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9093A - 密封电池 - Google Patents

密封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9093A
CN1599093A CNA200410077039XA CN200410077039A CN1599093A CN 1599093 A CN1599093 A CN 1599093A CN A200410077039X A CNA200410077039X A CN A200410077039XA CN 200410077039 A CN200410077039 A CN 200410077039A CN 1599093 A CN1599093 A CN 1599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ts
fixed
lead
battery
sealed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770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3791C (zh
Inventor
渡部厚司
玉井干隆
寺冈大树
�中正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do Kaisha IP Bridge 1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99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9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37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379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8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8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current, e.g. fu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10Temperature sensitive devices
    • H01M2200/106P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密封电池,将电池(2)的一部分或整体镶嵌固定在树脂成型部(1)的同时,以露出于外部的方式设置输出端子(3)。并且,将内置断路机构(4)的绝缘块(11)镶嵌固定在树脂成型部(1)中,该断路机构(4)在流过过电流时切断电流。该绝缘块(11)表面固定有输出端子(3),将固定在绝缘块(11)上的输出端子(3)露出于树脂成型部(1)的外部地固定在固定位置。因此,这种密封电池,以简单的结构将输出端子固定在树脂成型部的固定位置,并可廉价地大量生产。

Description

密封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电池的一部分或整体镶嵌在树脂成型部内而制成的密封电池。
背景技术
对于密封电池来说要求高的尺寸精度。尤其,输出端子的位置要求高的尺寸精度。这是为了使之准确地安置在电气设备上所设的安装部、不产生输出端子的接触不良地与电气设备的电源端子相连接。目前,市售的密封电池是在塑料成型的包装壳体中放入在电池上连结着所需的部件的密封芯而成的结构。该结构的密封电池可将包装壳体成型为准确的尺寸、使密封电池的外形为规定的尺寸。但是,这种结构的密封电池因为将密封芯放入包装壳体中进行组装,所以制造费工夫且难以廉价大量生产。
作为可极简单地完成组装工序的密封电池,开发有不使用包装壳体的密封电池。(参照特开2000-315483号公报)
该密封电池,在成型相当于包装壳体的树脂成型部时,将在电池上连结着所需的部件的密封芯的一部分镶嵌在树脂成型部中进行制作。该结构的密封电池,在电池上连接所需的部件制成密封芯,再将该密封芯临时固定在成型树脂成型部的模具的成型室中,然后,向成型室内注入熔融状态的合成树脂进行制作。该密封电池,由于在成型树脂成型部时可固定密封芯,所以能够省略包装壳体高效地进行制作。树脂成型部形成密封电池的包装壳体的一部分的同时,还起到固定与电池连结的部件的作用。从而,在成型树脂成型部时可固定密封芯,所以具有廉价、高效可大量生产的优点。
这种结构的密封电池,如图1所示,将密封芯镶嵌到成为包装壳体的树脂成型部内进行成型。该密封电池,将密封芯90临时固定在模具93的成型室94内,再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入成型室94而以将密封芯90一部分埋设在树脂成型部内的状态进行镶嵌,在塑料固化后脱模而制成,其中,所述密封芯90将电路板91等构成密封电池的部件连结在电池上。该密封电池,能够将树脂成型部与密封芯连结成没有间隙的一体结构进行大量生产。
但是,该结构的密封电池,因为介由引线将输出端子另外与密封电池连结,所以,存在该部分的制作时费工夫的缺点。另外,这种结构的密封电池也存在引线断线等弊端。由此,例如在将密封电池等使用于便携电话等上时,几乎不采用由引线连结输出端子的结构。能够将输出端子镶嵌在树脂成型部内固定在固定位置。但是,将构成输出端子的金属板临时固定在模具的成型室的准确的位置、进行树脂成型部的成型实际上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缺点而做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可将输出端子固定在树脂成型部的固定位置,并且,能够廉价地大量生产的密封电池。
本发明的密封电池,将电池2的一部分或整体镶嵌固定在树脂成型部1,并且,以露出于外部的方式设置输出端子3。而且,密封电池,将内置断路机构4的绝缘块11镶嵌固定在树脂成型部1中,该断路机构4在流过过电流时切断电流。该绝缘块11表面固定有输出端子3,将固定在绝缘块11上的输出端子3露出于树脂成型部1的外部地固定在固定位置。
绝缘块11可以具有以塑料分别成型成的底块11A和固定在该底块11A上的盖块11B。该绝缘块11,可以将输出端子3固定在盖块11B的表面。
绝缘块11可以:具有以塑料分别成型成的底块11A和固定在该底块11A上的盖块11B,并且,在盖块11B与底块11A之间设置收容室17,在该收容室17中内置断路机构4。内置于收容室17内的断路机构4可以:具有可动臂12,该可动臂12从盖块11B向外部突出,并将外部突出部12B固定在与输出端子3相连结的固定金属16上。
绝缘块11可以:表面设有埋设凹部11d,埋设凹部11d中填充成型树脂成型部1的合成树脂,将绝缘块11镶嵌到树脂成型部11而构成。
本发明的密封电池,可以:将连结在电池2的凸部电极2B的固定引板28设置在绝缘块11,并且在该固定引板28的连结部28A的上方开口来设置连结开口11g。
本发明的密封电池,可以:将固定在电池2的电极上的拉出引板29固定在绝缘块11上,并且,该拉出引板29从绝缘块11的一端部突出,并将突出的部分的前端部连结在电池2的电极上;连结在电极上的拉出引板29在前端设有向从电极端面突出的方向弯折的弯折部29A;并且,该拉出引板29弯曲成U状,绝缘块11,与固定拉出引板29的电极面对向配置。并且,该绝缘块11具有嵌入拉出引板29的弯折部29A的插入凹部11h,将弯折部29A嵌入插入凹部11h,而将绝缘块11配置在电极端面的固定位置。
本发明的密封电池,可以:绝缘块11由在锡焊的温度下不变形的高熔点塑料来成型。本发明的密封电池,可以:由在回流锡焊的温度下不变形的高熔点塑料来成型底块11A和盖块11B。
本发明的密封电池,可以:在输出端子3上连接温度传感器,从而在断路机构4断开的状态下,从输出端子3输出温度信号。并且,本发明的密封电池,可以:设置有在内置有断路机构4的收容室17的内面突出的、移动至断开位置的可动臂12的止挡器11m。
本发明的密封电池,可以:在相邻的输出端子3上锡焊固定电子部件20。该密封电池,可以:在连结电子部件20的边界的对向边缘与连结电子部件20的面的角部设置缺口部3a,并向该缺口部3a填充树脂。并且,本发明的密封电池,可以:在输出端子3的里面锡焊固定电子部件20,并且,在锡焊电子部件20的区域的周围设置绝缘部43,该绝缘部43与绝缘块11一体成型,并阻止焊锡的扩展。
并且,本发明的密封电池,可以:在绝缘块11的两侧一体成型设置宽度调整凸部11c,且该宽度调整凸部11c的外围宽度与电池2的厚度相等。
