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6999A - 磁控管及装备该磁控管的微波炉和高频加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磁控管及装备该磁控管的微波炉和高频加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06999A
CN1506999A CNA2003101141085A CN200310114108A CN1506999A CN 1506999 A CN1506999 A CN 1506999A CN A2003101141085 A CNA2003101141085 A CN A2003101141085A CN 200310114108 A CN200310114108 A CN 200310114108A CN 1506999 A CN1506999 A CN 1506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lux
anode
permanent magnet
magnetron
pol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141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4636C (zh
Inventor
孙钟哲
・V・拉伊斯基
博里什·V·拉伊斯基
河现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06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6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46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463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3/00Details of transit-time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25/00
    • H01J23/14Leading-in arrangements; Seals therefor
    • H01J23/15Means for preventing wave energy leakag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ube leading-in arrangements, e.g. filters, chokes, attenua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72Radiators or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3/00Details of transit-time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25/00
    • H01J23/02Electrodes; Magnetic control means; Screens
    • H01J23/10Magnet systems for directing or deflecting the discharge along a desired path, e.g. a spiral p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5/00Transit-time tubes, e.g. klystrons, travelling-wave tubes, magnetrons
    • H01J25/50Magnetrons, i.e. tubes with a magnet system producing an H-field crossing the E-field
    • H01J25/52Magnetrons, i.e. tubes with a magnet system producing an H-field crossing the E-field with an electron space having a shape that does not prevent any electron from moving completely around the cathode or guide electrode
    • H01J25/58Magnetrons, i.e. tubes with a magnet system producing an H-field crossing the E-field with an electron space having a shape that does not prevent any electron from moving completely around the cathode or guide electrode having a number of resonators; having a composite resonator, e.g. a helix
    • H01J25/587Multi-cavity magnetr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icrowave Tubes (AREA)
  • Particle Accelerators (AREA)
  • Control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Circuit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磁控管,包括环状阳极、阴极、激活空间、至少一个永久磁铁和磁通量传输单元。环状阳极形成许多谐振电路。阴极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激活空间形成在阳极和阴极之间。至少一个永久磁铁位于阳极旁侧。磁通量传输单元将由至少一个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中。微波炉和(或者)高频加热设备可以应用此磁控管。

Description

