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52973A - 一种抗氧化降血脂的口服药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氧化降血脂的口服药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52973A
CN1452973A CN 03108073 CN03108073A CN1452973A CN 1452973 A CN1452973 A CN 1452973A CN 03108073 CN03108073 CN 03108073 CN 03108073 A CN03108073 A CN 03108073A CN 1452973 A CN1452973 A CN 1452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illyrin
group
control group
dosage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10807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发荣
王喆之
杨建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0310807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452973A/zh
Publication of CN1452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29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抗氧化降血脂的口服药物,连翘苷与常规药物固体赋形剂按1∶0.25~100重量比混合,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固体口服药剂;连翘苷与常规药物液体赋形剂按1∶100~350重量比混合,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液体口服药剂。本发明的活性成分连翘苷经药效试验表明,它具有良好的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组织、细胞器水平的氧化损伤作用。不同剂量组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接近。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衰老小鼠抗氧化酶系的活力,减少衰老产物过氧化脂质在组织中的积累。有良好的降低营养性高血脂症小鼠血脂的作用。可进入初期临床观察试验。

Description

一种抗氧化降血脂的口服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有原料或其与不明结构之反应产物的医用配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来源于植物的材料。
背景技术
氧自由基在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衰老、肿瘤的发生、心脑血管病,脏器缺血——重灌注损伤、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糖尿病并发症、酒精性肝损伤、慢性肝炎、肺气肿等等。随着对氧自由基与疾病关系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抗氧化剂的应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的抗氧化剂药品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的抗氧化剂甚至作为保健食品的成分而应用,如维生素E族、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辅酶Q10类黄酮类化合物等,所以开发新型的抗氧化剂药物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心血管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是目前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脂症是心脑血管发病的主要因素,因此,人们将血脂调节药物的开发作为治疗心血管病的重点。目前临床应用的降血脂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贝特类、胆酸鳖合剂类和烟酸类四大类。
他汀类药物能特异性竞争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酶可使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转变为甲基二羟戊酸,合成胆固醇,此酶受抑制则胆固醇合成减少,还可反馈性刺激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增加,使血液中脂蛋白降低,此类药物控制血脂较好,适用于降低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高血脂症患者,常用药物有洛伐他汀、氟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
贝特类药物能激活过氧化酶体、激活型增殖体受体,增加脂蛋白脂酶、载脂蛋白AI、AII的基因表达,减少载脂蛋白ApocIII基因表达,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减少载脂蛋白ApocIII浓度,使血中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加速降解,降低血中甘油三酯水平,常用药物有非诺贝特、吉非贝齐、复方氯贝丁酸钙等。胆酸鳖合剂口服后在肠道与胆酸结合,干扰肝肠循环,阻止胆酸或胆固醇从肠道吸收,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排出体外,并且促使胆固醇降解,对甘油三酯无影响,常用药物有考来烯胺。
烟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可抑制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降低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减少肝中极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通过抑制环腺苷一磷酸的形成,导致血浆中甘油三酯浓度降低,常用药物有烟酸、阿西莫司等。
上述药物中他汀类、贝特类降血脂效果较好,但均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他汀类主要不良反应为肝功能异常和肌病,贝特类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其中有的可致结石,故有胆石或胆囊病的患者禁用,虽然贝特类与他汀类联用也十分有效,但是偶有肌病和横纹肌溶解的发生等。
我国目前没有降血脂药物上市,而进口的相关药物价格昂贵,普通患者难以承受,因此,开发廉价的无副作用的降血脂药物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药物的缺点,提供一种抗氧化降血脂的口服药物。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连翘苷与常规药物固体赋形剂按1∶0.25~100重量比混合,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固体口服药剂。连翘苷与常规药物液体赋形剂按1∶100~350重量比混合,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液体口服药剂。