本发明的密封电池,能以简单的结构将输出端子固定在树脂成型部的固定位置,并且具有可廉价地大量生产的优点。这是因为:本发明的密封电池,在镶嵌电池的一部分或整体而成型的树脂成型部中镶嵌固定内置有断路机构的绝缘块,并且,将输出端子固定在该绝缘块的表面,以露出于树脂成型部的外部的方式将固定在绝缘块上的输出端子固定在固定位置。该结构的密封电池,除了可以将内置断路机构的绝缘块与电池镶嵌在树脂成型部中进行制造之外,也无需镶嵌用于固定输出端子的端子基板等,具有能以极其简单的结构牢固地固定输出端子的优点。并且,在串联连接断路机构与输出端子的结构中,具有可极短且简单地连接断路机构与输出端子的优点。从而,可减小密封电池的内部电阻而减少无用的电力消耗,并且也能够实现可以大电流放电的优越的电气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的密封电池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密封电池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密封电池的树脂成型部的水平剖视图。
图4是表示将图2所示的密封电池的密封芯配置在模具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密封芯与模具的后视立体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密封芯的俯视图。
图7是绝缘块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绝缘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7所未的绝缘块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绝缘块的A-A线剖视图。
图11是图7所示的绝缘块的仰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的绝缘块的断路机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1所示的绝缘块的B-B线剖视图,是表示断路机构的接通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断路机构断开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2所示的绝缘块的输出端子与电子部件的连接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16是表示输出端子与电子部件的连接结构的另一例的放大剖视图。
图17是表示输出端子与电子部件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18是图2所示的密封电池的输出端子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19是表示断路机构的另一例的、断路机构断开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20是表示图19所示的断路机构的断开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断路机构再一例的、断路机构的断开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22是表示成型树脂成型部的模具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成型树脂成型部的模具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成型树脂成型部的模具的再一例的剖视图。
图25是表示成型树脂成型部的模具的又一例的剖视图。
图26是图25所示的模具的水平剖视图。
图27是图2所示的密封电池的垂直纵剖视图。
图中:1—树脂成型部,2—电池,2A—包装盒,2B—凸部电极,2C—平面部,3—输出端子,3A—第1输出端子,3B—第2输出端子,3C—信号端子,3a—缺口部,4—断路机构(breaker机构),6—尺寸吸收间隙,7—表面包覆薄片,8—排气通路,9—定位凹部,10—密封芯,11—绝缘块,11A—底块,11B—盖块,11a—嵌入凸部,11b—嵌入凹部,11c—宽度调整凸部,11d—埋设凹部,11e—切除部,11f—加强突出部,11g—连结开口,11h—插入凹部,11i—引导凹部,11j—连结用孔,11k—安置凹部,11m—止挡器,11n—检测孔,12—可动臂,12A—可动接点,12B—外部突出部,12C—固定片,12a—定位孔,13—温度变形金属,14—固定接点,15—PTC,16—固定金属,17—收容室,18—重叠薄片部,19—阶梯差,20—电子部件,20A—电极,21—塑料成型体,22—底部,23—第2重叠薄片部,24—卡扣凹部,25—安全阀,26—保护薄片,27—双面胶带,28—固定引板,28A—连结部,28B—接触凸部,29—拉出引板,29A—弯折部,30—模具,31—成型室,32—基准面,33—可动销,33A—直动销,33B—转动销,33C—凸轮销,34—倾斜面,35—山形凸条,36—旋转轴,37—推压销,38—驱动臂,39—气缸,41—插入凸部,42—凸轮面,43—绝缘部,44—焊锡,90—密封芯,91—电路板,92—电池,93—模具,94—成型室。
具体实施方式
进而,为了容易理解发明内容,该说明书在“发明内容栏”中所示出的部件上标记了与实施例所示的部件相对应的符号。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将发明内容中所示出的部件只特定为实施例的部件。
图2的密封电池,在薄型电池的电池端面上成型有树脂成型部1。该树脂成型部1,在成型时,如图3的剖视图所示,镶嵌固定绝缘块11。图中的密封电池虽然将树脂成型部1固定在具有凸部电极2B的电极端面,但是也可以将树脂成型部固定在与具有凸部电极的电池端面相反侧的电池端面上,并在此镶嵌绝缘块。另外,薄型电池虽然未图示,但是也可以将树脂成型部固定在宽度窄的两侧面、并在其上镶嵌绝缘块。在与凸部电极相反侧镶嵌树脂成型部或在薄型电池的侧面镶嵌配置绝缘块的密封电池,使绝缘块的引片沿薄型电池的侧面以绝缘的方式延长而与凸部电极连接。
密封电池,如图4与图5的立体图所示,将电池2的密封芯10临时固定在模具30的成型室31,再将熔融树脂注入成型室31,而将密封芯10的一部分镶嵌在树脂成型部1内制成,其中密封芯10将绝缘块11配置在固定位置。密封芯10,如图6所示,将绝缘块11连结在电池2上。图4与图5所示的密封芯10将绝缘块11连结在电池2上。连结着绝缘块11的密封芯10,能够以最简单的结构廉价地进行制造。但是,本发明的密封电池虽未图示,但除绝缘块之外也能够设成将印刷基板等镶嵌在树脂成型部中的结构。
绝缘块11内置有断路机构4,该断路机构4在电池2处于异常时切断电流,安全保护电池2。断路机构4检测温度或过电流来切断电池。
绝缘块11是作为绝缘材料的塑料的成型品。图7~图14所示的绝缘块11具有由塑料分别成型的底块11A、固定在该底块11A上的盖块11B,在盖块11B的表面固定有输出端子3。图中的绝缘块11在相互连结固定的盖块11B与底块11A之间设置收容室17,在该收容室17中内置断路机构4。另外,也可以将绝缘块设成不分离成盖块与底块的一体结构。并且,也可以:做成将断路机构收入塑料制的壳体(未图示)的结构,将其固定或镶嵌在绝缘块上的结构。
绝缘块11可使用在锡焊电子部件20的温度下不变形的高熔点塑料、优选在使用无铅焊料回流锡焊的温度下不变形的高熔点塑料来进行成型。高熔点塑料为液晶高分子聚合物(LCP)、或聚苯硫醚(PPS)等塑料。LCP或PPS除具有优越的耐热性之外,成型后的翘曲小且具有很高的强度。高熔点塑料不特定为LCP或PPS,可以使用在锡焊的温度下不变形的其他的所有的塑料。特别,最好使用在无铅焊料回流锡焊的温度下不变形的高熔点塑料。
图中的绝缘块11,以高熔点塑料来成型盖块11B及底块11A。绝缘块11优选以相同材质的高熔点塑料来成型。该绝缘块11能够将电子部件20回流锡焊在固定的输出端子3上而进行固定,并且超声波焊接盖块11B与底块11A而能够简单容易且充分迅速地进行固定。但是,绝缘块11的不固定输出端子3的部分、图中的绝缘块11的底块11A不一定需要由高熔点塑料来成型。这是因为不固定输出端子3的部分不回流锡焊来固定电子部件20。由不同的塑料成型盖块11B与底块11A的绝缘块11可以将两者粘接固定或由嵌合结构来连结。
