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4046A - 雷帕霉素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雷帕霉素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4046A
CN1634046A CN 200410086255 CN200410086255A CN1634046A CN 1634046 A CN1634046 A CN 1634046A CN 200410086255 CN200410086255 CN 200410086255 CN 200410086255 A CN200410086255 A CN 200410086255A CN 1634046 A CN1634046 A CN 1634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rapamycin
slow release
eyes
biodegrad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8625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伟云
谢立信
王身国
高华
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ECIALTY OF OPHTHALM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PROV
Original Assignee
SPECIALTY OF OPHTHALM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PRO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CIALTY OF OPHTHALM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PROV filed Critical SPECIALTY OF OPHTHALM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PROV
Priority to CN 20041008625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34046A/zh
Publication of CN1634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40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与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共同作为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该药物在药物释放完可保持一定的强度、和形状,而在体内的生理条件下可以自然降解、从而被吸收并通过代谢排出体外,既不会成为异物对机体产生刺激,也不会使机体产生异物反应,因此不需要行二次手术将其取出。该眼内植入缓释药物的释药周期为二周到半年,具有用药量极少,不受泪液冲冼、稀释的影响,能长时间在眼内缓慢释放药物特点;可用于眼科病的预防和治疗角膜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同时也可用于治疗慢性葡萄膜炎、眼部新生血管增殖性疾病、stevene-Johnson综合征、顽固的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眼科自身免疫疾病。

Description

雷帕霉素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药物制剂,尤其是一种雷帕霉素(mycin,sirolimus,RAPA)与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载体共同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其是可供眼内植入用的长效雷帕霉素缓释药物,使雷帕霉素在一些慢性与免疫相关的眼病中发挥独特的治疗作用。
背景技术
角膜移植是角膜病盲人复明的唯一手段,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则是造成手术失效的最主要原因,而角膜新生血管化是最主要的高危因素。目前,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应用的防治角膜移植等术后组织排斥的主要手段,但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不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全身免疫力下降等,众多的有高危因素角膜移植患者在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后,仍发生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环孢素A虽然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但不能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生成,对高危角膜移植术后抗免疫排斥效果不理想。因此防治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全球眼科界和制药界的研究热点。
