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1140A - 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51140A
CN1551140A CNA2004100458251A CN200410045825A CN1551140A CN 1551140 A CN1551140 A CN 1551140A CN A2004100458251 A CNA2004100458251 A CN A2004100458251A CN 200410045825 A CN200410045825 A CN 200410045825A CN 1551140 A CN1551140 A CN 1551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sh
pallet
disk
shaven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458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泽弘造
三东武生
稻田真宽
佐治义人
丸山益生
֮
滝泽辉之
森冈幸生
黑田忠司
直木吾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51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11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44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47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sliding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44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47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sliding loading means
    • G11B17/0476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sliding loading means with opening mechanism of the cartridge shutt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3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6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sliding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7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both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and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1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7Arrangements for mechanically moving the whole head
    • G11B7/08582Sled-type position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6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adapted for sca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 e.g. CD & DVD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有与能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多种光盘相对应的多个光头,根据被装入的光盘的种类正确的选择光头的光盘装置。具备有当光盘被装载到光盘托盘上之后,判断所装载的光盘是第1光盘以及第2光盘中的哪一种的光盘判别部件,根据该判别结果,用于第1光盘的第1光盘托盘输送机构及/或用于第2光盘的第2光盘托盘输送机构,将光盘托盘输送到用来进行对第1光盘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第1托盘位置或用来进行对第2光盘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第2托盘位置。

Description

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用来通过光对光盘进行数据记录及/或再生的多个光头,根据情况来选择使用的光头,分别对相应的光盘进行记录或再生的光盘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光束对光盘状的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或再生,CD以及更高记录密度的DVD等记录再生光盘装置及其所使用的光盘媒体已经在世界上广泛普及了。并且最近更加高记录密度化的技术开发正在加速进行中。
这些装置及媒体的记录再生形态有只读型、补记型或者可重写型等,根据其用途不同而存在不同的种类。另外例如,从CD和DVD的关系可以看出,从记录再生所使用的光源的波长的差这一观点出发,记录再生形态多种多样。
如上所述,光盘装置及其所使用的光盘媒体其现状是存在各种各样的东西,各自的记录或再生都必须使用各自相应的装置和媒体。装置中特别是,直接发射光束以及受光的光头,如果能够对应多种记录再生形态以及记录密度,由一个光头来构成是最理想的。
然而,只用一个光头,很多时候很难确保多种波长以及多个种类的光学系统的组合各自所必要的特性,不能够确保充分的性能余裕,也不能根据使用条件的微妙的不同来改变其特性使其能够使用。为了避免这一点,尽可能采用在光束的波长或光学系统方面专用的多个光头,并用各个光头对各自所对应的光盘进行记录或再生这种方法,从光头的尺寸、可靠性余裕、或者制造调整费用以及零件费用的观点来看,具有很多优点。也就是说,最好将与所使用的记录/再生方式的规格相对应的各个光头配置在装置之中。
根据上述观点,配置有对应于各个规格的多数个光头的装置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告的那样。
图24为显示该以前的光盘装置的立体图。
首先来说明本例的概略结构。本例是含有2个光头的光盘装置,该2个光头对各自所对应的光盘进行记录或再生。
501a以及501b为本例的光盘装置中可能进行记录或再生的光盘所对应的第一光头和第二光头,502aL和502aR为收纳第一光头501a时进行支承的第一小引导轴,502bL和502bR为收纳第二光头501b时进行支承的第二小引导轴。第一小引导轴502aL和502aR以及第二小引导轴502bL和502bR与旋转板503以及支承台504共同构成光头收纳部551。旋转板503在能够相对支承台504以转动轴503A为中心进行转动的状态下被支承,通过图中未显示的转动手段被转动向箭头801的方向。另外第一小引导轴502aL和502aR以及第二小引导轴502bL和502bR互相之间平行,且均垂直于旋转板503。包括第一小引导轴502aL和502aR的平面到转动轴503A的距离,与包括第二小引导轴502bL和502bR的平面到转动轴503A的距离相等。
505为本装置中被记录或再生的光盘,506为使光盘505旋转的光盘马达,507L和507R为在对光盘505进行记录或再生时,将第一光头501a以及第二光头501b引导到光盘505的某个半径方向的引导轴,508为对光盘驱动器506以及引导轴507L和507R进行一体化支承的移送台。另外支承台504以及移送台508共同被支承在基台509上。
光头501a以及501b在引导轴507L和507R上被移送驱动手段(图中未显示)所移送,在光盘某个半径方向走动从而能够进行记录或再生。
下面说明各个构成部分的功能或动作。
第一光头501a在被第一小引导轴502aL和502aR,第二光头501b在被第二小引导轴502bL和502bR各自所支承的状态下被收纳在光头收纳部551中。此时在光头收纳部551中,光头501a、501b各自的物镜501aA、501bA互相相对。
图24中小引导轴502aL和引导轴507L,小引导轴502bL和引导轴507R各自都被设置在一条直线上。第二光头501b沿着箭头802的方向,从收纳部551被移送到移送台508侧,由于能够在引导轴507L和507R上进行移送,能够对使用第二光头501b的光盘505进行记录或再生。
在使用各个光头的记录完成之时,或者某个光头被移送到移送台508侧之后,例如使用移送台508侧的光头对光驱506中的光盘种类进行检查后,得知不能够使用该光头进行记录或再生,需要和另一个光头进行交换时,逆序进行上述工序,将光头从移送台508侧移送到收纳部551,再将另一个光头从收纳部551移送到移送台508侧。
专利文献1特许第2943918号公报
上述装置中,例如对特定光盘505进行记录或再生时,应当从第一光头501a和第二光头501b中选择哪一个移送到移送台508侧。在进行该动作之前,为了判断使用第一光头501a或第二光头501b哪一个更适当,必须要识别光盘505的种类。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不管是对应于第一光头501a或第二光头501b中的哪一个的光盘,都是不使用收纳盒的单独的盘,即所谓的裸盘。因此,例如将某个光头装载到移送台508侧,进行记录或再生动作,例如读取聚焦信号或跟踪信号时,必须判断该光头是否适合于该光盘。此时如果被装载的光头是适合的,则能够照常继续进行记录以及/或者再生,如果不适合,则必须换上另一个光头。所以,此时记录及/或再生开始的时间被推迟了。因此,例如在用户希望进行记录时,存在有延误时机的可能性这一问题点。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述的“记录‘及/或’再生”,表示“记录以及再生至少其中的一方”的意思,是该意思的简略化表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要解决如上所述的以前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根据所装入的光盘的种类,选择正确的光头,对应于能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多个种类的光盘的多个光头的光盘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由以下事项构成。
