR并且降低具有较差接收特性的目标SIR来实现的。因此,当BTS 1和BTS 2之间的接收特性之差达到最大值时,与接收特性的原始差别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目标SIR之差趋向于增加到一个较大程度(参照图16)。不过,非反映间隔的周期出现抑制了目标SIR之差增加到超越原始的接收特性之差。
最后,遵循如图11~15所示的流程图的每一个BTS 1、BTS 2、MS 3和RNC 4的处理操作,显然能够通过使用作为CPU(控制单元)的计算机来读取和执行已经预先存储在诸如ROM等存储媒介中的程序来实现。

Claims (50)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台和通过无线电波能够与该移动台相连的移动通信网络,并且包括压缩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具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其中所述移动台和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移动通信在间隙中不执行通信;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包括:
发送装置,用于在频间HO(切换)时,利用所述间隙,将与通过HO来源地频率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到所述移动台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所述移动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所述移动台包括合并装置,用于接收和合并通过所述发送装置以HO来源地频率和HO目的地频率发送来的相同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移动台包括测量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合并装置的输出数据来测量接收质量,并且根据该接收质量来对用于控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和所述移动台之间下行的发送功率的目标接收质量执行变量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移动台包括发送装置,用于在所述频间HO(切换)时,使用所述间隙,将与通过HO来源地频率从所述移动台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组成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多个基站收发信台中的每一个包括合并装置,用于当在所述频间HO时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和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是相同的基站收发信台,并且该基站收发信台是它自己的基站收发信台时,接收和合并通过所述移动台的所述发送装置以HO来源地频率和HO目的地频率发送来的相同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基站收发信台的每一个包括测量装置,用于根据它自己的所述合并装置的输出数据来测量接收质量,并且根据该接收质量来对用于控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和所述移动台之间上行的发送功率的目标接收质量执行变量控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与组成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多个基站收发信台相连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包括选择性合并装置,用于当在所述频间HO时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和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是不同的基站收发信台时,经由所述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和所述HO目的地基站来接收通过所述移动台的所述发送装置以HO来源地频率和HO目的地频率发送来的相同数据,并且有选择地合并所述所接收的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通过增加所述移动台和在所述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和所述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中的在过去指定间隔内受到所述选择性合并装置进行的选择性合并中数据所选次数较多的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上行发送功率,并且通过降低所述移动台和数据所选次数较少的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上行发送功率,来进行上行发送功率控制。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移动台包括监控装置,用于在所述频间HO时在所述间隙中监控作为持续由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公用导频信号;并且
在所述监控装置完成了对公用导频信号的监控后,每一个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和所述移动台的所述发送装置开始发送相同的数据。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接收质量为接收SIR(信号-干扰比),并且所述目标接收质量为目标SIR。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接收质量为接收SIR(信号-干扰比),并且所述目标接收质量为目标SIR。
12.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频间HO(切换)方法,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台和通过无线电波能够与该移动台相连的移动通信网络,并且包括压缩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具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其中所述移动台和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移动通信在间隙中不执行通信;所述频间HO方法包括:
发送步骤,其中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在频间HO时,使用所述间隙,将与通过HO来源地频率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到所述移动台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所述移动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频间HO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合并步骤,其中所述移动台接收和合并在所述发送步骤中通过HO来源地频率和HO目的地频率发送的相同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频间HO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量步骤,其中所述移动台根据通过所述合并步骤所获得的合并数据来测量接收质量;其中根据该接收质量,对用于控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和所述移动台之间下行发送功率的目标接收质量执行可变控制。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频间HO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送步骤,其中所述移动台在所述频间HO时,使用所述间隙,将与通过HO来源地频率从所述移动台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频间HO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合并步骤,从而当在所述频间HO时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和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是同一基站收发信台,并且该基站收发信台是它自己的基站收发信台时,组成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多个基站收发信台中的每一个接收和合并在所述移动台的所述发送步骤中通过HO来源地频率和HO目的地频率发送的相同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频间HO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量步骤,其中所述多个基站收发信台的每一个根据它自己台的所述合并步骤获得的合并数据来测量接收质量,并且其中,根据该接收质量,来对用于控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和所述移动台之间上行发送功率的目标接收质量执行可变控制。