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6208A -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6208A
CN1576208A CNA2004100619770A CN200410061977A CN1576208A CN 1576208 A CN1576208 A CN 1576208A CN A2004100619770 A CNA2004100619770 A CN A2004100619770A CN 200410061977 A CN200410061977 A CN 200410061977A CN 1576208 A CN1576208 A CN 1576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rive shaft
transmission gear
axle drive
record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619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8207C (zh
Inventor
杉山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6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6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82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820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2Roller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Abstract

一种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它具有:一对输送辊单元,它们夹着并且输送记录介质并且分别设置在记录区域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处,在上游侧中的输送辊单元包括一驱动轴和安装在该驱动轴上的上游侧传动齿轮,在下游侧中的输送辊单元包括一驱动轴和安装在该驱动轴上的下游侧传动齿轮;一输出轴;以及一驱动小齿轮,它安装在输出轴上并且与所述两个传动齿轮啮合。上游侧传动齿轮、下游侧传动齿轮和驱动小齿轮中的每一个是这样一个齿轮,该齿轮中两个正齿齿轮形成为一体,同时两个正齿齿轮的相位彼此偏离半个齿节。

Description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夹着并且输送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以及包括有该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一打印部分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通过使从喷墨记录头的喷嘴中喷射出的墨水附着在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的设备中,使记录介质每隔规定的长度沿着副扫描方向间歇地运动(步进进给),并且在间歇运动的停止期间,其上安装有记录头的滑架沿着主扫描方向运动,并且在每个规定的区域中形成图像。
在那种情况中,在JP-A-2002-154701中,沿着纸张输送方向位于输送上游侧(下面简称为上游侧)处的上游侧输送辊对和位于输送下游侧(下面简称为下游侧)处的下游侧输送辊对设置在记录头的两侧处,记录介质由这两个辊对夹着,并且这两个辊对通过来自一个驱动马达(输送马达)的多级齿轮系被间歇地驱动,从而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记录介质。
根据JP-A-2002-154701的结构,由于齿轮系构成为多级,所以存在需要大空间来设置大小齿轮的问题。此外,作为其中一个安静促动(操作)这些齿轮的方法,已知有一种提高接触比的方法,但是正常的正齿齿轮不能提高接触比。作为提高接触比的另一种方法,存在一种使用螺旋齿轮的方法,但是存在驱动载荷沿着推动方向出现的问题。
为了安静地促动(操作)齿轮,例如日本专利No.2710861披露了这样一种齿轮,具有相同的圆周齿节的多个(例如两个)齿轮系(正齿齿轮系)通过整体模塑形成在单个齿轮基底的圆周面上,每个齿轮系与相邻齿轮系偏离半个齿节(1/2齿节),每个齿轮系的每个齿轮齿的部分齿根通过统一的相交面与相邻齿轮系的前后齿轮齿的部分齿根形成为一体。
发明内容
但是,由于在日本专利No.2710861中所披露的齿轮结构与正常的正齿齿轮相比比较复杂,所以存在以下问题,其制造需要很多时间,并且在将它按照原状应用在如在JP-A-2002-154701中所披露的纸张输送设备时,成本增加。
在这里披露了一种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一种采用该输送装置的成像设备,其中虽然采用了如在日本专利No.2710861中所披露的齿轮,但是通过包括几个齿轮系并且具有简单结构的传动齿轮机构,从而肯定可以使上游侧和下游侧输送辊安静地旋转驱动长时间。
此外,在日本专利No.2710861的齿轮结构中,由于每个齿轮系的每个齿轮齿的部分齿根通过统一的相交面与相邻齿轮系的前后齿轮齿的部分齿根部分成一体(连接),所以在采用在日本专利No.2710861中所披露的装置作为所要啮合的齿轮时,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当其中一个齿轮沿着旋转轴线方向(齿轮齿宽度方向)运动时,相配合的齿轮系与相邻齿轮系发生干扰,并且出现异常噪音。
例如,在上面的纸张输送设备中,在其中每个都由两个日本专利No.2710861的齿轮系构成的两个小齿轮沿着轴线方向彼此相邻并且串连地固定在一个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的情况下,当驱动马达的输出轴或者上游侧从动齿轮或下游侧从动齿轮的轴沿着轴线方向(齿轮齿宽度方向)运动时,动力通过啮合从其中一个小齿轮传递给由日本专利No.2710861的两个齿轮系构成的上游侧大直径从动齿轮,并且动力通过啮合从另一个小齿轮传递给由日本专利No.2710861的两个齿轮系构成的下游侧大直径从动齿轮,相啮合的齿轮系与相邻齿轮系发生干扰,并且相反出现大的异常噪音,并且在更差的情况中齿轮齿可能断裂。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必须如此进行组装,从而输出轴或上游侧从动齿轮的轴或下游侧从动齿轮的轴不会沿着轴线方向(齿轮齿宽度方向)运动,但是这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即输送装置的组装操作需要很多时间,并且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