有一种雷帕霉素的化合物,其常温下呈白色结晶或晶状粉末,分子式C51H79NO13,不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丙醇、乙酸、乙酯及氯仿。雷帕霉素是第三代免疫抑制剂,对骨髓无毒性,但本药口服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差,食物可影响其吸收。服药后1.5~2小时达到血药峰浓度,一般有效浓度为5~20ng/ml,半衰期(t1/2)为62小时。雷帕霉素化学结构式和另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FK506很相似,但二者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却绝然不同。FK506的免疫抑制作用在细胞周期上表现为抑制T淋巴细胞由G0到G1期的增殖的功能,因此对于已经开始增殖的淋巴细胞无抑制作用。雷帕霉素却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由G1到S期的增殖,对未开始增殖和已经开始增殖的淋巴细胞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雷帕霉素的免疫抑制作用比环孢素强50倍,比FK506强30倍。雷帕霉素强大的免疫抑制作用在其他大器官移植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实验和临床的证实,但是这么好的药物在眼科为什么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呢?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雷帕霉素目前只有全身用制剂(注射液和口服液),无眼科专用制剂。由于血眼屏障的存在,全身用药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差,眼内的药物浓度极低,不利于眼科疾病的治疗。雷帕霉素口服生物利用度仅有15%,药物吸收入血后95%的药物分布于红细胞内,血浆中的含量仅占3%,游离状态的药物极少。由此眼部得到的药物量极少。再者雷帕霉素口服后吸收受体内酸碱度影响,而且不同的食物可影响雷帕霉素药物的吸收。(2)雷帕霉素属于脂溶性药物,只能溶解在油性溶剂中,如蓖麻油、豆油等,而且溶解度有限,容易产生沉淀。雷帕霉素溶液在室温下不稳定难以开发成理想跟用制剂,因此制成的滴眼液很难达到很高的药物浓度。(3)雷帕霉素分子量大,很难通过角膜屏障。我们实验用的混悬液是将雷帕霉素溶解在注射用豆油中,制成1%雷帕霉素滴眼液,该混悬液滴眼后,眼内的该药物浓度几乎为“零”,此外滴眼液受泪液冲刷稀释影响,容易波动。(4)雷帕霉素的治疗窗口窄,目前的给药方式很难在眼内达到治疗眼科疾病所需要的治疗窗口的药物浓度。所有这些原因都使得雷帕霉素目前的给药方式在眼内的药物浓度很低,实验证明免疫抑制剂在眼内的药物浓度很低时,不能起到治疗眼科与免疫有关的疾病。要想使雷帕霉素在眼科得到很好的应用,就要改变雷帕霉素的制剂形式和在眼科的给药方式。
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缓释技术得到了越来广泛的应用,缓释技术是将药物与控释载体结合,使药物以受控的形式恒速(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从载体中缓慢释放出来。药物控释系统可使药物浓度长期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治疗水平,减少了药物的用量、用药次数和毒副作用。现在已经知道有一种含有环孢素A的植入眼内的控释药膜,其中控释药膜采用的是非降解性药物载体材料乙烯-醋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制成的。这种控释药膜可以植入眼内,在眼内达到较高稳定的药物浓度。因此将雷帕霉素开发成可供眼内植入的新型药物控释装置对雷帕霉素发挥最大的药理作用,减少其副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眼科医学常识,眼内植入药物制剂要求其具有不受泪液冲洗、稀释影响,用药量极少,能长时期在眼内缓慢释放药物的特点;特别是对由于存在血眼屏障而使局部和全身用药后,药物难以达到的眼球等部位仍能达到很高的用药效果。因此,长期来眼内植入药物制剂一直受到全世界眼科医学界的瞩目。然而由于药物载体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迄今为止,尚未出现一种具有长期稳定释药功能的眼内植入缓释剂。药物载体起着对药物的保护和控制释放速度,从而达到可在眼内长期释放效果的作用。药物载体必须对药物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并与药物不发生相互作用。此外,由于眼内药物制剂是长期在眼内进行药物释放,因此,其必须具有与眼组织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对眼组织尤为角膜内皮细胞、视网膜等眼的重要组织产生炎症、刺激、致敏等作用。有一种生物惰性材料,其作为药物载体时,虽然可以维持药物的长期缓释效果,且不会对机体产生致炎、刺激和致敏等生物相容性的问题,但是由于随着时日的增加,药剂中含药量的不断减少,药物释放速度及释药剂是也会不断下降,因此药物的释放剂量随时间在不断减少,无法保证恒定的药物剂量。由于这些材料的生物惰性,在体内还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药物释放完后,还必须再从体内取出,以免作为异物留在体内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还有一种采用胶原、或脂质体为载体的环孢素释放系统,它们的持续释药时间都较短,并且还存在载体对视力有一定的影响(如胶原体),或载体价格非常昂贵(如脂质体),以及载体会受泪液影响而使药物丧失,从而进一步缩短药效的缺点。现有技术的眼内释药体系的疗效,仍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雷帕霉素溶液在室温下不稳定难以开发成理想眼用制剂的技术难题,克服雷帕霉素全身用药疗效差,治疗窗口窄,毒副作用大。鉴于目前的眼用制剂手段不能把雷帕霉素制成理想的眼用制剂的实际问题,首次利用药物缓释技术将雷帕霉素与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共同作为制备供眼内植入长期释药的雷帕霉素缓释系统,以避免目前的眼内植入释药制剂不能穿透眼屏障,达到有效眼内药物浓度的难题。
本发明的任务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的是一种雷帕霉素与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载体共同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眼内植入缓释药物,其是用于防治疗角膜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和角膜新生血管增殖的药物。
所述的眼内植入缓释药物,其是用于治疗慢性葡萄膜炎和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的药物。
