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4987A - 传送速度决定法及利用其的基站装置、终端设备、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送速度决定法及利用其的基站装置、终端设备、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4987A
CN1574987A CNA200410042183XA CN200410042183A CN1574987A CN 1574987 A CN1574987 A CN 1574987A CN A200410042183X A CNA200410042183X A CN A200410042183XA CN 200410042183 A CN200410042183 A CN 200410042183A CN 1574987 A CN1574987 A CN 1574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quipment
signal
transfer rate
base station
station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421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4662C (zh
Inventor
内田好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4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4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46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466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04B7/2659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or data rat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更可靠地传送所定处理所需的信息的传送速度决定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基站装置、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调制解调部(34)调制应发送的信息或解调所接收的信息。时隙控制部(42)向终端设备(10)分配时隙。尤其是,控制信号处理部(44)从自非有效状态的终端设备(10)接收的时隙分配请求的信号中抽出表示切断请求的信号。调制方式控制部(36)决定适于由品质导出部(38)导出的传送线路品质的调制方式。另外,在从控制信号处理部(44)输入切断的执行指示时,决定使用预定的调制方式。

Description

传送速度决定法及利用其的基站装置、终端设备、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送速度决定技术。尤其涉及在通信中变更传送速度的传送速度决定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基站装置、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虽然传送线路环境与时间一起变动,但存在在这种传送线路环境下提高传送速度的技术之一的自适应调制方式。自适应调制方式根据传送线路环境来控制调制方式,例如,在判断为传送线路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使用高可靠性的调制方式来传送数据,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传送线路环境良好的情况下,使用多信息量的调制方式来传送数据。在无线通信系统所包含的基站装置和终端设备以TDD(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方式进行通信时,通常规则地交互发送上行线路的时隙和下行线路的时隙。
另外,各时隙包括用于推断传送线路环境的前同步码(preamble)、表示用于发送的调制方式的调制方式信息、信息符号(symbol)。在TDD方式中传送线路的可逆性成立的情况下,基站装置接收时隙,并从接收基带信号及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等的接收电平信息中检测出传送线路的C/N(载波噪声比)或延迟扩展(spread)等,从而推断下一传送定时的传送线路环境。再有,根据该推断结果,选择应该用于发送的调制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特开2002-290246号公报
本发明者在该状况下,认识到以下问题。若执行自适应调制处理,则理想上成为适于传送线路品质的传送速度。但是,存在实际的传送线路环境因终端设备的移动等而发生变动,适于测量了传送线路品质时和实际传送信号时的调制方式不同的情况。尤其,在从测量了传送线路品质时到实际传送信号时,传送线路品质劣化的情况下,若利用根据所测量的传送线路品质而决定的调制方式来传送信号,则易于产生传送错误。
在基站装置和终端设备间进行通信的信息中不仅包含数据信号,例如还包括来自终端设备的切断请求或紧急消息等与通信控制相关联的重要信息。当这种重要信息因在不适于实际的传送线路品质的调制方式下通信而产生了传送错误的情况下,通常重新发送。但是,若在该信息的紧急性高的情况下重新发送,则由于传送延迟增大,故有时对通信系统整体的控制有影响。再有,该信息的重新发送使传送效率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者认识到这种状况而作出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以可变传送速度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也能更可靠地传送所定处理所需的信息的传送速度决定技术及利用该技术的基站装置、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某一形态为基站装置。该装置包括:通信部,以可变的传送速度与所定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检测部,从由终端设备接收的信号中,检测出在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用于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的请求信号,并分析所检测出的请求信号的内容;和传送速度决定部,根据用来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的请求信号的内容,决定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的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
在检测部中检测出的用来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的请求信号是表示通信的切断请求的信号时,传送速度决定部可以将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决定为抗错能力更强的传送速度。
