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9942A - 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9942A
CN1609942A CNA2004100869297A CN200410086929A CN1609942A CN 1609942 A CN1609942 A CN 1609942A CN A2004100869297 A CNA2004100869297 A CN A2004100869297A CN 200410086929 A CN200410086929 A CN 200410086929A CN 1609942 A CN1609942 A CN 1609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backlight
clock
timing
lc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69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73446C (zh
Inventor
平木克良
小林哲也
古越靖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09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9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34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344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92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s using a flat pane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7Flicker reduction other than flicker reduction circuits used for single beam cathode-ray tub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6Calculation or use of calculated indices related to luminance levels in display dat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G09G5/008Clock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背光源驱动电路由定时控制器控制,并且执行背光源的开/关控制。定时控制器利用同步信号,检测消隐期间的变化,该消隐期间属于用于一个屏幕显示的一个帧周期,并且图像信号在该消隐期间不被传送。一旦检测到消隐期间的变化,定时控制器调节背光源的开启期间,以使得背光源的亮度彼此相等。结果,背光源具有彼此相等的亮度,而与消隐期间的变化无关。这使得背光源的寿命彼此相等。在多个背光源构成背光单元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背光单元寿命的减少。此外,即使长时期使用,也能够防止背光源的亮度产生区别。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以2003年10月2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03-359733为基础,并且要求它的优先权,这里并入其全部内容,以作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广泛地用于笔记本个人计算机和桌上型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器,因为它们的功率消耗低,并且它们仅需要很小的安装空间。近年来,用于电视的液晶显示器已被开发,并且正在增加其市场份额。此外,用于观看电视广播的个人计算机也正在开发中。
当它们用于电视时,特别地需要改善移动图像的显示质量。作为一种用于改善移动图像显示质量的方法,已经提出增加液晶响应速度的驱动方法、背光源开/关驱动的方法等。设计出背光源的开/关驱动,能够通过所谓的保持驱动(hold driving)减少出现的移动图像模糊(公开于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号2002-6815)。
图1表示一显示系统,该显示系统由具有背光源的典型液晶显示器和用于控制图像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控制装置构成。该液晶显示器具有定时控制器、液晶面板和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由多个背光源BL1至BL4构成,并且设置于液晶面板的后表面上。该定时控制器从外部控制装置接收时钟信号、控制信号、图像信号等,并且输出用于在液晶面板上显示图像的驱动信号、图像信号、以及用于依次开启和关闭背光源BL1至BL4的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至BLCON4。
当该显示系统是个人计算机系统时,该控制装置由安装于个人计算机中的控制板构成。这种控制装置具有将图像源(视频、DVD、电视信号等)转换成具有各种分辨率和频率的信号的功能。该控制装置将图像信号暂存于未示出的线路存储器或帧存储器中,从而能够自由地设定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的输出定时。
图2表示图1中背光源的开/关控制的一个实例。在该实例中,液晶面板的水平行(line)数是768。因此,每个背光源BL1、BL2、BL3和BL4被设置用于液晶面板的每192个水平行。用于显示一个屏幕的一个帧周期由用于传送图像信号的期间和消隐期间BLANK构成,该消隐期间是从图像信号的传送一直到随后的帧头为止的期间。该控制装置依次选择未示出的192个扫描线,以将图像信号写到每个水平行的液晶晶元(cell)。此外,与向扫描线1至192、193至384、385至576、577至768写入图像信号保持同步,该控制器依次点亮背光源BL1、BL2、BL3和BL4。在该实例中,紧接在随后帧的图像信号被写到对应扫描线1至192(或193至384、385至576、577至768)之前,背光源BL1(或BL2、BL3、BL4)照明一预定期间。
该定时控制器同步于预定水平行(L1至L4)的驱动,开始开启背光源BL1至BL4,从而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彼此相等。具体地,该定时控制器同步于水平行L1的驱动,判定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为低。类似地,该定时控制器分别同步于水平行L1、L2、L3的驱动,判定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2至BLCON4为低。背光源BL1至BL4分别在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至BLCON4的低电平期间照明。
如上所述,背光源BL1至BL4紧接在随后帧图像被显示之前关闭。具体地,当驱动的水平行分别是1、193、385、577时,该定时控制器使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至BLCON4取反为高,以关闭背光源BL1至BL4。因此,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由预先设定的水平行数确定。
当该显示系统是个人计算机系统时,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的输出定时通常根据个人计算机制造商、使用者选项等可变。例如,当图像信号的输出重复率变得更高时,即使对于同一帧周期,消隐期间BLANK可变得更长。
图3表示图1中背光源的开/关控制的另一实例。一个帧周期与图2中的相同,但是由于图像信号的输出重复率更高,消隐期间BLANK比图2中的要长。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至BLCON4的转变边沿与预先设定的水平行的驱动定时同步地产生。结果,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BLCON2的发光期间ON会更长,其中BLCON1、BLCON2的发光期间ON与消隐期间BLANK重叠。另一方面,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3、BLCON4的发光期间ON变得更短,其中BLCON3、BLCON4的发光期间ON与消隐期间BLANK不重叠。结果,正对着背光源BL1、BL2的上一半液晶面板具有较高的亮度,正对着背光源BL3、BL4的下一半液晶面板具有较低的亮度。
此外,背光源BL1至BL4的寿命取决于它们照明多久。因此,与具有较短发光期间ON的背光源BL3、BL4的寿命相比,具有较长发光期间ON的背光源BL1、BL2的寿命较短。背光源BL1至BL4无法单独地更换,因为它们一体地地构造为背光单元。因此,如果任一背光源BL1至BL4无法使用,则整个背光单元需要更换。这意味着背光单元的寿命取决于具有较长发光期间ON的背光源,该期间越长,其寿命越短。此外,开启时的背光源BL1至BL4的亮度根据其发光期间ON的长度而略微地下降。因此,如果背光源BL1至BL4具有不同的发光期间ON,则开启时的背光源BL1至BL4的亮度将在长期使用中有所差别。
图4表示背光源BL1至BL4的亮度变化。背光源BL(BL1至BL4之一)与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BLCON1至BLCON4之一)的下降沿同步地开启。这时,在亮度增加到最大值之前,存在着过渡期间TP1。类似地,存在着从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的上升沿到背光源BL完全关闭并且亮度变为零的瞬时的过渡期间TP2。
过渡期间TP1、TP2是背光源BL特有的特性,并且它们是恒定的,而与表示一个帧周期的刷新率无关。因此,当刷新率变高时,稳定期间SP与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的低电平期间(附图中的ON期间)之比相对较低。换句话说,即使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在预定周期中的低电平期间之和与刷新率无关并且恒定,背光源BL的亮度(附图中波形的积分值)也随着刷新率变高而变低。结果,例如如果个人计算机的使用者手动地设定更高的刷新率,则液晶显示器的屏幕变得更暗。
此外,采取开/关驱动背光源BL的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具有开/关期间呈现闪烁的问题。该闪烁在显示不同色彩的图像时并不明显。但是当显示具有小幅运动的图像时(比如多个帧的单色图像被显示于一部分屏幕上的情况下),闪烁会很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液晶显示器背光源的亮度变化,即使是在消隐期间变化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防止液晶显示器的多个背光源出现的亮度差异,即使是在消隐期间变化时。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防止液晶显示器背光源的亮度变化并且减少闪烁。
按照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其中一个方案,该液晶显示器具有:液晶面板,在该液晶面板中液晶晶元排列于扫描线和数据线的交叉区域中。多个背光源设置为正对着液晶面板,并且成直线排列于数据线的布线方向上。图像信号和同步信号分别经由外部端子提供,该同步信号用于产生扫描线和数据线的驱动定时。背光源驱动电路由定时控制器控制,并且执行背光源的开/关控制。定时控制器利用同步信号,检测消隐期间的变化,该消隐期间属于用于一个屏幕显示的一个帧周期,并且在该消隐期间不传送图像信号。一旦检测到消隐期间的变化,定时控制器调节背光源的开启期间,使得背光源的亮度彼此相等。结果,背光源具有彼此相等的亮度,而与消隐期间的变化无关。这使得背光源的寿命彼此相等。在多个背光源构成背光单元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背光单元寿命的减少。此外,即使长时期使用,也能够防止背光源的亮度产生差别。
