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52158A - 票类发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票类发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52158A
CN1652158A CN 200510007803 CN200510007803A CN1652158A CN 1652158 A CN1652158 A CN 1652158A CN 200510007803 CN200510007803 CN 200510007803 CN 200510007803 A CN200510007803 A CN 200510007803A CN 1652158 A CN1652158 A CN 1652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icket
way
transfer path
tick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0780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5641C (zh
Inventor
渡边周作
天田高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52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2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56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564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cket-Dispensing Machine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票类发放装置,通过在被吸入的票的传送路径上连接使上述票产生退避的退避部,并在使吸入的票退到上述退避部后对其进行保管或退还,在退还上述票时,不会使上述票产生弯曲或破损,而是可以确实地将上述票退还,并且也容易进行维护作业。本发明的票类发放装置,为一种对吸入的票进行保管或退还的票类发放装置,具有对上述票进行传送的传送路径、与该传送路径相连接的并对上述票进行集积和保管的集积部(27)、以及与上述传送路径相连接的退避部(10),并且,在将上述吸入的票退避到上述退避部(10)后对其进行保管或退还。

Description

票类发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票类发放装置。
背景技术
历来,对于被配设在铁路车站、飞机场、旅行代理店等处的、用于发放车票、预定票、座席指定票、定期车票、飞机登机牌等的票类发放装置,先读取从插入口插入的票的信息,并在该信息中写入新的信息,或消除该信息,或改写该信息;然后,再交换和发放新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这时,上述票类发放装置具有对票进行集积的集积装置,并可以将上述插入的票集积起来并保管在上述集积装置中。另外,在将上述插入的票排出时,将已集积在集积装置内的上述票,从该集积装置中取出并进行传送,然后从上述插入口或与该插入口不同的排出口将其排出。因此,在上述集积装置上,配设有对要取出的票和其它票进行分离用的分离机构。
图2为显示现有的集积装置的构成的断面图。
在图中,105为配设在图中未示的票类发放装置内部的集积装置,具有集积箱103。101为从上述票类发放装置的插入口中插入的、并由图中未示的传送装置沿传送路径所传送的票。该票101例如是预定票,并在其里面具有磁条等记录部,在该记录部中记录着预定内容。而且,在上述传送路径的途中,配设有具有磁头等的、图中未示的读取装置,并由此可以读取记录在上述票101的记录部中的预定内容。另外,上述票类发放装置具有图中未示的票发放机构;由上述票发放机构发放与上述预定内容相对应的车票等票,并从排出口将票排出。由此,使用者就可以得到与预定内容相对应的车票等票。
另一方面,作为预定票的上述票101,由于在由上述读取装置读取记录在记录部中的内容后就不再需要了,所以,将其传送到上述集积装置105,并堆积在集积箱103内的底板106上,从而进行集积和保管。在图2中,104为已集积完毕的票。
但是,当上述读取装置所读取的预定内容不合适等时,上述票类发放装置会将上述票101从上述插入口或与该插入口不同的排出口将其排出并退还。这时,有必要将已集积在上述集积箱103内的票101从上述集积箱103中取出。因此,上述集积装置105,除了具有将票101传入到集积箱103中的集积机构102,还具有对上述集积箱103内的、位于已集积完毕的票104的最上面的票101进行分离并传出的分离机构109。
这里,上述集积机构102是具有多个呈放射状配设着的羽毛状的板部件的舌片辊,将由传送装置传送到集积箱103的入口的票101从上方堆积地集积在已集积完成的票104上。
又,上述分离机构109具有拾取辊106、进给辊107、和反向辊108。上述进给辊107可以进行两方向的转动,并在将上述票101传入集积箱103内时,沿图2的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而且,在将上述票101从集积箱103传出时,沿图2的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另外,作为与上述进给辊107相对向的反向辊108,只是在将上述票101从集积箱103中传出时进行转动。并且这时,沿图2的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