根据上述装置,由于根据请求信号的内容决定传送速度,故可以以抗错能力更强的传送速度可靠地传送优先级高的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形态是基站装置。该装置包括:通信部,以可变的传送速度与所定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检测部,从由终端设备接收的信号中,检测在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用来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的请求信号;传送线路品质导出部,导出相对终端设备的传送线路品质;和传送速度决定部,根据用来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的信号的有无,从所导出的传送线路品质或预定过的传送速度的其中之一中,决定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的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
“请求信号的有无”不仅包含有或没有请求信号,还包含请求信号的标志值不同的情况,也可以鉴别请求信号的内容。
根据上述装置,由于根据有无请求信号来决定传送速度,故若没有请求信号,则可执行通常的自适应调制,若有请求信号,则可以以预定过的调制方式传送信息。
本发明的又一个形态是终端设备。该设备包括:通信部,以可变的传送速度与所定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和信号输入部,根据需要输入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用来通信优先级高的信号的请求信号、且是为了决定传送速度而由基站装置参考的请求信号。在该设备中,通信部可利用由基站装置决定的传送速度在一部分期间内进行通信。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基于所生成的请求信号而决定的调制方式,可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形态是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以可变的传送速度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在该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根据需要,在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发送用来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的请求信号,基站装置可以根据从终端设备接收的用来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的请求信号的有无,决定一部分期间内的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
根据上述通信系统,能够根据请求信号的有无,来执行对应于优先级的通信。
本发明的另一个形态是终端设备。该设备包括:通信部,与所定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定时取得部,从在通信部所接收的信号中取得决定传送速度用的基站装置的信号强度的测量定时;强度调整部,调整通信部中应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在该设备中,强度调整部在所取得的基站装置的信号强度的测量定时内,将应发送的信号调整为更小的强度。
根据上述设备,由于在基站装置中的信号强度的测量定时内减小信号的强度并进行发送,故可以预先调节基站装置中的信号强度的测量结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形态是终端设备。该设备包括:通信部,以可变的传送速度与所定的基站装置进行通信;传送线路品质测量部,测量相对基站装置的传送线路品质;传送速度导出部,根据所测量的传送线路品质,导出并决定与基站装置的传送速度的候补;和信号生成部,根据需要生成在与所述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用来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的请求信号。在该设备中,通信部可以根据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的有无,在一部分期间内将导出的传送速度的候补以下的传送速度或者所导出的传送速度的候补作为应请求的传送速度,发送到基站装置。
根据上述设备,在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时,由于向基站装置请求所导出的传送速度的候补以下的传送速度,故能控制传送速度。
本发明的又一个形态是传送速度决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若在从应以可变的传送速度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所接收的信号中,存在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则检测该请求信号,并分析所检测出的请求信号的内容的步骤;根据请求信号的内容,决定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中的一部分期间内的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的步骤。
本发明的又一个形态是传送速度决定方法,包括:若在从应以可变的传送速度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所接收的信号中存在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则检测该请求信号的步骤;导出相对终端设备的传送线路品质的步骤;和根据请求信号的有无,从所导出的传送线路品质或预定的传送速度的任意一个中决定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的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的步骤。
在检测请求信号的步骤中的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是表示通信的切断请求的信号的情况下,决定传送速度的步骤也可将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决定为抗错能力更强的传送速度。
本发明的又一个形态是程序。该程序包括:若在从应以可变的传送速度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经无线电网络而接收到的信号中存在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则检测该请求信号,并分析所检测出的请求信号的内容的步骤;根据请求信号的内容,决定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的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的步骤。
本发明的又一个形态是程序。该程序包括:若在从应以可变的传送速度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经无线网络而接收到的信号中存在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中的一部分期间内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则检测该请求信号的步骤;导出相对终端设备的传送线路品质的步骤;和根据请求信号的有无,从所导出的传送线路品质或预定的传送速度的任意一个中决定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的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的步骤。
在检测请求信号的步骤中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是表示通信的切断请求的信号的情况下,决定传送速度的步骤也可将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决定为存储于存储器内的抗错能力更强的传送速度。