按照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另一方案,定时控制器具有消隐行检测单元和定时计算单元。消隐行检测单元得出对应于消隐期间的消隐行数,消隐行数由水平期间数表示,水平期间是用于同步信号的产生期间。定时计算单元通过将消隐行数与作为扫描线数的水平行数相加,来得出对应于一个帧周期的帧行数,由此将每个背光源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设定为分配给帧行的序列号。这能够减少消隐行检测单元和定时计算单元所处理的序列号的最大值。结果,例如能够减小计数器等的尺寸和减小定时控制器的电路规模。此外,能够降低定时控制器的功率消耗。
按照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又一方案,定时控制器具有消隐除法单元。消隐除法单元将消隐行数除以背光源数,以得出作为每个背光源消隐行数的相除之后的消隐行数。每个背光源的开启期间由照明帧行数表示,该照明帧行数是分别表示关闭定时和开启定时的序列号之差。定时计算单元将照明帧行数设定为预设行数与相除之后的消隐行数之和。将消隐期间除以背光源数并且将相除之后的期间分配给背光源的各开启期间,使得即使在消隐期间改变时仍可保持开启期间与一个帧周期之比恒定。如果一个帧周期不改变,则开启期间恒定,从而能够消除由于消隐期间的变化造成的亮度变化。例如,如果在消隐期间除以背光源数之后存在余数,则该余数被四舍五入,这就能够减少电路规模。
按照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又一方案,用于使定时控制器进行操作的外部时钟信号经由外部端子提供。定时控制器具有图像检测单元、消隐时钟检测单元和定时计算单元。图像检测单元得出图像期间长度,作为外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该图像期间属于一个帧周期,并且图像信号在该图像期间被传送。消隐时钟检测单元得出消隐期间长度,作为外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定时计算单元将由消隐时钟检测单元所计数的时钟数与由图像检测单元所计数的时钟数相加,以得出对应于一个帧周期的帧时钟数,由此通过利用分配给帧时钟的序列号,来设定每个背光源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利用外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来设定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能够精确调节背光源的开启期间。
按照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又一方案,液晶显示器具有产生内部时钟信号的振荡器。定时控制器包括:图像检测单元、消隐时钟检测单元和定时计算单元。图像检测单元得出图像期间长度,作为内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该图像期间属于一个帧周期,并且图像信号在该图像期间被传送。消隐时钟检测单元得出消隐期间长度,作为内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定时计算单元将由消隐时钟检测单元所计数的时钟数与由图像检测单元所计数的时钟数相加,以得出对应于一个帧周期的帧时钟数,由此通过利用分配给帧时钟的序列号,来设定每个背光源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利用内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来设定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使得能够保持对应于时钟数的背光源开启期间恒定。结果,背光源不仅在消隐期间改变而且在帧周期改变时也能够具有恒定亮度。例如,将内部时钟信号频率设定为低于外部时钟信号频率的值,使得能够相对减少定时控制器的电路规模,由此带来功率消耗的相对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又一方案,频率除法器划分经由外部端子提供的外部时钟信号的频率,以产生内部时钟信号。定时控制器具有图像检测单元、消隐时钟检测单元和定时计算单元。图像检测单元得出图像期间长度,作为内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该图像期间属于一个帧周期,并且图像信号在该图像期间被传送。消隐时钟检测单元得出消隐期间长度,作为内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定时计算单元将由消隐时钟检测单元所计数的时钟数与由图像检测单元所计数的时钟数相加,以得出对应于一个帧周期的帧时钟数,由此利用分配给帧时钟的序列号,设定每个背光源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利用通过划分外部时钟信号的频率所产生的内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来设定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使得能够相对减少定时控制器的电路规模,与使用外部时钟信号的情况相比,可带来功率消耗的相对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又一方案,定时计算单元设定背光源的关闭定时,使得在对应于背光源的液晶面板的各显示区域中,在随后帧的图像信号的显示开始之前,背光源的亮度降低到关断电平(off-level)的亮度。结果,能够在开启背光源用于显示特定帧的图像的同时防止出现随后帧的图像。因此,能够防止移动图像等变模糊。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又一方案,帧头检测单元在检测到每个帧头时输出检测信号。同步于在定时计算单元所得出的关闭定时与检测信号的输出定时之间的较早定时,对应于开头水平行的一个背光源被关闭。结果,即使当一个帧周期如此之短以致无需序列行用于关闭背光源时,仍可确保由检测信号关闭背光源。这能够防止对应于开头水平行的单个背光源在一个帧周期中持续地照明。换句话说,能够防止背光源的亮度变得彼此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又一方案,图像分析单元在由多个帧的图像信号形成的图像处于小幅运动时输出一防闪烁信号。可选地,防闪烁信号经由外部端子提供。背光源驱动电路响应于防闪烁信号的输出,停止开/关控制,使得背光源以预定亮度持续地照明。对于闪烁明显的微移动图像的显示,开/关控制被停止,以便保持背光源以预定亮度照明,从而能够防止出现闪烁。
附图说明
从与附图相结合地阅读如下具体描述中,本发明的本质、原理和用途将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相似的部分由相同的标号表示,其中:
图1是表示常规显示系统的框图,该系统由具有背光源的典型液晶显示器和用于控制图像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控制装置构成;
图2是表示图1中的背光源开/关控制的一个实例的时序图;
图3是表示图1中的背光源开/关控制的另一实例的时序图;
图4是表示背光源的亮度变化的波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6是具体表示图5中的定时控制器的框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背光源开/关控制的一个实例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背光源开/关控制的另一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框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背光源开/关控制的一个实例的时序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背光源开/关控制的另一实例的时序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框图;
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例中的背光源开/关控制的一个实例的时序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框图;
图15是表示第四实施例中的背光源开/关控制的一个实例的时序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框图;
图17是具体表示图16中所示定时控制器的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框图;
图20是表示第七实施例中的背光源关闭定时的波形图;
图21是表示第七实施例中的背光源开/关控制的一个实例的时序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框图;以及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随后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中的双圆圈表示外部端子。在附图中,粗线所示的每个信号线由多条线构成。此外,粗线所连接到的部分方框由多个电路构成。与外部端子的标号和符号一样的标号和符号被用来标识经由外部端子所提供的信号。与信号的标号和符号一样的标号和符号被用来标识信号传送所经过的信号线。
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连接于未示出的控制装置比如个人计算机。该液晶显示器具有从个人计算机接收信号的多个外部端子。该个人计算机具有与例如图1中所示控制装置的功能相同的功能。该液晶显示器具有定时控制器10、栅极驱动器12、源极驱动器14、液晶面板16、背光单元18和背光源驱动电路20。
定时控制器10经由外部端子,接收时钟信号CLK(外部时钟信号=点时钟信号)、数据信号DATA0(图像信号)、以及使能信号ENAB(同步信号),以分别输出栅极时钟信号GCLK到栅极驱动器12,输出锁存脉冲信号LP和数据信号(图像信号)DATA到源极驱动器14,以及输出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S1至BLCONS4到背光源驱动单元20。时钟信号CLK起到基本时钟信号的作用,用于使定时控制器10进行工作。使能信号ENAB是一同步信号,用于为每个水平行划分(divide)数据信号DATA0,随后将要描述。栅极时钟信号GCLK和锁存脉冲信号LP与使能信号ENAB同步地产生。数据信号DATA具有与数据信号DATA0的信息相同的信息。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至BLCON4分别是用于开启和关闭背光源BL1至BL4的信号。将具体地在图6中说明定时控制器10。
栅极驱动器12同步于栅极时钟信号GCLK,依次输出栅极脉冲到扫描线G1至Gn。源极驱动器14同步于锁存脉冲信号LP,依次从每个水平行接收数据信号DATA,并且将接收的信号输出到数据线D1至Dm。锁存脉冲信号LP在一个帧周期中产生768次。
液晶面板16具有分别形成于扫描线G1至Gn和数据线D1至Dm的相交区域处的液晶晶元C。每个液晶晶元C由薄膜晶体管TFT、像素电极PE以及未示出的液晶和反电极构成。每个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连接于扫描线G1至Gn之一,其漏极连接于数据线D1至Dm之一,其源极连接于像素电极PE。该反电极设置为正对着像素电极PE。此外,液晶被夹在像素电极PE与反电极之间,以构成液晶晶元C。扫描线数在该实施例中是768(n=768)。沿着扫描线G1至Gn排列的液晶晶元C构成768个水平行。
背光源单元18由在数据线D1至Dm的布线方向上成直线排列的四个背光源BL1至BL4构成,并且设置于液晶面板16的后表面上以正对着液晶面板16。每个背光源BL1至BL4例如由未示出的荧光管和光波导构成。每个背光源BL1至BL4被设置用于液晶面板16中的每192个水平行。