所述的眼内植入缓释药物,其是用于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药物。
所述的眼内植入缓释药物,其是用于治疗stevene-Johnson综合症病的药物。
所述的雷帕霉素与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载体,二者的重量比为1∶0.25~4。
所述的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载体,其或为合成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或天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或合成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和天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该载体的分子量范围为1~15万。
所述的药物载体,其形态或为膜状,或为片状,或为粒状,或为块状,或为条状,或为棒状;该载体或为无纺织物,或为海绵体物。
所述的海绵体物,其网状结构孔的孔径为20~400000纳米,其密度为0.2~2g/mm3
上述的药物载体孔结构的大小和密度由控制溶液挥发速度的方法实现。即先通过控制溶剂与聚合物的混合比例,之后由控制溶液挥发速度,如冷冻抽干,使溶剂挥发留下空间,就可得到不同孔径的聚合物。或控制致孔剂量的方法,或通过控制织物密度的方法,进行控制载体孔结构的大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雷帕霉素释放系统在药物释放完可保持一定的强度、和形状,而在体内的生理条件下可以自然降解、从而被吸收并通过代谢排出体外,既不会成为异物对机体产生刺激,也不会使机体产生异物反应,因此不需要行二次手术将其取出。由于本发明的雷帕霉素释放系统所采用的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载体是属于疏水性载体,其植入眼内以后,水或溶媒不能进入内部(网状结构内),因此被网状结构载体包埋的雷帕霉素药物只能慢慢随其载体的降解而释放。在该载体缓慢降解的过程中,缓释系统的网状结构载体外周围的雷帕霉素药物才能随其载体的降解而缓慢持续释放,而网状结构中心内部的雷帕霉素药物却不能释放,形成该载体网状结构内部的雷帕霉素药物由外向内逐渐释放,从而达到缓释的目的。因此,本发明的雷帕霉素释放系统是长效的释放系统,雷帕霉素的释药周期为二周到半年;具有用药量极少,不受泪液冲冼、稀释的影响,能长时间在眼内缓慢释放药物特点。该药物释放系统与人体温一样的玻璃化温度,有这种特性的药物植入眼后,对眼组织没有损伤,组织相容性好。对于如眼球等药物难以达到的部位,可达到要求的药物浓度和很好的用药效果。经免疫生物学研究证实:本发明的雷帕霉素释放系统在细胞周期上表现为抑制T淋巴细胞由G1至S期的增殖,对于已经开始增殖的淋巴细胞仍然有抑制作用,所以其免疫抑制作用强于现有技术的其它眼内释药体系,此外雷帕霉素还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这是目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所不具备的。本发明的雷帕霉素释放系统还可以通过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VEGF)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增殖的作用,这对于防治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和治疗眼科新生血管性疾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经动物试验和临床应用实验证明:本发明的雷帕霉素释放系统可用于眼科病的预防和治疗角膜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同时也可用于治疗慢性葡萄膜炎、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stevene-Johnson综合征、顽固的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眼科自身免疫疾病。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取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分子量6~11万)5份,用三氯甲烷20份溶解后加入雷帕霉素粉末20份,搅拌均匀后注入聚四氟乙烯模具,待三氯甲烷挥发、并且完全干燥后,将此含有雷帕霉素的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药膜从聚四氟乙烯模具上取下,在室温真空下进一步脱溶剂72小时,得厚度为1.0~1.5毫米、具有纳米级孔结构的片状的、含有雷帕霉素的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药膜,再用孔径为1.0~1.5毫米的冲模冲成厚为1.0~1.5毫米、直径为1.0~1.5毫米的雷帕霉素制剂。将此雷帕霉素制剂用环氧乙烷熏蒸24小时灭菌、再放置1周后植入兔眼前房。
术后的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前房房闪、细胞,植入药物的大小、形态及与周围虹膜、房角和晶体的变化。在植入术后1,3,6个月处死动物取出眼球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裂隙灯显微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前房无炎症反应;角膜、晶状体透明度和虹膜正常;眼压也正常,手术前后无变化。此外,从局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所表明的雷帕霉素释放系统所在部位的虹膜、睫状体及角膜肉皮细胞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无组织变性及坏死表现,以及雷帕霉素释放系统所在部位的房角与正常房角结构无明显区别,证明雷帕霉素释放系统的眼内生物相容性良好。
