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7452A - 用于改善像素编程的电流驱动有源矩阵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用于改善像素编程的电流驱动有源矩阵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7452A
CN1577452A CNA2004100635970A CN200410063597A CN1577452A CN 1577452 A CN1577452 A CN 1577452A CN A2004100635970 A CNA2004100635970 A CN A2004100635970A CN 200410063597 A CN200410063597 A CN 200410063597A CN 1577452 A CN1577452 A CN 1577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driving
grid
driving transistors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635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仓克之
安部胜美
下田雅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Electronics Corp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Electronics Corp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Electronics Corp,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77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74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G09G3/324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being set using a data current provided by the data driver, e.g. by using a two-transistor current mirror
    • G09G3/3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being set using a data current provided by the data driver, e.g. by using a two-transistor current mirror the data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the driving transistor during a setting phase, e.g. by using a switch for connecting the driving transistor to the data driv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09G2300/085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being a dynamic memory with more than one capacit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09G2300/0861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with additional control of the display period without amending the charge stored in a pixel memory, e.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elect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09G2310/061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for resetting or blanking
    • G09G2310/062Waveforms for resetting a plurality of scan lines at a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设备,由数据线驱动器(2)、扫描线驱动器(1)和显示面板(10)组成。显示面板(10)包括多个驱动腿,位于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一节点(VDD)之间,每一个驱动腿的组成包括驱动晶体管,其源极与第一节点(VDD)相连;电容器(Cs1~Cs3),将驱动晶体管栅极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二节点连接起来;第一开关(SW1_1~SW1_3),将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驱动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起来;以及第二开关(SW2_1~SW2_3),将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连接起来。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数据线(4);第三开关(SW0),将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数据线(4)连接起来;电流驱动元件(5);以及第四开关,将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电流驱动元件(5)连接起来。

Description

用于改善像素编程的电流驱动有源矩阵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说涉及用于电流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技术,更为确切地说,涉及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电流驱动发光元件的有源矩阵驱动。
背景技术
OLED显示器与诸如液晶显示器等其他显示设备相比,具有潜在优势,这包括它的形成要素薄,重量轻,视角宽,以及经过改进的对显示移动图片的适宜性。这推动了OLED显示器的发展。
如图1所示的典型的OLED显示系统,其组成包括显示面板100、扫描线驱动器101、以及数据线驱动器102。显示面板100由扫描线103和数据线104组成。每一个像素包括一个OLED元件。这些像素被置于扫描线103和数据线104相互交叉之处。
尽管OLED元件可以是电压驱动或电流驱动的,但是一般认为电流驱动方案要优选于电压驱动方案。电流驱动方案的一个优势是方便进行亮度控制。本领域技术人员都知道,OLED元件的亮度随着驱动电流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同时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这说明与电压驱动方案相比,电流驱动方案更易于控制OLED元件的亮度。电流驱动方案的另一个优势是减少了长时间的亮度漂移;当前针对给定驱动电压而发展起来的OLED的亮度在被驱动较长一段时间以后会严重下降,而针对给定驱动电流的亮度下降则相对较小。
适用于电流驱动方案的OLED显示器可以根据驱动方法来进一步分类:无源矩阵(PM)驱动和有源矩阵(AM)驱动。
无源矩阵OLED显示器一般由扫描线103、数据线104、以及位于如图2所示的各个交叉处的OLED 105组成(其中每一个如图所示)。无源矩阵OLED显示器的优势在于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不过,无源矩阵OLED显示器的功率消耗增加,寿命期减少。在无源矩阵OLED显示器中,只有当有关的扫描线被选中时,每一个OLED元件才发光。这要求每一个OLED元件在有关的扫描线被选中时,能够瞬时发射出高亮度的光。增加瞬时光亮度,会令人讨厌地减少发光效率,并且因此增加了OLED显示器的功耗。另外,增加瞬时光亮度需要增加瞬时驱动电流,并且因此加速OLED元件的性能恶化。这将令人讨厌地会减少OLED显示器的寿命期。
相比之下,有源矩阵驱动在数据线扫描之后能够保持每一个OLED元件的亮度,有效地减少了每一个OLED的瞬时亮度,从而改善了功耗和寿命期。
图3示出了适用于有源矩阵驱动的显示面板中每一个像素电路的典型结构。每一个像素包括OLED元件105、薄膜晶体管106、电容器Cs,以及开关SW0。薄膜晶体管106用于驱动OLED元件105,并且因此在下文中被称为驱动晶体管106。OLED元件105的一个电极连接到电路的地电压VSS,另一个电极连接到驱动晶体管106的漏极。驱动晶体管106的源极连接到电源电压VDD。电容器Cs将驱动晶体管106的源极和栅极连接起来,并且开关SW0将驱动晶体管106的栅极和有关的数据线104连接起来。开关SW0连接到有关的扫描线103,并且受控响应所接收的从扫描线驱动器101经由扫描线103传来的扫描信号n_0。
这一像素电路的操作如下。在线路寻址周期,对每一个像素中的电容器Cs进行了编程。具体地说,扫描线n_0被激活,以接通开关SW0。同时,驱动晶体管106的栅极被数据线驱动器设为电压Vin,以响应有关的像素数据。在线路地址周期结束时,开关SW0断开,以实现对电容器Cs的编程;电容器Cs保持了在它两端的电压。电容器Cs能够使驱动晶体管106为OLED元件106提供驱动电流Idrv,电流大小为β(Vin-VDD-Vt)2,其中VDD为由电源VDD表示的电源电压,Vt为驱动晶体管106的阈值电压,并且β恒定正比于迁移率μ和驱动晶体管106的栅极宽度W与栅极长度L之比率(W/L)。
有源矩阵驱动的问题之一是因包括阈值电压和迁移率在内的薄膜晶体管特性的内在变化而引起的亮度非均一性。阈值电压和迁移率的变化会令人讨厌地引起提供给OLED元件的驱动电流的非均一性,并且这将导致亮度的非均一性。
为了改善亮度的均一性,提出了若干方法。第一个方法是使用在日本公开未决的专利申请JP-A2001-5426中公开的子场方法。子场方法涉及馈送恒定驱动电流给每一个OLED元件,馈送所需时间决定于期望亮度。此外,该专利申请还公开了在驱动晶体管和OLED元件之间放置电阻器将有效改善驱动电流的均一性。
第二个方法是采用适用于补偿驱动晶体管阈值电压的变化的像素电路结构,如图4所示。该方法在R.M.A.Dawson等人发表的“Designof an Improved Pixel for a Polysilicon Active-Matrix Organic LEDDisplay’(用于多晶硅有源矩阵有机LED显示器的改进型像素设计,SID 98 Digest第11-14页)中有公开。参考图4,公开的像素电路包括OLED元件105,驱动晶体管106,一对电容器Cs1和Cs2,以及开关SW0、SW1和SW2。
像素电路的操作如下。像素电路的操作从自动归零相位开始。在自动归零相位期间,开关SW0和SW1接通,并且随着数据线104被设为预定电压,开关SW2断开。这样形成了对应于驱动晶体管106的阈值电压的电压,该电压跨过电容器Cs1和Cs2。在自动归零相位之后,开关SW2代替开关SW1而接通,并且对应于像素数据的电压Vin通过数据线104施加到电容器Cs2上。将电压Vin施加到电容器Cs2上会根据驱动晶体管106的阈值电压和像素数据来上拉驱动晶体管106的栅极电势。
这一操作有效地补偿了驱动晶体管106的阈值变化,并且因此通过OLED元件105消除了阈值变化对驱动电流的影响。
第三个方法是使用电流镜来驱动每一个OLED元件,如日本公开未决的专利申请JP-A-Heisei 11-282419中所公开的。这第三个方法通过用电流信号来代替电压信号用于编程像素,从而消除数据线两端电压降的影响;电流信号不受数据信号的电阻的影响。
更为确切地说,如图5所示,所公开的像素电路包括由驱动晶体管106、输入晶体管107、电容器Cs、以及开关SW0和SW1组成的电流镜。
如图5所示的像素电路的操作如下。在线路寻址周期,开关SW0和SW1接通,以便为输入晶体管107馈送来自数据线驱动器的信号电流Iin。数据电流信号Iin在电容器Cs上形成电压,该电压对于用驱动晶体管106来驱动信号电流Iin是必要的。
在线路寻址周期结束之后,开关SW0和SW1断开,并且数据线驱动器停止馈送信号电流Iin;不过,驱动晶体管106继续将电流Iin馈送至OLED元件105,因为驱动晶体管106的栅极-源极电压通过电容器Cs而得到保持。
第四个方法是采用电流拷贝器来驱动每一个OLED元件,如图6所示。电流拷贝器结构涉及通过提供决定于像素数据的编程电流,以及之后在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电压由电容器保持的情况下通过为OLED元件提供驱动电流,来对连接驱动晶体管106的栅极的电容器进行编程。
更为确切地说,如图6所示的像素电路由OLED元件105、驱动晶体管106、电容器Cs以及开关SW0、SW1和SW2组成。
如图6所示的像素电路的操作如下。当线路寻址周期开始时,开关SW0和SW1接通,而开关SW2断开。然后,通过驱动晶体管106提供了对应于有关像素数据的信号电流Iin。信号电流Iin在电容器Cs上形成电压,以便所形成的电压对于驱动晶体管106驱动信号电流Iin来说是有必要的。
在线路寻址周期结束时,开关SW0和SW1断开,而开关SW2接通。这使驱动晶体管106能够根据电容器Cs上的电压来为OLED元件105提供驱动电流,以便这一驱动电流与信号电流Iin相同。
这一方法有效地消除了驱动晶体管106的特性变化的影响,因为驱动晶体管106的栅极-源极电压是通过Cs来保持的,以便驱动电流与信号电流Iin相同。
第四个方法的一个缺点是该操作过程不适合驱动大尺寸和/或精细显示面板。为了改善寿命期和功耗,第四个方法需要减少瞬时驱动电流。不过,减少瞬时驱动电流将导致需要对数据线进行充电和放电的持续时间的非预期增加,因为由数据线驱动器提供的信号电流——该电流也用于对数据线进行充电和放电——与瞬时驱动电流相同。这一问题对于其数据线具有大电容的大尺寸显示面板,以及需要减少充电/放电时间的精细显示面板来说,尤其严重。
在有些情况下,充电/放电时间的增加会引起问题,即在线路寻址周期像素编程不彻底。对于VGA显示面板,例如包括640×480像素,当数据线驱动器形成1μA的信号电流,数据线的电容为25pF,并且数据线上的电压变动为4V时,用于数据线充电所需的持续时间τd大约为200μs,通过下面的方程可以更好地理解:
τd=50(pF)×4(V)/1(μA)=200(μs)
不过,在帧频为60Hz的情况下,线路寻址周期用于VGA显示面板的τs大一般为34.7μs,通过下面的方程可以更好地理解:
τs={1/(60×480)}×106=34.7μs
这说明一般的线路寻址周期是不够用于对数据线进行充电和放电的。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都知道有第五个方法。这第五个方法涉及如图6所示的像素结构。在第五个方法中,对像素结构进行了修改,使其不同于第四个方法中的像素结构之处是前者还包括与OLED元件105并联的开关SW3。
第四个方法和第五个方法之间在操作程序方面的不同在于,熄灭周期位于线路寻址周期和照明周期之间,从而减少了照明周期的持续时间。在熄灭周期中,随着SW3接通,开关SW2断开,从而使OLED元件105停止发光。熄灭周期的持续时间大小,要使OLED元件105以期望的亮度发光为宜。
