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8381B - 用于检查对带电粒子有反应的抗蚀剂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检查对带电粒子有反应的抗蚀剂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8381B
CN1628381B CN038031981A CN03803198A CN1628381B CN 1628381 B CN1628381 B CN 1628381B CN 038031981 A CN038031981 A CN 038031981A CN 03803198 A CN03803198 A CN 03803198A CN 1628381 B CN1628381 B CN 16283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pattern
charged particle
particle beam
scanning
char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8031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28381A (zh
Inventor
班祖恩·森德尔
奥菲尔·卓尔
盖伊·艾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ied Materials Israel Ltd
Applied Material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ied Materials Israel Ltd
Applied Materi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ied Materials Israel Ltd, Applied Materials Inc filed Critical Applied Materials Isra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628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8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28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8381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Electron or ion diffraction tubes
    • H01J37/28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Electron or ion diffraction tubes with scanning bea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2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measuring secondary emission from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 H01J2237/28Scanning microscopes
    • H01J2237/2813Scanning micr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 H01J2237/2817Pattern inspec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ngth-Measuring Devices Using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AREA)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扫描图形的设备和方法。本方法包括:(i)引导该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一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和(ii)引导该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二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第一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带电电子束的直径。第一与第二扫描路径中的每一路径,可以包括许多相继的抽样,且第一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相邻抽样之间的距离。扫描路径的位置,可以在测量中改变,并特别是在各测量期间之间改变。带电粒子束可以有椭圆形横截面。

Description

用于检查对带电粒子有反应的抗蚀剂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路制作时,用于检查半导体晶片的设备和方法,更具体说,是用于检查对带电粒子束有反应的抗蚀剂材料。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是包含许多层的非常复杂的装置。每一层可以包含导电材料和/或绝缘材料,同时其他层可以包含半导体材料。各种这样的材料都排列成图形,通常是按集成电路预期功能排列。这些图形还要反映在集成电路的制作过程中。
集成电路是通过复杂的多步制作过程制作的。在这些多步制作过程中,抗蚀剂被(i)淀积在衬底/层上,(ii)通过光刻过程曝光,和(iii)显影,产生某种图形,该图形定义一些后来要刻蚀的区域。
通常选择的抗蚀剂材料,如对预定的窄频率(波长)范围的光有反应的材料。一种常用的抗蚀剂材料,是对ArF光源发射的193nm光有反应。该种抗蚀剂材料被称为193nm抗蚀剂。
为在制作阶段和在相继的制作步骤之间检查集成电路,已经发展了各种检查和失效分析技术,有与制作过程结合的(亦称“在线”检查技术),也有不与制作过程结合的(亦称“离线”检查技术)。各种光学的和带电粒子束的检查仪器及检验仪器,本领域是熟知的,诸如Califonia,Santa Clara的Applied Materials Inc.的VeraSEMTM、ComplussTM、和SEMVisionTM仪器。
制作失效会影响集成电路的电学特性。有些失效是因与要求的图形尺寸不希望的偏差产生的。“临界尺寸”是图形线条的宽度或两条图形线条间的距离。
检查过程的一个目的,是确定受检查的晶片是否包含与这些临界尺寸的偏差。这样的检查通常是用带电粒子束成像完成的,带电粒子束成像为测量所述偏差提供要求的高分辨率。
各种抗蚀剂材料对带电粒子束都有反应,如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成像时对发射的电子束有反应。举例说,193nm抗蚀剂作为与电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收缩。收缩是由于量子效应(化学键的断裂)和局部加热效应两种效应产生的。因此,SEM成像使印刷在半导体上的图形产生不需要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各种扫描方案,能使带电粒子束成像的同时,降低所述成像和测量的不需要的副作用。
