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9995A - 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及使用该薄片的按钮开关 - Google Patents

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及使用该薄片的按钮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9995A
CN1629995A CNA2004100983926A CN200410098392A CN1629995A CN 1629995 A CN1629995 A CN 1629995A CN A2004100983926 A CNA2004100983926 A CN A2004100983926A CN 200410098392 A CN200410098392 A CN 200410098392A CN 1629995 A CN1629995 A CN 16299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ravelling contact
thin slice
contact
accep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983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49237C (zh
Inventor
加藤昌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29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9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92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923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48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buckling of disc spring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确保期望的操作行程且能小型化、操作感觉良好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及使用该薄片的按钮开关。该薄片具备:具有拱状外突部(3c)且外突部(3c)下端周边部(3a)的相对向的一方的两侧面部被切开、形成长条状的可动接点(3),具有能收容该可动接点(3)的收容孔(1a)的第1薄片(1)和背面具有粘合部(4a)并由该粘合部(4a)保持可动接点(3)的一部分、同时堵塞第1薄片(1)的收容孔(1a)上面的第2薄片(4);将第1薄片(1)的收容孔(1a)形成为由宽幅部和窄幅部构成的长条状,使可动接点(3)的形成窄幅的两侧面部与收容孔(1a)的窄幅部相对应地将可动接点(3)收容在收容孔(1a)中。

Description

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及使用该薄片的按钮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用作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用开关的按钮开关结构,特别是涉及通过按压使拱状外突部翻转、而接点接触分离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及按钮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及按钮开关结构,我们所知道的有将在粘合片上粘贴有多个圆形拱状可动接点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配置在基板上的薄片型按钮开关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种现有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及按钮开关的结构如图7、图8所示。图7是现有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的分解斜视图,图8是使用现有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的按钮开关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中,多个可动接点51,由不锈钢材或磷青铜等具有弹性的圆形拱状薄板金属制成,对应于来自顶部的按压力而能变位。并且,可动接点51,不存在贯通到拱状内的孔,而在其中央部具有向拱状内突出形成的接点部51a。
