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8017A - 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08017A
CN1508017A CNA031535399A CN03153539A CN1508017A CN 1508017 A CN1508017 A CN 1508017A CN A031535399 A CNA031535399 A CN A031535399A CN 03153539 A CN03153539 A CN 03153539A CN 1508017 A CN1508017 A CN 1508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recording media
image recording
record condition
recor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35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08017B (zh
Inventor
̫
长束育太郎
三田恒正
津田大介
G
小清水実
齐藤泰则
石井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08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8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508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8017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00Film strip handl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装置能够在可重写的图像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在记录预定图像之前,对介质进行设置并且在其上记录用于测量密度的测试图像。当确定该密度介于可允许范围内时,在某些图像记录条件下记录该预定图像之后将其输出到输出托盘。然而,如果该密度超出可允许范围,则改变该条件并且在该介质上记录下另一测试图像。如果在反复进行密度测量后该密度仍不在可允许范围内,则该装置确认该介质有缺陷并且将其输出到出错用托盘。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诸如复印机以及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可以在一可重写的图像记录介质上成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大多数图像记录介质,诸如用于例如复印机以及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热记录纸和普通纸复印机(PPC)的普通纸图像形成装置,由于一旦将图像记录于其上就不能够将其删除而无法重复利用。
因此,将会浪费诸如森林资源等用于为这种介质造纸的资源,引起例如环境破坏和土地资源流失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可重复利用以及可逆图像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可删除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并且能够记录另一图像。
例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JP-A)No.5-58033公开了一种利用可逆热敏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利用热重写图像,并且JP-A No.2001-301233已公开一种利用可重写显示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利用光而重写图像。
但是,在上述传统重写介质中在对其重复利用时有发生图像恶化的可能。因此,为得到适当的图像品质,有必要选择适用于每个图像记录介质特性的写入条件。此外,会发生一些情况,诸如重复使用图像记录介质多于确定次数时,即使在调整后的写入条件下仍不能够得到预定水平的图像质量,则在这种情况下,可确定图像记录介质不再可用。
当利用诸如热记录和用于PPC的纸的传统图像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装置时,图像记录介质通常只使用一次,不存在图像质量恶化以及介质变得不能利用的概念,并且只有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元件变得不再有用。因此,对于避免图像质量恶化和不可用的元件的处理变得相对容易。
但是,当采用可被反复重写的图像记录介质时,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对每个图像记录介质存在不同的使用历史记录,因此难于保持良好的图像质量。这引起设置最佳图像记录条件复杂化,且使确定图像记录介质的服务寿命终止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出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其目标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最佳图像记录条件下在可重写图像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并且能够保持优秀图像品质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达到此目标,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一记录单元,用于在可重写图像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记录单元,以便在图像记录介质上记录用于测试该图像记录介质的测试图像;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测试图像;以及一判定单元,用于确定是否该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介于可允许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该记录单元在可重写图像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该可重写图像记录介质是指可逆图像记录介质,利用该图像记录介质可以以可见方式反复重写图像,并且该图像记录介质可作为图像存储器之用,并能够被重复使用。其中,其存储器功能是指在记录图像之后即使不借助于外部操作,也可将图像保持在图像记录介质之上的功能。
一种具有可逆性能的热敏记录纸,已在上述JP-A No.5-58033中公开,并且通过该热敏记录纸可利用热来重写图像,以及显示记录介质,已在上述JP-A No.2001-301233中公开并且借其可通过光信号的方式而重写图像,可列举为这种具有可逆性的图像记录介质。此外,这种具有可逆性质的图像记录介质可包括一种已在例如JP-A No.2001-312225中公开的图像记录介质,其结构为:多种具有不同颜色和静电特性的粒子密封在一对基板之间,并且,图像是通过利用用于在基板之间施加电压的装置根据该图像而适当移动该粒子而显示在其上的。
因此,例如,当采用该具有可逆性质的热敏记录纸作为图像记录介质时,该记录单元的配置包括具有多个对应于像素的发热元件的感热头等。此外,当采用该显示记录介质,借助于其可通过光信号而重写图像,作为图像记录介质时,该记录单元的配置包括一个光学输出装置,其根据待被记录的图像而向显示记录介质发射光信号,一电压施加单元,根据图像向显示记录介质施加电压,等等。并且,当采用配置为将多种具不同颜色和静电特性的粒子密封在一对基板之间的图像记录介质作为图像记录介质时,该记录单元的配置包括一电压施加单元,该电压施加单元根据该图像在图像记录介质中的基板之间施加电压。