本发明的第1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能够通过第1光束进行数据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第1盘并使其旋转的第1盘旋转机构;发射上述第1光束对上述第1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1光头;将上述第1光头向上述第1盘的大约半径的方向移送的第1光头移动机构;装载能够通过第2光束进行数据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第2盘并使其旋转的第2盘旋转机构;发射上述第2光束对上述第2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2光头;将上述第2光头向上述第2盘的大约半径的方向移送的第2光头移动机构;搭载有上述第1盘旋转机构、上述第1光头、上述第1光头移动机构、上述第2盘旋转机构、上述第2光头以及上述第2光头移动机构的移送基;可输送到为了对上述第1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1托盘位置、为了对上述第2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2托盘位置、以及为了进行上述第1托盘和上述第2托盘的装载及取出的第3托盘位置上的盘托盘;将上述盘托盘,沿大约垂直于位于上述第1托盘位置的上述第1盘的旋转中心和位于上述第2托盘位置的上述第2盘的旋转中心的连线、且大约平行于上述第1盘面以及上述第2盘面的第1方向输送的第1盘托盘输送机构;将上述盘托盘,沿平行于位于上述第1托盘位置的上述第1盘的旋转中心和位于上述第2托盘位置的上述第2盘的旋转中心的连线、且大约平行于上述第1盘面以及上述第2盘面的第2方向输送的第2盘托盘输送机构;以及在盘被装载于上述盘托盘上时,判断所装载的盘是上述第1盘以及上述第2盘中的哪一个的盘判断部件。根据上述盘判断部件的判断结果,上述第1盘托盘输送机构及/或上述第2盘托盘输送机构将上述盘托盘输送到上述第1托盘位置或者上述第二托盘位置。
本发明的第2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能够通过第1光束进行数据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第1盘并使其旋转的第1盘旋转机构;发射上述第1光束对上述第1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1光头;将上述第1光头向上述第1盘的大约半径的方向移送的第1光头移动机构;装载能够通过第2光束进行数据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第2盘并使其旋转的第2盘旋转机构;发射上述第2光束对上述第2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2光头;将上述第2光头向上述第2盘的大约半径的方向移送的第2光头移动机构;搭载有上述第1盘旋转机构、上述第1光头、上述第1光头移动机构、上述第2盘旋转机构、上述第2光头以及上述第2光头移动机构的移送基;可输送到为了对上述第1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1托盘位置、为了对上述第2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2托盘位置和为了进行上述第1托盘和上述第2托盘的装载及取出的第3托盘位置上的盘托盘;将上述盘托盘,沿大约垂直于位于上述第1托盘位置的上述第1盘的旋转中心和位于上述第2托盘位置的上述第2盘的旋转中心的连线、且大约平行于上述第1盘面以及上述第2盘面的第1方向输送的第1盘托盘输送机构;将上述盘托盘,沿平行于位于上述第1托盘位置的上述第1盘的旋转中心和位于上述第2托盘位置的上述第2盘的旋转中心的连线、且大约平行于上述第1盘面以及上述第2盘面的第2方向输送的第2盘托盘输送机构;分别检测上述盘托盘是否是否处于沿着上述第1方向的上述盘托盘的输送路径的始端位置及终端位置上的第1始端检测部件和第1终端检测部件;以及分别检测上述盘托盘是否是否处于沿着上述第2方向的上述盘托盘的输送路径的始端位置及终端位置上的第2始端检测部件和第2终端检测部件。
本发明的第3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盘并使其旋转的盘旋转机构;发射光束对上述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多数个光头;将上述光头沿上述盘的大约半径的方向引导的光头引导部件;包括上述盘旋转机构、上述盘引导部件、以及装载有搭载有上述盘旋转机构和上述盘引导部件的移送基的移送单元;配置在相对于上述盘旋转机构而言的上述光头引导部件的相反一侧、收纳上述多个光头的光头收纳部件;可被输送到使上述盘装载到上述盘旋转机构上并旋转的第1托盘位置和进行上述盘的装载以及取出的第2托盘位置上的盘托盘;以及当上述盘托盘中装入上述盘时,判断所装载的上述盘的种类、并从上述多个光头中选择对所装载的上述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光头的盘判断部件。移动上述移送单元或者上述光头收纳部件,以便使通过上述盘判断部件所选择的光头能够从上述光头收纳部件直线移动到上述移送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1种光盘装置,由于通过光盘被装载到光盘托盘上,光盘判断部件判断该光盘是第1种光盘以及第2种光盘中的哪一个,所以能够将光盘没有误差的输送到设有其所对应的光头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由于光盘和光头不一致所引起的记录或再生动作的停止以及光盘的重输送。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开始对光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等待时间的延长。
根据本发明的第2种光盘装置,由于设置有检测第1方向上的光盘托盘的位置的第1始端检测部件和第1终端检测部件,以及检测第2方向上的光盘托盘的位置的第2始端检测部件和第2终端检测部件,能够正确的检测出光盘托盘的位置,从而能够避免误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3种光盘装置,由于通过光盘被装载到光盘托盘上,光盘判断部件判断该光盘的种类,从多个光头中选择对所装载的光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光头,因此能够避免由于光盘和光头不一致所引起的记录或再生动作的停止以及光头的交换动作。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开始对光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等待时间的延长。
上述第1种以及第2种光盘装置中,能够使上述第1光盘托盘输送装置在上述第1位置和上述第3位置之间输送光盘托盘,使上述第2光盘托盘输送装置在上述第1位置和上述第2位置之间输送光盘托盘。这样一来,通过使使用频率高的光头作为第1光头,能够缩短开始对第1种光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等待时间。
另外,在上述第1种以及第2种光盘装置中,最好使上述第1托盘位置和上述第2托盘位置以及上述第3托盘位置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上。这样能够简化移动光盘托盘的机构,并能够使光盘装置薄型化。
另外,在上述第1种以及第2种光盘装置中,可以将上述移送基分割为搭载有上述第1光盘旋转机构、上述第1光头以及上述第1光头移动机构的第1移送基,以及搭载有上述第2光盘旋转机构、上述第2光头以及上述第2光头移动机构的第2移送基。这样,在第1光盘旋转机构与第2光盘旋转机构,以及第1光头与第2光头互相之间高度等尺寸不同的时候,或者在第1光盘和第2光盘中只有一个被光盘壳收纳的时候等,能够容易的对光盘面和光头之间的距离进行个别调整。
另外,在上述发明的相关光盘装置中,最好能够通过上述移送基对上述光盘托盘的接离,进行上述第1光盘对上述第1光盘旋转机构的着脱,以及上述第2光盘对上述第2光盘旋转机构的着脱。这样,对应于移送基对光盘托盘的接离动作,进行光盘对光盘旋转机构的着脱动作,能够将这些动作作为一系列的动作而高效的进行。
这时,最好使上述移送基被旋转轴支承并能够转动,该旋转轴在上述第1盘或上述第2盘的大致半径的方向的外周侧,其轴线的方向垂直于上述第1盘或上述第2盘的大致半径的方向以及与上述第1盘或上述第2盘的旋转轴的方向。这样,当装载有第1光盘或第2光盘的光盘托盘位于第1托盘位置或第2托盘位置上时,能够使第1光盘或第2光盘对第1光盘旋转机构或第2光盘旋转机构以简单的机构进行着脱。
另外,最好还要具备有用来检测上述移送基接近上述光盘托盘时,上述第1光盘对上述第1光盘旋转机构的装载状态以及上述第2光盘对上述第2光盘旋转机构的装载状态的上升终端检测部件,以及用来检测上述移送基对上述光盘托盘的离开动作的终端的下降终端检测部件。通过设置这些检测部件,能够准确的检测出移送基对光盘托盘的接离动作。
这种情况下,最好使当上述光盘托盘在上述第1托盘位置和上述第2托盘位置之间移动时,以及上述光盘托盘在上述第1托盘位置和上述第3托盘位置之间移动时,通过上述下降终端检测部件,能够检测上述移送基对上述光盘托盘的离开动作的终端状态。这样,能够在确认移送基对光盘托盘的离开动作正处于终端状态的状态下,进行光盘托盘的移动。
另外,最好使当上述移送基对上述光盘托盘接近时,通过上述第1始端检测部件或上述第1终端检测部件,能够检测出上述光盘托盘沿着上述第1方向正处于始端位置或终端位置。这样,能够确认所述盘托盘位于沿着第1方向的位置。
另外,最好使当上述移送基对上述光盘托盘接近时,通过上述第2始端检测部件,能够检测出上述光盘托盘沿着上述第2方向正处始端位置,或通过上述第2终端检测部件能够检测出上述光盘托盘沿着上述第2方向正处终端位置。这样,能够在检测出光盘托盘沿着第2方向位于始端位置或终端位置的状态下,进行移送基对光盘托盘的接近。
在上述发明的第3种光盘装置中,最好使所选上述光头从上述光头收纳部件向上述移送单元移动的方向,和上述光头引导部件对上述光头的引导方向一致。这样,使得在光头收纳部件和移送单元之间的光头的移载动作更容易。
另外,最好在上述本发明的第3种光盘装置的上述光头收纳部件中,将多个上述光头在使其各自的光束出射方向一致的状态下收纳。这样,由于在光头收纳部件和移送单元之间移载光头时不需要旋转光头,能够使光盘装置薄型化,并且不会扭曲连接光头的配线。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第3种光盘装置中,最好使上述光头收纳部件中所收纳的上述多个光头的排列方向,略垂直于上述光头引导部件对上述光头的引导方向。这样,通过平行移动移送单元或光头收纳部件,能够交换移送单元中所搭载的光头,因此能够简化机构。
在以上发明的相关光盘装置中,可以将上述第1光盘收纳在第1光盘壳中,将上述第2光盘收纳在其外观形状至少有一部分与上述第1光盘壳不一样的第2光盘壳中。这里,关于所谓的光盘壳的收纳类型,在第1~第3种发明中都能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特别是,即使是用不同的光学系统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外形大致相同的光盘媒体,通过将其收纳在不同的盒子中,也能够判断出光盘媒体的种类。
这种情况下,上述光盘判断部件由第1检测开关和第2检测开关构成,能够通过组合上述第1检测开关与上述第2检测开关的检测状态来判断出目前到底处于上述第1光盘壳被装载到上述光盘托盘上,或者当上述第2光盘壳被装载到上述光盘托盘上,或者上述第1光盘壳以及上述第2光盘壳均未被装载到上述光盘托盘上这三种状态中的哪一种。这样,能够确切的检测出光盘托盘上有没有装载光盘壳以及装载的是什么光盘壳。
在以上发明的盘装置中,特别是,最好要设置有用来检测出上述第1光盘及/或上述第2光盘,或者收纳有上述第1盘的上述第1光盘壳及/或收纳有上述第2盘的上述第2光盘壳被装载在上述光盘托盘上的媒体检测部件。这样,能够更加确实的检测出光盘托盘上是否装载了光盘或光盘壳。
