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2712C - 带状物 - Google Patents

带状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2712C
CN1242712C CNB98117387XA CN98117387A CN1242712C CN 1242712 C CN1242712 C CN 1242712C CN B98117387X A CNB98117387X A CN B98117387XA CN 98117387 A CN98117387 A CN 98117387A CN 1242712 C CN1242712 C CN 124271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shaped parts
watchband
casing
co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81173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9307A (zh
Inventor
北原政昭
山崎修身
饭吉正彦
西山弘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09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9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27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271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 A44C5/16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by folding the strap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 A44C5/145Hoo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47Strap-end-attaching devices
    • Y10T24/4718Watch pintle connect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47Strap-end-attaching devices
    • Y10T24/4782Watch strap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 Toy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容易且迅速地更换的带状物。该带状物包括第一带状部件,其可分离地与机壳相连;第二带状部件,其重叠于第一带状部件上;套环,第二带状部件与第一带状部件右端部插入其中彼此重叠以将第一带状部件的右端部可分离地紧固在第二带状部件上。通过将第一带状部件的右端部从套环中拉出或插入,第一带状部件的右端部可与第二带状部件分离或连接。

Description

带状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应用于表带或其类似物的带状物。
背景技术
传统地,一种与机壳相连并具有如下结构的表带已众所周知。
该表带由一个弹性橡胶制成的带体和设在带体一端部的一个环扣以及可与环扣分开的设在带体另一端部的插扣组成。在插扣与带体分离的状态下,通过将带体插入设在机壳上的两个表带连接部分的每一个插孔中,机壳可以被连接在带体上。随后,插扣被连接在带体的另一端部。
在这种情况下,环扣包括一个连接孔,带体的一个端部插入其中并折回。通过将折回并重叠部分夹在一起,环扣被连接在带体的一个端部。
插扣具有两个连接孔,带体的另一端插入其中。通过将带体的另一端部插入一个连接孔中,并将其顶端部分插入另一连接孔折回,插扣可以被可分离地连接在带体的另一端部。
表蒙设置在机壳的上表面上,壳背设置在其下表面上,机芯包含在机壳内部。
然而,在该表面带中只有当插扣与带体另一端部分离时,机壳才能从表带上卸下来。进而,当机壳装在另一带体上之后,也需要将插扣连接在另一带体的端部。其结果是,更换带体既费时又复杂,因此,存在一个不能容易而迅速地更换带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考虑了上述问题基础上设计出来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容易而迅速地更换的带状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状物,该带状物包括两个带状部件,其弹性状态可确切地调整,即使其中之一是由弹性材料制成,而另一个是由非弹性材料制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种带状部件具有如下结构。对于结构部件或其类似物,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以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在随后将描述的每个实施例的图中均如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带状物,包括:
一个第一带状部件,其穿过一对从机壳的相反两侧延伸出来的连接部分中的插孔;
一个第二带状部件,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带状部件下面并且被第一带状部件重叠;和
一个连接件,其用于将第一和第二带状部件在它们的重叠部分处彼此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布置在位于所述从机壳延伸出的一对连接部分之间的位置,所述连接件为套筒形,并且在第一和第二带状部件的纵向上具有敞开的端部;
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面部分固定在第二带状部件上,第一带状部件穿过连接件的内部,并且连接件的第二侧面部分的表面接触机壳的背面。
根据该带状部件,通过连接件使第一带状部件和第二带状部件的连接分离,以松开相互重叠的第一带状部件和第二带状部件,因此可以容易地将一个连接在第一带状部件的腕件,如手表或其类似物摘下。还有可能容易地将腕件,例如手表或其类似物安装在第一带状部件上。其结果是,可以容易而迅速地更换带状物。
优选地,所述带状物还包括一个套环,其连接在第一带状部件的一个端部上,并且以可沿第二带状部件的纵向滑动的方式连接在第二带状部件上。
优选地,第一带状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穿过套环并折回,所述折回的端部被暂时固定在第一带状部件的靠近该端部的部位上。
优选地,第一带状部件由弹性材料制成,第二带状部件由非弹性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表带的截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表带的截面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表带的截面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表带的截面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表带的截面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表带的截面图;
图7图6所示的套环的放大前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表带的截面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表带的截面图;
图10为图9所示支撑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11为图9沿A-A线的放大截面图;
图12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中支撑件的变型例的透视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表带的截面图;
图14A和14B表示图13所示的支撑件;其中图14A为支撑件展开状态的透视图;14B为环形支撑件在弯曲状态的透视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表带的侧视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表带的侧视图;
图17为图16所示表带的平面图;
图18为图16所示表带的仰视图;
图19为图17沿B-B线的放大截面图;
图20为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表带的侧视图;
图21为图20所示支撑件的放大截面图;