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频间HO方法,所述频间HO方法包括选择性合并步骤,其中:当在所述频间HO时,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和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是不同的基站收发信台时,与组成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多个基站收发信台相连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经由所述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和所述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接收在所述移动台的所述发送步骤中通过HO来源地频率和HO目的地频率发送的相同数据,并且有选择地合并所述所接收的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频间HO方法,其中通过增加在所述移动台与在所述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和所述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中在过去指定间隔内受到在所述选择性合并步骤进行的选择性合并中数据被选择的次数较多的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上行发送功率,并且通过降低在所述移动台和数据被选择的次数较少的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上行发送功率,来进行上行发送功率控制。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频间HO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监控步骤,其中在所述频间HO时所述移动台在所述间隙中监控作为持续由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公用导频信号;其中在所述监控步骤中完成了对公用导频信号的监控后,在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和所述移动台的每一个所述发送步骤中开始发送相同的数据。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频间HO方法,其中所述接收质量为接收SIR(信号-干扰比),并且所述目标接收质量为目标SIR。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频间HO方法,其中所述接收质量为接收SIR(信号-干扰比),并且所述目标接收质量为目标SIR。
23.一种移动台,包括压缩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具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其中在移动台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移动通信在间隙中不执行通信;并且包括发送装置,用于在频间HO(切换)时,利用所述间隙,将与通过HO来源地频率从移动台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包括合并装置,用于在所述频间HO时接收和合并通过利用所述间隙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以HO来源地频率和HO目的地频率发送来的相同数据。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包括测量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合并装置的输出数据来测量接收质量,并且根据该接收质量,对用于控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和所述移动台之间下行发送功率的目标接收质量执行可变控制。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移动台,其中所述接收质量为接收SIR(信号-干扰比);并且所述目标接收质量为目标SIR。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移动台,其中所述移动台包括监控装置,用于在所述频间HO时在所述间隙中监控作为持续由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公用导频信号;其中在所述监控装置完成了对公用导频信号的监控后,开始由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相同数据和由所述移动台发送相同数据。
28.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具有压缩模式的移动站的操作,该模式是一种具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其中在移动台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移动通信在间隙中不执行通信;所述程序包括:
发送步骤,用于在频间HO(切换)时,利用所述间隙,将与通过HO来源地频率从所述移动台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合并步骤,用于在所述频间HO时接收和合并通过使用所述间隙以HO来源地频率和HO目的地频率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来的相同数据。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测量步骤,用于根据通过所述合并步骤所获得的合并数据来测量接收质量,其中,根据该接收质量来对用于控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和所述移动台之间下行发送功率的目标接收质量执行可变控制。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程序,其中所述接收质量为接收SIR(信号-干扰比),并且所述目标接收质量为目标SIR。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监控步骤,用于在所述频间HO时在所述间隙中监控作为持续由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公用导频信号,其中在所述监控步骤中完成了对公用导频信号的监控后,开始发送所述发送步骤中的相同数据并且通过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来发送相同数据。
33.一种基站收发信台,包括压缩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具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其中在移动台和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移动通信在间隙中不执行通信;所述基站收发信台包括发送装置,用于在频间HO(切换)时,利用所述间隙,将与通过HO来源地频率从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发送到移动台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所述移动台。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收发信台,所述基站收发信台包括合并装置,用于当在所述频间HO时基站收发信台同时为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和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时,在所述频间HO时接收和合并通过使用所述间隙从所述移动台以HO来源地频率和HO目的地频率发送来的相同数据。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站收发信台,所述基站收发信台包括测量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合并装置的输出数据来测量接收质量,并且根据该接收质量,对用于控制自己台和所述移动台之间上行发送功率的目标接收质量执行可变控制。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基站收发信台,其中所述接收质量为接收SIR(信号-干扰比);并且所述目标接收质量为目标SIR。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站收发信台,所述基站收发信台包括用于持续发送作为参考信号的公用导频信号的装置,其中所述移动台在所述间隙中监控该公用导频信号,并且在所述移动台完成了对公用导频信号的监控后,开始由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相同数据和由所述移动台发送相同数据。