这种情况下,上述媒体检测部件可以由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构成,通过上述受光元件对上述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检测部件来判断出上述光盘托盘上有没有光盘。这样,能够简单且准确的判断出光盘托盘上有没有光盘。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使上述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或上述受光元件的受光时间只处于上述光盘托盘从上述第3位置移动到上述第1位置之后的特定时间,或者上述光盘托盘从上述第2位置移动到上述第1位置之后的特定时间内。这样,能够延长媒体检测部件的寿命,且能够减少能量消耗。
另外特别是,当上述光盘托盘从上述第3托盘位置向上述第1托盘位置移动时,在上述媒体检测部件没有检测出上述光盘托盘上有什么光盘以及光盘壳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将上述光盘托盘移动到上述第2托盘位置上。这样,能够避免什么光盘以及光盘壳都没有装载的光盘托盘的无效动作。
另外,在上述发明的相关光盘装置中,最好设有用来检测出上述第1光头位于上述第1光盘大致半径方向的可动范围内最内圈的位置上的第1内圈检测部件,以及用来检测出上述第2光头位于上述第2光盘大致半径方向的可动范围内最内圈的位置上的第2内圈检测部件。这样,能够确切的检测出第1、第2光头各自是否在上述最内圈位置上。
这种情况下,当上述光盘托盘在上述第1位置和上述第2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上述光盘托盘在上述第1位置和上述第3位置之间移动时,如果能够使上述第1内圈检测部件以及上述第2内圈检测部件能够检测出上述第1光头和上述第2光头是否同时位于最内圈的位置上,则是最理想的。这样,能够在检测出第1、第2光头同时位于最内圈的位置上的状态下,移动光盘托盘。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的光盘输送机构的全体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的第2光盘托盘输送机构的周边构成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所使用的第1光盘壳的示意图,(A)为立体图,(B)为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所使用的第2光盘壳的示意图,(A)为立体图,(B)为平面图。
图5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中光盘壳的光盘壳闸门开闭机构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的第1光盘托盘输送机构的周边构成的立体图。
图7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中,用来判断媒体托盘上所装载的光盘的种类的机构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8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中,用来判断媒体托盘上所装载的光盘的种类的机构的构成的平面图。
图9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中的媒体托盘上装载了第1光盘壳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0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中的媒体托盘上装载了第2光盘壳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1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中的媒体托盘上装载了裸盘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2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中的移送基的升降动作的侧面图。
图13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中,进行移送基的升降的滑动板的其他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14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中,进行移送基的升降的滑动板的另一个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15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的光盘托盘输送机构的其他构成的平面图。
图16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8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9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中,用来判断媒体种类的检测开关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0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相关光盘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侧面截面图。
图21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相关光盘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2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相关光盘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3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相关光盘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4为说明以前的光盘装置的全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中:1A第1光盘媒体,1B第2光盘媒体,2A第1光盘马达,2B第2光盘马达,3A第1光头,3B第2光头,4AL第1左引导轴,4AR第1右引导轴,4BL第2左引导轴,4BR第2右引导轴,5移送基,6L 6C 6R支承台,7L 7R支承杆,8滑动板,9L 9R轮沟,10升降马达,11升降马达滑轮,12升降带,13升降大滑轮,14升降中间齿轮,15机械基,16缓冲器,17支承螺丝,18底板,19媒体托盘,20第1托盘引导,21F 21R第2托盘引导,22第2输送驱动马达,23第2输送驱动马达滑轮,24第2输送带,25第2输送大滑轮,26第2输送驱动臂,27第1输送驱动马达,28第1输送驱动马达滑轮,29第1输送带,30第1输送大滑轮,31第2输送驱动臂,32第1光盘壳,33闸门打开装置,34夹板单元,38第2光盘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光盘装置的概念。
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能够在互相不同的光学系统中进行记录及/或再生,并且对呈各不相同的形状,例如被收纳在“DVD-RAM”(注册商标)媒体所使用的形态的光盘壳中的,或者裸的、第1种光盘媒体1A以及第2种光盘媒体1B进行记录及/或再生。
图1为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中所使用的,进行光盘状记录媒体的输送、直到记录及/或再生成为可能等一系列动作的机构的全体概要的分解立体图。如图所示,设光头对光盘状媒体的追踪方向为X轴,平行于光盘面且和X轴垂直的方向(切线方向)为Y轴,光盘面的法线方向为Z轴,如此来设定XYZ三维坐标系。
图1中,2A为装载第1光盘1A并使其旋转的第1光盘马达,2B为装载第2光盘1B并使其旋转的第2光盘马达,3A为对第1光盘媒体1A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1光头,3B为对第2光盘媒体1B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2光头,4AL以及4AR为在将第1光头3A移送到第1光盘媒体1A的某个半径方向(X轴方向)时支承并引导第1光头3A的第1左引导轴以及第1右引导轴(二者构成第1引导),4BL以及4BR为在将第2光头3B移送到第2光盘媒体1B的某个半径方向(X轴方向)时支承并引导第2光头3B的第2左引导轴以及第2右引导轴(二者构成第2引导),5为对上述部件进行一体化支承的移送基。15为机械基,设置在其上的支承台6L、6C以及6R支承转动支轴5SL、5SC及5SR。转动支轴5SL、5SC及5SR被配置在Y方向上的一条直线上,以其为转动中心,使移送基5能够向着箭头101或箭头102的方向转动。
8为滑动板,被安装在机械基15上并能够向与Y轴平行的箭头103以及箭头104的方向移动。X轴方向上,移送基5被转动支轴5SL、5SC及5SR所支承的一侧其相反的一侧设有支承杆7L和7R,支承杆7L和7R分别被插入在设置在滑动板8上的轮沟9L和9R中。当滑动板8向着箭头103的方向移动时,将支承杆7L和7R分别引导到轮沟9L和9R中的轮沟下部9LD以及9RD,来使移送基5向着箭头102的方向转动。另外,当滑动板8向着箭头104的方向移动时,将支承杆7L和7R分别引导到轮沟9L和9R中的轮沟上部9LU以及9RU,来使移送基5向着箭头101的方向转动。
10为设置在机械基15上的升降马达。升降马达10的驱动力经设置在升降马达的轴上的升降马达滑轮11和升降带12,传递到设置在机械基15上的能够转动的升降大滑轮13,再顺次经过与升降大滑轮一体的升降大滑轮齿轮部13G、设置在机械基15上的能够转动的升降中间齿轮14,传递到设置在滑动板8上的齿条8G。这样使得滑动板8能够向箭头103以及箭头104的方向移动。
关于用来使第1光头3A被第1左引导轴4AL以及第1右引导轴4AR引导并移动的第1移送驱动机构和对其进行驱动的第1驱动源,以及用来使第2光头3B被第2左引导轴4BL以及第2右引导轴4BR引导并移动的第2移送驱动机构和对其进行驱动的第2驱动源,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以及同类的装置构造中采用的是已经广为人知的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以及附图中对此略过不叙。第1左引导轴4AL和第1右引导轴4AR(第1引导构造),以及第1移送驱动机构和第1驱动源构成第1光头移动机构。且,第2左引导轴4BL和第2右引导轴4BR(第2引导构造),以及第2移送驱动机构和第2驱动源构成第2光头移动机构。
机械基15经缓冲器16(共有4处,其中一处图中未显示)被支承螺丝17(共有4处,其中一处图中未显示)固定在底板18上。且图1为简单起见,在图中仅显示了底板18的底面部分。