背光源驱动电路20由逆变器构成,用于驱动荧光管。背光源控制电路20响应于从定时控制器10输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至BLCON4,输出驱动信号,用于开启或关闭背光源BL1至BL4的荧光管。注意,在该实施例中,背光源驱动电路20在每个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至BLCON4的逻辑电平表示开启(低电平)时,以最大亮度开启每个荧光管,并且在每个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至BLCON4的逻辑电平表示关闭(高电平)时,以最大亮度的5%亮度(低亮度)点亮每个荧光管。在背光源BL1至BL4关闭的同时,荧光管保持在低亮度,从而它们能够接着以快速增加的亮度被开启。因此,图4中所示的前述过渡期间TP1能够被缩短,以增大稳定期间SP与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之比。背光源BL1至BL4在开启电平和关闭电平下的亮度以与随后将要描述的第二至第六、第九和第十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来设定。随后,将简单地说明荧光管的开启和关闭,作为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启和关闭。
图6具体地表示图5中所示的定时控制器10。定时控制器10具有行时钟检测单元22、消隐时钟检测单元24、消隐行检测单元26、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和BLCON产生单元30。
行时钟检测单元22利用时钟信号CLK的时钟数(脉冲数),得出使能信号ENAB的产生周期(脉冲间隔)的长度。具体地,行时钟检测单元22在一个水平行期间(使能信号ENAB的产生周期)中对时钟数进行计数,并且输出一表示所得出的时钟数的行时钟信号LCLK。行时钟信号LCLK以二进制数表示所计数的时钟数。
注意,行时钟检测单元22可对多个水平行期间的每个期间的时钟数进行计数,仅利用预定范围中存在的时钟数来得出时钟的平均数,并且输出表示所得出的时钟数的行时钟信号LCLK。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由于噪声等造成时钟数不正常,则将其排除,从而可防止背光源BL1至BL4的亮度突变。
消隐时钟检测单元24得出在一个帧中消隐期间BLANK的长度,作为时钟信号CLK的时钟数。消隐期间BLANK是这样的期间,该期间属于一个帧周期,并且在该期间不传送图像信号,该期间是从对于一个帧输出所有数据信号DATA一直到随后帧开始为止的期间。例如,当使能信号ENAB的脉冲在预定的期间长度或更久未出现时,检测出消隐期间BLANK。消隐时钟检测单元24输出所得出的时钟数,作为消隐时钟信号BCLK。消隐时钟信号BCLK将所得出的时钟数表示为二进制数。
消隐行检测单元26将由消隐时钟信号BCLK所表示的时钟数(BCLK)除以由行时钟信号(LCLK)所表示的时钟数(LCLK),以得出对应于消隐期间BLANK的水平行数(消隐行数),并且输出所得出的水平行数作为消隐行信号BLN。因此,时钟数之比BCLK/LCLK被设定为消隐行数。消隐行信号BLN将消隐行数表示为二进制数。
ON/OFF定时计算电路28接收消隐行信号BLN,以计算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具体地,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首先将消隐行数与水平行数(即扫描线G1至G768的数量)相加,以计算对应于一个帧周期的水平行数(帧行数)。所得出的帧行被依次分配从“1”开始的行号(序列号)。液晶面板16的扫描线G1至G768的数量是液晶面板16的恰当值。因此,帧行数是一个与768行和由消隐行信号BLN所表示的消隐行数之和相等的值。例如,当消隐行信号BLN表示32行时,一个帧周期对应于800行。
在该实施例中,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预先设定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因此,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向发光期间ON分配一个帧周期的水平行数(例如800行)中的192行。这意味着用于关闭和开启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行数之间的差异总是保持恒定。然后,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计算出用于开启和关闭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行数,以输出所计算的值,作为用于各背光源BL1至BL4的行信号LINE。
BLCON产生单元30对使能信号ENAB计数,以得出水平行数。当所得出的水平行数与行信号LINE匹配时,BLCON产生单元30使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至BLCON4中的对应一个上升或下降,以开启或关闭背光源BL1至BL4中的对应一个。
图7表示第一实施例中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关控制的一个实例。使能信号ENAB是用于显示上述每个水平行的显示数据DATA的同步信号。在该实例中,图6中所示的消隐行检测单元26判定,消隐期间BLANK对应于32行。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判定,一个帧周期对应于800行(768+32),以计算用于开启和关闭背光源BL1至BL4的水平行数。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预先设定为192行。因此,表示背光源BL1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的水平行数是“609”和“1”。表示背光源BL2至BL4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的水平行数(“开启行,关闭行”)分别是“1,193”,“193,385”和“385,577”。
图8表示第一实施例中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关控制的另一实例。在该实例中,每个水平行的显示期间通过使用者对连接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个人计算机的操作来设定得更短,从而消隐期间BLANK从图7中的32行变为128行。消隐行检测单元26判定,消隐期间BLANK对应于128行。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检测到:消隐期间BLANK已经从32行变为128行,以调节用于表示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的水平行数。具体地,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判定,一个帧周期对应于896行(768+128),以计算出用于开启和关闭背光源BL1至BL4的水平行数。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预先设定为192行。因此,表示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的水平行数(“开启行,关闭行”)分别是“705,1”,“1,193”,“193,385”和“385,577”。即使当消隐期间BLANK通过来自液晶显示器的外界部分的控制而由此被改变时,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被恒定地设定为192行。因此,即使消隐期间BLANK有所改变,仍可防止背光源BL1至BL4的亮度差异。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通过按照消隐期间BLANK的变化调节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背光源BL1至BL4能够具有相同亮度,而与消隐期间BLANK的变化无关。结果,背光源BL1至BL2能够具有相同的寿命期,从而能够防止背光单元18的寿命减少。即使长期使用背光单元18,也不会造成背光源BL1至BL4的亮度差异。
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由水平行数设定,从而由定时控制器10所处理的序列号的最大值能够变小。因此,定时控制器10中形成的计数器等能够小型化,由此信号线的布线数更少。结果,定时控制器10的电路规模能够有所下降,以降低定时控制器10的功率消耗。
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标号和符号被用来标识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相同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其具体的说明。在该实施例中,该定时控制器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定时控制器10。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因此,在图9中仅示出该定时控制器。
该定时控制器具有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A,以代替第一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10的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图6)。该定时控制器还具有ENABI产生单元32A和消隐除法单元34A。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10的基本相同。
ENABI产生单元32A同步于使能信号ENAB,输出一内部使能信号ENABI。ENABI产生单元32A还在消隐期间BLANK中,在与使能信号ENAB脉冲的产生周期相同的产生周期下,产生内部使能信号ENABI的脉冲。消隐除法单元34A接收一消隐行信号BLN(其表示与消隐期间BLANK相对应的水平行数),并且为了将消隐期间BLANK均等地分配给各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它将由消隐行信号BLN所表示的水平行数除以背光源BL1至BL4的数量“4”,以输出除法结果作为16位除法信号DIV。因此,除法信号DIV表示相除之后的消隐行数,即每个背光源的消隐行数。
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A接收消隐行信号BLN和除法信号DIV,以与第一实施例中一样,分别计算表示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的行数(序列号)。注意,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A将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设定为这样的行数(照明帧行数),其等于初始值192行与由除法信号DIV所表示的相除之后的消隐行数之和。具体地,当消隐期间BLANK对应于32行,并且一个帧周期对应于800行(768+32)时,与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相对应的照明帧行数被设定为200行(192+32/4)。当消隐期间BLANK对应于128行,并且一个帧周期对应于896行(768+128)时,照明帧行数被设定为224行(192+128/4)。然后,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A计算出水平行数,在这些行数下,每个背光源BL1至BL4被开启和关闭,以输出所计算的值,作为用于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行信号LINE。
图10表示第二实施例中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关控制的一个实例。使能信号ENAB以与第一实施例的图7中相同的定时被提供给液晶显示器。具体地,消隐期间BLANK对应于32行,并且一个帧周期对应于800行(768+32)。在该实施例中,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按照消隐期间BLANK变化。因此,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被设定为200行(192+32/4)。这意味着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被设定为一个帧周期的25%(200/800)。具体地,表示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的水平行数(“开启行,关闭行”)分别是“601,1”,“793,193”,“185,385”和“377,577”。图中以虚线示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至BLCON4的下降沿是当发光期间ON对应于192行(第一实施例)时的下降沿。