而且,可以在方法、装置、系统、记录介质、计算机程序等之间变换上述构成元素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的表现,作为本发明的形态也是有效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存储部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帧格式的图。
图4是表示图1的时隙控制部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图1的调制方式的决定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6是图1的通信开始处理和调制方式变更处理的顺序图。
图7是图1的切断处理的顺序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终端设备的构成的图。
图9是表示图8的调制方式的决定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0是图8的切断处理的顺序图。
图中:10-终端设备,12-基站装置,14-操作部,16-处理部,18-调制解调部,20-调制方式决定部,22-品质测量部,24-RF部,26-控制部,28-终端用天线,30-基站用天线,32-RF部,34-调制解调部,36-调制方式控制部,38-品质导出部,40-控制部,42-时隙控制部,44-控制信号处理部,46-接口部,48-网络,50-切断检测部,52-频率变换部,54-放大部,60-存储部,100-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1涉及基站装置向通信对象的终端设备分配时隙,在终端设备与基站装置间进行自适应调制的通信系统,假设虽然基站装置暂时连接终端设备,但因没有应进行通信的数据等理由,而仍连接通信协议的上层,并处于开放时隙的状态(下面,称为“非有效状态”)的情况。另外,以为了从非有效状态开始执行通信的切断处理,终端设备重新向基站装置请求分配时隙,并从基站装置分配时隙为前提。
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在向基站装置请求分配执行切断处理用的时隙时,同时还附加切断请求的信号进行发送。如果基站装置在向该终端设备分配时隙的同时,获得切断请求的信号,则不进行自适应调制,而利用预定的抗错能力强的调制方式,与该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结果,利用抗错能力强的调制方式,从而更可靠地执行终端设备的切断处理。
图1表示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100。通信系统100包括终端设备10、基站装置12、网络48。另外,终端设备10包括操作部14、处理部16、调制解调部18、调制方式决定部20、品质测量部22、RF部24、控制部26和终端用天线28,基站装置12包括基站用天线30、RF部32、调制解调部34、调制方式控制部36、品质导出部38、控制部40、时隙控制部42、控制信号处理部44、接口部46和存储部60。
操作部14是从终端设备10的外部输入数据用的接口,例如相当于线路切断钮。另外,在将终端设备10连接在个人计算机(下面,称为“PC”)上并使用的情况下,也可在PC中包括指示线路切断的钮,操作部14仅输入指示线路切断的信号。
处理部16将由操作部14输入的信号变更为可由后述的调制解调部18调制的形状的信号。在处于非有效状态时,若从操作部14接受到指示线路切断的信号,则生成表示向后述基站装置12发送用的切断请求的信号。另外,在所接收的数据中存在错误时,执行重新发送处理。再有,在终端设备10具有纠错功能时,执行应发送信息的编码和所接收信息的解码。
调制解调部18调制应发送的信息或解调所接收的信息。在这里,由调制解调部18处理的调制方式为BPSK(二进位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Keying)、π/4移位QPSK(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16QAM(16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的其中之一,此外,调制方式可自适应地变更。解调时虽然对16QAM进行同步检波,但对BPSK和π/4移位QPSK进行延迟检波。而且,由后述的基站装置12决定调制方式,调制解调部18根据来自基站装置12的所定指示信号,来进行对应于所决定的调制方式的处理。
品质测量部22适当地测量所接收的信号的品质。虽然所接收的信号的品质可以任意,但在这里,从用调制解调部18解调过的信号或RSSI中测量所接收的希望信号的强度、所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希望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强度比等。或者,也可测量用调制解调部18解调过的信号的误码率。
调制方式决定部20从用品质测量部22测量到的信号的品质中决定对应于该测量品质的调制方式,并生成用来向基站装置12通知所决定的调制方式的信号。例如,在令信号的品质为希望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强度之比时,预先规定第一基准值和第二基准值,以使第一基准值是比第二基准值还高的电平,并存储这些基准值,若所测量到的强度比为第一基准值或其以上,则决定调制方式为16QAM,若所测量的强度比小于第一基准值且为第二基准值或其以上,则决定调制方式为π/4移位QPSK,若所测量的强度比小于第二基准值,则决定调制方式为BPSK。
RF部24进行由调制解调部18处理的基带信号与无线电频率信号间的频率变换、放大、AD或DA变换。
终端用天线28收发无线电频率的信号。另外,终端用天线28可以是不定向天线、所定的定向天线、自适应天线阵的其中一种,也可以具有分集(diversity)功能。
控制部26执行终端设备10的定时处理、控制信号的处理等。
基站用天线30与终端用天线28一样,收发无线电频率的信号。另外,基站用天线30也可以是不定向天线、所定的定向天线、自适应天线阵的其中一种,也可以具有分集(diversity)功能。
RF部32进行由后述的调制解调部34处理的基带信号与无线电频率信号间的频率变换、放大、AD或DA变换。
调制解调部34调制应发送的信息或解调所接收的信息。调制方式适当地选择BPSK、π/4移位QPSK、16QAM的其中一种。在这里,虽然仅图示了一台终端设备10,但在连接有多台终端设备10时,也以终端设备10为单位执行调制和解调。
接口部46承担连接基站装置12与网络48的任务,执行由调制解调部34应调制的信息形式、由调制解调部34解调的信息形式及由网络48进行通信的信息形式之间的变换。网络48的一例是ISDN(Integrated ServicesDigital Network),接口部46具有对应于ISDN的物理形状。
时隙控制部42在基站装置12与终端设备10相连的情况下,向终端设备10分配时隙,并向调制解调部34和调制方式控制部36通知所分配的时隙。再有,管理分配给终端设备10的时隙。
控制信号处理部44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抽出表示上述切断请求的信号或通知调制方式用的信号、进一步请求新连接的信号等控制信号,并处理该控制信号。尤其是,调制解调部34从非有效状态的处理对象的终端设备10接收时隙的分配请求信号,控制信号处理部44从该时隙的分配请求信号中抽出表示切断请求的信号,并将该处理结果作为执行切断的指示而向后述的调制方式控制部36输出。另外,表示切断请求的信号也可由时隙分配请求信号中的所定FLAG值来表示。例如,若FLAG为“1”,则表示切断请求,若为“0”,则表示通信请求。
