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7711A - 绳系紧用具 - Google Patents

绳系紧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47711A
CN1647711A CNA2005100063783A CN200510006378A CN1647711A CN 1647711 A CN1647711 A CN 1647711A CN A2005100063783 A CNA2005100063783 A CN A2005100063783A CN 200510006378 A CN200510006378 A CN 200510006378A CN 1647711 A CN1647711 A CN 1647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rope
plug
clamping part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063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47711B (zh
Inventor
高桥义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47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7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47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7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2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 A44B11/0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 clamp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7/00Holding-devices for laces
    • A43C7/08Clamps drawn tight by l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2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 A44B11/0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 clamping devices
    • A44B11/1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 clamping devices sliding wed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F16G11/10Quick-acting fastenings; 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 F16G11/101Quick-acting fastenings; 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deforming the cable by moving a part of the fasten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39Cord and rope holders
    • Y10T24/3969Sliding part or wedge

Abstract

设置绳(11)的端部(12)插入的绳用开口(21),在规定的长度范围内容纳从绳用开口(21)插入的绳(11)的端部(12)的容纳部(23),夹持容纳在容纳部(23)内的绳(11)的一对夹持部(40);该夹持部(40)呈其一端侧比另一端侧彼此接近的大致V字形,并且,各自的一端侧比另一端侧更接近绳用开口(21),相对于插入轴线(13)倾斜地配置。

Description

绳系紧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绳的端部上的绳系紧用具。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绳用于各种各样的用途。例如,绳大多被用于进行鞋及包或者衣服或服饰上的开口的密封、尺寸等的调整。此外,在实际生活当中,在进行物品的连接及货物的固定等很多情况下都使用绳。
此外,这里所谓的绳,是能够进行捆扎等的绳状物的总称,除一般的绳、金属丝、缆线等之外,也包括细带、带等。
在这些绳中,一般都进行端部处理。即,在仅仅简单地切断的状态下,除截面的外观或手感差之外,编织的原材料会发生绽线。
作为端部处理,简单的处理可以列举出制作结扣。此外,为了提高操作性能和装饰性,安装专用的绳系紧用具。
作为绳系紧用具,为了节省制作结扣所花费的时间和劳力,开发了一种将绳的端部(从绳端起规定长度的区域)包起来的用具。
具体地说,已知一种将绳的端部插入到大致为圆筒状的主体内、从相反侧插入的锁定器的突起部分咬住绳的端部、从而将绳固定的用具(例如,参照文献1:特开平9-289906号公报的第4页、图1、图6)。
此外,已知将突起部分相对于绳的吃入方向作为与绳的交叉方向、并且使绳的前端弯曲以便控制其长度尺寸的用具(例如,参照文献2:特开2002-17411号公报的第3~4页,以及图1~图3)。
在前述文献1及文献2中,都是以突起部分吃入绳的形式将主体与绳固定。一般地,绳的表面大多用针织材料被覆,在这种绳中,突起部分挂在线圈上,获得良好的吃入性。
然而,在近来的绳中,作为芯材,有的采用橡胶等弹性体。在这种弹性体系列的绳中,想要使前述突起部分吃入,芯材会很容易变形,不能获得足够的吃入性。在前述表面为针织材料的绳中,由于芯材的变形,针织材料的被覆会避开,存在不能获得所需的吃入状态的问题。
这样,在现有的简单地将突起部分压到绳的表面上使之吃入的结构的绳系紧用具中,不能获得足够的固定性能,绳系紧用具存在从绳上脱落的可能性。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绳的固定性能的绳系紧用具。
