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7562A - 光信息记录媒体 - Google Patents

光信息记录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7562A
CN1497562A CNA2003101014639A CN200310101463A CN1497562A CN 1497562 A CN1497562 A CN 1497562A CN A2003101014639 A CNA2003101014639 A CN A2003101014639A CN 200310101463 A CN200310101463 A CN 200310101463A CN 1497562 A CN1497562 A CN 1497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sin molding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cording media
optic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014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3398C (zh
Inventor
绵织圭史
大野锐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97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7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339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339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5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5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56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layers improving adhesion between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1Circular sheet or circular blank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包括:基板,在一个面上形成了从槽或凹坑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至少一个信息层,设置在上述基板的上述一个面上,包括从记录膜和反射膜中选择出的至少一个;树脂层,设置在上述信息层上;及透光层,设置在上述树脂层上。上述树脂层包括从上述透光层侧顺次配置的第1树脂膜和第2树脂膜,上述第1树脂膜的吸水率A1和上述第2树脂膜的吸水率A2满足A1>A2的关系。第1树脂膜和第2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相互不同。

Description

光信息记录媒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信息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正在推进信息记录媒体的领域中有关各种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研究。光信息记录媒体能够高密度且非接触地对信息进行记录和再现,而且,作为可便宜地实现上述这些的媒体,可以实现用途广泛的应用。
其中,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是大容量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不仅能再现声音,而且还能将图像等动态图像作为信息进行纪录和再现,迅速地在市场上得到普及。
现在,以DVD为代表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具有在厚度1.2mm的透明树脂基板上设置信息层,并进一步通过透光层来保护信息层的结构,或具有在厚度1.2mm的透明树脂基板的一个面或两个面上设置信息记录层,并将其两枚粘合在一起的结构。
再有,近年来为了实现高密度化,提出了记录和再生信息时使用短波长的激光,或者使用开口数(NA)大的物镜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8-235638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10-283683号公报)。
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标记(mark)的大小与光点(spot)的大小成比例,通过使光点大小变小,可以使记录标记变小,所以可以提高记录密度。当照射激光的波长为λ时,光点尺寸由λ/NA决定。也就是说,通过使NA变大,可以实现高密度化。
当NA变大时,产生余量相对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倾斜而变小的问题,但该余量能够通过使透光层的厚度变薄而扩大。
使透光层变薄的方法,提出过利用UV硬化性粘结剂或丙烯酸粘结剂,将用铸造法制作的树脂膜粘合在信息层上的方法。
图7所示是现有光信息记录媒体10的剖面图。光信息记录媒体10是将基板101、信息记录层102、粘结层103和透光层104叠层在一起的结构,该基板101在表面上形成了信息记录用的槽(图未示出),该信息记录层102设置在基板101的形成槽的面上,透光层104由树脂膜构成。如上所述,通过使透光层104的厚度变薄,来扩大对应光信息记录媒体倾斜的余量,可以实现高密度记录。
但是,在透光层使用树脂膜,通过粘结剂将该树脂膜粘合在信息层上时,会产生以下问题。
粘结剂需要高的粘结力,但由于这样的材料多为多孔质结构,所以易于吸收水分。因此,如果暴露在高湿度下则吸收水分,发生因信息层的腐蚀或媒体的翘曲等变形所引起的倾斜的产生的问题。再有,由于这样的粘结剂难以有效地扩散热,所以记录再现时由激光的照射而产生热时产生以下问题,即,信息层由于该热受到损伤而降低记录再生循环次数或降低反射率,另外,由于树脂层的热变形而发生倾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包括:基板,在一个面上形成了从槽或凹坑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至少一个信息层,设置在上述基板的上述一个面上,包括从记录膜和反射膜中选择出的至少一个;树脂层,设置在上述信息层上;及透光层,设置在上述树脂层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层包括从上述透光层侧顺次配置的第1树脂膜和第2树脂膜,上述第1树脂膜的吸水率A1和上述第2树脂膜的吸水率A2满足A1>A2的关系。