图中的绝缘块11为了在准确的位置连结盖块11B与底块11A,而将相互对接的面设成嵌合结构。嵌合结构是,在盖块11B的底面上设有多个嵌入凹部11b、在底块11A的上面的嵌入嵌入凹部11b的位置设置嵌入凸部11a的结构。如图12的剖视图所示,将嵌入凸部11a收入嵌入凹部11b中,将盖块11B连结在底块11A的固定位置。将盖块11B连结在底块11A上的图示的绝缘块11的外形为:纵方向的长度及横向宽度设成与电池2的电极的端面的长度及横向宽度相同。
图中的绝缘块11在其两侧一体成型设置有宽度调整凸部11c,宽度调整凸部11c的外围宽度与作为电极端面的横向宽度的电池2的厚度大致相等。具有宽度调整凸部11c的绝缘块11,能够临时固定在模具30的成型室31内而镶嵌到树脂成型部1的准确的位置。这是因为:可以由模具30夹着宽度调整凸部11c,不错位地将绝缘块11临时固定在准确的位置,再向模具30的成型室31内填充合成树脂。在成型树脂成型部1时,绝缘块11与电池2被模具30夹持而临时固定。将绝缘块11的宽度调整凸部11c与电池2双方夹在模具30上临时固定的结构,能够将电池与绝缘块11双方镶嵌在树脂成型部1的准确位置。即,能够准确地固定电池2、绝缘块11及树脂成型部1。
图中的绝缘块11,在盖块11B与底块11A双方上设置宽度调整凸部11c,在绝缘块11的两端部分设置宽度调整凸部11c。该形状的绝缘块11,以使位置与姿势双方均不错位的方式临时固定在模具30的成型室31中,而正确地镶嵌在树脂成型部1。另外,设有宽度调整凸部11c的绝缘块11,也具有通过调整宽度调整凸部11c的突出量、能够以简单地设计变更即可安装成厚度不同的电池2的优点。
并且,图中的绝缘块11的底块11A在作为表面的上面设置埋设凹部11d。埋设凹部11d填充树脂成型部1而镶嵌在树脂成型部1中。这是因为:在将绝缘块11镶嵌到树脂成型部1中的工序中,成型树脂成型部1的合成树脂填充到埋设凹部11d中。在这种结构中镶嵌的绝缘块11上面牢固地结合树脂成型部1。但是,虽然未图示,但是也可以将埋设凹部设在下面。设在下面的埋设凹部可将绝缘块牢固地卡合在树脂成型部上。而且,埋设凹部也可形成为上下贯通的形状。该埋设凹部由填充到埋设凹部中的合成树脂来连结上下填充的合成树脂。以上的结构,能够将树脂成型部1不脱落地结合在绝缘块11的上面,并且,也能够将绝缘块11不脱落地镶嵌在树脂成型部1中进行固定。
绝缘块11的表面固定有输出端子3,。图中的绝缘块11将输出端子3镶嵌固定在盖块11B的上面。该图中的绝缘块11虽然将输出端子3固定在盖块11B上,但是也可以将输出端子固定在底块上。图中的绝缘块11,除了具有作为正负的输出端子的第1输出端子3A、第2输出端子3B之外,还在中间具有信号端子3C。信号端子3C介由电子部件20与相邻的第1输出端子3A相连接。电子部件20被锡焊固定在第1输出端子3A与信号端子3C的下面。电子部件20,为电阻、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电容器等。另外,信号端子与输出端子也可以由引线来连接。该密封电池,通过检测出信号端子3C与第1输出端子3A的电阻,而识别密封电池。
图15是固定有电子部件20的输出端子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该图的输出端子3实际上扩大了连结着电子部件20的输出端子3的边界。为了实现该目的,相邻的输出端子3在边界的对向边缘(图中为相对向的垂直面)和连结着电子部件20的面(在图中为下面的水平面)的角部设置缺口部3a,并向该缺口部3a内填充绝缘块11的塑料。该图中的输出端子3以阶梯状形成缺口部3a,但是缺口部3a如图16所示也可以形成为斜切角部的形状。该结构的输出端子3,锡焊电子部件20,能够有效地防止由焊球使输出端子34的狭窄的边界短路的情形。这是因为:在电子部件20的锡焊面,能够扩大输出端子3的实际间隔。另外,在该结构也具有能够以不从绝缘块11的塑料中脱落的结构埋设输出端子3的优点。这是因为,填充在缺口部3a的塑料可以阻止输出端子3的脱落。并且,绝缘块11如图17所示,能够在输出端子3的里面、并且在锡焊电子部件20的区域的周围设置一体成型在绝缘块11上来限制焊锡44的扩展的绝缘部43。该结构具有通过绝缘部43来阻止焊锡44的扩展的优点。
图18的密封电池在设有输出端子3的端面的两侧设置定位凹部9。具备定位凹部9的密封电池,能够不错位地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安装部(未图示)上。这是因为能够将定位凹部9嵌在安装部中而安置在固定位置。绝缘块11为了设置定位凹部9,而在两端设置切除部11e、使加强突出部11f突出来。加强突出部11f被镶嵌在树脂成型部1中,来加强密封电池的角部。
绝缘块11连结着与电池2连结的固定引板28与拉出引板29。固定引板28与电池2的凸部电极2B连结,拉出引板29与凸部电极2B的横向的电极端面的平面部2C相连结。图中的绝缘块11,将与电池2的凸部电极2B连结的固定引板28连结在底块11A上,将拉出引板29连结在盖块11B上。固定引板28与拉出引板29镶嵌固定在底块11A或盖块11B上。但是,无需一定进行镶嵌固定,也可以嵌接、或粘接固定。固定引板28与拉出引板29通过点焊接或激光焊接而被固定在凸部电极2B或电极端面的平面部2C上。
为了将固定引板28连结在凸部电极2B上,而绝缘块11在固定引板28的连结部28A的上方开口、在此设置连结开口11g。图中的绝缘块11在底块11A上设置着固定引板28,因此,在底块11A上设置连结开口11g。固定引板28的连结部28A如图11所示设置缝隙。该形状的连结部28A点焊接在凸部电2B上而能够确实减少无功电流地进行接合。并且,固定引板28在前端固定有构成断路机构4的固定接点14,表露于在底块11A与盖块11B之间设置的收容室17,并且向上突出地设置多个承载PTC15的接触凸部28B。接触凸部28B能够可靠地与载于其上的PTC15的下面电连续。
拉出引板29是与一个输出端子即第2输出端子3B相连结的金属板。拉出引板29从绝缘块11的一端部突出,并将突出的部分的前端部连结在作为电池2的电极的平面部2C上。拉出引板29前端设有弯折部。拉出引板29以前端与电极端面的平面部2C连结的状态弯曲成U状。如图3与图6所示那样,将拉出引板29弯曲成U状,绝缘块11被配置成与连结着拉出引板29的电极端面对向的姿势、换句话说配置成与电极端面平行的姿势。拉出引板29的弯折部29A向从电极端面突出的方向弯折。绝缘块11在与电极端面的对向面上设置有用于嵌入拉出引板29的弯折部29A的插入凹部11h。使拉出引板29的弯折部29A进入插入凹部11h,而将绝缘块11配置在电极端面的固定位置。换句话说,使弯折部29A进入插入凹部11h,在将绝缘块11相对电极端面配置在固定位置的位置设有弯折部29A与插入凹部11h。该结构的绝缘块11,将拉出引板29的前端部固定在电极端面的平面部2C,再呈U字弯曲拉出引板29,并使弯折部29A进入插入凹部11h,将固定引板28固定在凸部电极2B上,从而相对电池2连结在固定位置。
在将绝缘块11连结在电池2上的状态下,在绝缘块11与电池端面之间设有尺寸吸收间隙6。尺寸吸收间隙6,在成型树脂成型部1时,使固定引板28与拉出引板29变形来调整间隔。为了调整尺寸吸收间隙6的间隔,而固定引板28与拉出引板29,由在临时固定在模具30的成型室31上时可变形的具有挠性的金属板制作。该结构,能够由尺寸吸收间隙6来吸收电池2的尺寸误差。
绝缘块11在收容室17中内置有断路机构4。图8的断路机构4具有:将前端的可动接点12A切换为接通、断开的可动臂12、利用温度使该可动臂12变形的温度变形金属13、将可动臂12保持为断开状态的PTC15、与固定在可动臂12的前端的可动接点12A接触的固定接点14、以及固定该固定接点14的固定引板28。
图8的断路机构4,在可动臂12上层叠温度变形金属13,利用可动臂12的热来加热温度变形金属13,使温度变形金属13变形从而将可动臂12切换为接通断开。断路机构4,如图19与图20所示,也有由温度变形金属构成可动臂12,直接对可动臂12进行加热而使之变形的类型。由温度变形金属13将可动臂12切换为接通断开的断路机构4,如图13与图14所示,温度变形金属13变形,而推起可动臂12切换为接通断开。另外,将可动臂12设为温度变形金属的断路机构4,如图19与图20所示,可动臂12因热变形而切换为接通断开。
可动臂12加热温度变形金属13的断路机构4中的可动臂12使用电阻大的金属板、例如使用SUS304的不锈钢板。该断路机构4在流过过电流时,迅速从接通切换为断开状态。例如,可动臂12使用磷青铜的断路机构4因为可动臂12的电阻小,所以流过过电流从接通切换为断开需要时间。试制了可动臂12的形状相同、只将材料设成磷青铜与SUS304的断路机构4,对从接通切换到断开的时间进行比较,在6A的过电流的状态下从接通切换到断开的时间,磷青铜长、为20秒,SUS304的不锈钢板在流过相同电流的状态下,迅速地从接通切换到断开。约为1秒。