粘合片52,由聚酯树脂等薄膜材形成,由具有可弯曲性的薄片状薄片部53、设置在该薄片部53上的多个孔52a、和设置在除了以非粘合部构成的气道部55之外的部分的粘合剂54构成,其中,该气道部55形成于除该孔52a之外的薄片部53下面。
气道部55,通过将粘合剂54丝网印刷在薄片部53的下面而形成,其至少一端与粘合片52的孔52a或位于粘合片52的外周端缘52b的气道口56相连。并且,可动接点51的上面被粘合片52的粘合剂54粘贴,以可动接点51的上面及可动接点端部51b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在气道部55上的状态进行粘贴。
隔片57,由与粘合片52大致相同形状的聚酯树脂薄膜形成,具有贯通其上下面而形成的多个孔57a。另外,隔片57利用粘合片52的粘合剂54而被粘贴在粘合片52的下面,并使粘合片52的孔52a与孔57a对向且重合。并且,由该隔片57与粘合片52夹持可动接点51,同时,保护可动接点51的下面,从而构成带可动接点的薄片58。
粘合片52的孔52a是用以使没有图示的发光二极管(LED)等发光元件露出的孔,经由薄片部53有效地反射光而能照亮按压操作可动接点51的操作体(没有图示)。
图8表示按钮开关,绝缘基板59由聚酰亚胺薄膜等挠性基板构成,在其表面,经蚀刻形成由铜箔构成的呈圆形的第一固定接点59a和围绕该第一固定接点59a的呈大致C字状的第二固定接点59b。
并且,将粘合在带可动接点的薄片58的粘合片52下面的隔片57进行剥离,从而,露出粘合片52的粘合剂54,使可动接点51的端部51b与第二固定接点59b对向,粘合片52粘贴在绝缘基板59上面。此时,可动接点51,成为以端部51b周边始终与第二固定接点59b接触的状态载置在绝缘基板59表面的状态。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60334号公报
不过,在上述现有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及按钮开关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是,为了可动接点的小型化和由可动接点的配置间距狭窄化而带来的薄片型按钮开关整体的小型化,而使用更小径尺寸的圆形拱状可动接点,则其结果是外突部的高度降低,因此用于外突部翻转的移动量小,不能获得所期望的操作感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确保期望的操作行程且能小型化、操作感觉良好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及使用该薄片的按钮开关。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中作为第1解决方案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采用的构成是,,具备:具有拱状外突部且该外突部下端周边部的相对向的一方的两侧面部被切开、形成长条状的可动接点,具有能收容该可动接点的收容孔的第1薄片,和背面具有粘合部、由该粘合部保持上述可动接点的一部分、同时堵塞上述第1薄片的收容孔上面的第2薄片;将上述第1薄片的收容孔形成为由宽幅部和窄幅部构成的长条状,使上述可动接点的形成窄幅的两侧面部与上述收容孔的窄幅部相对应地将上述可动接点收容在上述收容孔中。
另外,作为第2解决方案,采用的构成是:在上述收容孔的内壁和上述可动接点的外周之间设置预定的空隙,形成的该空隙,使上述收容孔的窄幅部的内壁和相对向的上述可动接点的外周之间的空隙、比上述收容孔的宽幅部的内壁和相对向的上述可动接点的外周之间的空隙大。
另外,作为第3解决方案,采用的构成是:在上述第1薄片上形成多个上述收容孔,这些收容孔中收容多个上述可动接点,同时,使相邻的上述收容孔的窄幅部彼此以及相邻的上述可动接点的窄幅部彼此相互对向地排列配置多组。
另外,作为第4解决方案,采用的构成是在上述第1薄片的背面设置粘合部,在该粘合部覆盖有可剥离的剥离片。
另外,作为第5解决方案,采用的构成是:上述第1薄片上,在相邻的上述收容孔彼此的内壁间形成空气流路用的连结槽,以上述第2薄片覆盖上述收容孔及上述连结槽的上面侧,同时,在下面侧设置覆盖上述收容孔及上述连结槽的下面侧的保护片。
另外,作为第6解决方案,采用的构成是:沿收容在上述收容孔中的上述可动接点的长条方向设置上述连结槽的连结方向。
另外,作为第7解决方案,采用的构成是:上述可动接点,具备从下端周边部以预定角度立起的裙部和与该裙部连续的能翻转的拱状外突部,由比以与上述裙部连续的拱状外突部的中心形成的圆弧大的圆弧来形成上述裙部的下端周边部,并将该下端周边部的圆弧的两端部载置在绝缘基板的固定接点上。