品质导出部38适当地测量所接收的信号的品质,作为上行线路的信号品质。作为所接收的信号的品质,与品质测量部22一样,从由调制解调部34解调的信号或RSSI中测量所接收的希望信号的强度、所接收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希望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强度比等。另一方面,由从终端设备10接收的信号中检测出与用调制方式决定部20决定的调制方式相关的信息,作为下行线路的信号品质。或者,取代与用调制方式决定部20决定的调制方式相关的信息,可以是用品质测量部22测量到的信号的品质。而且,与时隙控制部42相同,以终端设备10为单位来执行上述处理。
调制方式控制部36分别针对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决定适于以品质导出部38测量的上行线路的信号品质和以品质导出部38检测出的下行线路的信号品质的调制方式。在信号的品质为希望信号与干涉信号的强度比时,调制方式控制部36将希望信号与干涉信号的强度比和预先存储在存储部60中的基准值进行比较,来决定调制方式。图2表示存储部60的数据结构。在这里,与上述调制方式决定部20一样具有两个基准值,并分别将其设为“A”和“B”。
若所测量的希望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强度比为“A”或其以上,则决定调制方式为16QAM,若所测量的希望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强度比小于“A”且为“B”或其以上,则决定调制方式为π/4移位QPSK,若所测量的希望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强度比小于“B”,则决定调制方式为BPSK。再有,调制方式控制部36在从控制信号处理部44输入了执行切断的指示时,忽略如上所述地决定的调制方式的变更,而决定使用预定的调制方式。在这里,预定的调制方式是抗错能力最强的BPSK。
控制部40执行基站装置12的定时处理、控制信号的处理等。
该结构,在硬件方面可以用任何计算机的CPU、存储器、其他LSI实现,而在软件方面可以由存储器所装载的具有预定管理功能的程序等来实现,但这里描述了由这些的协作而实现的功能块。因此,本领域的人员应理解这些功能块可仅由硬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实现。
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帧格式。在该帧格式中,连续配置有多个帧。在这里,虽然由“帧1”到“帧100”表示,但其前后也配置有图中未示出的帧。另外,由8个时隙构成一个帧,从而形成与简易型移动电话系统相同的结构。在这里,由“时隙1”到“时隙8”来表示这些时隙。
还有,将8个时隙中的4个时隙,即“时隙1”到“时隙4”用于下行线路,将剩下的四个信道,即“时隙5”到“时隙8”用于上行线路。在终端设备10向基站装置12发送的上行线路的时隙5内包含表示上述切断请求的信号的“切断请求FLAG”,在这里,设“切断请求FLAG”为“ON”。
图4表示由时隙控制部42管理的所分配时隙的数据结构。“用户ID”表示识别终端设备10用的标记。在这里,虽然如“AABBCCDD”所示地,由字母标记来识别终端设备10,但其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在终端设备10中设定的电话号码。“分配时隙”表示分配给一台终端设备10的时隙,例如“#2、#6”,表示将“时隙2”分配给下行线路,将“时隙6”分配给上行线路。另外,也可将多个时隙分配给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在这里,最下面的用户ID“TSRQPONM”表示非有效状态。“调制方式(上)”表示针对上行线路目前正使用的调制方式。“调制方式(下)”表示针对下行线路目前正使用的调制方式。
图5是表示调制方式的决定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在这里,作为目前状态,是处理对象的终端设备10处于非有效状态。时隙控制部42或控制信号处理部44从终端设备10接受LCH(Link channel)确认请求(S10)。控制信号处理部44确认在LCH确认请求中所包含的切断请求FLAG的值,若切断请求FLAG为ON(S12的是),则调制方式控制部36决定调制方式为预定的BPSK(S14)。另一方面,若切断请求FLAG不为ON(S12的否),则调制方式控制部36根据由品质导出部38导出的传送线路品质来决定调制方式(S16)。调制解调部34根据所决定的调制方式,来执行通信处理(S18)。
图6是通信开始处理和调制方式变更处理的顺序图。虽然该处理不执行线路的切断处理,但相当于线路切断的前处理。终端设备10为了相对基站装置12确立新连接,输出LCH确立请求(S30)。基站装置12的时隙控制部42在向该终端设备10分配时隙时,即分配LCH时,向终端设备10输出LCH分配(S32)。终端设备10为了确立通信协议的更上层的同步,在所分配的时隙中,向基站装置12输出同步脉冲串(S34)。另外,基站装置12向终端设备10输出同步脉冲串的响应(S36)。
若在终端设备10与基站装置12之间能交换所定信息,则终端设备10与基站装置12执行包含交换能处理调制方式的信息等处理的功能协商(S38)。终端设备10与基站装置12以初始预定的π/4移位QPSK进行通信(S40)。在该阶段,由于不执行与传送线路品质相关的处理,故也不执行自适应调制。终端设备10将由品质测量部22测量的传送线路品质作为传送线路品质通知信号,向基站装置12发送(S42)。调制方式控制部36将决定过的调制方式作为调制方式通知信号,发送给终端设备10(S44)。为了在终端设备10与基站装置12之间切换调制方式,执行包含再同步处理等的调制方式切换处理(S46)。之后,终端设备10与基站装置12以16QAM进行通信(S48)。
图7是切断处理的顺序图。在这里,终端设备10处于非有效状态。处理部16利用来自操作部14的指示而将切断请求FLAG设为“ON”(S60)。终端设备10向基站装置12输出LCH确立请求(S62)。控制信号处理部44检测出切断请求FLAG为“ON”(S64)。基站装置12向终端设备10输出LCH分配(S66)。终端设备10为了确立通信协议的更上层的同步,向基站装置12输出同步脉冲串(S68)。另外,基站装置12向终端设备10输出同步脉冲串的响应(S70)。
终端设备10与通常的数据通信的情况相同,测量自适应调制所需要的传送线路品质,并作为传送线路品质通知信号发送给基站装置12(S72)。由于切断请求FLAG为“ON”,故调制方式控制部36决定调制方式为预定的BPSK,并将该调制方式通知信号发送给终端设备10(S74)。为了在终端设备10与基站装置12之间切换调制方式,执行包含再同步处理等的调制方式切换处理(S76)。之后,终端设备10与基站装置12以BPSK进行通信(S78)。再有,执行终端设备10的切断处理(S80)。
这里,若追加步骤60和步骤64的处理,并删除由步骤74通知的调制方式为预定的调制方式的情形,则步骤62到步骤78的处理相当于终端设备10从非有效状态开始恢复的处理。即,在终端设备10中追加生成切断请求FLAG的处理,在基站装置12中,若追加切断请求FLAG为“ON”时的处理,则以与从非有效状态开始恢复的处理同样的处理,能够实现更稳定的处理。
说明由上述结构构成的通信系统100的动作。向与基站装置12连接且处于非有效状态的终端设备10的处理部16输入指示线路切断的信号。处理部16根据该指示将切断请求FLAG设定为ON,并从调制解调部18输出包含切断请求FLAG的LCH确立请求的信号。控制信号处理部44从所接收的LCH确立请求信号中检测出切断请求FLAG的ON。
品质导出部38与通常的自适应调制处理相同,从所接收的信号中导出上下行线路的传送线路品质。调制方式控制部36根据成为ON的切断请求FLAG,决定调制方式为预定的BPSK,而不管由品质导出部38导出的传送线路品质如何。调制解调部34在将调制方式变更为BPSK的同时,向终端设备10通知调制方式的变更。结果,终端设备10的调制解调部18也将调制方式变更为BPSK。终端设备10与基站装置12利用变更过的调制方式来执行终端设备10的切断处理。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终端设备向基站装置请求切断时,向基站装置发送表示该请求的信号,基站装置根据表示该请求的信号终止自适应调制,由于决定为预定的抗错能力强的调制方式,故能够实现更稳定的处理。再有,由于除了附加表示切断请求的信号之外,在终端设备与基站装置之间执行通常的顺序,故本实施方式的实现可能性高。