在这里披露了一种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一种采用该输送装置的成像设备,该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安静地被驱动,并且其中还可以很容易进行传动齿轮机构的组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它包括:一对输送辊单元,它们夹着并且输送记录介质并且分别设置在记录区域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处,在上游侧中的输送辊单元包括一驱动轴和安装在该驱动轴上的上游侧传动齿轮,在下游侧中的输送辊单元包括一驱动轴和安装在该驱动轴上的下游侧传动齿轮;一输出轴;以及一驱动小齿轮,它安装在输出轴上并且与所述两个传动齿轮啮合;其中上游侧传动齿轮、下游侧传动齿轮和驱动小齿轮中的每一个是这样一个齿轮,其中两个正齿齿轮形成为一体,同时两个正齿齿轮的相位彼此偏离半个齿节。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将更容易了解本发明:
图1为一多功能设备的总体前视图;
图2为一喷墨打印部分和一记录介质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记录介质输送装置的平面图;
图4为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在处于安装在框架上的状态中的前透视图;
图5为该框架的前透视图;
图6为夹送辊支架主体的透视图;
图7为夹送辊支架主体的平面图;
图8A为沿着图6的VIIIa-VIIIa线剖开的剖视图,而图8B为沿着图6的VIIIb-VIIIb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9A为沿着图7的IXa-IXa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而图9B为沿着图7的IXb-IXb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
图10为图4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1为沿着图3的XI-XI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
图12为沿着图3的XII-XII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
图13为定位检测杆和宽度检测杆的透视图;
图14A为在传动齿轮和轴承体的位置处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而图14B为图14A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沿着图14的XV-XV线取出的视图;
图16A为轴承体的侧视图,图16B为一剖视图,而图16C为沿着图16B的XVI-XVI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
图17A为传动齿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而图17B为小齿轮的剖视图;并且
图18为推压盘簧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至17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说明。本发明的该实施方案适用于在具有传真功能、扫描功能、复印功能和打印功能的多功能设备1中采用了喷墨记录头2的打印部分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
如图1所示,在该多功能设备1的主体外壳4中的上表面的前部设有一操作面板部分5,它包括用于执行传真功能、扫描功能和复印功能的十位数字键盘5a、用于指示各种操作的按键5b、液晶显示板5c等。
设在由树脂制成的主体外壳4上并且具有自动送纸装置7的文档读取装置6包括通过铰链(未示出)垂直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外壳4的后缘上的盖体8、设在盖体8的上表面的一侧处的自动送纸装置7、设置在固定于主体外壳4的上表面的一个端部上的端部玻璃板(未示出)的下侧处的一读取元件例如未示出的CIS(接触图像传感器)等。顺便说一下,在该实施方案中,除了在文档运动的同时读取元件停止在自动送纸装置7的下侧处的状态中进行自动送纸读取之外,还采用了这样一种结构,从而将文档放在设置于主体4的上表面上的大玻璃板(未示出)上,同时其上形成有图像的表面向下取向,并且在其中文档由例如设在盖体8的下表面处的加压体(未示出)例如海绵挤压的状态中,读取元件在沿着大玻璃板的下表面设置的导轨上运动的同时根据图像读取指令读取图像。
送纸部分9设在主体外壳4的后侧处并且位于盖体8后面。如图2所示,在送纸部分9中的送纸盘9a设置成向下并且向前倾斜,并且作为设定在层叠状态中的记录介质的一个示例,裁成预定尺寸的纸张P放在送纸盘9a上,从而其下端边缘与分隔板10接触。在送纸盘9a的表面侧(正面)处,包括作为送纸单元的送纸辊12的送纸辊单元11的外壳13可转动地安装在传动轴14沿着纵向方向的中部上。在外壳13中,设有与传动轴14一体地转动的主动齿轮15、支撑在可转动地装配在传动轴14上的行星臂(未示出)的顶端处并且与主动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16、中间齿轮17以及与送纸辊12一体地转动的齿轮18。此外,虽然没有显示出,该外壳13受到扭转弹簧的弹性推压,从而将送纸辊12压在层叠纸P的最上面。
顺便说一下,用于引导所输送纸张的左右侧缘的一对导纸板19(图2只显示出其中一个)安装在送纸盘9a上以便能够同步地水平运动。因此,在送纸盘9a中,通过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在其沿着宽度方向的中心与后面所述的打印部分20沿着水平宽度的中心位置一致的状态中来输送纸张P。另外,在主体外壳4的前表面处,用于在打印部分20形成了图像之后接收记录介质的接纸盘21从开口部分22向前伸出。
图2为喷墨记录头2的打印部分20和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的侧面剖视图。送纸盘9a、送纸辊单元11等设置在框架27的输送上游侧处,该框架27由金属板制成并且当在如图3至5中所示的平面上看时弯曲形成为C形,并且后述打印部分20和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设置在其输送下游侧处。
框架27包括沿着纸张P的宽度方向(还被称为滑架的运动方向或主扫描方向,并且这在下面同样适用)较长的主框架部分27a、从主框架27a的左右端部向纸张P的输送方向(也被称为副扫描方向,并且这在下面同样适用)弯曲并且沿着输送方向朝着下游侧延伸的侧框架部分27b(27c)、作为一单独板从主框架部分27a沿着水平方向的中部朝着沿着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伸出的侧框架部分27d、以及用于将设在左右侧处的侧框架27b和27d的前端部分连接在一起的加强部分27e(参见图4和5)。