通过部署熄灭周期来减少照明周期的持续时间,能够使数据线驱动器增加信号电流Iin,从而减少充电/放电时间。例如,将照明周期定为帧周期的六分之一,能够使信号电流Iin增加到原来电流的六倍。
额外被部署与OLED元件5并联的开关SW3,能够使OLED元件5在熄灭周期开始时,通过短路OLED元件5的电极而迅速停止发光。
不过,照明周期持续时间的过度减少则需要增加瞬时驱动电流。这将令人讨厌地会增加功耗和减少OLED元件的寿命期。
因此,需要在为有关的OLED元件提供减少的瞬时电流的同时,通过数据线来增加为每一个像素所提供的信号电流。
人们知道在日本专利申请JP-A2000-347623中还有另一个方法。在该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像素结构包括有多个驱动腿在电源和OLED元件之间并联。每一个驱动腿包括驱动晶体管和与之串联的电阻。在这一方法中,每一个驱动晶体管起到数字开关的作用;选择了一或多个驱动晶体管,以响应像素数据,并且所选驱动晶体管同时接通,以实现亮度级。驱动电流主要受到置于每一个驱动腿中电阻的控制,并且因此驱动电流几乎不受驱动晶体管特性变化的影响。不过,这一方法不能迅速寻址驱动数据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主要提供了用于诸如OLED元件等电流驱动元件的改进型驱动技术。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出了一种驱动技术,该技术通过使用具有为有关的OLED元件提供的减少了的瞬时驱动电流的数据线,来用于为每一个像素增加信号电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显示设备由数据线驱动器、扫描线驱动器和显示面板组成。显示面板包括位于电流输出节点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一节点之间的多个驱动腿。每一个驱动腿的组成包括驱动晶体管,其源极与第一节点相连;电容器,将驱动晶体管栅极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二节点连接起来;第一开关,将电流输出节点和驱动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起来;以及第二开关,将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连接起来。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数据线;第三开关,将电流输出节点和数据线连接起来;电流驱动元件;以及第四开关,将电流输出节点和电流驱动元件连接起来。在编程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接通第一至第三开关,同时断开第四开关,并且数据线驱动器通过数据线形成了编程电流。另一方面,在紧接着编程周期的驱动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接通第四开关,同时断开第二和第三开关,并且顺序接通驱动腿的第一开关。
第二节点可以连接到第一节点,并且第二节点上的固定电势等于第一节点上的电势。
优选情况下,在第三开关断开之前,在编程周期结束时第二开关断开。
在紧接着驱动周期的熄灭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优选情况下控制着第一至第四开关,以便驱动腿没有驱动电流提供给电流驱动元件。
当驱动周期包括第一和第二照明周期,并且中间的熄灭周期位于第一和第二照明周期之间时,优选情况下,在第一照明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接通驱动腿的第一开关之一,并且在中间的熄灭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控制着第一至第四开关,以便驱动腿没有驱动电流提供给电流驱动元件,并且在第二照明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接通驱动腿的另一个第一开关。
在优选实施例中,每一个驱动腿进一步包括级联驱动晶体管,其源电极连接驱动晶体管的漏极,其漏极连接第一开关,并且另一个电容将另一个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三节点连接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第三节点优选情况下连接到第一节点,并且第三节点上的固定电势与第一节点的电势相等。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额外的电容器,并且每一个驱动腿进一步包括级联驱动晶体管,其源极连接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并且其漏极连接到第一开关,其中驱动腿的级联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被共用耦连在一起,并且额外的电容器将级联驱动晶体管的共用耦连栅极和具有第三电势的第三节点连接起来。
还有,在优选情况下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额外的开关将共用耦连栅极和电流输出节点连接起来,并且在编程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接通额外的开关。
电流驱动元件可以包括OLED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显示设备由数据线驱动器、扫描线驱动器和显示面板组成。显示面板包括将电流输出节点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一节点连接起来的多个驱动腿。每一个驱动腿包括驱动晶体管,其源极连接到第一节点,并且第一开关将电流输出节点和驱动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起来。驱动腿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被共用耦连在一起。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电容器,将共用耦连栅极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二节点连接起来;电流驱动元件,连接到电流输出节点;数据线;以及第三开关,将数据线和驱动腿的驱动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起来。在编程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接通第一和第三开关,并且数据线驱动器通过数据线提供了编程电流,以通过驱动腿的驱动晶体管形成电流。另一方面,在紧接着编程周期的驱动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接着接通驱动腿的第一开关,同时断开第三开关。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一组第二开关,用于为驱动腿的驱动晶体管的漏极之间提供电气连接;以及第四开关,将共用耦连栅极和驱动晶体管的漏极之一连接起来。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在编程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接通该组第二开关和第四开关,而在驱动周期中则断开该组第二开关和第四开关。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二开关,将驱动晶体管的共用耦连栅极和电流输出节点连接起来。在该实施例中,第三开关将电流输出节点和数据线连接起来,并且在编程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接通第二开关,而在驱动周期中则断开第二开关。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情况下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一MOS晶体管,其源极和栅极耦连在一起,源极和漏极连接到驱动晶体管的共用耦连栅极,并且第二开关包括第二MOS晶体管,第二MOS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之一连接到第一MOS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并且其另一电极连接到电流输出节点。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二开关,将驱动晶体管的共用耦连栅极和数据线连接起来,以及第三开关,将电流输出节点和数据线连接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在编程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接通第二开关,而在驱动周期中则断开第二开关。
在又再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五开关,与电流驱动元件相并联,并且在紧接着驱动周期的熄灭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控制着第一和第三开关,同时第五开关接通,以便驱动腿没有驱动电流提供给电流驱动元件。
在又再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个驱动腿进一步包括级联驱动晶体管,其源极连接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并且其漏极连接到第一开关,驱动腿的级联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被共用耦连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额外的电容器,将级联驱动晶体管的共用耦连栅极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三节点连接起来,并且第三开关将数据线和电流输出节点连接起来。
根据本发明的又再一个方面,显示设备的组成包括数据线驱动器、扫描线驱动器和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位于电流输出节点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一节点之间的多个驱动腿。每一个驱动腿包括驱动晶体管,其源极连接到第一节点;以及第一开关,将电流输出节点和驱动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起来,其中驱动腿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被共用耦连在一起。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电容器,将共用耦连栅极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二节点连接起来;编程晶体管,其栅极连接到共用耦连栅极,源极连接到第一节点;电流驱动元件,连接到电流输出节点;数据线;以及第三开关,将数据线和编程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起来。在编程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接通第一和第三开关,并且数据线驱动器通过数据线为编程晶体管提供编程电流。另一方面,在紧接着编程周期的驱动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顺序接通驱动腿的第一开关,同时断开第三开关。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二开关,位于编程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之间,并且在编程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接通第二开关,而在驱动周期中断开第二开关。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二开关,位于数据线和编程晶体管的栅极之间,并且在编程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接通第二开关,而在驱动周期中断开第二开关。
在又再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二开关,位于驱动晶体管的共用耦连栅极和编程晶体管的栅极之间,并且在编程周期中扫描线驱动器接通第二开关,而在驱动周期中断开第二开关。
附图说明
图1为典型OLED显示器的框图;
图2为电路图,示出了无源矩阵OLED显示器的典型像素结构;
图3为电路图,示出了有源矩阵OLED显示器的典型像素结构;
图4为电路图,示出了与用于提高亮度均匀性的第二现有方法有关的像素结构;
图5为电路图,示出了与用于提高亮度均匀性的第三现有方法有关的像素结构;
图6为电路图,示出了与用于提高亮度均匀性的第四现有方法有关的像素结构;
图7为电路图,示出了与用于提高亮度均匀性的第五现有方法有关的像素结构;
图8为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OLED显示器;
图9为电路图,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OLED显示器的每一个像素的结构;
图10为时序图,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OLED显示器的操作实例;
图11A为示意图,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OLED显示器的编程操作;
图11B为示意图,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OLED显示器的驱动操作;
图12为时序图,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OLED显示器的优选操作;
图13为电路图,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OLED显示器的每一个像素的结构;
图14为时序图,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OLED显示器的操作实例;
图15为电路图,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OLED显示器的每一个像素的结构;
图16为时序图,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OLED显示器的操作实例;
图17为电路图,示出了第四实施例中每一个像素的结构;
图18为时序图,示出了第四实施例中OLED显示器的操作实例;
图19为电路图,示出了可替代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像素的结构;
图20为电路图,示出了第五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像素的结构;
图21为时序图,示出了第五实施例中OLED显示器的操作实例;
