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3604A - 显影剂容器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容器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73604A CN1573604A CN200410049356.0A CN200410049356A CN1573604A CN 1573604 A CN1573604 A CN 1573604A CN 200410049356 A CN200410049356 A CN 200410049356A CN 1573604 A CN1573604 A CN 15736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veloper
- container
- support member
- recessed
- contain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15/0872—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the developer cartridges being 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ed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03G15/0855—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being measured by optical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3—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an electronic memory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95—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identification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 G03G2215/0697—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identification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being an electronically readable memor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显影剂容器,包括一个容器主体(31),一个支撑件(32)和一个信息存储部分(100)。圆柱形的容器主体(31)用来在其中容纳用于成像的显影剂。支撑件(32)用来支撑能够绕轴线(L31)转动的容器主体(31)。信息存储部分(100)固定在支撑件(32)上,用来存储和容纳在容器主体(31)中的显影剂相关的信息。信息存储部分(100)能够与设在成像设备中的信息读取部分连接,其连接方式使得当显影剂容器处于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状态时,信息读取部分能够读取显影剂相关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调色剂用于基于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中,还涉及成像设备,其中调色剂容器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上。
背景技术
当把多个感光鼓安装在成像设备中时,为了把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上,感光鼓的安装形式与复制速度对应,所使用的多种调色剂与感光鼓对应。因此必须准备具有不同容量和不同系统的容器作为显影剂容器以容纳调色剂。例如对于全色成像设备,需要四种或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并且要安装四个显影剂容器以容纳每种调色剂。因此需要确定出各个显影剂容器分别容纳了哪种调色剂。
根据第一个相关技术,例如日本未决专利申请JP-A 1-232360(1989)(第三页,图3和图4)中所披露的内容,为了辨别所容纳的调色剂,在每个容纳了特定调色剂的墨盒上都贴上反光密封,但是在容纳普通调色剂的墨盒上不贴反光密封。安装在复印机主体上的墨盒传感器对所安装的墨盒照射光束,通过探测反射光束确定出墨盒容纳了特定的调色剂,并且这样就确定出调色剂。
根据第二个相关技术,例如日本未决专利申请JP-A 2-72381(1990)(第二页和第三页,图1)中所披露的内容,在容纳调色剂的容器上安装了一个存储器器件和电极,其中存储器器件存储所含调色剂的信息,电极连接到存储器器件上。当安装了容器时,安装了容器的设备主体上设有与电极连接的读取装置,以读取储存在存储器器件中的信息。
根据第三个相关技术,例如日本未决专利申请JP-A 10-142913(1998)(第三页,图2和图3)中所披露的内容,在能够被驱动以绕轴线转动的圆柱形墨盒中设有半导体存储器件以存储所含调色剂的信息。在安装了墨盒的设备主体上设有探测装置以探测所安装的墨盒的半导体存储器件中存储的信息。
根据第四个相关技术,例如日本未决专利申请JP-A 10-207209(1998)(第三页,图3到图5)中所披露的内容,在能够被驱动以绕轴线转动的圆柱形墨盒中设有半导体存储器件和导电接线端,其中半导体存储器件存储所含调色剂的信息,导电接线端连接半导体存储器件并且绕过墨盒整个外周。在安装了墨盒的设备主体上设有与所安装并且被驱动转动的墨盒的导电接线端接触的导电接线端,还设有通过两个导电接线端与半导体存储器件连通的CPU。
根据第五个相关技术,例如日本未决专利申请JP-A 2000-137417(第四页到第五页,图1)中所披露的内容,记录贴在圆柱形调色剂瓶外周表面上的条形码,其中条形码表示所含调色剂的信息,而调色剂瓶则被驱动绕轴线转动。在安装着调色剂瓶的打印机主体中设有光学传感器以利用光来读取转动的调色剂瓶的条形码。
当调色剂墨盒和容纳调色剂的容器象在第一和第二相关技术中那样处于静止时,很容易探测到从贴在调色剂墨盒上的反射密封上反射回来的光,或者很容易连接电极和读取装置。
但是在根据第三个相关技术的调色剂墨盒中,半导体存储器件与调色剂墨盒一起转动,并且把这样的半导体件连接到探测装置上的成像设备的结构是较复杂的。但是这个参考文献根本没有描述或者建议出该结构。当采用这么复杂的结构时,成像设备的制造成本会变得较高。
在第四个相关技术中,当设备主体的导电接线端与绕在墨盒整个外周部分的导电接线端保持接触时,墨盒是转动的。因此在这些导电接线端之间的接触缺陷有可能发展起来。当发生导电接线端之间的接触缺陷时,就不能顺利完成墨盒半导体存储器件和设备主体的CPU之间的连通。由于接线端的导电接线端完全暴露出来,当用户用手接触导电接线端时,会有静电流过导电接线端,这样就有可能破坏存储在半导体存储器件中的信息。用户还可能错误地抓紧墨盒的导电接线端并且使之断裂。
至于第五个相关技术,当调色剂和灰尘粘在调色剂瓶外周表面的条形码上时,光学传感器有可能不能正确地读取条形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剂容器,即使在容器主体转动时,在显影剂容器中成像设备主体的信息读取装置也能够正确读取容器主体中所含显影剂的信息,并且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中能够可拆卸地安装显影剂容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显影剂容器,包括:
一个圆柱形的容器主体,用来在其中容纳用于成像的显影剂;
一个支撑件,用来支撑能够绕其轴线转动的容器主体;和
固定在支撑件上的存储装置,用来存储和容纳在容器主体中的显影剂相关的信息,存储装置与设在成像设备中的信息读取装置连接,其连接方式使得当显影剂容器处于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状态时,信息读取装置能够读取显影剂相关信息。
根据本发明,容器主体为圆柱形并且容纳用于成像的显影剂。支撑件支撑容器主体并且允许它绕轴线转动。存储和容纳在容器主体中的显影剂相关信息的存储装置固定在支撑件上并且当显影剂容器处于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状态时,存储装置与设在成像设备中的信息读取装置连接,其连接方式使得信息读取装置能够读取显影剂相关信息。在显影剂容器处于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状态下,即使当容器主体绕轴线转动时,支撑件不和容器主体一起转动,从而固定在支撑件上的存储装置也不转动。连接显影剂容器的存储装置和成像设备的信息读取装置的机构可以具有简单的结构并且可以使得连接既容易又可靠。因此,即使容器主体转动,成像设备主体的信息读取装置也能够正确地读取容纳在容器主体中的显影剂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连接方向向成像设备主体敞开的容纳凹进形成在支撑件中,和
布置存储装置使得至少与信息读取装置连接的连接部分装配到容纳凹进中。
根据本发明,在连接方向向成像设备主体敞开的容纳凹进形成在支撑件中并且布置存储装置使得至少与信息读取装置连接的连接部分装配到容纳凹进中。由于这样存储装置的连接部分不从容纳凹进中暴露出来,就能够尽可能避免显影剂和灰尘粘在连接部分上。因此,成像设备主体的信息读取装置能够正确读取含于容器主体中的显影剂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中,存储装置作为整体装配在容纳凹进中。
根据本发明,由于存储装置作为整体装配在容纳凹进中,存储装置不从容纳凹进中暴露出来。因此能够尽可能避免用户错误地接触到存储装置并且毁坏存储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中,支撑件进一步设有引导装置,当把显影剂容器安装到成像设备主体上时,引导装置限制支撑件在与连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引导支撑件使得它在连接方向上移动。
根据本发明,当把显影剂容器安装到成像设备主体上时,引导装置限制支撑件在与连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引导支撑件使得它在连接方向上移动。由于当把显影剂容器安装到成像设备主体上时,支撑件在与连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移动受到了限制,所以就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存储装置和信息读取装置之间的连接由于支撑件在与连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移动而引起的失效。
另外,在本发明中,当把显影剂容器连接到成像设备上时,引导装置引导支撑件在连接方向上移动并且因此存储装置连接到信息读取装置上。
根据本发明,当把显影剂容器连接到成像设备上时,引导装置引导支撑件在连接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实现存储装置和信息读取装置之间的可靠连接。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在其中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上述的显影剂容器。
根据本发明,成像设备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实现上述操作的显影剂容器。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描述并且参考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的透视图;
图2是显影剂容器的前视图;
图3是显影剂容器的左视图;
图4是容器主体的前视图;
图5是容器主体的左视图;
图6是容器主体的右视图;
图7是第三容器部分的透视图;
图8是第三容器部分及其附近部件的放大前视图;
图9A是沿图8中线S91-S91的剖视图;
图9B是沿图4中线S92-S92的剖视图;
图10是支撑件的前视图;
图11是支撑件的右视图;
图12是支撑件的分解右视图;
图13是沿图11中线S13-S13的剖视图;
图14A是密封材料的前视图;
图14B是密封材料垂直于周向的横截面视图;
图15是前视图,示出了怎样装配显影剂容器;
图16是沿图15中线S16-S16的剖视图;
图17是沿图3中线S17-S17的剖视图;
图18是沿图2中线S18-S18的剖视图;
图19A和19B是放大视图,都示出了绘于图18中的剖面IXX;
图20A、20B是帮助解释以下操作的视图,即把容纳在容器主体的第三容器部分中的显影剂引导到支撑件的引导通孔的操作,同时容器主体绕转动轴线L31在转动方向R上转动;
图21A、21B是帮助解释以下操作的视图,即把容纳在容器主体的第三容器部分中的显影剂引导到支撑件的引导通孔的操作,同时容器主体绕转动轴线L31在转动方向R上转动;
图22是信息存储部分的前视图;
