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6053A - 轮椅 - Google Patents

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6053A
CN1626053A CN 200410096929 CN200410096929A CN1626053A CN 1626053 A CN1626053 A CN 1626053A CN 200410096929 CN200410096929 CN 200410096929 CN 200410096929 A CN200410096929 A CN 200410096929A CN 1626053 A CN1626053 A CN 16260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cipal arm
car frame
main car
main
wheelch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9692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顷末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626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60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轮椅,其根据控制杆操作主车架能向前后方向自由倾斜,提供能够轻易实行站起或就坐动作的轮椅。其主要包括:主车架上固定托架,对于这个托架,前端安装有操纵部位的主臂的底端部位做托架的一部分的支轴。使主臂的支轴位置和前端操纵部分的中间位置支撑主轮,把持前端操纵部位使主臂前后方向运动,让主车架可能倾斜。主臂和托架,根据主臂所定的回转位置内安装制动锁的方法,使主车架可以保持倾斜状态。

Description

轮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椅,特别是涉及一种由驱动式回转主轮和在主车架的前方部分设置的脚轮来支撑主车架,并能使主车架前后方向自由倾斜,在维持住倾斜位置的情况下,让使用者能轻易地站起或者坐下的轮椅。
背景技术
以往的普通手动轮椅,是使用者的坐垫固定在主车架上,并且因为主车架不能自由倾斜,使用者在站起来时,必须从深座的姿势抬起身体来,给使用者或者看护者带来很大的负担。另外,用餐时深坐在轮椅中的姿势因为离餐桌远,造成用餐不便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例如在用餐的时候,使用者在把轮椅的后端部分抬起并固定的方法上下了工夫。
为解决上述问题,同专利文献1至3所公开的一样,多次研讨了能使安装在主车架上的坐垫倾斜的方法。
【专利文献1】特开2003-052754
【专利文献1】特开2002-065749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26169
以往座垫倾斜的方法,因主车架自身是定位的,即使坐垫能够倾斜,也因为扶手或脚踏板的位置不改变,导致使用者不能轻易做站起等动作的缺点。另外,以往的使座垫倾斜方法,主要以看护者的操作为前提条件,不适于使用者自行操作。并且,把主车架后部抬起固定的时候,有主车架不安稳的危险和操作繁琐的缺点。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轮椅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轮椅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轮椅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轮椅,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轮椅,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