可动臂12,在不流过过电流、而温度变形金属13不被加热的状态下,使固定在该可动臂12前端的可动接点12A与固定接点14接触成为接通状态,若温度变形金属13被加热则离开固定接点14切换成断开状态。温度变形金属13是层叠热膨胀率不同的多片金属而构成的双金属片或三金属片,温度变形金属13,温度一上升即变形,使处于接通位置的可动接点12A离开固定接点14而切换为断开位置。图12所示的绝缘块11设有使移动至断开位置的可动臂12停止在规定位置的止挡器11m。该止挡器11m以突出于收容室17的内面的状态设在盖块11B上。该止挡器11m可防止移动至断开位置的可动臂12接触到收容室17内所配置的电子部件20。
但是,断路机构4,如图21所示,也可以:通过使移动至断开位置的可动臂12接触到收容室17中所配置的电子部件20,来在电气设备上识别断路机构4处于打开状态。该断路机构4配置有可动臂12与电子部件20,使可动臂12在移动至断开位置时接触到电子部件20。可动臂12接触的电子部20,因为信号端子3C与第1输出端子3A之间的电阻会变化,所以由电气设备检测出该电阻的变化,来判断断路机构4处于断开状态。如图21所示,在使用两端具有连接用的电极20A的芯片类型的部件作为电子部件20时,若移动至断开位置的可动臂12接触到信号端子3C一侧的电极20A,则由可动臂2旁通信号端子3A与第1输出端子3A而使电阻变化。从而,通过检测出电阻的变化,而可判断为断路机构4处于断开状态。该电子部件20,可设成电阻、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电容器等。并且,在将电子部件设成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时,电子部件无需一定为在两端具有连接用电极的类型的部件。这是因为:当移动至断开位置的可动臂接触到作为温度传感器的电子部件的表面时,被可动臂的热加热,温度传感器的电阻会变化。从而,通过检测出该电阻的变化,可以判断为断路机构处于断开状态。
并且,图11与图12所示的绝缘块11,设有用于测定断路机构4的动作温度的检测孔11n。图中的检测孔11n设置在底块11A的底面并位于固定接点14的下方。该检测孔11n以使镶嵌在底块11A中的固定引板28的下面在底块11A的外部露出的状态进行开口。将温度检测用棒插入该检测孔11n,并使棒的前端与固定引板28的下面接触,而测定断路机构4断开的动作温度。这样,具有检测孔11n的绝缘块11即使在将底块11A与盖块11B连结固定的状态下也能够准确地测定断路机构4的动作温度,具有能够高品质地形成断路机构4的优点。
断路机构4,由可动臂12加热温度变形金属13,或者将可动臂12作为温度变形金属13直接进行加热,当流动过电流时,将可动接点12A从接通切换为断开。虽未图示,但是断路机构,作为与电池串联地连接加热电阻,由该加热电阻加热温度变形金属来切换可动臂的结构,也能够检测出过电流来切断电流。
可动臂12为可弹性变形的导电的金属板,在与固定接点14的对向面即前端固定着可动接点12A。可动臂12的后端被固定在与输出端子3相连结的固定金属16上,将可动臂12与作为一个输出端子的第1输出端子3A相连结。可动臂12的后端从盖块11B向外部突出,以点焊或激光焊接等的焊接结构来将该外部突出部12B固定在与输出端子3相连结的固定金属16上。并且,图8的可动臂12,将夹在盖块11B与底块11A之间的固定片12C向两侧突出而构成十字状。向两侧突出的固定片12C上设有可插入底块11A上设置的嵌入凸部11a的定位孔12a。这种结构的可动臂12,将嵌入凸部11a嵌入定位孔12a中,设置在固定位置。而且,该可动臂12具有准确地切换为接通断开状态、稳定地动作的优点。可动臂12被夹在盖块11B与底块11A之间,可靠地以准确的姿势进行固定,并且,因为以焊接等的结构将向盖块11B的外侧突出的外部突出部12B固定在固定金属16上,所以,外部突出部12B与固定金属16的连结状态的偏差不会影响到可动臂12的动作。
外部突出部12B与固定金属16因为以从盖块11B突出的部分进行连结,所以为了嵌入外部突出部12B与固定金属16的连结部分,底块11A在宽度方的中间设有用于嵌入连结部分的引导凹部11i。底块11A,如图12的剖视图所示,在引导凹部11i的下方设有将外部突出部12B点焊连结在固定金属16上的连结用孔11j。
PTC15,将流过过电流时从接通切换为断开的可动臂12保持在断开位置。在将可动臂12切换为断开时,如图14及图20所示,可动臂12的下面与PTC15的上面接触。该状态的PTC15电连接着固定固定接点14的固定引板28与可动臂12。由此,PTC15中流过弱电流,该电流会加热PTC15。被加热的PTC15对可动臂12进行加热,而将可动臂12保持在断开状态。从而,内置PTC15的断路机构4被保持在切换成断开状态的状态。
图中的绝缘块11,将固定引板28固定在底块11A上,并将固定接点14设在该固定引板28的前端。
以上的绝缘块11如下所述那样将盖块11B和底块11A进行连结而组装在一起。
(1)将PTC15与温度变形金属13层叠配置在底块11A的收容室17中,并在温度变形金属13上层叠可动臂12。底块11A形成收容室17,为了在该收容室17的固定位置配置PTC15,而设有可嵌入PTC15的安置凹部11k。PTC15被放入该安置凹部11k而配置在固定位置。可动臂12将固定片12C的定位孔12a嵌入底块11A的嵌入凸部11a而安置在固定位置。
(2)在底块11A的上方安装盖块11B。将底块11A的嵌入凸部11a嵌入到在盖块11B的下面所设的嵌入凹部11b,而将盖块11B安置在底块11A的固定位置。这时,可动臂12的外部突出部12B与固定金属16嵌入到引导凹部11i中。
(3)将盖块11B超声波熔接固定在底块11A上。
(4)然后,将点焊用的电极插入到底块11A上设置的连结用孔11j中,由点焊用电极夹着可动臂12的外部突出部12B与固定金属16,流通焊接电流进行连结。
以上的绝缘块11介由固定引板28与拉出引板29连结在电池上而成为电池2的密封芯10。该密封芯10,在临时固定在模具30的成型室31中时,使固定引板28与拉出引板29变形,调整尺寸吸引间隙6,准确地调整输出端子3与电池2的相对位置。利用固定引板28与拉出引板29的变形量,一边修正电池2的尺寸误差一边将输出端子3配置在准确的位置。电池2在制造工序中,长度上会产生尺寸误差。电池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误差可通过改变绝缘块11与电池端面的尺寸吸收间隙6来吸收。内置比标准尺寸长的电池2的密封电池,使绝缘块11接近电池端面可减小尺寸吸收间隙6。内置比标准尺寸短的电池2的密封电池可增大尺寸吸收间隙6。
以上结构的密封芯10,由下述的可动销来将绝缘块11的输出端子3推压在模具30的基准面上,而被保持在固定位置。
图22~图26表示具有将绝缘块推压在模具的基准面上的可动销的模具。这些模具30,将可动销33突出到成型室31内,将绝缘块11的输出端子3推压在成型室31的基准面32上。可动销33被绝缘块11上设置的作为嵌接部(未图示)的凹部引导,而将绝缘块11临时固定在准确的位置。在可动销33将绝缘块11保持在成型室31的固定位置的状态下,开始向成型室31内注入树脂,成型树脂成型部1。
图22的模具30的可动销33是在成型室31的内部沿与绝缘块11的两面平行的方向弹性突出的直动销33A。该直动销33A,将前端设成倾斜面34,被绝缘块11的嵌接部(未图示)引导,而由倾斜面34来将绝缘块11推压在模具30基准面32上。倾斜面34,向在使直动销33A朝向绝缘块11沿轴方向移动时,可将绝缘块11的表面推压在模具30的基准面32上的方向上进行倾斜。绝缘块11将输出端子3推压在模具30的基准面32上,而临时固定在固定位置。为了将表面推压至基准面32上,直动销33A的倾斜面34推压绝缘块11的里面、准确地讲是推压绝缘块11的时面与侧面的角部。被倾斜面34推压的绝缘块11是被与表面垂直的方向的垂直分力推压到基准面32上。即,在直动销33A被压出到成型室31中时,设在绝缘块11上的嵌接部的角部沿倾斜面34滑动,而将输出端子3推压在模具30的基准面32上。直动销33A的倾斜面34具有可从图中实线所示的最厚的绝缘块推压到图中虚线所示的最薄的绝缘块的长度。直动销33A从两侧弹性地推压绝缘块11,而将输出端子3压至基准面32上。直动销33A最好:上下设置多个,而从上下两侧对绝缘块11的多处进行推压。这样,多处被直动销33A推压的绝缘块11可被更加可靠地压至基准面32,而保持在固定位置。并且,直动销33A为了弹性地推压绝缘块11,而可在外部连结在弹性体(未图示)上。进而,直动销33A在将密封芯10安置在成型室31中时后退。这样直动销33A不会妨碍安置密封芯10。为了使直动销33A后退,而将直动销33A介由弹性体在模具30的外部连结在气缸或后退机构等(未图示)上。气缸(未图示)设成空气气缸,可以弹性压出直动销33A。