19为媒体托盘,第1光盘媒体1A或者第2光盘媒体1B,在被光盘壳收纳的状态下,或者在没有被光盘壳收纳的裸盘的状态下,被装载到该媒体托盘19。20为保持媒体托盘19并引导其向X轴方向即箭头105方向或箭头106方向输送的第1托盘引导。21F和21R为保持第1托盘引导20并引导其向Y轴方向即箭头107方向或箭头108方向输送的第2托盘引导。设置在第1托盘引导20上的引导孔20AF和20AR中分别贯穿有棒状的第2托盘引导21F和21R。第1托盘引导20向着箭头105的方向输送媒体托盘19使其排出到装置外,从而使得光盘媒体的交换成为可能,并向着箭头106的方向输送将其收纳到装置内。第2托盘引导21F和21R将媒体托盘19以及第1托盘引导20一起输送到装置内的第1光盘马达2A或第2光盘马达2B上去。
40为覆盖上述构造体的顶盖,被固定在底板上,防止外部尘埃的侵入。特别是,第1光头3A,第2光头3B等直接与记录及/或再生相关的部分一旦被附着了尘埃,其性能被降低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因尽量减少装置外部的开口。
下面对照图1,说明第1托盘引导与媒体托盘19一起沿着Y轴方向(箭头107方向或箭头108方向)被输送的动作。22是作为输送第1托盘引导20的驱动源的第2输送驱动马达,它被固定在机械基15上。25为第2输送大滑轮,26为第2输送驱动臂,二者都被设置在机械基15上并能够转动。第2输送驱动马达22所产生的驱动力,经设置在其轴上的第2输送驱动马达滑轮23和第2输送带24被传递到第2输送大滑轮25,再经与第2输送大滑轮25一体的第2输送大滑轮齿轮部25G被传递到与第2输送驱动臂26一体的第2输送驱动臂齿轮部26G、通过所得到的力距来使第2输送驱动臂26内的第2臂部26A向着箭头109或者箭头110的方向转动。通过这样,经第2连接部35将第1托盘引导20向着箭头107或箭头108的方向输送。
由设置在机械基15上的第1左右位置决定部42R以及第2左右位置决定部42L来决定第1托盘引导20以及媒体托盘19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也即,通过使设置在第1托盘引导20的侧壁上的第1位置决定部20CR与第1左右位置决定装置42R相接触,来进行在箭头107方向上的位置决定,通过使设置在第1托盘引导20的侧壁上的第2位置决定部20CL与第2左右位置决定装置42L相接触,来进行在箭头108方向上的位置决定。另外,也可以将与第1、第2左右位置决定部42R、42L相接触的第1、第2位置决定部20CR、20CL设置在媒体托盘19上。
设置在第1托盘引导20之上且被贯穿了第2托盘引导21F和21R的引导孔20AF以及20AR,可以像图1所示的那样分别为在Y轴方向上连续的一段长引导孔,但像图2所示的那样在Y轴方向被分割成多个则更理想。如果像图1所示的那样引导孔20AF以及20AR为在Y轴方向上连续的一段长引导孔,当第2托盘引导21F和21R的笔直程度较差时,引导孔20AF以及20AR的内壁和第2托盘引导21F以及21R之间的摩擦加大,增大了输送时的负荷,并且可能会无法进行流畅的滑动。像图2所示的那样,引导孔20AF以及20AR在Y轴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时,就能够避免上述问题。
更进一步,引导孔20AF以及20AR和第2托盘引导21F以及21R之间的距离,从引导的精确度来看,最好使在Y轴方向上被分割的3个引导孔当中,两端的较小,中央部的较大。最好设定中央部的距离,使其能够将第2托盘引导21F以及21R因某种原因所产生的弯曲限制在没有达到塑性变形的范围之内。
下面对照图2说明第1托盘引导20以及媒体托盘19的Y轴方向的位置检测部件。图2为关于将被贯穿了第2托盘引导21F和21R的引导孔20AF以及20AR在Y轴方向上分割成多个的例子,将媒体托盘19、第1托盘引导20以及在Y轴方向上输送第1托盘引导20的输送机构抽取出来,详细的显示的立体图。图2中,201为检测第1托盘引导20在箭头107方向的终端的托盘引导右终端检测开关,202为检测第1托盘引导20在箭头108方向的终端的托盘引导左终端检测开关,20DR为使附加在第1托盘引导20上的托盘引导右终端检测开关201工作的右终端开关工作突起,20DL为使附加在第1托盘引导20上的托盘引导左终端检测开关202工作的左终端开关工作突起。通过这些检测部件,能够检测出第1托盘引导20沿着Y轴是否被输送到了输送路径的两端。
另外,210为使用设置在第1托盘引导20的上部内壁的光电传感器等的媒体检测传感器,用来检测媒体托盘19上是否装载了光盘或光盘壳。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图2所示的是媒体检测传感器210为使用单体的零件例如反射型光电传感器这样的形态,该形态只是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种形态。例如将发光二极管这样的发光元件与光电晶体管这样的受光元件进行组合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此时,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只有在检测结果必要时才加上用来发光的电压与用来受光的电压来进行控制,从元件寿命的角度来看是有利的。
下面对照图3说明第1光盘媒体1A所使用的光盘壳。图3(A)为立体图,(B)为平面图。图3中,32为第1光盘壳,32A为通过开闭来使所收纳的光盘露出/闭上的光盘壳闸门。通过给该闸门的凸起部32B以向着箭头113方向或者114方向的押力,使光盘壳闸门32A移动,将其所收纳的光盘露出,而押力一解除,就因弹簧(图中未显示)等的复原力而回到原来的位置,又被闭上了。
同样,对照图4说明第2光盘媒体1B所使用的光盘壳。图4(A)为立体图,(B)为平面图。图4中,38为第2光盘壳,38A为通过开闭来使所收纳的光盘露出/闭上的光盘壳闸门。通过给该闸门的凸起部38B以向着箭头115方向或者116方向的押力,使光盘壳闸门38A移动,将其所收纳的光盘露出,而押力一解除,就因弹簧(图中未显示)等的复原力而回到原来的位置,又被闭上了。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所可能使用的,没有被收纳在光盘壳中的所谓的裸盘,这里也和第2光盘媒体1B一样,能够使用第2光头3B来进行记录或再生。
图5为说明开闭第1以及第2光盘壳32、28中所设置的光盘壳闸门32A、38A的机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5中所示的为搭载了第1光盘壳32的情况,也能够搭载第2光盘壳38,不管对哪种情况都进行同样的动作。33为闸门打开装置,被设置在媒体托盘19上沿着Y轴方向的引导沟19C以及19D引导到箭头113或箭头114的方向。当光盘壳32(或者38)被装载到媒体托盘19上时,闸门凸起部32B(或者38B)与闸门打开装置凸起部33A咬合。如此构成的媒体托盘19放入到第1托盘引导20中时,设置在闸门打开装置33上面的闸门凸轮凸起部33B被嵌合到设置在第1托盘引导上的闸门凸轮沟20A中,随着媒体托盘19在X轴方向(箭头105方向或箭头106方向)相对托盘引导20移动,闸门打开装置33在Y轴方向(箭头113方向或箭头114方向)相对媒体托盘19移动。通过这样使闸门32A(或者38A)开闭,将所收纳的光盘露出/闭上。
下面对照图6,说明媒体托盘19被托盘引导20引导而被输送到X轴方向(箭头105方向或箭头106方向)的动作。图6为说明从里面所看到的图1中所示的媒体托盘19的状态的立体图。27为第1输送驱动马达,它是输送媒体托盘19的驱动源,相对第1托盘引导20被固定。30为第1输送大滑轮,31为第1输送驱动臂,二者能够相对托盘引导20转动。第1输送驱动马达27所产生的驱动力,经设置在其轴上的第1输送驱动马达滑轮28和第1输送带29被传递到第1输送大滑轮30,再经与第1输送大滑轮30一体的第1输送大滑轮齿轮部30G被传递到与第1输送驱动臂31一体的第1输送驱动臂齿轮部31G、通过所得到的力距来使第1输送驱动臂31内的第1臂部31A向着箭头111或者箭头112的方向转动。这样,媒体托盘19经第1连接部36被输送到箭头105或箭头106的方向。
图7为说明在媒体托盘19上放置有第1光盘壳32或者第2光盘壳38的媒体托盘19的构成的立体图。另外,图8为说明放置有第1光盘壳32或者第2光盘壳38的媒体托盘19的构成,以及该媒体托盘19正在被第1托盘引导20所引导的状态的平面图。另外,图7以及图8中为避免麻烦,没有重复显示图5中所示的设置在光盘壳上的光盘壳闸门打开机构。图7以及图8中,39为当媒体托盘19上装载有第1光盘壳32或第2光盘壳38时用来放置光盘壳的托盘滑板,63为给予托盘滑板39以箭头120方向上的负势力的滑板弹簧。设置在托盘滑板39里面的引导骨(图中未显示)被设置在与X轴平行的媒体托盘19上的引导沟19A以及19B所引导,能够向着与X轴方向平行的箭头121的方向移动。滑板弹簧63被设置在媒体托盘19上的托盘弹簧座19F与设置在托盘滑板39上的滑板弹簧座39A所挟持。203以及204分别为检测出对应于托盘滑板39的移动量的顺次位置的第1滑板检测开关以及第2滑板检测开关,39B为使上述开关工作的滑板开关作动突起。
图8中,205与206为媒体托盘19被图6所示的机构输送到箭头105以及106的方向方向时,检测出媒体托盘19到达了各个方向的终端位置的设置在第1托盘引导20上的排出终端检测开关与插入终端检测开关。另外,图7以及图8中,19E为设置在媒体托盘19上的使排出终端检测开关205与插入终端检测开关206工作的托盘开关作动突起。通过上述检测部件来检测出媒体托盘19的位置。
下面对照图9、图10以及图11,说明当媒体托盘19中被装载了第1光盘壳32、第2光盘壳38或者裸盘时,各个托盘滑板39的动作。图9为显示媒体托盘19中装载了第1光盘壳32时的状态的平面图,图10为显示媒体托盘19中装载了第2光盘壳38时的状态的平面图,图1为显示媒体托盘19中装载了裸盘45时的状态的平面图。图9、图10以及图11中,39CR与39CL为装载第1光盘壳32时,为能够接触其外形而设置在托盘滑板39的两侧的第1右付势部位与第1左付势部位,39DR与39DL为装载第2光盘壳38时,为能够接触其外形而设置在托盘滑板39的两侧的第2右付势部位与第2左付势部位。另外图11中,45为在没有被收纳在光盘壳的状态下被记录或再生的,所谓的裸盘。
如图9所示,当第1光盘壳32被装载到媒体托盘19上时,第1光盘壳32与第1右付势部位39CR以及第1左付势部位39CL相接触,与第2右付势部位39DR以及第2左付势部位39DL不相接触。因此,第1光盘壳32移动托盘滑板39,直到某个位置滑板开关启动突起39B将第1滑板检测开关203与第2滑板检测开关204共同设为“ON”的状态。另外,此时图2中所示的媒体检测传感器210也处于“ON”的状态。
如图10所示,当第2光盘壳38被装载到媒体托盘19上时,第2光盘壳38与第1右付势部位39CR以及第1左付势部位39CL不相接触,而与第2右付势部位39DR以及第2左付势部位39DL相接触。因此,第2光盘壳38移动托盘滑板39,直到某个位置滑板开关启动突起39B将第1滑板检测开关203设为“ON”的状态,而将第2滑板检测开关204保持为“OFF”的状态。另外,此时图2中所示的媒体检测传感器210也处于“ON”的状态。
如图11所示,当裸盘45被装载到媒体托盘19上时,裸盘45与第1右付势部位39CR以及第1左付势部位39CL不相接触,且与第2右付势部位39DR以及第2左付势部位39DL也不相接触。因此,托盘滑板39的位置不变,第1滑板检测开关203与第2滑板检测开关204都共同保持为“OFF”的状态。另外,此时图2中所示的媒体检测传感器210也处于“ON”的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第1滑板检测开关203、第2滑板检测开关204以及媒体检测传感器210的动作状态,能够判断出媒体托盘19上的媒体的有无及其种类。
即使是用不同的光学系统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拥有大致相同的外形的光盘,通过将其收纳在拥有不同的外形的光盘壳中,也能够判断出该光盘媒体的种类。
另外,对于不属于上述情况的事项,由于在正常状态下不可能产生,被当作检测到了异常的结果。
