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85881A - 制冰皿驱动装置与使用该装置的自动制冰机 - Google Patents

制冰皿驱动装置与使用该装置的自动制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85881A
CN1585881A CNA038014548A CN03801454A CN1585881A CN 1585881 A CN1585881 A CN 1585881A CN A038014548 A CNA038014548 A CN A038014548A CN 03801454 A CN03801454 A CN 03801454A CN 1585881 A CN1585881 A CN 1585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output gear
driven wheel
ice mak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014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1203C (zh
Inventor
大西一郎
正久昌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Publication of CN1585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5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120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120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10Producing ice by using rotating or otherwise moving moul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features for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22Harvesting ice including rotating or tilting or pivoting of a mould or tray
    • F25C2305/0221Harvesting ice including rotating or tilting or pivoting of a mould or tray rotating ice moul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6Multiple ice moulds or tray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制冰皿驱动装置具有由两个输出齿轮的至少一个的齿向齿宽方向突出的凸齿、与驱动齿轮的齿轮轴向邻接而设置圆柱部、与设置于圆柱部的凸齿相啮合而形成的凹齿、以及在既定的位置闭塞圆柱部的凹齿的滑动部件所构成的啮合开始部。滑动部件在驱动齿轮旋转两个输出齿轮中的任意一个时,对于不旋转齿轮侧的凸齿维持凹齿的闭塞,阻止其啮合。由此,仅通过凸齿与凹齿的对峙就能够实现啮合,能够实现制冰皿驱动装置的小型化。

Description

制冰皿驱动装置与使用该装置的自动制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装载于家庭用电冰箱的自动制冰机的制冰皿驱动装置与使用该装置的自动制冰机。
背景技术
在装载于家庭用电冰箱的自动制冰机中,有旋转两个制冰皿而脱水的结构。作为驱动两皿的驱动装置有特开平2-230076号专利公报中所公开的装置。以下参照附图对现有的自动制冰装置加以说明。
图20是表示现有的自动制冰装置概要的侧视图。图21是图20中制冰皿驱动装置内部的平面图。
未图示的马达的旋转经未图示的减速齿轮传递给第一齿轮(以下称齿轮)1。齿轮1具有在略90°范围内形成的齿轮区域1A与其余的缺齿区域1B。
第二齿轮(以下称齿轮)2与第三齿轮(以下称齿轮)3,能够与第一齿轮1的齿轮区域1A相啮合而旋转,但不能与缺齿区域1B相啮合。
进而,在齿轮2与齿轮区域1A相啮合而旋转时,齿轮3面对缺齿区域1B而停止。而且,在齿轮2面对缺齿区域1B而停止时,齿轮3与齿轮区域1A相啮合而旋转。
由于齿轮2、齿轮3的旋转分别传递给皿4、5,所以,在皿4旋转时皿5停止于水平位置,在皿5旋转时皿4停止于水平位置。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为了能够使两个皿分别旋转,齿轮1中必须在比齿轮区域1A宽的范围设置缺齿区域1B。而且,必须配置得使齿轮2面对齿轮区域1A时齿轮3面对缺齿区域1B,齿轮2面对缺齿区域1B时齿轮3面对齿轮区域1A。因此,齿轮1的节距圆直径就比齿轮2及齿轮3的要大,使驱动装置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增大,在设置于冰箱的情况下,使高度方向上占据的空间增大。
另一方面,在电冰箱中,在自动制冰机的制冰皿驱动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增大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与储存冰的储冰箱的干扰,必须使储冰箱的高度降低,使储水量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因此,在驱动两个皿的自动制冰机的制冰皿驱动装置中,希望能够实现高度尺寸小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是设置有开始两个输出齿轮中任一个与驱动齿轮啮合的啮合开始部的自动制冰机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啮合开始部由凸齿、圆柱部、凹齿、以及滑动部件所构成。凸齿是两个输出齿轮的至少一个的齿向齿宽方向突出的齿。圆柱部与驱动齿轮的齿轮轴向邻接而设置。凹齿与设置于圆柱部的凸齿相啮合而形成。滑动部件在既定的位置闭塞圆柱部的凹齿、所述驱动齿轮旋转时与圆柱部共同仅旋转既定的角度、之后与所述圆柱部滑动接触。滑动部件,在驱动齿轮旋转两个输出齿轮中的任意一个时,对于不旋转输出齿轮侧的凸齿维持所述凹齿的闭塞。而且,本发明是使用这样的制冰皿驱动装置的自动制冰机。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制冰皿驱动装置的自动制冰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制冰皿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制冰皿驱动装置内部的平面图。
图5是从图4的制冰皿驱动装置中去除了第一传递齿轮、第二传递齿轮状态的平面图。
图6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出齿轮与第一传递齿轮的截面图。
图6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输出齿轮与第二传递齿轮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出齿轮下方的主视图。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冰皿为水平位置时在第一输出齿轮的下面形成的第一外凸轮与第一开关控制杆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8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冰皿在逆时针45°位置时在第一输出齿轮的下面形成的第一外凸轮与第一开关控制杆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8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冰皿为冰分离位置时在第一输出齿轮的下面形成的第一外凸轮与第一开关控制杆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输出齿轮下方的主视图。
图10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制冰皿为水平位置时在第二输出齿轮的下面形成的第二外凸轮与第二开关控制杆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0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制冰皿在顺时针45°位置时在第二输出齿轮的下面形成的第二外凸轮与第二开关控制杆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0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制冰皿为冰分离位置时在第二输出齿轮的下面形成的第二外凸轮与第二开关控制杆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出齿轮与第一检冰轴位置关系的主视图。