按照本发明的一方面,是通过降低成像的电荷密度,降低电子束与抗蚀剂材料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抗蚀剂收缩。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个扫描方案涉及用电子束沿多条平行的扫描路径扫描,其中,两条相邻路径之间的距离,远大于电子束的直径。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扫描路径包括在扫描窗之内。扫描窗彼此分开,并可以根据线条宽度变化的谱分析来定义。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扫描窗内相邻扫描路径之间的间隔,随所述线条宽度变化的高的空间频率分量而变化。换句话说,沿线条的抽样应满足沿该线条的线条变化(线条粗度),以利于在不丢失粗度信息的情况下,确定线条的变化,该粗度信息可能因混叠效应而导致精度丢失。
按照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扫描窗的宽度,随线条宽度变化的低的空间频率分量而变化。
在许多扫描装置中,扫描路径定义了像素-每一扫描路径包括许多抽样-每一抽样被定义为像素。这样定义的像素的长度,基本上等于两条相邻扫描路径之间的距离,而其宽度与电子束在两个相继抽样之间通过的距离对应。因此,如果两条相邻扫描路径之间的距离,大于电子束在两个相继抽样之间通过的距离,则该像素呈矩形。
因此,用矩形像素扫描抗蚀剂材料,降低了电子束在垂直于扫描方向的方向中的通量,从而降低了收缩。还可以进一步安排这些矩形像素来提供图像。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带电粒子束扫描图形的方法,本方法包括:(i)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一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其中的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和(ii)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二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其中,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距离,大于带电电子束的直径。
本发明还提供又一种用带电粒子束扫描图形的方法,本方法包括:(i)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一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其中的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和(ii)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二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其中,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中的每一路径,包括许多相继的抽样,且其中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抽样之间的距离。
按照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相邻扫描路径之间的距离,在SEM成像过程中是变化的。因此,如果图形被再成像,那么电子束不追随先前电子束的同一轨迹。在矩形像素内不同的束的定位,能在测量再次进行时降低收缩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带电粒子束扫描图形的方法,本方法包括:(i)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一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其中的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ii)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二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和(iii)改变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距离,并重复引导带电粒子束的步骤。
按照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是使电子束散焦(最好在预定像素的界限内)。散焦得到较大的与抗蚀剂层相互作用的斑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带电粒子束扫描图形的方法,本方法包括:(i)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一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其中的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该带电粒子束有椭圆形的横截面;(ii)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二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带电粒子束扫描图形的设备,本设备包括:用于产生带电粒子束的装置;和用于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一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的装置。该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用于引导的装置,还能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二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其中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距离,大于带电电子束的直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带电粒子束扫描图形的设备,本设备包括:用于产生带电粒子束的装置;和用于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一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的装置。该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用于引导的装置,还能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二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第一与第二扫描路径中的每一路径,包括许多相继的抽样,且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抽样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用带电粒子束扫描图形的设备,本设备包括:用于产生带电粒子束的装置;和用于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一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的装置。该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用于引导的装置,还能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二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并且还能改变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的位置,和重复引导带电粒子束的步骤。