而且,上述拾取辊106只是在将上述票101从集积箱103中传出时沿图2的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以拾取集积箱103内的、位于已集积完毕的票104的最上面的票101,并将其向着上述进给辊107和反向辊108的方向送出。上述集积箱103的底板106可以由图中未示的驱动机构而进行升降,并在将上述票101从集积箱103中传出时上升。因此,上述已集积完毕的票104的全体上升,位于该已集积完毕的票104的最上面的票101在从下方被推压于上述拾取辊106的情况下被拾取,然后与已集积完毕的票104相分离。
由此,将已集积在集积箱103内的票101从上述集积箱103中取出,并由传送装置进行传送,然后从插入口或与该插入口不同的排出口将其排出并退还。从上述集积箱103中取出的票101有时不只是一张,而是多张。这时,从已集积完毕的票104中每次一张地分离、传送、并排出上述票101。
[专利文献1]特开昭64-1090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票类发放装置上,在将票101传入到集积箱103内、并堆积和集积在已集积完毕的票104上时,上述票101和已集积完毕的票104有时会发生弯曲或破损。这时,产生了弯曲或破损的票101会被退还的问题。另外,也有可能不能将已集积在上述集积箱103内的票101从上述集积箱103中取出。
图3为显示现有的集积装置的动作的断面图。
例如,在票101a为比较容易产生变形的材料时,如图3所示,即使被堆积在已集积完毕的票104上,票101a也会成为一种形状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在将随后被传送过来的票101b传入集积箱103内时,会与上述票101a相冲突。由此,票101a和票101b有时会产生弯曲或破损。因此,有时要将弯曲或破损的票101a或票101b退还。
另外,该弯曲或破损的票101a或票101b,是难以由拾取辊106进行拾取、并送入到进给辊107和反向辊108之间的。因此,有时也会不能将上述票101a或票101b退还。
而且,在上述分离机构109中,当拾取辊106、进给辊107、和反向辊108的表面受到污染时,会变得不能对位于已集积完毕的票104的最上面的票101进行分离、并将其从集积箱103中传出。因此,必须定期地对拾取辊106、进给辊107、和反向辊108的表面进行清扫,而这会增大维护作业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票类发放装置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述的票类发放装置:通过在被吸入的票的传送路径上连接使上述票退避的退避部,并在使吸入的票退到上述退避部后对其进行保管或退还,在退还上述票时,不会使上述票产生弯曲或破损,而是可以确实地将上述票退还,并且也容易进行维护作业。
因此,在本发明的票类发放装置上,作为一种对吸入的票进行保管或退还的票类发放装置,具有对上述票进行传送的传送路径、与该传送路径相连接的并对上述票进行集积和保管的集积部、以及与上述传送路径相连接的退避部;并在将上述吸入的票退到上述退避部后,对其进行保管或退还。
在本发明的其它的票类发放装置上,还具有配设在上述传送路径的途中的、用于读取记录在上述吸入的票中内容的读取装置。
在本发明的其它的票类发放装置上,还具有对上述票的传送方向进行切换的传送方向切换装置;由该传送方向切换装置,将上述票从上述传送路径传送到上述退避部、或从该退避部传送到上述集积部、或从上述退避部传送到上述传送路径。
在本发明的其它的票类发放装置上,在上述退避部,具有形成于皮带单元之间的、并对上述票进行夹持的退避传送路径;并且,在上述退避传送路径内,顺次地使多张上述票退避。
在本发明的其它的票类发放装置上,上述退避部具有环状的退避传送路径;并且,在上述退避传送路径内,顺次地使多张上述票退避。
在本发明的其它的票类发放装置上,上述退避部,按着进行退避的顺序,将退避在上述退避传送路径内的票传送到上述传送路径或集积部。
依据本发明,在被吸入到票类发放装置中的票的传送路径上,连接着使上述票退避的退避部,并在使吸入的票退到上述退避部后对其进行保管或退还。由此,在退还吸入的票时,不会使票产生弯曲或破损,而是可以确实地将票退还。并且,也容易进行票类发放装置的维护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票类发放装置的退避部的构成的断面图。
图2为显示了现有的集积装置的构成的断面图。
图3为显示了现有的集积装置的动作的断面图。
图4为显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票类发放装置的传送装置整体的构成的断面图。
图5为显示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票类发放装置的传送装置整体的构成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面,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为显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票类发放装置的退避部的构成的断面图。图4为显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票类发放装置的传送装置整体的构成的断面图。
在图4中,20为配设在票类发放装置的内部的传送装置。在这里,上述票类发放装置是一种被配设在铁路车站、飞机场、旅行代理店等处的、用于发放铁路车票、预定票、座席指定票、定期车票、飞机登机牌等票类的装置;但是,上述票类发放装置也可以是用于发放任何种类的票的装置,以及被配设在任何场所的装置。而且,上述票类发放装置,先读取作为从插入口25插入后被吸入的票的吸入票11的信息,并在该信息中写入新的信息,或者消除该信息,或者改写该信息;然后,再发放新票。另外,将上述吸入票11回收,并保管在上述票类发放装置内。