图11表示第二实施例中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关控制的另一实例。使能信号ENAB以与第一实施例的图8中相同的定时,被提供给液晶显示器。因此,在该实例中,消隐期间BLANK通过使用者对连接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个人计算机的操作而从32行变成128行。因此,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被设定为224(192+128/4)。这意味着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被设定为一个帧周期的25%(224/896)。具体地,表示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的水平行数(“开启行,关闭行”)分别是“673,1”,“865,193”,“161,385”和“353,577”。在图中以虚线表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至BLCON4的下降沿是当发光期间ON对应于192行(第一实施例)时的下降沿。
在上述方式下,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在该实施例中被恒定地设定为一个帧周期的25%。结果,即使在消隐期间BLANK改变时,仍可防止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发生改变,从而防止背光源BL1至BL4的亮度变化。
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效果相同的效果也可在该实施例中获得。此外,在该实施例中,表示消隐期间BLANK的水平行数被一分为四,以包含于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中,从而即使当消隐期间BLANK改变时,发光期间ON与一个帧周期之比仍然能够总是保持恒定。如果一个帧周期是相同的,则发光期间ON恒定。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消除由于消隐期间BLANK的变化造成的亮度变化。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标号和符号被用来标识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其具体说明。在该实施例中,定时控制器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定时控制器10。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因此,在图12中仅示出定时控制器。
该定时控制器具有消隐除法单元34B,以代替第二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的消隐除法单元34A。其他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的结构基本相同。除第二实施例的消隐除法单元34A的功能之外,当由消隐行信号BLN所表示的水平行数无法被4整除时,消隐除法单元34B具有只舍不入功能。该只舍不入能够最小化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A的负荷并且简化电路。该简化的电路使得能够在定时控制器处于操作的同时降低功率消耗。
图13表示第三实施例中的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关控制实例。在该实例中,消隐期间BLANK对应于126行,并且一个帧周期对应于894行(768+126)。这时,图12所示的消隐除法单元34B接收一表示126行的消隐行信号BLN,以执行除法(126/4)。由于操作结果具有余数,所以消隐除法单元34B舍掉该余数,从而分配给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消隐期间BLANK的水平行数被设定为31行。结果,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被设定为223行(192+31)。
当消隐期间BLANK从上述图10中所示的状态变成图13中所示的状态时,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也从一个帧周期的25%(200/800)变成24.9%(223/894)。然而,即使发光期间ON的0.1%的变化也几乎不会引起背光源BL1至BL4的亮度变化。因此,液晶面板的亮度变化不会被使用者识别。
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在该实施例中也是可获得的。此外,由于在消隐期间BLANK的水平行被分配给背光源BL1至BL4时进行只舍不入(rounding-off)处理,所以能够减少电路负荷和简化电路。而且,能够在定时控制器处于操作的同时降低功率消耗。
图14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相同的标号和符号被用来标识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其具体说明。在该实施例中,定时控制器与第一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10不同。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因此,在图14中仅示出定时控制器。
该定时控制器具有图像检测单元36C、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C、以及BLCON产生单元30C,以取代第一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图6)的行时钟检测单元22、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和BLCON产生单元30。此外,未形成第一实施例的消隐行检测单元26。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的基本相同。
图像检测单元36C接收使能信号ENAB和时钟信号CLK,以利用时钟信号CLK的时钟数(脉冲数)来得出这样的期间(图像期间),该期间属于一个帧周期,并且在该期间传送数据信号DATA(图像信号)。换句话说,对图像期间的时钟数进行计数。图像检测单元36C输出所得出的时钟数作为图像时钟信号PCLK。图像时钟信号PCLK将所得出的时钟数表示为二进制数。
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C接收图像时钟信号PCLK和消隐时钟信号BCLK,以计算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
具体地,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C首先将由图像时钟信号PCLK所表示的时钟数与由消隐时钟信号BCLK所表示的时钟数相加,以得出对应于一个帧周期的时钟数。接着,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C计算时钟数,在这些时钟数下每个背光源BL1至BL4分别开启和关闭,以输出对于每个背光源BL1至BL4所计算的值作为时钟数信号NCLK。这里,该时钟数(序列号)在每个帧中依次从“1”开始分配。注意,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被预先设定为固定的时钟数。
BLCON产生单元30C对时钟信号CLK计数,并且当所计数的值与由时钟数信号NCLK所表示的时钟数匹配时,它使得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至BLCON4的对应一个上升或下降,以便开启或关闭背光源BL1至BL4的对应一个。在该实施例中,由此将消隐期间BLANK不转换为水平行数,而转换为点时钟(dot clock)数。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关定时由点时钟数设定。这使得能够高精度地设定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关定时。
图15表示第四实施例中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关控制的一个实例。在该实例中,如上所述,消隐期间BLANK被转换成时钟数。然后,表示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启定时的时钟数被分别设定为C1至C4。背光源BL1至BL4的关闭定时被类似地设定。结果,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能够独立于消隐期间BLANK,并且因此能够变得彼此相等。
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在该实施例中也可获得。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这些定时并非由水平行数设定,而是由时钟数(点时钟数)设定,所以可以更精确地设定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结果,能够高精度地使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彼此相等。
图16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相同的标号和符号被用来标识与第一和第四实施例中所述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其具体说明。该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具有定时控制器10D,以取代第一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10。该液晶显示器还具有振荡器38D。振荡器38D例如由晶体振荡器及其控制电路构成,并且以比经由外部端子而提供的时钟信号CLK的频率更低的频率,产生内部时钟信号ICLK。内部时钟信号ICLK被提供给定时控制器10D。除振荡器38D和定时控制器10D之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图17具体表示图16中所示的定时控制器10D。定时控制器10D具有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D,以取代第四实施例的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C。此外,定时控制器10D接收内部时钟信号ICLK,以取代第四实施例的时钟信号CLK。其他结构与第四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基本相同。
内部时钟信号ICLK的频率低于时钟信号CLK的频率,从而由从图像检测单元36C输出的图像时钟信号PCLK所表示的时钟数和由从消隐时钟检测单元24输出的消隐时钟信号所表示的时钟数比第四实施例中的要小。向定时控制器10D中的每个电路36C、24、30C提供的内部时钟信号ICLK的频率较低,从而能够减少由时钟信号所计数的计数器等的位数。结果,这些电路的电路规模能够被减小以降低功率消耗。
内部时钟信号ICLK从形成于液晶显示器中的振荡器38D输出。因此,内部时钟信号ICLK的频率独立于从液晶显示器的外界部分所提供的时钟信号CLK的频率,并且因此为恒定。在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D中预先设定的发光期间ON的时钟数是内部时钟信号ICLK的时钟数。结果,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并不取决于时钟信号CLK的频率变化,并且因此总是恒定。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D设计为按照内部时钟信号ICLK的频率来产生时钟数信号NCLK。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D具有与第四实施例的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C相同的基本功能。