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包括:基板,在一个面上形成了从槽或凹坑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至少一个信息层,设置在上述基板的上述一个面上,包括从记录膜和反射膜中选择出的至少一个;树脂层,设置在上述信息层上;及透光层,设置在上述树脂层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层包括从上述透光层侧顺次配置的第1树脂膜和第2树脂膜,上述第1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1和上述第2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2相互不同。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循环次数和抖动(jitter)的关系的关系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循环次数和抖动的关系的关系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9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循环次数和抖动的关系的关系图。
图6是示出第2树脂膜的端面和信息层的端面之间的距离W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现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构成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在将信息层和透光层粘合在一起的树脂层上,具有第1树脂膜和吸收率小于第1树脂膜的第2树脂膜,由于在信息层侧设有吸收率小的第2树脂膜,所以信息层变得不易暴露在水分中,可以抑制信息层的腐蚀。还可以防止由水分吸收引起的翘曲等变形,而且可以抑制倾斜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第1树脂膜的吸水率A1和第2树脂膜的吸水率A2之差优选为1wt%~20wt%,更优选为1wt%~10wt%。
在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在第1树脂膜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系粘结剂或环氧系粘结剂,具体来说就是可以使用以聚丙烯酸丁酯或聚丙烯酸甲酯为主成分的丙烯酸系粘结剂。另外,在第2树脂膜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例如以甲基丙烯酸酯和光聚合剂为主成分、混入了作为粘合剂的丙烯酸树脂或聚酯树脂。
在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优选上述第2树脂膜的吸水率A2不高于10wt%。这是因为可以抑制信息层的腐蚀和倾斜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优选上述第2树脂膜被设置成覆盖上述信息层的端面,优选上述第2树脂膜的端面和上述信息层的端面之间的距离W不小于0.2mm。这是因为可以更有效地抑制信息层的腐蚀。
在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优选上述第1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1和上述第2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2相互不同,此时,优选上述第1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1和上述第2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2满足D2>D1的关系。这是因为可以有效地散热,故可以抑制由信息层的热引起的损伤等,可以提高记录再现循环特性(再现专用型的情况可以抑制反射率的降低)。
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在将信息层和透光层粘合在一起的树脂层上,具有弹性弯曲模量相互不同的第1树脂膜和第2树脂膜,可以提高树脂层的热扩散效果,可以防止信息层的热引起的损伤和媒体的热变形。这样一来,可以提高记录再现循环特性(再现专用型的情况可以抑制反射率的降低),还可以防止倾斜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优选上述第1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1和上述第2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2满足D2>D1的关系。这是因为可以提高记录再现循环特性。
在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优选上述第2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2不小于3×105Pa。这是因为可以有效地抑制由热变形引起的倾斜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优选上述第1树脂膜和上述第2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之差不小于1×105Pa、不大于1×107Pa。这是因为可以进一步提高记录再现循环特性。
在本发明的第1和第2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上述透光层的厚度可以不大于100μm。这样一来,可以达成按照高NA化的高密度化。
在本发明的第1和第2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上述第2树脂膜也可以至少包含紫外线固化性树脂。这是因为易于将第2树脂膜的吸收率和弹性弯曲模量控制为预期的值。
在本发明的第1和第2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上述信息层包括从上述激光入射侧顺次配置的第1保护膜、记录膜、第2保护膜及反射膜,上述第1保护膜包含ZnS,上述第2树脂膜与上述第1保护膜相接设置。如上所述,在记录再现型中,在信息层上设置含有ZnS的第1保护膜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信息层的腐蚀和记录再现循环特性的劣化。所谓优选包含ZnS作为主成分是指ZnS不低于20wt%,优选不低于40wt%。
在本发明的第1和第2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也可以在上述基板的上述一个面上形成凹坑,而且上述信息层由反射膜构成,该反射膜所含主成分是从Ag、Al和Si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上述第2树脂膜与上述反射膜相接设置。再现专用型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情况,也可以防止信息层的腐蚀和反射膜的热损伤引起的反射率的降低。