例如,当上述吸入票11为铁路预定票时,在其背面具有磁条等记录部,并在该记录部中记录着预定内容。而且,在作为上述传送装置20的传送路径的主传送路径26的途中,配设有具有由磁头等所形成的读取头的读取装置23,并由此可以读取记录在上述吸入票11的记录部中的预定内容。另外,上述票类发放装置具有图中未示的票发放机构;由该票发放机构发放与上述预定内容相对应的铁路车票,并从图中未示的排出口将票排出。由此,对上述票类发放装置进行操作的操作员或使用者,就可以得到与预定内容相对应的铁路车票。然后,对上述吸入票11进行回收和保管。另外,当该吸入票11为铁路的定期车票、并要进行更新其有效期的操作时,由上述票类发放装置可以发放其有效期得到了更新的定期车票。然后,对上述吸入票11进行回收和保管。另外,当该吸入票11为铁路的座席指定票、并要进行变更指定座席的操作时,由上述票类发放装置可以发放其指定座席已变更的座席指定票。然后,对上述吸入票11进行回收和保管。
另外,有时也会将该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或排出口排出并退还。例如,当上述读取装置23所读取的内容不合适时,上述票类发放装置会将上述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或排出口排出。此外,当上述吸入票11为铁路车票、并进行了发放特快票的手续时,上述票类发放装置在发放特快票的同时,会将上述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或排出口中排出。而且,在中途取消了发放新票所需的手续时,上述票类发放装置也会将上述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或排出口中排出。在本实施例中,对将上述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中排出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上述传送装置20具有沿主传送路径26而配设着的多个的传送辊21。由电动马达等驱动源22,并经由皮带、皮带轮、齿轮等所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22a,对该传送辊21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驱动,使之转动。由此,上述吸入票11,就在由相对向的传送辊21所夹持着的状态下,沿主传送路径26进行传送。上述传送辊21的转动方向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从而既可以将从插入口25中吸入的吸入票11向着票类发放装置的里侧进行传送,或者也可以从票类发放装置的里侧向着插入口25进行传送。
而且,沿主传送路径26传送上述吸入票11,并在通过上述读取装置23时,由上述读取头读取记录在上述吸入票11的记录部中的内容。由于有时会将上述吸入票11表背面反向地吸入,所以,上述读取装置23最好是在主传送路径26的两侧(图4中的上侧和下侧)上分别具有读取头。
另外,在上述主传送路径26的上述读取装置23的里侧,配设有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在该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上,具有作为皮带单元的上侧传送皮带单元24a、下侧传送皮带单元24b、侧面传送皮带单元24c、和集积侧传送皮带单元24d;于是,在该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的内部,构成三条传送路径相互交叉的三叉路状的传送路径。上述上侧传送皮带单元24a、下侧传送皮带单元24b、侧面传送皮带单元24c和集积侧传送皮带单元24d,分别是由套绕在多个皮带辊28a的周围的传送皮带28b所构成的。另外,由图中未示的电动马达等驱动源,对上述皮带辊28a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驱动,使之转动。该驱动源也可以是与上述驱动源22相同的装置。
而且,在上述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上,具有下述构成:形成于上侧传送皮带单元24a和侧面传送皮带单元24c之间的传送路径的出入口(图4中的上侧的出入口)与上述主传送路径26相连接;形成于上侧传送皮带单元24a和下侧传送皮带单元24b之间的传送路径的出入口(图4中的右侧的出入口)与使上述吸入票11产生退避的退避部10相连接;形成于下侧传送皮带单元24b和集积侧传送皮带单元24d之间的传送路径的出入口(图4中的左侧的出入口)与对上述吸入票11进行集积和保管的集积部27相连接。由此,在上述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的内部,上述吸入票11以夹持在上侧传送皮带单元24a、下侧传送皮带单元24b、侧面传送皮带单元24c和集积侧传送皮带单元24d的方式进行传送,并可以将其从主传送路径26传送到退避部1 0、或从退避部10传送到集积部27、或从退避部10传送到主传送路径26。
这里,上述集积部27具有集积箱,并在该集积箱的内部对上述吸入票11进行集积和保管。即,从形成于下侧传送皮带单元24b和集积侧传送皮带单元24d之间的传送路径的出入口,将从退避部10传送到集积部27的吸入票11排出,并堆积在上述集积箱内的底板上,从而对其进行集积和保管。
另外,如图1所示,上述退避部10,具有作为皮带单元的外侧皮带单元15a和内侧皮带单元15b,并在其内部构成作为大致为U字状的传送路径的退避传送路径14。上述外侧皮带单元15a和内侧皮带单元15b,分别是由套绕在多个皮带辊16a的周围的传送皮带16b而构成的。另外,内侧皮带单元15b具有大径的退避部驱动辊12;上述退避传送路径14围绕着退避部驱动辊12的周围,对其方向进行了大致为180度的转换。
