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6495A - 以LDHs为模板制备纳米片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LDHs为模板制备纳米片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6495A
CN1616495A CN 200310103598 CN200310103598A CN1616495A CN 1616495 A CN1616495 A CN 1616495A CN 200310103598 CN200310103598 CN 200310103598 CN 200310103598 A CN200310103598 A CN 200310103598A CN 1616495 A CN1616495 A CN 1616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dhs
monomer
template
polymkeric substance
n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035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8454C (zh
Inventor
段雪
王戈
王治强
司丽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B2003101035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18454C/zh
Publication of CN1616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6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845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845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以复合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为模板制备纳米片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复合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的层间作为单体聚合的反应空间,将单体引入LDHs层间,得到层间含有单体的LDHs,即LDHs-monomer;再使此单体在层间发生聚合反应,得到层间含有聚合物的LDHs,即LDHs-Polymer;将此聚合物从水滑石层间分离出来。该方法聚合条件易于控制,聚合影响因素少,制备的聚合物具有纳米尺寸和片状结构等特点。该类聚合物在机械、光、电、磁、微处理器件、药物控释、环境保护、隐身材料、高性能涂层材料、纳米反应器及生物化学等方面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以LDHs为模板制备纳米片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LDHs为模板制备纳米片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文献Supp SI,Lebonheur V,et al.Supramolecular materials:Self-organizednanostructure.Science,1997,276,384-389中指出,纳米结构聚合物材料在磁学、电学、光学、催化以及化学传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关注并掀起了研究的热潮。目前纳米聚合物材料的制备的方法很多,如分子自组装、机械粉碎、有机合成、微乳液聚合、模板聚合等等,其中较为有效控制聚合物的形貌和粒径的方法是微乳液聚合法和模板法。微乳液聚合法是以控制微乳液滴内“微水池”的尺寸来控制聚合物的粒径,但是以微乳液聚合法制备纳米聚合物需要大量的表面活性剂,成本高,且由于加入的水量太少,产量低,很难控制。文献Kageyama K,Tamazawa J,Aida T.Science,1999,285:2113中指出,模板法是指选择一种物质为“模”,促使组分在模内生长或围绕模生长,材料的几何参数将受到模板的限制。因此改变模板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实现产物结构的预期可控。采用具有纳米微孔的膜如聚碳酸脂、Al2O3膜等或无机层状的粘土作为模板,使单体在这些具有纳米尺度的微孔或层间隙内聚合,形成纳米聚合物管状、线状或层状结构的材料。模板法在制备纳米聚合物的研究工作中更为广泛和有效。本工作采用了水滑石这一层状无机材料作为模板,在其限域空间内制备纳米尺寸特殊形貌的聚合物。
复合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由带正电荷的金属氢氧化物和层间填充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构成的层柱状化合物,属于阴离子粘土。LDHs的结构特点使其具有可插层组装的性能,可以将不同的单体插层组装到LDHs层间,制备具有不同特性的功能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复合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可插层性能应用到模板聚合反应中,即先将可聚合的单体插层组装到LDHs层间,再以LDHs为模板,使单体在模板内发生聚合反应。由于在模板的限域空间内聚合物的分子链结构等将受到模板的限制,因此可以制备出纳米尺寸、片状结构的聚合物。
反应流程示意图:
Figure A20031010359800041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A.将可溶性二价金属盐M2+Y1和可溶性三价金属盐M3+Y2用氮气纯化的去离子水配成摩尔浓度为1.5~3∶1的混合盐溶液;
B.按氢氧根的摩尔浓度与步骤A的混合盐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摩尔浓度和之比为2~3∶1的定量配制NaOH溶液;
C.将聚合单体(monomer)按照单体与步骤A的混合盐溶液中三价金属离子的摩尔浓度的比为1~3∶1的定量,配制单体水溶液;
D.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B和步骤C得到的溶液加入到四口瓶中,再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盐溶液在剧烈搅拌条件下滴加到四口瓶中,滴加至pH=9~10时停止,在30~60℃条件下晶化8~18h,然后过滤,水洗至pH小于8,60~80℃干燥18~25h,得到层间客体为所插入单体的水滑石LDHs-monomer模板。用XRD、IR、NMR、ICP等表征手段证明单体插层组装到了水滑石的层间。
E.将步骤D得到的模板LDHs-monomer分散在适当溶剂中,视模板内反应单体不同加入相应的引发剂(引发剂的选择和加入量参考常规聚合反应),加热回流6~25h,使模板内的单体发生聚合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在60~80℃干燥20~25h,得到层间客体为聚合物的水滑石LDHs-polymer。