在本发明的第1和第2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优选上述第1树脂膜的厚度H1和上述第2树脂膜的厚度H2满足H1>H2的关系,特别优选上述第2树脂膜的厚度H2不小于0.2μm、不大于5μm。当H2不小于0.2μm时,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充分的效果,另外,当H2不大于5μm时,通过旋转覆盖形成第2树脂膜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厚度不均。
在本发明的第1和第2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上述第2树脂膜优选由旋转覆盖法形成。这是因为所形成的厚度均匀。
在本发明的第1和第2方案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也可以在上述基板和上述树脂膜之间设置多个上述信息层。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大容量化。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对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的结构的剖面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中,在基板11上,对含有记录膜的信息层12、树脂层13和透光层14按照该顺序进行叠层。树脂层13由从透光层14侧顺次配置的第1树脂膜13a和第2树脂膜13b形成。也就是说,树脂层13是由与透光层14相接设置的第1树脂膜13a、及与信息层12相接设置的第2树脂膜13b构成的两层结构。通过树脂层13将信息层12和透光层14粘合在一起。另外,光信息记录媒体1是从透光层14侧入射激光的结构。
在基板11上,例如可以使用如下聚碳酸酯基板,该聚碳酸酯基板利用塑模成型在一个面上形成了从槽和凹坑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
信息层12包含记录膜,例如可以从基板11侧将反射膜、第2保护膜、记录膜和第1保护膜按照该顺序进行叠层而形成。记录膜例如是通过激光的照射在结晶相和非结晶相之间引起可逆的相变化的材料所构成的相变化型的记录膜。另外,位于激光入射侧的第1保护膜能由含有ZnS为主成分的材料形成,例如可以用ZnS和SiO2的混合物形成。
为了与使用NA大的物镜的高密度记录化相对应,可以将透光层14形成得很薄。透光层14的厚度优选不大于300nm,更优选不大于100μm。
由于要求第1树脂膜13a与透光层14的密合性,优选第1树脂膜13a由具有粘性(例如粘度1mPa·s~100mPa·s)的树脂形成。因此,第1树脂膜13a例如能使用丙烯酸系粘结剂和环氧系粘结剂,在这些材料中优选使用以聚丙烯酸丁酯或聚丙烯酸甲酯为主成分的丙烯酸系粘结剂。另外,这样的材料之中,材质上吸水率比较高,优选第1树脂膜13a的吸水率A1为5wt%~30wt%。但是,所谓第1树脂膜13a的吸水率是指吸水量相对第1树脂膜13a的干燥重量的百分率,具体来说,用60℃的炉使剥离了保护膜和剥离膜的第1树脂膜13a样品干燥24小时,用干燥器冷却2小时,测量干燥重量。然后,将样品浸渍在23±1℃的蒸馏水中2小时。然后,从蒸馏水中取出样品并拭去水分,测定该样品的质量。对浸渍前的样品重量和浸渍后的样品重量进行比较,通过由重量增加计算吸水率来求出吸水率的值。第2树脂膜13b的吸水率A2也一样。
另外,由于第1树脂膜13a需要较强的粘结力,所以厚度优选不低于10μm。另外,从为了均匀地制作第1树脂膜13a的膜厚而不能极端地变厚的理由考虑,优选厚度H1不大于40μm。
第2树脂膜13b由其吸水率A2小于第1树脂膜13a的吸水率A1的材料(A1>A2的材料)形成。从比较容易地使吸水率变化的理由考虑,第2树脂膜13b优选使用丙烯酸系树脂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具体来说,能够使用以甲基丙烯酸酯和光聚合剂为主成分,混入了作为粘合剂的丙烯酸树脂或聚酯树脂的树脂的树脂。另外,第2树脂膜13b的厚度H2能在0.1μm~20μm的范围内形成,但优选在0.2μm~5μm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当H2不小于0.2μm时,可以充分得到第2树脂膜13b的低吸水率的效果,当H2不大于5μm时,通过旋转覆盖形成第2树脂膜13b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厚度不均。
图6是示出第2树脂膜13b的端面与信息层12的端面之间的距离W的说明图。第2树脂膜13b优选被设置成覆盖信息层12的端面,从信息层12的端面到第2树脂膜13b的端面的距离W优选不小于0.2mm。这是因为可以有效地抑制信息层12的腐蚀。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由第1树脂膜13a和第2树脂膜13b形成将信息层12和透光层14粘合在一起的树脂层13,在第1树脂膜13a使用确保第1树脂膜13a与透光层14的粘结性高的材料,在第2树脂膜13b使用吸水性低的材料。为了确保提高粘结性而使用粘性高的树脂时,该材质上吸水率较高,由于水分的吸收,信息层暴露于水分中,但本实施中,由于以与信息层12相接的方式来设置吸水率低的第2树脂膜13b,所以可以抑制信息层12暴露于水中的程度。由此可以抑制信息层12的腐蚀。进一步可以防止由水分吸收引起的媒体的翘曲等变形,可以抑制倾斜的发生。
再有,为了有效地抑制信息层12的腐蚀和倾斜的发生,优选第2树脂膜13b的吸水率A2不高于10wt%。
另外,在信息层12设置含有ZnS的第1保护膜时,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该保护膜自身发生改变而表面变成多孔质地,因此水分易于穿过保护膜而产生记录膜腐蚀的问题。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中,以覆盖第1保护膜的方式设置低吸水率的第2树脂膜13b,所以可以解决由第1保护膜自身的性质改变而引起的上述问题。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的信息层12具有由ZnS系材料形成的保护膜时,可以得到特别好的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基板11上使用溅射法,按照第2保护膜、记录膜和第1保护膜的顺序形成这些膜。然后,在第1保护膜上形成第2树脂膜13b。由于第2树脂膜13b需要形成得薄,所以优选由旋转覆盖制作。接着,在第2树脂膜13b上形成第1树脂膜13a,再形成透光层14。由此可以制作光信息记录媒体1。另外,在透光层14形成得非常薄的情况,优选预先在透光层14上例如使用凹版印刷等方法涂敷第1树脂膜13a,然后将在基板11侧形成的第2树脂膜13b和在透光层14侧形成的第1树脂膜13a粘合在一起的方法。这是因为这样形成简单。
(实施方式2)