图12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冰皿为水平位置时在第一输出齿轮的下面形成的第一内凸轮与第一检冰轴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2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冰皿在逆时针45°位置时在第一输出齿轮的下面形成的第一内凸轮与第一检冰轴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2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冰皿为冰分离位置时在第一输出齿轮的下面形成的第一内凸轮与第一检冰轴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输出齿轮与第二检冰轴位置关系的主视图。
图14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制冰皿为水平位置时在第二输出齿轮的下面形成的第二内凸轮与第二检冰轴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4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制冰皿在逆时针45°位置时在第二输出齿轮的下面形成的第二内凸轮与第二检冰轴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4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制冰皿为冰分离位置时在第二输出齿轮的下面形成的第二内凸轮与第二检冰轴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从同一截面所看到的第一圆周壁与第二圆周壁的圆柱部状态的立体图。
图16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齿与凹齿即将啮合之前的平面图。
图16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齿与凹齿啮合状态的平面图。
图16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齿与凹齿离开啮合状态的平面图。
图17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凸齿与凹齿即将啮合之前的平面图。
图17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凸齿与凹齿啮合状态的平面图。
图17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凸齿与凹齿离开啮合状态的平面图。
图18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齿从第一冰分离位置回到基准位置之前135°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8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齿从第一冰分离位置回到基准位置之前35°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8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齿从第一冰分离位置回到基准位置之前10°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9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凸齿从第二冰分离位置回到基准位置之前135°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9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凸齿从第二冰分离位置回到基准位置之前35°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9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齿从第二冰分离位置回到基准位置之前10°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0是现有的自动制冰机的侧视图。
图21是表示现有的自动制冰机的驱动装置的平面图。
符号说明:1-第一齿轮;1A-齿轮区域;1B-缺齿区域;2-第二齿轮;3-第三齿轮;4、5-皿;11-第一制冰皿;12-第二制冰皿;11A、12A-冰室;11B、12B-冰室框;11C、12C-轴;13-驱动装置;14-贮冰箱;141-第一贮冰部;142-第二贮冰部;151-第一检冰控制杆;152-第二检冰控制杆;16-罐(tank);17-给水装置;171-第一管;172-第二管;18-控制部;19-自动制冰机;20-盒;201、202-圆柱凸起部;21-第一相接壁;22-第二相接壁;31-第一输出齿轮;32-第二输出齿轮;311、321-轴孔;312、322-圆筒轴;313、323-输出轴;314、324-凹部;315、325-相接面;316、326-缺齿部;317-第一圆周壁;317A-第一相接凸部;318-第一凸齿;3 19-第一缺口部;327-第二圆周壁;327A-第二相接凸部;328-第二凸齿;329-第二缺口部;41-第一传递齿轮;42-第二传递齿轮;411、421-圆筒轴;421、422-轴孔;415、425-凸部;43-驱动齿轮;431-圆柱部;432-凹齿;44-滑动部件;441-半圆筒;442-凸缘;443-接触片;45-齿轮驱动齿轮;46-小齿轮;47-蜗杆轮齿轮;48-蜗杆齿轮;49-马达;50-基板;51、52-开关;61-第一检冰轴;62-第二检冰轴;631-第一弹簧;632-第二弹簧;71-第一开关控制杆;72-第二开关控制杆;711、721-旋转轴;712、713、714、722、723、724-突起;73-线圈弹簧;81-第一外凸轮;82-第二外凸轮;81A、81C、82A、82C-凸部;81B、82B-凹部;91-第一内凸轮;92-第二内凸轮;91A、91C、92A、92C-凸部;91B、92B-凹部;100-盖;101、102-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关于本发明中制冰皿驱动装置的自动制冰机的实施方式的周边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
第一制冰皿(以下称制冰皿)11是由可塑性树脂的聚丙烯所成形。制冰皿11具有决定冰形状的多个冰室11A、将冰室11A一起固定的冰室框11B、以及在冰室框11B的长度方向中心轴的端部形成的轴11C。
第二制冰皿(以下称制冰皿)12与第一制冰皿11同样,由聚丙烯所成形,具有冰室12A、冰室框12B、以及轴12C。
制冰驱动装置(以下称驱动装置)13,将制冰皿11、制冰皿12保持于各自的轴11C、12C,根据需要使制冰皿11、制冰皿12转动而使冰分离。在驱动装置13内配置有驱动源的马达,使马达的旋转减速传递的减速齿轮等。
贮冰箱14配置于制冰皿11、制冰皿12的下方,储存被分离的冰。贮冰箱14的内部由储存来自制冰皿11的冰的区域(第一贮冰部)141与储存来自制冰皿12的冰的区域(第二贮冰部)142所构成。
第一检冰控制杆(以下称控制杆)151检测贮冰箱14的区域141内储存的冰的量。而且,第二检冰控制杆(以下称控制杆)152检测区域(第二贮冰部)142内储存的冰的量。
罐16储存供给至制冰皿11、制冰皿12的水。供水装置17将罐16内的水供给到制冰皿11、制冰皿12。供水装置17具有向制冰皿11导入水的第一管171、向制冰皿12导入水的第二管172、从罐16取水的泵173、以及对从泵173流出的水的通路进行切换的切换阀174。控制部18控制驱动装置13与给水装置17。
这样,制冰皿11、12,驱动装置13、贮冰箱14、检冰控制杆151、检冰控制杆152、罐16、供水装置17、以及控制部18就构成自动制冰机19。
接着对驱动装置13的内部结构加以说明。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制冰皿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同一装置的平面图。图5是从图4去除一部分后的状态的平面图。
盒20形成驱动装置13的外廓,是作为可塑性树脂的ABS的成形体。盒20的中央部设置有两个圆柱凸起部201、202。
设置有盒20的、在接近第一输出齿轮31的侧壁上形成第一相接部的第一相接壁21,与在接近第二输出齿轮32的侧壁上形成第二相接部的第二相接壁22。
第一输出齿轮(以下称输出齿轮)31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配置于圆柱凸起部201。如图6A所示,在输出齿轮31的中央部形成从盒20看洼陷为圆筒状的轴孔,与盒20的圆柱凸起部201啮合。
而且,圆筒轴312从输出齿轮31的中央部向制冰皿11的方向突出,进而,与制冰皿11的轴11C相连接的输出轴313从圆筒轴312突出。
进而,在输出齿轮31的齿轮与圆筒轴312之间形成包围圆筒轴312的凹部314,在凹部314内的半径方向上设置有横断的相接面315。
进而,在输出齿轮31的齿轮中设置有多个齿被去除的第一缺齿部316。