图22为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表带的侧视图;
图23A和23B为图22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23A为图22中右侧支撑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图23B为图23A沿C-C线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1详细解释第一实施例,其中本发明应用于一种表带。
表带T包括一个与机壳4相连的第一带状部件10;一个与第一带状部件相连并重叠在一起的第二带状部件11;和一个作为连接件的套环12,该套环12使第一带状部件的一个端部,即图中右端部10a可分离地连接在第二带状部件11上,如图1所示。
第一带状部件10由非弹性织物制成。通过将第一带状部件10插入设在机壳4上的两个带连接部件5的每个插孔6,机壳4安装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上。第一带状部件10的长度小于第二带状部件11的长度。第一带状部件10的一端部,即图中的右端部10a,和第二带状部件11相互重叠一起插入套环12中,而另一端部,即图中的左端部10b,则通过缝合或类似手段固定在第二连接部件11上。
第二带状部件11象传统例子一样,是由弹性橡胶制成。插扣3被可分离地连接在第二带状部件11的一个端部上,图中为右端部11a,而扣环2连接在第二带状部件11的另一端部上,图中为左端部11b。
套环12为一椭圆形环。通过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和与插扣3可分离地连在一起的第二带状部件11的右侧插入套环12中而相互重叠,可以使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与第二带状部件11可分离地连接在一起。
在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相对的表面上,要安装机壳4的位置上,设有一第一加固件13,其包括一对连接件。该对连接件的作用为,通过将其按压在一起,可分离地压紧连接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部件11。连接件是一对具有弹性钩件和绒状件的薄片(以“魔带”或“VELCRO”为注册商标销售),它们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通过相向按压相对面,可分离地压紧。
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插入套环12中并向内折回压住套环12。折回的右端部10a位于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之间的一个位置,并与它们重叠。在第一带状部件10的折回相对重叠的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一个包括一对辅助加固件的第二加固件14。该辅助加固件的作用为通过将其按压在一起,可分离地夹紧第一带状部件10重叠的两部分。该辅助加固件也是一对具有相对两个表面的加固片,通过按压两相对面可分离夹紧,正如第一加固件13那样。
下面,将解释更换表带T的方法。为了将表带T与机壳4分开,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被拉开以解除第二加固件14对其的夹紧作用。在被松开的第一带状部分10的重叠部分中,第一带状部件插入并压住套环12的部分被从套环12中拉出。其结果是,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通过与第二带状部件11分离而变得不受约束。
随后,当彼此相对的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的要安装机壳4的位置位于夹紧状态下,通过将第一加固件13松开,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被拉开。其结果是,解除了带状部件10和11对机壳4的固定作用。在这种状态下,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从设在机壳4上的两个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被拉出。
因此,可以容易地将机壳4从第一带状部件10上拆下。
相反地,为了将表壳4装在表带T上,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依次插入设在机壳4的两个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第一带状部件10的被插入的右端部10a在套环12处折回插入套环12以压住套环12。折回部分重叠在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之间以使重叠部分被第二加固件14夹紧在一起。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上与机壳4相对应的部分被第一加固件13夹紧在一起。然后,就可以将机壳容易地安装在表带T上。
如上所述,根据表带T,通过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从套环12中拉出,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可与第二带状部件11分离。其结果是,可以将机壳4从第一带状部件10上拆下而不用象传统表带那样先拆下插扣3。同时通过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插入套环12并在套环12处折回压住套环12,可以容易地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连接在第二带状部件11上。因此,可以容易而迅速地为机壳4更换表带T。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的相对的表面上要安装机壳4的位置可以被经一加固件13的一对连接件夹紧在一起,所以可以将机壳4固定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上而防止其滑出原位。
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被插入套环12中折回在第一带状部件和第二带状部件11之间压住套环12。通过第二加固件14将折回的重叠部分相对的表面夹紧一起,可以通过第二加固件14使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必然而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因此,可以必然地将机壳4安装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上。
进而,因为第二带状部件11是由橡胶织成而具有弹性,且第二带状部件11和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彼此重叠一起插入套环12中,所以既使第一带状部件10是由非弹性织物制成,第二带状部件11也可弹性地穿过套环12。因此,可以将表带T作为一个整体戴在手腕或类似物上以使其适合。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2解释第二实施例,其中本发明应用于一种表带。对于与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相一致的结构部件或其类似物,采用相同件号并省略了对其的详细解释。
在表带T中,第一带状部件10的两端部10a和10b通过套环12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
一个套环12被套置在第二带状部件11的一个端部一侧,即图2中右端部11a一侧;另一个被套置在另一端部一侧,即图2中左端部11b一侧。第一带状部件10的一个端部,即图2中右端部10a,折回夹住右侧套环12并重叠在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之间,正如第一实施例那样。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另一端部,即图2中左端部10b,折回夹住左侧套环12并重叠在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两侧的折回重叠部分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加固件14,其作用是通过可分离地按压相对面,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重叠部压紧在一起。
在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相对的表面上要安装机壳4的位置上,设有一个第一加固件15,其作用是通过可分离地将相对面按压在一起,使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压紧在一起。
