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3438A - 电子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3438A
CN1523438A CNA2004100046016A CN200410004601A CN1523438A CN 1523438 A CN1523438 A CN 1523438A CN A2004100046016 A CNA2004100046016 A CN A2004100046016A CN 200410004601 A CN200410004601 A CN 200410004601A CN 1523438 A CN1523438 A CN 1523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proof filter
vibration
optical system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pickup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46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37157C (zh
Inventor
伊藤顺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23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3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371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3715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摄像装置,是一种具有可抑制与摄像动作相关的发声的静音动作模式的电子摄像装置,具有:摄影光学系统(12a),对被拍摄体的光学影像进行成像;摄像元件(27),将由摄影光学系统成像的光学影像转换成电信号;防尘滤镜(21),配置在摄影光学系统与摄像元件(27)之间,防止摄像元件27的光电转换面上附着灰尘等;主体控制用微型计算机(150),通过以规定的频率振动防尘滤镜(21),使防尘滤镜21进行灰尘除去动作,该微型计算机(150)根据是否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以不同的振动方式振动防尘滤镜(21)。根据本发明的电子摄像装置,在设定了静音动作模式时,可以使用户听不到照相机的发生音而进行防尘动作。

Description

电子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摄像装置,尤其涉及例如,具有可以除去照相机系统等的构成部件上附着的灰尘的防尘功能的电子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与光学装置的防尘功能相关的技术的一例,有通过振动保护摄像元件的保护玻璃(防尘玻璃),除去该保护玻璃上附着的灰尘的技术。例如,特开2002-204379中记载了作为振动保护玻璃的部件,使用压电元件的技术。该压电元件响应被施加的电压进行伸缩,以规定的1个周期对保护玻璃施振。
但是,照相机系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摄影模式,存在尽可能抑制各个摄像动作中的照相机发出的声音的要求。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提出了具有可以安静地执行摄像动作的动作模式(以下称为静音动作模式)的照相机系统。
在静音动作模式下,不进行通过声音进行的对用户的告知动作。而且要考虑到在进行照相机的机构部件的驱动时尽量不发生机械噪音等。
但是,只要为了除去灰尘对防尘玻璃施振,就会通过空气振动而发生声音。如果该施振时发生的声音的频率在可听波段,则用户就可以听到该声音。在设置了静音动作模式时,不希望发生这样的声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其在设定了静音动作模式时,可以使用户听不到照相机发生的声音而进行摄像动作,尤其是,在设定了静音动作模式时,可以使用户听不到照相机的发生音而进行防尘动作。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电子摄像装置,具有:摄影光学系统,对被拍摄体的光学影像进行成像;光电转换部件,将由所述摄影光学系统成像的光学影像转换成电信号;防尘滤镜,配置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与所述光电转换部件之间,防止所述光电转换部件的光电转换面上附着灰尘等;控制部件,通过按规定的频率振动所述防尘滤镜,使所述防尘滤镜进行灰尘除去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是否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以不同的振动方式振动所述防尘滤镜。
理想的是,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是否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以不同的驱动频率振动所述防尘滤镜。并且,所述控制部件在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时,与没有选择所述静音动作模式的情况相比,以高驱动频率振动所述防尘滤镜。而且,所述控制部件也可以在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时,以不发生可听音的驱动频率振动所述防尘滤镜。而且,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是否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使所述防尘滤镜发生行波(progressivewave),或者使所述防尘滤镜发生驻波(standing wave)。另外,所述防尘滤镜具有多个压电元件,所述控制部件在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时,对所述多个压电元件施加不同相位的驱动电压,在没有选择所述静音动作模式时,对所述多个压电元件施加相同相位(inphase)的驱动电压。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电子摄像装置,具有:摄影光学系统,对被拍摄体的光学影像进行成像;光电转换部件,将由所述摄影光学系统成像的光学影像转换成电信号;防尘滤镜,配置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与所述光电转换部件之间,防止所述光电转换部件的光电转换面上附着灰尘等;控制部件,通过按规定的频率振动所述防尘滤镜,使所述防尘滤镜进行灰尘除去动作,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是否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执行所述防尘滤镜的灰尘除去动作,或者禁止所述防尘滤镜的灰尘除去动作。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电子摄像装置,具有:摄影光学系统,对被拍摄体的光学影像进行成像;光电转换部件,将所述光学影像转换成电信号;防尘滤镜,配置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与所述光电转换部件之间,能够以设定周期进行振动,所述防尘滤镜能够以在振动时发生可听音(audible sound)的第1振动方式及与所述第1振动方式相比可听音小的第2振动方式进行振动。
并且,所述第1振动方式是使所述防尘滤镜发生驻波的振动方式,所述第2振动方式是使所述防尘滤镜发生行波的振动方式。
并且,也可以构成在所述第1振动方式中是以第1频率振动所述防尘滤镜,在所述第2振动方式中是以高于所述第1频率的第2频率振动所述防尘滤镜。
而且,所述第2振动方式也可以是在所述电子摄像装置被设定为静音模式时执行的振动方式。
本发明的其它电子摄像装置,具有:摄影光学系统,对被拍摄体的光学影像进行成像;光电转换部件,将所述光学影像转换成电信号;防尘玻璃,配置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与所述光电转换部件之间;多个压电元件,配置在所述防尘玻璃的周缘部;驱动控制部件,对所述多个压电元件施加周期性驱动电压,通过由此产生的所述压电元件的振动,使所述防尘玻璃发生振动波,所述驱动控制部件能够以使所述防尘玻璃进行发生可听音的振动的第1频率及不发生可听音的第2频率驱动所述多个压电元件。
理想的是,所述电子摄像装置具有静音动作模式,所述驱动控制部件在所述静音动作模式时,以所述第2频率驱动所述多个压电元件。而且所述第2频率比所述第1频率高。
本发明的其它电子摄像装置,具有:摄影光学系统,对被拍摄体的光学影像进行成像;光电转换部件,将所述光学影像转换成电信号;防尘玻璃,配置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与所述光电转换部件之间;多个压电元件,配置在所述防尘玻璃的周缘部;驱动控制部件,对所述多个压电元件施加周期性驱动电压,通过由此产生的所述压电元件的振动,使所述防尘玻璃发生振动波;设定部件,用于选择设定通常动作模式及静音动作模式,所述驱动控制部件在所述通常动作模式下,使所述防尘玻璃发生驻波,在所述静音动作模式下,使所述防尘玻璃发生行波。