滑架23沿着在这对侧框架27b(27d)之间在水平纵向方向上铺设的两根导轴26a和26b可滑动地安装。彩色喷墨盒类型的记录头2安装在该滑架23中,同时其喷嘴表面向下取向。此外,其中存储有青、黄、品红和黑相应颜色墨水的墨盒24可拆卸地安装在记录头2的上表面上。顺便说一下,将每种颜色墨盒向下压,从而可以通过垂直可转动地设在滑架23的上端处的杆25来将它固定。
与设置成平行于导轴26a的环形同步皮带(未示出)连接的滑架23如此构成,从而该滑架23可以通过用于驱动同步皮带的滑架马达(未示出)的操作而沿着主扫描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一压板28设在滑架23下面,从而面对着记录头2的喷嘴表面并且沿着主扫描方向延伸。
接下来将对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的结构进行说明。为了夹着并且间歇地输送从设在送纸部分9中的送纸辊12和分隔板10一张张送入的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P,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包括作为第一输送辊对的上游侧输送辊对30、31和作为第二输送辊对的下游侧输送辊对32、33。上游侧输送辊对30、31设置在压板28的上游侧,而下游侧输送辊对32、33设置在其下游侧。
设置在上游侧输送辊对中的下侧处的主动辊30和设在下游侧输送辊对中的下侧处的主动辊32中的每一个为沿着主扫描方向拉长的辊。然后,将具有大摩擦系数的材料例如橡胶涂覆在由金属制成的每个圆杆状轴30a和32a的外圆周上。每个驱动轴30a和32a的两个端部(图3、14和15中只显示出其中一个)由这对侧框架部分27b(27d)通过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轴承体36和37支撑。固定在上游侧主动辊30的驱动轴30a的一个端部上的传动齿轮38和固定在下游侧主动辊32的驱动轴32a的一个端部上的传动齿轮39如此构成,从而它们通过串连装在输送马达41的马达轴41a(作为输出轴)上的两个小齿轮42而相互同步,并且沿着相同的方向转动(参见图2和3)。
下面将对上面的结构作更详细的说明。在框架27中,在图3中输送马达41固定在左侧框架部分27b的内侧上,并且输送马达41的马达轴41a沿着左边向外的方向伸出。该输送马达41例如采用了一种混合步进马达,并且根据这种输送马达41,由于它在马达轴41a受到沿着从主体伸出的方向的挤压的状态中转动,所以具有这样的优点,马达轴41a不会沿着轴向方向波动,但是在被调节至恒定位置处的状态中转动。
另一方面,由合成树脂例如POM(聚缩醛树脂)制成的小齿轮42、上游侧传动齿轮38和下游侧传动齿轮39中的每一个由这样一种齿轮构成,其中两个正齿齿轮90和90彼此偏离半个齿节,并且模制成一体,从而包括位于这两个正齿齿轮90和90的环形沟槽部分91,该沟槽部分具有适当的宽度(在该实施方案中约为1mm),并且包括两个正齿齿轮的结合表面(参见图14A、14B、17A和17B)。
也就是说,环形沟槽部分形成在彼此相连并且相位相互偏离半个齿节的两个正齿齿轮90和90之间,从而具有包括这两个正齿齿轮90和90的结合面的形状,并且优选的是,该环形沟槽部分通过例如在从稍微小于节圆半径的部分(在齿根部分和节圆之间)到齿顶部分的范围内切除(去除)一部分来形成的。两个正齿齿轮90和90由合成树脂材料模制成一体,从而包括具有特定宽度的环形沟槽部分91同时这两个正齿齿轮90和90的结合面做成为中心。由此,环形沟槽部分91如此构成,从而从两个正齿齿轮的齿根部分到节圆(更准确的说,稍小于节圆半径的部分)的齿根部保留,并且环形沟槽部分91的外圆周表面离齿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的半径Ro设定为稍小于每个正齿齿轮90的节圆半径。此外,环形沟槽部分91的沟槽宽度尺寸B1基本上为每个正齿齿轮90的齿轮齿宽尺寸Bo的一半,在该实施例中,齿轮齿宽尺寸Bo为1.75mm至1.875mm,并且沟槽宽度尺寸B1大约为1mm至1.2mm(参见图17A和17B)。
如上所述,当在保留了齿根部分的同时形成其直径稍小于正齿齿轮的节圆直径的环形沟槽部分91时,即使在上游侧传动齿轮38或下游侧传动齿轮39沿着驱动轴30a、32a的方向偏离了沟槽宽度尺寸B1的基本上一半距离(B1/2),也不会出现正齿齿轮90的位置偏离半个节距的啮合现象,并且不会出现异常噪音。
此外,由于如上所述的偏移是相关的,所以即使在每个小齿轮42相对于上游侧传动齿轮38和下游侧传动齿轮39沿着驱动轴方向偏移时,也不会出现正齿齿轮90的位置偏离半个节距的啮合现象,并且不会出现异常噪音。换句话说,在根据前面估计出的制造和装配误差来设定环形沟槽部分91的沟槽宽度尺寸B1时,即使在估计范围内出现了一些误差,也肯定能防止出现异常噪音。
另外,环形沟槽部分91不包括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将从齿顶部分到齿根部分的整个齿形切掉,并且保留了几乎到节圆的齿根部分,因此可以通过那样使齿轮齿保持啮合,并且齿轮齿的强度不会大大降低。
当上游侧传动齿轮38的驱动轴30a和下游侧传动齿轮39的驱动轴32a由左侧框架部分37b可枢转地支撑时,采用在图16A至16C中所示的由例如POM(聚缩醛树脂)的合成树脂制成的轴承体36和37。在轴承体36(37)中的凸起部分(管部)92的内径孔(轴承孔)93形成为具有与驱动轴30a(32a)的直径相同的直径,并且轴承体36(37)和驱动轴30a(32a)可以相对转动并且可以沿着轴线方向运动。一对凸缘部分94和95一体地模制在凸起部分(管部)92的外圆周表面上,从而彼此间隔与侧框架部分27b的板厚t1相等的间隔。具有其中一部分圆周如由图16C的阴影部分所示的地方一样保留的非圆形横截面的紧固槽96一体地模制在这对凸缘部分94和95之间,并且位于凸起部分(管部)92的外圆周表面上。
对于沿着与内径孔(轴承孔)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从一个凸缘部分94的一部分一体地延伸出的杆部分97而言,一把手部分97a一体地模制在其一个表面上,并且一接合凸起98一体地模制在与把手部分97a相对的表面上(参见图16A和16B)。
如图15所示,在左侧框架部分27b中设有一大肚皮形(其中大小孔成一直线彼此连通)插孔99,固定在输送马达41的马达轴41a上的两个小齿轮可以插入在其中。此外,可以将轴承体36(37)的装配槽96装配在其中以便可以绕着轴线转动的大直径孔部100设在左侧框架部分27b中,并且位于将要设置每个传动齿轮38和39的位置处,并且另外形成有与大直径孔部100的一部分(上侧)连通并且与要打开的侧框架部分27b的上端面连通的插槽101。
然后,插槽101的宽度尺寸W2如此形成,从而对于其中至少一部分圆周面保留在轴承体36(37)中的装配槽96而言,只有具有小宽度尺寸W1的小直径部分的区域可以穿过。
接下来将对动力传动系统的组装操作进行说明。如图14A所示,首先将E形环(E形紧固环)103装配在位于驱动轴30a(32a)的左部处的定位环形沟槽102上。接着,从驱动轴30a(32a)的左端沿着轴线装配由压缩盘簧形成的推压盘簧104和轴承体36(37)。在该情况中,每个杆部97设置在沿着左侧框架部分27b的内表面的侧面处。接下来,将形成为面对着轴承体36(37)的凸起部分92的端面的E形环(E形紧固环)105装配在驱动轴30a(32a)的环形沟槽上。另外,传动齿轮38(39)从该驱动轴30a(32a)的左端压配,并且设置和固定在传动齿轮38(39)的凸起部分106的端面与驱动轴30a(32a)的左端面一致的位置处。