表1中归纳显示了第1滑板检测开关203、第2滑板检测开关204以及媒体检测传感器210的动作状态,与媒体托盘19中所装载的媒体的有无及其种类的判断结果。
表1
对照图12说明在第1光盘马达2A(或第2光盘马达2B)中装载第1光盘媒体1A或(第2光盘媒体1B)的动作。但下述的仅仅是动作顺序的一例,并不总是从下述的出发点来开始动作。首先,如图1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使移送基5以转动支轴5SL、5SC以及5SR为支点向着箭头102的方向转动,在使设置在第1光盘马达2A(或第2光盘马达2B)主轴上的第1转盘2AT(或第2转盘2BT)被降下的状态下,将第1光盘媒体1A(或第2光盘媒体1B)在使其被装载在媒体托盘19的状态下,向着箭头106的方向一直输送到第1光盘马达2A(第2光盘马达2B)上的位置。接下来,使移送基5以转动支轴5SL、5SC以及5SR为支点向着箭头101的方向转动,如图中实线所示的那样,将第1转盘2AT(或第2转盘2BT)从下方插入到第1光盘媒体1A(或第2光盘媒体1B)的中心孔内,从而完成装载。此时的移送基5的转动量,在第1转盘2AT(或第2转盘2BT)在被降下的状态下,将媒体托盘19向着X轴方向(箭头105方向或箭头106的方向)输送,以及将媒体托盘19与第1托盘引导20一起向着Y轴方向(箭头107方向或箭头108的方向)输送时(参照图1),将第1转盘2AT(或第2转盘2BT)以及第1光头3A(或第2光头3B)下降到比图12中所示的媒体托盘19的下面19B更下的位置,从而使移送基5的转动量不干扰媒体托盘19以及第1托盘引导20。
另外,为了在即使不将第1光头3A(第2光头3B)移送到设置在第1光盘马达2A(第2光盘马达2B)上的转盘2AT(2BT)所装载的第1光盘媒体1A(第2光盘媒体1B)的半径方向的最内圈的位置上,也能够避免该干扰,有必要加大移送基5的转动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止装置全体的高度尺寸要使移送基5的转动量尽可能的小,在将媒体托盘19向着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移动之前,预先将第1光头3A(或第2光头3B)准确的移动到最内圈的位置上。
移送基5上设置有用来确认第1光头3A(第2光头3B)已经被准确的移送到了设置在第1光盘马达2A(第2光盘马达2B)上的转盘2AT(2BT)所装载的第1光盘媒体1A(第2光盘媒体1B)的半径方向的最内圈的位置上的第1内圈检测开关209A(第2内圈检测开关209B)。
图12中,207为检测移送基5向箭头102的方向转动时的终端的下降终端检测开关,208为检测移送基5向箭头101的方向转动时的终端的上升终端检测开关,二者通过设置在移送基5上的升降开关检测突起5A来启动。通过上述检测部件来判别出移送基5的上升或者下降的状态。
在将装载在媒体托盘19上的第1光盘媒体1A(或第2光盘媒体1B)固定保持在第1光盘马达2A(或第2光盘马达2B)上时,夹子单元34被图中所未显示的驱动系降下,通过使设置在夹子单元34上的夹子34A附着或吸着在第1转盘2AT(或第2转盘2BT)上,使第1光盘媒体1A(或第2光盘媒体1B)被夹持在第1转盘2AT(或第2转盘2BT)与夹子34A之间。可以使夹子单元34的下降动作,与例如使媒体19向着箭头106的方向移动并插入第一1托盘引导20的动作、使第1托盘引导20向着箭头107或箭头108的方向输送的动作以及使移送基5上升的动作之中的至少一个动作连动。另外,产生使夹子34A附着或吸着在第1转盘2AT(或第2转盘2BT)上的力的机械装置,虽然图中没有显示,但能够使用例如磁力或弹簧的弹力等众所周知的方法。
图12中,15P为进行第1光头3A(或第2光头3B)的电控制的印刷电路板,15L为连接印刷电路板15P与第1光盘3A(或第2光头3B)的挠性电缆(FPC或FFC之类),15C为作为两者的连接部的接线柱。即使使第1光头3A(或第2光头3B)在接近与远离第1光盘马达2A(或第2光盘马达2B)的两侧之间移动,也能够如图12所示的那样,在挠性电缆15L没有负担的弯曲状态下追踪该第1光头3A(或第2光头3B)的移动。
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中。可以使第1光头3A与第2光头3B例如光源的波长以及/或透镜的规格等互相不同。光源的波长能够使用例如750~800nm的红外波长、600~700nm之间的红光波长以及400~450nm的蓝光波长等。另外,作为透镜的规格的数值孔径能够使用例如0.4~0.9范围内的各种数值。
因此,由于本发明中从光盘媒体的插入开始到记录及/或再生为止所要的时间因所使用的光头不同而不同,在上述的2个光头3A与3B的规格不同的情况下,最好将使用频度相对较高的光头选定为第1光头3A,这样能够缩短所需要的时间。
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移送基5中,对于搭载第1光盘马达2A以及第1光头3A的领域与搭载第2光盘马达2B以及第2光头3B的领域的一体构成,由于第1光头3A与第2光头3B的高度相异等理由,为使记录/再生时的第1光盘马达2A与第2光盘马达2B的光盘载置面的高度不同,例如能够用图1所示的分割线38将两个领域分开,分别进行各自的升降动作。另外,为了减轻升降马达10的负荷,以及为了避免媒体托盘19或第1托盘引导20的干扰同时有效的利用空间,可以使被分割的移送基5以不同的时间升降。
例如能够使用图13中所示的滑动板58来代替上述滑动板8。使用该滑动板58,通过使升降马达10的转动方向相反,能够使第1领域与的2领域分别进行升降。
也即当滑动板58向着箭头103的方向移动时,图1中的支承杆7L到达轮沟59L的轮沟上部59LU,支承杆7R到达轮沟59R的轮沟下部59RD。因此,此时第1领域下降,第2领域上升。
另外,当滑动板58向着箭头104的方向移动时,图1中的支承杆7L到达轮沟59L的轮沟上部59LD,支承杆7R到达轮沟59R的轮沟下部59RU。因此,此时第1领域上升,第2领域下降。
这样,能够使第1领域与第2领域进行独立的个别升降动作。
另外,还能够通过使升降马达10的旋转方向互相一致,来进行第1领域与第2领域的个别的升降。为实现上述方法,可以使用图14中所示的滑动板68来代替图1中的滑动板8。通过使升降马达10向着同一方向旋转并调整其停止位置,能够仅使一方的移送基上升,使另一方的下降。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中,光盘壳32中所设置的打开光盘壳闸门32的机构,也并不仅限于上述构成,使用其他众所周知的方法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中,使媒体托盘19相对于第1托盘引导20向着X轴方向(箭头105或箭头106的方向)输送的驱动系统,与使第1托盘引导20与媒体托盘19一体沿着第2托盘引导21F以及21R向着Y轴方向(箭头107或箭头108的方向)输送的驱动系统,以及使滑动板8向着Y轴方向(箭头103或箭头104的方向)输送从而使移送基5升降的驱动系统是分别独立构成的,如果使上述这些驱动系统的一部分或整体共通,各部分的动作连动,能够减少马达的个数,且由于能够将动作顺序进行,在防止误动作这一点上也很有效。
图15中显示了进行上述动作的构成的一例。41为托盘臂,在该托盘臂41上设有沟41A。另外,媒体托盘19上设有L状的轮沟19R,杆19P能够沿着该轮沟19R移动。图15中,S位置为媒体托盘19能够将被装置排出的光盘媒体取出放入的位置(第3托盘位置),T位置为从S位置将媒体托盘19插入装置内之后,能够用第1光头3A对第1光盘媒体1A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位置(第1托盘位置),U位置为从T位置将媒体托盘输送到装置内之后,能够用第2光头3B对第2光盘媒体1B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位置(第2托盘位置)。从媒体托盘19位于S位置的状态开始,托盘臂41被驱动源(图中未显示)所驱动向着箭头119的方向转动,该驱动力经沟41A、杆19P以及轮沟19R被传递到媒体托盘19,媒体托盘19首先被移动向T位置。继续将托盘臂41向箭头119的方向转动,同样,媒体托盘19被移动向U位置。
另外,上述情况下,最好将托盘引导右终端检测开关201、托盘引导左终端检测开关202,以及排出终端检测开关205、插入终端检测开关206与上述一样设置,与上述的一样检测媒体托盘19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中,光盘媒体的取出装入是通过将媒体托盘19沿着X轴移动,在装置外进行媒体托盘19的排出及插入来实现的。通常在第1领域上进行媒体托盘19沿着X轴的移动。也即,将光盘媒体装载到被排出到装置之外的媒体托盘19上,媒体托盘19被第1托盘引导20所引导,向着图1中的箭头106的方向移动并被收纳到装置之内。此时,光盘媒体位于第1光盘马达2A之上。即使在该光盘媒体为对应于第2光盘马达2B以及第2光头3B的第2光盘媒体1B的情况下,也一定先沿着X轴将其输送到第1光盘马达2A上之后,再沿着Y轴将其输送到第2光盘马达2B上。将第2光盘媒体1B的取出的情况,也是先沿着Y轴将媒体托盘19移动到第1光盘马达2A上,再沿着X轴将其排出到装置外。该构成的启动及排出的动作时间,对第1光盘媒体1A来说被缩短了,对第2光盘媒体1B来说则被延长了。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构成,通过对第2托盘输送驱动系统当中,特别是输送驱动臂26的转动开始位置的位相进行适当的调整,能够将该媒体托盘19被第1托盘引导20所引导沿着X轴方向移动时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适当的变更。例如,将上述位置设为第1光盘马达2A的旋转中心与第2光盘马达2B的旋转中心中间的位置,从装置的对称性来看是很有效的。另外,上述情况下,最好将托盘引导右终端检测开关201、托盘引导左终端检测开关202,以及排出终端检测开关205、插入终端检测开关206与上述一样设置,与上述的一样检测媒体托盘19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光盘装置中,所使用的马达有第1输送驱动马达27、第2输送驱动马达22以及升降马达10,所使用的马达滑轮有第1输送驱动马达滑轮28、第2输送驱动马达滑轮23以及升降马达滑轮11,所使用的大滑轮有第1输送大滑轮30以及第2输送大滑轮25,这些部件的规格互相相似,根据使用力矩或速度来将其规格共通化,能够削减零件的种类,使装置更加合理化。
下面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各动作的控制方法。
首先说明进行各动作时的确认事项。
进行媒体托盘19被第1托盘引导20所引导进行向着X轴方向被输送的动作时,首先要对第1转盘2AT(或第2转盘2BT)被降到了媒体托盘19的下面,也即对移送基5处于被降下的状态进行确认。也即,确认下降终端检测开关207处于启动状态(ON)。这样能够避免媒体托盘19的下部与第1光盘马达1A(或第2光盘马达1B)或者第1光头3A(或第2光盘3B)之间的冲突。
另外,确认第1内圈检测开关209A(以及第2内圈检测开关209B)处于启动状态(ON)。这样能够确认第1光头3A(或第2光盘3B)确实被移动到最内圈侧了。如此一来,像上述的那样,能够减小移送基5的转动量并抑止装置全体的高度尺寸。但是,如果不需要抑止装置全体的高度尺寸,也就没有必要控制移送基5的转动量,因此,第1内圈检测开关209A(以及第2内圈检测开关209B)就没有必要处于启动状态(ON)。
进行第1托盘引导20与媒体托盘一体被输送到Y轴方向的动作时,与进行媒体托盘19被第1托盘引导20所引导进行向着X轴方向被输送的动作一样,需要确认下降终端检测开关207处于启动状态(ON),以及第1内圈检测开关209A(以及第2内圈检测开关209B)处于启动状态(ON)。这样能够避免媒体托盘19的下部与第1光盘马达1A(或第2光盘马达1B)或者第1光头3A(或第2光盘3B)之间的冲突。