与上述第一和第四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在该实施例中也可获得。此外,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在该实施例中由内部时钟信号ICLK的时钟数设定,从而定时控制器10D的电路规模能够被减小以降低功率消耗。此外,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能够保持恒定,而不取决于时钟信号CLK的频率。结果,背光源BL1至BL4的亮度不仅在消隐期间BLANK改变时而且在帧周期改变时也能够保持恒定。此外,内部时钟信号ICLK的频率被设定为低于时钟信号CLK的频率,从而能够使得定时控制器10D的电路规模相对较小,以实现功率消耗的相对降低。
图18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相同的标号和符号被用来标识与第一和第四实施例中所述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其具体说明。在该实施例中,定时控制器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10。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因此,在图18中仅示出定时控制器。
该定时控制器构造为将频率除法器40E添加到第五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图17)。频率除法器40E划分时钟信号CLK的频率,以产生内部时钟信号ICLK。内部时钟信号ICLK被提供给图像检测单元36C、消隐时钟检测单元24、以及BLCON产生单元30C。附带地,频率除法器40E可形成于定时控制器外部。
与上述第一和第五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在该实施例中也可获得。此外,与使用时钟信号CLK的情况相比,在该实施例中,定时控制器的电路规模能够变得相对地小,以实现功率消耗的相对降低。而且,不需要由晶体振荡器等构成的昂贵振荡器,这允许缩减液晶显示器的生产成本。
图19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相同的标号和符号被用来标识与第一和第四实施例中所述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其具体说明。在该实施例中,定时控制器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10。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基本相同。因此,在图19中仅示出定时控制器。注意,背光源BL1至BL4在该实施例中的开启电平和关闭电平对应于荧光管的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熄灭状态)。这同样适用于随后将要描述的第八实施例。
该定时控制器具有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F和BLCON产生单元30F,以代替第一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10(图6)的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和BLCON产生单元30。该定时控制器还具有帧头(frame-head)检测单元42F和ENABI产生单元32A。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10基本相同。
帧头检测单元42F检测在消隐期间BLANK之后首先产生的使能信号ENAB的脉冲,并且与该检测同步地输出检测信号DET(脉冲)。与第二实施例中相同,也在消隐期间BLANK中,ENABI产生单元32A与使能信号ENAB同步地输出内部使能信号ENABI。
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F设定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关闭定时,从而在随后帧的数据被提供给像素电极PE之前,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亮度降低到关闭电平。具体地,在与液晶面板16中的背光源BL1至BL4相对应的四个区域的每个区域中,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关闭定时被设定为比向像素电极PE提供随后帧图像数据的定时要早出一过渡期间TP2。
当在背光源BL1开启的同时接收到检测信号DET时,BLCON产生单元30F强制使一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无效。这意味着即使BLCON产生单元30F无法得出背光源BL1关闭时所处的水平行数,背光源BL1仍与检测信号DET同步地关闭。
图20表示第七实施例中背光源BL1的关闭定时。如上所述,背光源BL1的关闭定时比向像素电极PE提供随后帧图像信号的定时(用于扫描线G1的脉冲产生定时)要早出背光源BL1的过渡期间TP2(同样适用于其他背光源BL2至BL4)。将关闭定时设定得较早,能够在对应于随后帧图像的背光源BL1至BL4之一完全关闭之后向液晶晶元C提供随后帧的图像信号。这可防止随后帧的图像出现在先前帧的图像中。当背光源BL1至BL4的关闭定时变得与随后帧的图像信号的提供定时相一致时,过渡期间TP2进入随后帧周期,如图中的角括号中所示,从而随后帧的图像出现在先前帧的图像中。结果,在移动图像中出现模糊。
图21表示第七实施例中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关控制的一个实例。在图中示出这样的实例,消隐期间BLANK按照一个帧周期的减少而变短。由于使能信号ENAB的脉冲间隔并未改变,所以每个水平行的显示期间并未改变。当一个帧周期由控制液晶显示器操作的控制装置缩短时,并不产生用以表示背光源BL1关闭时所处的水平行数的行信号LINE(图19)。因此,BLCON产生单元30F无法使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无效。然而,BLCON产生单元30F能够与同步于检测信号DET而使背光源控制信号BLCON1无效,该检测信号DET与随后帧的开始保持同步被输出。以这种方式,背光源BL1与由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F所得出的关闭定时(关闭行数)和检测信号DET的输出定时之间的较早定时保持同步地被关闭。结果,即使在一个帧周期变短的情况下,仍可防止背光源BL1在随后一个帧周期中保持照明,这可防止背光源BL1的亮度瞬时增加。
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在该实施例中也可获得。此外,在该实施例中,能够防止随后帧的图像在先前帧的图像显示期间显示。结果,能够防止移动图像等的模糊等。而且,即使当消隐期间BLANK按照一个帧周期的减少而变短时,背光源BL1仍可通过检测信号DET无误地被关闭。结果,能够防止仅背光源BL1在一个帧周期中保持照明。换句话说,能够防止背光源的亮度差异。
图22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相同的标号和符号被用来标识与第一、第二和第七实施例中所述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其具体说明。在该实施例中,定时控制器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10。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因此,在图22中仅示出定时控制器。
该定时控制器具有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G,以代替第七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的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F(图6)。该定时控制器还具有消隐除法单元34A。其他结构与第七实施例的定时控制器的基本相同。
除第七实施例的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F的功能之外,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G形成为具有第二实施例的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A的功能。因此,ON/OFF定时计算单元28G将每个背光源BL1至BL4的关闭定时设定得早于向像素电极PE提供随后帧图像信号的定时,并且将消隐期间BLANK均等地分配给背光源BL1至BL4的发光期间ON。附带地,类似于第三实施例,消隐除法单元34A可在由消隐行信号BLN所表示的水平行数不能被4整除时执行只舍不入(rounding-off)。
与上述第一、第二和第七实施例相同的效果也可获得。
图23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相同的标号和符号被用来表示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其具体说明。该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具有背光源驱动电路20H,以代替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驱动电路20。该液晶显示器还具有图像分析单元44H。除背光源驱动电路20H和图像分析单元44H之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当判断出经由外部端子从液晶显示器的外界部分提供的数据信号DATA0(图像信号)是静止图像时,或者当判定显示于一个屏幕的预定像素区域中的多个帧图像是同色或相似色时,图像分析单元44H激活防闪烁信号FLC。背光源驱动电路22H在防闪烁信号FLC被激活期间停止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关控制(开启/关闭模式),并且保持背光源BL1至BL4以预定亮度照明(开启模式)。换句话说,当多个帧的图像在很小幅运动中时,开启/关闭模式变为开启模式。例如,背光源BL1至BL4在开启模式期间的亮度被设定为最大亮度的80%。由于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关驱动不在开启模式期间执行,所以可防止由于背光源BL1至BL4的开/关而出现闪烁。
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在该实施例中也可获得。此外,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了能够防止在显示具有小幅运动的图像时出现闪烁的开启模式。
图24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相同的标号和符号被用来标识与第一和第九实施例中所述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其具体说明。该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具有背光源驱动电路20H,以代替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驱动电路20。此外,该液晶显示器从液晶显示器的外界部分接收一表示具有小幅运动的图像的防闪烁信号FLC。具体地,响应于由外部控制装置所产生的防闪烁信号FLC,液晶显示器从开启/关闭模式转变到开启模式,并且背光源BL1至BL4以预定亮度保持照明。其他结构与第九实施例的相同。
与第一和第九实施例中相同的效果在该实施例中也可获得。
附带地,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实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从控制装置比如个人计算机接收使能信号ENAB的液晶显示器。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从控制装置接收水平同步信号HSYNC和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液晶显示器。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可利用水平同步信号HSYNC以代替使能信号ENAB来实现。