图23的可动销33也是朝向绝缘块11突出到成型室31内的直动销33A。该直动销33A,沿与绝缘块11的表面平行的方向弹性地突出到成型室31内,从里面推压绝缘块11,以将输出端子3抵接在基准面32上。该直动销33A在推压绝缘块11的里面的面上设有前端缘向直动方向(直线运动方向)延伸的山形凸条35。该山形凸条35推压绝缘块11的里面,而将设在绝缘块11的表面的输出端子3保持在基准面32上。该直动销33A沿绝缘块11的里面、与里面平行地突出,由山形凸条35推压绝缘块11的里面。山形凸条35从图中实线所示的最厚的绝缘块到图中虚线所示的最薄的绝缘块推压其里面。山形凸条35在成型室31的相同位置突出,从薄的绝缘块到厚的绝缘块进行推压,但是厚的绝缘块突入得深地向朝向基准面32进行推压,薄的绝缘块突入得浅地朝向基准面32进行推压。即,虽然山形凸条35突入并朝向基准面32对绝缘块11的里面进行推压,但是,厚的绝缘块与薄的绝缘块其突入的深度不同。该结构的可动销33以简单的结构,使山形凸条35突入达到绝缘块11的里面,能够将表面的输出端子3牢固地推压至基准面32上而保持在固定位置。该直动销33A也优选:上下设置多个,而从上下两侧对绝缘块11的多处进行推压,能够更加可靠地将输出端子3压至基准面32上而保持在固定位置。该直动销33A也以与具有倾斜面的直动销相同的机构,在将密封芯10安置在成型室31中时使直动销33A后退。这是为了在安置密封芯10时不会阻碍安置。
并且,图24的可动销33,是突出在成型室31的内面、沿朝向基准面32推压绝缘块11的里面的方向转动的转动销33B。该转动销33B推压绝缘块11的里面,将绝缘块11的表面的输出端子3推压至基准面32上而保持在固定位置。转动销33B具有可旋转地连结在模具30上的旋转轴36、和从中心向外延伸地固定在该旋转轴36上的推压销37。并且,转动销33B以从模具30的外侧可以转动的方式使驱动臂38突出在模具30的外侧。驱动臂38一端连结在旋转轴36上,另一端连结在气缸39等上。旋转轴36以可以旋转、但在与成型室31的内面之间不存在间隙的方式连结在模具30上。这是因为:若在旋转轴36与成型室31的内面之间存在间隙,则注入的熔融树脂会进入该间隙,形成飞边。该转动销33B被气缸39转动,由推压销37来推压绝缘块11的里面。在将密封芯10安置在成型室31中时,该转动销33B也不会成为阻碍地使推压销37朝向成型室31的内面转动。在将密封芯10安置在成型室31中后,由气缸39转动转动销33B,由推压销37来推压绝缘块11的里面,将绝缘块11的表面压至基准面32上并将绝缘块11保持在固定位置。
并且,图25与图26的可动销33,是前端部具有推压绝缘块11的里面的凸轮面42的凸轮销33C。该凸轮销33C突出于成型室31的内面,并且,在突出到成型室31内的状态下以轴为中心旋转,来由凸轮面42将绝缘块11的表面推压至基准面32上。图中的凸轮销33C沿轴方向切去前端部来形成可插入绝缘块11的里面的插入凸部41,将该插入凸部41的与绝缘块11相对向的面设成凸轮面42。凸轮面42,被设置成:在使凸轮销33C以轴为中心旋转时,可将绝缘块11的表面推压至基准面32上的形状。图26所示的插入凸部41,将剖面形状设成半圆状、将凸轮面42设成平面。但是,插入凸部41无需一定为半圆形状,可以设成:在插入至绝缘块11的里面的状态下旋转、而由凸轮面42将绝缘块11推压在模具30的基准面32上的所有的形状。例如,插入凸部,能够将凸轮面设成曲面而顺利地推压绝缘块的里面。
设成凸轮销33C的可动销33,如图25所示,沿与绝缘块11的两面平行的方向突出于成型室31,将插入凸部41插入至绝缘块11的里面。并且,凸轮销33C,如图26所示,在插入凸部41位于绝缘块11的里面的状态下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而由凸轮面42推压绝缘块11的里面。在推压绝缘块11的里面时,将表面的输出端子3推压在模具30的基准面32上,而临时固定在固定位置。该结构的凸轮销33C,通过旋转,从厚的绝缘块到薄的绝缘块朝向基准面32进行推压,但是,厚的绝缘块与薄的绝缘块其旋转的角度不同。即,凸轮销33C,在厚的绝缘块旋转小地朝向基准面32进行推压,在薄的绝缘块旋转大地朝向基准面32进行推压。从而,凸轮面42,设成可以从最厚的绝缘块到最薄的绝缘块进行推压的形状。该凸轮销33C,也优选:上下设置多个,由凸轮面42对绝缘块11的多处进行推压。图25与图26所示的模具30上下设有各2个凸轮销33C,对绝缘块11的里面的4处进行推压。多个凸轮销33C一起旋转并由凸轮面42同时推压绝缘块11的里面。这时,位于绝缘块11的两端部、即图26中的左右方向的凸轮销33C相互反向旋转。沿左右一方向强有力地推压绝缘块11,用于防止左右错位。这样,绝缘块11的里面的多处同时被推压的绝缘块11可以更可靠地被压至基准面32,而保持在固定位置。该凸轮销33C也以与上述直动销33A相同的机构,在将密封芯10安置在成型室31中时,使凸轮销33C后退,以不会成为阻碍。
密封芯,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在绝缘块与电池之间配置定位保持架。定位保持架将比树脂成型部硬的塑料成型而制成。该定位保持架例如被成型为:嵌接绝缘块而配置在固定位置的形状。并且,定位保持架设置定位嵌接部,并将该定位嵌接部露出于外部地镶嵌于树脂成型部中。该结构的密封电池可以在硬质塑料的定位保持架上设置定位嵌接部。由此,作为牢固设置定位嵌接部的结构,能够准确地定位密封电池而安装在电气设备中。定位嵌接部设成凹部,并在该凹部中嵌入电气设备上所设的嵌接凸部,能够以将密封电池定位在固定位置的姿势进行安装。定位嵌接部也可以设成凸部。凸部的定位嵌接部嵌入电气设备所设的凹部。
但是,将密封芯10的绝缘块11镶嵌固定在树脂成型部1中的密封电池因为在树脂成型部1将绝缘块11固定在准确的位置,所以,如图4与图5所示,作为无定位保持的结构能够设成极其简单的结构。
成型树脂成型部1的模具30,具有将电池2与绝缘块11临时固定在准确的位置的成型室31。密封芯10被临时固定在成型室31中。临时固定在成型室31中的密封芯10,通过可动销33推压绝缘块11,而以将绝缘块11的表面的输出端子3推压至基准面32上的状态保持在成型室31的准确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向成型室31中注入熔融树脂,而将绝缘块11固定在准确的位置。
电池2,是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的可充电的二次电池2。图中的电池2,为薄型电池,将包装盒2A的两侧设成弯曲面,将包装盒2A的四角的角部设成倒角的形状。在薄型电池使用锂离子电池时,具有可增大相对整个密封电池的容量的充电容量的优点。该电池2如图3所示,在设有凸部电极2B的电极端面的平面部2C设有安全阀25。图示的电池2在平面部2C的中央部分设有凸部电极2B,一端部设有安全阀25。电池也可以使安全阀内置于凸部电极中。安全阀25在电池2的内压比设定压力高时进行开阀,打开的安全阀25,排出内部的气体等,来停止包装盒2A的内压上升。
密封芯10,如图3所示,在安全阀25的开口部固定有保护薄片26。保护薄片26介由双面胶带27粘接在电池端面的平面部2C处。保护薄片26虽未图示,但设定得稍微比平面部2C的外周小。保护薄片26能够防止在成型树脂成型部1时由射出压力给安全阀25带来的不良影响。并且,将保护薄片26粘接在电池端面的平面部2C上的双面胶带27优选:使用能够吸收粘接部分的凹凸的足够厚的胶带。该双面胶带27密接在电池端面,能够可靠地粘接保护薄片26,并且也起到保护安全阀25的作用。树脂成型部1成型设置在安全阀25打开时,将安全阀25中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气通路8。排气通路8,如图27所示,以将安全阀25的开口部连结在树脂成型部1的外部的形状进行设置。该结构的密封电池,在安全阀25打开时,可顺利地将气体排出到外部。在安全阀25打开时,剥离保护薄片26或使气体透过来进行排气。
绝缘块11与电池2,在与树脂成型部1的粘接面上设置底涂层,而牢固地粘接在树脂成型部1上。底涂层在成型树脂成型部1时牢固地粘接树脂成型部1。尤其,牢固地将树脂成型部1粘接在金属壳体的电池表面上。并且,底涂层,也可以涂布在绝缘块11上,而在该绝缘块11上牢固地粘接树脂成型部1。底涂层被涂布设置在粘接树脂成型部1的面上。图中的密封电池,因为在电池端面上粘接树脂成型部1,所以在电池端面上设置底涂层。并且,因为绝缘块11上也粘接着树脂成型部1,所以在绝缘块11的表面上也设置底涂层。底涂层,能够将在未硬化时呈液状的底涂液呈雾状喷涂、或将该底涂液用毛刷涂布、或将密封芯10浸渍在底涂液中进行涂布。底涂层,可以在密封芯10的状态下必需的部分上设置、或在组装成为密封芯10前的电池2的表面上涂布设置,或在绝缘块11上涂布设置。设在绝缘块11的表面上的底涂层被涂布在除了输出端子3等的电接点之外的部分上。这是因为底涂层会产生电接点的接触不良。底涂层,因为以薄膜产生充分的效果,所以其膜厚约设成1μm。但是,底涂层也可以将膜厚设成0.5~5μm。底涂层,除了牢固地粘接树脂成型部1的作用之外,也起到保护电池表面的作用,因此,加厚膜厚可进一步提高保护作用。