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用带电粒子束扫描图形的设备。本设备包括:用于产生椭圆形横截面的带电粒子束的装置;和用于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一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的装置。该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用于引导的装置,还能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二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
至少有一些实施例可以组合。例如,再次测量时,扫描可以在矩形像素内不同的束位置中进行,和/或束的散焦导致覆盖两个矩形像素宽度的斑点。
附图说明
为了了解本发明和明白本发明如何在实际中实施,现在参照附图,以非限制性的举例方式,说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附图有:
图1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示意画出一种扫描电子显微镜;
图2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示意画出被检查的晶片的一部分;
图3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示意画出图2所示部分某种线条的线条宽度的谱表示;
图4-6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表明各种扫描方案;和
图7-10是流程图,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表明用于使对带电粒子有反应的抗蚀剂成像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说明涉及带电粒子显微镜,如SEM,包括步进及重复型SEM,其中,通过扫描晶片某一区域(所述区域由SEM的视场规定),并在机械上使晶片与SEM之间运动以扫描另一个区域的重复步骤,对晶片进行扫描。所述运动也可以用各种静电的和/或磁的单元,如透镜、偏转器等等引进的静电和/或磁场实施。应当指出,其他带电粒子甚至光子也可以用来检测电压的对比度。还应当指出,本发明也可以通过在SEM与晶片之间引进基本上恒定的运动实施。运动可以是直线的甚或旋转的,和/或该两种运动的任何组合。
现在参照图1,图上画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SEM 10。SEM10包括:电子枪12,接受各种电压控制,如加速电压,图上以加速功率源14示意表示;第一电子透镜16;磁静电物镜18;检测器20;控制器/处理器22;和台24。透镜16和18受控制器/处理器22控制,用于使带电粒子束聚焦、对准、和扫描。透镜16和18还可以用于按本领域熟知的方式对带电粒子束整形。所述部件/单元的每一个,本领域是熟知的,因此无需详细说明。简而言之,SEM 10能用于产生带电粒子束(特别是借助电子枪12和功率源14),使束对准并聚焦在样品上(例如放在台24上的晶片30)并使带电粒子束扫描。
现在参照图2,图上画出晶片30的一部分40。部分40包括对准的十字形靶42,和多根竖直线条44-50。某一线条44的宽度,以及线条间的距离,可以通过下述方案之一测量。一般说,在测量某一线条的宽度之前,必须确定线条的位置。所述位置可以事先粗略了解,而靶42有助于线条的精确定位。通常,位置的确定包括产生部分40的低分辨率的像。例如,部分40可以用0.5×0.5(微米2)像素的480×480个像素成像,而临界尺寸测量的像素尺寸宽度,约数纳米。
现在参照图3,图上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详细画出线条44的线段45和线条宽度变化的谱表示(也称为线宽粗度)。所述谱表示可以把线条44的多个线条宽度测量(从不同的竖直位置),用FastFourier Transform(快速Fourier变换)变换产生,虽然也可以用实施所述变换的其他方法(如交叉相关技术)。
线条44的线宽,是通过多次测量60(j,k)测量的,这里k是标识测量期间的正整数,而j从1到J,J有预定的值,该值是按照各种精度、信噪比、和/或致密性要求定义的。扫描线数可以由用户定义,并可以从少数几根线到甚至上千根线。线数由扫描窗的长度和两条扫描线间竖直位移的比值定义。还应当指出,每条扫描线的像素数也可以改变。典型的扫描线包括240到960个像素之间。
曲线70画出线宽粗度的谱表示,并包括许多空间频率分量,如低的空间频率(Dlow)分量78和高的空间频率(Dhigh)分量74,而每一分量包括谱能量的基本量。高空间频率分量74定义相邻扫描路径之间距离,同时,低空间频率分量78定义扫描窗的宽度,以便能进行重复的临界尺寸测量。
在许多情形中都给出高空间频率阈值(如阈值72)。该阈值代表制作工艺的限制,更准确地说,是补偿非常高空间频率线条宽度变化的有限的能力。因此,阈值以上的频率被忽略不计。通常,高空间频率阈值设在50纳米以上,但希望将来的制作技术能降低该阈值。
第一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4,图上画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线条44的一段被水平扫描路径扫描,如被60(1,1)-60(3,1)扫描。扫描路径60(1,1)的相继像素61(1,1,1)-61(1,1,m)之间的水平位移,比扫描路径60(1,1)与相邻扫描路径60(2,1)之间的竖直位移小得多。换句话说,每一像素,如像素61(1,1,1),是矩形的,像素61(1,1,1)的宽度WD近似地小于一纳米或数纳米长,而它的长度L(高度可以超过甚至数百纳米。应当指出,图上还画出另外的像素。
通常,像素的宽度WD是根据需要的SEM分辨率定义的。它可以基本上等于束的斑点直径。像素的长度可以随各种因数,如预定的收缩率降低程度(反比于L)、线宽粗度谱、而特别是随低频分量和随其他因数而变化。一般地说,像素宽度WD约数纳米,而高度可以约25纳米直至数微米。
为了跟踪线条宽度变化,两条相继扫描路径(像素宽度)之间的距离随沿线条的线条变化(线条粗度)而变化,特别是随高空间频率分量74而变化。如果我们把高空间频率分量74记作Dhigh,那么每一像素的长度应等于或小于Dhigh/2。像素宽度是根据系统要求的分辨率定义的。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扫描路径包括在扫描窗内。扫描窗的高度可以随低空间频率分量78的空间频率Dlow而变化。临界尺寸测量的可重复性,通过选择宽度大于或基本上等于低空间频率分量78的空间频率而增加。
现在参照图7-8,图上表明按照本发明诸方面的方法120和140。方法120由步骤122开始,该步骤把要检查的图形定位,通常是测量图形的一种尺寸。参考前面的例子,为了测量线条44的宽度,要检查线条44的一段45。
接着步骤122的是步骤124,步骤124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例如第一扫描路径60(1,1)的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参照前面举例的图,SEM 10把带电电子束引向晶片30,沿扫描路径60(1,1)与线条44的一段45相互作用。应当指出,扫描路径60(1,1)还与部分40的其他线条相互作用。特性的变化是形成线条44的抗蚀剂的收缩率。