接下来,如由图15的实线部分所示一样,将杆部97夹在手指之间,并且使轴承体36(37)绕着驱动轴30a(32a)转动以产生这样一个相位,从而在轴承体36(37)的装配槽96中的具有宽度W1的小直径部分穿过具有宽度尺寸W2的插槽101,并且在该状态中,每个装配槽96从侧框架部分27b的上端面侧插入进插槽101中,并且杆部97沿着侧框架部分27b的内表面转动,从而每个装配槽96的圆周部分在大直径部分100的位置处装配在大直径部分100上。这时,接合凸起98在杆部97的弹性作用下与侧框架部分27b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接着,如图15的双点划线所示一样,当在每个杆部97的相对表面上的接合凸起98与形成在侧框架部分27b中的接合孔106、107接合时,每个装配槽96就不可能沿着侧框架部分27b的插槽101的方向脱开,并且保持了轴承体36(37)的转动姿态。
然后,在该状态中,由于通过推压盘簧104将驱动轴30a(32a)朝着图14的右边方向推压,所以将固定在驱动轴30a(32a)左端上的传动齿轮38(39)设置在这样一个位置处,在该位置处它被拉向左侧框架部分27b的外表面并且没有沿着轴向方向偏移。该传动齿轮38(39)和固定在向外(向左)伸出的马达轴41a上的两个小齿轮系42通过相应的平行正齿齿轮90和90啮合,并且不会沿着轴向方向偏移,因此可以实现安静的动力传送。
顺便说一下,如图14B所示,优选的是,将垫圈103a、105a介入在装配到定位环形沟槽102上的E形环(E形紧固环)103和推压盘簧104之间和在轴承体36(37)和设置在其左边的E形环(E形紧固环)105之间,优选的是,最好插入由具有小摩擦负载(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的垫圈。此外,在至少位于与轴承体36(37)接触的侧面处的推压盘簧104的端部处,作为用于防止相对于轴承体36(37)的摩擦阻力增加的处理方法(用于降低摩擦载荷的处理方法),优选使弹簧线材的顶端朝着内侧线圈部分弯曲(参见图18),更优选的是,对推压盘簧104的两个端部施加这种处理,从而获得这样一种效果,即在安装推压盘簧104时,可以沿着任一方向将它安装。顺便说一下,每个小齿轮42按照这样一种方式安装,从而将其中两个正齿齿轮90和90一体地模制(外部模制)在外周边部分处的衬套41b(参见图17B)被压配在马达轴41a上。但是,不必总是使用马达轴41a,例如可以安装在一输出轴上,马达轴41a的转动在减速之后传递给该输出轴。
在上游侧输送辊对中设置在上侧处的作为从动辊的夹送辊31沿着主扫描方向以适当的间隔设置在驱动辊30的上表面上。每个夹送辊31安装在作为用于支撑并且能够单独地对它挤压的支撑单元的后述夹送辊支架主体40上。
另一方面,在设置在压板28的下游侧处并且位于上部处而且沿着主扫描方向拉长的导纸件34上,沿着主扫描方向以预定的间隔设置如在图2中所示的正齿式从动辊33。一种方式可以如此,从而该正齿式从动辊33单独地受到弹性弹簧推动并且压在驱动辊32上。此外,在导纸件34上,沿着主扫描方向以适当的间隔将多个辅助齿35设置在从动辊33的上游侧处(参见图2和3)。记录纸张P通过辅助齿35平稳地穿过导纸件34的下表面侧,并且朝着位于正齿式从动辊33和驱动辊32之间的位置引导。
由例如POM(聚缩醛树脂)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夹送辊支架主体40如此构成,从而沿着主扫描方向拉长的基部43以及用于支撑各夹送辊31的支撑部分44通过注塑成形方法而模制成一体,并且各支撑部44通过沿着在纸张P的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较长的细连接部分45一体地连接至一个基部43上(参见图6-8)。另外,为了沿着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使夹送辊31相对于纸张P的中心线设置在对称的位置上,各支撑部分44由沿着纸张输送方朝着下游侧延伸的狭缝46所分开。然后,在作为基部43和相应支撑部分44之间的根部的细长连接部分45中钻有多个通孔47(参见图7中的阴影部分)。通过这些细连接部分45,相应支撑部分44构成为容易相对于基部弹性且垂直弯曲。此外,由于通孔47的存在,所以可以使细连接部分45的长度比每个支撑部分44的宽度尺寸更短,并且可以改善弯曲作用。
在每个支撑部分44的顶端部分(下游侧)处,形成有一沉积孔48,从下方将夹送辊31插入到该孔中,支撑着支撑轴31a的连接件49从每个夹送辊31的两端按照使得支撑轴不能脱落并且是可旋转的方式伸出(参见图6、7、9和10)。基部43基本上被形成为具有打开的顶部的盒子或者一个框架,各支撑部44基本上形成为平板。另外,在基部43以及支撑部分44上水平和竖直地一体形成多个(许多)肋50,以减少重量并提高刚性。另外,在它们的底部,沿着纸张P的宽度方向,间隔地设置沿着纸张输送方向延伸并用于减小对纸张P的接触阻力的许多肋150(参见图8,图11和12省略了这种显示)。
然后,在基部43的前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向上第一接合钩部件51、第二钩部件52以及基本为矩形的下降止动钩53,从而框架27的主框架部件27a可以从背侧定位,从而不能脱落并且不能沿着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移动(见图6、7和8)。
更具体地说(在该实施方案中),在基部43的前板43a的下部处为每个支撑部44设置两个第一接合钩部件51(总数为8)。在基部43的前板43a的上部并且总共在4个位置处,也就是在靠近两个水平端部以及靠近中心的位置处,设置第二接合钩部件52。在基部43的前板43a中在形成于具有打开的顶部的一对开槽54之间的弹性件55的前表面处一体地形成有下降止动钩部件53。在该实施方案中,弹性件55沿着基部43的水平方向并且以适当的间隔设置在三个位置处(参见图6和7)。
顺便说一下,在图7中,由阴影部分表示的相应通孔47与第一接合钩部件51、第二接合钩部件52和下降止动钩部件53的相应位置对应,其形状稍微大于相应钩部件51至53的形状,并且当在平面上看时基本上为矩形。钩部件51至53和通孔47如上所述设置,从而在夹送辊支架主体40的注射模制时通过一对金属模具将相应钩部件51至53一体地模制出。
另外,通过改变钩部件5 1至53和通孔47的数量、布置等,从而可以针对每个支撑部分44改变细连接部分45的强度。这样,即使在采用共同的推压弹簧体71时,也可以适当地改变夹送辊31沿着纸张P的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的每个挤压力。
此外,用于安装定位检测杆(纸张检测杆)56的轴支撑部分57和插孔57a形成为从夹送辊支架主体40的基部45通过细连接部分45延伸至支撑部分44并且基本上位于沿着水平方向的中央部分(沿着主扫描方向的中央部分)处,所述定位检测杆检测出所输送的纸张P的前端并且检测出间歇输送纸张P脱离上游侧输送辊对30、31的夹持。然后,将用于安装宽度检测杆59的轴支撑部分60和插孔60a形成在沿着水平方向朝着一侧远离基部43的中央部分的位置(侧部)处(参见图7、8A、11和12),所述宽度检测杆59沿着宽度方向与一部分纸张P接触并且检测出纸张P的宽度。这些插孔57a和60a在图7中由阴影部分表示。