本发明是一种绳系紧用具,该绳系紧用具具有能够沿着规定的插入轴线容纳绳的端部的主体,其特征在于,前述主体具有大致筒状的插座以及插入并配合到其内侧的插头;前述插座具有:前述绳的端部插入的绳用开口,前述插头插入的插头用开口,以及将前述绳用开口及前述插头用开口连通、并且在规定长度内容纳从前述绳用开口插入的前述绳的端部的容纳部;在前述插座或插头中的一个上,具有夹持容纳在前述容纳部内的前述绳的一对夹持部;在前述插座或插头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推压部,在使前述插头配合到前述插座上时,该推压部将容纳在前述容纳部内的绳向前述夹持部推压。
在这样的本发明中,将绳的端部从插座的绳用开口插入,容纳到容纳部内之后,将插头向插头用开口插入。利用插头(或插座)的推压部推压容纳在容纳部内的绳的端部,将其送至一对夹持部,利用插座(或插头)的夹持部夹持该绳的端部。
即,通过将插头插入配合到插座上,利用推压部向夹持部推压容纳在容纳部内的绳,能够利用夹持部可靠地束缚绳的端部,借此,将绳和主体牢固地固定。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前述夹持部,呈其一端侧比另一端侧彼此更加接近的大致V字形,并且各自的一端侧比另一端侧更接近前述绳用开口侧,该夹持部相对于前述插入轴线倾斜地配置。
在这种结构中,在向绳上施加朝着离开主体方向的张力的情况下,被夹持在夹持部上的绳的端部,试图移动到绳用开口侧,但通过将夹持部倾斜地配置,绳的端部被拉向大致V字形的狭窄侧,被更牢固地夹持在夹持部。从而,即使绳是弹性体材料等,绳端部也会可靠地束缚在夹持部内,可以防止脱离等不良情况,提高固定性能。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前述插头在插入到前述容纳部的前端侧具有锥形的形状,并且,在相反侧具有覆盖前述插头用开口的盖部。
在这种结构中,在从插座的绳用开口插入绳的状态下,通过从相反侧的插头用开口将插头插入,能够可靠地进行绳的束缚。
特别是,由于插头的插入成为绳的相反侧,所以,插头会抗拒绳的拔出,能够确保束缚的可靠性。
这时,由于插头的前端侧呈锥形,所以,可以很容易进行插入操作。
进而,由于插头具有盖部,在安装状态下,可以将插头用开口闭塞,外观良好,并且可以防止尘埃进入。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前述容纳部具有能够并列地插入两条绳的空间,前述插头插入到容纳在前述容纳部内的两条绳之间。
在这种结构中,可以利用绳系紧用具捆扎两条绳的端部。例如,为了即使戴着防寒用等的厚手套,也能够很容易地对防寒用具的拉链等进行操作,大多使用制成环状的绳。在进行这种环状的绳的端部的捆扎时,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绳系紧用具,则可以和端部处理一起进行捆扎,可以节省额外的捆扎操作。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前述推压部,在将前述插头配合到前述插座上的状态下,与前述夹持部相比,配置在更靠近前述插头用开口侧。
在这种结构中,利用夹持部及推压部,在插入轴线方向的不同位置上,从相反侧推压绳,借此,进行将绳向夹持部的推压。这时,由于夹持部及推压部在插入轴线方向的不同位置上,所以绳被弯曲成曲柄状,在提高对绳的拉拔的抵抗力的同时,还可以缩短主体沿插入轴线方向的长度。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前述推压部沿着前述插入轴线延伸,并且在前述插头配合到前述插座上的状态下,前述推压部配置在前述夹持部的内侧。
在这种结构中,在将插头插入到插座内的操作中,从两者将要完全配合之前的阶段起,推压部进入夹持部的内部,如果在该插入操作之前就使绳顺着推压部的话,则可以将绳顺滑地引导到夹持部内,进行可靠的夹持。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前述推压部上形成导向槽,该导向槽用于规定前述绳的位置,在将前述插头配合到前述插座内时,该导向槽将前述绳引导到前述夹持部内。
在这种结构中,在使插头配合到插座内时,通过预先将绳的端部收存到推压部的导向槽内,随着插头向插座内的移动,绳被自动地送入夹持部内,在将插头配合到插座内时,可以将绳推压并牢固地夹持到夹持部内。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前述导向槽能够在使从前述绳用开口插入、穿过前述插座并从前述插头用开口露出的绳的端部顺着插头的状态下保持该绳的端部。
即,在本发明中,首先将绳的端部插入到容纳部内,通过将插头插入到插座内,用推压部将绳送往夹持部。这时绳的前端可以隐藏在容纳部之内。就是说,也可以使绳的端部停止在容纳部内,通过插头接近绳的端部,由推压部将绳向夹持部送入。
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绳穿过插座,将绳的端部从插头用开口侧引出,在将该前端附加到插头上的状态下,送入插座内,由于插头和绳成一整体地移动,所以,可以预期夹持部能够稳定地进行夹持动作。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导向槽可以沿着插头保持绳的端部,所以,在将插头和绳成一整体地送入插座内时,可以很容易地进行该操作。此外,导向槽可以具有即使不用手按住绳也不会脱落的形状,例如,具有槽宽比绳稍窄的形状,或者具有入口部分比里侧窄的形状等。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前述夹持部由从前述主体的一部分延续出的隆起部分形成。
在这种结构中,无需独立于主体(插座或插头)地形成并安装夹持部,可很容易地进行制造。特别是,在用树脂形成主体的情况下,包括夹持部在内,通过对其进行整体成形,可以提高制造效率。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前述隆起部分具有相对于前述插入轴线朝着与前述绳用开口相反侧倾斜的倾斜面,在该倾斜面上形成大致为V字形的切口,由该切口的沿着前述倾斜面的边缘形成前述夹持部。
在这种结构中,利用隆起部分的倾斜面和大致V字形的切口,可以容易地形成一对夹持部。