第一加固件15包括一钩形加固件15a和一绒状织物15b,该钩形加固件15a位于第一带状部件10上要安装机壳4的位置之间,该位置位于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相对的表面上;该绒状织物15b位于第二带状部件11与第一带状部件10相对的表面上,与钩形加固件15a相对的几乎全部区域。通过可分离地将第一带状部件10上的钩形加固件15a向位于第二带状部件11上的绒状织物15b按压,可以将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压紧在一起。
根据表带T,当第一带状部件10左右两端部10a和10b中之一,例如,右端部10a从被从套环12中拉出,可以使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与第二带状部件11分离,正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其结果是,可以容易地将机壳4从第一带状部件10上拆下。当机壳4要与表带T相连时,通过将与第二带状部11分离的第一带状部件10的两端部之一,例如,右端部10a插入套环12并在套环12处折回,可以容易地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与第二带状部件11连在一起。因此,可以容易而迅速地更换表带T。
因为第一带状部件10左右两端部10a和10b分别插入套环12并折回夹住套环12,并且折回重叠的部分被第二加固件14压紧在一起,必然可以牢固地通过第二加固件14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左右两端10a和10b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接。因此,必然可以将机壳4与第一带状部件10相连接。因为第一带状部件10左右两端部10a和10b中的每一个均和第二带状部件11重叠在一起插入套环12中而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第二带状部件11可以比其在第一实施例中更具弹力。因此,可以将表带T更为合适地戴在手腕上。
在表带T中,第一带状部件10的左右两个端部10a和10b通过套环12可分离地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通过将第一带状部件10左右两端部10a和10b从套环12中拉出可以完全地使第一带状部件10与第二带状部件11分离。因此,由于可以改变第一带状部件10与第二带状部件11,也就可以创造出其种种不同组合做为表带T。
因为第一加固件15包括钩形加固件15a和绒状织物15b,该第一加固件15固定于要安装机壳4的位置,该位置位于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相对的表面上。该钩形加固件15a设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上,并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对。该绒状织物15b设在第二带状部件11相对于第一带状部件10的表面上,与钩形加固件15a相对的几乎全部区域,所以可以调整第一带状部件10的钩形加固件15a向第二带状部件11的绒状织物15b的按压位置。因此,可以调整机壳4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上的连接位置,并且将其连接在最合适的位置。
第三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3解释第三实施例,其中,本发明应用于一种表带T。对于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一致的结构部件或其类似物,采用相同件号并省略了对其详细解释。
所示的表带T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只是第一带状部件10的一端部,例如,右端部10a的折回方向与第一实施例不同。
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和第二带状部件11右端部11a一侧重叠插入套环12中,该套环12被第二带状部件11的右端部11a一侧穿过,且右端部10a向上折回压住套环12,在第一带状部件10的一个位置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带状部件10折回相重叠部分的相对面上,设有第二加固件16,用于通过可分离地按压第一带状部件10的两重叠部,将其压紧。第二加固件16为具有相对面的一对加固片,通过按压两相对面,可分离地将其压紧,正如第一实施例那样。
上述表带T与其在第一实施例中具有相同功能。进而,特别地,因为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在插入套环12之后折回,所以使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的连接比其在第一实施例中更容易。当通过将折回重叠部分彼此拉开而解除第二加固件16的压紧作用时,只需向上拉动重叠部分的上部。因此,可以比它们在第一实施例中更容易地彼此拉开,并且容易地使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分离。
第四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4的解释第四实施例,其中,本发明应用于一种表带。对于与图3所示第三实施例一致的结构部件或其类似物,采用相同件号并省略了对其的详细解释。
一种表带T与第三实施例结构相同,只是套环17的形状与第三实施例中套环的形状不同。
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彼此重叠插入表带T上的套环17内部。第二带状部件11的一个端部,即图4中右端部11a的折回顶端11C进一步与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重叠一起插入套环17中,插扣3设在第二带状部件11的右端部11a上。
上述表带T与其在第三实施例中的功能相同。进而,特别地,因为对于套环17来说,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插入其中而彼此重叠,而第二带状部件11的右端部11a的折回顶端部分11c进而也与它们重叠在一起,所以可以紧固第二带状部件11右端部11a的顶端部分11c而不使其摆动。因此,可以制造出适合使用的表带T。
第五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5解释第五实施例,其中,本发明应用于一种表带。对于与图3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一致的结构部件或其类似物,采用了相同的件号且省略了对其的详细解释。
表带T与第三实施例相同,只是除套环12之外,另一套环18也套在第二带状部件11上。
在表带T中,第二带状部分11的顶端部分11C通过下列步骤被套环18紧固:将套环12套在第二带状部件11的一端部一侧,即图5中右端部11a一侧;将另一套环18套在第二带状部件11上套环12右侧较远处;通过套环12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10a与第二带状部件11连接在一起;将第二带状部件11右端部11a折回的顶端部11c插入套环12右侧的另一套环18上,插扣3设在第二带状部件11右端部11a的顶端部11c。
上述表带T与第三实施例中表带具有相同功能。进而,特别地,因为第二带状部件11右端部11a的折回顶端部11c被另一套环18紧固,可以紧固第二带状部件11右端部11a的折回端部11c以防止其摆动,正如第四实施例那样。因此,可以制造出适合使用的表带T。
在上述第四和第五实施例中,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在其插入套环17和12之后折回。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在套环17和12上部折回之后,右端部10a可以插入套环17和12,正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的是将第二加固件14置于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10a折回重叠部分的相对面上,正如第一实施例那样。
第六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6和7解释第六实施例,其中,本发明应用于一种表带。对于与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一致的结构部件或其类似物,采用相同件号并省略了对其详细的解释。
一种表带T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只是套环20的形状与第一实施例中套环的形状不同。