本发明的固体口服药剂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本发明的液体口服药剂为糖浆剂。
本发明的优选配比为:
连翘苷与常规药物固体赋形剂按1∶1~50重量比混合,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固体口服药剂。连翘苷与常规药物液体赋形剂按1∶200~350重量比混合,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液体口服药剂。
本发明的最佳配比为:
连翘苷与常规药物固体赋形剂按1∶7重量比混合,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固体口服药剂。连翘苷与常规药物液体赋形剂按1∶300重量比混合,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液体口服药剂。
连翘苷(Forsythia,Phillyrin,)是从我国常用中药连翘或连翘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连翘在我国广泛栽培,资源十分丰富,是一类极具开发价值的降血脂药物。连翘苷的分子结构式为:
连翘苷为木脂素甙类化合物,化学式为C27H34O11分子量为534,熔点181℃。
连翘苷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连翘叶粉碎,加入10倍量甲醇回流提取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提取液的5-10%体积,加入3倍体积的20%中性醋酸铅溶液,使沉淀完全,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味,沸水提取2小时,提取液放冷,待沉淀完全后,过滤,沉淀用热水溶解,通入H2S气体脱铅至无沉淀产生,过滤,滤液浓缩后用乙醇溶解,重结晶即得连翘苷。
本发明的活性成分连翘苷经发明人委托试验单位进行了药效试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连翘苷具有良好的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组织、细胞器水平的氧化损伤作用。连翘苷不同剂量组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表现出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接近。连翘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衰老小鼠抗氧化酶系的活力,减少衰老产物过氧化脂质在组织中的积累。连翘苷有良好的降低营养性高血脂症小鼠血脂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活性成分连翘苷对肝线粒体肿胀度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以制备本发明产品片剂1000片为例所用原料和辅料及其配比如下:
       连翘苷                               30g
        淀粉                                150g
        乳糖                                120g
其制备工艺按制剂学片剂的常规工艺进行,每片重0.3g,含连翘苷30mg。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一片,一日三次,小儿酌减。
实施例2
以制备本发明产品胶囊剂1000粒为例所用原料和辅料及其配比如下:
        连翘苷                              30g
        玉米淀粉                            35g
        硬脂酸镁                            5g
其制备工艺按制剂学胶囊剂的常规工艺进行,每粒胶囊含连翘苷30mg。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一粒,一日三次,小儿酌减。
实施例3
以制备本发明产品颗粒剂1000g为例所用原料和辅料及其配比如下:
        连翘苷                              10g
        蔗糖粉                              650g
        糊精                                340g
制备工艺按制剂学颗粒剂的常规工艺进行,1g含连翘苷10mg。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g,一日三次,小儿酌减。
实施例4
以制备本发明产品糖浆剂1000mL为例所用原料和辅料及其配比如下:
        连翘甙                              3g
        蔗糖                                600g
        苯甲酸                              1g
        蒸馏水                              加至1000mL
其制备工艺按制剂学糖浆剂的常规工艺进行,1mL含连翘苷3mg。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mL,一日三次,小儿酌减。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发明人采用本发明的活性成分连翘苷委托试验单位进行了药效实验,各种药效试验情况如下:
1、连翘苷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试验目的:观测连翘苷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连翘苷对自由基导致的组织及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受试药物:连翘苷(批号:0821-9903),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经高效液相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含量大于99.54%,连翘苷用0.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按剂量要求配制成相应浓度。
实验动物:ICR小鼠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20~22g,动物合格证为医动字08-24号。
(1)连翘苷清除·OH效果的测定
试验方法:
按Smirnoff等的方法改进用FeSO4+H2O2产生·OH,以·OH氧化水杨酸所得产物测A510,以(对照组-加药组/对照组)×100%计算·OH的清除率。
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见表1。
                表1连翘苷对·OH的清除作用(N=6)
组别          剂量(μg/ml)       A510nm         抑制率(%)
对照组            0             0.285±0.009        -
连翘苷组1         0.167         0.227±0.003**     20.35
连翘苷组2         0.333         0.205±0.020**     28.07
