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2827A - 光学头器件和光学信息重现器件 - Google Patents

光学头器件和光学信息重现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2827A
CN1532827A CNA2004100301734A CN200410030173A CN1532827A CN 1532827 A CN1532827 A CN 1532827A CN A2004100301734 A CNA2004100301734 A CN A2004100301734A CN 200410030173 A CN200410030173 A CN 200410030173A CN 1532827 A CN1532827 A CN 1532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layer
light
light receiving
optical
ref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301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藤达男
塩野照弘
西野清治
山本博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32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28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Optical detectors therefor
    • G11B7/131Arrangement of detectors in a multiple arra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Optical detectors therefor
    • G11B7/133Shape of individual detector el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个光学头器件包括:一个光学元件,用于会聚从重现信息层(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的目标信息层)反射的光,和在不同位置的与重现信息层相邻的信息层反射的光;一个光接收元件,用于从该光学元件会聚的反射光中得到探测信号;一个算术电路,用于从该探测信号中获得重现信号。该光接收元件包括:一个第一光接收部分,用于从包含了重现信息层的反射光的一束光中探测第一探测信号的;一个第二光接收部分,用于从第一信息层的反射光中探测第二探测信号,该第一信息层到物镜的距离比重现信息层到物镜的距离更远;和一个第三光接收部分,用于从第二信息层的反射光中探测第三探测信号,该第二信息层比重现信息层更靠近物镜。该算术电路使用根据重现信息层与相邻信息层的间距确定的常数K和L,以从第一探测信号中减去K倍的第二探测信号和L倍的第三探测信号。

Description

光学头器件和光学信息重现器件
发明背景: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头器件和光学信息重现器件,用于重现记录在磁光(magneto-optical)记录介质或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例如光盘和光卡(optical card)的信息。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光学头器件和光学信息重现器件,适用于重现记录在一种具有多个信息层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如,多层光盘或多层光卡)上的信息。
2.相关技术背景
近年来,为了提高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如光盘,的记录容量,进行了很多用以提高记录密度的研究。例如,已经考虑减小光斑的尺寸,更具体地说,考虑缩短光源的波长并增加物镜的数值孔径(NA)来提高记录密度。虽然当前的数字化通用盘(DVD)的光源的波长是650nm,并且物镜的NA是0.6,但下一代的光盘建议采用光源波长是405nm,并且物镜的NA是0.85的光学系统。另外,多层光盘,作为可进一步提高容量的光盘,正在开发之中,在该多层光盘中多个信息层以彼此间预定的间距在光盘的厚度方向上叠加。
关于该多层光盘,层间干扰是个问题,即,在重现记录的信息的过程中,当目标信息层(此后称为重现信息层)的信号被重现时,另一信息层的信号也搀杂近来。由于层间干扰随着重现信息层与其他信息层之间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来自与重现信息层相邻的信息层的信号搀杂对于该层间干扰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通过增加重现信息层和相邻的信息层之间的间距,可以将层间干扰减小到一个实际上足够低的值。