而且,在输出齿轮31中,设置有与齿轮部分轴向邻接的圆筒状的第一圆周壁(以下称壁)317,其外周径设定在齿轮的齿底圆周径以下。
而且,在壁317上,形成从与缺齿部316邻接的齿的侧面向齿宽方向突出,且以不超过齿轮的齿尖的程度向半径方向突出的第一凸齿(以下称凸齿)318。
而且,在壁317内,与第一缺齿部316及凸齿318轴向邻接的部分,去除壁而形成第一缺口部(以下称缺口部)319。
而且,如图15所示,在壁317上,形成第一相接凸部317A,该第一相接凸部317A在接近盒20的第一相接壁21的位置形成第一相接部。
第二输出齿轮(以下称齿轮)32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配置于盒20的圆柱凸起部202。如图6B所示,在输出齿轮32的中央部形成从盒20看洼陷为圆筒状的轴孔321,与盒20的圆柱凸起部202齿合。
而且,圆筒轴322从输出齿轮32的中央部向制冰皿12的方向突出,进而,与制冰皿12的轴12C相连接的输出轴323从圆筒轴322突出。
在输出齿轮32的齿轮与圆筒轴322之间形成包围圆筒轴322的凹部324,在凹部324内的半径方向上设置有横断的相接面325。
进而,在输出齿轮32的齿轮中设置有多个齿被去除的第二缺齿部326。
而且,在输出齿轮32中,设置有与齿轮轴向邻接的圆筒状的第二圆周壁(以下称壁)327,其外周径设定在齿轮的齿底圆周径以下。
而且,在壁327上,形成从与缺齿部326邻接的齿的侧面向齿宽方向突出,且以不超过齿轮的齿尖的程度向半径方向突出的第二凸齿(以下称凸齿)328。
而且,在壁327内,与第二缺齿部326及凸齿328轴向邻接的部分,去除壁而形成第二缺口部(以下称缺口部)329。
而且,在壁327上,设置有第二相接凸部327A,该第二相接凸部327A在接近盒20的第二相接壁22的位置形成第二相接部。
第一传递齿轮(以下称传递齿轮)41与输出齿轮31同轴旋转。与传递齿轮41、在与输出齿轮3 1相对面的一侧形成圆筒轴411,设置贯通中央的轴孔412。而且,轴孔412与输出齿轮31的圆筒轴312相齿合。进而在传递齿轮41的与输出齿轮31相对面的一侧形成扇形轴向延伸的凸部415。
传递齿轮41旋转,凸部415移动到输出齿轮31的凹部314内时,输出齿轮31停止。这样,从传递齿轮41的凸部415与输出齿轮31的相接面315相接时起,传递齿轮41就与输出齿轮31同轴共同旋转。
第二传递齿轮(以下称传递齿轮)42与输出齿轮32同轴旋转。与传递齿轮42,在与输出齿轮32相对面的一侧形成圆筒轴421,设置贯通中央的轴孔422。而且,轴孔422与输出齿轮32的圆筒轴322相齿合。进而在传递齿轮42的与输出齿轮32相对面的一侧形成扇形轴向延伸的凸部425。
传递齿轮42旋转,凸部425移动到输出齿轮32的凹部324内时,输出齿轮32停止。这样,从传递齿轮42的凸部425与输出齿轮32的相接面325相接时起,传递齿轮42就与输出齿轮32同轴共同旋转。
驱动齿轮43在输出齿轮31与输出齿轮32之间,其轴心与这些齿轮的轴心呈三角形而配置。驱动齿轮43与输出齿轮31及输出齿轮32两方相啮合。在基准位置状态,输出齿轮31的缺齿部316与输出齿轮32的缺齿部326都面向驱动齿轮43,驱动齿轮43与任意一方都不啮合。
另一方面,由于与输出齿轮31同轴的传递齿轮41,与输出齿轮32同轴的传递齿轮42没有缺齿部,所以与驱动齿轮43一直啮合。因此,在驱动齿轮43旋转时,传递齿轮41与传递齿轮42总是相互向同一方向旋转。
在驱动齿轮43上,设置有与齿轮轴向连接的圆柱状的圆柱部431,如图15所示,在圆柱部431具有一个延长驱动齿轮43的齿根而形成的凹齿432。
而且,在圆柱部431上,配置有覆盖凹齿432的驱动齿轮43旋转时,与圆柱部431仅以既定的角度旋转后与圆柱部431滑动接触的滑动部件44。
滑动部件44由半圆筒441、凸缘442、以及接触片443所构成。半圆筒441覆盖圆柱部431的一半以上,以可滑动的方式接触。凸缘442从半圆筒441的端部向半径方向延伸。接触片443在凸缘442之上,且设置于半圆筒441的相反的一侧。接触片443与壁317及壁327中的任意一个相接而滑动接触。
驱动齿轮43在使输出齿轮31从基准位置旋转时,滑动部件44的接触片443通过缺口部319到达壁327而停止。由此,对于输出齿轮32的凸齿328闭塞圆柱部431的凹齿432,阻止输出齿轮32的凸齿328与凹齿432的啮合(参照图16)。
驱动齿轮43在使输出齿轮32从基准位置旋转时,滑动部件44的接触片443通过缺口部329到达壁3而停止。由此,对于输出齿轮31的凸齿318闭塞圆柱部431的凹齿432,阻止输出齿轮31的凸齿318与凹齿432的啮合(参照图17A~C)。
这些凸齿318、318,圆柱部431,凹齿432,与滑动部件44构成啮合开始部。
齿轮45与驱动齿轮43同轴一体成形。小齿轮46与齿轮45啮合,齿轮47与小齿轮46同轴一体形成。
蜗杆齿轮48与齿轮47啮合。蜗杆齿轮48在旋转轴的一端形成轴481,在旋转轴的另一端形成矩形的孔穴。轴481为设置于盒20的轴承所支持。孔穴与马达49的压入轴杆(未图示)的矩形连接板(未图示)相结合,马达49旋转时连接板492旋转,向蜗杆齿轮48传递旋转。所以,马达49的旋转按照轴杆491、连接板、蜗杆齿轮48、齿轮47、小齿轮46、齿轮45、驱动齿轮43、传递齿轮41、42、输出齿轮31、32的顺序传递。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中输出齿轮31、32的下方加以说明。
在图7、图9中,基板50保持于盒20。在输出齿轮3 1的下方锡焊有开关51,在输出齿轮32的下方锡焊有开关52。而且,基板50与马达49由未图示两条导线相连接。进而锡焊有从基板50向沿盒20的底面的一侧而设置的开口部延长、向盒20的外部伸出的电线束(未图示)。电线束与控制部18相连接。
第一检冰轴(以下称轴)61从动于输出齿轮31而转动。轴61由外轴611、内轴612、扭转线圈弹簧613、以及阻止部614所构成。外轴611与检冰控制杆151相连接。内轴612从动于输出齿轮31。扭转线圈弹簧613与外轴611及内轴612相连接。阻止部614在贮冰箱14的区间141内的冰不到既定的量时阻止第一开关控制杆71的动作。
第二检冰轴(以下称轴)62从动于输出齿轮32而转动。轴62由外轴621、内轴622、扭转线圈弹簧623、以及阻止部624所构成。外轴621与检冰控制杆152相连接。内轴622从动于输出齿轮32。扭转线圈弹簧623与外轴621及内轴622相连接。阻止部624在贮冰箱14的区间142内的冰不到既定的量时阻止第二开关控制杆72的动作。
第一弹簧(以下称弹簧)631配置于轴61一侧,第二弹簧(以下称弹簧)632配置于第二检冰轴62一侧,是拉伸线圈弹簧。弹簧631配置于轴61与盒20之间,产生使连接于轴31的控制杆151向贮冰箱14的区间14A内进入方向的张力。弹簧632配置于轴62与盒20之间,产生使连接于轴62的控制杆152向贮冰箱14的区间14B内进入方向的张力。这些结构形成检冰部。
第一开关控制杆(以下称控制杆)71在输出齿轮31的下方,从动于输出齿轮31,操作第一开关(以下称开关)51。
控制杆71在制冰皿11为水平位置、冰分离位置时,或在控制杆151进入区间14A内既定深度以上时,从开关51发生OFF信号。后者的状况意味着贮冰箱14的区间14A内的冰量不足。
控制杆71具有旋转轴711与三个突起712、713、714。如图8A~C所示,突起712接触从动于外凸轮81。突起713连动于突起712的位移、使开关51动作。突起714与轴61的阻止部614相接,在冰不足时阻止部614抑制突起714,由突起713阻止开关51的动作。
第二开关控制杆(以下称控制杆)72在输出齿轮32的下方,从动于输出齿轮32,操作第二开关(以下称开关)52。
控制杆72在制冰皿12为水平位置、冰分离位置时,或在控制杆152进入区间14B内既定深度以上时,从开关52发生OFF信号。
控制杆72具有旋转轴721与三个突起722、723、724。如图10A~C所示,突起722接触从动于外凸轮82。突起723连动于突起722的位移、使开关52动作。突起724与轴62的阻止部624相接,在冰不足时阻止部624抑制突起714,由突起723阻止开关51的动作。
线圈弹簧73给予开关控制杆71、72赋能力(弹力)。
在图8A~C中,第一外凸轮(以下称凸轮)81,在输出齿轮31的下面一体形成,操作位于输出齿轮31下面的控制杆71。外凸轮81具有操作控制杆71的突起712、从开关51发生OFF信号的凸部81A、凸部81C,以及发生ON信号的凹部81B。
在图10A~C中,第二外凸轮(以下称凸轮)82,在输出齿轮32的下面一体形成,操作位于输出齿轮32下面的控制杆72。外凸轮82具有操作控制杆72的突起722、从开关52发生OFF信号的凸部82A、凸部82C,以及发生ON信号的凹部82B。以上,外凸轮81、82,开关控制杆71、72等构成制冰皿位置检测部。
在图12A~C中,第一内凸轮91,在输出齿轮31的下面一体形成。第一内凸轮91具有凸部91A、凹部91B、以及凸部91C。凸部91A支撑轴61、使控制杆151在贮冰箱14的上方为待机状态。凹部91B容许轴61的转动、容许控制杆151从待机状态开放、进入贮冰箱14内。凸部91C转动轴61、使控制杆151向贮冰箱14的区间14A的上方退出。
在图14A~C中,第二内凸轮(以下称凸轮)92,在输出齿轮32的下面一体形成。第一内凸轮92具有凸部92A、凹部92B、以及凸部92C。凸部92A支撑轴62、使控制杆152在贮冰箱14的上方为待机状态。凹部92B容许轴62的转动、容许控制杆152从待机状态开放、进入贮冰箱14内。凸部92C转动轴62、使控制杆152向贮冰箱14的区间14B的上方退出。
盖100与盒20一起形成驱动装置13的外壳。在盖100的中央附近设置有输出齿轮31的圆筒轴312的所齿合的轴孔101,以及输出齿轮32的圆筒轴322的所齿合的轴孔102。