对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的结构的剖面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上,在基板21上,对含有记录膜的信息层22、树脂层23和透光层24按照该顺序进行叠层。树脂层23由从透光层24侧顺次配置的第1树脂膜23a和第2树脂膜23b形成。也就是说,树脂层23是由与透光层24相接设置的第1树脂膜23a、及与信息层22相接设置的第2树脂膜23b构成的两层结构。通过树脂层23将信息层22和透光层24粘合在一起。另外,光信息记录媒体2是从透光层24侧入射激光的结构。
基板21、信息层22和透光层24可以使用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基板11、信息层12和透光层14相同的材料,可以形成同样的形状。另外,各层的功能也相同。
树脂层23由弹性弯曲模量相互不同的第1树脂膜23a和第2树脂膜23b形成。在现有光信息记录媒体中,如果记录再现时激光长时间照射同一部位,则会产生热,在信息层和树脂层的界面发生树脂层的热变形和折射率的变化,存在信息层大多被热损伤而不能得到好的记录再现循环特性的问题。与之相对应,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由于将弹性弯曲模量不同的树脂膜叠层而形成树脂层23,不易受到由激光引起的损伤,可以得到好的记录再现循环特性。详细地说,树脂层23具备受到由激光造成的热损伤也可以使粘结成分持续的第1树脂膜23a、以及因弹性弯曲模量高而不易受到热损伤的第2树脂膜23b的两层结构,各自的功能是分离的(由不同的膜实现)。再有,由第1树脂膜23a吸收激光的热,而使赋予第2树脂膜23b上的热的损伤减轻。这样一来,可以得到比现有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好的记录再现循环特性。
第1树脂膜23a例如可以使用以聚丙烯酸丁酯或聚丙烯酸甲酯为主成分的丙烯酸系粘结剂来制作。第2树脂膜23b例如可以使用以甲基丙烯酸酯和光聚合剂为主要成分的紫外线固化树脂来制作。第1树脂膜23a的弹性弯曲模量D1和第2树脂膜23b的弹性弯曲模量D2之差为1×105Pa~1×107Pa为好,为2×105Pa~2×107Pa则更好。通过在这些范围内来选择弹性弯曲模量,可以大幅改善热损伤。
另外,第1树脂膜23a的弹性弯曲模量D1和第2树脂膜23b的弹性弯曲模量D2可以是D1>D2,也可以是D1<D2,但为了易于散热而优选D1<D2。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改善记录再现循环特性。
另外,第1树脂膜23a与透光层24的密合性是必要的,有关优选使用这样的材料这点、及第1树脂膜23a和第2树脂膜23b的优选膜厚等,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另外,光信息记录媒体2可以通过与实施方式1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同样的工序制造。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1和2中,说明了在信息层上设置记录膜的记录再现型光信息记录媒体,而在基板上形成作为信息信号的凹凸凹坑、且信息层由反射层构成的再生专用型光信息记录媒体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实施方式2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为再生专用型构成的情况,取代提高记录再现循环特性的效果,可以得到抑制由反射膜的热损伤造成的反射率降低的效果。
另外,例如信息层叠层不少于两层的多层结构的情况,被叠层的多个信息层组和透光层之间设置的树脂层像实施方式1和2那样构成,由此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能够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用于其他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媒体。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中,制作实施方式1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
在基板11上使用直径为120mm和中心直径为10mm的聚碳酸酯基板。在该聚碳酸酯基板的一个面上形成槽。信息层12由反射膜(Ag-Pb-Co、厚20nm)、第2保护膜(ZnS-SiO2、厚20nm)、记录膜(Ge-As-Tb、厚20nm)和第1保护膜(ZnS-SiO2、厚20nm)形成。透光层14由聚碳酸酯形成,厚度为78μm。第1树脂膜13a使用聚丙烯酸甲酯形成,吸水率A1为10wt%,厚度H1为20μm。第2树脂膜13b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形成,吸水率A2为0.7wt%,厚度H2为1μm。其中,所使用的紫外线固化树脂,其主剂包含22mol%环氧乙烷改性的双酚A-2丙烯酸酯、30mol%四氢呋喃基丙烯酸酯、及25mol%二环戊基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粘合剂包含18mol%聚氨脂二丙烯酸酯,光聚合剂包含5mol%羟基环己基苯基酮。
另外,第2树脂膜13b以覆盖信息层12的端面的方式形成,第2树脂膜13b的端面位于距离信息层12的端面约1.0mm的外周。
对这样制作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的样品1-a进行腐蚀试验。腐蚀试验如下进行,即,通过阿列纽斯图(arrhenius plot)对光信息记录媒体设定等价于经过10~20年的条件,在温度90℃湿度80%的环境下放置100小时后,使用显微镜通过目视算出腐蚀的数量。另外,为了进行比较,对除了不包含第2树脂膜13b之外都与上述样品1-a一样的样品1-b(现有光信息记录媒体10(参照图7))进行同样的腐蚀试验。腐蚀试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另外,是样品1-a和样品1-b各准备5个,并分别进行测定的结果。
【表1】
    样品No.           腐蚀个数(个)
    信息面(记录膜)     信息层端面
    1-a     0     0
    1-b     3~5     2
如表1所示,比较的样品1-b在记录膜表面和深度方向(内部)发生斑点模样的腐蚀,进一步在信息层的外周端面也发生腐蚀。样品1-b由于发生这些腐蚀而不能进行信号的记录再现。与之相对,样品1-a不发生腐蚀。
由以上的结果可以确认通过设置第2树脂膜13b可以得到良好的耐腐蚀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制作实施方式1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
在本实施例中,除第2树脂膜13b的吸水率以外与实施例1的样品1-a一样来制作样品2-a~2-i(各样品各准备5个)。样品2-a~2-i的第2树脂膜13b的吸水率A2如表2所示。另外,第2树脂膜13b的吸水率(选择作为第2树脂膜13b中的作为粘合剂使用的丙烯酸树脂材料)控制成预定值。