但是,当层间距比较大时,由基底材料(此处,每个信息层的基底材料一般指涉及多层光盘的所关心的信息层的位于激光入射面的部分)的厚度不同而引起的球面像差,在该多层光盘的各个信息层之间变化显著。因此,增加信息层的数目使之超出用球面像差矫正装置可以矫正的范围,是很困难的。例如,在一个光源波长为405nm和物镜的NA为0.85的光学系统中,每1μm的基底材料厚度的误差引起0.01λ的球面像差。当各层的间距是20μm时,有可能将层间干扰降低到足够小的水平。但是,在球面像差矫正系统的可矫正像差范围是100μm的情况下,最多可以叠加6层信息层。出于这一原因,通过增加层间间距来抑制层间干扰,以实现进一步加大容量的目的是不适当的。所以,不能通过增加层间距来抑制层间干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方法,其中在重现信息层的信号光接收区域的周围提供邻近信息层的信号光接收区域,并且计算来自各自区域的信号以消除层间干扰(例如,参见JP 2002-319177 A)。另外,还提出了另一方法,其中将像散加入到从多层光盘反射的光中,并且设置光接收元件使得从重现信息层反射的光形成具有最小弥散(confusion)的圆,而从相邻信息层的反射光形成聚焦线。这样,就可以以光学的方式,将在聚焦线部分的光接收区域与具有最低弥散圆形的光接收区域分离开来,从而只有来自重现信息层的信息被重现(例如,参见JP H11(1999)-242824 A)。JP H11(1999)-242824进一步地提出,使用全息图元件将从重现信息层反射的光和从相邻信息层反射的光分开,并对从每个反射光得到的信号进行计算以消除层间干扰。
由于该层间干扰的振幅和频率依赖于重现信息层和相邻信息层之间的间距,根据相邻两层的间距,相邻信息层的信号需要从重现信息层的信号中扣除,从而可以高精度地除去层间干扰分量。
但是,根据JP 2002-319177 A公开的方法,除重现信息层外的多个信息层的信号是共同探测到的,然后再将该信号从重现信息层的信号中减去。也就是说,无法将位于前面的比重现信息层更接近于光学头器件物镜的相邻信息层的信号与位于后面的距物镜更远的相邻信息层的信号分离开来,而且也不能探测到每个相邻信息层单个的信号。所以很难最佳地消除每个相邻信息层的层间干扰。例如,由于制造误差等原因,该前面的相邻信息层与重现信息层之间的间距和后面的相邻信息层与重现信息层之间的间距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消除干扰分量以反映所述层之间的各自的间隔,因而很难得到良好的重现信号。同时,根据JP H11(1999)-242824 A公开的方法,可以将前面的相邻信息层的信号和后面的相邻信息层的信号的每一个信号从重现信息层的信号中分离出来。但是,当计算各自的信号时,只考虑了光接收区域而未考虑层间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光学头器件包括:一个光源;一个聚光透镜,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会聚在作为目标的信息层上,该信息层是包含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的多个信息层之一;一个光学元件,用于将(a)从目标信息层反射的光和(b)从与该目标信息层相邻的相邻信息层反射的光会聚起来,其中该相邻信息层和目标信息层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相互不同;一个光接收元件,用于探测由光学元件会聚的每一束光并获得探测信号;一个算术电路,用来使用该探测信号来获得重现信号。该光接收元件包括:第一光接收部分,用于从反射光中探测第一探测信号,该反射光中包括从目标信息层反射的光;第二光接收部分,用于从第一相邻信息层的反射光中探测第二探测信号,在相邻信息层中该第一相邻信息层到聚光透镜的距离比目标信息层到聚光透镜的距离更远;以及第三光接收部分,用于从第二相邻信息层的反射光中探测第三探测信号,在相邻信息层中该第二相邻信息层位于比目标信息层更靠近聚光透镜的一侧。算术电路将第二探测信号乘以常数K,该常数K是根据目标信息层和第一相邻信息层的间距确定的,并将第三探测信号乘以常数L,该常数L是根据目标信息层和第二相邻信息层的间距而确定的,并执行差分运算以从第一探测信号中减去乘以K的第二探测信号和乘以L的第三探测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光学信息重现器件,包括:一个光学头器件;和一个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该光学信息记录介质。该光学信息重现器件包括上述的光学头器件。注意,这里本发明的光学信息重现器件包括一个记录/重现器件,该器件设置有信息记录和重现的装置。
附图简述:
图1示意性的示出了本发明的光学头器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图2示出了在一个光接收元件中的接收板(pattern)的形状的例子,和算术电路的例子,以及由光接收元件探测的探测光斑,该算术电路使用由包含在本发明的光学头器件中的光接收元件输出的探测信号来计算一个重现信号;