而且,由电动马达等退避驱动源13,并经由皮带、皮带轮、齿轮等所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13a,对上述退避部驱动辊12进行驱动,使之转动。由此,从主传送路径26经由上述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后被传送到退避部10中的吸入票11,在由相对向的外侧皮带单元15a和内侧皮带单元15b夹持着的状态下,沿退避传送路径14进行传送。对上述退避部驱动辊12的转动方向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将从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传送过来的吸入票11向着退避传送路径14的里侧进行传送;或者,沿着与上述箭头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将吸入票11从退避传送路径14的里侧向着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进行传送。
在本实施形态中,从插入口25中插入后被吸入的吸入票11在通过读取装置23后,暂时被传送到上述退避部10中。然后,由上述读取装置23,读取记录在上述吸入票11的记录部中的内容,在判断为不需要将上述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中排出和退还时,将上述吸入票11从上述退避部10传送到集积部27中,并将其集积和保管在集积箱的内部。另外,在判断为需要将上述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中排出和退还时,将上述吸入票11从上述退避部10传送到主传送路径26中,并从插入口25中排出和退还。
这里,可以被退到上述退避部10中的吸入票11的张数取决于退避传送路径14的长度。即,当退避传送路径14的长度较短时,可以被退避的吸入票11的张数较少;而当退避传送路径14的长度较长时,可以被退避的吸入票11的张数则较多。在图1所示的例中,可以使四张吸入票11a~11d退避。对于票类发放装置,由于一次被吸入的吸入票11的张数通常为一~二张,所以,考虑到一些富余量,使之可以退避四张吸入票11a~11d。退避传送路径14的长度,可以根据要使之退避的吸入票11的张数而进行适当的变更。
此外,在上述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和退避部10之间,配设有传感器部17。该传感器部17具有发光元件17a和受光元件17b,可以对横穿着通过从该发光元件17a到受光元件17b的光路17c的吸入票11进行检测。例如,当该吸入票11的后端通过上述光路17c时,传感器部17会检测出吸入票11。而且,当上述传感器部17检测出被从传送方向穿换装置24向着退避传送路径14传送的吸入票11时,上述退避驱动源13动作,使退避部驱动辊12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将上述吸入票11传送到退避传送路径14内。另外,当对上述吸入票11按规定的距离传送时,上述退避驱动源13停止工作,从而将上述吸入票11保持在退避传送路径14内。这时,由于该吸入票11被夹持在外侧皮带单元15a和内侧皮带单元15b之间,所以不会从退避传送路径14上脱落。上述规定的距离是指上述吸入票11到达图1中所示的吸入票11a的位置的距离;可以通过对退避驱动源13的动作时间、退避部驱动辊12的转动角、或传送皮带16b的移动量进行控制,而对该规定的距离进行控制。
而且,当上述传感器部17检测出从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向着退避传送路径14传送了第二张吸入票11时,也同样地,上述退避驱动源13动作,使退避部驱动辊12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从而对上述吸入票11传送规定的距离。由此,已经被保持在退避传送路径14内的第一张吸入票11从图1中所示的吸入票11a的位置移动到吸入票11b的位置,而第二张吸入票11则到达图1中所示的吸入票11a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在上述退避部10中退避多张、例如四张吸入票11。
下面,对具有上述构成的票类发放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变更铁路车票和特快票的内容、并发放新车票和特快票的情况时,对从插入口25中插入二张吸入票11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当对上述票类发放装置进行操作的操作员或使用者将第一张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中插入时,上述吸入票11被吸入到传送装置20内,并在由相对向的传送辊21所夹持着的状态下,沿主传送路径26进行传送。然后,上述吸入票11通过配设在上述主传送路径26的途中的读取装置23。这时,由上述读取装置23的读取头,读取记录在上述吸入票11的记录部中的内容。
接着,将上述吸入票11从上述主传送路径26传送到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然后,在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内,对上述吸入票11进行传送,使之通过形成于上侧传送皮带单元24a和侧面传送皮带单元24c之间的传送路径、和形成于上侧传送皮带单元24a和下侧传送皮带单元24b之间的传送路径。由此,经由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将上述吸入票11从主传送路径26传送到退避部10。
然后,当传感器部17检测出从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向着退避传送路径14而传送的吸入票11时,退避驱动源13动作,使退避部驱动辊12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从而将上述吸入票11传送到退避传送路径14内。这时,当上述吸入票11到达图1中所示的吸入票11a的位置时,上述退避驱动源13停止工作,使上述吸入票11保持在退避传送路径14内。