磁控管及装备该磁控管的微波炉和高频加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磁控管及装备磁控管的微波炉和高频加热设备,尤其涉及在其激活空间中施加磁通量的磁铁布置进行了改善和与此布置改善对应的上下磁轭形状发生改变的磁控管以及装备此种磁控管的微波炉和高频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磁控管结构如附图中所说明。如图1所示,传统磁控管中,形成阳极的多个叶片102和阳极圆柱体101一起沿径向以规则间距布置形成谐振电路。天线103和叶片102中的一个相连并将谐波传至外面,叶片102通过两对带状环108交替相连。并且,包含一细丝106的阴极沿阳极圆柱101的中心轴放置,所述细丝106制成螺旋弹簧形以释放热离子。激活空间107形成于细丝106和叶片102的径向内部末端之间。同时,上护罩109a和下护罩109b分别附着在细丝106的顶部和底部末端。中心导线110固定地焊接在上护罩109a中,其中间部分通过下护罩109b的通孔和细丝106。侧导线111焊接在下护罩109b的下部。中心导线110和侧导线111和外部电源(未示出)的末端电连接,从而形成一闭合电路,这样就在激活空间107中产生电场。同时,上端永久磁铁112和113分别位于阳极的上部和下部,上下永久磁铁112和113的相反磁极相对。上极片117和下极片118将永久磁铁112和113产生的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107中。上述部件用上磁轭114和下磁轭115封闭。闭合磁回路的组成部件以上部永久磁铁112、上极片117、激活空间107、下极片118、下部永久磁铁113、下磁轭115、上磁轭114和上部永久磁铁112的顺序布置。冷却肋片116通过将高温阳极圆柱101和下磁轭115相连而将阳极中产生的热通过下磁轭释放到外部,因为阳极圆柱101通过热离子和阳极即叶片径向末端的相撞产生热量。附图标记104和105分别代表上护罩杯和下护罩杯,其用于保持将激活空间抽为真空。图2是图1的透视图。
采用上述所说明的磁控管结构,当外部电源施加在细丝106上,细丝106被加在细丝106上的工作电流加热,热离子从细丝106中释放。通过连续释放热离子而形成的热离子组在激活空间中产生的电场和磁场的影响下通过组合直线和旋转运动后在与叶片102的径向内部末端接触时对每对相邻的叶片102施加一电位差。因此,阳极的振荡电路中产生连续的振荡,对应于热离子组转动速度的谐波产生并通过天线103释放到外部。
总体而言,磁控管广泛地作为组成部件应用于诸如微波炉等家用器具中,以及高频加热设备、离子加速器和雷达部件等其它工业应用中。
同时,在传统的磁控管中,永久磁铁出于通过磁控管中激活空间的磁通量的统一和对称性的原因放置在阳极的上部和下部,这样磁控管的高度和体积以及由贵金属制造的部件长度(比如中心导线、侧导线、天线、上下护罩杯和陶瓷(未示出))也增加,这样就增加了磁控管的重量和制造成本。
同时,在传统的磁控管中,永久磁铁和通过吸收热离子而加热的阳极紧密接触以抑制磁控管的体积的增加。于是,永久磁铁就由于对永久磁铁的加热而退磁,出于振荡效率减小的原因而增加了磁控管的尺寸,这样就分别减小了磁控管的振荡效率并增加了磁控管的重量和制造成本。因此,就有了许多抑制永久磁铁退磁的尝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能够提供一个小型化的磁控管,并由于小型化而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个通过抑制对永久磁铁的加热而能够减小磁控管的退磁并因而增加其振荡效率的磁控管。
此项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会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而且,部分特点会在说明书中清楚的看出来,也可通过此项发明的使用了解到。
本发明的前述方面以及(或者)其它方面可以通过提供一种磁控管实现,其包括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形成在阳极和阴极间的激活空间、一个或者多个位于阳极旁的永久磁铁、将通过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中的单元。
永久磁控管可以以一定的间距与阳极分离。
磁通量的传输装置包括上部磁通量传输单元以将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的上部,以及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以将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下部。
永久磁铁、上部磁通量传输单元、激活空间、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通过正常或者相反的顺序形成磁回路。
上部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的上部的上极片以及将永久磁铁和上极片磁学相连的上磁轭。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的下部的下极片以及将永久磁铁和下极片磁学相连的下磁轭。
永久磁铁、上磁轭、上极片、激活空间、下极片以及下磁轭通过正常或者相反的顺序形成磁回路。
本发明的前述方面以及(或者)其它方面可以通过提供一种磁控管实现,其包括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形成在阳极和阴极间的激活空间、一个或者多个产生磁通量并作用于激活空间中的永久磁铁、将磁通量分别传输到激活空间的上下部分的上下极片、分别将永久磁铁和上下极片磁学相连的上下磁轭。永久磁铁、上磁轭、上极片、激活空间、下极片和下部磁轭通过正常或者相反的顺序形成磁回路。
永久磁铁通过一定间距与阳极相分离。
本发明的前述方面以及(或者)其它方面可以通过提供一种磁控管实现,其包括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形成在阳极和阴极间的激活空间、一个或者多个位于阳极旁并从此以一定的间距相间距的永久磁铁以产生磁通量并作用在激活空间中、以及将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中的单元。
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的上部的上部磁通量传输单元,以及将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下部的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
上部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上部的上极片以及将永久磁铁和上极片磁学相连的上磁轭。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下部的下极片以以及将永久磁铁和下极片磁学相连的下磁轭。