该控制单元控制记录单元,以便将该用于测试图像记录介质的测试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该测试图像是用于判断确定在图像记录介质上是否记录一幅优质图像的图像,且例如用于确认密度的图像,密度是一个图像特征值,可用于作为测试图像。该测试图像是由检测单元检测的。判定单元确定是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介于可允许的范围之内,即,是否可以良好的图像质量记录一幅图像。
由于该测试图像记录在可重写图像记录介质中,并且确定该测试图像的检测结果是否介于可允许的范围内,因此可以根据确定结果设置最佳图像记录条件。因此,即使当图像被反复重写在图像记录介质上,也能够保持优秀的图像品质。
其中,当采用具有可逆性的热敏记录纸作为图像记录介质时,在图像记录条件中包括向感热头的发热元件供应的热量。并且,当采用可重写的显示记录介质,可利用光信号在其上重写图像,作为图像记录介质时,图像记录条件包括发射到显示记录介质的光信号的光量,以及施加到显示记录介质的电压等参数。此外,当采用具有将多种具有不同颜色和静电特性的粒子密封入一对基板内的结构的图像记录介质作为图像记录介质时,图像记录条件中包括施加到图像记录介质的基板之间的电压等参数。
其中,该控制单元控制该记录单元,以便在将一欲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的预定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之前,将该测试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并且当检测结果超出可允许范围时,根据检测结果设定用于将预定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之上的图像记录条件。
根据本发明,在将一待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预定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之前,控制单元控制记录单元,以将该检测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
并且,当判定单元判定检测单元中的测试图像的检测结果超出可允许范围时,根据检测结果设定用于将预定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之上的图像记录条件。例如,当检测结果在可允许范围之外时,该图像记录条件被改变,测试图像被再次记录并且采用与上述方式类似的方式再次进行判定。重复进行上述处理过程,直到该检测结果介于可允许范围内,并且将结果介于可允许范围之内的图像记录条件设为记录该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条件。
然后,当该检测结果介于可允许范围之内时,在用于记录测试图像的图像记录条件下记录待被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预定图像。
因此,即使当图像被重复记录时,由于当测试图像的检测结果超出可允许范围时预定图像是在调整图像记录条件之后而记录的,所以能够保持优秀的图像品质。
并且,当检测结果在可允许范围之内时,预定图像是根据控制单元所设定的图像记录条件而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之上的。
另外,控制单元控制记录单元,使欲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预定图像和测试图像同时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并且当图像检测结果超出可允许范围时,根据检测结果设置用于在图像记录介质上记录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条件。
根据本发明,控制单元控制记录单元,使欲在图像记录介质上记录的预定图像以及测试图像被同时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并且,当判定单元确定检测单元检测的检测结果超出可允许范围时,根据该检测结果而设置用于在图像记录介质上记录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条件。例如,当检测结果超出可允许范围时,该图像记录条件被改变,在新设定的图像记录条件下将测试图像以及预定图像再次记录在相同的图像记录介质上,并以如上述相同的方式进行确认。重复进行上述处理过程,直到检测结果介于可允许范围之内。
当检测结果介于可允许范围之内时,将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测试图像删除。因此,只有预定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
因此,即使当重复记录图像时,由于当检测图像的检测结果超出可允许范围时,测试图像以及预定图像是在经过调整图像记录条件之后而被再次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因此能够保持优秀的图像品质。
这里,可以采用一种设置:其中,当检测结果超出可允许范围时,改变图像记录条件并且将测试图像以及预定图像记录在另外的图像记录介质上。此外,可以采用一种设置:当检测结果介于可允许范围之内时,只将预定图像记录在另外的图像记录介质上。
此外,当即使在将图像记录条件改变不止一次并且已测试并且检测图像记录后,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仍超出可允许范围时,控制单元将图像记录介质送到用于有缺陷介质的输出托盘。
根据本发明,当即使对图像记录条件进行多次改变并且记录和检测测试图像后,检测单元中的测试图像的检测结果仍超出可允许范围时,确定图像记录介质是有缺陷的。将图像记录条件在可变范围内改变多次。即,当检测结果没有介于图像记录条件的可变范围的可允许范围之内时,确定图像记录介质是有缺陷的。
此外,图像记录介质的配置满足当确定该图像记录介质是有缺陷的时,将其送到用于缺损介质的输出托盘,而不是送到卸载正常图像记录介质的托盘。因此,可以避免有缺陷的图像记录介质和正常的图像记录介质混杂在一起的情况。
控制单元控制记录单元,使测试图像在多个不同的图像记录条件下同时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并且根据在每个不同图像记录条件下记录的每个测试图像的每个检测结果而设置图像记录条件。
根据本发明,控制单元控制记录单元,使测试图像在多个不同的图像记录条件下同时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在检测单元中分别检测该多个测试图像。然后由判定单元判定每个检测结果是否介于可允许范围之内。
然后,根据在多个不同的图像记录条件下所记录的测试图像的每个检测结果,设置该图像记录条件。更具体地,例如,当以上检测结果中有多个检测结果介于可允许范围之内时,将相应于该多个检测结果中的最佳结果的图像记录条件设置为用于记录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条件。另一方面,当没有检测结果介于可允许范围时,可确定图像记录介质是有缺陷的,并且将该介质排放到,例如用于有缺陷介质的输出托盘。
因此,由于图像记录条件是根据在最初多个不同的图像记录条件下而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测试图像的每个检测结果而设置的,所以可以快速设置最佳图像记录条件。
此外,图像记录介质配备有其上存储有识别码的存储介质,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一个读取单元,用于读取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识别码;以及一个历史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于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条件的历史,以及检测结果的历史,其中该控制单元将图像记录条件以及检测结果存储在历史存储单元中,上述历史存储单元与上述控制部分的识别码相关。
根据本发明,图像记录介质配置有其上存储有识别码的存储介质。即,图像记录介质配置有存储介质,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表示图像记录介质的唯一识别码。可以由读取单元从外界以接触或者非接触的方式读取的介质,可以作为存储介质。