图3示出了聚焦误差信号的曲线图;和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光学信息重现器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发明详述:
按照本发明的光学头器件,根据作为重放目标的信息层与相邻的信息层之间的间距,可以消除每个与作为重放目标的信息层相邻的相邻信息层的层间干扰,从而可以得到消除了层间干扰的良好的重放信号。
在本发明的光学头器件中,使用的光学元件可以是像散元件,该像散元件使得从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反射的光像散。在这种情况下,将光接收元件设置在一个位置,以使得从目标信息层反射的光在第一光接收部分上形成弥散最小的圆。另外,将第二光接收部分和第三光接收部分设置在第一光接收部分的外围。第二光接收部分可以设置在从第一相邻信息层反射的光形成一个椭圆的位置,第三光接收部分可以设置在从第二相邻信息层反射的光形成一个椭圆的位置。另外,在将该像散元件作为光学元件使用的情况下,优选地,第一光接收部分由4个光接收板组成,这4个光接收板被设置成使得两对相对的光接收板处于两个聚焦线的方向上。使用这种结构,可以从在第一光接收部分探测到的第一探测信号中得到聚焦误差信号。
在本发明中的光学头器件中,使用目标信息层与第一相邻信息层的间距和目标信息层与第二相邻信息层的间距来确定常数K和常数L的比率(K/L),并且使用该比率也可确定常数K和常数L。
本发明的光学头器件,进一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对应于彼此相邻的信息层之间的间距的最优常数表,该表可通过事前的学习而得到,常数K和常数L可以使用该表而得到,以利用目标信息层与第一相邻信息层的间距和目标信息层和第二相邻信息层的间距。
在本发明的光学头器件中,常数K和常数L可以由最初的学习得到。
在本发明的光学头器件中,常数K与从一个相邻信息层反射的并由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光有关,常数K可以由第一光接收部分接收到的光量和第二光接收部分接收到的光量之比得到,常数L与从第二相邻信息层反射的并由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光有关,常数L可以由第一光接收部分接收到的光量和第三光接收部分接收到的光量之比得到。
本发明的光学头器件进一步可以包括一个探测层间距的单元,该单元使用聚焦误差来探测彼此相邻的各信息层之间的间距,通过在光轴方向对聚光透镜进行扫描而得到关于包括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的多个信息层的该聚焦误差。通过这一结构,可以最优地消除层间干扰,因为这一结构可以处理不同信息层之间的厚度变化和层面内的厚度变化。
由于本发明的光学信息重现器件使用本发明的光学头器件,因而以相似的方式可以得到良好的重现信号,其中以高精确度消除了层间干扰。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介绍本发明的光学头器件的一个实施例。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头器件,显示了一种对光学信息记录介质7进行重现的状态。这一光学头器件包括一个光源1、一个准直透镜2、一个光束分束器3、一个物镜(聚光透镜)5、一个用于驱动该物镜5的驱动单元6、一个探测透镜(光学元件)8和一个光电探测器10。在图1中,标号4表示平行光,标号9表示探测光。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信息重现目标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7包括三个信息层,这3个信息层包括第一信息层7a、第二信息层7b和第三信息层7c,并以离物镜5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
最好用一个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1。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发射激光波长为405nm的半导体激光器。准直透镜2将从光源1发出的激光转换为平行光。光束分束器3对由准直透镜2转换的平行光的光路进行分路。物镜5将平行光4会聚到包含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7中的任一信息层上。驱动单元6是用于驱动物镜5的单元,并最好使用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探测透镜8将从光学信息记录介质7反射的光会聚到光电探测器10上。探测物镜8可以使用对光施加像散的像散元件,例如,球面或非球面透镜等等,优选像散元件是出于分离相邻层信号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对反射光施加像散的像散元件作为探测透镜8,例如,可以使用柱面镜、球面或非球面透镜,以及环面镜的组合,或者使用球面或非球面镜与一个相对光轴倾斜的平行平板的组合作为探测透镜8。光电探测器10配备有设置在表面的以接收探测光9的光接收元件(未示出),设置该光接收元件所处位置,以使得从重现信息层反射的光,在构成该光接收元件的第一光接收部分上形成弥散最小的圆,这将在后面介绍。