理想的是,所述驱动控制部件在所述通常动作模式下,对所述多个压电元件施加相同相位的驱动电压,在所述静音动作模式下,对所述多个压电元件施加不同相位的驱动电压。
本发明的其它电子摄像装置,具有:摄影光学系统,对被拍摄体的光学影像进行成像;光电转换部件,将所述光学影像转换成电信号;防尘滤镜,配置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与所述光电转换部件之间,能够以设定周期进行振动;振动控制部件,在摄像动作之前的时刻,振动所述防尘滤镜;设定部件,用于选择设定通常动作模式及静音动作模式,在设定了所述静音动作模式时,禁止所述防尘滤镜的振动动作。
本发明的另一种电子摄像装置,是一种单镜头反光式的摄像装置,具有:摄影光学系统,对被拍摄体的光学影像进行成像;光电转换部件,将所述光学影像转换成电信号;防尘滤镜,配置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与所述光电转换部件之间,能够以设定周期进行振动;快速复原反光镜,能够被设定在将所述光学影像导入观察光学系统的第1位置及将所述光学影像导入所述光电转换部件的第2位置;振动控制部件,在摄像动作之前的时刻,振动所述防尘滤镜;设定部件,用于选择设定通常动作模式及静音动作模式,在设定了所述静音动作模式时,将所述快速复原反光镜设定到所述第2位置,禁止所述防尘滤镜的振动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适用于数码相机时的实施形态的概略结构的局部切开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照相机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图3是取出本实施形态的照相机1中的摄像单元15的一部分进行表示的图,是表示分解该摄像单元15进行表示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4是取出本实施形态的照相机1中的摄像单元15的一部分进行表示的图,是断开该摄像单元组装状态的一部分进行表示的立体图。
图5是取出本实施形态的照相机1中的摄像单元15的一部分进行表示的图,是沿着图4的切断面的剖视图。
图6是从照相机1的摄像单元15中只取出防尘滤镜21及与之一体设置的压电元件22并进行表示的主视图。
图7表示对图6的压电元件22施加了周期性驱动电压时的防尘滤镜21及压电元件22的状态变化,是沿着图6的A-A线的剖视图。
图8表示对图6的压电元件22施加了周期性驱动电压时的防尘滤镜21及压电元件22的状态变化,是沿着图6的B-B线的剖视图。
图9与图6同样,是从照相机1的摄像单元15中只取出防尘滤镜21及与之一体设置的压电元件22并进行表示的主视图。
图10表示对图9的压电元件22施加了用于发生二次振动的周期性电压时的防尘滤镜21及压电元件22的状态变化,是沿着图9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1表示对图9的压电元件22施加了用于发生二次振动的周期性电压时的防尘滤镜21及压电元件22的状态变化,是沿着图9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对本电子摄像装置中的摄像单元中的防尘滤镜施振的施振部件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13是表示防尘滤镜21中发生的曲线行波振动(峰Y与谷T交互等间隔、等振幅地发生的振动)的样子的图。
图14是概略表示图2说明的本电子摄像装置1中的防尘滤镜驱动电路140的电路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防尘滤镜驱动电路140中的各构成部件输出的各信号的形态的时序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中的Bucom150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中的Bucom150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中的Bucom150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就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适用于数码相机时的实施形态的概略结构的局部切开的立体图。
即,图1是表示断开照相机主体的一部分,概略表示其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本实施形态的照相机1由分别构成的照相机主体部11及镜头镜桶12构成,该照相机主体部11与镜头镜桶12是互相可以自由拆装的。
而且,镜头镜桶12在内部保持由多个透镜及其驱动结构等构成的摄影光学系统12a。
该摄影光学系统12a用于通过使来自被拍摄体的光束透过,在规定的位置(后述的摄像元件的光电转换面)对由该被拍摄光束形成的被拍摄体的影像进行成像,例如,由多个光学透镜等构成。
该镜头镜桶12配置在照相机主体部11的前面,向前突出。
此外,照相机主体部11是所谓的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其在内部具有各种构成部件等,并且,在其前面具有摄影光学系统安装部11a,该摄影光学系统安装部11a是一种连结部件,其用于可以自由拆装地配置保持摄影光学系统12a的镜头镜桶12。
即,照相机主体部11的前面的接近中央部形成曝光用开口,该曝光用开口具有可将被拍摄体光束引导到该照相机主体部11的内部的规定的口径,在该曝光用开口的周缘部中形成摄影光学系统安装部11a。
而且,除了在该照相机主体部11的前面配置上述摄影光学系统安装部11a之外,在上面部及背面部等规定的位置配置用于操作照相机主体部11的各种操作部件,例如,用于发生开始摄像动作的指示信号的释放按钮17等。
在该照相机主体部11的内部,分别在规定的位置配置了各种构成部件,例如,取景器装置13,其构成所谓的观察光学系统;快门部14,其具有控制到摄像元件的光电转换面的被拍摄体光束的照射时间等的快门机构等;摄像单元15,其包括未图示的摄像元件及防尘滤镜(也称为防尘玻璃)21等,该摄像元件得到与被拍摄体影像相应的图像信号,该防尘滤镜21配置在该摄像元件的光电转换面的前面的规定的位置,作为预防该光电转换面的灰尘等附着的防尘部件;多个电路板(只有主电路板16进行了图示),其以装配了构成电电路的各种电部件的主电路板16为主。
取景器装置13由以下部件构成:快速复原反光镜13b,其弯曲透过摄影光学系统12a的被拍摄体光束的光轴,将其引导到观察光学系统;五棱镜13a,其接受从该快速复原反光镜13b射出的光束,形成正立正像;目镜13c,其放大由该五棱镜13a形成的像,形成最适合观察的形态的影像。
快速复原反光镜13b在离开摄影光学系统12a的光轴的位置与该光轴上的规定的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地构成,被配置成在通常状态下,在摄影光学系统12a的光轴上与该光轴形成规定的角度,例如,具有45度角。
这样,透过摄影光学系统12a的被拍摄体光束,在该照相机1处于通常状态时,通过快速复原反光镜13b其光轴被曲折,使其被反射到配置在该快速复原反光镜13b的上方的五棱镜13a。
另一方面,在本照相机1执行摄像动作时,该快速复原反光镜13b移动到离开摄影光学系统12a的光轴的规定的位置,因此,被拍摄体光束被引导到摄像元件。
此外,快门部14适用例如,聚焦平面方式的快门机构及其驱动电路等,与以往的照相机等中一般利用的快门相同。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照相机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即,该实施形态的照相机系统主要由照相机主体11及作为更换镜头的镜头镜桶12构成,在照相机主体11的前面,拆装自如地安装有希望的镜头镜桶12。
镜头镜桶12的控制由镜头控制用微型计算机(以下称为Lucom)205进行。
照相机主体11的控制由主体控制用微型计算机(以下称为Bucom)150进行。
另外,这些Lucom205与Bucom105在构成结合体时,通过通信连接器206形成可以通信的电连接。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照相机系统,构成使Lucom205从属于Bucom150进行协同动作的结构。
此外,在镜头镜桶12内,设置了摄影光学系统12a及光圈203。
该摄影光学系统12由镜头驱动机构202内的未图示的DC电机驱动。
此外,光圈203由光圈驱动机构204内的未图示的步进电机驱动。
Lucom205根据来自Bucom150的指令,控制这些电机。
而且,在该照相机主体11内如图配置了下列构成部件。
例如,设置了作为光学系统的单镜头反光式的构成部件(五棱镜13a、快速复原反光镜13b、目镜13c、副反光镜114);光轴上的聚焦平面式的快门115;用于接收来自上述副反光镜14的反射光束,进行自动测距的AF传感器单元116。
此外,设置了如下部件:AF传感器驱动电路117,其驱动控制上述AF传感器单元116;反光镜驱动机构118,其驱动控制上述快速复原反光镜13b;快门蓄能机构119,其用于补充驱动上述快门115的先幕及后幕的弹簧力;快门控制电路120,其控制这些先幕及后幕的动作;测光电路121,其根据来自上述五棱镜13a的光束,进行测光处理。
在光轴上,作为光电转换元件设置了摄像元件27,其用于对通过上述光学系统的被拍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
此时,该摄像元件27由防尘滤镜21进行保护,该防尘滤镜21由配置在该摄像元件27与摄影光学系统12a之间的作为光学部件的透明的玻璃部件构成。
而且,作为以规定的频率对该防尘滤镜21施振的施振部件的一部分,例如,在该防尘滤镜21的周缘部安装了压电元件22。
此外,压电元件22具有2个电极,该压电元件22通过作为施振部件的一部分的防尘滤镜驱动电路140对防尘滤镜21进行振动,来除去其玻璃表面附着的灰尘。
