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1815A - 光收发器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光收发器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61815A
CN1661815A CN2004100696762A CN200410069676A CN1661815A CN 1661815 A CN1661815 A CN 1661815A CN 2004100696762 A CN2004100696762 A CN 2004100696762A CN 200410069676 A CN200410069676 A CN 200410069676A CN 1661815 A CN1661815 A CN 1661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gnd
optical
optical transceiver
transceiv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696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56501C (zh
Inventor
中本健一
赤司保
森和行
樱元慎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661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1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65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650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46Bidirectionally operating pack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74Electrical aspects
    • G02B6/4277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e.g. shiel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9Details of hybrid assemblie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91Disposition
    • H01L2924/19101Disposition of discrete passive components
    • H01L2924/19107Disposition of discrete passive components off-chip 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021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ables or wi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 Light Receiv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收发器模块构造为具有:一光发送模块1;一光接收模块2;一用于驱动光发送模块1和光接收模块2的驱动电路板3;以及短路装置4,其在各模块1、2的外壳之间引入电短路,或者在相对于驱动电路板3的模块侧面上,在各模块的接地(GND)端之间引入电短路。结果,在光收发器模块中,可去除在导引销、外壳、以及诸如LD和PD等光学装置的内部部件中的杂散电容和杂散电感,从而抑制高频驱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LD外壳的电势(GND)波动,同时相当大地抑制发送和接收模块之间的电气串扰。

Description

光收发器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收发器模块,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型光收发器模块中的技术,在该光收发器模块中集成地构造用于光纤通信的部件(比如LD、PD和电路板),并且该光收发器模块受制于高频驱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光收发器模块中,其传送速度是低的(1.0Gbps(千兆位/秒)或更小),通过升级驱动电路板上的GND(地)来减小传送部分和接收部分之间出现的电气串扰。可是在传送速度超过1.0Gbps的高频范围中,由于诸如导引销(lead pin)、外壳以及比如激光二极管(LD)和光电二极管(PD)等光学装置的杂散电容和杂散电感的寄生效应,GND电势大大偏离于理想电势。
由于该原因,LD的外壳(也就是GND)的电势在高频驱动操作过程中容易波动,由此在传送和接收部分(也就是LD和PD)之间出现电气串扰。由于该原因,在关于表面封装类型的光模块中(其中,将LD元件和PD元件直接安装于一板上),存在一种已知的技术(见下面给出的专利文献1),其中将低阻抗的Si基底用于该板;并且其中该板与GND连接,从而抑制传送部分和接收部分之间出现的串扰。可是,在由CAN-类型光收发器模块所代表的、并且其中集成地形成LD模块和PD模块的光收发器模块中尚未采取决定性措施。
出现串扰的有关原理
图10是给出了通常的CAN-类型光收发器(包括LD和PD)模块的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1是当以图10中给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时光收发器模块的图解正视图。如图10和图11中给出的,通常的CAN-类型光收发器模块包括彼此分离的激光二极管(LD)模块(光传送模块)100和光电二极管(PD)模块(光接收模块)200。将该光收发器模块构造为使模块100、200接近地连接于电路板300。
如图12中给出的,LD模块100结合了用于监控输出光功率的LD111和PD112,并且具有作为外部连接端的GND端101(LD模块100的外壳(金属壳))、LD阳极(PD阴极)端102、LD阴极端103和PD阳极端104。PD模块200结合了PD211和前置放大器212,并且具有作为外部连接端的PD反向偏置电压端202、前置放大器源电压端202、阳极(+)输出端204和GND端205(PD模块200的外壳(金属壳))。