(实施方式2)
与实施方式1相同,实施方式2涉及非有效状态的终端设备切断与基站装置的通信的情况。为了更可靠地执行终端设备的切断处理,在实施方式1中,为了忽略由自适应调制所决定的调制方式,在终端设备向基站装置的时隙分配请求中附加表示切断请求的信号。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2中,不附加表示切断请求的信号,而是利用终端设备的处理使基站装置选择抗错能力强的调制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根据由基站装置测量到的信号品质来决定上行线路的调制方式,故在基站装置的信号品质的测量定时中,终端设备降低信号强度进行发送。结果,由于信号的品质比实际的通信状态还差,故基站装置决定使用抗错能力更强的调制方式。另一方面,虽然终端设备测量所接收的信号的品质,并向基站装置通知适于测量到的信号的品质的调制方式,由基站装置最终决定下行线路的调制方式,但在终端设备向基站装置通知调制方式时,实际上通知比能进行通信的调制方式的抗错能力还强的调制方式。
图8表示实施方式2的终端设备10的构成。图8的终端设备10在图1的终端设备10中附加切断检测部50,另外,RF部24包含频率变换部52、放大部54。
处理部16与图1相同,将由操作部14输入的信号变更为可由调制解调部18调制的形状的信号。但是,与图1的不同之处在于:若在处于非有效状态时从操作部14接受指示线路切断的信号,则不生成表示向基站装置12发送用的切断请求的信号。
切断检测部50在处于非有效状态时,经处理部16从输入到操作部14的信号中检测出指示线路切断的信号。而且,根据检测出的信号,对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的品质测量指示执行后述处理,以使上行线路和上行线路的调制方式同时成为抗错能力强的调制方式。
调制方式决定部20从由品质决定部22测量的信号的品质中决定适于该测量过的信号品质的调制方式,并将决定了的调制方式通知给基站装置12。在通常的自适应调制中,从所测量的信号的品质决定调制方式的方法与图1相同。另一方面,在切断检测部50检测出指示线路切断的信号时,根据来自切断检测部50的指示,将上述所决定的调制方式变更为预定的调制方式,例如BPSK。或者,也可从所决定的调制方式变更为抗错能力更强的调制方式,例如,若所决定的调制方式为16QAM,则可变更为π/4移位QPSK。并向基站装置12通知该变更后的调制方式。另外,上述处理相当于在检测出指示线路切断的信号时,使下行线路的调制方式为抗错能力强的调制方式的处理。
频率变换部52进行由调制解调部18处理的基带信号和无线电频率信号间的频率变换、AD或DA变换。
放大部54放大应发送的无线电频率的信号和所接收的无线电频率的信号。另外,也可分别设置对应于两者的放大器,例如,也可针对发送信号设置功率放大器,针对接收信号设置低噪声放大器。在这里,在切断检测部50检测出指示线路切断时,根据来自切断检测部50的指示,在基站装置12的信号的品质的测量定时内降低功率放大器的放大率。另外,上述处理相当于在检测出指示线路切断的信号时,使上行线路的调制方式成为抗错能力强的调制方式的处理。
图9是表示终端设备10的调制方式的决定处理顺序的流程图。调制方式决定部20根据品质测量部22的传送线路品质的测量结果,决定向基站装置12请求的调制方式(S100)。切断检测部50在检测出指示线路切断的信号时(S102的是),放大部54将降低了信号的强度的同步脉冲串发送到基站装置12(S104)。再有,调制方式决定部20将向基站装置12请求的调制方式变更为BPSK,并将含有与该调制方式相关信息的信号发送到基站装置12(S106)。另一方面,切断检测部50在没有检测出指示线路切断的信号时(S102的否),执行通常的调制方式决定处理(S108)。此外,终端设备10执行与基站装置12的通信处理,尤其是线路切断用的通信处理(S110)。
图10是图8的切断处理的顺序图。在这里,使终端设备10处于非有效状态。终端设备10的切断检测部50经处理部16接受来自操作部14的线路切断的指示(S120)。终端设备10向基站装置12输出LCH确立请求(S122)。基站装置12向终端设备10输出LCH分配(S124)。放大部54根据来自切断检测部50的指示降低发送信号的强度(S126)。在降低了发送信号的强度的状态下,为了确立通信协议的更上层的同步,向基站装置12输出同步脉冲串(S128)。基站装置12的品质导出部38为了决定上行线路的调制方式,测量信号强度(S130),调制方式控制部36决定适于所测量的信号强度的上行线路的调制方式。另外,基站装置12向终端设备10输出同步脉冲串的响应(S132)。
虽然终端设备10的品质测量部22与通常的数据通信的情况相同,测量自适应调制所需要的传送线路品质(S134),但其根据来自切断检测部50的指示,决定向基站装置12请求的调制方式为预定的BPSK(S136)。终端设备10将所决定的调制方式作为传送线路品质通知信号发送到基站装置12(S138)。基站装置12的调制方式控制部36根据传送线路品质通知信号决定下行线路的调制方式为BPSK,并将调制方式通知信号发送到终端设备10(S140)。为了在终端设备10与基站装置12之间切换调制方式,执行含有再同步处理等的调制方式切换处理(S142)。之后,终端设备10与基站装置12以BPSK进行通信(S144)。还有,执行终端设备10的切断处理(S146)。
说明由上述结构构成的通信系统100的动作。向与基站装置12连接且处于非有效状态的终端设备10的处理部16输入指示线路切断的信号。切断检测部50检测出该指示,并向调制方式决定部20和放大部54输出所定的指示信号。放大部54在发送基站装置12应测量传送线路品质的同步脉冲串时,降低信号的强度并进行输出。品质导出部38接收强度降低了的信号,并测量所接收的信号的传送线路品质,调制方式控制部36决定根据该结果的上行线路的调制方式。
另外,调制方式决定部20,不管由品质测量部22测量到的传送线路品质如何,而决定基站装置12所请求的调制方式为BPSK。终端设备10将用于请求的调制方式通知给基站装置12,调制方式控制部36决定对应于请求的下行线路的调制方式。调制解调部34在将调制方式变更为BPSK的同时,向终端设备10通知调制方式的变更。调制解调部18也将调制方式变更为BPSK。终端设备10与基站装置12利用变更过的调制方式,来执行终端设备10的切断处理。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不在终端设备与基站装置之间附加新的信号,中止自适应信号处理,决定为预定的抗错能力强的调制方式,故能够实现更稳定的处理。此外,由于为了实现本实施方式,可以在终端设备中追加新的功能,基站装置仅具有能处理自适应调制的功能,故实现性高。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该实施方式仅为例示,该各种结构元素和各处理过程的组合可以有各种变形例,本领域内的人员应理解这些变形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实施方式1中,处理部16生成表示切断请求的信号。但并未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紧急消息那样的重要消息、数据量小的消息。根据本变形例,可以更可靠地传送预定的数据。即,也可以是不想执行自适应调制的信息。
在实施方式1和2中,通信系统100以简易型便携电话系统为对象。但并未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采用TDMA方式的蜂窝型便携电话系统等。根据本变形例,本发明可适用于各种通信系统。即,对终端设备进行分配的信道可以有时间限制。另外,所谓“信道”是指为了在基站装置与终端设备等无线电装置间进行通信而设定的无线电通信线路,具体地讲,在F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情况下,是指特定的频带,在T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情况下,是指特定的时隙或间隙,在C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的情况下是指特定的代码系列。