本发明的前述方面以及(或者)其它方面可以通过提供一种磁控管实现,其包括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形成在阳极和阴极间的激活空间、一个或者多个产生磁通量并作用于激活空间中的永久磁铁、将磁通量分别传输到激活空间的上下部分的上下极片、分别将永久磁铁和上下极片磁学相连的上下磁轭,分别覆盖永久磁铁的顶部和底部、将永久磁铁附着在上下磁轭上的单元。
所述附着单元包括分别形成在上下磁轭的附着孔、分别形成在永久磁铁上的通孔、以将永久磁铁附着在上下磁轭上并同时通过附着孔和通孔的铆钉或者螺栓与螺母。
铆钉或者螺栓可以由非磁或者顺磁材料制造。
所述顺磁材料可以是铝或者铜。
上磁轭位于一个或者多个侧末端,其中带有一个或者多个安装翼片,所述安装翼片往一个或者多个磁铁的外表面的外部突出,用以将磁控管附着到一个物体上。
所述永久磁铁的外部表面存在于外边或者和上下磁轭的径向外部末端相重合。
永久磁铁的极化方向可以与轴中心方向相平行。
永久磁铁可以包括许多磁铁并具有同一极化方向。
本发明的前述方面以及(或者)其它方面可以通过提供一种磁控管实现,其包括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形成在阳极和阴极间的激活空间、一个或者多个位于阳极旁并在磁控管的轴向中心方向长于阳极的永久磁铁、以及将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中的单元。
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的上部的上部磁通量传输单元,以及将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下部的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
上部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的上部以及将永久磁铁的上极片和上极片磁学相连的上磁轭。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的下部的下极片以及将永久磁铁和下极片磁学相连的下磁轭。
本发明的前述方面以及(或者)其它方面可以通过提供包括上述说明的磁控管的微波炉实现。
本发明的前述方面以及(或者)其它方面可以通过提供包括上述说明的磁控管的高频加热设备实现。
附图说明
此项发明的这些和(或者)其它方面的优点从下述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以及相应附图上会变的更加明显:
图1显示的是传统磁控管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显示的是图1中磁控管的剖面透视图;
图3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磁控管的主要部分纵向截面;
图4显示的是图3的正视图;
图5至图7显示的是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磁控管视图;
图8显示的是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磁控管的微波炉的示意性视图;
图9显示的是带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磁控管的高频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相应的附图中示出了其中的具体实例,其中相似的标号表示类似的部件。为了通过参照附图解释此项发明,下面将对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不仅如此,为说明的简洁,忽略了由于北极和南极的极化而导致的磁通量转动方向。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磁控管的主要部分纵向截面。在图3中,环状阳极包括许多形成谐振电路的叶片以及阳极圆柱303,包括在高温下释放热离子的细丝301的阴极位于阳极的轴中心,热离子组在电场和磁场影响下而在其中移动的激活/预定空间形成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同时,两个六面永久磁铁305分别位于阳极的右边和左边,每个永久磁铁与阳极以间距“d”相分离。张开空间或者张开空间中的冷却肋片优选地位于阳极的前面和后面,这样阳极由外部空气环绕并冷却。
同时,为将磁通量施加于激活空间304,设置了上极片308a、下极片308b、上部磁轭306和下部磁轭307。上极片308a位于阳极之上以将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304的上部,并通过上磁轭306和两个永久磁铁305的上表面磁学相连。同样,下极片308b位于阳极之下以将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304的下部,以及通过下磁轭307和两个永久磁铁305的下表面磁学相连。上部和下部磁轭306和307以带有中心孔306a和307a的矩形板形式制造。在此例中,上极片308a和上部磁轭306可以称为上部磁通量传输单元,其作用在于将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304的上部,下极片308b和下部磁轭307可以称为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其作用在于将磁通量传输到激活空间304的下部。当然,上部和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可以称为磁通量传输装置。
尽管两个永久磁铁305的南极和北极的极化方向优选的和阳极的轴中心平行以允许上下磁轭306和307以方板的形式覆盖永久磁铁305的顶部和底部,可以使用任何极化方向的永久磁铁和任何满足闭合磁回路的要求的磁轭形状。
同时,上护罩杯309a和下护罩杯309b分别延展到上磁轭306和上极片308a之间的一个空间以及下磁轭307和下极片308b之间的一个空间。即使上护罩杯309a和下护罩杯309b分别位于上磁轭306和上极片308a之间以及下磁轭307和下极片308b,也可能以其位置包括在磁路中,上和下护罩杯309a和309b通常由于没有构成磁路的功能而被排出在磁路之外,并且由于其小的结构而不能对磁路产生很大影响。
两个安装翼片310分别从永久磁铁305的外部的上磁轭306的侧部末端延展,两个安装孔310a分别形成在两个安装翼片中。因此,磁控管可以通过使用安装翼片310而附着在一个物体上,比如微波炉。
同时,永久磁铁305的外部侧面末端位于上下磁轭306和307的侧末端的外边。因此,由于当上下磁轭306和307的侧末端位于永久磁铁的外部侧面末端时而产生的磁通量泄漏就可以得以防止,在上磁轭306的侧面末端和下部磁轭的侧面末端间就可以形成额外的磁路。当然,即使在上下磁轭306、307的侧面末端和永久磁铁305的外部末端重合,相当数量的磁通量泄漏得以减小,这样上面的结构是合理的。
