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7363A - 藉评估零交越间时间间隔解调变量位调频模拟接收信号 - Google Patents

藉评估零交越间时间间隔解调变量位调频模拟接收信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47363A
CN1647363A CN03807664.0A CN03807664A CN1647363A CN 1647363 A CN1647363 A CN 1647363A CN 03807664 A CN03807664 A CN 03807664A CN 1647363 A CN1647363 A CN 1647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zero
interval
frequency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8076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47363B (zh
Inventor
D·布雷克曼恩
A·纽鲍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Intel Deutschla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iled Critical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ublication of CN1647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7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47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7363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0Frequency-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frequency-shift keying
    • H04L27/14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04L27/156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with demodulation using temporal properties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detecting pulse width
    • H04L27/1563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with demodulation using temporal properties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detecting pulse width using transition or level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3/00Demodulation of angle-, frequency- or phase- modulated oscillations
    • H03D3/02Demodulation of angle-, frequency- or phase- modulated oscillations by detecting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signals obtained from input signal
    • H03D3/04Demodulation of angle-, frequency- or phase- modulated oscillations by detecting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signals obtained from input signal by counting or integrating cycles of oscil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2003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
    • H04L27/2007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 in which the phase change within each symbol period is constrained
    • H04L27/2017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 in which the phase change within each symbol period is constrained in which the phase changes are non-linear, e.g. generalized and Gaussian minimum shift keying, tamed frequency mod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侦测器(1)用于零交越以及一计数器(2)其系被连接到侦测器而被使用以决定接收讯号或者一中频讯号之零交越时间间隔,其系从接收讯号所产生,且用以侦测数字讯号数据。在此例中,一序列之被决定的零交越间隔可以数字型式被储存于一位移缓存器链(3)中,且可以在一分类装置(4)中与先前储存的间隔序列比较。再者,一频率偏移可藉平均零交越间隔而决定且可由适当选择或修改先前储存的间隔序列来补偿,其中后者亦可被使用于同步相位期间。此外,同步化处理可能以酬载数据辨识来协助。

Description

藉评估零交越间时间间隔解调变量位调频模拟接收信号
本发明关于一种在一无线通讯系统中例如蓝牙,DECT,WDCT以及类似其它系统中,用来解调一数字调频模拟接收讯号之方法,且关于一种实行此方法的装置。
无线数字通讯系统例如DECT,WDCT,蓝牙,SWAP,WLAN IEEE802.11需要适当的接收器用以无线接收无线电频率讯号,其系经由空气接口来传输,该接收器产生一基带讯号具有尽可能小的扭曲以一简单方法解调。除了高敏感度,一高度的整合,低成本,低能量消耗以及关于可应用于不同数字通讯系统之弹性在此例中系被需要。
在现今接收器设计用于数字调频讯号中,传统的讯号处理方法被使用于解调以及讯号侦测。一被频繁地使用的方法就是基于所谓的限制者鉴频器FM解调器,其中调频讯号系被解调,例如藉由一模拟巧合解调器以适当的侦测,在一般复杂的带通过讯号之硬限制之后。
再者,有接收器概念其中中频讯号系被转换成数字范围藉由一A/D转换器的协助,且讯号侦测系使用数字讯号处理方法被实行。一旦此方法被描述,经由范例,在DE 101 03 479.2中,代表先前技艺根据德国专利法§3Clause2。与模拟接收器设计比较,例如此一般公认方法使其可能达到定性的讯号侦测改善。然而,此方法具有缺陷就是一复杂的A/D转换器是被需要的。
结果,本发明的目的系详细说明用于无线通讯系统中数字调频接收讯号之一改善的解调方法,藉此高效能可被达成而同时具有一低层级的完成复杂度。
此墓地系藉由独立权利要求之特征而达成。有利的发展以及改进系被详细说明于附属权利要求中。
根据本发明的原则将首先更详细地被解释藉由参考第1图。
第1图对应K.D.Kammeyer,B.G.Teubner Verlag,Stuttgart,1996年所著书名”Nachrichtenubertrangung”第385页之图11.2.3[message transmission]第11.2.1项,以及,在图较低部分,显示一调频载具震荡器,而较上方部分的图则显示未调整的载具震荡。在此例中,调整的类型为两步分离频率调整(FSK,频率位移键入),那就是说频率键入在两清晰的频率之间基于一两步数据讯号。四个数据讯号周期被显示具有一数据序列d=[1 -1 1 1],每一数据周期具有一周期期间为T。在此例中,载具频率为f0=2.5/T且调整细数为η=1。震荡相为连续的(CPFSK,连续相FSK)。如果数据讯号在数据周期中的传递改变,则一突然的分离频率改变发生。在大部分的例子中,调整是带限制的,因此突然的频率改变不会伴随一方形波形发生,但是随着时间延伸。此之一范例为高斯最小位移键入(GMSK)其,举例来说,是使用在泛欧行动无线标准GSM(行动通讯之全球系统)。未调整的载具震荡之频率(图之较上部分)是介于分离频率之间,其对应数据讯号。
根据本发明的原则是基于代表不同数据讯号的数据周期在零交越之间具有不同时间间隔之观念。在第1图所示目前的范例中,包含数据讯号1的数据周期具有六个零交越,而包含数据讯号-1的数据周期包含有四个零交越。此代表的是零交越之间的时间间隔在彼此不同的数据讯号之间均不同。零交越之间的时间间隔可因此为了解调的目的被决定,且可被使用于数字讯号数据之侦测。原则上,此可被直接实行于接收讯号上。然而,仅可能实行此方法于从接收讯号产生之一中频讯号。在一实际范例中,此可能为从一限制器发射之一中频讯号且其,结果,现在仅被作为一限制器输出讯号参考。
在介于零交越之间而想要被决定的该时间间隔中的讯号可被提供至一侦测器用于零交越,在其中被转换成一方形波讯号,他的零交越系被决定。在方形波讯号中的零交越之间的时间间隔被使用于讯号侦测。零交越的侦测器可被连接到一计数器,其计算在一预先决定的时间频率f0中所所受供给上的脉冲。一重设脉冲被提供至每个零交越上之计数器,在计数器重设之前已经达到的计数被发射,且被转换成一代表先前零交越之间的间隔讯号。
本发明系不局限于2-步骤的数字频率调整,如第1图中所举实例说明。事实上,他可以仅被应用于多步骤的数字频率调整,其中被传播之两或多位的原始数字化讯号在每一例子中在数据讯号上表现出来。由于范例,频率调整可能有四个步骤(4-FSK),以2位进来的位数据流在一数据讯号上表现,或者可具有8步骤(8-FSK),具有3位的进入位数据流在一数据讯号上表现。在这些多步骤频率调整方法的例子中,一些不同零交越间隔对应频率的数量系被获得,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时。实行之方法以及装置必须可以正确侦测零交越间隔,且以正确的频率结合他们如此才有正确的数据讯号。