接着,当操作员或使用者将第二张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中插入时,与第一张吸入票11同样地,上述第二张吸入票11沿主传送路径26被传送。然后,上述第二张吸入票11,在由读取装置23读取记录在其记录部中的内容之后,从上述主传送路径26被传送到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中。进一步,经由上述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将上述第二张吸入票11从主传送路径26传送到退避部10。
然后,当上述传感器部17检测出从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向着退避传送路径14而被传送的第二张吸入票11时,与第一张吸入票11同样地,上述退避驱动源13动作,使退避部驱动辊12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从而按规定的距离传送上述吸入票11。由此,已经被保持在退避传送路径14内的第一张吸入票11从图1中所示的吸入票11a的位置移动到吸入票11b的位置,而第二张吸入票11则到达图1中所示的吸入票11a的位置。
另一方面,根据由上述读取装置23所读取的、记录在上述二张吸入票11的记录部中的内容,上述票类发放装置进行发放新票所需的手续。而且,当判断为不需要将上述二张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中排出和退还时,将上述吸入票11从上述退避部10传送到集积部27中,并集积和保管在集积箱的内部。这时,上述退避驱动源13逆向转动,使退避部驱动辊12沿着与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的反方向转动,从而将上述二张吸入票11顺次地从退避传送路径14的里侧向着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进行传送。
然后,在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内,对上述二张吸入票11进行传送,使之通过形成于上侧传送皮带单元24a和下侧传送皮带单元24b之间的传送路径、和形成于下侧传送皮带单元24b和集积侧传送皮带单元24d之间的传送路径。由此,经由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将上述二张吸入票11从退避部10传送到集积部27。而且,将上述二张吸入票11从形成于下侧传送皮带单元24b和集积侧传送皮带单元24d之间的传递路的出入口顺次地排出,并堆积在上述集积箱内的底板上,从而对其进行集积和保管。
另外,例如,在上述读取装置23所读取的内容为不适当、或中途取消发放新票的手续的情况下,当判断为有必要将上述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中排出和退还时,将上述吸入票11从上述退避部10传送到主传送路径26,然后从插入口25中排出和退还。这时,上述退避驱动源13逆向转动,使退避部驱动辊12沿着与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的反方向转动,从而将上述二张吸入票11顺次地从退避传送路径14的里侧向着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进行传送。
然后,在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内,对上述二张吸入票11进行传送,使之通过形成于上侧传送皮带单元24a和下侧传送皮带单元24b之间的传送路径、和形成于上侧传送皮带单元24a和侧面传送皮带单元24c之间的传送路径。由此,经由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将上述二张吸入票11从退避部10传送到主传送路径26。这时,由于驱动源22逆向转动,所以,上述传送辊21会将上述二张吸入票11从里侧向着插入口25进行传送。而且,将上述二张吸入票11顺次地从插入口25中排出,并退还给上述操作员或使用者。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将从插入口25中吸入的吸入票11传送到集积部27的主传送路径26上连接着使上述吸入票11退避的退避部10。因此,在退还上述吸入票11时,由于不需要对暂时集积在上述集积部27中的吸入票11进行分离和退还,所以,吸入票11不会产生弯曲或破损,可以确实地将上述吸入票11退还。另外,由于不需要设置对暂时集积在上述集积部27中的吸入票11进行分离的机构,所以,就没必要进行对该机构的维护作业,从而使票类发放装置的维护作业容易进行。
而且,在上述退避部10的退避传送路径14中,上述吸入票11处于被夹持在外侧皮带单元15a和内侧皮带单元15b之间的状态。因此,即使在上述吸入票11为小尺寸时,也不会从退避传送路径14上脱落,可以进行稳定的传送。另外,即使在上述吸入票11为容易产生变形的材料时,也可以保持稳定的形状。因此,可以在不会使吸入票11产生变形的情况下,确实地将其退还。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对于与第1实施形态中具有相同构造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相同的动作和相同的效果,也省略其说明。
图5为显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票类发放装置的传送装置全体的构成的断面图。