图3中的附图标记313参照图4说明。图4是图3的正视图。在此图中,两个永久磁铁305通过附着单元附着在上下磁轭306和307上。即,上下磁轭306和307具有附着孔311,永久磁铁305具有通孔312,永久磁铁305通过使用铆钉313穿过附着孔311和通孔312而附着在上下磁轭306和307上。可以使用螺栓和螺母来替代铆钉。由于铆钉313或者螺栓和永久磁铁的磁极相互连接,铆钉313或者螺栓可以由非磁材料或者顺磁材料制造,包括铝和铜,以最大抑制磁通量泄漏。
在上述所说明磁控管的构造中,永久磁铁、上磁轭、上极片、激活空间、下极片和下磁轭根据永久磁极的极化布置按照通常的或者相反的顺序形成闭合磁回路。
由闭合磁回路形成的磁路401以实箭头标示在图4中。
上述结构的磁控管的操作将在下面进行说明。当工作电流施加于磁控管时,细丝301别加热,由于一定的电位差而在阳极和阴极间的空间即,激活空间304中产生电场。因此,热离子从加热的细丝301释放,并在激活空间304的电场影响下以一定的速度移向叶片302的径向内部末端。同时,由于位于阳极旁永久磁铁305所产生的磁通量遵循上述闭合磁回路,磁通量借助上磁轭306和上极片308a而作用在激活空间304的上部,借助下磁轭307和下极片308b作用在激活空间304的下部。热离子在磁通量作用下而产生的磁场的影响下而受到对应其速度的磁力,此力为洛伦兹力。热离子的直线运动由电场控制,而热离子的旋转运动受磁场的控制。从细丝301连续释放热离子而产生的热离子组在组合直线和旋转运动和叶片302径向内部末端撞击的同时在相邻叶片对上交替地作用一电位差。对应热离子组的转动速度而产生谐波并通过天线303传输到外面。同时,高温热在热离子和叶片302撞击时传输到阳极,经加热的阳极被通过由阳极前后间的敞开空间和两个永久磁铁305与阳极的间距“d”间定义的空间的外部空气冷却。因此,可以防止永久磁铁305从阳极接收热量并被加热。
图5至图7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的磁控管。总体而言,在大容量磁控管中,激活空间304中的磁场强度应该足够强,以对应于大容量磁控管,因此磁通量就很大,这样磁控管的尺寸基于磁通量的数量也应该很大。在此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在轴中心的方向上增加磁铁的长度来建造一个大的磁铁,这样磁铁就比阳极长,如图5至图7所示。图5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磁控管,其激活空间304中的磁场强度通过允许永久磁铁505在阳极之上突出和相应改变上磁轭的形状而得以增强。上磁轭506包括与永久磁铁505顶部接连的磁铁边缘部分306a、与极片308a顶部接连的极片边缘部分306b极片、倾斜地将磁铁边缘部分306a和极片边缘部分306b相连的连接部分306c极片。在图6中,上磁轭606有阶梯形状并包括与永久磁铁605的顶部和内部表面接连的磁极边缘部分306d、与极片308a顶部接连的极片边缘部分306b极片、倾斜地将磁铁边缘部分306d和极片边缘部分306b相连的连接部分306e极片。上述结构可以应用到磁控管的下部。当在磁控管激活空间中需要大量的磁通量时,永久磁铁705可在阳极的上面和下面突起,上下磁轭506和707改变其形状以适应永久磁铁705,如图7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磁控管可以应用到许多需要磁控管的设备中,比如广为人知的高频加热设备或者微波炉。
上述本发明的磁控管有位于阳极旁并和阳极以一定距离分离的永久磁铁,这样具有此特征结构的磁控管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磁控管有下述效果。第一,永久磁铁位于阳极旁,这样磁控管的长度和体积就得以减小,从而减小贵重组成部件的长度,也就减小了磁控管的制造成本。第二,由于实施了磁控管的小型化,从而磁控管在磁控管安装的容器中所占据的空间减小,这样就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可以利用。第三,永久磁铁没有和阳极接触,这样就防止了永久磁铁的退磁,增加了磁控管的振荡效率和磁控管的进一步小型化。
本发明的磁控管可以应用在微波炉中。如图8所示,在此应用,微波炉800典型的包括控制单元802、烹饪腔804和加热单元802,其中加热单元包括磁控管。总体而言,控制单元802可以通过用户输入操作,以控制加热单元806中磁控管所传递的热量,这样食物就可以在烹饪腔804中烹饪。由于数字控制单元在技术上广为在微波炉中使用,不再提供进一步的控制单元说明。
本发明的磁控管可以在诸如高频加热设备、粒子加速器和雷达部件这样的工业应用中使用。如图9中方框图所示,诸如高频加热设备、粒子加速器或者雷达部件的高频设备900参照本发明典型的包括磁控管902以产生高频粒子束和控制单元904以控制高频粒子束的强度。由于数字控制单元在技术上广为在高频设备中使用,不再提供进一步的控制单元说明。
尽管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进行了展示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其范围也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38)

1、一种磁控管,包括:
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
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其与阳极以一预定空间相分离;
至少一个位于阳极旁的永久磁铁;
将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铁所产生的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中的磁通量传输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铁和阳极以一定间距相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的上部的上部磁通量传输单元,以及将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的下部的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中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铁、上部磁通量传输单元和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通过正常或者相反的顺序形成磁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3中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