如图6所示,表带T的套环20的作用是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件10a可分离地连接在第二带状部件11的右侧。第一插孔21和第二插孔22以数字8的形状形成于套环20内,如图7所示。第一插孔21具有足够大的尺寸以使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重叠插入其中。第二插孔22供已插入第一插孔21的第一带状部件10进一步插入其中,该第二插孔22在尺寸上小于第一插孔21。
在表带T中,通过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折回与第二带状部件11重叠插入套环20的第一插孔21中,第二带状部件11已插入第一插孔21内;将已插入的右端部10a进而折回插入第二插孔22中,再将插入的右端部10a进一步折回在套环20的上边和第一带状部件10之间,可以使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因此,由于可以将第二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而不用象第一实施例那样使用第二加固件14,所以可以减少表带T的构件数。
根据上述第三到六实施例,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另一端部10b,即图3至6中的左端部,被紧固在第二带状部件11上。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第一带状部件10的左端部10b通过将适用于每个实施例的套环12或20与第二带状部件11的左侧相连,可分离地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其结果是,正如第二实施例那样,通过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左右两端部10a和10b分别从套环12和20中拉出,可以将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完全分离。因此,由于可以改变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也就可以创造出其种种不同组合作为表带T。
根据第三至六实施例,在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相对的表面上,要安装机壳4的位置,设有第一加固件14,其作用是将它们可分离地固定在一起。然而并不局限于此。第一加固件15可以象第二实施例那样被利用。该第一加固件15包括设在第一带状部件10被对着的表面上的钩形加固件15a和绒状织物15b。该绒状织物15b设在第二带状部件11相对于第一带状部件10的表面上,与钩形加固件15a相对的全部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调整第一带状部件10的钩形加固件15a向第二带状部件11的绒状织物15b的按压方向,正如第二实施例那样。因此,可以调整机壳4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上的安装位置并将其安装在最合适的位置。
第七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8解释第七实施例,其中,本发明应用于一种表带。对于与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一致的结构部件或其类似物,采用相同件号并省略了对其详细的解释。
一种表带T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只是第一加固件25和第二加固件26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该第一加固件25包括一对连接件,其作用为通过按压,可分离地将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固定在一起。该第二加固件26包括一对辅助加固件,其用于通过按压可分离地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折回重叠部分的相对的表面。表带T的连接件包括一对加固片25a和25b,如第一实施例那样,被设置在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相对的表面上,从安装机壳4的位置至其右侧套环12附近。
加固片25a设置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上,从安装机壳4的位置延伸至其右侧套环12附近;而加固片25b在第二带状部件11上,从安装机壳4的位置延伸至相当于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顶端的位置,该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在套环12处折回。
一对辅助加固件设置在第一带状部件10面对的表面上,即第一带状部件10在套环12处折回并重叠部分。第二加固件26包括一加固片26a,该加固片26a设置在第一带状部件10相对的面上,即在套环12折回并重叠的部分;和另一设置成与加固片26a相对的加固片。第一加固件25的加固片25a在右端部充当另一加固片,加固片25a设置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上从安装机壳的位置到套环12附近。
如上所述的表带T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表带T相同的功能。进而,特别地,由于第一加固件25设置在从安装机壳4的位置到其右侧套环12附近,即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从安装机壳4的位置到套环12相重叠的部件,可以使彼此压在一起的第一加固件25具有一个大的加固区域。其结果是,可以更必然地将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连接在一起。因为机壳4的表带连接部分5被放置在第一加固件25中,所以可以将机壳4紧固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上一预定位置。由于第一加固件25的加固件25a设置在第一带状部件10的一侧,延伸至套环12附近,加固片25a可以充当第二加固件26的另一加固片。因此,仅通过一个加固片26a就可以具有第二加固件26的功能。
第八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9至11解释第八实施例,其中,本发明应用于一种表带。对于与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一致的结构部件或其类似物,采用相同的件号并省略对其详细的描述。
一种表带T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只是表带T包括一个支撑件27做为连接件,其作用是,取代加固件13与套环12一起将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
支撑件27位于第二带状部件11的表面上,该表面相对于第一带状部件10的机壳4所处位置,如图9所示。
支撑件27包括一个片状件27a,通过缝合或类似方法,与第二带状部件11的相对的面相连,即图10中上方;和一个紧固件27b与片状件27a的上表面相连,如图10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紧固件27b的两则沿第二带状部件11的纵向通过缝合或类似方法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紧固件27b纵向上的两端是敞开的,以使第一带状部件10插入其中,如图11所示。紧固件27b纵向上的长度L3小于片状件27a的长度L4。因此,片状件27a两端间的长度L4大于紧固件27b两端间的长度L3,以使片状件27a伸出。片状件27a和紧固件27b由光滑织物或其类似物制成。
将上述表带T从机壳4上拆下的方法如下:首先如第一实施例那样,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的重叠部件被拉开,以解除第二加固件14的加固作用。然后,将已松开的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从套环12中拉出,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就从第二带状部件11上分离,而不再受约束。随后,自由状态下的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从机壳4右侧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支撑件27内、和机壳4左侧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依次拉出。其结果是,可以通过支撑件27容易地使第一带状部件10的连接分离。因此,可以容易地将机壳4从第一带状部件10上折下。