在这样的夹持部中,对于相互的倾斜,可以利用V字形切口的配置角度进行设定,对于相对于插入轴线的倾斜,可以利用倾斜面的配置角度进行设定。因此,能够可靠地设定任意的倾斜角度,能够可靠并容易地进行制造。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前述夹持部,将相互分离侧作为相互之间构成的角度大的导向部分,将相互接近侧作为相互构成的角度小的固定部分。
在这种结构中,例如,前述大致的V字形的切口,可以说构成双重的V字形,或者大致的Y字形。同时,在Y字形的入口侧的导向部分中,加大开口宽度,即使绳的位置变化很大,也能够将其纳入到夹持部内,可靠地进行绳的夹持。另一方面,在绳上产生拉力等情况下,绳被引入到Y字的里侧的固定部分上,利用变窄的夹持部可靠地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可靠地提高固定性能。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前述夹持部与前述插入轴线构成的倾斜角度在30度以上、不足90度。
在本发明中倾斜配置的夹持部,通过以前述角度设置,能够可靠地利用绳的拉力进行束缚。当倾斜角度在90度以上时,即夹持部处于和插入轴线正交的状态或者夹持部的前端朝向绳用开口侧的状态时,不能利用绳的拉力进行束缚。另一方面,当倾斜角度在30度以下时,形成绳和夹持部相依顺的状态,同样不能借助绳的拉力进行束缚。
前述夹持部与前述插入轴线构成的角度,更优选地在45度以上、不足80度。
通过处于该角度范围内,由前述绳的拉力进行的束缚变得更加可靠。
前述夹持部与前述插入轴线构成的角度,最优选在55度以上、不足65度。
通过处于该角度范围内,由前述绳的拉力进行的束缚变成最优选的状态。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前述夹持部弯曲,前述倾斜角度是实质上夹持绳的有效区域与前述插入轴线之间平均的构成角度。
夹持部可以是直线状的,但也可以形成曲线形。例如,在入口侧,令夹持部的倾斜角度增大,可以很容易将绳纳入,在里侧缩小夹持部的倾斜角度,可以提高由绳的拉力产生的束缚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与绳的束缚相关的平均夹角的实质有效区域的倾斜角度,优选处于前述的角度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插座及插头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前述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插座的纵剖视图。
图3是前述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插头的侧视图。
图4是前述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插座的横剖视图。
图5是前述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插头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前述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插座及插头的配合状态的横剖视图。
图7是表示前述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插座及插头的配合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8是表示前述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插座及插头的配合状态的正视图。
图9是表示前述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插座及插头的配合状态的部分剖视透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形式的插座及插头的分解透视图。
图11是前述第二种实施形式的插头的侧视图。
图12是前述第二种实施形式的插座的纵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前述第二种实施形式的插座及插头的配合状态的部分省略横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形式的插头的透视图。
图15是表示前述第三种实施形式的插座及插头的配合状态的部分省略横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型例的插座和插头的分解透视图。
图17是前述第二种实施形式插座和插头的配合状态的局部省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图1~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绳系紧用具。
图1是表示本实施形式的插座及插头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该插座的纵剖视图,图3是该插头的侧视图,图4是该插座的横剖视图,图5是该插头的平面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形式的插座及插头的配合状态的横剖视图,图7是表示该状态的纵剖视图,图8是表示该状态的正视图,图9是表示该状态的部分剖视透视图。
如图1所示,绳系紧用具10,具有能够沿着规定的插入轴线13容纳绳11的端部12的主体14。
主体14包括:大致为筒状的插座20,以及插入配合到其内侧的插头30。这些插座20及插头30,例如分别作为合成树脂的成形品构成。
在插座20的一端上,形成绳用开口21,在绳用开口21的相反侧形成插头用开口22。贯穿插座20,形成从绳用开口21至插头用开口22的容纳部23。
在绳用开口21内,可以插入前述绳11的端部12。容纳部23,在规定的长度范围内,可以容纳从绳用开口21插入的绳11的端部12(参照图4、图6、图7)。
前述插头30可以插入到插头用开口22内。容纳部23具有两条绳11可并列地插入的空间。插头30插入到容纳在容纳部23内的两条绳11之间(参照图1、图6、图8)。