原则上,决定每一数据讯号且因此从仅仅一被测量的零交越间隔之传播位藉由比较零交越间隔之数值与一参考数值(2-FSK的例子中)在数据讯号周期T中在相同间隔作为数据讯号周期是可能的。如果零交越间隔大于参考数值,那就是说一传播已经发生在相对时间间隔之低频率中,其系较短而可被传播对应于较高的频率。在2-步骤FSK调整讯号的例子中,这些频率对应位1以及0,或者对应数据讯号1以及-1。如果仅一数值的零交越间隔被使用于每一数据讯号周期中,则,虽然解调方法可被非常简单地实施,然而,其系相对地敏感于干扰,如白色噪声,总是在一实际系统中叠加在酬载讯号之上。
此方法系更加强健以干扰例如此当两或多连续零交越被使用于侦测。这些零交越可能,举例来说,被储存于一位移缓存器链。一位的影响在传播频率上系被分布在两或多位周期中,特别是在过滤调频接收讯号的例子中(例如GMSK,高斯最小位移键入)。在一对应的方式中,使用权不的零交越在此较长时间间隔以辨识结合的位是值得的。两或多连续零交越间隔可因此被决定于两或多数据讯号周期中,且对应的数据讯号可从他们而被侦测。
再者,以此方法被决定之一间隔序列可以与一组被储存的间隔序列比较,且可能决定在从被侦测的间隔序列之最短距离被储存的间隔序列。对应于此被储存的间隔序列之数据讯号可接着被发射。
介于被决定的间隔序列x1...xN之间的距离以及被储存的间隔序列y1...yN可使用关系式 d ( x , y ) = Σ n = 1 N | X n - Y n | g g 被决定,其中1≤g<∞。
根据本发明之解调方法是一部份的接收以及处理一数字调频模拟接收讯号之方法。此接收以及处理方法可能在领外的实施例被改善以提高解调方法之品质以及效能,藉由降低接收系统对频率偏移之敏感度。一频率偏移力如此可能发生的,举例来说,介于使用在传播器中用以上混合到一载具频率之一混合频率以及使用于接收器中用以下混合之混合频率,或者可能出现从开始介于它们之间。在传播器以及接收器中初始辨识中频可造成一频率偏移由于中频之一或均飘移。无线通讯系统之标准例如DECT,WDCT,蓝牙等等。全部允许频率偏移在一特定容忍带中。根据蓝牙说明书,这些频率偏移可能,举例来说,在一范围±75kHz之间变化。仿真研究已经显示除非适当的计数测量使用于如上所述之解调方法中,这些频率偏移可能造成一敏感度的损失高于6dB。因此值得详细说明一适当的方法用于辨识任何频率偏移以及适当的偏移补偿。在一另外的实施例中,任何可能出现在接收讯号中的频率偏移系被决定于解调程序开始之前,其中一些被决定的零交越间隔之一平均值在接收讯号中系被决定且与非频率位移接收讯号(或者中频讯号)之一预期平均值作比较,且频率偏移接着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被决定。此方法之实施例亦可被使用于辨识以及补偿在中频讯号中的频率偏移,其如上所述,可能发生在介于传播器以及接收器之间。例如,频率偏移可能被先前储存不仅一个别组的间隔序列而且两或多组的间隔序列所补偿,且藉由选择一特定组的间隔序列,藉此被决定的间隔序列可被比较,作为被决定的频率偏移之一函数。此系因此为一类型的分离补偿,其中频率偏移之容忍范围预先被细分成间隔,且储存的一组间隔序列被与每一间隔结合。二者择一地,然而,连续的补偿频率偏移系仅仅如可行的,其中,由于范例,一单一组的储存间隔序列系被修改基于被决定的频率偏移。
当多重存取可能在传播以及接收系统中整个或部分地基于一时间分割多路传输方法(TDMA,时间分割多重存取),则接收以及处理方法一般上在接收讯号中具有接收器与一时槽结构之同步化之一方法步骤。在此例中,决定频率偏移如上所述在同步化方法步骤之前的程序是有利的。为此目的,决定的频率偏移可能被提供至一比较测定单元,其中一些对应于不同频率偏移的数量,之同步化编码序列,其系与频率偏移结合而被储存,且一同步化编码序列基于被提供的频率偏移而被选择。同步化实际的方法步骤则包含被连续储存在一内存单元中且在比较测定单元中与被选择的同步化编码序列比较之接收讯号之两或多连续的零交越间隔,直到一匹配在一被决定的间隔序列以及对应同步化编码序列之一间隔序列之间被发现。一旦此被达成,同步化程序已经成功完成,且一样品时间可被定义出来。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之一另外的实施例关于同步化必须可能在整个时间框中的事实,当使用一时间分割多重传输方法时,当系统在未同步化的状态时。如果同步化单元可作用于整个时间框中,则发生关于一噪声讯号在输入点为同步化之相对频率可能。因此辨识当酬载讯号出现时,以及当仅有干扰讯号出现在输入点时是想要达成的。另外的实施例使用平均值及/或散布值在决定零交越间隔中以决定是否接收讯号包含酬载数据或代表一干扰讯号。特别地,当一FSK-调整,在特别的GMSK调整,酬载讯号被使用于接收器输入点,则介于零交越之间之间隔在一特定范围中变化。当讯号为噪声时此亦为真实的。然而,如果一纯粹的干扰讯号出现在接收器的输入端,那就是说,例如,白色噪声的形式,则介于零交越之间的间隔被散布在一非常大的范围中。因此可能去使用极限值在介于零交越之间的间隔以区别一灾  重讯号以及一噪声讯号之间的差别。如所述,平均值在介于零交越之间的先前间隔上可被估计,如一额外的酬载数据指示器。特别是,决定是否零交越间隔之平均值在一预先决定的范围中是可能的,及/或是否零交越间隔之大多数的个别数值在一预先决定的范围之中是可能的。在后面的例子中,需要不仅仅预先决定数值范围,而且也要预先决定主要大多数在此预先决定范围中的一定量状态。
根据本发明之方法只实施例,其已经被描述于上,可以任何所想要的方式被彼此结合。特别是,已经在任何频率偏移之决定期间被决定的零交越间隔之一平均值可平等地以一实际的方法被使用于上面叙述之酬载数据辨识程序中。
