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5842A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5842A
CN1495842A CNA031574041A CN03157404A CN1495842A CN 1495842 A CN1495842 A CN 1495842A CN A031574041 A CNA031574041 A CN A031574041A CN 03157404 A CN03157404 A CN 03157404A CN 1495842 A CN1495842 A CN 1495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ode line
display device
substrate
anode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74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智树
木岛勇一
金子好之
尾崎俊文
平泽重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Display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Display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Displays Ltd
Publication of CN1495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58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02Electrodes; Screens; Mounting, supporting, spacing or insulating thereof
    • H01J29/06Screens for shielding; Masks interposed in the electron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46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ray or beam,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29/467Control electrodes for flat display tubes, e.g. of the type covered by group H01J31/123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1/00Cathode ray tubes;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31/08Cathode ray tubes; Electron beam tubes having a screen on or from which an image or pattern is formed, picked up, converted, or stored
    • H01J31/10Image or pattern display tubes, i.e. having electrical input and optical output; Flying-spot tubes for scanning purposes
    • H01J31/12Image or pattern display tubes, i.e. having electrical input and optical output; Flying-spot tubes for scanning purposes with luminescent screen
    • H01J31/123Flat display tubes
    • H01J31/125Flat display tubes provided with control means permitting the electron beam to reach selected parts of the screen, e.g. digital selection
    • H01J31/127Flat display tubes provided with control means permitting the electron beam to reach selected parts of the screen, e.g. digital selection using large area or array sources, i.e. essentially a source for each pixel group

Abstract

为了通过防止阴极线的终端与阳极之间产生火花或暗电流而提供一种具有长使用寿命和高可靠性的显示设备,在阴极线的终端与阳极之间安排一个屏蔽部件,以便保证终端与阳极之间的屏蔽。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它将电子发射到一个正面衬底与一个背面衬底之间所限定的真空中,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它能安排具有电子发射源的阴极线,和控制电子发射源所引导或发射的电子量的控制电极,并且同时通过保持正面衬底与背面衬底之间的真空而能呈现稳定的显示特性。
背景技术
作为呈现高亮度和高清晰度的显示设备,按常规广泛地使用彩色阴极射线管。随着最近对信息处理设备或电视广播的较高质量图像的要求,越来越需要重量轻并且要求空间小同时呈现高亮度和高清晰度的平面显示器(平板显示器)。
作为典型例子,液晶显示设备、等离子显示设备以及其他类似设备已经投入使用。此外,特别地,作为能实现较高亮度的显示设备,预期将有多种类型的平板式显示设备投入使用,这些平板式显示设备包括一种利用从电子发射源向真空中发射电子的显示设备(以下称为“电子发射式显示设备”或“场发射式显示设备”),和一种以低功率消耗为特征的有机EL显示器。