38.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具有压缩模式的基站收发信台的操作,该模式是一种具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其中在移动台和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移动通信在间隙中不执行通信;所述程序包括:
发送步骤,用于在频间HO(切换)时,利用所述间隙,将与通过HO来源地频率从所述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发送到所述移动台的数据相同的数据,通过HO目的地频率发送到所述移动台。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合并步骤,用于当在所述频间HO时基站收发信台同时为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和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时,在所述频间HO时接收和合并通过使用所述间隙以HO来源地频率和HO目的地频率从所述移动台发送来的相同数据。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测量步骤,用于根据通过所述合并步骤所获得的合并数据来测量接收质量,其中,根据该接收质量来对用于控制自己台和所述移动台之间上行发送功率的目标接收质量执行可变控制。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程序,其中所述接收质量为接收SIR(信号-干扰比),并且所述目标接收质量为目标SIR。
42.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持续发送作为参考信号的公用导频信号这一步骤,其中所述移动台在所述间隙中监控该公用导频信号,并且在所述移动台完成了对公用导频信号的监控后,开始在所述发送步骤中发送相同数据和由所述移动台发送相同数据。
43.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包括压缩模式,该模式为一种具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其中在移动台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移动通信在间隙中不执行通信,所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包括:
选择性合并装置,用于在频间HO(切换)时,从移动站接收通过利用间隙以HO来源地频率经由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和以HO目的地频率经由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发送来的相同数据,然后有选择地合并数据。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其中通过增加所述移动台和在所述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和所述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中的在过去指定间隔内受到所述选择性合并装置进行的选择性合并中数据所选次数较多的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上行发送功率,并且通过降低所述移动台和数据所选次数较少的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上行发送功率,来进行上行发送功率控制。
45.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其中所述移动台在所述间隙中监控作为持续由所述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公用导频信号;并且其中在所述移动台完成了对公用导频信号的监控后,开始由所述移动台发送相同数据。
46.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其中所述移动台在所述间隙中监控作为持续由所述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公用导频信号,并且其中在所述移动台完成了对公用导频信号的监控后,开始由所述移动台发送相同数据。
47.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了压缩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的操作,该模式是一种具有间隙的间歇通信模式,其中在移动台和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移动通信在间隙中不执行通信,所述程序包括:
选择性合并步骤,用于在频间HO(切换)时从移动站接收通过利用间隙以HO来源地频率经由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和以HO目的地频率经由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发送来的相同数据,并且有选择地合并数据。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程序,其中通过增加所述移动台和在所述HO来源地基站收发信台和所述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中的在过去指定间隔内受到所述选择性合并装置进行的选择性合并中数据所选次数较多的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上行发送功率,并且通过降低所述移动台和数据所选次数较少的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上行发送功率,来进行上行发送功率控制。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程序,其中所述移动台在所述间隙中监控作为持续由所述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公用导频信号,并且其中在所述移动台完成了对公用导频信号的监控后,开始由所述移动台发送相同数据。
50.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程序,其中所述移动台在所述间隙中监控作为持续由所述HO目的地基站收发信台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公用导频信号,并且其中在所述移动台完成了对公用导频信号的监控后,开始由所述移动台发送相同数据。
CNA038204347A 2002-08-28 2003-08-26 移动通信系统和频间ho方法,移动站、基站收发信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以及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程序 Pending CN16793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47917A JP2004088522A (ja) 2002-08-28 2002-08-28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その周波数間ho方法、移動局、基地局、基地局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479172002 2002-08-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9357A true CN1679357A (zh) 2005-10-05

Family

ID=31972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8204347A Pending CN1679357A (zh) 2002-08-28 2003-08-26 移动通信系统和频间ho方法,移动站、基站收发信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以及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程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260991A1 (zh)