同样地,在同步化方法步骤期间,其系被使用于同步化单元中,用于连续储存接收讯号中两或多连续零交越间隔,如果发现接收讯号代表一干扰讯号时,一重设讯号可被提供至内存单元。
根据本发明用以在一无线通讯系统中解调一数字调频模拟接收讯号之一装置具有,以其大多数的一般型式中,一侦测器用于零交越以及一装置,其系被连接至此侦测器,用于决定零交越之间的时间间隔。
决定零交越间隔的装置可能包含一计数器,其具有一计时脉冲输入端以及一重设脉冲输入端以及一输出端,一计时脉冲传播器连接到计时脉冲输入端,且零交越侦测器被连接至重设脉冲输入端。
决定零交越间隔的装置可能被连接至一位移缓存器以储存一序列的零交越间隔以数字的形式。位移缓存器可能被连接至一分类装置,其具有一内存装置用以储存一组间隔序列,以及一距离计算装置用以计算决定的间隔序列以及储存间隔序列之间的距离。距离计算装置可能被设计或安排使其决定被决定的间隔序列x1...xN以及储存的间隔序列y1...yN之间的距离而使用已经描述于上的关系式。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能为部分的接收或处理一数字调频模拟接收讯号之装置。
此更广泛的装置可能,更甚者,具有一频率偏移辨识单元可提供至被决定的零交越间隔,且其系被设计用以平均一预先决定的数量的零交越间隔以及用来将其所生成的平均值跟一预期的平均值比较,且频率偏移辨识基于此。
再者,频率偏移辨识单元可能被设计用来基于被决定的频率偏移,而从两或多组被储存的间隔序列选择一组。如已经被描述于上,两或多组的间隔序列可能为了分离频率偏移补偿而预先被储存,且可能被与预先决定间隔的频率偏移结合。然而,如果连续补偿为频率偏移所需,则,此可选择的方法,频率偏移辨识以及补偿单元可仅被设计用来修改一组的被储存的间隔序列。
接收以及处理一数字调频模拟接收讯号之装置可能,此外,具有一同步化单元用来接收讯号之一时槽结构的接收器同步化,当使用一时间分割多重传输方法时。
在此例中,同步化单元可能具有一内存单元用来连续储存两或多连续零交越间隔于接收讯号中,且可能具有一比较测定单元,其系被连接至频率偏移辨识单元且其中一些对应不同频率偏移的数量,与相关频率偏移结合的同步化编码序列系被储存,具有用来选择对应所供应的频率偏移之一同步化编码序列之比较测定单元且用来发现此同步化编码序列以及储存在内存单元中的一间隔序列之间的匹配。
再者,接收装置可能具有一酬载数据辨识单元,其系被设计用以使用被决定的零交越间隔之平均值及/或散布值以决定是否接收讯号包含酬载数据或者代表一干扰讯号。
上述酬载数据辨识单元可能被连接到频率偏移辨识单元,且频率偏移辨识单元可能被设计用来传输零交越间隔之一平均值,其已经被决定,到酬载数据辨识单元。
酬载数据辨识单元可能,此外,被连接到内存单元,其系被包含在同步化单元中,当其发现接收讯号代表一干扰讯号时,且可能被设计用来发射一重设讯号到内存单元。
本发明将被更加详细解释于下列文中伴随参考图标说明,其中:
第1图显示一数字调频载具震荡(较低部分的图)伴随一未调整的载具震荡(较上方图);
第2A图显示操作一零交越侦测器的方法;
第2B图显示根据本发明使用一零交越侦测器于解调程序中;
第3图显示一同步化单元作为根据本发明之一装置部分;
第4图显示一同步化单元,其与一酬载数据辨识单元互动,为根据本发明之一装置部分。
解调调频讯号的方法之原则已经被指示于第2A图。模拟接收讯号,是在中频范围,系藉由零交越侦测器1被转换成一方波讯号,它们的零交越可被估计。时间间隔Di在方波讯号中的零交越之间可被使用于讯号侦测中。
第2B图显示根据本发明之一装置以及一解调器或侦测器之一实施例。模拟,调频中频讯号向零交越侦测器1指出输入讯号。此输入讯号可能,举例来说,为从一限制器之输出讯号。输入讯号对零交越侦测器系被转换成一讯号t_d,其在每一零交越产生一重设脉冲至一计数器2。计数器2在一固定频率f0计算提供到其上之计时脉冲。在计数器2重设之前,已经到达的计数被发射,且转换成一讯号t_delta,其指示在连续零交越之间的时间间隔。这些数值t_delta被储存在一位移缓存器链3中。一特定数量的数值t_delta可被使用于辨识对应的位序列di。
如同已经被描述于上,解调方法对干扰是很健全的,如果两或多连续的零交越被使用于侦测中。这些可能被储存在位移缓存器链3中,如第2B图中已经说明。特别是当使用带限制频率调整例如GMSK(高斯最小位移键入),一位的影响,那就是说一数据讯号,在传播频率上系被分布在一些位周期或者数据讯号周期上。在一对应的方法中,其系值得使用权不的零交越在此较长时间间隔来辨识结合的位。如一范例,一蓝牙系统具有一调整系数η为0.315可能被描述,其中一位影响一时间间隔5位周期之传播频率。如果中频为1MHz,零交越的数量在此时间间隔中系约16。因此值得使用16数值来辨识一位,如第2B图已经说明。然而,这些16零交越系被决定不仅仅从被侦测的位,而且从两先前的位以及两随后的位。因此值得从连续零交越决定一位序列而不仅一位。在此特定例子中,5连续位可以从16零交越被决定。
辨识系藉由一分类装置4实行,其决定分别的间隔序列之间的距离作为决定以及储存在位移暂存链3中以及已经被储存在内存中的储存间隔序列,且其亦被参考于下列文中作为瞄准项目。储存间隔序列系从零交越之间隔序列获得用于所有可能的位序列。因此,如果5连续未原被考虑,则此造成25=32可能字节合且因此间隔序列,其必须被储存作为间隔序列而被储存在内存中。与一储存间隔序列结合之位序列具有从侦测间隔序列最短的距离之数值t_delta被侦测作为输出位序列di。如果此比较程序在每一例子中被执行在一位周其中之间隔,则五个结果被产生,从头到尾,每一位。分类装置4接着决定侦测位基于一大多数的决定。被储存的间隔序列可被决定考虑到传播频道之系统错误,因此这些错误可被补偿。