树脂成型部1可以由聚酰胺树脂来成型,并将底涂层设成环氧树脂类底涂料。树脂成型部1的聚酰胺树脂,树脂内的酸—酰胺键中导入底涂层的环氧基而与底涂层形成化学键。由此,树脂成型部1更牢固粘接在底涂层上。形成底涂层的底涂料,可以取代环氧树脂、或除环氧树脂之外,还可以使用改性环氧树脂类底涂料、苯酚树脂类底涂料、改性苯酚树脂类底涂料、聚乙烯醇缩丁醛类底涂料、聚乙烯醇缩甲醛类底涂料等。这些底涂料也可以多种混合起来使用。这些底涂料与聚酰胺树脂的树脂成型部1形成化学键,并且与金属表面形成氢键或化学键,而将树脂成型部1牢固地粘接在电池表面。
成型树脂成型部1的合成树脂是聚酰胺树脂。也可在聚酰胺树脂中添加环氧树脂。添加环氧树脂的聚酰胺树脂与只为聚酰胺的情况相比较粘接力变强。聚酰胺,因为软化温度低且熔融时的粘度也低,所以与其他的热塑性合成树脂相比较,能以低温、低压进行成型。另外,也具有能够从模具30的成型室31迅速地脱模的优点。以低温、低压成型的树脂成型部1能够缩短成型所需的时间,并且能够减少树脂成型时的热及射出压力给绝缘块11等带给的不良影响。但是,本发明的密封电池,对于成型树脂成型部1的树脂并不特指聚酰胺。也可使用聚酰胺以外的树脂、例如聚氨酯树脂等。并且,如果能够提高镶嵌在树脂成型部1的绝缘块11等的耐热性,则可使用聚乙烯、聚丙烯酸、聚丙烯树脂等热塑性树脂。
图中的密封电池,如图2、图3及图27所示,具有从电池端面延长到电池2的外周表面的重叠薄片部18。该重叠薄片部18一体成型在树脂成型部1上,并且在成型树脂成型部1时可粘接在电2的外周表面上。注入模具30的成型室31的熔融树脂从电池端面一直注入到成型重叠薄片部18的部分,而将重叠薄片部18一体成型在树脂成型部1上。重叠薄片部18优选设在电池2的整个外周表面上。该树脂成型部1,通过设于整个外周表面的重叠薄片部18以最不易剥离的方式与电池2相连结。但是,重叠薄片部也可仅设在薄型电池的宽度宽的一面的外周表面上。
重叠薄片部18,若厚则增大密封电池的外形,若薄则不能得到足够的强度。由此,重叠薄片部18的厚度优选0.1~0.3mm、更优选0.1~0.2mm。该厚度的重叠薄片部18,实际上并不会增加内置薄型电池的密封电池整体的厚度。这是因为:被薄型电池的使用时的“膨胀量”所吸收。薄型电池,具有在内压上升时,中央部多少会膨胀而变厚的性质。上述厚度的重叠薄片部18比薄型电池的“膨胀量”小。并且,重叠薄片部18从电池端面延长到外周表面设置,但是,该部分并不膨胀。由此,在薄型电池的中央因内压上升而膨胀时,设置重叠薄片部18的部分的密封电池的厚度变得比膨胀的中央部分薄。由此,通过设置重叠薄片部18,而实际上并不会增加内置薄型电池的密封电池整体的厚度。
重叠薄片部18的宽度(W1)能够变宽而增大与电池2的结合强度。重叠薄片部18即使宽度相当窄,也能够将树脂成型部1牢固地粘接在电池端面上。尤其,如图所示,由表面包覆薄片7覆盖表面的密封电池,能够用表面包覆薄片7将重叠薄片部18推压到电池表面上而不会剥离。由此,重叠薄片部18的宽度(W1)窄,为0.1~2mm、优选0.2~1mm,例如可设成0.5mm,能够将树脂成型部1牢固地连结在电池2上。宽度窄的重叠薄片部18,能够可靠地注入熔融状态的合成树脂而成型为规定的形状。
表面包覆薄片7,是加热可收缩的热收缩管。该表面包覆薄片7被密接在树脂成型部1的重叠薄片部18的表面,而将树脂成型部1牢固地连结在电池2上。并且,由表面包覆薄片7包覆的密封电池,剥离的材料也不会进入重叠薄片部18与电池2之间,因此也能够阻止重叠薄片部18的剥离。但是,表面包覆薄片7也能够设成标签或胶带。作为标签或胶带的表面包覆薄片7,被贴在树脂成型部1与重叠薄片部的表面或电池2的表面,而将树脂成型部1牢固地连结在电池2上。
图3与图27所示的密封电池,在树脂成型部1的外周设置阶梯差19,由表面包覆薄片7包覆其成型得低的部分。该树脂成型部1其表面包覆薄片7并不从树脂成型部1突出,将树脂成型部1与表面包覆薄片7的表面大致设成同一面。
并且,图2与图27所示的密封电池,由塑料成型体21覆盖与成型树脂成型部1的面相反一侧的电池端面、即图中的电池2的底面。该塑料成型体21由比树脂成型部1硬质的塑料成型。该塑料成型体21一体成型包覆电池端面的前面的底部22、和从电池端面延长到电池2的外周表面的第2重叠薄片部23。底部22成型得比第2重叠薄片部23厚,并且,设置着在使用者从电气设备取下密封电池时进入指尖的卡扣凹部24。
以上的密封电池,如下制造。
(1)通过点焊等方法将拉出引板29的前端部固定在与凸部电极2B相邻的电极端面的平面部2C上。然后,如图6所示,将拉出引板29弯曲成U状,接近使绝缘块11对向电极端面的姿势、换句话说,接近与电极端面平行的姿势。
(2)通过点焊等方法将连结在绝缘块11上的固定引板28的连结部28A固定在电池2的凸部电极2B上,连结绝缘块11与电池2来制作密封芯10。在底部连结塑料成型体2的密封芯10,粘接塑料成型体21进行固定。
(3)将密封芯10安置在模具30的成型室31。这时,密封芯10由可动销33推压绝缘块11,而将绝缘块11的表面的输出端子3推压至基准面32上。由可动销33推压在模具30的基准面32上的绝缘块11,被临时固定保持在成型室31的准确位置。在将密封芯10安置在成型室31中后,对模具30进行合模。合模后的模具30形成用于成型树脂成型部1的成型室31。
(4)开始向成型室31注入加热的熔融树脂,在成型室31内充满熔融树脂,而成型树脂成型部1。熔融树脂从开口于模具30上的注液孔注入。
在熔融树脂的注入工序中,可以:以可动销33将绝缘块11推压至基准面32上的状态开始注入、并一直保持该状态到最后注完熔融树脂,但,也可以:以可动销33将绝缘块11推压至基准面32上的状态开始熔融树脂注入,在熔融树脂注入完成之前,使可动销33后退到不推压绝缘块11的位置。在开始树脂成型部1的注入、向成型室31中注入熔融树脂时,由注入的熔融树脂将绝缘块11保持在固定位置。从而,然后,解除可动销33将绝缘块11推压至基准面32上的推压状态,注入熔融树脂,能够一边防止绝缘块11与第2输出端子3的错位、一边完成熔融树脂的注入。在由该方法进行成型时,因为可动销33不处于推压绝缘块11的位置,所以,能够防止成为在树脂成型部1上形成作为可动销33的痕迹的凹部的情形。
(5)在树脂成型部1硬化后,打开模具30,取出将密封芯10的一部分镶嵌成型在树脂成型部1中的密封电池。
(6)然后,将密封电池收入为热收缩管的筒状的表面包覆薄片7中,加热热收缩管,使之密接在密封电池的表面。表面包覆薄片7紧密地套在树脂成型部1与塑料成型体上,从而牢固地将树脂成型部1与塑料成型体21连结在电池2上。

Claims (14)

1.一种密封电池,将电池(2)的一部分或整体镶嵌固定在树脂成型部(1),并且,以露出于外部的方式设置输出端子(3),其特征在于:
将内置断路机构(4)的绝缘块(11)镶嵌固定在树脂成型部(1)中,该断路机构(4)在流过过电流时切断电流,上述绝缘块(11)在表面固定有输出端子(3),将固定在绝缘块(11)上的输出端子(3)露出于树脂成型部(1)的外部地固定在固定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池,其特征在于:绝缘块(11)具有以塑料分别成型而成的底块(11A)和固定在该底块(11A)上的盖块(11B)。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电池,其特征在于:将输出端子(3)固定在盖块(11B)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池,其特征在于:绝缘块(11)具有以塑料分别成型而成的底块(11A)和固定在该底块(11A)上的盖块(11B),并且,在盖块(11B)与底块(11A)之间设置收容室(17),在该收容室(17)中内置断路机构(4);
内置于收容室(17)内的断路机构(4)具有可动臂(12),该可动臂(12)从盖块(11B)向外部突出,并将外部突出部(12B)固定在与输出端子(3)相连结的固定金属(16)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池,其特征在于:绝缘块(11)在表面设有埋设凹部(11d),埋设凹部(11d)中填充成型树脂成型部(1)的合成树脂,将绝缘块(11)镶嵌到树脂成型部(11)而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池,其特征在于:将连结在电池(2)的凸部电极(2B)的固定引板(28)设置于绝缘块(11),绝缘块(11)在该固定引板(28)的连结部(28A)的上方开口,设置连结开口(11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池,其特征在于:将固定在电池(2)的电极上的拉出引板(29)固定在绝缘块(11)上,并且,该拉出引板(29)从绝缘块(11)的一端部突出,并将突出的部分的前端部连结在电池(2)的电极上;
