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87130A - 气流纺纺纱装置的开松辊壳体,该壳体的附加件及改进纺纱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流纺纺纱装置的开松辊壳体,该壳体的附加件及改进纺纱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87130A
CN1487130A CNA031543111A CN03154311A CN1487130A CN 1487130 A CN1487130 A CN 1487130A CN A031543111 A CNA031543111 A CN A031543111A CN 03154311 A CN03154311 A CN 03154311A CN 1487130 A CN1487130 A CN 1487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opening roller
roller housing
dirt separation
separation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43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ϣ����
A·希尔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TE ENGER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UTE ENGER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TE ENGER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GmbH filed Critical RUTE ENGER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487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71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3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slivers into fibres; Orienting or straightening fibres, e.g. using guide-rolls
    • D01H4/32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slivers into fibres; Orienting or straightening fibres, e.g. using guide-rolls using opening 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流纺纺纱装置的开松装置的开松辊壳体(1),它具有一可更换的附加件(5),该附加件(5)适合于不同纺纱条件的开松辊壳体(1)配合。其附加件(5)根据建议替代至少部分的开松辊壳体(1)的圆周壁(11),其中该附加件(5)延伸到开松辊壳体(1)的污物分离口(4)区域。其在轴向的延伸这样选择,即它至少一部分在污物分离口(4)区域形成开松辊壳体(1)的圆周壁(11)。

Description

气流纺纺纱装置的开松辊壳体,该壳体的附加件 及改进纺纱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松辊壳体,其中在开松辊的转动方向的区域根据其条喂料装置设置一附加件,以及涉及一种用于开松辊壳体的附加件和用于改进气流纺纺纱装置的方法,其中开松辊壳体的部件被移去并接着由本发明的附加件替代。
背景技术
开松辊壳体多次由现有技术所公开,例如由德国41061明兴—格拉德巴赫的W Schlafhost股份公司的气流纺纱机Autocoro的纺纱单元SE7、SE8和SE9所公开。其纺纱单元的开松辊壳体主要包括设置在支承板上的独立部分。设置在支承板上的部分在纤维条的喂料装置和开松辊壳体的污物分离口之间的区域形成开松辊壳体的圆周壁。
这种结构类型的开松辊壳体会导致通过从纺纱杯壳体到开松壳体产生的负压在纤维条进入后在局部吸入很多空气。在污物分离区域输入开松辊壳体的空气量可以只通过其纺纱腔的负压控制。但其装置存在的主要缺点是送入开松辊壳体中的空气总是比实际需要的空气要多,使得送入的空气本身产生开松辊壳体中的问题。在开松辊壳体空气进入区域的大吸入横断面对所有要处理的纤维材料不能形成最佳的精梳(Auskmm)和污物分离情况,例如它会导致飞花沾污,因为空气会不可控地离开其开松辊壳体并由此带走纤维,这些纤维聚集在纺织机区域,导致机械工作时产生故障。
未公开的德国申请DE102 24 589.4描述了一种开松辊壳体,其中开松辊壳体的圆周壁在污物分离件和纤维输出口之间通过可更换的附加件形成。由此,污物分离件可以与不同的纤维匹配。该现有技术开松辊壳体的缺点是,虽然污物分离件的尺寸可以改变,但公知的附加件不能针对开松辊进行适合地改变,以便与不同的纤维材料和其它纺织条件匹配。另外,公知部件其污物分离区域不是这样形成,即开松辊特别在其边缘区域被覆盖。此外,污物分离口的尺寸只能进行有限地改变,特别是其位置不能针对纤维供给情况(开松辊壳体的喂料口)进行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松辊壳体,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提供一种附加件,它适合根据不同的纺织条件通过更换调节设置其开松辊壳体。另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气流纺纺纱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开松辊壳体解决的。通过采用本发明的附加件,其开松辊壳体可以以简单的方式与不同的纺织条件匹配,以及借助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改进现有技术的开松辊壳体。