轮椅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构造的轮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控制杆操作使主车架自身自由的倾斜,并且,能维持倾斜的状态让使用者能轻易站起或座下,在用餐或手工作业的时候,朝向桌子使主车架能安稳倾斜,使用者能自行轻易操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轮椅,由驱动式回转主轮和设置在主车架的前方部分的脚轮来支撑主车架,主车架的一部分用主臂的一部分做支轴,使该主臂的支轴位置和前端操纵部分的中间位置支撑主轮的同时,主臂根据把持前端的操纵部位向前后方向运动使主车架倾斜,在主臂规定的回转位置安装制动作用的加锁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轮椅,由驱动式回转主轮和设置在主车架的前方部分的脚轮来支撑主车架,在主车架固定托架,用在前端处安装有操纵部位的主臂的底端部分给托架的一部分做支轴,以主臂的支轴位置和前端操纵部位的中间位置支撑主轮的主臂,根据把持前端操纵部位前后方向回转使主车架倾斜的同时,在主臂和托架之间根据主臂的所定的回转位置安装制动运动的加锁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轮椅,其中所述的托架上安装有以主臂及其支轴位置为中心圆弧形状的多数位置形成卡合部分的隔离部位,根据向该隔离部位的卡合部分处让主臂上设置的制动爪卡合来制动主臂的运动。
前述的轮椅,其中所述的托架的隔离部位上,对于主臂的右方向的运动,制动爪卡住卡合部分和对于左方向的运动,制动爪卡住卡合部分形成的同时,在主臂上安装的制动爪是以中心为支撑轴左右两侧有卡爪,根据操纵部位的操作向左右方向做压制运动。
前述的轮椅,其中所述的主臂的前端部分安装操纵部位,对于固定在主臂上的固定部件上设有推和拉两个方向运动的控制杆的同时,设置了主臂向前或向后动作的连动防止主轮回转的刹车装置。
前述的轮椅,其还设置有把主臂用轻力正常地向前方顺势推出的顺势装置。
前述的轮椅,其中所述的主车架后部分上正常不落地的高位置处设置辅助脚轮,把主臂向前放倒使主轮比通常的行驶位置向前移动的状态下让主车架向后倾斜,前方的脚轮抬起后方的辅助脚轮着地,根据主轮和辅助脚轮能维持使主车架后倾的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本发明提出一种轮椅,由驱动回转主轮2和主车架的前方部分设置的脚轮支撑主车架。主车架1的一部分用主臂4的一部分做支轴,主臂4的支轴位置和前端操纵部分5的中间位置支撑主轮2的同时,主臂4是根据把持前端的操纵部位5向前后方向运动使主车架倾斜。于是,在主臂4规定的回转位置安装制动锁装置,使主车架保持倾斜状态。
托架6固定在主车架1上,对于这个托架,前端安装有操纵部位5的主臂4的底端部分给托架的一部分做支轴。让主臂4的支轴位置和前端操纵部位5的中间位置支撑主轮2,把持前端操纵部位5前后方向回转主臂4使主车架1可能倾斜。主臂4和托架6是根据在主臂4所定的回转位置内安装制动锁,使主车架1可以保持倾斜状态。
在托架6上安装,以主臂4及其支轴部分为中心,圆弧形状上有复数位置形成卡合部位的隔离部位7,根据向隔离部位7的卡合部分,用主臂4上设置的制动爪8卡住,使主臂4在规定运动位置上制动。
在托架6的隔离部位7上,在主臂4的右方向的运动,制动爪8卡住的卡合部分和对主臂4向左方向的运动,制动爪8卡住的卡合部分形成的同时,在主臂4上安装的制动爪8是以中心为支轴左右两侧有卡爪,根据操纵部位的操作向左右方向做压制运动的作用。由此,对主臂4向右或向左的运动任意方向都运动。主臂4的运动,换句话说,能控制主车架的倾斜。
对于主臂4前端部分的操纵部位5。这个操纵部位5,对于固定在主臂4上的固定部件9设有推和拉两个方向的运动控制杆10的同时,使主臂4向前或后动作的连动,防止主轮2回转设制了刹车装置。
用轻力正常地把主臂向前方顺势推出的顺势装置,例如安装气弹簧11。这种顺势装置,产生向前推出主臂4的力量,使主车架前倾动,从而,使用者容易站立。