连翘苷组3         0.667         0.194±0.019**     31.93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1。
试验结论:连翘苷在0.167μg/ml浓度时对·OH就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数据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连翘苷对·OH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连翘苷的浓度与清除率之间呈较好的量效关系。
(2)连翘苷对H2O2诱导小鼠血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
试验方法:
各取红细胞悬浮液1ml,加不同浓度的连翘苷,最后加100mmol/LH2O2启动反应,37℃作用1小时,生理盐水稀释5倍,3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测A415,计算溶血度和抑制率。
         表2连翘苷对H2O2诱导小鼠血红细胞(RBC)溶血的影响(N=6)
  组别             剂量(μg/ml)         A510nm    抑制率(%)
  对照组              0             0.285±0.009      -
  连翘苷组1           0.167         0.227±0.003**   20.35
  连翘苷组2           0.333         0.205±0.020**   28.07
  连翘苷组3           0.667         0.194±0.019**   31.93
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见表2。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以 X±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1。
试验结论:H2O2加入后溶血量显著高于正常组,H2O2使红细胞膜受氧化而损伤,胞内容物外流,连翘苷可显著抑制红细胞氧化性溶血的发生。表明连翘苷可抑制氧化损伤,保护红细胞膜,且呈良好的量效关系。
(3)连翘苷对小鼠组织及肝线粒体和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生成的影响
试验方法:
迅速取取血后小鼠的脑、心、肝,用冷的生理盐水洗净后冰浴下匀浆,制成0.5%的悬浮液备测定用;取肝组织在冰浴下以0.25mol/L蔗糖制成10%匀浆,用BeckmanL8-80离心机的80Ti转头3000转/分钟,4℃离心20分钟,沉淀用冷的0.25mol/L蔗糖水溶液洗涤两次,合并上清液,用80Ti转头10000转/分钟,4℃离心20分钟,所得沉淀为线粒体,用10mmol/L Tris-HCl缓冲液配成含蛋白质0.5mg/ml线粒体悬浮液备用;上清液用80Ti转头42000转/分钟,4℃离心30分钟,所得沉淀即为微粒体,用10mmol/L Tris-HCl缓冲液配成含蛋白质0.5mg/ml微粒体悬浮液备用。
1ml0.5%组织匀浆或蛋白含量为0.5mg/mL(用Lowry法测定)肝线粒体和微粒体,加不同浓度连翘苷,6mmol/L FeSO4 100μl,最后加60mmol/L H2O2 40μl,在37℃下水浴1小时后,加入1ml 15%三氯乙酸结束反应,再加入1ml0.67%硫代巴比妥酸,于沸水浴中显色15分钟,冷却后离心,测上清液的A532nm,检测组织或膜组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生成量。
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见表2、表3。
            表3连翘苷对小鼠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生成的影响(N=6)组     剂量             脑                            心                   肝别   (μg/ml)   A532nm    抑制率(%)    A532nm     抑制率(%)   A532nm     抑制率(%)
正常组 0      0.12±0.01**   -        0.08±0.02**    -        0.05±0.01**    -模型组 0      0.93±0.08     -        1.06±0.06      -        0.70±0.04      -F1     1.5    0.69±0.02*    26.02    0.63±0.02**    40.57    0.43±0.05**    38.05F2     3.0    0.64±0.04*    31.61    0.29±0.01**    72.60    0.22±0.01**    68.24F3     4.5    0.63±0.02*    32.47    0.26±0.03**    75.5     0.11±0.01**    83.98F4     6.0    0.49±0.04**   47.74    0.17±0.01**    83.79    0.10±0.01**    85.84F5     7.5    0.41±0.02**   56.24    0.16±0.01**    84.93    0.08±0.01**    88.56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F代表连翘苷
表4连翘苷对小鼠肝线粒体和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生成的影响(N=6)
 组别     剂量            线粒体                      微粒体
        (μg/ml)    A532nm       抑制率(%)     A532nm     抑制率(%)
 正常组   0         0.07±0.02**    -         0.02±0.01**   -
 模型组   0         0.76±0.09       -         0.94±0.09      -
 F1       1.5       0.43±0.11*     43.85     0.48±0.09**   48.67
 F2       3.0       0.24±0.06**    69.24     0.34±0.05**   63.84
 F3       4.5       0.22±0.06**    71.47     0.24±0.01**   75.08
 F4       6.0       0.11±0.02**    85.60     0.13±0.03**   86.32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以 X±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F代表连翘苷。
试验结论:由表3、表4结果表明模型组丙二醛含量比正常组显著增加,说明·OH可诱导脂质过氧化反应,若同时加入连翘苷,丙二醛生成量比只加·OH组显著减少,说明连翘苷可抑制·OH诱导的氧化作用,此抑制作用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4)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的测定
试验方法:3ml肝线粒体悬浮液,加不同浓度连翘苷后,以5μmol/L FeSO4和0.1mmol/L维生素C激发线粒体膨胀,测不同时间的A520,确定线粒体受损伤程度。
试验结果:见图1。