图2示出了配备在光电探测器10中的光接收元件和一个探测光光斑。该光接收元件设有:第一光接收部分11a至11d(光接收区域由4个光接收板(pattern)11a、11b、11c和11d组成);第二光接收部分12a和12c(光接收区域由2个光接收板12a和12c组成);第三光接收部分12b和12d(光接收区域由2个光接收板12b和12d组成)。第一光接收部分11a至11d用于接收从重现信息层反射的光,第二光接收部分12a和12c用于接收从与该重现信息层相邻的第一相邻信息层(该相邻层处于比该重现信息层到物镜5的距离更远的位置)反射的光,第三光接收部分12b和12d用于接收从与该重现信息层相邻的第二相邻信息层(该相邻层处于比该重现信息层更靠近物镜5的位置)反射的光。第二光接收部分12a和12c和第三光接收部分12b和12d位于第一光接收部分11a至11d的外围。
在图2中,标号13a至13c代表由探测透镜8会聚到光接收元件上的探测光斑。当对光学信息记录介质7中的信息层7b进行重现时,探测光斑13a显示了从第一信息层7a(第二相邻信息层)反射的会聚光,探测光斑13b显示了从第二信息层7b(重现信息层)反射的会聚光,并且探测光斑13c显示了从第三信息层7c(第一相邻信息层)反射的会聚光。
在本实施例中,光电探测器10包括一个算术电路22。本实施例中的算术电路22使用从光接收元件(第一光接收部分11a至11d,第二光接收部分12a和12c和第三光接收部分12b和12d)得到的探测信号来执行操作以计算重现信号。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算术电路22还使用在第一光接收部分11a至11d探测到的探测信号(第一探测信号)来计算聚焦误差信号。根据本实施例,使用探测透镜8对探测光9施加像散,从而包含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7中的多个信息层反射的光,可以由划分为多个区域的光接收元件接收。这使得可以得到良好的重现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使用本实施例的光学头来获得重现信号和聚焦信号的方法将在下面详细解释。
如图1所示,从光源1发出的光由准直透镜2转换成平行光4,并由光束分束器3将其光路转向物镜5。物镜5对平行光4进行会聚,以将其会聚到光学信息记录介质7中的第一至第三信息层7a、7b和7c中的任意一个上。驱动单元6沿着光轴方向驱动物镜5,并且由一个控制单元(未示出)控制物镜到光学信息记录介质7的距离。从该光学信息记录介质7反射的光穿过物镜5和光束分束器3,使得由探测透镜8可将其会聚到光电探测器10上。光电探测器10使用公知的像散方法探测聚焦误差信号,从而得到用于驱动物镜5的伺服信号。
在图2中,探测光斑13b显示了当物镜5的焦点落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7的第二信息层7b上时,由第二信息层7b反射的光的形状,该反射光会聚在第一光接收部分11a至11d内。通过从光接收板11a和11c得到的探测信号中减去从光接收板11b和11d得到的探测信号,得到第二信息层7b的聚焦误差信号。同时,从探测光斑13b的总的光量可得到重现信号,但是第一光接收部分11a至11d的探测信号包括探测光斑13a和13c上的部分,这是在探测光斑13b之外的混于其中的层间干扰成份。
从光学信息记录介质7的第一信息层7a发射来的探测光斑13a部分地入射到第三光接收部分12b和12d上,从光学信息记录介质7的第三信息层7c发射来的探测光斑13c部分地入射到第二光接收部分12a和12c上。因此,通过从第一光接收部分11a至11d的探测信号中减去来自第一和第三信息层7a和7c的探测光斑13a和13c入射到第一光接收部分11a和11d而探测到的探测信号,可以得到消除了层间干扰的重现信号部分。
以下将详细描述用于在第一和第三信息层7a和7c的探测光斑13a和13c入射到第一光接收部分11a至11d处获得探测信号的方法部分。如上所述,层间干扰的幅度受到重现信息层和相邻信息层的间距的影响。所以,通过使用作为重现信息层的第二信息层7b和第三信息层7c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二信息层7b和第三信息层7c之间的间距,可计算出探测光斑13a和13c的层间干扰分量。例如,对作为第二相邻信息层的第一信息层7a的探测光信号13a的解释如下:入射到第一光接收部分11a至11d的光量与探测光斑13a入射到第三光接收部分12b和12d的光量的比率,随着第一信息层7a和第二信息层7b之间的间距而改变。由此,通过将第三光接收部分12b和12d(光接收部分12b和12d的探测信号之和)(第三探测信号)的探测信号乘以适当的常数L,可以确定包含在探测光斑13a中的层间干扰分量。相似地,探测光斑13c也是如此,通过将第二光接收部分(光接收部分板12a和12c的探测信号之和)(第二探测信号)的探测信号乘以适当的常数K,可以确定包含在探测光斑13c中的层间干扰分量。通过从第一光接收部分11a至11d的探测信号中减去如此确定的层间干扰分量,可以去除层间干扰。注意,此处常数K和L是根据第一信息层7a、第二信息层7b和第三信息层7c之间各自的间距而确定的。一种用于确定常数K和L的方法的例子将会在下文介绍。