在主车架后部分、不落地的高位置处设置辅助脚轮,把主臂向前放倒,在主轮比通常的行驶位置向前移动的状态下,让主车架向后倾斜,前方的脚轮抬起、后方的辅助脚轮着地,以主轮和辅助脚轮来维持主车架后倾的状态。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轮椅,根据让主臂4运动,在主臂的中间位置被支撑的主轮2相对主车架1升降。主轮2的升降,因为主车架1被主轮2和前方脚轮3支撑,伴随主轮2的升降主车架1向前方或后方倾斜。于是,主臂4向前方推出时,对于主车架1主轮2向下方移动时是向前方倾斜。这种状态下,制止主臂的运动,主车架1向前方的倾斜状态被维持,坐着的使用者不需要太费力就能轻松站起。另外,从站立状态到坐到轮椅的场合也不用太改变站立姿势就能坐到坐垫上。这种状态下根据主臂向后方拉起,向前方倾斜的主车架1则向后方倾斜,能在正常的使用状态下坐着。不只是从坐着的状态到站起的场合,主臂4的制动位置,在主车架1稍微前倾的位置制动的时候,使坐在主车架的坐垫上的使用者上身能靠近桌子,用餐或手工作业时保持适宜的姿势。
2、本发明轮椅,对于主车架1的倾斜机构的一部分固定托架6,区分于主车架1制造托架6,对于把它在主车架1上固定产生完美的制造效果。
3、本发明轮椅,根据对托架6的形状的研究,主臂4在规定的运动位置上固定加锁装置能轻易实现的同时,根据主臂的制动位置是复数形成,主车架1的倾斜度不同在复数位置加锁,能对使用者的喜好、体格或者各种使用状态相适应。
4、本发明轮椅,对于主车架1前倾或后倾的哪个方面都能加锁,这种转换,在主臂4上设制的进行压制运动的制动爪8来实现。由此,例如让主车架1前倾时,防止不慎把主车架向后方倾斜的危险性,或者,与此相反主车架1向后方运动从通常使用位置,防止向前方倾斜的危险性。
5、本发明轮椅,主臂4向前方推出主车架1倾斜,欲站起或欲坐下的场合,可以防止主车架1就是整个轮椅不慎向后方移动,避免使用者跌倒等危险。
特别,在主臂4的操纵部位5上设置刹车杆12,这个刹车杆12设置为挤压主轮2,主轮2仅在主臂4的运动范围向前方运动。这些,起到帮助从后面推站起来的人的作用,更加深一层轻松站起的效果。另外,坐着的时候因能防止轮椅大的移动,有极为容易操作的效果。
6、本发明轮椅,把主臂4顺势向前方推出的力量,换句话说是作用于把主车架1向上抬起的力量,用这份小力量能实行倾斜操作。这时,推出主臂4的顺势力量不是很大的力量,只为使用者操作力量的辅助程度,使没劲儿的人单独实行站起动作成为可能。
7、本发明轮椅,因为能让主车架1向后倾斜,因长时间持续同样的姿势而产生疲劳的使用者的姿势变换成向后倾斜的姿势。这种姿势的实现,特别是对身体挪动困难,需要看护者的人,能实现仰着躺的姿势,分散与坐垫之间产生的体压,防止褥疮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轮椅,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轮椅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装置,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轮椅的整体侧面图
图2是主构架前倾的轮椅中间部分状态的整体侧面图
图3是轮椅主构架大幅度前倾状态时的整体侧面图
图4是省略操纵部位、驱动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操纵部位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行车状态时操纵部位的侧面图
图7是升降主构架状态时操纵部位的侧面图
图8是托架的卡合部位21的扩大侧面图
图9是主构架后倾斜状态的轮椅整体侧面图
1:主车架                 2:主轮
3:脚轮                   4:主臂
4a:加宽部位              4b:延长部位
5:操纵部位               6:托架
7:隔离部位               8:制动爪
8a,8b:卡爪              9:固定部件
9a:圆弧部位              10:控制杆
11:气弹簧                12:刹车杆
13:手轮                  14:中枢
14a:中枢轴               15,16:螺栓