但是,如果该情况下也不需要抑止装置全体的高度尺寸,就没有必要控制移送基5的转动量,因此,第1内圈检测开关209A(以及第2内圈检测开关209B)也就没有必要处于启动状态(ON)。
另外,还要确认插入终端检测开关206处于启动状态(ON)。这样能够确认媒体托盘19对托盘引导20的插入已经完成,从而能够避免因媒体托盘19在突出于托盘引导20的状态下被移动,该突出部与其他部位冲突所导致的装置破损。
在进行移送基5的上升动作时,要确认插入终端检测开关206处于启动状态(ON),以及右终端检测开关201或左终端检测开关202处于启动状态(ON)。这样能够确认媒体托盘19已经被准确的插入到第1托盘引导,且媒体托盘19与托盘引导20已经被一体的移动到第1领域或第2领域。这样能够避免第1光盘马达1A(或第2光盘马达1B)或者第1光头3A(或第2光盘3B)与媒体托盘19的下部之间的冲突所导致的装置破损。
上述确认事项归纳显示在表2中。
动作种类 动作前必须确认的开关状态
媒体托盘19的X轴方向的输送动作 ①内圈检测开关209A(209B)为ON②下降终端检测开关207为ON
第1托盘引导20的Y轴方向的输送动作 ①内圈检测开关209A(209B)为ON②下降终端检测开关207为ON③插入终端检测开关206为ON
移送基5的上升动作 ①插入终端检测开关206为ON②右终端检测开关201或右终端检测开关202为ON
移送基5的下降动作 ①内圈检测开关209A(209B)为ON
下面对照图16~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动作流程。本动作流程以媒体托盘19被排出到装置之外的状态(排出终端检测开关205处于启动状态)为动作的开始状态。
如图16所示,首先发出插入媒体托盘的命令,使图6中所示的第1输送驱动马达27向着将媒体托盘19输送到箭头106的方向旋转。另外,插入媒体托盘19的命令是指,例如用户按压插入/排出开关(所谓弹出开关),或者用户用手将媒体托盘19推向箭头106的方向使排出终端检测开关205处于未启动状态等触发事件。之后,第1输送驱动马达27一直旋转直到插入终端检测开关206处于启动状态(ON)。
接下来,检测出插入终端检测开关206变成ON的状态之后,进行媒体托盘19上所装载的媒体种类的判别。根据第1滑板检测开关203、第2滑板检测开关204以及媒体检测传感器210的检测结果,对照表1判断出媒体的有无及其种类。另外如表1所示,在第1滑板检测开关203为OFF、第2滑板检测开关204为ON的情况下,由于在正常状态下不可能产生,判定产生了插入等的异常,从而另行处理。
在根据表1判定媒体种类为CTG1的情况下,在使第1托盘引导20的Y轴方向的位置不变,也即第2输送驱动马达22保持停止的状态下,使升降马达10转动,移送基5向着图1以及图12中所示的箭头101的方向转动上升。当上升终端检测开关208变成启动状态(ON状态)时,停止升降马达10的转动。之后,进行对该光盘的记录或再生。
在根据表1判定媒体种类为CTG2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使第2输送驱动马达22转动,将第1托盘引导20向着图1中所示的箭头108的方向输送。当托盘引导左终端检测开关202变成启动状态(ON状态)时,停止第2输送驱动马达22的转动。之后使升降马达10转动,移送基5向着图1以及图12中所示的箭头101的方向转动上升。当上升终端检测开关208变成启动状态(ON状态)时,停止升降马达10的转动。之后,进行对该光盘的记录或再生。
在根据表1判定媒体种类为BARE的情况下,进行与上述判定为CTG2的情况一样的动作,对该光盘进行记录或再生。
在根据表1判定媒体种类为NO的情况下,如图18所示,在使第1托盘引导20的Y轴方向的位置不变,也即第2输送驱动马达22保持停止的状态下,使升降马达10转动,移送基5向着图1以及图12中所示的箭头101的方向转动上升。当上升终端检测开关208变成启动状态(ON状态)时,停止升降马达10的转动,以该状态结束动作。
图16~图18所示的动作流程中是在媒体托盘19对第1托盘引导20的插入动作完成时进行对媒体种类的判别的,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在媒体刚刚被装载到媒体托盘19上,输入媒体托盘19的插入命令之前也可以进行。这样,在输入媒体托盘19的插入命令之后,能够根据判别结果将媒体托盘19直接移动到所定位置上。
另外,例如,在用来进行对第1光盘壳32的光盘壳闸门32A的开闭所必要的力,和用来进行对第2光盘壳38的光盘壳闸门38A的开闭所必要的力不同的情况下,由于对第1光盘壳32和第2光盘壳38,使如图5所示的闸门开闭机构启动时的负荷不同,沿着X轴方向输送媒体托盘19的输送速度产生了速度差。在将媒体装载到媒体托盘19上时,如果判别出该光盘壳的种类,根据该判别结果,例如通过变化加在第1输送驱动马达27上的电压,能够消除上述输送速度差。
另外,判别媒体种类的方法并不仅限于上述的那样采用托盘滑板39的方法,还能够使用例如下述的方法。
第1光盘壳32上,如果有例如像图3(B)所示的光盘壳闸门32在与抽动边垂直的边上的缺口32C时,就使该缺口32C就不存在于第2光盘壳38上。另外,在第2光盘壳38上,如果例如像图4(B)所示的光盘壳闸门32在抽动边的两端有斜面38C时,就使该斜面38C就不存在于第1光盘壳32上。
在上述情况下,例如在媒体托盘19的媒体装载面上设有能够检测出缺口32C以及斜面38C的检测开关,就能够根据该检测结果判别出媒体的种类。图19中显示了能够使用于该场合的检测开关的一例。在图19中,49A为能够向着箭头401的方向移动的上下棒,通过使其或上或下来检测出启动(ON)/未启动(OFF)。通过将该检测开关49分别设置在媒体托盘19的媒体装载面上与缺口32C以及斜面38C对应的位置上,能够检测出缺口32C以及斜面38C的有无。
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1的相关光盘装置中,设有两种规格不同的光头3A与3B,不管对使用哪一个光头的光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时,都能够通过将光盘壳(或裸盘)装载到媒体托盘19上来判断出使用那个光头是适当的。
图24中所示的以前的光盘装置中,将光盘装置到在光盘马达上并使其旋转,通过不管哪个光头的聚焦并追踪等的信号读取才能够第一次判断出该光头对该光盘是否合适。如果判断结果为合适,则继续进行记录及/或再生动作,如果判断结果为不合适,则立刻发出出错判断,之后将光头交换,还要再次进行同样的动作。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由于能够在将光盘装载到光盘马达上之前判断出该光盘的种类,从而能够缩短将光盘装载到媒体托盘19上之后到开始记录及/或再生之前的时间。
另外,由于设有能够正确检测出装载了光盘的媒体托盘19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的位置的检测开关,从而能够避免误动作。
另外,通过将多个光头配置在与光盘面平行的水平面上,与仅仅搭载有一个光头的光盘装置相比,在与光盘面垂直的方向,即装置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几乎没有增大。所以,在搭载有多个光头、能够对应多种光盘的同时,在装置的厚度尺寸上能够实现与搭载有单个光头的光盘装置一样的薄型化。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1的光盘装置中,多个光头的配置几乎是固定的,将光盘输送到与其种类对应的光头位置上。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光盘装置,从所收纳的多个光头中选择出与被插入到装置内的光盘种类相对应的光头,并将其移动到光盘媒体侧。这样的光盘装置的概念例如本发明者已经在国际申请(国际公开号:WO 03/032303 A1)中描述。对照图20说明本实施方式。
图20中,301为光盘媒体,302为光盘马达,将光盘媒体301装载到与光盘马达的转子一体旋转的转盘302A上并旋转。另外,303为将光盘媒体301夹紧到转盘302A上的夹子。
304为将光头引导到光盘媒体301的某个半径方向的引导轴。另外图20中所显示的是引导轴304中没有装载光头的状态。305为使光盘马达302与引导轴304一体化配置的移送基,引导轴304被支承部304A与支承部304B支承在移送基305上。如上所述,构成了对光盘媒体301进行记录或再生的移送单元352。
下面说明在移送单元352的外面收纳有多个光头的光头收纳部件的构成。图20中显示了移送单元352的外面有两个光头被收纳的状态。306为对光盘媒体301进行数据记录或再生的第1光头,307同样为对光盘媒体301进行数据记录或再生的第2光头。306A以及307A从概念上表示各自所发射出的光束,箭头指向的方向与光束的出射方向一致。在使其各自所发射出的光束306A与307A的方向一样的姿势下收纳第1光头306与第2光头307。
308为引导轴304使第1光头306让路等待时用来支承收纳的第1收纳支承引导,309为引导轴304使第2光头307让路等待时用来支承收纳的第2收纳支承引导,310为保持第1收纳支承引导以及第2收纳支承引导的收纳支承基。
如上所述,光头收纳部353由第1收纳支承引导308、第2收纳支承引导309以及收纳支承基310构成,并被固定在筐体311上。
移送单元353,为了将从收纳在光头收纳部353中的第1光头306以及第2光头307之中所选择的任一方,经光头装拔手段(图中未显示)向箭头372的方向移动并装入到引导轴304上,或者为了将装载在引导轴304上的光头,经光头装拔手段(图中未显示)向箭头370的方向移动,并收纳到第1收纳支承引导308与第2收纳支承引导309之中的任一方,通过移送单元升降手段(图中未显示),向着箭头371的方向上升或者向着箭头369的方向下降。
图20中312以及313分别为将对第1光头306以及第2光头307的给电线或信号线扎在一起的第1挠性电缆以及第2挠性电缆。该挠性电缆分别通过第1接线柱312A以及第2接线柱313A,被连接到为各光头供给电力以及信号的第1印刷电路板314与第2印刷电路板325
316为媒体托盘。媒体托盘316通过向箭头373的方向移动来将在装置外装载的光盘媒体301装入到装置内,另外通过向箭头374的方向移动来将所装载的光盘媒体301排出到装置外。并且,在媒体托盘316向着箭头373的方向插入以及向着箭头374的方向排出时,将移送单元352向着箭头369的方向降下让路等待,用来防止转盘302A对媒体托盘316的干扰。
通过第1光头306对光盘媒体301进行数据的记录或再生时,将光盘301装入到装置内,移送单元352向着箭头371的方向上升,用转盘302A和夹子303将光盘媒体301夹持,从而能够使光盘媒体301与转盘302A一体化旋转。之后,第1光头306被光头装拔手段(图中未显示)向着箭头372的方向移动并插入到引导轴304中,第1光头306被移送驱动手段(图中未显示)引导到引导轴304中并被移送,从而能够对光盘101进行记录或再生。
381为用来检测移送单元352上升到了箭头371方向的终端的移送单元上升检测开关,382为用来检测移送单元352下降到了箭头369方向的终端的移送单元下降检测开关,二者通过设置在移送基305上的移送单元升降检测突起305A来启动。通过上述部件来判断移送单元352的上下位置。
另外,383为设置在移送单元352上的,用来检测第1光头306(或第2光头307)位于被记录或再生的光盘媒体301的半径方向的最内圈的位置上的内圈检测开关。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对用来使媒体托盘316向着箭头373以及箭头374的方向移动的机构及其位置检测部件,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用和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用来使媒体托盘19相对第1托盘引导20移动的机构及其位置检测部件一样的构成来构成。另外,对于用来使移送单元352升降的机构以及用来将第1光头306(或第2光头307)移送到光盘媒体301的半径方向的机构,也没有特别的限定。