另外,作为第8解决方案,采用的构成是:具备第1~第7解决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对收容于该带可动接点的薄片中的上述可动接点的下端周边部进行载置的周边固定接点、与该周边固定接点相邻配置且上述可动接点的拱状外突部的顶部下面可以接触分离地对向配置的中央固定接点、和配置上述周边固定接点及上述中央固定接点的绝缘基板。
发明的效果
如上述所述,本发明的可动接点,具备:具有拱状外突部且外突部下端周边部的相对向的一方的两侧面部被切开、形成长条状的可动接点,具有能收容该可动接点的收容孔的第1薄片,和背面具有粘合部、由该粘合部保持上述可动接点局部、同时堵塞第1薄片的收容孔上面的第2薄片;将第1薄片的收容孔形成由宽幅部和窄幅部构成的长条状,将可动接点的形成窄幅的两侧面部与收容孔的窄幅部相对应地将可动接点收容在收容孔中,因而,与第1薄片的收容孔的窄幅部相对应地收容具有拱状外突部的形成长条状的可动接点,从而,能将拱状外突部翻转时的操作行程设定得较大,同时能小型化,获得良好的感觉。
另外,在收容孔的内壁和可动接点的外周之间设置预定的空隙,该空隙的形成,使收容孔的窄幅部的内壁和相对向的可动接点的外周间的空隙比收容孔的宽幅部的内壁和相对向的可动接点的外周间的空隙大,因而,由于收容孔的窄幅部的内壁和可动接点的外周间的空隙大,因此,能使第2薄片的与第1薄片的粘合部远离可动接点的窄幅方向的外周,从而,使由第2薄片粘合而产生的可动接点的束缚得到缓和,可更可靠地进行翻转动作。
另外,在第1薄片上形成多个收容孔,这些收容孔中收容有多个可动接点,同时,使相邻的收容孔的窄幅部彼此以及相邻的可动接点的窄幅部彼此相互对向地多组排列配置,因此能使多个可动接点与第1薄片保持为一体,同时能使排列配置的键间距狭小。
另外,在第1薄片的背面设置粘合部,在该粘合部覆盖有可剥离的剥离片,因而容易进行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往绝缘基板上的组装及操作,能防止尘埃向粘合部附着。
另外,第1薄片上,在相邻的收容孔彼此的内壁间形成空气流路用的连结槽,用第2薄片覆盖收容孔及连结槽的上面侧,同时,在下面侧设置覆盖收容孔及连结槽的下面侧的保护片,因而,可动接点翻转时,滞留在拱状外突部内的空气介由连结槽向相邻的收容孔移动,因此能用薄片堵住收容孔和连结槽等的上下,可防止从外部侵入尘埃。
另外,沿收容孔中所收容的可动接点的长条方向设置连结槽的连结方向,因而可动接点翻转时,可动接点的窄幅部附近的第2薄片的粘合部不会附着在绝缘基板上,能获得可靠的复位,同时可防止粘合材进入到接点内部。
另外,可动接点,具备从下端周边部以预定角度立起的裙部和与该裙部连续的能翻转的拱状外突部,将裙部的下端周边部由比以与裙部连接的拱状外突部的中心形成的圆弧大的圆弧形成,将该下端周边部的圆弧的两端部载置在绝缘基板的固定接点上,因而能通过圆弧的两端部使裙部的下端周边部从固定接点面浮起,因此更加增大行程。还能使可动接点的设置稳定地进行。
另外,由于具备第1~第7解决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对收容于该带可动接点的薄片中的可动接点的下端周边部进行载置的周边固定接点、与该周边固定接点相邻配置且可动接点的拱状外突部的顶部下面可以接触分离地对向配置的中央固定接点和配置周边固定接点及中央固定接点的绝缘基板,从而,能提供可靠性高、确保期望的行程且能小型化的按钮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的收容孔部分的主要部分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可动接点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5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的按钮开关的长边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6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的按钮开关的短边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7是表示现有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的分解斜视图。
图8是表示使用现有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的按钮开关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中,1-第1薄片;1a-收容孔;1b-连结槽;2-粘合部;3-可动接点;3a-下端周边部;3b-裙部;3c-外突部;3d-开口部;3e-抵接部;3f-接点部;4-第2薄片;4a-粘合部;5-剥离片;5a-孔;6-绝缘基板;7-固定接点;7a-中央固定接点;7b-周边固定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图1~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