通过本发明,其开松辊壳体可以这样构成,即现有的喂料装置可以更好地控制空气送入开送辊壳体以及它在开松辊壳体所处的位置。由此,可以基本改善开松辊壳体的空气平衡。其它优点是这样实现的,即根据本发明可以覆盖在开松辊壳体和开松辊之间的即在污物分离区域存在的缝隙,以避免在污物分离缝隙区域夹住纤维。
根据本发明构成的附加件的优点在于,其附加件还在污物分离口区域形成开松辊壳体的圆周壁,以便在污物分离口区域覆盖开松辊的边缘,由此,其开松辊壳体的圆周壁在该区域释放具有边饰的开松辊的相应部分。有利的是,根据污物分离,其开松辊壳体具有用于附加件的止挡,使得其附加件可以在与开松辊壳体的其它构件接触的区域定位。
在一特别有意义的结构中,其开松辊壳体在污物分离区域具有侧向限定部,而与该限定部对置的污物分离口的限定部在其附加件上形成。由此,可以在开松辊的轴向在开松辊壳体上更换附加件或将其装到开松辊壳体上。此外,特别有意义的是在附加件和开松辊壳体之间形成缝隙。
通过在附加件上形成纤维条支座,有利于延长精梳区(Auskmmzone),用于与喂入到开松辊壳体的纤维条接触,以便改善在开松纤维条时分离出的污物的质量,即少量的织物纤维被分离出,由此不会对分离轻的污物成分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在污物分离区域的吸入位置减小空气输入的横截面,提高空气流速,减少(Herabsetzung)对短织物纤维成分的分离。由此,可以开松由具有高短纤维成分的再生物构成的纤维条并加工出高品质的纱线。
通过本发明具有至少一个叉形凸出部的附加件的结构,其优点是可以借助其附加件在污物分离口区域形成开松辊壳体的圆周壁。通过叉形凸出部结构,同时可以准确地根据开松辊边缘宽度确定污物分离的尺寸。对此,其附加件具有两个叉形凸出部,通过其附加件形成污物分离口的左右限定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有效结构中,其附加件具有污物分离口,由此,在纤维运动方向根据其污物分离口在其附加件上可以设置一区域,例如由涂层或其它几何形状构成的该区域可以适应于不同的纺织条件。根据其污物分离形成的区域可承受纤维的高磨损,该区域的磨损不会导致需要整个更换开松辊壳体。这适合于将新附加件装到开松辊壳体上。
在本发明特别有益的进一步结构中,其附加件在污物分离口的送入空气区域具有圆棱,以通过尽可能不受干扰的流动保证在该区域送入空气。特别有益的是,其附加件可更换地设置在开松辊壳体上,特别是其附加件具有固定手段,例如可以由孔或类似结构构成。通过附加件在污物分离口区域覆盖开松辊边缘的结构,使得该区域的纤维不会到达边缘腔之外。在一有效的结构中,叉形凸出部具有止挡面,通过它其附加件抵靠在开松辊壳体上。这样,可以使得附加件准确定位。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对现有技术的气流纺纺纱装置进行改装或改进,它对应于现有技术并在污物分离区域对空气的输入进行控制,同样可以在喂入纤维条之后的区域进行控制。此外,同时可以影响污物分离部分的尺寸以及在污物分离部分之前和之后的开松辊壳体的圆周壁。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开松辊壳体侧视断面图,它具有本发明的附加件;
图2示出了图1附加件的顶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可更换附加件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断面图示出了具有发明附加件的本发明开松辊壳体的侧面,其中开松辊可从其壳体中拆下。为了安装开松辊,其开松辊壳体1具有一圆形开口14,在工作时可将一轴穿入其中,在该轴上固定其开松辊。其开松辊壳体1具有一喂料口2,通过其喂料口将要开松的纤维条(未示出)借助一喂入轴15送入开松辊壳体1。其喂入轴15以公知的方式与给棉板(Speisemulde)16共同工作,借助弹性件17将纤维条夹持在该给棉板16与喂入轴15之间,使得在纤维条和喂入轴之间不会产生滑动且其纤维条被可控地喂入开松辊壳体1中。
为了在给棉板16区域对纤维条进行侧向导向,其给棉板16具有两弯边161,通过其弯边使得纤维条在考虑喂入轴15轴向情况下喂入给棉板16区域。其开松辊的转动方向由箭头P表示。在给棉板16弯边161区域的后面还附加有一纤维条支座162,它在该区域还同时形成开松辊壳体1的圆周壁1 1的一部分。根据给棉板16在箭头P转动方向设置本发明的附加件5,对此下面再作进一步描述。根据给棉板16的结构,其附加件5还可以至少在局部包括纤维条支座162。
根据在箭头P转动方向上的附加件5,其开松辊壳体还具有圆周壁11,其圆周壁过渡到输出口3,该输出口以公知的方式将分开的纤维从开松辊壳体1输出,由此它们被输送到纺纱机构例如气流纺纺纱杯。对此,输出口过渡到纤维喂料通道31。根据开松辊转向P的输出口3,其开松辊壳体具有到达喂料口2的圆周壁11。
设置在给棉板16和开松辊壳体1的止挡41之间的附加件5借助固定件6例如螺栓或固定销可拆卸地固定到开松辊壳体的侧壁18上。在给棉板16和附加件5之间的区域,在开松辊壳体的圆周壁11上形成一易于流动的小缝隙,它受到给棉板16必要运动性的限制。其污物分离口4在圆周方向并在污物分离壁42和限定壁43之间延伸且由线条44表示。在表示污物分离壁42和限定壁43的延长部分的两线条44之间,其附加件5具有侧向限定部12,它在轴向限定污物分离口4直至到侧壁18。其污物分离口4在侧向限定部12和另一侧向限定部13(参见图2)之间以及线条44之间延伸。
在图1的实施例中,其污物分离口4由在附加件5上的开口构成,这是由于其附加件5既在圆周方向又在轴向经污物分离口4延伸并在局部还形成开松辊壳体1的圆周壁11。在箭头P的方向根据其污物分离口4,其附加件5具有一止挡面53,它在图1和2的实施例中在轴向是不断开的,借助其止挡面其附加件5抵靠在开松辊壳体1的止挡41上。