此外,在植入雷帕霉素释放系统的12周内,房水中长期维持一定的雷帕霉素浓度不低于5ng/ml,一般维持在6~15ng/ml之间,可有效防止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同时在血液中检测不到雷帕霉素的存在,说明此释放系统可避免雷帕霉素对肾脏的毒性损害等并发症。此雷帕霉素释放制剂在植入的12~36周后完全消失,可以不用再取出。
实施例2
取聚DL-乳酸(PDLLA,分子量1~8万)3份、二氧六环10份和雷帕霉素药物10份,溶解并且混合均匀后注入聚四氟乙烯模具,放入冻干机,在冻结状态和真空下脱溶剂72小时,得厚度为1.0~1.5毫米、孔径约为50微米的片状药膜,再用孔径为1.0~1.5毫米的冲模冲成厚为1.5~2.0毫米、直径为1.5~2.0毫米的雷帕霉素制剂。将此雷帕霉素制剂用环氧乙烷熏蒸24小时灭菌、再放置1周后同实施1方法植入兔眼的前房。
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和局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雷帕霉素释放系统有良好的眼内生物相容性,植入后的14周内雷帕霉素可在房水维持一定浓度,而在血液中检测不到有雷帕霉素存在,12~18周后雷帕霉素制剂完全消失,可以不用再取出。
实施例3
按实施例1的方法与步骤,但采用按中国发明专利ZL 99105984.0方法制备的(乙醇酸/乳酸/己内酯三元共聚物(PGLC,分子量6~12万)10份、二氯甲烷10份和雷帕霉素药物10份制得呈纳米孔结构的块状物,该块状物的密度为0.3~0.8g/mm3,再用孔径为1.0毫米的冲模冲成直径为1.0毫米的药棒。将此药棒切割成要求厚薄的片状制剂后再进一步在室温真空烘箱内保持48小时以完全除尽溶剂,而后进行24小时环氧乙烷熏蒸灭菌。放置1周后再与实施例1同样方法植入兔眼的前房。
术后的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和局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雷帕霉素释放系统有良好的眼内生物相容性,没有任何炎症反应,植入后的2~20周内雷帕霉素可在房水中维持一定浓度,而在血液中检测不到有雷帕霉素存在,15~20周后雷帕霉素及药物载体制剂完全消失,可以不用再取出。
实施例4、
按实施例1的方法与步骤,但采用按中国发明专利ZL 99105984.0方法制备的(乙醇酸/乳酸/己内酯三元共聚物(PGLC,分子量6~12万)5份、二氯甲烷20份和雷帕霉素药物20份制得呈纳米孔结构的块状物,该块状物的密度为0.2~1.8g/mm3,再用孔径为1.0毫米的冲模冲成直径为1.0毫米的药棒。将此药棒切割成要求厚薄的片状制剂后再进一步在室温真空烘箱内保持48小时以完全除尽溶剂,而后进行24小时环氧乙烷熏蒸灭菌。放置1周后再与实施例1同样方法植入兔眼的前房。
术后的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和局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雷帕霉素释放系统有良好的眼内生物相容性,没有任何炎症反应,植入后的2~30周内雷帕霉素可在房水中维持一定浓度,而在血液中检测不到有雷帕霉素存在,20~30周后雷帕霉素及药物载体制剂完全消失,可以不用再取出。
实施例5、
与实施例2相同方法与步骤,但采用按发明专利ZL 92113100.3方法制备的聚己内酯/聚醚嵌段共聚物(PCE,分子量4~8万)0.5份,孔结构大小为10微米的雷帕霉素制剂2份,在用环氧乙烷熏蒸24小时灭菌、再放置1周后植入兔眼的前房。
术后的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和局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雷帕霉素释放系统有良好的眼内生物相容性,植入后的一年内雷帕霉素可以房水中维持一定浓度,而在血液中检测不到有雷帕霉素存在,一年后雷帕霉素制剂完全消失,可以不用再取出。
实施例6、
与实施例2相同方法与步骤,但采用按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98102212X方法制备的聚己内酯/聚乳酸三元共聚物(PCEI,分子量5~9万)0.8份,得到孔结构大小为10微米、密度为1.2~2.0g/mm3的雷帕霉素制剂2份,在用环氧乙烷蒸24小时灭菌消毒、再放置1周后植入兔眼的前房。
术后的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和局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雷帕霉素释放系统有良好的眼内生物相容性,植入后的30周内雷帕霉素可在房水中维持一定浓度,而在血液中检测不到有雷帕霉素存在,40周雷帕霉素制剂完消失,可以不用再取出。
实施例7、
与实施例2相同方法步骤,但采用95%(重量)聚L乳酸(PLLA,分子量6万)0.5份与5%(重量)甲壳质0.5份,制成混合物作为载体,得到孔结构大小为10微米、密度为1.5~2.0g/mm3的雷帕霉素制剂1份,再用环氧乙烷熏蒸24小时灭菌,再放置1周后植入兔眼的前房。
术后的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和局部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雷帕霉素释放系统有良好的眼内生物相容性,植入后的50周内雷帕霉素可在房水中维持一定浓度,而在血液中检测不到有雷帕霉素存在,一年后雷帕霉素制剂完全消失,可以不用再取出。
实施例8、
同实施例7的方法与步骤,但采用95%(重量)的聚DL-乳酸(PDLLA,分子量6万)与5%(重量)的胶原制成混合物作为载体,得到孔结构大小为10微米、密度为0.2~0.7g/mm3的雷帕霉素制剂,再用环氧乙烷熏蒸24小时灭菌消毒,再放置1周后植入兔眼的前房。
术后的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和局部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雷帕霉素释放系统有良好的眼内生物相容性,植入后的20周内雷帕霉素可以房水中维持一定浓度,而在血液中检测不到有雷帕霉素存在,20周后雷帕霉素制剂完全消失,可以不用再取出。
实施例9、
同实施例3的方法与步骤,将雷帕霉素药片裁成厚为2毫米、宽为5毫米、长为30毫米、密度为0.2~0.6g/mm3的雷帕霉素制剂。将此雷帕霉素制剂用环氧乙烷熏蒸24小时灭菌、再放置1周后植入保兔的前房内。
术后的肉眼观察和局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无炎症反应、水肿、新生血管、萎缩或坏死的现象,且血压正常,手术前后无变化。证明雷帕霉素释放系统的体内生物相容性良好。血液检测结果表明,在血液中无雷帕霉素存在,可此可以避免雷帕霉素对肾脏的毒性损害及引起高血压等并发症。此雷帕霉素释放制剂在植入的10周后完全消失,可以不用再取出。