及使用该薄片的按钮开关的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的平面图,图2是带可动接点的薄片的收容孔部分的主要部分说明图,图3是可动接点的平面图,图4是带可动接点的薄片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5是使用带可动接点的薄片的按钮开关的长边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6是使用带可动接点的薄片的按钮开关的短边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图4中,第1薄片1,由聚酯树脂等薄膜材形成大致长方形状,在其长边方向及短边方向,纵横排列配置多个上下贯通的收容孔1a。另外,该收容孔1a,形成由宽幅部(图2中由L1所示)和窄幅部(图2中由L2所示)构成的长条状的椭圆形,以在该长条方向(宽幅部方向)、及与之垂直的方向上相邻的收容孔1a的宽幅部、及窄幅部彼此相互对向的状态纵横排列配置多个。
另外,上述第1薄片1上,在相邻的上述收容孔1a彼此的内壁间形成空气流路用的连结槽1b。该连结槽1b,与上述收容孔1a同样上下贯通,形成于沿长条方向相邻的收容孔1a的宽幅部彼此对向的之间。另外,在后述的可动接点3被收容在上述收容孔1a中时,该连结槽1b沿该可动接点3的长条方向设置。另外,在上述第1薄片1的背面,设置涂布了粘合剂的粘合部2。
上述第1薄片1的收容孔1a中收容着可动接点3。该可动接点3,由导电性薄金属板构成,形成为中央具有能翻转的外突部的拱状。即,可动接点3,具备:可载置在后述固定接点7的周边固定接点7b上的下端周边部3a、从该下端周边部3a以预定角度立起的裙部3b、和与该裙部3b连续的能翻转的拱状外突部3c。
另外,上述裙部3b,通过将可动接点3的对向的一方的两侧面部平行切开,而形成为两侧面部具有开口部3d的长条状,上述下端周边部3a在夹着上述外突部3c对向的位置各形成一对。另外,以构成上述下端周边部3a的外周的圆中心和与上述裙部3b连续的拱状外突部3c的顶部相互不同的方式形成,下端周边部3a形成圆弧状,且该圆弧的外周圆的大小比以与裙部3b连续的拱状外突部3c的中心形成的外周圆的大小较大。
另外,上述裙部3b的下端周边部3a的圆弧的两端部,相对于裙部3b以拱状外突部3c的顶部为中心的圆弧轨迹而言,形成大圆弧,因而,该两端部向外方外突而形成,该两端部载置于后述固定接点7的周边固定接点7b上而形成为进行连接的抵接部3e。
另外,在拱状的外突部3c的背面,避开拱形中央、在假想环状线上独立设置多个突起部,形成接点部3f。从外部按压以使由这些接点部3f围绕的拱顶部弯曲,则即使某个接点部夹着异物而其他接点部也能与中央固定接点7a接触。
上述构成的可动接点3,在载置于固定接点7上时,以上述抵接部3e和周边固定接点7b抵接、与裙部3b连接的拱状外突部3c和中央固定接点7a分离的状态对向配置。此时,可动接点3其裙部3b的两侧面部被平行切开而形成长条状,而裙部3b及与之连续的拱状外突部3c以长条方向的长度为基准而形成外周圆的大小。另外,在上述裙部3b的下端周边部3a的圆弧的两端部形成向外方突出的抵接部3e。
如此,由于将可动接点3形成为在两侧面部设置开口部3d的长条状,所以能使裙部3b及其连续的拱状外突部3c形成大径,因此,能提供确保期望的行程且能小型化的可动接点3。另外,能提供形成由多个突起部构成的接点部3f、且也能确保期望的行程、接触可靠性高的可动接点。另外,能使收容可动接点3的上述第1薄片1的收容孔1a,与可动接点3的外形相一致地形成为长条状的椭圆形,因此,能使沿窄幅部方向排列配置收容孔1a的排列配置间距减小而形成,可使可动接点小型化。
还有,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将可动接点3的开口部3d形成平行切开的形状的构成,不过,也可以取代之呈弧状切开,即使这时、也能形成开口部3d侧为窄幅的长条状。
另外,在上述收容孔1a的内壁和上述可动接点3的外周之间维持预定空隙而形成。形成的该空隙,使上述收容孔1a的窄幅部的内壁和上述可动接点3的窄幅部的外周间的空隙(图2中由S2所示)、比上述收容孔1a的宽幅部的内壁和上述可动接点3的宽幅部的外周间的空隙(图2中由S1所示)大(S1<S2=。
另外,由比以与裙部3b连续的拱状外突部3c的中心形成的圆弧大的圆弧形成裙部3b的下端周边部3a,以将突出设置在下端周边部3a的圆弧两端部的抵接部3e载置在周边固定接点7b上,因而能通过该圆弧两端部的抵接部3e来使裙部3b的下端周边部3a从周边固定接点面7b的上面浮起,其结果是能更加增大行程,因此能稳定地设置可动接点3。
第2薄片4同样由聚酯树脂等薄膜材形成与上述第1薄片同样的大致长方形状。在该第2薄片4上形成背面涂布粘合剂的粘合部4a,由该粘合部4a保持上述可动接点3的拱状外突部3c的上面,同时,以塞住上述第1薄片1的收容孔1a的上面的状态粘贴在上述第1薄片1的上面侧。