试验结论:参见图1,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在520nm吸光值下降,说明线粒体膜被氧化损伤而发生了肿胀,其中对照组下降幅度最大,说明·OH诱导加速了氧化损伤,肿胀严重。加连翘苷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趋势减缓,表明连翘苷可抑制·OH所致氧化损伤程度,肿胀减轻。而且连翘苷高浓度组损伤程度低于低浓度组,这表明连翘苷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关系。
2、连翘苷对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试验目的:观测连翘苷对四氧嘧啶致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受试药物:连翘苷(批号:0821-9903),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经高效液相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含量大于99.54%,连翘苷用0.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按剂量要求配制成相应浓度。
实验动物:ICR小鼠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20~22g,动物合格证为医动字08-24号。
试验用化学试剂:四氧嘧啶为Sigma公司产品,邻苯三酚、硫代巴比妥酸为天津市天河化学试剂厂产品,过氧化氢、愈创木酚为上海试剂三厂产品。
实验方法:50只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雌雄各半。各组动物均随机进食饮水,其中小剂量组按每天10mg/kg、中剂量组按每天30mg/kg、大剂量组按每天90mg/kg的连翘苷0.4ml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0.3%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20天后禁食不禁水16小时,除正常对照组外的各组动物均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50mg/kg,72小时后称重,眼眶采血,柠檬酸钠抗凝,血浆或适当稀释的溶血液用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和血红蛋白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肝和脑分别用0.05mol/L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为7.8,低温匀浆,5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上清液用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过氧化物酶。
测试指标及方法:血红蛋白测定用氰化高铁比色法,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过氧化物酶测定用愈创木酚比色法,丙二醛测定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比色法。
发明人委托试验单位采用本发明的活性成分连翘苷对小鼠红细胞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对肝脏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对小鼠脑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对小鼠心脏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各种试验结果如下:
(1)连翘苷对小鼠红细胞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5。
          表5连翘苷对小鼠红细胞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X±s,n=10)
      组别     Hb(g·l-1)     SOD(u·nl-1)     P0D(u·ml-1)
正常对照组 175±17** 1.89±0.36** 149.9±30**
    模型对照组     235±50     2.89±0.24     193.4±19
    连翘苷小剂量组     185±26*     2.4±0.42**     180.6±18
    连翘苷中剂量组     157±21**     2.01±0.19**     171.1±25.6*
    连翘苷大剂量组     176±14**     1.95±0.16**     172.4±20*
注:*表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
统计学处理: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
试验结论: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为抗氧化酶类,过氧化脂质为脂质氧化的产物,血红蛋白与机体总耗氧量有关。模型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脂质、血红蛋白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红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制造是成功的。不同加药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脂质、血红蛋白均低于模型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连翘苷可提高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2)连翘苷对肝脏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6。
          表6连翘苷对小鼠肝脏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X±s,n=10)
组别 SOD(u·nl-1) MDA(nmol·g-1) POD(u·ml-1)
正常对照组 1.14±0.29** 285.6±55* 13.6±2.8*
模型对照组 3.32±0.39 354.5±43 16±1.8
连翘苷小剂量组 1.76±0.3** 276.2±29** 13.7±1.9*
连翘苷中剂量组 1.56±0.25** 325.6±38 12.9±0.9**
连翘苷大剂量组 1.65±0.41** 291.5±44* 13.8±1.9*
注:*表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以 X±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
实验结论: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用四氧嘧啶制造肝脏的氧化损伤模型是成功的,连翘苷不同剂量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低于模型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3)连翘苷对小鼠脑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7。
           表7连翘苷对小鼠脑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X±s,n=10)
组别 SOD(u·nl-1) MDA(nmol·g-1) POD(u·ml-1)