作为一个例子,首先考虑一种使用多个层之间的间距的倒数来确定常数K和L的方法。在由物镜5发射的光会聚到重现信息层的状态下,在相距d的相邻信息层处散焦的光斑的直径是NA×d,其中NA指物镜5的数值孔径。来自相邻信息层的层间干扰随着在相邻信息层上散焦的光斑直径的减小而增加,这意味着层间干扰与在相邻信息层散焦的光斑直径的平方成反比。由此,通过使用第二信息层7b和第一信息层7a之间的距离d1以及第二信息层7b和第三信息层7c之间的距离d2,根据公式K/L=(d1/d2)2得到常数K和L之比。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比率可以确定常数K和L。
在另一实例中,考虑了使用光接收元件接收的探测光量来确定常数K和L的方法。如上所述,在探测光斑13a和13c中,根据各层之间的间距,入射在第一光接收部分11a至11d上的光量,与入射在第二光接收部分12a和12c上的光量和入射在第三光接收部分12b和12d上的光量的比率也有所不同。因此,根据该比率,可确定常数K和L。具体过程如下:假设第一光接收部分11a至11d、第二光接收部分12a和12c和第三光接收部分12b和12d上的探测光量分别是P(11a)至P(11d),P(12a),P(12c),P(12b)和P(12d),于是,可以通过如下公式确定第一至第三信息层7a至7c的探测光量的总和T:
T=P(11a)+P(11b)+P(11c)+P(11d)+P(12a)+P(12b)+P(12c)+P(12d)。
因此,每一信息层的光量等于T/3。虽然由第一信息层7a引起的层间干扰正比于第一光接收部分11a至11d的入射光量,这部分光量是T/3-(P(12b)+P(12d)),从而可通过将该量乘以一个适当的比例因子来确定常数L。这里使用的比例因子可以从0≤L≤(P(11a)+P(11b)+P(11c)+P(11d)-T/3)/(T/3-(P(12b)+P(12d)))范围内选择。常数K也可以以相似的方式确定。
在又一例子中,有一个方法,其中在调整光学头的学习阶段,确定对应于相邻信息层相互之间的间距的最优常数表,并将其存储于存储器中,参照该表,通过重现信息层与相邻信息层的间距可确定常数K和L。此外,为了应对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在制造工艺上的变化,常数K和L可以在初始的学习过程中确定以减少误差比率。
在上述例子中,各层之间的间距应该根据所选择的方法事先确定。下面介绍使用聚焦误差信号来确定各层间距的方法。图3显示了聚焦误差信号的曲线图,其中水平轴是作为物镜5的移动量的散焦量,而垂直轴代表聚焦误差信号。如上所述,聚焦误差信号是由光接收板11a和11c的探测信号和光接收板11b和11d的探测信号之差而得到的。S形曲线14是对应于第二信息层7b的聚焦误差信号,而S形曲线15和S形曲线16分别是对应于第一信息层7a和第三信息层7c的聚焦误差信号。当在驱动单元6的驱动下,物镜5沿光轴扫描时,就得到了S形曲线15、14和16,并且各S形曲线与零线的交点分别代表物镜5的焦点正好位于信息层7a、7b和7c上。这样,通过驱动单元6的驱动的量和聚焦误差信号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信息层之间的间距d1和d2。注意,虽然没有在图1和图2中示出,但在利用驱动单元6的驱动量和焦点误差信号如此获得层间距的结构中,在光电探测器10中还设置了一个单元,用于从由算术电路22获得的聚焦误差中探测层间距。
与使用与重现信息层和相邻信息层的间距无关的常数来消除曾见干扰的情况相比,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光学头器件,可以以更高的精确度消除层间干扰。此外,结合层间距的探测来事先进行该常数探测,可以实现对层间干扰的最佳消除,以解决信息层厚度的变化和各层层面内的厚度变化的问题。这里,关于包含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7中的信息层,虽然为了解释方便介绍了3层的情况,这种消除层间干扰的效果也可以在4层或更多层的情况中实现。
另外,该实施例解释了这样的情况,即,要重现的信息层既不是该光学信息记录介质7的最前面的也不是最后面的层。但是,即使是在重现最前面的层(第一信息层7a)的情况下,从第二信息层7b反射的光也会由第二光接收部分12a和12c探测到,而该反射光不会在第三光接收部分12b和12d中探测到,所以本实施例的光学头器件也可以应用到这种情况。而且,即使是在重现最后面的层(第三信息层7c)的情况下,从第二信息层7b反射的光被第三光接收部分12b和12d探测到,而第二光接收部分12a和12c探测不到该反射光,所以本实施例的光学头器件可以应用到这种情况。这里对应于不探测反射光的光接收部分的常数K和L可以设为零。