该控制单元关于读取单元所读取的识别码,将记录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条件和检测结果存储在该装置的历史存储单元中。然后存储检测结果和图像记录条件,以形成检测结果和图像记录条件的历史,并且可针对每个图像记录介质来管理该检测结果和图像记录条件。
此外,该控制单元根据存储在历史存储单元中的历史记录设置用于记录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条件。
根据本发明,在控制单元中,根据历史记录,即图像记录条件和检测结果的历史记录而设置图像记录条件。更具体地,得到图像记录条件和检测结果的改变趋势并且根据所获得的改变趋势而设置图像记录条件。因此,能够快速设置最佳图像记录条件。并且,可能从历史记录中确定图像记录介质的服务时间何时结束。
此外,对该图像记录介质配置以存储介质,控制单元将用于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条件和检测结果记录在该存储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不是将该图像记录条件以及检测结果记录在该装置侧,而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侧。因此,甚至能够从其他装置获得图像记录介质的历史图像记录条件和检测结果。
此外,控制单元根据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图像记录条件和检测结果设置用于记录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条件。
根据本发明,由于图像记录条件是利用存储在图像记录介质的历史存储单元的历史图像记录条件和检测结果而设置的,因此可以对图像记录条件进行适当的设置,并且同时可以预测服务时间的终止。
此外,检测单元检测测试图像的显示密度。
根据本发明,例如,控制单元将具有能够记录的最高颜色密度的测试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中。优选地,上述处理过程是对能够记录的所有颜色而执行的。然后,检测单元检测测试图像的显示密度。因此,由于已检测该显示密度并且根据该检测结果设置图像记录条件,因此可以在任何时间保持适当的密度,并且即使在进行反复重写时能够保持优秀的图像品质。
此外,可以利用光信号将图像重写在图像记录介质上。
与将图像记录在热感记录纸上的情况相比,由于利用光信号能够更快速地写入图像,因此可以提高该装置的生产能力。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根据预定图像记录条件,将用于测试可重写图像记录介质的测试图像记录在该介质上;检测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测试图像的图像特征值;并且确定是否所检测的图像特征值介于可允许范围中。
该方法还包括:当确定该检测结果介于可允许范围中时,根据预定图像记录条件,在图像记录介质上记录一预定图像。
此外,该方法还包括:当确定出检测结果超出可允许范围时,对预定图像记录条件进行改变,使所检测的图像特征值接近可允许范围;并且根据所改变的图像记录条件将测试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
重复进行以下步骤,直到确定图像特征值介于可允许范围之中:改变图像记录条件;根据所改变的图像记录条件将测试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检测图像特征值;以及进行确定。
此外,重复以下步骤,直到重复次数达到一预定数:改变图像记录条件;根据所改变的图像记录条件将测试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检测图像特征值;以及进行确定。
此外,该方法还包括:存储用于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至少一个图像的至少一个图像记录,以及所检测的图像特征值,其中预定图像记录条件是根据至少一个图像记录条件和图像特征值而确定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一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2所示为一图像记录介质的剖面图。
图3所示为一记录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4所示为该记录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5所示为图像形成装置的运送路径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图7所示为修补密度测量的视图。
图8所示为如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图9所示为如第三实施例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10A和图10B所示为第三实施例所述的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图11所示为如第四实施例所述的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给予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采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框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控制单元12;记录装置14;输入单元16;检测单元18;输出装置20;输出托盘22;出错用输出托盘24;运送机构26;计时器28;温度检测器30;湿度检测器32;存储器34等。
输入单元16是一个用于输入图像信息的接口,由该输入单元16输入的该图像信息由控制单元12输出到记录装置14。
该记录14根据发自控制单元12的指示运行,并且根据来自输入单元16的图像信息将图像记录在可重写图像记录介质上,该可重写图像记录介质将在以内容中给予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将解释采用一种可通过光信号在其上重写图像的图像记录介质作为可重写图像记录介质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在上述发明内容中所述的JP-A No.2001-301233中所述的图像记录介质和该记录装置,作为图像记录介质和记录装置14。图12所示为这种图像记录介质40的剖面图。
如图2所示,将图像记录介质40制作成片状,并且包括光导层44,该光导层为一感光层,一光屏蔽层46,以及一显示层48,它们插入在一对基板42之间。此外,该光导层44包括一个电荷产生层44A,一电荷传输层44B,以及一电荷产生层44C,这些层按该顺序排列。
每个基板42包括,例如,在其内侧配有氧化铟钛(ITO)电极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该显示层48包括,例如,一具有正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型液晶。
图3所示为用于在图像记录介质40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14。通过该记录装置14利用光信号根据由控制单元输入的图像信息将图像写入图像记录介质40上。
如图3所示,该记录装置14配有一数据处理单元50。该控制单元12将输入单元16所输入的图像信息输出到数据处理单元50。
图像信息在数据处理单元50中的运算电路50A中经历转化处理,并且被转化成适用于光学输出装置52的信息信号。即,根据是否图像信息大于或者小于光学输出装置52执行批量曝光所能使用的最大像素数,适当执行数据插值和数据简缩操作,使图像信息的像素数与光学输出装置52的像素数相适应。更具体地,当图像信息的最大像素数大于光学输出装置52能够执行批量曝光所利用的最大像素数时,对图像信息进行简缩运算。另一方面,当图像信息的像素数小于光学输出装置52能够执行批量曝光所利用的最大像素数时,进行图像信息插值运算。将通过这些运算得到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50B中。