实施例10、
角膜缝线法制作新西兰大白兔高危角膜移植动物模型进行角膜移植,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制片存活情况,原位杂交法对角膜植片组织的细胞因子进行检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放水中雷帕霉素药物浓度进行检测。高危角膜移植新西兰大白兔10只,术中前房内植入按实施例3制备的含0.5mg雷帕霉素缓释棒1粒,术后3个月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角膜移植片保持透明,角膜皮晶状体无炎症反应。植片中IL-2R、MCP-1、TNF-α和VEGF不表达。观察期内,雷帕霉素房水浓度维持在7~20ng/ml。
实施例10对照例1:
高危角膜移植新西兰大白兔10只,术后采用1%雷帕霉素滴眼液滴眼,每日4次。全部大鼠术后5周左右发生排斥反应。植片中IL-2R、MCP-1、TNF-α和VEGF少量表达。观察期内,房水中检测不到雷帕霉素药物浓度。
实施例10对照例2:
高危角膜移植新西兰大白兔10只,术后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结果全部兔术后2周左右发生排斥反应。植片中IL-2R、MCP-1、TNF-α和VEGF大量表达。观察期内,房水中检测不到雷帕霉素药物浓度。
实施例11、
新西兰大白兔30只,应用10mg分枝结核杆菌H37Ra(MTb H37Ra)抗原行足底皮下注射免疫致敏,术后1周玻璃体腔内注入25μg MTb H37Ra抗原,完成初次免疫;为模拟复发性葡萄膜炎,眼内初次免疫两周后加强免疫。分别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后不同时间点对各组前房闪辉、房水细胞、前玻璃体细胞和玻璃体混浊度以及前房渗出进行分级,观察至加强免疫后10周;应用视网膜电图检查评价视网膜功能;组织病理学检查炎症对组织的破坏程度及有无肝肾损伤。应用免疫荧光偏振法检测玻璃体腔液药物浓度。
实验分组  随机分为四组:A组10只兔,术后一周玻璃体腔内植入按实施例3制成的雷帕霉素缓释片2mg,B组10只兔,不作任何治疗;C组10只兔,玻璃体腔内植入空白载体2mg;D组10只兔,口服雷帕霉素1mg/kg/d。
实验结果: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显示B、C、D组炎症分级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RG检查显示B、C、D三组b波波幅明显降低,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A组较其他三组炎症反应轻,且药物无肝肾毒性。对玻璃体腔液的检测显示A组术后3个月内均有雷帕霉素药物释放,药物浓度可以维持在5~15ng/ml之间。
实施例12、
缝线法诱导新西兰大白兔角膜新生血管化,术中缝线对应的结膜下植入片状雷帕霉素1mg,术后观察30天,结果仅有少量的新生血管张入角膜,角膜新生血管化面积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治疗的组)。免疫组化法检查可见角膜基质中少量的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实施例12对照例1:
缝线法诱导新西兰大白兔角膜新生血管化,术中缝线对应的结膜下植入片状空白药物载体PGLC 1mg,结果仅有大量的新生血管张入角膜,角膜新生血管化面积与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治疗的组)无明显的区别。免疫组化法检查可见角膜基质中大量的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实施例12对照例2:
缝线法诱导新西兰大白兔角膜新生血管化,不采用任何治疗,结果仅有大量的新生血管张入角膜。免疫组化法检查可见角膜基质中大量的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实施例13、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和Steven-Johnson综合症是与免疫有关的疾病,目前的研究表明,这两种疾病都是过敏原引起机体的淋巴细胞增殖,引起的I型超敏反应。因此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采用药物干涉的方法对体外淋巴细胞的增殖进行研究,对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按实施例3制成的雷帕霉素缓释系统1mg,观察雷帕霉素对体外培养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和雷帕霉素体外释放的稳定性。结果显示雷帕霉素缓释系统可以在体外持续释放,浓度维持在3-20ng/ml,可以很好的抑制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的增殖。
实施例13对照例1:
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释药载体(不含雷帕霉素)1mg,结果显示释药载体不能抑制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的增殖。