图22为电路图,示出了第六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像素的结构;
图23为电路图,示出了第七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像素的结构;
图24为电路图,示出了第八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像素的结构;
图25为电路图,示出了第九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像素的结构;
图26为电路图,示出了可替代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像素的结构;
图27为电路图,示出了另一可替代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像素的结构;
图28为电路图,示出了第十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像素的结构;
图29为时序图,示出了第十实施例中OLED显示器的操作实例;
图30为电路图,示出了可替代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像素的结构;以及
图31为电路图,示出了另一可替代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像素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讲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需要指出的是,在图中相同、类似或者相应的元件通过相同的标号来表示。
第一实施例
如图8所示,第一实施例中的OLED显示器由显示面板10、扫描线驱动器1,以及数据线驱动器2组成。显示面板10由扫描线3和数据线4组成。数据线4是由数据线驱动器2驱动,而扫描线3是由扫描线驱动器1驱动。
像素以行列方式排列于扫描线3和数据线4的交叉点上,每一个像素包括OLED元件和像素电路。图9为每一个像素的电路图,其中像素电路由标号11来表示,并且OLED元件由标号5来表示。
像素电路11包括三个驱动腿,并联地将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用于提供电源电平的电源VDD连接起来;驱动腿分别由PMOS薄膜晶体管Tr1~Tr3组成。PMOS晶体管Tr1~Tr3用于通过电流输出节点NOUT为OLED元件5提供驱动电流,因此在后面这些PMOS晶体管被称之为驱动晶体管Tr1~Tr3。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源极与电源VDD相连,并且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漏极分别通过开关SW1_1~SW1_3被耦连到电流输出节点NOUT。开关SW1_1~SW1_3用于选择驱动晶体管Tr1~Tr3。
电容Cs1~Cs3分别将电源VDD和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连接起来。如下所述,电容器Cs1~Cs3用于对因电容两端存在电压而为OLED元件5提供的驱动电流进行编程。
开关SW2_1~SW2_3分别将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和漏极连接起来。在对电容Cs1~Cs3进行编程时,开关SW2_1~SW2_3将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和漏极连接起来。
电流输出节点NOUT通过开关SW3被耦连到OLED元件5的一个引脚。OLED元件5的另一个引脚与用于提供接地电路的电源VSS相连。开关SW3用于将驱动电流提供给OLED元件5。
最后,电流输出节点NOUT通过开关SW0被耦连到有关的数据线4。开关SW0为编程电容器Cs1~Cs3提供电流通路。
开关SW1_1~SW1_3、SW2_1~SW2_3、SW3和SW0是由五条扫描线控制,这五条线的标号分别为3-0、3-0B、3-1、3-2和3-3。开关SW1_1~SW1_3分别与用于接收来自扫描线驱动器1的扫描信号n_1~n_3的扫描线3-1~3-3相连。当扫描信号n_1~n_3被激活时,通常设定为高电平,则开关SW1_1~SW1_3接通。开关SW2_1~SW2_3分别与用于接收来自扫描线驱动器1的扫描信号n_0的扫描线3-0相连。当扫描信号n_0被激活时,开关SW2_1~SW2_3接通。最后,开关SW3和SW0分别与扫描线3-0B和3-0相连。扫描线3-0B接收来自扫描线驱动器1的与扫描信号n_0互补的扫描信号n_0B;需要指出的是,标号尾部的符号“B”表示,有关的信号是另一个信号的互补信号。开关SW3接通,以响应扫描信号n_0B的激活,同时开关SW0接通,以响应扫描信号n_0的激活。
图10为时序图,示出了像素电路的操作实例。每一个帧周期被分成线路寻址周期、第一至第三照明周期,以及熄灭周期。
在线路寻址周期中,依次选择像素行,并且,响应有关的像素数据,对每一个像素中的电容器Cs1~Cs3进行编程。确切地说,激活扫描信号n_0~n_3,以接通开关SW0、SW1_1~SW1_3和SW2_1~SW2_3。需要指出的是,去激活与扫描信号n_0互补的扫描信号n_0B,以断开开关SW3。这使得驱动晶体管Tr1~Tr3并联地将数据线4和电源VDD连接起来,同时该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相连。
同时,通过有关的数据线4为来自数据线驱动器2的像素电路11提供了与有关的像素数据相对应的编程电流Iin。编程电流Iin被传送给驱动晶体管Tr1~Tr3,以通过驱动晶体管Tr1~Tr3来分别产生电流Ii1~Ii3。这导致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源极电压分别设定到能够驱动电流Ii1~Ii3所必需的电压水平。分别对电容器Cs1~Cs3进行编程,以保持对应于电流Ii1~Ii3的栅极-源极电压。在寻址周期结束时,如图10所示,去激活扫描线n_0,以断开开关SW0和SW2_1~SW2_3。
线路寻址周期后面紧接着的是第一照明周期。在第一照明周期中,如图11B所示,扫描线n_0、n_2、n_3被去激活,以断开开关SW0、SW2_1~SW2_3、SW1_2和SW1_3,同时扫描线n_0B和n_1被激活,以接通开关SW1_1和SW3。这导致驱动晶体管Tr1将电源VDD和VSS连接起来。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操作处于饱和状态,通过OLED元件5形成了驱动电流Idrv1,驱动电流Idrv1的电平与电流Ii1的电平相同。这使OLED元件5能够发光,以便在第一照明周期中,OLED元件5的亮度决定于驱动电流Idrv1。
第一照明周期后面紧接着的是第二照明周期。在第二照明周期中,如图10所示,激活扫描信号n_2,来取代扫描信号n_1,并且接通开关SW1_2,来取代开关SW1_1。这使驱动晶体管Tr2能够产生通过OLED元件5的驱动电流Idrv2,以便驱动电流Idrv2的电平与电流Ii2的电平相同。OLED元件5通过驱动电流Idrv2的驱动来发光。在第二照明周期中OLED元件5的亮度决定于驱动电流Idrv2。
相应地,第二照明周期后面紧接着的是第三照明周期。在第三照明周期中,激活扫描信号n_3,来取代扫描信号n_2,并且接通开关SW1_3,来取代开关SW1_2。这使驱动晶体管Tr3能够产生通过OLED元件5的驱动电流Idrv3,以便驱动电流Idrv3的电平与电流Ii3的电平相同。OLED元件5通过驱动电流Idrv3的驱动来发光。在第三照明周期中OLED元件5的亮度决定于驱动电流Idrv3。
第三照明周期后面紧接着的是熄灭周期。在熄灭周期中,去激活扫描信号n_0~n_3,以断开开关SW1_1~SW1_3、开关SW2_1~SW2_3和SW0,同时激活扫描信号n_0B,以接通开关SW3。这导致驱动晶体管Tr1~Tr3与OLED元件5断开,并且不再提供驱动电流给OLED元件5。在熄灭周期中OLED元件5不发光。
对于每个帧周期,重复执行该程序。
像素结构和上述的操作程序有效地增强了通过有关的数据线4而形成的编程电流Iin,同时减弱了通过OLED元件5的瞬时驱动电流。确切地说,由数据线驱动器2提供给像素电路11的编程电流Iin的电平与电流Ii1~Ii3的电平总和相同,理想情况下电流Ii1~Ii3分别与驱动电流Idrv1~Idrv3相等。由于驱动电流Idrv1~Idrv3是通过OLED元件5先后提供的,因此使编程电流Iin相对较大,同时减小了通过OLED元件5的瞬时驱动电流。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方法需要使数据线上产生的电流电平与产生的通过OLED元件5的驱动电流的电平相等。
例如,在电流Ii1~Ii3的电平相等的情况下,通过OLED元件5,瞬时驱动电流被降低到前述用于给定编程电流的第五个现有方法的电流电平的1/3。这有效地提高了OLED元件5的寿命期。根据不同的方面,通过有关的数据线4产生的编程电流增加到前述用于通过OLED元件5形成给定瞬时驱动电流的第五个现有方法的电流电平的3倍。
因此,该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结构和操作程序有效地减少了用于对数据线4进行充电所必需的时间,同时提高了OLED显示器的寿命期。
另外,在驱动晶体管特性存在非均匀性的情况下,该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结构实现了对OLED元件5的亮度的精确控制。虽然驱动电流Idrv1~Idrv3可以彼此不同,但是该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结构在电容器Cs1~Cs3上保持了驱动晶体管Tr1和Tr3的栅极-源极电压,以便驱动电流Idrv1~Idrv3之和在理想情况下等于编程电流Iin,该电流对应于像素数据。这能够有效地使OLED元件5以预期的亮度发光。
在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第一和第二照明周期中还可以额外插入另一个熄灭周期。由于所插入的熄灭周期阻止了对第一和第二照明周期之间的亮度进行比较,因此有效地避免了对第一和第二照明周期之间亮度变化的视觉感知。
对第二和第三照明周期来说同理;在第二和第三照明周期中仍然可以另外插入另一个熄灭周期。
通过去激活扫描信号n_0~n_3,可以提供额外的(多个)熄灭周期。反之,在额外的(多个)熄灭周期中,可以去激活扫描信号n_0B。
需要指出的是,提供额外的(多个)熄灭周期的技术也适用于下面讲述的其他实施例。
还需要指出的是,电容器Cs1~Cs3与具有不变电压的另一个交叉点而不是与电源VDD相连。这也适用于下面讲述的其他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对像素电路进行修改,以使开关SW2_1~SW2_3受控响应通过扫描线3-4传输的来自扫描线驱动器1的扫描信号n_4,而不是用于控制开关SW0的扫描信号n_0;经过修改的像素电路由标号11A表示。像素电路11A的结构能够接通和断开开关SW2_1~SW2_3,而不依赖于开关SW0。
图14为时序图,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11A的操作实例。在该实施例中,扫描信号n_0~n_4被激活,以在线路寻址周期开始时接通开关SW0、SW1_1~SW1_3和SW2_1~SW2_3。这允许响应编程电流Iin,以对电容器Cs1~Cs3进行编程。
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之间的主要差别是在去激活扫描信号n_0之前去激活扫描信号n_4,从而在断开开关SW0、SW1_2和SW1_3之前断开开关SW2_1~SW2_3。
除了这一点不同之外,第二实施例中像素电路11A的操作程序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第二实施例中操作程序的优势是电容器Cs1~Cs3两端的编程电压基本上没有受到因断开包括开关SW0、SW1_2和SW_3的其他开关而的噪音的影响。在断开开关SW0、SW1_2和SW_3之前,事先断开开关SW2_1~SW2_3,实现了电容器Cs1~Cs3与开关SW0、SW1_2和SW_3的电气隔离。电气隔离有效地防止了未预期的切换噪声对电容器Cs1~Cs3的干扰。这就实现了对驱动电流Idrv1~Idrv3的精确控制,也就是实现了对OLED元件5亮度的精确控制。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对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进行修改;经过修改的像素电路由标号11B表示。该像素电路结构中的主要不同是像素电路11B只包括一个用于对驱动电流Idrv1~Idrv3进行编程的电容器。
更为确切地说,像素电路11B包括并联地将电源VDD和电流输出节点NOUT耦连起来的PMOS驱动晶体管Tr1~Tr3。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源极与电源VDD共用连接,同时漏极分别通过开关SW1_1~SW1_3与电流输出节点NOUT相连。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与电容器Cs的一个引脚共用连接。电容器Cs的另一个引脚与电源VDD相连。
像素电路11B进一步包括开关SW0_0、SW1_0、SW2_0和SW3_0。开关SW0_0将数据线4和驱动晶体管Tr1的漏极连接起来。开关SW1_0将驱动晶体管Tr1和Tr2的漏极连接起来,并且开关SW2_0将驱动晶体管Tr2和Tr3的漏极连接起来。开关SW3_0将驱动晶体管Tr1的栅极和漏极连接起来。
包括开关SW1_1~SW1_3、SW0_0、SW1_0、SW2_0和SW3_0在内的像素电路11B中的开关受到分别由3-0、3-1、3-2和3-3表示的四条扫描线的控制。开关SW1_1~SW1_3分别与用于接收来自扫描线驱动器1的扫描信号n_1~n_3的扫描线3-1~3-3相连。另一方面,开关SW0_0、SW1_0、SW2_0和SW3_0与用于接收来自扫描线驱动器1的扫描信号n_0的扫描线3-0相连。
图16为时序图,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11B的操作实例。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一样,每一个帧周期被分成线路寻址周期、第一至第三照明周期和熄灭周期。
在线路寻址周期中,依次选择像素行,并且响应有关的像素数据,对每一个像素中的电容器C进行编程。确切地说,激活扫描信号n_0,以接通开关SW0_0、SW1_0、SW2_0和SW3_0,并且去激活扫描信号n_1~n_3,以断开开关SW1_1~SW1_3。这使得驱动晶体管Tr1~Tr3并联地将有关的数据线4和电源VDD连接起来,同时栅极和漏极电气相连。
同时,通过有关的数据线4为来自数据线驱动器2的像素电路11B提供与有关的像素数据相对应的编程电流Iin。编程电流Iin被传送给驱动晶体管Tr1~Tr3,以分别通过驱动晶体管Tr1~Tr3来产生电流Ii1~Ii3。这导致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源极电压被分别设定到驱动电流Ii1~Ii3所必需的共同电压。对电容器Cs进行编程,以保持分别对应于电流Ii1~Ii3的栅极-源极电压。在寻址周期结束时,去激活扫描线n_0,以断开开关SW0_0、SW1_0、SW2_0和SW3_0。
线路寻址周期后面紧接着的是第一照明周期。在第一照明周期中,去激活扫描线n_0、n_2、n_3,以断开开关SW0_0、SW1_0、SW2_0、SW3_0、SW1_2和SW1_3,同时激活扫描线n_1,以接通开关SW1_1。这导致驱动晶体管Tr1将电源VDD和VSS连接起来。驱动晶体管Tr1的操作处于饱和状态,以产生通过OLED元件5的驱动电流Idrv1,以便驱动电流Idrv1的电平与电流Ii1的电平相同。这使OLED元件5能够发光,以便在第一照明周期中,OLED元件5的亮度决定于驱动电流Idrv1。