另外,为了测定摄像元件27的周边的温度,在防尘滤镜21的近旁设置了温度测定电路133。
在该照相机系统中,还设置了连接到摄像元件27的接口电路123;液晶监视器124;作为存储区域设置的SDRAM125;利用FlashROM126及存储介质127等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控制器128,可以在提供电子摄像功能的同时,提供电子存储显示功能。
作为其它存储区域,作为存储照相机控制所必要的规定的控制参数的非易失性存储部件,例如,设置了由EEPROM构成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29,其可以从Bucom150进行访问。
此外,在Bucom150中设置了动作显示用LCD151,其通过显示输出对用户告知该照相机的动作状态;照相机操作开关(开关)152。
上述照相机操作开关152包括,例如,用于对镜头开关、模式变更开关及电源开关等的对该照相机进行操作所必要的操作按钮的开关组。
还设置了如下部件:作为电源的电池154;电源电路153,其将该电源的电压转换为构成该照相机系统的各电路单元所必要的电压,并进行供给。
下面,就如上所述构成的照相机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图像处理控制器128根据Bucom150的指令,控制接口电路123,从摄像元件27取得图像数据。
该图像数据由图像处理控制器128转换为视频信号,通过液晶监视器124输出显示。
用户可以根据该液晶监视器124的显示图像,确认摄影的图像。
SDRAM125是图像数据的临时保管用存储器,用于图像数据转换时的工作区等。
此外,该图像数据设定为在转换为JPEG数据后,在存储介质127中进行保管。
摄像元件27按上述方式,由透明的玻璃部件构成的防尘滤镜21进行保护。
该防尘滤镜21的周缘部配置了用于振动该玻璃面的压电元件22,该压电元件22按后面具体说明的方式,由也作为该压电元件22的驱动部件工作的防尘滤镜驱动电路140进行驱动。
摄像元件27及压电元件22被一体收容在将防尘滤镜21作为一面,且由虚线表示的框体所包围的箱体内,有利于防尘。
通常,由于温度是影响玻璃制的部件的弹性系数,使其固有振动频率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运用时,必须测量其温度,考虑其固有振动频率的变化。
最好测定为了保护工作中温度上升快的摄像元件27的前面而设置的防尘滤镜21的温度变化,预测此时的固有振动频率。
因此,在该例的情况,为了测定摄像元件27的周边温度,设置了连接到上述温度测定电路133的传感器(未图示)。
另外,该传感器的温度测定点要设定在非常接近防尘滤镜21的振动面的位置。
反光镜驱动机构118是用于将快速复原反光镜13b驱动到上翻位置及落下位置的机构,该快速复原反光镜13b在落下位置时,来自摄影光学系统12a的光束被分割引导到AF传感器单元116及五棱镜13a。
AF传感器单元116内的AF传感器的输出通过AF传感器驱动电路117,发送到Bucom150,进行众所周知的测距处理。
此外,通过与五棱镜13a邻接的目镜13c,用户可以用眼睛看到被拍摄体,另一方面,通过该五棱镜13a的光束的一部分被引导到测光电路121内的光电传感器(未图示),根据在此检测到的光量,进行众所周知的测光处理。
下面,就本实施形态的照相机1中的摄像单元15进行详细说明。
图3、4、5是取出本实施形态的照相机1中的摄像单元15的一部分并进行表示的图,图3是分解该摄像单元并进行表示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此外,图4是断开该摄像单元组装状态的一部分并进行表示的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4的切断面的剖视图。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照相机1的摄像单元15是如上所述由包括快门部14的多个部件构成的单元,图3至图5只是对其主要部进行了图示,省略了关于快门部14的图示。
此外,为了表示各构成部件的位置关系,在图3至图5中,对照主电路板16进行了图示,该主电路板16设置在该摄像单元15的近旁,在装配了摄像元件27的同时,装配了由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及工作存储器等构成的摄像系统的电电路。
另外,关于该主电路板16本身的详细内容,适用与目前的照相机等中一般利用的内容,省略其说明。
摄像单元15由如下部件构成:摄像元件27,其由CCD等构成,得到与透过摄影光学系统12a照射到自己的光电转换面上的光相应的图像信号;摄像元件固定板28,其由固定支持该摄像元件27的薄板状的部件构成;光学低通滤镜(Low Pass Filter:以下称为光学LPF)25,其设置在摄像元件27的光电转换面,是为了从透过摄影光学系统12a照射的被拍摄体光束中去掉高频成分而形成的光学元件;低通滤镜支持部件26,其配置在该光学LPT25与摄像元件27之间的周缘部,由略呈框形状的弹性部件等形成;摄像元件收容箱部件24(以下称为CCD箱24),其配置方式是在收容摄像元件27并固定保持的同时,将光学LPF25(光学元件)紧密附着在其周缘部位至其近旁部位,并支持,且将规定的部位与后述的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紧密接触;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其配置在该CCD箱24的前面,将防尘滤镜21紧密附着在其周缘部位至其近旁部位,并支持;防尘滤镜21,其由该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支持,是摄像元件27的光电转换面,是在光学LPF25的前面,相对配置在该光学LPF25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隔的规定的位置的防尘部件;压电元件22,其配置在该防尘滤镜21的周缘部,是用于对该防尘滤镜21施加规定的振动的施振部件,例如,由电机械转换元件等构成;按押部件20,其由用于将防尘滤镜21对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进行密封接合,并固定保持的弹性体构成。
摄像元件27用自己的光电转换面接受透过摄影光学系统12a的被拍摄体光束,进行光电转换处理,通过这样的处理,取得与该光电转换面中形成的被拍摄体像相应的图像信号,例如,使用电荷耦合元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
该摄像元件27通过摄像元件固定板28,装配在主电路板16上的规定的位置。
该主电路板16中如上所述装配了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及工作存储器等,从摄像元件27输出的信号在这些电路中进行处理。
在摄像元件27的前面侧,夹着低通滤镜支持部件26,配置了光学LPF25。
而且,以覆盖这些摄像元件27、低通滤镜支持部件26、光学LPF25的方式,配置了CCD箱24。
即,在CCD箱24中,在接近中央部分设置了呈矩形形状的开口24c,在该开口24c中,从其后方配置了光学LPF25及摄像元件27。
在该开口24c的后方的内周缘部中,如图4、图5所示,形成断面略呈L字形状的阶梯部24a。
如上所述,在光学LPF25与摄像元件27之间,配置了由弹性部件等构成的低通滤镜支持部件26。
该低通滤镜支持部件26在摄像元件27的前面的周缘部,被配置在避开其光电转换面的有效范围的位置,且与光学LPF25的背面的周缘部近旁相接。
而且,使光学LPF25与摄像元件27之间保持接近密封性。
这样,对于光学LPF25形成由低通滤镜支持部件26作用的在光轴方向上的弹性力。
这样,通过以对CCD箱24的阶梯部24a进行接近密封的接触的方式配置光学LPF25的前面的周缘部,对抗将该光学LPF25变位到其光轴方向的低通滤镜支持部件26作用的弹性力,规定该光学LPF25的光轴方向上的位置。
换言之,从背面插入CCD箱24的开口24c的内部的光学LPF25通过CCD箱24的阶梯部24a,规定光轴方向上的位置。
这样,使该光学LPF25不会从CCD箱24的内部向前面侧脱落到外部。
这样,光学LPF25从背面插入CCD箱24的开口24c的内部后,在光学LPF25的背面配置摄像元件27。
此时,在光学LPF25与摄像元件27之间,在周缘部夹持低通滤镜支持部件26。
此外,摄像元件27如上所述,夹着摄像元件固定板28,装配到主电路板16。
然后,把摄像元件固定板28从CCD箱24的背面用螺钉28b通过垫片28a固定在螺孔24e上。
此外,在摄像元件固定板28中,主电路板16通过垫片16c,由螺丝16d固定。
在CCD箱24的前面侧,把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用螺钉23b固定在CCD箱24的螺孔24b上。
此时,在CCD箱24的周缘侧的前面侧的规定的位置上,如图4、图5具体表示的那样,形成大致呈环状的周漕24d。
另一方面,在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的周缘侧的背面侧的规定的位置上,围绕一周形成大致呈环状的与CCD箱24的周漕24d相对应的环状凸部23d(图3中未图示)。
因此,通过环状凸部23d与周漕24d进行嵌合,CCD箱24与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在环状区域,即,形成周漕24d与环状凸部23d的区域,相互接近密封地进行嵌合。
防尘滤镜21整体形成圆形或多角形的板状,至少从自己的中心向放射方向具有规定的面积的区域形成透明部,该透明部在光学LPF25的前面侧具有规定的间隔,相对配置。
此外,在防尘滤镜21的一边的面(在本实施形态中,是背面侧)的周缘部上,以成为一体的方式,通过例如使用粘合剂进行粘合等方法配置了压电元件22,该压电元件22是用于对该防尘滤镜21施加振动的规定的施振用部件,由电机械转换元件等形成。