在实施方式1和2中,调制解调部18、调制方式决定部20、调制解调部34、调制方式控制部36,作为传送速度的差异,以BPSK或16QAM等不同的调制方式为处理对象。但并未限于此,作为传送速度的差异,例如也可以以纠错码率为处理对象,还可以将调制方式与纠错码率进行组合而作为处理对象。根据本变形例,能够更详细地设定传送速度。即,可以实现多种传送速度。
在实施方式1和2中,利用调制方式决定部20、品质测量部22、调制方式控制部36、品质导出部38,独立地控制上下行线路的调制方式。但并未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品质导出部38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测量上行线路的传送线路品质,调制方式控制部36从所测量的传送线路品质中决定上下行线路共用的调制方式。或者,也可从品质导出部36所测量的一个传送线路品质中,调制方式控制部36根据分别针对上下行线路设置的阈值,分别决定上下行线路的调制方式。根据本变形例,可减少决定调制方式所需要的处理。即,也可根据实际的传送线路品质来决定调制方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以可变的传送速度进行通信时,也可以更可靠地传送所定处理所需的信息。

Claims (11)

1.一种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部,以可变的传送速度与所定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检测部,从自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信号中,检测出在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用来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的请求信号,并分析检测出的请求信号的内容;和
传送速度决定部,根据通信所述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的内容,决定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
2.一种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部,以可变的传送速度与所定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检测部,从自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信号中,检测在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用来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的请求信号;
传送线路品质导出部,导出相对所述终端设备的传送线路品质;和
传送速度决定部,根据通信所述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信号的有无,从所述导出的传送线路品质或预定的传送速度的任意一个中,决定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信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是表示通信的切断请求的信号时,所述传送速度决定部将所述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决定为抗错能力更强的传送速度。
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部,以可变的传送速度与所定的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和
信号生成部,根据需要生成在与所述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通信优先级高的信号用的请求信号、且是为了决定传送速度而由所述基站装置参考的所述请求信号,
所述通信部利用由所述基站装置决定的传送速度在所述一部分期间内进行通信。
5.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和
基站装置,以可变的传送速度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需要发送在与所述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
所述基站装置根据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通信所述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的有无,决定所述一部分期间内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
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部,与所定的基站装置进行通信;
定时取得部,从所述通信部接收到的信号中取得决定传送速度用的所述基站装置的信号强度的测量定时;和
强度调整部,调整所述通信部中应发送的信号的强度,
所述强度调整部在所述取得的基站装置的信号强度的测量定时内,将所述应发送的信号调整为更小的强度。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部,以可变的传送速度与所定的基站装置进行通信;
传送线路品质测量部,测量相对所述基站装置的传送线路品质;
传送速度导出部,根据所述测量到的传送线路品质,导出并决定与所述基站装置的传送速度的候补;和
信号输入部,根据需要输入在与所述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
所述通信部根据通信所述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的有无,在所述一部分期间内,将所述导出的传送速度候补以下的传送速度或者所述已导出的传送速度的候补作为应请求的传送速度发送到所述基站装置。
8.一种传送速度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在从应以可变的传送速度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所接收的信号中存在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则检测出该请求信号,并分析所述检测出的请求信号的内容的步骤;和
根据所述请求信号的内容,决定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的步骤。
9.一种传送速度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在从应以可变的传送速度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所接收的信号中存在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则检测出该请求信号的步骤;
导出相对所述终端设备的传送线路品质的步骤;和
根据所述请求信号的有无,从所述已导出的传送线路品质或预定的传送速度的任意一个中,决定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的步骤。
10.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其用来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若在从应以可变的传送速度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经无线电网络接收到的信号中存在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则检测该请求信号,并分析所述检测出的请求信号的内容的步骤;和
根据所述请求信号的内容,决定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的步骤。