上部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上部的上极片和将永久磁铁和上极片磁学相连的上磁轭。
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下部的下极片和将永久磁铁和下极片磁学相连的下磁轭。
6、根据权利要求5中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铁、上磁轭、上极片、下极片以及下磁轭通过正常或者相反的顺序形成磁回路。
7、一种磁控管,包括:
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
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其与阳极以一预定空间相分离;
至少一个永久磁铁,其用以产生作用在预定空间中磁通量;
上下极片,其用以将磁通量分别传输到预定空间的上下部分;
分别将永久磁铁和上下极片磁学相连的上下磁轭;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铁、上磁轭、上极片、下极片以及下磁轭通过正常或者相反的顺序形成磁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7中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铁和阳极以一定间距相分离。
9、一种磁控管,包括:
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
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其与阳极以一预定空间相分离;
至少一个永久磁铁,其设置于阳极旁并从此以一定的间距相间距,以产生磁通量并作用在激活空间中;
将由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铁所产生的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中的磁通量传输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磁控管,其特征在于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上部的上部磁通量传输单元,以及将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下部的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中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
上部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上部的上极片和将永久磁铁和上极片磁学相连的上磁轭。
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下部的下极片和将永久磁铁和下极片磁学相连的下磁轭。
12、一种磁控管,包括:
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
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其与阳极以一预定空间相分离;
至少一个位于阳极旁的永久磁铁;
上下极片,其将由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量分别传输到激活空间的上下部分;
分别将永久磁铁和上下极片磁学相连的上下磁轭,分别覆盖永久磁铁的顶部和底部;
将永久磁铁附着在上下磁轭上的附着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中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附着单元包括:
分别形成在上下磁轭的附着孔;
分别形成在永久磁铁上的通孔;
将永久磁铁附着在上下磁轭上并通过附着孔和通孔的铆钉或者螺栓与螺母。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或者螺栓与螺母可以由非磁或者顺磁材料制造。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顺磁材料可以是铝或者铜。
1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上磁轭设置于一个或者多个侧末端,其中带有至少一个安装翼片往所述至少一个的磁铁外表面的外边突出,用以将磁控管附着到一个物体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2中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铁具有外部表面,所述外部表面存在于外边或者和上下磁轭的径向外部末端相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2中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铁的极化方向与轴中心方向相平行。
19、根据权利要求12中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铁可以包括具有同一极化方向的许多磁铁。
20、一种磁控管,包括:
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
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其与阳极以一预定空间相分离;
至少一个永久磁铁,其位于阳极旁并在磁控管的轴向中心方向长于阳极;
将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中的磁通量单元。
21、根据权利要求20中磁控管,其特征在于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上部的上部磁通量传输单元,以及将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下部的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
22、根据权利要求21中的磁控管,其特征在于:
上部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上部的上极片和将永久磁铁和上极片磁学相连的上磁轭。
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下部的下极片和将永久磁铁和下极片磁学相连的下磁轭。