为了将机壳4安装在表带T上,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插入机壳4左侧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然后,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插入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的支撑件27中,随后,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插入机壳4右侧的插孔6中。其结果是,可以通过支撑件27使第一带将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并且将机壳4安装到第一带状部件10上。随后,如第一实施例那样,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在套环12处折回插入套环12以夹住套环12。接着,折回部分在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之间重叠,由第二加固件14固定重叠部件。因此,可以容易地将机壳4安装到表带T上。
根据上述表带T,通过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从套环12中拉出,可以使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与第二带状部件11分离。通过将已从套环12上分离下来的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从机壳4上的每个带连接部件5的插孔6和支撑件27中拉出,可以容易地将机壳4从第一带状部件10上拆下。进而,通过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插入机壳4每个带连接部件5的插孔6和支撑件27中拉出,可以容易地将机壳4从第一带状部件10上拆下。进而,通过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插入机壳4每个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再插入支撑件27内部,接着在套环12处折回插入套环12以夹住套环12,可以使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因此,可以容易而迅速地更换表带T。
因为支撑件27包括由光滑织物制成的片状件27a和紧固件27b,所以尽管包括一对加固件的第二加固件14设置在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上,也可以顺畅地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插入片状件27和紧固件27b之间。进而,因为片状件27a两端之间长度L4大于紧固件27b两端间长度L3,以使片状件27a伸出,可以平滑地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插入片状件27a和紧固件27b之间,通过片状件27a的伸出部分引导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的顶端。
在第八实施例中,支撑件27的片状件27a的两端部伸出于紧固件27b的两个端部之外。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片状件27a的两端部可以与紧固件27b处于相同位置而不伸出,如图12所示。并不总需要片状件27a,即仅有紧固件27b也可以被直接连接在第二带状部件11上。
在第八实施例中,支撑件27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支撑件27可以与第一带状部件10的相对面相连,以便使第二带状部件11插入支撑件27内部。
在第七和第八实施例中,第一带状部件10的左端部10b通过缝合或类似手段紧固在第二带状部件11上。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第一带状部件10的两端部10a和10b都可以通过每个套环12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正如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那样。其结果是,因为可以完全地将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分离,则可以变换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因此,可以创造出它们各种各样的组合做为表带T。
第九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13和14解释第九实施例,其中,本发明应用于一种表带。对于与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相一致的结构部件或其类似物,采用相同的件号并省略了对其的详细解释。
一种表带T具有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只是表带T包括一支撑件30,该支撑件30包括一个连接件,其作用是,取代第一加固件15与两侧套环12一起使第一带状部件10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支撑件30在第二带状部件11的表面上与安装机壳4的位置相连,因此与第一带状部件10的位置相对,如图13所示。支撑件30的带状件31设置在与第二带状部件11纵向相垂直的位置上,如图14a所示,其长度L6大于第二带状部件11的宽度L5。带状件31的中间部分通过缝合或类似方法紧固在第二带状部件11的相对面上,即图14a中的上方。加固部分32与带状件31两端部的相对面相连,当带状件31弯曲成环状时,彼此重叠相对,如图14b所示。加固部分32包括一对可分离地压在一起的加固片32a和32b。
根据表带T,当第一带状部件10的左右两端部10a和10b中的一个端部,例如,右端部10a从套环12中被拉出,可以使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与第二带状部件11分离,正如第二实施例那样。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松开第一带状部件10上的安装机壳4的位置,并且将支撑件30的加固部分32彼此拉开以解除对带状件31重叠两端部的加固作用,可以使支撑件30对第一带状部件10的连接作用解除。其结果是,可以容易地将机壳4从第一带状部件10上折下。
当机壳4装在表带T上时,与第二带状部件11分离的一个端部,例如,右端部10a插入机壳4左侧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接着,在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与支撑件30的带状件31重叠的状态下,支撑件30被卷起将带状件31弯曲成环状,带状件31的重叠的两端部被加固件32压在一起。通过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插入机壳4右侧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可以通过支撑件30将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连接在一起,并将机壳4安装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上。随后,正如第二实施例那样,通过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部10a插入套环12并在12处折回,可以容易地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右端10a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因此,可以容易而迅速地更换表带T。
在第九实施例中,支撑件30的带状件31通过缝合或类似方法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通过将一弹性织物通过缝合或类似方法连接在带状件31的中间部分,第二带状部件11可以插入织物和带状件31之间。
第十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15解释第十实施例,其中,本发明应用于一种表带。对于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一致的结构部件或其类似物,采用相同的件号并省略了对其详细解释。
一种表带T包括:第一带状部件10,在其一个端部,即图15中的右端部10a,设有插扣35;多个调整孔36供环扣35插入,该调整孔36位于另一端部,即图15中的左端部10b一侧,该调整孔36在纵向上具有相同距离间隔;一个第一加固件37,包括一对连接件,其作用为将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可分离地连接在一起;和一第二加固件38,包括一对辅助加固件,其作用为将第二带状部件11的两端部11a和11b可分离地连接在一起。除了上述部件,表带T的结构几乎与第一