第一照明周期后面紧接着的是第二照明周期。在第二照明周期中,激活扫描信号n_2,以取代扫描信号n_1,因此接通开关SW1_2,来取代开关SW1_1。这使驱动晶体管Tr2能够产生通过OLED元件5的驱动电流Idrv2,使其电流电平与电流Ii2的电平相同。OLED元件5通过驱动电流Idrv2的驱动来发光。在第二照明周期中OLED元件5的亮度决定于驱动电流Idrv2。
相应地,第二照明周期后面紧接着的是第三照明周期。在第三照明周期中,激活扫描信号n_3,来取代扫描信号n_2,因此接通开关SW1_3,来取代开关SW1_2。这使驱动晶体管Tr3能够产生通过OLED元件5的驱动电流Idrv3,使其电流电平与电流Ii3的电平相同。OLED元件5通过驱动电流Idrv3的驱动来发光。在第三照明周期中OLED元件5的亮度决定于驱动电流Idrv3。
第三照明周期后面紧接着的是熄灭周期。在熄灭周期中,去激活扫描信号n_0~n_3,以断开开关SW1_1~SW1_3、SW0_0、SW1_0、SW2_0和SW3_0。这导致驱动晶体管Tr1~Tr3与OLED元件5断开,并且不再提供驱动电流给OLED元件5。在熄灭周期中OLED元件5不发光。
对于每个帧周期,重复执行该程序。
该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结构具有的优势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该实施例中的结构有效地增强了通过有关的数据线4产生的编程电流Iin,同时减弱了通过OLED元件5的瞬时驱动电流。这有效地减少了对数据线4进行充电所必需的时间,同时提高了OLED显示器的寿命期。另外,在驱动晶体管特性存在非均匀性的情况下,该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结构实现了对OLED元件5的亮度的精确控制。
该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结构的另一个优势是,像素电路11B是由较少个数的元件组成;为每一个像素电路11B提供的扫描线的个数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减少了一个,并且每一个像素电路11B中开关的个数也减少了一个。另外,每一个像素电路11B中电容器的个数减少了两个。这有效地减小了每一个像素电路11B的尺寸。
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可以独立于开关SW0_0、SW1_0和SW2_0,通过响应在另一扫描线(图中未显示)上产生的另一扫描信号来控制开关SW3_0。在这种情况下,在开关SW0_0、SW1_0和SW2_0之前优选地断开开关SW3_0。与上述的第二实施例相同,在断开开关SW0_0、SW1_0和SW2_0之前断开开关SW3_0,实现了电容器Cs的电气隔离,因此有效地减少了由开关SW0_0、SW1_0和SW2_0的切换噪声导致的电容器Cs两端令人讨厌的电压变化。
第四实施例
在第四实施例中,给出的另一个像素电路结构只包括用于对驱动电流Idrv1~Idrv3进行编程的一个电容器。如图17所示,第四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由标号11C所示。
像素电路11C由三个驱动腿组成,驱动腿并联地将电源VDD和电流输出节点NOUT连接起来,驱动腿由PMOS薄膜晶体管Tr1~Tr3组成,该晶体管的栅极共用耦连到一起。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源极与电源VDD共用连接,同时漏极分别通过开关SW1_1~SW1_3与电流输出节点NOUT相连。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与电容器Cs的一个引脚共用连接。电容器Cs的另一个引脚与电源VDD相连。
像素电路11C进一步包括开关SW0和SW2。开关SW0的一个引脚与有关的数据线4相连,并且另一个引脚与电流输出节点NOUT相连。开关SW2的一个引脚与开关SW0的另一个引脚相连,同时开关SW2的另一个引脚与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相连。
电流输出节点NOUT通过开关SW3与OLED元件5的一个引脚相连。OLED元件5的另一个引脚与电源VSS相连。
开关SW1_1~SW1_3、SW0_0、SW1_0、SW2_0和SW3_0通过分别由3-0、3-0B、3-1、3-2和3-3表示的五条扫描线来控制。开关SW1_1~SW1_3分别与用于接收来自扫描线驱动器1的扫描信号n_1~n_3的扫描线3-1~3-3相连。另一方面,开关SW0和SW2与用于接收来自扫描线驱动器1的扫描信号n_0的扫描线3-0相连。最后,开关SW3与用于接收来自扫描线驱动器1的扫描信号n_0B的扫描线3-0B相连。扫描信号n_0B与扫描信号n_0互补。
图18为时序图,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11C的操作实例。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一样,每一个帧周期被分成线路寻址周期、第一至第三照明周期和熄灭周期。
在线路寻址周期中,依次选择像素行,并且响应有关的像素数据,对每一个像素中的电容器Cs进行编程。确切地说,激活扫描信号n_0~n_3,以接通开关SW0、SW2和SW1_1~SW1_3。需要指出的是,去激活与扫描信号n_0互补的扫描信号n_0B,以断开开关SW3。这允许驱动晶体管Tr1~Tr3并联地将数据线4和电源VDD连接起来,同时该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相连。
同时,通过有关的数据线4为像素电路11C从数据线驱动器2提供与有关的像素数据相对应的编程电流Iin。编程电流Iin被传送给驱动晶体管Tr1~Tr3,以分别通过驱动晶体管Tr1~Tr3来产生电流Ii1~Ii3。这导致驱动晶体管Tr1~Tr3的共用栅极-源极电压被分别设定到驱动电流Ii1~Ii3所必需的电压电平。对电容器Cs进行编程,以保持对应于电流Ii1~Ii3的共用栅极-源极电压。
线路寻址周期后面紧接着的是第一照明周期。在第一照明周期中,去激活扫描线n_0、n_2、n_3,以断开开关SW0、SW2、SW1_2和SW1_3,同时激活扫描线n_0B和n_1,以接通开关SW1_1和SW3。这导致驱动晶体管Tr1将电源VDD和VSS连接起来。驱动晶体管Tr1的操作处于饱和状态,以产生通过OLED元件5的驱动电流Idrv1,以便驱动电流Idrv1的电平与电流Ii1的电平相同。这使OLED元件5能够发光,以便在第一照明周期中OLED元件5的亮度决定于驱动电流Idrv1。
第一照明周期后面紧接着的是第二照明周期。在第二照明周期中,激活扫描信号n_2,以取代扫描信号n_1,因此接通开关SW1_2,来取代开关SW1_1。这使驱动晶体管Tr2能够产生通过OLED元件5的驱动电流Idrv2,使其电流电平与电流Ii2的电平相同。OLED元件5通过驱动电流Idrv2的驱动来发光。在第二照明周期中OLED元件5的亮度决定于驱动电流Idrv2。
相应地,第二照明周期后面紧接着的是第三照明周期。在第三照明周期中,激活扫描信号n_3,来取代扫描信号n_2,因此接通开关SW1_3,来取代开关SW1_2。这使驱动晶体管Tr3能够产生通过OLED元件5的驱动电流Idrv3,使其电流电平与电流Ii3的电平相同。OLED元件5通过驱动电流Idrv3的驱动来发光。在第三照明周期中OLED元件5的亮度决定于驱动电流Idrv3。
第三照明周期后面紧接着的是熄灭周期。在熄灭周期中,去激活扫描信号n_0~n_3,以断开开关SW1_1~SW1_3,开关SW2_1~SW2_3和SW0,并且激活扫描信号n_0B,以接通开关SW3。这导致驱动晶体管Tr1~Tr3与OLED元件5断开,并且不再为OLED元件5提供驱动电流。在熄灭周期中OLED元件5不发光。
对于每个帧周期,重复执行该程序。
该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结构具有的优势与前述的第三实施例相同;该实施例中的结构有效地增强了通过有关的数据线4产生的编程电流Iin,同时减少了通过OLED元件5的瞬时驱动电流。这有效地减少了对数据线4进行充电所必需的时间,同时提高了OLED显示器的寿命期。另外,在驱动晶体管特性存在非均匀性的情况下,该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结构实现了对OLED元件5的亮度的精确控制。而且,像素电路11C是由较少个数的元件组成;每一个像素电路11C中的开关个数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减少了两个,并且每一个像素电路11C中电容器的个数也减少了两个。这有效地减小了每一个像素电路11C的尺寸。
与第三实施例相同,可以独立于开关SW0通过响应在另一扫描线(图中未显示)上产生的另一扫描信号来控制开关SW2。在这种情况下,在断开开关SW0、SW1_2和SW1_2和接通开关SW3之前,优选地断开开关SW2。在切换开关SW0、SW1_2、SW1_3和SW3之前断开开关SW2,实现了电容器Cs的电气隔离,因此有效地减少了由开关SW0、SW1_2、SW1_2和SW3的切换噪声而导致的电容器Cs两端令人讨厌的电压变化。
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开关SW2可以将数据线4和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连接起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认为,该修改不会影响像素电路11C的操作。
第五实施例
在第五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对第四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结构进行修改,以便开关SW4与OLED元件5相并联;经过修改的像素电路由标号11D表示。在熄灭周期开始时,开关SW4用于使OLED元件5的电极短路。当熄灭周期开始时,这能够使OLED元件5很快地停止发光。由于OLED元件5中积累的电荷,因此在停止提供驱动电流之后OLED元件5还暂时继续发光。这潜在地导致了在显示面板上看见令人讨厌的残影。使OLED元件5的电极短路有效地排放了所积累的电荷,从而在熄灭周期开始时使OLED元件5能够停止发光。
像素电路结构的另一个修正案如下。在该实施例中,用于将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OLED元件5连接起来的开关SW3与扫描线3-4相连,并且开关SW4与扫描线3-4B相连。从扫描线3-4和3-4B上的扫描线驱动器1提供互补的扫描信号n_4和扫描信号n_4B,以专门接通开关SW3和SW4。
图21为时序图,示出了该实施例中像素电路11D的操作实例。除了开关SW3和SW4的操作,该实施例中的操作几乎与第四实施例相同。
在第一至第三照明周期中,激活扫描信号n_4,以接通开关SW3,并且去激活扫描信号n_4B,以断开开关SW4。
在熄灭周期的开始时,去激活扫描信号n_4,以断开开关SW3,并且激活扫描信号n_4B,以接通开关SW4。这使OLED元件5能够放电,从而避免在显示面板上看见残影。
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可以独立于开关SW0通过响应在另一扫描线(图中未显示)上产生的另一扫描信号来控制开关SW2。在这种情况下,在断开开关SW0、SW1_2和SW1_3和接通开关SW3之前,优选地断开开关SW2。这有效地减少了由开关SW0、SW1_2、SW1_2和SW3的切换噪声而导致的电容器Cs两端令人讨厌的电压变化。
在另一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开关SW2可以将数据线4和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连接起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认为,该修改不会影响像素电路11C的操作。
第六实施例
图22为第六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像素电路11E的框图。像素电路11E一般是以第四实施例中的像素结构(见图17)为基础。在该实施例中,在像素电路11E中使用TFT晶体管作为开关;确切地说,NMOS晶体管NT0、NT1_1、NT1_2、NT1_3和NT2分别用作开关SW0、SW1_1、SW1_2、SW1_3和SW2,同时PMOS晶体管PT3用作开关SW3。
第六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的一个重要不同点是,PMOS晶体管PT3与扫描线3-0相连,并且将扫描线3-0B从显示面板上除去。NMOS和PMOS晶体管NT0和PT3的运行是互补的,这使得扫描线3-0B能够被除去。对于提高显示面板的集成密度来说,优选地要从显示面板上除去扫描线3-0B。
除了没有为像素电路11E提供扫描信号n_0B以外,该实施例中像素电路11E的操作几乎与第四实施例中的相同。
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可以独立于NMOS晶体管NT0,通过响应在另一扫描线(图中未显示)上产生的另一扫描信号来控制NMOS晶体管NT2。在这种情况下,在断开NMOS晶体管NT0、NT1_2和NT1_3并且接通PMOS晶体管PT3之前,优选地断开NMOS晶体管NT2。这有效地减少了由NMOS晶体管NT0、NT1_2和NT1_3以及PMOS晶体管PT3的切换噪声而导致的电容器Cs两端的令人讨厌的电压变化。
在另一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与图12所示的像素电路类似,NMOS晶体管NT2可以将有关的数据线4和共用耦连的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连接起来。
第七实施例
图23为第七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像素电路11F的电路图。像素电路11F一般是以第五实施例中的像素结构(见图20)为基础。在该实施例中,在像素电路11F中使用TFT晶体管作为开关;确切地说,NMOS晶体管NTO、NT1_1、NT1_2、NT1_3、NT2和NT4分别用作开关SW0、SW1_1、SW1_2、SW1_3、SW2和SW4,同时PMOS晶体管PT3用作开关SW3。
第七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的一个重要不同点是,PMOS晶体管PT3与扫描线3-4B相连,并且将扫描线3-4从显示面板上除去。PMOS和NMOS晶体管PT3和NT4的运行是互补的,这使得扫描线3-4能够被除去。对于提高显示面板的集成密度来说,优选地要从显示面板上除去扫描线n_4。
除了没有为像素电路11F提供扫描信号n_4以外,该实施例中像素电路11F的操作几乎与第五实施例中的相同。
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可以独立于NMOS晶体管NT0,通过响应在另一扫描线(图中未显示)上产生的另一扫描信号来控制NMOS晶体管NT2。在这种情况下,在断开NMOS晶体管NT0、NT1_2和NT1_3并且接通PMOS晶体管PT3之前,优选地断开NMOS晶体管NT2。这有效地减少了由NMOS晶体管NT0、NT1_2和NT1_3以及PMOS晶体管PT3的切换噪声而导致的电容器Cs两端的令人讨厌的电压变化。
在另一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与图12所示的像素电路类似,NMOS晶体管NT2可以将有关的数据线4和驱动晶体管Tr1~Tr3的共用耦连栅极连接起来。