23、一种微波炉,包括:
烹饪腔,食物放置其中以进行烹饪;
加热食物的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包括:
磁控管,包括:
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
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其与阳极以一预定空间相分离;
至少一个位于阳极旁的永久磁铁;
将至少一个永久磁铁所产生的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中的磁通量传输单元,
控制加热单元产生的热量的控制单元。
24、根据权利要求23中微波炉,其特征在于磁通量传输单元包括将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上部的上部磁通量传输单元,以及将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下部的下部磁通量传输单元。
25、一种微波炉,包括:
烹饪腔,食物放置其中以进行烹饪;
加热食物的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包括:
磁控管,包括:
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
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
形成于阳极和阴极间的激活空间;
至少一个永久磁铁,其用以产生作用在预定空间中磁通量;
上下极片,其将磁通量分别传输到预定空间的上下部分;
分别将永久磁铁和上下极片磁学相连的上下磁轭;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铁、上磁轭、上极片、下极片以及下磁轭通过正常或者相反的顺序形成磁回路。
控制加热单元产生的热量的控制单元。
26、一种微波炉,包括:
烹饪腔,食物放置其中以进行烹饪;
加热食物的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包括:
磁控管,包括:
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
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
形成于阳极和阴极间的激活空间;
至少一个永久磁铁,其设置于阳极旁并从此以一定的间距相间距,以产生磁通量并作用在激活空间中;
将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铁所产生的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中的磁通量传输单元;
控制加热单元产生的热量的控制单元。
27、一种微波炉,包括:
烹饪腔,食物放置其中以进行烹饪;
加热食物的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包括:
磁控管,包括:
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
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
形成于阳极和阴极间的激活空间;
至少一个位于阳极旁的永久磁铁;
上下极片,其将磁通量分别传输到预定空间的上下部分;
分别将永久磁铁和上下极片磁学相连的上下磁轭,其分别覆盖永久磁铁的顶部和底部;
将永久磁铁附着在上下磁轭上的附着单元;
控制加热单元产生的热量的控制单元。
28、一种微波炉,包括:
烹饪腔,食物放置其中以进行烹饪;
加热食物的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包括:
磁控管,包括:
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
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
形成于阳极和阴极间的激活空间;
至少一个永久磁铁,其设置于阳极旁并在磁控管的轴向中心方向长于阳极;
将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中的磁通量单元;
控制加热单元产生的热量的控制单元。
29、一种高频设备,包括:
高频粒子加速单元包括:
磁控管,包括:
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
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其与阳极以一预定空间相分离;
至少一个位于阳极旁的永久磁铁;
将至少一个永久磁铁所产生的磁通量传输到空间中的磁通量传输单元,
产生高频粒子束的磁控管;
控制高频粒子束强度的控制单元。
30、根据权利要求29中的高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是下列之一:高频加热设备、粒子加速器和雷达部件。
31、一种高频设备,包括:
高频粒子加速单元,包括:
磁控管,包括:
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
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
形成于阳极和阴极间的激活空间;
至少一个永久磁铁,其用以产生作用在预定空间中磁通量;
上下极片,其将磁通量分别传输到预定空间的上下部分;
分别将永久磁铁和上下极片磁学相连的上下磁轭;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永久磁铁、上磁轭、上极片、激活空间、下极片以及下磁轭通过正常或者相反的顺序形成磁回路。
产生高频粒子束的磁控管;
控制高频粒子束强度的控制单元。
32、根据权利要求31中的高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是下列之一:高频加热设备、粒子加速器和雷达部件。
33、一种高频设备,包括:
高频粒子加速单元,包括:
磁控管,包括:
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
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
形成于阳极和阴极间的激活空间;
至少一个永久磁铁,其设置于阳极旁并从此以一定的间距相间距,以产生磁通量并作用在激活空间中;
将至少一个永久磁铁所产生的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中的磁通量传输单元;
产生高频粒子束的磁控管;
控制高频粒子束强度的控制单元。