将得到的LDHs-polymer进行NMR表征,可以确定单体在层间发生了聚合反应。
F.用酸将步骤E得到的水滑石的层板溶解,再用常用的分离方法将聚合物分离出来。
将分离出来的聚合物用GPC、TEM、NMR等进行表征,测得所制备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在10~30万,分布系数为1.5~2.8,尺寸小于100纳米,形貌为片状结构。
步骤A中M2+可以是Fe2+、Co2+、Ni2+、Mg2+、Zn2+、Cu2+中的任何一种,M3+可以为Al3+、Cr3+、Fe3+、Ni3+中的任何一种;Y1、Y2代表酸根离子,可以是NO3 -、CO3 -、SO4 2-、Cl-、H2PO4 -中的任何一种,Y1与Y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步骤C中所述的聚合单体可以是CH2=CHC6H4SO3 -、CH2=CHCOO-、CH2=CHSO3 -、NH2C6H4SO3 -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D得到的LDHs-monomer结构通式为[M1-x 2+Mx 3+(OH)2]x+·Ax/n n-mH2O,其中0.2≤x≤0.4,l/n≤An-/M3+≤1,An-为插层组装到水滑石层间的聚合单体。
步骤E所用的溶剂可以是水、乙二醇或二甲基亚砜。
步骤F所用的酸为盐酸、硫酸、硝酸、乙酸、磷酸或乙酸酐。
由于制备的聚合物的纳米尺寸,特殊形貌,以及聚合物本身的亲疏水性等特点,使得该聚合物在机械、光、电、磁、微处理器件、药物控释、环境保护、隐身材料、高性能涂层材料、纳米反应器及生物化学等方面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优点为:首次把LDHs作为模板运用到制备纳米结构聚合物的研究中。利用水滑石的可插层组装性能,将不同的单体插层组装到LDHs层间,从而得到模板LDHs-monomer,拓宽了用该方法制备纳米尺寸聚合物的单体的选择范围。该方法聚合条件易于控制,聚合影响因素少,制备的聚合物具有纳米尺寸片状结构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步骤E制备的LDHs-PSS的固体核磁共振谱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聚4-乙烯基苯磺酸(PSS)的T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将Mg(NO3)2(0.15mol,38.46g)、Al(NO3)3(0.075mol,28.13g)按Mg/Al摩尔浓度比等于2用187.5ml氮气纯化的去离子水配成盐溶液。
B.将NaOH(0.42mol,17.28g)用150ml氮气纯化的去离子水配成碱溶液。
C.将0.084mol(15.45g)单体4-乙烯基苯磺酸钠(sodium p-styrene sulfonate简写为SSS)用187.5ml氮气纯化的去离子水配成溶液。
D.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B和步骤C得到的溶液加入到四口瓶中,再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盐溶液在剧烈搅拌条件下滴加到四口瓶中,滴加至pH=10时停止,在50℃条件下晶化10h,然后过滤,水洗至pH小于8,65℃干燥24h,得到模板——层间客体为所插层组装的单体SSS的水滑石LDHs-SS。将LDHs-SS进行XRD和IR表征显示,SSS已经组装进入到LDHs层间。用XRD测得其层间距为1.79nm。根据SSS的分子大小和层间距可知,单体SSS在层间双层倾斜排列。
E.将步骤D得到的模板分散在乙二醇中,180℃温度下,回流10h,使模板内的单体进行聚合,然后过滤、洗涤,在65℃干燥24h,得到层间客体为聚4-乙烯基苯磺酸的水滑石LDHs-PSS。
将LDHs-PSS进行NMR表征,结果如附图1所示,在40-50ppm处出现的核磁共振峰可以证明单体4-乙烯基苯磺酸钠在LDHs层间发生了聚合反应。
F.在冰浴下用乙酸酐溶解步骤E得到的水滑石的层板,得到粘稠固体沉淀,将此沉淀溶于水,用乙醚萃取以除去多余的乙酸酐,收集水层,并减压蒸馏除水,得到白色固体产。
用GPC测得该产物是分子量为230816,分布系数为2.72的聚4-乙烯基苯磺酸PSS。用TEM测定其形貌结构为片状结构(见附图2)。
实施例2:
A.将Mg(NO3)2(0.3mol,76.8g)、Al(NO3)3(0.15mol,56.5g)用250ml氮气纯化的去离子水配成盐溶液。
B.将NaOH(0.9mol,36g)用375ml氮气纯化的去离子水配成碱溶液。
C.将32gNaOH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将55mlCH2=CHCOOH(acrylic acid简写为AA)滴加到该溶液中,调节pH=7,配制成2M的AANa溶液。
D.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B和步骤C得到的溶液加入到四口瓶中,在剧烈搅拌条件下将步骤A的混合盐溶液滴加到到四口瓶中,滴加至pH=9.5时停止,在65℃条件下晶化40h,过滤,水洗至pH小于8,70℃干燥20h,得到LDHs-AA模板。用XRD和IR等表征手段证明单体已经插层组装到了水滑石的层间。用XRD测得层间距为1.36nm。根据AA的分子大小和层间距判断,单体AA在层间双层排列。
E.称取单体丙烯酸聚合反应的引发剂K2S2O8 1.081g(0.004mol),用250ml去离子水配制成0.016M的水溶液;将步骤D得到的模板分散在该溶液中,加热回流20h,反应温度为100℃,使模板内的单体进行聚合,过滤、洗涤,在70℃干燥20h,得到层间客体为聚合物的水滑石LDHs-PAA。将LDHs-PAA进行XRD、IR、NMR表征,表明AA在层间发生了聚合。
F.用盐酸将步骤E得到的水滑石的层板溶掉,得到澄清的水溶液,将此水溶液逐滴加入到丙酮中,静止1h后,出现淡黄色沉淀,离心该浑浊溶液,将底部沉淀分离出来,在室温下干燥24h。得到产品PAA。对该产物进行NMR、TEM、IR测试,结果表明产物为片状纳米结构。

Claims (7)

1.一种以LDHs为模板制备纳米片状聚合物的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A.将可溶性二价金属盐M2+Y1和可溶性三价金属盐M3+Y2用氮气纯化的去离子水配成摩尔浓度为1.5~3∶1的混合盐溶液;
B.按氢氧根的摩尔浓度与步骤A的混合盐溶液中金属离子摩尔浓度和之比为2~3∶1的定量配制NaOH溶液;
C.将聚合单体按照单体与步骤A的混合盐溶液中三价金属离子的摩尔浓度的比为1~3∶1的定量,配制单体水溶液;
D.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A和步骤C得到的溶液加入到四口瓶中,再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盐溶液在剧烈搅拌条件下滴加到四口瓶中,滴加至pH=9~10时停止,在30~60℃条件下晶化8~18h,然后过滤,水洗至pH小于8,60~80℃干燥18~25h,得到层间客体为单体的水滑石LDHs-monomer模板;