图23是信息存储部分的左视图;
图24是信息存储部分的平面图;
图25是信息存储部分和容纳凹进的透视图;
图26示出了时间和从显影剂容器中排出的显影剂量的关系;
图2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剖视图;
图28是调色剂贮藏器及其附近其它部件的放大剖视图;
图29是调色剂贮藏器及其附近其它部件的放大平面图;
图30是信息读取部分和信息存储部分的透视图;
图31是前视图,它示出了信息存储部分连接到信息读取部分的状态。
图32是结构图,它示出了信息读取部分和信息存储部分的电结构;和
图33是主体侧连接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下。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30的透视图。图2是显影剂容器30的前视图。图3是显影剂容器30的左视图。显影剂容器30包括容器主体31和支撑件32。大致为圆柱形的容器主体31容纳在基于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中使用的诸如彩色调色剂的显影剂。支撑件32支撑容器主体31,使得容器主体31能够绕它的轴线L31转动。显影剂容器30能够容纳例如1400克显影剂。下面也把容器主体31的轴线L31称为“转动轴线L31”。
图4是容器主体31的前视图。图5是容器主体31的左视图。图6是容器主体31的右视图。容器主体31包括第一容器部分33,第二容器部分34和第三容器部分35。在容器主体31中,可以任意确定它在轴线L31方向上的长度A31,例如优选设定为458mm。
第一容器部分33为有底的圆柱形。在第一容器部分33中,可以任意给定它的轴向长度A33,优选设定为160mm。在第一容器部分33的内周上具有馈送显影剂的馈送装置,当它被驱动绕轴线L31转动时,显影剂在轴向被馈送。如图4所示,馈送装置具有多个起到馈送部分作用的第一突出件36。第一突出件36沿着第一延伸方向横跨周向形成,并且在径向向内伸出。第一突出件36在周向和轴向分开。具体地说,每个第一突出件36以圆弧形向内延伸,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它的上游侧端部而言,它的下游侧端部位于底部33a一侧。
如图4和5所示,在第一容器部分33的底部33a上形成有凸配合37和添加口45。作为连接部分的凸配合37从开口端33b伸出到底部33a。通常形成多个凸配合37,在这个实施例中其总数为2。添加口45形成在第一容器部分33底部33a的中心,它在转动轴线L31的方向伸入,并以与第一容器部分33的轴线L33同轴的圆形形状开口。添加盖46可拆卸地连接到添加口45上,其形状与添加口45的形状一致。把添加盖46设计成当它连接到添加口45上以提供两者之间的密封时,添加盖不会由于容器主体31的转动而掉落下来。当把添加盖46从添加口45上取下时,容器主体31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连通,从而能够给容器主体31添加显影剂。
具体地说,相对于添加口45而言,凸配合37位于径向外部,并且相对于第一容器部分33的轴线L33大致相互对称地布置。更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凸配合37的结构使得它在转动方向R上游侧的部分37a具有在周向垂直延伸的平面。在这里转动方向R指当从第一容器部分33的底部33a观察时,绕轴线L31顺时针转动的方向。另外,凸配合37的结构使得它在转动方向R下游侧的部分从转动方向R的上游侧到下游侧逐渐向另一个轴端倾斜。这里可以任意确定凸配合37在轴线L33的方向从底部33a其余部分伸出的伸出量A37。例如,优选将它设为8mm。使得这里示出的凸配合37能够连接到成像设备70的主体一侧连接部分83上以及从其上拆卸下来,这将在下面描述(参考图33)。
另外,在第一容器部分33中,底部33a具有面33c,它由外周表面和它的端面的结合处所限定。如图4所示,面33c为曲面,它在径向从开口端33b侧逐渐向内倾斜到底部33a侧。
第二容器部分34为有底的圆柱形。在第二个容器部分34中,可以任意确定它的轴向长度A34,例如优选将其设定为210mm。在第二容器部分34的内周上具有馈送装置,从而当被驱动绕轴线L31转动时用来在轴向馈送显影剂。如图4所示,馈送装置具有多个作为馈送部分的第二突出件39。所形成的第二突出件39沿与第一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二延伸方向横跨周向延伸,并且在径向向内伸出。每个第二突出件39在周向和轴向彼此分开。具体地说,每个第二突出件39以圆弧形倾斜延伸,它在转动方向上的下游侧与转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相比位于底部34a一侧。
在第二容器部分34中,调整它的轴向长度A34使它比第一容器部分33的轴向长度A33长。例如优选将轴向长度A34设定为比轴向长度A33长30mm或者长更多。如上所述,可以任意给定第一容器部分33的轴向长度A33,例如优选将它设定为150mm。与之类似,第二容器部分34的轴向长度A34也可以任意给定,如优选设定为215mm。另外,可以任意给定第一容器部分33不包括第一突出件36在内的内周部分的内径D33,同样还可以任意给定第二容器部分34不包括第二突出件39在内的内周部分的内径D34,例如优选将它们设定为105mm。另外可以任意给定在轴向彼此相邻的一对第一突出件36(一对第二突出件39)之间的间距A1,例如优选将它们设定为15mm。
第一突出件36在第一延伸方向的长度A36(第二突出件39在第二延伸方向的长度A39)优选落在第一容器部分33内周长度(第二容器部分34内周长度)的1/16到3/8之间。如果第一突出件36在第一延伸方向上的长度A36(第二突出件39在第二延伸方向上的长度A39)小于第一容器部分33内周长度(第二容器部分34内周长度)的1/16,就会减少显影剂馈送容量。与之相反,如果第一突出件36在第一延伸方向上的长度A36(第二突出件39在第二延伸方向上的长度A39)大于第一容器部分33内周长度(第二容器部分34内周长度)的3/8,就会不理想地减少容器主体31的机械强度。另外,如果第一和第二突出件36和39的馈送容量过大,就会引起显影剂在排放孔附近凝结的可能。在这个实施例中,可以任意给定第一突出件36在第一延伸方向的长度A36以及第二突出件39在第二延伸方向的长度A39,例如优选将它们设定为60mm。另外在周向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一突出件36之间的间距以及在周向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二突出件39之间的间距可以任意给定,例如优选将它们设定为50mm。
另外,第一突出件36(第二突出件39)从第一容器部分33(第二容器部分34)其余的内周部分在径向向内的突出量A2应该落在大约1mm到10mm的范围内。如果突出量A2大于10mm,第一和第二突出件36和39的显影剂馈送容量能够得到加强,但是过多增强馈送容量可能会引起显影剂在排放孔附近的凝结。另外,突出量A2超过10mm还会引起利用吹塑形成第一和第二突出件36和39的困难。与之相反,如果突出量A2小于1mm,显影剂馈送能力会很低以至于不能把足够量的显影剂馈送到排放孔中。在这个实施例中,优选将第一突出件36(第二突出件39)在径向从容器部分其余的内周部分向内的突出量A2设定为6mm。注意第一和第二突出件36和39的数目越多,馈送容量越大。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优选形成26个第一突出件36,优选形成38个第二突出件39。
另外,第一突出件36(第二突出件39)的切线和第一容器部分33(第二容器部分34)的周向切线之间形成的角度α应该优选落在2到45度之间,更优选在5到30度之间。在这个实施例中,优选将角度α设定为9度。在根据上述的第一和第二突出件36和39的几何条件给定容器主体31的显影剂馈送容量后,从容器主体31充满显影剂直到显影剂几乎用完的期间显影剂都能够以适当量从排放孔43恒定排出。
在第二容器部分34中,它的底部34a具有一个由外周表面和它的端面的结合处所限定的面。至少这个面为曲面,它在径向从开口端34b一侧逐渐向内倾斜到底部34a一侧。具体地说,第二容器部分34的底部34a的端面34c为部分球面,它的中心从开口端34b一侧伸出到底部34a一侧。另外在第二容器部分34的外周上形成有引导突出件40,它与开口端34b的端面在朝向底部34a一侧分开一段距离,从而在径向向外伸出。形成多个(在这个实施例中为两个)引导突出件,并且它们在周向分开。可以任意给定引导突出件40的轴向尺寸,例如优选设定为2.5mm。
图7是第三容器部分35的透视图。图8是第三容器部分35以及其附近其它部件的放大前视图。图9A是沿图8线S91-S91的剖视图。图9B是沿图4线S92-S92的剖视图。下面也要参考图4。第三容器部分35大致为圆柱形。具体地说,在第三容器部分35轴向中间位置的外周上具有第一凹进41和第二凹进42,它们在径向向内凹进。第三容器部分35还具有形成在第一凹进41中用来排放显影剂的排放孔43。第三容器部分35的轴向长度A35例如优选设定为80mm。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在内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内径D35比第一和第二容器部分33、34的内径D33、D34大。可以任意给定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在内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内径D35,例如优选将其设定为110mm。
所形成的第一凹进41沿着转动方向R延伸,它的轴向尺寸W41比它在转动方向R上的尺寸A41小。在转动方向R下游侧的端部,第一凹进41具有横向跨过转动方向R的端壁部分41a。排放孔43形成在端壁部分41a在第一凹进41的转动方向下游侧的部分上。所形成的第二凹进42沿着转动方向R延伸,它的轴向尺寸W42比它在转动方向R上的尺寸A42小。形成的第二凹进42在第三容器部分35的周向与第一凹进41分开一定的距离。第一凹进41在转动方向R上的尺寸A41优选落在第三容器部分35的外周长度(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的1/4到1/2之内。在第一凹进41内,优选将转动方向R上的尺寸A41设定为120mm,而优选将轴向尺寸W41设定为30mm。同时在第二凹进42内,可以任意给定转动方向R上的尺寸A42和轴向尺寸W42。例如优选将前者设定为120mm,而把后者设定为30mm。
具体地说,第一凹进41进一步包括底壁部分41b,第一侧壁部分41c和第二侧壁部分41d。第一凹进41的底壁部分41b沿着转动方向R延伸,它在转动方向R的下游侧端与端壁部分41a的径向内部相连,并且它在转动方向R的上游侧端与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外围部分(这个部分位于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之间)光滑连接。在第一凹进41的底壁部分41b中,它在转动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即位于转动方向R的下游侧端和上游侧端之间的部分,相对于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的第三容器部分35在径向向内凹进。转动方向R上的中间部分大致为部分圆柱形,它的轴线由第三容器部分35的轴线L35所限定。在第一凹进41的底壁部分41b中,可以任意给定中间部分在转动方向R上的外周曲率半径,例如优选将其设定为49mm。
在第一凹进41内,第一侧壁部分41c布置在第一凹进41的一个轴向端侧。第一侧壁部分41c沿转动方向R延伸,它在转动方向R的下游侧一端与端壁部分41a的一个轴向端相连;并且它的径向内部与底壁部分41b的一个轴向端相连;并且它的轴向外部与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一个轴向端的外围相连。另外,在第一凹进41中,第二侧壁部分41d布置在第一凹进41的另一个轴向端侧。第二侧壁部分41d沿转动方向R延伸,它在转动方向R的下游侧一端与端壁部分41a的另一个轴向端相连;同时它的径向内部与底壁部分41b的另一个轴向端相连;并且它的轴向外部与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另一个轴向端的外围相连。第一凹进41的第一和第二侧壁部分41c和41d都在径向从底壁部分41b向外直立。第一和第二侧壁部分41c和41d都大致与底壁部分41b垂直。
在第一凹进41的端壁部分41a的轴向中间位置形成有排放孔43,这样它布置在径向外侧。另外,排放孔43是长方形开口,它的长度方向与轴向对齐。因此,在第一凹进41的端壁部分41a中,与第一凹进41的底壁部分41b在转动方向R的下游侧端相比,排放孔43在径向外侧敞开;与第一侧壁部分41c在转动方向R上的下游侧端相比,排放孔43在靠近另一个轴向端的位置敞开;与第二侧壁部分41d在转动方向R上的下游侧端相比,排放孔43在靠近一个轴向端的位置敞开。更具体地说,排放孔43的径向外表面与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一部分内周部分(这部分位于第一凹进41在转动方向R的下游侧)光滑连接。