实施例相同。
在此第一带状部件10中,设有环扣35的右端部10a通过缝合或类似方法被紧固在第二带状部件11上,而设有调整孔36的左端部10b一侧则被插入机壳4的两个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
第一加固件37包括一对加固片37a和37b,其中一个加固片37a与第一带状部件10相连,而另一加固片37b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第一加固片37a与第一带状部件10上的安装机壳4的位置相连,而加固片37b则从安装机壳4位置延伸至第二带状部件的左端部11b。
第二加固件38的作用是当第二带状部件11被弯曲戴在于腕上时可分离地固定第二带状部件11的两端部11a和11b重叠部分的相对面。一个加固片38a与第二带状部件11右端部11a的下表面相连,而加固件37的加固片37b的左端部一侧充当另一加固片,与第二带状部件11的左端部的上表面相连。
在此表带T中,为了安装上机壳4,将第一带状部件10左端部10b一侧依次从机壳4右侧插入机壳4的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机壳4与第一带状部件10一侧上的加固件37的加固片37a相对,如图15所示。然后,通过将加固片37a和37b压在一起,可以容易地将机壳4安装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上。为了更换表带T,先将第一加固件37的两个加固片37a和37b拉开,然后第一带状部件10左端部10b一侧从机壳4的两个表带连接部分5的每个插孔6中拉出。其结果是,可以使机壳4从第一带状部件10上拆下。因此可以容易而迅速地更换表带。
为了将表带T戴在手腕上,首先,将第二带状部件11绕在手腕上,第二加固件38的一个加固片与第一加固件37的加固片37a的左端部重叠,以便将第二带状部件11戴在手腕上。在这种状态下,第一带状部件10围着第二带状部件11缠绕,设在第一带状部件10右端部10a上的环扣35嵌入构成在左端部10b一侧的调整孔36中。其结果是,可以将表带T戴在手腕上。在这种情况下,加固片37的加固片37b还充当第二加固件38的另一加固片。为达到此目的,加固片37b从安装机壳4的位置延伸至第二带状部件11的左端部11b。相应地,可以调整一对加固片37b和38a的固定位置以使其适合手腕的尺寸。因此,可以使第二带状部件11适合手腕的尺寸。为了将表带T从手腕上摘下,先将环扣35和调整孔36拆开,通过拉开加固件38,可以将第一和第二带状部件10和11从手腕上摘下。
第十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16至19解释第十一实施例,其中,本发明应用于一种表带。对于与图15所示的第十实施例一致的结构部件或其类似物,采用相同的件号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解释。
一种表带T与第十实施例中表带的结构几乎相同,只是表带T包括一支撑件40和一第二加固件41。该支撑件40包括一连接件以连接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该加固件41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
支撑件40在第二带状部件11的表面上与安装机壳4的位置相连,由此与第一带状部件10相对。支撑件40包括一片状件40a,通过缝合或类似方法与第二带状部件11的相对面相连,即图19中的上面;和一个紧固件40b,与片状件40a的上表面相连,如图19所示。紧固件40b在第二带状部件11纵向上的两侧通过缝合或类似方法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紧固件40b纵向上的两端敞开,以便第一带状部件10插入其内,如图16所示。片状件40a和紧固件40b由光滑织物或类似材料制成。
第二加固件41的作用为,当第二带状部件11弯曲绕在手腕上时,可分离地将其两端部11a和11b重叠部分的相对面固定在一起。加固片41a和第二带状部件11右端部11a的下表面相连,而另一加固片41b与第二带状部件11左端部11b的上表面相连,如图16所示。加固片41b从第二带状部件11左端部11b向支撑件40延伸,以调整缠绕长度使之适应手腕的尺寸。
一个环件42可移动地套在环扣35附近,其作用为紧固第一带状部件10的左端部10b。环件42包括:一个带状件,其长度大于第二带状部件10的宽度,并垂直于第一带状部件的纵向;一个织物,供第一带状部件10插入并与带状件的中间部分相连;和一个加固部分,该加固部分包括一对可分离地压在一起的加固片,并与带状件的两端部的相对面相连,在带状件弯曲成环形的状态下,该加固片彼此重叠在一起,正如图14所示的第九实施例的支撑件30一样。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上支撑件40所处的位置附近,设有多个切口43。
为了将机壳4安装在表带T上,第一带状部件10的左端部10b依次地插入机壳4右侧的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的支撑件40的内部,和机壳4左侧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如图16所示。其结果是,可以容易地将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和容易地将机壳4安装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上。为了更换表带T,第一带状部件10的左端部10b依次地从机壳4左侧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支撑件40内部和机壳4右侧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拉出。其结果是,可以将第一带状部件10和二带状部件11分离并且将机壳4从第一带状部件10上拆下。因此,可以容易而迅速地更换表带T。进而,因为可以完全地将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分离,则可以改变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以创造出它们种种不同组合作为表带T。
为了将表带T带在手腕上,首先,将第二带状部件11绕在手腕上,第二加固件41的一个加固片41a与另一加固片41b重叠以紧固第二带状部件11,以便第二带状部件11可以戴在手腕上。在这种状态下,第一带状部件10围着第二带状部件11缠绕,设在第一带状部件10右端部10a上的环扣35嵌入构成在左端部10b一侧的调整孔36中。其结果是,可以将表带T戴在手腕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加固件41的加固片41b从左端部11b向支撑件40处延伸。相应地,可以调整一对加固片41a和41b的加固位置以使其适合手腕的尺寸。因此,可以使第二带状部件11适合于手腕的尺寸。
在此种表带T中,当通过将环扣35嵌入设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上的调整孔36中以使第一带状部件10的两端部10a和10b连在一起时,可以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调整孔36一侧的左端部10b插入环形件42中将其紧固。起初,当难于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左端部10b插入环形件42中时,环形件42的加固部分可以被拉开,带状件被展开。在这种状态下,通过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左端部10b置于带状件上,并通过弯曲带状件成环状将在固定部分将第一带状部件10的左端部10b固定,可以必然地紧固第一带状部件10的左端部10b。为了将表带T从手腕上摘下,通过拉开第二加固件38,将环扣35和调整孔36拆开之后,可以使第一和第二带状部件10和11从手腕上摘下。
在第十一实施例中,支撑件40包括片状件40a和紧固件40b。然而,并不总需要片状件40a,即仅紧固件40b就可直接地与第二带状部件11相连。
第十二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20和21解释第十二实施例,其中,本发明应用于一种表带。对于与图16所示的第十一实施例一致的结构部件或其类似物,采用相同的件号并省略了对其详细的描述。
表带T几乎与第十一实施例结构相同,只是支撑件45和第二加固件46不同。支撑件45构成环状,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插入其中并彼此重叠,如图20、21所示。第二加固件46包括一个加固片46a,与第二带状部件11右端部11a一侧的上表面相连;和另一加固片46b,与第二带状部件11左端部11b一侧的下表面相连。在这种情况下,置于右侧的加固片46a长于置于左侧的加固片46b。