不过,在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在将保持在退避传送路径14内的吸入票11向着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进行传送时,使退避部驱动辊12沿相反的方向转动。因此,当上述吸入票11为多张、且要对该吸入票11进行退还时,由于是按照与吸入的顺序相反的顺序将其从插入口25中排出和退还的,所以,会使对票类发放装置进行操作的操作员或使用者感到迷惑。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即使在吸入票11为多张时,也可以按照与吸入的顺序相同的顺序,将其从插入口25中排出。
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5所示,退避部10具有大径的退避部驱动辊12和外侧皮带单元15a;并且,由上述退避部驱动辊12和外侧皮带单元15a,构成具有大致为Ω字状的环状的退避传送路径14。而且,对上述外侧皮带单元15a,是由套绕在多个皮带辊16a的周围的传送皮带16b所构成的。在这里,省略了如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的内侧皮带单元15b。
这时,上述退避传送路径14,形成于退避部驱动辊12的外周面和与该外周面相接触的传送皮带16b之间,并在退避部驱动辊12的周围大致围绕一周后再回到原处。而且,经动力传递机构13a,由退避驱动源13对上述退避部驱动辊12进行驱动,并沿图5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由此,经上述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后从主传送路径26传送到退避部10中的吸入票11,在将其夹持在退避部驱动辊12的外周面和外侧皮带单元15a之间的状态下,沿退避传送路径14进行传送。
在本实施形态中,上述退避部驱动辊12的转动方向不会产生变更,而总是为固定。而且,当上述退避部驱动辊12转动时,在上述退避部驱动辊12的周围,对从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中传送过来的吸入票11按照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进行传送;并在上述退避部驱动辊12的周围大致围绕一周后再回到原处,然后向着上述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进行传送。
这里,可以被退到上述退避部10中的吸入票11的张数取决于退避传送路径14的长度。在图5所示的例中,可以使二张吸入票11a和11b产生退避。对于其它方面的构成,由于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下面,对本实施形态的票类发放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形态中,也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同样地,对从插入口25中插入二张吸入票11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当对上述票类发放装置进行操作的操作员或使用者将第一张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中插入时,上述吸入票11被吸入到传送装置20内,并在由相对向的传送辊21所夹持着的状态下,沿主传送路径26进行传送。然后,上述吸入票11通过配设在上述主传送路径26的途中的读取装置23。这时,由上述读取装置23的读取头,读取记录在上述吸入票11的记录部中的内容。
接着,将上述吸入票11从上述主传送路径26传送到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然后,在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内,对上述吸入票11进行传送,使之通过形成于上侧传送皮带单元24a和侧面传送皮带单元24c之间的传送路径、和形成于上侧传送皮带单元24a和下侧传送皮带单元24b之间的传送路径。由此,经由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将上述吸入票11从主传送路径26传送到退避部10。
而且,当传感器部17检测出从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向着退避传送路径14而被传送的吸入票11时,退避驱动源13动作,使退避部驱动辊12沿图5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从而将上述吸入票11传送到退避传送路径14内。这时,当上述吸入票11到达图5中所示的吸入票11a的位置时,上述退避驱动源13停止工作,使上述吸入票11保持在退避传送路径14内。
接着,当操作员或使用者将第二张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中插入时,与第一张吸入票11同样地,上述第二张吸入票11沿主传送路径26被传送。然后,上述第二张吸入票11,在由读取装置23读取记录在其记录部中的内容之后,从上述主传送路径26被传送到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中。进一步,经由上述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将上述第二张吸入票11从主传送路径26传送到退避部10中。
而且,当上述传感器部17检测出从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向着退避传送路径14而被传送的第二张吸入票11时,与第一张吸入票11同样地,上述退避驱动源13动作,使退避部驱动辊12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进行转动,按规定的距离传送上述吸入票11。由此,已经被保持在退避传送路径14内的第一张吸入票11从图5中所示的吸入票11a的位置移动到吸入票11b的位置,而第二张吸入票11则到达图5中所示的吸入票11a的位置。