如在图10、11、12中给出的,通过LD导引销411到414,将LD模块100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00上的LD连接端311到314。通过PD导引销421到425,将PD模块200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00上的PD连接端321到325。通过比如焊接等实现这些连接。从图11中省略导引销411到414与421到425。在图10和图11中,标记512到514表示形成在LD模块100的外壳(下文中也将其描述成“LD外壳100”)中的孔部分,并且标记521到524表示形成在PD模块200的外壳(下文中也将其描述成“PD外壳200”)中的孔部分。
将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上面给出的连接。通过LD导引销(GND导引销)411,将LD外壳(金属壳)100(GND端101)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00上的LD连接端311(GND端)。经过在LD外壳100中形成的孔部分512并通过LD导引销(LD阳极导引销)412,LD阳极(PD阴极)端102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00上的LD连接端312。经过LD外壳100的孔部分513并通过LD导引销(LD阴极导引销)413,LD阴极端103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00上的LD连接端313。经过LD外壳100的孔部分514并通过LD导引销(PD阳极导引销)414,PD阳极端104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00上的LD连接端314。
经过PD外壳200的孔部分521并通过PD导引销(PD偏置导引销)421,PD反向偏置电压端201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00上的PD连接端321。经过PD外壳200的孔部分522并通过PD导引销(前置放大器源电压导引销)422,前置放大器源电压端202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00上的PD连接端322。经过PD外壳200的孔部分523并通过PD导引销(PD阳极输出导引销)423,阳极输出端203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00上的PD连接端323。经过PD外壳200的孔部分524并通过PD导引销(PD阴极输出导引销)424,阴极输出端204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00上的PD连接端324。通过PD导引销(GND导引销)425,PD外壳(金属壳)200(GND端205)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00上的PD连接端(GND端)325。
用于调制LD111的方案包括一包含附着外部调制器的外部调制方案和-LD直接调制方案。由于尺寸限制,由用于小型光收发器模块的CAN-类型LD模块所代表的LD模块100通常采用LD直接调制方案。依照该LD直接调制方案,将施加给LD阴极端103的电压保持恒定,并通过位于电路板300上的LD驱动器(图中未给出)来调制施加给LD阳极端102的电压,从而调制来自于LD111的光输出。此时,LD阳极电压的调制引入了GND电势中的波动。该波动与PD模块200耦合为噪声,因此引入了串扰。这将在下面做更加详细地描述。
在用于将GND端101、311连接在一起的LD导引销(GND导引销)411与连接到LD阳极(PD阴极)端104的LD导引销(LD阳极导引销)412之间同有地存在杂散电容,并遵守1/2πfC的阻抗。这里,标号“f”表示频率(Hz);并且C表示杂散电容(F)。当传送速度增加时,频率“f”增加;阻抗接近于0,也就是短路;并且调制LD阳极电压所导致的GND电压中的波动变得更加剧烈。因此,当传送速度增加时,可以理解,GND电压中的波动和干扰就变得更大。
通过GND导引销411和425与电路板300的GND端311和325,将LD模块100的外壳和PD模块200的外壳短路,由此作为公共GND。然而,在光学装置的各种导引销、外壳(二者都构成LD和PD模块100、200)以及位于电路板300上的图案中固有地存在杂散电容,并遵守2πfL的电感。这里,标号“f”表示频率(Hz);并且L表示杂散电感(H)。
因此,当传送速度增加时,频率“f”也增加;阻抗接近于无穷大(∞),也就是开放状态;并且GND电势偏离于其电势稳定、宽和扁平的理想GND。因此,可以理解随着传送速度的增加,GND电势变得不稳定,并且GND电势中的波动和串扰变得更大。
串扰的可能传播模式包括:通过天线将LD外壳(GND)电势的波动(噪声)与PD外壳(GND)进行空间耦合;以及通过该板上所设置的一GND图案将该波动耦合至PD外壳。
为了消除所封装的高频电子装置中的寄生效应,下面提出的专利文献2(见专利文献2的图4和图5)中已给出了一种通过尽可能接近于在一金属外壳和一阳极导线之间设置的一阳极来耦合高电容的电容器以用于短路高频杂散电容的技术。
(专利文献1)JP-A-2001-210841
(专利文献2)JP-A-2002-324866
如已经给出的,在小型光收发器模块中,其中将LD模块100、PD模块200和电路板300集成在一起,彼此非常接近地设置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并且在高频驱动时传送和接收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变得更大。传送和接收部分易受噪声的影响。由于这些原因,在传送和接收部分之间出现的电气串扰很大,其会造成接收灵敏度的恶化。也可能在电路板上单独地形成一用于传送部分的GND图案和一用于接收部分的GND图案(也就是不共享一公共GND),以及将这些GND图案彼此分离,这样就减小了电气串扰。然而,在2.4Gbps下需要大约1cm的距离,并因此认为通过使用现有的小型光接收器模块,并不能实现该光接收器模块。
在高频驱动操作过程中,由高频驱动操作获得的高频噪声也引入了来自于传送部分的光输出的波形的恶化。在专利文献2中给出的技术能够实现在金属外壳与仅与LD模块100(或PD模块200)连接的阳极导线之间存在的杂散电容的短路。然而,该技术不能抑制在光接收器模块的传送和接收部分之间出现的电气干扰,在该模块中集成形成LD模块100、PD模块200和电路板300。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构思本发明,旨在通过消除导引销、外壳、以及和诸如LD和PD等光学装置的内部结构中的杂散电容和杂散电感,以极大降低传送和接收部分之间出现的电气串扰,并且抑制在高频驱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LD外壳(GND)电势波动。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光收发器模块的特征在于包括:一光传送模块;一光接收模块;一用于驱动该光传送模块和该光接收模块的驱动电路板;以及短路装置,其在各模块的外壳之间引入电短路,或者在相对于该驱动电路板的模块侧面上,在各模块的接地端之间引入电短路。