也对这些样品2-a~2-i进行与实施例1的情况一样的腐蚀试验。在表2中示出了第2树脂膜13b的吸水率与腐蚀之间的关系。另外,由于一般腐蚀生成圆形形状,所以在表2中示出了直径大小不大于50μm的腐蚀数量和直径大小不小于50μm的腐蚀数量。
【表2】
 样品No. 吸水率(wt%)           腐蚀个数(个)
 直径小于50μm 直径不小于50μm
   2-a     20     5~9     4~8
   2-b     16     5~7     3~6
   2-c     15.1     4~7     3~5
   2-d     12     3~6     1~2
   2-e     10.5     1~2     1
   2-f     10     0     0
   2-g     6.9     0     0
   2-h     4.3     0     0
   2-i     0.7     0     0
从该结果,可以确认第2树脂膜13b的吸水率小时可以得到更好的耐腐蚀性,可以确认吸水率10%以下时能得到明确的效果,耐腐蚀性非常强。
另外,对样品2-a~2-h还测定了湿度冲击倾斜的变化量。在表2中示出了吸水率和湿度冲击倾斜的变化量。所谓湿度冲击倾斜表示使样品从充分吸湿的状态向通常环境下的状态变化的情况的倾斜变化量。由表3可以看出,由湿度引起的倾斜变化量随着第2树脂膜13b的吸水率而变化,吸水率不大于10wt%时为0.12是一定的。这是由于第2树脂膜13b的吸水率低,水分的释放少所引起的。同样,在测定现有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实施例1的样品1-b)时,倾斜变化量为0.4左右。这样一来,可以确认设置第2树脂膜14能大幅改善湿度冲击倾斜的变化量。
【表3】
    样品No.     吸水率(wt%)   倾斜变化量(°)
    2-a     20   0.2
    2-b     16   0.2
    2-c     15.1   0.15
    2-d     12   0.14
    2-e     10.5   0.13
    2-f     10   0.12
    2-g     6.9   0.12
    2-h     4.3   0.12
    现有     -   0.4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制作实施方式1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样品1-a一样制作准备透光层14的厚度600μm、500μm、400μm、300μm、100μm、50μm地变化的样品,并与实施例1的样品1-b一样制作(但是第1树脂膜13a的厚度为25μm)并准备透光层14的厚度600μm、500μm、400μm、300μm、100μm、50μm地变化的样品,对这些各个样品进行与实施例1的情况一样的腐蚀试验。
其结果,没有设置第2树脂膜13b的样品,虽然透光层14的厚度不低于400μm左右时耐腐蚀性是好的,但是透光层14的厚度不高于300μm时能在信息层12上发现腐蚀。这是因为考虑到随着透光层14变薄,从外部侵入的水分的程度变大的缘故。
与之相对,设置了第2树脂膜13b的样品,即使透光层14的厚度不高于300μm的情况也不发生腐蚀,甚至在透光层14的厚度变为50μm的情况下也看不出耐腐蚀性的恶化。
为了高NA化而达成高密度化而需要透光层14形成得薄,此时,透光层14的厚度优选不高于300μm,更优选不高于100μm。因此,由本实施例的结果可以确认,为了高NA化,设置第2树脂膜13b的本发明的构成是适合的。
(实施例4)
在实施例4中,制作实施方式1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
在本实施例中,除第2树脂膜13b的端面与信息层12的端面之间的距离W以外,制作与实施例1的样品1-a一样的样品4-a~4-h(各样品各准备5个)。样品4-a~4-h的距离W的值如表4所示。另外,第2树脂膜13b的端面比信息层12的端面更靠近外周的情况,用“+”表示距离W,位于内周的情况用“-”表示距离W。另外,距离W的测定是通过使用可以测定二维距离的光学显微镜对信息层12的端面和第2树脂膜13b的端面进行观察而正确求出的。
对这些样品4-a~4-h也进行与实施例1的情况一样的腐蚀试验。在表4中示出了距离W的值和腐蚀之间的关系。另外,由于一般腐蚀生成圆形形状,所以在表4中示出了直径大小不大于50μm的腐蚀数量和直径大小不小于50μm的腐蚀数量。
【表4】
  样品No.    距离W(mm)            腐蚀个数(个)
直径小于50μm 直径不小于50μm
    4-a     -0.1     1~3     1~2
    4-b     0     1~2     1~2
    4-c     +0.05     1~2     1
    4-d     +0.1     1     1
    4-e     +0.15     1     0
    4-f     +0.2     0     0
    4-g     +0.25     0     0
    4-h     +0.3     0     0
从以上结果可以确认,第2树脂膜13b优选以覆盖信息层12的端面的方式形成,优选距离W不低于0.2mm。
(实施例5)
在实施例5中,制作实施方式1的光信息记录媒体1。
在本实施例中,除第2树脂膜13b的厚度H2以外,制作与实施例1的样品1-a一样的样品5-a~5-d(各样品各准备5个)。样品5-a~5-d的厚度H2的值如表5所示。另外,厚度H2的测定是使用由光的干涉测定膜厚的白色干涉膜厚计进行的。
对这些样品5-a~5-d也进行与实施例1的情况一样的腐蚀试验。在表5中示出了厚度H2的值和腐蚀之间的关系。另外,由于一般腐蚀生成圆形形状,所以在表5中示出了直径大小不大于50μm的腐蚀数量和直径大小不小于50μm的腐蚀数量。
【表5】
   样品No. 厚度H2(μm)            腐蚀个数(个)
直径小于50μm 直径不小于50μm
    5-a     2     0     0
    5-b     0.2     0     0
    5-c     0.1     1     0
    5-d     0.08     2~3     1
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确认由于第2树脂膜13b的厚度H2优选不低于0.2μm,故可以得到好的耐腐蚀性。
(实施例6)
在实施例6中,制作实施方式2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
基板21上使用直径120mm及中心直径10mm的聚碳酸酯基板。在该聚碳酸酯基板的一个面上形成槽。信息层22由反射膜(Ag-Pb-Co、厚20nm)、第2保护膜(ZnS-SiO2、厚20nm)、记录膜(Ge-As-Tb、厚20nm)和第1保护膜(ZnS-SiO2、厚20nm)形成。透光层24由聚碳酸酯形成,厚度为78μm。第1树脂膜23a使用聚丙烯酸甲酯形成,厚度H1为20μm。第2树脂膜13b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形成,厚度H2为1μm。其中,所使用的紫外线固化树脂,其主剂包含22mol%环氧乙烷改性的双酚A-2丙烯酸酯、30mol%四氢呋喃基丙烯酸酯、25mol%二环戊基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粘合剂包含18mol%聚氨脂二丙烯酸酯,光聚合剂包含5mol%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如上所述的样品,制造第1树脂膜23a的弹性弯曲模量D1和第2树脂膜23b的弹性弯曲模量D2的关系为D1<D2(样品6-a)、D1>D2(样品6-b)这两种。各样品的D1和D2的值示于表6。另外,为了比较而制作树脂层23仅设置第1树脂膜23a样品(样品6-c)。