17:U字螺栓               18:加长安装孔
19:螺栓孔                20:副隔离部分
21:卡合部位
21a,21b,21c,21d,21e,21f:卡合齿部位
22:安装孔                23:螺丝
24,25:弹簧              26,27:螺丝
29:连结杆                30:螺丝
31:隔离板                32,33:螺栓
34,35,36:隔片          37:气弹簧
37a:端口                 37b:底端部位
38:安装孔                39:加长孔
40:辅助脚轮            41,42:加长孔
43:运动片              45,46:安装孔
47,48:螺丝            49:套筒
50:贯穿孔              51:拴孔
52:螺丝                53:套筒
54,55:隔离拴          56:弯折片
57:突出片              58:连结孔
59,60:螺丝孔          61:扇形凸轮
62:安装孔              63:套筒
64:螺丝                65,66:凹形卡合部位
67:线圈弹簧            68:螺丝
69: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轮椅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图1是相关此项发明轮椅的整体的侧面图,图2及图3是主车架向前方倾斜状态时轮椅的侧面图,图4是省略操纵部位驱动结构的分解斜视图,图5是操纵部位的分解斜视图,图6及图7是操纵部位的侧面图,图8是托架的卡合部位21的扩大侧面图,图9是主构架后倾斜状态的轮椅整体侧面图。
请参阅图1所示的实施形态的轮椅,在主车架1的左右两侧设置回转自如的主轮2,2,在主轮2的外侧安装手轮13的同时,在主车架1的前方位置支撑主车架1的前方部分,并设置了脚轮3,能灵活的实行方向转换。因此,轮椅的使用者在主车架1的坐垫上坐下,左右的主轮2,设置手轮13固定在2上,用手转动13实行前进或后退等的方向转换。
在主轮2的左右内侧,分别设置了主车架1的倾斜驱动机构。倾斜驱动机构的主要部分由主车架1上固定的托架6和托架6的底端做支轴的主臂4构成。在主臂4的前端,为进行运动操作,设置操纵部位5的同时,在托架6与它的支轴位置和操纵部位5的中间位置是主轮2,就是支撑主轮2的中枢14。因此,主车架1是被主轮2和脚轮3支撑,根据把主臂4向前方运动,主轮2沿着主臂的运动轨迹向前下方移动,与图2及图3表示的一样让主车架1能向前方倾斜。这时,为向前方移动的主轮2与前方的脚轮3撞不上,把脚轮3比主轮2向内侧靠近来配置。作为在主臂4上安装主轮2的构造,在图示中主臂4的中间部分设置略成三角形状的加宽部位4a,在这个加宽部位4a上贯穿安装孔18把中枢的中枢轴14a拧紧住。
再者,以往的轮椅,在脚轮的正后面是主轮,前面所述与此项发明相关的实施形态下,为主轮2和前方的脚轮3撞不上,把脚轮向内侧方向靠近。把脚轮向内侧方向靠近时,可以把主车架进行特殊的设计,利用现有的主架,在脚轮安装位置上朝向内侧位置装上金属制品,在该金属制品上能够安装脚轮。这样,就能利用现有的主架。
在主车架1上固定的托架6,如图4所示略成四分之一圆形状,在整体的中上部贯穿设置了螺栓孔19,用螺栓16固定在主车架1上的同时,在前后两处备有U型螺栓17,使用17把该部分固定在主车架1上。U型螺栓17,使用17前后两处的固定,固定位置于加长安装孔18,根据设置18位置调整成为可能的状态。像这样托架6,以中央位置和前后位置三处固定在主车架1上,在主车架1上能被牢固地固定住。
在托架6上,上述主臂4与它的支轴位置为中心设置圆弧形状的导向隔离7的同时,比隔离部位7还要靠近内径部分,设置与隔离部位7同样中心的副隔离部位20,主轮1的中枢14,具体说是中枢轴14a沿副隔离部位20移动。原本副隔离部位20是用托架6自身的强度往上拉的构造部分。在圆弧形状的隔离部位7的外边缘,根据这个复数位置上配置的卡合齿部位21a,21b,21c,21d,21e,21f设置构成了卡合部位21。这个卡合部位21的卡合齿部位21a,21b,21c,21d,21e,21f为,根据主臂4上设置制动爪8的卡合使主臂4保持在规定的运动位置上。