这里,该光传送模块构造为具有一激光二极管(LD),该激光二极管至少具有一阳极端、一阴极端和一接地(GND)端,并且该光接收模块构造为具有一光电二极管(PD),该光电二极管至少具有一接地(GND)端。
此外,从具有通孔的模块封装板优选地形成该短路装置,其中将光传送模块和光接收模块装配于该板的一表面之上,并且在该板的另一表面上形成一接地(GND)图案,而且激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接地(GND)端优选地通过通孔从该一表面连接到形成于该模块封装板的另一表面上的接地(GND)图案。
在邻近于激光二极管所设置的阳极端与模块封装板上的接地(GND)图案之间可设置一旁路电容器。可选地,在激光二极管的阳极端和阴极端(二者均位于模块包装板上的激光二极管邻近处)之间插入一通过彼此串连连接一电阻器和一电容器而形成的RC滤光器。
依照本发明,位于光发送模块和光接收模块之间的电路是电短路的。因此,可以增强诸如LD和PD的光学装置的GND电势稳定性。可抑制在导引销、外壳和光学装置的内部结构中存在的杂散电容和杂散电感的影响。因此,可抑制在高频驱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LD外壳(GND)电势波动,从而有效抑制在发送和接收部分之间出现的电气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给出了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收发器模块的结构的图解透视图;
图2是当以图1中给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时光收发器模块的图解正视图;
图3是给出了在图1和图2中给出的LD和PD之间的连接改型的图解正视图;
图4是给出了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收发器模块的结构的图解透视图;
图5是当以图4中给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时光收发器模块的图解正视图;
图6是通过参考图4和图5给出了光收发器模块的第一结构改型的图解正视图;
图7是通过参考图4和图5给出了光收发器模块的第二结构改型的图解正视图;
图8A是用于描述作为第二实施例第三改型的光收发器模块结构的图解透视图,其给出了次板(sub-board)的结构;
图8B是用于描述作为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改型的光收发器模块结构的图解透视图,其给出了连接硬件的结构;
图8C是用于描述作为第二实施例的第三修改的光收发器模块的结构的图解透视图,其给出了光收发器模块的结构;
图9是给出了通过使用单独的金属外壳来固定LD外壳和PD外壳而形成为一集成装置的光收发器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0是给出了通常的CAN-类型光收发器(包括LD和PD)模块的结构的图解透视图;
图11当以图10中给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时光收发器模块的图解正视图;
图12是在图10和11中给出的通常光收发器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例的描述
图1是给出了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收发器模块的结构的图解透视图。图2是当以图1中给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时光收发器模块的图解正视图。如图1和图2中给出的,本发明的光收发器模块包括:CAN类型LD模块1,其具有位于圆柱形金属外壳中的LD(发光元件),并且作为光发送模块;CAN类型PD模块2,其具有位于圆柱形金属外壳中的PD(光接收元件),并且作为光接收模块;以及电路板(驱动电路板)3,用于驱动LD模块1和PD模块2。以和通过参考图10和图11给出的光接收模块的情况相同的方式,通过LD导引销(导线)411到414,将LD模块1连接到电路板3(LD连接端311到314);并通过PD导引销(导线)421到425,将PD模块2连接到电路板3(PD连接端321到325)。
这里,LD和PD模块1,2的内部结构和通过参考图12给出的那些结构一样,并且LD和PD模块1,2和电路板3之间的电气连接也和通过参考图12给出的那些结构一样。
具体地,通过LD导引销(GND导引销)411,将LD模块1的外壳(下文也称作“LD外壳1”或“LD金属外壳1”)(GND端101)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上的LD连接端(GND端)311。经过LD外壳1的孔部分512并通过LD导引销(LD阳极导引销)412,LD阳极(PD阴极)端102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上的LD连接端312。经过LD外壳1的孔部分513并通过LD导引销(LD阴极销)413,LD阴极端103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上的LD连接端313。经过LD外壳1的孔部分514并通过LD导引销(PD阳极导引销)414,PD阳极端104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上的LD连接端314。
经过PD模块2的外壳(下文中也称作“PD外壳2”或“PD金属外壳2”)的孔部分521并通过PD导引销(PD偏置导引销)421,PD反向偏置电压端201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上的PD连接端321。经过PD外壳2的孔部分522并通过PD导引销(前置放大器源电压导引销)422,源电压端202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上的PD连接端322。经过PD外壳2的孔部分523并通过PD导引销(PD阳极输出导引销)423,阳极(+)输出端203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上的PD连接端323。经过PD外壳2的孔部分524并通过PD导引销(PD阴极输出导引销)424,阴极输出端204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上的PD连接端324。通过PD导引销(GND导引销)425,PD外壳2(GND端205)连接到位于电路板3上的PD连接端(GND端)325。