11.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其用来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若在从应以可变的传送速度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经无线电网络接收到的信号中存在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通信优先级高的信息用的请求信号,则检测该请求信号的步骤;
导出相对终端设备的传送线路品质的步骤;和
根据所述请求信号的有无,从所述已导出的传送线路品质或预定的传送速度的任意一个中,决定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期间的一部分期间内的所述终端设备的传送速度的步骤。
CNB200410042183XA 2003-05-23 2004-05-10 传送速度决定法及利用其的基站装置、终端设备、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66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46052A JP3877708B2 (ja) 2003-05-23 2003-05-23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
JP2003146052 2003-05-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4987A true CN1574987A (zh) 2005-02-02
CN100444662C CN100444662C (zh) 2008-12-17

Family

ID=33095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218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662C (zh) 2003-05-23 2004-05-10 传送速度决定法及利用其的基站装置、终端设备、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529555B2 (zh)
EP (1) EP1480474A3 (zh)
JP (1) JP3877708B2 (zh)
KR (1) KR101121312B1 (zh)
CN (1) CN100444662C (zh)
HK (1) HK1072869A1 (zh)
TW (1) TWI2648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4466B2 (en) 2005-03-22 2010-02-16 Ntt Docomo, Inc.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system, and mobile st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83096B2 (ja) * 2004-07-29 2010-11-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通信態様変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06112359A1 (ja) * 2005-04-15 2006-10-26 Ntt Docomo, Inc. パケット送信制御装置およびパケット送信制御方法
WO2007013573A1 (ja) * 2005-07-26 2007-02-01 Advantest Corporation シンボル変調精度測定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7627325B2 (en) * 2006-04-28 2009-12-01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wireless device
JP2007318375A (ja) * 2006-05-25 2007-12-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ワイヤレス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FI122209B (fi) * 2007-08-10 2011-10-14 7Signal Oy Palvelun laadun päästä päähän seuranta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radioverkossa
US8948069B2 (en) 2009-01-09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response message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WO2012070624A1 (ja) * 2010-11-26 2012-05-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用回路及び通信方法
JP6204017B2 (ja) * 2012-12-28 2017-09-2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ルータ装置及び移動局
MY182312A (en) * 2015-06-22 2021-01-1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Blanking pattern indication for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IL260726B (en) 2018-07-22 2021-09-30 D Fend Solutions Ad Ltd Intervention in time-shared two-way communication
EP3920642A4 (en) * 2019-02-01 2022-09-14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1310A (ja) * 1997-07-18 1999-0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方法
EP1523122A3 (en) * 1997-07-09 2007-04-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central device and a plurality of remote devices
JP2000156888A (ja) * 1998-11-19 2000-06-0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非対称tdma−tdd無線通信方法及び非対称tdma−tdd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3509688B2 (ja) * 2000-03-06 2004-03-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回線品質制御方法とセンタ局およびユーザ局
KR100344878B1 (ko) * 2000-08-02 2002-07-20 엘지정보통신주식회사 Hdr 시스템에서의 역방향 트래픽 채널의 전송속도 제어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2002058063A (ja) * 2000-08-08 2002-02-22 Hitachi Ltd セルラ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