在主臂4上,上述在隔离部位7形成的卡合部位21上,为做卡合动作设置了制动爪8。该制动爪8是在主臂4上以螺丝23作为支轴设置贯穿在安装孔22上,该支轴动作的制动爪8上的卡爪8a或卡爪8b卡合,把主臂4保持在规定运动位置处。制动爪8的左右两侧设置卡爪8a、8b,以螺丝23把支轴位置作为中心做压制运动的部件,一边的卡爪8a在任意的卡合部位上卡合的时候防止主臂4的向后方运动,另一边的卡爪8b在任意的卡合部位上卡合的时候防止主臂4向前方运动。
有可能做压制运动的是制动爪8的动作,跟随主臂4的前端部分配置的操纵部位5的动作来连动,像运动一样被安装着。就是,在制动爪8的左右上部以螺丝26、27安装在弹簧24、25的一端,弹簧24把另一端安装在连结杆29的一端。连结杆29的另一端是被主臂4的前端部分上配置的操纵部位连结,随着把主臂4推出动作的连动向下方移动似的构成。弹簧25的另一端,以螺丝30安装在主臂4的规定位置上,用一定的力量拉着。上述逆向制动机构,在图所示的实施形态以外,也可以采用棘轮机构等别的逆向制动构造。
为了使主臂4能沿着托架6灵活的移动,与托架6之间采用了隔离装置。图所示的实施形态下,把主臂4的加宽部位4a和略同形状的隔离板31设置在托架6的内侧面上,根据用主臂的加宽部位4a和隔离板31夹住托架6作为隔离装置。把托架6夹住安装上隔离板31,把两者用螺栓32,33拧紧固定。在拧紧固定的时候,例如把套筒状的隔片34,35,36介于螺栓及中枢轴14a之间,根据用螺母拧紧来保持一定的间隔,让主臂4能灵活的移动。隔片34~36是对于隔离部位7的内周边缘及副隔离部位20的外周边缘作为隔离辊子发挥其机能。主臂4和托架6的隔离装置,除上述构造以外设制隔离槽等的构造也被考虑。在图4出示的隔离板31与主臂的加宽部位4a不完全是同形状,根据突出部分向主臂4产生的面向力作用,把摩擦减弱作为抵抗的作用。其次,主臂4,对于托架不是在紧箍的状态下被隔离,具有一定的松弛程度,对于主臂的运作超额的力、不起到刹车作用的力令人满意。
在托架6和主臂4中,设置把主臂4平常向前方推出时起作用的顺势装置。作为顺势装置,图示中采用气弹簧37。把气弹簧37的端口37a在主臂4的中间位置连结的同时,把底端部分37b在托架6的左上部连接。在主臂4的中间位置设置了复数的安装孔38,设置安装孔38,根据能连接任意的安装孔38,为适应使用者的体重、体力等喜好调节作用力的同时,托架6的左上部分设置加长孔39,在加长孔39的范围内变更安装位置是可能的。基于气弹簧37的顺势力,因为起作用于主车架向前方倾斜,对使用者站起的场合也能起到辅助作用。在一方面,这个力量一过大,站起时因为有失去平衡的可能性,用太大的顺势力是不可喜的。作为顺势装置,在图示中虽然采用气弹簧,选定汽缸或弹簧等任意的顺势装置是可可以的。
在主臂4的底端,在大概90度上方设置被折弯方向的延长部分4b,在这个底端处安装辅助脚轮40。这个辅助脚轮40,如图9所示能够取得主车架1向后方倾斜的姿势的设置。把主车架1向后方倾斜使辅助脚轮40着地的时候,前方的脚轮3抬起,主轮2和辅助脚轮40着地。给辅助脚轮40安装支撑杆,因在两处的加长孔处固定,能够调整安装位置或方向。
如图5所示,设置在主臂4的前端部分的操纵部位5的具体构造。利用在主臂4的前端部分形成的两个加长孔41、42把固定部件9固定,面对这个固定部件9安装运动自如的运动片43。固定部件9,以上端位置的安装孔45为中心在圆弧部9a的下方位置配置安装孔46,在安装孔45,46用螺丝47,48固定在主臂4上。下方位置的安装孔面对螺丝47,虽然固定部件9是直接固定在主臂4上,固定部件9用螺丝48在上方位置的安装孔45固定时,把套筒49镶嵌在运动片43的贯穿孔50里面,夹紧运动片43,在运动片43能够自由运动的状态下把固定部件9固定在主臂4上。
固定部件9下方位置的安装孔46的侧面上设置贯穿了栓孔51,根据把套筒53装在螺丝52上,在略形成L字形状的刹车杆12的前端部分作为支轴。运动片43的整体略成三角形,在它的中央部分配置贯穿孔50的同时,在下边部分装上两个隔离拴54,55。然后,使隔离拴54,55的前端贯穿运动片43,根据在上述固定部件9的圆弧部位9a处的内接,使运动片43能在一定的角度范围运动。在运动片43(图纸上的左侧边缘)的一侧边缘形成弯折片56,在弯折片56装上控制杆10。另外,在运动片43(图纸上的右侧边缘)的另一侧边缘向外方向形成突出片57,在它的前端部分穿透设置连结孔58,支撑之前所述的给制动爪8起连动作用的连结杆29的一端。