插头30从插头用开口22插入到容纳部23内,在插头30上,在插入到容纳部23中的前端31的附近形成由两侧的倾斜面32构成的锥形形状,并且,在相反侧具有覆盖插头用开口22的盖部33。
通过设置由倾斜面32构成的锥形形状,可以顺滑地进行将插头30插入到容纳部23内的两条绳11之间的操作。
通过设置盖部33,在使插头30与插座20配合的状态下,可以闭塞插头用开口22,可以获得良好的外观,也可以防止尘埃的进入。
在插头30上,在上下面上形成固定用突起34,在盖部33的上下形成限制用突起35。
固定用突起34形成于能够弹性变形的突起部分的前端上,能够与插座20内侧的凹部24配合。通过这种配合,限制插头30的脱出,维持插座20与插头30的配合状态。
限制用突起35,能够与形成在插座20的插头用开口22的周缘上的凹部25配合。借助这种配合进行限制,使插头30相对于插座20不会进入到比规定的配合状态更深的位置。
在容纳部23内形成一对夹持部40,所述一对夹持部40夹持容纳在其内部的绳11。
在本实施形式中,为了在容纳部23内容纳两条绳11并将其相互捆扎,对于每一条绳设置一对夹持部40,即,总共设置两对位于四个部位的夹持部40(参照图8)。
夹持部40,呈其一端侧比另一端侧彼此接近的大致V字形,并且,各自的一端侧比另一端侧更接近绳用开口21侧,相对于插入轴线13倾斜地配置(参照图2、图8、图9)。
夹持部40由从插座20的内侧延续的板状隆起部分41形成。隆起部分41具有相对于插入轴线13朝着与绳用开口21相反侧倾斜的倾斜面42(参照图4、图6)。
在隆起部分41上形成从倾斜面42侧观察呈大致V字形的切口43,利用该切口43的沿着倾斜面42的边缘形成一对夹持部40(参照图2、图8、图9)。
在这种夹持部40中,在将绳11收存到切口43内的状态下,当牵引该绳11想要将其从容纳部23中拔出时,与绳11的表面滑动接触。特别是,在倾斜面42(与绳用开口21相反侧,即,插头用开口22侧)侧,变成捋过绳11的表面的状态。
这里,倾斜面42相对于插入轴线13倾斜,其前端侧靠近绳用开口21的相反侧,即,靠近插头用开口22侧,从其前端侧吃入的切口43,相对于开口侧而言,其里侧靠近绳用开口21侧。
即,在切口43的边缘处形成的一对夹持部40中,当向绳用开口21侧牵引绳11时,一面捋过绳11的表面,一面将其塞入切口43的里侧,即,将其塞入夹持部40的相互接近侧。
借此,更牢固地夹持绳11,很难再进一步将其拔出。
夹持部40,相互分离侧作为相互构成的角度大的导向部分44,相互接近侧作为相互构成的角度小的固定部分45,一对夹持部40,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大致的Y字形或者两段的V字形。
此外,在固定部分的表面上,设置图中未示出的具有圆锥形突起、锯齿部的阶梯部等,一对夹持部40,作为一个整体,也可以构成大致Y字形或者两段的V字形。
导向部分44,将切口43开口侧的开口展宽,借此,在将绳11收入到切口43内时,即使绳11稍稍偏移,也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导向。
固定部分45,通过使相互构成的夹角较小,能够可靠地勒紧束缚绳11,通过可靠地防止松脱可以确保固定性能。
借助这种两段式的夹持部40,能够可靠地容纳或束缚绳11。在本实施形式中,使夹持部40与插入轴线13构成的倾斜角度A(参照图4)为60度。
当该倾斜角度A在90度以上、即夹持部40处于与插入轴线13正交的状态时,或者在夹持部40的前端朝向绳用开口21侧的状态下时,由绳11的拉力进行的束缚成为不可能。另一方面,当倾斜角度A在30度以下时,形成绳11和夹持部40相依顺的状态,由绳11的拉力进行的束缚同样成为不可能的。
从而,倾斜角度A有必要在30度以上、不足90度,优选在45度以上、不足80度。进而,通过使倾斜角度A在55度以上、不足65度(60度左右),可以使由绳11的拉力进行的束缚十分可靠。
在插头30上形成推压部50,该推压部50,在使插座20与插头30配合时,将容纳在容纳部23内的绳11向夹持部40推压(参照图1、图3、图5)。
推压部50,作为从比插头30的倾斜面32更靠近盖部33侧的位置起在侧方连续隆起的突起部分,其前端在缩小的同时,形成圆弧状的圆形。
推压部50的位置,在使插座20与插头30配合的状态下,比夹持部40更靠近插头用开口22侧地配置(参照图6、图7、图8)。
从而,在使插座20与插头30配合时,起着与容纳部23内的绳11的端部12的表面接触、将其推压并塞入到夹持部40内的作用。
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实施形式,具有以下的效果。
在本实施形式中,将绳11的端部12从绳用开口21插入,容纳到容纳部23内。利用一对夹持部40夹持所容纳的绳11的端部12,借此,将绳11和主体14固定。
这里,在向绳11上施加朝向离开主体14的方向的张力的情况下,被夹持部40夹持的绳11的端部12,试图向绳用开口21侧移动,但通过将夹持部40倾斜地配置,绳11的端部12被拉入到大致V字形的狭窄侧,被夹持部40更牢固地夹持。
特别是,夹持部40分成两段,一段是相互分离侧彼此形成的角度大的导向部分44,一段是相互接近侧彼此形成的角度小的固定部分45,所以,形成夹持部40的大致V字形的切口43,可以说构成双重的V字形或者大致的Y字形。同时,在Y字的入口侧的导向部分44处,通过加大开口宽度,即使绳11的位置变动大,也能够将其纳入到夹持部40内,可靠地进行绳11的夹持。另一方面,在绳11上发生拉力等情况下,绳11被拉入到Y字的里侧的固定部分45中,被变窄的夹持部40可靠地固定,从而,能够可靠地提高固定性能。
因此,采用本实施形式的绳系紧用具10,即使绳11是由弹性体等原材料构成的,也能够将绳11的端部12可靠地束缚在夹持部40内,可以防止脱落等不良情况,可以提高固定性能。
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利用大致筒状的插座20和插入配合到其内侧的插头30构成主体14,所以,通过将插头30插入到插座20内,可以简单且可靠地进行束缚绳11的端部12的操作。
特别是,由于在插座20的一端形成绳用开口21,在其相反侧形成插头用开口22,所以,在将绳11从插座20的绳用开口21插入的状态下,通过将插头30从相反侧的插头用开口22插入,能够可靠地进行绳11的束缚。
特别是,由于插头30的插入在绳11的相反侧,所以,插头30抗拒绳11的脱出,能够确保束缚的可靠性。