具体地说,第二凹进42进一步包括底壁部分42b,第一侧壁部分42c和第二侧壁部分42d。第二凹进42的底壁部分42b沿着转动方向R延伸,它在转动方向R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端部与第三容器部分35中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的外围部分(这个部分位于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之间)光滑连接。在第二凹进42的底壁部分42b中,它在转动方向R上的中间部分,即位于转动方向R的下游侧端和上游侧端之间的部分,相对于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的第三容器部分35在径向向内凹进。转动方向R上的中间部分大致为部分圆柱形,它的轴线由第三容器部分35的轴线L35所限定。在第二凹进42的底壁部分42b中,可以任意给定中间部分在转动方向R上的外周曲率半径,例如优选将其设定为49mm。
在第二凹进42内,第一侧壁部分42c布置在第二凹进42的一个轴向端侧。第一侧壁部分42c沿转动方向R延伸,它的径向内部与底壁部分42b的一个轴向端相连;并且它的径向外部与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一个轴向端的外围相连。另外,在第二凹进42中,第二侧壁部分42d布置在第二凹进42的另一个轴向端侧。第二侧壁部分42d在径向内部与底壁部分42b的另一个轴向端相连;并且它在径向外部与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另一个轴向端的外围相连。第二凹进42的第一和第二侧壁部分42c和42d都在径向从底壁部分42b向外直立。第一和第二侧壁部分42c和42d都大致与底壁部分42b垂直。
如图8所示,在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一个轴向端和另一个轴向端的外围上都布置着多个在径向向外伸出的排放引导件44。排放引导件44在周向均匀布置。具体地说,放置在第三容器部分35的一个轴向端上的排放引导件44从另一个轴向端侧向一个轴向端侧在转动方向R上逐渐倾斜。另一方面,放置在第三容器部分35的另一个轴向端上的排放引导件44从一个轴向端侧向另一个轴向端侧在转动方向R上逐渐倾斜。排放引导件44在径向从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外围向外突出的突出量优选设定为1mm。排放引导件44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优选例如设定为24mm。形成在排放引导件44的长度方向和第三容器部分35的宽度方向之间的角度ψ优选设定为30度。
容器主体31是第一、第二和第三容器部分33、34、35的组合。也就是说,第三容器部分35的一个轴向端与第一容器部分33的开口端33b连接在一起,而第三容器部分35的另一个轴向端与第二容器部分34的开口端34b连接在一起。优选使用诸如聚乙烯的合成树脂材料通过吹塑法制造这里示出的容器主体31。这样可以很容易地制造容器主体31。另一个优点是能够减少构成显影剂容器30的部件数目。
第一容器部分33的底部33a和容器主体31的一个轴向端33a重合,并且第二容器部分34的底部34a和容器主体31的另一个轴向端34a重合,这样第一、第二和第三容器部分33、34、35同轴地连接在一起,它们的轴线L33、L34和L35彼此重合,从而构成了容器主体31。另外,在这个状态下,第三容器部分35布置在不包括轴向端33a和34a的容器主体31在轴向的中间位置。因此第一和第二容器凹进41和42以及第三容器部分35的排放孔43布置在不包括轴向端33a和34a的容器主体31在轴向的中间位置。容器主体31的轴线L31由第一、第二和第三容器部分33、34、35的轴线L33、L34和L35组成。
图10是支撑件32的前视图。图11是支撑件32的右视图。大致为圆型的支撑件32具有内周48,内周48从容器主体31的外侧在径向、在它的整个周边上支撑具有上述结构的容器主体31的一部分,这部分至少包括第三容器部分35。内周48具有圆柱形内周表面,它的中心与轴线L32重合。支撑件32包括具有至少三个或更多个靠接部分49a的支撑基底49,这些靠接部分在一个与轴线L32平行的假想平面上。例如优选支撑基底49的靠接部分49a形成为两个长方形平面,它的长度方向与轴线L32的方向平行。通过使得支撑基底49的靠接部分49a与水平表面接触可以放置支撑件32,这时它内周48的轴线L48布置得与水平表面平行。支撑件32的轴向长度A32比第三容器部分35的轴向长度A35长。可以任意给定支撑件32的轴向长度A32,如优选设定为100mm。
当支撑基底49处于水平放置的状态时,在支撑件32的上部形成了在一个水平方向伸出的排放部分50,将这个水平方向定义为“一个第一水平方向F1”。依照排放部分50,在支撑件32沿轴向的中间位置形成了一个引导通孔51,从而沿着一个第一水平方向F1穿透并且以在平行于支撑件轴线L32的方向延伸的椭圆形敞开。调整引导通孔51在长度方向的内径使其等于或者大于容器主体31的第一凹进41的轴向尺寸W41和第二凹进42的轴向尺寸W42。
在支撑件32的排放部分50中放置着闭合部分65,它能够使引导通孔51在一个第一水平方向F1的下游侧开口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转换。闭合部分65包括闭合器65a和闭合器引导件65b。闭合器引导件65b沿着与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延伸。在一个第二水平方向B1上引导通孔51在它的上游侧端附近敞开。闭合器引导件65b支撑闭合器65a使得它能够在一个第二水平方向B1或者在与它相反方向、即另一个第二水平方向B2上移动。
闭合器65a能够沿着闭合器引导件65b滑动,因此它既可以处于图10中双点划线示出的闭合位置P1上也可以处于敞开位置P2,在这些位置上引导通孔51在一个第一水平方向F1上的下游侧的开口处于闭合或打开状态。另外,限制了闭合器65a在另一个第二水平方向B2的下游侧进一步滑动超过闭合位置P1,并且也限制了闭合器65a在一个第二水平方向B1上进一步滑动超过闭合器引导件65b在一个第二水平方向B1上的下游侧端。也就是说,与闭合位置P1相比,打开位置P2位于一个第二水平方向B1的下游侧,同时与闭合器引导件65b在一个第二水平方向B1的下游侧端相比,它位于一个第二水平方向B1的上游侧。这样一方面通过在一个第二水平方向B1滑动闭合器65a,闭合器能够从闭合位置P1移动到打开位置P2,在另一方面,通过在另一个第二水平方向B2滑动闭合器65a,闭合器能够从打开位置P2移动到闭合位置P1。
作为引出装置的引出件38和作为密封装置的密封片层66设在支撑件32中。引出件38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写为“PET”)等聚合物树脂构成,为具有柔性和弹性的片层状,并且更具体的说它的近端布置在支撑件32在一个第一水平方向F1上面对引导通孔51的上游端部分,换言之,在支撑件32的内周处。密封片层66由聚乙烯形成,例如为具有柔性的片层,并且它的近端布置在支撑件32在一个第一水平方向F1上面对引导通孔51的上游端部分。引出件38的近端堆叠在密封片层66近端的上表面上。后面将详细描述引出件38和密封片层66。
另外,支撑件32具有两个在径向向外伸出的连接突起52。当水平放置支撑基底49时,一个连接突起52布置在排放部分50的上面,另一个连接突起52则相对于轴线L32与上面那个对称地布置。另外,支撑件32具有第一引导件53,当支撑基底49水平放置时,它布置在排放部分50的下面。所形成的第一引导件53在第一水平方向F1伸出,并且平行于轴线L32延伸。另外,支撑件32具有第二引导件54,当支撑基底49水平放置时,它布置在排放部分50的上面。所形成的第二引导件54在与一个第一水平方向F1相反的另一个第一水平方向F2上伸出,并且平行于轴线L32 伸。
图12是支撑件32的分解右视图。在水平放置状态,相对于穿过轴线L32的一个假想平面支撑件32分成两个部分,这个假想平面逐渐向上倾斜接近一个第一水平方向F1。具体地说,支撑件32分成第一支撑部分55和第二支撑部分56。第一支撑部分55位于假想平面下面,第二支撑部分56位于假想平面上面。根据支撑件32,第一支撑部分55包括第一引导件53;排放部分50;每个连接突起52的一部分52a;支撑基底49;和在内周48的第一引导件53一侧上的一个部分48a。另一方面,第二支撑部分56包括第二引导件54;每个连接突起52的另一部分52b;和在内周48的支撑基底49一侧上的一个部分48b。
第一和第二支撑部分55和56通过螺钉件57连接在一起或者分开。具体地说,第一支撑部分55的每个连接突起52的一个部分52a通过螺钉件57连接第二支撑部分56的每个连接突起52的另一个部分52b。在接收容器主体31以前支撑件32分开。然后分开的支撑件32的各个部分装配在一起从径向外侧支撑容器主体31的部分,该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以及排放孔43。因此可以在整个容器主体31的外围支撑它。支撑件32的可分结构能够帮助组装操作。
图13是沿图11线S13-S13的剖视图。现在参考图11。支撑件32在内周48的一个轴向端具有第一支撑凸面58,它在径向向内伸出并且在周向遍布整个周边,同时在它内周48的另一个轴向端具有第二支撑凸面59,它也在径向向内伸出并且在周向遍布整个周边。在支撑件32内周48的另一个轴向端还具有第三支撑凸面60,它也在径向向内伸出并且在周向遍布整个周边。与第二支撑凸面59相比,第三支撑凸面60放置在另一个轴向端侧,并且它们之间有固定的间隔。第二和第三支撑凸面59和60之间的轴向间距比容器主体31的第二容器部分34的引导突出件40的轴向尺寸略大,如优选将其设定为3mm。
第一和第二支撑凸面58和59都具有多个(在这个实施例中为四个)在径向向内伸出的支撑突出件61,它们在周向均匀分开。在支撑突出件61中,它在径向内部的前端具有支撑表面,其弯曲类似于圆柱体的外周表面。设在第一和第二支撑凸面58和59中的支撑突出件61所具有的结构使得绕轴线L32经过每个引导突出件40前端的假想圆直径比第一容器部分33外围的外径和不包括引导突出件40在内的第二容器部分34外围的外径略大。例如,优选将直径设定为107mm。第三支撑凸面60的内径比不包括引导突出件40在内的第二容器部分34的外围的外径略长。例如,优选将内径设定为107mm。
在支撑件32内周48的一个轴向端处所形成的第一支撑凸面58的另一个轴向端的附近,形成了第一支撑凹进67,它在径向向外凹陷并且在周向沿整个周边延伸。在支撑件32内周48的另一个轴向端处所形成的第二支撑凸面59的一个轴向端的附近,形成了第二支撑凹进68,它在径向向外凹陷并且在周向沿整个周边延伸。另外,在支撑件32内周48的另一个轴向端处所形成的第二和第三支撑凸面59和60之间,形成了第三支撑凹进69,它在径向向外凹陷并且在周向沿整个周边延伸。例如优选将第一、第二支撑凹进67、68的轴向尺寸设定为7mm。第三支撑凹进69的轴向尺寸比容器主体31的第二容器部分34的引导突出件40的轴向尺寸略大。例如优选将其设定为3mm。
图14A是密封材料47的前视图。图14B是示出密封材料47与周向垂直的剖面的视图。作为密封装置的密封材料47由具有柔性和弹性的材料制成,如硅橡胶等合成树脂材料。如图14A所示,密封材料47大致为环形。如图14B所示,密封材料47包括基底部分47a和靠接部分47b。在密封材料47中,基底部分47a垂直于绕轴线L35的周向的横截面为长方形。靠接部分47b从基底部分47a在径向内部的一个轴向端伸出,从另一个轴向端侧向一个轴向端侧在径向逐渐向外倾斜。
密封材料47基底部分47a的内周直径比不包括引导突出件40在内的第二容器部分34的外周外径和第一容器部分33的外周外径小。例如优选将直径设定为99mm。另外,密封材料47的基底部分47a和靠接部分47b的外周直径等于或大于绕转动轴线L31经过容器主体31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每个排放引导件44外周的假想圆的直径。例如,优选将直径设为115mm。另外,密封材料47的轴向尺寸等于或小于支撑件32的第一、第二支撑凹进67、68的轴向尺寸。例如,优选将轴向尺寸设定为6mm。
图15示出了怎样组装显影剂容器30。图16是沿图15线S16-S16的剖视图。在组装显影剂容器30之前,支撑件32分为第一和第二支撑部分55和56。同时,两个密封材料47中的一个按下述步骤安装到容器主体31的第一容器部分33上:密封材料47紧紧绕在第一容器部分33的开口端33b上,它的基底部分47a与第三容器部分35的一个轴向端的端面紧密接触。同时,另一个密封材料47按下述步骤安装到容器主体31的第二容器部分34上:密封材料47紧紧绕在第二容器部分34的开口端34b上,与引导突出件40相比,其缠绕位置在一个轴向端侧,它的基底部分47a与第三容器部分35的另一个轴向端的端面紧密接触。
第一和第二支撑部分55和56从径向外侧牢固地固定包括第三容器部分35在内的容器主体31的部分。在这种状态下,第一和第二支撑部分55和56通过螺钉件连接在一起。
图17是沿图3线S17-S17的剖视图。当支撑件32支撑容器主体31时,容器主体31的轴线L31与支撑件32的内周48的轴线L32完全重合或大致重合。因此容器主体31能够相对于支撑件32绕轴线L31转动。当支撑件32的支撑基底49放置在水平表面上并且由此容器主体31得到支撑时,容器主体31的第一和第二容器部分33和34离开水平表面,并且水平表面和转动轴线L31布置成彼此平行。