实施例2
下面结合附图4介绍本发明的光学信息重现器件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光学信息重现器件,包括一个光学头器件17,其具有与实施例1介绍的器件相同的结构,一个马达19,作为一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光盘18,一个电路板20和一个电源21。光盘18是具有多个信息层的光学记录介质。马达19是用于支持和旋转光盘18的装置。该光学头器件17将对应于与光盘18的位置关系的信号发射到电路板20。电路板20具有一个电路,用于输出信号以控制聚焦伺服驱动装置(未示出)和跟踪伺服驱动装置(未示出)以及执行一些操作,如,读、写和删除信息。电路板20计算从光学头器件17输出的信号,该信号对应于光盘18与光学头器件17的位置关系,电路板20还输出信号,用于使光学头器件17或其中的物镜微动。该信号使得光学头器件17或其中的物镜可以对光盘18进行聚焦伺服和跟踪伺服,并读取、写入和删除光盘18中的信息。电源21可以是与外部电源相连的连接部分,通过电源21向电路板20,光学头器件17的驱动装置和马达19和物镜的驱动器件供电。注意这里电源或与外部电源的连接端子可以提供给每一个驱动电路,这不会产生任何问题。
由于本实施例的光学信息重现器件配置有实施例1中介绍的光学头器件,可以高精度地抑制层间干扰,即使在光盘18中的不同信息层的厚度有变化时,也可以得到减小了层间干扰的良好的重现特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光学头器件和光学信息重现器件,对于有多个信息层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可以抑制层间干扰而不用增加信息层的间距。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本质特点的情况下,该发明可以以其他形式实施。本申请中展示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而不是前面的说明书指定,并且本发明旨在包含落在与权利要求书等价的本质和范围之内的所有变化。

Claims (9)

1、一个光学头器件,包括:
一个光源;
一个聚光透镜,用于将从光源发射的光会聚到包含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作为目标的多个信息层中的一个信息层上;
一个光学元件,用于将(a)从目标信息层反射的光和(b)从相邻信息层反射的光会聚起来,其中在光轴方向上,该相邻信息层与目标信息层的位置彼此不同;
一个光接收元件,用于探测由光学元件会聚的每一束光,并得到探测信号;和
一个算术电路,利用探测信号获得重现信号,
其中,该光接收元件包括:一个第一光接收部分,用于从包含目标信息层反射的光的反射光中探测第一探测信号;一个第二光接收部分,用于从包含第一相邻信息层反射的光的反射光中探测第二探测信号,在相邻信息层中,该第一相邻信息层位于比目标信息层到物镜的距离更远的位置;和一个第三光接收部分,从包含第二相邻信息层反射的光的反射光中探测第三探测信号,在相邻信息层中,该第二相邻信息层位于比目标信息层更靠近物镜的一侧,并且
该算术电路将第二探测信号乘以常数K,将第三探测信号乘以常数L,并执行差分运算以从第一探测信号中减去乘以K的第二探测信号和乘以L的第三探测信号,该常数K是根据目标信息层与第一相邻信息层的间距而确定的,该常数L是根据目标信息层与第二相邻信息层的间距而确定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头器件,
其中所述光学元件是一个将像散施加到所述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反射光中的像散元件,
所述光接收元件设置在一个位置,以使得从目标信息层反射的光在第一光接收部分上形成弥散最小的圆,和
所述第二光接收部分和第三光接收部分设置在第一光接收部分的外围,其中第二光接收部分设置在从第一相邻信息层反射的光形成一个椭圆的位置上,并且第三光接收部分设置在从第二相邻信息层反射的光形成一个椭圆的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头器件,其中第一光接收部分由4个光接收板组成,将这4个光接收板安置成两对相对的光接收板分别位于两个焦线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头器件,
其中使用目标信息层与第一相邻信息层的间距和目标信息层与第二相邻信息层的间距来确定常数K和常数L的比率(K/L),并且
使用该比率确定常数K和常数L。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头器件,进一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对应于相邻信息层的间距的最优常数表,该表可通过学习事先确定,