为了将机壳4安装于表带T上,第二带状部件11插入支撑件45中,支撑件45被置于几乎是第二带状部件11的中间部分的位置。在这种状态下,第一带状部件10左端部10b一侧依次插入机壳4右侧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插入位于第二带状部件11中间位置的支撑件45内,和机壳4左侧带连接部5的插孔6中,正如第十一实施例那样。其结果是,可以容易地将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连在一起并容易地将机壳4安装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上。
为了更换表带T,依次地将第一带状部10的左端部10b从机壳4左侧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支撑件45内部和机壳4右侧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拉出。其结果是,可以使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分离,并将机壳4从第一带状部件10上拆下。因此,可以容易而迅速地更换表带T。进而,支撑件45的结构比第十一实施例中支撑件的结构简单,可以低价地生产表带T。
在此种表带T中,因为置于第二带状部件11右侧的加固件46a长于位于左侧的加固片46b,所以能够调整该对加固片46a和46b的固定位置,以使其适合手腕的尺寸。因此,可以使第二带状部件11恰好适合手腕的尺寸。
在第十二实施例中,在第二带状部件11插入支撑件45之后,第一带状部件10插入支撑件45中。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当第一带状部件10插入机壳4两个表带连接部分5的每个插孔6中,第一带状部件10可以插入支撑件45中,以便支撑件45与第一带状部件10相连。在这种状态下,第二带状部件11可以插入支撑件45中。
第十三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22和23解释第十三实施例,其中本发明应用于一种表带。对于与图20所示第十二实施例一致的结构部件或其类似物,采用相同的件号并省略了对其详细的描述。
一种表带T具有几乎与第十二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只是支撑件47不同。支撑件47包括一对支撑部分47a和47b,其作用是包住机壳4左右两侧的表带连接部分5,通过缝合或类似方法紧固在第二带状部件11上。右侧的支撑部分47a从下面插入机壳4右侧的带连接部件5中,以便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能露出;而左侧支撑部分47b从下面插入机壳4左侧的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以便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能露出,如图23a所示。
为了将机壳4安装到上述表带T上,通过将设在第二带状部件11上的支撑件47的每个支撑部分47a和47b与机壳4的每个表带连接部分5相连,可以将机壳4安装到第二带状部件11上,如图22所示。然后,在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露出的状态下,第一带状部件10b一侧被插入机壳4右侧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在机壳4和第二带状部件11中穿过,并插入机壳4左端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如图23a所示。其结果是,可以容易地将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连接在一起和容易地将机壳4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带状部件10和11上。
为了更换表带T,第一带状部件10左端部10b一侧被从机壳4左侧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拉出,在机壳4和第二带状部件11中穿过,并从机壳4右侧的表带连接部分5的插孔6中拉出。其结果是,可以使第一带状部件10和机壳4分离。随后,通过使支撑件47的每个支撑部分47a和47b与机壳4的每个表带连接部分5分离,可以将机壳4与第二带状部件11分离。因此,可以容易而迅速地更换表带T。
在第一至十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带状物应用于与机壳4相连的表带T。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本发明中的带状物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与计步器、罗盘及其类似物相连的附属腕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带状物,包括:第一带状部件10;设置成重叠在第一带状部件10上的第二带状部件11;和连接件12,13或27,其与第一和第二带状部件中至少一个相连,以使第一和第二带状部件连接在一起,如图1至23所示。
连接件是套环12,17或27,其与第二带状部件的一侧相连,并在其纵向上可移动,如图1至6,8,9和13所示。
连接件可以是固定件27或30,其设置在第二带状部件一侧,如图9至14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和第二带状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分离地与支撑件27的内部相连,如图9至12所示。
连接件可以是加固件13,15或25,其相对地设置在第一带状部件和第二带状部件的表面上,以便可分离地固定第一和第二带状部件,如图1至6和8所示。
连接件可以包括两个部件,其中之一是套环12,另一个是支撑件27,如图9所示。
连接件可以包括两个部件,其中之一是套环12,另一个是加固件13,如图13所示。
第一带状部件的端部10a通过连接件可分离地与第二带状部件相连,而第一带状部件的另一端部10b紧固在第二带状部件上,如图1,3至6,8和9所示。
连接件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件12和12,第一带状部件的两端部10a和10b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件可分离地与第二带状部件相连,如图13所示。
第一带状部件的端部10a在插入套环20之后折回,并且折回的端部再次插入套环以暂时紧固套环,如图6所示。
第一插孔21和第二插孔22形成于套环20中,如图6所示。其中第一带状部件10和第二带状部件11插入该第一插孔21中彼此重叠。第一带状部件的端部插入第一插孔后进而插入第二插孔22中。
带状物进一步包括辅助加固件14,16或26用于第一带状部件,其可分离地固定连接件并设在第一带状部件10的端部10a处,如图1至6,8,9,和13所示。
带状部件进一步包括辅助加固件38或41用于第二带状部件,当第二带状部件弯曲成环状时,其将第二带状部件的两个端部11a和11b可分离地固定在一起,如图15和16所示。
加固件包括加固片13,15,25,或37,如图1至6,8,9,13,和15所示。
加固片设置在从第二带状部件中间部分至其端部的位置,如图15所示。
第一带状部件由弹性材料制成,而第二带状部件由非弹性材料制成,如图1至6,8,9,和13所示。
一个腕件(4)可分离地安装在第一带状部件上,如图1至6,8,9,13,15,16,20,和22所示。
腕件是一个手表4,并通过手表的表带连接部分5和5可分离地安装在第一带状部件上,如图1至6,8,9,13,15,16,20,22和22所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将被连接件连在一起的第一带状部件和第二带状部件分离,可以将处在重叠状态下的第一带状部件和第二带状部件松开。其结果是,可以将安装在第一带状部件上的腕件,如手表或其类似物,从第一带状部件上容易而迅速地拆下。还可以容易而迅速地将腕件,如手表或其类似物,安装在第一带状部件或第二带状部件上。因此,可以容易而迅速地更换带状物。

Claims (4)

1、一种带状物,包括:
一个第一带状部件(10),其穿过一对从机壳(4)的相反两侧延伸出来的连接部分(5)中的插孔(6);
一个第二带状部件(11),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带状部件下面并且被第一带状部件重叠;和
一个连接件(40),其用于将第一和第二带状部件在它们的重叠部分处彼此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布置在位于所述从机壳延伸出的一对连接部分之间的位置,所述连接件为套筒形,并且在第一和第二带状部件的纵向上具有敞开的端部;