另外,媒体托盘316与实施方式1一样,设置有光盘壳闸门的开闭机构以及所装载的光盘媒体的有无及其种类的判别手段。
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媒体托盘316所装载的光盘媒体的种类的各动作的控制,按照上述的实施方式1来进行。装置的动作流程通过图21~图23来说明。并且,按照表1来判别媒体托盘316中所装载的光盘媒体的种类。
以装置内的移送单元352被降下,且移送单元下降检测开关382处于启动的状态(ON状态)为动作的开始状态。
如图21所示,首先发出插入媒体托盘316的命令,使用来进行媒体托盘316的插入的马达(图中未显示)向着将媒体托盘316输送到图20中的箭头373的方向旋转。另外,插入媒体托盘316的命令是指,例如用户按压插入/排出开关(所谓弹出开关),或者用户用手将媒体托盘316推向箭头373的方向使和实施方式1中的排出终端检测开关205相当的开关处于未启动状态等触发事件。之后,使用来进行媒体托盘316的插入的马达(图中未显示)一直旋转,直到和实施方式1中的插入终端检测开关206相当的开关处于启动状态(ON)。
接下来,检测出和实施方式1中的插入终端检测开关206相当的开关变成ON的状态之后,与实施方式1一样,按照表1来进行对媒体托盘316上所装载的媒体种类的判别。
在根据表1判定媒体种类为CTG1的情况下,维持媒体托盘316的位置不变,使用来使移送基305升降的升降马达(图中未显示)旋转,从而使移送基305向着箭头371的方向上升。当移送单元上升检测开关381变成启动状态(ON状态)时,停止升降马达的转动。接下来,使用来进行光头装拔的马达旋转,使第1光头306向着箭头372的方向移动并移换到移送单元352侧。当内圈检测开关383变成启动状态(ON状态)时,停止用来进行光头装拔的马达的旋转。之后,进行对该光盘的记录或再生。
在根据表1判定媒体种类为CTG2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使用来进行光头装拔的马达旋转,使第2光头307向着箭头372的方向移动并移换到移送单元352侧。当内圈检测开关383变成启动状态(ON状态)时,停止用来进行光头装拔的马达的旋转。接下来,使用来使移送基305升降的升降马达(图中未显示)旋转,从而使移送基305向着箭头371的方向上升。当移送单元上升检测开关381变成启动状态(ON状态)时,停止升降马达的转动。之后,进行对该光盘的记录或再生。
在根据表1判定媒体种类为BARE的情况下,进行与上述判定为CTG2的情况一样的动作,对该光盘进行记录或再生。
在根据表1判定媒体种类为NO的情况下,如图23所示,使用来使移送基305升降的升降马达(图中未显示)旋转,从而使移送基305向着箭头371的方向上升。当移送单元上升检测开关381变成启动状态(ON状态)时,停止升降马达的转动,以该状态结束动作。
图21~图23所示的动作流程中是在媒体托盘316向光盘装置内的插入动作完成时进行对媒体种类的判别的,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在媒体刚刚被装载到媒体托盘316上,输入媒体托盘316的插入命令之前也可以进行。这样,在输入媒体托盘316的插入命令之后,能够将光头从光头收纳部移送到移送基的移动动作和媒体托盘316的插入动作同时进行,从而能够进一步缩短开始记录或再生的等待时间。
本实施方式2中,将移送基305一直移动到和光盘媒体的种类对应的光头的收纳的位置上,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使用该方法。也可以使移送基305的位置几乎固定,移动光头收纳部,直到所选择的光头被移送到了移送基305侧的可能的位置上。
另外,图24中所示的以前的光盘装置中,能够组合本实施方式2中所说明的对光盘媒体的种类判别以及记录或再生所用光头的选择。这样,由于能够没有错误的进行光头的选择,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能够缩短从光盘被装载到媒体托盘之后到开始进行记录及/或再生为止的时间。
但是,如图24所示的使光头收纳部旋转的构成,具有以下问题。
第一,旋转板503的旋转直径必须至少要比第1小引导轴502aL与502aR的间隔Wa以及第2小引导轴502bL与502bR的间隔Wb这二者中较大的一方要大。因此,产生了收纳部551的高度尺寸H必须比Wa和Wb中较大的一方更大的这一制约条件。所以,产生了妨碍装置高度尺寸的缩小的问题。
第二,由于连接光头的给电线或信号线(图中未显示)因旋转板503的旋转而被拧屈,所以产生了该给电线或信号线(图中未显示)被过度弯曲这一问题。
因此,例如图20所示的那样,将多个光头在使其出射光束的出射方向一致的状态下排列收纳是一种理想的构成。
光头收纳部既可以像实施方式2那样,将多个光头排列收纳在与引导轴304的引导方向垂直的一条直线上,也可以将多个光头排列收纳在与引导轴304的引导方向垂直的平面上。
另外,光头收纳部中所收纳的光头数目并不仅限于2个,也可以为3个以上。
本实施方式2的光盘装置还与实施方式1一样,设有两种规格不同的光头306与307,不管对使用哪一个光头的光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时,都能够通过将光盘壳(或裸盘)装载到媒体托盘316上来判断出使用那个光头是适当的。因此,能够没有错误的选择出适合媒体托盘316上所装载的光盘的光头并将其移载到移送单元352上。其结果是,能够缩短从光盘被装载到媒体托盘316之后到开始进行记录及/或再生为止的时间。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例如CD、DVD之类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特别是设置有多个用来通过光对光盘进行数据的记录及/或再生的光头,根据状况来选择所使用的光头,分别对其所对应的光盘进行记录或再生的光盘装置,通过根据被装入的光盘的种类来正确的选择光头,能够消除因光盘与光头的不一致所导致的记录或再生动作的停止以及光盘的再输送之类的无效动作,从而能够流畅、高效的进行对光盘的记录及/或再生。
另外,不用说,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或改良。

Claims (23)

1.一种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载能够通过第1光束进行数据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第1盘并使其旋转的第1盘旋转机构;
发射上述第1光束对上述第1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1光头;
将上述第1光头向上述第1盘的大约半径的方向移送的第1光头移动机构;
装载能够通过第2光束进行数据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第2盘并使其旋转的第2盘旋转机构;
发射上述第2光束对上述第2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2光头;
将上述第2光头向上述第2盘的大约半径的方向移送的第2光头移动机构;
搭载有上述第1盘旋转机构、上述第1光头、上述第1光头移动机构、上述第2盘旋转机构、上述第2光头以及上述第2光头移动机构的移送基;
可输送到为了对上述第1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1托盘位置、为了对上述第2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2托盘位置、以及为了进行上述第1托盘和上述第2托盘的装载及取出的第3托盘位置上的盘托盘;
将上述盘托盘,沿大约垂直于位于上述第1托盘位置的上述第1盘的旋转中心和位于上述第2托盘位置的上述第2盘的旋转中心的连线、且大约平行于上述第1盘面以及上述第2盘面的第1方向输送的第1盘托盘输送机构;
将上述盘托盘,沿平行于位于上述第1托盘位置的上述第1盘的旋转中心和位于上述第2托盘位置的上述第2盘的旋转中心的连线、且大约平行于上述第1盘面以及上述第2盘面的第2方向输送的第2盘托盘输送机构;以及
在盘被装载于上述盘托盘上时,判断所装载的盘是上述第1盘以及上述第2盘中的哪一个的盘判断部件,
根据上述盘判断部件的判断结果,上述第1盘托盘输送机构及/或上述第2盘托盘输送机构将上述盘托盘输送到上述第1托盘位置或者上述第二托盘位置。
2.一种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载能够通过第1光束进行数据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第1盘并使其旋转的第1盘旋转机构;
发射上述第1光束对上述第1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1光头;
将上述第1光头向上述第1盘的大约半径的方向移送的第1光头移动机构;
装载能够通过第2光束进行数据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第2盘并使其旋转的第2盘旋转机构;
发射上述第2光束对上述第2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2光头;
将上述第2光头向上述第2盘的大约半径的方向移送的第2光头移动机构;
搭载有上述第1盘旋转机构、上述第1光头、上述第1光头移动机构、上述第2盘旋转机构、上述第2光头以及上述第2光头移动机构的移送基;
可输送到为了对上述第1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1托盘位置、为了对上述第2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第2托盘位置和为了进行上述第1托盘和上述第2托盘的装载及取出的第3托盘位置上的盘托盘;
将上述盘托盘,沿大约垂直于位于上述第1托盘位置的上述第1盘的旋转中心和位于上述第2托盘位置的上述第2盘的旋转中心的连线、且大约平行于上述第1盘面以及上述第2盘面的第1方向输送的第1盘托盘输送机构;
将上述盘托盘,沿平行于位于上述第1托盘位置的上述第1盘的旋转中心和位于上述第2托盘位置的上述第2盘的旋转中心的连线、且大约平行于上述第1盘面以及上述第2盘面的第2方向输送的第2盘托盘输送机构;
分别检测上述盘托盘是否是否处于沿着上述第1方向的上述盘托盘的输送路径的始端位置及终端位置上的第1始端检测部件和第1终端检测部件;以及
分别检测上述盘托盘是否是否处于沿着上述第2方向的上述盘托盘的输送路径的始端位置及终端位置上的第2始端检测部件和第2终端检测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盘托盘输送机构在上述第1位置和上述第3位置之间输送上述盘托盘;上述第2盘托盘输送机构在上述第1位置和上述第2位置之间输送上述盘托盘。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托盘位置、上述第2托盘位置以及上述第3托盘位置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送基被分割为搭载有上述第1盘旋转机构、上述第1光头以及上述第1光头移动机构的第1移送基,和搭载有上述第2盘旋转机构、上述第2光头以及上述第2光头移动机构的第2移送基。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移送基对上述盘托盘的接触或分离,进行上述第1盘对上述第1盘旋转机构的着脱,以及上述第2盘对述第2盘旋转机构的着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送基被旋转轴支承并能够转动,该旋转轴在上述第1盘或上述第2盘的大致半径的方向的外周侧,其轴线的方向垂直于上述第1盘或上述第2盘的大致半径的方向以及与上述第1盘或上述第2盘的旋转轴的方向。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来检测上述移送基接近上述盘托盘时,上述第1盘被装载到上述第1盘旋转机构上的状态以及上述第2盘被装载到上述第2盘旋转机构上的状态的上升终端检测部件,和