正常对照组 2.1±0.3** 427.7±29.5* 4.5±0.48*
模型对照组 3.93±0.44 580±63 6.5±0.53
连翘苷小剂量组 3.1±0.41** 469±54** 5.76±0.57*
连翘苷中剂量组 2.63±0.48** 499±24 5.53±0.37**
连翘苷大剂量组 2.74±0.52** 504±65* 5.46±0.54*
注:*表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以 X±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
试验结论:模型对照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意义,连翘苷不同剂量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低于模型对照组,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
(4)连翘苷对小鼠心脏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8。
          表8连翘苷对小鼠心脏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X±s,n=10)
组别 SOD(u·nl-1) MDA(nmol·g-1) POD(u·ml-1)
正常对照组 1.14±0.29** 324.47±10** 17.67±5.01**
模型对照组 3.32±0.39 603.63±38 33.25±4.55
连翘苷小剂量组 1.76±0.3** 465.4±71** 28.88±1.88*
连翘苷中剂量组 1.56±0.25** 485.7±51** 22.77±1.9**
连翘苷大剂量组 1.65±0.41** 444.2±39** 25.58±1.96**
注:*表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以 X±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
试验结论:模型对照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意义。连翘苷不同剂量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低于模型对照组,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
3、连翘苷对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试验目的:观测连翘苷对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受试药物:连翘苷(批号:0821-9903),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经高效液相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含量大于99.54%,连翘苷用0.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按剂量要求配制成相应浓度。
实验动物:ICR小鼠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20~22g,动物合格证为医动字08-24号。
试验用化学试剂:四氧嘧啶为Sigma公司产品,邻苯三酚、硫代巴比妥酸为天津市天河化学试剂厂产品,过氧化氢、愈创木酚为上海试剂三厂产品。
试验方法:选用1月龄ICR小鼠12只为少龄对照组,12月龄ICR小鼠36只,按体重随机分为高龄对照组、高龄给药组1和高龄给药组2。各组动物均雌雄各半。高龄给药组1和高龄给药组2分别以每天30mg/kg和90mg/kg的剂量灌胃,少龄对照组和高龄对照组以等体积0.3%羧甲基纤维素钠蒸馏水灌胃。21天后处死动物,眼眶采血,取心脏、脑和肝脏测定相关指标。
线粒体的制备:取小鼠肝脏1g加7ml 0.25mol/Tris-HCl溶液研磨,3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上清液于10000转/分钟离心20分钟,收集线粒体。
指标及测定方法:单胺氧化酶-B活性采用紫外吸收法,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丙二醛含量测定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比色法,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用愈创木酚法。
发明人委托试验单位采用本发明的活性成分连翘苷对心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连翘苷对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单胺氧化酶-B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连翘苷对线粒体中丙二醛含量、单胺氧化酶-B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连翘苷对小鼠肝指数、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1)连翘苷对心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9
表9连翘苷对小鼠心脏MDA含量、POD、SOD酶活性的影响( X±s,n=12)
组别 剂量(mg/kg.d)   (nmol/mg) POD(u/mg) SOD(u/mg)
少龄对照组     0  197±65** 7.38±0.40** 5.60±0.48**
高龄对照组     0  406±72 6.79±0.29 4.08±1.23
连翘苷小剂量组     30  324±62** 7.73±0.27** 5.14±1.03
连翘苷大剂量组     90  299±64** 7.39±0.50 5.76±0.75**
注:*P<0.05,**P<0.01表示与高龄对照组相比较。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以 X±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
试验结论:连翘苷可抑制高龄小鼠心脏丙二醛的生成,数据差异有显著意义。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在给药量为90mg/kg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数据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在给药量为30mg/kg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数据差异有显著意义。
(2)连翘苷对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单胺氧化酶-B活性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10。
表10连翘苷对小鼠脑MDA含量和SOD、MAO-B酶活性的影响( X±s,n=12)
组别 剂量(mg/kg.d)   SOD(u/mg)    MDA(nmol/mg)   MAO-B(u/mg.hr)
少龄对照组     0   6.39±0.58**     291±28**     174±74**
高龄对照组     0   3.60±1.44     423±49     285±69
连翘苷小剂量组     30   5.57±0.82**     353±66**     194±64**