第八实施例
在第八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对图22中所示的第六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结构进行修改,以便使用作为NMOS晶体管的额外TFT晶体管NT5将NMOS晶体管NT2和电容器Cs连接起来。NMOS晶体管NT5与用于接收与用于对NMOS晶体管NT0和NT2进行开关控制的扫描信号n_0互补的扫描信号n_0B的扫描线3-0B相连。NMOS晶体管NT5的源极和漏极彼此相连,这使NMOS晶体管NT5能够起到电容器的作用。NMOS晶体管NT5的栅极面积为NMOS晶体管NT2的栅极面积的一半。例如,NMOS晶体管NT5的设计可以使NMOS晶体管NT5的栅极宽度为NMOS晶体管NT2的宽度的一半,同时NMOS晶体管NT5的栅极长度与NMOS晶体管NT2相同。
NMOS晶体管NT5用于减少在电容器Cs两端产生令人讨厌的编程电压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潜在地由从NMOS晶体管NT2到电容器Cs的电荷转移导致的。当接通NMOS晶体管NT2时,NMOS晶体管NT2在沟道区域积累负电荷。当接通NMOS晶体管NT2时,NMOS晶体管NT2中所积累的负电荷潜在地转移到电容器Cs,这会导致电容器Cs两端产生令人讨厌的电压漂流。当断开NMOS晶体管NT2时,NMOS晶体管NT5接收NMOS晶体管NT2中所积累的负电荷,从而避免电容器Cs两端的编程电压发生令人讨厌的变化。
除了NMOS晶体管NT5响应与用于控制NMOS晶体管NT2的扫描信号n_0互补的扫描信号n_0B以外,该实施例中像素电路11G的操作几乎与第六实施例中的相同。当断开NMOS晶体管NT2时,将NMOS晶体管NT5的栅极设定为高电平,这使NMOS晶体管NT5能够收集NMOS晶体管NT2的沟道区域中所积累的负电荷,从而避免电容器Cs两端发生令人讨厌的电压漂流。
在该实施例中,与第七实施例所公开的相同,另外将一个开关放置在与OLED元件5并联的位置,用于使OLED元件5的电极短路。在这种情况下,为额外的开关提供额外的扫描信号。这有效地减少了在熄灭周期的开始时用于停止OLED元件5发光所必需的时间。
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可以独立于NMOS晶体管NT0,通过响应在另一扫描线(图中未显示)上产生的另一扫描信号来控制NMOS晶体管NT2。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控制NMOS晶体管NT5的扫描信号与用于控制NMOS晶体管NT2的扫描信号互补。在这种情况下,在线路寻址周期结束时对NMOS晶体管NT0、NT1_2、NT1_3和PMOS晶体管PT3进行切换之前,优选地对NMOS晶体管NT2和NT5进行切换。这有效地减少了由NMOS晶体管NT0、NT1_2和NT1_3以及PMOS晶体管PT3的切换噪声而导致的电容器Cs两端的令人讨厌的电压变化。
在另一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与图12所示的像素电路类似,NMOS晶体管NT2可以将有关的数据线4和驱动晶体管Tr1~Tr3的共用耦连栅极连接起来。
第九实施例
在第九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对像素电路进行修改,以便每一个驱动腿包括级联的驱动晶体管;之后,经过修改的像素电路由标号11H表示。
更为确切地说,像素电路11H包括用于并联地将电源VDD和电流输出节点NOUT连接起来的驱动腿12-1、12-2和12-3。驱动腿12-1包括串连的驱动晶体管Tr1a和Tr1b。驱动晶体管Tr1b的源极与电源VDD相连,其漏极与驱动晶体管Tr1a的源极相连。驱动晶体管Tr1a的漏极通过开关SW1_1与电流输出节点NOUT相连。相应地,驱动腿12-2包括串连的驱动晶体管Tr2a和Tr2b。驱动晶体管Tr2b的源极与电源VDD相连,其漏极与驱动晶体管Tr2a的源极相连。驱动晶体管Tr2a的漏极通过开关SW1_2与电流输出节点NOUT相连。最后,驱动腿12-3包括串连的驱动晶体管Tr3a和Tr3b。驱动晶体管Tr3b的源极与电源VDD相连,其漏极与驱动晶体管Tr3a的源极相连。驱动晶体管Tr3a的漏极通过开关SW1_3与电流输出节点NOUT相连。
所布署的电容器Cs_1a~Cs_3a和Cs_1b~Cs_3b用于利用其两端电压来对提供给OLED元件5的驱动电流进行编程。电容器Cs_1a、Cs_2a和Cs_3a分别将电源VDD和驱动晶体管Tr1a、Tr2a和Tr3a的栅极连接起来。相应地,电容器Cs_1b、Cs_2b和Cs_3b将电源VDD和驱动晶体管Tr1b、Tr2b和Tr3b的栅极连接起来。
开关SW2_1a~SW2_3a和SW2_1b~SW2_3b分别位于驱动晶体管Tr1a~Tr3a和Tr1b~Tr3b的栅极和漏极之间。开关SW2_1a~SW2_3a和SW2_1b~SW2_3b将Tr1a~Tr3a和Tr1b~Tr3b的栅极和漏极连接起来,同时对电容器Cs_1a~Cs_3a和Cs_1b~Cs_3b进行编程。
通过开关SW3将电流输出节点NOUT耦连到OLED元件5的一个引脚。OLED元件5的另一个引脚与电源VSS相连。开关SW3用于为OLED元件5提供驱动电流。
最后,通过开关SW0将电流输出节点NOUT耦连到有关的数据线4。开关SW0提供电流通路,用于对电容器Cs_1~Cs_3进行编程。
开关SW1_1~SW1_3、SW2_1a~SW2_3a、SW2_1b~SW2_3b、SW3和SW0分别通过由3-0、3-0B、3-1、3-2和3-3表示的五条扫描线来控制。开关SW1_1~SW1_3分别与用于接收来自扫描线驱动器1的扫描信号n_1~n_3的扫描线3-1~3-3相连。开关SW2_1a~SW2_3a和SW2_1b~SW2_3b与用于接收来自扫描线驱动器1的扫描信号n_0的扫描线3-0相连。最后,开关SW3和SW0分别与扫描线3-0B和3-0相连。扫描线3-0B接收来自扫描线驱动器1的与扫描信号n_0互补的扫描信号n_0B。
该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11H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线路寻址周期中,通过激活扫描信号n_0~n_3同时断开开关SW3,接通开关SW0、SW1_1~SW1_3、SW2_1a~SW2_3a和SW2_1b~SW2_3b。同时将编程电流Iin传送给级联驱动晶体管,以产生电流Ii1、Ii2和Ii3电流Ii1通过驱动晶体管Tr1a和Tr1b产生、电流Ii2通过驱动晶体管Tr2a和Tr2b产生,并且电流Ii3通过驱动晶体管Tr3a和Tr3b产生。这允许分别对与电容器Cs_1a~Cs_3a和Cs_1b~Cs_3b交叉的驱动晶体管Tr1a~Tr3a和Tr1b~Tr3b的栅极-源极电压进行编程,以便驱动电流Ii1~Ii3。在对电容Cs_1a~Cs_3a和Cs_1b~Cs_3b进行编程后,驱动晶体管Tr1a~Tr3a和Tr1b~Tr3b依次为OLED元件5提供与电流Ii1~Ii3相同的驱动电流Idrv1~Idrv3。
该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11H的优势是,驱动晶体管的级联允许通过OLED元件5的驱动电流较少地依赖于在电源VDD上产生的电源电压,并且允许OLED元件5的亮度较少地依赖于流经的驱动电流。
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可以减少电容器的个数,如图26和27所示。参考图26,驱动晶体管Tr1a~Tr3a的栅极可以耦连到一起,并且电容器Csa可以位于共用耦连栅极和电源VDD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开关SW2a可以将电容器Csa和开关SW0连接起来,并且还与扫描线3-0相连。开关SW2a响应于扫描信号n_0。
图27所示的像素电路结构进一步减少了电容器的个数;驱动晶体管Tr1b~Tr3b的栅极可以耦连在一起,并且电容Csb可以位于共用耦连的栅极和电源VDD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开关SW2b可以将电容Csb和驱动晶体管Tr1b~Tr3b的一个漏极连接起来,并且还与扫描线3-0相连。开关SW2b响应于扫描信号n_0。
对于图26和27所示的两个像素电路结构,与图15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类似,开关SW2a可以将有关的数据线4和共用耦连的栅极连接起来。
在这些实施例中,额外放置的开关可以与OLED元件5并联,用于使OLED元件5的电极短路,这与第七实施例所公开的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为额外的开关提供额外的扫描信号。在熄灭周期开始时,这有效地减少了用于停止OLED元件5发光所必需的时间。更为优选地是,使用一对互补的MOS晶体管作为与OLED元件5并连的额外开关,并且开关SW3将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OLED元件5连接起来。因此能够使用共同的扫描信号来控制这些开关,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扫描线的个数。
第十实施例
在第十实施例中,如图28所示,对像素电路结构进行修改,以便由标号11J表示的像素电路是由用于对像素电路中的电容进行编程的电流编程PMOS晶体管组成。
确切地说,像素电路11J包括将电源VDD和电流输出节点NOUT并联起来的三条驱动腿,驱动腿是分别由PMOS驱动晶体管Tr1、Tr2和Tr3组成。驱动晶体管Tr1、Tr2、Tr3的栅极共用耦连在一起。驱动晶体管Tr1、Tr2和Tr3的源极被共用耦连到电源VDD,并且驱动晶体管Tr1、Tr2和Tr3的漏极分别通过开关SW1_1、SW1_2和SW1_3与电流输出节点NOUT相连。
电容Cs将电源VDD与驱动晶体管Tr1、Tr2和Tr3的共用耦连栅极连接起来。
另外,电流编程PMOS晶体管Tr4位于像素电路中。电流编程PMOS晶体管Tr4的源极与电源VDD相连,并且漏极通过开关SW0与有关的数据线4相连。电流编程PMOS晶体管Tr4的栅极与驱动晶体管Tr1、Tr2和Tr3的共用耦连栅极相连。电流编程PMOS晶体管Tr4的栅极和漏极通过开关SW2相连。
所确定的晶体管Tr1~Tr4的尺寸,使晶体管Tr1~Tr4能够基本上具有相同的驱动能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设计的晶体管Tr1~Tr4使晶体管Tr1~Tr4能够具有相同的栅极长度和宽度。
图29为时序图,解释了该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11J的操作实例。与第一至第九实施例中的情况相同,每一个帧周期被分成线路寻址周期、第一至第三照明周期和熄灭周期。
在线路寻址周期中,激活扫描信号n_0,以接通开关SW0和SW2,并且去激活扫描信号n_1~n_3,以断开开关SW1_1~SW1_3。这允许电流编程晶体管Tr4将数据线4和电源VDD在电路上连接起来。同时,通过数据线4为像素电路11J提供与像素数据对应的编程电流Iin。编程电流Iin流经电流编程晶体管Tr4。编程电流Iin产生了位于晶体管Tr4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栅极-源极电压,从而对电容Cs进行编程,以保持驱动电流Iin所必需的电压。
线路寻址周期后面紧接着的是第一照明周期。在第一照明周期中,去激活扫描线n_0,以断开开关SW0和SW2,并且激活扫描线n_1,以接通开关SW1_1;开关SW1_2和SW1_3保持断开。这允许驱动晶体管Tr1产生通过OLED元件5的驱动电流Idrv1。由于驱动晶体管Tr1的特征基本上与电流编程Tr4相同,因此驱动电流Idrv1的电平基本上与编程电流Iin的电平相同。OLED元件5发光,以便OLED元件5的亮度取决于驱动电流Idrv1的电平,也就是编程电流Iin的电平。
第一照明周期后面紧接着的是第二照明周期。在第二照明周期中,激活扫描信号n_2,来取代扫描信号n_1,从而接通开关SW1_2,来取代开关SW1_1。这使驱动晶体管Tr2能够产生通过OLED元件5的驱动电流Idrv2。与驱动电流Idrv1相同,驱动电流Idrv2的电平基本上与编程电流Iin的电平相同。OLED元件5发光,以便OLED元件5的亮度取决于驱动电流Idrv2的电平,也就是编程电流Iin的电平。
相应地,第二照明周期后面紧接着的是第三照明周期。在第三照明周期中,激活扫描信号n_3,以取代扫描信号n_2,从而接通开关SW1_3,以取代开关SW1_2。这使驱动晶体管Tr3能够产生通过OLED元件5的驱动电流Idrv3。与驱动电流Idrv1和Idrv2相同,驱动电流Idrv3的电平基本上与编程电流Iin的电平相同。OLED元件5发光,以便OLED元件5的亮度取决于驱动电流Idrv3的电平,也就是编程电流Iin的电平。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通过OLED元件5的瞬时驱动电流与编程电流Iin相同,因此不是使用减小的瞬时驱动电流来实现数据线4的快速驱动。
不过,由于使用了多个并联的驱动晶体管,因此该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结构对于减少像素亮度的不均匀性来说也是优选的。给定栅极-源极电压,则流经位于显示面板10上的薄膜晶体管的电流均值的变化小于单个电流的变化。考虑到每组包括三个晶体管的晶体管组,这些晶体管组驱动能力均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这些单个驱动能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因此,涉及使用多个驱动晶体管的像素电路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像素亮度的非均匀性。
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如图30所示,开关SW2可以将数据线4和晶体管Tr1~Tr4的共用耦连栅极连接起来。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该修改不会导致像素电路操作的实质改变。
在另一个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如图31所示,对像素电路结构进行修改,以便电流编程晶体管Tr4的栅极和漏极共用耦连到一起,并且开关SW2将电流编程晶体管Tr4的栅极和驱动晶体管Tr1~Tr3的共用耦连栅极连接起来。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该修改也不会导致像素电路操作的实质改变。
尽管对本发明的讲述使用了它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优选形式,但是我们认为在构建细节和部件的组合与排列上对优选形式的公开内容进行改动都是允许的,只要不偏离如下面所声明权利要求的本发明范围。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第一至第十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技术概念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只要不存在矛盾的地方。例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声称对在其他开关之前的编程电容器进行电气隔离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五和第七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声称对OLED元件5的电极进行短路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例。