E.将步骤D得到的模板LDHs-monomer分散在适当溶剂中,视模板内反应单体不同加入相应的引发剂,加热回流6~25h,使模板内的单体发生聚合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在60~80℃干燥20~25h,得到层间客体为聚合物的水滑石LDHs-polymer;
F.用酸溶解步骤E得到的水滑石的层板,再用常用的分离方法将聚合物分离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LDHs为模板制备纳米片状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M2+是Fe2+、Co2+、Ni2+、Mg2+、Zn2+、Cu2+中的任何一种;M3+为Al3+、Cr3+、Fe3+、Ni3+中的任何一种;Y1、Y2代表酸根离子,可以是NO3 -、CO3 -、SO4 2-、Cl-、H2PO4 -中的任何一种,Y1与Y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LDHs为模板制备纳米片状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C中所述的聚合单体可以是CH2=CHC6H4SO3 -、CH2=CHCOO-、CH2=CHSO3 -、NH2C6H4SO3 -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LDHs为模板制备纳米片状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D得到的LDHs-monomer结构通式为[M1-x 2+Mx 3+(OH)2]x+·Ax/n n-mH2O,其中0.2≤x≤0.4,1/n≤An-/M3+≤1,An-为插层组装到水滑石层间的聚合单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LDHs为模板制备纳米片状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E所用的溶剂可以是水、乙二醇或二甲基亚砜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LDHs为模板制备纳米片状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F所用的酸可以是盐酸、硫酸、硝酸、乙酸、磷酸或乙酸酐中的任何一种。
7.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聚合物,其特征是该聚合物的分子量在10~30万之间,分布系数为1.5~2.8,尺寸小于100纳米,形貌为片状结构。
CNB2003101035989A 2003-11-13 2003-11-13 以LDHs为模板制备纳米片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845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3101035989A CN1318454C (zh) 2003-11-13 2003-11-13 以LDHs为模板制备纳米片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3101035989A CN1318454C (zh) 2003-11-13 2003-11-13 以LDHs为模板制备纳米片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6495A true CN1616495A (zh) 2005-05-18
CN1318454C CN1318454C (zh) 2007-05-30

Family

ID=34756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0359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8454C (zh) 2003-11-13 2003-11-13 以LDHs为模板制备纳米片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18454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31032A1 (fr) * 2005-06-08 2006-12-14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nanoparticules de spinelle avec une grande surface specifique par l'intermediaire de precurseurs lamellaires
CN1299997C (zh) * 2005-09-05 2007-02-14 北京化工大学 以水滑石为模板的金属硫化物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1279C (zh) * 2005-11-29 2007-11-28 天津理工大学 以空壳病毒为模板制备单分散高分子纳米球
CN100363431C (zh) * 2006-02-22 2008-01-2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导电聚合物插层水滑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7401C (zh) * 2005-12-29 2008-10-22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高取向透明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1747534B (zh) * 2008-11-28 2011-10-26 沈阳临德陶瓷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pvc树脂热稳定的纳米类水滑石的制备方法
CN102610393A (zh) * 2012-03-26 2012-07-2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水滑石-聚(3,4-乙撑二氧噻吩)核壳结构超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796280A (zh) * 2012-08-29 2012-11-2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超分子插层结构聚合物抗氧剂
CN102976417A (zh) * 2012-11-01 2013-03-20 同济大学 含过渡金属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50170A1 (en) * 2000-12-19 2002-06-27 Universite Catholique De Louvai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morphology of a polymer surface and said obtained polymer surface