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面部分固定在第二带状部件上,第一带状部件穿过连接件的内部,并且连接件的第二侧面部分的表面接触机壳的背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物,还包括一个套环,其连接在第一带状部件的一个端部上,并且以可沿第二带状部件的纵向滑动的方式连接在第二带状部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状物,其特征在于,第一带状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穿过套环并折回,所述折回的端部被暂时固定在第一带状部件的靠近该端部的部位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状物,其特征在于,第一带状部件由弹性材料制成,第二带状部件由非弹性材料制成。
CNB98117387XA 1997-08-25 1998-08-25 带状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271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172197 1997-08-25
JP241721/97 1997-08-25
JP151944/98 1998-05-18
JP15194498A JP3931428B2 (ja) 1997-08-25 1998-05-18 バンドおよびリス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9307A CN1209307A (zh) 1999-03-03
CN1242712C true CN1242712C (zh) 2006-02-22

Family

ID=26481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1738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2712C (zh) 1997-08-25 1998-08-25 带状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276580B1 (zh)
JP (1) JP3931428B2 (zh)
KR (1) KR100281309B1 (zh)
CN (1) CN1242712C (zh)
MY (1) MY128757A (zh)
TW (1) TW3909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1006B2 (en) * 2000-12-12 2005-07-26 Tonya Daree Bauer Quick-change watchbands
ITAR20010039A1 (it) * 2001-12-21 2003-06-21 Sil Dor S R L Dispositivo di attacco e adattamento di cinturini elastici a cassettaa orologi
US20030155389A1 (en) * 2002-02-20 2003-08-21 Swartzentruber Vincent Dale Slap on watch
US20050236445A1 (en) * 2004-03-31 2005-10-27 Rusty Nix Watchband
US7175340B1 (en) 2005-10-03 2007-02-13 Kinney Joseph C Protective watch band assembly
US20120068033A1 (en) * 2010-09-16 2012-03-22 Melanie Uffen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modular personal accessories
WO2015173996A1 (ja) 2014-05-13 2015-11-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装着装置
US10966492B2 (en) * 2017-01-26 2021-04-06 Andrew Bradford Green Wearable holder for securing a smart watch
US10729210B1 (en) * 2017-05-30 2020-08-04 Apple Inc. Watchband securement with clamp pads
US10750831B2 (en) 2017-07-28 2020-08-25 Apple Inc. Watchbands with hook and loop fasteners
US20210298395A1 (en) * 2020-03-31 2021-09-30 Donald Mitchell Halpern Wrist band assembly
US20220066398A1 (en) * 2020-08-31 2022-03-03 Casio Computer Co., Ltd. Control device for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storage medium, timepiece, timepiece main body and ba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466443A (en) * 1950-07-11 Joseph Byers Frederick Wrist watch strap
GB191206915A (en) * 1912-03-20 1913-02-27 Emanuel Henry Levi Improvements in Watch Wristlets.
US2625192A (en) * 1950-04-25 1953-01-13 Adam L Kinskie Belt supported battery case
US4213548A (en) * 1978-07-10 1980-07-22 Wood Bruce G Insulative wide style watchband
USD344038S (en) 1991-10-28 1994-02-08 Phillips Mitchell J Safety strap for use with watches, compasses and depth gauges
US5425007A (en) * 1994-02-25 1995-06-13 Walter; Richard J. Securing band mechanism
USD390492S (en) 1997-03-14 1998-02-10 Timex Corp. Watch strap
US5838642A (en) * 1997-04-10 1998-11-17 Tully; Patricia A. Wrist sweatband with wat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11127919A (ja) 1999-05-18
KR19990023824A (ko) 1999-03-25
JP3931428B2 (ja) 2007-06-13
TW390981B (en) 2000-05-21
MY128757A (en) 2007-02-28
CN1209307A (zh) 1999-03-03
KR100281309B1 (ko) 2001-02-01
US6276580B1 (en) 2001-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2712C (zh) 带状物
CN1192129A (zh) 清洁布及清洁工具
CN1078951C (zh) 集合连接多个光纤连接器的方法及其使用的校准定位夹具
CN1662377A (zh) 印刷丝网、其框架和印刷丝网装置
CN1615185A (zh) 分离材料用的装置
CN1593691A (zh) 一次性防尘面罩
CN1420502A (zh) 倾斜和结合结构具有改进的监视器
CN1224675A (zh) 由装在导轨上的可拆卸式座椅组成的车辆座椅总成
CN1442326A (zh) 轿车车门结构及隔音板
CN1592587A (zh) 大人服、小孩服及父母小孩服
CN1468756A (zh) 车内扬声器的旋转安装结构
CN1628010A (zh) 包装桶和采用该包装桶的焊条包装
CN1788402A (zh) 线圈的组装夹具、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CN1273455C (zh) 制备n-1保护的含n个环氮原子的环状多胺的方法及其产物
CN1128116A (zh) 婴儿兜
CN1491813A (zh) 自行车车轮
CN1066606C (zh) 电气零件夹持器及其固定机构
CN1733465A (zh) 绝热性板
CN1944149A (zh) 婴儿车的手推杆
CN1191030C (zh) 拉锁完成装置
CN1735381A (zh) 伤口牵开器装置
CN201431729Y (zh) 一种固定装置
CN1188452A (zh) 连接结构和采用此结构的织物拉紧框架
CN1721650A (zh) 轿车车门结构及隔音板
CN1146845C (zh) 架设轻便展示器具的支架和用于展示器件的轻便展示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