接着步骤124的是步骤126,步骤126收集作为带电粒子束与抗蚀剂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的散射电子,并处理检测的电子,给出宽度的测量。
接着步骤126的是步骤128,步骤128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例如第二扫描路径的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距离,大于带电电子束的直径。参照前面举例的图,SEM 10把带电电子束引向晶片30,沿扫描路径60(2,1)与线条44的一段45相互作用。带电粒子束直径约3纳米。应当指出,这些值是可以改变的,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接着步骤128的是步骤130,步骤130收集作为带电粒子束与抗蚀剂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的散射电子,并处理检测的电子,给出另一个宽度的测量。
应当指出,步骤124-130可以重复许多次(甚至到每扫描窗数百次或数千次),并处理它们的宽度测量(一般用统计分析),给出至少一个临界测量结果。
画在图8的方法140,仿效方法120,但第一和第二扫描路径以包括许多相继抽样为特征,且其中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抽样之间的距离(而按照方法120,是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距离,大于带电电子束的直径)。应当指出,这一差别在步骤128和148相应地表明。应当指出,扫描路径之间的距离,约25纳米,而相继抽样之间的距离,约1.5纳米。应当指出,这些值可以改变,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第二实施例
有许多理由要对图形的某部分再考查,这些理由例如,但不限于,以前测量的失效、增加测量的精度、进行精度测试、等等。所述重复可能增大所述部分的收缩效应。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扫描路径的位置,可以在各考查期间之间改变。考查期间包括为提供临界尺寸指示的许多考查。一个示例性的考查期间,包括单个扫描窗的测量。按照该第二实施例,扫描路径的位置,在从一个扫描窗到另一个扫描窗是不同的,哪怕扫描窗是重叠的。
扫描路径的变化或甚至扫描窗位置的变化,可以随预定图形而变化,但也可以是随机的或半随机的。预定的图形可以在扫描路径之间引进预定的竖直位移,而半随机和/或随机的方案,则可以提供各种位移。
现在参照图5,图中画出三个不同测量期间中扫描的三条扫描路径60(1,1)、60(1,2)、和60(1,3),和一些相应的像素61(1,1,1)-61(1,1,6),61(1,2,7)-61(1,2,12)和61(1,3,13)-61(1,3,18)。在第一测量期间,可以遵从扫描路径60(1,1),而在第二测量期间,遵从扫描路径60(1,2),以及在第三测量期间,遵从扫描路径60(1,3)。扫描路径60(1,2)和60(1,3)使带电粒子与线条44在不同位置相互作用,于是,在重复的测量期间不致使同一检查部分产生额外收缩。
现在参照图9,图上表明按照本发明一方面的方法160。在方法160中,扫描路径的位置在测量之间,特别是在各测量期间之间变化。
方法160由步骤162开始,该步骤把要检查的图形定位,通常是测量图形的一种尺寸。参考前面的例子,为了测量线条44的宽度,要检查线条44的一段45。
接着步骤162的是步骤164,步骤164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例如第一扫描路径60(1,1)的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参照前面举例的图,SEM 10把带电电子束引向晶片30,沿扫描路径60(1,1)与线条44的一段45相互作用。应当指出,扫描路径60(1,1)还与部分40的其他线条相互作用。特性的变化是形成线条44的抗蚀剂的收缩率。
接着步骤164的是步骤166,步骤166收集作为带电粒子束与抗蚀剂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的散射电子,并处理检测的电子,给出宽度的测量。
接着步骤166的是步骤168,步骤168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例如第二扫描路径60(2,1)的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距离,大于带电电子束的直径。参照前面举例的图,SEM 10把带电电子束引向晶片30,沿扫描路径60(2,1)与线条44的一段45相互作用。带电粒子束直径约3纳米。应当指出,这些值是可以改变的,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接着步骤168的是步骤170,步骤170收集作为带电粒子束与抗蚀剂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的散射电子,并处理检测的电子,给出另一个宽度的测量。
接着步骤170的是步骤172,步骤172确定,测量期间是否已经结束。如果测量期间没有结束,则步骤172由步骤164继续。应当指出,步骤164-170可以重复许多次(甚至到每扫描窗数百次或数千次),并处理它们的宽度测量(一般用统计分析),给出至少一个临界测量结果。如果测量期间结束,且(未画出)有必要再重复考查基本上是同一部分时,则步骤172由步骤174继续,步骤174改变扫描路径位置,并跳到步骤164。应当指出,可以存储扫描路径位置,供将来例如重复某一测量之用。还应当指出,扫描路径位置的改变,可以不管测量期间,并在该方法已经确定改变扫描图形位置及重复扫描步骤时,改变扫描路径位置。
第三实施例
在许多情形中,系统分辨率远小于线宽粗度带宽。借助带电粒子束的整形,随所述不同要求而变化,可以在不降低系统性能下,获得较低的带电粒子束密度。
换句话说,可以把椭圆形束而不是圆形束引向晶片。例如,参照图6,假定像素60(1,1,1)的宽度约3纳米,该像素的长度约25纳米,那么,束99可以整形为长轴约25纳米、短轴约3纳米的椭圆形。
通过引入(或通过不抑制)轴向的特别是子午线的像散,可以产生椭圆形束。
现在参照图10,图上表明按照本发明一方面的方法180。方法180由步骤182开始,该步骤把要检查的图形定位,通常是测量图形的一种尺寸。参考前面的例子,为了测量线条44的宽度,要检查线条44的一段45。
接着步骤182的是步骤184,步骤184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例如第一扫描路径60(1,1)的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该束已按照矩形像素形状整形。通常,该束被整形为椭圆形,长轴基本上沿检查的图形的轴,而短轴基本上垂直于检查的图形的轴。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参照前面举例的图,SEM 10把带电电子束引向晶片30,沿扫描路径60(1,1)与线条44的一段45相互作用。应当指出,扫描路径60(1,1)还使部分40的其他线条相互作用。特性的变化是形成线条44的抗蚀剂的收缩率。
接着步骤184的是步骤186,步骤186收集作为带电粒子束与抗蚀剂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的散射电子,并处理检测的电子,给出宽度的测量。
接着步骤186的是步骤188,步骤188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例如第二扫描路径的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
接着步骤188的是步骤190,步骤190收集作为带电粒子束与抗蚀剂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的散射电子,并处理检测的电子,给出另一个宽度的测量。