具体地说,在支撑件32中,设在第一支撑凸面58中的支撑突出件61都靠紧第一容器部分33的外周,同时设在第二支撑凸面59中的支撑突出件61都靠紧第二容器部分34不包括引导突出件40在内的外周。这样第一支撑凸面58的每个支撑突起件61在周向四个近似等距点支撑第一容器部分33的外周,同时第二支撑凸面59的每个支撑突起件61在周向四个近似等距点支撑第一容器部分33的外周。这种布置能够最小化第一容器部分33的外周和第一支撑凸面58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同时还能最小化第二容器部分34的外周和第二支撑凸面59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这些摩擦力是由于容器主体31的转动所引起的。
第一容器部分33的密封材料47配合到支撑件32的第一支撑凹进67内。密封材料47的靠接部分47b在整个周边弹性地靠紧第一支撑凸面58的另一个轴向端面。第二容器部分34的密封材料47配合到支撑件32的第二支撑凹进68内。密封材料47的靠接部分47b在整个周边弹性地靠紧第二支撑凸面59的一个轴向端面。通过使用这里示出的两个密封材料47,能够在周向的整个周边上实现容器主体31和支撑件32之间的密封。即能够实现相对于以下部件的密封:容器主体31的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以及排放孔43,支撑件32相对于引导通孔51靠近容器主体31的一个和另一个轴向端的部分。
容器主体31的第二容器部分34的引导突出件40装配到支撑件32的第三支撑凹进69内,同时它相对于支撑件32的轴向滑动受到限制。这样容器主体31相对于支撑件32的轴向滑动受到限制。容器主体31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每个排放引导件44的外周靠紧支撑件32的内周48。这样支撑件32从径向外侧在整个周边支撑至少包括第一凹进41在内的容器主体31部分。从而容器主体31能够绕转动轴线L31转动。
图18是沿图2线S18-S18的剖视图。图19A和19B是示出图18中部分IXX的放大视图。图18和19A是当容器主体31相对于支撑件32处于初始状态时的视图。引出件38的近端38a放置在支撑件32在一个第一水平方向F1上面对引导通孔51上游端部的位置,并且向转动方向R的上游侧延伸。引出件38的自由端38b可以至少与容器主体31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第一凹进41的底壁部分41b的外周表面和第二凹进42的底壁部分42b的外周表面弹性接触。引出件38的自由端38b至少与容器主体31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第一凹进41的底壁部分41b的外周表面和第二凹进42的底壁部分42b的外周表面以超过90度的角度θ弹性接触。更具体地说,角度θ是引出件38的自由端38b的面朝上的表面和每个凹进41、42的底壁部分41b、42b的外周表面之间的角度。
密封片层66的近端66a放置在支撑件32面对在第一水平方向F1上引导通孔51上游端部的部分。当容器主体31在相对于支撑件32的初始状态时,密封片层66不包括近端66a的部分66b能够利用熔合可拆下和可连接地设置以覆盖至少第一凹进41的端壁部分41a。在初始状态下,密封片层66不包括近端66a的部分66b关闭排放孔43。因此,即使在初始状态用户错误地把闭合部分65的闭合器65a设置在打开位置P2,也能够防止不希望出现的容纳在容器主体31中的显影剂从引导通孔51中排出。
当容器主体31绕转动轴线L31在转动方向R上从初始状态转动时,密封片层66不包括近端66a的部分66b离开第一凹进41的端壁部分41a并且排放孔43打开。如图19B所示,离开第一凹进41的端壁部分41a的不包括近端66a在内的密封片层66的部分66b到达容器主体31的第三容器部分35和支撑件32内周48之间的位置,这个位置在支撑件32的引导通孔51在转动方向R上的下游侧。因此无须用户直接移走密封片层66,只需通过转动容器主体31就能够很容易地打开排放孔43。
在容器主体31容纳了显影剂并且支撑件32的支撑基底49水平放置时,容器主体31的内部空间由两层构成:显影剂组成的显影剂层;显影剂层上面的气体构成的气体层。从第一容器部分33向第二容器部分34看,容器主体31绕轴线L31顺时针转动。这时从第一容器部分33向第三容器部分35沿着转动轴线L31输送在第一容器部分33中构成显影剂层的显影剂,或者说用每个第一突出件36在第一输送方向C1(参考图2)输送显影剂。同时,从第二容器部分34向第三容器部分35沿着转动轴线L31输送在第二容器部分34中构成显影剂层的显影剂,或者说用每个第二突出件39在第二输送方向C2(参考图2)输送显影剂。这样,通过绕转动轴线L31转动容器主体31,容纳在其中的显影剂能够被输送到排放孔43。另外,在第三容器部分35中,沿第一输送方向C1和第二输送方向C2行进的显影剂互相碰撞,从而实现了显影剂的搅拌。
当从包括第一突出件36(第二突出件39)的第一容器部分33(第二容器部分34)的内周向第三容器部分35输送显影剂时,显影剂受力。当容器主体31中所含的显影剂量较大时,位于突出量A2中的部分显影剂主要由于容器主体31的转动受到搅拌,这样在容器主体31中就实现了正确的显影剂平衡,其中突出量A2是指第一突出件36(第二突出件39)在径向从第一容器部分33(第二容器部分34)的内周向内突出的量。
图20A、20B、21A和21B是帮助解释以下操作的视图,即把容纳在容器主体31的第三容器部分35中的显影剂引导到支撑件32的引导通孔51的操作,同时容器主体31绕转动轴线L31在转动方向R上转动。同时还参考图7、9A、9B和17。当容器主体31被支撑件32支撑从而绕转动轴线L31转动时,形成了第一保持空间62a,它面对第三容器部分35的第一凹进41和支撑件32的内周48。第一保持空间62a基本保持封闭状态(除了排放孔43)。在转动方向上,第一保持空间62a位于排放孔43的上游,并且通过排放孔43与容器主体31内的空间保持连续。同时,还形成了第二保持空间62b,它面对第三容器部分35的第二凹进42和支撑件32的内周48。第二保持空间62b基本保持封闭状态。
当容器主体31在转动方向R上转动时,从图20A示出的状态改变到图20B示出的状态,在图20A示出的状态中,排放孔43和第一保持空间62a位于容器主体31内的显影剂层63的上表面63a之上,而在图20B示出的状态中,排放孔43和第一保持空间62a在转动方向R上的下游侧部分位于容器主体31内的显影剂层63的上表面63a之下。于是如箭头G1所示,容纳在容器主体31中、构成显影剂层63的显影剂开始通过排放孔43流入第一保持空间62a在转动方向R上的下游侧部分。
如上所述,排放孔43形成在第一凹进41的端壁部分41a在轴向的中间位置,从而位于径向的外侧。另外,排放孔43是长方形开口,它的长度方向与轴向对齐。因此,在第一凹进41的端壁部分41a中,与第一凹进41的底壁部分41b在转动方向R的下游侧端相比,排放孔43在径向外侧敞开;与第一侧壁部分41c在转动方向R上的下游侧端相比,排放孔43在另一个轴向端的位置敞开;与第二侧壁部分41d在转动方向R上的下游侧端相比,排放孔43在一个轴向端的位置敞开。
例如,假设排放孔43在整个端壁部分41a的区域上敞开。这时随着容器主体31在转动方向R上的转动,显影剂沿着容器主体31的第一凹进41和支撑件32的内周48被挤压移动,从而能够通过排放孔43进入第一保持空间62a。然后,随着容器主体31在转动方向R上的进一步转动,容器主体31的第一凹进41和支撑件32的内周8挤压保持在第一保持空间62a内的显影剂,这可能会导致显影剂凝结。考虑到这个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排放孔43形成在第一凹进41的端壁部分41a的一部分上,换言之,排放孔43的敞开面积比端壁部分41a的面积窄。这就允许排放孔43附近的显影剂利用扩散排进第一保持空间62a。这样排入第一保持空间62a中的显影剂能够被研磨成精细颗粒,并且能够最小化上面提到的由于容器主体31的转动所引起的显影剂凝结的可能。
另外,排放孔43在径向的外部表面与第三容器部分35中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42的、并且位于第一凹进41在转动方向R上的下游侧的内周表面的一部分光滑连接。这样即使容纳在容器主体31中的显影剂量很小,显影剂也能够通过排放孔43平稳地流入第一保持空间62a在转动方向R上的下游侧部分。
在图20B示出的状态中,构成容器主体31内的显影剂层63的显影剂通过排放孔43流入第一保持空间62a在转动方向R上的下游侧部分。然后,随着转动主体31在转动方向R上的进一步转动,从图20B示出的状态改变到图21A示出的状态,在图21A示出的状态中,排放孔43位于容器主体31内显影剂层63的上表面63a之上,而第一保持空间62a则位于容器主体31内显影剂层63的上表面63a之下。在图21A示出的状态下,预定量的显影剂保持在第一保持空间62a内。例如,保持在第一保持空间62a内的显影剂量优选设定为6克。
随着容器主体31在转动方向R上的进一步转动,从图21A示出的状态改变到图21B示出的状态,在图21B示出的状态中,支撑件32的引出件38的自由端38b进入第一保持空间62a,从而它在转动方向R的上游侧伸出,并且弹性地、可滑动地以大于90度的角度θ靠紧第一凹进41的底壁部分41b的外周表面。这时保持在第一保持空间62a中、相对于引出件38位于转动方向R上游侧的显影剂随着容器主体31在转动方向R上的转动找到朝向支撑件32的通路。
如箭头G2所示,引出件38沿着它的上表面引导流入的显影剂,即从容器主体31的排出口43排出的显影剂,从而把它引导到引导通孔51。引出件38在第一凹进41的底壁部分41b的外周表面上滑动,从而把显影剂从外周表面刮去。因此,能够尽可能多地把保存在第一保持空间62a中的显影剂引导到引导通孔51。然后这样到达引导通孔51的显影剂被排出显影剂容器30。这样,每当容器主体31在转动方向R上绕转动轴线L31进行一次转动时,上述预定量的显影剂就排到外部。
如前所述,为了减少阻碍容器主体31绕转动轴线L31转动的摩擦力,支撑件38的内周48和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的第三容器部分35不在周向沿整个周边靠紧。如上所述,这样的结构是有可能引起第一保持空间62a中的显影剂泄露的。因此,如前所述,排放引导件44放置在第三容器部分35中不包括第一和第二凹进41和42的一个轴向端和另一个轴向端的外围。放置在第三容器部分35的一个轴向端的排放引导件44在转动方向R从另一个轴向端侧向一个轴向端侧逐渐倾斜。另一方面,放置在第三容器部分35的另一个轴向端的排放引导件44在转动方向R从一个轴向端侧向另一个轴向端侧逐渐倾斜。这样,即使在容器主体31在转动方向R的转动过程中,保持在第一保持空间62a中的显影剂从中泄露出来流向从转动轴线L32的方向观察时的一侧和另一侧,每个排出引导件44收集在第三容器部分35和支撑件32轴向中间位置附近的显影剂颗粒。
如上所述,另一个优点是额外设有第二保持空间62b。即使保持在第一保持空间62a中的显影剂从转动方向R的上游侧部分泄露出来,泄露出来的显影剂和每个排出引导件44在轴向中间位置所收集的显影剂都保持在第二保持空间62b中。如图24A所示,随着容器主体31在转动方向R上的转动,支撑件32的引出件38的自由端38b进入第二保持空间62b,从而在转动方向R上的上游侧伸出,并且以大于90度的角度θ可滑动地弹性靠紧第二凹进42的底壁部分42b的外周表面。此时,随着容器主体31在转动方向R上的转动,保持在第二保持空间62b中、相对于引出件38位于转动方向R上游侧的显影剂找到朝向支撑件32的通路。然后,导向引导通孔51的显影剂排到显影剂容器30外部。这样即使保持在第一保持空间62a中的显影剂在容器主体31在转动方向R上绕转动轴线L31进行一次转动时泄露出来,泄露出来的显影剂能够保持在第二保持空间62b中。这样就能够非常可靠地把上述预定量的显影剂排到外部。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当水平放置支撑基底49时,在支撑件32的上部放置着从一个水平方向(即一个第一水平方向F1)伸出的排放部分50。按照排放部分50,在支撑件32的轴向中间位置设置着引导通孔51,它沿着第一水平方向F1穿透,以在与支撑件的轴线L32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椭圆形敞开。利用这种布置,即使容器主体31充满显影剂,显影剂层63的上表面63a保持在引导通孔51的高度上或者在这个高度之下。这样,能够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容器主体31中不适当地流到引导通孔51中。
图22是信息存储部分100的前视图。图23是信息存储部分100的左视图。图24是信息存储部分100的平面图。显影剂容器30进一步包括信息存储部分100。作为存储装置的信息存储部分100固定到支撑件32上并且存储与容纳在容器主体31中的显影剂相关的信息。当信息存储部分100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71中时(参考图27到29),信息存储部分100连接设在成像设备主体71中的信息读取部分207(见图27),使得信息读取部分207能够读取和显影剂相关的信息。信息存储部分100包括电路板101和外壳102。电路板101具有半导体存储器部分以存储和显影剂相关的信息,这个部分将在下面描述,并且在附图中没有示出它。
表1表示存储在信息存储部分100中的、和显影剂相关的信息。如表1所示,信息存储部分100的半导体存储器部分存储和显影剂相关的信息,例如设备名称、显影剂的固有信息(如调色剂批号和显影剂颜色,其中调色剂批号是显影剂的批号)、成像过程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如偏置电压、充电特性、定影温度)等使用显影剂所需要的信息。当显影剂填入显影剂容器30的容器主体31中时,显影剂相关信息存储在半导体存储器部分。
表1