Claims (57)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数据线驱动器(2);
扫描线驱动器(1);以及
显示面板(10),包括位于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一节点(VDD)之间的多个驱动腿,每一个所述驱动腿包括:
驱动晶体管(Tr1~Tr3),其源极与所述第一节点(VDD)相连;
电容器(Cs1~Cs3),将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Tr1b~Tr3b)栅极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二节点连接起来;
第一开关(SW1_1~SW1_3),将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漏极连接起来;以及
第二开关(SW2_1~SW2_3),将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所述栅极和所述漏极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
数据线(4),
第三开关(SW0),将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所述数据线(4)连接起来,
电流驱动元件(5),以及
第四开关(SW3),将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连接起来,
其中,在编程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接通所述第一至第三开关(SW1_1~SW1_3,SW2_1~SW2_3,SW0),同时断开所述第四开关(SW3),并且所述数据线驱动器(2)通过所述数据线(4)形成编程电流(Iin),并且
其中,在紧接着所述编程周期的驱动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接通所述第四开关(SW3),同时断开所述第二和第三开关(SW2_1~SW2_3,SW0),并且顺序接通所述驱动腿的所述第一开关(SW1_1~SW1_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节点连接到所述第一节点(VDD),并且所述第二节点上的所述固定电势等于所述第一节点上的电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三开关(SW0)断开之前,在所述编程周期结束时所述第二开关(SW2_1~SW2_3)断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在紧接着所述驱动周期的熄灭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控制着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SW1_1~SW1_3,SW2_1~SW2_3,SW0,SW3),以便所述驱动腿没有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驱动周期包括:
第一和第二照明周期,以及
中间的熄灭周期,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照明周期之间,
其中,在所述第一照明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接通所述驱动腿的所述第一开关(SW1_1~SW1_3)之一,
其中,在所述中间的熄灭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控制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SW1_1~SW1_3,SW2_1~SW2_3,SW0,SW3),以便所述驱动腿没有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二照明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接通所述驱动腿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开关(SW1_1~SW1_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每一个所述驱动腿(12-1~12-3)进一步包括:
级联驱动晶体管(Tr1a~Tr3a),其源电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Tr1b~Tr3b)的所述漏极,并且其漏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SW1_1~SW1_3),
另一个电容器(Cs_1a~Cs_3a),将另一个所述级联驱动晶体管(Tr1a~Tr3a)的栅极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三节点连接起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三节点连接到第一节点(VDD),并且所述第三节点上的所述固定电势与所述第一节点(VDD)的电势相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另一个电容器(Csa),
其中每一个所述驱动腿(12-1~12-3)进一步包括级联驱动晶体管(Tr1a~Tr3a),其源极连接到所述驱动晶体管(Tr1a~Tr3a)的所述漏极,并且其漏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SW1_1~SW1_3),其中所述驱动腿(12-1~12-3)的所述级联驱动晶体管(Tr1a~Tr3a)的栅极被共用耦连在一起,并且
其中所述另一个电容器(Csa)将所述级联驱动晶体管(Tr1a~Tr3a)的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具有第三电势的第三节点连接起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三节点连接到所述第一节点(VDD),并且所述第三节点上的所述固定电势与所述第一节点(VDD)上的电势相等。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另一个开关(SW2a),将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连接起来,
其中在所述编程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接通所述另一个开关(SW2a)。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包括OLED元件。
12.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数据线驱动器(2);
扫描线驱动器(1);以及
显示面板(10),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将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一节点(VDD)连接起来的多个驱动腿,每一个所述驱动腿包括:
驱动晶体管(Tr1~Tr3),其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一节点(VDD),以及
第一开关(SW1_1~SW1_3),将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漏极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驱动腿的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被共用耦连在一起,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
电容器(Cs),将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二节点连接起来,
电流驱动元件(5),连接到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
数据线(4),以及
第三开关(SW0_0,SW0),将所述数据线(4)和所述驱动腿的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所述漏极连接起来,
其中,在编程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接通所述第一和第三开关(SW0_0,SW0),并且所述数据线驱动器(2)通过所述数据线(4)提供编程电流,以通过所述驱动腿的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形成电流,并且
其中,在紧接着所述编程周期的驱动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顺序接通所述驱动腿的所述第一开关(SW1_1~SW1_3),同时断开所述第三开关(SW0_0,SW0)。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节点连接到所述第一节点(VDD),并且所述第二节点上的所述固定电势与所述第一节点上的电势相等。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
一组第二开关(SW1_0~SW2_0),用于为所述驱动腿的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所述漏极之间提供电气连接,以及
第四开关(SW3_0),将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所述漏极之一连接起来,
其中在所述编程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接通所述该组第二开关(SW1_0~SW2_0)和所述第四开关(SW3_0),而在所述驱动周期中断开所述该组第二开关(SW1_0~SW2_0)和所述第四开关(SW3_0)。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第二开关(SW2),将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第三开关(SW0)将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所述数据线(4)连接起来,并且
其中在所述编程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接通所述第二开关(SW2),而在所述驱动周期中断开所述第二开关(SW2)。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第一MOS晶体管(NT5),其源极和栅极耦连在一起,所述源极和漏极连接到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所述共用耦连栅极,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SW2)包括第二MOS晶体管(NT2),所述第二MOS晶体管(NT2)的源极和漏极之一连接到所述第一MOS晶体管(NT5)的所述源极和漏极,并且其另一电极连接到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第二开关(SW2),将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所述数据线(4)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第三开关(SW0)将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所述数据线(4)连接起来,并且
其中在所述编程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接通所述第二开关(SW2),而在所述驱动周期中断开所述第二开关(SW2)。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第五开关(SW4),与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相并联,并且
其中在紧接着所述驱动周期的熄灭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控制着所述第一和第三开关(SW1_1~SW1_3,SW0),同时所述第五开关(SW4)接通,以便所述驱动腿没有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另一个电容器(Csa),
其中每一个所述驱动腿进一步包括级联驱动晶体管(Tr1a~Tr3a),其源极连接到所述驱动晶体管(Tr1b~Tr3b)的所述漏极,并且其漏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SW1_1~SW1_3),
其中所述驱动腿(12-1~12-3)的所述级联驱动晶体管(Tr1a~Tr3a)的所述栅极被共用耦连在一起,
其中所述另一个电容器(Csa)将所述级联驱动晶体管(Tr1a~Tr3a)的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三节点连接起来,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开关(SW2a)将所述数据线(4)和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连接起来。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三节点连接到所述第一节点(VDD),并且所述第三节点的所述固定电势与所述第一节点(VDD)的电势相等。
2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数据线驱动器(2);
扫描线驱动器(1);以及
显示面板(10),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位于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一节点(VDD)之间的多个驱动腿,每一个所述驱动腿包括:
驱动晶体管(Tr1~Tr3),其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一节点(VDD),以及
第一开关(SW1_1~SW1_3),将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漏极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驱动腿的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被共用耦连在一起,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
电容器(Cs),将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二节点连接起来,