AU2001295924A1 (en) * 2000-10-13 2002-04-22 Sony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ss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US6873613B1 (en) * 2000-10-16 2005-03-29 Ericsson Inc. Methods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data using adaptive multiplexing and coding
JP2002290362A (ja) * 2001-03-26 2002-10-04 Ntt Docomo Inc 適応変調方法、無線制御装置、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2002290246A (ja) * 2001-03-28 2002-10-04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送受信機
JP3637884B2 (ja) * 2001-06-01 2005-04-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逆拡散装置、伝播路推定装置、受信装置ならびに干渉抑圧装置、逆拡散、伝播路推定、受信および干渉抑圧方法、該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3037640A (ja) * 2001-07-23 2003-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の送信回路
WO2003013082A1 (en) * 2001-07-27 2003-02-13 Ensemble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signal to noise values in an adap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703295B1 (ko) * 2001-08-18 2007-04-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어레이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JP4171261B2 (ja) * 2001-08-27 2008-10-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6788687B2 (en) * 2001-10-30 2004-09-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4466B2 (en) 2005-03-22 2010-02-16 Ntt Docomo, Inc.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system, and mobile st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44662C (zh) 2008-12-17
US7529555B2 (en) 2009-05-05
KR20040101051A (ko) 2004-12-02
HK1072869A1 (en) 2005-09-09
EP1480474A2 (en) 2004-11-24
EP1480474A3 (en) 2011-07-13
JP3877708B2 (ja) 2007-02-07
TW200427239A (en) 2004-12-01
JP2004350106A (ja) 2004-12-09
TWI264879B (en) 2006-10-21
KR101121312B1 (ko) 2012-03-26
US20040235508A1 (en) 2004-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7628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data rate in a high rate packet dat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5918300B2 (ja) ダウンリンクリソースをアロケートするためのcq測定
CN1218511C (zh) 无线数据调制解调器中的温度传输控制
EP132912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ate and low delay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s
CN1574988A (zh) 传送速度变更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基站装置
EP247294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U2002308716A1 (en) Channel quality measurements for down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EP1220471A1 (en) Power control and transmission rate parameters of a secondary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574987A (zh) 传送速度决定法及利用其的基站装置、终端设备、通信系统
CN1287432A (zh) 移动台和基站
CN1533201A (zh) 分配信道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设备和通信系统
JP2007150800A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の制御方法
KR20170134456A (ko) 고대역폭 무선 통신들을 위한 프로세싱 시간 연장
CN1213628C (zh) 无线基站及其控制方法
CN101175298A (zh) 随机接入阶段的下行响应消息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277441C (zh) 无线基地系统和信道分配方法
US20240040437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2005136660A (ja) 基地局装置選択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端末装置
JP2019092232A (ja) 通信装置、端末、制御局、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7286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7286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YOTO CERAM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O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11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1113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KYOCERA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7

Termination date: 201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