在上述第一至第六、第九和第十实施例所述的实例中,荧光管在背光源BL1至BL4开启时以最大亮度开启,并且在背光源BL1至BL4关闭时以最大亮度的5%亮度开始。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例如,荧光管可在背光源BL1至BL4关闭时被关闭。可选地,荧光管可在背光源BL1至BL4开启时以最大亮度的90%亮度开启,从而荧光管的寿命期能够变得更长。荧光管的亮度能够通过背光源驱动电路20容易地被调节。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所述的实例中,消隐除法单元34B在由消隐行信号BLN所表示的水平行数不能被4整除时执行只舍不入。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例如,消隐除法单元34B可执行只入不舍(rounding-up)。
上述第七实施例的帧头检测单元42F和BLCON产生单元30F可设置于第四至第六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
上述第九和第十实施例的开启模式可设置于第二至第八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

Claims (27)

1.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液晶面板,在该液晶面板中液晶晶元分别排列于扫描线和数据线的交叉区域中;
多个背光源,所述多个背光源设置为正对着所述液晶面板,并且成直线排列于所述数据线的布线方向上;
外部端子,所述外部端子分别接收图像信号和同步信号,该同步信号用于产生定时,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在该定时被驱动;
定时控制器,该定时控制器在利用该同步信号来检测消隐期间的变化时,调节所述背光源照明的期间,使得所述背光源具有彼此相等的亮度,该消隐期间属于用于一个屏幕显示的一个帧周期,并且该图像信号在该消隐期间不被传送;以及
背光源驱动电路,该背光源驱动电路由所述定时控制器控制,并且执行所述背光源的开/关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定时控制器包括:
消隐行检测单元,该消隐行检测单元得出消隐行数,该消隐行数通过水平行期间数来表示该消隐期间,所述水平行期间是用于该同步信号的产生周期;以及
定时计算单元,该定时计算单元通过将该消隐行数与作为扫描线数的水平行数相加,来得出对应于一个帧周期的帧行数,并且由此利用分配给所述帧行的序列号设定所述背光源的开启和关闭定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定时控制器包括消隐除法单元,该消隐除法单元通过将该消隐行数除以该背光源数,来得出相除之后的消隐行数,该相除之后的消隐行数是每个背光源的消隐行数;
每个所述背光源照明的期间由照明帧行数表示,该照明帧行数是分别表示所述开启和关闭定时的序列号之差;以及
所述定时计算单元将该照明帧行数设定为预设行数与该相除之后的消隐行数之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消隐除法单元在相除之后有余数时只舍不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消隐除法单元在相除之后有余数时只入不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外部端子,该外部端子接收一用于使所述定时控制器进行操作的外部时钟信号,其中,所述定时控制器包括:
行时钟检测单元,该行时钟检测单元得出该水平行期间的长度,作为该外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并且输出一表示该时钟数的行时钟信号;以及
消隐时钟检测单元,该消隐时钟检测单元得出该消隐期间的长度,作为该外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并且输出一表示该时钟数的消隐时钟信号;以及
所述消隐行检测单元将比率BCLK/LCLK(整数)设定为该消隐行数,其中BCLK是由该消隐时钟信号所表示的时钟数,LCLK是由该行时钟信号所表示的时钟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行时钟检测单元对多个水平行期间中的时钟数计数,并且输出表示预定范围中所含时钟数的平均值的行时钟信号。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定时计算单元设定所述背光源的关闭定时,使得在对应于所述背光源的所述液晶面板的各显示区域中,在随后帧的图像信号的显示开始之前,所述背光源的亮度降低到关闭电平的亮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帧头检测单元,该帧头检测单元在检测到每个帧头时输出检测信号,其中:
同步于由所述定时计算单元所得出的关闭定时与该检测信号的输出定时中的较早定时,关闭对应于开头水平行的所述背光源之一。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定时计算单元保持分别表示该开启定时和该关闭定时的序列号之差为恒定。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外部端子,该外部端子接收一用于使所述定时控制器进行操作的外部时钟信号,其中所述定时控制器包括:
图像检测单元,该图像检测单元得出图像期间的长度,作为该外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该图像期间属于一个帧周期,并且该图像信号在该图像期间被传送;
消隐时钟检测单元,该消隐时钟检测单元得出该消隐期间的长度,作为该外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以及
定时计算单元,该定时计算单元通过将由所述消隐时钟检测单元所计数的时钟数与由所述图像检测单元所计数的时钟数相加,来得出对应于一个帧周期的帧时钟数,由此利用分配给所述帧时钟的序列号,设定每个所述背光源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定时计算单元设定所述背光源的关闭定时,使得在对应于所述背光源的所述液晶面板的各显示区域中,在随后帧的图像信号的显示开始之前,所述背光源的亮度降低到关闭电平的亮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帧头检测单元,该帧头检测单元在检测到每个帧头时输出检测信号,其中:
同步于由所述定时计算单元所得出的关闭定时与该检测信号的输出定时中的较早定时,关闭对应于开头水平行的所述背光源之一。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定时计算单元保持分别表示该开启定时和该关闭定时的序列号之差为恒定。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产生内部时钟信号的振荡器,其中所述定时控制器包括:
图像检测单元,该图像检测单元得出图像期间的长度,作为该内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该图像期间属于一个帧周期,并且该图像信号在该图像期间被传送;
消隐时钟检测单元,该消隐时钟检测单元得出该消隐期间的长度,作为该内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以及
定时计算单元,该定时计算单元通过将由所述消隐时钟检测单元所计数的时钟数与由所述图像检测单元所计数的时钟数相加,来得出对应于一个帧周期的帧时钟数,由此利用分配给所述帧时钟的序列号,设定每个所述背光源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外部端子,该外部端子接收一用于使所述定时控制器进行操作的外部时钟信号,其中:
该内部时钟信号的频率被设定为低于该外部时钟信号频率的值。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定时计算单元设定所述背光源的关闭定时,使得在对应于所述背光源的所述液晶面板的各显示区域中,在随后帧的图像信号的显示开始之前,所述背光源的亮度降低到关闭电平的亮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帧头检测单元,该帧头检测单元在检测到每个帧头时输出检测信号,其中:
同步于由所述定时计算单元所得出的关闭定时与该检测信号的输出定时中的较早定时,关闭对应于开头水平行的所述背光源之一。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定时计算单元保持分别表示该开启定时和该关闭定时的序列号之差为恒定。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外部端子,该外部端子接收一用于使所述定时控制器进行操作的外部时钟信号;以及
频率除法器,该频率除法器划分该外部时钟信号的频率,以产生内部时钟信号,其中所述定时控制器包括:
图像检测单元,该图像检测单元得出图像期间的长度,作为该内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该图像期间属于一个帧周期,并且该图像信号在该图像期间被传送;
消隐时钟检测单元,该消隐时钟检测单元得出该消隐期间的长度,作为该内部时钟信号的时钟数;以及
定时计算单元,该定时计算单元通过将由所述消隐时钟检测单元所计数的时钟数与由所述图像检测单元所计数的时钟数相加,来得出对应于一个帧周期的帧时钟数,由此利用分配给所述帧时钟的序列号,设定每个所述背光源的开启定时和关闭定时。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定时计算单元设定所述背光源的关闭定时,使得在对应于所述背光源的所述液晶面板的各显示区域中,在随后帧的图像信号的显示开始之前,所述背光源的亮度降低到关闭电平的亮度。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帧头检测单元,该帧头检测单元在检测到每个帧头时输出检测信号,其中:
同步于由所述定时计算单元所得出的关闭定时与该检测信号的输出定时中的较早定时,关闭对应于开头水平行的所述背光源之一。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定时计算单元保持分别表示该开启定时和该关闭定时的序列号之差为恒定。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图像分析单元,该图像分析单元在由多个帧的图像信号形成的图像处于小幅运动时输出一防闪烁信号,其中:
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响应于该防闪烁信号的输出,停止该开/关控制,以允许所述背光源继续以预定亮度照明。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接收一防闪烁信号的外部端子,该防闪烁信号表示由多个帧的图像信号形成的图像处于小幅运动中,其中:
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响应于该防闪烁信号的输出,停止该开/关控制,以允许所述背光源继续以预定亮度照明。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当从所述定时控制器提供的用于亮度调节的背光源控制信号表示开启时,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允许所述背光源以最大亮度照明。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当从所述定时控制器提供的用于亮度调节的背光源控制信号表示关闭时,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允许所述背光源继续以低亮度照明。
CNB2004100869297A 2003-10-20 2004-10-20 液晶显示器 Active CN10037344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59733 2003-10-20
JP2003359733A JP4527958B2 (ja) 2003-10-20 2003-10-20 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9942A true CN1609942A (zh) 2005-04-27
CN100373446C CN100373446C (zh) 2008-03-05

Family