其中通过使用该表来确定常数K和常数L,可以利用目标信息层与第一相邻信息层的间距和目标信息层与第二相邻信息层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头器件,其中常数K和常数L由最初的学习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头器件,
其中通过使用第一光接收部分接收到的光量与第二光接收部分接收到的光量的比率来确定常数K,常数K与由第一相邻信息层反射的并由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光有关,并且
通过使用第一光接收部分接收到的光量与第三光接收部分接收到的光量的比率来确定常数L,常数L与由第二相邻信息层反射的并由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光有关。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头器件,进一步包括一个探测层间距的单元,该单元使用聚焦误差信号探测相邻信息层之间的间距,通过沿着光轴方向对聚光透镜进行扫描可获得关于包含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的多个信息层的聚焦误差信号。
9、一个光学信息重现器件,包括:
一个光学头器件;和
一个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其中光学头器件包括:
一个光源;
一个聚光透镜,用于将从光源发射的光会聚到包含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作为目标的多个信息层中的一个信息层上;
一个光学元件,用于将(a)从目标信息层反射的光和(b)从相邻信息层反射的光会聚起来,其中在光轴方向上,该相邻信息层与目标信息层的位置彼此不同;
一个光接收元件,用于探测由光学元件会聚的每一束光,并得到探测信号;和
一个算术电路,利用探测信号获得重现信号,
其中,该光接收元件包括:一个第一光接收部分,用于从包含目标信息层反射的光的反射光中探测第一探测信号;一个第二光接收部分,用于从包含第一相邻信息层反射的光的反射光中探测第二探测信号,在相邻信息层中,该第一相邻信息层位于比目标信息层到物镜的距离更远的位置;和一个第三光接收部分,从包含第二相邻信息层反射的光的反射光中探测第三探测信号,在相邻信息层中,该第二相邻信息层位于比目标信息层更靠近物镜的一侧,并且
该算术电路将第二探测信号乘以常数K,将第三探测信号乘以常数L,并执行差分运算以从第一探测信号中减去乘以K的第二探测信号和乘以L的第三探测信号,该常数K是根据目标信息层与第一相邻信息层的间距而确定的,该常数L是根据目标信息层与第二相邻信息层的间距而确定的。
CNA2004100301734A 2003-03-20 2004-03-19 光学头器件和光学信息重现器件 Pending CN15328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8003/2003 2003-03-20
JP2003078003 2003-03-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2827A true CN1532827A (zh) 2004-09-29

Family

ID=32984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301734A Pending CN1532827A (zh) 2003-03-20 2004-03-19 光学头器件和光学信息重现器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193955B2 (zh)
CN (1) CN153282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37843B2 (ja) * 2004-04-15 2008-01-23 Tdk株式会社 受光素子、光ヘッド及び光記録再生装置並びに光記録再生方法
WO2005119669A1 (ja) * 2004-06-03 2005-1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光記録再生装置用光ヘッド
JP4370519B2 (ja) * 2004-10-25 2009-11-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情報再生装置及び光情報再生方法