此外,记录装置14具有光学输出装置52,该装置根据经过数据处理单元50中的处理的用于光学输出装置52的信息信号形成一光学图形,并且发射此光学图形。
该光学输出装置52包括一用作光学图形发射面的透射型LCD(液晶显示器)54。设置该透射型LCD54与驱动及控制该LCD54的光学输出装置控制单元56相连接。
在该透射型LCD54的背面配置一普通的LCD后照灯(backlight)58,该LCD后照灯具有一光波导和在该波导端的一冷阴极电子管波导。后照灯58与一后照灯控制电路60相连,通过该后照灯控制电路60驱动和控制后照灯58。
并且,在该透射型LCD54的上面设有一二维微透镜阵列62。该二维微透镜阵列62采用间隔件(未示)来定位,使根据用于光学输出装置的信息信号而形成在透射型LCD54上的光学图形集中在图像记录介质40的光导层44的表面。
特别地,由于将一透明支承板置于间隔件上,在该间隔件上设有图像记录介质40,这样使得二维微透镜阵列62的上侧面被透明支承板64所覆盖。因此,通过设置与透明支承板64密切接触的图像记录介质40而自动调焦。其中,将图像记录介质40安排在透明支承板64上,使得更靠近图像记录介质40中的光导层44的该基板42与透明支承板64彼此相对。
当共同采用光导层44以及该显示层48用于配置图像记录介质40时,记录装置14和图像记录介质40彼此电连接,并且需要用于向制作在图像记录介质40的基板42上的ITO电极加压的装置。因此,在记录装置14中配置了电压施加单元66。
配置该电压施加单元66用于将电压脉冲以与记录装置14中的光学输出装置52的定时同步地施加于上述ITO电极,该电压脉冲是驱动图像记录介质40的显示层48所需的。该电压脉冲是在电源56B中产生的,该电源56B包括一AC电源以及一DC电源。其中,该制作在图像记录介质40的基板42上的ITO电极和电压施加单元66是可拆分的。
该电压脉冲可以通过基于AC电源的变压和电压波型整形而产生,或者通过手动ON/OFF切换诸如电解电池等的电池供应的DC电源而产生。此外,采用开关电路,可以由DC电源产生具有所需波形的脉冲。可以采用包括如ROM、D/A转换单元以及一控制单元的波形存储单元的电路用于上述脉冲的产生。在该电路中,在电压施加中从ROM读取的波形经历D/A转换。并且,可以利用借助类似诸如脉冲产生电路等电路的方法用于产生一脉冲的装置。此外,为使电压施加单元66的定时以及光学输出装置52的曝光定时彼此同步,可以根据检测光学输出装置52的曝光状态和驱动状态的电触发器,而对图像记录介质40施加电压。
以下结合图4对一记录装置14的具体实例给予说明。
在记录装置14的盒形外壳68的上侧面设有一矩形开口70,并且在开口70内装配一透明玻璃板72而形成显示窗74。将外壳68的内侧分成上下两层,其中下层形成存储下述图像记录介质40的介质存储单元76。在介质存储单元76的一端(图4中为左端)配置一输出槽口78,从该槽口输出图像记录介质40,在输出槽口78的附近设有一送料辊80。此外,送料辊80的驱动功率可将介质存储单元76中的图像记录介质40逐个取出。
另一方面,在外壳68的上层配置显示图像的光学输出装置52。即,在外壳68的上层配置有后照灯58等类似装置。此外,仅在透明玻璃板72的下面配置用于图像记录介质40的装配空间82,并且在装配空间82的两端分别配有两对传送辊84、86。在靠近传送辊对84、86的侧壁设置图像记录介质44的输入槽口(loading slot)88和输出槽口(dischargingslot)90。
从介质存储单元76取出的图像记录介质40通过未示的运送机械以图4中所示的箭头方向载入输入槽口88。因此,通过传送辊对84的传动力的传送,图像记录介质40以与透明玻璃板40近似平行的状态定位在装配空间82。在这种状态下,光学输出装置52由光学输出装置控制单元56根据输入图像信息来控制,并且同时,通过利用电压施加单元66对图像记录介质40施加电压使对应于该图像的光线曝光于图像记录介质40以形成图像。
在右侧的传送辊对86的传动力的作用下,其上已记录有图像的图像记录介质40以显示有图像的状态由输出槽口90输出。
尽管以下将会给予详细说明,从记录装置14输出的图像记录介质40被运送到检测单元18的位置,如图5所示,并且必要时对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40上的测试图像进行检测。并且,图像记录介质40的运送路径是由路径切换机构92根据检测结果而转换的。
路径切换机构92将图像记录介质40的运送路径切换到运送路径94A或者94B。当选择运送路径94A时,图像记录介质40在传送辊对95、96的传动力的作用下再次被载入记录装置14。当选择运送通道94B时,将图像记录介质40运送到输出机构20并且根据检测结果将其输出到输出托盘22或者出错用托盘24之一。其中,路径切换机构92,传送辊对95、96等形成运送机构26的一部分。
检测单元18包括一个密度检测器,该密度检测器能够检测诸如白、黑、黄、洋红、蓝绿、红、绿以及蓝等颜色的谱反射密度。
配置计时器28用于获取当前时间。温度检测器32的功能是检测装置周围的温度。配置湿度检测器32用于检测装置周围的湿度。配备存储器34用于存储以下所述的控制例程程序以及各种数据。
其中,该控制单元12相应于本发明的一控制单元和一判定单元,记录装置14相应于本发明的记录单元,检测单元18对应于本发明的检测单元并且出错用托盘24相应于本发明中用于有缺陷介质的输出托盘。
下面结合图6所示的流程图将说明在控制单元12中要执行的控制例程,作为本实施例的操作。
首先,在步骤100中对计数已执行下述密度测量的次数的计数器C的值进行初始化。其中,指定计数器C的值为‘1’。
在步骤102中控制运送机构26,使图像记录介质40从介质存储单元76移动并设置在装配空间82。
在步骤104中控制记录装置14,使得当待记录图像为单色图像时,在图像记录介质40上记录下包括如图7(A)中所示用于白色和黑色密度测量的补丁W、BK的测试图像。其中,如果待记录图像为彩色图像时,控制记录装置14使得在图像记录介质40上记录下包括如图7(B)中所示除用于白色和黑色密度测量的补丁W、BK外还包括有用于黄色、洋红和蓝绿色密度测量的补丁Y、M、C的测试图像。记录装置14根据预定图像记录条件将测试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40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图像记录条件是由电压施加单元66施加到图像记录介质40上的电压,以及光学输出装置52所输出的光学图形的光量。
更具体地,控制单元12将关于如图7(A)所示的测试图像的图像信息输出到记录装置14,并且指示记录该测试图像。因此,关于该测试图像的图像信息被输出到数据处理单元50并且在运算电路50A中执行预定运算之后将该图像信息存储在存储器50B中。然后,光学输出装置控制单元56中的驱动电路56A从数据处理单元50中的存储器50B读取用于光学输出装置的信息信号。
随之,驱动电路56A根据用于光学输出装置的信息信号而分别向光学输出装置52中的透明型LCD54和后照灯58供应驱动信号和照明信号。其中,所设定的一种配置为:一旦后照灯58点亮则光照在规定时间内持续照明直到输入切断信号。因此,在更新光学写入图像时不执行接通/断开操作。
如上所述,光学输出装置52通过驱动透明型LCD54和后照灯而发射对应于测试图像的光学图形。因此,对应于测试图像的光学图形处于以下状态:即,该图形被照射在图像记录介质40的光导层44上。但是,未向图像记录介质40中的基板42的内侧面上所形成的ITO电极施加电压,因此在此阶段不复制图像。
然后,电压施加单元66将预定电压(例如,矩形波的偏压脉冲)施加到图像记录介质40的电极端子。当施加预定电压后,在图像记录介质40的显示层48上记录下对应光学图形的反射图像。详细地说,当施加电压后(施加偏向电压脉冲),在光导层44中产生对应来自光学输出装置52的曝光图形的阻抗改变。并且,存在的一种情况是:电压被选择性地施加到层叠在光导层44上的显示层48上,该光导层44上已产生阻抗改变。在这种情况下,释放施加在整个图像记录介质40的电压,并且完成光学输出装置52的曝光。在完成曝光和断开电压施加后将该测试图像作为对应于曝光图形的反射图像而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40的显示层48上。其上记录有测试图像的图像记录介质40具有存储器的功能,并且即使当将施加电压的端子移去,也能够在无电源的情况下保持该显示内容,其中,介质40与记录装置14分离。
运送机构26将其上记录有测试图像的图像记录介质40运送到检测单元18的位置并且使其停留在该位置。
在步骤106,控制检测单元18,使检测单元18检测用于密度测量的补丁密度。