编程晶体管(Tr4),其栅极连接到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并且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一节点(VDD),
电流驱动元件(5),连接到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
数据线(4),以及
第三开关(SW0),将所述数据线(4)和所述编程晶体管(Tr4)的所述漏极连接起来,
其中在编程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接通所述第一和第三开关(Tr1_1~Tr1_3,SW0),并且所述数据线驱动器(2)通过所述数据线(4)为所述编程晶体管(Tr4)提供编程电流(Iin),并且
其中,在紧接着所述编程周期的驱动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顺序接通所述驱动腿的所述第一开关(SW1_1~SW1_3),同时断开所述第三开关(SW0)。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第二开关(SW2),位于所述编程晶体管(Tr4)的所述栅极和漏极之间,并且
其中在所述编程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接通所述第二开关(SW2),而在所述驱动周期中断开所述第二开关(SW2)。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第二开关(SW2),位于所述数据线(4)和所述编程晶体管(Tr4)的所述栅极之间,并且
其中在所述编程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接通所述第二开关(SW2),而在所述驱动周期中断开所述第二开关(SW2)。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第二开关(SW2),位于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所述编程晶体管(Tr4)的所述栅极之间,并且
其中在所述编程周期中,所述扫描线驱动器(1)接通所述第二开关(SW2),而在所述驱动周期中断开所述第二开关(SW2)。
25.一种显示面板(10),包括:
位于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一节点(VDD)之间的多个驱动腿,每一个所述驱动腿包括:
驱动晶体管(Tr1~Tr3),其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一节点(VDD),
电容器(Cs1~Cs3),将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二节点连接起来,
第一开关(SW1_1~SW1_3),将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漏极连接起来,以及
第二开关(SW2_1~SW2_3),将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所述栅极和所述漏极连接起来;
数据线(4);
第三开关(SW0),将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所述数据线(4)连接起来;
电流驱动元件(5);以及
第四开关(SW3),将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连接起来。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面板(10),其中所述第三开关(SW0)连接到第一扫描线(3-0),并且
其中所述驱动腿的所述第二开关(SW2_1~SW2_3)连接到不同于所述第一扫描线(3-0)的第二扫描线(3-4)。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面板(10),其中每一个所述驱动腿(12-1~12-3)进一步包括:
级联驱动晶体管(Tr1a~Tr3a),其源电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Tr1b~Tr3b)的所述漏极,并且其漏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SW1_1~SW1_3),
另一个电容器(Cs_1a~Cs_3a),将所述级联驱动晶体管(Tr1a~Tr3a)的栅极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三节点连接起来。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另一个电容器(Csa),
其中每一个所述驱动腿进一步包括级联驱动晶体管(Tr1a~Tr3a),其源极连接到所述驱动晶体管(Tr1b~Tr3b)的所述漏极,并且其漏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SW1_1~SW1_3),同时所述驱动腿(12-1~12-3)的所述级联驱动晶体管(Tr1b~Tr3b)的栅极被共用耦连在一起,并且
其中所述另一个电容器(Cs)将所述级联驱动晶体管(Tr1a~Tr3a)的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具有第三电势的第三节点连接起来。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另一个开关(SW2a),将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连接起来。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面板(10),其中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包括OLED元件。
31.一种显示面板(10),包括:
位于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一节点(VDD)之间的多个驱动腿,每一个所述驱动腿包括:
驱动晶体管(Tr1~Tr3),其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一节点(VDD),同时所述驱动腿的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被共用耦连在一起,以及
第一开关(SW1_1~SW1_3),将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起来;
电容器(Cs),将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二节点连接起来;
电流驱动元件(5),连接到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
数据线(4);以及
第三开关(SW0_0,SW0),将所述数据线(4)和所述驱动腿的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所述漏极连接起来。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
一组第二开关(SW1_0~SW2_0),用于为所述驱动腿的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所述漏极之间提供电气连接;以及
第四开关(SW3_0),将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所述漏极之一连接起来。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第二开关(SW2),将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第三开关(SW0)将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所述数据线(4)连接起来。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第一MOS晶体管(NT5),其源极和栅极耦连在一起,所述源极和漏极连接到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所述共用耦连栅极,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SW2)包括第二MOS晶体管(NT2),所述第  MOS晶体管(NT2)的源极和漏极之一连接到所述第一MOS晶体管(NT5)的所述源极和漏极,并且其另一电极连接到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
3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第二开关(SW2),将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所述数据线(4)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第三开关(SW0)将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所述数据线(4)连接起来。
36.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第五开关(NT4),与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相并联。
37.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另一个电容器(Csa),
其中每一个所述驱动腿(12-1~12-3)进一步包括级联驱动晶体管(Tr1a~Tr3a),其源极连接到所述驱动晶体管(Tr1b~Tr3b)的所述漏极,并且其漏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SW1_1~SW1_3),
其中所述驱动腿(12-1~12-3)的所述级联驱动晶体管(Tr1a~Tr3a)的所述栅极被共用耦连在一起,
其中所述另一个电容器(Csa)将所述级联驱动晶体管(Tr1a~Tr3a)的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三节点连接起来,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开关(SW0)将所述数据线(4)和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连接起来。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显示面板(10),其中所述第三节点连接到所述第一节点(VDD),并且所述第三节点的所述固定电势与所述第一节点(VDD)的电势相等。
39.一种显示面板(10),包括:
位于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一节点(VDD)之间的多个驱动腿,每一个所述驱动腿包括:
驱动晶体管(Tr1~Tr3),其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一节点(VDD),以及
第一开关(SW1_1~SW1_3),将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和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漏极连接起来,其中所述驱动腿的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被共用耦连在一起;
电容器(Cs),将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具有固定电势的第二节点连接起来;
编程晶体管(Tr4),其栅极连接到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并且源极连接到所述第一节点(VDD);
电流驱动元件(5),连接到所述电流输出节点(NOUT);
数据线(4);以及
第三开关(SW0),将所述数据线(4)和所述编程晶体管(Tr4)的所述漏极连接起来。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显示面板(10),进一步包括第二开关(SW2),位于所述编程晶体管(Tr4)的所述栅极和漏极之间。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二开关(SW2),位于所述数据线(4)和所述编程晶体管(Tr4)的所述栅极之间。
42.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二开关(SW2),位于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所述共用耦连栅极和所述编程晶体管(Tr4)的所述栅极之间。
43.一种用于驱动电流驱动元件(5)的方法,包括:
在编程周期中,通过数据线(4)提供编程电流(Iin);
在所述编程周期中,将来自所述数据线(4)的所述编程电流(Iin)传送到多个驱动晶体管(Tr1~Tr3),每一个所述驱动晶体管(Tr1~Tr3)的栅极连接到电容器(Cs1~Cs3),从而在所述每一个电容器(Cs1~Cs3)上形成电压;
在紧接着所述编程周期的驱动周期中,顺序选择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Tr1~Tr3)之一,以为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提供驱动电流(Idrv1~Idrv3),该电流来自带有由所述每一个电容器(Cs1~Cs3)所维持的所述电压的所述所选驱动晶体管。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紧接着所述驱动周期的熄灭周期中,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Tr1~Tr3)没有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熄灭周期中,将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的电极短路。
46.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驱动周期进一步包括:
第一和第二照明周期,以及
中间的熄灭周期,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照明周期之间,
其中,在所述第一照明周期中,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Tr1~Tr3)之一为所述电流驱动元件提供所述驱动电流(Idrv1~Idrv3),
其中,在所述中间的熄灭周期中,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Tr1~Tr3)没有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二照明周期中,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Tr1~Tr3)的另一个为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提供所述驱动电流。