34、根据权利要求33中的高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是下列之一:高频加热设备、粒子加速器和雷达部件。
35、一种高频设备,包括:
高频粒子加速单元,包括:
磁控管,包括:
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
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
形成于阳极和阴极间的激活空间;
至少一个设置于阳极旁的永久磁铁;
上下极片,其将磁通量分别传输到预定空间的上下部分;
分别将永久磁铁和上下极片磁学相连的上下磁轭,其分别覆盖永久磁铁的顶部和底部;
将永久磁铁附着在上下磁轭上的附着单元;
产生高频粒子束的磁控管;
控制高频粒子束强度的控制单元。
36、根据权利要求35中的高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是下列之一:一种高频加热设备、粒子加速器和雷达部件。
37、一种高频设备,包括:
高频粒子加速单元,包括:
磁控管,包括:
形成多个谐振电路的环状阳极;
放置在阳极轴中心以释放热离子的阴极;
形成于阳极和阴极间的激活空间;
至少一个永久磁铁,其设置于阳极旁并在磁控管的轴向中心方向长于阳极;
将至少一个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量传输到预定空间中的磁通量单元;
产生高频粒子束的磁控管;
控制高频粒子束强度的控制单元。
38、根据权利要求37中的高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是下列之一:高频加热设备、粒子加速器和雷达部件。
CNB2003101141085A 2002-12-10 2003-11-05 磁控管及装备该磁控管的微波炉和高频加热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463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20078049A KR20040050264A (ko) 2002-12-10 2002-12-10 마그네트론, 전자렌지 및 고주파가열기
KR200278049 2002-1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6999A true CN1506999A (zh) 2004-06-23
CN1324636C CN1324636C (zh) 2007-07-04

Family

ID=32322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1410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4636C (zh) 2002-12-10 2003-11-05 磁控管及装备该磁控管的微波炉和高频加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026762B2 (zh)
EP (1) EP1429365A3 (zh)
JP (1) JP2004193104A (zh)
KR (1) KR20040050264A (zh)
CN (1) CN1324636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3891A (zh) * 2011-03-17 2012-09-26 E2V技术(英国)有限公司 磁控管
CN104900466A (zh) * 2015-06-30 2015-09-09 成都八九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控管用磁场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57046A (en) * 2008-01-30 2009-08-05 E2V Tech Anode structure for a magnetron
WO2010061565A1 (ja) * 2008-11-27 2010-06-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マグネトロン及びマイクロ波利用機器
JP5676899B2 (ja) * 2010-03-25 2015-02-25 東芝ホクト電子株式会社 マグネトロン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レンジ
CN103531419B (zh) * 2013-10-25 2016-02-1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微波加热用磁控管管芯
CN110769538A (zh) * 2018-07-27 2020-02-0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加热结构及加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53676B (de) * 1957-10-10 1959-03-26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Dauermagnetsystem fuer Magnetronroehren
DE1114595B (de) * 1959-12-11 1961-10-05 Mikrowellen Ges M B H Deutsche Dauermagnetsystem mit Oxydkeramikmagneten fuer Magnetronroehren
US3562579A (en) * 1968-06-11 1971-02-09 Nippon Electric Co Electron discharge device employing inexpensive permanent magnets if significantly reduced size
US3989979A (en) * 1974-08-03 1976-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agnetron employing a permanent magnet formed of a manganese-aluminum-carbon system alloy
JPS5156956U (zh) * 1974-10-30 1976-05-04
JPS522371U (zh) * 1975-06-24 1977-01-08
JPS589537B2 (ja) * 1975-09-19 1983-02-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グネトロン
JPS5725488Y2 (zh) * 1977-04-27 1982-06-02