在每个轴支撑部分57和60中,一对非圆形轴61设置成彼此相对以便在其自由端侧处具有适当的间隙(参见图7、8、11和12)。另一方面,通过在形成于定位检测杆56和宽度检测杆59中每一个的中间部分处的方位指示管62中进行切割形成插槽62a,该插槽只有在定位检测杆56和宽度检测杆59中每一个的接触部分63侧(下端侧)沿着与非圆形轴61的轴线垂直的方向插入到插孔57a、60a中时才可以装配在该非圆形轴61上(参见图11、12和13)。
如图11和12所示,用于向相应杆56和59施加推压力的每个推压弹簧64和65具有安装在方位指示管62的一侧上的缠绕部分,从该缠绕部分的一侧延伸出的第一接合部分与定位检测杆56或宽度检测杆59接合,并且从该缠绕部分另一侧延伸出的第二接合部分与轴支撑部分57、60接合。
另一方面,在框架27的主框架部分27a中钻有与在夹送辊支架主体40中的钩部件51、52和53相对应的接合孔66、67和68(参见图5),此外,在主框架部分27a中,在与插孔57a和60a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钻有垂直长孔69(参见图5、11和12)。
顺便说一下,使与多个第二接合钩52中的一个(在该实施方案中,在图3至5中的右端)相对应的接合孔67的宽度尺寸与相应第二接合钩部件52的水平宽度一致,从而如后所述一样实现了定位功能,这使得在夹送辊支架主体40安装在框架27时不可能进行水平运动。此外,在主框架部分27a的下端侧处以朝着输送方向下游侧向下倾斜的形状一体地形成有弹簧支撑件70,用来覆盖基本上平行的夹送辊支架主体40的支撑部分44的上表面(参见图5等)。然后,与第一接合钩部件51相对应的接合孔66形成在位于主框架部分27a和弹簧支撑件70之间的连接根部处。
此外,将沿着垂直方向从接合孔66的上缘到接合孔68的下侧的垂直距离设定为等于沿着垂直方向从具有开口顶部的第一接合钩部件51到下降止动钩部件53的垂直距离。
顺便说一下,用于在夹送辊支架主体40的每个支撑部分44的顶端处朝着主动辊30的圆周表面挤压夹送辊31的推压弹簧体71设置成跨过框架27的弹簧支撑件70和支撑部分44,并且在该实施方案中该推压弹簧体71如此形成,从而一个弹簧杆弯曲并且当在平面图上看时一体地基本上形成为M形。在该情况下,一个金属弹簧杆如此弯曲,从而该推压弹簧体71包括一M形中央部分71a、位于两侧处的压脚部分71b以及位于相应压脚部分71b的中间部分处的缠绕部分71c。
然后,其上沿着水平方向(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装配有相应的缠绕部分71c并且可以受到支撑的安装凸起部分70a在自由端侧处一体地形成在每个弹簧支撑件70的两个端部处(参见图5和10)。更具体地说,如图4和5所示一样,只有设置在最左端处的安装凸起部分70a沿着左边方向伸出,而其它凸起部分70a形成为沿着右边方向伸出。
控制基底72垂直设置在与之平行的主框架部分27a的后表面侧(沿着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处,并且定位传感器74和宽度传感  75例如光电断路器固定在该控制基底72的后表面上,用于通过将光遮断来检测出被检测部分73在定位检测杆56和宽度检测杆59的上端侧处的接近。
在其中检测杆56(59)的下端(接触部分63)安装在导板76的上表面的孔77中的状态(其中纸张P的后缘已经通过)中,检测杆56(59)的底端侧(被检测部分73)进入定位传感器74(宽度传感器75)的检测部分,并且输出一OFF信号(参见图11和12的实线状态)。在其中纸张P的前缘上压着检测杆56(59)的接触部分63并且使之转动的状态中,被检测部分73与定位传感器74(宽度传感器75)分开,并且输出ON信号(参见图11的双点划线状态)。
在上面的结构中,为了将夹送辊支架主体40安装在主框架部分27a上,使基部43的前侧从主框架部分27a的下端侧向上接近。然后,在相应的下第一接合钩部件51装配在相应接合孔66中的状态使之上压,并且将第二接合钩部件52装配在相应的接合孔67中。那时,由于在每个向上弹性件55的上侧处向前伸出的下降止动钩部件53压向主框架部分27a的后表面,所以该弹性件55的上端侧(自由端侧)在反作用力下弹性变形,从而使之与主框架部分27a的后表面分开。然后,当下降止动钩部件53装配在接合孔68中时,可以在每一个下降止动钩部件53的下端与接合孔68的下缘接触的状态中通过弹性件55自身的弹性力将它装配在接合孔68上。那时,第一接合钩部件51分别与接合孔66的上缘接触,并且第二接合钩部件52分别与接合孔67的上缘接触。由此,基部43也就是夹送辊支架主体40不能垂直运动,并且可以在定位的状态中安装在主框架部分27a上。另外,在这时,由于一个第二接合钩部件52和接合孔67沿着主扫描方向在宽度上彼此相等,所以基部43即夹送辊支架主体40也不能沿着水平方向(主扫描方向)运动,并且也使水平位置定位。
如上所述,多个钩部件51至53设置在基部43的前表面处,并且当相应的钩部件与钻在框架27的主框架部分27a中的接合孔66至68接合时,能得到这样一个优点,即就可以通过单接触操作来进行将夹送辊支架主体40安装在框架上的操作。
在该状态中,每个支撑部分44几乎沿着从主框架部分27a的下端在向下倾斜方向(靠近主动辊30的上表面的方向)上延伸的弹簧支撑件70的下表面设置,并且在每个支撑部分44的顶端处的夹送辊31靠近主动辊30的上表面。接下来,将每个推压弹簧体71的中央部分71a安放在每个弹簧支撑件70的上表面上,并且当缠绕部分71c装配在每个弹簧支撑件70的安装凸起部分70a上时,在推压弹簧体71的两侧处的压脚部分71设置在支撑部分44的上表面上以便沿着顶端方向延伸。然后,将压脚部分71b的顶端(自由端)的圆形部分装配在以凹形形成在每个支撑部分44的上表面中并且位于靠近顶端的侧部处的接合凹槽部分74中(参见图7、11和12)。
因此,每个支撑部分44通过细连接部分45与基部43连接,并且每个推压弹簧体71施加推压力,从而在每个支撑部分44的顶端侧处的夹送辊31单独地被推压到主动辊30的上表面上。
此外,对于每个推压弹簧体71而言,首先将压脚部分71b的顶端圆形部分装配在接合凹槽部分74中,然后可以将缠绕部分71c装配在安装凸起部分70a上。例如,可以同时装配相应的左右顶端圆形部分,或者在将位于左右侧中的一个处的顶端圆形部分装配在接合凹槽部分74中的同时,将缠绕部分71c装配在安装凸起部分70a上,然后操作安装在弹簧支撑件70的上表面上的中央部分(M形部分)71a以克服弹性力朝着外面或里面将它推开,并且在将位于另一侧处的缠绕部分71c装配在安装凸起部分70a上的同时,可以将顶端圆形部分装配在接合凹槽部分74中。
这时,对于每个推压弹簧体71而言,由于连接着这对左右压脚部分71a的中央部分71a形成为M形弯曲,所以当这些缠绕部分71c装配在安装凸起部分70a上时,朝向装配方向的推开操作变得非常容易。
因此,尤其在图4和5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由于只有最左边的安装凸起部分70a形成为朝向左边方向伸出,所以在与之对应的推压弹簧体71的安装时,必须操纵压脚部分71a以向外打开,并且缠绕部分71c装配在安装凸起部分70a上,但是不用担心由此安装操作变得困难。