进而,插头30由于其前端侧呈锥形,所以易于进行插入操作。此外,由于在相反侧设置覆盖插头用开口22的盖部33,所以,在安装状态下,可以将插头用开口22闭塞,外观良好,并能防止尘埃的进入。
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容纳部23具有两条绳11可并列插入的空间,插头30插入到容纳在容纳部23内的两条绳11之间,所以,利用绳系紧用具10能够捆扎两条绳11的端部12。
因此,采用本实施形式的绳系紧用具10,可以在端部处理的同时进行绳11彼此之间的捆扎,可以省略另外的捆扎操作。
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在插头30上设置推压部50,在使插座20与插头30配合时,将容纳在容纳部23内的绳11向夹持部40推压,所以,利用推压部50推压容纳部23内的绳11,能够可靠地利用夹持部40对绳11的端部12进行束缚。
特别是,在对绳11的端部12进行最初的束缚时,通过由推压部50进行的推压,将绳11的前端12深深地吃入夹持部40内,所以,以后借助绳的拉力能够更可靠地使绳11向夹持部40吃入。
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在插座20与插头30的配合状态下,将推压部50配置在比夹持部40更靠近插头用开口22侧,所以,在将绳11向夹持部40推压时,通过夹持部40及推压部50向插入轴线13方向的偏移,绳11被弯曲成曲柄状,提高对绳11的拉拔的抗拒性,同时,可以缩短主体14沿插入轴线13方向的长度。
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利用从插座20的一部分延续的隆起部分41形成夹持部40,所以,没有必要与插座20分开单独地形成并安装夹持部40,可以很容易进行制造。特别是,在用树脂形成插座20的情况下,包括夹持部40在内,通过对其进行整体成形,可以提高制造效率。
在实施形式中,在隆起部分41上设置相对于插入轴线13朝着绳用开口21的相反侧倾斜的倾斜面42,在该倾斜面42上,形成大致V字形的切口43,利用该切口43的沿着倾斜面42的边缘,形成一对夹持部40,所以,可以很容易形成夹持部40。
在这种夹持部40中,对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倾斜,可以由V字形切口43的配置角度进行设定,对于它们相对于插入轴线13的倾斜,可以由倾斜面42的配置角度(倾斜角度A)进行设定。因此,能够可靠地设定任意的倾斜角度A,能够可靠且容易地进行制造。
在本实施形式中,通过使夹持部40与插入轴线13构成的倾斜角度A为60度,可以使借助绳11的拉力形成的束缚效果达到最大。
其次,对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形式的插座和插头的分解透视图,图11是本实施形式的插头的侧视图,图12是本实施形式的插座的纵剖视图,图13是表示本实施形式的插座及插头的配合状态的部分省略横剖视图。
本实施形式基本上与前述第一种实施形式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同样的结构采用相同的标号,同时省略重复的说明。下面,对于本实施形式中特有的的结构进行说明。
插座20及插头30的结构和上述第一种实施形式的结构基本上相同,但插座20的外侧轮廓不同,呈中间变细的形状。但在功能上没有什么不同,夹持部40周边的结构也相同。
对于插头30,其前端31的锥形形状及盖部33的周边与前述第一种实施形式具有相同的结构,但推压部50周边的结构不同。
即,相对于前述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推压部50为尖端细的突起状,本实施形式的推压部50,具有上下一对突起部51,在它们之间形成导向槽52。
突起部51及导向槽52分别沿插入轴线13方向的规定长度延伸形成,能够将绳11容纳在导向槽52内。
特别是,导向槽52以使从前端31侧延伸的绳11顺着该导向槽的方式形成,并且具有用于保持该绳11的形状。即,导向槽52的槽宽,比绳11的外径稍窄,通过将绳11塞入可以将其固定到导向槽52内。或者,也可以将导向槽52制成使入口部分(导向槽52的上下推出部分)的间隔比里侧(导向槽52的槽宽)窄的形状等。
在这样的本实施形式中,在使插座20与插头30配合之前,预先将绳11的端部12从绳用开口21引导到插座20内,进而,将绳11送入,将其前端12从插头用开口22拉出规定的长度。然后,将从插头用开口22引出的部分塞入导向槽52内等加以保持。在这种状态下,将插头30的前端插入到插座20内。这时,由于绳11的端部12被保持在导向槽52内,所以,绳11和插头成一整体地返回到插座20内。
从而,通过将绳11的端部12保持在推压部50的导向槽52内,随着插头30在插座20内的移动,绳11被自动地送入夹持部40内,在插头30配合到插座20上时,绳11被推压部50推压到夹持部40上,可以牢固地将其夹持。
从而,通过在推压部50上设置导向槽52,为了将绳11夹持在夹持部40上,可以容易地进行留意绳11的位置等的处理。
其次,对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图14是表示本实施形式的插头的透视图,图15是表示本实施形式的插座及插头的配合状态的部分省略横剖视图。
本实施形式与前述的第一种实施形式基本上具有同样的结构。因此,对于同样的结构采用相同的标号,同时省略重复的说明。下面,对本实施形式中特有的结构进行说明。
插座20及插头30的结构基本上和前面相同,但插座20包含夹持部40的周边结构,与前述第一种实施形式同样。
对于插头30,其整体形状及盖部33周边和前面所述具有同样的结构,但其前端31侧的锥形形状部分及推压部50周边的结构与前面所述不同。
即,相对于前述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推压部50为尖端细的突起状,本实施形式的推压部50在规定的长度范围内沿插入轴线13的方向延伸。并且,推压部50与夹持部40对向地配置,设定成推压部50的一部分进入夹持部40内的状态。
而且,在与插头30的前端31相连的倾斜面32上,在每一侧上形成与推压部50的突起部分相连的导向槽53。
在这样的推压部50中,在使插头30配合到插座20中时,通过预先将绳11的端部12收入到推压部50的导向槽53内,随着插头30移动到插座20内,绳11被自动地送入夹持部40内,在插头30配合到插座20上时,绳11被推压到夹持部40上,可以将其牢固地夹持。