信息内容 | 地址 |
设备名称 | 0001 |
调色剂批号 | 0002 |
颜色 | 0003 |
偏置电流 | 0004 |
充电特性 | 0005 |
熔点 | 0006 |
在外壳102上形成了连接支撑件103,它在电路板101的厚度方向伸出并且其垂直于厚度方向的截面大致为T形。在连接支撑件103上形成了四个导电的连接接线端104、105、106和107,它们通过电路板101电连接到半导体存储器部分。当直流电的正负电极连接到第一连接接线端104和第四连接接线端107上时,存储在半导体存储器部分中、含有显影剂相关信息的电信号从第二连接接线端105和第三连接接线端106上输出。在外壳102中形成了两个插入件108,它们在电路板101的厚度方向上伸出,越过连接支撑件103,其垂直于厚度方向的截面为圆形,并且其自由端的直径减小。两个在厚度方向上穿过电路板101的连接孔形成在电路底层101和外壳102中。
图25是信息存储部分100和容纳凹进110的透视图。在支撑件32中形成了容纳凹进110,它在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71的方向E1上敞开。布置信息存储部分100使得起到连接部分作用的、至少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71的信息读取部分207上的第一到第四连接接线端104到107能够安装在容纳凹进110中。更具体地说,信息存储部分100作为一个整体装配到容纳凹进110中。更为具体地说,容纳凹进110形成在支撑件31的支撑基底49中。由于形成了这样的容纳凹进110,当象下面那样把显影剂容器30安装到成像设备主体71中时,与把容纳凹进110放置在其它部分的布置相比,容纳凹进110在这个位置能够更稳定并且支撑件32的尺寸能够更小。与导线口51的位置相比,容纳凹进110的开口部分布置在轴向的一个端侧。因此,即使从引导通孔51排出的显影剂泄漏到不合需要的地方,也能够最大可能地防止显影剂进入容纳凹进110和粘结在每个连接接线端104到107上。
作为引导装置的引导孔111形成在支撑件32中,更具体地说形成在支撑件32的第一支撑部分55中。当显影剂容器30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71上时,引导孔111限制支撑件32在与支撑件32的连接方向E1交叉的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在连接方向E1上引导支撑件32移动。引导孔111布置在容纳凹进110的附近并且在轴线L31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引导孔111能够稳定地引导支撑件32。作为引导装置的引导突起97(参考图1和31)设在支撑件32中,更具体地说形成在支撑件32的第二支撑件56中。当显影剂容器30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71上时,引导突起97限制支撑件32在与连接方向E1交叉的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引导它在连接方向E1上移动。如图1所示,当支撑件32放在水平表面上时,引导突起97放置在支撑件32上并且在轴向向支撑件32的一端伸出。因此引导突起97能够稳定地引导支撑件32。
当信息存储部分100固定到支撑件32上时,布置从连接方向E1的上游侧面对支撑件32的容纳凹进110的壁部112和信息存储部分100的电路板101使得它们彼此相对并且把作为整体的信息存储部分100装配到容纳凹进110中。在这个状态下螺栓件插入到连接孔109中从而可拆卸地固定信息存储部分100和支撑件32。这时布置信息存储部分100的外壳102的连接支撑件103和插入件108使得它们在连接方向E1上伸出。信息存储部分100的外壳102的插入件108的自由端布置在穿过容纳凹进110的敞开部分的假想平面上或者在连接方向E1上相对于假想平面的上游侧。
图26示出了时间和从显影剂容器30中排出的显影剂量之间的关系。在图26中,曲线H1给出了时间和从显影剂容器30中排出的显影剂量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是在容器主体31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内径D35等于或小于第一、第二容器部分33、34的内径D33、D34时观察到的。另一方面,曲线H2给出了时间和从显影剂容器30中排出的显影剂量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是在容器主体31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内径D35大于第一、第二容器部分33、34的内径D33、D34时观察到的。
现在把注意力集中在显影剂的性质上。例如,即使精细粉状显影剂颗粒堆积在水平表面上形成一个尖峰,它也会立刻失去这种尖锐形状。在这方面,当容器主体31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内径D35等于或小于第一、第二容器部分33、34的内径D33、D34时,在转动主体31停止转动的一霎那,随着容器主体31的转动向排放孔43输送的显影剂开始从排放孔43移走。这时,当容器主体31只含有很少量的显影剂时,在容器主体31重新开始转动的一霎那,很难向排放孔43输送足够量的显影剂。
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前面参考图8所述,容器主体31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内径D35大于第一、第二容器部分33、34的内径D33、D34。因此,当容器主体31只含有很少量的显影剂时,能够很可靠地避免已经到达第三容器部分35的显影剂离开第三容器部分35。这样,即使当容器主体31只含有很少量的显影剂时,在容器主体31重新开始转动的一霎那,也能够很可靠地向排放孔43输送足够量的显影剂。另外,能够尽可能将容纳在容纳主体31中的显影剂全部排出到外部。
如曲线H1所示,当容器主体31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内径D35等于或小于第一、第二容器部分33、34的内径D33、D34时,随着容器主体31内所含显影剂量的减少,显影剂排出量相应地急剧减少。另一方面,如曲线H2所示,当容器主体31的第三容器部分35的内径D35大于第一、第二容器部分33、34的内径D33、D34时,与曲线H1所示的情况相比,即使容器主体31内所含的显影剂量减少了,在显影剂量接近零之前,显影剂排出量基本保持不变。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30能够长时间地、稳定执行显影剂排放。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30中,存储和含在容器主体31中的显影剂相关信息的信息存储部分100固定在支撑件32上。信息存储部分100连接设在成像设备主体71中的信息读取部分207,使得当显影剂容器30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71中时,信息读取部分207能够读取显影剂相关信息。这样在显影剂容器30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71中时,即使容器主体31绕转动轴线L31转动时,由于支撑件32不随着容器主体31转动,固定在支撑件32上的信息存储部分100也不转动。连接显影剂容器30的信息存储部分100和成像设备主体71的信息读取部分207的机构很简单并且能够既容易又可靠地连接它们。因此,即使容器主体31转动,成像设备主体71的信息读取部分207也能够正确地读取容器主体31内所含的显影剂信息。
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30,在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71的连接方向E1上敞开的容纳凹进110形成在支撑件32上并且布置信息存储部分100使得至少连接信息读取部分207的连接接线端104到107装配到容纳凹进110中。由于信息存储部分100的连接接线端104到107不从容纳凹进110中暴露出来,这样就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显影剂和灰尘粘在连接接线端104至107上。因此成像设备主体71的信息读取部分207能够正确地读取容器主体31内所含的显影剂信息。
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30,信息存储部分100整体装配到容纳凹进110中并且不从容纳凹进110中暴露出来。因此就能够尽最大可能地防止用户不经意地接触到信息存储部分100,并且防止信息存储部分100被破坏和存储在信息存储部分100中的显影剂相关信息被破坏。
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30,当显影剂容器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71上时,引导孔111限制支撑件32在与连接方向E1交叉的方向上移动,但是允许它在连接方向E1上的移动。由于当显影剂容器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71上时,支撑件32在与连接方向E1交叉的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这样就能够尽可能地防止信息存储部分100和信息读取部分207之间的连接失效,这种失效可能由支撑件32在与连接方向E1交叉的方向上的移动所引起。
图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70的剖视图。图28是调色剂贮藏器72及其附近部件的放大剖视图。图29是调色剂贮藏器72及其附近部件的放大平面图。图27是从成像设备70前侧外部71a观察时成像设备70的剖视图。在图中,为了很好地理解本发明,略去了该结构的厚度。前侧外部71a是指成像设备70中用户在使用它时通常面对的部分。另一方面,后侧外部71b是指与用户出现的前侧外部71a相反的成像设备70的另一个部分。这里假设成像设备70放置在水平表面上,从前侧外部71a到后侧外部71b的方向与水平表面平行设置,并且这个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E”。
可以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70构造为打印机、复印机等,它包括上述的显影剂容器30和成像设备主体(下面也简单地称之为“设备主体”)71。显影剂容器30通过容器安装孔(未示出)可拆卸地安装在设备主体71中的调色剂贮藏器72中,安装孔位于设备主体71的前侧外部71a中,能够打开和闭合。另外,在成像设备主体71中设有机壳前部93,与前侧外部71a相比,它放置在后侧外部71b上,还设有一个开口,它穿透厚度方向并且能够插入显影剂容器30。另外,在成像设备主体71中设有机壳后部94,与后侧外部71b相比,它放置在前侧外部71a上。机壳体(它的整体没有示出)包括机壳前部93和机壳后部94,用来容纳成像设备主体71的各个构成部件。
调色剂贮藏器72包括壳体73,显影剂供应部分74,搅拌件75和供应辊76。显影剂供应部分74把壳体73的内部空间至少分成容器壳体空间77和搅拌空间78。容器壳体空间77是敞开的,它面对设备主体71的前侧外部71a。搅拌空间78基本保持在封闭状态。显影剂容器30布置在容器壳体空间77内。
在壳体73面对容器壳体空间77的上壁部分73a上形成了沿着设备主体71的前后方向E延伸的第一引导凹进79,其中能够容纳显影剂容器30的支撑件32的第一引导件53。第一引导凹进79使得显影剂容器30的支撑件32的第一引导件53装配在其中并且能够在长度方向上滑动,长度方向是指连接方向E1(从前侧外部71a到后侧外部71b的方向)或与之相反的拆卸方向E2,这两个方向都与设备主体71的前后方向E平行。另外,在壳体73面对容器壳体空间77、与上壁部分73a相对的下壁部分73b上形成了沿着设备主体71的前后方向E延伸的第二引导凹进80,其中能够容纳显影剂容器30的支撑件32的第二引导件54。第二引导凹进80使得显影剂容器30的支撑件32的第二引导件54装配在其中并且能够在长度方向上滑动,即在设备主体71连接方向E1或拆卸方向E2上滑动。
显影剂供应部分74由平坦件构成以把壳体73的内部空间分成容器壳体空间77和搅拌空间78。显影剂供应部分74具有连通孔81,它在厚度方向上穿透,以提供容器壳体空间77和搅拌空间78之间的连通。在显影剂供应部分74的连通孔81下面设置着伸进容器壳体空间77中的引导件82。
图30是信息读取部分207和信息存储部分100的透视图。图31是前视图,示出了信息存储部分100连接到信息读取部分207的状态。设备主体71进一步设有作为信息读取装置的信息读取部分207,当连接了信息存储部分100时,它用来读取存储在信息存储部分100中的显影剂相关信息。连接凹进208形成在信息读取部分207中,显影剂容器30的信息存储部分100的连接支撑件103和插入件108能够装配到连接凹进208中。在信息读取部分207中面对连接凹进208设有导电的读取侧连接接线端209、210、211和212,当信息存储部分100的连接支撑件103和插入件108装配到连接凹进208中时,它们分别与信息存储部分100的连接接线端104到107实现电连接。