【表6】
     样品No.        腐蚀个数(个)
       D1      D2
  6-a(D1<D2)     5×104     3×105
  6-b(D1>D2)     5×104     2×104
  6-c(只有第1树脂膜)     4×104     -
对如上制作的样品确认记录再现循环特性。图3示出各样品的记录再现循环特性。在图3所示的记录再现循环特性中,横轴示出了对同样的部位进行记录再现的循环次数,纵轴示出了表示记录再现信号品质的抖动值。如果抖动值变大,则不能进行记录再现。另外,信号信息记录在从透光层24看为凹的部分、即沟槽区。
如图3所示,设置弹性弯曲模量相互不同的第1树脂膜23a和第2树脂膜23b的情况,与现有信息记录媒体比较,可以得到具有良好记录再现循环特性的信息记录媒体。另外,还可以确认通过使第2树脂膜23b的弹性弯曲模量D2大于第1树脂膜23a的弹性弯曲模量D1,可以得到更好的记录再现循环特性。
(实施例7)
在实施例7中,制作实施方式2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
在本实施例中,用聚丙烯酸甲酯形成第1树脂膜23a而使弹性弯曲模量固定在5×104Pa,而且,准备除使第2树脂膜23b的弹性弯曲模量D2如表7所示变化以外与实施例6一样制作的样品7-a~7-d。
【表7】
   样品No. 弹性弯曲模量D2(Pa)
    7-a     1×105
    7-b     2×105
    7-c     3×105
    7-d     4×105
对于这些各样品与实施例6的情况一样确认记录再现循环特性。其结果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示出了记录再现循环特性随着第2树脂膜23b的弹性弯曲模量D2从1×105Pa增加至3×105Pa而变得更好的结果,抖动不低于3×105Pa,基本一定。这考虑是因为存在记录再现循环特性在3×105Pa附近时基本一定的缘故。
由以上结果可以确认第2树脂膜23b的弹性弯曲模量不低于3×105Pa为好。
(实施例8)
在实施例8中,制作实施方式2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
在本实施例中,准备与弹性弯曲模量D1、D2固定在某一值的实施例6(样品6-a、6-b)一样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以及对现有的光信息记录媒体(没有形成第2树脂膜23b的实施例6的样品6-c)使各自的透光层的厚度为600μm、500μm、400μm、300μm、100μm、50μm变化的样品,对这些各样品与实施例6的情况一样地确认记录再现循环特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聚丙烯酸甲酯制作第1树脂膜23a而将弹性弯曲模量D1固定在5×104Pa,由紫外线固化树脂制作第2树脂膜23b而将弹性弯曲模量D2固定在3×105Pa。但是,有关现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样品,其第1树脂膜23a的厚度H1为25μm。
其结果,可以看出现有的没有设置第2树脂膜23b的样品,透光层24的厚度不低于400μm左右的记录再现循环特性良好,而透光层24的厚度不高于300μm时记录再现循环特性劣化。考虑这是因为随着透光层24变薄,第1树脂层23a受到热的影响变大,引起热变形等的缘故。
与之相对,设置了第2树脂膜23b的样品,即使透光层24的厚度不高于300μm的情况,也不发生记录再现循环特性劣化。其结果,即使进一步使透光层24的厚度变薄也一样。
为了高NA化而达成高密度化而需要透光层24形成得薄,此时,透光层24的厚度优选不高于300μm,更优选不高于100μm。因此,由本实施例的结果可以确认,为了高NA化,设置第2树脂膜23b的本发明的构成是适合的。
(实施例9)
在实施例9中,制作实施方式2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
在本实施例中,由聚丙烯酸甲酯制作第1树脂膜23a而将弹性弯曲模量D1固定在5×104Pa,且由紫外线固化树脂制作第2树脂膜23b而将弹性弯曲模量D2为3×105Pa,使厚度H2变化为2.0μm、0.2μm、0.1μm、0.05μm来制作样品。另外,除第1树脂膜23a和第2树脂膜23b以外的构成都与实施例6情况相同。
对这些各样品,与实施例6的情况一样来确认记录再现循环特性。其结果在图5中示出。
如图5所示,记录再现循环特性,由于厚度H2变薄,抖动的劣化程度,即在图5中抖动急剧增加而影响循环次数。随着H2从0.05μm增加到0.2μm,可以得到更好的记录再现循环特性。这是因为第2树脂膜23b厚的一方易于得到热扩散效果。另外,由于H2不低于0.2μm,记录再现循环特性基本一定。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10中,制作实施方式2的光信息记录媒体2。
在本实施例中,制作除由聚丙烯酸甲酯制作第1树脂膜23a而将弹性弯曲模量D1固定在5×104Pa、使第2树脂膜23b的弹性弯曲模量D2如表8所示变化以外与实施例6一样的样品。另外,在第2树脂层23b中作为粘合剂而使用的丙烯酸树脂材料,例如使用2官能化合物和多官能化合物材料而得到预定的值,来控制弹性弯曲模量D2。
对这些各样品还测定温度冲击倾斜的变化量。在表8中示出了弹性弯曲模量和温度冲击倾斜变化量。所谓温度冲击倾斜表示样品从室温环境变化到70℃环境的倾斜变化量的最大值。
【表8】
   样品No.   弹性弯曲模量D2(Pa)  倾斜变化量(°)
    10-a      1×105      0.8
    10-b      2×105      0.7
    10-c      3×105      0.5
    10-d      4×105      0.5
    现有      -      1.0
由表8可以知道,温度造成的冲击倾斜的变化量,随着第2树脂膜23b的弹性弯曲模量而变化,弹性弯曲模量不低于3×105Pa时为0.5°,是一定的值。这是由于第2树脂膜23b的弹性弯曲模量高,所以抑制由媒体收缩发生倾斜。同样对现有光信息记录媒体(没有设置第2树脂膜23b的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测定时,倾斜的变化量是1.0°。这样一来,确认如果设置第2树脂膜23b,则可以大幅改善提高温度冲击倾斜的变化量。
发明的详细说明中具体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充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具体例而狭义地加以解释,在本发明的宗旨和所记载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种种改变来实施。

Claims (26)

1.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包括:
基板,在一个面上形成了从槽或凹坑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
至少一个信息层,设置在上述基板的上述一个面上,包括从记录膜和反射膜中选择出的至少一个;
树脂层,设置在上述信息层上;及
透光层,设置在上述树脂层上;
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层包括从上述透光层侧顺次配置的第1树脂膜和第2树脂膜,上述第1树脂膜的吸水率A1和上述第2树脂膜的吸水率A2满足A1>A2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树脂膜的吸水率A2不高于10wt%。
3.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透光层的厚度不高于1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树脂膜至少包含紫外线固化性树脂。
5.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信息层包括从上述激光入射侧顺次配置的第1保护膜、记录膜、第2保护膜及反射膜,上述第1保护膜包含ZnS,上述第2树脂膜与上述第1保护膜相接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基板的上述一个面上形成凹坑,而且上述信息层由反射膜构成,该反射膜含有从Ag、Al和Si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上述第2树脂膜与上述反射膜相接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树脂膜被设置成覆盖上述信息层的端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树脂膜的端面和上述信息层的端面之间的距离W不小于0.2mm。
9.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树脂膜的厚度H1和上述第2树脂膜的厚度H2满足H1>H2的关系。
10.如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树脂膜的厚度H2不小于0.2μm、不大于5μm。
11.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树脂膜由旋转覆盖法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板和上述树脂层之间,设有多个上述信息层。
13.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1和上述第2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2相互不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1和上述第2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2满足D2>D1的关系。
15.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包括:
基板,在一个面上形成了从槽或凹坑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
至少一个信息层,设置在上述基板的上述一个面上,包括从记录膜和反射膜中选择出的至少一个;
树脂层,设置在上述信息层上;及
透光层,设置在上述树脂层上;
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层包括从上述透光层侧顺次配置的第1树脂膜和第2树脂膜,上述第1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1和上述第2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2相互不同。
16.如权利要求15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1和上述第2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2满足D2>D1的关系。
17.如权利要求15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D2不小于3×105Pa。
18.如权利要求15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树脂膜和上述第2树脂膜的弹性弯曲模量之差不小于1×105Pa、不大于1×107Pa。
19.如权利要求15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透光层的厚度不大于100μm。
20.如权利要求15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树脂膜至少包含紫外线固化性树脂。
21.如权利要求15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树脂膜的厚度H1和上述第2树脂膜的厚度H2满足H1>H2的关系。
22.如权利要求21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树脂膜的厚度H2不小于0.2μm、不大于5μm。
23.如权利要求15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信息层包括从上述激光入射侧顺次配置的第1保护膜、记录膜、第2保护膜及反射膜,上述第1保护膜包含ZnS,上述第2树脂膜与上述第1保护膜相接设置。
24.如权利要求15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基板的上述一个面上形成凹坑,而且上述信息层由反射膜构成,该反射膜含有从Ag、Al和Si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上述第2树脂膜与上述反射膜相接设置。
25.如权利要求15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树脂膜由旋转覆盖法形成。
26.如权利要求15所记载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板和上述树脂层之间,设有多个上述信息层。
CNB2003101014639A 2002-10-18 2003-10-20 光信息记录媒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339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04793 2002-10-18
JP304793/2002 2002-10-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7562A true CN1497562A (zh) 2004-05-19
CN1333398C CN1333398C (zh) 2007-08-22