然后,在步骤108,对于密度测量的每个补丁判断所测量的密度是否介于可允许范围之内。然后,当所有测量得出的密度都介于可允许范围之内时,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110。如果任一测量出的颜色密度超出可允许范围,则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114。
在步骤110控制该记录装置14使将要记录在图像记录中的预定图像记录在其中。即,采用与测试图像相同的处理过程将预定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40中。其中,由于预定图像替换该测试图像,所以在图像记录介质40上将不留有测试图像。
然后,在步骤112控制路径切换机构29和输出机构20,使其上记录有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介质40输出到用于正常图像记录介质40的输出托盘22。即,控制路径切换机构92使运送通道94B被选择。因此,将其上记录有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介质40载入运送路径94B。然后,控制输出机构20以将图像记录介质40输出到输出托盘22。
另一方面,在步骤114判断计数器C的值是否大于一阈值。如果计数器C的值不小于该阈值,则确定图像记录介质40不再可用。
然后,当计数器C的值不小于该阈值时,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116,而当计数器C的值小于该阈值时,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118。
确定图像记录介质40达到使用寿命期限,并且在步骤116控制路径切换机构92和输出机构20,以将图像记录介质40输出到出错用托盘24。因此,达到使用时间期限的图像记录介质40被输出到不同于用于正常图像记录介质40的托盘的输出托盘。然后,处理过程返回到步骤100并且对另一图像记录介质再次执行上述处理过程。
另一方面,在步骤118,对诸如光学输出装置52输出的光量以及电压施加单元66输出的电压值等的图像记录条件进行调节。即,当测量密度低于可允许范围时,调节光学输出装置52输出的光量以及电压施加单元66输出的电压值以增加该密度,而当测量密度高于可允许范围时,调节光学输出装置52输出的光量以及电压施加单元66输出的电压值以降低该密度。其中,可以采用这样一种配置:即预先将定义图像记录条件和密度关系的对照表存储在存储器34中,并且可以根据该对照表而改变该图像记录条件。
在步骤120递增计数器C的值,并且处理过程返回步骤104。因此,在新图像记录条件下进行上述密度测量。然后,如果所有测量到的颜色密度都介于可允许范围之中,则将图像记录介质40输出到输出托盘22,而如果任一测量的颜色密度超出可允许范围,则将图像记录介质40输出到出错用托盘24。
因此,在记录预定图像之前,记录该测试图像,并且检测该测试图像的密度以确定该密度是否介于可允许范围中。当其介于可允许范围中时记录预定图像。因此,能够根据确定结果而设置最佳图像记录条件。由此,可反复在图像记录介质40上重写图像并且即使当图像记录介质40的特性发生改变后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图像品质。
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是根据一光学信号而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但是,图像记录介质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而是本发明可应用于任意种类的可重写图像记录介质。例如,当采用可重写热记录纸时,可以在删除测试图像之后记录预定图像。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到感热头的热量为图像记录条件。
(第二实施例)
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与结合第一实施例描述的元件类似的元件采用与之相同的参考号表示,并略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因为如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与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结合图8所示的流程图,对作为控制单元12的实例操作而执行的控制例程进行说明。其中,与图6中的流程相同的步骤采用相同的参考号,并且只对不同的步骤给予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100中对计数器C的值进行初始化,并且在步骤102设置图像记录介质40。在步骤104A,在图像记录介质40上不仅记录测试图像还同时记录下预定图像。
然后,如果在步骤108确定所有测量出的颜色密度都介于可允许范围内,则控制记录装置14以便在步骤110A仅删去测试图像。
如上所述,由于测试图像和预定图像是同时记录的,所以当密度介于可允许范围内时仅需要删除对测试图像。
(第三实施例)
以下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中,与结合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元件类似的元件采用与之相同的参考号表示,并略去对其详细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将说明其中图像记录介质40具有存储介质的情况,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作为识别码的ID。
图9所示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1。图9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1配以一读取单元99,作读取之用。由于其他元件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元件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说明。
图像记录介质40配以一其中存储有唯一ID的存储介质40A,并且读取单元99能够利用诸如无线通信等非接触技术读取存储在存储介质40中的ID。
此外,在历史存储单元的存储器34中存储有历史测量的密度数据,作为与ID相关的历史记录,其细节将在以后详细描述。
然后,结合图10A和10B中的流程图,将对作为控制单元12中的本实施例的操作而执行的控制例程给予说明。
在步骤200对计数器C的值进行初始化,并且在步骤202控制运送机构26,以将图像记录介质40从介质存储单元76移动并使其定位在装配空间82。
在步骤204步控制读取单元99,以便读取存储在该设定图像记录介质40的存储介质40A中的ID。
在步骤206确定在存储器34中是否存在对应所读取ID的历史测量数据。然后,如果存在历史测量数据则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210,而如果没有历史测量数据则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224。
在步骤210根据历史测量的数据设置图像记录条件,即,历史记录。其中,测量数据包括测量的密度值、图像记录条件、执行测量的日期、温度、湿度值等参量。
图像记录条件是采用上述测量到的数据而设定的。例如,可以将以前的图像记录条件设为当前的图像记录条件,或者可以根据历史的图像记录条件中的变化趋势而确定当前图像记录条件。另一方面,在步骤224中,将预先定义的图像记录条件设定为初始图像记录条件。
然后,在步骤212,在设定的图像记录条件下在图像记录介质40上记录一测试图像。
在步骤214,控制检测单元18,使得由检测单元18检测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40上的用于密度测量的补丁密度。
随后,在步骤216中关于每个用于密度测量的补丁而确定所测量的密度是否介于可允许范围内。然后,当所有所测量的密度都介于可允许范围内时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218,而当任一所测量的每种颜色的密度超出可允许范围时,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226。