当显影剂容器30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71上时,设在成像设备主体71中并且在连接方向E1上延伸的引导件(未示出)插入支撑件32的引导孔111中,从而支撑件32在被引导的过程中实现在连接方向E1上的移动。因此,信息存储部分100连接到信息读取部分207上,并且实现它们之间可靠地连接。当信息存储部分100和信息读取部分207彼此连接时,在连接方向E1上其伸入程度远远超过连接支撑件103的插入件108比连接支撑件103早装配到连接凹进208中。插入件108在连接方向E1上引导连接支撑件103并且然后连接件103装配到连接凹进208中。
图32是示出信息存储部分100和信息读取部分207电结构的结构图。信息存储部分100包括半导体存储器部分112,控制电路113,传递接收电路114,电源电路115和连接接线端104到107。半导体存储器部分112由可重写信息的永久性存储器如备份存储器和闪存器构成,用来存储显影剂相关信息。控制电路113整体控制信息存储部分100从而读取储存在半导体存储器部分112中的显影剂相关信息,并且将显影剂相关信息存储到半导体存储器部分112中。传递接收电路114控制与连接到信息存储部分100的信息读取部分207的连通。电源电路115通过连接的信息读取部分207把设备主体71提供的电源提供给半导体存储器部分112,控制电路113和传递接收电路114。半导体存储器部分112,控制电路113,传递接收电路114,电源电路115和连接接线端104到107布置在电路板101上。可以利用单独一个IC来实现半导体存储器部分112,控制电路113,传递接收电路114和电源电路115。
信息读取部分207包括读取侧连接接线端209到212,传递接收电路213,控制电路214,接口电路215和电源电路216。传递接收电路213控制与连接到信息读取部分207的信息存储部分100的连通。控制电路214整体控制信息读取部分207。接口电路215连接到设置在设备主体71中的设备主体控制电路217上并且整体控制设备住体71,还与设备主体控制电路217连通。电源电路216给传递接收电路213,控制电路214,接口电路215和信息存储部分100供电。
当显影剂容器30连接到设备主体71上时,电能从设备主体71的信息读取部分207的电源电路216传递到显影剂容器30的信息存储部分100的电源电路115。随后,设备主体71的设备主体控制电路217通过信息读取部分207把一个请求传递到信息存储部分100的控制电路113,这个请求是要求把存储在半导体存储器部分112中的显影剂相关信息传递给信息读取部分207。响应此请求,信息存储部分100的控制电路113控制传递接收电路114使得能够读取存储在半导体存储器部分112中的显影剂相关信息并且将这个信息提供给信息读取部分207。通过信息读取部分207的传递接收电路213提供给控制电路的显影剂相关信息通过接口电路215传递给设备主体控制电路217。设备主体控制电路217根据这样得到的显影剂相关信息控制设备主体71。
当显影剂容器30连接到设备主体71上时,设备主体控制电路217首先确认显影剂相关信息中所含的显影剂容器30能够适应的设备名称。当显影剂相关信息中所含的设备名称与成像设备70的名称不相符时,设备主体控制电路217判断出显影剂容器30不适合连接到设备主体71上并且通过报告装置警告用户,如通过设在设备主体中的显示器。这时,即使调色剂贮藏器72中所含的显影剂量变得很少并且已经给显影器容器30发出给调色剂贮藏器72填充显影剂的指令,显影剂容器30的容器主体31也不转动。当用户把显影剂容器30从设备主体71上取下并且给设备主体71连接另一个显影剂容器30时,设备主体控制电路217再次执行上述的设备名称确认过程。
当显影剂相关信息中所含的设备名称与成像设备70的设备名称相符时,设备主体控制电路217判断出连接了适合设备主体71的显影剂容器30并且允许从显影剂容器30给调色剂贮藏器72填充显影剂。当这时产生表示填充显影剂的填充信号时,执行从显影剂容器30给调色剂贮藏器72填充显影剂的步骤。
设备主体控制电路217然后给信息存储部分100传递一个请求,这个请求包括显影剂相关信息中所含的信息和成像过程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如偏置电压、充电特性、定影温度等,这些信息是正确使用显影剂容器30中所含显影剂需要的信息。这样,信息传递给设备主体控制电路217并且设备主体控制电路217根据这些信息给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和定影设定处理条件。
由于信息存储部分100的半导体存储器部分112能够重写信息,和显影剂容器相关并且随时间变化的信息(如显影剂剩余量和显影剂容器30的容器主体31的转动时间)可以存储在半导体存储器部分112中。可以使用压电传感器和容器主体31的整体转数来探测显影剂容器30中的显影剂剩余量并且把这样探测出的显影剂剩余量存储在半导体存储器部分112中。
传统上事先探测出显影剂用光的时间。但是在本发明中,实时探测出显影剂的剩余量并且将其存储在信息存储部分100中。当显影剂的剩余量显示在设备主体71的显示装置上时,如果需要在大量记录纸张上形成图像时,在使用显示装置显示出的显影剂剩余量形成图像之前,用户能够很容易地判断出是否需要更换一个新的显影机容器30,并且能够防止出现在形成图像的过程中没有及时更换显影剂容器30而用光了显影剂的问题。如果由于要形成大量图像等原因,需要在操作中把显影剂容器30的信息存储部分100从设备主体71上取下,那么信息存储部分100就存储了显影剂容器30的显影剂剩余量。这样当再次把显影剂容器连接到设备主体71上时,就能够事先确认出这个显影剂容器30是使用过的。
当把显影剂容器30的容器主体31的转动时间和非转动时间存储在信息存储部分100中时,就能够得到显影剂容器30中所含显影剂的条件。当显影剂停滞在一处而不流动时,根据其停滞所处的环境,显影剂的流动性会降低并且显影剂可能聚集在一起。因此当如上所述把显影剂容器30的容器主体31的非转动时间存储在信息存储部分100中时,通过改变容器主体31的转数,补充给调色剂贮藏器72的显影剂量能够保持恒定。由于信息存储部分100包括在显影剂容器30中,通过单独准备读取装置来读取存储在信息存储部分100中的显影剂相关信息,即使显影剂容器30从设备主体71上取下,也能够探测到含于存储在信息存储部分100的显影剂相关信息中的容器主体31的非转动时间。
当完全把显影剂排出并且显影剂容器30空了时,表示显影剂容器30中没有显影剂的调色剂用完信息存储在信息存储部分100中。因此,即使由于误操作再次把空显影剂容器30连接到设备主体71上,也能够很快通知用户这个显影剂容器30是空的。当循环使用显影剂容器30时,通过将显影剂容器30使用过的次数存储在信息存储部分100中,就能够避免错误地使得使用显影剂容器30的次数超过其寿命的限制。为了循环使用显影剂容器30,在相关技术中,已经使用条形码把信息贴到显影剂容器上。这样就有必要给每个显影剂容器创建一个使用历史信息的条形码,并且把它贴在显影剂容器上,在循环使用时把它揭下来然后再贴一个新的条形码。这个操作很麻烦。在本发明中,由于信息存储部分100具有能够再次写入信息的半导体存储器部分112,只要重新写入信息就能够循环使用显影剂容器30了,同时避免了复杂的操作。因此就减少了循环费用。另外,由于信息存储部分100与设备主体71的设备主体控制电路217通过导电连接接线端104到107和209到212交换数据,信息存储部分100比传统的识别装置(如光反射型传感器)更能抵抗污染并且探测错误更少。
图33是主体侧连接部分83的放大透视图。设备主体71的驱动源84(如马达)产生转动显影剂容器30的容器主体31的驱动力。驱动力通过减速装置85(如减速齿轮)传递到主体侧连接部分83。主体侧连接部分83、驱动源84和减速装置85构成了驱动装置。主体侧连接部分83包括转轴86,连接支撑件87和弹簧件88。转轴86可转动地安装在轴承89中,它的轴线L86与设备主体71的前后方向E平行,它的自由端设置在容器壳体空间77中。轴承89背对背穿透机壳后部94,壳体73的一部分在设备主体71的后侧外部71b上。
大致为圆盘形的连接支撑件87面对容器壳体空间77布置。连接支撑件87能够与转轴86一起绕轴线L86转动,并且和转轴86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在连接支撑件87与面对机壳后部94的另一个表面相反的表面87a的中心处形成了辅助凹进96,它向机壳后部94凹进,它的轴线与转轴86的轴线L86重合。辅助凹进96能够容纳显影剂容器30中的填充口45,填充盖46连接到它上面。连接支撑件87在其表面87a上的辅助凹进96的径向外侧具有多个(在这个实施例中是两个)凹配合90,它们向机壳后部94凹进。凹配合90相对于转轴86的轴线L86彼此对称布置。每个凹配合90的结构与容器主体31的对应凸配合37的形状对应。容器主体31的凸配合37装配到凹配合90中,从而实现它们之间的装配。
另外,连接支撑件87能够沿转轴86的轴线移动而不会从转轴86的自由端掉落。使用卷压簧等构成的弹簧件88布置在机壳后部94和连接支撑件87之间。弹簧件88利用弹性力给连接支撑件87施加负荷试图将其拉离机壳后部94,而不会阻碍转轴86和连接支撑件87的转动。包括显影剂容器30的容器主体31的凸配合37在内的一个轴向端33a和主体侧连接部分83的连接支撑件87一起构成了连接结构。因此,容器主体31的凸配合37可拆卸地连接到主体侧连接部分83的连接支撑件87上。
显影剂容器30以下述方式连接到设备主体71上。首先,从设备主体71的前侧外部71a把显影剂容器30插入到调色剂贮藏器72的容器壳体空间77中,保证它的转动轴线L31与连接方向E1平行。这时,显影剂容器30的支撑件32的第一引导件53配合到外壳73的第一引导凹进79中,同时支撑件32的第二引导件54配合到外壳73的第二引导凹进80中。这样就能够使得支撑件32只能够在连接和拆卸方向E1和E2上移动。在这个状态下,显影剂容器30在连接方向E1上移动直到它到达支撑件32的排放部分50的引导通孔51与显影剂供应部分74的连通孔81连通的连接位置。这时,容器主体31的凸配合37压迫主体侧连接部分83的连接支撑件87使得它在连接方向E1上后退,并且弹簧件88也由此受到压缩。
在显影剂容器30保持在连接位置时,调色剂贮藏器72中设置的调节件(未示出)限制支撑件32在连接和拆卸方向E1和E2上的移动,并且能够解除这种限制。当显影剂容器30中的显影剂完全排出时,用户能够利用调节件解除施加在支撑件32上的限制,从而显影剂容器30能够在拆卸方向E2上移动。这样显影剂容器30从设备主体71上拆卸下来。
另外,对着容器壳体空间77,环绕调色剂贮藏器72的显影剂供应部分74的连通孔81另外布置着闭合移动装置(未示出),用来滑动地移动显影剂容器30的闭合部分65的闭合器65a。为了连接显影剂容器30,显影剂容器30从设备主体71的前侧外部71a插入到调色剂贮藏器72的容器壳体空间77中,并且使它的转动轴线L31平行于连接方向E1。这时,闭合移动装置在一个第二水平方向B1从闭合位置P1滑动地移动闭合器65a。当显影剂容器到达连接位置时,闭合器65a位于打开位置P2。另一方面,为了使显影剂容器30与设备主体71脱离,显影剂容器30在拆卸方向E2从连接位置开始移动。这时,闭合移动装置在另一个第二水平方向B2从打开位置P2滑动地移动闭合器65a到闭合位置P1。
另外,至少在显影剂容器30的支撑件32的排放部分50的引导通孔51的周围或者在对着容器壳体空间77、调色剂贮藏器72的显影剂供应部分74的连通孔81周围设置额外的密封材料(未示出)。利用密封材料,能够防止从引导通孔51向下流到连通孔81的显影剂流向任何不是搅拌空间78的区域。
设备主体71包括显影部分200和感光鼓202。如图29所示,从前后方向E观察,显影部分200布置在设备主体71的中间。这是由于从前后方向E上观察感光鼓202布置在设备主体71的中间。另外,主体侧连接部分83和包括转动搅拌件75和供应辊76的驱动源84和减速装置85在内的驱动部分设置在机壳后部94和设备主体71的后侧外部71b之间。因此当显影剂容器30布置在连接位置时,从前后方向E观察时,显影剂容器30的支撑件32布置在设备主体71的中间。如前所述,在显影剂容器30中,设计容器主体31使得从支撑件32到具有凸配合37的一个轴向端33a的端面之间的长度小于从支撑件32到另一个轴向端34a的端面之间的长度。
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70,在显影剂容器30中,支撑件32布置在容器主体31的轴向中间位置。因此,当显影剂容器30布置在成像设备主体71的连接位置时,从前后方向E观察时,支撑件32布置在设备主体71的中间。利用这种布置,在设备主体71中,容器主体31能够从前后方向E的中间位置延长到前侧,同时从前后方向E的中间位置延长到后侧,从而具有大大增加其容量的优点。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29所示,显影剂容器30的另一个轴向端34a伸出,距前侧外部71a比距机壳前部93更近。
另外,在容器主体31中,通过使得从支撑件32到一个轴向端33a的端面之间的长度小于从支撑件32到另一个轴向端34a的端面之间的长度,能够保证在设备主体71的后侧,放置驱动部分(包括驱动源84和减速装置85)的一定区域与容器主体31的一个轴向端33a的凸配合37连接在一起。因此显影剂容器30能够提供两个独特的效果:有效地利用了设备主体71的内部空间,同时尽可能多地增加了显影剂容纳量。
通过把显影剂容器30布置在连接位置,启动驱动源84来转动连接支撑件87。这时,当连接支撑件87的凹配合90与显影剂容器30的凸配合37保持配合在一起时,容器主体31能够绕转动轴线L31转动。与之相反,当连接支撑件87的凹配合90不与显影剂容器30的凸配合37保持配合在一起的状态时,在完成连接支撑件87的凹配合90与显影剂容器30的凸配合37的配合之前,只有连接支撑件87有角位移。在完成连接支撑件87的凹配合90与显影剂容器30的凸配合37的配合时,弹簧件88所施加的弹性力使得它们之间的配合更紧。于是容器主体31能够绕转动轴线L31转动。当显影剂容器30的容器主体31绕转动轴线L31转动时,通过支撑件32的排放部分50的引导通孔51和调色剂贮藏器72的显影剂供应部分74的连通孔81供应含于显影剂容器30中的显影剂,显影剂进入搅拌空间78并且存储在那里。