当还使得最左边的安装凸起部分70a沿着向右方向伸出时,在图5所示的左端弹簧支撑件70的外侧(左侧)处新需要用于形成安装凸起部分的凸起件,由此必须在框架中形成大开口(与记录介质输送通道相对应的空间),因此恐怕框架的强度会下降。但是,在该实施方案中没有任何这样的担心。
顺便说一下,定位检测杆56和宽度检测杆59是在将夹送辊支架主体40安装在框架27上之前的阶段安装的。
也就是说,在其中定位检测杆56和宽度检测杆59安装在夹送辊支架主体40上的状态(参见图11和12)中,每个检测杆56和59的接触部分63与部分弹簧支撑件70接触,并且限制了进一步的转动,因此方位指示管62不能向上转动至可以与非圆形轴61分离的位置(插槽62a与非圆形轴61的细宽度部分相对应的位置)。由此,可以在确保防止处于安装状态中的相应杆56和59突然分开。
但是,在处于安装状态中的相应杆56和59的正常操作范围内,即在相应杆56和59通过与纸张P接触而转动的范围内,当满足至少插槽62a没有与非圆形轴61的细宽度部分相对应的条件时,可以在将夹送辊支架主体40安装在框架27上之后安装相应的杆56和59。
然后,当由操作面板部分5的按键操作发出成像(打印机)指令时,通过送纸辊12的转动将层叠在送纸部分7上的一张纸P送入,并且在分隔板10的位置处使该纸张P的前端与层叠位置分开,并且沿着导板76的上表面将该纸张输送给上游侧输送辊对30、31。
接下来,纸张P沿着宽度方向的中央前缘上推定位检测杆56,并且定位传感器74输出ON信号。接收到该信号,并且输送纸张P直到该纸张P的前端碰到(撞上)位于主动辊30和夹送辊31之间的部分(夹持部分),并且在纸张P的前缘排列成在夹持部分处与主扫描方向平行之后,开始驱动输送马达41。
由此,将纸张P的前端夹在夹送辊31和主动辊30之间,并且使主动辊30和下游侧主动辊32相互同步地间歇驱动。
用于喷射墨滴的喷嘴排(未示出)沿着副扫描方向设在记录头2中,并且记录头2在沿着导轴26a和26b在主扫描方向上运动的同时沿着预定打印宽度进行打印。主动辊30和主动辊32在记录头2沿着主扫描方向运动并且进行打印的期间停止,并且记录头2的运动以及主动辊30和主动辊32的驱动交替地进行,因此间歇地进行主动辊30和主动辊32的驱动。通过多次间歇转动,将所输送的纸张P排出到该多功能设备1的前面接纸盘21上。
顺便说一下,当一吸气单元(未示出)与压板28连接并且在喷墨期间将纸张P吸在压板28的上表面上时,获得这样一种效果,即在纸张P和记录头2的喷嘴表面之间的间隔可以保持恒定。
在将纸张P的前端夹在下游侧输送辊对32、33之间的阶段之后,虽然将由下游侧输送辊对32、33实现的输送速度调节成稍微快于由上游侧输送辊对30、31所实现的输送速度,但是由于下游侧输送辊对32、33的夹持力低于上游侧输送辊对30、31的夹持力,所以即使这两个主动辊30和32同步驱动,该纸张P也在下游侧输送辊对32、33的夹持部分处稍微滑动,并且保持了在压板28上的纸张P的平坦度。
在该实施方案中,还可以将上游侧传动齿轮38和下游侧传动齿轮39设置在侧框架部分27b的内侧处。在那种情况下,E形环固定在驱动轴30a(32a)的轴端侧上,盘簧104和轴承体36(37)设置在其向内部分处,并且设置在这样一个位置处,其中驱动轴30a(32a)被压向左边方向。
顺便说一下,如图1所示,当作出这样的设计,从而主体外壳4沿着水平方向在主体外壳4的前侧(纸张排出侧)处的尺寸随着它向前进而变小时,该成像设备看起来更紧凑。为此,在上游侧传动齿轮38和下游侧传动齿轮39设置在侧框架部分27b的外表面和主体外壳4的侧表面内侧之间的情况中,当固定在下游侧输送辊32的驱动轴32端部上的传动齿轮39设置得比固定在上游侧输送辊30的驱动轴30a端部上的传动齿轮38更靠近侧框架部分27b的外表面时(参见图14),可以如此设计该主体外壳4,从而该主体外壳4的侧面靠近传动齿轮39。
顺便说一下,在该实施方案中,在其上安装有同时与两个传动齿轮38和39啮合的两个小齿轮42和42的输出轴可以为设在输送马达41的马达轴的传动下游侧处的中间齿轮轴,而不是马达轴41a。
此外,与在其中圆周面至少部分保留的轴承体36(37)中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装配槽96一样,在该实施方案中,采用了该形式(基本上为椭圆形类型),其中在中线两侧处的部分圆周被切掉,但是代替这个,还可以采用一种D型装配槽,其中只在一个侧面处的部分圆周被切掉。
如上面所详细说明的一样,根据该实施方案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是这样一种输送装置,其中用于夹着并且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辊对单元设置在记录区域的上游侧和其下游侧处,并且其中在上游侧输送辊单元中安装在驱动轴30上的上游侧传动齿轮90、在下游侧输送辊单元中安装在驱动轴32上的下游侧传动齿轮90、以及安装在一根输出轴上并且与这两个传动齿轮90、90啮合的两个驱动小齿轮42中的每一个是两个正齿齿轮模制成一体的齿轮,同时其相位彼此偏差半个齿节。
如上所述,在传动齿轮90和小齿轮42的每一个中,两个相邻正齿齿轮系彼此偏差半个齿节,因此与通常的正齿齿轮相比,接触比变为两倍,并且输送马达的转动运动肯定能够传递给上游侧和下游侧输送辊单元。因此,可以根据这两个输送辊的转动运动来适当地进行记录介质P的输送操作,并且转动运动得到平稳地传递,从而整个输送系统出现噪音的可能性很小,并且可以实现安静的操作。另外,由于上游侧和下游侧输送辊30、32通过安装在一根输出轴上的两个驱动小齿轮42单独地旋转驱动,所以与其中它们由一个驱动小齿轮同时驱动的情况相比,长期变化例如磨损较小,并且可以长时间实现安静的操作。
根据该实施方案,模制成一体的齿轮包括位于两个正齿齿轮之间的环形沟槽91,该沟槽包括两个正齿齿轮的结合面并且具有规定的宽度B1。因此,即使在这些小齿轮的装配中存在小误差并且沿着轴线方向在这两个齿轮之间出现小的偏移的情况下,由于相配合的正齿齿轮系没有与偏移半个齿节的正齿齿轮系啮合,所以可以确保安静的操作,并且由于传动齿轮和小齿轮的装配不需要严格的精确度,所以还存在这样的效果,即装配操作变得容易。
根据该实施方案,这对输送辊单元的每个驱动轴30、32由安装在框架27上的轴承体36、37可转动地支撑并且可以沿着轴线运动,固定在每根驱动轴30、32的端部上的每个传动齿轮90、90设置在框架27外面或里面,并且设有推压单元,用于与轴线基本上平行地并且沿着每个传动齿轮的侧端面与每个轴承体的侧端面接触的方向弹性推压每个驱动轴。如上所述,在每根驱动轴由安装在框架上的轴承体可转动地支撑并且可以沿着轴线运动的状态中,当它受到推压单元推压从而每个传动齿轮的侧端面与每个轴承体的侧端面接触时,通过只是严格设定在每个传动齿轮的侧端面和驱动轴的参考位置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消除每个传动齿轮沿着轴向方向相对于两个系列传动系的小齿轮的偏移,并且该记录介质输送装置的装配操作变得更加容易。
根据该实施方案,相应的轴承体36、37和一根输出轴安装在相同的侧框架上。因此,除了上述效果之外,例如与其中每个轴承体36、37和一根输出轴安装在不同框架上的情况相比,存在这样一种效果,即可以很容易提高相应齿轮的相对位置精确度。
根据该实施方案,该推压单元包括位于设在驱动轴处的止动件体和轴承体之间的压缩盘簧104,并且该压缩盘簧104在与轴承体接触的一侧的端部经过降低摩擦载荷的处理。因此,存在这样一种效果,即每个驱动轴可以平稳地旋转驱动同时沿着轴向方向受到适当的弹性推压。