连结在电极上的拉出引板(29)在前端设有向从电极端面突出的方向弯折的弯折部(29A);
并且,该拉出引板(29)弯曲成U状,绝缘块(11),与固定拉出引板(29)的电极面对向配置,并且,该绝缘块(11)具有嵌入拉出引板(29)的弯折部(29A)的插入凹部(11h),将弯折部(29A)嵌入插入凹部(11h),而将绝缘块(11)配置在电极端面的固定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池,其特征在于:绝缘块(11)由在锡焊的温度下不变形的高熔点塑料来成型。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电池,其特征在于:由在回流锡焊的温度下不变形的高熔点塑料来成型底块(11A)和盖块(11B)。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池,其特征在于:在输出端子(3)上连接温度传感器,从而在断路机构(4)断开的状态下,从输出端子(3)输出温度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池,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在内置有断路机构(4)的收容室(17)的内面突出的、移动至断开位置的可动臂(12)的止挡器(11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池,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输出端子(3)上锡焊固定电子部件(20),在连结电子部件(20)的边界的对向边缘与连结电子部件(20)的面的角部设置缺口部(3a),并向该缺口部(3a)填充树脂。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池,其特征在于:在输出端子(3)的里面锡焊固定电子部件(20),并且,在锡焊电子部件(20)的区域的周围设置绝缘部,该绝缘部与绝缘块(11)一体成型,并阻止焊锡的扩展。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池,其特征在于:在绝缘块(11)的两侧一体成型设置宽度调整凸部(11c),且该宽度调整凸部(11c)的外围宽度与电池(2)的厚度相等。
CNB200410077039XA 2003-09-16 2004-09-09 密封电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379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23771A JP4130160B2 (ja) 2003-09-16 2003-09-16 パック電池
JP2003323771 2003-09-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9093A true CN1599093A (zh) 2005-03-23
CN100483791C CN100483791C (zh) 2009-04-29

Family

ID=33308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703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3791C (zh) 2003-09-16 2004-09-09 密封电池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396600B2 (zh)
JP (1) JP4130160B2 (zh)
KR (1) KR100679911B1 (zh)
CN (1) CN100483791C (zh)
DE (1) DE102004044651A1 (zh)
GB (1) GB2406209B (zh)
TW (1) TWI25616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6021A (zh) * 2007-11-29 2010-12-22 株式会社Lg化学 紧凑结构的二次电池组
CN101140981B (zh) * 2006-09-08 2011-03-30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CN101192659B (zh) * 2006-11-30 2011-10-05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44602A (zh) * 2010-12-29 2012-07-04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25635A (zh) * 2020-03-31 2020-07-17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热失控防回火泄压阀及电动汽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43792B2 (ja) * 2001-06-29 2005-04-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パック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
KR100537535B1 (ko) * 2004-03-30 2005-12-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수지몰딩형 이차 전지의 형성 방법
KR100700564B1 (ko) * 2004-11-10 2007-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배터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동단말기
KR100788560B1 (ko) * 2006-03-27 2007-12-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전지용 캔과 이를 이용한 리튬 이차전지 및 그제조방법
KR100833745B1 (ko) * 2007-01-17 2008-05-2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0917751B1 (ko) 2007-09-20 2009-09-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팩형 이차전지
US20090136837A1 (en) * 2007-11-27 2009-05-28 Komoto Hirotada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965711B1 (ko) * 2008-05-09 2010-06-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US9130224B2 (en) * 2009-07-06 2015-09-08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attery pack
USD837790S1 (en) * 2016-08-03 2019-01-08 Transcend Information, Inc. Mobile storage device
CN107293655B (zh) * 2017-07-13 2023-05-23 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下翻转阀失效的电池盖板结构及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86265U (zh) * 1980-11-14 1982-05-27
TW432736B (en) * 1999-02-23 2001-05-01 Sanyo Electric Co Pack battery
JP3454738B2 (ja) 1999-02-23 2003-10-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保護素子を内蔵するパック電池