为了使接收器对无线信道上的时间延迟较不敏感,使用相邻的数据项目额外地实行与被储存的间隔序列之项目比较是可能的。对于第2B图中的特定实施例,这表示位移缓存器链3被延伸到18数值。三个数据项目在延迟组件1-15,2-16以及3-17中系接着使用于比较。与储存间隔序列结合之位序列具有从数值t_delta之侦测序列最短的距离系在次被侦测作为输出位序列di。
用来决定数据项目以及瞄准项目之间的间隔之一传统方法系为使用下列关系式计算Euclidean间隔基准:
d ( x , y ) = Σ n = 1 N | X n - Y n | g g 其中g=2。
Euclidean间隔基准的计算系适合于本发明的范围中,但是相对较复杂,因为一系列的多重操作将必须被实行。计算所谓的”城市区块距离”是更简单的,其系从上面关系式g=1所获得,且不需要任何多重操作。研究已经显示使用城市区块距离于描述的方法中不能造成任何有害的影响在解调方法的效能上。
第2B图中所图标说明的装置可能为一接收器之部分。如果一时间分割多重传输方法被使用,接收器具有一同步化单元,为了及时接收讯号之时槽结构的接收器同步化。第3图显示如此一同步化单元之一方块图。此同步化单元6系被连接至一频率偏移辨识单元5。频率偏移辨识单元5为一功能区块,其中一平均值从一些零交越间隔t_delta被形成,且此平均值被与一预期且储存的平均值比较。仿真已经显示接收器的敏感度在频率偏移变较大时大大降低。因此对于频率偏移辨识实行极有利,甚值在同步化程序期间,因此分类之同步化编码序列可以基于被决定的频率偏移被选择。如果蓝牙接收器被考虑,作为一具体实施例,具有一中频为1MHz,则明显的,频率偏移之影响在接收器感应度上实际上是可被忽略的,以不连续的方法在下列间隔中提供补偿频率偏移被实行:
-75kHz,-50kHz,-25kHz,0,15kHz,30kHz,45kHz,60kHz,75kHz。
八组同步化编码序列之全部系被储存在一比较测定装置6a中,在同步化装置6中,基于这些频率偏移之间隔。一旦频率偏移辨识单元5已经决定频率偏移,此频率偏移从这个单元被传播到比较测定单元6a,其决定频率偏移被定位于其中之间隔且,在一对应的方法中,与此间隔结合之同步化编码序列组系被选择于比较测定单元6a中。零交越间隔t_delta被连续储存在内存单元6b之一位移缓存器链中且,每当一另外的零交越间隔被进入以及其它已经储存的零交越间隔已经适当地位移,一与同步化编码序列之比较系被实行,其系先前被决定基于频率偏移。在本例子中,假设是同步化编码序列具有80零交越。一经同步化编码序列被明确地侦测,同步化就成功地完成,且比较测定单元6a定义一样品时间基于此。
第4图显示一另外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如第3图中所示装置,后者装置已经有一酬载数据辨识单元7添加于其上。酬载数据辨识单元7伴随零交越间隔被提供(从侦测器1)。以相同方式,零交越间隔之平均值,如频率偏移辨识单元5所决定的,被传播到酬载数据辨识单元7。此接着决定是否接收讯号为酬载数据或者为一干扰讯号。在后面例子中,酬载数据辨识单元7提供一重设讯号到内存单元6a,因此已经储存在包含在内存单元6a中的位移缓存器链中的任何零交越间隔被重设为0。

Claims (30)

1.一种在一无线通讯系统中用以解调一数字调频模拟接收讯号之方法,其中
-在接收讯号或者一中频讯号,其系从接收讯号产生,之间的零交越时间间隔系被决定且使用以侦测数字讯号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计数器(2)计算在一预先决定的频率(f0)之下所受供给之脉冲,
-一重设脉冲系被供应到该计数器(2)在每一零交越上,以及
-在该计数器(2)重设之前,已经达到的计数系被发射且转换成一讯号,其代表前面的零交越之间的时间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获得的零交越间隔系与二进制的数值或者二进制数值的序列关联而作为数字讯号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讯号之数字频率解调系以两步骤,且获得之该零交越每一系与两频率之一关联,而对应于二进制数值0或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接收讯号之数字频率解调具有N步骤(其中N>2),且所获得之该零交越间隔每一系与不同频率之一数字N之一关联。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所述之方,其特征在于
-连续的零交越之间的讯号时间间隔系被决定于一数据周期,数据周期之该数字讯号数据项目藉此而被侦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其中一项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连续零交越之间的两或更多的时间间隔系被决定,且一或多数字讯号数据项目系由此被侦测。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决定的间隔序列系被与一组被储存的间隔序列比较,
-被储存的间隔序列,其为从被侦测的距离序列之一最短距离系被决定,以及
-与此被储存的间隔序列关联之该数字讯号数据被侦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该被决定的间隔序列x1...xN与该被储存的间隔序列y1...yN之间的距离系使用关系式 d ( x , y ) = Σ n = 1 N | X n - Y n | g g 被决定,其中1≤g<∞。