从而,为了将绳11夹持到夹持部40上,可以容易地进行留意绳11的位置等的处理。
进而,由于使推压部50直接进入夹持部40内,所以能够可靠地将绳11夹持到夹持部40上。这时,由于使推压部50沿插入轴线13的方向延长,所以,可以预先防止偏离夹持部40、不能顺利地收入其中等不良情况。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实施形式,本发明也包括在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型、改进等。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夹持部40弯曲,倾斜角度A是实质上夹持绳的有效区域与前述插入轴线形成的平均夹角。
即,夹持部40可以是直线的,但也可以形成曲线。例如,在入口侧使夹持部40的倾斜角度较大,可以容易地将绳11纳入,在里侧使夹持部40的倾斜角度减小,可以提高利用绳的拉力产生的束缚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与绳11的束缚相关的平均夹角的实质有效区域的倾斜角度A,优选处于前述的角度范围内。
夹持部40的形状,并不局限于由导向部分44及固定部分45构成的两段式,也可以是进一步改变角度的三段式或者是角度逐渐增加的曲线式。或者,可以制成多段式的,但本发明并不必须如此,作为整体,也可以是简单的V字形的。
夹持部40的结构,并不局限于在板状的隆起部分41上设置切口43的形式,例如,也可以设置成绳用开口21侧隆起、并且插头用开口22侧低的阶梯形状,将这里所产生的朝向插头用开口22的阶梯差面作为前述倾斜面42,在该处设置切口43。
进而,也可以将一对突起设置成大致的V字形,将它们面对的内侧作为夹持部40,作为本发明,总之,只要形成大致的V字形、并且相对于插入轴线13形成规定的倾斜角度A的方式进行配置即可。
在前述各实施形式中,捆扎两条绳11,但作为绳系紧用具10,只要进行一条绳11的端部处理即可,只要有一对夹持部40用于一条绳11就可以。在前述各个实施形式中,夹持部40设置在插座20上,推压部50设置在插头30上,但也可以反过来设置。
作为将插头30及插座20的配合维持在规定位置的机构,并不局限于固定用突起34及限制用突起35,可以利用现有的各种定位结构。
进而,并不必须是像前述各个实施形式那样的插头30及插座20的两部结构,也可以在插座20的夹持部40附近,设置较松地保持绳11的保持金属丝等,对绳11进行导向,用拉力进行束缚。
在前述第二种实施形式中,也可以在采用一对突起部51的推压部50上追加设置辅助的推压部51A。
在图16和图17中,在采用一对突起部51的推压部50的前端31侧,沿插入轴线13方向设置两个辅助的推压部51A。各推压部50A形成各自的前端变尖的形状,并且前端侧向盖部33侧倾斜。利用这些推压部50A,当插头30配合到插座20上时,利用推压部50及推压部51A两者推压夹持部40,可以牢固地夹持绳11。特别地,推压部51A的前端部变尖,并且向盖部33侧倾斜,因而,可以提高防止绳11脱出的效果。

Claims (16)

1.一种具有能够沿着规定的插入轴线容纳绳的端部的主体的绳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
前述主体具有大致筒状的插座和插入配合到其内侧的插头,
前述插座具有:前述绳的端部插入的绳用开口,前述插头插入的插头用开口,和与前述绳用开口及前述插头用开口连通、且在规定长度内容纳前述绳的容纳部,
在前述插座或插头中的一个上,具有夹持容纳在前述容纳部内的前述绳的一对夹持部;
在前述插座或插头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推压部,在使前述插头配合到前述插座上时,该推压部将容纳在前述容纳部内的绳向前述夹持部推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夹持部,呈一端侧比另一端侧彼此更加接近的大致V字形,并且各自的一端侧比另一端侧更接近前述绳用开口侧,该夹持部相对于前述插入轴线倾斜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前述插头在插入到前述容纳部中的前端侧具有锥形的形状,并且,在相反侧具有覆盖前述插头用开口的盖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容纳部具有能够并列地插入两根绳的空间,
前述插头插入到容纳在前述容纳部内的两根绳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前述推压部,在将前述插头配合到前述插座上的状态下,与前述夹持部相比,配置在更靠近前述插头用开口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前述推压部沿着前述插入轴线延伸,并且在前述插头配合到前述插座上的状态下,前述推压部配置在前述夹持部的内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推压部上形成导向槽,该导向槽用于规定前述绳的位置,在将前述插头配合到前述插座内时,该导向槽将前述绳引导到前述夹持部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绳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导向槽能够将前述绳以顺着插头的状态加以保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绳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在前述推压部的前述绳用开口侧且推压前述绳的辅助推压部。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夹持部由从前述主体的一部分起连续的隆起部分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绳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前述隆起部分具有相对于前述插入轴线朝着与前述绳用开口相反侧倾斜的倾斜面,在该倾斜面上形成大致为V字形的切口,由该切口的沿着前述倾斜面的边缘形成前述夹持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绳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夹持部将相互隔离侧作为相互之间构成的角度大的导向部分,将相互接近侧作为相互构成的角度小的固定部分。