图15是输出齿轮31、输出齿轮32、及驱动齿轮43在基准位置时从同一截面所看到的壁317、壁327及圆柱部431状态的立体图。凸齿318及缺齿部319与圆柱部431对峙,凸齿318与圆柱部431的外周或滑动部件44的半圆筒441相接。因此输出齿轮31不会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且,如图16A所示,由于盒20的第一相接壁21与第一相接凸部317A相接,所以输出齿轮31不会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这样,由于在基准位置,输出齿轮31既不会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也不会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能够使制冰皿11维持在不发生摇动的水平位置。
同样,在图15中,凸齿328及缺齿部329与圆柱部431对峙,凸齿328与圆柱部431的外周或滑动部件44的半圆筒441相接。由此输出齿轮32不会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且,如图17A所示,由于盒20的第二相接壁22与第二相接凸部327A相接,所以在图15中输出齿轮32不会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由于在基准位置,输出齿轮32既不会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也不会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能够使制冰皿12维持在不发生摇动的水平位置。
而且,在图15的基准位置上,滑动部件44在半圆筒441与驱动齿轮43的圆柱部431相接触的状态下待机。还有,滑动部件44的接触片443,在壁317与第二圆周壁317之间的任意位置待机。
对于以上结构的自动制冰机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利用图面对其动作加以说明。
马达49开始动作时蜗杆齿轮48转动。蜗杆齿轮48的转动通过蜗杆轮齿轮47、小齿轮46、齿轮45而传递给驱动齿轮43。
首先,参照图3、图6A、图16A~C、图18A~C,对制冰皿11的冰分离动作加以说明。
在驱动装置13使制冰皿11发生冰分离动作的情况下,马达49转动,驱动齿轮4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驱动齿轮4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与驱动齿轮43相啮合的传递齿轮41开始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传递齿轮41的凸部415就与输出齿轮31的相接面315相接,传递齿轮41与输出齿轮31一起开始转动。在图16A所示的基准位置,由于圆柱部431的凹齿432未闭塞,所以与输出齿轮31的凸齿318相啮合。由此,如图16B所示,驱动齿轮43与输出齿轮31的啮合成立,输出齿轮31开始向冰分离方向转动。这样,如图16C所示,滑动部件44的接触片443就通过输出齿轮31的壁317的缺口部319,与输出齿轮32的壁327的外周相接而停止。
滑动部件44停止时,半圆筒441的外周面向输出齿轮32的凸齿328。也就是说,半圆筒441呈对于凸齿328闭塞凹齿432、对于凸齿318开放凹齿432的状态。
在驱动齿轮4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期间,输出齿轮31使制冰皿11向冰分离方向转动。
另一方面,传递齿轮42与输出齿轮32在同轴上重合配置。这样在驱动齿轮4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期间,传递齿轮42的凸部425就向离开输出齿轮32的相接面325的方向移动。由此,传递齿轮42的转动就不传递于输出齿轮32,输出齿轮32停止于基准位置,维持缺齿部326与驱动齿轮43相对面的状态。所以,能够在输出轴323也停止的状态下制冰皿12不转动、在水平状态下待机。
即使是输出齿轮32由传递齿轮42的带动欲转动的情况下,如图16A所示,输出齿轮32的第二相接凸部327A与盒20的第二相接壁22相接。由此,输出齿轮32不会由传递齿轮42转动所带动,能够维持制冰皿12的水平状态。
接着,在制冰皿11到达第一冰分离位置时,驱动装置13判断冰分离完了,马达49的转动临时停止。其后,为了使制冰皿11回复到水平位置,马达49使驱动齿轮43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驱动齿轮43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圆柱部431与滑动部件44也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如图18A所示,滑动部件44的接触片443从与输出齿轮32的壁327的外周相接的位置脱离,与输出齿轮31的壁317的外周相接的位置相接。在驱动齿轮43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期间,接触片443与输出齿轮31的壁317滑动接触。这样,在该位置滑动部件44也能够使半圆筒441的外周与凸齿328对峙而停止。
在输出齿轮31与传递齿轮41向基准位置转动时,传递齿轮42也向基准位置转动。另一方面,输出齿轮32则维持停止在基准位置的状态。此时,凸齿328与半圆部441的外周面相接,且半圆部441闭塞凹齿432。所以,即使是输出齿轮32由传递齿轮42的带动欲转动的情况下,输出齿轮32与驱动齿轮43也不啮合。
在制冰皿11即将回到水平位置之前,输出齿轮31即将回到基准位置之前时,如图18B所示,缺口部319与滑动部件44的接触片443相对峙。而且如图18C所示,接触片443通过缺口部319,向输出齿轮32的壁327推进。
在输出齿轮31到达基准位置时,驱动装置13判断制冰皿11回到了水平位置,马达49的转动停止。在该时刻,接触片443停止于壁317与壁327之间。
接着参照图3、图6B、图17A~C、图19A~C,对制冰皿12的冰分离动作加以说明。
在驱动装置13使制冰皿12进行冰分离动作的情况下,马达49转动,驱动齿轮43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驱动齿轮43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与驱动齿轮43相啮合的传递齿轮42开始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这样传递齿轮42的凸部425就与输出齿轮32的相接面325相接,传递齿轮42与输出齿轮32开始一起转动。在图17A所示的基准位置,由于圆柱部431的凹部432未闭塞,所以与输出齿轮32的凸齿328相啮合,由此,如图17B所示,驱动齿轮43与输出齿轮32的相啮合成立,输出齿轮32开始向冰分离方向转动。这样,如图17C所示,滑动部件44的接触片443就通过缺口部329,与壁317的外周相接而停止。
滑动部件44停止时,半圆筒441的外周面向输出齿轮31的凸齿318。也就是说,半圆筒441呈对于凸齿318闭塞凹齿432、对于凸齿328开放凹齿432的状态。
在驱动齿轮43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期间,输出齿轮32使制冰装置12向冰分离方向转动。
另一方面,传递齿轮41与输出齿轮31在同轴上重合配置。这样在驱动齿轮43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期间,传递齿轮41的凸部415就向离开输出齿轮31的相接面315的方向移动。由此,传递齿轮41的转动就不传递于输出齿轮31,输出齿轮31停止于基准位置,维持缺齿部316与驱动齿轮43相对面的状态。所以,能够在输出轴313也停止的状态下制冰皿11不转动、在水平状态下待机。
即使是输出齿轮31由传递齿轮41的带动欲转动的情况下,如图17A所示,输出齿轮31的相接凸部317A与盒20的第一相接部21相接。由此,输出齿轮31不会由传递齿轮41的转动所带动,能够维持制冰皿11的水平状态。
接着,在制冰皿12到达第二冰分离位置时,驱动装置13判断冰分离完了,马达49的转动临时停止。其后,为了使制冰皿12回复到水平位置,马达49使驱动齿轮4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驱动齿轮4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圆柱部431与滑动部件44也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如图19A所示,滑动部件44的接触片443从与输出齿轮31的壁317的外周相接的位置脱离,与输出齿轮32的壁327的外周相接的位置相接。在驱动齿轮4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期间,接触片443与输出齿轮32的壁327滑动接触。这样,在该位置滑动部件44也能够使半圆部441的圆筒面与凸齿318对峙而停止。
在输出齿轮32与传递齿轮42向基准位置转动时,传递齿轮41也向基准位置转动。另一方面,输出齿轮31则维持停止在基准位置的状态。此时,凸齿318与半圆部441的外周面相接,且半圆部441闭塞凹齿432。所以,即使是输出齿轮31由传递齿轮41的转动带动欲转动的情况下,输出齿轮31与驱动齿轮43也不啮合。