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都会理解,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对于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添加和替换都是可能的,其都没有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雷帕霉素(RAPA)与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载体共同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雷帕霉素(RAPA)与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共同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内植入缓释药物,其是用于防治疗角膜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和角膜新生血管增殖的药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雷帕霉素(RAPA)与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共同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内植入缓释药物,其是用于治疗慢性葡萄膜炎和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的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雷帕霉素(RAPA)与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共同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内植入缓释药物,其是用于治疗白塞氏病的药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雷帕霉素(RAPA)与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共同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内植入缓释药物,其是用于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雷帕霉素(RAPA)与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共同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内植入缓释药物,其是用于治疗stevene-Johnson综合症病的药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雷帕霉素(RAPA)与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共同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帕霉素(RAPA)与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载体,二者的重量比为1∶0.25-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雷帕霉素(RAPA)与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共同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载体,其或为合成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或天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或合成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和天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该载体的分子量范围为2-9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雷帕霉素(RAPA)与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共同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载体,其形态或为膜状,或为片状,或为粒状,或为块状,或为条状,或为棒状;该载体或为无纺织物,或为海绵体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雷帕霉素(RAPA)与可自行生物降解的药物共同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绵体物,其网状结构孔的孔径为20-400000纳米,其密度为0.2~2g/mm3
CN 200410086255 2004-10-29 2004-10-29 雷帕霉素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 Pending CN16340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86255 CN1634046A (zh) 2004-10-29 2004-10-29 雷帕霉素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86255 CN1634046A (zh) 2004-10-29 2004-10-29 雷帕霉素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4046A true CN1634046A (zh) 2005-07-06

Family

ID=34847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86255 Pending CN1634046A (zh) 2004-10-29 2004-10-29 雷帕霉素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3404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0498A (zh) * 2012-06-09 2012-09-19 广东宏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型西罗莫司眼用制剂
CN102670499A (zh) * 2012-06-09 2012-09-19 广东宏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型西罗莫司眼用制剂
CN108771656A (zh) * 2018-07-10 2018-11-09 白晓春 雷帕霉素缓释剂型及制备方法、雷帕霉素缓释注射剂及应用