在这样的平板式显示设备中,作为上述的场发射式显示设备,已知一种具有C.A.Spindt等人发明的电子发射结构的显示设备,一种具有金属-绝缘体-金属(MIM)式的电子发射结构的显示设备,一种具有这样的电子发射结构的显示设备,它利用基于量子理论隧道效应的电子发射现象(也称为“表面传导式电子发射源”),和一种利用这样的电子发射现象的显示设备,它具有一个金刚石膜、一个石墨膜和多个碳超微管,以及其他类似显示设备。
一种类型的场发射式显示设备包括一个背面衬底和一个正面衬底,背面衬底形成多个具有电子发射式电子发射源的阴极线,和一个在其内表面上的控制电极,而正面衬底形成一个阳极,和一种在面对背面衬底的内表面上的荧光材料,其中通过在两个衬底的内周围之间插入一个密封框架,使两个衬底相互层叠,并且使其内部抽真空。此外,为了将背面衬底与正面衬底之间的间隙设置为一个给定值,在两个衬底之间设有间隙保持部件。
图16是一个背面衬底的平面图,用于说明场发射式显示设备的示意结构,并且也是如图中未示出的正面衬底侧所见的示意图。背面衬底1构成为这样,在一个优选地由玻璃、氧化铝或其他类似材料制成的绝缘衬底上,形成多个具有电子发射源的阴极线2,和由多个条状电极元件构成的平板部件4的控制电极。阴极线2在背面衬底1上沿一个方向延伸,并且沿与这个方向交叉的另一个方向平行安排多个。通过印刷一种含有银或其他类似材料的导电膏而使阴极线2形成图形,并且在阴极线2的表面(正面衬底侧)上安排电子发射源。阴极线2的伸出端部作为阴极线引线20,从一个构成一个密封框架的框架体90中拉出到外部,而另一端部延伸到安排在框架体90内部并且在显示区AR外部的终端22。
另一方面,控制电极4作为单独的部件制造,并且在背面衬底1上在以下所述位置处形成。也就是,控制电极4安排在具有电子发射源的阴极线2的邻近及上方(正面衬底侧),并且同时在显示区AR的整个面积上方面对阴极线2,在它们之间有一个给定距离。构成控制电极4的大量条状电极元件41沿上述另一个方向延伸,并且沿上述一个方向并置。条状电极41具有多个开孔,它们在其与上述阴极线2上的电子发射源的交叉部分构成电子通孔。从阴极线2的电子发射源所发射的电子通过电子通孔射向正面衬底侧(阳极侧),并且在交叉部分上方形成像素。
优选地形成控制电极4,以便用光刻术通过蚀刻将一个主要由铝或铁制成的薄板(例如,具有约0.05mm的厚度)形成为大量的条形薄板,其中在条形薄板中形成大量的电子通孔。在一个安排在显示区AR外部的固定部分,用由玻璃材料制成的绝缘体所形成的压件60或其他类似部件将控制电极4固定在背面衬底1上。在固定部分的附近或在框架体90的附近,将引线(控制电极引线)40连接在控制电极4上,并且将引线40拉出到显示设备的外围。这里,有可能将压件60的功能给予框架体90。那么,响应阴极线2与控制电极4之间的电位差,对装设在阴极线2上的电子发射源的电子发射量进行控制(包括ON和OFF)。
另一方面,图中未示出的正面衬底由具有光透射率的绝缘材料例如玻璃或其他类似材料形成,并且形成阳极和在其内表面上的荧光材料。荧光材料与在阴极线2与控制电极4之间的交叉部分上形成的像素相对应形成。在图中,x指示控制电极4的延伸方向,y指示阴极线2的延伸方向,以及z指示与背面衬底和正面衬底的衬底表面垂直的方向。
具有上述结构的背面衬底1和正面衬底经由框架体90密封在一起,并且通过一个排气孔11将密封框架90所密封的内部抽真空,以便在内部建立10-5至10-7Torr的真空,因而形成一个场发射式显示器。上述电子发射源由碳超微管(CNT)、金刚石状碳(DLC)、其他场发射阴极材料或其他场发射形状构成。
这里,除条状电极元件所形成的控制电极的结构以外,作为公开与这种类型的电子发射式显示设备有关的现有技术的文献,提及名字的有Japanese Unexamined Patent PublicatiOn 1995-326306,JapaneseUnexamined Patent Publication 1999-144652,Japanese UnexaminedPatent Publication 2000-323078和Japanese Unexamined PatentPublication 2001-338528,以及其他类似文献。
发明内容
上述电子发射式显示设备是这样一种类型,其中电子发射源所发射的电子通过在控制电极中形成的孔,并且撞击阳极的荧光材料,而且激发荧光材料,以发光并执行显示。这种显示设备具有优良结构,能够使一个平面显示器呈现例如高亮度和高清晰度的优良特性,并且它重量轻而且要求空间小。
然而,尽管这样的优良结构,该电子发射式显示设备具有以下有待解决的缺点。也就是,在上述具有如图16所示的阴极线的电子发射式显示设备中,背面衬底上的阴极线与正面衬底上的阳极之间的距离设为几mm,并且在这样结构下,通过对阴极线施加0V的阴极电压,对阳极施加几kV至几十kV的阳极电压,以及对控制电极施加约100V的栅电压,来操作显示设备。然而,阴极线的终端延伸并位于控制电极外部以及显示区AR外部,并且因此阳极和阴极线在终端部分相互直接面对。此外,终端呈现边缘部分,并且因此显示设备有可能在终端与阳极之间容易产生火花或暗电流。当火花或暗电流产生时,显示变得不稳定,并且同时显示变劣,因此破坏显示的可靠性。此外,无助于显示的不希望有的电流流动,因此妨碍使用寿命的延长。这样,该电子发射式显示设备具有上述缺点,并且需要解决这样缺点的办法。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的显示设备,它能够执行高清晰度的显示,并且通过防止在阴极线的终端与阳极之间产生火花或暗电流,而呈现长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在阴极线的终端与阳极之间插入一个屏蔽部件,以便确保终端与阳极之间的屏蔽。以下,描述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典型结构。