该压电元件22可以通过从外部施加规定的驱动电压,使防尘滤镜21发生规定的振动。
然后,防尘滤镜21按对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密封接合的方式,通过由片弹簧等弹性体构成的按押部件20进行固定保持。
在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的接近中央部的位置,设置了圆形或多角形的开口23f。
该开口23f的大小设定为,使透过摄影光学系统12a的被拍摄体光束通过,并满足该光束照射其后方配置的摄像元件27的光电转换面所需的充分的大小。
在该开口23f的周缘部中,略呈环状地形成向前面侧突出的壁部23e(参照图4、图5),在该壁部23e的前端侧,形成进一步向前面侧突出支持部23c。
另一方面,在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的前面侧的外周缘部近旁,在规定的位置形成多个(在本实施形态中,是3处)向前面侧突出的突状部23a。
该突状部23a是为了固定设置对防尘滤镜21进行固定保持的按押部件20而形成的部位,在突状部23a的前端部上,使用螺钉20a等的连接部件固定设置该按押部件20。
按押部件20是如上所述的由片弹簧等弹性体形成的部件,通过其基端部固定在突状部23a,自由端部顶靠在防尘滤镜21的外周缘部上,将该防尘滤镜21向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端,即,光轴方向按押。
此时,通过使防尘滤镜21的背面的外周缘部上配置的压电元件22的规定的部位顶靠支持部23c,规定了防尘滤镜21及压电元件22的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
这样,防尘滤镜21被固定保持成通过压电元件22与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构成密封性接合。
换言之,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通过按押部件20的作用力,与防尘滤镜21通过压电元件22形成密封性接合。
但是,如上所述,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与CCD箱24在周漕24d与环状凸部23d(参照图4、图5)相互接近密封地嵌合的同时,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与防尘滤镜21通过按押部件20的作用力,形成夹持压电元件22的密封接合。
此外,CCD箱24中配置的光学LPF25被配置成在该光学LPF25的前面侧的周缘部与CCD箱24的阶梯部24a之间,形成接近密封。
进而,在光学LPF的背面侧,摄像元件27通过低通滤镜支持部件26进行配置,在光学LPF25与摄像元件27之间,也保持接近密封性。
这样,在光学LPF25与防尘滤镜21之间的相对向的空间中,形成了规定的空隙部51a。
此外,由光学LPF25的周缘侧,即,CCD箱24、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及防尘滤镜21,形成空间部51b。
该空间部51b是以突出到光学LPF25的外侧的方式形成的密封的空间(参照图4、图5)。
此外,该空间部51b设定为比空隙部51a的空间大。
而且,由空隙部51a及空间部51b形成的空间,如上所述,是由CCD箱24、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防尘滤镜21及光学LPF25所形成的接近密封的密封空间51。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的照相机中的摄像单元15中,构成密封结构部,其形成包括在光学LPF25及防尘滤镜21的周边形成的空隙部51a的接近密封的密封空间51。
而且,该密封结构部设置在光学LPF25的周缘至其近旁的外侧位置。
进而,在本实施形态中,由如下部件等构成密封构造部: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其是将防尘滤镜21紧密附着在其周缘部位至其近旁部位,并进行支持的第1部件;CCD箱24,其是在将光学LPF25紧密附着在其周缘部位至其近旁部位,并进行支持的同时,在自己的规定的部位与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紧密接触配置的第2部件。
在如上构成的本实施形态的照相机中,在摄像元件27的前面侧的规定的位置相对配置防尘滤镜21,密封由摄像元件27的光电转换面与防尘滤镜21的周缘形成的密封空间51,通过这样的结构,事先预防摄像元件27的光电转换面上附着灰尘。
而且,此时,对于防尘滤镜21前面侧的露出面附着的灰尘等,通过对与该防尘滤镜21的周缘部一体配置的压电元件22施加周期电压,对防尘滤镜21施加规定的振动,可以除去。
在此,就作为防尘滤镜21的灰尘除去动作的振动进行说明。图6是从照相机1的摄像单元15中只取出防尘滤镜21及与之一体设置的压电元件22进行表示的主视图。
此外,图7及图8表示对图6的压电元件22施加了周期性驱动电压时的防尘滤镜21及压电元件22的状态变化,图7是沿着图6的A-A线的剖视图。图8是沿着图6的B-B线的剖视图。
例如,对压电元件22施加负(负:)电压时,防尘滤镜21在图7、图8中,按实线所示的方式变形,另一方面,对压电元件22施加正(正:+)电压时,防尘滤镜21在该图中,按虚线所示的方式变形。
此时,在图6~图8的符号21a所示的振动的节的位置,由于实质上振幅为零,所以,设定为将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的支持部23c连接到与该节21a对应的部位。这样,可以有效地支持防尘滤镜21,而不阻碍振动。而且,在该状态下,通过对压电元件22施加周期性电压,防尘滤镜21进行振动,除去该防尘滤镜21的表面附着的灰尘等。
另外,此时的共振频率由防尘滤镜21的形状及板厚·材质等决定。在上述的图6~图8所示的例中,表示了发生一次振动的情况。
此外,在图9~图11中所示的其它的例中,表示对与图6~图8所示的例完全相同的结构的防尘滤镜发生二次振动的情况的样子。
此时,图9与图6同样,是从照相机1的摄像单元15中只取出防尘滤镜21及与之一体设置的压电元件22进行表示的主视图。
图10及图11表示对图9的压电元件22施加了用于发生二次振动的周期性电压时的防尘滤镜21及压电元件22的状态变化,图10是沿着图9的A-A线的剖视图。图11是沿着图9的B-B线的剖视图。
例如,对压电元件22施加负(负:-)电压时,防尘滤镜21在图10及图11中,按实线所示的方式变形,另一方面,对压电元件22施加正(正:+)电压时,防尘滤镜21在同图中,按虚线所示的方式变形。
此时,如图9~图11中的符号21a、21b所示,在该振动中存在二对节,通过设定为将防尘滤镜支持部件23的支持部23c接触到与节21a对应的部位,与上述图6~图8所示的例同样,能够有效地支持防尘滤镜21,而不阻碍振动。
因此,在这样的防尘机构中,通过在规定的时刻对压电元件22施加周期性电压,使防尘滤镜21进行振动,可以除去在该防尘滤镜21表面附着的灰尘等。
图12是表示对本电子摄像装置的摄像单元中的防尘滤镜施振的施振部件结构的概念图。
如图12所示,圆环形状的压电元件22分极为22a、22b。此时,压电元件22a、22b在按圆周方向分割成8块的区域中,按板厚方向分极,分极方向用正(+)和负(-)表示,把分极方向相反的区域交互配置。并且,把一方的压电元件22b配置在相对于另一方的压电元件22a相差振动波长(在此,1波长相当于正(+)、负(-)的分极区域的长度)的四分之一波长(1/4λ)的位置。
对于这样构成的压电元件22a、22b,由防尘滤镜驱动电路140,在各自的板厚方向上追加规定的频率的电压。
此时,防尘滤镜驱动电路140的振荡器34输出的频率信号(第1周期电压信号)直接追加到压电元件22b,另一方面,对于压电元件22a,施加由防尘滤镜驱动电路48的90°移相器35被移相90°的信号(第2周期电压信号)。
通过将这样的信号施加到各压电元件22a、22b,防尘滤镜21如图13(只显示了防尘滤镜21)所示,发生以防尘滤镜21的中心部为轴,向旋转方向X前进的曲线行波振动(峰Y与谷T交互地、等间隔、等振幅地发生的振动)。
另外,在任意时间看由压电元件22a、22b发生的曲线行波时,对防尘滤镜21的中心部(光轴),略呈对称形状。
图14是概略表示图2说明的本电子摄像装置1中的防尘滤镜驱动电路140的电路图。图15是表示图14的防尘滤镜驱动电路140中的各构成部件输出的各信号形态的时序图。
在主体控制用微型计算机150内部设置有时钟脉冲发生器255,该时钟脉冲发生器255以比要施加到22b的信号频率充分快的频率输出脉冲信号(基本时钟)(参照图15所示的Sig1)。该基本时钟信号输入到防尘滤镜驱动电路140的N进制计数器241。N进制计数器241对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当到达规定的值=N时,就输出计数结束脉冲信号。即,基本时钟信号以1/N进行分频(参照图15所示的Sig2)。
分频后的脉冲信号由于High与Low的占空比不是1∶1,所以,通过第一1/2分频电路242-1,将占空比转换为1∶1。此时,频率成为一半(参照图15所示的Sig3)。第一1/2分频电路242-1的输出信号输出到第二1/2分频电路242-2及异或逻辑(ExOR)电路247。输入到第二1/2分频电路242-2的脉冲信号,频率再次减半输出(参照图15所示的Sig4)。
在此,在脉冲信号Sig4的高(High)状态下,MOS晶体管Q01(244b1)成为导通(ON)状态。进而,脉冲信号Sig4通过第1反相器243-1,施加到MOS晶体管Q02(244c1)。此时,在脉冲信号Sig4的低(Low)状态下,MOS晶体管Q02(244c1)成为导通(ON)状态。