10.一种用以接收且处理一数字调频模拟接收讯号的方法,包含一解调方法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之一项或多项所述之方法。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
-任何频率偏移其可能出现在接收讯号中系被决定于该解调处理开始之前,因为
-一些被决定的零交越间隔之平均值在接收讯号中系被决定且与接收讯号之一预期平均值比较,以及
-该频率偏移系从该平均值间的差异而被决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结合权利要求8或9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组储存间隔序列系被修改而以该被决定的频率偏移为基础,或者一组间隔序列,其对应于该被决定的频率偏移,系从两或多组储存间隔序列被选择。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含具该接收讯号之一时槽结构的接收器同步化之一方法步骤,以
-频率偏移被决定于同步化方法步骤之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
-决定的频率偏移系被提供至一比较器单元(6a)其中一些,对应于不同频率偏移的数量,之同步化编码序列,其系被与频率偏移关联而被储存,以及
-一同步化编码序列系基于被提供的频率偏移被选择,以及
-接收讯号之两或多连续零交越间隔系被连续地储存在一内存单元(6b)中,且系在该比较器单元(6a)中与该被选择的同步化编码序列比较,直到
-一匹配在一被决定的间隔序列以及对应该同步化编码序列之一间隔序列之间被发现。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平均值及/或该被决定的零交越间隔之散布值系被使用以决定是否该接收讯号包含酬载数据,或者表示一干扰讯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决定是否该零交越间隔之平均值在一预先决定的范围之中,及/或是否零交越间隔之个别数值之大多数系在一预先决定的范围之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分别附属9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
-零交越间隔之一平均值,其系被决定于决定一频率偏移时,系被使用于酬载数据辨识。
18.根据权利要求第14至第17项其中一项所述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同步化的方法步骤期间,如果发现接收讯号代表一干扰讯号,一重设讯号系被提供至该内存单元(6b)。
19.一种在一无线通讯系统中用来解调一数字调频模拟接收讯号之装置,其特征为
-一侦测器(1)用以零交越,以及
-一装置(2),其系被连接至用来零交越之该侦测器(1),以决定该零交越之间的时间间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2)用以决定该零交越间隔并包含一计数器(2),其具有一计时脉冲输入以及一重设脉冲输入,以及一输出,而
-一计时脉冲传输器连接至该计时脉冲输入,以及该侦测器(1)用于零交越而被连接至该重设脉冲输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其中一项所述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2)用以决定该零交越间隔系被连接至一位移缓存器(3)而以数字型态储存一序列的零交越间隔,以及
-该位移缓存器(3)系被连接至一分类装置(4),其具有
-一记忆装置以储存一组间隔序列以及分别连结数字讯号数据项目,以及
-一距离计算装置用以计算决定的间隔序列以及储存间隔序列之间的距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距离计算装置决定该被决定的间隔序列x1...xN以及储存的间隔序列y1...yN之间的距离而使用关系式:
d ( x , y ) = Σ n = 1 N | X n - Y n | g g
其中1≤g<∞。
23.一种用来接收以及处理一数字调频模拟接收讯号的装置,包含用来解调之一装置如权利要求19至22其中一项所述。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具有一频率偏移辨识单元(5),被决定的零交越间隔可对其供给,且其系被设计用以平均一预先决定的数量的零交越间隔且用以比较生成的平均值与一预期的平均值,且频率偏移辨识基于此。
25.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频率偏移辨识单元(5)系被设计用以基于被决定的频率偏移,而修正该组储存间隔序列或从两或多组储存间隔序列选择一组。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含一同步化单元(6)用以同步化接收讯号中具一时槽结构之该接收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同步化单元(6)具有:
-一内存单元(6b)用以连续储存两或多连续零交越间隔于该接收讯号中,以及
-一比较器单元(6a),其系被连接至该频率偏移辨识单元(5)且其中一些,其对应该不同频率偏移之数量,之与个别频率偏移关联之同步化编码序列系被储存,而该比较器单元(6a)被设计用以选择一同步化编码序列,其对应于被提供的频率偏移且用以发现此同步化编码序列以及储存在该内存单元(6b)中之一间隔序列之间的匹配。
28.根据权利要求19至27其中一或多项所述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具有一酬载数据辨识单元(7),其系被设计用以使用该平均值及/或被决定的零交越间隔之散布值以决定是否该接收讯号包含酬载数据或代表一干扰讯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4或28所述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酬载数据辨识单元(7)系被连接至频率偏移辨识单元(5),且该频率偏移辨识单元(5)系被设计用来传输该零交越间隔之决定平均值到该酬载数据辨识单元。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分别附属27所述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酬载数据辨识单元(7)系被连接至该内存单元(6b)且被设计如果发现接收讯号代表一干扰讯号时,用来发射一重设讯号到该内存单元(6b)。
CN03807664.0A 2002-04-02 2003-03-06 通讯系统中接收、处理以及解调数字调频模拟信号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473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14581A DE10214581A1 (de) 2002-04-02 2002-04-02 Demodulation eines digital frequenzmodulierten analogen Empfangssignals durch Auswertung der zeitlichen Abstände zwischen den Nulldurchgängen
DE10214581.4 2002-04-02
PCT/DE2003/000731 WO2003084052A1 (de) 2002-04-02 2003-03-06 Demodulation eines digital frequenzmodulierten analogen empfangssignals durch auswertung der zeitlichen abstände zwischen den nulldurchgäng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7363A true CN1647363A (zh) 2005-07-27
CN1647363B CN1647363B (zh) 2010-12-01

Family

ID=28458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0766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47363B (zh) 2002-04-02 2003-03-06 通讯系统中接收、处理以及解调数字调频模拟信号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646827B2 (zh)
EP (1) EP1490962B1 (zh)
CN (1) CN1647363B (zh)
DE (2) DE10214581A1 (zh)
WO (1) WO20030840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42192B4 (de) 2003-09-12 2011-06-16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rechnung von Nulldurchgangs-Referenzsequenzen für die Signaldetektion winkelmodulierter Signale auf der Basis von Nulldurchgängen des Empfangssignals
DE10342193B3 (de) * 2003-09-12 2005-04-07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zur Rekonstruktion von Nulldurchgangsinformation von verrauschten winkelmodulierten Signalen nach einer Limiter-Diskriminator-Signalverarbeitung
FR2893802B1 (fr) * 2005-11-23 2008-10-17 Adeunis Rf Sa Demodulateur numerique pour un recepteur radioelectrique fsk a bande etroite, et procede de demodulation.