除非另有说明,这些连接在随后给出的实施例中保持一致。各导引销的数量和应用不限于上面所述(光传送模块1的内部结构和光接收模块2的内部结构可与上述有所不同)。
如图1和图2中给出的,在该实施例中,通过LD-PD连接硬件(短路装置)4,LD金属外壳1和PD金属外壳2连接并被短路。该连接通过比如焊接等来形成。当该连接硬件4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即该硬件在GND导引销411、425上被锁住时,可改进附着工作的便利性。即使在通过使用导线来连接金属外壳时,可以采用类似的结构。
通过GND导引销411和425(GND端101和205)和电路板3的GND端311和325,对LD外壳1和PD外壳2进行初始短路,由此作为一公共GND。导引销、外壳以及由诸如LD和PD等CAN-类型光学装置所代表的光学装置的内部元件会产生通常大大偏离于理想GND电势的杂散电容和杂散电感。由于该原因,如先前提到的,该GND电势在高频驱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波动。
如上面提到的,通过使用连接硬件在LD外壳1和PD外壳2之间引入电气短路,减小高频驱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杂散电感,从而增强了GND。结果,GND电势可以接近于理想的GND电势,从而抑制高频驱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GND电势波动。可有效减小各模块1、2(也就是在传送和接收部分之间)之间出现的电气串扰。特别地,LD外壳1电势(GND)的稳定可产生抑制串扰的巨大效用。
使用一尽可能宽并且具有大接触面的材料作为连接硬件4,以取代比如导线的线状材料。使用一增大模块1、2和连接硬件4之间接触面积的材料可产生使GND电势稳定并抑制串扰的更大效用。
如图3图解给出的,只要采用下面的结构,就可以获得稳定GND电势和抑制干扰的更大效用。具体地,在扁平硬件4a的一表面中形成半圆形凹陷部分41、42,该扁平部件具有与模块1、2之间的距离以及各模块(圆柱形外壳)1、2的向上弯曲表面的形状相适应的弯曲。弯曲的硬件4a从上部与模块1、2配合,并通过焊接、导电粘合剂等固定地与模块1、2接触,从而在模块(外壳)1、2之间形成一短路。如果需要,可以适应于模块(外壳)1、2的形状米改变硬件4a(也就是凹陷部分41、42)的形状。
[B]第二实施例的描述
图4是给出了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收发器模块的结构的图解透视图,图5是当以图4中给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时光收发器模块的图解正视图。如图4和图5中给出的,本发明的光收发器模块包括CAN类型LD模块1;CAN类型PD模块2;电路板(驱动电路板)3;以及另一电路板(次电路板(sub-circuit board))5。
模块1、2装配于次板(模块安装板)5的一表面上。在次板的另一表面中形成孔部分(通孔)51到54和61到65,以与各模块1、2的导引销411到414和421到425一起使用(并且相互对准)。在次板的整体或基本上整个另一表面之上形成具有宽面积的GND图案50,从而避免通孔51到54和61到65。
通过相应的通孔51到54和61到65,导引销411到414和421到425连接到位于电路板上的相应连接端311到315和321到325。利用焊接等方式,通过其中形成的通孔,GND导引销411和425(GND端101和205)也分别连接(接合)至形成在次板5的另一表面上的GND图案50。即使在本实施例中,模块1、2的内部结构和电路板3之间的电气连接与先前通过参考图12所述一样。
作为采用这种结构的结果,各模块1、2的GND导引销411和425(也就是GND端101和205)连接到形成在GND图案50上并具有宽面积的次板5上,从而形成在模块1、2之间的连接(短路)。即:本实施例的次板5作为用于在各模块1、2的GND端101和205之间形成一电气短路的短路装置;也就是关于电路板3在模块1、2之间。因此,可试图非常稳定地给予GND电势,从而产生抑制串扰的巨大效用。此外,作为使用诸如先前提高到的次板5的结果,使得光收发器模块的组装大为简便,从而大大有利于降低用于制造光收发器模块的成本。
即使在本发明中,如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各模块1、2的外壳可以是短路的。
[B1]第一改型的说明
图6是通过参考图4和图5给出光收发器模块的第一改型结构的图解正视图。在图6中给出的光收发器模块中,将与LD模块1的LD阳极导引销412(LD阳极端102)一起使用的电极部分55(LD阳极电极图案)可形成于次板5上。在次板的整体或基本上整个另一表面之上形成具有宽面积的GND图案50,从而避免了通孔51到54和61到65。
通过焊接等,LD阳极导引销412连接到LD阳极电极图案55。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焊接等,穿过次板5的通孔51、65的各模块1、2的GND导引销411、425被连接到GND图案50,由此各模块(金属壳)1、2被连接(被短路)。如在图6中给出的,在LD阳极电极图案55和GND图案50之间插入旁路电容器6。
该旁路电容器6造成LD阳极端102中存在的过度高频成分(噪声成分)流向GND。通常,初始时旁路电容器会装配于电路板3上。如果独立于LD111设置电容器(见图12),电容将不与理论上的电容相匹配,这是由于在电路板3上的旁路电容器和阳极LD111之间所设置的图案中,以及在阳极导引销412中存在着杂散电感和杂散电容。由于该影响,旁路电容器未能显示出效用。
如上面提到的,作为提供LD阳极导引销412(LD阳极电极图案55)和GND导引销411(次板5的GND图案50)的结果,可邻近于LD111(尽可能接近于阳极导引销414的根部)设置旁路电容器6,由此可产生旁路电容器的效用。
旁路电容器6从LD阳极电压成分中提取过度的高频成分,并且将这样提取的成分旁路至GND图案50。因此,减小了在高频驱动操作过程中由LD阳极电压所引起的GND电势波动,由此抑制在LD和PD(在传送和接收部分之间)之间出现的电气串扰。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次板5上设置宽GND图案50并且将模块1、2短路,以此给予GND电势的稳定性。因此,可产生相当大的效用。此外,由旁路的高频噪声引入其它串扰的机会是非常小的。从LD阳极电压成分可以消除过度的高频成分,从而获得调制的光输出波形的改善。
旁路电容器6未必位于次板5之上。在不使用次板5的情况下,实质要求是邻近于LD111设置旁路电容器6。
[B2]第二改型的说明