根据该实施方案,每个轴承体36、37的管部92的外周表面具有装配槽,该装配槽带有具有至少一部分圆周表面的非圆形横截面,该框架包括其中可转动地安装有大直径部分和从框架的端面与该大直径部分连通并且只能让装配槽的小直径部分穿过的插槽,并且每个轴承体36、37包括可以沿着框架侧面转动的一体成型杆部97。因此,在该轴承体中,只有在当小直径部分与插槽相配时的阶段时,才可以将轴承体36、37安装在框架上,并且在其它阶段处,轴承体不会不小心与框架脱开。另外,由于杆与每个轴承体形成为一体,所以可以通过抓着杆部并且通过很容易使轴承体绕着轴线转动来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获得这样的效果,即装配操作变得容易。
根据该实施方案,在包括记录介质输送装置3的成像设备1中,当在平面上看时,这对输送辊30、32和面对着喷墨记录头的喷嘴表面的压板设置在这对左右框架27b、27c之间,相应的传动马达设置在该成像设备中的主体外壳侧面的内侧和其中一个框架的外侧之间,并且下游侧传动齿轮90设置得比上游侧传动齿轮90更靠近框架27b侧。因此,传动齿轮的装配更容易,并且在该成像设备的主体外壳的侧面中,主体外壳在纸张排出侧处的水平宽度尺寸可以设计得较小,从而可以提供小型成像设备。

Claims (9)

1.一种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它包括:
一对输送辊单元,它们夹着并且输送记录介质并且分别设置在记录区域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处,在上游侧中的输送辊单元包括一驱动轴和安装在该驱动轴上的上游侧传动齿轮,在下游侧中的输送辊单元包括一驱动轴和安装在该驱动轴上的下游侧传动齿轮;
一输出轴;以及
一驱动小齿轮,它安装在输出轴上并且与所述两个传动齿轮啮合;
其中上游侧传动齿轮、下游侧传动齿轮和驱动小齿轮中的每一个是这样一个齿轮,该齿轮中两个正齿齿轮形成为一体,同时两个正齿齿轮的相位彼此偏离半个齿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其中一体形成的齿轮包括位于两个正齿齿轮之间的具有特定宽度的环形沟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其中这对输送辊单元的每根驱动轴由安装在框架上的轴承体可转动地支撑并且可以沿着轴线运动;
固定在驱动轴的端部上的每个传动齿轮设置在该框架的外面或里面;并且
设有一推压单元,用于与轴线基本上平行地并且沿着每个传动齿轮的侧端面与每个轴承体的侧端面接触的方向弹性推压每个驱动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其中各个轴承体和一根输出轴在相同侧上安装在该框架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其中所述推压单元包括位于设在驱动轴处的止动件体和轴承体之间的压缩盘簧,并且该压缩盘簧在与轴承体接触的一侧的端部经过降低摩擦载荷的处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其中每个轴承体的管部的外周表面具有一装配槽,该装配槽具有带至少一部分圆周表面的非圆形的横截面;
该框架包括其中可转动地安装有装配槽的大直径部分,和从框架的端面与该大直径部分连通并且只能让装配槽的小直径部分穿过的插槽;并且
每个轴承体包括可以沿着框架一侧转动的一体成型的杆部。
7.一种成像设备,它包括:
一主体外壳;
设置在该主体外壳中的记录介质输送装置;
一对左右框架;以及
面对着喷墨记录头的喷嘴表面的压板;
其中所述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包括:
一对输送辊单元,它们夹着并且输送记录介质并且分别设置在记录区域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处,在上游侧中的输送辊单元包括一驱动轴和安装在该驱动轴上的上游侧传动齿轮,在下游侧中的输送辊单元包括一驱动轴和安装在该驱动轴上的下游侧传动齿轮;
一输出轴;以及
一驱动小齿轮,它安装在输出轴上并且与所述两个传动齿轮啮合;
其中上游侧传动齿轮、下游侧传动齿轮和驱动小齿轮中的每一个是这样一个齿轮,该齿轮中两个正齿齿轮形成为一体,同时两个正齿齿轮的相位彼此偏离半个齿节;并且
其中当在平面图上看时,该对输送辊和压板设置在这对左右框架之间,相应的传动齿轮设置在主体外壳侧的内侧和其中一个框架的外侧之间,并且下游侧传动齿轮设置得比上游侧传动齿轮更靠近框架侧。
8.一种成像设备,它包括:
一框架,它包括一侧框架部分;
第一输送辊单元,它包括第一驱动轴并且将记录介质夹着输送至记录区域;
第二输送辊单元,它包括第二驱动轴并且沿着记录介质输送方向设置在记录区域的下游侧处;
安装在侧框架部分上的第一轴承体,该第一轴承体可转动地支撑着第一驱动轴;
安装在侧框架部分上的第二轴承体,它可转动地支撑着第二驱动轴;
安装在从侧框架部分和第一轴承体中伸出的第一驱动轴的端部上的第一传动齿轮,该第一传动齿轮包括两个一体形成同时其相位彼此偏离半个齿节的正齿齿轮和形成在这两个正齿齿轮之间的环形沟槽;
安装在从侧框架部分和第二轴承体中伸出的第二驱动轴的端部上的第二传动齿轮,该第二传动齿轮包括两个一体形成同时其相位彼此偏离半个齿节的正齿齿轮和形成在这两个正齿齿轮之间的环形沟槽;
一输出轴;以及
安装在所述输出轴上的一驱动小齿轮,该驱动小齿轮包括两个一体形成同时其相位彼此偏离半个齿节的正齿齿轮和形成在这两个正齿齿轮之间的环形沟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轴承体和第二轴承体由树脂制成,并且其中每一个形成有一对用来夹着所述侧框架部分的凸缘部分。
CNB2004100619770A 2003-06-30 2004-06-30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82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87818A JP4296395B2 (ja) 2003-06-30 2003-06-30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とそれを利用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187818/2003 2003-06-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6208A true CN1576208A (zh) 2005-02-09
CN1308207C CN1308207C (zh) 2007-04-04

Family

ID=335354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6197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8207C (zh) 2003-06-30 2004-06-30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CNU200420069584XU Expired - Lifetime CN2774778Y (zh) 2003-06-30 2004-06-30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069584XU Expired - Lifetime CN2774778Y (zh) 2003-06-30 2004-06-30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151717B2 (zh)