在设备主体71的前后方向E上延伸的搅拌件75和供应辊76布置在搅拌空间78中,同时在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搅拌件75能够绕平行于前后方向E的搅拌轴线L75转动,并且具有在搅拌轴线L75的方向上延伸的柔性刮件91。另外,从设备主体71的前面观察时,在设备主体71中的驱动源84所施加的驱动力的作用下,搅拌件75绕搅拌轴线L75在顺时针方向J1转动。供应辊76能够绕平行于前后方向E的供应轴线L76转动。供应辊76的外周表面由海绵体等多孔树脂材料制成。另外,从设备主体71的前面观察时,在设备主体71中的驱动源84所施加的驱动力的作用下,供应辊76绕供应轴线L76在逆时针方向J2转动。
调色剂贮藏器72中另外设有面对搅拌空间78的搅拌壁部92。所形成的搅拌壁部92与显影剂供应部分74连通,并且在设备主体71的前后方向E上延伸。从垂直于搅拌件75的搅拌轴线L75的方向观察时,搅拌壁部92具有U形横截面。搅拌壁部92向上敞开并且因此具有部分圆柱形的内周表面。尽管如上所述,通过单独一个连通孔81把显影剂提供到搅拌空间78内,由于搅拌效果和气体混合到显影剂精细颗粒中,从显影剂容器30中排出的显影剂具有非常好的流动性,这样流经连通孔81的显影剂能够在搅拌空间78的搅拌轴线L75的方向上很好地扩散。提供给搅拌空间78的显影剂进一步利用搅拌件75的搅拌在搅拌空间78的搅拌轴线L75的方向上扩散。
当搅拌件75转动时,就搅拌了通过连通孔81提供的、现在含于搅拌空间中的显影剂,同时,刮件91刮下搅拌空间78中所含的显影剂,并且它的自由端保持与搅拌壁部92靠接,在轴线L76的方向上将精细粉状显影剂颗粒大致均匀地涂在供应辊的表面上。即使搅拌空间78中只有很少量显影剂留下,刮件91能够将剩下的显影剂刮下并且正确地将它们提供给供应辊76,这样就能够使得不能提供给供应辊76而留在搅拌空间78中的显影剂达到最少。提供给供应辊76的显影剂然后随着它的转动以很好的条件供给显影部分200。
除了显影部分200和感光鼓202外,设备主体71进一步包括记录纸盒带201,充电部分203,激光曝光部分204和定影部分205。在显影部分200中,调色剂,即从调色剂储藏器72中提供的显影剂和事先准备的磁性载体颗粒被一起搅拌以产生双组分显影剂。
记录纸盒带201容纳成像中使用的记录纸张。感光鼓202由圆柱形鼓构成,其外周上形成有感光元素,它在驱动部分所施加的驱动力作用下能够绕它的轴线转动。充电部分203把电荷施加到感光鼓202的感光元素上以实现光敏作用。在激光曝光部分204中,承受了电荷的感光鼓202的感光元素暴露在激光下以在感光元素上形成潜像。
在显影部分200中,双组分显影剂被搅拌并且馈送给感光鼓202的光敏元素,在上面形成了静电潜像,从而静电潜像形成为调色剂图像。感光鼓202把感光鼓202所携带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盒带201提供的记录纸张上。在定影部分205中,转印到记录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影。随后携带定影了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排出到排纸盒206上。为了保持显影剂部分200中的双组分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恒定,供应辊76的外周由海绵体构成,并且正确控制它的转动。这样,供应辊76把正确量的调色剂以精细粉末的形式提供给显影部分200。
下面将简要说明对显影剂容器30的容器主体31以及调色剂贮藏器72的搅拌件75和供应辊76的控制。在搅拌壁部92中放置着调色剂剩余量探测器95。当调色剂剩余量探测器95探测出调色剂贮藏器72的搅拌空间78中所含的显影剂(下面称为“调色剂”)量减少时,一个未示出的控制部分控制驱动源84转动显影剂容器30的容器主体31。因此,调色剂馈送到搅拌空间78中。当调色剂剩余量探测器95探测出尽管容器主体31已经转动了预定时间,但是搅拌空间78还是没有充满调色剂时,控制部分停止容器主体31的转动,并且同时在未示出的显示部分显示消息以提醒用户更换显影剂容器30。实际上这时一定量的显影剂含于调色剂贮藏器72的搅拌空间78中。尽管显影剂仍然出现在调色剂贮藏器72的搅拌空间78中,用户能够把空的显影剂容器30从设备主体71上卸下,然后给设备主体71安装上一个新的含有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30。这样即使成像设备70处于在记录纸张上形成图像的过程中,由于完成成像所需要的显影剂仍然含于调色剂贮藏器72的搅拌空间78中,所以能够在不中断成像操作的同时给设备主体71填充显影剂。
在这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更换一个新的显影剂容器30来实现显影剂的补充。例如,这只需要用户简单地抓住支撑件32和显影剂容器30的第二容器部分34,然后通过设备主体71的机壳前部93在连接方向E1上首先把显影剂容器30、具有凸配合37的第一容器部分33插入调色剂贮藏器72的容器壳体空间77中。另一方面,为了把显影剂容器30从设备主体71上卸下,用户只需要抓住显影剂容器30的第二容器部分34,然后在拆卸方向E2上把它拉出。很好理解,这样的操作对用户而言是很方便的。
为了经过搅拌防止所含的显影剂凝结,迄今为止用户不得不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地摇动又大又重的调色剂墨盒。但是,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30中,只需要绕转动轴线L31转动容器主体31就能够很简单地避免显影剂凝结。这对用户而言是很方便的。另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30中,搅拌所含显影剂的机构很简单。另外,在显影剂容器30中,实现了容器主体31和支撑件32之间的密封。当显影剂容器30保持在设备主体71中的连接位置时,至少可以在排放部分50的引导通孔51的四周、或显影剂供应部分74的连通孔81的四周实现密封,引导通孔51和连通孔81彼此连通。由于具有这样的密封效果,能够最大可能地防止调色剂贮藏器72的容器壳体空间77中的显影剂泄漏。当用户更换显影剂容器30时,这还最大可能地在避免了用户的手被显影剂弄脏。另外,由于显影剂容器30为圆柱形,它能够容纳在一个细长的长方体包装中。这对运输和插入它是有利的。
如上所述,显影剂容器30的另一个优点是,在保持容器主体31每转排出的显影剂量尽可能为常数时,只需要很小的力来转动容器主体31。这样就不需要增加容器主体31的转动速度。即在较低的转速下显影剂能够正确地馈送到调色剂贮藏器72的搅拌空间78中。这样就能够在保持容器主体31每转排出的显影剂量尽可能为常数的时把显影剂馈送到搅拌空间78中。这样就减小了驱动源84的扭矩,从而能够使用小型马达作为驱动源84。
应该注意尽管上面描述了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30和成像设备70应用在使用双组分显影剂的显影剂系统中,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只使用调色剂的显影剂系统。
无需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本质特征,就可以以其它的具体形式来具体实现本发明。因此这个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应该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这里意图涵括所附权利要求中所指出的、而不是前面描述所给出的发明范围以及在权利要求的等效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
Claims (6)
1.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显影剂容器(30),包括:
一个圆柱形的容器主体(31),用来在其中容纳用于成像的显影剂;
一个支撑件(32),用来支撑能够绕容器主体的轴线(L31)转动的容器主体(31);和
固定在支撑件(32)上的存储装置(100),用来存储和容纳在容器主体(31)中的显影剂相关的信息,存储装置能够与设在成像设备中的信息读取装置连接,其连接方式使得当显影剂容器处于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状态时,信息读取装置能够读取显影剂相关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容器(30),其中在支撑件(32)中形成了在连接方向(E1)上向成像设备主体敞开的容纳凹进(110),和布置存储装置(100)使得至少与信息读取装置连接的连接部分(104,105,106,107)装配到容纳凹进(110)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剂容器(30),其中存储装置(100)作为整体装配在容纳凹进(110)中。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影剂容器(30),其中支撑件(32)进一步设有引导装置(97,111),当把显影剂容器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上时,引导装置限制支撑件(32)在与连接方向(E1)交叉的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引导支撑件(32)使得它在连接方向(E1)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剂容器(30),其中当把显影剂容器安装到成像设备上时,引导装置(97,111)引导支撑件(32)在连接方向(E1)上移动,并且因此存储装置(100)连接到信息读取装置上。
6.一种成像设备(70),其中能够可拆卸地安装权利要求1到5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的显影剂容器(3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66542/2003 | 2003-06-11 | ||
JP2003166542A JP4141904B2 (ja) | 2003-06-11 | 2003-06-11 | 現像剤収納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73604A true CN1573604A (zh) | 2005-02-02 |
CN100362435C CN100362435C (zh) | 2008-01-16 |
Family
ID=33447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4935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2435C (zh) | 2003-06-11 | 2004-06-11 | 显影剂容器和成像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218866B2 (zh) |
EP (1) | EP1496408B1 (zh) |
JP (1) | JP4141904B2 (zh) |
CN (1) | CN100362435C (zh) |
DE (1) | DE602004029121D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5791A (zh) * | 2007-10-29 | 2011-03-30 | 株式会社东芝 | 色调剂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CN107340699A (zh) * | 2016-04-28 | 2017-11-10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剂收容部的装拆限制方法 |
CN110764382A (zh) * | 2013-03-15 | 2020-02-07 | 株式会社理光 | 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603065B2 (en) * | 2005-05-19 | 2009-10-1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rtridge, storage device and developer supplying method |
JP4549934B2 (ja) * | 2005-06-10 | 2010-09-22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199505A (ja) * | 2006-01-27 | 2007-08-09 | Toshiba Corp | 現像剤補給装置 |