CN114376994A (zh) * 2022-03-04 2022-04-22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雷帕霉素缓释药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18019A (zh) * 2020-12-11 2022-06-14 苏州北科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感染性眼内炎人工晶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0498A (zh) * 2012-06-09 2012-09-19 广东宏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型西罗莫司眼用制剂
CN102670499A (zh) * 2012-06-09 2012-09-19 广东宏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型西罗莫司眼用制剂
CN102670499B (zh) * 2012-06-09 2014-07-30 广东宏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型西罗莫司眼用制剂
CN102670498B (zh) * 2012-06-09 2014-10-15 广东宏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型西罗莫司眼用制剂
CN108771656A (zh) * 2018-07-10 2018-11-09 白晓春 雷帕霉素缓释剂型及制备方法、雷帕霉素缓释注射剂及应用
CN114618019A (zh) * 2020-12-11 2022-06-14 苏州北科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感染性眼内炎人工晶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618019B (zh) * 2020-12-11 2022-12-16 苏州北科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感染性眼内炎人工晶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376994A (zh) * 2022-03-04 2022-04-22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雷帕霉素缓释药膜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41021C2 (ru) Имплантат для пролонгированной доставки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7087237B2 (en) Ocular solutions
CA3014633C (en) Ophthalmic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calcineurin inhibitors or mtor inhibitors
JP2007535367A (ja) エストラジオール誘導体またはエストラトポン誘導体を含有する徐放性眼内インプラント、ならびに関連する製造法
KR20070083941A (ko) 중합체 전달 조성을 갖는 눈 전달
CN1179725A (zh) 细胞增生和伤口愈合的调节
CN1694727A (zh) 含与聚乙二醇结合的药物的眼组织注射剂
Pei et al. Application of sustained delivery microsphere of cyclosporine A for preventing 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 in rabbits
Hashizoe et al. Biodegradable polymeric device for sustained intravitreal release of ganciclovir in rabbits
JPH04364855A (ja) コートした眼内レンズとそのための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
Xie et al. Heparin drug delivery system for prevention of 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 in rabbit eyes
CN1204919C (zh) 长效环孢素眼内释药体系
CN1634046A (zh) 雷帕霉素在制备眼内植入缓释药物中的应用
CN1698898A (zh) 生物降解型眼植入剂
US20150290170A1 (en) Ketorolac-containing sustained release drug delivery systems
CN1175900C (zh) Ctla-4眼用制剂
CN100475190C (zh) 眼内植入缓释药物
Bao et al. Effect of an MG132-sustained drug delivery capsular ring on the inhibition of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in a rabbit model
Xie et al. Effect of a cyclosporine A delivery system in corneal transplantation
CN1579396A (zh) 眼内植入缓释药物及其应用
CN1194677C (zh) 长效维甲酸眼内缓释系统
Ismailova et al.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films for the treatment of age-related macular
CN116172885A (zh) 一种抗后发性白内障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084C (zh) 长效肝素眼内缓释系统
RU2557925C1 (ru) Биодеградируемый многослойный имплант для введения лекарственных веществ в витреальную полость глаз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