连翘苷大剂量组     90   4.37±0.90     341±32**     216±78**
*P<0.05,**P<0.01表示与高龄对照组相比较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以 X±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
试验结论:连翘苷可以降低高龄小鼠脑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同时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对机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对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连翘苷对线粒体中丙二醛含量、单胺氧化酶-B活性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11。
表11连翘苷对小鼠线粒体中MDA含量、MAO-B活性的影响( X±s,n=12)
组别               剂量(mg/kg.d)       MDA(nmol/mg)     MA0-B(u/mg.hr)
少龄对照组              0              38.29±1.52**    2.00±0.87**
高龄对照组              0              70.24±2.61      7.59±0.72
连翘苷小剂量组          30             60.52±10.65*    4.66±0.74**
连翘苷大剂量组          90             40.08±0.44**    3.37±0.14**
*P<0.05,**P<0.01表示与高龄对照组相比较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以 X±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
试验结论:丙二醛和单胺氧化酶-B都随衰老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与衰老密切相关。连翘苷可显著地降低高龄小鼠线粒体中丙二醛含量,抑制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
(4)连翘苷对小鼠肝指数、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的影响
试验结果:实验结果见表12。
表12连翘苷对小鼠肝指数、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的影响( X±s,n=12)
组别                 肝指数(mg/g)    胸腺指数(mg/g)   脾指数(mg/g)
少龄对照组           51.08±4.36**  2.04±0.56**    5.90±0.88*
高龄对照组           34.35±6.56     0.61±0.15       3.17±1.16
连翘苷小剂量组       39.35±4.54*   0.90±0.08**    4.06±1.08
连翘苷大剂量组       39.61±4.29*   0.98±0.13**    3.59±0.81
*P<0.05,**P<0.01表示与高龄对照组相比较。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以 X±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
实验结论:连翘苷显著增加高龄小鼠肝指数,说明对小鼠的肝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高龄小鼠的脾指数没有明显作用。老年小鼠的胸腺随衰老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连翘苷显著增加小鼠的胸腺指数,说明连翘苷可延缓衰老。
4、连翘苷对营养性高血脂症小鼠的影响
试验目的:观测连翘苷对营养性高血脂小鼠的降血脂作用。
受试药物:连翘苷(批号:0821-9903),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经高效液相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含量大于99.54%。连翘苷用0.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按剂量要求配制成相应浓度。
实验动物:ICR小鼠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20~22g,动物合格证为医动字08-24号。
试验用化学试剂: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试剂盒由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科技公司生产,阳性对照药非诺贝特由中国药科大新药开发中心广州威尔曼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20801)。
指标及测定方法:体重和腹腔内脂肪用精确度为0.01g的电子天平称量,计算脂肪系数(脂肪系数=脂肪重量/体重×100);脂肪细胞的记数和直径测量方法为:取腹腔同一部位的脂肪一小块,用2.5%甲醛乙醇液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在400倍显微镜下记数全视野中脂肪细胞数,并用经标准物镜测微尺校正的目镜测微器测脂肪细胞的最大径与最小径;肝脏胆固醇测定采用邻苯二甲醛法;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用美国ACE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法测定。
试验方法: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连翘苷高剂量组、连翘苷中剂量组、连翘苷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剂量见表13。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由陕西省中药医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其余5组饲喂高脂饲料(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配方为:基础饲料79%、胆固醇1%、蛋黄粉10%、猪油10%)。三周后各组动物均禁食12小时后称重。正常对照组与其他各组的体重相比,数据差异显著,说明小鼠的高血脂症模型已经形成。随后按表1剂量对各组小鼠等体积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等体积.3%羧甲基纤维素钠。各种药物均用0.3%羧甲基纤维素钠制成悬浮液。给药三周后,各组动物眼眶采血,离心分离血清,随即引颈处死,分离腹腔脂肪和肝脏备用。
                      表13动物分组及剂量
  组别     动物(只)     体重(g)     剂量(mg/kg·d)
  正常对照组     12     24.2±2.4     0
  模型对照组     12     26.8±2.7*     0
  连翘苷低剂量组     12     26.6±2.6*     10
  连翘苷中剂量组     12     26.6±2.5*     30
  连翘苷高剂量组     12     26.9±2.8*     90
  阳性对照组     12     26.7±3.2*     40