另外,在上述第1薄片1的涂布粘合剂的粘合部2侧(下面侧),同样粘贴有由聚酯树脂等薄膜材形成的剥离片5。该剥离片5,在一直到将上述可动接点3安装到后述绝缘基板6的固定接点7上的运送与组装期间,保护上述可动接点3。如上述那样,构成带可动接点的薄片。
如此,将上述可动接点3,其相邻的开口部3d彼此对向地形成为横长状,且多个上述可动接点3收容在上述第1薄片1的收容孔1a中,从而使带可动接点的薄片的狭小间距化成为可能。另外,第1薄片1的下面侧由上述保护用剥离片5覆盖,因而能使运送和准备的操作及组装简单,能提高作业性。
本实施例中,是将上述剥离片5作为带可动接点的薄片运送、组装时的承载带而使用的,在剥离片5的长边方向的对向的两侧部,形成有自动机的导向销用的孔5a。
还有,在组装工序中,上述第1薄片1上形成由贯通孔构成的收容孔1a及连结槽1b时,能在上述剥离片5上粘贴第1薄片1后,同时冲裁形成收容孔1a及连结槽1b,在这种情况下,该剥离片5上也形成贯通孔,不过,此时,可以在上述收容孔1a中收容上述可动接点3后,再在剥离片5的下面侧设置塞住这些贯通孔的保护片(没有图示)。
通过设置该保护片,能用薄片塞住上述由收容孔1a和连结槽1b等构成的贯通孔的上下,能防止从外部侵入尘埃。另外,该保护片能与上述剥离片5一起在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往绝缘基板6上组装时从上述第1薄片1剥离。
另外,上述第2薄片4,与上述第1薄片1同样由大致长方形状的1张薄片形成,不过,也可以取代之由多个小片构成的单独薄片(没有图示)分别形成,由该单独薄片保持被分别收容在上述第1薄片1的收容孔1a中的可动接点3的上面,同时,以塞住上述收容孔1a上面的状态分别粘贴在上述第1薄片1的上面侧。
上述构成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将上述第1薄片1的收容孔1a形成由宽幅部和窄幅部构成的长条状,使上述可动接点3的形成窄幅的两侧面部与上述收容孔1a的窄幅部相对应地将上述可动接点3收容在上述收容孔1a中,与上述第1薄片1的收容孔1a的窄幅部相对应地收容具有拱状外突部3c的形成长条状的上述可动接点3,因此,能将拱状外突部3c翻转时的操作行程设定得较大,同时可小型化,获得良好的感觉。即,与将可动接点3形成为与形成窄幅的两侧面部的间隔相同的直径的拱状可动接点相比较,能增高外突部的高度,其结果是能确保较大操作行程。
图5及图6表示使用带可动接点的薄片的按钮开关的构成,由基台构成的绝缘基板6,由酚醛树脂等层叠板形成,在该绝缘基板6的上面,形成由碳或银箔等导电性材料印刷而成的固定接点7。该固定接点7由设置在中央的中央固定接点7a和夹着该中央固定接点7a对向设置在两侧的周边固定接点7b构成。
还有,周边固定接点7b可以对向配置一对,也可以是连结成梳齿状或环状配置。另外,周边固定接点7b也可以不对向配置一对而是只配置在一处。
上述绝缘基板6上,载置上述带可动接点的薄片时,上述剥离片5从上述第1薄片1的粘合部2侧(下面侧)剥离,通过第1薄片1的粘合部2使第1薄片1粘贴在绝缘基板6上。此时,上述可动接点3的抵接部3e与上述周边固定接点7b抵接,同时拱状外突部3c背面的由多个突起部构成的接点部3f以与上述中央固定接点7a分离的状态对向配置。
下面,说明上述构成的按钮开关的动作,在如图5及图6所示的初始状态下两固定接点7a、7b不导通,开关为OFF状态。在此,由没有图示的电子设备等的操作部按压第2薄片4的上面侧,则可动接点3的拱状上的外突部3c被向下侧按而翻转,由于该翻转而使外突部3c的下面侧的接点部3f与对向配置的中央固定接点7a接触,介由可动接点3,中央固定接点7a和周边固定接点7b电导通、成为ON状态而输出信号。
还有,上述电子设备的操作部,设置有按压部可一边使由接点部3f包围的拱状部弯曲一边进行按压。操作部最好是在橡胶片上设置按压突起,此时,即使存在一些偏差,也能使橡胶片的按压突起发生变形且使上述拱部弯曲。从而,可使接点部3f可靠抵接在中央固定接点7a上。
此时,滞留在收容孔1a中的空气,随着可动接点3的翻转而介由上述连结槽1b流出到相连结的相邻的其他收容孔1a中。因此,不用担心会妨碍可动接点3翻转时的动作,能获得良好的翻转动作。
在这种情况下,正因为由于翻转而移动的空气流入到相邻的收容孔1a中,因而能防止从第1及第2薄片1、4外部向接点内侵入异物。还有,作为获得良好的翻转动作的方案,也可以取代连结槽1b而在第2薄片4及绝缘基板6上设置与收容孔1a连通的空气孔。
另外,此时,在上述收容孔1a的内壁和可动接点3的外周之间设置空隙,形成的该空隙,使收容孔1a的窄幅部的内壁和上述可动接点3的外周间的空隙S2比上述收容孔1a的宽幅部的内壁和上述可动接点3的外周间的空隙S1大。这样,上述收容孔1a的窄幅部的内壁和可动接点3的外周间的空隙S2较大,从而,能使第2薄片4的与第1薄片1的粘合部4a远离可动接点3的窄幅方向的外周,因此,使由第2薄片4粘合而产生的可动接点3的束缚得到缓和,能进行更可靠的翻转动作。
接着,若从上述状态解除上述第2薄片4的按压,则可动接点3由于自身的弹力而向上方向翻转,由于该翻转而使外突部3c的下面侧的接点部从中央固定接点7a上分离,中央固定接点7a和周边固定接点7b电切断、成为OFF状态。