在更换其附加件5时,由于其污物分离口4是附加件5的组成部分,可以确定其污物分离口4的尺寸以及它在开松辊壳体1的圆周壁11圆周方向的位置。仅通过开松辊1或其圆周壁11的结构,在给棉板16区域固定安置附加件5端部,并通过开松辊壳体1的圆周壁11的止挡41确定其在圆周方向的长度。在两点之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污物分离口4的位置以及其尺寸或与纺织技术的要求相适应。
图2示出了沿箭头D(参照图1)方向图1的附加件5的顶视图。由图2可看出,在该附加件5的实施例中,从轴向上看,它具有污物分离口4的侧向限定部12及另一侧向限定部13。然而也可以想到,其侧向限定部12是开松辊壳体1侧壁18(参见图1)的一部分。但这种结构会限制其附加件5的灵活性。
其污物分离口4的侧向限定部12和另一侧向限定部13共同形成了开松辊壳体1圆周壁11的一部分。由此有利的是,在污物分离口4区域,其开松辊的边缘由圆周壁11覆盖并由此只是具有边饰的开松辊的圆周与污物分离口4对置。这样,改善了在污物分离口4区域的空气导入,以便有利于分离污物并使得开松辊边缘区域不会由纤维堵塞。
由图2可知,由点划线表示的固定件6借助其附加件5可固定到开松辊壳体1的侧壁18上。在图2附加件5的左侧可看到其止挡面53以及污物分离壁42的外侧。限定壁43的不可见的棱由虚线431表示。由图2可清楚看出,污物分离口4的位置在圆周方向或多或少地可在其附加件5上进行选择,同样其污物分离口4的长度在圆周方向可以进行选择。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类似于图2的附加件的顶视图,其中,其附加件5没有在所有侧封闭其污物分离口4。在图3的附加件5中,污物分离口4的侧向限定部由两近似叉形的凸出部51构成,在其端部具有止挡面53,通过它其附加件5抵靠在圆周壁11的止挡41(参见图1)上。图3附加件5的固定情况(未示出)与图1和2的附加件5的相同。
在图3附加件5的结构中,同样可以确定污物分离口4的尺寸,但不能确定其准确位置,例如在圆周方向的位置,这是由于其中一个污物分离口4的限定部由开松辊壳体1的圆周壁11的止挡41确定。但对于不同的使用情况,图3的本发明附加件5结构的其它优点充分得到体现并有利于配合和构成其开松辊壳体的污物分离口4。特别是对现有技术机械的开松装置进行改进时,其附加件的实施方式可以使得长期不用的机械快速改进且成本低。对此,在喂料口和污物分离口之间形成的开松辊壳体的圆周壁的部分拆除并由附加件5所替代。
为了使得在污物分离口4区域输入的空气不会产生旋转,其附加件5的凸出部51的棱52被倒角。其有利的构成显然也可以在图2的附加件5中体现。

Claims (15)

1.气流纺纺纱装置的开松装置的开松辊壳体(1),具有一用于喂入纤维条的喂料口(2),用于从开松辊壳体(1)输出纤维的输出口(3)以及在开松辊壳体(1)圆周壁(11)上的污物分离口(4),其中在开松辊的转动方向的区域根据其喂料口(2)设置一附加件(5),该附加件至少局部形成开松辊壳体(1)的圆周壁(11),其特征在于:该附加件(5)至少延伸到开松辊壳体(1)的污物分离口(4)区域,并且在轴向根据其开松辊至少附加件的一部分在污物分离口(4)区域形成开松辊壳体(1)的圆周壁(11)。
2.如权利要求1的开松辊壳体,其特征在于:在纤维输送方向根据其污物分离口(4)设置用于其附加件(5)的止挡(41)。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开松辊壳体,其特征在于:其开松辊壳体(1)在污物分离口(4)区域具有污物分离口(4)的侧向限定部(12),而附加件(5)具有另一侧向限定部(13)。
4.用于如上述权利要求1-3之一或多个的开松辊壳体的附加件,其特征在于:其附加件(5)至少具有一凸出部(51),它在污物分离口(4)区域形成开松辊壳体(1)的圆周壁(11)。
5.如权利要求4的开松辊壳体的附加件,其特征在于:其附加件(5)呈叉形。
6.如权利要求4或5的附加件,其特征在于:其附加件(5)至少在两侧形成污物分离口(4)的限定部。
7.如权利要求4-6之一或多个的开松辊壳体的附加件,其特征在于:附加件(5)包括污物分离口(4)。
8.如权利要求4-7之一或多个的附加件,其特征在于:为了改善其空气导入,其附加件(5)在污物分离口(4)区域具有圆棱(52)。
9.如权利要求4-8之一或多个的附加件,其特征在于:其附加件(5)可更换地设置在开松辊壳体(1)上。
10.如权利要求4-9之一或多个的附加件,其特征在于:其附加件(5)具有一个或多个固定件(6)。
11.如权利要求4-10之一或多个的附加件,其特征在于:其附加件的凸出部(51)具有止挡面(53),通过它其附加件抵靠在紧接着污物分离口(4)的开松辊壳体(1)的圆周壁(11)上。
12.如权利要求4-11之一或多个的附加件,其特征在于:根据其污物分离口(4),其附加件(5)至少形成圆周壁(11)的一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2的附加件,其特征在于:在附加件(5)上设置在纤维输送方向紧接着污物分离口(4)的污物分离壁(42)。
14.如权利要求4-13之一或多个的附加件,其特征在于:其附加件(5)具有纤维支座,用于在喂料口(2)将纤维条导入开松辊壳体(1)。
15.一种用于改进气流纺纺纱装置的方法,其具有一开松装置,它包括一开松辊壳体,其中开松辊壳体具有一用于喂入纤维条的喂料口,一用于从开松辊壳体输出纤维的输出口以及一在开松辊壳体圆周壁上的污物分离口,其中在开松辊的转动方向的区域根据其喂料设置一到达污物分离口的部分,其特征在于:该部分可以被移去并由具有权利要求4-13之一或多个的特征的附加件替代。
CNA031543111A 2002-08-16 2003-08-15 气流纺纺纱装置的开松辊壳体,该壳体的附加件及改进纺纱装置的方法 Pending CN14871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37672A DE10237672A1 (de) 2002-08-16 2002-08-16 Auflösewalzengehäuse für eine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Einsatz für ein Auflösewalzengehäuse und Verfahren zum modernisieren von Spinnvorrichtungen