在步骤218控制记录装置14,以便记录下将要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40中的预定图像。
之后,在步骤220计时器28取得执行上述记录的日期,温度检测器30获取记录时的温度值,而湿度感测器32取得记录时的湿度值。然后,将上述数据、记录时的图像记录条件、测得的密度值等数据作为与ID相关的测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34中。
随后,在步骤222控制路径切换机构92以及输出机构20,以便将其上已记录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介质40输出到输出托盘22,该输出托盘是正常图像记录介质输出的位置。这样,图像记录介质40被输出到输出托盘22。
在另一方面,在步骤226确定计数器C的值是否大于一阈值。然后,如果计数器C的值大于该阈值则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228。如果计数器C的值小于该阈值则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230。
在步骤228确定图像记录介质40达到使用寿命期限,并且控制路径切换机构92和输出机构20,以便将图像记录介质40输出到出错用托盘24。这样,达到使用时间期限的图像记录介质40被输出到出错用托盘24。然后,处理过程返回到步骤200并且对另一图像记录介质进行类似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230对图像记录条件,即光学输出装置52输出的光量以及电压施加单元66输出的电压值进行调节。即,当测量密度低于可允许范围时,调节光学输出装置52输出的光量以及电压施加单元66输出的电压值以增加该密度,而当测量密度高于可允许范围时,调节光学输出装置52输出的光量以及电压施加单元66输出的电压值以降低该密度。
在步骤232增加计数器C的值,并且处理过程返回步骤212。因此,在新图像记录条件下记录一测试图像并且采用上述相同的方式进行密度测量。当所有测得的颜色密度都介于可允许范围内时,将图像记录介质40输出到输出托盘22,而当任一测量的颜色密度超出可允许范围时,则将图像记录介质40输出到出错用托盘24。
如上所述,由于图像记录条件是根据历史测得的数据而设置的,因此能够快速设置最优图像记录并且提高该装置的处理量。
其中,尽管在上述说明中已说明其中将该测量所得的数据存储在该装置侧的存储器34中的配置,也可以将该数据存储在记图像记录介质40的存储介质40A中。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测得的数据是从存储介质40A中读取的并且可以根据该测得的数据设置图像记录条件。此外,当存储介质40A的存储能力较小时,可以设置为仅将上述测得的数据存储在存储介质40A中。此时,可以将存储在存储介质40A中的图像记录条件设为当前图像记录条件。
此外,可以存在这样一种配置:其中,同时记录测试图像和预定图像,并且当密度变为介于可允许范围内后,可以将测试图像删除。
(第四实施例)
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其中,与结合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元件类似的元件采用与之相同的参考号表示,并略去对其详细的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与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然后,结合图11所示的流程图,对作为控制单元12中的实例操作而执行的控制例程进行说明。其中,与图10A和10B中的流程相同的步骤采用相同的参考号,并且只对不同的步骤给予说明。
在步骤202步设置图像记录介质40,在步骤204步从图像记录介质40的存储介质40A中读取ID,在步骤206中在存储器34中检测对应该ID的历史测得的数据。在步骤208步确定是否存在历史测得的数据。
确定存储器34中是否存在历史测得的数据。然后,如果该历史测得数据存在,则在步骤210A根据该历史测得数据设置多个不同的图像记录条件。例如,可以以上述图像记录条件为中心,设置其他图像记录条件,或者可以以基于历史图像记录条件的变化趋势而得到的看上去的最佳图像记录条件为中心,设置其他图像记录条件。在另一方面,如果该历史测得的数据不存在,则可以在步骤224A设置多个预定图像记录条件用于该初始图像记录条件。
之后,在步骤212,在从多个确定的图像记录条件中选择的一个图像记录条件下,将一测试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40上。
在步骤214控制删除单元18,使删除单元18删除用于密度测量的补丁密度。
在步骤215,确定是否对所有的图像记录条件均进行了该密度测量。如果密度测量已对所有图像记录条件执行,则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217,而如果对任一图像记录条件还没有执行该密度测量,则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219。
在步骤219,图像记录条件变化到不同于测得的图像记录条件的图像记录条件,并且在该图像记录条件下没有进行测量。然后,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212。因此,在其他图像记录条件下记录一测试图像,并且执行密度测量。上述处理过程重复进行,直到该密度测量对所有的图像记录条件都完成。
随后,如果对所有已设定的图像记录条件都完成该密度测量,则在步骤217确定是否任一测得的密度都介于可允许范围中。当任一测得的密度介于可允许范围中时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218,而当所有测得的密度都不介于该可允许范围内时,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228。
在步骤218控制记录装置14,使预定图像在密度介于可允许范围中的图像记录条件下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40上。其中,当存在多个其密度介于可允许范围中的图像记录条件时,从多个图像记录条件中选取最适合的图像记录条件。
之后,在步骤220,计数器28获取上述记录执行的日期,温度检测器30获取执行记录时的温度值,而湿度感测器32取得记录时的湿度值。然后,将上述数据、记录执行时的图像记录条件、测得的密度值等数据作为与ID相关的测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34中。
随后,在步骤222,控制路径切换机构92以及输出机构20,以便将其上已记录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介质40输出到用于正常图像记录介质的输出托盘22。这样,图像记录介质40被输出到输出托盘22。
若确定图像记录介质40已达到使用寿命期限,则在步骤228控制路径切换机构92和输出机构20,将图像记录介质40输出到出错用托盘24。这样,将达到使用时间期限的图像记录介质40输出到出错用托盘24。然后,处理过程返回到步骤202,在该步骤,对另一图像记录介质执行类似上述系列处理。
因此,由于多个图像记录条件是根据历史测得的数据、进行的密度测量而设置的,且图像是在考虑所测得的结果而选择最佳图像记录条件后记录的,所以与改变图像记录条件直到测得的密度变得介于可允许范围中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加快速地设定最佳图像记录条件。从而能够提高该装置的处理能力。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将该测得的数据存储在该装置侧的存储器34中,但是也可以设置将该数据存储在记图像记录介质40的存储介质40A中。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测得的数据是从存储介质40A中读取的,并且可以根据该测得的数据设置多个图像记录条件。此外,当存储介质40A的存储能力较小时,可以设置仅将上述测得的数据存储在存储介质40A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已记录在存储介质40A中的图像记录条件为中心,设置多个图像记录条件。