此时,由于沿收容在收容孔1a中的可动接点3的长条方向设置连结上述收容孔1a间的上述连结槽1b的连结方向,因此,可动接点3翻转时,可动接点3的窄幅部附近的第2薄片4的粘合部4a不会附着在绝缘基板6上,能获得可靠的复位,同时能防止粘合部4a进入到接点内部。
这样,将收容上述可动接点3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载置在上,且该绝缘基板6配置有与可动接点3的下端周边部3a的抵接部3e接触的周边固定接点7b、和与可动接点3的拱状外突部3c对向的中央固定接点7a的,从而能简单地获得薄片型的按钮开关的构成,由于上述构成而能提供提高可靠性、确保期望的行程且能小型化的按钮开关。

Claims (8)

1.一种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拱状外突部且该外突部下端周边部的相对向的一方的两侧面部被切开、形成长条状的可动接点,具有能收容该可动接点的收容孔的第1薄片,和背面具有粘合部、由该粘合部保持上述可动接点的一部分、同时堵塞上述第1薄片的收容孔上面的第2薄片;
将上述第1薄片的收容孔形成为由宽幅部和窄幅部构成的长条状,使上述可动接点的形成为窄幅的两侧面部与上述收容孔的窄幅部相对应地将上述可动接点收容在上述收容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收容孔的内壁和上述可动接点的外周之间设置预定的空隙,形成的该空隙,使上述收容孔的窄幅部的内壁和相对向的上述可动接点的外周之间的空隙、比上述收容孔的宽幅部的内壁和相对向的上述可动接点的外周之间的空隙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薄片上形成多个上述收容孔,这些收容孔中收容多个上述可动接点,同时,使相邻的上述收容孔的窄幅部彼此以及相邻的上述可动接点的窄幅部彼此相互对向地排列配置多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薄片的背面设置粘合部,在该粘合部覆盖有可剥离的剥离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薄片上,在相邻的上述收容孔彼此的内壁间形成空气流路用的连结槽,以上述第2薄片覆盖上述收容孔及上述连结槽的上面侧,同时,在下面侧设置覆盖上述收容孔及上述连结槽的下面侧的保护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其特征在于:沿收容在上述收容孔中的上述可动接点的长条方向设置上述连结槽的连结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接点,具备从下端周边部以预定角度立起的裙部和与该裙部连续的能翻转的拱状外突部,由比以与上述裙部连续的拱状外突部的中心形成的圆弧大的圆弧来形成上述裙部的下端周边部,并将该下端周边部的圆弧的两端部载置在绝缘基板的固定接点上。
8.一种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2及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对收容于该带可动接点的薄片中的上述可动接点的下端周边部进行载置的周边固定接点、与该周边固定接点相邻配置且上述可动接点的拱状外突部的顶部下面可以接触分离地对向配置的中央固定接点、和配置上述周边固定接点及上述中央固定接点的绝缘基板。
CNB2004100983926A 2003-12-18 2004-12-09 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及使用该薄片的按钮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923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21489A JP4279129B2 (ja) 2003-12-18 2003-12-18 可動接点付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押釦スイッチ
JP2003421489 2003-1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9995A true CN1629995A (zh) 2005-06-22
CN100349237C CN100349237C (zh) 2007-11-14

Family

ID=34782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839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9237C (zh) 2003-12-18 2004-12-09 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及使用该薄片的按钮开关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279129B2 (zh)