在制冰皿12即将回到水平位置之前,输出齿轮32即将回到基准位置之前时,如图19B所示,缺口部329与滑动部件44的接触片443相对峙。而且如图19C所示,接触片443通过缺口部329,向输出齿轮31的壁317推进。
在输出齿轮32到达基准位置时,驱动装置13判断制冰皿12回到了水平位置,马达49的转动停止。在该时刻,接触片443停止于壁317与壁327之间。
接着参照图6~图8C、图10A~C,对各制冰皿的位置检测加以说明。
制冰皿11的位置通过检测输出齿轮31的转动位置而检测。图8A~C是表示驱动装置13的输出齿轮31的下面形成的外凸轮81与开关控制杆71的动作的主视图。图8A、B、C分别是表示制冰皿11在水平位置、逆时针45°、以及第一冰分离位置的状态。
制冰皿11到达了冰分离位置时,如图8C所示,由输出齿轮31的下面形成的外凸轮81的凸部81C操作位于输出齿轮31下面的控制杆71。而且,开关51发生OFF信号,输入到控制部18。
控制部18接受来自开关51的OFF信号,改变马达49的转动方向,使制冰皿11向水平位置回复而转动。制冰皿11回复到水平位置时,如图8A所示,由凸部81A操作控制杆71。而且开关51再一次发生OFF信号,接受该OFF信号的控制部18使马达49停止,使制冰皿11停止于水平位置。
同样,制冰皿12的位置通过检测输出齿轮32的转动位置而检测。图10A~C是表示在输出齿轮32的下面形成的外凸轮82与控制杆72的动作的主视图。图10A、B、C分别是表示制冰皿12在水平位置、顺时针45°、以及冰分离位置的状态。
制冰皿12到达了冰分离位置时,如图10C所示,由输出齿轮32的下面形成的外凸轮82的凸部82C操作位于输出齿轮32下面的控制杆72。而且,开关52发生OFF信号,输入到控制部18。
控制部18接受来自开关52的OFF信号,改变马达49的转动方向,使制冰皿12向水平位置回复而转动。制冰皿12回复到水平位置时,如图10A所示,由凸部82A操作控制杆72。而且开关52再一次发生OFF信号,接受该OFF信号的控制部18使马达49停止,使制冰皿12停止于水平位置。
接着参照图2、图3、图6A~图7、图9、图11~图14C,对检测贮冰箱14内贮冰量的动作加以说明。
贮冰箱14内的贮冰量,根据控制杆151、152是否进入了贮冰箱14内既定的深度以上来检测。图11是表示输出齿轮31与第一检冰轴(以下称轴)61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图。图12A~C是表示在输出齿轮31的下面形成的第一内凸轮(以下称内凸轮)91与轴61的动作的主视图。图12A、B、C分别是表示制冰皿11在水平位置、逆时针45°、以及冰分离位置的状态。
图13是表示输出齿轮32与第二检冰轴(以下称轴)62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图。图14是表示在输出齿轮32的下面形成的第二内凸轮(以下称内凸轮)92与轴62的动作的主视图。图14A、B、C分别是表示制冰皿12在水平位置、逆时针45°、以及冰分离位置的状态。
对检测贮冰箱14的区间14A内的贮冰量的情况加以说明。输出齿轮31转动、脱离水平位置时,轴61从内凸轮91的凸部91A的约束而被开放。而且由第一弹簧631的张力而转动,与凹部91B对向。其模样如图12A、B所示。这样,由于连接于轴61的控制杆151也转动,所以如图2所示,控制杆151就进入贮冰箱14的区间14A内。
此时,如图7所示,由于轴61的突起614与控制杆71的突起714相对面,所以在区间14A内的冰量不足时,控制杆151就越过既定的深度而进入。这样,由于轴61的转动角度也越过既定的值,所以轴61的突起614就推压控制杆71的突起714,操作开关51,发生OFF信号。
控制部18接受该信号,检测区间14A内的冰量不足。还有,区间14A内的冰量不足时,制冰皿11转动到冰分离位置。此时如图12C所示,凸部91C返回轴61的内轴612,控制杆151向贮冰箱14的区间14A的上方退出。
当区间14A内的冰量充足时,控制杆151不进入既定以上的深度,轴61的转动角度就不超过既定值。所以,突起614就不能推压控制杆71的突起714,从开关51就不发生OFF信号。由此控制部18判断冰量充足。
同样,在检测贮冰箱14的区间14B内的贮冰量的情况下,输出齿轮32转动、脱离水平位置时,轴62的内轴622从内凸轮92的凸部92A的约束而被开放。而且由第二弹簧632的张力而转动,与凹部92B对向(参照图14A、B)。这样,连接于轴62的控制杆152也转动,控制杆152就进入贮冰箱14的区间14B内。
此时,如图9所示,由于轴62的突起(阻止部)624与控制杆72的突起724相对面,所以在区间14B内的冰量不足时,控制杆152就越过既定的深度而进入。这样,由于轴62的转动角度也越过既定的值,所以轴62的突起624就推压控制杆72的突起724,操作开关52,发生OFF信号。
控制部18接受该信号,检测区间14B内的冰量不足。还有,区间14B内的冰量不足时,制冰皿12转动到冰分离位置。此时如图14C所示,凸部92C返回轴62的内轴622,控制杆152向贮冰箱14的区间14B的上方退出。
当区间14B内的冰量充足时,控制杆152不进入既定以上的深度,轴62的转动角度就不超过既定值。所以,突起624就不推压控制杆72的突起724,从开关52就不发生OFF信号。由此控制部18判断冰量充足。还有,通过马达49的转动方向与开关51、52的ON、OFF组合,控制部18能够知道制冰皿11、12的位置与贮冰箱14中冰量的过不足。还有,如果设置了未图示的定时器,这些信息能够更确切地区别。
以上,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制冰机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具有分别旋转制冰皿11、12的输出齿轮31、32,以及驱动输出齿轮31、32的驱动齿轮43。而且驱动齿轮43的齿数比输出齿轮31、32的齿数要少,配置形成于输出齿轮31、32之间的区域。在输出齿轮31、32与驱动齿轮43的传递路径中分别配置有传递齿轮41、42。传递齿轮41、42分别具有从动于驱动齿轮43而单独转动的区间以及与输出齿轮31、32同轴共同转动的区间。
根据该结构,驱动齿轮43驱动传递齿轮31时,传递齿轮41与输出齿轮31同轴共同旋转,使制冰皿11转动。此时传递齿轮42虽然旋转,但其旋转不传递给输出齿轮32,制冰皿12停止于水平位置。
而且,传递齿轮42与输出齿轮32同轴共同旋转,使制冰皿12转动。此时传递齿轮41虽然旋转,但其旋转不传递给输出齿轮31,制冰皿11停止于水平位置。
就是说,驱动齿轮43的齿数比输出齿轮31、32的齿数要少,配置于形成于输出齿轮31、32之间的狭小区域。这样,通过向与输出齿轮31同轴的传递齿轮41、以及与输出齿轮32同轴的传递齿轮42传递旋转,能够使驱动装置3的高度尺寸减少,能够抑制的冰箱内所占据的空间。
而且,在输出齿轮31、32中,具有与齿轮部分分别轴向邻接的圆筒状的壁317、327。而且在壁317、327上,分别具有输出齿轮31、32的一个齿向齿宽方向突出的凸齿318、328。进而,输出齿轮31具有在壁317内、且与凸齿318的圆周方向邻接的缺口部319,输出齿轮32具有在壁327内、且与凸齿328的圆周方向邻接设置的缺口部329。而且,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制冰机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具有滑动部件44,滑动部件44具有与壁317及327的任意一方相接滑动接触的接触片443。驱动齿轮43在输出齿轮31旋转时,使滑动部件44的接触片443通过缺口部319、到达壁327而停止。而且半圆筒441闭塞圆柱部431的凹齿432,阻止输出齿轮32的凸齿328与凹齿432的啮合。另一方面,驱动齿轮43在使输出齿轮32旋转时,接触片443通过缺口部329、到达壁317而停止。而且半圆筒441闭塞凹齿432,阻止输出齿轮31的凸齿318与凹齿432的啮合。而且,滑动部件44的接触片443在驱动齿轮43为基准位置时是处于与壁317及壁327中的任意一个都不接触的位置。输出齿轮31的凸齿318与驱动齿轮43的凹齿432相啮合、输出齿轮31向冰分离位置旋转时,滑动部件44的接触片443通过缺口部319、与壁327相接而停止。而且,输出齿轮32的凸齿328与驱动齿轮43的凹齿432相啮合、输出齿轮32向冰分离位置旋转时,滑动部件44的接触片443通过缺口部319、与壁317相接而停止。在任意一种情况下,具有半圆筒441的滑动部件44对于输出齿轮31、32的任意的凸齿闭塞半圆筒441的凹齿432、与凹齿432的啮合都是不可能的。驱动齿轮43在将输出齿轮31从第一冰分离位置向基准位置旋转时,滑动部件44的接触片443从与壁327相接的位置向与壁317相接的位置移动而待机。而且滑动部件44仅对输出齿轮31的凸齿318解除圆柱部431的凹齿432的闭塞,容许啮合。其后,接触片443在与缺口部319相对向时通过缺口部319而回到基准位置。另一方面,驱动齿轮43在将输出齿轮32从第二冰分离位置向基准位置旋转时,滑动部件44的接触片443从与壁317相接的位置向与壁327相接的位置移动而待机。而且滑动部件44仅对输出齿轮32的凸齿328解除圆柱部431的凹齿432的闭塞,容许啮合。其后,接触片443在与缺口部329相对向时通过缺口部329而回到基准位置。这样,滑动部件44能够以驱动齿轮43所保持的简单结构而仅驱动制冰皿11、12中的任意一个,能够使驱动装置13小型化,且提高其组装性。而且,制冰皿11、12的冰分离位置与水平位置之间的转动,可以不通过传递齿轮41、42而进行。由此,在驱动齿轮43开始反向转动时,能够马上使制冰皿11、12开始旋转。
附图参照符号一览表:
1-第一齿轮;1A-齿轮区域;1B-缺齿区域;2-第二齿轮;3-第三齿轮;4、5-皿;11-第一制冰皿;12-第二制冰皿;11A、12A-冰室;11B、12B-冰室框;11C、12C-轴;13-驱动装置;14-贮冰箱;141-第一贮冰部;142-第二贮冰部;151-第一检冰控制杆;152-第二检冰控制杆;16-罐(tank);17-给水装置;171-第一管;172-第二管;18-控制部;19-自动制冰机;20-盒;201、202-圆柱凸起部;21-第一相接壁;22-第二相接壁;3 1-第一输出齿轮;32-第二输出齿轮;311、321-轴孔;312、322-圆筒轴;313、323-输出轴;314、324-凹部;315、325-相接面;316、326-缺齿部317-第一圆周壁;317A-第一相接凸部;318-第一凸齿;319-第一缺口部;327-第二圆周壁;327A-第二相接凸部;328-第二凸齿;329-第二缺口部;41-第一传递齿轮;42-第二传递齿轮;411、421-圆筒轴;421、422-轴孔;415、425-凸部;43-驱动齿轮;431-圆柱部;432-凹齿;44-滑动部件;441-半圆筒;442-凸缘;443-接触片;45-齿轮驱动齿轮;46-小齿轮;47-蜗杆轮齿轮;48-蜗杆齿轮;49-马达;50-基板;51、52-开关;61-第一检冰轴;62-第二检冰轴;631-第一弹簧;632-第二弹簧;7 1-第一开关控制杆;72-第二开关控制杆;711、721-旋转轴;712、713、714、722、723、724-突起;73-线圈弹簧81-第一外凸轮;82-第二外凸轮;81A、81C、82A、82C-凸部;81B、82B-凹部;91-第一内凸轮;92-第二内凸轮;91A、91C、92A、92C-凸部;91B、92B-凹部;100-盖;101、102-轴孔。

Claims (15)

1.一种制冰机的制冰皿(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
使两个制冰皿旋转进行冰分离动作的第一、第二输出齿轮;
使所述第一、第二输出齿轮旋转的驱动齿轮;和
以所述两个制冰皿为水平状态时的所述所述第一、第二输出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所述驱动齿轮从基准位置向一侧方向发生了旋转时开始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啮合,所述驱动齿轮从基准位置向另一侧方向发生了旋转时开始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啮合的啮合开始部,
所述啮合开始部由以下部件构成:
所述第一输出齿轮的至少一个齿向齿宽方向突出的第一凸齿;
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的至少一个齿向齿宽方向突出的第二凸齿;
与所述驱动齿轮的齿轮轴向相邻接设置的圆柱部;
设置于所述圆柱部、与所述第一、第二凸齿相啮合而形成的凹齿;以及
在既定的位置闭塞所述圆柱部的凹齿、所述驱动齿轮旋转时与所述圆柱部共同仅旋转既定的角度、之后与所述圆柱部滑动接触的滑动部件,
所述滑动部件,在所述驱动齿轮旋转所述第一输出齿轮时,对于所述第二凸齿维持所述凹齿的闭塞,在所述驱动齿轮旋转所述第二输出齿轮时,对于所述第一凸齿维持所述凹齿的闭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件,在所述驱动齿轮旋转所述第一输出齿轮时,阻止所述第二凸齿与所述凹齿的啮合,在所述驱动齿轮旋转所述第二输出齿轮时,阻止所述第一凸齿与所述凹齿的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齿设置于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轴向邻接的圆筒状的第一圆周壁,所述第二凸齿设置于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轴向邻接的圆筒状的第二圆周壁,
所述啮合开始部进而具有:
在所述第一圆周壁内且与所述第一凸齿在圆周方向邻接设置的第一缺口部;
在所述第二圆周壁内且与所述第二凸齿在圆周方向邻接设置的第二缺口部;以及
设置于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第一、第二圆周壁的任意一方相滑动接触的接触片,
在所述驱动齿轮使所述第一输出齿轮旋转时,所述接触片通过所述第一缺口部到达所述第二圆周壁而停止,在所述驱动齿轮使所述第二输出齿轮旋转时,所述接触片通过所述第二缺口部到达所述第一圆周壁而停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设置有
收存所述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二输出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及所述啮合开始部的箱状的盒;
在所述基准位置所述盒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相接的第一相接部;以及
在所述基准位置所述盒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相接的第二相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相接部具有设置于所述盒的第一相接壁与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的第一相接凸部,
所述第二相接部具有设置于所述盒的第二相接壁与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的第一相接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设置有:
在所述第二输出齿轮旋转时阻止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受第二输出齿轮的影响而旋转的第一相接部;和
在所述第一输出齿轮旋转时阻止所述第二输出齿轮受第一输出齿轮的影响而旋转的第二相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设置有:
检测储藏从两个制冰皿的一个脱离的冰的第一贮冰部内所储存冰量的第一检冰部;和
检测储藏从两个制冰皿的另一个脱离的冰的第二贮冰部内所储存冰量的第二检冰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冰部具有:
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连动的第一凸轮,及
从动于所述第一凸轮而转动、与根据该第一贮冰部内所储存冰量而上下的第一检冰控制杆相连接的第一检冰轴,
所述第二检冰部具有:
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连动的第二凸轮,及
从动于所述第二凸轮而转动、与根据该第二贮冰部内所储存冰量而上下的第二检冰控制杆相连接的第二检冰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而设置有分别检测该两个制冰皿的水平位置与冰分离位置的第一、第二制冰皿位置检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制冰皿位置检测部具有:
同所述第一输出齿轮连动的第一凸轮;
具有从动于所述第一凸轮的突起和第一接点的第一开关控制杆;以及
与所述第一接点相接时发生信号的第一开关,
所述第二制冰皿位置检测部具有:
同所述第二输出齿轮连动的第二凸轮;
具有从动于所述第二凸轮的突起和第二接点的第二开关控制杆;以及
与所述第二接点相接时发生信号的第二开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设置有:
第一检冰部,其具有
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连动的第一凸轮,与
第一检冰轴,该第一检冰轴从动于所述第一凸轮而转动、与根据第一贮冰部内所储存冰量而上下的第一检冰控制杆相连接,
且第一检冰部检测储存从该两个制冰皿的一个脱离的冰的第一贮冰部内所储存冰量;和
第二检冰部,其具有
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连动的所述第二凸轮;与
第二检冰轴,该第二检冰轴从动于所述第二凸轮而转动、与根据第二贮冰部内所储存冰量而上下的第二检冰控制杆相连接,
且第二检冰部检测储存从该两个制冰皿的另一个脱离的冰的第二贮冰部内所储存冰量,
在该第一贮冰部内所储存的冰不足于所规定的量时,所述第一检冰轴阻止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杆的动作;
在该第二贮冰部内所储存的冰不足于所规定的量时,所述第二检冰轴阻止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杆的动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齿轮的齿数比所述第一、第二输出齿轮中任一个的齿数要少。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心、所述第一输出齿轮的轴心、以及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的轴心构成三角形而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设置有:
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同轴、具有从动于所述驱动齿轮而单独旋转的区间与同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共同旋转区间的第一传递齿轮,和
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同轴、具有从动于所述驱动齿轮而单独旋转的区间与同所述第二输出齿轮共同旋转区间的第二传递齿轮。
15.一种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
两个制冰皿,和
制冰皿驱动装置,该制冰皿驱动装置设置有:
使两个制冰皿分别旋转进行冰分离动作的第一、第二输出齿轮;
使所述第一、第二输出齿轮旋转的驱动齿轮;
以所述两个制冰皿为水平状态时的所述第一、第二输出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所述驱动齿轮从基准位置向一侧方向发生了旋转时开始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啮合,所述驱动齿轮从基准位置向另一侧方向发生了旋转时开始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啮合的啮合开始部,
所述啮合开始部由以下部件构成:
所述第一输出齿轮的至少一个齿向齿宽方向突出的第一凸齿;
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的至少一个齿向齿宽方向突出的第二凸齿;
与所述驱动齿轮的齿轮及轴向相邻接设置的圆柱部;
设置于所述圆柱部、与所述第一、第二凸齿相啮合而形成的凹齿;以及
在既定的位置闭塞所述圆柱部的凹齿、所述驱动齿轮旋转时与所述圆柱部共同仅旋转既定的角度、之后与所述圆柱部滑动接触的滑动部件,
所述滑动部件,在所述驱动齿轮旋转所述第一输出齿轮时,对于所述第二凸齿维持所述凹齿的闭塞,在所述驱动齿轮旋转所述第二输出齿轮时,对于所述第一凸齿维持所述凹齿的闭塞。
CNB038014548A 2002-03-06 2003-03-05 制冰皿驱动装置与使用该装置的自动制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120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59935/2002 2002-03-06
JP2002059935A JP3914791B2 (ja) 2002-03-06 2002-03-06 自動製氷機の製氷皿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5881A true CN1585881A (zh) 2005-02-23
CN1291203C CN1291203C (zh) 2006-12-20

Family

ID=27784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0145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1203C (zh) 2002-03-06 2003-03-05 制冰皿驱动装置与使用该装置的自动制冰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938428B2 (zh)
JP (1) JP3914791B2 (zh)
CN (1) CN1291203C (zh)
WO (1) WO200307495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8589B (zh) * 2005-09-23 2010-06-09 青岛毕勤机电有限公司 在制冷设备中制造冰块的装置
CN102230705A (zh) * 2011-05-05 2011-11-02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手动制冰机和具有该手动制冰机的冰箱
CN103277953A (zh) * 2013-06-09 2013-09-0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机和冰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1534B2 (en) * 2007-05-31 2013-02-26 Reddy Ice Corporation Ic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7849660B2 (en) * 2003-11-06 2010-12-14 Reddy Ice Corporation Ice bag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7426812B2 (en) 2006-03-09 2008-09-23 Reddy Ice Corporation Ice bagging apparatus
US8468784B2 (en) 2010-02-02 2013-06-25 Reddy Ice Corporation Ice bagging system including auxiliary source of bags
US7146820B2 (en) * 2004-09-24 2006-12-12 Molex Incorporated Ice maker for refrigerator
KR20060060447A (ko) * 2004-11-30 2006-06-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자동급수 제빙기
DE102005003240A1 (de) * 2005-01-24 2006-07-27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Eisbereiter
DE102005003242A1 (de) * 2005-01-24 2006-07-27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Eisbereiter
DE102005003243B4 (de) * 2005-01-24 2016-02-25 BSH Hausgeräte GmbH Eisbereiter
DE102005003238A1 (de) * 2005-01-24 2006-07-27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Eisbereiter
DE102005003241A1 (de) * 2005-01-24 2006-07-27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Eisbereiter
DE102005003237A1 (de) * 2005-01-24 2006-07-27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Eisbereiter, Tablett und Betriebsverfahren dafür
JP2006216280A (ja) * 2005-02-01 2006-08-17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燃料電池の製造装置
JP2007240122A (ja) * 2006-03-13 2007-09-20 Japan Servo Co Ltd 自動製氷装置
US8104304B2 (en) * 2006-06-29 2012-01-31 Lg Electronics Inc. Ice making device for refrigerator
KR100792069B1 (ko) * 2006-06-29 2008-0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아이스 트레이 어셈블리
US8763352B2 (en) 2006-08-11 2014-07-01 Reddy Ice Corporation Ice bag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443620B2 (en) * 2006-08-15 2013-05-21 Lg Electronics Inc. Ice tray assembly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same
KR20080064548A (ko) * 2007-01-05 2008-07-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제빙장치
KR101482256B1 (ko) * 2007-12-14 2015-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제빙 어셈블리