JP3693844B2 (ja) * 1999-03-01 2005-09-1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電池の感圧電路遮断機構
JP3556875B2 (ja) * 1999-03-02 2004-08-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80507C (zh) * 1999-03-30 2004-12-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具备电池保护电路的蓄电池
JP2003162987A (ja) 2001-06-28 2003-06-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基板一体化電池及び電池パック
JP2003031192A (ja) 2001-07-12 2003-01-31 Yuasa Corp 電池パック
JP3762683B2 (ja) 2001-10-26 2006-04-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流遮断素子を内蔵する電池パック
JP3778841B2 (ja) 2001-10-26 2006-05-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の製造方法
JP3668195B2 (ja) 2002-01-31 2005-07-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パック電池の製造方法
JP4629952B2 (ja) 2002-02-13 2011-02-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03242958A (ja) 2002-02-20 2003-08-29 Kyocera Corp リチウム電池
JP2003315483A (ja) 2002-04-23 2003-11-06 Toshiba Corp 原子力発電プラント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0981B (zh) * 2006-09-08 2011-03-30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CN101192659B (zh) * 2006-11-30 2011-10-05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26021A (zh) * 2007-11-29 2010-12-22 株式会社Lg化学 紧凑结构的二次电池组
US10050251B2 (en) 2007-11-29 2018-08-14 Lg Chem, Ltd. Secondary battery pack of compact structure
CN102544602A (zh) * 2010-12-29 2012-07-04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25635A (zh) * 2020-03-31 2020-07-17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热失控防回火泄压阀及电动汽车
CN111425635B (zh) * 2020-03-31 2022-04-05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热失控防回火泄压阀及电动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4044651A1 (de) 2005-05-12
GB2406209A (en) 2005-03-23
GB2406209B (en) 2006-12-13
TW200512965A (en) 2005-04-01
KR20050028205A (ko) 2005-03-22
GB0420425D0 (en) 2004-10-20
US20050053827A1 (en) 2005-03-10
JP4130160B2 (ja) 2008-08-06
CN100483791C (zh) 2009-04-29
US7396600B2 (en) 2008-07-08
TWI256163B (en) 2006-06-01
JP2005093189A (ja) 2005-04-07
KR100679911B1 (ko) 2007-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99093A (zh) 密封电池
CN1499654A (zh) 组式电池
CN1316648C (zh) 电池组及其生产方法
CN1881672B (zh) 聚合物电池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01192659B (zh) 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EP1309020A3 (en) Battery pack for electronic device
EP1804328A1 (en) Polymer battery pack
CN201163635Y (zh) 用于无塞绳电动工具系统的电池组内的内部部件配置
CN1234886A (zh) Ic模块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设有ic模块的ic卡
JP2007184270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753206A (zh) 锂聚合物电池
TW200826340A (en) Battery assembly plat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CN1170297C (zh) 热保护器
CN1758476A (zh) 袋式锂可再充电电池
CN108496268A (zh)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组合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JP2008027624A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017539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JP4766842B2 (ja) パック電池
CN205790483U (zh) 一种带有接口母座的电子设备
CN205881971U (zh) 电池顶盖结构
CN114725627A (zh) 一种电化学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CN100414741C (zh) 一种电池输出端子的制造方法
CN1722491A (zh) 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电池的电池盖
CN2922143Y (zh) 电池引出结构及含有该电池引出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CN213152459U (zh) 一种抗拉伸电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TELLECTUAL PROPERTY BRIDGE NO. 1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O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5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53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GODO KAISHA IP BRIDGE 1

Address before: Japan Osaka

Patentee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6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