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包括一个正面衬底,它具有一个阳极和一种在其内表面上的荧光材料;多个阴极线,它们沿一个方向延伸,在与上述一个方向交叉的另一个方向并置,并且具有多个电子发射源;控制电极,它们在一个显示区之内通过平行安排多个与上述阴极线按非接触状态交叉的条状电极元件而构成,沿上述另一个方向延伸并且沿上述一个方向并置,而且具有电子通孔,以允许电子发射源所发射的电子通过其中射向上述正面衬底;一个背面衬底,它具有上述控制电极和在其内表面的上述阴极线,并且面对正面衬底,在它们之间有一个给定距离;和一个框架体,它插在上述正面衬底与背面衬底之间,并且安排在上述显示区周围,以保持上述给定距离。
然后,使阴极线其一端侧延伸到显示区外部并在框架体内部终止,而且在终端与阳极之间插入一个屏蔽部件,以便确保终端与阳极之间的屏蔽。
作为上述屏蔽部件,能使用一个与没有上述电子通孔的条状电极元件具有相同形状的部件,或一个具有上述电子通孔的条状电极元件。此外,屏蔽部件可以由一个覆盖上述终端的绝缘层构成,并且屏蔽部件也可以由一个与该框架体具有大致相同高度的单独的框架体所构成。
按照上述结构,通过在阴极线的终端与阳极之间插入屏蔽部件,以确保阴极线的终端与阳极之间的屏蔽,有可能防止火花和不希望有的电流的产生,从而有可能提供一种呈现高可靠性和长使用寿命的显示设备。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包括一个正面衬底,它具有一个阳极和一种在其内表面上的荧光材料;多个阴极线,它们沿一个方向延伸,在与上述一个方向交叉的另一个方向并置,并且具有多个电子发射源;控制电极,它们在一个显示区之内通过平行安排多个与上述阴极线按非接触状态交叉的条状电极元件而构成,沿上述另一个方向延伸并且沿上述一个方向并置,而且具有电子通孔,以允许电子发射源所发射的电子通过其中射向上述正面衬底;一个背面衬底,它具有上述控制电极和在其内表面上的上述阴极线,并且面对正面衬底,在它们之间有一个给定距离;和一个框架体,它插在上述正面衬底与背面衬底之间,并且安排在上述显示区周围,以保持上述给定距离。
使上述阴极线其一端侧延伸到上述显示区外部的位置终止,并且在那里使阴极线叠放在框架体上,并且因此有可能用框架体确保终端与上述阳极之间的屏蔽,从而不必要增加另一个部件来屏蔽,并且还能降低成本。
不用说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结构和后述实施例的结构,而且在不违反本发明的技术概念的情况下能实现各种各样的变更。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示意说明一个背板侧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第一实施例。
图2是沿图1直线A-A所取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3是用于示意说明一个背板侧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第二实施例。
图4是沿图3直线B-B所取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5是用于示意表示一个背板侧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第三实施例。
图6是沿图5直线C-C所取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7是用于示意表示一个背板侧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第四实施例。
图8是沿图7直线D-D所取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9是用于示意表示一个背板侧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第五实施例。
图10是用于示意表示一个背板侧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第六实施例。
图11是用于示意表示一个背板侧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第七实施例。
图12是沿图11直线E-E所取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13是用于示意表示一个背板侧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用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第八实施例。
图14是用于示意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整个结构的展开透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等效电路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6是一个背面衬底的平面图,用于说明场发射式显示设备的示意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详细地说明这些实施例。图1是用于示意表示一个背面衬底侧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第一实施例,以及图2是沿图1直线A-A所取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这里,在图2中,正面衬底21、阳极23与荧光材料24之间的布置关系用幻影线指示。
在图1和图2中,标号1指示一个背面衬底,并且该背面衬底1由一个适当地用玻璃、氧化铝或其他类似材料形成的绝缘衬底所构成。标号2指示阴极线,它们在背面衬底1上沿一个方向(y方向)延伸,并且在与该一个方向交叉的另一个方向(x方向)以多个并置。通过印刷或其他类似方法使一种含有银或其他类似材料的导电膏形成图形,来形成阴极线2,并且在其表面上(正面衬底21侧)形成电子发射源25。例如,将碳超微管用作如上所述的电子发射源25。