EP (1) EP1542480A1 (zh)
JP (1) JP2004088522A (zh)
KR (1) KR20050057075A (zh)
CN (1) CN1679357A (zh)
WO (1) WO20040217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70146B2 (ja) * 2004-09-14 2011-09-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KR100692942B1 (ko) * 2005-02-01 2007-03-12 이비덴 가부시키가이샤 허니컴 구조체
US20090017854A1 (en) * 2005-03-10 2009-01-15 Nec Corporation Different frequency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6123493A1 (ja) * 2005-05-20 2006-11-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
EP1781056A1 (de) * 2005-10-25 2007-05-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Intrafrequenz- und Interfrequenzmessungen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KR101016129B1 (ko) * 2006-02-24 2011-02-17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통신 장치
JP4806024B2 (ja) * 2006-08-09 2011-11-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
US20080225796A1 (en) * 2007-03-17 2008-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5015856B2 (ja) * 2008-02-01 2012-08-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6368A (en) * 1995-05-01 1999-04-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ulti-code compressed mode DS-CDMA systems and methods
US6512750B1 (en) * 1999-04-16 2003-01-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ower setting in CDMA systems employing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US6868075B1 (en) * 1999-09-28 2005-03-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ssed mode communications over a radio interface
FI109862B (fi) * 2000-01-10 2002-10-15 Nokia Corp Menetelmä taajuudenvälisen yhteydenvaihdon valmistelemiseksi, verkkoelementti ja matkaviestin
FI112562B (fi) * 2000-02-29 2003-12-15 Nokia Corp Mittausaukkojen määrittäminen keskinäistaajuksien mittauksessa
FR2810177B1 (fr) * 2000-06-13 2005-05-06 Cit Alcatel Procede pour le controle de puissance d'emission dans un system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mobiles
KR100592597B1 (ko) * 2001-01-10 2006-06-2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압축 모드 및 인접 기지국 간 공통 주파수를 이용한핸드오버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088522A (ja) 2004-03-18
WO2004021721A1 (ja) 2004-03-11
US20050260991A1 (en) 2005-11-24
EP1542480A1 (en) 2005-06-15
KR20050057075A (ko) 2005-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1339C (zh) 基地台连接方法与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及移动台
CN1196291C (zh) 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193638C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频率间测量的用户台、网络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90990C (zh) 基站设备和无线发送方法
CN1148013C (zh) 改进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和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270546C (zh) 移动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及其中所用的基站和移动台
CN1109450C (zh) 位置分集移动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方案
CN1109470C (zh) 码分多址网络中优化移动交换中心间硬切换的方法
CN1279776C (zh) 小区搜索控制方法,移动站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254122C (zh) 蜂窝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205C (zh) 码分多路存取移动通讯系统和服务区增补方法
CN1386028A (zh) 便携式通信终端及其无线通信系统
CN1354611A (zh) 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格式组合标识符字段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260901C (zh) 质量阈值设定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通信控制器
CN1589541A (zh)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的信号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448039A (zh) 无线通信基站系统、方法、程序及其记录媒体
CN1906868A (zh) 最佳化存取点表现的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859675A (zh) 一种频率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80939A (zh) 无线线路控制站、基站、移动站、移动通信系统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CN1336047A (zh) 通信系统、发送机及接收机、以及通信方法
CN1941987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多天线通信方式的控制方法
CN1679357A (zh) 移动通信系统和频间ho方法,移动站、基站收发信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以及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程序
CN1839567A (zh)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站以及无线控制装置
CN101053173A (zh) 基站、无线线路控制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1052229A (zh) 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358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8358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