图7是通过参考图4和图5给出光收发器模块的第二改型结构的图解正视图。在图7中给出的光收发器模块中,在次板5上设置有:LD阳极电极图案55;一电极部分56(LD阴极电极图案),通过焊接等,将阴极LD阴极导引销513(LD阴极端103)连接到该电极部分;一电极图案57,该电极图案用以将LD阳极电极图案55连接到LD阴极电极图案56;一电容7,该电容通过焊接等插入到LD阳极电极图案55和电极图案57之间;一电阻器8,该电阻器通过焊接等插入到LD阴极电极图案56和电极图案57之间;以及GND图案50,形成该GND图案以避免电极图案55、56、57、电容器7、电阻器8。
在本实施例中,将通过串连连接电容器7和阳极电阻器8而形成的一RC滤光器插入到在次板5上的LD阳极导引销412和LD阴极导引销413之间。RC滤光器用于通过调节RC滤光器的时间常数来改变作用于LD阳极端102的调制电压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通常如同旁路电容器的情况,初始时该RC滤光器也装配于电路板3之上。如果独立于LD111设置RC滤光器(见图12),则RC滤光器的时间常数未能与理论上的时间常数匹配,并且RC滤光器未能显示出效用。由于该原因,将电极图案55、56、57、电容器7和电阻器8设置于次板5之上并使它们连接在一起,由此,可邻近于LD111(尽可能接近导引销412的根部)设置RC滤光器。这样就可将调制的光输出波形的失真改进到较大的程度。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RC滤光器未必位于次板5之上。在不使用次板5的情况下,实质要求是邻近于LD111设置RC滤光器。
[B3]第三改型的说明
图8A到8C是用于描述作为第二实施例第三改型的光收发器模块的结构的图解透视图。即:图8A给出了次板的结构;图8B给出了连接硬件的结构;以及图8C给出了光收发器模块的结构。
如在图8A中给出的,次板5装配有通过参考比如图6所给出的旁路电容器。可替代地,可将已通过参考图4和5或图7所给出的次板5应用于该改型。
在图8A中给出的连接硬件9包括:一接触部分90,其与次板5的较长的一侧表面5a相接触;形成为阶梯状的支柱部分91、92和93;以及接触部分94、95,其位于支柱部分91、93的各末端,并且与较短一侧表面5b、5c相接触。为了抑制杂散电容和杂散电感,支柱部分91、92和93优选地形成为具有一定的宽度(面积)而非线条的形式。
如在图8C中给出的,在电路板3上在其各端邻近处和中央处设置GND端(GND图案)311、332和333,以对应于各支柱部分91、92和93。在连接硬件9的接触部分90、94和95已经与次板5的各侧表面5a、5b、5c拴锁接触之后,通过焊接材料96等,将支柱部分91、92和93连接到次板5上的GND图案50,从而实现一体化。通过焊接等,将各支柱部分91、91和93的末端部分91a、91a和93a连接到GND端331、332和333。结果,就可以集成地构成LD模块1、PD模块2、电路板3和次板5。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连接硬件9的支柱部分91、91和93,将位于电路板3上的GND端331、332和333连接到位于次板5上的GND图案50。因此,回避GND导引销411和425(如见图4)和电路板3之间的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连接硬件9作为LD外壳1和PD外壳2之间的连接(也就是短路),也作为外壳1、2和电路板3之间的GND连接。
因此,可以极大改进通过使用次板5制造光收发器模块时所需要的组合操作的效率,从而能够进一步缩减光收发器模块的制造成本。
在上面给出的实施例中,首先实施位于次板5上的GND图案50与各支柱部分91、92和93的连接。然而,可首先实施各支柱部分91、92和93的末端部分91a、92a和93a与位于电路板3上的GND端331、332和333的耦合(coupling)。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仅旁路电容器6位于次板5之上。然而,可以设置RC滤光器,或者可设置旁路电容器6和RC滤光器。
连接硬件9的支柱部分的个数不限于前述的三个,而可以随需要而变化。例如,通过设置于电路板3的各末端上的仅两个GND端331、333,可将LD外壳1和PD外壳2连接在一起。此外,考虑到装配操作的效率和杂散电容和杂散电感的影响,大量增加支柱部分的个数不是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GND端331、332和333仅位于电路板3的一侧。然而,GND端可位于电路板3的另一表面上或位于其两个表面上。连接硬件9的形状不限于图8B中给出的形状。如果需要,可以改变形状,只要该形状允许硬件和次板5的集成、PD模块1和LD模块2与GND相连接,以及PD和LD模块经由GND与电路板3相连接。
[C]其它
图9是给出了通过使用单个金属外壳、固定LD外壳和PD外壳而形成作为一集成装置形成的光收发器模块的结构框图。在图9中给出的光接收模块包括:壳体10;以及金属外壳11和电路板12,二者容纳在壳体10中。装配有光接收透镜14和诸如套圈的光纤连接器16的LD外壳1、PD外壳2与金属外壳11固定地配合。金属外壳11还结合透镜13,该透镜将来自LD111的光输出耦合到连接到光纤161的光线连接器16;以及WDM滤光器15,其用于通过将经由光纤161所接收的光耦合到PD外壳2的光接收透镜14,使得PD211接收光。
通过导引销411到414,将LD外壳1连接到位于电路板12上的各焊盘(land)(LD连接端)311到314。通过导引销421到425,将PD外壳2连接到位于电路板13上的各焊盘(PD连接端)321到325。主要通过激光束焊接等,将LD外壳1、PD外壳2和金属外壳11连接在一起。
这样,利用金属外壳11将LD外壳1和PD外壳2短路,并且因此其工作效果与第一实施例中获得的效果相同。
毋庸置疑,本发明不限于先前给出的实施例,并且在本发明的要点范围之内进行各种方式型改时可以实施本发明。
例如,先前实施例已给出一种将LD模块应用于光传输模块、将PD模块应用于光接收模块的结构。然而,即使将本发明应用于另一光模块(装置)时,仍可获得和先前实施例中相同的工作效果。
如详细所述,依照本发明的光收发器模块,可以极大抑制高频驱动操作过程中在传输和接收模块之间出现的电气串扰。因此,在光通信技术领域中,可认为本发明的光收发器模块是非常有用的。

Claims (14)

1.一种光收发器模块,包括:
一光传送模块;
一光接收模块;
一用于驱动所述光传送模块和所述光接收模块的驱动电路板;以及
短路装置,该短路装置在所述各模块的外壳之间引入一电短路,或者在相对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所述模块侧面上,在所述各模块的接地端之间引入一电短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器模块,其中通过一用作所述短路装置的扁平形状元件,将所述光收发器模块的外壳和所述光接收模块的外壳连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器模块,其中每个所述光发送模块的外壳和所述光接收模块的外壳都由一圆柱形外壳形成;