此外,将阴极线2的一个延伸端部作为阴极线引线20拉出到构成一个密封框架的框架体90的外部,而阴极线2的另一端部延伸到框架体90内部并且在显示区AR外部的终端22。在本实施例中,构成阴极线2,以便阴极线引线20在图中背面衬底1的上端和下端每隔一线安排。标号4指示控制电极,并且这些控制电极4安排在具有电子发射源25的阴极线2的上方(正面衬底21侧)和附近,也就是,按约0.01mm或较小距离接近于阴极线2。此外,控制电极4至少安排在显示区AR的整个面积之上,面对阴极线2。
控制电极4和阴极线2相互电绝缘。标号40指示控制电极引线,并且这些控制电极引线40布置为拉出到图中背面衬底1的左端和右端两端。标号41指示构成控制电极4的多个条状电极元件。这些条状电极元件41由铁基不锈钢材料或铁材料形成,并且具有约0.025mm至0.150mm的板厚度。通过使这些条状电极元件41沿x方向延伸并且沿y方向并置而构成控制电极4。优选地条状电极元件41和控制电极引线40整体地形成。标号42指示电子通孔,它们由条状电极元件41中形成的孔所构成。在条状电极元件41与阴极线2之间的交叉位置,以及在电子发射源25同轴的位置,安排一个或多个电子通孔42,以便允许从电子发射源25发射的电子通过其中射向阳极23。阳极23与上述控制电极4之间的距离设为几mm,也就是,例如3mm。
标号5指示条状屏蔽部件。屏蔽部件5安排在最外面的控制电极4附近,以便使屏蔽部件5覆盖阴极线2的终端22,以屏蔽阳极23。使用两个屏蔽部件5(51,52),将终端22和阳极23相互屏蔽。在本例中,虽然将屏蔽部件5与阳极23之间的距离设为等于控制电极4与阳极23之间的距离,但是可以根据屏蔽部件5的形状、电位或其他类似方面来确定距离。
除屏蔽部件5没有电子通孔42外,屏蔽部件5可以具有如上述条状电极元件41相同的规格。可选择地,屏蔽部件5本身可以使用条状电极元件41。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采用布置,其中使电子通孔42和上述终端不相互叠放,则能预期有进一步的屏蔽效果。此外,通过将屏蔽部件5与控制电极4电连接,有可能增强屏蔽效果。
根据这样结构,从电子发射源25发射的电子通过对其施加了约100V栅电压的控制电极4的电子通孔42,同时接受控制,并且撞击在正面衬底21的阳极23上形成的荧光材料24,这里对阳极23施加了几kV到几十kV的阳极电压,从而使荧光材料24发光,以执行给定显示。按照本实施例的结构,在这样的操作期间,阴极线2的终端22与阳极23由屏蔽材料5相互屏蔽,并且因此有可能防止阳极电位影响终端22,所以能抑制终端22与阳极23之间的火花或暗电流的产生,能消除显示的变劣,从而能获得能执行高清晰度显示并且呈现高可靠性和长使用寿命的显示设备。
图3是示意表示一个背面衬底侧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第二实施例。此外,图4是沿图3直线B-B所取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与图1和图2所示部分具有同样功能的部分给定相同标号。这里,在图4中,按如图2所示显示设备相同方式,用幻影线指示正面衬底21、阳极23与荧光材料24之间的布置关系。
在图3和图4中,标号35指示屏蔽部件。屏蔽部件35由绝缘材料例如熔结玻璃形成,并且应用和安排为覆盖终端22。因为屏蔽部件35安排在真空气氛中,所以优选地用一种放射少量气体的材料构成屏蔽部件35。当屏蔽部件35由要求高温处理的材料例如熔结玻璃形成时,通过在形成电子发射源25之前烘焙材料,有可能预期有利效果,即能降低对电子发射源25的不利影响。
由于本实施例这样的结构,终端22能由屏蔽部件35完全地屏蔽,并且因此能解决由于电场的转向而引起的缺点。因此,通过整体地处理屏蔽部件35和背面衬底1,能提高可使用性,更不必说上述抑制火花和暗电流的产生的效果,并且同时有可能获得能以高清晰度执行显示,并且能呈现高可靠性和长使用寿命的显示设备。
图5是示意表示一个背面衬底侧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第三实施例。此外,图6是沿图5直线C-C所取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在图5和图6中,与图1至图4所示部分具有同样功能的部分给定相同标号。这里,在图6中,按如图2和图4所示显示设备相同的方式,用图6中的幻影线指示正面衬底21、阳极23与荧光材料24之间的布置关系。
在图5和图6中,标号45指示一个框架形的屏蔽部件。屏蔽部件45由玻璃板或陶瓷板形成,并且安排为其下端表面覆盖构成一个密封框架的框架体90内部的终端22。屏蔽部件45的高度设置为等于或小于框架体90的高度。显示区AR设置在屏蔽部件45内部。
由于本实施例的这样结构,终端22能由屏蔽部件45完全屏蔽,并且因此能解决由于电场的转向而引起的缺点。因此,屏蔽部件45与框架体90合作,以将背面衬底1与正面衬底2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一个固定值,因此防止显示的变劣,更不必说上述抑制火花和暗电流的产生的效果,从而有可能获得能以高清晰度执行显示,并且能呈现高可靠性和长使用寿命的显示设备。
图7是示意表示一个背面衬底侧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第四实施例。此外,图8是沿图7直线D-D所取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在图7和图8中,与图1至图6所示部分具有同样功能的部分给定相同标号。这里,在图8中,按如图2、图4和图6所示显示设备相同的方式,用图8中的幻影线指示正面衬底21、阳极23与荧光材料24之间的布置关系。
在图7和图8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阴极线2的阴极线引线20仅安排在背面衬底1的一端面侧,并且因此本实施例与上述各个实施例的结构不同。由于阴极线2的阴极线引线20的这样布置,终端22也按一行沿y方向安排,并且因此仅安排一个屏蔽部件55,以便保证终端22与阳极23之间的屏蔽。屏蔽部件55的结构、布置、位置和其他方面采用结合图1和图2所说明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