此外,可以存在一种配置:其中同时记录测试图像和预定图像,并且,当密度变为介于可允许范围中可以将测试图像删除。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具有的极大优势在于:可在最佳图像记录条件下可将图像记录在可重写图像记录介质上,并且可以保持较佳的图像品质。

Claims (21)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一记录单元,用于将图像记录在可重写图像记录介质上;
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记录单元,以将用于测试该图像记录介质的测试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
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在图像记录介质上所记录的测试图像;以及
一判定单元,用于确定该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否介于可允许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记录单元,以便在将待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预定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之前,将测试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并且当检测结果超出可允许范围时,根据该检测结果设置用于在图像记录介质上记录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条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即使已将图像记录条件改变多次并对测试图像进行记录和检测之后,如果检测单元中的所述检测结果仍超出可允许范围,则控制单元将图像记录介质输出到用于有缺陷介质的输出托盘。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控制单元控制记录单元,在多种不同图像记录条件下将测试图像同时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并且根据每个不同的图像记录条件下所记录的每个测试图像的每个检测结果而设置所述图像记录条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检测结果介于可允许范围内时,根据控制单元设置的图像记录条件将预定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控制单元控制记录单元使待被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预定图像和测试图像同时被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并且当检测结果超出可允许范围时,根据该检测结果设置用于在图像记录介质上记录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条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即使已将图像记录条件改变多次并对测试图像进行记录和检测之后,如果检测单元中的所述检测结果仍超出可允许范围,则控制单元将图像记录介质输出到用于有缺陷介质的输出托盘。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控制单元控制记录单元,以便在多种不同图像记录条件下将测试图像同时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并且根据每个不同的图像记录条件下所记录的每个测试图像的每个检测结果而设置所述图像记录条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检测结果在可允许范围内时,将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测试图像删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该图像记录介质配置有其上存储有一识别码的存储介质,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一个读取单元,用于读取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识别码;以及
一个历史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条件的历史,以及检测结果的历史,其中该控制单元联系控制单元提供的识别码将图像记录条件以及检测结果存储在历史存储单元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控制单元根据存储在历史存储单元中的历史记录设置用于记录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条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记录介质配置有一存储介质,控制单元将用于将预定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记录条件和检测结果存储于其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控制单元根据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图像记录条件和检测结果设置用于记录预定图像的图像记录条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检测单元检测测试图像的显示密度。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该图像记录介质是一可重写的图像记录介质,可利用光信号在其上重写图像。
16.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根据预定的图像记录条件将一用于测试可重写图像记录介质的测试图像记录在该可重写图像记录介质上;
检测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测试图像的图像特征值;并且
确定所检测的图像特征值是否在可允许范围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检测结果在可允许范围内时,根据预定的图像记录条件,将一预定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检测结果不在可允许范围内时,改变预定图像记录条件使所检测的图像特征值接近可允许范围;并且
根据所改变的图像记录条件将测试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改变图像记录条件;
根据所改变的图像记录条件将测试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
检测图像特征值;并且
重复进行判断,直至确认图像特征值在可允许范围内。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改变图像记录条件;
根据所改变的图像记录条件将测试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
检测图像特征值;并且
重复进行判断,直至重复次数达到预定的数字。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存储用于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上的至少一个图像的至少一个图像记录条件,和所检测的图像特征值,其中该预定的图像记录条件是根据至少一个所存储的图像记录条件以及图像特征值定义的。
CN031535399A 2002-12-18 2003-08-15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5080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66138A JP4265211B2 (ja) 2002-12-18 2002-12-18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66138 2002-12-18