一端是以螺丝52在刹车杆12上做支轴,在支轴位置的螺丝孔59离开一定尺寸的位置上设置螺丝孔60,在这个螺丝孔60上给扇形凸轮61做支轴。既是,根据在扇形凸轮61的圆弧中心部分把套筒63镶嵌在设置贯穿的安装孔62上,在运动自如的状态下让螺丝64贯穿,把它的前端在上述的螺丝孔处60拧紧。扇形凸轮61的外周部分是由凹形卡合部位65,66两处形成。凹形卡合部位65,66是上述在运动片43上设置的隔离栓54,55各自的卡合部位。
在扇形凸轮61上安装螺丝64,把线圈弹簧67的下端支撑的同时,在似形成三角形的运动片43的上端部分安装螺丝68,支撑线圈弹簧67上端。以此,刹车杆12根据线圈弹簧67的力量,如图6所示平常向上方拉起到不刹车状态。因此,在通常的移动使用状态时不产生障碍。
图1表示从通常行走可能的状态,到使主车架1向前方倾斜时,握住控制杆10向前方推出。控制杆10向前方推出时,在图6用箭头所示的一样对于操纵部位5运动片43根据螺丝48把支轴部分作为中心,向图7所示的状态运动,在运动片43上安装的隔离拴54,55之中的隔离拴55一边运动一边向下方移动。这时,隔离拴55在扇形凸轮61的凹形卡住部位66卡合时,扇形凸轮61一边运动一边向下方压下。扇形凸轮61因被用螺丝64固定在刹车杆12的螺丝孔60上,刹车杆12的螺丝孔60的位置向下方移动,如图7所示,刹车杆12的弯折部分向下方移动,向主轮2的表面压下阻止主轮的回转。
上述,阻止主轮运转的状态下,把主臂4向前方放倒,主臂4的中间位置,既为主轮2的安装位置向主车架1的下方移动。这样,因为主轮2触地能抬起主车架1后部的同时,由于主臂只向前方移动主轮转动的部分,能够辅助使用者的站起动作。主车架1的后部被抬起时,如图2所示主车架1整体向前方倾斜。进一步把主臂4向前方推出时,主车架1更加倾斜,同图3所示,被安装在主车架1上的脚踏板69到触地为止倾斜,这种状态下制动主臂4运动,使轮椅的使用者成为半起立姿势,能够轻易站起来。
如图7所示,控制杆10向前方推出,运动片43向图纸的右方向运动,在运动片43上形成的突出片57向下方移动,把突出片57上形成的连接孔58上被支撑的连结杆29向下压。连结杆29被下压时,通过弹簧24被连接的制动爪8向图纸的左方向运动,制动爪8的左方向的卡爪8a向托架6的隔离部位7形成的卡合齿部位卡合,主臂4的反方向的运动,就是,防止主臂4向左方向的运动。以此,安稳的维持主车架的倾斜状态,使用者能够安心使用倾斜状态的轮椅。
从站立姿势到落座于轮椅中的场合,同上述场合相反轻坐在主车架1上,主臂4的控制杆10向后放倒。控制杆10向后放倒,经过图7到图6所示状态,与图7所示状态相反运动片43向左方向运动。运动片43向左方向运动时,扇形凸轮61的凹形卡合部位65与隔离栓54在卡合状态下,刹车杆12向下方压,刹车杆12防止主轮运动的状态下,让主臂4向后方向运动,把向前方倾斜的主车架1在行驶的状态中能回到水平状态。但是,这时运动片43和上述场合逆向运动,因突出片57是被向上方拉起的状态借助连结杆29制动爪8被拉起,制动爪8向图纸的右方向运动,制动爪8的右侧卡爪8b卡合在托架6的隔离部位7形成的卡合齿部位,主臂4的反方向移动,就是,防止主臂4向右方向的运动。
如以上所述制动爪8的压制运动,虽然根据连结杆29的移动运动方向也被改变,但因为在制动爪8的左右两侧,由各自的弹簧24,25支撑,设定为根据弹簧24和25弹性力的均衡能够灵活的做压制运动。
让主臂4在任意运动位置上制动,可以自由的决定,使用者所做的姿势或考虑使用者的体力等的事项,是根据托架6的卡合齿部位21的形状来决定。图8是扩大卡合齿部位21的侧面图。在图8所示的实施形态下,切缺处构造是根据多数的卡合齿部位21a,21b,21c,21d,21e,21f形成的。上述多数的卡合齿部位21a,21b,21c,21d,21e,21f是制动主臂4向图纸的左方向的运动,能维持主车架1向前方倾斜状态的机能。而且,根据使制动爪8的卡爪8a卡合住卡合齿部位来变化主车架的倾斜角度。例如,卡合齿部位21a仅是在主车架升降的状态时使用,卡合齿部位21d,21e在站起时使用。