US9313268B2 (en) * 2009-03-03 2016-04-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prioritization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US10079660B2 (en) * 2017-01-25 2018-09-18 Samsung Electronci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cking and compensating for frequency and timing offsets of modulated signals
US11381430B2 (en) 2020-03-19 2022-07-05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Phase/frequency tracking transcei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4639A (en) * 1969-07-30 1971-10-19 Ibm Fsk digital demodulator with majority decision filtering
US3843843A (en) * 1972-10-30 1974-10-22 Rca Corp 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
US4357634A (en) * 1979-10-01 1982-11-02 Chung David H Encoding and decoding digital information utilizing time intervals between pulses
US5103463A (en) * 1990-08-30 1992-04-07 Comac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frequency shift keying signals
US5311556A (en) * 1991-08-30 1994-05-10 Elsag International B.V. Digital FSK transmitter receiv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DE4210265C2 (de) * 1992-03-28 1994-02-17 Voelkel Mikroelektronik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digitalen Aufbereitung frequenzmodulierter Signale, insbesondere für Funkempfänger
US5355092A (en) * 1992-06-26 1994-10-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Relatively simple QPSK demodulator, that uses substantially all digital circuitry and an internally generated symbol clock, and circuitry for use therein
JP3340558B2 (ja) * 1994-06-14 2002-11-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信号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クロック再生装置
US6044118A (en) * 1997-05-05 2000-03-28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frequency of an oscillator for a receiver circuit
KR19990074228A (ko) * 1998-03-03 1999-10-05 윤종용 영교차 검출을 이용한 변조장치 및 방법
CN1121753C (zh) * 1998-11-06 2003-09-17 刘英彰 交流功率控制装置
US6704399B1 (en) * 1999-04-12 2004-03-09 Conexant Systems, Inc. Quick connect parameter exchange
US6265948B1 (en) * 1999-12-20 2001-07-24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 Image rejection in logic-based architecture for FSK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DE10103479A1 (de) 2001-01-26 2002-08-0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ignalempfangs- und -verarbeitungsverfahren für schnurlose Kommunikationssysteme
KR100403625B1 (ko) * 2001-04-17 2003-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임계값을 이용한 발신자 정보 복조 장치 및 복조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3084052A1 (de) 2003-10-09
CN1647363B (zh) 2010-12-01
US7646827B2 (en) 2010-01-12
US20100014613A1 (en) 2010-01-21
DE50309780D1 (de) 2008-06-19
US8625720B2 (en) 2014-01-07
EP1490962B1 (de) 2008-05-07
US20050058225A1 (en) 2005-03-17
EP1490962A1 (de) 2004-12-29
DE10214581A1 (de) 200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9331667D1 (de) Übertragung mit mehreren Auflösungen bei Verwendung von Mehrträgersignalen
JPH06268696A (ja) Afc回路
GB2290202A (en) Frequency-shift-keying detector using digital circuits
CN1647363A (zh) 藉评估零交越间时间间隔解调变量位调频模拟接收信号
GB2176977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ignal-to-noise ratio figure of merit for digitally encoded-data
AU200531588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arrival moment of a reception sequence
CN1090850C (zh) 时分多址联接系统接收机
US4595927A (en) Loran C cycle slip reduction technique
JP3006089B2 (ja) 相関技術によって信号受信時間を決定する方法
EP122569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the phase of a clock in a data receiver using a Hogge or Alexander phase discriminator
JPH01287490A (ja) ロランc航行信号伝送などにメッセージ通信を乗せる際に、航行誤差及び空間波航行位置誤差を減じ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H0750692A (ja) 周波数偏移評価回路
US4799239A (en) Phase-coherent FSK signal demodulator
CN1187939C (zh) 移动无线接收器的改良的频道均衡
CN106209290A (zh) 一种传输时延和传输距离测量系统和方法
US4074119A (en) Code word determination
CN1179525C (zh) 估计cpfsk信号频移的方法
JPH06232930A (ja) クロック再生回路
CN1736075A (zh) 通过将过零点映射到参数值序列来解调调频接收信号
CN1898927A (zh) 调制带通信号频率偏移的估算方法
DE59812984D1 (de) Verfahren zur Messung und Korrektur der Frequenz eines Empfängeroszillators
JP2556125B2 (ja) データ復調装置
JPH1168627A (ja) データキャリアシステム
JPH024535Y2 (zh)
JP2000514261A (ja) 位相変調信号に使用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Effective date: 20120615

Owner nam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6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INFENNIAN TECHNOLOGIES A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15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15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Termination date: 201603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