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夹持部与前述插入轴线构成的倾斜角度在30度以上、不足90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绳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夹持部与前述插入轴线构成的倾斜角度在45度以上、不足80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绳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夹持部与前述插入轴线构成的倾斜角度在55度以上、不足65度。
16.如权利要求1~15所述的绳系紧用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夹持部弯曲,前述倾斜角度是实质上夹持绳的有效区域与前述插入轴线之间平均的构成角度。
CN2005100063783A 2004-01-29 2005-01-28 绳系紧用具 Active CN16477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21500 2004-01-29
JP2004021500 2004-01-29
JP2004021500A JP2005211302A (ja) 2004-01-29 2004-01-29 紐止め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7711A true CN1647711A (zh) 2005-08-03
CN1647711B CN1647711B (zh) 2010-08-11

Family

ID=34650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063783A Active CN1647711B (zh) 2004-01-29 2005-01-28 绳系紧用具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66369A1 (zh)
EP (1) EP1559927A1 (zh)
JP (1) JP2005211302A (zh)
KR (1) KR100604062B1 (zh)
CN (1) CN1647711B (zh)
TW (1) TWI24365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789B (zh) * 2009-01-15 2013-07-31 香港多耐福有限公司 绳扣
CN103241387A (zh) * 2013-05-07 2013-08-14 西北工业大学 空间系绳系统楔形制动机构
CN104154427A (zh) * 2014-07-14 2014-11-19 宁波腾隆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头灯
CN110482004A (zh) * 2018-05-15 2019-11-22 Ykk株式会社 绳带紧固器
CN112401413A (zh) * 2019-08-20 2021-02-26 Ykk株式会社 具有线调整部的带扣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96099B2 (ja) * 2005-01-28 2010-07-07 Ykk株式会社 紐止め具
JP4528687B2 (ja) 2005-07-26 2010-08-18 Ykk株式会社 紐止め具
WO2008139783A1 (ja) * 2007-05-01 2008-11-20 Maika Co., Ltd. 留め具
US20100050394A1 (en) * 2008-09-02 2010-03-04 Fried Brian A Releasable Pull Tie
CN201518804U (zh) * 2009-09-11 2010-07-07 哈拉尔德柏哲公司 一种用于纺织带两端连接的锁扣
US20120159745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Duraflex Hong Kong Limited Cord end
JP6482496B2 (ja) * 2016-05-19 2019-03-13 株式会社ニフコ 紐の端末カバー
KR200486739Y1 (ko) * 2017-11-15 2018-06-27 주식회사 케이엠 마스크의 착용끈 길이조절기구
US20200248781A1 (en) * 2019-02-01 2020-08-06 Craig W. Patterson Cinching device
JP2021175489A (ja) * 2019-09-19 2021-11-04 Ykk株式会社 紐止め具
KR102107161B1 (ko) * 2020-02-19 2020-05-07 이상국 마스크의 걸이끈 연결기구
RU199259U1 (ru) * 2020-06-03 2020-08-24 Вячеслав Федорович Белецкий Фиксатор шнурка
AU2020281042B1 (en) * 2020-12-02 2021-08-12 Makrite Industries Inc. Mas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7161A (en) * 1974-01-16 1975-07-29 Illinois Tool Works Rope lock device
US3965544A (en) * 1975-06-11 1976-06-29 Boden Ogden W Locking device with combined wedging and spring action