*表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经t检验,*P<0.05。
发明人委托试验单位采用本发明的活性成分连翘苷对对营养性高血脂症小鼠腹腔脂肪湿重和脂肪细胞大小的影响,连翘苷对高血脂症小鼠血脂及肝脏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各种试验结果如下:
(1)连翘苷对营养性高血脂症小鼠腹腔脂肪湿重和脂肪细胞大小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14。
表14F连翘苷对高血脂症小鼠脂肪湿重和脂肪细胞大小的影响( X±s,n=12)组别           脂肪湿重(g)   脂肪系数(%)   脂肪细胞数(视野)最大径(um)   最小径(um)正常对照组     0.53±0.10**  2.04±0.10**   123±13**       109±11**    32±4**模型对照组     0.89±0.22    3.16±0.67     75±7           161±12      64±7连翘苷低剂量组 0.73±0.13    2.64±0.37*    99±6**         125±10**    50±5**连翘苷中剂量组 0.71±0.10*   2.42±0.37*    103±12**       114±10**    44±5**连翘苷高剂量组 0.72±0.19    2.37±0.49*    89±7**         142±6**     57±4**阳性对照组     0.66±0.08**  2.44±0.20*    104±7**        112±12**    51±3**
注:*表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
试验结论:模型对照组的脂肪湿重、脂肪系数和脂肪细胞直径均大于正常对照组,而脂肪细胞数目小于正常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其腹腔内脂肪蓄积明显增多。连翘苷三个剂量组的脂肪系数和脂肪细胞直径均小于模型对照组,脂肪细胞数目多于模型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意义。
(2)连翘苷对高血脂症小鼠血脂及肝脏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15。
        表15连翘苷对高血脂症小鼠血脂及肝脏总胆固醇的影响( X±s,n=12)组别            TG(mmol/l)    TC(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 肝脏TC正常对照组     0.53±0.14**   3.05±0.35**  2.29±0.15**  1.13±0.30**  3.62±0.51**模型对照组     0.72±0.13     3.87±0.51    1.74±0.21    1.90±0.26    7.16±1.09连翘苷低剂量组 0.60±0.08*    3.38±0.34*   2.08±0.12*   1.70±0.24*   6.20±0.61*连翘苷中剂量组 0.62±0.05*    3.35±0.35*   2.20±0.31**  1.59±0.27*   5.39±0.78**连翘苷高剂量组 0.60±0.06*    3.28±0.51*   2.18±0.30*   1.64±0.40    5.09±0.93**阳性对照组     0.55±0.10**   3.32±0.43*   2.13±0.32**  1.62±0.21*   4.83±0.75**
注:*表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t检验,*P<0.05,**P<0.01。
试验结论:模型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正常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对照组,数据差异极显著,说明已形成高血脂症模型。连翘苷中剂量组、大剂量组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低于模型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模型对照组,说明其对血脂调节有良好的作用。正常对照组及各给药组肝脏总胆固醇含量皆低于模型对照组,说明连翘苷也有降低肝脏胆固醇的作用。

Claims (4)

1、一种抗氧化降血脂的口服药物,其特征在于:连翘苷与常规药物固体赋形剂按1∶0.25~100重量比混合,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固体口服药剂;连翘苷与常规药物液体赋形剂按1∶100~350重量比混合,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液体口服药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降血脂的口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固体口服药剂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所说的液体口服药剂为糖浆剂。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降血脂的口服药物,其中连翘苷与常规药物固体赋形剂按1∶1~50重量比混合,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固体口服药剂;连翘苷与常规药物液体赋形剂按1∶200~350重量比混合,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液体口服药剂。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降血脂的口服药物,其中连翘苷与常规药物固体赋形剂按1∶7重量比混合,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固体口服药剂;连翘苷与常规药物液体赋形剂按1∶300重量比混合,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液体口服药剂。
CN 03108073 2003-05-23 2003-05-23 一种抗氧化降血脂的口服药物 Pending CN14529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08073 CN1452973A (zh) 2003-05-23 2003-05-23 一种抗氧化降血脂的口服药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08073 CN1452973A (zh) 2003-05-23 2003-05-23 一种抗氧化降血脂的口服药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2973A true CN1452973A (zh) 2003-11-05

Family

ID=29259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08073 Pending CN1452973A (zh) 2003-05-23 2003-05-23 一种抗氧化降血脂的口服药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452973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5691B (zh) * 2006-06-29 2010-11-24 山东绿叶天然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连翘苷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急慢性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1357111B (zh) * 2008-07-18 2011-09-28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自由基网络清除剂