DE10237672.7 2002-08-16
US10/684,216 US6880322B1 (en) 2002-08-16 2003-10-11 Opening roller housing for an open-end spinning device, device for an opening roller housing and procedure for modernizing spinning devic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7130A true CN1487130A (zh) 2004-04-07

Family

ID=34621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543111A Pending CN1487130A (zh) 2002-08-16 2003-08-15 气流纺纺纱装置的开松辊壳体,该壳体的附加件及改进纺纱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880322B1 (zh)
EP (1) EP1462550A1 (zh)
CN (1) CN1487130A (zh)
DE (1) DE1023767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1591A (zh) * 2010-03-12 2011-09-21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自由端纺纱装置的开松辊壳体的制造方法和开松辊壳体
CN1952232B (zh) * 2005-10-18 2012-02-22 吕特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由数个通道部件组成纤维通道的端部敞开式纺纱机
CN104005126A (zh) * 2013-02-26 2014-08-27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气流纺纱设备的纤维条子开松装置
CN111748879A (zh) * 2019-03-28 2020-10-09 里特机械公司 转杯纺纱机的纺纱单元和纺纱单元的部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51365A1 (de) * 2003-10-16 2005-06-02 Saurer Gmbh & Co. Kg Speisemulde für eine Faserbandauflöseeinrichtung einer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US7827787B2 (en) 2007-12-27 2010-11-09 Deere & Company Hydraulic system
DE102015012911A1 (de) 2015-10-06 2017-04-06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Faserbandauflöseeinrichtung für eine Offenend-Rotorspinnvorrichtung
DE102018007069A1 (de) * 2018-09-07 2020-03-12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Auflösewalzengehäuse für eine Auflösevorrichtung einer Offenend-Rotorspinnvorrichtung
DE102021117812A1 (de) 2021-07-09 2023-01-12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Auflösewalzengehäuse für eine Auflösewalze einer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sowie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mit einem Auflösewalzengehäu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17736A1 (de) * 1974-04-11 1975-10-30 Fritz Stahlecker Reinigungseinrichtung fuer ein einem offen-end-spinnaggregat zugefuehrtes faserband
DE3429024C2 (de) * 1984-08-07 1986-08-21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fabrik Ag, 8070 Ingolstad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bscheiden von Staub aus Fasermaterial
DE4234587A1 (de) * 1992-10-14 1994-04-21 Schlafhorst & Co W Auflöseeinrichtung einer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DE4424113A1 (de) * 1994-07-08 1996-01-11 Fritz Stahlecker Zuführ- und Auflöseeinrichtung für ein OE-Spinnaggregat