这样,连接在变压器A(245-1)的初级端的2个MOS晶体管Q01(244b1)及Q02(244c1)交互成为导通状态时,在该变压器A(245-1)的次级端发生如图15所示的Sig5的信号。此时,变压器A(245-1)的绕线比由电源电路153的输出电压及驱动一方的压电元件22a所需的电压来决定。
另外,电阻R00(246-1)是为了限制变压器A(245-1)中流过过大的电流而设置的。
在驱动压电元件22a时,需要Q00(244a1)成为导通(ON)状态,且,电源电路153对变压器A(245-1)的中心抽头施加了电压。而且,在这种情况下,Q00(244a1)的导通或截止的控制由主体控制用微型计算机150的P_PwContA进行。
此外,N进制计数器241的设定值=N根据主体控制用微型计算机150的端口=D_NCnt进行设置。即,主体控制用微型计算机150通过控制设定值=N,可以任意变更压电元件22a、22b的驱动频率。
驱动频率的计算如下公式(1)。
fdrv=fpls/4N      ……(1)
其中,N:对N进制计数器241的设定值
      fpls:时钟脉冲发生器255的输出脉冲的频率
      fdrv:施加到压电元件的信号的频率
这样,对压电元件22a施加规定的电压的驱动信号(Sig5)。
另一方面,第一1/2分频电路242-1的输出信号Sig3经过异或逻辑(ExOR)电路247,输出到第三1/2分频电路242-3。此时,在主体控制用微型计算机150的端口P_θCont为高(High)状态时,脉冲信号Sig3进行反转。之后,输出到第三1/2分频电路243-3。
此外,端口P_θCont为低(Low)状态时,脉冲信号Sig3直接输出到第三1/2分频电路242-3(参照图15所示的Sig6)。该脉冲信号Sig6再次由第三1/2分频电路242-3将频率减半后,输出(参照图15所示的Sig7)。通过这样的方式,第2反相器243-2、Q11(244b2)、Q12(244c2)、变压器B(245-2)被驱动,对压电元件22b施加规定的电压的驱动信号(Sig8)。
另外,第2反相器243-2、Q11(244b2)、Q12(244c2)、变压器B(245-2)、电阻R10各自的功能与上述的第1反相器243-1、Q01(244b1)、Q02(244c1)、变压器A(245-1)、电阻R00(246-1)各自的功能基本相同。
此外,第一~第三1/2分频电路242-1、242-2、242-3都是对应输入的脉冲信号的上升沿而进行分频动作。
而且,即使脉冲信号的频率相同,在信号反转时,第二1/2分频电路242-2与第三1/2分频电路242-3各自输出的脉冲信号发生相位的不同。此时的相位差是90°。
因此,施加到压电元件22a的信号Sig5与施加到压电元件22b的信号Sig8之间,发生90°的相位差。而且,该相位差可以通过主体控制用微型计算机150的端口P_θCont进行控制。例如,如果端口P_θCont为高(High)状态,则发生90°的相位差,如果为低(Low)状态,则不发生相位差。即,通过控制端口P_θCont,可以对防尘滤镜21施加不同方式的振动。
(第1实施例)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中的Bucom150的动作的流程图。
Bucom150在照相机的电源开关进行了接通操作时,开始工作。在步骤S100中,执行用于启动该照相机系统的处理。控制电源电路153,对构成该照相机系统的各电路单元供给电力。此外,进行各电路的初始设定。
接着,如步骤S101、步骤S102及步骤S103所示,电源启动时执行除去灰尘的动作。因为在电源断开时,由于某种原因(例如,用户进行摄影镜头的更换等),灰尘可能附着到防尘滤镜21。
在步骤S101中,判断照相机操作开关152之一的静音动作模式选择开关的状态。如果静音动作模式选择开关是ON,则静音动作模式被选择,必须抑制与摄像动作相关联而发生的各种声音。因此,在此,即便要减慢摄像动作,也要降低驱动器的动作速度,抑制机械噪音。此外,禁止通过声音进行的告知显示(电池电量不足时的警告、用于明示摄像动作的模拟释放音、焦点调整动作结束时的告知音等)。在静音动作模式下,也必须抑制与防尘动作相伴的防尘滤镜21发生的声音。
如果在步骤S101没有选择静音动作模式,则从步骤S101转移到步骤S102,执行针对防尘滤镜21的防尘动作。将为了以共振频率(f0)对防尘滤镜21施振而在N进制计数器241中设定的值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29。也将为了除去灰尘而对防尘滤镜21施振的时间(T0)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29。在步骤S102中,根据这些数据,执行有声的防尘动作。在此,对2个压电元件22a、22b以频率f0同相地进行T0时间的驱动。当以频率f0振动防尘滤镜21时,防尘滤镜21如图7、图8所示进行振动。防尘滤镜21整体以相同的相位进行振动。因此,如果f0是音频频率,则发生人能感觉到的声音。因为不是静音动作模式,所以,发生声音成为对用户进行的防尘动作的告知,是合适的。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1中选择静音动作模式,则从步骤S101转移到步骤S103。在此,与步骤S102的动作同样地执行针对防尘滤镜21的防尘动作。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29读出2个控制参数(f1,T1)。在此,f1是与上述f0不同(比f0高)的频率。但是,由于驱动频率高则滤镜的振幅变小,所以,为了完全除去附着的灰尘等,需要将频率f1中的驱动时间T1设定得比频率f0中的驱动时间T0更长。在步骤S103中,根据这些控制参数振动防尘滤镜21,执行无声的防尘动作。在以f1振动防尘滤镜21时,防尘滤镜21如图10、图11所示,以与图7、图8所示的振动方式不同的方式进行振动。在此,防尘滤镜21整体不以相同的相位进行振动。由图可知,中央部的偏移与周缘部的偏移的相位相差180°。因此,由中央部的偏移而发生的声音与由周缘部的偏移而发生的声音,相位相差,而互相抵消。因此,即使f1是可听频率,用户也不会听到与防尘动作相伴的声音。构成防尘滤镜21的圆形的玻璃板的振动模式存在很多种。在图7、图8所示以外的振动模式下,由于防尘滤镜21整体不以相同的相位进行振动,所以,声音不能有效地辐射。因此,在静音动作模式下,只要以防尘滤镜21整体不以相同的相位进行振动的频率进行驱动,就不必拘泥于频率f1。
步骤S102或步骤S103执行后,转移到步骤S104。在步骤S104中,判断照相机操作开关152之一的第1释放开关的状态。在检测到第1释放开关的操作之前,步骤S104待机。第1释放开关进行操作时,从步骤S104转移到步骤S105。在步骤S105中,从测光电路121得到被拍摄体的亮度信息。然后,根据该信息,计算摄像单元15的曝光时间(Tv值)及镜头单元12的光圈设定值(Av值)。
在步骤S106中,通过AF传感器驱动电路117得到AF传感器单元116的检测数据。根据该数据,计算焦点的偏差量。
在步骤S107中,判断该计算出的偏差量是否在许可的范围内,如果不在许可的范围,则在步骤S108进行摄影光学系统12a中的摄影镜头的驱动控制,返回到步骤S104。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7中,如果偏差量在许可的范围内,则转移到步骤S109。在步骤S109中,判断照相机操作开关152之一的第2释放开关的操作状态。在进行了开关的操作时,转移到步骤S110,在没有进行开关的操作时,转移到步骤S104。
在步骤S110中,检测静音动作模式设定开关的状态。不是静音动作模式时,在步骤S111中,在摄像动作之前,开始有声的防尘动作。该动作与已经说明的步骤S102的动作相同。防尘动作与后述的摄像动作所必要的准备动作(步骤S113、步骤S114)平行进行。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0中,是静音动作模式时,在步骤S112中,开始无声的防尘动作。该动作与步骤S103的动作相同。
在步骤S113中,根据步骤S105计算的Av值,设定摄影光学系统12a中的摄影镜头的光圈。
在步骤S114中,将快速复原反光镜13b驱动到上翻位置。
在步骤S115中,通过为了结束防尘动作而停止压电元件22的驱动,停止防尘滤镜21的驱动。
在步骤S116中,对快门14进行开放控制。在步骤S117中,根据步骤S105计算的Tv值对摄像元件27进行曝光,通过这个操作,进行摄像动作。
在步骤S118中,对快门14进行关闭控制。在步骤S119中,在将快速复原反光镜13b驱动到落下位置的同时,对快门14进行蓄能。
在步骤S120中,将摄影光学系统12a中的摄影镜头的光圈驱动到开放位置。在步骤S121中,从摄像元件27读出图像数据,转换成规定的格式后,保存到存储介质。
根据上述第1实施例,由于在设定了静音动作模式时,进行无声的防尘动作,所以,可以使用户听不到照相机的发生音而进行防尘动作。
(第2实施例)
图1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中的Bucom150的动作的流程图。
Bucom150在照相机的电源开关进行了接通操作时,开始其运转。在步骤S200中,执行用于启动该照相机系统的处理。控制电源电路153,对构成该照相机系统的各电路单元供给电力。此外,进行各电路的初始设定。
接着,如步骤S201、步骤S202及步骤S203所示,电源启动时执行除去灰尘的动作。因为在电源断开时,由于某种原因(例如,用户进行摄影镜头的更换等),灰尘可能附着到防尘滤镜21。
在步骤S201中,判断照相机操作开关152之一的静音动作模式选择开关的状态。如果静音动作模式选择开关是ON,则静音动作模式被选择,必须抑制与摄像动作相关联而发生的各种声音。因此,在此,即便要减慢摄像动作,也要降低驱动器的动作速度,抑制机械噪音。此外,禁止通过声音进行的告知显示(电池电量不足时的警告、用于明示摄像动作的模拟释放音、焦点调整动作结束时的告知音等)。在静音动作模式下,也必须抑制与防尘动作相伴的防尘滤镜21发生的声音。