另一方面,根据由上述读取装置23所读取的、记录在上述二张吸入票11的记录部中的内容,上述票类发放装置进行发放新票所需的手续。而且,在判断为不需要将上述二张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中排出和退还时,将上述吸入票11从上述退避部10传送到集积部27中,并集积和保管在集积箱的内部。这时,上述退避驱动源13动作,使退避部驱动辊12沿着图5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从而将处于吸入票11b的位置的第一张吸入票11传送到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上。接下来,如果退避部驱动辊12再继续转动,则处于吸入票11a的位置的第二张吸入票11也被传送到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上。
然后,在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内,对上述二张吸入票11顺次地进行传送,使之通过形成于上侧传送皮带单元24a和下侧传送皮带单元24b之间的传送路径、和形成于下侧传送皮带单元24b和集积侧传送皮带单元24d之间的传送路径。由此,经由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将上述二张吸入票11从退避部10顺次地传送到集积部27。而且,将上述二张吸入票11从形成于下侧传送皮带单元24b和集积侧传送皮带单元24d之间的传递路的出入口顺次地排出,并顺次地堆积在上述集积箱内的底板上,从而对其进行集积和保管。
另外,例如,在上述读取装置23所读取的内容为不适当、或中途取消发放新票的手续的情况下,当判断为有必要将上述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中排出和退还时,将上述吸入票11从上述退避部10传送到主传送路径26,然后从插入口25中排出和退还。这时,上述退避驱动源13动作,使退避部驱动辊12沿着图5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从而将处于吸入票11b的位置上的第一张吸入票11传送到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上。接下来,如果退避部驱动辊12再继续转动,则处于吸入票11a的位置的第二张吸入票11也被传送到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上。
然后,在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内,按照第一张和第二张的顺序,对上述二张吸入票11进行传送,使之通过形成于上侧传送皮带单元24a和下侧传送皮带单元24b之间的传送路径、和形成于上侧传送皮带单元24a和侧面传送皮带单元24c之间的传送路径。由此,按照第一张和第二张的顺序,经由传送方向切换装置24,将上述二张吸入票11从退避部10传送到主传送路径26。这时,由于驱动源22逆向转动,所以,上述传送辊21会将上述二张吸入票11从里侧向着插入口25进行传送。而且,首先将第一张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中排出,接着,将第二张吸入票11从插入口25中排出。因此,就以与吸入的顺序相同的顺序,将上述二张吸入票11退还给上述操作员或使用者。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中,以在退避部驱动辊12的周围大致围绕一周后再回到原处的方式,使退避部10的退避传送路径14形成为环状。因此,在退还吸入票11时,即使在该吸入票11为多张时,也可以按照与吸入的顺序相同的顺序,将其从插入口25中排出。因此,对票类发放装置进行操作的操作员或使用者就不会感到迷惑。
本发明并不只限于上述实施形态,而是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宗旨而进行种种的变形;并且,没有将这些变形从本发明的范围中排除。

Claims (6)

1.一种票类发放装置,
(a)用于对吸入的票进行保管或退还的票类发放装置,其特征是,
具有:
(b)对上述票进行传送的传送路径;
(c)与该传送路径相连接、并对上述票进行集积和保管的集积部;
(d)与上述传送路径相连接的退避部,
(e)在将上述吸入的票退避到上述退避部上后对其进行保管或退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票类发放装置,其特征是,具有:被配设在上述传送路径的途中的、用于读取记录在上述吸入的票上的内容的读取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票类发放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对上述票的传送方向进行切换的传送方向切换装置,由该传送方向切换装置,将上述票从上述传送路径传送到上述退避部、或从该退避部传送到上述集积部、或从上述退避部传送到上述传送路径。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票类发放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退避部具有在皮带单元之间对上述票进行夹持的退避传送路径;并且,在上述退避传送路径内,顺次地使多张上述票进行退避。
5.如权利要求1~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票类发放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退避部具有环状的退避传送路径;并且,在上述退避传送路径内,顺次地使多张上述票进行退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票类发放装,其特征是,上述退避部按照进行退避的顺序,将退避在上述退避传送路径内的票传送到上述传送路径或集积部。