提供一扁平形状金属元件作为所述短路装置,在该金属元件的一侧中具有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形成为与所述圆柱形外壳之间的距离和所设各圆柱形外壳的弯曲形状相适应;以及
所述圆柱形外壳固定地配合于所述金属元件的凹陷部分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收发器模块,其中通过焊料或一导电粘合剂,将所述圆柱形外壳和所述凹陷部分结合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所述1的光收发器模块,其中所述短路装置和所述驱动电路板与地(GND)连接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收发器模块,其中所述光发送模块构造为具有一激光二极管(LD),该激光二极管至少具有一阳极端、一阴极端和一接地(GND)端;以及
所述光接收模块构造为具有一光电二极管(PD),该光电二极管至少具有一接地(GND)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收发器模块,其中由一具有通孔的模块封装板形成所述短路装置,其中,所述光发送模块和所述光接收模块安装在所述板的一表面上,并且一接地(GND)图案形成在所述板的另一表面上;以及
所述激光二极管和所述光电二极管的接地(GND)端通过所述通孔,从所述一表面连接到形成于所述模块封装板的所述另一表面上的所述接地图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器模块,其中一旁路电容器设置于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所述阳极端的邻近处,该旁路电容器将所述阳极端连接到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所述接地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器模块,其中在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所述阳极端和所述阴极端之间,插入一通过彼此串联连接一电阻器和一电容器而形成的RC滤光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收发器模块,其中在所述模块封装板上的一位置处,设置一旁路电容器,该位置位于所述激光二极管的邻近处,并且位于所述阳极端和所述接地图案之间。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收发器模块,其中在所述模块封装板上的一位置处,设置一通过彼此串联连接一电阻器和一电容器而形成的RC滤光器,该位置位于所述激光二极管的邻近处,并且位于所述阳极端和所述阴极端之间。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收发器模块,其中通过一导线,将位于所述模块封装板之上的所述接地(GND)图案与位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之上的接地端彼此连接。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收发器模块,其中通过与所述模块封装板一起集成的连接硬件,将位于所述模块封装板之上的所述接地图案与位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之上的所述接地(GND)端彼此连接。
14.如权利要求7、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收发器模块,其中所述模块封装板由一刚性板或柔性板形成。
CNB2004100696762A 2004-02-27 2004-07-19 光收发器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650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53758A JP2005244038A (ja) 2004-02-27 2004-02-27 光送受信モジュール
JP2004053758 2004-0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1815A true CN1661815A (zh) 2005-08-31
CN100456501C CN100456501C (zh) 2009-01-28

Family

ID=34879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6967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6501C (zh) 2004-02-27 2004-07-19 光收发器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91057A1 (zh)
JP (1) JP2005244038A (zh)
CN (1) CN100456501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7082A (zh) * 2010-10-28 2011-02-16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收发模块、光传输装置及光传输方法
CN102163439A (zh) * 2010-02-17 2011-08-2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光拾取装置
CN103105651A (zh) * 2011-11-11 2013-05-15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光学模块
CN103208717A (zh) * 2013-04-10 2013-07-17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单芯管的转接装置
CN103647604A (zh) * 2013-11-28 2014-03-19 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插拔次数远距离1394b传输装置
CN105589140A (zh) * 2014-11-06 2016-05-18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配备有多个信号源的发射器光学模块