应当指出,步骤184-190可以重复许多次(甚至到每扫描窗数百次或数千次),并处理它们的宽度测量(一般用统计分析),给出至少一个临界测量结果。

Claims (24)

1.一种用带电粒子束扫描图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一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其中的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和
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二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其中,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分隔距离,大于带电粒子束的直径。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图形基本上由抗蚀剂制成。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带电粒子束是电子束。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收集与图形相互作用产生的带电粒子的步骤。
5.按照权利要求4的方法,还包括处理收集的带电粒子的步骤。
6.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的处理,包括提供图形的临界尺寸的指示。
7.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使图形定位的预备步骤。
8.一种用带电粒子束扫描图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一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其中的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和
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二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
其中,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中的每一路径,包括许多相继的抽样,且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分隔距离,大于相邻抽样之间的距离。
9.按照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的图形基本上由抗蚀剂制成。
10.按照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的带电粒子束是电子束。
11.按照权利要求8的方法,还包括收集与图形相互作用产生的带电粒子的步骤。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方法,还包括处理收集的带电粒子的步骤。
13.按照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的处理,包括提供图形的临界尺寸的指示。
14.按照权利要求8的方法,还包括使图形定位的预备步骤。
15.一种用带电粒子束扫描图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第一测量期间内,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一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其中的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
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二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其中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分隔距离,大于带电粒子束的直径;和
改变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的位置,并在第二测量期间内重复引导带电粒子束的步骤。
16.按照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的图形基本上由抗蚀剂制成。
17.按照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的带电粒子束是电子束。
18.按照权利要求15的方法,还包括收集与图形相互作用产生的带电粒子的步骤。
19.按照权利要求18的方法,还包括处理收集的带电粒子的步骤。
20.按照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的处理,包括提供图形的临界尺寸的指示。
21.按照权利要求15的方法,还包括使图形定位的预备步骤。
22.一种用带电粒子束扫描图形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用于产生带电粒子束的装置;和
引导装置,用于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一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其中的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该引导装置,还能用于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二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而且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分隔距离,大于带电电子束的直径。
23.一种用带电粒子束扫描图形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用于产生带电粒子束的装置;和
用于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一与第二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的装置,第一与第二扫描路径中的每一路径,包括许多相继的抽样,
其中的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且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分隔距离,大于相邻抽样之间的距离。
24.一种用带电粒子束扫描图形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用于产生带电粒子束的装置;和
引导装置,用于在第一测量期间内引导带电粒子束,使之沿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与图形相互作用,
其中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之间的分隔距离,大于带电电子束的直径,并且该图形作为与带电粒子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变它的一种特性,和
该引导装置,当在第二测量期间内重复引导带电粒子束时,还能改变第一扫描路径与第二扫描路径的位置。