CZ287021B6 (cs) * 1998-07-28 2000-08-16 Rieter Elitex A. S. Spřádací jednotka bezvřeten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DE10224589A1 (de) 2001-06-23 2003-01-09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 Auflösewalzengehäus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2232B (zh) * 2005-10-18 2012-02-22 吕特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由数个通道部件组成纤维通道的端部敞开式纺纱机
CN102191591A (zh) * 2010-03-12 2011-09-21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自由端纺纱装置的开松辊壳体的制造方法和开松辊壳体
CN102191591B (zh) * 2010-03-12 2015-04-22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自由端纺纱装置的开松辊壳体的制造方法和开松辊壳体
CN104005126A (zh) * 2013-02-26 2014-08-27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气流纺纱设备的纤维条子开松装置
CN104005126B (zh) * 2013-02-26 2017-07-28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气流纺纱设备的纤维条子开松装置
CN111748879A (zh) * 2019-03-28 2020-10-09 里特机械公司 转杯纺纱机的纺纱单元和纺纱单元的部件
CN111748879B (zh) * 2019-03-28 2023-10-20 里特机械公司 转杯纺纱机的纺纱单元和纺纱单元的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76633A1 (en) 2005-04-14
EP1462550A1 (de) 2004-09-29
US6880322B1 (en) 2005-04-19
DE10237672A1 (de) 200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63387A (en) Strip feeder between entrance and calendering rolls of a textile machine
US5600872A (en) Double-belt draw frame
JP3657314B2 (ja) 紡績法および紡績機
CN1487130A (zh) 气流纺纺纱装置的开松辊壳体,该壳体的附加件及改进纺纱装置的方法
US4607485A (en) Feed arrangement for an open-end friction spinning machine
US20030029003A1 (en) Pressure regulating device for use on a carding machine
US20110173945A1 (en) Airjet spinning unit comprising a spindle-shaped component
CN101711292A (zh) 在至少部分使用纤维材料的情况下制造针织品的圆型针织机
US4757678A (en) Open-end rotor spinning machine
US4773209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friction spun yarn
CN102691148B (zh) 纺纱机的具有集聚设备的牵伸装置
CN103562450B (zh) 精梳机的夹钳单元中的引导元件
GB202547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dirt particles from staple fibres and straightening clean fibres
US20070125062A1 (en) Air-jet spinning device
JP4163480B2 (ja) コアヤーンを製造するための精紡機
US20030116483A1 (en) Device for spinning preparation
US5699588A (en) Device of removing trash and dust from raw cotton before carding in the preparatory by applying a high-voltage static electricity
US5761773A (en) Textile machine fleece funnel
CN1774529A (zh) 具有集束装置的纺纱机
GB2076863A (en) Apparatus for effecting a thread join in a bound yarn
CN1358889A (zh) 梳理机
CS262105B1 (en) Carding device
CN1928183A (zh) 用于加工针织品的设备
US5724800A (en) Ring spinning method and a yarn made thereby
US6112509A (en) Drafting equipment with small double bel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