CN106980158A (zh) * 2016-01-19 2017-07-25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1193181A (zh) * 2020-01-08 2020-05-22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To封装的tosa及光模块
CN112652488A (zh) * 2019-10-10 2021-04-13 美商祥茂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频开关应用中用于噪声滤波的电容器堆栈及运用其的光学子组件模块
WO2021227643A1 (zh) * 2020-05-14 2021-11-18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09416B2 (ja) * 2005-07-19 2013-10-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モジュール
JP2007072384A (ja) * 2005-09-09 2007-03-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送受信器
JP2007317901A (ja) * 2006-05-26 2007-12-06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トランシーバ
JP2007324343A (ja) * 2006-05-31 2007-1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送受信器
JP5125235B2 (ja) * 2006-06-26 2013-01-23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送受信装置および光送受信モジュール
JP2008225339A (ja) * 2007-03-15 2008-09-25 Hitachi Cable Ltd 光学系接続構造、光学部材及び光伝送モジュール
JP2008257094A (ja) * 2007-04-09 2008-10-23 Hitachi Cable Ltd 光伝送モジュール及び光パッチケーブル
JP2009182251A (ja) * 2008-01-31 2009-08-13 Fujitsu Ltd 光受信サブアセンブリおよび光受信モジュール
JP5092934B2 (ja) * 2008-06-26 2012-12-05 富士通オプティカルコンポーネンツ株式会社 一芯双方向光送受信器
US20110249947A1 (en) * 2010-04-12 2011-10-13 Avago Technologies Fiber Ip (Singapore) Pte. Ltd. Opto-electronic transceiver module with castellated electrical turn
DE102011120056B4 (de) * 2011-12-05 2014-04-03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Steckverbindung für eine Platine
AU2012383347B2 (en) * 2012-06-21 2016-06-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unable optical filter, tunable optical assembly, and multi-wavelength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WO2017017955A1 (ja) * 2015-07-28 2017-02-0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モジュール
JP6627397B2 (ja) * 2015-10-09 2020-01-08 富士通オプティカルコンポーネンツ株式会社 光モジュール及び光伝送装置
JP6414116B2 (ja) * 2016-03-25 2018-10-31 住友大阪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変調器
US11664902B2 (en) * 2019-08-19 2023-05-3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lanar assemblies for optical transceiv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0781B1 (en) * 1999-03-31 2001-10-30 Cisco Technology, Inc. Connection pin layout for connecting integrated magnetics modules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6287128B1 (en) * 2000-07-27 2001-09-11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Interconnection bracket used in an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EP1246326A1 (en) * 2001-03-30 2002-10-02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a Delaware corporation) Electronic packages
WO2003007041A2 (en) * 2001-07-13 2003-01-23 Corona Optical Systems, Inc. Parallel electro-optic interface assembly
TW508033U (en) * 2001-10-12 2002-10-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US6617518B2 (en) * 2001-11-02 2003-09-09 Jds Uniphase Corporaton Enhanced flex cable
US6935882B2 (en) * 2002-06-21 2005-08-30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Pluggable optical transceiver latc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3439A (zh) * 2010-02-17 2011-08-2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光拾取装置