CN200510007803A 2004-02-03 2005-02-02 票类发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56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26574 2004-02-03
JP2004026574A JP4387216B2 (ja) 2004-02-03 2004-02-03 券類発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2158A true CN1652158A (zh) 2005-08-10
CN100585641C CN100585641C (zh) 2010-01-27

Family

ID=34879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078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5641C (zh) 2004-02-03 2005-02-02 票类发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387216B2 (zh)
CN (1) CN100585641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6440B (zh) * 2008-03-28 2012-06-27 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登机牌的切割位置控制方法
CN104408776A (zh) * 2014-12-17 2015-03-11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 一种明信片出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38971A (zh) * 2018-03-30 2018-08-24 重庆华康印务有限公司 印刷发票用输送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2377A (ja) * 2001-08-17 2003-05-09 Toshiba Corp 自動改札装置、無線式記録媒体発行装置、及び、改札システム
CN2509659Y (zh) * 2001-12-26 2002-09-04 凯帝义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票卡地铁收费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6440B (zh) * 2008-03-28 2012-06-27 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登机牌的切割位置控制方法
CN104408776A (zh) * 2014-12-17 2015-03-11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 一种明信片出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38971A (zh) * 2018-03-30 2018-08-24 重庆华康印务有限公司 印刷发票用输送设备
CN108438971B (zh) * 2018-03-30 2019-07-02 重庆华康印务有限公司 印刷发票用输送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87216B2 (ja) 2009-12-16
JP2005222122A (ja) 2005-08-18
CN100585641C (zh) 2010-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874C (zh) 纸币存取款装置
CN1299962C (zh) 纸页类物件处理装置
CN1222845C (zh) 供纸装置及设有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266015C (zh) 纸币存入取出装置
CN1254774C (zh) 纸币处理机
CN1652158A (zh) 票类发放装置
CN1669898A (zh) 纸张类处理装置及其用于该装置的叶轮
CN102167240A (zh) 纸张类集积装置
CN1490232A (zh) 纸张类取出装置
RU2006143604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кладки листов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в стопки
CN1229268C (zh) 传送装置
CN1923533A (zh) 装订系统、图像形成装置及装订装置
CN1151055C (zh) 纸页类积聚装置和纸页类处理装置
CN1715156A (zh) 工件输送系统
CN1410281A (zh) 图像读取记录装置
CN1662937A (zh) 硬币找零机
CN1301207C (zh) 纸张取出装置
JPS59177227A (ja) 紙葉類給送装置
CN208224725U (zh) 一种大型激光打印机
CN105905504A (zh) 一种空包装箱分类回收装置
CN2663369Y (zh) 可进行双面及单面走纸的自动走纸装置
JP4472718B2 (ja) カード打ち抜き装置
CN101045377A (zh) 记录装置和喷液装置
CN1309378A (zh) 硬币游戏机以及硬币搬送装置
KR102595019B1 (ko) 지엽 처리 장치, 집적 트레이, 및 지엽 집적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