由于本实施例这样的结构,因为阴极线引线20仅拉出到背面衬底1的一端面侧,所以有可能获得与外部电路的连接变得容易的有利效果,更不必说上述抑制火花和暗电流的产生的效果,从而有可能获得能以高清晰度执行显示并且能呈现高可靠性和长使用寿命的显示设备。
其次,图9是示意表示一个背面衬底侧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第五实施例。在图9中,与图1至图8所示部分具有同样功能的部分给定相同标号。在图9所示实施例中,按如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相同方式,仅在背面衬底1的一端面侧安排阴极线2的阴极线引线20。在这样结构中,终端22由一个屏蔽部件65所覆盖和屏蔽,该屏蔽部件65按如结合图3和图4所说明的第二实施例相同方式构成一个绝缘体例如熔结玻璃。
通过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有可能获得能执行高清晰度显示并且能呈现高可靠性和长使用寿命,同时获得上述第二和第四实施例的有利效果的显示设备。
其次,图10是示意表示一个背面衬底侧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第六实施例。在图10中,与图1至图9所示部分具有同样功能的部分给定相同标号。在图10所示实施例中,按如图7至图9所示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仅在背面衬底1的一端面侧安排阴极线2的阴极线引线20。在这样结构中,终端22用一个由玻璃板或陶瓷板形成的板状屏蔽部件75覆盖,以便按如结合图5和图6所说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相同方式,在阳极23与终端22之间提供屏蔽。
通过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有可能获得能执行高清晰度显示并且能呈现高可靠性和长使用寿命,同时获得上述第三和第四实施例的有利效果的显示设备。
图11是示意表示一个背面衬底侧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第七实施例。此外,图12是沿图11直线E-E所取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在图11和图12中,与图1至图10所示部分具有同样功能的部分给定相同标号。这里,在图12中,按如图2、图4、图6和图8所示显示设备相同的方式,用幻影线指示正面衬底21、阳极23与荧光材料24之间的布置关系。
在图11和图12所示的第七实施例中,使阴极线2的终端22在一个构成密封框架的框架体90下面延伸,并且叠放在框架体90上,从而也使框架体90用作一个执行终端22与阳极23之间的屏蔽的屏蔽部件。这里,在本实施例中,阴极线2的阴极线引线20每隔一行安排在背面衬底1的两端面。
由于本实施例的这样结构,有可能使现有结构部件也起屏蔽部件的作用,能预期提高可操作性并降低成本,更不必说上述抑制火花和暗电流的产生的有利效果,从而有可能获得能执行高清晰度显示并且能呈现高可靠性和长使用寿命的显示设备。
图13是示意表示一个背面衬底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第八实施例。在图13中,与图1至图12所示部分具有同样功能的部分给定相同标号。在图13所示第八实施例中,仅在背面衬底1的一端面侧安排阴极线2的阴极线引线20,并且阴极线2的终端22沿y方向安排在一行,并且使其在构成一个密封框架的框架体90下面延伸,而且叠放在框架体90上面。
由于本实施例的这样结构,有可能使现有结构部件也起屏蔽部件的作用,能预期提高可操作性并降低成本,更不必说上述抑制火花和暗电流的产生的有利效果。此外,有可能获得能执行高清晰度显示并且能呈现高可靠性和长使用寿命,同时获得上述第四实施例的有利效果的显示设备。
图14是用于示意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整个结构的展开透视图。图14所示显示设备基于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在图14中,在背面衬底1的内表面上,形成大量沿一个方向(y方向)延伸,并且沿与上述一个方向交叉的另一个方向(x方向)并置的阴极线2。在阴极线2的面向衬底21侧表面上形成电子发射源例如碳超微管。此外,设有用多个条状电极元件41形成的控制电极4,这些条状电极元件41沿与阴极线2交叉的另一个方向(x方向)延伸,并且沿上述一个方向(y方向)并置。在图中,省略了电子通孔。此外,在正面衬底21的内表面上形成阳极和荧光材料。背面衬底1和正面衬底21用框架体90密封。
在框架体90内部设有一个屏蔽部件45,并且使阴极线2的终端22和正面衬底21的内表面上形成的阳极由屏蔽部件45相互屏蔽。通过阴极线引线20对阴极线2供给视频信号。通过控制电极引线端40对控制电极4供给控制信号(扫描信号)。
图15是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等效电路的一例的说明图。图中虚线所示的区域指示一个显示区。在显示区中,阴极线2和控制电极4(条状电极元件41)安排为相互交叉,因此形成一个n×m矩阵。矩阵的各个交叉部分构成单元像素,并且一个彩色像素由图中的一组“R”、“G”、“B”构成。阴极线2通过阴极线引线20(X1,X2,...Xn)与一个视频驱动电路200连接,而控制电极4通过控制电极引线40(Y1,Y2,...Ym)与一个扫描驱动电路400连接。
将视频信号201从一个外部信号源输入到视频驱动电路200,同时按相同方式将扫描信号(同步信号)401输入到扫描驱动电路400。因此,由条状电极元件41和阴极线2顺序选择的给定像素按给定颜色发光,从而显示两维图像。利用具有这样结构的示例的显示设备,有可能实现一种能在相对低的电压下以高效率操作的平板式显示设备。
如结合实施例所说明的,按照本发明的典型结构,通过用屏蔽部件使阴极线的终端与阳极屏蔽,有可能防止火花和暗电流的产生,并且消除不稳定的显示和变劣的显示,从而能提供呈现长使用寿命和高可靠性的显示设备。