用来检测上述移送基离开上述盘托盘的动作的终端的下降终端检测部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盘托盘在上述第1托盘位置和上述第2托盘位置之间移动时,以及上述盘托盘在上述第1托盘位置和上述第3托盘位置之间移动时,通过上述下降终端检测部件检测出上述移送基对上述盘托盘的离开动作的终端状态。
10.如权利要求6~9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上述移送基对上述盘托盘的接近动作时,通过上述第1始端检测部件或上述第1终端检测部件进行上述盘托盘是否处于沿着上述第1方向的始端位置或终端位置的检测。
11.如权利要求6~10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上述移送基对上述盘托盘的接近动作时,通过上述第2始端检测部件进行上述盘托盘是否处于沿着上述第2方向的始端位置的检测,或通过上述第2终端检测部件进行上述盘托盘是否处于沿着上述第2方向的终端位置的检测。
12.一种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载盘并使其旋转的盘旋转机构;
发射光束对上述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多数个光头;
将上述光头沿上述盘的大约半径的方向引导的光头引导部件;
包括上述盘旋转机构、上述盘引导部件、以及装载有搭载有上述盘旋转机构和上述盘引导部件的移送基的移送单元;
配置在相对于上述盘旋转机构而言的上述光头引导部件的相反一侧、收纳上述多个光头的光头收纳部件;
可被输送到使上述盘装载到上述盘旋转机构上并旋转的第1托盘位置和进行上述盘的装载以及取出的第2托盘位置上的盘托盘;以及
当上述盘托盘中装入上述盘时,判断所装载的上述盘的种类、并从上述多个光头中选择对所装载的上述盘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光头的盘判断部件,
移动上述移送单元或者上述光头收纳部件,以便使通过上述盘判断部件所选择的光头能够从上述光头收纳部件直线移动到上述移送单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选择出的上述光头从上述光头收纳部件向上述移送单元移动的方向,与上述光头引导部件对上述光头的引导方向相同。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头收纳部件中,所收纳的多个上述光头的朝向,是使其各自的光束出射方向为相同的方向。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头收纳部件中所收纳的上述多个光头的排列方向,大致垂直于上述光头引导部件对上述光头的引导方向。
16.如权利要求1~15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第1盘收纳在第1盘壳中,将上述第2盘收纳在至少其外观形状的一部分与上述第1盘壳不一样的第2盘壳中。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盘判断部件由第1检测开关和第2检测开关构成,
通过上述第1检测开关与上述第2检测开关的检测状态的组合,来判断出以下三种状态:上述第1盘壳被装载到上述盘托盘上;上述第2盘壳被装载到上述盘托盘上;上述第1盘壳以及上述第2盘壳均未被装载到上述盘托盘上。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用来检测出上述第1盘及/或上述第2盘,或者收纳有上述第1盘的上述第1盘壳及/或收纳有上述第2盘的上述第2盘壳被装载在上述盘托盘上的媒体检测部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媒体检测部件由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构成,通过上述受光元件对上述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检测部件来判断出上述盘托盘上有没有盘。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及上述受光元件的受光时间,只处于上述盘托盘从上述第3位置移动到上述第1位置之后的特定时间、或者上述盘托盘从上述第2位置移动到上述第1位置之后的特定时间内。
21.如权利要求18~20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盘托盘从上述第3托盘位置向上述第1托盘位置移动时,在上述媒体检测部件没有检测出上述盘托盘上有什么盘以及盘壳的情况下,不将上述盘托盘移动到上述第2托盘位置上。
22.如权利要求1~21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用来检测出上述第1光头位于上述第1盘大致半径方向的可动范围内的最内圈的位置上的第1内圈检测部件;和
用来检测出上述第2光头位于上述第2盘大致半径方向的可动范围内的最内圈的位置上的第2内圈检测部件。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盘托盘在上述第1位置和上述第2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上述盘托盘在上述第1位置和上述第3位置之间移动时,通过上述第1内圈检测部件以及上述第2内圈检测部件,检测出上述第1光头和上述第2光头同时位于最内圈的位置。
CNA2004100458251A 2003-05-20 2004-05-20 盘装置 Pending CN15511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42480 2003-05-20
JP2003142480 2003-05-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1140A true CN1551140A (zh) 2004-12-01

Family

ID=33487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458251A Pending CN1551140A (zh) 2003-05-20 2004-05-20 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260041B2 (zh)
CN (1) CN155114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05649B1 (ko) * 2002-11-26 2005-08-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트리지형 디스크의 판별 방법 및 장치
JP2005116036A (ja) * 2003-10-06 2005-04-28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4068085B2 (ja) * 2004-09-06 2008-03-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5262471B2 (ja) * 2008-09-05 2013-08-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におけるトレイ制御方法
US8059509B2 (en) * 2008-12-19 2011-11-15 Lite-On It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drive and method for use with an optical disk drive for determining the disk characteristic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80633B2 (ja) * 1995-11-13 2003-12-2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2943918B2 (ja) * 1997-07-10 1999-08-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0030264A (ja) 1998-07-10 2000-01-28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
KR20040034586A (ko) * 2001-10-03 2004-04-28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 디스크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60041B2 (en) 2007-08-21
US20040246848A1 (en) 2004-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267C (zh) 磁盘驱动器
CN1667730A (zh) 盘驱动装置、框架、盘驱动装置组和电子设备
CN1384498A (zh) 盘装置
CN1176013A (zh) 光盘驱动装置
CN1175767A (zh) 盘形记录载体的放/录设备、容纳设备以及放/录头机架
CN1126093C (zh) 具有光盘交换功能的光盘记录和/或重放机器
CN1082228C (zh) 盘盒
CN1551140A (zh) 盘装置
CN1685415A (zh) 光驱装置
CN1855265A (zh) 盘驱动设备和电子装置
CN1855267A (zh) 盘驱动设备和电子装置
CN1118812C (zh) 光盘重放装置
CN1198830A (zh) 盘片驱动装置
CN1926617A (zh) 装卡装置
CN1992019A (zh) 盘驱动器
CN1926620A (zh) 夹紧装置
CN1085375C (zh) 记录媒体的装载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CN1595515A (zh) 盘驱动器
CN1174411C (zh) 盘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以及盘记录介质的更换装置
CN1649000A (zh) 盘驱动器
CN1244014A (zh) 记录媒体的收存装置
CN1143803A (zh) 盘传送设备
CN1278328C (zh) 记录媒体的再生装置、移送方法及交换控制装置
CN1300065A (zh) 盘转接器
CN1233829A (zh) 盘片装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