CN1158370C (zh) * 2002-04-09 2004-07-21 孔克健 环保型聚氨酯弹性体/层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86377C (zh) * 2003-05-15 2005-01-26 复旦大学 一种多功能有机-无机复合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31032A1 (fr) * 2005-06-08 2006-12-14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nanoparticules de spinelle avec une grande surface specifique par l'intermediaire de precurseurs lamellaires
CN1299997C (zh) * 2005-09-05 2007-02-14 北京化工大学 以水滑石为模板的金属硫化物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1279C (zh) * 2005-11-29 2007-11-28 天津理工大学 以空壳病毒为模板制备单分散高分子纳米球
CN100427401C (zh) * 2005-12-29 2008-10-22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高取向透明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0363431C (zh) * 2006-02-22 2008-01-2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导电聚合物插层水滑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47534B (zh) * 2008-11-28 2011-10-26 沈阳临德陶瓷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pvc树脂热稳定的纳米类水滑石的制备方法
CN102610393A (zh) * 2012-03-26 2012-07-2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水滑石-聚(3,4-乙撑二氧噻吩)核壳结构超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10393B (zh) * 2012-03-26 2014-04-16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水滑石-聚(3,4-乙撑二氧噻吩)核壳结构超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796280A (zh) * 2012-08-29 2012-11-2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超分子插层结构聚合物抗氧剂
CN102796280B (zh) * 2012-08-29 2014-05-0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超分子插层结构聚合物抗氧剂
CN102976417A (zh) * 2012-11-01 2013-03-20 同济大学 含过渡金属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8454C (zh) 2007-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8454C (zh) 以LDHs为模板制备纳米片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87335B (zh) 利用超支化聚乙烯制备石墨烯有机分散液的方法
CN102653580B (zh) 一种Janus结构复合乳胶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12774642B (zh) 一种具有对Pb(Ⅱ)选择性吸附功能的纳米磁性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772835A (zh) 一种氧化锌-聚合物核壳型发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60089A (zh) 一种金属氧化物多孔框架/石墨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0560502C (zh) 一种均匀致密透明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2376A (zh) 芘基化超支化聚乙烯及其在石墨烯制备中的应用
EP2104714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nanoparticles
CN101200506A (zh) 多金属氧簇杂化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872911A (zh) 多金属氧簇/聚合物透明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382230A (zh) 一种含乙烯基的三硫代碳酸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66485B (zh) 一种普适性的二维稀土MOFs材料及其无溶剂化学剥离方法和应用
CN1281633C (zh) 一种以蒙脱土为模板制备纳米聚合物的方法
CN109384869B (zh) 含氟偶氮苯两亲性聚合物、可见光响应的聚合物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72368A (zh) 一种形态可调的各向异性非对称乳胶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1302294B (zh) 一种聚苯胺纳米线/纳米颗粒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
CN114591457B (zh) 一种基于氢键作用制备二维聚合物的方法
CN1727060A (zh) 一种多层聚合物中空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966586A (zh) 一种可反应、单分散表面修饰银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844207A (zh) 一种用抽滤/浸渍法制备有序多孔导电聚合物的方法
CN109251321A (zh) 基于结构诱导剂合成二维配位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0343165C (zh) 碱式碳酸锌纳米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4465A (zh) 一种稀土配位聚合物微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4314362B2 (ja) 金属酸化物ナノファイバ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ナノファイバーを用いたナノ複合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