JP2008090048A (ja) * | 2006-10-03 | 2008-04-17 | Fuji Xerox Co Ltd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DE102008009003A1 (de) * | 2008-02-13 | 2009-08-20 | Dreve Prodimed Gmbh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generativen Herstellung von 3 dimensionalen Objekten auf der Basis eines Multiphasensystems |
JP2009265369A (ja) * | 2008-04-25 | 2009-11-12 | Toshib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トナー残量検知装置およびトナー残量検知手段。 |
JP4789982B2 (ja) * | 2008-07-14 | 2011-10-1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KR101502905B1 (ko) | 2008-11-26 | 2015-03-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온도센서 내장형 현상기가 채용된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EP2980656B1 (en) | 2010-06-11 | 2020-10-14 | Ricoh Company, Ltd. | 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 removable device, developer container,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9116488B2 (en) * | 2012-03-12 | 2015-08-25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CN105338234A (zh) * | 2015-12-16 | 2016-02-17 | 北京博视中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内窥式智能相机 |
JP7159775B2 (ja) * | 2018-10-15 | 2022-10-2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75161A (ja) * | 1981-10-29 | 1983-05-06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キツト及びこのキツト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2710780B2 (ja) | 1988-03-14 | 1998-02-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複写機 |
US5075724A (en) * | 1988-08-26 | 1991-12-24 |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 for recognizing interchangeable articles |
JPH0272381A (ja) | 1988-09-07 | 1990-03-12 | Minolta Camera Co Ltd | トナー補給装置 |
US5455662A (en) * | 1992-12-30 | 1995-10-03 | Ricoh Company, Ltd. | Developer replenishing device and developer container for use therewith |
JP3347201B2 (ja) | 1992-12-30 | 2002-11-2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809250B2 (ja) * | 1996-07-04 | 2006-08-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支持部品、現像剤収納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H10142913A (ja) | 1996-11-12 | 1998-05-29 | Ricoh Co Ltd | 識別型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当該カートリッジを装着可能な画像形成装置 |
JPH10207209A (ja) | 1997-01-27 | 1998-08-07 | Ricoh Co Ltd | 識別型カートリッジ |
JP3321544B2 (ja) * | 1997-04-14 | 2002-09-0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
US5999759A (en) * | 1998-09-21 | 1999-12-07 | Xerox Corporation | Toner cartridge with self identification system |
JP2000137417A (ja) | 1998-11-04 | 2000-05-16 | Minolta Co Ltd | 交換部品使用時の処理方法と装置、これを用いた作業装置 |
JP3871460B2 (ja) * | 1999-01-29 | 2007-01-24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US6240262B1 (en) * | 2000-02-18 | 2001-05-29 |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 Toner supply device and toner cartridge |
JP2001293928A (ja) * | 2000-04-13 | 2001-10-23 | Jst Mfg Co Ltd | リセプタクル型コネクタ |
JP4066405B2 (ja) * | 2000-09-12 | 2008-03-2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の交換物又は再使用着脱物,報知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866055B2 (ja) | 2001-06-18 | 2007-01-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295593A (ja) * | 2002-04-05 | 2003-10-15 | Canon Inc | 現像剤補給装置、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03
- 2003-06-11 JP JP2003166542A patent/JP414190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6-08 DE DE602004029121T patent/DE602004029121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6-08 US US10/862,866 patent/US7218866B2/en active Active
- 2004-06-08 EP EP04013476A patent/EP149640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6-11 CN CNB2004100493560A patent/CN10036243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5791A (zh) * | 2007-10-29 | 2011-03-30 | 株式会社东芝 | 色调剂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CN110764382A (zh) * | 2013-03-15 | 2020-02-07 | 株式会社理光 | 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
KR20210111342A (ko) * | 2013-03-15 | 2021-09-10 |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 분체 용기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
US11372347B2 (en) | 2013-03-15 | 2022-06-28 | Ricoh Company, Ltd. | Powder container |
KR102416116B1 (ko) | 2013-03-15 | 2022-07-05 |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 분체 용기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
US11803134B2 (en) | 2013-03-15 | 2023-10-31 | Ricoh Company, Ltd. | Powder container |
CN107340699A (zh) * | 2016-04-28 | 2017-11-10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剂收容部的装拆限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40253006A1 (en) | 2004-12-16 |
EP1496408A3 (en) | 2005-01-19 |
EP1496408A2 (en) | 2005-01-12 |
DE602004029121D1 (de) | 2010-10-28 |
EP1496408B1 (en) | 2010-09-15 |
JP4141904B2 (ja) | 2008-08-27 |
CN100362435C (zh) | 2008-01-16 |
JP2005003881A (ja) | 2005-01-06 |
US7218866B2 (en) | 2007-05-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573604A (zh) | 显影剂容器和成像设备 | |
CN1056931C (zh) | 成像设备及可装于其内的处理暗盒 | |
CN1154891C (zh) | 处理盒,负载产生部件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
CN1299172C (zh) | 显影剂供应容器 | |
CN1955860A (zh) | 调色剂容器和成像装置 | |
CN1991619A (zh) | 辊子间隔装置以及具有该辊子间隔装置的成像设备 | |
CN1462911A (zh) | 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
CN1427312A (zh)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筒和显影单元 | |
CN1591211A (zh) | 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940759A (zh) | 显影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 |
CN101075110A (zh) |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619434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517813A (zh) | 显影剂供应容器及其耦合驱动元件 | |
CN1940761A (zh) | 显影装置 | |
CN101055453A (zh) |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70296C (zh) | 成像装置 | |
JP4828623B2 (ja)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067734A (zh) | 供料容器和图像形成单元 | |
CN1827479A (zh) | 用过的处理盒的包装、包装组件以及包装方法 | |
CN101046647A (zh) | 图像形成设备和显影剂盒 | |
CN1499318A (zh) | 处理盒的翻新方法 | |
CN1289979C (zh) | 显影装置 | |
CN1157942A (zh) | 调色剂调节容器,处理卡盒及静电复印图象形成设备 | |
CN1837978A (zh) | 处理盒和使用该处理盒的成像设备 | |
CN1182895A (zh) | 显影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