JP (1) JP4296395B2 (zh)
CN (2) CN1308207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8428A (zh) * 2012-12-05 2015-08-12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交易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0744B1 (en) * 1997-07-02 2004-10-05 Genome Therapeutics Corporation Nucleic acid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relating to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for diagnostics and therapeutics
JP4340886B2 (ja) * 2004-04-28 2009-10-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4947696B2 (ja) * 2006-08-30 2012-06-06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回転軸支持装置
JP5049714B2 (ja) * 2007-09-18 2012-10-1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給紙トレイ一体型リボンカセットおよびこの給紙トレイ一体型リボンカセットを使用したプリンタ
JP5520731B2 (ja) * 2010-07-27 2014-06-11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媒体検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840304B (zh) * 2012-09-12 2016-10-19 东莞市精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齿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10861B2 (ja) 1990-09-20 1998-02-10 株式会社チバダイス 歯 車
US5181433A (en) * 1990-09-20 1993-01-26 Chiba Dies Co., Ltd. Gear
JPH0783314A (ja) 1993-09-20 1995-03-28 Canon Inc 駆動歯車
JP2002154701A (ja) * 2000-11-21 2002-05-28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US6652091B2 (en) * 2001-05-10 2003-11-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3151196A (ja) * 2001-11-14 2003-05-23 Alpine Electronics Inc ディスク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8428A (zh) * 2012-12-05 2015-08-12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交易装置
CN104838428B (zh) * 2012-12-05 2017-10-24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交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74778Y (zh) 2006-04-26
JP2005022778A (ja) 2005-01-27
US20040263599A1 (en) 2004-12-30
JP4296395B2 (ja) 2009-07-15
CN1308207C (zh) 2007-04-04
US7151717B2 (en) 2006-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51651Y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939820A (zh) 包括多个纸盒的供纸器
US7614621B2 (en)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666881A (zh) 图像记录设备
US8094180B2 (en)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N1689944A (zh) 记录介质馈送器和图像记录装置
CN1760101A (zh) 纸张进给单元、纸张分离单元和成像装置
CN1308207C (zh)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308206C (zh) 记录介质输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JP5935990B2 (ja) 被記録媒体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CN1205049C (zh) 用于进纸机构的压纸元件
CN101081665B (zh) 供纸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775536A (zh) 热转印印刷机
JP2005280206A (ja) ペーパーギャップの調整装置、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167038A (zh) 打印机的色带供送装置
CN1743256A (zh) 图像记录设备以及记录介质供应装置
CN1550338A (zh) 记录装置、记录头的恢复处理装置、记录头的恢复处理方法、及活塞泵
JP4431855B2 (ja) 記録装置
JP4656283B2 (ja) 記録装置
JP2004268336A (ja) キャリッジ、該キャリッジを備えた液体噴射装置
JP4412481B2 (ja) 搬送駆動ローラの製造方法、搬送駆動ローラ
JP5333729B2 (ja) 記録装置
JP4469538B2 (ja) 記録装置
CN1613654A (zh) 记录装置和辊推压装置
CN1313281C (zh) 记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6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