47.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Tr1~Tr3)与所述数据线(4)断开;以及
在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Tr1~Tr3)与所述数据线(4)断开之前,将所述电容器(Cs1~Cs3)与所述数据线(4)断开。
48.一种用于驱动电流驱动元件(5)的方法,包括:
在编程周期中,通过数据线(4)提供编程电流(Iin);
在所述编程周期中,将来自所述数据线(4)的所述编程电流(Iin)传送到具有与电容器(Cs)相连的共用耦连栅极的多个驱动晶体管(Tr1~Tr3),从而在所述电容器(Cs)上形成电压;
在紧接着所述编程周期的驱动周期中,顺序选择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Tr1~Tr3)之一,以为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提供驱动电流(Idrv1~Idrv3),该电流来自带有由所述电容器(Cs)所维持的所述电压的所述所选驱动晶体管。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紧接着所述驱动周期的熄灭周期中,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Tr1~Tr3)没有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熄灭周期中,将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的电极短路。
51.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驱动周期包括:
第一和第二照明周期,以及
中间的熄灭周期,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照明周期之间,
其中,在所述第一照明周期中,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Tr1~Tr3)之一为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提供所述驱动电流(Idrv1~Idrv3),
其中,在所述中间的熄灭周期中,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Tr1~Tr3)没有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二照明周期中,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Tr1~Tr3)的另一个为所述电流驱动元件(5)提供所述驱动电流(Idrv1~Idrv3)。
52.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Tr1~Tr3)与所述数据线(4)断开;以及
在所述多个驱动晶体管(Tr1~Tr3)与所述数据线(4)断开之前,将所述电容器(Cs1~Cs3)与所述数据线(4)断开。
53.一种电路,包括:
发光元件;以及
像素电路,用于向所述发光元件施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
多个电流源,每个电流源产生电流,以及
开关,在一个帧周期中,该开关将所述电流源的相应电流顺序施加到所述发光元件。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电路,其中控制所述开关,以便在所述一个帧周期中,不向所述发光元件施加所述电流源的所有所述电流。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电路,其中控制所述开关,以便在所述相应电流顺序施加到所述发光元件之前,为所述多个电流源提供与数据相应的状态。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电路,其中控制所述开关,以便在停止向所述多个电流源提供与所述数据相应的所述状态之前,使所述多个电流源的状态稳定。
57.一种电路,包括:
电流驱动元件;以及
驱动器,在预定帧周期,该驱动器向所述电流驱动元件提供电流。
CNA2004100635970A 2003-07-10 2004-07-12 用于改善像素编程的电流驱动有源矩阵显示面板 Pending CN15774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2761/2003 2003-07-10
JP2003272761A JP2005031534A (ja) 2003-07-10 2003-07-10 電流負荷素子駆動回路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7452A true CN1577452A (zh) 2005-02-09

Family

ID=33562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635970A Pending CN1577452A (zh) 2003-07-10 2004-07-12 用于改善像素编程的电流驱动有源矩阵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007361A1 (zh)
JP (1) JP2005031534A (zh)
CN (1) CN157745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4436A (zh) * 2016-01-13 2018-09-28 深圳云英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像素数据重新排序的装置和方法
CN110349534A (zh) * 2019-01-08 2019-10-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95300B2 (ja) * 2003-08-21 2010-12-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327042B2 (ja) * 2004-08-05 2009-09-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6106141A (ja) * 2004-09-30 2006-04-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有機el画素回路
US8294648B2 (en) * 2004-10-08 2012-10-2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Gray-scale current generating circuit,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0707623B1 (ko) * 2005-03-19 2007-04-13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화소 및 이를 이용한 발광 표시장치
US7898623B2 (en) 2005-07-04 2011-03-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device
EP1777691A3 (en) * 2005-10-21 2010-08-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JP4879700B2 (ja) * 2005-10-21 2012-02-2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8144115B2 (en) 2006-03-17 2012-03-27 Konicek Jeffrey C Flat panel display screen operable for touch position determ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US7859526B2 (en) * 2006-05-01 2010-12-28 Konicek Jeffrey C Active matrix emissive display and optical scanner system,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US20080062090A1 (en) * 2006-06-16 2008-03-13 Roger Stewart Pixel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driving pixels
US8446394B2 (en) * 2006-06-16 2013-05-21 Visam Development L.L.C. Pixel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driving pixels
US7679586B2 (en) 2006-06-16 2010-03-16 Roger Green Stewart Pixel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driving pixels
JP2008009276A (ja) * 2006-06-30 2008-01-17 Canon Inc 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処理装置
TWI442368B (zh) 2006-10-26 2014-06-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電子裝置,顯示裝置,和半導體裝置,以及其驅動方法
US7847767B2 (en) * 2007-01-17 2010-12-07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Pixel circuit
CN101605213A (zh) * 2008-06-13 2009-12-16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模拟频道和数字频道映射的协调系统及其方法
JP6424350B2 (ja) * 2014-03-07 2018-11-21 イー インク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電気泳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160311354A1 (en) * 2015-04-23 2016-10-27 Craig Allen Stamm Back support device and system
US20230011754A1 (en) * 2021-07-01 2023-01-12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Means to Reduce OLED Transient Response
JP2023045491A (ja) * 2021-09-22 2023-04-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4436A (zh) * 2016-01-13 2018-09-28 深圳云英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像素数据重新排序的装置和方法
CN108604436B (zh) * 2016-01-13 2024-02-13 云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像素数据重新排序的装置和方法
CN110349534A (zh) * 2019-01-08 2019-10-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031534A (ja) 2005-02-03
US20050007361A1 (en) 2005-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77452A (zh) 用于改善像素编程的电流驱动有源矩阵显示面板
CN1267876C (zh) 电子电路与驱动方法、电光装置与驱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228666C (zh) 扫描电路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290071C (zh) 电子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光电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电子设备
CN1577458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254783C (zh) 基准电压发生电路和方法、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186677C (zh) 显示装置
CN1402211A (zh) 电流负载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551089A (zh) 像素电路、显示装置以及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
CN1799081A (zh) 像素电路、显示设备以及驱动像素电路的方法
CN1909041A (zh) 数据驱动电路、发光显示器及驱动该发光显示器的方法
CN1879141A (zh) 像素电路、显示设备和用于驱动像素电路的方法
CN1517964A (zh) 有源矩阵驱动式显示装置
CN1770247A (zh) 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604472A (zh) 斜坡电压产生装置和有源矩阵驱动型显示装置
CN1684558A (zh) 有机el像素电路
CN1909043A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数据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CN1617208A (zh) 显示器的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1622168A (zh) 发光显示器、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924963A (zh) 执行片状单元测试的oeld和使用该oeld的测试方法
CN1912978A (zh) 数据驱动器、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及驱动该设备的方法
CN1787059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722207A (zh) 像素电路与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417761A (zh) 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692396A (zh) 图象显示装置和彩色平衡调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