如果在步骤S201没有选择静音动作模式,则从步骤S201转移到步骤S202。在步骤S202中,执行针对防尘滤镜21的防尘动作。将为了以共振频率(f0)对防尘滤镜21施振而在N进制计数器241中设定的值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29。将为了除去灰尘而对防尘滤镜21施振的时间(T0)也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29。在步骤S202中,根据这些数据,执行有声的防尘动作。在此,2个压电元件22a、22b以频率f0同相地只驱动T0时间。以频率f0振动防尘滤镜21时,防尘滤镜21如图7、图8所示进行振动。防尘滤镜21整体以相同的相位进行振动。因此,如果f0是可听频率,则发生人可能感觉到的声音。因为不是静音动作模式,所以,发生声音成为对用户进行的防尘动作的告知,是合适的。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01中选择静音动作模式,则从步骤S201转移到步骤S203。在此,与步骤S202的动作同样地执行针对防尘滤镜21的防尘动作。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29读出2个控制参数(fs,Ts)。在此,fs是驱动频率,Ts是驱动时间。在根据该参数,对2个压电元件22a、22b施加相位相差90°的驱动信号时,防尘滤镜21如图13所示进行振动。此时,虽然在防尘滤镜21中发生行波,但是,由于防尘滤镜21整体不同相地进行振动,所以,声音不能有效地辐射。因此,成为无声状态的防尘动作。
步骤S202或步骤S203执行后,转移到步骤S204。在步骤S204中,判断照相机操作开关152之一的第1释放开关的状态。在检测到第1释放开关的操作之前,步骤S204待机。第1释放开关进行操作时,从步骤S204转移到步骤S205。在步骤S205中,从测光电路121得到被拍摄体的亮度信息。然后,根据该信息,计算摄像单元15的曝光时间(Tv值)及镜头单元12的光圈设定值(Av值)。
在步骤S206中,通过AF传感器驱动电路117得到AF传感器单元116的检测数据。根据该数据,计算焦点的偏差量。
在步骤S207中,判断该计算出的偏差量是否在许可的范围内,如果不在许可的范围,则在步骤S208进行摄影光学系统12a中的摄影镜头的驱动控制,返回到步骤S204。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7中,如果偏差量在许可的范围内,则转移到步骤S209。在步骤S209中,判断照相机操作开关152之一的第2释放开关的操作状态。在进行了第2释放开关的操作时,转移到步骤S210,在没有进行操作时,转移到步骤S204。
在步骤S210中,检测静音动作模式设定开关的状态。不是静音动作模式时,在步骤S211中,在摄像动作之前,开始有声的防尘动作。该动作与已经说明的步骤S202的动作相同。防尘动作与摄像动作所必要的准备动作(步骤S213、步骤S214)平行进行。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0中,是静音动作模式时,从步骤S210转移到步骤S212,开始曲线行波引起的防尘动作。该动作与步骤S203的动作相同。
在步骤S213中,根据步骤S205计算的Av值,设定摄影光学系统12a中的摄影镜头的光圈。
在步骤S214中,将快速复原反光镜13b驱动到上翻位置。
在步骤S215中,通过为了结束防尘动作而停止压电元件22的驱动,停止防尘滤镜21的驱动。
在步骤S216中,对快门14进行开放控制。在步骤S217中,根据步骤S205计算的Tv值对摄像元件27进行曝光,进行摄像动作。
在步骤S218中,对快门14进行关闭控制。在步骤S219中,将快速复原反光镜13b驱动到落下位置。进而,对快门14进行蓄能。在步骤S220中,将摄影光学系统12a中的摄影镜头的光圈驱动到开放位置。在步骤S221中,从摄像元件27读出图像数据,转换成规定的格式后,保存管到存储介质。
根据上述第2实施例,由于在设定了静音动作模式时,进行曲线行波的防尘动作,所以,可以使用户听不到照相机的发生音而进行防尘动作。
(第3实施例)
在上述第1实施例及第2实施例中,在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时,通过以不发生人能听到的声音的方式驱动防尘滤镜21,即使在静音动作模式,也没有停止进行防尘动作。但是,在第3实施例例中,在设置了静音动作模式时,禁止进行防尘动作。在禁止该防尘动作的同时,为了减小防尘滤镜21上附着灰尘的概率,将快速复原反光镜13b移动到上翻位置。
通常,快速复原反光镜13b与曝光动作联动地被驱动,进行上翻/落下的动作,但是,在此,在设定了静音动作模式时,将快速复原反光镜13b固定在上翻位置。通过固定快速复原反光镜13b,反光镜箱内的空气不被搅拌。因此,反光镜箱内存在的灰尘飞扬起来,附着到防尘滤镜21的可能性变小。此外,由快速复原反光镜13b的上翻/落下所发生的机械噪音也就不存在,与静音动作模式的意图一致。
下面,参照图18的流程图,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中的Bucom150的动作。Bucom150在照相机的电源开关被进行了接通操作时,开始工作。在步骤S300中,执行用于启动该照相机系统的处理。控制电源电路153,对构成该照相机系统的各电路单元供给电力。此外,进行各电路的初始设定。
在步骤S301中,判断照相机操作开关152之一的静音动作模式选择开关的状态。如果静音动作模式选择开关是ON,则表示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如果在步骤S301中静音动作模式选择开关是ON,则从步骤S301转移到步骤S302。在步骤S302中,检测快速复原反光镜13b的位置。如果快速复原反光镜13b在落下位置,则表示是静音动作模式选择开关刚刚成为ON。于是,从步骤S302转移到步骤S303,将快速复原反光镜13b驱动到上翻位置。如果将快速复原反光镜13b设定到上翻位置,则取景器成为黑幕(black out)状态,用户无法利用取景器观察被拍摄体。在该状况下,为了观察被拍摄体,需要利用液晶监视器124。
为此,通过将快门14设定为开放状态,从摄像元件27读出图像数据,生成视频信号。然后,用视频信号将被拍摄体像显示到液晶监视器124。在此,省略对于该动作的具体说明。
在下面的步骤S304中,以规定的条件执行防尘动作。步骤S304的防尘动作与步骤S102(图16)相同。随着防尘动作发生声音,但是,因为在以后的静音动作模式下不进行防尘动作,所以,没有问题。在此,在防尘动作中,不实施第1、第2实施例中所示的无声的防尘动作的理由是通过执行有声的防尘动作,利用声音告知用户已经转移到了静音动作模式。
如果已经设定为静音动作模式,快速复原反光镜13b在上翻位置,则不需要步骤S303、步骤S304的动作。此时,从步骤S302转移到步骤S307。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1中静音动作模式选择开关是OFF时,在步骤S305中,检测快速复原反光镜13b的位置。快速复原反光镜13b在上翻位置表示是静音动作模式选择开关刚刚成为OFF。如果在步骤S305中快速复原反光镜13b在上翻位置,则在步骤S306中,将快速复原反光镜13b复原到落下位置。随着快速复原反光镜13b设定到落下位置,取景器的黑幕(black out)状态被解除。用户可以通过取景器观察被拍摄体。然后转移到步骤S307。
在步骤S307中,判断照相机操作开关152之一的第1释放开关的状态。如果第1释放开关被接通,则从步骤S307转移到步骤S308,如果第1释放开关为断开,则转移到步骤S301。在步骤S308中,检测静音动作模式选择开关的状态。如果静音动作模式选择开关是OFF,则转移到步骤S309。
在步骤S309中,从测光电路121得到被拍摄体的亮度信息。然后,根据该信息,计算摄像元件27的曝光时间(Tv值)及镜头单元12的光圈设定值(Av值)。在步骤S310中,执行众所周知的相位差方式的焦点调整动作。即,通过AF传感器驱动电路117得到AF传感器单元116的检测数据。根据该数据,计算焦点的偏差量,根据该偏差量,驱动摄影光学系统12a中的摄影镜头。之后,转移到步骤S313。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8中是静音动作模式时,从步骤S308转移到步骤S311。在步骤S311中,根据摄像元件27的输出,检测被拍摄体亮度信息。然后,计算摄像元件27的曝光时间(Tv值)及镜头单元12的光圈设定值(Av值)。由于快速复原反光镜13b在上翻位置,所以,无法利用取景器光学系统中配置的测光电路121得到被拍摄体亮度信息。
在步骤S312中,执行众所周知的对比度方式的焦点调整动作。即,调整摄影镜头的位置,使得从摄像元件27读出的图像数据的对比度达到最大。
在步骤S313中,判断照相机操作开关152之一的第2释放开关的操作状态。在进行了第2释放开关的操作时,转移到步骤S314,在没有进行该操作时,转移到步骤S301。
在步骤S314中,根据已经计算出的Av值,控制摄影光学系统12a中的摄影镜头的光圈。在步骤S315中,判断是否设定了静音动作模式。如果设定了静音动作模式,则不需要驱动快速复原反光镜13b。此外,也禁止防尘动作。因此,此时,从步骤S315转移到步骤S318。
另一方面,在步骤S315中没有设定静音动作模式时,在步骤S316中,将快速复原反光镜13b驱动到上翻位置。进而,在步骤S317中,执行防尘动作。此处的防尘动作与步骤S304的防尘动作相同。
在步骤S318中,对快门14进行开放控制。在步骤S319中,根据已经计算出的Tv值对摄像元件27进行曝光。在步骤S320中,对快门14进行关闭控制。
在步骤S321中,判断是否设定了静音动作模式。如果是静音动作模式,则不需要对快速复原反光镜13b落下,所以,立即转移到步骤S323。此外,在没有设定静音动作模式时,在步骤S322中,将快速复原反光镜13b驱动到落下位置后,转移到步骤S323。在步骤S323中,对快门14进行蓄能。
在下面的步骤S324中,将摄影光学系统12a中的摄影镜头的光圈驱动到开放位置。在步骤S325中,从摄像元件27读出图像数据,转换成规定的格式后,保管到存储介质。