JP2002-366138 2002-1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8017A true CN1508017A (zh) 2004-06-30
CN1508017B CN1508017B (zh) 2010-04-28

Family

ID=32677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535399A Expired - Lifetime CN1508017B (zh) 2002-12-18 2003-08-15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19973B2 (zh)
JP (1) JP4265211B2 (zh)
KR (1) KR100847035B1 (zh)
CN (1) CN1508017B (zh)
TW (1) TWI2329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65348B2 (ja) * 2005-03-14 2011-09-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書込装置
JP5328379B2 (ja) * 2008-03-04 2013-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71588B2 (ja) * 2013-06-05 2017-08-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7391A (ja) * 1981-12-22 1983-06-27 Fujitsu Ltd 印字試験方法
EP0665105B1 (en) * 1990-04-13 1997-1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H0439041A (ja) * 1990-06-06 1992-02-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39043A (ja) * 1990-06-06 1992-02-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58033A (ja) 1991-09-03 1993-03-09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5369476A (en) * 1992-01-28 1994-11-29 Cactus Tone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graphic printing
JPH05330199A (ja) * 1992-05-28 1993-12-14 Toshiba Corp 記録装置
US6297873B1 (en) * 1998-06-08 2001-10-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 image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 recording medium
JP3413117B2 (ja) * 1998-11-30 2003-06-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27579B2 (ja) 1999-07-21 2005-03-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媒体、画像表示方法、画像表示装置
JP4126851B2 (ja) 1999-07-21 2008-07-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媒体、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757753B2 (ja) 2000-04-19 2006-03-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面情報複写装置
JP2002103662A (ja) * 2000-09-29 2002-04-09 Minolta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847035B1 (ko) 2008-07-17
TWI232974B (en) 2005-05-21
KR20040054477A (ko) 2004-06-25
TW200420932A (en) 2004-10-16
US7219973B2 (en) 2007-05-22
JP4265211B2 (ja) 2009-05-20
US20040130699A1 (en) 2004-07-08
CN1508017B (zh) 2010-04-28
JP2004195771A (ja) 2004-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2909C (zh) 曝光头及使用该曝光头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237407C (zh) 校正方法和图象形成装置
CN1612074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310102C (zh) 图像调整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786844A (zh)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浓度控制方法和程序及其记录媒体
CN1924728A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浓度调节方法
CN1181406C (zh) 图像成形装置和可更换部件的适宜性判定方法
CN1749885A (zh) 图像形成组件及其再生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625219A (zh) 图像形成装置、校正方法及其程序
CN1298127A (zh) 定影装置及使用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637641A (zh) 成像设备
CN1580974A (zh) 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489007A (zh) 图像形成设备、校正其调整值的方法及存储器介质
CN1773394A (zh) 成像设备和图像控制方法
CN1161669C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893538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960587A (zh) 发光装置、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电子机器
CN1928972A (zh) 发光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821905A (zh) 更换部件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71308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使用于该装置的处理单元
CN102445874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684836A (zh) 曝光装置和用于制造曝光装置的方法
CN1288510C (zh) 图像形成装置、盒式组件及存储介质
CN1942833A (zh) 定影装置和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50801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