KR (1) KR100676665B1 (zh)
CN (1) CN100349237C (zh)
TW (1) TWI2422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94671B2 (ja) * 2007-08-07 2012-03-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可動接点
JP2009245751A (ja) * 2008-03-31 2009-10-22 Panasonic Corp 可動接点
CN102347397B (zh) * 2011-07-14 2013-04-03 宁波尤利卡太阳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解决网布堵塞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06452A (ja) * 1999-04-19 2000-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可動接点体の製造方法、この製造方法を用いて製造した可動接点体およびこの可動接点体を用いたパネルスイッチ
JP2003208832A (ja) * 2002-01-10 2003-07-25 Alps Electric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JP2003257282A (ja) * 2002-03-04 2003-09-12 Alps Electric Co Ltd 可動接点付き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062377A (ko) 2005-06-23
TWI242224B (en) 2005-10-21
JP2005183140A (ja) 2005-07-07
JP4279129B2 (ja) 2009-06-17
KR100676665B1 (ko) 2007-01-31
TW200523962A (en) 2005-07-16
CN100349237C (zh) 2007-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500C (zh) 具有可动触点的薄片和薄片开关
CN1787142A (zh) 按钮开关
CN1375108A (zh) 具有可感知效应及单独触发元件的经过改进的多路电气开关
JP6769958B2 (ja) 押釦スイッチ用部材
CN1178250C (zh) 带可动触点的薄片部件和片状开关
WO2007023850A1 (ja) キー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263058C (zh) 可动触点体以及使用其的按钮开关
CN1629995A (zh) 带可动接点的薄片及使用该薄片的按钮开关
CN1226854C (zh) 按键输入装置
CN101064223A (zh) 按钮开关以及用于制作该按钮开关的带触点弹簧片
CN1420511A (zh) 活动触点体和使用它的面板开关及装有该面板开关的电子设备
CN1227686C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JP2002343178A (ja) 操作型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261956C (zh) 多方向输入键及键输入装置
US6917000B2 (en) Signal input device
CN1670949A (zh) 基板
CN1783383A (zh) 带有按键弹性片的薄片以及使用该薄片的开关装置
CN1324622C (zh) 带可动触点的薄片及采用此薄片的按钮开关
KR20120041065A (ko) 전자부품용 택트 스위치
KR200284437Y1 (ko) 피씨비형 택트 스위치
CN1933071A (zh) 开关装置
CN109346360B (zh) 供发光按键用的双重功能电路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129262A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件
CN1877764A (zh) 带有棘轮弹簧的片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开关
JP2010020911A (ja) 押釦スイッチ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1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