ID=34509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69297A Active CN100373446C (zh) 2003-10-20 2004-10-20 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312782B2 (zh)
JP (1) JP4527958B2 (zh)
KR (1) KR100605444B1 (zh)
CN (1) CN100373446C (zh)
TW (1) TWI292898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2251A (zh) * 2008-05-16 2009-11-18 索尼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设备和用于控制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
CN101241665B (zh) * 2007-02-05 2010-05-26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提升图像显示效能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2214448A (zh) * 2010-04-09 2011-10-12 索尼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02420954A (zh) * 2011-11-30 2012-04-1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电视机功耗的方法及电视机
CN102542967A (zh) * 2010-12-13 2012-07-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时序控制器及其驱动方法和使用该时序控制器的显示装置
CN102568413A (zh) * 2010-11-30 2012-07-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3377622A (zh) * 2012-04-13 2013-10-3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控制方法与背光系统
CN104217704A (zh) * 2014-08-26 2014-12-1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背光亮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43524A (zh) * 2016-09-06 2019-04-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和操作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的方法
CN111105758A (zh) * 2018-10-26 2020-05-0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支持可变帧模式的显示设备
CN114023275A (zh) * 2021-11-29 2022-02-0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53047B (en) * 2004-06-16 2006-04-1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s of a backlight unit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5116208B2 (ja) 2004-11-19 2013-01-0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画像信号表示装置
JP2006253591A (ja) * 2005-03-14 2006-09-21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チャネルデータ設定回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発光素子駆動回路
US7764266B2 (en) * 2006-01-24 2010-07-27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 active matrix display device
TWI348668B (en) * 2006-01-27 2011-09-11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0791841B1 (ko) * 2006-03-10 2008-0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레임 신호에 동기된 백라이트 신호를 발생하기 위한장치와 방법
KR20070109532A (ko) * 2006-05-11 2007-1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와 백라이트 구동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한액정표시장치
JP4207986B2 (ja) * 2006-06-28 2009-01-14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蛍光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JP5288579B2 (ja) * 2006-12-13 2013-09-11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コントローラドライバ
KR101373400B1 (ko) * 2006-12-27 2014-03-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20080088854A (ko) * 2007-03-30 2008-10-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회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9139930A (ja) * 2007-11-13 2009-06-25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1451738B1 (ko) 2007-11-28 2014-10-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 회로 및 방법
KR100924704B1 (ko) * 2009-01-30 2009-11-03 주식회사 아나패스 블랭크 기간에 클록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디스플레이 및 방법
TWI399732B (zh) * 2008-08-13 2013-06-21 Sitronix Technology Corp And a control chip for a color order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473382B (zh) 2009-07-23 2015-08-12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降低功率的显示器
TW201128618A (en) * 2010-02-03 2011-08-16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Apparatus of back-light contro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1765863B1 (ko) 2010-12-28 2017-08-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타이밍 컨트롤러 및 그 구동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TW201428724A (zh) * 2013-01-04 2014-07-16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驅動模組及其驅動方法
US9318069B2 (en) 2013-01-14 2016-04-19 Apple Inc. Low power display device with variable refresh rates
CN105141862A (zh) * 2015-07-06 2015-12-09 Tcl海外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场频同步的背光控制方法及装置、电视机
KR102467451B1 (ko) * 2016-06-17 2022-11-17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장치 및 반도체 시스템
KR102503044B1 (ko) * 2018-08-22 2023-02-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WO2020123491A1 (en) 2018-12-12 2020-06-18 Osborne Charles Agnew Jr Dispensing assembly for selectively dispensing a plurality of supplies of rolled sheet material
CA3124998A1 (en) 2019-01-02 2020-07-09 Charles Agnew Osborne, Jr.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dispensers
KR102651588B1 (ko) 2019-04-17 2024-03-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CN114639359A (zh) * 2022-03-31 2022-06-17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背光亮度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37027B2 (ja) * 1993-07-05 2000-04-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169797B2 (ja) * 1995-06-13 2001-05-28 日本電気ロボット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輝度制御装置
KR0115446Y1 (ko) * 1995-12-05 1998-04-16 배순훈 강제 대류형 로타리 히터의 대류팬 고정장치
JPH10187104A (ja) * 1996-12-27 1998-07-14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の信号調整回路
JP3998311B2 (ja) * 1998-01-09 2007-10-24 東芝松下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584351B2 (ja) * 1998-11-13 2004-11-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275604A (ja) * 1999-03-23 2000-10-06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321551A (ja) * 1999-05-13 2000-11-24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282117A (ja) * 2000-03-29 2001-10-12 Ichikoh Ind Ltd 蛍光放電灯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02006815A (ja) * 2000-06-21 2002-01-11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3971892B2 (ja) * 2000-09-08 2007-09-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091400A (ja) * 2000-09-19 2002-03-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381963B1 (ko) * 2000-12-26 2003-04-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감소된 플리커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의 플리커저감 방법