Claims (6)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一个正面衬底,具有一个阳极和一种在其内表面上的荧光材料;
多个阴极线,沿一个方向延伸,在与所述一个方向交叉的另一个方向并置,并且具有多个电子发射源;
多个控制电极,通过安排多个条状电极元件构成,并且具有多个电子通孔,以允许来自所述电子发射源的电子通过其中,射向所述正面衬底,所述多个条状电极元件在一个显示区之内按非接触状态与所述阴极线交叉,沿所述另一个方向延伸,并且沿所述一个方向并置;
一个背面衬底,具有所述控制电极和在其内表面上的所述阴极线,并且面对所述正面衬底,在它们之间有一个给定距离;和
一个框架体,插在所述正面衬底与所述背面衬底之间,并且安排在所述显示区周围,以保持所述给定距离,
其中所述阴极线使其一端侧延伸到所述显示区外部并且在所述框架体内部终止,而且将一个屏蔽部件插在所述终端与所述阳极之间,以便保证所述终端与所述阳极之间的屏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屏蔽部件是一个与没有所述电子通孔的条状电极元件具有相同形状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屏蔽部件是一个与具有所述电子通孔的条状电极元件具有相同形状的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屏蔽部件由一个覆盖所述终端的绝缘层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屏蔽部件由一个与所述框架体具有大致相同高度的单独的框架体构成。
6.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一个正面衬底,具有一个阳极和一种在其内表面上的荧光材料;
多个阴极线,沿一个方向延伸,在与所述一个方向交叉的另一个方向并置,并且具有多个电子发射源;
多个控制电极,通过安排多个条状电极元件构成,并且具有多个电子通孔,以允许来自所述电子发射源的电子通过其中,射向所述正面衬底,所述多个条状电极元件在一个显示区之内按非接触状态与所述阴极线交叉,沿所述另一个方向延伸,并且沿所述一个方向并置;
一个背面衬底,具有所述控制电极和在其内表面上的所述阴极线,并且面对所述正面衬底,在它们之间有一个给定距离;和
一个框架体,插在所述正面衬底与所述背面衬底之间,并且安排在所述显示区周围,以保持所述给定距离,
其中所述阴极线使其一端侧延伸到所述显示区外部的位置处终止,并且其中所述阴极线叠放在所述框架体上,而且所述终端和所述阳极由所述框架体相互屏蔽。
CNA031574041A 2002-09-20 2003-09-19 显示设备 Pending CN14958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4447/2002 2002-09-20
JP2002274447A JP4067922B2 (ja) 2002-09-20 2002-09-20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5842A true CN1495842A (zh) 2004-05-12

Family

ID=31986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574041A Pending CN1495842A (zh) 2002-09-20 2003-09-19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221086B2 (zh)
JP (1) JP4067922B2 (zh)
CN (1) CN149584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08880B1 (ko) * 2003-11-05 2008-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1117692B1 (ko) * 2006-04-26 2012-02-2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자 방출 표시 소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0203A (en) * 1993-04-26 1997-02-04 Futaba Densh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irtight envelope for image display panel, imag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KR0139489B1 (ko) 1993-07-08 1998-06-01 호소야 레이지 전계방출형 표시장치
JP3285703B2 (ja) 1994-06-01 2002-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222357B2 (ja) * 1994-06-09 2001-10-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588893A (en) 1995-06-06 1996-12-31 Kentucky Research And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 Field emission cathode and methods in the production thereof
JP3024539B2 (ja) 1995-05-17 2000-03-21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線励起発光素子