JP2007048402A (ja) * 2005-08-11 2007-02-22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759617B2 (ja) * 2006-07-13 2011-08-3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US7889220B2 (en) * 2006-10-31 2011-02-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optical energy density on a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6627B2 (ja) * 1991-10-11 2002-03-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再生装置
JP3605279B2 (ja) 1998-02-25 2004-12-2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学式ピックアップ
JP2000132839A (ja) * 1998-10-27 2000-05-12 Nec Corp 光ディスクの再生方法及び再生装置
JP4578656B2 (ja) * 1999-09-16 2010-11-10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光記録再生機器用エラー信号検出装置
JP2002163830A (ja) * 2000-11-24 2002-06-07 Toshiba Corp 光学的収差を利用した光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厚みムラのある透明層で保護された記録層を持つ情報媒体
JP2002319177A (ja) 2001-04-24 2002-10-31 Hitachi Ltd 光ヘッド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2358677A (ja) * 2001-05-28 2002-12-13 Hitachi Ltd 光ヘッド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193955B2 (en) 2007-03-20
US20040184388A1 (en) 2004-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49821B2 (en) Disk discriminating method an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EP0201917B1 (en) Optical system for an optical memory
KR20010033409A (ko) 광학 헤드 및 기록 재생 장치
JPS618744A (ja) 光デイスク装置のフオ−カス誤差検出装置
US5508992A (en)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pickup head with a diffraction grating and a wollaston prism
CN101075449A (zh) 光盘驱动装置
CN1208918A (zh) 光头和光盘设备
JPWO2003075266A1 (ja) 光ヘッ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記録再生装置、並びに収差補正方法
CN1316733A (zh) 适用于光学记录/再现装置的误差信号探测装置
CN1088232C (zh) 一种使用不同厚度光盘的光拾取器
CN1532827A (zh) 光学头器件和光学信息重现器件
JPWO2009050940A1 (ja) 抽出光学系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光ヘッド装置
US5892748A (en) Optical pickup for reading 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a recording surface
JPS62200541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N100419874C (zh) 斜入射多层光盘的调焦方法
US5392274A (en) Optical pickup device
JP2002123969A (ja) 光ヘッド装置および光情報処理装置
KR100689722B1 (ko) 내부에 이동 가능형 소자의 위치를 검출하는 검출계를포함한 광학 주사장치
KR20060115723A (ko) 광학 주사 장치
JP2636846B2 (ja) 光磁気デイスクの光学ピツクアツプ装置
CN1092831C (zh) 由单轴晶体和非轴晶体材料的组合棱镜构成的光学拾取器
JP2751899B2 (ja)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CN1120215A (zh) 采用三束光跟踪法的光拾取器
CN1967677A (zh) 光学拾波器
JP2005122783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