JP2002221702A (ja) * 2001-01-26 2002-08-09 Casio Comput Co Ltd フィールドシーケンシャル液晶表示装置
KR200229619Y1 (ko) * 2001-02-08 2001-07-19 임명순 일대일 컴퓨터학습시스템에서의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교육상황의 실시간 영상 서비스시스템
JP3879484B2 (ja) * 2001-10-30 2007-02-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280600A (ja) * 2002-03-20 2003-10-02 Hitachi Ltd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KR200319995Y1 (ko) * 2002-12-24 2003-07-16 한무영 전기 분해에 의해 발생되는 미세기포를 이용한 슬러지농축장치
KR100476369B1 (ko) * 2002-12-30 2005-03-1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니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장치
KR200311613Y1 (ko) * 2003-02-04 2003-05-01 백정호 광고장치
US6963179B2 (en) * 2003-09-26 2005-11-08 Tim Yu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device for LCD lamps
KR200358517Y1 (ko) * 2004-04-22 2004-08-11 오용호 미용용 고데기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1665B (zh) * 2007-02-05 2010-05-26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提升图像显示效能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1582251A (zh) * 2008-05-16 2009-11-18 索尼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设备和用于控制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
CN102214448A (zh) * 2010-04-09 2011-10-12 索尼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02568413A (zh) * 2010-11-30 2012-07-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2568413B (zh) * 2010-11-30 2015-09-2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US9070341B2 (en) 2010-11-30 2015-06-30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2542967B (zh) * 2010-12-13 2015-05-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时序控制器及其驱动方法和使用该时序控制器的显示装置
CN102542967A (zh) * 2010-12-13 2012-07-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时序控制器及其驱动方法和使用该时序控制器的显示装置
CN102420954A (zh) * 2011-11-30 2012-04-1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电视机功耗的方法及电视机
CN103377622A (zh) * 2012-04-13 2013-10-3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控制方法与背光系统
CN104217704A (zh) * 2014-08-26 2014-12-1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背光亮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43524A (zh) * 2016-09-06 2019-04-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和操作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的方法
CN111105758A (zh) * 2018-10-26 2020-05-0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支持可变帧模式的显示设备
CN114023275A (zh) * 2021-11-29 2022-02-0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122061A (ja) 2005-05-12
JP4527958B2 (ja) 2010-08-18
KR100605444B1 (ko) 2006-07-28
TWI292898B (en) 2008-01-21
US20050083280A1 (en) 2005-04-21
TW200518027A (en) 2005-06-01
CN100373446C (zh) 2008-03-05
KR20050037968A (ko) 2005-04-25
US7312782B2 (en) 2007-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09942A (zh) 液晶显示器
KR101963784B1 (ko) 백 라이트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US901919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backlight using scanning backlight schem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ts driving method using scanning backlight scheme
CN100365476C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2568410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扫描背光驱动方法
CN102568411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扫描背光驱动方法
CN1180292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137087B (zh) 使输入和输出同步信号同步的方法和电路、使用该方法和电路的背光驱动器
CN102097069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1315748B (zh) 显示器的驱动装置与其驱动方法
CN1737652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2243843B (zh) 背光单元、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设备及驱动背光单元的方法
US2011006333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erroneous color effects in a field sequentia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803560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10175935A1 (en) Control of light-emitting-diode backlight illumination through frame insertion
US20080297461A1 (en) Driving apparatus for displayer and metheod thereof
TWI680446B (zh) 液晶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CN101029986A (zh) 液晶显示设备、其中使用的驱动控制电路以及驱动方法
CN101046941A (zh) 用于驱动液晶显示器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192342C (zh) 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电光装置及电子机器
CN1842838A (zh) 显示器件和方法、记录介质和程序
CN1991458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07068068A (zh) 显示系统及显示影像的方法
US8867115B2 (en) Control of array of two-dimensional imaging elements in light modulating displays
US20120306938A1 (en) Lcd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TSU LIMITED; APPLICAN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Effective date: 200605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0512

Address after: Kanagawa

Applicant after: Fujitsu Ltd.

Co-applicant after: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Applicant before: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Co-applicant before: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OUDA OPTOELECTRON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TSU LTD.

Effective date: 20111221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OUDA OPTOELECTRON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12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TAIWAN,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221

Address after: Hsinchu Ci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Co-patentee before: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