CN102163439B (zh) * 2010-02-17 2014-04-0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光拾取装置
CN101977082A (zh) * 2010-10-28 2011-02-16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收发模块、光传输装置及光传输方法
US8781332B2 (en) 2010-10-28 2014-07-15 Via Technologies, Inc.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opt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3105651B (zh) * 2011-11-11 2016-02-0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光学模块
CN103105651A (zh) * 2011-11-11 2013-05-15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光学模块
CN103208717A (zh) * 2013-04-10 2013-07-17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单芯管的转接装置
CN103208717B (zh) * 2013-04-10 2015-08-05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单芯管的转接装置
CN103647604A (zh) * 2013-11-28 2014-03-19 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插拔次数远距离1394b传输装置
CN105589140A (zh) * 2014-11-06 2016-05-18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配备有多个信号源的发射器光学模块
CN106980158A (zh) * 2016-01-19 2017-07-25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US10624203B2 (en) 2016-01-19 2020-04-14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Co., Ltd. Optical module
CN112652488A (zh) * 2019-10-10 2021-04-13 美商祥茂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频开关应用中用于噪声滤波的电容器堆栈及运用其的光学子组件模块
CN111193181A (zh) * 2020-01-08 2020-05-22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To封装的tosa及光模块
CN111193181B (zh) * 2020-01-08 2022-09-09 索尔思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To封装的tosa及光模块
WO2021227643A1 (zh) * 2020-05-14 2021-11-18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191057A1 (en) 2005-09-01
CN100456501C (zh) 2009-01-28
JP2005244038A (ja) 2005-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61815A (zh) 光收发器模块
US9348102B2 (en) Pin cadence for high-speed connectors
CN1261782C (zh) 可表面安装的收发信机
JP6191348B2 (ja) 光受信モジュール
US20030142929A1 (en) Flex board interface to an optical module
CN1761107A (zh) 光电复合配线部件和使用该部件的电子设备
WO2005104748A2 (en) Modular optical device package
US20090123116A1 (en) Optical transceiver with frame ground and signal ground isolated with parallel plate capacitor
US9768872B2 (en) Optical transceiver outputting wavelength multiplexed signal and receiving another wavelength multiplexed signal
CN1651953A (zh) 模块式光收发器
CN1992441A (zh) 连接器
CN1617396A (zh) 连接器
CN1846466A (zh) 具有陶瓷馈通头部组件的发射器光学子组件中的激光监视和控制
CN1770576A (zh) 光模块
US20090180741A1 (en) Optical transmitting/receiving apparatus
EP1394586A2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module with a heat radiator
CN1204425C (zh) 改进的光电模块组件
JP2007207803A (ja) 光送信モジュール
CN1612341A (zh) 驱动电路
US20180124942A1 (en) Interconnect Structure For Coupling An Electronic Unit And An Optical Unit, And Optoelectronic Module
CN114093953B (zh) 光模块
US9306546B2 (en) Integrated power supply for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subsystems
CN1271898C (zh) 高速通信用印刷布线基板
KR20050090709A (ko) 표시장치의 적층구조
CN1224142C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8

Termination date: 201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