根据上述第3实施例,由于在设定了静音动作模式时,不进行防尘动作,所以,可以使用户听不到照相机的发生音而进行防尘动作。存在可以进行静止画摄影及动画摄影的照相机。本实施形态中所说明的静音动作模式在可以进行动画摄影的电子摄像装置中也有有益的功能。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中,在进行动画摄影时,在摄影中需要将快速复原反光镜保持到上翻位置。此外,在动画摄影的同时需要记录声音。因此,在动画摄影中,不希望照相机发生声音。考虑到上述的情况,在利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进行的动画摄影中,最好执行本实施形态中所示的静音模式。
依据本发明,在设定了静音动作模式时,可以使用户听不到照相机的发生音而进行摄像动作,尤其是在设定了静音动作模式时,可以使用户听不到照相机的发生音而进行防尘动作。

Claims (18)

1.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具有:
摄影光学系统,对被拍摄体的光学影像进行成像;
光电转换部件,将由所述摄影光学系统成像的光学影像转换成电信号;
防尘滤镜,配置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与所述光电转换部件之间,防止所述光电转换部件的光电转换面上附着灰尘等;
控制部件,通过按规定的频率振动所述防尘滤镜,使所述防尘滤镜进行灰尘除去动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是否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以不同的振动方式振动所述防尘滤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是否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以不同的驱动频率振动所述防尘滤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在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时,与没有选择所述静音动作模式的情况相比,以高驱动频率振动所述防尘滤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在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时,以不发生可听音的驱动频率振动所述防尘滤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是否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使所述防尘滤镜发生行波(progressive wave),或者使所述防尘滤镜发生驻波(standingwave)。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滤镜具有多个压电元件,所述控制部件在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时,对所述多个压电元件施加不同相位的驱动电压,在没有选择所述静音动作模式时,对所述多个压电元件施加相同相位(inphase)的驱动电压。
7.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具有:
摄影光学系统,对被拍摄体的光学影像进行成像;
光电转换部件,将由所述摄影光学系统成像的光学影像转换成电信号;
防尘滤镜,配置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与所述光电转换部件之间,防止所述光电转换部件的光电转换面上附着灰尘等;
控制部件,通过按规定的频率振动所述防尘滤镜,使所述防尘滤镜进行灰尘除去动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是否选择了静音动作模式,执行所述防尘滤镜的灰尘除去动作,或者禁止所述防尘滤镜的灰尘除去动作。
8.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具有:
摄影光学系统,对被拍摄体的光学影像进行成像;
光电转换部件,将所述光学影像转换成电信号;
防尘滤镜,配置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与所述光电转换部件之间,能够以设定周期进行振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滤镜能够以在振动时发生可听音(audible sound)的第1振动方式及与所述第1振动方式相比可听音小的第2振动方式进行振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振动方式是使所述防尘滤镜发生驻波的振动方式,所述第2振动方式是使所述防尘滤镜发生行波的振动方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振动方式中是以第1频率振动所述防尘滤镜,在所述第2振动方式中是以高于所述第1频率的第2频率振动所述防尘滤镜。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振动方式是在所述电子摄像装置被设定为静音模式时执行的振动方式。
12.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具有:
摄影光学系统,对被拍摄体的光学影像进行成像;
光电转换部件,将所述光学影像转换成电信号;
防尘玻璃,配置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与所述光电转换部件之间;
多个压电元件,配置在所述防尘玻璃的周缘部;
驱动控制部件,对所述多个压电元件施加周期性驱动电压,通过由此产生的所述压电元件的振动,使所述防尘玻璃发生振动波,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控制部件能够以使所述防尘玻璃进行发生可听音的振动的第1频率及不发生可听音的第2频率驱动所述多个压电元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摄像装置具有静音动作模式,所述驱动控制部件在所述静音动作模式时,以所述第2频率驱动所述多个压电元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频率比所述第1频率高。
15.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具有:
摄影光学系统,对被拍摄体的光学影像进行成像;
光电转换部件,将所述光学影像转换成电信号;
防尘玻璃,配置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与所述光电转换部件之间;
多个压电元件,配置在所述防尘玻璃的周缘部;
驱动控制部件,对所述多个压电元件施加周期性驱动电压,通过由此产生的所述压电元件的振动,使所述防尘玻璃发生振动波;
设定部件,用于选择设定通常动作模式及静音动作模式,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控制部件在所述通常动作模式下,使所述防尘玻璃发生驻波,在所述静音动作模式下,使所述防尘玻璃发生行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控制部件在所述通常动作模式下,对所述多个压电元件施加相同相位的驱动电压,在所述静音动作模式下,对所述多个压电元件施加不同相位的驱动电压。
17.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具有:
摄影光学系统,对被拍摄体的光学影像进行成像;
光电转换部件,将所述光学影像转换成电信号;
防尘滤镜,配置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与所述光电转换部件之间,能够以设定周期进行振动;
振动控制部件,在摄像动作之前的时刻,振动所述防尘滤镜;
设定部件,用于选择设定通常动作模式及静音动作模式,
其特征在于:
在设定了所述静音动作模式时,禁止所述防尘滤镜的振动动作。
18.一种电子摄像装置,是一种单镜头反光式的摄像装置,具有:
摄影光学系统,对被拍摄体的光学影像进行成像;
光电转换部件,将所述光学影像转换成电信号;
防尘滤镜,配置在所述摄影光学系统与所述光电转换部件之间,能够以设定周期进行振动;
快速复原反光镜,能够被设定在将所述光学影像导入观察光学系统的第1位置及将所述光学影像导入所述光电转换部件的第2位置;
振动控制部件,在摄像动作之前的时刻,振动所述防尘滤镜;
设定部件,用于选择设定通常动作模式及静音动作模式,
其特征在于:
在设定了所述静音动作模式时,将所述快速复原反光镜设定到所述第2位置,禁止所述防尘滤镜的振动动作。
CNB2004100046016A 2003-02-18 2004-02-18 电子摄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715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9531/2003 2003-02-18
JP2003039531A JP2004253873A (ja) 2003-02-18 2003-02-18 電子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3438A true CN1523438A (zh) 2004-08-25
CN100337157C CN100337157C (zh) 2007-09-12

Family