CN038031981A 2002-02-04 2003-01-27 用于检查对带电粒子有反应的抗蚀剂的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283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5426002P 2002-02-04 2002-02-04
US60/354,260 2002-02-04
PCT/US2003/002415 WO2003067652A1 (en) 2002-02-04 2003-01-27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charged particle responsive resis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8381A CN1628381A (zh) 2005-06-15
CN1628381B true CN1628381B (zh) 2010-06-09

Family

ID=27734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0319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28381B (zh) 2002-02-04 2003-01-27 用于检查对带电粒子有反应的抗蚀剂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030229294A1 (zh)
JP (1) JP2006505093A (zh)
KR (1) KR100963450B1 (zh)
CN (1) CN1628381B (zh)
AU (1) AU2003207700A1 (zh)
WO (1) WO20030676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3094A (zh) * 2019-05-14 2019-08-16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测试片及其制造方法和光刻胶缺陷的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69818B2 (en) * 2006-03-14 2009-08-04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to reduce cross talk in a multi column e-beam test system
AU2007276967B2 (en) * 2006-07-28 2012-05-17 Taylor Medical, Inc. Catheter components formed of a compound of polymer with particles or fibers
US8641677B2 (en) 2010-01-21 2014-02-04 James T. Rawls Low-profile intravenous catheter device
JP5813413B2 (ja) * 2011-08-22 2015-11-1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シュリンク前形状推定方法およびcd−sem装置
TWI494537B (zh) * 2013-01-23 2015-08-01 Hitachi High Tech Corp A pattern measuring method, a device condition setting method of a charged particle beam device, and a charged particle beam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2828A (en) * 1992-12-03 1994-04-12 Metrologix Corporation Scanning techniques in particle beam devices for reducing the effects of surface charge accumulation
US5576833A (en) * 1994-03-11 1996-11-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afer pattern defect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5663967A (en) * 1995-10-19 1997-09-02 Lsi Logic Corporation Defect isolation using scan-path testing and electron beam probing in multi-level high density asic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14151A (ja) * 1983-05-20 1984-12-04 Jeol Ltd 荷電粒子線装置等における二次元画像デ−タの表示方法
JPS62135710A (ja) * 1985-12-10 1987-06-18 Nec Corp 微細パタ−ンの検査方法
US4925710A (en) * 1988-03-31 1990-05-15 Buck Thomas F Ultrathin-wall fluoropolymer tube with removable fluoropolymer core
JPH02139844A (ja) * 1988-11-21 1990-05-29 Seiko Instr Inc テーブルを用いたビーム走査方法
JPH02236105A (ja) * 1989-03-09 1990-09-19 Toshiba Corp 電子ビームによる測長方法
US5304811A (en) * 1991-08-09 1994-04-19 Fujitsu Ltd. Lithography system using charged-particle bea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2869827B2 (ja) * 1991-09-17 1999-03-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走査電子顕微鏡
JPH06124681A (ja) * 1992-10-09 1994-05-06 Nec Corp 荷電粒子描画装置
JPH09507399A (ja) * 1993-11-12 1997-07-29 マイクロ インターベンショナル システムズ 直径が小さく、かつトルクが高いカテーテル
JPH10294255A (ja) * 1997-04-17 1998-11-04 Canon Inc 電子ビーム照明装置、および該電子ビーム照明装置を備えた露光装置
JP3737656B2 (ja) * 1999-09-27 2006-01-18 株式会社東芝 荷電ビーム露光方法
US6570155B1 (en) * 2000-04-11 2003-05-27 Applied Materials, Inc. Bi-directional electron beam scanning apparatus
JP2001304841A (ja) * 2000-04-26 2001-10-31 Sumitomo Chem Co Ltd 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寸法測定方法
JP3519348B2 (ja) * 2000-07-14 2004-04-12 株式会社半導体先端テクノロジーズ パターン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WO2002045153A1 (en) * 2000-12-01 2002-06-06 Ebara Corporation Insp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electron beam, and device production method using it