CN102784160A (zh) * 2012-09-03 2012-11-21 苏州大学 连翘苷在制备改善认知功能及治疗阿尔茨海默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3223047A (zh) * 2013-05-21 2013-07-31 卫斌 一种治疗高血脂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5258A (zh) * 2015-02-10 2015-06-17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WO2016169490A1 (zh) * 2015-04-23 2016-10-27 富力 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高血脂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6063797A (zh) * 2015-04-23 2016-11-02 富力 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在制备抗氧化药物中的应用
CN114224903A (zh) * 2021-12-30 2022-03-25 安徽中医药大学 连翘苷在制备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5691B (zh) * 2006-06-29 2010-11-24 山东绿叶天然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连翘苷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急慢性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1357111B (zh) * 2008-07-18 2011-09-28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自由基网络清除剂
CN102784160A (zh) * 2012-09-03 2012-11-21 苏州大学 连翘苷在制备改善认知功能及治疗阿尔茨海默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3223047A (zh) * 2013-05-21 2013-07-31 卫斌 一种治疗高血脂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5258A (zh) * 2015-02-10 2015-06-17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CN104705258B (zh) * 2015-02-10 2018-01-05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WO2016169490A1 (zh) * 2015-04-23 2016-10-27 富力 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高血脂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6063797A (zh) * 2015-04-23 2016-11-02 富力 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在制备抗氧化药物中的应用
CN106063795A (zh) * 2015-04-23 2016-11-02 富力 连翘苷、其衍生物、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高血脂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6063795B (zh) * 2015-04-23 2019-09-06 富力 连翘苷、其衍生物、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高血脂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14224903A (zh) * 2021-12-30 2022-03-25 安徽中医药大学 连翘苷在制备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9399C (zh) 复方双黄连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211107C (zh) 改善血液循环的混合物
CN1606563A (zh) 甘油一酯和甘油二酯糖苷作为抗炎药物的用途
CN1993119A (zh) 含他汀类药物和ω-3脂肪酸的组合物
CN101068541A (zh) 应用石榴酸增强免疫应答、防止代谢紊乱的方法
CN1649607A (zh) 一种从黑稻中提取花色素苷的方法及其组合物
CN1452973A (zh) 一种抗氧化降血脂的口服药物
CN1555793A (zh) 柚皮素及其盐用于制备止咳化痰药物
CN1476830A (zh) 茶多酚软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557842A (zh) 玉竹多糖的提取方法、药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27950C (zh) 抗风湿剂
CN1628662A (zh) 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
CN1628777A (zh) 淫羊藿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1077341A (zh) 橙黄决明素或其衍生物在制备降血脂药物中的应用
CN100345538C (zh) 含有蛇葡萄素和杨梅素的组合物在制备降血糖药物中的用途
CN1566136A (zh) 白头翁总皂苷及提取方法,以及医药用途和药物制剂
CN1650996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511535A (zh) 螺甾醇类甾体皂苷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1077873A (zh) 新的neo-克罗烷型二萜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319524C (zh) 姜黄油提取物滴丸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546533A (zh) 猴头菌硫酸酯蛋白多糖、其制备方法和以该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CN1594341A (zh) 人参皂苷次级苷compound K的脂肪酸酯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76966C (zh) 大黄素在制备延缓慢性肾衰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634496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634587A (zh) 一种增效治疗急、慢性肝病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