Family

ID=32211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0146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3398C (zh) 2002-10-18 2003-10-20 光信息记录媒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6887547B2 (zh)
CN (1) CN133339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39648B2 (ja) * 2002-08-08 2008-08-2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製造用シート
US7185814B2 (en) * 2002-10-16 2007-03-06 Dcard, Inc. Laye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for optical memory strip (OMS)
JP4560048B2 (ja) * 2004-09-24 2010-10-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多層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感光性粘着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59367A (ja) * 1991-12-10 1993-06-25 Hitachi Maxell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
JP3241560B2 (ja) 1995-02-24 2001-12-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283683A (ja) 1997-02-05 1998-10-23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0896328B1 (en) * 1997-07-29 2003-03-19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carri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6636476B1 (en) * 1997-12-26 2003-10-21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with a substrate of two different resin layers
JP2000082236A (ja) * 1998-07-09 2000-03-21 Sony Corp 光学記録媒体
JP2000235734A (ja) * 1999-02-10 2000-08-29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52375A (ja) * 1999-08-06 2001-02-23 Ricoh Co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
JP2002230834A (ja) * 2000-06-26 2002-08-16 Tdk Corp 光情報媒体、その製造方法、その記録または再生方法、およびその検査方法
JP2002260280A (ja) * 2000-06-28 2002-09-13 Tdk Corp 光情報媒体およびその評価方法
JP2002092945A (ja) * 2000-09-13 2002-03-29 Sony Corp 光学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583660B (en) * 2001-01-25 2004-04-1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cal information medium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medium
JP3588608B2 (ja) * 2002-05-31 2004-11-17 株式会社東芝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3398C (zh) 2007-08-22
US6887547B2 (en) 2005-05-03
US20040091814A1 (en) 2004-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5408C (zh)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其生产方法
CN1197066C (zh) 光记录介质
CN1225733C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和光信息记录介质
CN1113343C (zh) 相位变化光记录介质
CN1169135C (zh) 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0351933C (zh) 光记录媒体
CN1242568A (zh) 光学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
CN1342977A (zh) 光信息媒体及其试验方法
CN1484231A (zh) 光学记录介质和将数据光学记录在其中的方法
CN101060936A (zh) 旋涂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制备的涂布基板
CN1197068C (zh) 光盘
CN1497562A (zh) 光信息记录媒体
CN1263017C (zh) 光信息记录媒体和其制造方法及光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CN1294582C (zh) 相变型光记录媒体
CN1614704A (zh) 相变型光记录媒体
CN1221954C (zh) 初始化光记录介质的记录薄膜的方法和装置
CN1618097A (zh) 用于一次性写入记录的光学数据存储媒质
CN1455920A (zh) 光学记录介质
CN100338671C (zh)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00341061C (zh) 光记录介质
CN1266683C (zh) 测试盘
JP4815790B2 (ja) コーティング剤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情報媒体
CN1662964A (zh) 光学信息记录再现的方法和装置
CN1942953A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246850C (zh) 一种光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