US6727507B2 (en) * 2001-01-22 2004-04-27 Leepl Corporation Electron beam proximity expos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6138864A (ja) * 2001-08-29 2006-06-01 Hitachi Ltd 試料寸法測定方法及び走査型電子顕微鏡
US6774044B2 (en) * 2002-01-14 2004-08-1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Reducing photoresist shrinkage via plasma treat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2828A (en) * 1992-12-03 1994-04-12 Metrologix Corporation Scanning techniques in particle beam devices for reducing the effects of surface charge accumulation
US5576833A (en) * 1994-03-11 1996-11-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afer pattern defect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5663967A (en) * 1995-10-19 1997-09-02 Lsi Logic Corporation Defect isolation using scan-path testing and electron beam probing in multi-level high density asic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5-34411A 1993.02.09
WU C-H J,HUANG W-S,CHEN K-J R,ARCHIE C N,ANDLAGUS M E.Investigation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193 nm ResistLinewidth Reduction During the SEM Measurement.PROC.SPIE-INT.SOC.OPT.ENG.4345,26-28.2001,4345,26-28190-199.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3094A (zh) * 2019-05-14 2019-08-16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测试片及其制造方法和光刻胶缺陷的检测方法
CN110133094B (zh) * 2019-05-14 2022-02-15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测试片及其制造方法和光刻胶缺陷的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8381A (zh) 2005-06-15
WO2003067652A1 (en) 2003-08-14
JP2006505093A (ja) 2006-02-09
US7235794B2 (en) 2007-06-26
AU2003207700A1 (en) 2003-09-02
US20030229294A1 (en) 2003-12-11
KR20040088055A (ko) 2004-10-15
KR100963450B1 (ko) 2010-06-17
US20050067582A1 (en) 2005-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34582B2 (ja) パターン欠陥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EP011030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imension of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 object
KR100310106B1 (ko) 패턴검사방법 및 그 장치
US20060202119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tester
JPH09507331A (ja) 高アスペクト比測定用検出システム
US20130082177A1 (en) Circuit pattern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circuit pattern inspection method
WO2013129148A1 (ja) パターン寸法測定装置、荷電粒子線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H09184714A (ja) パターン寸法測定方法
US7521678B2 (en) Charged particle beam apparatus, charged particle beam focusing method, microstructure measuring method, microstructure inspecting method,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628381B (zh) 用于检查对带电粒子有反应的抗蚀剂的系统和方法
US20080290288A1 (en) Measurement System and a Method
JP7264751B2 (ja) 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方法
US6440759B1 (en) Method of measuring combined critical dimension and overlay in single step
JP4028864B2 (ja) パターン欠陥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JP3488707B2 (ja) パターン寸法測定装置
JP3765988B2 (ja) 電子線式外観検査装置
KR102309432B1 (ko) 하전 입자선 장치
JP3608451B2 (ja) 走査電子顕微鏡を用いた検査装置および検査方法
WO2022038841A1 (ja) マルチ電子ビーム検査装置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JP7442375B2 (ja) マルチ電子ビーム検査装置及びマルチ電子ビーム検査方法
JP2004077423A (ja) 試料像測長方法及び試料像測長装置
WO2005017997A1 (en) Charged particle beam inspection
JP4104934B2 (ja) 試料像測長方法及び試料像測長装置
JP2004151119A (ja) パターン欠陥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JPH04252976A (ja) 荷電粒子ビーム装置及び荷電粒子ビーム位置決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