US8443619B2 (en) * 2008-01-16 2013-05-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ce making unit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KR101405959B1 (ko) * 2008-01-17 2014-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US20110023510A1 (en) * 2008-08-04 2011-02-03 Lg Electronics Inc. Ice maker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US20100031679A1 (en) * 2008-08-05 2010-02-11 Chul-Hee Park Ice maker-driving device for refrigerator for operating the same
KR101564260B1 (ko) * 2009-05-15 2015-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및 이 냉장고의 제빙방법
KR101698080B1 (ko) * 2009-09-14 2017-0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빙기를 갖는 이동식 냉장고
US8408016B2 (en) * 2010-04-27 2013-04-02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Ice maker with rotating ice mold and counter-rotating ejection assembly
US20120186288A1 (en) * 2011-01-21 2012-07-26 Hapke Kenyon A Ice-harvest drive mechanism with dual position bail arm
CN102788464B (zh) * 2012-07-26 2014-09-03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制冰装置
KR102548279B1 (ko) 2018-09-28 2023-06-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제빙 어셈블리
US11620624B2 (en) 2020-02-05 2023-04-04 Walmart Apollo, Llc Energy-efficien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and vending 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2359A (en) * 1988-07-27 1989-08-01 Manzotti Ermanno J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clear ice cubes
JPH0663690B2 (ja) 1989-03-01 1994-08-22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自動製氷機
US5253487A (en) * 1989-11-15 1993-10-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utomatic ice maker and household refrigerator equipped therewith
JP2854505B2 (ja) * 1992-08-12 1999-0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自動製氷装置
KR950025378A (ko) * 1994-02-15 1995-09-15 김광호 제빙기의 제어방법
JP3313251B2 (ja) * 1994-10-06 2002-08-12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自動製氷機
JP3074244B2 (ja) * 1994-10-12 2000-08-07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製氷装置
EP0715135B1 (en) * 1994-11-29 2001-08-29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Ice maker with an ice remov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0227257B1 (ko) * 1997-06-30 1999-11-01 전주범 냉장고의 자동제빙기
KR100259831B1 (ko) * 1997-12-13 2000-06-15 전주범 냉장고의 자동제빙장치
JP4037045B2 (ja) 2000-10-18 2008-01-23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自動製氷機の製氷皿駆動装置
JP4590713B2 (ja) 2000-10-20 2010-12-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8589B (zh) * 2005-09-23 2010-06-09 青岛毕勤机电有限公司 在制冷设备中制造冰块的装置
CN102230705A (zh) * 2011-05-05 2011-11-02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手动制冰机和具有该手动制冰机的冰箱
CN103277953A (zh) * 2013-06-09 2013-09-0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机和冰箱
CN103277953B (zh) * 2013-06-09 2016-04-27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机和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262440A (ja) 2003-09-19
JP3914791B2 (ja) 2007-05-16
CN1291203C (zh) 2006-12-20
WO2003074954A1 (fr) 2003-09-12
US6938428B2 (en) 2005-09-06
US20040177638A1 (en) 2004-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1203C (zh) 制冰皿驱动装置与使用该装置的自动制冰机
CN1091511C (zh) 制冰装置
CN1076414C (zh) 全自动洗衣机
CN1288373C (zh) 回转阀驱动用促动器及其具有该部件的阀装置
KR101309796B1 (ko) 진공청소기
CN103735143B (zh) 榨汁机
CN1656986A (zh) 带有安全联锁的厨房电器
TW201545688A (zh) 用於榨汁機的壓榨模組
WO2017166008A1 (zh) 一种冰激凌机
CN1064004A (zh) 榨汁机
CN1700708A (zh) 滑动式移动通信终端和自动驱动滑动式移动通信终端的方法
RU2007148918A (ru) Компактная соковыжималка
US10245619B2 (en) Foodstuff sieve station
KR20120029638A (ko) 조립 및 분리가 용이한 주서기
CN1139771C (zh) 自动制冰机的驱动装置
JP5177631B2 (ja) 破砕分離システム
KR101565870B1 (ko) 상부 구동식 원액기의 본체 탑재용 프레임 및 이를 이용한 프레임 어셈블리
US8444077B2 (en) Integral blender
KR200489360Y1 (ko) 분리 스크류 및 이를 이용한 착즙기
KR101565871B1 (ko) 상부 구동식 원액기
KR101650249B1 (ko) 복수의 원심분리기 연동방법
JP2009247645A (ja) 羽毛使用状態確認装置
CN204054744U (zh) 一种用于芝麻油压榨设备的防堵接油装置
JP2009287674A (ja) 遊星歯車式減速装置における歯車支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キャンド遊星歯車式電動弁
KR101565874B1 (ko) 상부 구동식 원액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ELECTRIC EQUIPMENT INDUSTRIAL CO.,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Effective date: 200904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417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Shiga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20

Termination date: 201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