JP3524278B2 (ja) 1996-08-09 2004-05-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44652A (ja) 1997-08-28 1999-05-28 Matsushita Electr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US6208072B1 (en) 1997-08-28 2001-03-27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with focusing and deflecting electrodes
US6252348B1 (en) * 1998-11-20 2001-06-26 Micron Technology, Inc. Field emission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field emission display devices
JP3619085B2 (ja) * 1999-02-18 2005-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00323078A (ja) 1999-05-14 2000-11-24 Ise Electronics Corp 蛍光表示装置
JP3630036B2 (ja) 1999-09-30 2005-03-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薄膜型電子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01256907A (ja) 2000-03-14 2001-09-21 Hitachi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1338528A (ja) 2000-05-30 2001-12-07 Kyocera Corp 封着用導電性フリ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封着部材、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3689651B2 (ja) * 2000-07-24 2005-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21086B2 (en) 2007-05-22
JP2004111299A (ja) 2004-04-08
US20040056582A1 (en) 2004-03-25
JP4067922B2 (ja) 2008-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5529A (zh) 场发射显示装置
US7714493B2 (en) Field emission device and field emission display employing the same
EP1780743B1 (en) Electron emission device and electron emission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866459A (zh) 电子发射器件
US20050264167A1 (en) Electron emission device
CN100524597C (zh) 电子发射装置和电子发射显示装置
US7459843B2 (en) Electron emission device with multilayered insulating layers
CN1495842A (zh) 显示设备
US20090015130A1 (en) Light emiss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light emission device as a light source
US20070120459A1 (en) Field emission display device
US7495374B2 (en) Electron amplification plate for field emission display device
CN100587891C (zh) 电子发射显示器
CN1637997A (zh) 电子发射装置
TWI332228B (en) Field emission display device
US7733004B2 (en) Field emission display device for uniform dispersion of electrons
US7256540B2 (en) Electron emission device with a grid electrode
US7615918B2 (en) Light emission device with heat generating member
US7923912B2 (en) Light-emitting electron emiss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7880383B2 (en) Electron emission display
US20090009690A1 (en) Light emiss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light emission device as light source
US20080088220A1 (en) Electron emission device
CN100585784C (zh) 电子发射显示器
CN101005000B (zh) 电子发射装置及使用该电子发射装置的电子发射显示器
US7573187B2 (en) Electron emission device and electron emission display having the electron emission device
US20080111953A1 (en) Electron emission device, light emiss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