卡合齿部位21b,21c,21f是为防止主臂4向前(图纸的右方向)运动的机能。卡合齿部位21b是不乘座人的时候根据气弹簧的力量防止主车架1升降的同时,卡合齿部位21c,21f把主车架1整体,如图9所示例如看护者把主车架1整体后倾的倾斜状态时,为防止主车架1向前方运动时使用。21c和21f不同能够维持倾斜角度。卡合齿部位的形状或数量能够自由设计的同时,作为加锁构造用卡爪以外的方法再任意所定位置都有可能使之制动。
如图所示的实施形态下,在主车架1上固定托架6,对于这个托架6的构成是给主臂4做支轴,对于主车架本身是以主臂4做支轴,在主构架1设置像主臂4的制动装置一样的机构也是有可能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轮椅,由驱动式回转主轮和设置在主车架的前方部分的脚轮来支撑主车架,其特征在于:主车架的一部分用主臂的一部分做支轴,使该主臂的支轴位置和前端操纵部分的中间位置支撑主轮的同时,主臂根据把持前端的操纵部位向前后方向运动使主车架倾斜,在主臂规定的回转位置安装制动作用的加锁装置。
2、一种轮椅,由驱动式回转主轮和设置在主车架的前方部分的脚轮来支撑主车架,其特征在于:在主车架固定托架,用在前端处安装有操纵部位的主臂的底端部分给托架的一部分做支轴,以主臂的支轴位置和前端操纵部位的中间位置支撑主轮的主臂,根据把持前端操纵部位前后方向回转使主车架倾斜的同时,在主臂和托架之间根据主臂的所定的回转位置安装制动运动的加锁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托架上安装有以主臂及其支轴位置为中心圆弧形状的多数位置形成卡合部分的隔离部位,根据向该隔离部位的卡合部分处让主臂上设置的制动爪卡合来制动主臂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托架的隔离部位上,对于主臂的右方向的运动,制动爪卡住卡合部分和对于左方向的运动,制动爪卡住卡合部分形成的同时,在主臂上安装的制动爪是以中心为支撑轴左右两侧有卡爪,根据操纵部位的操作向左右方向做压制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主臂的前端部分安装操纵部位,对于固定在主臂上的固定部件上设有推和拉两个方向运动的控制杆的同时,设置了主臂向前或向后动作的连动防止主轮回转的刹车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其设置有把主臂用轻力正常地向前方顺势推出的顺势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在其中所述的主车架后部分上正常不落地的高位置处设置辅助脚轮,把主臂向前放倒使主轮比通常的行驶位置向前移动的状态下让主车架向后倾斜,前方的脚轮抬起后方的辅助脚轮着地,根据主轮和辅助脚轮能维持使主车架后倾的状态。
CN 200410096929 2003-12-09 2004-12-06 轮椅 Pending CN16260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10156A JP4204453B2 (ja) 2003-12-09 2003-12-09 車いす
JP2003410156 2003-12-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6053A true CN1626053A (zh) 2005-06-15

Family

ID=34731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96929 Pending CN1626053A (zh) 2003-12-09 2004-12-06 轮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204453B2 (zh)
CN (1) CN162605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8667A (zh) * 2015-06-02 2015-11-25 美利驰医疗器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轮椅