JPS5712536Y2 (zh) * 1977-05-19 1982-03-12
JPS55162855U (zh) * 1979-05-11 1980-11-22
US4310786A (en) * 1979-09-12 1982-01-12 Kumpfer Beverly D Magnetron tube with improved low cost structure
JPS5721050A (en) * 1980-07-14 1982-02-03 Hitachi Ltd Magnetron
JPS5736752A (en) * 1980-08-13 1982-02-27 Hitachi Ltd Manufacture of magnetron
JPH0626101B2 (ja) * 1984-01-06 1994-04-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グネトロン
JPH0230036A (ja) * 1988-02-03 1990-01-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マグネトロン
US5177403A (en) * 1989-10-31 1993-01-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icrowave oven magnetron having choking structure and leakage flux compensation means
KR930000576B1 (ko) * 1990-09-20 1993-01-25 주식회사 금성사 마그네트론의 구조
KR940006922Y1 (ko) * 1991-12-14 1994-10-06 주식회사 금성사 마그네트론의 요크 결합장치
KR0140501B1 (ko) * 1993-05-27 1998-06-01 김광호 전자렌지
JPH0945252A (ja) * 1995-07-28 1997-02-14 Toshiba Corp パルスマグネトロン
KR0176847B1 (ko) * 1995-10-30 1999-03-20 구자홍 마그네트론
JP3333421B2 (ja) * 1997-02-28 2002-10-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平板型マグネトロン
JPH10269955A (ja) * 1997-03-28 1998-10-09 Toshiba Hokuto Denshi Kk マグネトロン装置
KR19990001481A (ko) * 1997-06-16 1999-01-15 구자홍 마그네트론
JPH11354265A (ja) * 1998-06-11 1999-12-24 Hitachi Hometec Ltd 高周波加熱装置のマグネトロン取付部構造
JP2000306518A (ja) * 1999-04-23 2000-11-02 Hitachi Ltd マグネトロン
JP2001283744A (ja) * 2000-03-29 2001-10-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マグネトロン装置
JP4670027B2 (ja) * 2000-10-18 2011-04-13 日立協和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マグネトロン
JP2002163992A (ja) 2000-11-22 2002-06-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マグネトロン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3891A (zh) * 2011-03-17 2012-09-26 E2V技术(英国)有限公司 磁控管
CN102693891B (zh) * 2011-03-17 2018-08-14 E2V技术(英国)有限公司 磁控管
CN104900466A (zh) * 2015-06-30 2015-09-09 成都八九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控管用磁场组件
CN104900466B (zh) * 2015-06-30 2017-01-18 成都八九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控管用磁场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193104A (ja) 2004-07-08
EP1429365A2 (en) 2004-06-16
US7026762B2 (en) 2006-04-11
US20040108816A1 (en) 2004-06-10
CN1324636C (zh) 2007-07-04
EP1429365A3 (en) 2008-08-13
KR20040050264A (ko) 2004-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648C (zh) 磁控管
CN1841634A (zh) 磁控管
CN1324636C (zh) 磁控管及装备该磁控管的微波炉和高频加热设备
CN1302507C (zh) 磁控管及分别装有该磁控管的微波炉和高频加热装置
CN1272824C (zh) 阳极和带有该阳极的磁控管
CN1992134A (zh) 磁电管
CN1165943C (zh) 磁控管
CN1294750A (zh) 磁控管
CN110708918A (zh) 一种离子风发生器及实现方法
CN1192036A (zh) 平板型磁控管
CN1879190A (zh) 热电转换器
CN102054646A (zh) 一种八腔小功率磁控管及其设计步骤
CN1196164C (zh) 磁控管
CN1320589C (zh) 磁控管的输出部件结构
CN1066556A (zh) 磁控管冷却装置
KR100209638B1 (ko) 마그네트론의 방열장치
CN2548706Y (zh) 热管风冷式电磁除铁器
CN1797675A (zh) 磁控管的磁极构造
KR100455195B1 (ko) 마그네트론의 자계집속구조
KR100374840B1 (ko) 마그네트론
CN1591753A (zh) 磁控管滤波盒子的构造
CN1917129A (zh) 磁控管中的灯丝下防护罩
KR100480101B1 (ko) 마그네트론의 a-실 접합구조
KR20040009855A (ko) 마그네트론의 베인
CN1591748A (zh) 磁控管的输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411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