ID=33023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460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7157C (zh) 2003-02-18 2004-02-18 电子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4253873A (zh)
CN (1) CN100337157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18248C (zh) * 2005-11-07 2009-07-22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用于去除光学构件表面所附异物的装置的摄像设备
CN101324708B (zh) * 2007-06-14 2010-06-16 索尼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2103307A (zh) * 2009-12-22 2011-06-22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CN101819324B (zh) * 2007-07-09 2012-06-13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除去如灰尘等异物的驱动装置及摄像设备
CN102768454A (zh) * 2011-05-02 2012-11-07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CN101770142B (zh) * 2008-12-26 2013-03-20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振动装置及使用该振动装置的图像设备
CN101771820B (zh) * 2008-12-26 2013-09-25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振动装置及使用该振动装置的图像设备
CN110312659A (zh) * 2017-08-23 2019-10-08 深圳市大疆灵眸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系统及无人机系统
CN112004614A (zh) * 2018-06-28 2020-11-2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振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99520B2 (ja) * 2004-09-22 2010-07-0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電子撮像装置
JP5518362B2 (ja) 2008-04-28 2014-06-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カメラ本体、交換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6460833B2 (ja) * 2015-02-25 2019-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体、振動体の駆動方法、振動型駆動装置、塵埃除去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WO2017110563A1 (ja) 2015-12-24 2017-06-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振動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並びにカメラ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0288A (en) * 1988-11-09 1992-12-08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lf-cleaning apparatus for removal of foreign substances from a plate-like device
US4920420A (en) * 1988-11-10 1990-04-24 Hitachi, Ltd. Automatic focusing system
JP2001298640A (ja) * 2000-04-17 2001-10-26 Canon Inc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282226B2 (ja) * 2000-12-28 2009-06-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メラ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18248C (zh) * 2005-11-07 2009-07-22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用于去除光学构件表面所附异物的装置的摄像设备
CN101324708B (zh) * 2007-06-14 2010-06-16 索尼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1819324B (zh) * 2007-07-09 2012-06-13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除去如灰尘等异物的驱动装置及摄像设备
CN101770142B (zh) * 2008-12-26 2013-03-20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振动装置及使用该振动装置的图像设备
CN101771820B (zh) * 2008-12-26 2013-09-25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振动装置及使用该振动装置的图像设备
CN102103307A (zh) * 2009-12-22 2011-06-22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CN102103307B (zh) * 2009-12-22 2013-08-2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CN102768454A (zh) * 2011-05-02 2012-11-07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US9118837B2 (en) 2011-05-02 2015-08-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CN110312659A (zh) * 2017-08-23 2019-10-08 深圳市大疆灵眸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系统及无人机系统
CN112004614A (zh) * 2018-06-28 2020-11-2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振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253873A (ja) 2004-09-09
CN100337157C (zh) 2007-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8896C (zh) 照相机
CN1212005C (zh) 照相机
CN100337157C (zh) 电子摄像装置
CN1834773A (zh) 具有防尘功能的光学装置
CN1472586A (zh) 照相机和摄像元件单元
CN1324397C (zh) 摄影装置以及动作处理方法
CN1251482C (zh) 电子摄像装置
CN1306303C (zh) 照相机、照相机系统和透镜装置
CN1707346A (zh) 防震装置
CN1574899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摄取装置和程序
CN1658061A (zh) 照相机和电子设备
CN101075073A (zh) 数字照相机和照相机系统
CN1574892A (zh) 用于获得具有图像振动校正的摄影图像的摄影装置和方法
CN1550864A (zh) 摄像装置和透镜装置
CN1365221A (zh) 摄像装置及摄像镜头
CN1920657A (zh) 数字照相系统和中间适配器
CN1955782A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667484A (zh) 抗抖动装置
CN1881008A (zh) 图像稳定器、透镜筒和成像装置
CN1292583C (zh) 电子摄像装置
CN1707347A (zh) 防震装置
CN1334489A (zh) 便携式摄像机及附件
CN1900754A (zh) 变焦透镜系统以及含有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848923A (zh)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及照相机
CN101029957A (zh) 摄像透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