CN107951630A (zh) * 2017-12-27 2018-04-24 佛山市文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起身的轮椅
CN110279533A (zh) * 2019-07-24 2019-09-27 广东顺德毅途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车头、轮椅及其调节方法
WO2021147615A1 (zh) * 2020-01-21 2021-07-2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倾轮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67906B1 (ko) * 2020-12-01 2022-12-16 대한민국(국립재활원장) 좌면 경사 조절장치와 이를 구비한 휠체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8667A (zh) * 2015-06-02 2015-11-25 美利驰医疗器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轮椅
CN107951630A (zh) * 2017-12-27 2018-04-24 佛山市文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起身的轮椅
CN110279533A (zh) * 2019-07-24 2019-09-27 广东顺德毅途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车头、轮椅及其调节方法
WO2021147615A1 (zh) * 2020-01-21 2021-07-2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倾轮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168635A (ja) 2005-06-30
JP4204453B2 (ja) 2009-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825A (zh) 运送或帮助至少一个使用者尤其是残疾人移动的轮椅
CN101052367A (zh) 用于手动车辆的驱动系统
CN1807149A (zh) 车辆座椅倾斜装置
CN1882301A (zh) 座椅折叠机构及轮椅车
CN1626053A (zh) 轮椅
CN101068485A (zh) 桌子
CN206197863U (zh) 电机式坐便器坐垫翻转驱动装置
JP3225628U (ja) 歩行器用制動装置
JP4529543B2 (ja) 電動車椅子
JP5819546B1 (ja) 松葉杖
JP2007125303A (ja) 旋回規制装置および車椅子
KR20230059003A (ko) 계단 승강 휠체어
CN211460893U (zh) 全自动载人爬楼梯装置
JP2000072066A (ja) 急停車時サドル急降下による自転車ふらつき防止装置
CN1701990A (zh) 车辆
RU2001123172A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дъема по лестничным маршам
CN108324447A (zh) 一种安全的可以爬楼梯的轮椅装置
CN2370750Y (zh) 多功能沙发椅
KR101859425B1 (ko) 듀얼모드 전환 차체 프레임을 갖는 역삼륜 전동카
JP2003327190A (ja) 足踏み式自転車
CN2507436Y (zh) 手动方便床
CN214967887U (zh) 一种老年人辅助起立多功能座椅
CN205144898U (zh) 可爬楼梯的轮椅
SE519947C2 (sv) Rollator med höj- och sänkbar samt tippbar sits
CN216725157U (zh) 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