US4156574A (en) * 1978-02-06 1979-05-29 Boden Ogden W Cord lock with self locking spring feelers
US4379358A (en) * 1981-07-30 1983-04-12 Itw-Ateco Gmbh Cord adjusters
JPH0139449Y2 (zh) * 1985-12-28 1989-11-27
US4665590A (en) 1986-04-11 1987-05-19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Cord retainer assembly
US4724504A (en) * 1986-12-22 1988-02-09 Hamilton Standard Controls, Inc. Rapid turn-on, slow drop-out control arrangement
JPH0540731Y2 (zh) * 1987-05-01 1993-10-15
US5029371A (en) * 1990-07-27 1991-07-09 Rosenblood Kenneth L Locking device for elastic laces
US5019371A (en) * 1990-11-21 1991-05-28 Mallinckrodt Medical, Inc. Novel x-ray contrast agent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JP3152269B2 (ja) * 1993-04-16 2001-04-03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紐締具
JPH0739406A (ja) * 1993-07-30 1995-02-10 Ykk Kk 紐締具
JP3236718B2 (ja) * 1993-10-29 2001-12-10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紐締め具
US5987712A (en) * 1997-12-22 1999-11-23 Tucker; John C. Cord lock
US5894639A (en) 1998-03-19 1999-04-20 Robert O. Boden Cord lock apparatus
US6185798B1 (en) * 1999-07-06 2001-02-13 Huy That Anh Ton Shoelace fastener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789B (zh) * 2009-01-15 2013-07-31 香港多耐福有限公司 绳扣
CN103241387A (zh) * 2013-05-07 2013-08-14 西北工业大学 空间系绳系统楔形制动机构
CN104154427A (zh) * 2014-07-14 2014-11-19 宁波腾隆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头灯
CN104154427B (zh) * 2014-07-14 2018-02-23 宁波腾隆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头灯
CN110482004A (zh) * 2018-05-15 2019-11-22 Ykk株式会社 绳带紧固器
CN110482004B (zh) * 2018-05-15 2021-03-23 Ykk株式会社 绳带紧固器
CN112401413A (zh) * 2019-08-20 2021-02-26 Ykk株式会社 具有线调整部的带扣
CN112401413B (zh) * 2019-08-20 2022-11-25 Ykk株式会社 具有线调整部的带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6139A (en) 2005-08-16
JP2005211302A (ja) 2005-08-11
EP1559927A1 (en) 2005-08-03
US20050166369A1 (en) 2005-08-04
TWI243655B (en) 2005-11-21
KR100604062B1 (ko) 2006-07-24
KR20050077783A (ko) 2005-08-03
CN1647711B (zh) 201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47711A (zh) 绳系紧用具
CN1768632A (zh) 带扣
CN1625994A (zh) 用于具有自动制动器的拉链的拉头
CN101028145B (zh) 带扣
CN1905918A (zh) 用于呼吸面罩组件的头罩连接组件
CN1658442A (zh) 连接器锁定结构、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249861C (zh) 连接器
CN1903095A (zh) 绳带系紧用具
CN1466243A (zh) 连接器
CN1658437A (zh) 防水接线器
CN1619895A (zh) 逆变器用连接器装置
CN1511735A (zh) 用于束线的护环
CN1810177A (zh) 绳带卡扣
CN1747269A (zh) 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402398A (zh) 排列电线束用的电线保持件和排列电线束的方法
CN1272826A (zh) 盘盒
US20060000063A1 (en) Cord adjuster
CN1292655A (zh) 鞋用防滑具
CN1944149A (zh) 婴儿车的手推杆
CN1727226A (zh) 用于车辆座椅安全带的导向锚及其制造方法
CN1242712C (zh) 带状物
CN1750329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CN1717604A (zh) 用于结构化地存放或搬运光波导的装置
CN1228895C (zh) 半导体激光装置
CN1870916A (zh) 带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